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时间:2019-05-13 02:01: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第一篇:中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中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摘 要:中职体育作为新课程改革要求背景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促进我国学生体能方面的提高、身心素质的发展以及综合素养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现阶段,我国的中职体育教学存在着学生、教师以及学校三方面问题,很大程度上对我国中职体育教学整体发展有着阻碍作用。因此,本文对中职体育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并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有效的策略,从而促使学生体育实力得到全面增强。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问题;策略

近几年来,体育教学中仍存在学生体育意识薄弱,教师的体育教学方式单一以及学校的体育教学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导致中职体育教学效率呈下降趋势,且很大程度上对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都造成了严重影响。通过有效策略解决上述问题,可大幅度的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增强学生的体育综合实力。

一、中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学生问题

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学生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生的中职体育教学意识薄弱,致使学生对体育课的不重视,导致多数学生以选择上网、游玩以及逛街等方式来替代体育运动。且在很大程度上,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第二,中职学生对体育课堂缺乏兴趣。这是由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无法有效的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引起学生在体育课上表现出负面情绪。第三,学生缺乏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据相关调查的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连续十年呈现下滑趋势,主要是由多数的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导致。

2.中职体育教学中的教师问题

中职教育教学中的教师问题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体育教师专业素质低下及专业化的水平不足。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体育知识缺乏定期的训练和再深造,致使教师所传授的体育知识无法跟上现代体育的发展要求。第二,体育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由于体育教师受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的影响,难以脱离原有的教学模式,从而影响了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第三,体育教学内容简化。中职体育教学继续采用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授课,导致学生对体育课产生乏味或是厌烦等心理[1]。

3.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学校问题

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学校问题主要为以下三点表现形式:第一,学校对体育教学缺乏一定的重视。多数的中职院校以技能培养为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则缺乏关注度。第二,学校对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缺乏。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学校体育教学的设备器材不足及场地不够,最终导致相关体育课程无法开展。第三,学校未根据国家教学大纲的相关规定合理科学的开设体育课程。多数体育课程的设置上,学校并未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兴趣等实际情况出发,而是随意性的对体育课程进行安排,导致了体育课的教学效率低下。

二、中职体育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1.加强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体育观念

加强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体育观念策略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增强中职学生对体育的锻炼意识。其具体措施为,中职体育教师在首次上体育课时,应对学生阐述说明体育教学对身体的和重要性,给学生观看相关影片,促进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理解和认识。第二,采取有效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主要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将体育项目予以有效扩大,通过多媒体方式播放不同项目的体育赛事,让学生自行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身体锻炼,以此促进学生对体育教学兴趣的提高。第三,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有的学生从小养成了良好的锻炼习惯,有的学生则没有该锻炼意识。因此,学生应从自身身体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与自我相符合的体育锻炼计划,并坚持按照制定的锻炼计划进行体育锻炼[2]。通过以上三点,可有效的加强中职学生体育能力,促进体育教学的有效提高。

2.发挥中职体育教学中老师的主导作用

中职体育教学很重教师的地位有着重要作用,其先天的主导性作用在促进体育教学质量提高上也有着不可估量的效果。其主导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增强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的主导作用。由于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有一定缺乏,导致体育教师教学无法满足学生需要。因此,教师应通过多种渠道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如参加体育教师的交流会或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训练和深造。第二,创新体育教学方法。传统的单一体育教学方法已无法实现现代化体育的发展需求,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时,应采取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教学法,将学生进行小组分类,在体育课中上半节课时间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和学生自行操练,后半节课则按照已分的小组进行体育项目或活动的比赛。第三,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主要是指改善传统的单一体育教学内容,积极引进有效的、新颖的以及有趣味的体育项目,如冰球、滑轮以及棒球等。

