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笑》 课堂实录 林莘
观摩课《笑》
林莘
上
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好,有没有发现,今天的课桌椅和平时不太一样,摆放得,怎么不一样? 生:我觉得是前三排形成了一种面对面的形式,后三排还是按照我们原来的教室的一样坐。
师:对啊,原来我们可能看到的是其他同学的后脑勺、后背,现在你可以看到对面同学的笑脸了,对不对?好,跟对面同学打个招呼。对,后面坐的同学也可以看到这边同学的笑脸了。今天,我们待会儿会有很多的讨论,讨论的时候希望同桌的两位应该这样讨论。(老师和学生静静地、不出声地讨论)待会儿我们讨论就是这样静悄悄地讨论,静悄悄地交流,不要让别人听到你的声音。不要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和交流,不要让我听到你的声音。生自由讨论
师:我还有一个要求,就是同桌两位就是双胞胎,就是连体婴儿,你待会儿站起来的时候,希望我提问,你的同桌也应该同时起立。然后你可以说我同意他的观点,可以你们两个说一样的答案,但我更喜欢的是我有自己的看法,我有自己的补充,我有自己的见解,可以吗?
师:好,记住了,今天的这种学习方式就叫共同体学习。那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正式上课
师:有一段视频,有一段录音,林老师特别喜欢,百看不厌,待会儿也请同学们来看,但看的时候要注意,你们要有一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注意要看到最特别的、最细小、可能一闪而过的那个特殊的、特别的镜头。学生观看视频 师:怎么样?开心吧!刚才这些镜头当中,你最喜欢谁的笑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想你最喜欢的那个镜头的人物他有哪些与众不同的样子、特别的声音或者特别的动作定格在你的脑海里。师:好,很多同学已经看到了,因为刚才他边想脸上就已经写满了笑意,因为他看到了可爱的、好玩的、有趣的镜头,下面:
1、选择你最喜爱的一个人的笑,2、写完同桌互相交流、点评。时间五分钟。学生写一段话
师:很多同学写完了,别忘了一件事,同桌互相交流、点评,看看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学生继续写。
师:好,现在请林老师在你的纸张上做上记号的同学上台,五位同学。
师:他们读,你们来猜他写的到底是谁。注意不要被别人看到了,不能泄密。
第一个学生读自己写的作文
他笑得很自然,笑得也非常开怀,像九阴真经中的摄魂版一样把我们都逗乐了。师:“九阴真经中的摄魂版一样把我们都逗乐了“他说的是谁呢?不许让其他人看到。
生:我觉得应该是小贝比西西。师:一个答案了。
生:我觉得可能是大帅哥汉森。师:大帅哥汉森,两个答案了。生:我觉得应该是老顽童汉姆。师:老顽童汉姆,三个答案了。生:我也认为是老顽童汉姆。师:好,还有没有第四种答案? 生:我觉得他可能是写哥们俩汉克和杰克。
师:看来,四种答案,四个人大家全猜到了。好吧,那么他到底写的是谁呢?不许公布答案。请听第二位同学读,他们写的是同一个人,你们猜猜看写的到底是谁。第二个学生读作文
他笑得很怪,嘴中还缺了一颗大门牙,人一看就哈哈大笑。师:一看就哈哈大笑,他写的是谁? 生:我觉得应该是大帅哥汉森。师:大帅哥汉森同意吗?都同意的举手。师:你们两个是不是写同一个人? 生:是。
师:那为什么你写的四个人都猜了,他写的就猜一个人。你们两个自己想想看,其他同学也帮忙想想为什么。
生: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翁治炀写得很好,但他没有写出大帅哥汉森的特点,而徐一帆写的缺了那颗大门牙一下让我们想到了大帅哥汉森。
师:说得对不对?虽然他写得无比厉害,你看九阴真经中的摄魂版,我们魂全被他摄走了,结果不知道他说的是谁了。但是他只要一个词,只要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被他抓到了“缺了一个大门牙“,这个帅哥脸上的标志性建筑,大家一下子就猜出他了。一定要写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要写出最特别的地方才能让人一猜就准。
师:你还有补充吗?
生:我觉得如果写“他笑的时候经常嗞个大牙“的话就很容易被猜出来,因为他的门牙就两个。
师:所以这就是小小牙洞,与众不同,一猜就中。师:所以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以后写作的时候要抓住人的特点。师:对,保持你的风格的情况下,保持你的厉害的想象与比喻的情况下抓住特别的地方,那你就是超级无敌手了,你会超越他的,因为你刚才写得比他还妙还美呢!掌声送给这两位同学带给我们的启示与启发。
师:好,没关系,照你原版的念,因为你肯定受到前面的启发了。学生读
他笑的声音很奇怪,有的像老鼠的叫声。师:是谁呢?
生:我觉得应该是老顽童汉姆。师:你觉得呢?
生:我觉得应该是老顽童汉姆。师:也是。你说。
生:我觉得是哥俩麦克和杰克。师:他们两个像老鼠叫。生:我认为也是老顽童汉姆。生:我觉得应该是小贝比西西。
师:看来还有疑议,那再听下一位同学的,有没有疑议。生读作文
他笑得时候,脸上布满了皱纹。眼睛眯成了一条线,时不时发出“嗨嗨嗨“这样轻轻的笑声,笑得都快喘不过气来了,身体还前后仰来仰去。师:前仰后合,谁? 生:老顽童。师:再听听她的补充。生读
他十分开心地“嘿嘿嘿“地笑,不知怎么了我总认为那非常地像坏笑。师:非常像坏笑,有没有注意到老顽童的笑声那是不变的节奏,不变的调子,先是“hihihi“后是”嘿嘿嘿“,多么特别的笑声,又是与众不同。现在对你刚才所写的内容做一个小小的修改,看看能不能捕捉到那最特别的、最与众不同的镜头。学生修改
师:谁愿意起来读读刚才我没发现的,相信自己一读就能让人猜出他是谁。
生:他的笑体现出儿童的天真无邪,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师:一个词暴露了秘密“儿童的天真无邪“。生:我认为应该是小贝比西西。
师:对,这不用你猜了,一下子就明白了。但是如果你能抓到小贝比西西还有什么特别的举动那会更好。生:我写的是老顽童汉姆。
师:一下公布答案了,要把悬念留到最后,好,继续读。生:他的笑笑得很天真,虽然人一把年纪了,笑起来还是小孩儿一般的笑,不愧是老顽童啊。师:真不愧是一个老顽童。
生:他的笑十分特别,全身都在抖动,张着大嘴,好像每时每刻都要翻一个大跟头。他的笑带着阴险,他是当之无愧的老顽童。师:当之无愧的老顽童。
师:同学们,我们在细致观察的时候就要学会捕捉那些,一起读,“最细小最特别的描写,让人一闭上眼,仿佛就能看到画面——契科夫“ 学生齐读
师:我们再看看观察的镜头,小朋友笑的时候喘了一口气(西西)。看到他的举动了吗?他的外貌、动作是最吸引人的(汉森)。注意他的声音(汉姆)。而他们俩是笑得那样肆无忌惮(麦克、杰克)。师:同学们你看,在镜头中如果你捕捉到他们特别的声音、动作(老师板书),就可能写出与众不同、千姿百态(老师板书)的笑。下面请大家看一幅效果图。出示投影
师:有图吗?如果你认真读就一定能读出一幅图来,下面请大家认真读。思考谁的笑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要求:
1、同桌配合读。
2、同桌交流,时间三分钟。师:不要让我听到你的声音。开始。学生静静阅读、交流。
师:同学们,这段话都是写人物的笑,但你们看红色部分的字有出现“笑”这个字吗?你怎么看出他在笑?你最喜欢谁的笑?说说你们的见解,你们的看法。
师:请这位同学,哦,他的同桌忘记了。(同桌俩人都要站起来回答)
生:我最喜欢史湘云的笑,因为她在吃饭可是笑得饭都洒出去了。师:应该是喷出去了,是喷气式火箭。那威力该有多猛啊,对不对?
