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德育教育于实践活动中

时间:2019-05-13 02:41: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寓德育教育于实践活动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寓德育教育于实践活动中》。

第一篇:寓德育教育于实践活动中

寓德育教育于实践活动中

社会经济全球化?p信息化?p网络化的新型社会环境,使得广大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青少年思想上的新问题,新情况也层出不穷。

首先是追求理想、实现抱负的品质缺失。市场经济本身的功利性等负面因素,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已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笔者曾经对本校青少年进行了“你认为成功所应具备的那些必要条件”的问卷调查,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有权或有钱的父母”,而只有20%的学生选择了“靠自己的努力拼搏”。这是一种多么令人担忧的人生观价值观失衡现象,应该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了。其次是艰苦朴素、吃苦耐劳品质的缺失。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善,人民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父母们对子女的物质条件的无限制满足,使得许多青少年成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养尊处优的“公子、公主”。曾经通过问卷的形式调查学生从事家务劳动状况,仅有一成的孩子能够参与打扫卫生、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劳动,有六成的孩子从没有洗过或很少洗衣服。另外,缺乏团结协作?p互相帮助的品质。现在很多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观念,对学校组织的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等活动,都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很多学生甚至连最基本的班级卫生值日都选择逃避或糊弄的态度。

知行统一。实践,认知,再实践,再认知,这种形式应该是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从实际意义上说,“行”比“知?p情?p意”更为重要,学生只有不断地将自己的行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因此,开展综合性活动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亲身体验,活动育人

德育中养成教育是基础,这不仅要通过学习来实现,更需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在实践中产生。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如今,孩子们却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干什么都要人侍候。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开展以感恩教育为主线的德育系列活动,让学生从小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家里的事帮着做”的好习惯,要求每个学生做好自己的事情外,在家庭中找到一个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做。

在学校,进行红色旅游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旅游以革命战争年代所遗留的纪念地、标志物及其所承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基本内容,以“缅怀先烈,教育今人,激励后人”为目的。它能够将教育潜移默化地进行,能够实现他教与自我教育的统一,能够使思想品德教育的客体转化为主体,积极主动地接受育,是广大青少年学生普遍喜欢的既时尚又具有文化品位的活动。通过带领广大青少年学生游览自然风光,瞻仰革命圣地,聆听英雄故事,我们党的光辉历史,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和英雄事迹就可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成为鲜活的教材,达到寓教于游,润物无声的效果。这种教育方式也容易被广大青少年接受。

在校外,开展社会志愿者服务活动。现在青少年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有相当一部分从小就娇生惯养,养成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等不良习惯。所以在青少年的思维中,周围所有的人都是为自己服务的。而对其他人的付出,却没有任何的感恩。但是,作为一名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优秀中学生,自觉参与社会志愿者行动与社区服务是情理之中的事。我国教育部门规定,中学生的志愿者行动和社区服务纳入到大学招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社会上有很多地方需要志愿者的参与,包括大型运动会,公共场所的管理,社区服务,老年人服务等等。通过参加志愿者服务,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去感悟,去交流,去“对话”,到社会和大自然中探求真知。通过社会服务活动,一方面增加了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另一方面以自己的行动接受社会的检验和评价,同时锻炼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形成正确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懂得幸福的来之不易,懂得在享受幸福中知道应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承担一份责任;在行动中磨砺自己的意志,在奉献中培养友爱情趣;在助人为乐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功。

二、动手操作,环境育人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有目的、有计划的建设积极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不言而喻。

校园环境建设,只有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下,才能发挥它的巨大魅力。要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让师生参与到校园环境建设中来。我校在校园建起“生物实践活动基地”,为学生参加劳动、学习新知提供了平台。里面的蔬菜区:种马铃薯、辣椒、萝卜、玉米、黄瓜等;夏天,师生们为基地中植物浇水、施肥、捉虫,进行管理;秋天,是师生们收获的季节,收割庄稼,采摘瓜果,收获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冬天,师生们忙着给小树穿棉衣以保护它们顺利过冬。时常看到学生们拿着小本记观察日记,老师们带着学生到基地上课„„等等这些已成为学校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学生们热爱劳动、热爱学习、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优良品质在活动中逐渐形成。

