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 浅谈有效教学三步曲(推荐)

时间:2019-05-13 02:10: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论文 浅谈有效教学三步曲(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论文 浅谈有效教学三步曲(推荐)》。

第一篇:教学论文 浅谈有效教学三步曲(推荐)

浅谈有效教学三步曲

早胜初中 陆晓宁

“快乐校园 有效学习”目标是要优化育人环境,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提高师生校园质量。其关键是有效学习,而学生能否有效学习完全取决于教师能否有效教学。因而有效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所学理论和平时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有效教学主要表现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指导学生学习并使学生高效学习,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在教学实践中,创设情境,激发情趣,升华情感是有效教学的三步曲。

一、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求知欲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因此,老师上课的第一项任务应是创设学习情境,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情绪高昂地投入学习的状态之中。“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苏霍姆林斯基语)创设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需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各种方法,努力创设学习情境,让情境中,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创设情境,它既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前奏,同时也是课堂有效教学的主题曲。因为,它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而且可以指导学生高效学习,为学生有效学习提供了平台。创设学习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是影片、音乐、舞蹈,也可以是活动、实验、问题等。如《伤仲永》一文可这样导入,有人认为富有天赋就能成才,还有人认为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就能成才,你认为影响成才的因素有哪些?以影响成才的因素的探讨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带着这个疑问学习,学习欲望会更强烈,学习情绪会更高涨。又如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活动起来很困难,我们可以以回放京剧剧照创设戏曲学习情境,《安塞腰鼓》、《音乐巨人贝多芬》可以音乐创设情境,《口技》可以活动创设情境,《观舞记》、《夸父逐日》可以影片创设情境。只要我们肯动脑,就一定能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

二、激发情趣,呵护学生的创造力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情趣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有了积极性才能事半功倍,这是教学中的普遍真理,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言,尤其如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没有兴趣,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一般而言,学生对新生事物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但学生的意志品质还不够完善,要长久地保持学习兴趣,保持学习地积极性,就需要教师的积极培养和细心呵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经常看到这样一种怪现象:学生在学习教材时,神情漠然,兴味寡然;可当学生阅读课外文章时,却全神贯注,废寝忘食。为什么学生会有这样截然不同的反应,我觉得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在阅读课外读物时,是在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里进行的,而且学生阅读时,他的独特的感受不受限制,他的丰富的想象力任意驰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激活学生的情趣,进行有效教学,必须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大胆设想,敢于质疑。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情趣,提升创新意识,萌发创造动机,才能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学生的情趣,成为深入学习的动力。例在教学《孙权劝学》一文中,疏通文意后,可让学生表演课本剧,为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情趣,后进生只要遵照原文带着表情、动作表演即可,而较优秀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在原文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丰富故事情节,运用简单道具,带着表情、动作较形象的进行表演。教师也参与其间。在这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积极快乐地参与谋划和表演,这样学生就能深入透彻地理解课文。表演课本剧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激活了学生的情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三、升华情感,满足学生的体验需求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它对学生的学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普遍具有一种探索,创造并且取得成就的需要,当孩子们通过努力,在某个方面取得哪怕一点点成就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就会感到精神上的满足。如果这时候教师多用赏识的眼光,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如“你的回答太精彩了”、“你真肯动脑筋”、“你想的办法真是与众不同”、“说得太好了,连老师也没有想到这一点”、“你读的书真多,知识真丰富”、“你的思路很清晰,讲得很有条理”、“你的思考为我们拓宽了思路”等,这样能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与教师对话的兴趣,升华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教师是爱的使者,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身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充满激情。试想一位知识渊博,而情感冷漠的语文教师,能让学生的知识和人格同步成长吗?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育实践表明,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没有情感的交流和呼应,将会影响教育效果。让我们带着学识和激情走进课堂吧 ,用我们热情,诚恳的胸怀,唤起每一个孩子的兴趣,激情,肯定每一个孩子的发现和创造,让师生彼此敞开心扉,去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让我们致力于探索,创造充满情感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

其实,归根结底,“有效教学”终极关乎的是学生的“有效学习”,创设最佳的学习情境,激活学生的学习情趣,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有效教学的三步曲,也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途径,让情境,情趣,情感促进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习的有效性。