生: 我最喜欢的是探春的笑。因为探春笑的时候手在发抖,饭碗没抓紧就洒在迎春身上。
师:对啊,那一个“喷”的动作,那一个饭碗的“合”就体现了她们的动作完全不受控制。像这样的动作词还有吗?比如说黛玉是笑——岔了气,扶着桌子“哎呦哎哟”地—— 生:滚到。
师:贾母是——搂着。王夫人是—— 生:指着,说不出话。师:薛姨妈是—— 生:撑着。师:对,这一个个动作都让我们看到她们笑得是无法控制,非常开心。还有没有谁补充的?
生:我最喜欢的林黛玉的笑,因为说出了她笑的时候的声音就是“哎呦”
生:我喜欢惜春的笑,因为惜春笑的时候揉一揉肠子,说明她笑得肚子都疼了。
师:说明肠子都纠结了。他们俩说得特别好,一个抓住了黛玉的笑,一个抓了惜春的笑。那老师想问你们,如果我这样写“贾母笑得滚到宝玉的怀里”“宝玉笑得搂着贾母叫宝贝心肝”“惜春笑得喷出了一口饭”“黛玉笑得撑不住气了,茶喷得探春一裙子”,换一下,反正都是写笑,我这样换可以吗?同桌交流一分钟,不要让我听到你们的声音。
师:好,很多同桌同时举手了,我也非常高兴地看到同桌没有举手,你也能提醒他举手,这就是共同体学习。应该可以让同桌的彼此作为老师共同进步,我希望看到这样的共同。
生:我认为贾母后面的笑不应该把话说出来,因为贾母笑了之后搂着宝玉,她为什么要叫“心肝”呢?她应该继续笑。
师:你是说作家曹雪芹写得不好,直接写笑就好了,不要写语言。好的,这是你的建议和意见。
生:我觉得不应该把贾母笑着搂着宝玉和宝玉早就滚到贾母怀里换位置,因为贾母和宝玉年纪相差很大。所以不能换位置。师:所以错乱了,神经错乱了,老的叫小的“心肝“,嗯,应该是小的叫老的”心肝“应该叫”祖宗“了。还有没有不同见解? 生:我觉得史湘云把饭喷出来的那个地方不能调换,因为饭喷出来就显得史湘云笑得很大声很自然,有一些肆无忌惮的感觉。师:对,史湘云的心里就是那样地—— 生:开怀。
师:这与史湘云的性格很相似,相吻合。
生:我也觉得史湘云的笑好,因为不写她喷了一口饭的话人家就不觉得她的笑怎么样了,我觉得那样写更体现了她肆无忌惮地笑和她的活泼开朗。师:对,这就好像一把钥匙配一把锁,那是一一对应的,是人身上所特有的。你们两个还想说吗?
师:刚才有同学说特别喜欢林黛玉扶着桌子说“哎呦“那和林黛玉有什么特别的关联吗?
生:因为只有她才会笑得这么不行了叫“哎呦“,因为她本来身体就不好。
师:对,林黛玉本来就有毛病,什么地方有毛病啊?肺有毛病,所以她“哎呦哎呦“上气不接下气,就像你说的快不行了。而惜春的年龄是最小的,所以她笑得好像肠子都揉在一起了。
师:我们通过声音、动作体现千姿百态的笑,而这笑又是与这个人特有的——有关。生:年龄、性格、特点。
师:对,与他这个的特点息息相关,所以才会形成这样千姿百态的笑。
师:现在我们再看老舍写的“四奶奶坐在那儿,咯咯咯咯地傻笑——————”他会接下去写什么呢?思考一分钟。想出的答案越多越好,不要让我听到你的声音。生:笑得上气不接下气。生:笑得动作都控制不住了。生:笑得前仰后翻。生:笑得旁边的人都笑起来。生:笑得让人觉得她发疯了似的。生:笑得肚子一抖一抖。师:看来是一个胖乎乎的四奶奶。生:笑得从凳子上摔下来,屁股都摔疼了。师:非常的有生活的真实性。生:笑得手一挥,茶杯都碰翻了。生:笑得连人带椅子一起摔。生:笑得嘴都抽筋了,合不拢了。
师:我们听过腿抽筋,没听过嘴抽筋的,好厉害。生:笑得眼睛眯成了弯弯的一条缝。师:美女四奶奶。生:笑得把茶几都碰翻了。
生:笑得坐都坐不稳了,用手扶着桌子。
师:反正四奶奶今天非摔不可,这么多同学让她摔。
生:笑得手不停地挥着,像个指挥员一样,差点把茶杯都弄翻了。生:笑得差点儿一脚把过路的行人踹一个跟头。师:她自己不摔,别人摔。
生:笑得前仰后翻,差点儿摔了一跤,把行人绊倒了。师:反正不是自己摔就是别人摔。有没有不摔的,换一个。生:笑得差点儿两面摔倒。
师:有没有不摔的,保存点老骨头好不好? 生:笑得把眼泪都笑出来了。
生:笑得脸发紫了,脚步有点踉踉跄跄了。生:笑得坐在那里手舞足蹈。
生:笑得使看见她的人也情不自禁地笑起来。
观摩课《笑》下
生:笑得刚卡在喉咙里的水就咽不下去了。师:那就吐出来吧。
生:笑得嘴里都能放下一个鸡蛋。
生:笑得用手指着别人,他们正在表演相声。师:原来她是看相声笑的。师:我们还是看大作家写的,眼睛盯着大屏幕。
师:四奶奶坐在那儿,咯咯咯咯地傻笑着,像只刚下过蛋的鸡。(老舍)
师:怎么样?你喜欢吗?