班级文化建设一样可以用这样的模式开展“特色班建设”,进行环境育人。

三、家校合力,分层育人

“生活即教育”,只要你用心去发现,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我们本着这一理念,充分挖掘学生的优点。比如根据学生爱看、听故事的特点,开展“道德故事征集”活动,请家长帮助搜集传统美德故事,或者是可以是自己做过的、看到的、听到的反映良好品德的家庭小故事。同学们通过搜集故事,不仅增长了知识,从中感受美德,陶冶情操,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达到以自己的故事教育自己,鼓励自己,发展自己的目的,同时,亲近了家长和孩子的距离,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学校是德育的主要阵地,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还必须让德育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家庭,走向社会。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与家长沟通,拉近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距离,拓宽养成教育渠道,共同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还可以聘请知名人士等来校讲座,进行各方面思想道德教育等。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改中,我们只有在教学中多努力实践,才能够探索出德育渗透的最佳模式与方法,创出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第二篇:寓德育教育于多种活动中-德育

寓德育教育于多种活动中

文/袁世蓉

学生是班级的细胞,而班主任则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引导者和管理的实施者、服务者。在班级管理中,我深知担任低年级的班级管理尤为重要,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觉性较差,也是文化知识与良好习惯等形成的启蒙阶段,更是德育教育的基础。为了做好班主任这份工作,我认真利用班队活动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宣传教育,认真贯彻《小学生德育纲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雅习礼仪常规》对学生进行安全,纪律,法制,思想品德,环境文明礼貌等教育,使学生从小造就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工作中我都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凡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我首先做到。如要求学生早上进校园或晚上离开校园见到老师、同学都要打招呼,讲话要使用礼貌语言,我就带头使用礼貌语言;要求学生爱护环境,做到不随手扔纸屑、果皮,我就带头做好环保工作,看到操场、教师地面有纸屑就弯腰捡起来丢到垃圾桶里;时常要求学生每天要穿戴整洁干净,面带笑容的走近校园。作为班主任的我,每天不管多苦多累始终保持好良好的心情状态去面对孩子们。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的秉性是无可避免的,所以我在抓孩子们的学习外,首先要抓常规,要求孩子们树立严格的集体和时间观念,遵守学校纪律。从开学起,我便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对怎样上课、下课、回答问题、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等,都做了明确的要求,然后,进行反复训练,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并让他示范给大家看。有的同学做错了,就让他们重做一次,两次……不厌其烦,多次反复,直到做好为止,不能因为错了一次而批评,应真诚地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去做好。因此我时刻把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在首位。下面说说在具体的各种活动中实施的过程。

一、抓住日常生活的小事作为德育教育的契机

培养孩子在生活中对人要有礼貌,不讲脏话,懂得谦让。现在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心中只有自己,缺乏同情心,不合群,不会关心别人。这样下去会变得很孤僻,自私,不但影响身心健康,在以后的集体生活中不会和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孩子的同情心也至关重要。

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生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我们教会孩子的礼貌用语,早晚跟老师说“早上好”“再见”,让孩子学习礼貌用语,增强文明意识。生活中帮助别人、说出有礼貌的话语时,及时抓住这些事例进行随机表扬鼓励;对伤害他人的言行,便用建议的方式引导、教育,使其知道有错错在哪里,并帮助学生找到改正的方法,如此潜移默化的净化孩子的心灵。

二、寓德育教育于故事情节的感悟之中

运用各种感官如阅读图书、听故事、看动画片等辅助手段及时进行德育渗透,通过情节中的人物行为来帮助他们分清道德标准,建立道德观念,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及生活中的事情,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对二年级的小学生进行教育,光凭单纯的讲道理是不行的,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哪怕是最顽皮好动的孩子一听讲故事,马上就会安静下来。我就抓住了他们这一好奇心理特征,常常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为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给他们讲“闻鸡起舞”的故事,使他们懂得学习应该认真、刻苦。五十三个孩子在一起学习,难免有打闹、吵架的现象发生。为了培养孩子们团结友爱的精神,我常根据班内发生的具体事例编成小故事、顺口溜,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寓德育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

