第一篇:赴莱州双语学校的一点感悟与思考(xiexiebang推荐)
赴莱州双语学校的一点感悟与思考
秦令忠
2014年7月4号我们一行赴莱州双语学校参观了校园风貌,聆听了学校经验介绍,学习了学校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创建方面的成功经验,我切实感受到他们先进的办学理念、浓厚的校园文化及丰硕的办学成果。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最令我关注的是双语实验学校的两节数学复习课,老师把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首先有一组学生代表到讲台总结知识点,其他小组作补充,例题也不是靠老师的讲解,而是有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学生展示、总结。教师是导演,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训练为主线,使我深深得体会到:
1、把课堂讲台让给学生,学生成了课堂得主人,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先自学,再展示,就促使学生不得不深入地动脑去学,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办法找到了,知识也学会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有一种紧迫感,如果不努力就会落后,只有争先恐后的动脑学习。
3、有利于转化落后生,培养优等生,缩短差距。由于教师不讲,学生自学,教师就有了足够的时间去了解落后生,针对个别情况个别辅导。而优等生本身知识就学得牢固,理解得深刻,再加上能给别人做讲解,做别人的老师,更激发了他们的成就感、积极性,会更愿意努力学习,水平也就越来越高。
4、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课堂上学生由于自主学习,理解深刻,就能当堂完成作业,课下不需要进行大量的题海战术,就能够举一反三,运用自如。
总之创建共同体得教学模式具有有利于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与认识,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比较和推理能力,可有效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求异创新能力,具有平等与尊重,合作与共享,理解与应用,探究与创新的内涵,是认为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综合体现。
创建共同体得教学模式如果能够恰当的掌握、运用,不但能体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还能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素质,我们可以把此种模式教法灵活的加以吸收利用到我们学校五环节教学中一定会取得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这次学习受益匪浅,感触极大,从细节之处体现教学思想,观念,方法,德育渗透。细微之处彰显教育本色:使学生扎扎实实学习,踏踏实实做人,快快乐乐生活。
2014年7月8日星期二
第二篇:赴莱州双语学校学习考查报告
赴莱州市双语实验学校学习考查报告
莱州市双语实验学校位于山东省莱州市城区光州东路北,东外环路内,创建于1998年9月,原名莱州市双语实验小学,是一所建设仅7年便以独特的办学宗旨、崭新的教育理念、先进的管理及科研水平、特色学科教学享誉省内外的市重点学校。2003年6月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更名为莱州市双语实验学校,成为莱州市首所集寄宿生、走读生为一体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莱州市双语实验学校立足于“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建设和发展目标,校园内高楼林立、操场宽阔、草木竞绿、景色怡人,承载着巨大教育能量的科技长廊、艺术长廊、科技馆等宣传阵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占地3000余平方米,涵盖上千个品种的植物园及劳动实践基地,为学生动手动脑、认识自然、探索自然和锻炼实践能力开辟了新的空间。“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投资200多万元的双语天文台及特设的地理园为学生打开了解宇宙、探求世界的新视窗。高雅优美的学习环境与人本化的教育,保证了每一个孩子潜能都能得到充分挖掘。处处洋溢着现代化教育气息的双语学校,是学生生活、学习、娱乐的神圣乐园。
学校遵循科学人本的思想,相信人人都能成才,坚持创造适合于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教育,为学生的成才和生命的灿烂奠基,提出了“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双语无差生”、“创建生态教育,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理念,将学校教育的功能定位于既为未来社会发展培养现代化人才,更为人的生命解放、提升、发展进行最大程度的挖潜。本着科学性与人本性相结合的原则,学校提出了“育优生、作名师、创名校”的管理目标,构建了管理思想、管理内容、管理主体、管理策略、管理评价为一体的学校创新管理的操作体系。特别是在学生管理方面,突出“双六”模式:即进入学校后必须形成六大常规,走出校门时必须具备适应未来的“六大特点”(创新能力、双语能力、合作能力、自学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特长能力),为激励双语每位学生都具有这些特点,学校提出了“今天我以双语为荣,明天双语以我为傲”的口号。
“学会做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该校形成了由“3层德育目标,3项德育内容,3条德育渠道,10个德育阶段”构成的“33310”德育体系,突出了德育活动特色(像月主题活动,周主题活动,校内外共建德育活动等),构成了学校完善的德育活动网络,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学到了做人的常识,养成了做人的行为,陶冶了做人的情操,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格基础。
寄宿教育是双语学校的一大亮点。学校提出:“寄宿教育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并把“学会生活”确定为学校教育的重点,创建了富有特色的与教育教学并行的寄宿生生活管理模式。高大整洁的餐厅、温暖如家的公寓和能体现“母亲、教师、朋友”三重身份高素质的生活指导教师,使学生得到父母般的呵护和指导,在与同学+朋友的相处与独立生活中,学会了自理,学会了关心,学会了交往。