生:我喜欢,因为他描写得很形象、很逼真。我家养过鸡,刚下过蛋的鸡仿佛要宣告天下一样,就在咯咯咯咯地叫。师:就像四奶奶一样。所以你喜欢。
生:我也很喜欢老舍的比喻,因为他很形象地描写了四奶奶。师:仿佛我们看到四奶奶的声音、样子了对不对。所以我们也可以像作者一样用上一些比喻、夸张。“嘴都抽筋了”
师:用上比喻、夸张(板书)能让千姿百态的笑显得更加生动、形象,仿佛为他们穿上了五彩衣一样。下面我们进入一个梦想剧场,梦想单已经在你们手上了,今天演的是——灰太狼。
师:灰太狼的老婆是红太狼,她要准备生孩子了,想象一下灰太狼在等待的时候护士抱出孩子,灰太狼会怎么样笑呢?护士说“这不是你的孩子”的时候,他又会怎么样笑呢?又传来婴儿的哭啼声,这次终于是小灰灰出生了,灰太狼又是怎么样笑的?小灰灰给吵哭了,灰太狼又会怎么笑?同桌交流这四次笑又什么不同?可以演,不用写。
师:大家讨论地很投入,谁想扮演灰太狼?
师:他当灰太狼,我当阿狸护士,你们就是——对,小灰灰,你们要干的活就是哭。
师:你在门口焦急地走来走去,其他同学要——哭。老师表演护士抱着婴儿走向学生。生:哇哇,我的儿子啊!师:对不起,这不是你的。生:啊啊啊啊。
师:看看他脸上的表情,他笑的表情。师:随后又传来婴儿的啼哭声。学生表演哭声
老师又抱着一个婴儿出来了 师:恭喜啊!这才是你的。
生:真的啊!我的心肝宝贝啊。哈哈哈哈哈。师:你把谁吵哭了? 学生表演哭声
师:又把小灰灰吵哭了。学生惊讶了 师:你没笑。学生笑
师:真是如狼似虎的笑声啊。
师:同学们,看到他四次变化的不同的笑了吗?
师:现在你们合作学习,同桌合作写刚才那位同学的表演,要求:
1、同桌合作,一人写一幕。
2、同桌交流、评改。
师:时间是八分钟,不要让我听到你的声音。
师:同学们写得都很好,但同桌要互相评改。你的同桌就是小老师,小老师们如果同桌的作文好就给他点赞,如果写得不好,你要帮他修改。评改的标准是要符合灰太狼的性格、身份,多用上修辞手法。时间三分钟,不要让我听到你的声音。师:很多同学都懂得与同学分享和交流。
师:现在请大家按顺序站好,老师先来读一个同学的。师:这个同学写了十六个的象声词“额哈哈、啊哈哈、哈哈哈”等,你觉得他写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写得词不对,因为大家都会写声音,应该写他特有的动作。师:哦,大家都会这样写声音。
生:我觉得他的描写的声音的词很好,但应该加上动作更形象。生:我觉得灰太狼的笑是笑里藏刀地笑,如果它得到一种好东西的话它会放声大笑,也就是嘴里含着东西一样。
师:虽然你们都赞同他的象声词用得很好,但灰太狼的笑是富有什么——变化的。即使是同一个人他的笑也是富有变化的。老师又读另一个同学的作文,学生自己读灰太狼说的话 师:不够激动,不像要当爸爸的人。生又继续读
师:可得意了,因为初次当爸爸,那感觉可美了。又一个学生读作文 师:把大叔都当儿子了。学生接着读作文
师:一个是像泄了气的皮球,一个是像急转弯一样,马上变了。说得特别地精彩。
师:请看第三位同学的作文。生读作文
师:原来它捉羊工作后继有狼啦。他写的特别精彩,因为他用五线谱谱了一段曲子。那就是他激动的笑。
师:请听最后一位同学,我最喜欢他的,你们认真听,待会儿告诉我答案和原因。生读作文
师:他哪里写得特别精彩?
生:我觉得他把平时红太狼用锅砸灰太狼的情景用上了。师:对,这就符合了灰太狼的形象。生:他写心理描写很好。师:怕老婆的灰太狼。
生:我觉得要加上一个“平底锅”就更能体现灰太狼怕老婆。师:怕得魂飞魄散了,时刻都想着平底锅。
生:写出了红太狼的个性,红太狼很爱儿子,儿子有什么事情肯定会把灰太狼打飞的。
师:掌声送个四位同学,有开心的笑,有激动的笑,有尴尬的笑,有不好意思和害怕的笑。多么复杂的笑,即使是在一个场景中,那笑也是富有变化的。谢谢他们。
师:刚才他们通过最细小的镜头写出了他们千姿百态的笑,又写出了符合人物性格的千变万化的笑。生活中我们离不开笑,但笑真的只带给我们好运吗?还记得这篇课文吗?——《小木偶的故事》 师简介故事
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不能乱笑。现在我们来看看《不要再笑了,裘裘》。师读故事
师:谁愿意当裘裘? 生读裘裘说的话 生1:没问题,妈妈。师:还可以再萌点。生2:没问题,妈妈。师:对,就这个裘裘了。师生继续对话 师:留着口水说。生读
师:留着口水可怜兮兮地说。生读
师:请问熊来了,裘裘你现在该怎么办? 生:我觉得我应该继续装死,不能再笑 了,再笑的话熊就立马又扑上来了。
师:你不能再笑了,你控制得住吗?死到临头了,不能再笑了。你们猜猜裘裘会怎么样呢?
生:我觉得裘裘会趴地上一动不动地装死。师:还有没有不同的答案呢?
生:我认为裘裘会趴在地上装死,然后使自己变得很冷,让大熊误以为它死了。师:真死。
生:我认为裘裘它现在也笑不出来,它使劲地捂着嘴巴,装出自己不想笑的样子,让大熊以为它真的死了,自己走开。师:大熊肯定识破这一套。
生:我觉得它应该知道大熊在旁边蹲着,它就在安安稳稳地睡一觉,等大熊离开。师:睡觉,啥都不想了。
生:裘裘会和大熊耗时间,因为熊饿了才出来捕食,而熊饿得受不了了就会放弃,去寻找其他猎物。师:这样裘裘可以侥幸逃一命。
生:裘裘在那儿一动不动的,大熊不耐烦守着,于是就离开裘裘找其他食物,裘裘趁机用最快的速度跑回到自己家去了。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绘本从头到尾都在讲一个字“笑“,那故事的结果是否与笑有关?请大家注意看,突然大熊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大家读”好惨啊!“ 师生继续读
师:你看故事题目叫什么?——《不要再笑了,裘裘》那到底要笑吗? 生:要。师:对,就连—— 生:凶巴巴的大熊也要笑。师:你们说呢?还有想说的吗?