创设情境,激发情趣,升华情感,在平常教学中,我们或多或少的在这样做,有时用在一节课的整体设计中,有时用在一节课的某一环节中,有时用在某一知识点的学习上,只是不能持之一恒,希望我们以后能坚持经常。只要人人都努力这样做,那教学质量定会稳步提高。

第二篇:语文单元教学“三步曲”论文

摘要 语文单元教学是时代的产物,它符合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是“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学思想的具体实施。就现行中职语文课的特点,对单元课文的教学处理应遵循“看我走—抚你走——放你走”的教学思路。“看我走”是教其方法,力求示范性;“抚你走”是验其方法,注重迁移性;“教你走”是用其方法,讲究独立性。

关键词:看我走;抚你走;放你走

语文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符合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它是叶老“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学思想的具体实施。现行中职语文教材以“讲读——阅读——写作”为序组织单元,强调单元教学,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却是见仁见智之事,我认为对单元课文的处理应遵循“看我走一一抚你走一一放你走”的教学思路。

“看我走”就是讲读上的“讲与导”,当然,这与在剧院中看表演时台下的观众仅止于“看”的情况是不同的,它仍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师生双边活动,学生“看”的内涵是“学习教师的阅读分析方法”。“抚你走”即是课内自读课的训练和巩固,“抚”有别于“抱”,它的内涵是“半挽半放”,在学生能完成的地方放一把,在学生需要点拨的地方抚一把。“放你走”则是课外自读课中的运用和拓宽,这时教师要放心大胆地让学生独立“走”,允许摔跤,也允许挽携。每个单元的教学三步走,目标都是单一的,可望而又可及的,这与教小孩学走路没什么不同。

单元教学“三步曲”的可行性依据:就学生而言,无论哪一类学生均能在教师的启发、扶持下完成单元学习的全过程。在自读课中,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己走上讲台发表看法,很多独到的见解大大超出教师的估计,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是教者始料不及的,学生的授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步曲”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规律。在一般情况下,“三步曲”的基本程序大体可分为三个环节,现分述如下:

一、通读:即学生对要学习的单元进行全面阅读,其目的是明确单元教学要求,名篇学习重点,了解课文大意。

“读”是学生直接接触课文的开始,为充分发挥“读”的效益,教师应向学生提示两点:一是通读不能仅限于单元中的课文,还应包括单元要求,名篇学习重点,自读提示以及文后对理解课文带有提示性的思考题等,以便尽快地掌握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文内容。二是通读时要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解决阅读中的生字、新词问题,为下一环节的进行扫清障碍。

单元教学中的“通读”不同干“预习”,“预习”可以放在课外,而“通读”要在课内进行,因为它是单元教学中的一个环节,不是可有可无的。

二、教读:即教师对单元中的课文所进行的示范性讲解,是整个单元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其目的是通过教师的现身说法,教给学生阅读此类文章的方法,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上。教读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选文要有代表性,教师要选择单元中能体现单元教学重点的篇章进行教读,一般地说应从单元中的讲读课文中挑选。至于是选一篇还是两篇,要视单元情况而定。二是交待要在具体教读时,教师应根据单点,向学生交待一下这类文体的,指出其特征,并重点交待掌握此类知识的要领。如教议论文单元,就可根据议论文的特点概括出阅读分析议论文的基本要领:抓论点、找论据、理层次、明方法、析语言,让学生先有一个理性认识,以便在教师讲读时对照落实。三是教读要有示范性,在讲清知识的前提下,教师要围绕提供的要领,以选文为例进行示范性教读,教读时要力求使学生能从教师的讲解中学会如何去阅读、分析此类文章的方法。如围绕抓论点,教师可结合具体篇章,指明什么是论点,为什么要抓论点,怎样抓论点,以及抓论点要注意哪些问题等。进行示范性教读,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议论文的能力上。

教读是以计划性、目的性为前提,以学习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和掌握知识的方法为原则,是整个单元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果这一环节搞不好,就会使培养能力成为一句空话。

三、导读:即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运用在教学中学到的方法和对某一类知识去处理同类问题的一种实践。其目的是促使知识向能力方面迁移。导读的内容一般是单元中的自读课文。