3.重视中职体育教学中学校的设备构建

在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学校作为体育教学的设备提供方对体育教学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加强对中职体育教学的重视。在该点上,学校不仅要着重学生技能的培养,也要重视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发展。第二,学校加大对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主要是指学校在体育教学的设备和体育器材等方面加大采购力度,并根据相关体育项目的需要对体育场地予以一定的扩建,如冰球、棒球以及滑冰等场地。第三,健全和完善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从学校学生的各项课程时间、课程科目以及课程要求等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如,体育课程时间安排在下午、课程量为1到3小时之内以及体育课程不应与类似课程安排在同一时间段等[3]。在以上三点实施的基础上,可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身体体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体育教学作为当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项教学健康有效实施的基本前提和基础。高质量高效率的体育教学,不仅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明显的提高作用,同时,对学校的整个教学也起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提出有效的策略来解决中职体育教学中的问题,对促进体育教学效率提高和学生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连锦滨.浅谈中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体育研究,2012,27(03):179-181.[2]金群立.新课程下中职体育教学开展的困境及优化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1,03(26):145-146.[3]马正圣.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教学存在的问题集对策研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02):78-80.

第二篇: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近年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在不断进步,新课程理念得到明显体现,譬如,学生的自主学习、讨论问题、动手活动机会比以前多了,也不乏精彩的课堂教学,令人赞赏。但是,仍有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1.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有意或无意)仍沿袭传统的“教师中心论”、“传道、授业、解惑”,不注重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不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来看,采取填鸭式的“满堂灌”,使得学生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语文知识。这种现象虽然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有所改观,但是,他的共性和普遍性还是显而易见的。年龄愈大的教师这种现象愈突出,地理位置愈偏远、学校规模愈小的学校问题愈严重。

2.过分重视人文性,在对作者的情感、课文的态度和价值观、审美教育方面讲得多,甚至分析很到位;而对语文的工具性比较轻视,淡化了基本的语言训练。表现的形式是:学生对文本朗读不足,语文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不够,教师分析讲解多,学生质疑问难少。学生学到的东西都是教师准备好的、标准的、“步调一致”的“参考答案”。因而,导致学生基础薄弱,只记住了一些已有定论的答案,分析问题的技能欠缺,举一反三的能力不足。

3.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流于形式。接受新课程理念熏陶后,分组学习讨论、学生表演、比赛等活动形式常常能在课堂教学中见到,但仔细观察后会发现,这些活动大多属于花架子、走过场,一时热闹而已,不能与教学内容的必要性、学生的真正需求这些实质性东西相联系。

4.重视知识传授的结果,忽视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过程。这主要表现在对考试分数的追求上,只要学生能取得高分,不管这种教法是否符合教学规律,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都是好教法,都是值得推广的。单调刻板的答案背诵、大题量作业练习这一方法得到了多数人的推崇。

5.教学形式单一,仅限于课堂教学一种形式。课外阅读、社会实践等综合性活动被当做“语文课”来上,这些“活动课”的内容和形式也表现为不是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而是为对付考试。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真实贯彻新课程理念,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必须采取得力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好上述问题。

1.营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维、大胆质疑、积极探究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以学生为本,放弃那种高高在上,令学生敬畏三分的“师长”架子,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相处的地位,以朋友谈心式的语气带领学生探究问题。“亲其师,信其道”的古训值得我们深刻领会,如能真正落实在语文教学的实际行动中,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科性质和地位作了明确定义:“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今天,重温这些话语,我们应该有所领悟,让学生会学习语文,能够运用语文是语文课教学的根本,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统一是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我们一定要注重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让语文课更像“语文”。

3.从备课内容和方式上进行本质性改革。新课程语文教学观要求教师备课从学生自学开始,注重学法的指导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学;把语文的文本交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阅读、思考,找出疑点,发表见解。教学过程设计要由原来那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强行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向教师积极启发诱导,学生主动获取探究的过程转变,努力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新机制。现在,让我们对备课做一个重新定位:教案只是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的结果,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一种预设,而组织教学时要因时而动,因人而异,避免按部就班,死板硬套。教师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教学活动能不能让所有学生都方便学、乐意学,教师将要呈现给学生的东西必须是经过精心选择、最适合学生接受的,起步是简单的和能激发学生兴趣与求知欲望的。这样的标准实际上更高,对教师备课要求更苛刻,不经过充分准备是难以上好本节课的。