师:你看,这个故事就是围绕笑展开的,生活中希望大家能笑口常开。
师生一起读《小花的信念》
师:对,那笑是有力量的,有魅力的,是大熊都渴望的,能改变冰冷石块的心情。你们看。师出示动物们的笑
师:生活中你们有碰到可笑的事吗?下课后大家可以一起分享。也可以编一个故事、写个童话剧或者写一首小诗。师:最后,我们笑着和老师们说再见。
师:我们可以唱着那首歌回家。请把你的歌带回我的家„„
板书:
声音 千 千 比喻
姿 变 百 万
动作 态 化 夸张
第二篇:林莘《凡卡》课堂实录
林莘《凡卡》课堂实录
一、认识“契科夫”、“凡卡”。
1.同学们,我们一起认识一个人【出示契科夫的图】,瞧,他是谁?契科夫!他是俄国人,世界级的大作家语言大师,大腕儿!他仅仅活了——(44岁)。在他短暂44岁的一生中创作了700多部的短篇小说,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说过:【简洁是天才的姊妹】。他总是说得很简单,说得很含蓄,却总让你在事实中自己去思考,去品味!
2.《凡卡》这篇课文就节选自他的同名短篇小说,你看,这题目?几个字?两个字,简单吗?读过,预习过,有思考吗?什么样的凡卡。
(学生:可怜的,命运悲惨的,令人同情的,无比痛苦的,不幸的,孤苦伶仃的……)【板书:悲惨】
凡卡给人最深刻的最突出的印象就是可怜、悲惨。很好,自己读书,就能抓住最主要,最关键的内容。可是,文章中字里行间,却有这样的语言打动了我,却告诉我凡卡的许多许多。
【出示1:三句话。】
★“亲爱的爷爷,老爷在圣诞树上挂上糖果的时候,请您摘一颗金胡桃,藏在我的绿匣子里。”——你看,有一个字用得可传神了?(藏)不说“放”,不说“收”或“装”?干嘛用“藏”?为什么?(仿佛听见凡卡告诉爷爷,一定要藏好,千万别——丢了,别让别人看见,嘻嘻,等我回去——吃,玩。)——怎样的凡卡?【板书:天真、可爱】就这一个字却能让我们看到特别天真可爱的凡卡。这就是语言锤炼,比较中选择“藏”,因为“藏”最传神。
★“等我长大了,我会照应您,谁也不敢来欺负您!”会说吗?会像凡卡那样说说这句话吗?在村子里,爷爷是最穷的人,最没地位,老被人欺负,所以凡卡强烈的愿望——保护爷爷。(指导朗读:谁也不敢)“言为心声”哪,我们看出这凡卡——真懂事,真有孝心。【板书:懂事】
★“我问候阿辽娜,问候独眼的艾果尔,问候马车夫。”注意到什么?词语用法上。三个问候,问候的是谁?(当然都是朋友,这还用你说,他们什么特点?自己那么悲惨,还想着别人,关心别人。)(读书要用两只眼,一只眼看字面意思,一只眼看字面背后的含义,)——怎样的凡卡?【板书:爱心】
你看出什么?他就是这样一个孩子。散在文中的只字片语,平平常常,却勾勒出一个有孝心,有爱心,有童心,有血有肉的——凡卡,可就是这样的孩子,命运却——如此悲惨。【板书:画符号】
二、体会“悲惨”命运。
文中哪一段最集中写了凡卡悲惨的生活?【出示第八自然段】
让我们轻轻地读读第八自然段吧!这个自然段从哪几个方面写出凡卡的可怜命运的悲惨?这么长的段落啊,可作者表达得却是那么有层次、有条理,你们看——【出示课件,第八自然段分成三节:挨打、挨饿、受困】
【出示2,未分段,分段】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他们叫我偷老板的黄瓜,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
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
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
请马上回答,这三个部分,重点写的是——“挨打”,“打”似乎很平常的一个字,请注意作者怎么写的,请一个同学读那“挨打”的部分,看看哪些字眼深深刺痛了你的心?(生读完)
“打”前面有一个字?什么?注意到了吗?——毒——毒什么意思——毒打,一个毒字拖出好几个打的方式,有吗?什么?【出示:揪、拖、揍、戳】做上着重号。
当他揪着我的头发,你想你就是凡卡被狠狠地揪,使劲地揪的时候,那会是怎么样状况?(学生想象并即时描绘。)
【出示3,学生想象描述】
★老板揪着我的头发,______;
把我拖到院子里,______;
拿皮带揍了我一顿,______;
(指导朗读)九岁的孩子,竟遭如此毒打,这情景惨不忍睹,这画面触目惊心啊!带上情感读读这几句话。
一个“毒”派生这么多词,这么多词围绕一个“毒”,同样是“毒打”还会想象其他不同的打的方式吗?不出现打这个字。老板老板娘的打,何止一次两次,家常便饭。一个如此天真、可爱、善良的孩子,天天遭此毒打,谁能不心疼。
【板书:直接描写】作者直接描写,写出他命运的悲惨。紧扣“悲惨”还有一条线,还有这样的交待。
【课件出示:摇摇篮,收拾青鱼,打发买酒。】还让我们思考到什么,对,高明的作者啊,还伏着另外一层意思。你们发现没有。睡的是谁,就是,一个睡,可凡卡呢——却不能睡。★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
青鱼吃得到吗?打到的酒呢?★吃的呢,——简直就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
凡卡和老板一家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一段话中,既直接写挨打、挨饿、受困,还包含着这样的强烈的对比,进一步衬托出了——悲惨,短短的一段话,内涵却如此丰富深刻。这就是简洁,——【简洁是天才的姊妹】。
【出示图,教师描述】:他才九岁呀,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每一天,每一夜受着这样的折磨,无尽的折磨。他真的不知道下一刻会怎样?明天会怎样?也许他真的会死啊!所以他给爷爷写信,他在苦苦地哀求——
【出示4,音乐起,学生读】
★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的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三、体会“景色美”
痛苦的生活他一天也无法忍受,他的思绪早已回到了那乡村。那是怎样的乡村,怎样的生活,咱们一起去看看。
【出示5,指导朗读】
★天气真好,晴朗,一丝风也没有,干冷干冷的。那是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的烟啦,披着浓霜一身银白的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仿佛为了过节,有人拿雪把它擦亮了似的……
在指导朗读中体会:
我们想象没有月亮的夜晚一定——很黑,很安静,很美,轻轻地再读——可没想到的是——是什么?读——
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的烟啦,披着浓霜一身银白的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
读好总在关键处,老师却只读一个字(啦)(出示,字迹变红)这“啦”特别关键(随机指导:啦!全看得见。)如果此刻你就是凡卡,读读看有什么新的感觉?(陶醉、激动、兴奋 读出凡卡的表情)
多有意思啊,咱们对读怎么样?(师生配乐对读)
“全看得见”前停顿,朗读抑扬顿挫“顿”停顿。
看似简单的平凡的词却写出了他的情感。——太美啦,凡卡陶醉啦,凡卡着迷啦!——可更吸引凡卡的是——
★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有人拿雪把它擦亮了似的(读,怎么眨,是呀星星在眨眼睛,凡卡也在眨眼睛)
(“擦”轻声 轻轻地擦 擦得亮亮的试读 读出其中的美好)
此时,身在莫斯科的凡卡能看得见吗?想看吗?(停顿)假如他回到家乡,一定会看得见,一定把这一切再——看个够!