教师的“教读”是否取得了举一反三的功效,学生的知识能否尽快地转化为能力,都要通过学生对单元中自读课文的阅读才能得到检验。为此,导读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读”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作用是“导”,即教师提出要求(一般应以教读中提出的要领为主)。对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偏差及时引导、调控,切不可放任自读,更不能以讲代读。二是要及时查缺补漏,同一文体的文章,由于选材立意、布局谋篇 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的不同而显示共差异。教师“教读”只能以一两篇为例讲解其一般的规律,不可能囊括所有。因此,学生在阅读中可能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一些疑难问题,教师要及时点拨,解惑答疑。三是要提供方法。方法是入门的钥匙。读书得法,收效就大。一般地说,导读开始阶段,宜采用“提纲一一讨论”式,结束阶段宜采用“质疑一~解答”式,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该以达到单元教学目标,完成导读任务为宗旨。

总之,单元教学“三步曲”可用三句话概括:“看我走”是教其方法,力求示范性。“抚你走”是验其方法,注重迁移性。“放你走”是用其方法,讲究独立性。这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集中目标是落实单元教学要求,培养学生自觉能力。相同体裁的单元在各册书中交替出现,构成一个纵向条例,那么学生阅读同类作品的能力就会获得螺旋式提高。

第三篇: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数学上课三步曲

浅谈初中数学上课三步曲

一.引人入胜的开局

开局是一堂课的序幕,设计开局的基本思路可归结为8个字:承上启下,导情引思。

毛主席讲:“后次复习前次的概念”,说的是承上启下,复习前次的哪些概念呢?应该是那些最基本的对后次的学习起作用的概念,通过这些概念的复习或再学习,自然地过渡到新课。例如:在讲无理方程的解法时,可设计如下一组复习旧知识的提问:1.什么叫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2.你都学过哪些方程?解这些方程的基本思想是什么?主要步骤是什么?3.在解这些方程的过程中,解哪一种方程时必须验根?为什么要进行验根?这组问题,实际上为理解新课作了必要的准备,使得新知识--无理方程和它的解法--成为整个“方程”这段知识整体结构的一个自然发展,使得新知识成为一个容易从旧知识“进入”的“最近发展区”。这样,解无理方程的关键步骤--去根号,可以由解分式方程的关键步骤--去分母进行联想,由去分母可能产生增根,联想到去根号可能产生增根等。

所谓导情引思,就是要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积极情感,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如讲“勾股定理”,利用多媒体制作,画面1:漆黑的宇宙中闪烁着无数颗星星,老师提问:大家有没有见过外星人呢?茫茫的宇宙中究竟有没有外星人呢?该如何与他们联系呢?此时出现画面2:科学家从地球上向宇宙不断的发射信号:如A、B、C等语言,高山流水等音乐,以及各种图形,最后画面定格在一张“勾三股四弦五”的图形上。追问:这张图形究竟包含着什么信息呢?立即把学生思维兴趣引向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上。

开局的关键在于造成认知冲突,以讲“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为例,提出问题:妈妈买了一只蛋糕为一对双胞胎兄弟过生日,请问如何把这个蛋糕一分为二呢?学生由生活中的经验知道只要过中心切一刀,理由是什么呢?学生感到以前学过的知识无济于事,形成认知冲突,由此引出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的课题。又如讲相似多边形时,先提出问题,在一块长方形黑板的四周,镶上等宽的木条,得到一块新的长方形,内外两个长方形是否相似?学生往往由生活中的错误经验出发认为一定相似,老师干脆回答:“不对!”以此来促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识的需求。

二、充实饱满的中坚

现行《教学大纲》中,对一般的课堂教学过程明确地指出“坚持启发式,提倡讨论式,反对注入式”,这是由“要结合知识教学、技能训练充分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引出现代教育理论中的“要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当作认识事物的过程来进行教学”的观点而决定的,充实饱满的中坚,关键是落实三个“点”。即突出重点、排除难点、抓住关键(知识点)。下面仅谈谈排除难点的问题。大家知道,难点是由学生原有数学认知结构与学习新内容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既有教学内容的原因,也有学生认识和接受能力方面的原因,因此,要分析难点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实施解决难点的对策。1.因素:内容过于抽象,学生理解困难