7年来学校全员发扬“我与双语共发展”的精神,只争朝夕,开拓创新,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双语”带进了山东省名校的行列。学校承担了十多项地、省、国家级实验课题,其中“情感教育”、“小学科技教育”等九五课题已通过了国家级鉴定。学校先后被评为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烟台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烟台市小学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教科研先进单位,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校、省少先队规范化学校、省“八五”、“九五”重点实验学校、省创新教育、英语、计算机、科技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目标教学先进单位,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学校获省级以上表彰20余次,学生获NIT等级、少儿剑桥英语等级1200余人次,国家级美术大赛奖1500余人次,《人民教育》、《大众日报》、《烟台日报》、《山东教育报》、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烟台电视台、莱州电视台等新闻媒介对学校的英语教育、科技教育、艺术教育、队伍建设、寄宿生教育和创新教育等给予多次报道,成为省内外实施素质教育的奇葩,实施创新教育的一面旗帜,前来参观的教育同仁络绎不绝,每年达上万人次。
回眸过去,一所教育思想现代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管理规范化,教育环境生活化,学生素质优良化的现代化学校已奋力腾起。放眼未来,“双语”必将以其蓬勃的风姿,深厚的内涵与时俱进,走向成功,奔向辉煌!
考察报告--记莱州双语学校和谐的校园文化
作者:师训科发现名师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522更新时间:2008-12-2
考察报告
--记莱州双语学校和谐的校园文化
10月30日-11月1日,县教育局组织全县首届名师先后奔赴莱州双语实验学校、青岛第二中学、青岛南京路小学等省内知名学校考察学习。无论是双语学校优美的校园环境,青岛二中健全的中学生发展性评价探索,还是南京路小学杨屹校长的情趣教学,都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感动,也让我深思。
在这里,我想对莱州双语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做一些描述,因为它有特色的校园环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走进双语学校的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教学楼前的两块白色的石碑,一高一矮,昂首挺胸,原来上面分别是赵福庆校长的创业誓言和校庆誓言。看到它们,就像看到赵校长10年来时刻守卫着双语学校,为双语辉煌的今天无私奉献的身影。接下来我们参观了双语最具有文化韵味的园区。在道路旁边林立着各种橱窗,里面展览着学校的活动记录,图文并茂,像“双语发展的不同阶段”、“生命道德与小组合作管理”、“生态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等。透过这些橱窗,我们可以看到双语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进入群星苑,我们了解到了双语的各个名师和受过奖励的学生以及从双语走出去的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名人。双语正是利用了名人效应来引领、激励全体师生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走进学生公寓,经过敞开的宿舍门,我们看到的是一间间整齐划一的学生房间,我禁不住举起相机,拍下了这永恒的记忆。走出公寓,我们被一面别具风格的墙壁吸引了。它记载了《道德经》和《中华二十四孝》的内容。双语人巧妙地利用这文化长墙传播着古代文化,熏陶着自己的思想道德情操。在校园的西北角,双语学校还建有自己的植物园,园中培育着名目繁多的植物,这里是师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在这里,学生可以把只是从理论提升到实践,可以把死知识变成活知识。真是其乐无穷!参观结束时,我们来到了双语学校的体育场。崭新、广阔的塑胶场地让每个人眼前一亮,感觉就像是站在大海边。说实话,这是我见过的最棒的体育场。我想,这应该是名校的一大亮点吧!赵福庆校长在作报告时说:“过去,由于双语没有体育场,学生的体育锻炼无法得到保证,许多家长让孩子转校。”是啊,在阳光体育万里行的今天,大家的确应该行动起来,保证师生健康快乐。围绕校园一圈,我还发现了双语学校的一大特色—校长寄语。在教学楼的墙壁上,路灯的柱子上都悬挂着意味深长的校长寄语,如:“让校园的每一个时空都充满教育的意义”,“让教育的每一天都充满生命的活力”等等。这些寄语时时启迪着每一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时,它们为校园文化增添了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通过对双语学校的参观,我深深体会到校园文化,特别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
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的关系,无不反映了某种教育的价值观。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将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将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锦秋中学 张会菊)
第三篇:莱州双语学校学习心得体会
让教育生命熠熠生辉
威海市新苑学校 鹿明静
11月24日,我们一行19人一路欢歌一路笑语,来到了这个我们早已经很“熟悉”却仍然充满好奇与向往的地方——莱州双语实验学校。
以生为本,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走进莱州双语实验学校的大门,首先看到的是到处的学生作品、名言警句、学生照片……校园无处不文化,每一个角落都被赋予了教育新的内涵,徜徉在教学楼的走廊、楼梯间,似乎隐约可以嗅到书香的气息。看到校园里学生脸上洋溢的笑容,我知道,这里是学生成长的乐园,快乐的阵地。而学生的快乐绝不仅于此……