【出示6,全班合作读】
★(齐)天气真好,(男)晴朗,一丝风也没有,干冷干冷的。
(女)那是没有月亮的夜晚,(齐)可是整个村子——
(男)白房顶啦,(女)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的烟啦,(男)披着浓霜一身银白的树木啦,(女)雪堆啦,(齐)全看得见。
(女)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男)显得很清楚,(齐)仿佛为了过节,有人拿雪把它擦亮了似的……
啊!乡下的夜景,像一首诗,更像一首歌!难怪凡卡想念家乡,家乡的景色实在太美了!而在莫斯科的生活实在太悲惨了。
四、体会“生活乐”
“美”画圈,【板书:乐】,有难忘的欢乐的时光吗?(砍圣诞树)
(学习“砍圣诞树”的段落)
多么快乐的日子呀!冻了的山林喳喳地响,爷爷冷得吭吭地咳,他也跟着吭吭地咳……要砍圣诞树了,爷爷先抽一斗烟。再吸一阵子鼻烟,还跟冻僵的小凡卡逗笑一会儿……许多小枞树披着浓霜,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等着看哪一棵该死。忽然不知从什么地方跳出一只野兔来,箭一样地窜过雪堆。爷爷不由得叫起来:“逮住它,逮住它,逮住它!嘿,短尾巴鬼!”
★喳喳、吭吭
凡卡和爷爷砍圣诞树在怎样的画面大背景,在那大森林里,听见什么?喳喳,这边的山林在——“喳喳”,那边的山林也在——“喳喳”,一阵风吹过,整个山林都在——“喳喳”地响。再仔细听,还听见什么?(“吭吭”的咳嗽声),谁的,一个——爷爷,一个——凡卡,辨别得出哪个是爷爷,哪个是凡卡的?(爷爷是真的咳,小凡卡是学着咳,淘气鬼!装腔作势!看我揍你!这空旷的山野上是他们吭吭的咳嗽声,和他们欢乐的笑声,多有意思呀!)你看,多简单的两个象声词,却看到极其快乐的场面。
★ 一斗烟、一阵子、一会儿
刚才是两个象声词,再考大家三个词——“一斗烟”、“一阵子”、“一会儿”,记得那句怎么说的吗?想象爷爷和凡卡逗笑的样子(学吸烟、咯吱、扮鬼脸、脖子吃冰棍……)。
虽然“一斗烟、一阵子、一会儿”三个一,从时间上看是不是特别地——短暂,但记忆却那么长长久久,回味长长久久。
再看这句话,会读吗?
★忽然不知从什么地方跳出一只野兔来,箭一样地窜过雪堆。爷爷不由得叫起来:“逮住它,逮住它,逮住它!嘿,短尾巴鬼!”
怎么读?不像爷爷,不像爷爷!(爷爷突然发现的惊喜,然后边追边喊,速度越来越快。一声比一声声调高,一声比一声急。——嘿,短尾巴鬼!——追到了兴奋激动;没追到,遗憾失落。)我们一起来,加上动作。(学生进入角色,朗读表演)
快乐吗?爷爷冒着严寒带凡卡去砍圣诞树的情景,在凡卡眼里却是那样的有趣,那样的快乐,那样的令人难忘。
能笑得起来吗?既然如此快乐为什么爷爷还把他送城里?只字不提他们吃什么?住哪里?生活怎样?(这样的乐更衬托了他的苦。)乡村生活苦,但为啥只写乐,不写苦?——回忆中的情景越是快乐,就越能体现凡卡在城里生活的痛苦
(鲜明的对比,强烈的落差,这对比反衬,深深打动我们心扉,震撼我们的心灵。就好像以动衬静,静更静一样,以乐衬悲,悲更悲,那是笑中的泪,泪中的笑。)【板书:对比反衬。】
虽然生活那么快乐,(图:回到现实)可是这一切在莫斯科有吗?一个人身在莫斯科的小凡卡,这美丽的景色看得见吗?(看不见)这快乐的生活过得上吗?(过不上)这暖暖的亲情享受得到吗?(享受不到)
四、体会“诉求”
在最快乐的圣诞之夜,大家都在尽情地欢乐,可是他却孤苦无助,泪流满面,发出一声声痛苦的求救——
【出示7,朗读】
★亲爱的爷爷,我再也受不住了,只有死路一条了……
快来吧,亲爱的爷爷,我求您看在基督的面上,带我离开这儿。可怜可怜我这个不幸的孤儿吧。
契科夫不是强调简洁吗,可这里为什么却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板书:反复】,这样的反复,表达了他的心情,推向了高潮,达到最强音,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爷爷来接他了吗?凡卡回家了吗?【出示小说原文的结尾】——
★……风一吹,凡卡给爷爷写的信变成千万只蝴蝶,漫天飞舞……凡卡用剩下的最后一口气,轻轻地叫了一声:“爷——爷……”用剩下的最后一点力气,捡了一张碎片,放在胸前,慢慢地死去了……
那雪地里,那原野上似乎还回荡着凡卡一声又一声的呼唤——
★“亲爱的爷爷,来吧!”
第三篇:林莘 人教版三年级《燕子》课堂实录
《燕子》教学实录
林莘 《燕子》
一.谈话导入,学习字词
师: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猜谜语呢,要快、准、狠。一身乌黑的羽毛(才讲了一句)生:(大声说)燕子。
师:不对,继续往下猜哦!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张大嘴巴,成天沙哑哇哇哇。生:(大声说)乌鸦 师:为什么一定是乌鸦呢?
师:(对的)你们都是抓住了特点去猜的,所以就猜对了。下面我们再猜一个,小小姑娘满身黑,秋去江南春来归,从小立志除害虫,身带剪刀满天飞。生:(异口同声)燕子
师:同学们真棒,学会关注事物的特点。你们看,这时燕子飞来了,(出示燕子的图片,“燕”的古体字和简体字)让我们一起来书写,师边书写边说,口字摆中间,身体分两边,四点像燕尾。(生读题)
师:让我们一起来猜猜,作者会介绍燕子的什么呢? 生:介绍燕子怎么吃虫的? 生:介绍燕子的生活习性。
生:介绍燕子是什么样的,外貌怎么样的?
师:同学们有说了各种各样的,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到底写了什么燕子的哪些方面呢 师:《燕子》的作者是郑振铎,他呀跟老师很有缘,因为他的祖籍是福建的,但他出生在浙江温州,跟你们呀更有缘。所以他是浙江人。
师:你们猜的有跟作者写的一样吗?
生:有介绍燕子是怎么样的,外貌怎样。是在第一节。
师:不一样的又有哪些呢?分别概括出第二节到第四节的内容,分别是“赶来”,“飞行”,“休息”。作者是围绕这些介绍的,接下来我们就来读读课文。
师检查字词,(出示字词)俊俏
谱成了
荡漾
聚拢
凑成了
掠
形成了
拂
沾
增添
生:分类读。
形成了
谱成了
凑成了 俊俏
荡漾
聚拢
增添 沾
拂
掠
师:老师把“沾
拂
掠”放回句子中,你们还会读吗?
