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边工程”的统筹兼顾与协调发展
“三边工程”的统筹兼顾与协调发展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深入贯彻实施,多元化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三边工程”即:抓好群众身边的组织,建好群众身边的场地,搞好群众身边的活动,已经成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中的主要框架,在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工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三边工程”的统筹兼顾与协调发展,是适应我国新时期群众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兼顾各方,使“三边工程”能够与时俱进,协调发展,在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挖掘社会潜能,强化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建设
结合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把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并作为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在积极发挥各级政府的职能部门领导作用的同时,成立由政府主管领导或主要领导挂帅、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实施全民健身计划领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全民健身工作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制定本地全民健身工作发展规划,统筹安排群众体育工作,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形成一个以政府为主,以单项体育协会、俱乐部为辅的协调高效的组织体系。如:哈尔滨市成立了以主管市长为主任,市教育局、市委宣传部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哈尔滨市实施全民健身计划领导委员会,所辖8区10县(市)、街道办事处、乡镇、社区(村屯)均成立了全民健身领导机构,形成了四级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使群众体育工作事事有人抓,件件有人管;加强了体育总会和单项协会的建设,全市32个体育单项协会和34个民办非企业体育俱乐部,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十分重视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组织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中的作用,在全市903个晨晚练活动站点中,每个站点至少有2~3名社会体育指导员,负责指导和组织群众进行科学健身活动,全市共有4 000多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活跃于群众体育战线上,使群众体育活动能够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群众体育组织建设的加强,为开展好群众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完善服务体系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整合社会资源,加强群众身边的场地设施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对体育事业的投入也逐年递增。同时,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健身,追求完美生活,已经成为当今的社会时尚。自发的和有组织的开展健身活动的人数日益增多与群众身边运动场地严重不足的矛盾日趋严重。为解决矛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使“三边工程”能够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近几年来,各地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积极筹措资金,在政策上给予扶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哈尔滨市在建设群众身边场地设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1.政府规划和建设部门在进行房地产开发和小区改造审批时,要求必须预留体育活动用地,并安装健身设施,如果达不到要求,不予验收。
2.在进行旧庭院改造时,专门辟建社区健身休闲广场,并对其进行绿化,安装健身器材,目前全市已经建成1 000多个不同规模的健身休闲广场。
3.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进行全民健身工程建设。从2000年到2008年,体育局投入近3 000万元,在全市安装健身路径工程近10 000件(套)、健身苑工程5套、标准工程25套、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工程120个,建设农村标准篮球场地166个。打造“一江一河”工程,即:在松花江和马家沟河沿岸集中建设群众健身带。根据地区特点,建设独具特色的羽毛球园区、乒乓球园区、篮球园区、象棋园区、排球园区。
4.鼓励区、县(市)建设体育场馆。对建设体育场馆的区、县(市)给予相应比例的资助,已经对7个区、县(市)匹配近1000万元,极大地调动了场地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5.整合社会资源,扩大群众体育运动阵地。定时向社会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已经有近200所学校、80%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运动场地向社会开放。
