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木偶教育为载体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有效策略(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3 02:31: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木偶教育为载体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有效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木偶教育为载体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有效策略》。

第一篇:以木偶教育为载体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有效策略

以木偶教育为载体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有效策略

摘 要: 如何提高幼儿欣赏音乐能力是幼儿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试析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现状及其水平,挖掘多样化木偶活动中所蕴含的音乐欣赏资源,从多个层面探讨基于木偶教育方式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策略,并分析木偶教育对提高幼儿音乐欣赏水平的独特价值。

关键词: 木偶教育 多样化木偶活动 幼儿 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能力主要指的是在倾听音乐时基于音乐作品本身所产生的感悟、品评与理解等诸多复杂性心理活动的能力。幼儿园时期,幼儿对于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处于最初的阶段,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们的感悟力、想象力、理解力与创造力,还可以陶冶性情。幼儿教师在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时应基于幼儿群体的身心特征,挑选出与幼儿相适应的方法,同时加以必要的讲解与指引,使幼儿循序渐进地感悟音乐的魅力。

一、浅析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现状

从当下幼儿的音乐教育情况来看,音乐欣赏教育整体处于缺位状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幼儿音乐欣赏及其能力的培养。事实上,幼儿对于音乐的一切都处于未知的状态,要想让幼儿系统化地形成音乐素养,首先需要做的工作便是提高幼儿音乐欣赏的能力。音乐欣赏与学习演唱音乐是不同的两个属性,幼儿教育过程中往往忽略了音乐欣赏的教学环节,造成很大一部分幼儿没有一定的音乐欣赏素养储备。

二、多样化木偶活动中所蕴含的音乐欣赏资源

木偶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木偶戏、木偶剧与木偶表演。国内的木偶类型主要有4种:提线木偶、水木偶、布袋木偶与杖头木偶。这些多样化的木偶活动都蕴藏着音乐欣赏资源,将音乐元素与剧情元素构建成一个全新化的创作物,传达出音乐创作者主观地体验客观世界的内涵。

木偶戏本身凸显出立体化的创作理念,包孕着丰富的音乐资源,呈现的是音乐作品原本完整化的结构。在一出木偶戏中,音乐的布局须确保首尾完整、呼应,内容上包括序曲、间奏、场景音乐与尾声等部分,音乐形象也树立起来。木偶戏中的音乐形象一般表现于旋律维度,再经由演唱与演奏等方式,充分地展现出音乐所具有的情感性与抒情性等特点,在多维度地刻画人物的性格时,同时挖掘出原本音乐作品中的艺术资源,即音响的听觉艺术与音调的民族性,让幼儿充分地感受到音乐的美感。

三、探讨基于木偶教育方式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策略

1.充分地激发幼儿对木偶教育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对于幼儿群体来说更为明显。在兴趣的驱使下,幼儿的注意力会被木偶这一形式深深吸引,从而成为他们学习欣赏音乐的重要动力。(1)组织幼儿学生观赏木偶剧团有关音乐作品方面的演出,木偶剧的演出须既生动形象又有趣,同时应有一定的教育意义;(2)有计划地带领幼儿到木偶戏剧团实地参观,目的在于引导幼儿观察并了解有关制作的工场环境及其情况;(3)观赏木偶戏剧团的叔叔阿姨们如何制作各类木偶的流程及其相关的造型道具等;(4)在幼儿班上安置“木偶角”,业余时间激发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随意性地摆弄喜欢的木偶;(5)幼儿教师让幼儿根据音乐作品自编自演相应的木偶剧,同时可提供素材让幼儿参与有关制作木偶的流程,从而激发幼儿表演木偶的积极性,关注并喜爱木偶。

2.强化木偶表演的专业化水平。木偶教育是一种载体,也是音乐欣赏的一个重要媒介工具,是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加强木偶表演的专业性,尽量还原或再现音乐本身的音乐场景,让幼儿感同身受,实现音乐欣赏教学的目标。首先,表演木偶方面的轴心问题在于创造力,教师须思考如何有效地将古老的传统木偶引入幼儿的课堂教学中;其次,教师在运用木偶时,如何同步地唤起幼儿的创造性,并使得这种创造性发挥到极致,目的在于激发幼儿喜欢观看并欣赏木偶的表演。幼儿在开展木偶表演时不再只是简单粗糙的游戏式的态度,还应注意木偶表演中须表现出音乐作品中可能存在的若干比较有趣的情节,根据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自编自演,有一定的创造性与新颖性,在木偶表演过程中既能够感到音乐欣赏的乐趣,又能够学到知识技能而感到满足。