4.优化教学方法。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新型语文课堂教学方式一个重要特征是,教师是生命的“牧者”,是学生学习动力的发动者和学习空间的创造者。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本的动态过程,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实验、表演等,过去那种形式主义的教师“灌”,学生“喝”的单向交流方式或者教师问,学生答的双向交流方式获得实质性转变。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使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学生思维的火花飞扬四射,课堂教学顿时成为了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展开与整合过程。

新课程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适应了学生的多边交往需要,为学生个体的发展、个性的张扬提供了更广阔自由的空间,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在小组中得到了更多的参与机会。小组内优势互补,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但这种形式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和指导,教师要尽可能做到“不见自我”,不越俎代庖。特别是起步阶段,教师必须从一点一滴手把手教导,让学生有兴趣、懂方法、忠诚交流、友谊合作,成熟后逐步提高质量和效益。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新课程语文课虽无定法,但却需要讲究教学方法。启发式是我们组织教学的总原则和出发点。语文界前辈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真正掌握一种教学法的教师,他是会随机应变的,他的教室里是生气勃勃的。随机应变是个人经验的积淀和素养高低的真实体现,是“有心人”劳动成果的最佳展示。如果说对语文课有什么统一要求的话,那就是“活”、“实”。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1)组织辨论会、朗诵会、新闻报道会、口头作文会、集锦会、非常6﹢1、快乐大本营、才艺展示会等等。通过这些丰富有趣的活动,可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使他们快乐思考,主动思考,有效思考;语文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特点也体现得更充分,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生成的新认识和看法会更多,更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2)自编、自导课本剧。语文教材为了适应学生情感和认知的需要,常常编排一些有趣的内容,可以在进行课后练习时组织学生合作编排短剧,通过分角色表演以加深学生们的体验。对于那些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来说,他们不甘于对原文的简单再现,而是进行了大胆的想象,能够设计出很多与剧情有关的道具、动作、神态、语言等,生动活泼的表演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开发。

(3)设立课外阅读课。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的观念,除了组织学生认真学好课本知识外,还要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甚至广告、社区宣传栏等都可以成为他们阅读的对象。为了不增加学生负担,使课外阅读落到实处,教师可以利用自习课,或每周安排1节课,让学生自由阅读,或开展读书展评活动,介绍自己读过的书的内容,谈读后的感想以及自己的评论,还可以回答同学的提问。这样学生读书时就比较认真,不仅读,而且能深入思考。学生的知识面、读写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等能力也会不断得到升华。

于漪老师说过“语文教师教了多少年语文都是新教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教学将呈现一派生机机勃勃的景象,更新鲜的东西也有待我们学习和接受。

第三篇:浅谈中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中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李志良 惠州工程技术学校 广东省惠州市 516000 摘要:随着科学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中职教育发挥了它不可忽视的作用。中职体育教学作为中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的教学发展状况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瓶颈问题,这些存在的问题严重的制约中职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能够让中职学生通过中职体育教学来掌握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以及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从而提高他们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对此,本文对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体育

体育教学

问题

对策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职教育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果。中职教育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担负重要的历史使命,在中职教育快速发展的道路中,中职体育教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今天,随着人才竞争激烈的社会形式下,中职教育担负着培养具有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中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除了具备专业的技术手段之外,还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但在目前的中职教育体育教学中,如何才能让中职学生增强学习体育课程的信心,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是每个中职体育教师值得考虑的问题。在中职体育教学中,作为一个中职教育者,首先我们要弄清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瓶颈问题,然后对其采取正确的解决对策。因此,本文进行了如下阐述。仅供参考。

一、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中职学校方面的因素。在中职学校的发展中,中职学校的领导特别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但却忽视了中职体育教学的发展。在日常的工作中,由于对体育教学方面的工作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到位。另外,在个别的中职学校中,很多体育教学对学生灌输的理论知识比较多,安排的体育课外活动很少,导致有些学生对体育教学失去了兴趣,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很多体育教师很难完成教学目标。与此同时,中职学校对体育教学的支持力度不够,在对于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方面更是缺少。所有在体育教学器材和场地这方面相对薄弱。就算当前的中职学校有体育教学的场地,大多数都是一些篮球场之类的,很难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另外在中职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上也有问题,中职学校的体育课时安排的很少,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体育教学大纲去执行,只是注重专业技能课程的安排。可想而知,这样的体育教学质量怎能得到提升。