对策:抽象理论具体化

例如:在讲“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这个抽象的难点时,我是这样处理的:手拿一张一百元的新版人民币,提问:把它换成50元的人民币,可得几张?换成10元的人民币可得几张?依次换成5元,2元,1元的人民币,各可得几张?换得的张数y与面值x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由此让学生归纳得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是亲切自然,水到渠成。

2.因素:知识的综合性强,学生掌握起来易出现“积累误差” 对策:分散难点

在“有理数的运算”中,有理数的减法是一个难点,这是因为有理数的减法是有一定的综

用心 爱心 专心

合性。表现在①减法要转化为加法来做;②与算术数的运算比较,算术数只是单方面的计算,而有理数则扩充到符号和绝对值两方面的运算,这里涉及“转化”、“符号运算”、“绝对值运算”,再加上对题目特点的识别,正是这几方面的“积累误差”,使有理数减法形成了难点,这就需要有一个过渡与适应的过程,在指导学生认识法则合理性的前提下,通过恰当的层次训练和及时反馈使“转化”、“符号运算”、“绝对值运算”各个击破。3.因素:知识所及的过程复杂,学生不好把握

对策:理出线索,类比联想

例如用尺规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完全可以类比着用量角器去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步画一条射线,第二步,量角器的中心与已知角的顶点重合,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已知角的一边重合,就是用圆规以已知角的顶点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为弧,第三步是在量角器上读出已知角另一边所对的刻度,就是用圆规在已知角上量取这段弧,第四步是把量角器的中心对准射线的端点,零刻度线对准射线,就是用圆规以射线端点为圆心,以同样长为半径画弧,第五步在量角器已知刻度的地方画一点,相同地用圆规量取在等弧的地方画一个点,最后过端点和这个点画一条射线,这样我们通过类比,理出线索,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难点。

4.因素:新旧知识缺乏联系

对策:培植知识的“生长点” 新知识都是从旧知识的基础上孕育产生的,教学必须利用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知识,去培育新知识的“生长点”。比如,在去括号和添括号法则,由于法则和依据缺乏联系,学生掌握起来较困难,但如果把去括号和添括号看作乘法分配律的一个应用,就容易被学生接受,即去括号时,括号前面是“+”号,就视为“+1”与括号中的式子相乘,括号前面是“-”,就视为“-1”与括号中的式了相乘,这是乘法分配律的正用,添括号法则是乘法分配律的逆用,这就是说利用运算律进行数的运算是去括号和添括号的“生长点”,在有理数教学中就要注意培养这一“生长点”。

三、留有余味的结局

一个高明的设计,常把最重要、最有趣的东西放在“末场”,越是临近“终场”,学生的注意力越是被情节吸引,结局的形式有多种,常见的有以下类: 1.总结式结局:将本课内容简明、扼要且有条理的归纳总结,指出重点、难点,引起学生注意,这是老师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如“同类项”一节小结如下:①今天这节课要求同学们掌握两项技能:(1)能迅速准确地找出同类项;(2)会合并同类项。②初学合并同类项时,四步缺一不可;③合并同类项的四步中,要特别注意第二步:带着符号。2.呼应式结局:以解答开局时所提问题的方式结束全课。比如“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开局时提出一组题目,主体部分讲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想和步骤,结局时由同学们解答上述题目,再如“全等三角形判定(三)”,开局时提出在窗架的一角钉上一根小木条,有何用处?主体部分讲全等三角形判定三:边边边公理及其初步运用,结局时由同学们用边边边公理来解释三角形的稳定性。

3.探究式结局:留下问题,让学生去研究,比如讲完勾股定理后,出示我国着名的斜拉式大桥--南浦大桥的图案,要求学生利用勾股定理,设计求一根根斜拉的钢索的长度的方法.再如,讲完全等三角形第三个判定公理后,给出问题:判断三角形全等需三个元素,其中至少有一边,那么假如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和一条边的对角相等,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这些问题,不必要求学生立即明确对否,而是留有余地,让学生去探究。

4.衔接式结局: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急于求知下次课的内容,比如在结束“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时,可写出一个系数十分“麻烦”的二次方程,比如说1998x2+999x-3996=0,让学生判别根的情况,并要求学生求其根的平方和,学生最初的想法是直接求根,然后计算,用心 爱心 专心