3.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幼儿还处于非常稚嫩的阶段,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在幼儿无法理解甚至误解音乐中的人物形象时,教师应该及时地加以点拨,让幼儿准确地理解音乐作品的主体思想及其人物角色。当然,教师还可以扮演和幼儿共同表演木偶的参与者角色,在实际的木偶表演过程中,既可以体会到和幼儿共同表演时他们这个年龄段所具有的独特乐趣,同时能够在相互的对戏过程中,提升幼儿们的表演水平,在围绕教师主导地位上更好地通过木偶表演来更为深入地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4.将木偶和美育、游戏与娱乐等加以整合。在开展木偶教学时,教师培养幼儿学会有关木偶制作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例如,幼儿根据自身已经学会的绘画与纸工等技术来学习绘画木偶角色的脸谱、动物的形象及制作小纸袋等。平时,教师须有意识地将部分物质材料堆放于美术角,让幼儿基于自我的喜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制作各类木偶,充分激发幼儿的创造性、主动性与积极性,这样有兴致的嬉戏,可以对木偶更为熟悉,培养朋友般的亲切之情,以便以后在课堂教学中更为自如地进行木偶的有关教育活。

四、分析木偶教育对提高幼儿音乐欣赏水平的独特价值

1.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木偶教育可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通过寓教于乐的木偶教育活动,让幼儿提高听、说、唱、做、画与演等方面的技能,并激发幼儿热爱木偶艺术,感知木偶的意境美与形式美等能力,进而提高对原来的音乐作品的欣赏水平。

2.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木偶的独特价值主要体现在,有目的地挑选和改编与幼儿身心相吻合的音乐作品,并通过木偶的教育方式更好地启迪幼儿的智力与思维。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扮演音乐作品中的角色,既可以是人物又可以是小动物,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想象、观察与听辨能力,从外延上看,木偶教育能够强化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如何配合他人完成任务,挖掘自身的潜能,从而尽可能地开发幼儿的智力。

3.木偶道具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木偶道具本身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幼儿注意力并不是很集中,用提线木偶当作道具,就显得生动而又形象。联系相关的音乐教学来看,由于教学的对象主要是中班的幼儿群体,通过他们切身的体验、感悟、操作与表演等流程,充分地展现出木偶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即在木偶的作用下,淋漓尽致地展现出音乐教学的独特艺术性价值,在开阔幼儿视野的同时,可以激发幼儿对音乐甚至所包括的更为丰富知识的求知欲。

五、结语

对于幼儿阶段而言,木偶是他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模式。欣赏实际上主要是思维性活动,因此,在开展幼儿音乐欣赏时,并不一定要拘泥于教材、演唱与演奏等,选材范围、形式等都应该尽量多元化,这样能够拓展幼儿欣赏音乐的视域。在欣赏优秀的幼儿音乐时,采用木偶的教育方式,潜移默化地让幼儿认识、喜爱音乐,并逐步培养提高幼儿欣赏音乐的能力。本论文从多个层面对木偶教育为载体展开了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更好地提高幼儿欣赏音乐的能力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沈楠楠.浅谈幼儿的音乐欣赏活动[J].课程教育研究,2012,31:101-103.[2]蔡红梅.对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几个问题的反思[J].学前教育研究,2013,05:78-81.[3]焦健.浅谈幼儿音乐欣赏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科技创业家,2013,10:56-60.[4]张淑琼.浅谈在音乐欣赏中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与表现力[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8:90-93.

第二篇:以社会实践为载体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

以社会实践为载体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

九江学院 罗穆番

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量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优秀的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新时期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本人经过了两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了一些想法,可能不太成熟之处,但是希望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认为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平台,可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引导学生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以及服务社会,对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各高等院校日益重视社会实践的组织和开展,通过整合校内外的各种资源和力量,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以及创新社会实践的形式。

(一)假期实践。假期实践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园,深入社会,用自身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丰富多彩的假期实践,为青年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二)课外学术创新实践。课外学术创新实践是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运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术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主要有学术竞赛、创新立项、实验制作等形式。学术竞赛由国家、省市等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主办,得到各高校的高度认可。“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类竞赛在广大高校深入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三)创业实践。创业实践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为目标,鼓励学生开拓思维,把创意与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相结合,通过自主创业来磨练自我、实现人生理想,培育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创业项目。

社会实践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并富有体验感和实践性,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与传统的理论知识教学模式相比较,社会实践不是单一的说教,而是把知识运用和素质教育融入到实践活动当中,有效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社会实践以各种实践活动为平台,强调在实践中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和检验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实践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兴趣,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积累经验,启发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社会实践以社会作为大课堂,为大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以及服务社会的广阔平台,有利于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关注国家大事、了解社会心声,宣传公益活动、参与志愿服务,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公民应尽的义务,并在奉献当中体验助人为乐的愉悦,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