比如在上生命安全教育课时,老师鼓励学生与自然界中的弱小生灵交往,心灵上引起共鸣,产生要呵护它们的想法。在照顾小花小草、喂养小动物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付出爱的快乐情绪。因此当生活中的弱小者如小弟弟、妹妹需要帮助时,学生就会自然流露出“爱心”,并付并之于行动——去帮助他人、为他人服务。孩子的道德判断水平对于决定孩子的道德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儿童期判断一件事是好还是坏的标准,往往取决于成人作出的反应。如有个孩子打了人,问他为什么要打,他说:“我爸爸说的,要是有人敢欺负我,就应该用力打他。”再如一个孩子认为,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因为“妈妈知道了会训我。”所以,低年级学生的道德判断倾向依赖于权威一方的言辞。出于对违反权威的结果的恐惧和避免惩罚的愿望,这种尊崇和惧怕权威的心理,表现在处理孩子与成人的关系上便是服从。皮亚杰说:“孩子的第一道德是服从,而所谓善的另一个标准长期以来就是父母的意志。”可见,在这样的阶段,成人的影响作用是十分显着的。孩子近乎绝对地信任成人,尤其是孩子生活中的权威人物——父母、老师。然而孩子又是独立的个体,我们更应该正视。有时我还利用班队课时间,通过组织学生扮演角色游戏来帮助孩子体会别人的角色心理,站在别人的角度体验生活情景,强调他人的需要,能有效地把孩子自己的认识和感受与别人的认识和感受联系起来,学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例如,让攻击性行为较多的孩子如胡祥华、杨明浩、杨建涛、姚家琦等扮演游戏中常常受人欺凌的角色,可使其充分体验受害者的心情和感受,从而理解自己日常的行为对别人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除此组织学生讨论各种与实际生活有关的道德问题,使孩子真正有机会介入解决自己身上的问题,体验并感受同伴间友好交往的快乐。这样有助于使孩子提高理解他人的能力,还有助于孩子良好行为的培养。

四、寓德育教育于学生身体运动之中

身体运动是身体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和动手的能力。户外活动和体育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体育游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这就为德育渗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如在玩跳绳、踢毽子等游戏中,教育学生互谦互让,不争抢活动器材;引导学生学会讲友爱、合作一起玩游戏;在各类竞赛性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团结意识,明白团结一致、互相协作就会胜利的道理;在自由活动时,学生不慎突然摔倒,其他学生就会自然流露出“爱心”去帮助他。我必须和孩子之间保持民主气氛,凡道德判断水平较高的成人一般都与孩子保持温暖、亲密的关系,善于言语诱导,以理服人,比较注意提高生活中的民主气氛,对每个学生的看法和意见都进行公正的考虑;生活中在发现问题时重视学生自己思考和讨论解决的方法,而不是一手包办代替、决断对错,这样孩子的独立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明显提高。如:当孩子在有了矛盾时会用讨论来推断谁是谁非,用猜拳、轮流、谦让等方式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动辄向老师报告,依赖老师做“仲裁”。

总之,德育教育要从低年级抓起,并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努力,教育重基础,基础重塑德!德育应重视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应该从内部而非外部,把学生培养成健康活泼、好奇探究、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人。教育是育人的艺术,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艺术,而我们的教育对象又是每个具体的儿童,各人的情况不同,因此要真正从教育效果着眼,去考虑德育的方法、过程、特点等问题,并从实际出发,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真正打开孩子心灵之窗,点燃他们心灵上进的火焰,促使学生成为有知识有文明有道德的新一代人。在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做事,学会生活”的过程中,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使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跃上新台阶。

第三篇:寓德育教育于物理教学中

寓德育教育于物理教学中

上海晋元高级中学 沈亚辉

当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中学物理学科以其严密的科学性、深刻的人文性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何充分利用学科资源,寓道德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使知识传授与道德教育相得益彰,应成为我们物理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

物理学科的德育教育,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教育、良好品德、行为习惯教育、审美素质教育、科学的态度和良好的品德教育等几个方面。