但系数之繁使他们为难。进而指出,下节课还有系数更加繁复的一元二次方程,也要我们求根的平方和,这种结局给学生一种暗示:不能硬算,需要寻求新的关系--这就为下节课“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作了铺垫。

5.开放式结局:比如说讲完“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后,我提出3个问题让学生自主归纳:①今天你学会了什么?②你觉得数学有趣吗?③你感受到数学美吗?这样将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能力和培养数学素养统一起来,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启发式教学。

上述三个环节的核心是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第四篇:体育课堂有效教学三步曲

体育课堂有效教学三步曲

泗洪县双沟实验小学 吴露露

陶行知的教育名言:“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应用发展的眼光来衡量,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我认为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三步曲”进行。

第一步:了解学生、启发诱导、提高兴趣

了解学生、启发诱导、提高兴趣,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根本途径。教师应善于了解学生,研究分析学生的不同年龄、个性、思维特点、心理状态等因素。一般说来,中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异的刺激所吸引;中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目的性和选择性。高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已基本稳定和持久,注意范围也有所扩大,他们能比较集中和持久地注意他们所要学习和面对的问题。因此体育教学要有鲜明的针对性。中年级学生由于脑的发育基本完善,智力水平迅速发展,认识和理解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思维情绪的表现多为积极、亢奋;但他们在的思考和处理问题时,容易感情用事,主观臆想易占优势。这就形成了他们易冲动、易走极端,易表现自己;容易造成伤害事故和错误的技术动作动力定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励他们思考。启发诱导他们去分析理解动作的要领,有目的的去完成每个练习。另外,教学中还应注意了解分析学生的个性差异,这就是备学生。要因人而异的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目的。有的学生性格比较怯懦,胆子小、反应慢,往往在练习中力不从心。对待这样的学生,在教学中,应多表扬、多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练习中,哪怕是少许或一点点进步都应在同学们中给予积极的鼓励的表扬。有的学生活泼好动,爱自我表现,怀有高人一等的心理,情绪表现的比较激烈,波动性大,对他们在教学中应少表扬,多引导他们发挥其特长,做好每一个练习,培养他们善于集中注意力的良好品质,使他们在不断克服困难的练习中,增强意志,精益求精,从而更好地完成技术动作的练习。

第二步: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1.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

如教学耐久跑这一内容时,为使学生不觉得枯燥乏味,每次课都注重在练习场地、距离和练习时间上的改变,跑时的队形可以花样多样新颖。如不同形式的全程追逐跑、重复接力跑、分组对抗等。这样使学生寓耐久跑于兴趣中,使学生感到耐久跑其乐无穷,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和顽强的精神,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更好的练习效果。

2.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合的方法

在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是“教学之本”。如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由于学习基础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教学方法也不能一样:自学能力强的班级可以采用自学法、尝试法;基础相对较低的班级则可以采用实际操作、设疑法等。并且同一个班级中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也要运用不同方法。如好动、爱说的学生适宜用讨论法;不善于表达,喜静的学生就适宜用发现法、自学法。只有关注学生,“备”学生,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

第三步:反思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是否符合教学规律

1、主要的教法和学练过程设计是否符合运动技能形成规律

一节体育课要很流畅的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其教法和学练过程设计要合理而且紧凑,影响体育教学环节合理性的因素很多,如时间安排、教学内容顺序的安排、队伍的调动、教学辅助手段的安排、学生学习方式的安排等,每节课下来,教师要根据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情况来调整教学环节,调整后的教学环节要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所任教的平行班级有几个,每班学生情况有所不同,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及掌握程度都不同,那作为教师在第一个班级授课后,要根据将要任教的班级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环节,让学生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内能最大化的完成教学任务。例如,有些教学辅助手段不一定要在所有班级都实施,每个练习的次数和负荷在平行班级中不一定都要相同。

2、教学的组织安排是否符合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活动规律

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快速成长期,体育运动对学生的心理和意志品质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学生在体育课堂学练过程中的表现也不一致,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该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兴趣爱好,现代学生的个性大都很鲜明,如果考虑不周可能会给学生带来很大负面影响。教师在授完课后,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想表现要重新梳理一遍,对不合理的安排要及时修改和调整,如男生对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喜欢程度大点,而女生则反之。