结语:社会实践的特色和亮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报名参与。我们高校的教师及教辅人员,只有努力增加实践的平台和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才能满足广大青年学子的需求,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为国家培养出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的当代大学生人才。

第三篇:以绘本为载体的中班幼儿友谊教育的具体策略

摘 要: “友谊”对于成人来说有很多种说法,儿童之间的友情对其生活具有潜在的重大作用。友谊类绘本为幼儿呈现了很多关于朋友之间的互动,幼儿能够从中感受到友谊的美好。本文从创设环境、课堂教学、课后延伸等策略阐明如何以绘本为载体培养中班幼儿的友情。

关键词: 友谊 中班幼儿 绘本

一、创设环境,辅助友谊

(一)创设温馨的阅读硬环境。

1.收集绘本:关于“成长中的陪伴”的绘本;关于“天敌也能成为朋友”的绘本;关于“朋友,不管发生什么都是朋友”的绘本;关于“找朋友”的绘本。

2.创建“绘本阅读角”:我在班级中创建了“绘本阅读角”,为方便幼儿阅读量身定做了书架,创设温馨的阅读环境。

(二)创设宽松自然的阅读软环境。

1.共同制定阅读规则。

“阅读规范”中约定阅读时间、阅读人数、阅读后整理等,并在班级中面向幼儿进行学习。

2.教师和孩子一起阅读。

本次研究过程中采取的方式有:集体阅读和自由阅读。集体阅读,就是将绘本作为教学活动或区域活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式阅读。自由阅读,则是幼儿利用饭后,或点心后的“空白”时间自由阅读。

(三)创设主题墙和区域的潜环境。

1.主题墙上彰显“友谊”。

“我们之间的友谊”主题墙上,“朋友树”上是孩子们和朋友一起玩耍的照片。“友情交换卡片”,幼儿将自己想和谁做朋友的愿望、想和这位朋友说的话、做的事情都记录在上面。“生日祝福墙”上满是朋友留下的美好祝福。

2.区域活动中延续“友谊”。

生活区域“朋友屋”是孩子们的最爱,经常有孩子邀上几个好朋友说一些悄悄话。“友爱小舞台”经常上演一幕幕精彩的友情绘本剧。

二、课堂教学,学习“友谊”

(一)选取绘本,走近“友谊”。

中班幼儿心里对“友谊”的理解也许是模糊的,我们要通过绘本向幼儿传达什么是“友情”、“友情”应该如何获得、好朋友之间又该如何相处。

如绘本《小老鼠和大老虎》给孩子展现了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友情。绘本中小老鼠作为一个弱者,先是一次次地忍受大老虎的欺负,大老虎再强悍再威武,孤独的心也需要友情慰藉,只有在失去以后,才意识到友情的弥足珍贵。所以,为了重获友情,他宁愿做出妥协。真正的朋友需要以诚相待、平等互利,真正的朋友需要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

(二)精读细读,深究“友谊”。

课堂教学时,老师会剖析画面,带领幼儿读懂读透画面形象、色彩及构图的用意;会把握主线,凸显重点,引领幼儿体会绘本蕴含的主题;会提出认知冲突的疑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涵,彰显绘本主题。

(三)大胆想象,丰满“友谊”。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深入阅读绘本,拓展作品原有内涵,使其变得更丰满。想象的地方可以有很多,可以根据名称或封面大胆预测故事内容;可以调用生活经验合理设疑联想;可以迁移各种经验大胆驰骋想象。

如绘本《两棵树》中,导入活动时先请幼儿根据封面猜测:这两颗大树在一起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事情呢?绘本故事中大树小树在比赛,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想一想大树小树会进行什么样的比赛,从而感受到朋友之间不能为了比赛而吵架。

(四)拓展游戏,领悟“友谊”。

阅读绘本过程中,有计划地创设游戏情境,有目的、有重点地预设一些游戏情节,有效引发幼儿主动探究,深入领悟绘本。

如绘本《彩虹色的花》活动中,教师创设了生动多彩的游戏情境,孩子们戴着小动物头饰,手持七彩花瓣,在温情、优雅的音乐旋律中,进行绘声绘色的对话与故事情节再现,亲身体验与深切感受绘本的深层内涵。

三、延伸课堂,“绘”、“话”友谊

(一)在“绘”的过程中感受友谊。

1.结合绘本欣赏,续编式绘画。

绘本欣赏后,以续编绘本的形式进行绘画,借由原著进一步想象和创作,从幼儿的续编式绘画中往往可以看到幼儿的情感发展。

如绘本《我有友情要出租》中,小女孩走了以后猩猩一直坐在树下等朋友,那个背影给孩子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到底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猩猩会不会等到朋友呢?那个小女孩还会回来吗?