一、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长期坚持,教学中要注意寻找切入点。

1、用古代物理学方面的巨大成就教育学生

我国历史上有关物理方面的杰出成就在物理教材中较多地方被提到,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如地磁场偏角的论述早在宋代沈括已提出,比西方早400多年。惯性现象的描述在公元五百年前的春秋末期的《考工记》已有记载。《墨经》论述:“力形之所以奋也”说明早期人们就认识到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火箭一词根据古书记载,最早出现在公元3世纪的三国时代,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地动仪”的发明、哈雷彗星的发现记载等都早于西方几百年。还有春秋战国时期的杠杆,秦朝时期的天平,古代的四大发明,古代对共鸣、水能、风能的研究利用等等,通过这些成就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用中外物理学家的事迹、格言教育学生

在核能一节教学中,可引述我国物理学家钱学森教授不图荣华、不畏艰辛、矢志不移回国,报效祖国的故事。在分子原子结构的教学中,可介绍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领奖时的情景,他坚持用汉语演讲,中华之声响彻大厅,结束了从1901年到1976年长时间在受奖大厅没有汉语的历史。两弹元勋邓稼先和科学家们,是一代人完成了别国五代科学家的任务,一口气从原子弹研究到中子弹。钱三强和何泽慧夫妇毅然放弃外国优厚待遇和工作条件,返回祖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这样一句名言:“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珍珠。”这些都将激发学生爱国的热情,让他们感受到巨大的精神力量。

翻开物理书,大多数是外国科学家的名字,居里夫人、伽利略、阿基米德等科学家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精神起到同样的教育作用,教学中也绝不能放过。在讲授牛顿运动定律这一章时,可以将牛顿的一段名言介绍给同学们,“我就像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偶尔拾到一颗美丽的贝壳。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一些,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通过这段名言,教育学生在学习上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至于爱国主义的素材和物理学家的许多轶事,除在课堂上进行必要的讲解外,在课外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看,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以 达到教育目的。

3、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教育学生

在讲授“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时,介绍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库,长江三峡工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在能源方面的成就。在讲授“万有引力定律、宇宙速度、人造卫星”时,向学生介绍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介绍我国通讯卫星发射情况及神州6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与回收的情况。在讲“超导体”时,介绍我国超导磁悬浮的研究进展及上海磁悬浮列车的运行情况。这些领域我国都处在世界领先地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学生在惊叹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的同时,流露出无比骄傲的情感,更激发了学生为祖国刻苦学习的热情。

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物理学中本身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生动题材。由于物理的产生来源于客观世界的事实,可以让学生确定“存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物理学中大量的内容都是对立统一的,充满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辨证关系,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的渗透,这样将有助于培养人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电场”这节教学时,根据不直接接触的电荷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的事实,引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这种物质传递的。尽管电场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实存在,物质是不依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在讲述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时,强调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机械运动和分子运动说明运动是绝对的,静 止是相对而言的、是有条件的。静摩擦向滑动摩擦转变、全反射、干涉、衍射、原子核的转变等蕴含了量变会引起质变的道理。电流的形成条件说明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惯性和摩擦力对人类有益一面和有害一面,说明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人们对光的本质认识也说明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观点。质点、光滑面、弹簧振子、单摆、理想气体、点电荷等概念都是理想化的模型,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物理模型的构建,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时抓住主要特征,忽略次要因素,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只有让学生树立辩证的观点,他们才会以辩证的眼光看待科学技术,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类在发展科学、改造自然同时,又在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

三、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这就决定了物理学必须正视和充分尊重客观事实。它探索各种问题时反复出现的基本方法是:发现现象——科学实验——总结升华揭示规律——实践检验——再实践再认识。在教学中应渗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肃认真和按科学规律办事的科学态度。

我国核物理学家何泽慧在法德留学期间正值二战结束,物质条件十分困难,但她用简陋的仪器设备发现了重核的三分裂填补了核物理空白。法拉第用了十年的时间,孜孜不倦地通过实验研究电磁感应及其规律,在他使用过的“线圈”中浸透了辛勤的汗水。弟谷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仅用一双慧眼仰望苍穹,几乎达到了能用眼睛观察的极限,为行星运动定律的发现积累了大量的素材。焦耳、迈耳、亥姆霍兹等在不同的领域,花费了尽四十年时间,做了大量实验研究,终于发现了伟大的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卡文迪许用了五十年的时间峰回路转地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实际应用铺平了道路。爱迪生经过上千次试验才找到灯丝钨。物理学家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了真理,不辞辛劳长期地从事科学研究的探索精神,以及从他们身上折射出来的敬业奉献精神,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塑造完美人生的典范。

