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
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
——中国小城镇发展的误区与思路调整
吴晓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规避“大城市病”、推动区域发展的理论基础上,选择了“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城市化发展思路。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大城市的规模似乎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大部分地区的小城镇也并未发挥有效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国家层面对小城镇发展有了进一步的表述,开始“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引导城镇密集区有序发展”;为了促进农村改革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中国“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十二五”规划又提出,“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在中国,小城镇的发展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
小城镇在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中的地位
中国小城镇更多地是散落在广袤的农村区域。小城镇被描绘为“城市化因素散落在农村的明珠”,是“城乡互动的桥头堡”,因而被理想化地赋予了“三重功能”。
一是小城镇能够促进城乡产业合作。一方面,小城镇镶嵌在农村大地,面向农业,能够较为全面地掌握农业产业、农村发展的总体情况;另一方面,小城镇虽然扎根农村,但是支撑其发展的产业与农村已经有明显区分,它以工商业、服务业,特别是服务于农业的生产生活服务为主要经营内容。这样,小城镇作为沟通城乡的“城市之尾、农村之首”的地位就显现出来。在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小城镇在城乡产业交流、协作的过程中不可或缺。
二是小城镇能够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减少农民数量”是中国城镇化过程的基本要求。农业技术的现代化已经使得农村本身不能容纳过多的劳动力,因而非农业产业最集中的小城镇理论上可以发挥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功能。实际上,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特别是江浙地区,由于镇域经济的发达,确实使得这一理论成为现实。
三是小城镇能够有效缩小城乡发展的差异。在“城乡二元”的结构内部,小城镇的发展无疑是促进城乡交流的重要枢纽。由于镶嵌于农村地带,小城镇具有推进农村产业升级的便利条件,在吸收农村人口上比大城市更具成本优势。而且,除了在经济上带动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异以外,小城镇一定程度上也促使城乡居民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升级,缩小了城乡发展精神层面的差异。
中国小城镇建设的三大误区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小城镇建设是一个“人为规划”的结果,换言之,它更多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一环,因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不少误区。
第一,中国小城镇建设存在动力“倒置”问题。在先发工业国家,小城镇是城市带或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镇从大城市的发展中寻求到产业合作和发展动力。可是,在中国,大多小城镇散落于农村大地,被更多地强调从农村内部集聚资源。中国小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收大多是通过乡镇企业来进行的,但是实际情况是,大多乡镇企业分散在农村内部而非建制镇。
第二,中国小城镇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建设思路。许多城镇热衷于建设楼堂馆所、整修街道镇区,却忽视产业规划和配套服务,因而导致一些留在城镇的乡镇企业职工过着“白天出工干活、晚上回家睡觉”的“候鸟式”生活。在中西部地区,很多小城镇停留在“赶集”的水平。在东部一些小城镇,基层政府只顾招商引资,不顾居民生活环境,往往导致一方面烟囱高立、工业经济欣欣向荣,另一方面,城镇街道污水横流、蝇蚊肆虐,当地百姓叫苦连天。另外,由于缺乏基本的日常管理,一些新兴的小城镇人员混杂,甚至成为“黄赌毒”聚集、藏污纳垢的场所。
第三,对中国小城镇的“社区建设”缺乏应有的重视。社区是城镇居民生活的基本区域,它在整合旧居民和“新移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中国本身缺少“公民社会”的传统,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单位体制”,对处理公民与国家关系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小城镇的社区要么成为政府系统的“附属单位”,承担着很多行政职能;要么发育不完善,无法发挥功能。未经发育和重视不够的社区,消解着城镇发展的社会基础,非但未形成应有的公共服务能力,还降低了小城镇对居民的吸引力,这成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
中国小城镇建设的思路调整
中国小城镇建设之所以困难重重,最主要的原因是“动力倒置”。要明白,小城镇不是特定区域的独立王国,其发展的根基虽然在农村大地,但是离开了更广阔区域的经济社会环境,其竞争优势也会暗淡无光,仅仅着眼于小城镇辖地区域的发展,是没有出路的。
因而必须要转换思路,对于小城镇的发展,不能采取“撒胡椒面”的方法,而应该重点关注县域城镇、城市圈或城市带周边城镇的发展。要根据小城镇自身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推动小城镇从更广阔的空间寻求动力,积极主动地争取产业合作、融入中心城市区域,制定联结区域市场、辐射农村腹地、突出发展特色的发展战略,真正进入到“区域需求—城镇沟通—带动农村”的体系中来。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第二篇: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重点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新格局发言稿
城市是发展现代经济的引擎,构建协调发展的城镇新格局是城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和实现发展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建成“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强调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xx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型城镇化、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机遇,按照“核心带动、沿江开放、分区指导、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绿色发展、产城融合,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升城市功能和宜居水平,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优化空间开发格局,推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取得一定成效。
1.以规划为引领,优化大中小城市布局。xx作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城市群中心城市,是区域的经济、教育、科技、医疗、文化、交通、商贸物流、口岸中心,下辖六县(市)四区,周边有伊春、鹤岗、双鸭山、鸡西、七台河等城市环列,辐射人口1200万,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拉伸城市框架、打造“双百”城市的目标,即到2020年,把城区建设成为建成区规模100平方公里以上,城市人口规模100万左右的现代化城市。积极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与周边地市紧密合作,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纽带、以产业联盟为基础、以差异化发展为互补,共同加快沿边开放、积极参与12+2区域合作机制,形成了1-1.5小时经济圈,努力构建起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在行政区布局上,依据区域特色,着力构建以市区为核心、中心城镇为骨干、小城镇和中心村为基础的新型城镇体系。一是推进西部城市经济区构建。以xx市区为中心,以桦南、桦川、汤原为腹地,发挥城关镇、重点镇优势,加强城镇的职能分工与协作,推进区域同城化发展。二是加快东部开放经济区建设。重点是发挥口岸与生态优势,以开放为主线,扩大与深化对俄贸易合作,重点推进以xx市区为支撑,以富锦市为区域副中心,以同江、抚远市为两翼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格局构建。三是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以松花江为主线,按照沿江带状组团式布局要求,着力构建“一轴、两心、四区、三景区”的城市空间结构。老城区以金融服务、商务商贸、健康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加快推进现代化综合服务功能全面提升。行政新区西拓,着力提升城市西区服务功能,推进商务中心、物流基地和休闲旅游服务基地建设。围绕产业东进,加快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统筹东风区、高新区、桦西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打造先进制造业核心区、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建设国家级产城融合高效发展示范区。推进城市南延,着力打造高教园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生态休闲区、新型商住养老区,加强四丰山等生态区保护力度。推进江北环境保护与开发力度,实现“两岸双赢”。拓展和优化中心城市发展空间,加快周边村城市化建设。