6.因地制宜,扩大群众身边活动场地。打造品牌社区,树立先进典型,创建市级体育示范社区,对社区全民健身领导组织、场地设施、开展活动都提出了具体要求,符合标准的社区被评为体育示范社区,目前,我市已经创建市级体育示范社区90个,并投入了90万元的健身器材。对在公园、广场、小区院内自发形成的晨晚练活动站点进行规范管理,开展优秀晨晚练活动站点评选活动。目前,我市共有晨晚练活动站点903个,优秀晨晚练活动站点100个。全市参加晨晚活动的人数平均每天达到100万人次。
7.利用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浇建冰场,开展全民上冰雪活动。全市每年共浇建冰场公益性冰场100多处,民营企业投资建设的滑雪场57个,全年参加冰雪体育活动人数达80万人次。
多管齐下,多种途径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搭建了广阔的运动健身平台,为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了场地保证。
三、发挥政府职能,调动社会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
全民健身是新时期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崇尚“健身、健美、健康”已经成为现代人们共同追求的时尚。全民健身的发展需要政府职能部门进行规划,并组织和领导实施,通过举办大型活动,带动全社会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哈尔滨市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探索出一条以政府为牵动,企业参与、社会支持、市场化运作举办群众体育赛事,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新路子。
1.以全民健身百日系列活动和全民上冰雪活动月为牵动,开展以大型活动为主,大型活动与小型活动相结合的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
开展全民健身百日系列活动。在每年的5月1日至8月10日期间,开展哈尔滨市全民健身百日系列活动,并于5月份在全市举行启动仪式,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广场设中心会场,在8区10县(市)设启动仪式分会场,同步启动,进行全民健身成果展示。百日系列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即:5月中旬开展全民健身百日系列活动之宣传周活动,通过在哈日报整版刊登全民健身百日系列活动方案、活动安排、市长动员讲话、局长答记者问,市长接受电视台专题采访,向市民发放全民健身活动《宣传手册》等宣传方式,大造舆论氛围;6月中旬开展全民健身百日系列活动之展示周活动,通过各区县(市)自行开展健身展示活动和我市集中进行健身活动展示,检验我市全民健身活动成果;7月中旬开展全民健身百日系列活动之社区健身活动周活动,通过开展社区运动会、社区体育运动单项比赛和健身知识社区大课堂活动等活动,将我市全民健身工作向纵深发展;8月中旬开展全民健身百日系列活动之农村健身活动周活动,通过开展“体育三下乡”活动,将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开展全民上冰雪活动月活动。充分利用我市冰雪资源,将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拓展为全民上冰雪,实现上冰雪活动由冰上向雪上延伸,由城市向乡村延伸,并在每年的12月15日至下年1月15日开展“全民上冰雪活动月”活动。通过开展百万青少年上冰雪系列活动、冰上家庭趣味运动会、中小学生冬令营、业余滑雪精英挑战赛、冰球、速滑、冰上保龄球等赛事及活动,带动全市上冰雪活动全面展开。同时,进一步发挥和调动各区县(市)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有效利用激励机制和资金匹配政策,加大中心冰雪场浇建的工作力度,为全市开展冬季群众性健身活动提供更多方便,使上冰雪活动成为我市冬季全民健身的一把火,真正使群众体育活动外延覆盖全市,内涵丰富多彩,中心贴近百姓,形成全市联动、上下互动、月月有活动、季季有高潮、全年不断线的工作格局。
2.发挥哈尔滨市实施全民健身计划领导委员会成员单位的作用,突出五个亿万人群开展活动。市总工会继续举办已经形成品牌的“五一”环城赛、职工乒乓球比赛、端午节龙舟赛;市老龄委举行适合老年人的太极拳演练大会、钓鱼比赛;市教育局坚持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在中小学中普及健身活动,通过举办中小学生运动会,发现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市妇联根据女同志的特点,组织开展迎奥运妇女健身风采展示大赛、妇女健美操、韵律操的推广和展示活动;市农委通过举办农民运动会等方式,拉动农村开展健身活动;市直机关工委开展以推广工间操、乒乓球为主要内容的健身活动。
3.由企业冠名,提供赞助,承办赛事,开展活动。全力实施“
十、百、千工程”,即:举办具有规范性、示范性、影响力的“安利纽崔莱杯”健康跑、“伊达杯”全民健身展示周、“新晚报杯”万人徒步大赛、“北京同仁堂杯”太极柔力球比赛等10项大型群众体育活动;同时指导区、县(市)采取市场化运作,组织开展太极拳、健身秧歌、柔力球、轮滑、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街舞等具有普及性、特色性的适合不同年龄、不同人群的百项群众体育活动;充分发挥市场体育协会作用,利用社会资源,指导承办全国性的太极拳演练大赛、羽毛球分站赛以及举办全市性的市民健身大赛;在社区和乡村举行社区及村屯趣味运动会和农民运动会、篮球、乒乓球、象棋、武术、秧歌、田径等千项喜闻乐见的群众体育活动。实践证明,抓好群众身边的组织,建好群众身边的场地,搞好群众身边的活动,三者在群众体育服务体系中同时占有重要的地位。“三边工程”的统筹兼顾与协调发展,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
(编辑/丹桔)
第二篇:坚持统筹兼顾 促进协调发展