四、解读物理物理内涵,品味物理之美

当代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说过“科学中存在美,所有科学家都有这种感受。”科学美是中学生审美观念和审美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发掘美育资源,使学生感受物理科学的美,会对学生起到愉悦激励的作用。

物理难学,物理复杂难懂是中学生中最常听见的感叹。其实物理学并不象有的学生想的那样枯燥、单调,而是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内容。而简单、和谐、统一、对称是物理美的主要形式。如当地面上机械运动的万物,茫茫宇宙中的无数繁星,这天上、人间的无数事物居然被统一在F=ma这样一个如此简洁的式子中,体现了牛顿力学的简单、和谐、统一之美。竖直上抛运动中上升和下降的时空对称,正负电荷,磁极有N极和S极,“桂林山水甲天下”,“万花筒”中的缤纷奇妙,海面上的海市蜃楼等都体现了物理学中的对称美。

除此之外,在学习“声音的产生”一课时,引入苏轼的«琴诗» :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内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同学们可以体会到本诗巧妙地揭示琴、妙指、琴声三者的矛盾关系,说明琴声的产生既离不开琴又离不开妙指的弹拨。琴本身形状,这是内因,手指的弹拨是外因,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它揭示了人们司空见惯而又未必意识到的道理,并把读诗的人引进一个琴曲家将身心融入琴声所创造的神奇世界,从而得到极大的美感享受。

在学习“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中,粒子在不同初态和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可能是一片绿叶、一朵梅花、一颗明星等等,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物理学中处处存在美,令人赞美的图象,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他们的进一步钻研。

一旦学生领悟到物理内在的美,就会在学习物理和解决物理问题中,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并乐此不疲,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和享受物理之美,达到这一境界,学生的学习动力、探索精神已被激发,而且是无穷无尽的。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需要我们每位物理教师,从德育渗透的理论价值、教育价值、能力价值等方面去挖掘、去开发,做到寓德育于教学之中,使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学科德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

注:此文刊登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教育发展研究》2006.5专刊中。

第四篇:寓德育教育于数学教学中

寓德育教育于数学教学中

素质教育,德育为首。如果在学科教学中只注重传授给学生知识而忽略了德育的渗透,那么教育也就失去了它的真谛。有人认为品德学科和语文学科因其学科的特点很容易进行德育教育,而数学课上渗透德育教育却有些牵强。我却不这么认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深深感受着数学学科的魅力,它的内容包容万象,本身就是一门德育课,在数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十分重要,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景,渗透德育

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更要引起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我给学生展示“蓝猫当家”的故事:妈妈不在家,蓝猫当家,先到超市买食品,交钱,又去药店给妈妈买药,交钱,投币乘公共汽车回家。最后把剩下的零钱放进储蓄罐。看完刚才的动画片,你想到了什么?买食品,买药要花钱;乘坐公共汽车要付钱;要关心妈妈,妈妈生病了要给妈妈买药;不能乱花钱,要把钱存起来。同学们说的真好,我们要养成节约用钱的好习惯。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钱吗?买书的时候用到钱;上初中、考大学的时候用到钱。“蓝猫”是小学生所熟悉和喜欢的卡通形象。把日常生活中买食品、买药、乘车等经常用钱的事情用一定的故事情节串连起来,一上课就使学生的情绪进入一种兴奋状态。故事情节使学生直观、形象的感知了人民币的作用:日常生活中处处要用到人民币,人民币是人们生活学习不可缺少的。小学生不仅要认识人民币,还要会用人民币,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二、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