2.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全面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一是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着力推进大通道大通关建设。xx与俄方口岸和运输通道的衔接进一步加强,以同江中俄铁路大桥、哈佳快速铁路、抚远黑瞎子岛口岸、同江水运港口及xx国际空港为主骨架,以黑龙江、松花江沿岸港口为节点,南北贯通、东出西联的国际运输大通道初步构建。同江中俄铁路大桥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积极利用俄开放远东港口和中俄共建北极航线的机遇,拓展江海联运通道与我国推进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北极通道的联通,开拓黑龙江省出境通道。二是加快完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区域交通枢纽功能不断强化。全面加强交通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建设,新建我国最长高寒高铁线路——哈佳快速铁路,已正式开通,使xx市融入了哈尔滨市两小时经济圈,在国家战略上与哈长城市群的连接日益紧密;
机场保障性扩建正稳步推进,同步启动机场迁建前期工作。积极优化空中航线网络,已开辟国内国际航线13条,通达北京、上海、广州、韩国首尔、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等15座国内外城市。xx年xx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达到66.7万人次,列全省支线机场第二位,今年将突破80万人次。目前,xx域内4c级机场已经达到三座(xx东郊机场、建三江湿地机场、抚远机场)。加强域内公路建设,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支撑。目前公路路网总里程达8751公里,境内哈同、鹤大2条高速公路。
3.以打造“特色镇”为突破口,推进小城镇全面发展。一是把握主题风格。坚持一县(市)一主题、一镇一风格,大力推进城关镇、重点中心镇、特色小城镇协调发展,使基本公共服务不断向镇村延伸,农业、商贸、旅游、民俗风情等各具特色小镇发展不断加快。二是推行市场化运作。结合城市近郊城乡一体化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房地产开发,以地融资、以旅游资源融资、以农融资,努力形成“特色农业主导型、工矿主导型、商贸主导型、边贸服务型、生态旅游型”等个性鲜明、类型不同、功能各异的小城镇。建立土地有形市场,推进土地拍卖及挂牌出让制度,推动城镇政府控制土地一级市场,保障各类经济主体能够平等获得土地使用权;
建立土地流转制度,支持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采取协议出让、转让、公开拍卖或租用的方式进行流转,支持农民将承包的土地进行有偿转让,逐步向种田大户或龙头企业集中,促使土地实现规模经营。三是着力提升城镇品位。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我市现有国家旅游名镇1个(街津口乡),全国特色小镇1个(香兰镇),省级旅游名镇1个(亮子河),“百镇”试点7个(郊区敖其镇、汤原县亮子河镇、汤原县鹤立镇、桦南县土龙山镇、桦川县新城镇、富锦市二龙山镇、同江市街津口乡),国家重点镇6个(东风区建国镇、郊区莲江口镇、桦川县新城镇、汤原县鹤立镇、桦南县土龙山镇、富锦市二龙山镇)。
4.以创新城市管理为动力,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一是推进城市管理方式改革。整合信息平台,积极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综合利用各类监测监控手段,强化视频监控、环境监测、交通运行、供水供气供电、防洪防涝、生命线保障等城市运行数据的综合采集和管理分析。促进多部门公共数据资源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鼓励地方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推进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公共交通、便民服务设施等的市场化运营。二是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在城市管理机制和体制上先行先试,在全国率先成立城市管理机构,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需要,在原有机构职能的基础上,加快了大部制改革进程,将城市地上空间管理内容全部集中到城管部门管理,实现了城市管理的职能统一、效率提升。三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县(市)落户限制,完善xx主城区落户标准,推行居住证管理制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xx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3.4%,较xx年增长1.5%。
5.以转型升级为重点,着力提升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提升区域中心城市服务功能。以高端化、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为方向,加大服务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形成与区域中心城市功能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第一,打造区域教育服务中心。发挥xx市高校、职校、科研院所集中的优势和资源厚度,着力在重点学科和专业人才培育上下大力气,积极支持xx大学等省属院校的发展,加强临床医学、材料工程、机械制造、涉外护理等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建设,推进应用型本专科建设,着力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锻造更多创新型和实用型人才。第二,强化区域医疗服务中心功能。发挥xx市区域医疗科研、教育、服务等综合优势,着力推动佳大一附院、中心医院、中医院等区域龙头医疗卫生机构做强;
做精肿瘤医院、妇幼保健院等特色专科医院,全面提升整体医疗卫生服务技术水平;
支持佳大三附院建设中国脑瘫康复示范基地及东北亚脑瘫康复中心,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实现全市医疗卫生计生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发展。第三,全面提升国际化程度。加强城市有线宽带和高速移动网络的全覆盖,互联网普及率xx年达到91.5%,促进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各领域深度应用,建设智慧xx。以旅游国际化为突破口,着力推进政府管理、社会服务、经济贸易、城市设施、科教文化、生活居住、市民观念的国际化。二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三篇大文章”,抓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推动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第一,推动“老字号”企业改造升级迈出新步伐。加强“老字号”重点产业项目培育和储备工作,引导推动各类骨干企业工艺改进、装备更新、产品研发,着力增加有效供给,推动装备、石化、能源等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老树发出更多新枝。迪尔公司新上摘棉机生产线后产值同比增长50.5%,电机股份总包的世界首台套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主氦风机设备通过出厂试验、首台“华龙一号”电机型式试验完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冬梅豆粉杂粮深加工、骥驰拖拉机大马力拖拉机等一批“老字号”企业技术改造项目顺利实施。xx年上半年,全市“老字号”规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7%,实现利润同比增长52.7%。第二,推动“原字号”企业深度开发实现新突破。梳理规模以上“原字号”企业152户,推进“原字号”省重点产业项目32项,xx年上半年,全市“原字号”规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亿元、同比增长10.6%,实现利润2亿元、同比增长23.4%。“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批规模大、链条长、投资主体实力雄厚的产业项目加快推进,富锦象屿玉米深加工等17个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富锦市、桦楠县玉米燃料乙醇项目进展顺利,建成后将新增年农副产品加工能力200万吨左右。第三,推动“新字号”培育壮大实现新发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梳理规模以上“新字号”企业38户,海瑞特高性能特种树脂、润特科技医学影像3d打印等项目加快建设。xx年上半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10.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31.78亿元,同比增长5.7%。开展千户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xx市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三年培育计划实施方案(xx—2020年)》,累计新注册科技型企业78家,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全市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总数达到14家,入孵企业246户,拥有专利总数达到65件,吸纳科技人员324人,xx年全市登记科技成果应用率达到67%。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火炬计划农机特色产业基地申报工作扎实推进;
