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前怀孕者呈低龄化趋势的调查报告
当前怀孕者呈低龄化趋势的调查报告
当前怀孕者呈低龄化趋势的调查报告
根据**县卫计系统数据统计,我县20**年20岁以下的婚前女性生育小孩的有177人次,2015年186人次,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20岁以下婚前女性近400人次(采取药物流产的人数无法统计),年龄最小的13岁,且有很多是重复流产,给身体造成巨大伤害。县妇联本着关爱女性健康的宗旨,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影响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并给出几点建议。
一、当前怀孕者呈低龄化趋势的原因
1、家长监管缺失。当前我县很多父母外出务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成了孩子监管主力军,对孩子的早恋现象发现迟钝、发现了也不懂得正面管教,甚至听之任之。
2、性教育缺失。当前我县各中小学很少开设性知识教育课程,一些青少年模仿影视剧的情节发生性关系,却根本不懂得避孕措施,导致意外怀孕。
3、危害性认识不够。当前很多医院打出“无痛人流”的广告,很多青少年受广告影响,对人工流产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危害性认识不够。
二、当前怀孕者呈低龄化趋势的影响
1、重复流产导致不孕不育女性数量增加。研究显示,在继发性不孕不育女性中有88.2%的人做过流产手术,经历过重复流产的女性在正常生育时发生习惯性流产的机率是无流产史者的2.5倍,早产率是5.44倍。
2、低龄怀孕是导致女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很多女学生在怀孕后感觉在学校抬不起头,怕受人讥笑,自身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采取了辍学的行为。
3、低龄怀孕生育者对小孩的扶养教育难。20岁以下的低龄怀孕生育者,自身心智发育不成熟,没有稳定的工作收入,没有抚养教育能力,很多年青父母生下小孩后丢给爷爷奶奶,不履行扶养监管的义务。
三、几点建议
1、加大校园性教育宣传力度。在校园开设必要的生理卫生知识课程,让青少年正确认识性,在青春期健康成长。
2、加大避孕知识的普及面。社会各界应大力传播科学的避孕知识,计生部门增加避孕药具免费发放点。教育年轻人将科学避孕作为一种健康生活态度和方式。
3、禁止“无痛人流”等商业广告。对低龄怀孕者在接受流产手术时应强调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危害性,从主观意识上重视自身身体健康,拒绝重复流产。
4、增加当地就业渠道,让父母回家。县委县政府要想办法拓宽当地就业渠道,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让外出务工的父母能够回家创业就业,边工作边监管孩子。
第二篇:英国低龄化出国留学趋势利弊
英国低龄化出国留学趋势利弊
留学趋势的低龄化越来月越普遍,这是好是坏?在讲究教学质量的同时,有些家长为了让自己儿女受到很好的教育,就会在孩子年龄还小的时候接受本不应该接受的高等教育,这样会有很大的弊端吗?跟着中青小编来看看相关资讯吧。欢迎阅读。
低龄留学利弊观
“其实,留学很苦,很心酸。”就读于美国东部某高中的李华告诉记者,“语言不过关,外加不适应国外高中课程,我的留学生活特别累,每天只能睡4个小时。”
“在国外,我们缺少亲情,缺少朋友,在处理一些事情时往往孤立无援。”王俊洋还透露,“即便出了国,自己的朋友也都是中国人,很难融入当地人的朋友圈。”
一边是持续升温的低龄留学,另一边又是小留学生的辛酸故事。那么,低龄留学,利弊如何看?