我听了一节数学、一节语文课,两节课两种学习氛围,两种听课感受,却有一种相同的体会,那就是——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数学课上,老师柔和的微笑让人心里暖暖的,她不急不躁,娓娓道来。遇到学生不理解的问题,不慌不乱的把问题交给学生,而自己只是一个牵线人,适时的点拨让原本复杂不易理解的内容在学生的质疑、解答中一点点的浮出水面并牢记心中。看似老师在步步后退,实则是步步为营。不知不觉,学生在合作中,在探究中就学会了知识。这种学习是自主的,兴趣盎然的。
语文课上,王老师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对二年级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大把的时间用来阅读、口语交际,词语的练习非常扎实,说话的练习难度较大,但是学生都一一精彩的完成了,这说明本节课是以学定教的。而学生更是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了交流、沟通、互动。
数学课上学生的思维在跳跃,语文课上学生的字里行间流淌着语文味儿,就连小组的合作要求都能读的那么有滋有味。这种以生为本的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以校为家,教育闪耀生命的光芒
双语,是学生的乐园,更是教师的教育家园。与双语的教师交流,总让我感觉到汗颜,在他们面前似乎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是那么粗浅,对学生的研究又是那么不求甚解。双语的教师有一种敬业精神,他们不屑于做一个教书匠,每一位老师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埋头苦干,因为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大的教育梦——双语无差生,人人能成才。每个孩子都可以在双语绽放光芒。
当我看到教师精心为学生准备的一节节校本课程,当我听见教师对学生的谆谆教导,当我欣赏着学生一幅幅优秀的作品,我就在想,这是一个个看似普通的双语老师做了多少默默无闻的奉献的结果啊!这是怎样的教育情怀,能让他们拿着微博的工资,却做着不平凡的事业?那是为人师的自豪,为人师的责任。正是他们这种以校为家的精神,使得教育在他们的努力下闪烁着生命的光芒。
以人为镜,让教育生命熠熠生辉
思索我们环翠区的教育,理念和决策并不落后。比如小学语文教育、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都走在了全市的前列,但都没有做大、做强,我们缺少的是系统理念的构建,缺少的是执着与坚守,缺少的是攻坚克难厚实的积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莱州之行,让我们看到了存在的差距,切实感受到了推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压力感和责任感。同时,也点燃了我的教育热情,原来,教育可以如此美丽。与双语的近距离接触,使我们在不断学习中完善自己。以双语为镜,定能让我们的教育生命熠熠生辉。
第四篇:新疆地税简报——赴清华学习的感悟与思考
新疆地税简报
第二十九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税务局2010年8月18日
赴清华学习的感悟与思考
7月15日至31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清华大学举办的“新疆地税系统领导力提升研修班”。区局党组对此次培训高度重视,从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和培训人员等各个方面均进行了周密安排,对参训人员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这次学习机会对我来说十分难得,在为期17天的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国际国内最前沿的科学知识,亲身感受了清华大学的文化底蕴,提高了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地税工作的能力,增强了运用科学创新管理开展地税工作的信心,也感受到了我们自身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差距。总之,本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给了我诸多感悟和思考。
一、开阔了眼界,汲取了新的理论知识
这次培训的内容较为全面,有金融危机及对国内经济的影响、领导者综合素质修炼、组织管理与组织行为学、管理沟通与冲突解决、人本管理与执行力打造、学习型组织与文化内容修炼、领
—1—
导艺术与领导力提升等,通过对十几门课程的深入学习使我们领悟收获颇多。研修班既紧张又充实,虽然时间不长,但内容丰富,这样的学习培训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政治理论水平、科学决策能力、综合协调能力、管理事务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而且使我们切身领悟了名师大家的风采,实属难得,这种人生经历将使我受益终生。
二、启迪了思维,对税收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在17天的学习中,通过创新管理和思维的学习,对如何创造性地开展税收工作有了更好的领悟。在征管改革前沿问题、依法行政与制度建设的讲座中,我们明确了新一轮税制改革的走向,为今后的税收工作指明了方向。
三、提升了自我,对做好本职工作有了新的思考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爱国、实干、追求完美”的精神以及“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无时无刻不在深深地打动着我、鼓舞着我。清华的校风“行胜于言”,就是告诉我们不要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今后,我将按照自治区地税局党组提出的有关要求,结合此次学习,把清华精神和理论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税收工作中去,力争做到“学以致用、学以实用,在学中用,在用中学”,把理论知识与税收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税收工作的新办法、新途径,总结工作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新做法,不断改进工作,为地税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就如何将所学落实到行动,如何推动工作科学跨越发展,作—2—