启动了以xx大学为主体、市校共建xx市工业技术研究院工作;
佳龙粳星创天地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星创天地,填补了我市空白。三是加强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产城融合发展。重点推进xx国家级高新区、xx绿色食品产业园区(经开区)、富锦绿色食品产业园区、黑龙江桦南经济开发区绿色食品产业园区、汤原县工业园、黑龙江(抚远)中俄沿边开放示范区、同江经济开发区、桦川经济开发区建设,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编制和完善园区发展规划,完善园区科技创新、研发应用、试验示范、科技服务等公共服务功能,切实提升园区产业集聚和项目承载能力。
6.以环境整治为重点,加快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一是大力推进环境综合治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重要指示,加快建设生态强市,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精准落地,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进展顺利,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分区初步确定。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开展“清河行动”,松花江xx江段Ⅲ类水体比例达到90.6%。实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和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空气质量年均优良天数达到320天以上,为“中国最佳生态环境魅力城市”。二是提升城市建设质量。着力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合理确定各类城镇的发展规模,划定保护性空间,统筹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推进“三供三治”建设,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加快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近两年累计完成棚户区住房改造2.26万套,以棚改促城镇化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城市功能不断提升。推进绿色城市、智慧城市和人文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内在品质和魅力。实施城市园林绿化品质提升工程,建设松花江滨江景观带和沿江十里景观带,打造亲水文化,深入挖掘城市文脉,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建筑和特色街区。优化消费环境,打造区域最佳人居城市以及创业、消费中心,组建了龙江东部旅游产业联盟,加快黑龙江东部旅游集散中心建设。三是大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按照布局美、环境美、建筑美、生活美的要求,突出抓好中心村建设和旧村改造,2014年以来,累计在500多个中心村全面展开系统建设。xx年,全市投入到美丽乡村资金达11.62亿元,重点启动建设121个中心村“三供三治”、道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标准化建设,开展“五清”行动,推动中心村公共场所绿化美化,统一规划建设农村生产性公用设施。
总体看,xx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城市优势,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上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与全国发达地区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城镇化率明显偏底、基础设施明显偏弱、产业支撑能力明显不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明显不高,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有利契机,深掘农业资源、区位、生态、产业、口岸等资源禀赋和优势,加快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壮大县域经济和培育发展特色小城镇,提升城市功能和宜居水平,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产城融合,不断增强xx市的区域中心引领、辐射、集散功能,加快把xx市打造成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城市群中心城市,建设成xx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要战略支撑点和增长极。
第三篇:小城市城镇化与社会转型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正在经历着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工业化运动和一系列高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长久以来中国奉行的是城乡二元发展模式,时至今日这种发展路线诸多弊端已经显现,唯有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城乡一体化才能完成中国社会转型实现新的发展。本文从小城镇的视角剖析城镇化和经济改革并给出浅陋意见和看法。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小城镇角色定位社会转型城乡一体化
一.城镇化定义:目前关于城镇化的概念国内尚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概念。城镇化简单的解释就是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具体包括:
1.人口职业的转变,即农业转变为非农业的第二第三产业,表现为农业人口不断减少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
2.产业结构的转变,工业革命后,工业不断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工业化的发展带来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多余人口向城市转移。
3.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空间分布由分散状态变为集中。
二.调研与分析:
1.目前小城镇现状
相对于我国工业化和非
农业化水平而言,我国城镇化
发展水平整体偏低,部分原因
是由于我国在工业化和城镇
化过程中走过弯路,实行计划
经济而非商品经济模式。改革
开放至今,中国的城镇化实现
了高速发展。具体表现为:发
达地区城镇化发展较快;欠发
达地区发展严重滞后;东西部
发展不均衡。沿海地区工业化
水平较高区域如辽宁、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城镇化发展很
快。中部地区发展较快,西部图2-
1地 区如新疆西藏甘肃青海等省份和西南边境地区发展相对落后。(如图2-1)
2.空间分布与形态
小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形态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枢纽区区域规划影响的以大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逐渐向外辐射,在空间结构上成辐射状散点分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卫星城。这种空间分布是以大城市的发展战略问题为核心的,以提高大城市的发展质量为目标。另一种是均质区的区域规划影响的均匀带状分布。均质分布的城镇在主要特征指标上基本一致。如工业区为特色城镇、农业区为特色城镇、风景旅游为特色的的城镇。这些小城镇由于区域性产业结构趋同,在城镇化水上平很接近,加之地理位置上连成片所以在空间结构上表现为均质分布。
3.经济结构现状
鉴于中国幅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小城镇的经济结构会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本文做分类讨论,抽取不同地区的典型来分析。以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温州苍南小城镇金乡为例,该城面积5平方公里,人口约5.3万,经济以轻工业为主。该镇以复合材料、包装印刷、塑料薄膜、商标标识为四大支柱产业。此外,该镇还发展了旅游、生
态、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轻工经济。2002年,其中工业总产值23.2亿元,农业产值
0.6亿元,外贸出口供货值1亿元。该镇经济结构多元、特色明显是东南沿海城镇化发
展的一个缩影(如图2-3),代表了区域城镇化水平;以中部部中等发达地区的安徽宿
州市某小城为例,该城年地区生产总值120
亿元,全年外贸进出口额为5000万美元产
业结构为35.8:38.7:25.5,二三产业占比
提高到64.2%。以纺织服装等轻工业、农副
产品加工两大产业作为支撑,产值占全县工
业总产值的60%以上。此外该县发展标准