2.结合自身经验,描述式绘画。

描述式绘画是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想象,是续编式绘画的升级。这里绘画的主体是幼儿,是自己经历过的事和内在情绪体验,是幼儿过往和朋友相处的情景再现。如阅读完绘本《爱心树》,幼儿都说这个小男孩只知道索取,不陪伴大树,很不喜欢他。于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续编绘画自己如果是那个小男孩会陪着大树做什么。

(二)在“话”的过程中表达友谊。

1.小舞台形式的“话”。

“话”,就是在小舞台上表演绘本剧。绘本《小老鼠分果果》中,教师为幼儿制作了一个红红的大苹果和故事中的各动物头饰,制作了场景小池塘、刺树丛和大木头路障。幼儿很喜欢带上不同的动物头饰给大家表演绘本。

2.展览、互动式的“话”。

展览、互动式的“话”是将幼儿的图画集中展示,幼儿互相欣赏评价。作品本人和他人都可以根据画面进行描述,说说画里的故事,猜猜画面讲述的朋友之间的事。如《爱心树》绘本的续编就将其展示在绘本主题墙上,幼儿在课后、餐后、点心后等自主活动时间自由交流,会有更多体会。

第四篇:以绘本为载体提高幼儿阅读及语言表达能力

以绘本为载体提高幼儿阅读及语言表达能力

【摘要】绘本包含的不仅仅只有图画,其中还有深厚的内涵,读懂绘本,有助于孩子的阅读能力的提高,但父母的导读会直接影响孩子的阅读视界,而要读好绘本,在家庭中父母的指导少不了,依据绘本整体性的本质特性,笔者通过各种教学资源,更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以此来探索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在阅读的基础上,家长在生活中给孩子创造好的环境,锻炼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绘本

阅读能力培养

导读

语言表达

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在《我的绘本论》中说:“绘本不是让孩子读,而是由大人读给孩子听的。”我的孩子现在才读小班,此时,孩子的自主阅读能力是非常弱的,需通过家长的导读才能真正发挥绘本的作用。仔细观察现阶段绘本导读的状态,呈现出什么特点呢?

【透视】现阶段绘本导读问题及绘本本质

绘本导读目标——重视觉,轻文学

幼儿期的孩子对于视觉感是非常强烈的,家长和孩子都追着图画进行描述和解释,定格在有限的视觉范畴:“谁在干什么?”“他为什么这样做?“你看懂了什么?”过度集中对内容的认知和理解,阅读方法的学习,语言的习得,情感的共鸣等,文学性能力关注很少。

家长导读策略——重单位,略整体

很多绘本中,家长对图画书的导读多以“页”为单位,讲述“页”的情 1

节,发现“页”的细节,关注整个故事,将内容进行整合提升的意识较弱。例如:爸爸妈妈在讲读时经常会这样说:“你自己来读读这页的故事?”“最后一页又告诉了我们什么?”……

孩子阅读思维——重列举,拙联系

幼儿时期的孩子“列举”思维强,特别能将自己喜欢的形象从整体画面中“点认”出来,然后细细品味,但是,在各事物之间进行有机联系的能力却很弱。例如在阅读《我爸爸》“爸爸连大野狼都不怕”一页中能发现隐藏着小红帽和三只小猪。但是,对为什么画上小红帽和小猪却不清楚。

就内容上讲,绘本具有叙事性。绘本的本质内涵在于讲述一个事件,短短的几十页之内,形成一个连续的视觉影像,推进故事,将读者带入情节发展中。例如日本家喻户晓的《第一次上街买东西》中,小惠第一次购物的经历就像一部小电影,省掉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不能把第一次的不易描述出来。曼拉兹认为:“把图画书画面分开来呈现时,意义将会缺损。”所以家长的导读不能只作“页”上的停留,应作“线”的延展,每页的细节解读也应该放在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中才能发挥其固有的意义。

就形式而言,绘本具有综合性。绘本主要通过将图画和文字两种不同的媒介完美地结合来表现故事内容。绘本的导读既是视觉艺术的讲读,也是文学性质的讲读,图画书的故事、主题、文字表达仍然是绘本导读的重点。所以,家长导读的过程不应局限于认知和理解,应让孩子“看”(观察),“想”(想象),“琢磨”(探究),学会阅读方法,感受语言魅力,培养阅读能力。

【实施】基于阅读能力培养的绘本导读策略

绘本的导读要充分尊重绘本的本质特点,从文字和主题的辩证关系出发,基于孩子阅读能力的发展,加强页与页之间的连接整合,实施整体性讲读策略,才能实现对图画书深刻、本质、真正意义的阅读。