在留学从业者看来,低龄留学给予学生更多选择机会。“低龄留学生在社会文化、语言、学习和未来工作模式等方面更加国际化,未来也会带给中国更多了解国际准则,掌握最新思想和技术的人才。”
还有一个问题是文化断层。当小留学生终于学业有成,毕业工作时,他们往往还要克服自身的另一大障碍——对自己身份和本民族文化的认同。
全面分析,科学理性做选择
针对留学低龄化这一现象,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曾表示:“教育部不鼓励、不赞成低龄孩子出国留学。孩子比较小,自理能力不足,希望广大家长和孩子能够全面分析,科学理性地做出选择。”
家长想要把孩子送出国,首先应提高语言能力,“学生可以先尝试参加一些国际组织举办的学习交流活动,比如国际性的艺术教育交流活动、模拟联合国等”。
提前做好规划是化解低龄留学弊病的方式之一,“有兴趣送孩子出去的家长不妨早点为他们打好语言基础,锻炼其独立性。同时,在留学过程中,一定要和孩子保持密切联系,了解他们的交友情况,如果发现苗头不对,要及时劝导。最重要的是,学生和家长一定要学习、尊重当地的法律法规。
低龄留学热潮
根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最新发布的挂网调查《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5)》显示,与2012年相比,2015年在国内读完高中再出国读大学的学生比例从61%下降到44%,出国读高中的学生比例则从17%上升到27%。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计划出国读高中或预科及语言学校。
低龄留学热潮在未来还会继续升温,“以韩国、台湾小留学生的留美经历为参照,低龄留学高峰期会保持20年左右。自美国2008年对中国开放中小学留学签证开始,按照惯例,这一高峰期还可持续10多年”。
“去年中考,我没考上市里的重点高中,父母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把我送出来了。”就读于美国德州休斯敦威利学校的韩帅说,“很多学生都跟我差不多,考不上国内好大学,逃避高考(精品课)等等,都是留学的原因。”
但在多伦多大学学生王俊洋看来,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已经可以理性看待留学,并作出合理规划。“我从初中就开始谋划,所以才在高中选择了国际班并加强了英语(精品课)和当地文化的学习。”
除了学生的选择之外,中产阶级家长数量增多也是留学低龄化加剧的重要原因。据《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5)》显示,2015年有出国留学意向高中生的父母职业为产业与服务业员工的比例跃居首位,超过了父母职业为管理阶层和专业人员的比例。
第三篇:对当前犯罪呈现低龄化的原因及剖析
对当前犯罪呈现低龄化的原因及剖析
内容摘要:现在违法犯罪者年龄呈现低龄化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在世界范围内被列为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公害。这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还直接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低龄化犯罪之所以如此突出,究其原因,除青少年自身的生理、心理方面的原因外,社会环境的诱因也占主体作用。在犯罪低龄化问题上,应遵循对未成年人采取教育、引导、挽救等措施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建立起一整套严密的保障机制,突出抓实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具体化、经常化、系统化。关键词 :犯罪 低龄 犯罪原因 犯罪特征 预防
现阶段,世界正处于快速稳定发展经济的时期,并进入信息化、网络化时代,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也出现了一些隐患。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呈现低龄化、团伙化、智能化及手段成人化等特征且反复性大,重新犯罪率高,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因素。据专家分析,由于营养等多种原因,人的心理、生理和智力上的成熟程度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据初步测算,人的发育比20年前至少提前了2—3年。此外,十二三岁是儿童向少年的转折过渡时期,生理发生明显变化,易于接受外界影响,在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方面还未成熟,因此正是违法犯罪的高发、易发阶段。另一方面,从犯罪的特征上也出现了新的趋势,逐步从以前的简单化、随意化向复杂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对犯罪呈现低龄化的原因及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将成为我们有效预防和阻止这一趋势进一步发展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一、犯罪低龄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及分析
未成年人这一社会群体,他们的思想、行为已由依赖心理变得相对独立自主。生理的早熟诱发了孩子们的心理早熟,自以为是的心理突现,加上社会环境及各种媒体的不良影响,致使了犯罪低龄化发展趋势。除了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以外,不良的音像制品、书刊杂志以及 可浏览不良内容的网吧等对青少年的危害极大。未成年人正处于发育阶段,心理、生理尚未完全成熟,社会经验少,缺乏对复杂事物的判断能力。他们对色情暴力不能正确认识,而是出于好奇而模仿、尝试,这是未成年人性犯罪、暴力犯罪的主要原因。另外,家庭、学校教育失当也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潜在因素。如果受到不良环境的侵蚀,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一)家庭环境及教育不当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一些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一味满足其物质上的需要,而忽视了孩子的成长教育,使孩子们养成了骄横、任性,贪图享乐等不良习性。有的人整天都为了工作而在外忙碌,孩子一般都是给爷爷奶奶,就是外公外婆们照顾,而大多数的爷爷奶奶们只会对孙子百般的溺爱,根本就不知道去怎么教育孩子的成长;这些孩子从小到大是不会受到什么委屈的,他们有花不完的零花钱,自以为是,所以当稍微大一些,在生活中稍微受到一点挫折或是委屈他们就会走向极端,走向犯罪。还有的家长只顾工作、赚钱,对子女不闻不问,听之任之,甚至让子女弃学经商,做工赚钱,过早的接触社会,受一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从而走上犯罪道路。一些家庭或其他成员自身素质不高,酗酒、赌博,从事犯罪活动,孩子耳熏目染,进行模仿,家长也不制止,久而久之,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最终犯罪。家庭的教育培养,深刻影响着子女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潜伏着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危机。