化养殖、家庭农场等特色副业。这种经济结
构中,第一产业和二三产业比例相当,它体
现了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典型的中等水平;以
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甘肃定西市某小城为例,该城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黄河上游,是甘图2-
3肃省中部一个历史悠久的小城。其经济主要以农业、手工业为主,是典型的粗放型和
劳动密集型产业。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09721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为40452万元,第二产业29250万元,第三产业40019万元。数据显示,农业手工业是其支柱产业并
占有很大比重,总体来说该城经济实力较弱,经济结构单一,城镇化水平发展滞后。
4.人口结构与规模
人口要素对城市规划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人口要素包括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人
口规模是决定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最基本标杆。它是我们估算未来居住、办公、工业生产
和基础设施需求的基本依据。人口结构是指一定范围
内整体人群中特定人群的比重。它可以参照年龄、性
别、家庭类型、文化、经济水平以及健康状况等进行
分组。不同的人群会有不同的需求。目前中国正在经
历快速城镇化变革,大量农民工不断向城市转移,各
地城市人口规模不断膨胀,而农村人口老龄化日趋严
重。通常65岁以上的人口比率超过总人口的7%,就
进入“老龄化社会”,而超过了14%就被称为“老龄
化社会”。中国在2005年达到了7.6%。实际上中国
在2001年就已开始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这就意味着
中国人口红利即将结束,中国城镇化发展将要面临人
口老龄化的问题。(如图2-4)图2-
45.国家宏观政策
新时期国家为了加快城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优惠
政策。十八大报告明确阐述了关于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的方针,本文摘出了相关内
容:
1、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
问题的根本途径。
2、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
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3、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
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了城乡均衡发展并指出未来中国城乡发展的新方向,结束长久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模式的弊病。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现阶段的中国社会贫富差距增大地区发展失衡,随之而来的是尖锐的社会矛盾。这种背景下,中央敏锐的洞察到了这种严峻的形势进而开始着手对解决农村问题,并且把农村问题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不难看出中央关于全面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决心和信心。根据十八大的战略部署,将来国家将会把更多资源向农村调配,通过城市带动农村共同发展,相信这种政策倾斜一定会给农产业带来更深层次的发展和机遇。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国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将更加和谐,生活将更加富足、更有质量。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一个政策方针,势必会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三.问题与对策
目前中国经济正在快速发展,经济因素会带动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结构的转变。中国正在经历一场轰轰烈的城市化运动,经济的联动会导致城乡一体化。但中国城镇化的发展不可避免的面临一系列的问题。首先,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城市和乡镇面临着诸如:资源少发展慢、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单
一、长期二元模式等发展瓶颈。其次,沿海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过快,过分强调经济利益盲目发展,缺乏理性。
解决城镇化的问题就意味着和改变传统的思维观念,寻找新的发展思路。国内一些地方的发展模式会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1.准确角色定位
小城市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周边的大城市。因此其发展应做好自己的定
位以避免走弯路。以山东半岛为例,山
东沿海工业基础较好的城市优先发展第二产业,北部和内部经济相比落后的地
区发展特色农业。以山东泰安市为例:
泰山区发展苗木花卉基地、岱岳区发展特
色大棚、肥城发展有机蔬菜、新泰发展黄
花菜、宁阳县发展双孢菇、东平县培育优
质大蒜。这些地方依靠规模化经营从而成为全国闻名的蔬菜基地并且在此基础上
发展副食加工,深加工走轻工业路线来图3-
1提升城镇居民收入。山东模式给我们的启示是依据周边资源环境做好准确判断,找准自身角色会在发展经济发展上少走弯路。(如图3-1)
2.多元化发展模式
建设小城镇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人口出路的一个重要出路,国内近几十多年来小城镇发展积累了几种典型的模式,即“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
苏南模式是指江苏常州、苏州、无锡镇江等地通过发展乡镇企业来实现城镇化。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发展乡镇企业,政府在其中扮演引导角色。温州模式指浙江东南部以家庭工业依靠市场运作而发展城镇化的模式。温州模式实行的是小商品大市场,温州商人在全国建立销售网络然后把自己生产的低成本的小商品销售出去。珠江三角洲模式是对广东省珠江流域中以广州、深圳等为中心的14个市县自改革开放以来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的特征概括。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利用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以其地理区位、土地和劳动力等优势与外来资源结合而创造的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外向型快速工业化经济发展模式,它有以下几个典型特征:一是政府主导;二是外向经济;三是民营经济的快
速市场化;四是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联动。
国内小城镇建设因其具体所处的环境不同显然不能照搬这几种发展模式,但是可以借鉴其发展的经验以及他们对自身角色的定位和对整体经济大环境的判断。对于缺少发展工业资源整合的小城镇应该在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前提下发展和农业相关的轻工业、副食加工、养殖等产业链条上下游附近的产业,努力实现规模效应。拥有文化资源优势的小城镇开发特色特色旅游同时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旅游经济作为支柱产业。拥有地区区位优势的可以整合大城市工业资源优势的城镇着重发展第二产业,发挥卫星城的作用。对于小城镇的发展政府一方面要给于优惠政策另方面要积极给予引导以多元化的发展策略改善小城镇的经济结构,促使其健康富有特色的发展。
四.结论
选择一条正确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是至关重要的。从长远来看城镇一体化适合中国的国情,它不仅有利于城乡均衡发展,同时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快小城镇建设应当成为推进城镇化的主要方式。打破长久以来城乡二元的发展模式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城乡一体化是完成社会转型的必要条件。参考文献:
·小城镇建设现状及发展研究 何亚龙(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国内城镇化研究的现状评估 张亚强(邢台学院城镇化研究所,河北邢台054001)·城镇化研究综述 郭荣朝(襄樊学院地理学系 湖北襄樊 441053)
·崔功豪,马润潮.中国自上而下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J].地理学报,1999,(2).·汤茂林,姚士谋.江苏省城市化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J].城市规划,1999,(6).·杨培峰.城乡一体化系统初探[J].城市规划汇刊,1999,(2).·甄峰.城乡一体化理论及其规划探讨[J].城市规划汇刊,1998,(6).·马武定.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中国城市化的危机与希望[J].城市规划,1997,(6).·]熊宁,曾尊固.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两种透致性制度创新和变迁及其协同效应[J].城市规划,1999,(3).·]辜胜阻,李永周.我国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方向[J].中国农村经济,2000,(6).·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战略和政策研究课题组.城市化道路的国际比较及启示【R].中国城市发展,2010.·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一北京:中华书局,2000
