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带来课堂教学新气象

时间:2019-05-13 02:50: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程改革带来课堂教学新气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程改革带来课堂教学新气象》。

第一篇:课程改革带来课堂教学新气象

课程改革带来课堂教学新气象

作为首批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我区的课程改革已进行了一年多的时间,新教材也已开始了第二轮的实验。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与探索,我们深深体会到:要使用好新教材,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课堂教学的改革是关键。因为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教材的具体实施要通过课堂来实现,教育教学观念是否转变,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是否得以体现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反映。所以自从去年课程改革暨新教材实验开始,我们就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在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实践与探索。

一、制定出台了体现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小学数学创新性课堂教学指导意见》 2001年9月份,当人教版实验教材以一个崭新的面目出现在教师面前时,我们的教师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教材新颖的页面设计、图文并茂的内容呈现方式、合理的教材编排体系都使我们的教师感到耳目一新。但随着新教材的使用,教师在惊喜过后感到的是迷茫与困惑:原来旧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是过程详细,结果明确,而新教材一个课时有时是一幅图(例如,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107页“用数学”、下册《统计》等内容),有的是一项活动(例如,上册《比长短》、《比高矮》„„),面对这样的教材,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实验开始我们的教师也曾出现过一节课上了10分钟就没事干了;用的是新教材,讲的是旧内容,使用的是传统教学方式等现象。面对这种局面,为了让全体实验教师尽快把握课程标准精神,创建新的课堂教学机制,我们在研究新教材、培训课程标准基础上,制定出台了适应课程改革的《创新性课堂教学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基本理念、目标要求、课堂教学基本结构、备课、上课、实施策略等几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作了整体规划。

1.在“基本理念”部分,《指导意见》明确了“创新性课堂教学”的特点:(1)让数学课堂动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把数学课堂教学变为数学活动教学,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在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数学能力。

(2)改变教师的角色,强调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争辨、敢于标新立异的意识与能力。

(3)给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体验方法、感悟特点和规律。

(4)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健康向上的人格、良好的行为习惯。

2.在“目标要求”部分,《指导意见》从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出发对课堂教学提出的目标要求是:(1)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真正培养──使学生喜欢数学。(2)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得到充分调动──使学生学得积极。(3)学生的探索精神要得到充分体现──使学生学得投入。

(4)学生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信任──使学生感到心理自由、心理安全。

(5)学生的创新意识、独立思考的潜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挖掘──使学生充分思考。

(6)学生数学交流能力得到培养──使学生学会合作。

(7)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获取的方法要科学,形成的过程要高效,掌握的程序要灵活──使学生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

3.在“课堂教学基本结构”部分,《指导意见》把整个课堂教学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创设情境──活动探究──拓展应用。第一阶段通过创设情境、激趣、激思、激疑、激情、解决想学、爱学的问题。第二个阶段提供活动的时间、空间、材料,教学围绕学生学习展开,先弄清学生想什么、怎么想,再确定怎么引、引什么,解决会学、学会的问题。第三个阶段巩固基础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并进行智力训练。学生的情感经历“兴趣盎然──跌宕起伏──身心愉悦”的过程。

4.在“实施策略”部分,《指导意见》对备课的要求一是要突出过程性目标的制定与实施;二是强调了要在充分考虑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前提下,重点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过程作出估计、预测,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

对“上课”的要求是:创设和谐、民主、积极向上的学习情境,教学组织形式灵活,问题设计能统揽全局、有整体意识、有价值、有启发性,结合实际灵活处理教材,记好教后记。实践证明这一《指导意见》的出台与实施,进一步规范了教师的课堂教学,为教师尽快适应新教材、适应课程标准要求提供了参照系。对课堂教学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建立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与研究机制

自从去年实验开始,我们教研室围绕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建立了一整套教科研管理机制,力图通过加强教育科研促进课堂教学的根本转变。

1.“研讨型”听课视导制度。即在每周2~3天的常规听课视导过程中,一改过去那种一人执教、教研员评课、所有教师听的视导方式。每听一节课,首先是执教教师谈设想、体会和教后反思,然后学校领导及全体听课教师参与式评课研讨,教研员以一名参与者、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与教师一起谈体会、谈感受,帮助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共同研讨在“头脑风暴”过程中集多人智慧于一体,总结出最有效的课堂教学实施方案。2.有效的骨干教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自去年实验开始,我们就组建了一支骨干教师实验队伍,每两周一次定期进行研讨活动。今年,新一轮实验开始,我们在总结过去一年实验经验的基础上,重点从课堂教学入手,进一步完善、规范了实验教师研讨制度。