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好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大战略意义和紧迫现实意义。同时,必须坚持创新驱动,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和持久的技术支撑,加快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历史进程;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格局,努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必须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把推进现代化与建设生态文明有机统一起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必须坚持内外协调,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促进我国发展和各国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高。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带来了经济总量的大幅度增加。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就业压力大,群众生活水平亟待提高,在经济腾飞的起步阶段,追求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每年保持一定经济总量的增加,有利于提供必要的就业岗位,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要看到,经济发展不仅应注重量的增加,更应注重的是结构改善、质量提高、效益增加,是质和量的统一。研究表明,单纯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总量不能反映所付出的人力、财力、物力和环境的代价,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成果分配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如果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甚至不惜以盲目建设、资源的大量消耗、降低效益等为代价,换取经济总量的增加,是不可取的。因此,必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在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率的同时,更加重视生产要素投入结构的优化、产品结构的优化与质量的提高、产业结构和工业化程度的升级、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分配状况的改善,提高经济质量,增强经济效益。
二
这些年,我国国民经济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仍然存在。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当前我国发展的这些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从工业化进程来看,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社会,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从人口和劳动力构成来看,我国仍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力集中于农业。从区域发展看,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依然明显。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加快形成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地区间合理流动的市场机制,形成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协作、帮扶、互助机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新增投资的重点转向农村,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变过去
基础设施建设重城市、轻农村的情况。鼓励和引导城市工业向农村延伸,促进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发展现代农业,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极大地焕发了广大群众创造财富的热情,推动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大。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使全体人民都能共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四
能源资源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随着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工业化不断推进,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城市化步伐加快,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将越来越大。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缓解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因此,必须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建立健全能够充分反映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我国生产技术水平偏低,劳动者素质结构有待改善,劳动生产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要坚持需求导向,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加快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努力实现优势领域的战略突破。