第四篇: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摘要:当今我国,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问题的出现,城乡差距的不断增大,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已经成为现时代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结合当代我国的国情,分析加快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了解小城镇发展的优势以及不足,开拓创新,结合当地情况,走一条特色小城镇建设的道路。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城镇化
一、加快小城镇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当前,随着城市化问题的出现,以及大中城市承载力日趋饱和, 加快小城镇建设,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为农民工转化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机会,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己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同时,结合当地情况,走一条特色小城镇建设的道路,也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重大战略选择。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提高城镇化水平, 转移农村人口, 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 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推进城镇化条件已渐成熟, 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整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被放在了“五个统筹”的首要位置,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既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是解决城市化问题,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发展小城镇走中国式的城市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因此,我们要抓住当前城镇化建设的大好时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充分利用小镇发展的优势和潜力,解决小城镇建设的不足,结合各地情况,打造出一批具有较强服务能力和辐射能力的特色小城镇,从而将我国的城镇化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的优势和潜力
小城镇作为覆盖农村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在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
展,启动农村市场方面发挥着示范和辐射作用。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就要利用小城镇发展的优势和潜力,形成城乡互补的新机制。与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作用:
第一,加快小城镇建设能够吸聚大量农村人口,有助于把实现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化,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发挥的重要作用。小城镇与农村相比, 小城镇虽然处于城市体系的末端,但仍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保障制度等方面具有大的比较优势,是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的有力保障。与大中城市相比, 小城镇又具有面向农村、量大面广、转移成本低等特点, 能较好地解决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转移的适应性问题。因此小城镇是开辟农村城市化的新路,它是沟通城乡的桥梁和纽带,是实现大量农村人口城市化的主要途径。
第二,加快小城镇建设,推动城乡经济交流发展,有助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小城镇是沟通城乡的桥梁和纽带,是城郊型经济的平台。首先,小城镇是城乡商品市场交流的平台。当前,随着城乡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增大,而农村对工业品需求量亦增大,小城镇成为城乡互通有无、优势互补的平台。其次,小城镇是城乡人才流动的平台,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的结构性问题突出,小城镇可以发挥在城乡人力资源的双向流动中的纽带作用,引导城乡人才有序合理流动。再次,小城镇是城乡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平台,信息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这必然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节奏和农产品的销售,小城镇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是促进城乡信息交流的最好平台。
第三,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助于是促进农民观念转变,推进农村现代化。小城镇作为连接城乡、工农的纽带,将大中城市的先进文化理念、生活方式等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小城镇, 再由小城镇发散传递到周边农村,为农民现代化提供了现实条件和可能。加快小城镇建设不仅可为进入小城镇的农民知识化提供各种方便条件,也对农民向市民转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促使农民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改变,实现人的现代化。
三、当前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小城镇建设迅猛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小城镇的建设和管理也存在着十分突出的问题,集中体现在:
第一、小城镇规模偏小, 辐射能力较差,集聚功能难以发挥。小城镇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定人口的聚集体, 其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因此,小城镇规模不够大,人口的数量少, 就会造成小城镇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 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小,导致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过高,小城镇基础设施不健全,不能满足小城镇居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制约了小城镇的建设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小城镇功能的发挥就会受到极大影响。
第二,小城镇建设整体规划不强,布局不合理,特色不够鲜明。小城镇作为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必须用成熟的思想指导其建设,以保证小城镇的健康、有序的发展,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小城镇建设缺乏总体规划,缺乏正确的指导和科学的管理,并且受资金、人才及观念等方面的限制, 目前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普遍存在起点不高、定位不准观念不新等问题。同时, 在城镇规划中, 往往忽视对自身历史渊源、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等个性特质的把握,使小城镇建设缺乏特色。
第三,小城镇发展建设资金短缺,投入严重不足,使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功能较为单一。对投资缺乏吸引力资金不足是全国小城镇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小城镇建设和阻碍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尽管小城镇的投融资体制目前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但政府仍然是最重要的投资者, 特别是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收益小、问题多, 市场化运作难度大,社会资本参与小城镇建设管理的机制尚未形成。加之,地方财政配套财力不足,小城镇普遍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的现象。
第四,小城镇建设权责不明,管理混乱,改革滞后。由于小城镇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不能形成集中统一领导,政策资源和资金项目比较分散,不能集中投向重点小城镇, 未能形成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合力,城镇建设管理中存在盲目性、随意性。同时, 由于主管部门间职权交叉, 责任不明, 加之改革滞后, 对小城镇的建设管理有时放任自流, 在管理上执法力度不够, 违规建设、未批先建、乱搭乱建等现象突出。