数学课的内容表面看似乎较为枯燥,除了一些单调的符号就是一些直观的数字,教师和学生的精力更容易被牵制到如何去解决那些数学难题上,往往忽略了题目中所蕴含的独特的思想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教材只是提供教师教学的可能,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体会数学的价值,达到育人的目的。如,在教学“认识时、分”一课时,让学生感知1分钟有多长?1分钟能干什么?我出示6幅图及文字材料:1分钟脉搏大约跳()次;1分钟大约拍()下球;1分钟大约跳()下;1分钟大约做()道口算题;1分钟大约写()个字;1分钟大约读()个字;学生各自选择参加其中一项活动。我记时,学生活动,然后汇报:1分钟拍球拍了110下;1分钟跳绳跳了129下;1分钟写了5个字;1分钟口算10道;1分钟读了248个字;在这些活动中力图使学生全方位体验一分钟的长短,把极为抽象、难以言传的一分钟时间概念,在日常熟悉的诸多活动的动感之中。同学们,1分钟虽然短暂,但它却能汇集成一时、一天、一年,能做许许多多的事,所以让我们来珍惜身边的每一分钟吧!

三、在练习过程中,渗透德育

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在练习的过程中,把情景贯穿其中,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在“混合运算”一课进行练习时,我设计的送算式宝宝回家。我说:数学王国里住着一些算式宝宝,今天它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请各小组商量一下,并派代表把它们护送回家。(学生分别把算式送到标有“先算乘法的算式”、“先算除法的算式”、等房子里,还帮着算式造了一个“从左往右计算的家”)。数学医院(数学医院来了4位病题。请谁来当“主治医生”诊断一下,病在哪里?并给出治疗方案。)在这些情景创设的练习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巩固了所学知识。低年纪学生,年龄小,对其进行思想教育相对来说较为容易,我们应该结合学科特点,恰当地将思想教育寓于数学学习之中,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将助人为乐教育有机渗透其中,恰当又自然。

四、结合学科特点,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因为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它科学性、逻辑性很强。学好数学的同时它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你很多好习惯的养成。其自身的精确、严密,要求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一定要做到严格、认真。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如: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小学生因其年龄的特点大多非常粗心,很多时候错题都是因为没有认真审题造成,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非常重要,在教学中我总是多问学生“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低年级学生解题往往凭直觉,如刚学完加法,看到题中有两个数就相加;学完减法,直接就用题中的大数去减小数,根本没有耐心去思考题中都说了什么。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引导,能说出答案还不够,说出思考过程才过关。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就会先读题再解题了。同时,抓住孩子爱听故事的心理,多讲一些因粗心审题不清而闹笑话或导致不良后果的故事。例如,在一次数学测试中,一道题给出了10个数,要求学生从中找出5的倍数有哪些,很多学生写出了这10个数以外的其它数,我对学生说,你们这么聪明能写出那么多5的倍数,可却一分得不到,认真审题是多么重要啊!然后我给他么讲了一个人求职的故事,一个大学生才华横溢,在一次招聘考卷中,他很有把握地答完了所有的考题,美滋滋地在家等待录用通知,可结果他失败了。导致他失败的原因是试卷最后一题“介绍你到过的十个地方的特点,选择一处写下来”他恍然大悟,他因没有认真审题把所有的地方的特色都介绍出来了。因没有认真审题而错过了一次很好的工作机会。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从故事中受到了教育,悟出了审题的重要性。

五、教师示范导行,以人格来感染学生

德育教育要讲出来,好的榜样潜移默化的影响更为重要。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渊博的学识、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都会让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我觉得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自己先要做到,只有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低年级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要求孩子们作业字迹要工整、计算列竖式用尺子,那么我在板书时都会把字写得漂漂亮亮,列竖式时会规规矩矩用尺子比齐。孩子的模仿力强,因此,我们老师必须身体力行,走入孩子的心灵深处,用我们自身人格的魅力影响他们,处处做学生的表率,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结合数学教学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这需要我们自觉地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因素。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的渗透德育教育,即寓德育教育于小学数学之中,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第五篇:寓德育教育于药理学教学中

寓德育教育于药理学教学中

郭金耀,陈喜珊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河北

任丘

062552)

摘要: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避免德育言之无物、空洞说教,可相互促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德育教育;药理学教学