必须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发挥国有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必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密结合,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提升自主创新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政府改革,转换政府职能,从全能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政府改革的实质是转换政府职能,从全能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政府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鉴于目前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热衷于经济建设、配置资源,过多地干预微观经济活动,追求GDP的高速增长,因此,深化政府改革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看来关键在于深化政府改革。政府五年一任期,考核政绩一直以GDP增速为主要标准。政府追求GDP最大化,往往追求短期GDP最大化。这就极易导致粗放扩张,而把有利于经济长远发展的自主创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和生态放在一旁。所以,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在看来,最重要的是要深化政府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政府真正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真正为市场主体服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不再充当资源配置的主角,减少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与此同时,考核政府官员政绩不再以GDP论英雄。政府应把更多的精力用到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用到改善民生上面。应当看到,我国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总体上越过温饱线进入小康阶段,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要求政府在这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以便使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并促进社会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和谐进步。(作者为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
第三篇:三边工程管理办法
××集团基建项目
超常规建设(三边工程)管理规定 1.1 一般定义
常规性建设:指基建项目严格按照国家法定的程序进行项目策划、规划、立项(含政府各类行政审批、备案)、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交付使用、后评价等工程项目建设基本程序实施。
1.2 超常规建设:指基建项目为满足特殊目标而采取的勘察、立项、设计、施工、竣工使用等多种项目管理阶段并行实施。
1.3 基建项目在超常规建设过程中其工程质量、安全及项目总投资的风险控制难度较大,存在着较多的不可预见性。原则上,项目建设方应严格控制多种项目管理阶段同时并行,如边设计、边施工、边编制预算、边报建等状况。
1.4 基建项目的超常规建设重点在政府程序协调及集团内部审批方面的流程优化。其工程管理的核心目标是通过优化的程序、合理的资源、全面细致的管理统筹达到项目质量、进度和成本控制要求。2.1 超常规建设的核准及管理原则 核准 2.1.1 2.1.2 2.1.3 2.2
2.2.1 基建项目拟采用超常规建设的,必须核准。其中,总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项目由产业集团核准;总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由集团核准。呈报核准文件应以《关于××××基建项目超常规建设的请示》为题,应包括项目建设单位或投资主体、主要使用功能、项目规模、外部环境(政府手续及政策、合作方政策等)、超常规必要性、可行性、估算项目投资成本、建设周期、特定建设目标、资金来源、收益分析等。
下述情形的基建项目可申请超常规建设,实行特殊基建程序:
⑴如期完成对集团及产业集团战略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
⑵及早投入使用,产生的项目经济效益远大于综合投资成本增加额的。
⑶不按期完成,将影响集团社会形象和声誉的。⑷其他特殊情况。
实行超常规建设的基建项目符合集团重点基建项目管理标准的,同时按照重点基建项目管理要求执行。
管理原则
集中资源重点攻破原则:要全力保证超常规建设中政府审批程序对土地、建设许可方面的协调。尤其在项目前期规划、征地、报建等方面需要地方、政府、行2.2.2 2.2.3 2.2.4 2.2.5 业主管部门等多方协调时,建设单位一把手应主动负责协调当地党政一把手,项目负责人应负责协调主管部门各层面人员。必要时可由产业集团、集团出面。前期工作应形成具体工作单及时间表。
审批流程优化原则:简化工程技术性文件审批流程,实行集团基建业务专业对口管理;概念设计、方案设计、重大设计变更由项目组请示决策层领导。
项目管理规划大纲管控原则:超常规项目实施前,应根据实施项目特点和目标,针对资金筹措计划、项目组人员配备、合同初步策划方案、内外沟通协调、各阶段工作周期及施工工期目标、里程碑关键节点、质量目标、安全管理、验收组织、风险控制等内容,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大纲,通过项目大纲使并行操作有计划,获准后实行里程碑进展管控。
先沟通再实施原则:工程管理关键流程控制、关键技术控制、招投标可先与集团基建管理部事前沟通获准后即可实施。
必须执行技术管理流程:对于技术复杂、专业较多的超常规项目,项目组必须组织进行技术审批流程,如重大技术方案的技术经济性评审、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施工组织设计评审、专项施工方案评审(如地基处理方案、深基坑施工、拆除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钢结构拼装等)等。2.3 2.3.1 2.3.2 2.3.3 2.3.4 3 3.1
3.1.1 3.1.2 3.1.3 3.2
3.2.1 超常规建设审批流程
各类工程技术类文件审批流程:项目组→集团基建管理部。
各类招标准备及结果出来当天邮件通报集团基建管理部,由集团基建管理部请示后决定是否实施。
立项、资金预算、合同的审批流程执行现有规定,逐级报批。