四、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的对策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兼顾,把小城镇建设纳入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中,运用市场机制多元化融资,紧抓
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政策配套,增强小城镇辐射带动作用。以制度创新推进小城镇建设,努力提高小城镇管理水平。切实做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全面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协调发展。
第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作为基本前提,全面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小城镇规划要按照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的要求,体现高起点、可持续,从而使城镇健康有序地发展。在完善城镇发展规划中,必须突出科学性,要按照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规律办事,根据其区位优势、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依据历史文化特色布局,在布局上确定好小城镇的性质、功能和基础设施规模,注重实效,真正走一条以市兴镇、产业立镇之路,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的发展道路。小城镇建设规划必须面向“三农”问题,坚持把“农村工业化、农村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作为发展目标。形成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工农联动、城乡互动的新机制,增强城镇对农村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二、运用市场机制多元化融资,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小城镇建设要通过市场经济的运作方法,创新小城镇建设资金筹集的渠道和机制,摆脱对财政的依赖思想,使小城镇建设从过去主要依靠政府投入,转变为向社会向市场要投入的机制,运用城市经营理念,盘活城市公共资产,走资本运营的路子,逐步朝着国家投入为辅,社会投入为主,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的形式过渡。完善小城镇地财政管理体制,从制度上保证小城镇建设的稳定的资金来源。在城镇土地转化和升值、房地产增值中筹集建设资金,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城镇公用事业、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大力吸纳社会各方面资金用于小城镇建设,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培育资本市场。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给予资金和政策的倾斜与扶持,努力为小城镇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第三、抓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政策配套,集聚农村人口,增强小城镇辐射带动作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现代化是城镇化的关键之一,要充分考虑小城镇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带动功能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载体功能,增强人口凝聚性,使农村人口有效地向小城镇集中,积极探索农民安居、就业、失地补偿、社会保障的有效办法和途径。推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向周边乡村延伸,实现城镇化。同时,紧抓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设施,促进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重点解决水、电、路和生活垃圾处理等问题,切实改善城镇人居环境。
第四、以制度创新推进小城镇建设,努力提高小城镇管理水平。要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因此,抓好小城镇建设的同时,必须提高小城镇的管理水平。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同时,进行体制创新,深化小城镇综合配套改革。首先,要全面落实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确保城乡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积极为城乡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创造有力条件,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其次,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决策管理水平。将政府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搞好城乡社区服务上来,要不断加强村镇建设管理方面的执法力度,实现建设管理规范化,创造有序、文明的农村环境,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贾玉洁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思考[期刊论文]-改革与开放 2011(4)
2.许经勇 我国城镇化体系中的小城镇建设问题[期刊论文]-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1)
3.刘羽平.何跃飞 论发展小城镇在中国城市化道路中的重要意义[期刊论文]-科技经济市场 2007(1)
4.宋先道.李瑶 农村小城镇可持续与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期刊论文]-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6)
第五篇:民营经济发展与小城市建设
民营经济发展与小城市建设
(一)以行政级别划分城市未必好
小城镇、小城市的划分,乃至大中城市的划分,是一个模糊概念,相对性概念。仅仅以人口数量划分,未必准确。以省级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作为划分标准,把县以下作为城镇,更难以让人信服。深圳市的现代化程度我看超过了重庆,但重庆是中央直辖市,深圳市是副省级市。浙江省义乌市现在是县级市,在我看来它已经很象一个中等城市了。最近我还到了甘肃省平凉市,它是地级市,但与义乌市相比,现代化程度还较远。可它的文化内涵似乎更丰富一些。而我的老家山西省榆社县城,这些年来发展也不慢,搞了一些基础建设,但给我的感觉,它还更象一个集镇、小城镇。中国是一个官本位的国家,什么都以行政级别来划分,这好不好?我觉得不好。现在我国已经在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是现代市场经济,而许多东西还保留了行政级别的划分,如副省级企业,地厅级企业,县处级企业,科级企业,甚至和尚、尼姑还有处级、科级之别,„„这种等级制概念,不仅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而且含有封建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妨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概念,废除行政级别概念。是什么就说它是什么,不必都与行政级别挂钩。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是走向市场和发展了民私营经济
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最明显的是经济获得了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城市建设飞速前进。路线对头了,思想对路了,一切工作都走向正路、顺路、大路。
在这些成就中,我以为最伟大的成就有二:一是抛弃了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包括缩小了指令性计划,放开价格,初步建立了各种生产要素市场,使市场在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和有限资源方面发挥作用。以前有些经济学家回避市场经济概念而称为市场取向的改革,现在市场经济已成为标准用语了。我的看法,改革就是彻底否定计划经济,而实行市场经济,才取得了这许许多多的成绩。但我不赞成说市场经济体制现在已经建立起来了,只能说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理由是:大批国有企业的改革还不到位,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就不能说已经建立起来。加上政府职能转换严重滞后,许多宏观管理的职能还是依靠行政手段操作;再加上资本市场的发育也只是初步的,国有资产并没有上市交易,怎么能说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起来了呢?我们国家在宣传上喜欢吹,老说国企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效益如何如何的好,实际情况是这样吗?多年的印象往往是不好时才说好。但市场经济的改革确实是成绩很大很大,并且这种改革已经不可逆转。我们国家在这二十多年取得许多成绩的原因,都可以归结为市场经济的改革。采取了市场经济的改革,我们才能参加世界经济的大分工,一体化进程。