策略一:“预测”阅读

台湾赖玉莲老师曾提出“可预测性绘本”的概念。这类绘本的情节起伏,具有较强的可预测性,我们可以在紧要关键处有意识地让孩子从前到后展开预测和联想,提高孩子的探究能力、想象力,这也是促进孩子阅读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破解“悬念”

悬念作为推进故事发展的内部力量,是提升图画书魅力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悬念的设计经常出乎意料,呈现着广阔的探究空间,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中,爷爷用那块蓝色布料做的所有东西都失去之后,第27页中约瑟却这样写:“这些材料还够……”“东西都丢了,怎么还有材料呢?”孩子会努力猜想破解,兴趣盎然:可能是爷爷留下的另一块布料,可能是妹妹的小毯子。等爸爸妈妈出示“……写成一个奇妙的故事”,出乎意料的答案使孩子又在瞬间高度关注悬念本身,有效地体会到了作者独运的匠心。《三个强盗》、《狼大叔的红焖鸡》,《100万只猫》等很多“可预测绘本”都可以利用破解悬念的过程不断激发孩子对故事的探究兴趣,与绘本融为一体。

(二)填补“留白”

留白既是一种绘画技巧,又是绘本里常见的表现手段,话尽但言不 3

止,将文字内容做了新的拓展,留给孩子更多思索的空间,是一把启发孩子想象力的金钥匙。《第一次上街买东西》的结尾是妈妈抱着婴儿在小巷口拉着小惠的小手回家。那么回到家又怎么样呢?我就抓住了这个留白点让孩子延伸再创造:

回到家,妈妈表扬小惠第一次上街就买到了牛奶,亲了她一下,还会问小惠脚上的伤口还疼吗?。

妈妈给弟弟泡好牛奶,然后还会省一点给小惠,小惠就开心地喝牛奶!

翻开封底,果然温馨又动人:婴儿在喝小惠新买来的牛奶,小惠也在喝牛奶,她的一条腿搁在妈妈的腿上,两个膝盖上都贴上了创口贴。这样的“留白”基于故事情节的延续,一般“不出所料”,既完成了情节的补充,还体会到了内藏的意蕴,真是“无声胜有声”。

策略二:发展“反思”阅读

绘本的阅读一般是“从前往后式”的顺读,如果换一个角度“从后往前”进行回读,可使孩子阅读的反馈内容从“简单识别”发展到“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详尽深入地阅读”。

(一)寻找“蛛丝马迹”,培养观察力

绘本故事通常会有一些直观具体的标志来传达时空信息,不过,孩子通常会视而不见。阅读中要引导孩子把书往前翻“回读”画面,发现人物表情、动作、背景提供的信息,凸显时空标志,培养孩子全面、细致、深刻的观察能力。例如:《爷爷一定有办法》中约瑟跟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生活,孩子的注意力一直在一家五口幸福的生活上。可是在第11

页中,妈妈突然抱了一个小宝宝,这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

妈妈(作惊讶状):呀?这幅图上妈妈的怀里抱了个小宝宝,她什么时候有了小宝宝了?故事里有没有告诉我们呢?(把书往前翻)

孩子:第7页中,在街上买衣服的妈妈的肚子大了,肚子里有了小宝宝。

(第8页中,第一层楼画着奶奶在织毛衣,她的毛衣是为小宝宝准

备的。第二层楼的爸爸是一个鞋匠,他做了双小鞋子,也是为小宝宝准备的。)

妈妈:这些都告诉我们,妈妈又要生小宝宝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呀。图画书里的图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仔细观察是非常重要的呀!

这个故事是以“妈妈生孩子”为具体的时间标志,引导孩子抓住这个标志进行观察能让孩子领悟到:时间在普通的生活场景中消逝,妈妈生了小宝宝,小约瑟一天天长大,背心自然旧了,而爷爷就在这平凡的生活中用这块普通的布抒发着生活的慧心。有了这样的体验,相信孩子在今后的阅读中也会敏锐观察,发现图画故事中的时空标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构建完整的故事。

(二)出示“真凭实据”,提升理解力

除了为凸显具体的时空标志进行回读,家长还可以创设机会用结果去对照前面预设的目标进行反思阅读,在评价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例如:《第一次上街买东西》中就可以引导孩子就任务完成的质量进行评价。

妈妈:小惠跟妈妈一起回家去了,你觉得妈妈交给小惠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对照第3页出门前妈妈叮嘱她的要求来评一评。