2、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存在的问题。在当今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的队伍中,很多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只是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在为中职学生上体育课程的过程中,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体育教学,导致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致不高,严重影响了上课质量。还有一部分教师是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他们缺少体育教学的经验。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还模仿着其他老师的教学方法,对待问题不加考虑,针对各个班级的实际情况没有进行调整,让学生感觉上体育课跟以前的老师教的没什么区别,导致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课堂学习气氛比较冷淡,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热情也不高,在学习技术动作的时候没有任何的新鲜感,整个课程显得枯燥乏味。

3、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都不是很严格,平时缺少对孩子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因而导致很多中职学生不愿意上体育课。同时,受学校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学生对体育学习失去了兴趣,一上体育课就没精打采,懒懒散散。另外,现在孩子在家里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方式,基本没有做过体力活,大家都知道,体育教学是缺少不了锻炼的,对这些学生来讲耐力、体能训练方面非常缺乏。可见,现在的中职学生的身体素质很差,更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对存在的问题采取解决的对策

1、中职学校要加大对体育教学经费的投入

增加师资投入。作为一项长期的、全面的、系统的工程,中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加强全面的规划和统一的管理。招聘足够数量的教师,深化学校内部体制改革,完善用人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建立改革体育教师考核、聘任制度,抛开教师考核、聘任实行学生点课制,教师竞争上岗,加大激励力度。另外丰富体育教学设备。首先,加强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加大对体育经费的投入力度。根据教学的需要,对体育器材设备经费加大投入。其次,通过多渠道融资来购买体育器材设施,满足体育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同时,对现有的器材设备也要做好维护,对可以修复的闲置器材尽可以能加以修复,最大程度挖掘现有资源。

2、体育教学应注重职业特征 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对专业、工种来说处于服务性地位,不同专业要求学生掌握不同的专业技能,而不同专业技能需要相应的体能保证。体育教学应体现职业技术学校的特点,根据不同专业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加强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利用,以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在保证学生身体全面发展的同时,应该根据学生所学职业的特点,使他们受到一定的专门训练,获得本职业所必须的身体素质和实用技能。在教学中,可以从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专业身体素质入手,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使他们具备适应专业岗位所需要的身体素质。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这些运动项目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锻炼,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运动基础。

结束语:从以上的阐述中不难看出,中职体育好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因此,作为中职学校的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在正常的工作中我们首先要看到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其看到的问题找到正确的解决对策。我相信,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让我们的体育教学在中职教育中发挥其特有的作用。本文只是对中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几点简单的陈述,如有不完善的地方请各位同行加以指正批评,本人会认真的接受和采纳,并由衷的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更多的人能够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参考文献:1 赖玉华;;当前中职体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改革路径的选择[J];才智;2012年30期 袁志峰;;浅谈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2年33期 李艳军;;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成功(教育);2013年01期 刘秀;;寓德育教育于体育教学中[J];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02期 由国开;;在教改中提高卫生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J];卫生职业教育;2012年07期

第四篇:化学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化学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初中化学新课程以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基本的课程目标。

初中化学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新的学科,也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它所承担是的一种化学兴趣提升和化学基础夯实的责任。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初中化学教学在不断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多年教学实践谈谈教学体会。

一、初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设备有限。

教学设备直接对教学效果造成影响,尤其是针对这种实验性很强的课程。由于实验室配置设备费用昂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强调实验设备的贵重,对学生造成压力,导致学生不敢动手操作,这种情况在很多农村中学尤其明显。

(二)教师水平有限。

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担任了重要角色,取得了重要的成绩。但是,目前的初中化学教师自身仍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改进,一边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1.教学观念比较陈旧。