二是重新出现并发展起来一大批非国有制经济,民营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三资”企业,乡镇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在所有制结构上彻底改变了公有制一统天下的局面,使混合经济成了新的经济特色。改革开放前我国坚持了二十多年的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那时的公有制,不是统包统配的国有制,便是“二国营”式的集体所有制。按照传统观点,这种公有制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但坚持的结果怎样呢?不但满足不了国家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按照斯大林的观点,这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而且最终把国民经济引向崩溃的边缘(这是“文革”结束时的一个评价)。所以,改革开放一开始,我们一面对原来的公有制的具体形式进行了改革的漫长探索,这种改革直
到现在尚未到位,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另一方面又在公有制的身旁和缝隙中发展起来了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包括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主要是“三资”企业),乡镇企业,包括发展各种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这些都是民间投资来办的结果。所以有时我也把非国有、国营的经济统称为民营经济。这方面的改革是最有成效的。到现在为止,它们已经成了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活力源。中国经济近些年来的增长,主要是依靠了民、私营经济的发展,而不是主要依靠国有制和老集体经济的增长,后者实际上处于萎缩状态。正因为非国有经济出身不好,但实际表现良好,作用越来越大,所以才有了十五大报告的这两句话:“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以及“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句话是以往党的文件中从来没有讲过的,所以是一个突破。但这种突破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实际表现争取来的。有了这个实践,我才敢说,整个社会主义时期都应当是公有、私有并存。我们绝对不能再搞单一的公有制了。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应当把公有、私有都包括进来。9月4日《参考消息》译载了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德里的一篇文章《混合经济是二十世纪最宝贵遗产》。他说,十九世纪发现了资本主义,二十世纪美国、西欧和某些亚洲国家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主要依靠混合经济的多种模式。我看今后中国经济的增长,也要依靠“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了。多种所有制又联合、又竞争,共同发展,岂不就是混合经济吗?所以,我认为民私营经济的重新出现和发展,是改革开放的最伟大成就之一。
不仅如此。市场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其实是互为条件、互相依托的同一经济的两个方面。市场经济必须以产权主权多元化,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基础、为依据,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又必须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前提、为条件。没有市场,就不会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也建立不起来。前面说了,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不可逆转,同样,中国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也不可以阻挡。历史将证明,中国绝对不能再搞什么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了。它们都要沿着同一的道路发展下去,由低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由单个发展到混合发展。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多种所有制,特别是非国有制经济,应成为我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
(三)小城镇、小城市建设,应以发展民私营经济为依托
近些年来,我们国家对于中小城市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杜润生同志指出,“我国是一个缺乏城市的国家,百分之三十的城市人口,与工业化程度不相适应,会引起诸多问题,绝不可轻视。”还有的学者说:城市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应以发展中小城市为主。我很同意这些看法。
中国要改变二元化的经济结构,必须把农村大量的富余人口转移出来,办非农产业,建设城市,才能走向现代化。所以,发展各种类型的城市,特别是建设大量的中小城市,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战略课题,是一个长期的根本方针。它涉及到上亿人、几亿人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涉及到人口户籍政策、就业政策等等的调整,涉及到大量资金的来源和筹措,更涉及到建设的规划和管理等等。从根本上说,它还涉及到农业的发展程度,特别是粮食生产有多大支撑力的问题。并不是想发展建设城市就能发展建设起来的。
我以为城市的发展,特别是小城市、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以民私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为条件、为依托。这是二十多年来小城市、小城镇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
民私营经济,主要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等等。它们全是利用民间投资办的,是以民为主体的企业,老百姓的企业,非国有国营企业。在我国情况下,主要依靠国家投资来办企业,建设城市,是不现实的。今后大城市、特大城市也许还主要直接依靠国家投资来建设,但也要吸引民间投资。而中小城市、小城镇,只能主要依靠民间投资,用老百姓的钱,办企业,办文化教育事业,办第三产业,建设城市。城市不仅仅是人口的集聚地,而主要应当是大批企业的集聚地。如果说,企业是一个个现实的生产力的点,那么,城市则是生产力的群。有了众多的企业,才可以实现专业化的分工,企业之间的配套生产,公共设施的协作共用。城市也好,城镇也罢,有了众多的非农产业,才能把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带动起来,才能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才能有整个居民素质的提高,才能提高社会的生产效率。大城市、特大城市可以是大中型企业为主导,但也要办众多的中小型企业,否则,就业便成问题;而小城市、小城镇,必须和必然是中小型企业为主,民私营经济为主。
我国现在已经有了很多的这种实例。
比如温州市,大家知道,温州这二十多年来经济的蓬勃发展,主要是依靠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那里国有、集体企业比重很小。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起来以后,人民生活便大为改善,城市面貌也大为改观。八十年代末我到温州考察,感觉它还是一个破旧的老城,街道上大点的汽车都走不开。而十年后去看,完全变样了,高楼大厦起来了,街道、设施也象个大中城市了。飞机、火车也通了。飞机场、高速公路据说都是民间投资办的。这是一个老城市改造为新城市的实例。它依靠什么?完全依靠的是民私营经济的大发展。民私营经济成了城市发展的实际内容和有力支撑。
温州市的南面还有一个龙港市,完全是依靠农民投资办起来的。它是一个新城市,生产型城市,它的主体同样是民私营经济。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政府只是做了组织工作、规划工作,制定政策,加以引导。
至于象台州市、义乌市,同样是依靠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义乌市是依靠小商品市场的发展,带动了一大批中小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民进城;城市的扩大,把周围的专业村、专业镇包括进来,变成了城市的组成部分,而向现代化城市前进的。同样是一年一变样,几年大变样。这次我到义乌开会,感到它同几年前大不一样了。还说它是县级市,我看比北方一些中等城市都漂亮,都先进。而义乌市一些民营企业,也完成了二次创业,达到现代企业水平了。
所以,建设城市,发展城市,必须同发展民私营经济结合起来。小城镇建设,要以乡镇企业的集聚为前提。乡镇企业以及整个民私营企业,太分散了不行。集聚了,才能有规模效益,才能有其他企事业的发展。现在一些地方建立工业园区,民营企业开发区等,则是引导企业集聚的好办法。
(四)建设现代化城市要坚持高标准
两年前广东提出要加快率先实现或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这次来浙江,才知道浙江也提出了类似的目标或战略。义乌市则明确提出要建设成为“现代化商贸名城”。我听了很受鼓舞。直观的感觉,这些地方确实已经相当的现代化了。高楼大厦,电灯电话,宾馆饭店,电器电
脑,车水马龙,商业服务,从表面看都很象那么回事了。我们住的“银都酒店”,据说是四星级,也很漂亮、舒适。但仔细观察,又感到粗糙一点,土一点,层次低一点。
去年,我从报纸上看到,我们社科院有位学者,在广东发表意见,提出中国的现代化要有自己的特色,标准可以低一点,不必照搬国外的模式。我坚决不赞成这个意见。难道中国特色就是低标准吗?如果是低标准,人家承认你吗?