(出示句子)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生读)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写法
师:读了第一节燕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可爱 生:漂亮(出示第一段)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师:如果改成“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尾巴”你喜欢吗? 生:不喜欢。(出示)一身____羽毛 一对____翅膀 加上____尾巴
师;还记得关键词吗?(生逐一加进去)。与原来的一样吗?(师生读,对读)(出示)
一身羽毛,一身____羽毛
师:我们要美美的读,读出感情。生有感情地读,强调了乌黑光亮,俊俏轻快 师:这才凑成了--- 生: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师:我们要学会在句子的关键处加上特点,要学会这样的加一加。师:第几节写燕子赶来了? 生:第二节
师:第二节写燕子的只有一句话,其它的都是写春天的,而题目是燕子,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
(出示第二节)
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师:读了第二节,你有什么问题呢?联系课题 生:春天与燕子有什么关系? 生:花儿怎么赶集? 生读写春天的句子。三.学习归纳,体会写法
师:有一句话特别难读,(出示)我们来句子变变变。
(数量变多,字体颜色变化)我们用这样加一加的方式,请你读一读,读出你看到的柳丝。(生美美地读,老师指导)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师:看课文第二段,将景物写漂亮的词语找出来、写出春天美的关键词。生读
师:关注你画的关键词。
师:(出示赶集的图片)仔细观察图上的人们在干嘛呢? 生:赶集。
生:人们在赶集,人群密密麻麻的。
师:那么再看看现在有各色鲜艳的花聚拢来,他们呢在干嘛呢?
生(齐读):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师:草,花赶集的时候开心吗?请你们开心地读一读。生读
师:要读出节奏,有长有短(师指导)
师:看黑板上,(事先画好的有鲜艳的花),我们一起为这幅美丽的春景图配画吧!(生背,师画)
师:春天太美了,可是没有了这一只只可爱的小燕子呢?(出示动画)你们看,飞来了一只只小燕子,一群群小燕子,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了呢?(生说)这个时候的春天就更美咧!
师:假如没有这春景图,只有燕子在飞来飞去,那又怎样呢? 生:缺少生机。生:缺少了动感。
生:小燕子是不能缺少的,它已经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了。师:真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啊!读着读着,问题都解决了。四.拓展训练,实践写法
师:(出示图片)让我们学着作者这样抓住特点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吧。____的枫叶 ____的樱桃 ____的谷穗 ____的菊花 生写
师:让我们用加一加的方法留住秋天的美。
第四篇:为人民服务(林莘)
为人民服务 林莘 教学流程
板块一: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看过雄壮的阅兵式吗?那壮观的场景真让人荡气回肠啊!值得一看。(播放阅兵式片断)
2、听到了吗?那一遍又一遍的口号,什么? ——(为人民服务)。同学们,“为人民服务”,这口号响彻云霄、惊天动地;这口号,流传了一代又一代,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走到了今天,经历了六十多年的风风雨雨,经久不衰,深入人心啊!这口号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
3、大家预习过课文,有没有发现它和我们以前的很多课文不太一样?有什么不一样?(学生自由说)板块二:预习汇报,初读课文
(一)初读课文,找重点句,提炼关键词。
1.这篇课文非常特别,没有精彩的故事情节,没有细致的描写,它是一篇议论文,(板书:议论文)它跟你讲道理,分析问题。这是咱们小学阶段遇到的第一篇议论文,也是最后一篇,六年等一回啊!所以得好好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哦!第一次,所以有点儿难,但我相信大家能学好。这篇课文很特别,还特别在它也是主席参加张思德同志追悼会的演讲辞。(板书:演讲辞)(图片演示)在半个小时的演讲中,主席没有看稿,字字珠玑、慷慨激昂、一气呵成。
2.这议论文、演讲辞啊,每一段都有要说的重点,要说的要点,这些重点要点呢,大多含在每一段话的开头或结尾。不知道你们发现了没有? 3.现在我们读书,一起寻找每段的关键句,并提取关键词。(根据学生讨论板书:死的意义 不怕批评 团结互助)
(二)教师小结:刚才,我们不仅找到了每一段的重点和要点,而且,还概括了几个关键词。这样的概括和提炼很有意义,简单明了,对于主席来说,想到这几个关键词,他便胸有成竹,心中有数啦;对于我们这些读者来说,一看这几个关键词就知道主席围绕“为人民服务”谈了那些问题。
板块三:抓住重点段落,体会论证方法。
过渡:毛主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万事大吉了吗?(不行,得展开说,就是说服别人,证明自己的观点)得用什么办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呢?这样吧,我们先来看第二段“死的意义”这个部分,一起研究研究。自己读读书,看看你能找到几种论证方法?
(一)引经据典。
1、毛主席引用古时候文学家司马迁的一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来说明死的不同意义。(板书:引用)
毛主席自己就是伟人,就是领袖,为什么还要引用别人的话?(在讨论中体会经典的名言是古老的智慧,它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和一代又一代人的检验,它是古老的,但它更是经久不衰的时尚,永恒的真理。)
3、指导朗读。
4、读到这儿,你还能想到哪一位先人关于生死的豪言壮语呢?同学们带上你们的情感,尽情地吟诵吧。学生吟诵: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女英雄同样可以豪情万丈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英雄以身殉国,名垂千古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这是无私的爱的情怀啊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粉碎身躯何所惧,却让骨气长留存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
5、小结:这就是经典名言,表达了对死的不同理解,它表达了爱国志士的民族情怀和英雄气概,可歌可泣!可敬可叹!带给我们的震撼是无限的,深深地打动着我们的心。同学们,不知不觉中,你们学会了引用名人名言,引用的是流传广泛,耳熟能详的——名人名言,引用的是给人启迪,引人深思的——名人名言。这是精彩的第一招——引经据典。(二)对比、比较。
1、过渡:刚才,用引用,紧接着又用什么办法呢?(对比、比较)“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板书:对比)
2、这句话讲什么?用一个字概括。(死)
3、能给句子中第一个“死”换个词解释吗?(牺牲,献身,就义,捐躯)那第二个“死”可以换成什么词呢?(送命,送死,丧命,命丧黄泉,一命呜呼,一命哀哉)
4、同样一个死,怎么会有这样完全不同的解释呢?(赞美与唾弃,歌颂与蔑视,爱与恨含在这字里行间,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中显现出鲜明的情感导向。)同样的死却表达了完全不同的意思,那是立场不同、情感不同、态度不同。真可谓:“语言有温度,字字总关情”啊!
5、指导朗读,在朗读中体会主席遣词造句的生动、在朗读中感受爱憎分明的立场、在朗读中强化对比方法的效果。
(三)列举事例。
1、主席最后还用了什么办法进一步证明观点?(板书:举例)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张思德是谁?毛主席为什么给张思德这么高的评价?你们太小了,张思德离你们太遥远了,所以老师特意找了一些珍贵的镜头,请同学们好好地看看吧!