首先是变原来的坐在办公室里“想问题”、“找问题”为直接走进学校深入课堂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即把每两周一次的座谈讨论改为了每两周一次由一名或两名实验教师执教研讨课,全体实验教师参加听课,然后结合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自己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例如:“低年级学生如何进行分组教学?”“低年级如何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等问题就是结合研讨课发现并提出的问题,并通过讨论总结出了“低年级伙伴式合作学习方式”,低年级“数学实践活动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入手”等解决策略。

其次,变原来每两周一次的上交教学心得为每两周一次写出并交流案例分析,集心得、体会、优秀教案于一体,促进了实验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反思与总结,实实在在的促进了课堂教学的研究与改革。

第三,扩大骨干教师课程改革研讨活动的辐射作用,自今年开始,我们采取了划片研讨的活动方式,即每到一处实验学校进行研讨活动,都要让该校周围邻近的几所学校全体实验教师参加评课、研讨。为了照顾乡镇这一弱势群体,每次活动让8个乡镇分两组轮流参加活动,这样使实验研讨活动辐射全区,实验活动的价值大增,影响逐步扩大,每到一处实验学校,学校领导都是亲自参与听课与研讨。好多学校主动要求参加实验研讨活动。我们的实验队伍也逐步扩大。

第四,整体构建、重点突破,全体教师同步进入课堂教学改革。自去年实验开始,我们就明确地意识到:课程改革不仅仅是一年级教师的任务,而是整个社会的一次变革,是教育的一次革命,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所以从实验开始,我们就开始了以新教材实验为突破口,全体教师同步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系统工程。在实验队伍中吸收中高年级骨干教师参加,研讨活动穿插安排中高年级研讨课,让中高年级骨干教师除了听、评低年级研讨课外,亲自执教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的研讨课,并且通过这部分教师,把课程改革的理念与信息及时地渗透辐射到了各个年级的每一位教师,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认为课程改革就是新教材实验的片面认识,实现了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新教材实验为龙头,全面带动课堂教学改革;中高年级用的是旧教材,但课堂教学体现的是新理念,全体教师同步走进课程改革。

3.以课题研究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

以科研促教研一直是我们教研室的宗旨。自从实验开始,一方面我们加强了对新教材实验的研究,实验教师重点在新教材的特点,如何运用好新教材、促进课堂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总结出了宝贵的第一手实验资料,也得到了前去我区进行调研的人教社专家的高度赞扬。另一方面,我们从区教研室这一龙头作用考虑,及时调整并出台了突出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小学数学活动数学的实验与研究”这一实验课题,所有实验教师结合学校及自己的研究目标确定相关的子课题,制定出实验方案,并且落实到课堂。每次的研讨活动执教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要体现自己的课题思想,在研讨活动中介绍课题的实施状况。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对课堂教学改革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例如,实验教师的实验课题有《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情景》、《伙伴式合作学习方式的实验与研究》、《生活中的数学实验与研究》,《问题解决式教学方式探索》、《活用教材、活动探究课题实验》、《数学实践活动实验与研究》等,每位实验教师的研讨课都在体现自己实验课题思想的同时,使自己的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要求更加接近。

4.为每位实验教师建立实验档案袋,把实验教师的优秀教案、案例分析、各单元教学总结、课堂教学体会、心得等进行分类归档。一方面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另一方面,强化了实验的过程管理,促进了实验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改革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加快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

5.定期进行实验总结与汇报,每个学期一次实验教师课堂教学评优,面向全区进行课堂教学汇报、实验学校经验交流、课程改革研讨会,使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及时推广,大面积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课程改革带来课堂教学新气象

经过课程改革及新教材实验,在一系列课堂教学改革措施的促动与指导下,促使课程改革理念和现代教育教学方法迅速地进入了我们的课堂,使我区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纵观现在我区的课堂教学现状,可以集中的概括为三个字“新”、“活”、“实”。