2.教师知识储备有限。

3.课标学习明显不足。

4.教学过程设计有待加强。

二、针对存在问题,实施解决策略

在平时教学中,物理教师要重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通过联系实际教学内容,以及与现实背景相联系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的观点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化学意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真正体味到学习化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能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继续学习课标,提升教师素质。

没有课标的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等途径学习课标。课标是编写教材、命制试题的唯一依据,只有反复学习课标,才能体会课标的基本理念,并用课标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活动,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最大限度地贴进课标,减少、少、慢、差、费现象。现阶段学习课标不应再停留识记课标的内容上,而是把重点放在我们的课堂如何体现课标的基本理念上,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哪些方面已经到位了,哪些方面还没有到位,应该怎样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要把课标的理念完完全全地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并非易事,但只要我们不断地加强课标学习,并用课标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朝健康的方向迈进。

(二)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过程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过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功底,个性爱好,优、中、差生在班级的分布,要尽可能地考虑中等以下学生的学习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活动,学生活动的形式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设置,如“思考一下”“讨论”“交流”“互评”“师评”,原则上学生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宜解决。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是绝对的弱化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学生的活动形式与时间应以教学内容的不同而异,“分子”“原子”等物质结构知识应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活动为辅,通过教师把微观的抽象东西转变成学生易接受的知识,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和谐统一应该是教学过程设计长期面临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2.教学过程设计应给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再认识问题的过程。“问题”对于学习过程来说,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设计中要努力创设恰当地问题情景,通过问题的启发使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情景的创设,要基于学生的基础,演示实验,化学问题、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报刊、实物、图片、影像资料等都可以用来创设情景。

(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强大的原动力,也是学习心理因素中最具潜质、最宝贵的要素。但在当前的教学中,强制性的教学,频繁的考试,繁重的作业,马拉松式的复习,疲劳的题海战术,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甚至丧失了学习兴趣。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学就意味着失败。

1.精心上好第一课,吸引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每当接到一批新生时,我对给学生上的第一节化学课分外重视。从教多年来我给学生上的第一课都不是讲新课。通常我会把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在第一次化学课堂上进行适当延伸,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得到有效激发。常用的例子有用纯碱制的馒头可口好吃,用二氧化碳加压制的汽水可以消暑,以及冬天为什么会煤气中毒等等。我要用我的第一课就让学生知道,化学不但有趣而且很重要,以便吸引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他们产生一种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学习化学的愿望。

2.巧设课前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特洛夫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由此可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要取得满意的效果,必须敲好开课的第一锤,使之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为新课的展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3.创设良好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教学内容,创造出师生情感和求知探索精神高度统一的、和谐的教学氛围。它对于化学课堂教学起着很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有很多概念、理论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四)利用化学实验的吸引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有趣的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的添加剂。因此,我还坚持给同学们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提供给学生一些显示才能的机会和场地,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可贵。这样的活动可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初步感知化学,深刻地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从而巩固了学习兴趣。

(五)重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就是让学生在实际的探究活动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学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过程中体验知识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动手进行探究,提高探究水平,现阶段要落实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运用课堂实验,拓展思维空间,解决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实验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实验手段,清晰地展示人们认识和发现某一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知识、巩固知识或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化学学科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具体的实验操作技能,还应当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实验研究解决科学问题的方法,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常用的间接测量方法、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以大量小”的实验方法,测量微小量的“累积法”、“替代法”以及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对照”实验等。

2.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借用课内知识去解决,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化学学科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学科,联系内容相当广泛,包括自然现象、现代生活、各种产业部门的实际问题,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科学知识有关联的当前普遍关心的社会、经济问题,如能源、环境、生命科学、航天技术、超导、磁悬浮等等。但是,由于诸多条件限制,实际问题中不可能明确指出用什么知识去解决,这就需要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知识重新建构,加以运用。

3.以科技活动为载体,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科技教育活动应当以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从初中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出发,尊重他们的自身发展规律,优选学生感兴趣的现代科技、日常生活、社会热点中的实际问题,构建序列活动体系,用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引导学生进行发明创造学生在观察中发现了问题,提出了问题,提出了假设,利用实验验证了假设,获得了科学结论,形成了观点,完成了一次认识上的飞跃,但是整个认识过程仍未完成;学生是否牢固掌握了科学知识,是否能运用知识,还需教师进一步引导,让学生运用新知去判断事物,去解释一些现象,解决一些问题。