孩子:她完成得很好。妈妈说要注意车子,还要把钱找回来。她都做到了。当一辆自行车很快骑来的时候,她马上躲到了路边。

幼儿时期的孩子可以“通过提问、回答问题以及评论的方式,表现自己对图书的理解能力。”根据妈妈“当心车子,把钱找回来”的要求回读对照评论,孩子的焦点又重新放在了上街的过程中,但不是单一的重复,而是根据自己的构建进行了整合与深化,理解自然就深刻多了。

幼儿时期的孩子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留出一些时间,做一些停顿,咀嚼回味一下:为什么会这样?还会怎样?喜欢谁?……在页与页之间进行连接整合,进行整体性导读,能使孩子看到一个立体的世界,更善于从不同类型的图画书中提取意义,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梅子涵老先生说:“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播种。”希望我们能立足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以点带面,从页到本,进行整体性导读,给孩子呈现一个完整的绘本世界,这样的播种会陪伴孩子走得更远。

【发展】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有效策略

阅读是一种媒介,它可以让孩子从各种阅读中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3——6岁)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它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口语能力的提升,对以后正常的交流活动以及智力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般情况下,除了幼儿园的老师和同学,家长是与孩子接触最多的

人,家庭又是每个孩子生命的摇篮,是孩子们最温暖、最安全、最自由、最快乐的港湾。因此,作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很有必要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综上所述,在生活中,通过绘本的阅读,引导孩子进行语言的表述,很好的为孩子的语言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但个人认为,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应该尽全力做好以下几点:

1.家长要以身作则,让孩子学会倾听。

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一般情况下,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都是通过模仿别人的语言来得到提升,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做好榜样。由于孩子的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完善,常常不能完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作为家长一定要耐心倾听孩子诉说,善于从孩子的只言片语中把握孩子的思想脉络,理解孩子的意图,千万不要因为孩子说不明白而嫌孩子罗嗦,甚至严厉斥责孩子。有些家长,往往在孩子刚刚一开口说话,没等孩子把意思表达充分,就简单地用“啊”、“哦”去敷衍,或用“知道了”等方式去打断孩子的话。似乎孩子的话不值得认真对待,长此下去很容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遏制孩子说话的积极性。孩子若长期生活在紧张压抑的语言环境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形成口吃。所以要引导孩子学会认真倾听,首先家长就要耐心听别人(包括孩子)讲话。和孩子交流时,语言一定要简洁、规范,要用幼儿听得懂的语言,切忌讲很复杂的话,更不能讲脏话。

2.家长要创设环境,激励孩子敢于说。

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最长,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为孩子创

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可指导孩子看图书讲述、续编故事等,从而达到激励孩子敢于说的作用。比如陪孩子一起看看漫画书,让孩子在观察那些形象突出、色彩鲜艳的图画,引导孩子用连贯的语言表达。如:“图画中有什么?”“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呀?”“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这样不但启发孩子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记忆,还能使孩子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此外,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与其他小朋友讲话,比如,左邻右舍有小孩的,可以让他们一起玩搭积木,贴贴画,完成后让他们说说“你搭得是什么呀?为什么这样搭呀?”或者背儿歌等。这些都既能增加生活情趣,又能锻炼幼儿的口语。在家长与孩子交流时可用聊天的方式引导孩子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讲给大家听。孩子为了让大家明白就会很努力把话说清楚,这样就锻炼了孩子的独立、连贯讲述的能力。

3.家长要耐心帮助,养成语言行为习惯。

现在有很多孩子性格很孤僻,不擅于与人交流,遇到长辈时也不打招呼,见了客人也不是很有礼貌,有的孩子甚至还讲脏话骂人,这是由于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所造成的。所以作为家长要耐心帮助孩子,平时自己要以身作则,和孩子讲话时要蹲下来,眼睛平视孩子;在公共场合不大喊大叫,不说脏话、粗话;家长要结合具体的情境,提醒孩子一些必要的交流礼节,比如见了长辈时要打招呼,见了客人要有礼貌,得到别人的帮助时要说声“谢谢”,不小心做了错事要说“对不起”。有时当孩子没有反应过来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你该叫他什么呀?”“这位是妈妈的同学,叫阿姨”。通过家

长的耐心帮助,孩子一定能养成文明的语言行为习惯,从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4.家长要丰富生活,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儿童的语言是在交往活动和游戏中,以表象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事物给予儿童的表象愈丰富,形象思维愈发展,其语言就愈发展。丰富的生活是孩子语言发展的源泉,家长应有意识的丰富幼儿的课余生活,积极引导孩子接触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在生活中积累经验。通过让孩子多观察各种事物,扩大孩子的眼界,增长知识,从而丰富孩子说话的内容,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如平时让孩子看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节假日带孩子到公园、娱乐场所玩耍或到风景名胜地观光旅游等。又如在一个晴空的夜晚和孩子一起散步,问问孩子,你觉得今天的月亮像什么呀?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观察,对于孩子的表达,给予积极地评价,可以是“你想象力真丰富!”长此以往,不仅能促进亲子间的情感,更能能加深孩子事物的认识,丰富想象力,从而对幼儿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也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幼儿语言及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与引导过程,所以家庭与幼教机构要共同配合,为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尽一份力所能及的力。