1.新。课堂教学体现新理念。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教学更加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课程改革与新教材实验使我们越来越深地体会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目标之一的重要意义。我们的教师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了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素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有时比数学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所以现在的课堂教学,老师们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例如,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老师充分利用新教材大量直观丰富的情境图所提供的素材制作成学生喜欢的动画课件。(如,一年级上册“小猪帮小兔盖房子”58页用数学“美丽的大自然”等);有的老师灵活地为学生设计一些实际的游戏活动情境,使学生置身于一个活生生的活动情境之中(例如,“连减”的教学,老师们通过和学生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亲身体验了连减的意义和算法),还有的老师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布置学生调查、访问,然后课上交流的方式,使学生课内、课外学习情境有机结合,把情境创设的范围扩大到了课外(例如,“分类”、“认识时间”的教学,通过布置学生去观察商店物品的摆放、自制钟面、为自己制作作息时间表、了解列车时刻表等活动。通过课上交流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成果等形式,使学生在展示自己的气氛中群情激昂、激发兴趣)。课堂上师生朋友式、伙伴式的交流代替了过去的批评与指责,课堂上经常听到的是“老师,我有不同意见”、“老师也有一种意见,可以说一下吗”这样的语言。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关注带来了课堂的根本变化,本学期的视导我们曾就“你喜欢现在的数学课吗?为什么”这一问题对学生作过调查,学生的回答是“非常喜欢”。对于“为什么”低年级孩子的回答是:“上数学课可以看动画片”、“上数学课老师会和我们一起玩”、“老师对我们很好”„„ 高年级学生的回答是:“我们可以在玩中学习数学”、“我们喜欢自己讨论的学习方式”、“我们喜欢老师和我们一起讨论”,从学生的回答不难看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浓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了。

(2)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了思想方法的渗透。

加强能力培养和思想方法的渗透,是新教材的突出特点之一,也是我们实验过程中课堂的巨大变化之一。经过一年多的实验,单纯的知识教学、机械的练习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已很少见到。用我们老师自己的话说,那就是“我们在处理每一部分知识时都要想一想这部分知识该渗透什么样的思想和方法。”例如,一年级上册《分类》一节的教学,教师不仅设计了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动手“分一分”,而且通过让学生说“你是怎么分的?”“你认为这样分有什么好处”等问题,让学生体验、感悟初步的分类思想和方法。再如,原来被老师忽视的类似:

这样的计算教学,做完后老师都会问一问:“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感受初步的函数思想。通过这样的教学,也从小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了好的基础。

(3)课堂教学正在由计划式向生成式转化。

过去的课堂一般是教案是剧本,讲台是舞台,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教师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教案按步就班的表演,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走,配合教师演教案剧,课堂完全是计划式。而从课程改革及新教材实验开始,我们就要求教师课堂教学要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展开,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情灵活地调整原先确定的思路,调整教法,以学定教,把计划式的课堂变为生成式的课堂。经过一年多的实验,我们的课堂正在实现这一转变。例如,有的教师在教学“认识钟表”时,原本是从学生不会认来设计,但没想到一上课有的学生就说:“我知道钟表上面有什么,我还会认。”按照计划式课堂的处理方式一定是“先听老师讲,过一会你再说”。而在生成式的课堂上,我们的教师及时地调整了教学思路,灵活地引势利导:“你真了不起,能告诉大家你都知道些什么吗?”随机让学生上台介绍钟面,说出自己认识的时刻。为了让全体学生学会新知识又面向全体提出要求:“刚才这个同学说得对吗?大家拿出表盘找一找、认一认、拨一拨。”这些做法都是原来的课堂教学不可想像的,而在生成式的课堂上我们的教师做到了。

2.活。主要体现在:

(1)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随着实验的逐步深入,我们的教师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灵活地运用教材是课程改革的本质,新教材教学如果还是照本宣科,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所以我们的实验教师大都做到了依靠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例如,有的老师紧密结合生活实际,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进行教学;有的教师则能针对教材特点,选取更便于学生操作和接受的素材进行教学,课堂也因此而变的更加异彩纷呈。例如,“11~20各数的认识”,教师通过让学生看本校、本班学生“吃小饭桌(中午就餐)的录相,数一数每班就餐的人数;数出教室里数量是十几的物品、数出20个听课教师等学生身边的事和物,使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再如,《找规律》一节,教师做了这样的处理:每个小组一盘五颜六色的珠子,上课后让小组合作把珠子串成串,然后通过各组介绍自己的作品、串珠子的方法,让学生感悟总结出了各种规律现象。