作者简介:郭金耀,男,祖籍甘肃民勤,出生于1969年,大学本科毕业,现为渤海石油职业学院医学技术系讲师,主要从事药理学教学。联系电话:***

教育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教师教学过程也是育人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是我党的教育方针。因此,从事医学教育的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有意识地渗透德育教育。下面是笔者结合药理学教学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本草学的发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公民发自内心的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能靠空洞地说教,而应结合教学内容,用真实的事例来引导教育学生。我国灿烂的医药文化,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生产、生活实践的结晶。如公元1世纪前后我国成书的《神农本草经》是世界上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我国很早就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记载,唐代的《新修本草》是我国及世界的第一部药典,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竭尽毕生精力,亲身实践,去伪存真写成《本草纲目》,内容丰富、价值较高,不仅促进了我国医药学的发展,而且闻名世界,已译成英、日、法、朝、德、俄、拉丁等七种文本传播到国外,成为世界重要的药物学文献之一。我国的医药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中药在治疗疑难疾病方面有其独到之处,现在,中医、中药已经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通过对上述知识的介绍,可使学生树立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教育学生在关心自我的同时还应该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国家,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一个人要想成才,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要有吃苦精神,要有奉献精神,这样,才能学好本领,报效祖国,为国争光。

2.通过分析药物防治作用与不良反应,帮助学生树立“一分为二”的观点,教育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事物

药物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防治疾病,又能伤害自己。如阿托品是一个作用十分广泛的典型药物,涉及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脏平滑肌及腺体分泌等,能治疗许多疾病。但在临床应用的同时,对病人产生的不良反应也较复杂。在对该药的药理作用与不良反应全面了解,以及用药目的不同的情况下,药物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可相互转化后,学生就能对该药做出正确评价。据统计,近年医院患者中,我国每年约有19.2万人死于药源性疾病,美国每年约有11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据WHO统计,每年住院死亡病人,有50%是由于药物不良反应所致。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充分利用药物的防治作用,解除病人的疾苦,促进和维护病人的身心健康,而尽量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做到有道德的用药。抨击近年来少数医疗单位和个人为牟取私利而不顾病人病情开大处方,开贵重药,给病人造成身心损害和不必要的经济负担的事实。学生在认识药物不良反应危害性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好药理学知识的自觉性。

3.在讲解抗微生物药的合理应用时,对学生进行医德教育

抗微生物药在临床上应用较多,而滥用现象十分严重。由于有个别医务人员受社会上一些不良倾向的影响,一切“向钱看”,只用一种抗生素能够治好的疾病而用2~3种,用国产药能治好的疾病而要用国外进口药,不需要抗生素的疾病而滥用抗生素作预防用药。这不仅给病人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而且还使抗生素产生抗药性及交叉抗药性,或使抗菌效力降低,如青霉素加四环素类使疗效大大降低。这样给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带来很多棘手的问题,这种用药就是一种无道德的用药。在讲解抗微生物药的合理应用这节中,着重强调这些问题,教育学生一定要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一切从病人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这就要求学生把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努力做到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疾苦,在药物的选择上尽量做到选用疗效好、毒性低、价廉易得、使用方便的药物。而要达到这一目标与医疗技术有密切关系。因此,医疗技术上精益求精,努力钻研业务,探究医学新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医务人员来讲是一个基本道德。另一方面,由于医疗技术、药物的应用直接运用于人体,任何对医学理论的偏差及医疗技术的使用不当,都极有可能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害,产生医源性疾病,甚至危机到病人生命。古人云:“庸医多则杀人多”!庸医有两类:道德低下者和技术低劣者。故应认真学习,不断加强医学理论修养,丰富知识。无德不成医,良好的医德是完成医药行为,实现医术的催化剂。