为一名少数民族领导干部,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做好正职的参谋与助手,成为正职了解群众工作的桥梁。副职既是领导者,又是被领导者;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既唱主角,又当配角。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副职,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在工作中找准位臵,理清职责,做好助手。做到主动而不越位、谋断而不善断、排忧解难不推难、补台而不拆台。
(二)提高几种能力。一是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在工作思路实施之前,全面准确地领会和把握工作思路,动员各方迅速实施思路、执行思路。在工作思路实施之后,能够采取有效和果断的措施落实工作思路,有序有效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当工作思路在实施过程中发生“梗阻”或“失调”现象,能够及时协调关系,扬长补短,确保工作思路的顺利实施和工作目标的实现。二是提高业务管理能力。熟悉并精通分管部门的业务,当“内行”,不做“外行”。三是提高管理干部能力。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干部团队,善待优待每一名干部并从严要求,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引导和带动干部。做学习、干事、创新、廉洁的表率,使干部心悦诚服。四是提高依法治税、规范行政能力。引导执法人员知法、懂法,牢固树立法制意识,正确对待和行使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不断提高税收执法水平。五是提高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工作中实事求是,不做表面文章,不造虚假数据,不照搬照套,敢讲真话,不怕得罪人。
—3—
(三)要做好维护民族团结表率。做实践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表率,做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表率,做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表率,做带领各族群众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表率。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影响和带领周围的干部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坚决同民族分裂主义、非法宗教活动和“三股势力”作斗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干部维护新疆的长治久安。
(四)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和吸收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善于把党的大政方针政策和上级精神同本单位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为“一把手”科学决策提供准确资料和依据,创造性地推进各项工作科学跨越发展。
(五)发扬清廉的工作作风。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做到警钟长鸣,自觉做到以公仆之心对待权力,以平常之心对待地位,以奉献之心对待事业,做到在生活上知足,在学习上知不足,在工作上不知足,始终牢记“两个务必”,自重慎微,自省慎思,自警慎权,自励慎行。(阿克苏地区地税局吐尔逊〃热西提)
送: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方税务局,各地、州、市地方税务局,自治区地方税务局直属征收局、稽查局(只发电子文件)。局领导(发纸质文件),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四处(发纸质文件),局内各部门(只发电子文件)
—4—
第五篇:赴铜都双语学校学习体会
赴铜都双语学校学习体会
很荣幸我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到铜都双语学校学习,虽然时间不长,但是路途遥远,很辛苦,不过来到这一看,真实不虚此行,收获颇多。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与实践,铜都双语学校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那儿的学生感觉非常的放松,在学习当中似乎没有压力,特别是在展示的环节当中他们都表现的非常大方,没有一点怯场,讲解的很到位,语言运用自如,也很流畅,步骤及流程他们已经非常熟悉。这得益于学道的设计: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交流反馈——当堂检测评估——课后拓展延伸五大环节。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教师用学道教学做到“放手”:放手让学生阅读课本,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放手让学生讨论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概括结论或中心思想等,放手让学生寻找规律,放手让学生建构知识结构体系。总之,在课堂上只要学生能完成的、做到的、教师绝不包办代替。这一点双语学院做得很好,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因此课堂的气氛更活跃,学生完全是在自主、自由、自然的环境中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能力。
另外,双语学校人本跨界大课堂又走在了课改的前列。
一、由于是私立学校,教师流动性大,他们进行教师资源整合,同级同科教师同上一节课,由其他年级教师督品,发挥最优教师资源。班内的组织全有学生负责,充分相信学生。
二、建立年级发展共同体和学科发展
共同体,学生以小组固定,课流动于不同的堂(指一个班级)之间,每月进入一个堂,感受和学习不同的堂文化。学科组长带领成员研制学道,要求做到三定研备。所谓共同体是指在考核教师方面同科同分,学生无个人评价,以小组评价。学生的操行品德实现量化评比,张榜公布,一人30分,称之为“30分段位赛”,如果小组评分优秀,就有机会被评为“学习力小组”,小组内成员就会受到学校一月每人5元钱的物质奖励。我私下也问个别小学生,如果30分扣完了怎么办,他们说这种情况基本上不会出现,但如果真出现打架等重大的违纪现象或者扣分完了,就会被赶回家作为一所公办学校,用金钱奖惩的方式来进行量化管理,这种手法肯定是有待商榷的。当然针对我们学校本身的特点,要想学习还应灵活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