总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诚然存在着很多的弊端与不足,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更需要勇于探索、积极进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改进与完善的过程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化学实验教学的最佳效益,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科学实验方法以及科学学习态度的应有作用。

第五篇: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摘要】教学设计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以来,一直处于引进的状态,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本土化研究,加之理论构建中自身存在的问题,使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拟从反思的角度对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五个转变”,试图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教学设计;解决策略;建构主义;教学设计自动化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设计作为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应用性学科,首先于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发展起来。它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很重要的实践领域,因此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并且作为知识形态要素的核心成分在教育技术学科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教育技术自80年代“移植”到我国以来,通过借鉴——协同——融合——创新,无论是理论还是开发、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教学设计二正作者运用教学系统设计理论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工作,出版了大量的研究专著。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然而,教育改革的深入对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的紧密协同发展,理性和创造性的有机结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近二十年来,由于我国的教学设计总体上处于引进的状态,这使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1、从教学设计者的角度看,程序化的操作性模式只提供了教学设计流程,但针对具体的教学问题却缺乏更具体的教学策略

所谓的教学设计,是以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需要,设计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对教学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由此可见,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计划形式,它依赖理论的指导,针对教学实践,对其理论的研究和探索,最终都是为了应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解决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实际问题。然而,我们以往的研究却恰恰忽视了这一点,针对具体的教学问题,缺乏具体的教学策略。七八十年代,国外一些有影响的教学模式不断涌人我国,肯普(J.E.Kemp)模式,史密斯—雷根(P.L.Smith & T.J.Hagan)模式。截止1990年,以教学技术为主的教学设汁模式已有近百个。这些模式虽然在教学设计的构成要素、设计层次以及应用范围等方面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性,即注重线性的操作程序、突出循序渐进、按部就班。他们将教学设计过程划分成线性的步骤,认为只要合理有序、精细严密地运用系统方法,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者进行分析,用具体、详细、可观察的行为术语来描述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相应的教学媒体和教学策略,并依据总的教学目标和具体的学习目标进行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这便是一次完美的教学设计过程。其实不然,教学的整个过程都少不了人的参与,这使原本简单的教学变成了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因此,教学情境的混沌性使原本完美的教学设计成果——教案显得流于形式,而对于教学中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难以预见的问题却无能为力,使精心准备过的教师突然感到手足无措。由此可见,早期的教学设计理论过分强调了定义所体现的形式范畴,而忽略了内容范畴,操作性不高,而老师们更期望能提供解决具体问题的分析思路和解决方法的教学设计理论。

2、站在教学设计者的立场上,教学设计构筑的理论框架,简化了目标、方法和条件之间的关系,不利于教学设计者创造性的发挥设计讲究创造

教学设计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设计理论应为营造这种创造性提供理论空间。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不存在固定不变的规范。教学设计模式的本质是教学规范的参照框架,组成了教学过程的操作性结构,但它并不是严格的工业规范。操作既可人格,也可出格,但不能无格,根据它可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发挥设计者的创造性。我们现在的设计模式和工具,线性和顺序化的特点非常明显。这些操作工具对在教学中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而言,具有较强的指导性,但限于一些表格、流程在某种程度上会妨碍教师创造性的发挥,以至于思维受这些操作工具的影响较大,教学艺术、教学风格创造性地运用于教学设计的实践,不能很好地实现。

3、教学设计过程要求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设计活动又包含很多繁杂的、复杂性的工作,这对于普通教师个人是很难完成的,有些研究者通过对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进行反思,认为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完成许多任务 实用化问题的解决、学习行为的分析、学习任务的设计、学习环境的设计、针对综合性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决策。仔细分析这些任务,似乎不是教师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余能轻松做到的,有的甚至是教师一人无法完成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的设计,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的设计,都是极富创造性和挑战性的工作,学习活动的效度也是不易驾驭的问题,这些都不是单个教师很容易完成的,况且我们现实中的教学设计人员的理沦素质与所要求的还有一定的差距。乌美娜教授曾在《教学设计》一书中提出教学设计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素质:l、扎实的教育、学习、心理、传播、媒体等方面的理论基础;