3、运动负荷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身体发展规律

运动生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体育锻炼只有不断对学生进行生理上的各种适度刺激,才有可能引起“超量恢复”,才会促进学生的各项机能健康发展。笔者认为没有运动量的体育课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体育课。至体育新课标实施以来,有很多体育教师对新课标理解有误,认为体育课重视形式,过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课堂看似热热闹闹,花里胡哨,但一节课下来学生心跳没加速过几次,没流多少汗,这样的课对身体素质提高能有多大作用可想而知。现在体育课运动负荷达不到一定指标,就不能算是节好课。但对于体育课的运动负荷设计不能千篇一律,要因班因人而已,学生之间的差异很大,要避免“有人吃不饱,有人吃不下”的情况,所以教师在每授完一个班级,都要对该班学生在课堂身体素质中的表现反思一下,素质练习的难易度如何,学生是否能承受,有没有特殊学生的个例等等,积累这些相关知识便于以后在课堂教学中安排运动负荷的大小,同时对不同班级的安排要个别处理,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在下一个班级授课中,检验运动负荷的适宜程度,反复检验,找出最佳运动负荷价值阈,最大可能的让学生都能获得身体素质提高。

总之,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式方法很多,我们应该从体育教学的源头抓起,从我们教学的点滴小事做起,认真对待。只要认真、务实、创新,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最终会实现。

第五篇:体育教学反思三步曲

体育教学反思三步曲

摘要: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按教学的进程,我们可以把它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的反思。课前反思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是教学的前瞻性行为,避免经验主义;课中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课后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学反思符合人的认识规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探索与发现,它为教学工作提供了“再创造”的可能,是教学创新的基础,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笔者认为,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做出的教学与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时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有专家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这说明“反思”与教师成长是密切相关的。体育教学历来重视反思,这种优良传统我们应发扬光大。新课程很强调理性思考,理性思考的一个方面来自于反思,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认识规律的尊重,特别是人本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学反思是我们教育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我们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正确地总结教学的成败得失,减少遗憾,不断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促进课改的发展。按教学的进程,我们可以把它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反思。

一、课前反思

课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是教学的前瞻性行为,避免经验主义。在过去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习惯于自己的经验和现在教案,甚至有部分教师的教案与实际教学不相符,所谓“教案归教案,教学归教学”,其随意性之大得惊人,这种现象在有一定教学经历的教师中居多,这是值得我们很好地反思和关注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说明了万事万物的不断变化(微观上),我们应以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问题。凭经验往往会忽视我们不断变化的教学对象,正如教育学家罗杰斯说的,应该把学生看成是“人”,而不是“较大的白鼠”(行为主义观点)与“较慢的计算机”(认知心理学观点)。经验诚可贵,而反思价更高。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我们应积极关注“主体”的发展变化,过去有句话叫做“备课要备学生”,这句话既是经验的总结,也说明了课前反思的一个道理。

课前反思包括我们在课前围绕教学工作的一系列思考与行为,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材分析,学生情况的分析、考虑教学环境与社会因素等等。教师备课时应先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反思,教学经验往往被看成是教师成熟的标志,不否认,教学经验很重要,是一个好的教师必备的条件。但经验对人又有很大的束缚作用,它让我们看到过去,对未来缺乏展望,我们不但要借助于经验,还应把眼光更多地放在未来的课堂上。一是审视自己的教案设计思想是否与新的课程理念相适应,教学目标、内容与学生现在的实际情况如何,分析和把握该课堂的一般与个别,普遍性和特殊性,这是我们反思的重点;二是现有的教学条件是否适应教学,在我国很多的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资源严重不足,且教学班级与人数众多,这就要求我们在这些资源分配上反思与协调;三是对于教学策略,其变化可能更大,在对现有的教学策略的反思过程中,要求对实际课堂教学的适应性更大,因为体育教师的授课班多,相同年级的不同班有着不同的特点与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应有不同的应对议案;四是在教学主体丰富多彩的个性差异中求同存异,找出共同与规律,发展不同点,这是我们反思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应立足于在经验、教训和课标理念、策略、条件以及学生、班级的基础之上反思。设计教学方案时,还应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本课与上次课的联系多大?”“是否与学生的兴趣与运动技能相适应”,“学生在学习中是否得到健康地发展”,“个性是否得到丰富”等,预计可能出现的问题或伤害事故及应急处理,对不同班的针对性、适用性如何等等,也有一种“应急预案”的性质,总之在课前进行全面审视与思考,我们的教学方案才能科学周密地实施。