3、观看影片《张思德》几个精彩镜头。
4、怎么样,见着张思德了,最喜欢最打动你的是哪个镜头?(谈对张思德的印象,谈感受。)
小结:张思德是那么平凡,平凡得像清凉山上的一棵草,但他却用自己最朴实的行动证明了,什么才是实实在在的——为人民服务,什么才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一个个精彩的镜头,就是一个个典型的事例啊,事实胜于雄辩。你们刚才也在用一个个事例来证明什么样的死才有意义。
5、这样可爱的战士,最后是怎么离我们而去的呢?
6、观看张思德牺牲的录像片段。
炭窑崩塌了,他牺牲了,牺牲前,他硬是把战友推出洞口,自己却来不及了,为什么每时每刻他都惦记着别人,却总是忘记了自己?可敬可爱的张思德就这样离开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心中,什么?——为人民服务。
这就是最朴素的——为人民服务,这就是最伟大的——为人民服务,这就是最永恒的——为人民服务
板块四:再读全文,选取座右铭,写感受。
(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回去问问爸爸妈妈,知不知道张思德,知不知道“为人民服务”,今天也轮到我们学习“为人民服务”了,其实,张思德只是为人民服务的一个代表,生死问题也只是“为人民服务”中的一个内涵。
在《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中还留下了主席许多经典的名句,包含着丰富的思想,认真读读,它将给我们带来许多启发和帮助。同学们,你们喜欢文中哪句话?联系你的生活实际,也来写一写吧,可以试着用上今天我们学习的“引用、对比、举例”这些方法。(二)联系生活,表达感受,升华主题。
(三)总结本节课:今天我们虽然第一次学习议论文,但大家很认真,回过头一起理思路,围绕“为人民服务”谈了三个问题――死的意义、不怕批评、团结友爱。围绕“死的意义”又用了――引用、对比、举例的办法讲道理,环环相扣、无懈可击。文章就是这样层层深入说明问题的。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了解议论文演讲辞这种文章独具魅力的语言表达特点,几个部分内容又有怎样的联系。学完之后一定会豁然开朗,有更多的收获的!板块六:实话实说,网上留言。
(一)同学们,你知道哪里有张思德纪念馆吗?错了,在网络上,人们为张思德建立了许许多多的纪念馆,成千上万的人被“精神”所感染,写下了自己的感动。同学们去看看吧。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
(二)同学们,学完课文、参观了张思德网上纪念馆后,请你也在纪念馆的留言簿上留下一句你最深切的感受吧。板书设计: 为人民服务 死的意义 不怕批评 团结互助 引用 对比 举例
第五篇:林莘《颐和园》教学实录1
林莘《颐和园 》课堂实录
一、课前谈话
1、“十一”国庆长假去玩了吗?可以肯定大家100%玩得都很开心,但98%回来后很烦恼、担心。
把旅游中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下来,就是游记-----[板书:游记]。到底如何写游记呢?学习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游记!相信学习之后会给你带来启发和帮助!
【点评:在导入谈话中就点明文章的体裁——游记,启发学生在读游记中学习写游记,学习目标明确。】
二、引入新课
1、北京有一座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那就是——[读课题:颐和园] 只要一进颐和园,你准会着迷、陶醉、惊叹。
[指课题]“颐和园”三个字中最难写的是哪个?[红笔描出小“口”] 最难理解的是哪个字?(颐)“颐”什么意思?没人举手,是难理解。“颐”是保养、休养身体健康。它是皇家园林,过去颐和园保养的是皇亲国戚的身体健康的。
【点评:从课题中的难字入手,快刀斩乱麻,引导学生认清字形,理解字义。“颐”的意思理解了,就很自然地为理解下文各处景物的写作特点作了铺垫。】
三、初读,抓脉络
1、都预习过课文了吧!这颐和园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什么样的公园?[板书:美丽、大] 作者的感觉呢?在哪儿?(第一句)告诉你感觉,告诉你他的印象!一下子让你们心中有了期待和憧憬!像这样总感觉总印象的句子,作者总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结尾。
[为加深印象再读读: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提示:强调哪个关键词?美丽、大]
2、既然是游记,一定、必然会告诉你作者浏览参观的顺序,你看-----[出示句子:进了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像这样告诉你走的顺序,走的线路,就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书上还有很多,再读读书,把这些句子找出来,划下来。(出示五句)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不乱、不碎、全面、清晰)
3、总结规律。就这样带着你走,带着你游,这是写游记最基本的规律。板书:(1)游览线路再把这五句话连起来读一读,体会一下整个游览顺序。【点评:我们的语文课所欠缺的就是这种教给学生找规律的学习方法。为何我们的学生在习作中总是言而无序,东一榔头,西一锤的,就是因为学生不懂得如何按一定的观察顺序一一描述具体的事物。这里,林老师充分发挥教材的范例作用,让学生先划出描写作者参观顺序的句子,再连起来读一读,在整体感受游览顺序的同时,感知写游记的基本规律,做到了授之以渔。】
4、过渡。就这样跟着作者走了一遍,就这样结束文章,可以吗?------(不可以,没有具体介绍,没有详细描绘。)
具体而生动地描绘景点是游记最重要的规律------[板书:景点描写] 这也是同学们觉得最困难的地方。那我们今天就主要解决这个问题,看看作者是怎么具体描绘每个景点的。
5、那你们最想先去哪儿呢?(学生各说各的,众说纷纭)噢,听你们的,咱们得兵分五路,想先去哪儿就去哪儿。(生)可以是可以,可不好,走冤枉路,走回头路,走错路。
【点评:为使“按一定顺序观察和按一定顺序记叙”这么一个“基本规律”,能有个较好的理解途径,先让学生想想怎样才能避免“走冤枉路,走回头路,走错路,”一下子把文本教学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可谓是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注脚。】
6、好吧,跟着作者就是最佳选择、最佳线路。我,林导游,简称林导,带你们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走,一个景点、一个景点细细地游。
【点评:“林导”看似平常无奇的字眼,却一下子拉近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林老师的文本意识、学生意识及教学智慧,就在这“林导”二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四、学习“长廊”
1、大家进了大门,绕过大殿,各位团友,我们来到颐和园的第一站啦——[板书:长廊]。第一句话中很平常的字眼,但却很关键(有名)。真厉害,一下子捕捉到关键,这是会学习的表现。
2、十分有名。长廊被联合国文化组织评为世界“长廊之最”,还申报了吉尼斯世界记录,猜猜看,长廊被称为“世界上最_______的廊。”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在书中找依据。
3、“最长的廊”:700多米长,分成273间,700多米大约绕操场三、四圈,273间是学校里所有房间的三倍还多,就这样一字排开啊,这么长堪称“世界之最”啊,怎么读才能读出长廊的长?再读读[二次读,指导朗读:重音强调,拖长音强调。] 你们看,课后有一道思考题,不同的特点作者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作者用了什么办法写出了长廊的长?(生)对,让数字说话,让事实说话。让我们在这些数字词下面加上着重号。
4、“画儿最多的长廊”。几千幅、两幅
这句话中最让你震撼的是什么?(几千幅,还是用数字)这句话也就是说,几千幅画——(都不一样),每一幅画——(都不一样)。[课件:各色各样、五彩缤纷、美仑美奂的画,有多少幅?林导查过最权威的资料,横槛上的画竟有一万两千多幅呢!] 把你的感叹读出来(二次读)。
5、最美的长廊。(这边的花,那边的花------)数不清的花,看不完的花,竞相开放的花,的确美不胜收。
6、小结:同学们通过读书,猜得有根有据。长廊呀,被称作“世界上最长的画廊”猜对了吗?长廊看似平常,但却用它的长、它的画表现了世界独一无二的美,它是世界之最,也组成了颐和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点评:紧扣课后思考题,立足文本,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具体的数据,说明颐和园的长廊是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学习用数据说明问题的方法。】
五、学习万寿山上的“佛香阁”
1、现在我们走完了------(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啊!各位游客,快告诉我,你们看见了什么?佛香阁什么样?指名读课文。
2、对比读:
一生读:佛香阁是一座八角宝塔型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教师读:一座八角宝塔形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
3、这两句读起来感觉有什么不同?读第二句,你仿佛能看到游客在喊:那就是佛香阁啊!太美啦!百闻不如一见啊!