(二)学校教育的缺失
由于当前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得学校不得不注重学生成绩,从而导致学生的课程负担重,老师们一天的课程都讲不完,而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长时间处于学习压力下的学生就觉得学习是多么的枯燥无味,就会产生厌学的思想,继而就会出现逃课逃学,而老师们对这些也只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些高级中学对于一般打架闹事的“差生”,认为是“害群之马”,以开除、勒令退学或劝其退学的方 式放弃教育,把他们推向社会。初级中学的“差生”属义务教育对象,不能开除,就放任不管,使这部分差生成为潜在的犯罪人。学校、教师评价学生的好坏就是成绩,其他指标都要服从这一个中心!让同学关系出现了两个极端:成绩好的学生暗地里较劲,互相嫉妒,嫉妒心一旦膨胀,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有的教师自身素质差,缺乏良好修养,教学中流露出消极腐朽思想,有的动辙打骂学生,侮辱学生,导致学生对学校、教师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厌学,一些学校教学秩序混乱,社会上的流氓可以随意出入校园对学生进行拉拢腐蚀,使部分学生日益脱离正常群体,从而步入犯罪道路。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随之也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的偏激倾向。于是,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坑蒙拐骗、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社会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对社会风气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现象无疑会给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的青少年以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使意志薄弱者走向违法犯罪道路,学生的攀比,使一些家庭贫因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走至极端,而作出违法犯罪的事情。一些青少年经受不住各种物质享乐的诱惑,在一定条件和某种因素的作用下,就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从文化的角度讲,优秀的文化可以提高人的思想,催人奋进,低级的文化会腐蚀人的灵魂,阻碍社会文明的进步。目前在文化市场上,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文化娱乐等中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凶杀暴力、淫秽色情以及其它有损人民群众健康的内容,对社会文化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这种受污染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对涉世不深的青少年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其次,不良网络文化盛行,有很多的孩子就沉迷于网络,厌弃学习,沉迷在虚幻的世界里。而互联网里的色情、暴力等也都在一步步的侵害着这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网吧经营者为了盈利,置法律法规于不顾,对此不闻不问,熟视无睹。社会上对青少年教育、管理上的漏洞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没有真正落实,帮教措施没有完全落实,是致使青少年违法犯罪和重新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
(四)社会道德教育滞后,青少年思想意识不强,抵抗能力差
虽然社会上以多种形式进行普法教育,但实施力度不够,还存在形势主义,面上还存在死角,没有激起青少年学习法律自觉性,致使部分青少年缺乏是非、善恶的意识观念,分不清罪与非罪的界限。据资料显示,多数青少年犯文化素质较低,分辨事非能力较差,其处世的无知性、盲目性就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经不起诱惑,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义气用事,不计后果等,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二、犯罪低龄化的特征与趋势
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犯罪低龄化已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主要表现为:
(一)现状与特征
1、从作案成员身份来看,社会闲散人中居多,在校学生违法犯罪情况突出。近年来青少年作案成员中社会闲散人员占10%左右,而这些闲散人员,绝大部分是中途辍学的孩子,而在校学生的作案比例也在逐年递增。
2、犯罪手段趋于成人化、智能化、暴力化和低龄化。通过调查了解,目前,青少年犯罪中“四化”现象极为明显。
3、从作案手段来看,青少年的违法犯罪已由过去的简单化、随意化向复杂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由一般的扒窃偷摸、流氓滋扰向蒙面抢劫、绑架勒索、持刀强奸发展,并且案犯作案前有预谋、有组织、有分工,作案后有对策,具有一定的反侦查伎俩。