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放开了教师的手脚,扩大了教师的思维空间,增加了教师备课的灵活性,对课堂教学改革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灵活的教学方式。

不同的学习方式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看法,以及他的生活方式,会影响他将来科学研究的基本态度,因此,学习方式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要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课程改革的这一基本思想也促使我们加强了对实验过程中教学方式的研究及学习方式的指导。经过实验,我们确立了自主、探究、合作、体验、讨论等教学方式,课堂上实现了独立思考、二人协商、小组探索、合作交流、教师引导等多种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同时,我们更强调教学方式、学习方式选择的量体裁衣、优选活用,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低年级教学中,我们采取的“伙伴式合作学习方式”正在实验当中,即在低年级学生中以同桌的异质搭配为基础,组成学习伙伴。教学活动中通过“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桌听”、“让同桌猜一猜你说得对不对”、“二人合作玩一玩、摆一摆”、“同桌商量一下该怎么办”等活动,从教会学生有条理地表述,学会倾听别人发言,尊重别人开始,培养合作意识。再如,中高年级的“问题解决式学习方式”,以扩大例题的思维空间为基础,结合社会生活和实际提出真实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身边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数学的价值。

(3)实现了数学课堂活动化,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体验数学。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数学课变为数学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动脑想数学,自己动手做数学是课程改革和 新教材实验给我区的数学课堂教学带来的突出变化。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在实实在在的数学活动中,学生才能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体验知识间的联系,感悟事物的特征与规律,特别是结合我们区教研室“小学数学活动数学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的实验,大部分教师都能根据教材内容把适合教师教的内容设计为学生的学习活动。例如,一年级上册《认识平面图形》一节,教师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摸(立体图形的面)──画(画下立体图形的一个面)──剪(把画好的图形剪下来──分(把各种图形分类)──说(各种图形的特征)几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平面图形,体验特征。再如《认识人民币》一节,我们也是通过认一认、说一说──分一分、理一理──猜一猜、摆一摆等几项活动的串连,让学生逐步认识了人民币。实践证明,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才能真正感受数学、体验数学,才能实现在活动中探索、活动中发展的目的。

3.实。课堂教学改革有实效。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扎实的基础知识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势。从实验开始,我们就冷静的给课堂教学改革定了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张扬个性等手段与措施,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情感体验,否则一切都是虚的。那些表面热热闹闹、花里胡哨、花瓶式的、表演式的、中看不中用的课不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我们需要的是各项教学活动设计新颖、有实效、便于教师操作的、朴实无华的、实实在在的课堂。经过一年多的实验与研究,我们的课堂教学突出了这一特点。例如,在人教社教材培训会上我们出示的《统计》、《观察物体》等观摩课,就是以朴实无华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肯定和赞扬,说我们的课“朴素,有特色,不仅能看,更便于学”。也正是因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效性,才有了我们的教学没有因为课程改革而削弱基础知识,也使我们的课程改革实验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与支持。

课程改革与新教材实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也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进一步发展的契机。我们准备着迎接新的挑战,也期待着更的大收获。

第二篇:课堂教学课程改革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近几年,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农村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课程理念已经被绝大部分数学教师所认同、接受,并已经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实施.但是由于农村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复杂性,尽管理念的“种子”是种下了,可是如何用好的方法让它“开花结果”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以下从两个方面来谈谈农村学校的数学课堂现状:

一:热热闹闹的课堂究竟能学到多少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导致有的农村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实现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创设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促使了学生个个参与.譬如:有的数学老师经常是简单地把同桌的学生或前后学生分成小组,很少关注小组成员的搭配问题,给学生布置任务后,让学生自由讨论,也有学生闲聊代替讨论,整节课,热热闹闹,学生兴高采烈.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难以指导到位,难以监控到位,接下来小组代表发言交流结果,此时变成了优等生与教师的对话交流,优等生的“一言堂”包办了小组内的其它成员的交流与合作,存在小组成员没有全体参与的情况。这样的活动背后,知识学到了吗?目标达到了吗?这里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分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表面上学生主动积极、热闹,其实大多数是“合作交流”的一种假象,学生没有真正的深入研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参与讨论,这种“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勤于思考习惯的养成,还易挫伤学困生的积极性,教学目标难于达成,费时多,成效少,是典型的形式主义.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误区:一是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次数多,效益低;二是组织不力,如小组长作用的发挥、小组内成员的分工、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要求不甚明确等都直接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三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真正养成.针对上述情况,我们首先对学生进行预估,学生可以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的就没有必要再搞小组合作学习,既浪费时间,又没有意义;如遇到一个人操作难以完成、解答“开放性”或“探索性”等情况时,学生就能恰到好处地进入合作学习的情境,使合作学习达到最佳状态.其次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是个人的独立思考,只有在此基础上适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才能确保其顺利开展,并真正收到实效.二是每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前,1

教师一定要向学生明确地下达学习任务、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等;三是要充分发挥好小组长的组织、管理、协调等作用;四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倾听、善于交流、密切协作等习惯;五是在合作交流时,要注意层次性,按照组内交流—--组间交流—--全班交流的层次来进行;六是要加强教师的引导和指导,要及时深入各小组了解合作学习的开展情况,当小组合作学习有困难时要及时加以引导和指导,以确保学习任务的完成二:注重创新,忽视基础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同时也是教育发展的关键.我们提倡教师依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和所教科目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如:对一个实际生活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这种教学方法的确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能力.可是,我们知道这种题目往往难度较大,如果在教学中过多采取这种方法,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反而会使一部分学生沉迷于解决难题的乐趣中,忽略自己基础知识的掌握,这与新课改是背道而驰的.并且大多农村的中学生具有基础差、知识面窄、反应能力慢等特点.上课时,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认真地听课,又缺乏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仅仅是简单的模拟、识记,导致学习思维迟延,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创新教学一旦引导不好,就会使学生形成不想听课,不想学习的倾向.引发问题的原因:许多农村教育工作者对新课改教学理念理解不透,没有吃准基础知识是新课改无法改革的这一准则.在教师的教学中要认识到课改理念渗透与重视基础并不矛盾.课改是基于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而进行的,目的是扬长克短.我们的“短”是什么呢?专家指出,我们基础教育的主要问题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弱.形成这一原因有诸多因素,但以“灌输—接受”为主的教学方式和以“听讲—记忆—练习—知识再现”为主的教学方式是造成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知识有两种形态,即过程和结论.传统教学注重若干个结论,现代教学取其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劳动,从中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多是在课堂进行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成为我们在课改中研究的重点.但是,基础知识的教学,是促进数学课改的基本策略。基础知识的训练是我国传统数学教学的精华,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有力保障,促进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策略,同时也是形成和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基石。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要根据时代发展、课标的精神、数学课程的特点,科学地审视和反思基础知识的训练在新课程理念下的理论与实践,精选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数学基础知

识和基本技能,关注学生差异,关注动态生成,不断地优化基础知识的训练的实施策略,不断地提高基础知识的训练的质量,让基础知识的训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景象,让数学课堂呈现出浪花闪耀、高潮迭起的精彩。

在学生的学习中要认识到重视综合应用与打下扎实基础并不矛盾.众所周知,近年来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少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学习中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背熟,或草草听(看)一遍老师讲的例题后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其实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就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没有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就去做题,试图通过大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结果是多数学生“悟”不出方法、规律,理解浮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地模仿,思维水平较低,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如果在学习中过于粗疏或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判断错误.不少学生说:现在的试题量过大,他们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的高低.可见,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中同时应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

第三篇:优化课堂教学推进课程改革

优化课堂教学推进课程改革

许元怀

甘肃日报

课堂教学是全面促进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课程改革实施的重要环节。因此,优化课堂教学显得尤其重要。

优化教学目标。新课程把教学目标定位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要求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每节课都按照多元的教学目标。对此,教师要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制定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对策。

1.制定教学目标。目标一要明确,二要具体,三要恰当。具体说,要有知识基础、教学能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以及思想品德教育等等,整体优化,融为一体。