二、课中反思 过去的体育教学往往忽视课中反思,比较重视教师的应急能力,所谓:“随机应变”就行了,在新课标下人们发现,课中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它的真正意义远远大于随机应变。教学中进行反思,就是及时主动地审视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和课堂形势的变化,时实监控自己的教学过程,及时发现问题,修正教学策略,并以联系的发展变化的视角来观察与解决当前的问题,也是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有很多难以预料的因素,如果能很好地把握与处理,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重庆市中小学体育课改实验赛课》的一次课上,当课进行到整理放松阶段时,预设的音乐突然放不起,这时观众台上的气氛也紧张起来,但这位教师稍作思考后,就自己放声唱起来,学生也受到感染,师生共鸣,唱练合一,把整个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在场的评委与同行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一案例说明了不仅仅是一种应变能力的表现,更重要的是一种反思行为,是对进行中的课的不断审视与思考的结果,同时也让我们发现了歌声在体育教学中的感召力,体育教师所要具备的音乐素质的意义,以及学科整合的影子。当然,课中不断审视分析课的发展变化,反思与修正教学行为,也会提高我们课堂的应变能力。

体育教学不像学科教学那样学生对号入座,而是在较大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的,以学生的身体活动练习为主,同一节课班级众多,资源少,扰动因素多,差异表现于外,以及教学内容与学生需要的矛盾,等等因素处之不当,课堂教学就可能受到影响,或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从教学管理、组织、策略、学生的身心等全面审视课堂,课堂既要生活活泼,又要有序进行,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作出判断与应急处理,以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同时把课前的准备与课中的思考结合起来,修正与完善教学方案,让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这也是我们课中反思目的所在。

三、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体育教学长期以来也强调课后总结,课后总结虽具有一定反思的因素,但是课后总结不能代替课后反思,从两个概念的逻辑关系上看,课后反思与总结的关系有一定交叉,但其侧重点有所不同。课后总结侧重于对本课经验得失的归纳与把握,而课后反思却是从课前——课中——课后,实施全过程的审视、分析与疑惑的思考,它体现了认识的全过程。一是审视分析教学计划,课的设计,思考课中的手段、策略、问题与疑惑等对教学活动的影响;二是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态度,审视自己的行为态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否符合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标要求,以及适应学生等,这对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态度,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教师良好的教学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三是分析总结课前与课中的反思行为与后果,让这两个反思得到总结,达到较高的认识程度。因此,课后反思活动是一个再认识过程,也就是所谓的“认识的最高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这个阶段的反思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是我们的经验理论化的过程。

总而言之,教学反思符合人的认识规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探究与发现,这为体育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再创造”的可能,是教学创新的基础,教师成长的开始。从不同角度与方式回顾、分析和审视自己和教学行为,教师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然而教师只有把反思行为变成一种自觉与冲动,一种行为习惯。才能不断发展自我,提升自我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减少“教学遗憾”。但是,要让我们所有的体育教师把教学反思行为变成“自觉与冲动”的行动,可能还有很多的“问题”有待解决,其任重而道远。

<反思>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都在反思:对于那些大家都认为的所谓“差生”,会不会因为我们不经意之间流露的冷落、呆板、师道尊严给他们带来莫名其妙和不知所措的伤害,使学生感到老师不可亲近、高不可攀,由此而折射出的,是他们对自己的失望,对同伴的漠然,对学科的厌恶……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正苦口婆心地劝说着学生,学生却无动于衷,有时甚至还偷偷地笑。对此,我们常抱怨“现在的孩子呀……”言下之意就是埋怨学生情感淡漠。事实上,也不是学生不懂得感恩,而是他们还没有理解教师的苦心,因为我们常常以自己的体验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其实,每个孩子都想亲近老师,博得老师的好感,因而他们很在乎老师的态度,哪怕像故事中的小男孩那样,让他们跑跑腿,干点体力活,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骄傲。在新课程理念中,特别强调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关系。而我认为民主平等关系的基石就是要学会接纳学生。这种接纳,不仅是行为上,更重要的是情感上的接纳。接纳,意味着把学生当作和我们一样的人,一个自由、独立、有其独特天性、人格和尊严的人。接纳,这是一种爱,是一种平视,甚至是宽容。我们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用我们心灵去感动学生的心灵,用我们行动去接纳学生的行为。

三、引领──扶正指误

<教例>水平一(二年级)合作跑(开火车)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旅行!生:真的?(兴奋,惊讶!)