资料参考:

[1]康长运.《图画故事书阅读过程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11 [2]周兢.《早期阅读发展与教育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5 [3]陈晖.《图画书的讲读艺术》南昌:二十一出版世纪出版社,2010.1 9

第五篇:以课例为载体探讨有效课堂教学

以课例为载体探讨有效课堂教学

首先欢迎各位领导和专家到我校指导,并感谢各位领导给我们提供一次展示、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有效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和提升,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因此,根据教育局的具体要求,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对有效课堂教学的理念进行了深入学习和探讨,把有效课堂理解为:有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并把它定位于三重含义:教学有价值,教学有效果,教学有效率。

教学有价值现在满足了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也就是教师的教学是否做了值得去做的事情;教学有效果体现在达成了学习者所要实现的目标,也就是教师的教学是否做对做好了要做的事情;教学有效率体现在学习者用最少的投入达成最大的产出,也就是教师的教学是否做到了尽可能的多、快和省。

基于以上的定位和理解,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开展了以“课堂”为载体,以“关注学生,走进课堂,成长师生”为内容,以“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研究”为对象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尝试和探索,现在我就以刘老师的这节课为案例,就我校在“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研究”方面的一些探索和尝试向各位领导和专家汇报一下。

一、有效备课

有效备课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为了做到有效备课,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突出备课三要素的有机统一,凸显备课的有价值。

备课”需要考虑要素很多,但我们却重点关注学习者、学科内容、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达到三者的有效统一,体现备课的价值性。刘老师在备课过程中,首先研究学习者——学生,研究他们的“需要”,研究他们的差异,并重点研究他们求知兴奋点,例如本节课一开始就设计了学生较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情景导入,同时复习数词,一个数词138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教师抓住时机由此导入新课,对后续的知识学习及教学目标的达成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然后,关注学科内容——教材,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有效课堂教学离不开有效备课,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注重对教材的研究、挖掘、整合和再度开发,英语教学提倡任务型教学,每个单元有一个大话题,每一节课有一个小话题,本节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通过研究教材,把内容进行了增删和调整,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情景教学步骤,按照有简到繁的梯度,层层递进地对教材进行了在开发,实现课程内容的“校本化”,“生本化”。最后,研究教学目标的预设在生成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由于学生水平的不均衡,如果上课节奏过快,可能有些学生对部分难点掌握不好,另外有一部分同学的听力可能有困难,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备课中提出了教学过程多采用pairwork的形式,以及放录音时学生跟读的形式,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实现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二)、强化集体备课,凸显备课的有效果。

集体备课是集中大家的智慧,引导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有利于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带动和提高新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我们的集体备课主要分三个过程:

第一步,一学科组为单位,集体研讨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本单元、本课时所体现的课程标准;然后依据课程标准研读教材,处理好教材与教学的关系,做到“用教材而不教教材”,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水平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对课程内容进行“校本话”,“生本化”处理。刘老师的这节课就是在杜老师的带领下,整个初中英语教研组集体研讨,把教材中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一堂课以一张中国地图的多次运用,把知识层层递进地整合起来,不仅准确的把

本课时课程标准,而且实现了本节课的语言目标,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逻辑表述能力。

第二步,以备课组为单位,依据研读后的课程标准、校本化处理的教材和学生的三者统一,编制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认真备好教案。

第三步,集体备课与集体听课、集体评课有机结合,作为有效备课的重要环节。课备好之后,学科教研组要集体听课,并进行听评课研讨,提出不足之处和进意见,对现有教案进行修改,进行二次备课。

二、有效上课

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效益第一的原则,把学生的发展当成第一要务,刘老师这节课突出体现了我们在有效课堂教学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1、体现有效的课堂讲授

刘老师在讲授中注重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灵活选择和优化,创设学生参与探究的时空,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突出“五个让”,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推导的结论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做到教师在互动中的点拨、引领、启发和强化。体现了我校倡导的“三讲三不讲”有效课堂讲授原则,即讲易混点、讲易漏点、讲易错点,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怎么学也学不会不讲。

2、突出有效的课堂提问

我们提出有效课堂提问是针对当前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诸多无效现象,要么“满堂问”,连珠发炮;要么蜻蜓点水,处处开花但不着边际;要么废话过多,不切实际;要么过于简单,“大合唱”,热热闹闹;要么过于深奥,启而不发。课堂40分钟是相当宝贵的,因此设计的问题要精当有效。