2.落实教学目标。以认知目标为主线,分层落实;以智能目标为核心,提高学生能力,让学生主动发展;以情感目标为动力,和谐渗透。

优化课堂结构。课堂教学结构与课堂教学效益密切相关,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以新授课为例)要在素质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坚持“五为主”,实现“五要度”。“五为主”是指:以发展为主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主源,以练习为主线。“五要度”是指:一是复习铺垫要“高效度”。教学新知之前,要安排一定时间来做复习铺垫工作,但是复习的内容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要精选那些学习新知必备的,以及和新知有密切联系的旧知作为复习内容,做到高效快速。二是导入新课要“强力度”。新课的导入要像吸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三是传授新知要“参与度”,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并实现多元教学目标的学习活动,也是教师的教与学有机统一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究新知的活动。四是巩固练习要“多角度”。教师设计练习要注意从不同角度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较多的知识和技能,并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五是课堂总结要“高浓度”。课后结束的短短几分钟内,教师要对整堂课的主要内容高度浓缩,提纲挈领地归纳概括,给学生以精要、深刻的印象,起到帮助学生整理思维、加

深理解,巩固记忆的作用。

优化教学方法。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主导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为此,“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才能把提高学生素质落到实处。要着眼于诱导,变“苦学”为“乐学”;着力于引导,变“死学”为“活学”;着重于疏导,变“难学”为“易学”;着手于指导,变“学会”为“会学”。

优化教学环境。良好的教学环境对提高学生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优化课堂教学环境是实现新课程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途径。

1.教学语言的艺术化。教学语言包括口头语言,板书语言,体态语言几种。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直接影响教育效果,为此,教师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性。

2.师生关系的融洽化。教师对学生充满尊重、关心和期待,以一颗爱心去包容学生,学生反过来也会给教师以相应的、积极的情感回报,从而“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3.课堂管理的科学化。教师就要用科学的方法和技巧,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顺利开展各项教学活动。

4.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应根据教学内容、设备条件,尽可能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的优化组合,实现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问题趣味化、静止问题动态化。

优化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创新学习的主渠道,只有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实施教学过程,才能实现新课程强调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理念。因此,要努力构建“对话、沟通、交往”的学与教过程,构建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与学过程。因为,课堂教学成为学与教的互动过程,师生才能相互补充,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

第四篇:课程改革给我带来的教学收获

新课程改革给我带来的教学收获

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县东华镇王峡口小学王建平

通过踏实的教育教学工作,走进新课程已有些日子了。回想课改之路,让人激动不已。从开始到现在,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新课程改革给教师、给学生带来的便利和收获。现就谈一谈自己走进课改这些年来的收获和体会。

一、课程改革让我学会了全面的思考。

在走向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一些习惯的做法不能再用了。以往的备课考虑最多的是“怎样教”,而现在的备课,思考最多的是学生“如何学”。以往的教材、教参拿起就可以上课,而现在,教材只是教学使用的材料。上课之前想得最多的是学生这节课能学会些什么?需要补充一些什么资料?备课时也常常在思考:教学中是否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有助于学生学会理解学习?是否每个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积极获取知识?上完课后还要及时反思教学,把课堂上未及时发现的、学生在知识生成中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给予一定的弥补教学。正是这些思考方式提高了我的教学观念的转化,促进了我的教育教学专业的健康成长。

二、课程改革让我改变了教学方式和方法。

我在数学课堂上注重了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在教学上采用谈话交流做为教学中的重要形式,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以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好的互动。充分信任学生,体现师生平等地位。使教学过程从一种简单的传输、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变成为一种伴随着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思考和获取的同时,也成为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体验过程。教学过程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还是教师从学生的学习中获取教学成果、共同发展的过程,真正实现了教与学的相长。

三、课程改革让我体会到了当教师的乐趣。

新课程改革改变了过去每节课都是优等生在发言解决问题的代办状态,而是每一位学生都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特别是对后进生来说,这种机会对他意味着一种被认可、肯定,增强了他的自信心。使学生们的性格变得开朗了,体验到了轻松学习的成功喜悦与收获,让我们当教师的体会到了美好的生活乐趣。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来说就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自主的学习。充分使用一些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第五篇:“实事党建”带来农村新气象