4.在讲解药物的依赖性时,对学生进行有关法律知识的普及教育

药物的依赖性分为精神依赖性和身体依赖性,严重的精神依赖性和身体依赖性称为成瘾性,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使用不当,就容易形成成瘾性。因此,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要依据《麻醉药品管理条例》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严格管理。结合临床实际病例进一步说明药物滥用致药物成瘾,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它严重摧残人的身心健康,是造成家庭解体、婚姻破裂、社会犯罪的因素之一。故应强化学生的法制观念,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法律、法规依法用药,使每个学生知法、懂法、自觉守法。通过一些典型药源性事故受到法律制裁案例,使学生了解到在医疗过程中,既有救死扶伤的光荣性,也有其肩负法律责任的沉重性,在吗啡类药物教学中,联系该类药物极易产生成瘾性及成瘾性危害,向学生灌输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的管理法,结合个别医务工作者利用工作之便向吸毒者出售该类药物的反面教训,使学生树立起鲜明的守法观念,增强了自身反毒、抗毒能力。特别是目前,个别药物滥用者将麻醉药品作为毒品替代物进行乱用,且吸毒问题日益严重。作为医务工作者应自觉抵制毒品,防止麻醉药的乱用,又要保证临床正常用药。同时应积极配合公安部门严厉打击盗窃贩卖麻醉药品的不法之徒,加强和切实做好成瘾者的戒毒工作,净化社会环境,确保麻醉药品的正确合理使用,避免药物依赖性的产生。5.结合临床用药事故病例,教育学生树立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笔者对部颁教学大纲要求重点掌握的药物特别是一些急救用药均搜集了用药不当酿成事故的病例,在课堂教学的适当时机向学生介绍。如某患者心率为110次/分,医生用心得安治疗未考虑患者有哮喘史,给药后病人产生呼吸困难,且因观察不仔细,急救措施不力而死亡,通过该病例讨论,学生认识到心得安不仅阻断β受体,可治疗心动过速,又能阻断β受体,造成呼吸困难,更重要的是学生意识到在工作中必须密切观察药物反应,全心全意地做好本质工作。又如某医院曾发生一起误将某一病人的青霉素输给另一个患者的事故,当护士发现错误纠正时,患者已出现青霉素过敏反应,当即四肢发软,倒在床上,由于病情变化及其它原因,病人出现严重高位截瘫,一直难以恢复,使病人身心受到摧残,给医院造成不良影响,护士本人也受到道德谴责和处分。这个教训说明,只有对工作极端负责,养成审慎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视病人安危高于一切,才能更好的按道德规范为人民服务。

通过上述的实践,笔者体会到:在药理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能使学生学到扎实的基础理论,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观,坚定的事业心。

下载寓德育教育于实践活动中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寓德育教育于实践活动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寓德育教育于经典诗文诵读中(5篇范文)

    德育论文 寓德育教育于经典诗文诵读中 北辰区沿河小学 李雪晶 寓德育教育于经典诗文诵读中 摘要:学校德育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一定的载体。而优秀文学经典以其意识形态属性......

    寓德育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寓德育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太和县赵庙小学 巴静贤 语言文字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文章则是作者思想的载体。古人写文章、评文章讲究“文以载道”,要求文道统一,说明中国历史上语文......

    寓德育教育于英语教学中 段化军

    寓德育教育于英语教学中 魏公村小学 段化军 “铃„„”,上课铃响了,我走进教室。虽是晴天,但教室的灯却开着,一定是早读后未关掉。于是我说: Do you think I should keep the lig......

    寓德育教育于快乐教学之中

    寓德育教育于快乐教学之中 作者: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三屯营镇纪庄子小学 吴金坡 赵海英 内容摘要: 德育是培养人的品德的活动,而作为小学的品德教育更是一门艺术与学问:即如何正......

    寓德育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寓德育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朱 井 军 寓德育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朱井军 有人说: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这句话很有哲理,它告诉我们教育教学工作者要时时刻刻注重对学生进行思......

    寓德育教育于初中化学教学之中

    寓德育教育于初中化学教学之中 湖北省汉川市南河乡初级中学 余三平中学生肩负着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繁荣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历史重任,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与国家的......

    寓德育教育渗透于多彩的活动之中

    寓德育教育渗透于多彩的活动之中 摘要:针对在商品经济浪潮冲击下所出现部分学生无心上学,给德育教育者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个别教师、学校领导感到治学难、治校难等问题。本文主......

    潘振红《寓德育教育于语文教学中》

    参评论文 寓德育教育于语文教学中 作者单位:阜阳市第二高级职业中学 作者姓名: 潘振红 寓德育教育于语文教学中 阜阳市第二高级职业中学 潘振红 [摘要]:语文教学工作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