我早在二十年前就发表过这样的观点: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概念,并且是动态性概念。要达到公认的标准,人家才能承认。不要把中国特色同高标准对立起来。在建设四个现代化过程中,是要有中国特色,也必然会有特色。大有大的特色,小也有小的特色。每个地方,每个城市都应有自己的特色。例如,义乌市是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就是特色,商贸名城也是特色。很多城市,就是靠特色出名的。没有特色就没有优势,就没有自己与其它地方不同之点。所以,强调特色是对的,要时时事事注意保持、发扬和提高自己的特色。但建设现代化城市,绝不能降低现代化的标准。
为了建设现代化城市,我还想提出一个观点,就是现代化城市还要有自己丰富的文化内涵。要有旅游景点,历史遗产,文化、教育、科学设施,特别是要有高素质的人才和科学管理人才。使居民不仅要有生产、工作的场所,还要有生活、休闲、娱乐场所,而且处处能受到教育,学到知识,增长见识。我这些年每次到绍兴市,都觉得它文化内涵丰富,可看的东西太多,能学到东西。深圳市这些年来的建设,文化内涵也越来越丰富,污染较轻,空气清爽,才能吸引国内外的许多旅游者去旅游,甚至去居住,休闲,而不仅仅是看你的“现代化”。因此,我还主张把文化科学设施等等列入现代化内涵之中。现代化城市的标准要高,内容要丰富多彩。
(五)不妨引进“城市形象”的概念
自从邓小平同志作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变了中国的形象”,以及“要树立一个好的形象,一个安定团结的形象”等论述之后,我国已经有学者建立了一个新学科——《地区形象学》,对地区形象的理论,地区形象的设计和建设,发表了创见性的主张。以此类推,我们还可以建立城市形象学、企业形象学等等,研究这些主体的形象和建设。有了地区形象、城市形象、企业形象这些概念之后,我们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就会有形象建设的内容的思考和战略了。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形象问题。形象不仅仅是外在的表象,也有内涵的深刻内容,内在的形象。问题是什么样的形象是好的形象,什么样的形象是不好的形象。形象是自然而然地形成呢,还是有意识、有目标地树立和创造。
我以为在没有“城市形象”概念之前,城市形象的形成是自发的,或基本上是自发的;有了“城市形象”概念之后,“城市形象”的建设,就可以由自发性进入自觉性,包括自觉地改变形象,提高形象,造就形象。
“城市形象”概念的内涵,不仅包括城市的规划布局,街道、基础设施的建设,房屋的建造和风格,包括交通、绿化、景点、公园,包括企业的分布与质量,特别是建立和发展一些什么类型的企业,而且还包括学校,科研单位,包括历史遗产的发掘,文化景观,城市管理,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文明礼貌,风俗习惯,等等。所以,“城市形象”概念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外在的,也包括内在的,既包括经济、政治,也包括文化、教育、科技,既包括精神风貌,也包括道德水平。
我是1949年3月当北京(当时称北平)和平解放后进城的。五十多年来我始终觉得北京确实是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学校林立,人才荟萃,历史遗产、文化景点丰富多彩,是任何城市比不上的。但我对北京的城市建设,一方面感觉到现代化水平逐年提高,另一方面又感觉到把一个古老、和谐、优美、完整风格的古都支离破碎了,实在可惜。如果当时有了“城市形象”建设的概念,有了文化遗产的考虑,也许会接受梁思成先生的建议。现在,许多地方已经看不出它与其它城市有什么区别了。至于城市卫生状况、空气质量、文明礼貌也不如前了。同群众接触最多的售票员、商店服务员普遍看不起外地人,对待乡下人的语言、面孔(很少有笑脸)、风貌,着实印象不好(上海是看不起北方人)。治安状况也不敢恭维。我把这些都归入“城市形象”的概念之中。不能不引起重视。但有些事情已经晚了。
具体建议,我主张把“城市形象”概念引进城市建设之中,作为城市的目标、战略和发展内容来思考和论证,使之具体化并力求现实。特别是要突出特色,突出景观,突出形象的建设。不仅小城镇、小城市要这样做,大城市、特大城市更要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