2、有一定的教学经验;

3、熟练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实际的操作技能;

4、具有科学管理的知识和技术。这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对于一名普通教师来说相对较高,因此他们很难独自完成繁重复杂的教学设计工作。

4、从受教育者——学生的角度出发,目前我国的教学设计大多基于教学系统本身的改进,很少将教学系统与外部环境相联系,没有真正和素质教育相结合目前我们正在进行教育改革,倡导“素质教育”,这对我国教育的目的提出了新的要求

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通过创设教与学的系统,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社会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另一层含义在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生存,其关键在于认知策略的培养。然而,我们现行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对不同类型学习的内容分析和目标分析方法,以及基于目标的内容基础之上的教学策略的抉择技术和评价技术,这些技术和方法对于像言语信息、智慧技能等学习目标的分析和设计可能是有效的。但是,按素质教育的要求,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难以用内容分析的方法进行具体、严密的分析。现在的教学设计大多是班级授课形式下的规划,像个别化教学组织形式、小组相互作用这样的教学形式的教学设计研究和实施还很少。规划设计中对教学环境的设计‘,学习主题活动的设计尚显薄弱,视点较低,范围较窄。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的教学设计大多基于对提高教学效果,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的考虑,将教学目标、教学评价、教学策略等因素按一定的程序紧密联系在一起,着眼点在于教学系统本身的改进,重点设计“如何教”,很少将教学系统与外部环境相联系,与社会发展需要,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关心等脱节,没有真正和素质教育相结合。

5、从经济承受能力上看,我国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上的误区给学校、教育机构、甚至社会提出了过高的要求

近年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要求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为学生提供社会化的真实的情境。加上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超媒体、人工智能、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这使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产生了认识上的误区。他们认为“离开了技术的支持,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就无法进行”。于是,他们不顾学校的实际情况,不考虑教育技术设备投资的成本,盲目追求“一步到位”的硬件建设。但这些大量配备的多媒体,网络教学设备并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教育技术的历史发展一次次警示我们:仅仅技术的介入并不会自动地在学生学习中产生教育改革所设想的变化。毕竟我国的国力有限,尤其是广大的农村中小学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全面实现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支持的教学。

综上所述,我们分别站在教师、学生、学校、社会的立场,从反思的角度对我国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剖析。除此之外,我国的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中还存在着诸如过分强调教学设计的“处方性”和“应用性”,而大大忽视了基础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忽视了学习和学习理论原则的有效应用,出现了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现象等一系列问题。

二、问题的解决策略

新的教学环境给我们的理论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我们也将面临许多发展的机遇。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我们提出“五个转变”,并希望这些转变能对解决这些问题有所帮助。

1、由“设计过程”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向“教学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转变 上文已经提及,我们现行的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对教学的影响仅仅停留在教师备课形式的改变上。在本质上,这些仅仅属于“形式”的范畴。教学系统设计需要为教学系统设计者带来解决教学问题的具体方法,而这是“内容”的范畴。现在的教学设计理论过分强调了定义所体现的形式范畴,而忽略了内容范畴。因此,今后教学设计的重点应该由重视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向重视解决教学系统和过程中的问题转移。前者可以称为“设计过程”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后者则称为“教学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理论不仅应加强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研究,还应对各种用于指导、规定教学活动和行为的理论深入探索。当前探索的重点应该由“过程”发生转变,去鉴别、分析教学问题的方法,寻找和决策教学问题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根据自己所面临的教学情况,归纳适合自己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总之,我们的研究应该由“设计过程”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向“教学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转变。

2、由以“联结—认知”为基础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向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转变

从60年代后期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ID理论绝大部分都是以“教”为中心,面向教师的教,而很少考虑到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这种理论是以所谓的“联结—认知”理论为基础的。因此,这种理论设计的教学系统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往往受到一定限制,难以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而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及其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自然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便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提出来的。这种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使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了主动性,体现出首创精神,使他们有多种机会在不同情境中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使他们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完成对客观事实的认识并得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