4、小结:你看, 这句式一变,顺序一变, 就写出了惊喜,写出了激动,写出了兴奋!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多有意思啊!再来读一读。
[点击课件,句子颜色变化:一座八角宝塔形(蓝)三层建筑(红)耸立在半山腰(绿),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黄)。那就是------佛香阁(黑)。] [合作读:4个学生与老师------4个小组与全班]
5、你们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佛香阁的------美,佛香阁的------壮,佛香阁------金碧辉煌。[板书:高、美] 居高临下的佛香阁,犹如一座天宫,在颐和园中占着最重要的位置,再次让我们感叹。
同样的句子,有时,只要变化一下顺序 [板书: 变换顺序],倒着说,让人意外之感,能更好地表达情感,这种表达很特别,很特殊的。把这句话用波浪线划下来。能不能也用这样的句式写一句话。[--------------,那就是---------。] 【点评:同样是写景,林老师抓住语言特点,不断变换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一片断的教学,林老师用变换句式的方式与学生一起对比着读,读中比较,体会倒装句的用法,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佛香阁的高、美,同时明白在文章中适当使用倒装句表达的效果更精彩。】
六、学习“昆明湖”
1、同学们,继续前进吧!现在我们可要爬山啦!加油啊!无限风光在险峰啊!我们终于登上了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又望见了怎样美丽的景色呢?
2、(教师配乐朗读)
3、印象最深的,最美的要数------昆明湖了。
4、谁愿意读(三、四位学生读)[打出课件: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上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5、都说这儿有一面镜子,一块碧玉, 你们看, [课件: 昆明湖图片] 看到了-----的镜子,-----------的碧玉。
6、(明亮、闪闪发光、照得见影子、仿佛巨大画卷)的镜子.(说、读)(一尘不染、碧绿无瑕、人间绝品)的碧玉.(说、读)
7、游船、画舫在这样的镜子上,碧玉上滑过,怎么滑过?------[板画“滑”,重重滑过,不留一点儿痕迹滑过](都不对,应该是------)对,就这样若隐若现,就这样若有若无,似乎连游船、画舫都不忍心打破这宁静而美丽的湖面啊!【点评:林老师抓住一个“滑”字,让学生通过语句、板画加想象,渐渐地入境入情,感受胡静船悠闲、体会作者怜惜美景的心情,达到情境合一,令人神往。】
8、假如此时你就坐在画舫上、游船里,你又有什么特别感觉?
9、师生合作读,背。
10、小结:如果说佛香阁仿佛是一座金碧辉煌的天宫,那么昆明湖就是无与伦比、令人惊叹、让人陶醉的天河(湖)。
11、同学们,陶醉了吧,享受吧!让我们休息一会儿,伸伸懒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呵,也让我们暂时回过神,思考用什么办法把昆明湖写得这么美,让我们产生美好的幻想?(比喻)
【点评:抓住文本的空白处,让学生在充分进入文中意境的时候,适时地引导学生回归理性,重新思考该用什么方法才能把昆明湖写得这么美。】
七、小结2、3、4自然段的相同点及不同点
游客回到读者,看看课文。到此为止,我们学习了“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发现每段描写方法都不一样。可其实啊,这几段也有一个共同的写法。出示表格 景点 长廊 佛香阁 昆明湖
不写,可以吗?------[孤立,单调,不那么美,犹如绿叶衬托红花,云彩托起明月,犹如美丽的花边点缀。会把主景打造、衬托得更美,更精彩。]
八、小结游记的特点。
学习了《颐和园》这篇游记,你觉得对你今后写游记有什么帮助和启发?看来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小!掌握了这些绝招法宝并努力运用就会提高。
九、布置作业
远看昆明湖很美,近看昆明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你们瞧------[打图片:鲜花装点的昆明湖别样绚丽多彩;无论是春夏秋冬,无论是晨曦初露,还是夕阳西下,都美得令人难忘;哦,湖面上的桥造型各异,引多少游人驻足观赏;数也数不清的石狮子一定会是你的最爱;黑天鹅是那么优雅、悠闲、姿态优美;一个个湖心小岛犹如一颗颗珍珠宝石镶嵌在湖面上……]
俗话说得好,“千人千景,万人万色”。希望你能用你的观察,你的发现,你学到的写游记的方法一起来写昆明湖独具魅力的美。
十、板书设计
颐和园 美丽 大 游记
长廊 长美 列举数字 游览顺序 共同点 两边、昆明湖 排云殿 城楼、宫墙 佛香阁 高美 变换顺序 景点描绘
昆明湖 静绿 比喻 总评
林老师执教的《颐和园》可谓是“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精品课的典范。整节课板块设计清晰明快,每一板块教学步步有高招。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林老师都充分发挥文本的范例作用,凸显读写结合特点,将读写进行到底,体现了语文科特有的本性。读中悟写,以写促读,形成读写互动的良性循环,是本节课显著的特色。
全课由两个板块构建而成,第一板块,抓游览顺序,理清课文脉络,实现对全文的整体感知;第二板块用“列举数字、变换句子的顺序、比喻”等方法感悟游记抓不同景物的特点运用不同描写的手法。体现了感受、理解、积累、运用游记这一体裁的话语形式。
从细节来看,林老师具有敏锐的课堂教学机智、无痕的教学艺术,每个细节都彰显出林老师强烈的语文意识——把教材当范例,真真切切地教学生学语文,用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