韩庄乡:“实事党建”带来农村新气象

初春时节,走进汤阴县韩庄乡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映入眼帘。近年来韩庄乡着力从打造“实事党建”入手,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彰显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同时,也为全乡的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党建务虚变务实,触手可及形象新

“真没想到,党建还与经济联系这么紧密,这几年要不是村党支带领我们搞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我们村也不会成为远近闻名的食用菌专业村!”村民申国山如是说。大黄村有着多年的食用菌种植历史,但长期以来菇农一直是单打独斗。为了有效破解这个难题,村两委干部牵头成立鑫洋果蔬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按照“统一提供菌种、统一物资供应、统一技术管理、统一包装销售、统一组织结算”五统一模式,对全村菇农进行管理,大大提高了菇农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让种植户切身体会到了党建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干部就是为民服务,这在韩庄乡党员干部中已经形成了共识。为了更好地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小傅庄村“两委”一班人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大力兴办公益事业,硬化村内道路5千米,并高标准进行了绿化、亮化,有效地解决了“行路难”的问题。“这几年,村两委想法设法修路、办厂、创办项目,带领群

众致富。我们虽然生活在农村,但跟城里没啥区别!”小傅庄村的群众逢人就这么说。

凝心聚力办实事,支部成了“火车头”

该乡坚持以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为重点,积极培养和起用创业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优秀党员担任村支部书记。同时,将农村党员培训工作与“全民创业培训”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对全乡党员群众进行创业理念教育。“一个支部一面旗,一名党员一盏灯”。广大农村干部迅速掀起创业高潮,纷纷创办致富实体。截至目前,全乡农村干部通过各种方式创办、领办各类实体116个,80%以上的农村干部有了自己的创业项目。领头人跑起来了,普通党员干部也紧紧跟上。全乡党员干部牢记为民服务的责任和宗旨,进农户,进大棚,深入一线进行调研,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提供服务,在一线抓点示范,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体现了党员干部队伍的先进性。两年来,该乡共培训农村党员、群众6000余人次,发放科技资料6000余份;培养180多名党员成为致富能手、经营能手、科技专家、生产标兵等各类人才;吸收150多名各类人才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100余名各类人才入党;推荐16名优秀党员致富能手走上村干部岗位,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逐步显现出来。

村务质询成制度,村民手中有民主

2月12日,韩庄乡部落村两委干部接受群众代表现场质询。“中央提出把今年确定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年。请问邢书记,村

里有何打算?”、“请问,今年村里新农村建设有何打算?”……这是韩庄乡部落村开展村务听证会的第二个环节———群众质询。据了解,群众的质询只要不涉及个人隐私或工作规定的保密事项,被质询者均要现场回答。质询既可以现场口头质询,也可以不署名以书面形式通过意见箱提交。经会议主持人同意,列席会议的群众和信访人也可以进行质询。此举既给群众有了“说话”地方,又促进了干部干净干事,进一步沟通了干群感情,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为干部群众经常性交流和村民参与管理开辟了新渠道。

近年来,该乡33个村通过召开质询议事会议,100多名村两委干部接受了群众质询评议,直接参与的村民群众2万多人,群众质询问题870多条、民主议事事项300多件,有效办结率达98.2%,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下载课程改革带来课堂教学新气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程改革带来课堂教学新气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学习“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国在2003年9月就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初中思想品德课于2004年9月正式实行新课标。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

    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简报)[最终版]

    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 ----小学英语分科会 2013年9月12日邛崃市教研培训中心小学英语教研组在南街小学举办了小学英语分科会。全市共有98名小学英语教师及各学校分管领......

    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精选5篇)

    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五华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意见 学生是一个国家潜在的人力资源。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高低,不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个人生活质量的好坏......

    聚焦课堂教学 深化课程改革(小编推荐)

    聚焦课堂教学 深化课程改革 长阳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刘开双 课堂——教育人一个永恒的话题。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渠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是提高教师专业......

    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我就任于龙江县广厚中心学校,正在进行课程改革,教师课改理念已经渗透真实课堂中了,课堂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学校学习洋思中学教学模式,采用......

    课程改革

    课改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

    课程改革

    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背景 1、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A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B重建新的课程结构;C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D倡导建构的学习;E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F促进课程......

    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依据《全日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行的课程改革, 无论是教学目标的阐明、教学内容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