3、由“分布式”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向“协作式”教学设计过程模式转变 正如前文所述,目前的教学设计多是由教师一人完成从诊断、分析、设计到评价的全过程,每个教师或设计者独自完成设计过程,即处于一种“分布式”教学设计过程模式。虽然也有部分设计是基于协作开展,协作小组成员也包括学科专家、教学设计专家、媒体专家等等。但是,在这种合作形式中,学科专家、教学设计专家多是在知识分析、内容选取上给出一些建议,对于学习活动的设计,学科专家、媒体专家还无法给予太多的帮助,主要的设计任务还是由教师一人承担。因此,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急切需要转变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由“分布式”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向“协作式”教学设计过程模式转变。通过在中小学教师之间、高等学校教师和学生(研究生)之间、专家和教师之间进行协作研究,来高效地完成繁重复杂的任务。

4、由“传统”的教学设计向“教学设计自动化”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设计过程是一项繁重复杂的任务,这对于人是不胜其烦的,但这些工作对计算机却轻而易举。因此,国际上率先提出教学设计自动化(Automated 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AID。教学设计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教学设计自动化:利用能提供教学策略支持的多媒体写作工具;带有教学设计实例的联机帮助系统;基于计算机的教学设计咨询与评价系统;用于教学设计的智能指导系统。通过这些图形,可以设计出电子教练(Electronic Trainer)、教学设计咨询指导(CAIDA)、基于教学策略的课件开发平台(JBMT)等一系列工具,使教学设计工作变得轻松简便。

5、教学设计观念由“媒体论”向“方法论”转变

目前的教学工作者们不顾实际,过分强调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极力倡导“媒体论”。其实,我们必须明白,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只是建构主义理论的一个催化剂,我们在实际运用时,不应总将目光放在其技术背景上,而应注重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即如何在技术有限的情况下,进行创造性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研究,特别是如何在符合我国广大中小学教育实际的情况下更好地运用这一理论进行教学设计的研究,这样我们的教学设计理论才有可能走进广大中小学课堂,才能被广大中小学教师所接受并用于指导他们的教学实践。由此可见,我们必须把教育技术作为制高点,转变观念,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由注重“媒体的作用”向注重“方法的作用”进行转变,即由“媒体论”向“方法论”转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们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转变,作为其解决策略。然而,理论的探讨毕竟只是纸上谈兵,只有运用于实践才能真正解决问题。相信我们的教学设计研究者们将会正视这些问题,并付诸努力,逐渐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将我国的教育事业推向新的高峰。

下载中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体育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体育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摘要: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体育学习环境,形成互动共享的氛围。本文......

    中职数学教学问题与策略

    中职数学教学问题与策略 [摘要]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加强数学与专业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扩大专业学科向数学的渗透,填补数学教材中专业知识的短缺,拉近数学与专业学科的距离,......

    班级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

    2011级1班班级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 班级情况介绍:班级50人,其中包括教师子女1人,补录2人; 班级存在的问题: 1、心态上:班级还有一部分同学的学习斗志不强,目标不明确,做不到竭尽......

    新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新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作者: 王庆欣|来源:| 点击数:2448 |时间:2012/4/5 14:39:36 每位教师的成长,都是从新教师开始起步的。教师的成长效益取决于前三年与前五年,......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课堂教学存在的几个问题 1、 满堂灌变身为满堂哄。 我们看到的互动交流却常常变味:在学生还没有交流意识的时候强迫学生四人一组......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摘要:英语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加强对学生的词汇教学,使学生能读其音,辨其形,知其义,帮助学生使用科学便捷的方法......

    中职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思路

    中职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思路 校园文化是由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学校精神、风气与传统的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共同构成的一种文化。它是学校隐......

    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中学体育教学是基础体育教学之一,是连接小学体育和大学体育乃至终身体育的一个关键所在。中学生学习压力较大,什么样的体育课是最适合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