刘老师的课堂提问一是优化了学生的认知结构,突出了提出问题的价值性,引出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和思维能力的养成。二是注重设计问题提出的情景,使学生在一种民主、愉快、乐于、悬念、兴奋的问题情景去思考、探究老师提出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创设了一种任务型问题活动方式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问题交流方式。四是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开放性、层次性,并保持一定的难度,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同学的求知需求。

3、强调有效的课堂训练

强调有效的课堂训练,注重课堂落实,向40分钟要效益,是我校有效课堂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刘老师的课堂教学就体现我们在有效课堂训练的一些研究。

第一,设计训练着眼于学生全面、多元、有差异发展,研究编制的训练问题具有个性化、层次化,能够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和进步的动力。

第二,把训练融入到一种能充分激发学生兴奋点的情景中,让学生带着热情,在愉快中完成训练,使训练最大效益化。

第三,以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训练方式代替单纯的试题练习,题海战术,让训练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合作学习中完成,达到训练的最大效果化。第四,精心设计有效可行的课堂检测,关注学生的课堂反馈,促进学生的学后反思和教师的教后反思。

三、有效研究

有效教学呼唤教学研究必须有效,我们的有效研究反对不切实际、不着边际的假大空的“科研”,教学研究重心一律下放到课堂,推行“问题即课题,对策即研究,收获即成果”教科研模式。,把学生发展中的问题和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困惑作为校本教研的课题;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把大家在研究的收获作为我们的研究成果。

第一,把关注学生作为研究内容。我们提出“把学生作为一个个长久不衰课题” 引导教师把研究学生的发展作为中心的话题来探讨。在研究中倡导“四项基本原则”一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二要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敏锐地触觉到学生的言行举动;三要自觉地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思考学生的举动所

反映出来的心里状况,感悟学生的心态;四要依据所感,根据实际采取恰当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健康成长。

第二,把走进课堂作为研究途径。我们提出“把课堂作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实验室”。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不再是教师自编独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空间;不再是对学生机械训练的场地,而是师生共同发展的乐园;不再是单纯传授知识的讲坛,而是师生探究建构知识和提高学习能力的平台;不再是教师模式化运作的车间,而是师生展现聪明才智的天地。因此,我们必须用新的理念去研究、改进教学行为,我们要求教师从教学设计、教学进程、教学实施等方面做到每课三问:“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我是怎样实现教学的有效的?”“我的教学怎样可以更有效?”

第三,把成长师生作为研究目的:。有效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师生的成长,从学生角度来说,学得更快乐、更有效;从教学角度来说,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有课程改革的神圣使命,也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有效教学是让师生既享受教学过程又享受教学成果的教学,它必将丰富师生的生命厚度,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生的甘露!

以上仅仅是我们在有效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很不成熟尝试,存在着很多问题,敬请各位领导、专家给予批评指正。

高新区第一实验学校

2008年9月24日

下载以木偶教育为载体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有效策略(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木偶教育为载体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有效策略(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牙克石以“四比一提高”为载体[最终定稿]

    牙克石以“四比一提高”为载体 切实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 牙克石市委组织部为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一迎双争”主题活动和全区组织系统自身建设视频会议精神,结合全市正在开展......

    提高幼儿英语口语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

    提高幼儿英语口语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 【内容摘要】:英语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要我们不断学习才能很好的掌握的一门语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好的。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学习......

    提高历史有效信息提取能力之策略

    提高历史有效信息提取能力之策略 “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或从中选取某些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观点。”这是高考考试能力的基本要求。根据上述要......

    以三生教育为载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以三生教育为载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保山市实验小学关于申报“三生教育”优秀学校汇报材料保山市实验小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省级实验小学,始创于1912年,1998年被认定为云南......

    以科学活动为载体 培养幼儿的动手与创新能力

    以科学活动为载体培养幼儿的动手与创新能力 ●武秀玲 现代生理学研究表明,人脑控制人手的活动,人手的活动又影响和促进入脑的发育。“动手做、做中学”强调了脑科学应用......

    以古诗词诵读为载体,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以古诗词诵读为载体,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盐城市幼儿园陈莉萍 目前,经典诵读在中华大地上蓬勃开展,显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现行教育实施有益的......

    以提升审计能力为载体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审计署重庆特派办以提升审计能力为载体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小中大 改变字体 作 者: 来 源: 时 间: 2010年07月28日 审计署重庆特派办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坚持以提升审计能力......

    以安全能力训练为载体的训练模式建设

    “以安全能力训练为载体的训练模式”建设 工作总结 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一) 项目概况 北京市商业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成人、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