4、犯罪动机的单一性和犯罪目的的荒诞性。青少年犯罪的动机往往是出于好奇,对照模仿;其目的往往是好奇、好玩或争强好胜。他们有的是简单地模仿电影电视中的某个镜头和情节,有的是模仿小说或现实社会新近发生的一些作案的犯罪伎俩,有的是同学或朋友间所谓的争强好胜,显示自我的天不怕地不怕而犯罪。
5、犯罪突发性和犯罪手段的残忍性增强。由于少年的犯罪动机往往比较简单,其目的单一,随意性强。一般地说,较少有预谋,没有经过事前的周密考虑和精心策划,常常是受到 某种因素诱发和刺激,或一时的感情冲动而突然犯罪。这种突发性行为反映了未成年人情感易冲动,不善于控制自己。青少年犯罪一般没有事前的充分考虑和酝酿过程,没有预谋,而往往只要受到某种影响和刺激,一时冲动,就可能立即萌生犯意,突发犯罪;而且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计后果,从而酿成恶性犯罪。
(二)发展趋势
1、经济困难正成为贫困正在成为低龄化犯罪的重要因素。从近年来的刑事犯罪案件看,因为贫困而导致的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其一,犯罪主体以农村青少年为主。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以及教育费用的猛增,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少年,也加入到了打工者的行列。但这些初来乍到的打工者,一方面由于缺乏生存的基本技能,往往很难在城市立足;另一方面,城市多姿多彩的生活对他们又极具诱惑力。因此,他们总是不惜一切手段也要挤身在城市,最终到了山穷水尽时,则挺而走险,甚至以身试法。还有些打工者,本身就好逸恶劳,好吃懒做,到城市来就是为了淘金,寻求灯红酒绿的生活,因此进入城市后,人虽说在干活,或者说干活本来就是为掩人耳目,而内心却无时不在寻求发横财的机会,一遇到合适的机会便伺机下手。利用在城市打工,藉此一个落脚之地,打工之余则伺机做案。有的人白天在小饭店帮橱或在建筑工地干活,晚上则出来盗窃 或抢劫。其二,犯罪主体文化程度偏低,作案多是一时性起。作案多是一时性起。青少年犯罪历来集中在低文化这样一个层次上,而这样的特点在青少年财产型犯罪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文化偏低,缺乏对事物应有的分辩能力,同时又处在盲目模仿、心里因素极不稳定这样一个特殊的生长发育期。因此,在诱惑和陷阱面前,往往很难把握自己。
2、网络与青少年犯罪之间的关系正在日益密切。网络在青少年犯罪中的催化剂作用正在成为不争的事实。学生由沉迷网吧发展到有轻微违法行为,就是由于在网上浏览到了暴力、色情等网页,任其发展下去,就有可能引发犯罪。因沉迷网吧、网恋或以网络作为媒介引发犯罪。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犯罪所呈现出的的一大社会特征,也可以说是犯罪所具 有的鲜明的时代特征。
三、低龄化犯罪的防范措施
(一)多途径有效防范青少年违法犯罪。最要根本的措施是以贯彻实施党的精神为契机,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积极推进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时,把经济、社会、青少年的基础教育放在优先的地位,加大对青少年在教育的投入,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理想信念、纪律法制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以满足青少年全方面均衡发展的需要,增强青少年自身免疫能力。应加强有关青少年保护的立法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防止青少年沾染不良习惯,禁止侵蚀青少年思想品德信息的传播;打击教唆、引诱、胁迫青少年犯罪的犯罪活动,这也是保护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环节。
(二)促使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向社会化、系统化、规范化迈进。各级党政机构应组织公检、法、司等职能部门和工、青、妇等有关单位,社会团体并动员各基层、学校、家庭和广大人民群众,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教育等多种手从段,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从而减少青少年的犯罪,进而达到对犯罪低龄化的控制。
1、筑牢家庭是预防这块基石。青少年父母应当主动地进行各种知识的学习,不断的增强监护人应俱备的育人素质。青少年家长应加强对法律常识和德育知识、育孩常识的学习。家长们用律己正己的思想和行动影响孩子,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父母要有正确的成才观、人才观,要了解、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掌握正确的育孩常识和方法。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对有生理缺陷、曾犯过错误的孩子不要揭短,注意给孩子留面子,多鼓励提高孩子的上进心、自信心。注意孩子在社会受到的不良影响,在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时,更要关心孩子的思想品德修养。
2、有效发挥学校的教育宣传作用。让青少年在学校就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给学生一个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在教育中,一要针对青少年的思想情况和表现实际,安排专 门时间,加强对理想、道德、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二是在各门学科环节中,加强德育的渗透;三要教育青少年遵守国家法纪和社会公德规范,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进一步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四要注意遵循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道德认识发展水平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循序渐进,组织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增长社会知识和经验;五要对已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矫治,但教师应善待学生的“错误”。据调查,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训斥、责骂、只会使学生产生反感,形成逆反心理、自暴自弃,甚至产生不良后果,作为教师只有发自内心、溢于言表的博大的爱,才是最有号召力的使学生醒悟。