师:对呀!那我们可以乘哪些交通工具呢? 生1:飞机!生2:轮船!生3:火车!……

师:对了!今天我们就坐火车去旅行!

(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规则及注意事项。学生迫不及待地想尝试。于是教师就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组织按照规则玩一次。结果,有一个男生小组,不仅“车厢”脱节,还不绕“站台”一圈,不管“旅客”的安危,快速地到达了终点站。于是,我请同学们再次温习游戏规则、方法,显然,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违规行为。)

第一次比赛结束,违规小组速度最快,他们洋洋得意,马上有小组抗议:

生4:(气愤地)老师,他们跑第一,但是犯规了!生5:老师,这不公平!

师(笑笑):谁来说说他们哪些地方犯规了?(学生七嘴八舌地指出来,违规的学生由开始的嬉皮笑脸,到后来的不好意思,我知道时机成熟了!)

师:同学们,你们都说得很好。大家都知道,我们去旅行,最主要的是要注意什么?

生(齐声):安全!

师:对了!所以火车司机一定要对我们的旅客负责。当然,旅客也要对我们的火车负责。(学生们点头称是)……

<反思>在以上片段中,面对学生在游戏中的投机取巧,教师不露痕迹地引导学生讨论、甄别,在不经意间带给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又体现了游戏的公平竞争原则。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而游戏又是学生的最爱,所以利用游戏规则的限制性,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学生争强好胜,对于一些集体性的合作游戏,往往会不惜“牺牲”规则,而去追求片面的胜利。面对这种现状,教师就要对学习中的多元反应要因势利导,在学生的思维、行动中,起到一个导航、引领的作用,耐心地教导学生特别是有偏游倾向的学生认识游戏比赛的意义,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健康的人的教育,它的真正贡献不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这时作为教师,不仅要做一个知识的引导者,更要做一个学生生命健康成长的引领者、促进者。

下载教学论文 浅谈有效教学三步曲(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论文 浅谈有效教学三步曲(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补充句子教学三步曲(本站推荐)

    补充句子教学三步曲 补充句子是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一项基本练习,它对提高学生各种语文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学生驾驭语言,自然过渡到习作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多年的教学中......

    论文快乐作文三步曲

    “快乐作文”方法初探江阴华姿职业学校 刘巧云内容摘要: 本文就教师平时在作文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现象,作一些不成熟的探讨,希望能让学生面对作文有一种快乐的情感体验,写得出且......

    小学低段有效识字三步曲

    小学低段识字教学三步曲 城区小学校张从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因此,小学生低年级识字教......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三步曲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三步曲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大部分学生一上作文课就头疼,一写作文就词穷。而三年级的习作训练是......

    人生三步曲

    人生三步曲 感 谢 人生一路风风雨雨,光靠一个人去扛去顶,很多沟沟坎坎的地方是过不去的。当然,我们不能违心去想,到了困难的时候,就能够意外获得贵人的相助。 我们生存于社会......

    开学三步曲

    开学三部曲 “一切皆有可能” 返校晚上,我班竞选了班干部,过程令我们受益匪浅,结果令人出乎意料。 A一马当先,从容不迫地走上讲台,挺直胸膛,站得就像一棵松树那么笔直,他大声地说出......

    高考三步曲

    高考三步曲 第一阶段:基础阶段 素描(静物、石膏头像、真人头像)、色彩(静物写生、风景写生)、设计基础(平面构成)、专业理论 第二阶段:提高阶段 素描(石膏头像、头像写生、默写)、色彩......

    德育教育“三步曲”

    新城镇中心小学德育教育“三步曲” 德育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城镇中心小学,以校园 环境、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 教育。一是传统文化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