(三)发展广播、影视、报刊等媒体的宣传舆论作用,提醒社会重视家庭教育,使家长意识到对孩子“教”的重要,对孩子负起责任;家庭要有民主和谐的氛围,父母只有互敬互爱,和子女坦诚相待,才能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从而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应多创办一些关于家庭教育的专刊,让每个家庭都能更多的学习到关于教育上的好办法。
(四)坚决整顿文化娱乐场所,打击整治各种不健康的文化娱乐场所,净化社会环境,建立全国性及地方性青少年保护中心,健全青少年保护法律,加强立法和司法工作,对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五)在学校和社区中建立完善科学的教育辅导、治疗体系,设置心理咨询机构,由专家和心理医生对青少年的心理状况进行专门的系统调研,把握其现状,研究控制不良心理的对策,提供预防犯罪和犯罪猜测的实践依据,对青少年心理教育起到指导和帮助作用。
综上所述,未成年人犯罪的低龄化趋势应当引起全社会高度的重视,不能再让它得以发展和蔓延下去了。为了让未成年人能健康地成长,同时也为了遏制和减少青少年犯罪。首先应当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大家都来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尽量使特殊家庭的孩子减少受到的刺激和伤害。应在遵循对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的前提下,结合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推动青少年司法制度的不断完善。只有全社会建立起一整套 严密的保障机制,将专门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司法保护、社会保护具体化,并真正落到实处,才能让成长中的孩子远离犯罪,健康的生活。
参考书目:
陈兴良等编箸《刑法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出版。
李壑、李大新编著《学校法律纠纷案例评价》,群众出版社2003年出版。曹漫之主编箸《中国青少年犯罪学》,群众出版社1987年出版。
第四篇:岳阳尚美妇科医院-专家分析人流低龄化趋势
许多电影里的情节都是反映现实的生活,在《匆匆那年》中,女主角方茴在经历初恋失败后,意气用事地选择与其他男人发生性关系,怀孕后受到校方领导追责,只能在前男友的陪伴下做人流手术。这个似曾相识的剧情一出现,马上有观众吐槽:“又狗血了。”
影评人“纳兰惊梦”在微博上称:“眼下的怀旧青春片要被民营医院植入了吗?动不动就给无痛人流打广告!《致青春》里有打胎就算了,《同桌的你》也打胎,《匆匆那年》还打胎。这几个片子干脆改名叫《同桌打胎》、《打胎那年》好了。”
社会观念的开放,避孕知识却没跟上
人流低龄化与当前青少年性行为的普遍以及性观念的开放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未婚青少年中,约有60%对婚前性行为持比较宽容的态度,22.4%曾有性行为。广东省一项调查显示,48%的大学生赞成“恋人间发生婚前性行为”。
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调查报告显示,仅有4.4%的未婚青少年具有正确的生殖健康知识。有性行为的未婚青少年中,超过半数者在首次性行为时,未使用任何避孕方法。有性行为的女孩中21.3%有过怀孕经历,4.9%的人有过多次怀孕经历。
【专家有话说】
人流低龄化,加上重复人流、高位人流的趋势,带来的危害不言而喻。不仅伤害未成年少女的身体健康,可能引发多种疾病,甚至给以后的妊娠、分娩留下长期隐患,威胁母婴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时,人流低龄化会给女孩子在心理上留下很深的阴影,直接影响未成年少女今后的人生。
第五篇:中国吸烟者超3亿 青少年吸烟率逐年上升呈低龄化
中国吸烟者超3亿 青少年吸烟率逐年上升呈低龄化
中新网2月17日电 据卫生部网站消息,卫生部副部长、中国控制吸烟协会会长黄洁夫日前介绍,中国目前吸烟者超过3亿,受二手烟暴露人口达7.4亿,每年有120万人死于烟草相关疾病。青少年吸烟率和尝试吸烟率逐年上升,并呈低龄化趋势。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16日在京召开创建全国无烟示范学校试点项目启动会,将于北京、郑州、开封3个城市的30所不同类型学校试点建设无烟示范学校。
黄洁夫在启动会上说,此举是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推进学校控烟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探索总结经验,为全国各地各类学校开展无烟学校创建树立可学习借鉴的典范。
黄洁夫介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烟草生产国、消费国和受害国,现在吸烟者超过3亿,受二手烟暴露人口达7.4亿,每年有120万人死于烟草相关疾病。青少年吸烟率和尝试吸烟率逐年上升,并呈低龄化趋势,防控青少年吸烟已成为我国控烟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保护青少年免受烟草毒害,2010年7月,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控烟工作的意见》,随后委托中国控烟协会制定了《无烟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校、托幼机构评估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无烟评估标准》。但中国控烟协会去年对800所高等院校暗访评估显示,只有16所高校无烟环境得分超过60分,仅占2%,有83.63%的高校得分在40分以下。他要求各地教育、卫生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开展创建无烟学校活动。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代表示范试点学校的校长在会上宣读倡议书,倡议全国学校努力开展创建无烟学校活动,早日达到无烟学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