总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超常规项目的核准程序由产业集团自行规定。
超常规建设的组织与实施 组织保障
项目超常规建设申请获准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按集团规定成立项目组、项目公司、指挥部或其他必要的组织结构形式(简称项目组)。
超常规建设项目经理按集团重点项目经理管理。项目经理应具有高度的统筹协调能力和一定专业技术水平,具备集团基建管理部项目经理资格认证。
建设单位应切实保障项目资金来源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项目的计划管理
里程碑关键节点控制:项目在建设前应在项目管理规划大纲中明确里程碑节点阶段计划的完成时间,明确资源和责任分工。经集团及产业集团核准的项目的里3.2.2 3.2.3 3.2.4 3.2.5 3.2.6 程碑关键节点计划必须报集团及产业集团备案;集团将根据里程碑关键节点对项目进度进行分段检查和考核。
统筹计划,交叉并行:项目组应在充分进行项目工作分解的基础上,找出各子工作之间的有机关系和紧前紧后逻辑关系,将可以并行交叉的细化工作尽量并行交叉进行。
倒排工期:对于以进度作为首要目标的项目应根据完工交付时间节点倒排项目进度计划,重点控制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主要阶段工序进度计划、关键线路、里程碑节点控制。
建立专题会议制度:对涉及项目的使用、维护、监管以及施工现场管理的各方要求时,应充分利用每周(每日)例会形式进行多方沟通协调,并同时组织例会前工作检查落实,及时提出纠偏措施。必要时项目组还应组织多方专题会议以解决问题。
进场准备先行:在招标结果依据招标程序和法律程序达成事实,已下发中标通知书还未签订合同期间,项目组应抓紧时间,组织中标单位尽快进入前期各项施工准备工作状态。
采购前置:在方案设计完成后,初步设计、设备采购、部分招标工作可同时并行开展,为后续施工组织创造有利条件。3.2.7 关注难点:施工总工期的制订要综合考虑项目的难点、特点,在技术上可靠、可实施,充分反映建筑施工的内在逻辑规律,如土建和钢结构要为机电设备安装创造安装工作面,机电设备安装要为精装修工程创造隐蔽条件等。
3.2.8 流水作业:为确保无缝隙、无间隔推进项目,允许将项目按施工段分别实施,各施工段的图纸可以分步设计、分步实施,分布验收,形成各专业流水作业、交叉作业。
3.2.9 充分发挥总包作用:应充分强调和发挥总承包施工单位在分包招标、分包进场、材料设备进场安装、分部分项验收的统筹、计划、管理、协调的职能,通过总包下达各分包的任务责任状,统一在现场的管理沟通口径,充分发挥总包的自主能动性。
3.2.10 人力资源统筹:工期紧张的情况下,应合理强化现场监理、施工等管理人员、劳务人员的数量及人员结构配备,确保劳务人员满足现有施工作业面的数量要求;同时协调总包、监理优化工序,平衡统筹。
3.3 项目的质量管理
3.3.1 质量标准:超常规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的技术规范、工作流程、质量标准必须符合国家要求。
3.3.2 合理、完备的使用需求:成员公司、项目组应在设计前明确使用需求、工程材料等级、质量标准、工程投 3.3.3 3.3.4 3.4
3.4.1 3.4.2 资限额等标准,为设计提供必要的条件,尽量避免施工时出现设计变更。
图纸的分步实施:设计图纸允许根据现场情况分步出图,但分步图纸必须能够满足国家强制性规定及各项审查的需要,满足工程现场组织施工的可识图、可实施性。最终提交的工程设计图纸应该完整、系统、无误,并完成国家强制性图纸审查程序。
分段验收: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等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单位工程实行阶段性验收,根据验收情况进行方案调整、分步交付使用及安排后续资金支付等工作。
项目的招标及供应商管理
在工期压缩、建设单位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不建议对工程的发包过于细分。建议采用的工程承包有以下方式: ⑴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
⑵设计-施工总承包(或采购-施工总承包)⑶施工总承包 ⑷其它发包模式
项目组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以满足项目目标管理为导向综合考虑工程发包模式。
招标等技术文件的呈报和审批应尽量预留好集团审批批复所导致的工作目标的时间差额,确保呈报文件的质量符合集团要求。在呈报流程时间超过预期且无法3.4.3 3.4.4 3.4.5 3.4.6 3.4.7 3.4.8 满足现场进度要求时,应尽快与集团基建管理部进行沟通,履行“先沟通、后实施”原则,确保项目进度要求。
工程招标时,应进行招标策划,说明招标方式(公开招标、邀请招标、比价谈判、直接委托等)、招标范围、招标周期等,并根据合同预估金额大小按技术类文件审批流程分别报产业集团及集团审批备案。
在国家招标法规允许的框架环境下,设计、施工、部分材料、设备供应商的选择可以采用邀请招标、比价谈判或直接委托方式选择供应商。邀请招标和比价谈判均应遵循集团相关管理办法。
供应商的选择:应优先从集团合格供应商管理库中选择。
工程总承包施工单位的选择:大型项目应综合考虑选择具有一定资金延付承受能力、能带资施工、与集团有过合作经验的大型施工企业(资质为特级、一级等)。
在施工总承包模式下,部分与设计协调紧密相关的工程(如精装修施工、玻璃幕墙等)应委托设计和施工一体化资质或同时具有双重资质的单位实施。
直接委托方式确定供应商的范围:
⑴在集团供应商管理战略框架协议范围内的采购或××集团重点合作单位范围内的; ⑵因技术或区域市场等因素限制导致供应商只有一家或政府垄断、指定的;
⑶因工程紧急,采用比价谈判不能满足紧急需要,对工程进度造成重大影响的采购
⑷招标或询价后,参与投标的供应商只有1家的; ⑸必须保持原有采购项目一致性或者后期运营及服务配套的要求,需要继续从原供应商处添购的。⑹其它特殊性情况。
3.4.9 比价谈判或直接委托的供应商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⑴注册资本与委托业务的额度相匹配、专业能力强,配备的人员经验丰富、具有同类工程相应经历。⑵熟悉项目实施地包括但不限于当地的法规、规章、政策、办事程序;气候、地质地貌、人文环境等。⑶与对口的政府相关部门有良好沟通,不仅能高效办理应由自己办理的审查、批准手续外,还能协助委托人办理应由委托人办理的有关手续。
3.4.10 邀请招标、比价谈判的单位选择应有其相应考察报告,并报相关部门批准。
3.5 项目的合同管理及成本控制
3.5.1 委托监理:应根据国家规范要求委托监理。3.5.1 扩大旁站:应强化监理单位在施工现场质量、进度、安全管理方面的作用,应严格控制总监、总监代表的人员素质。同时适当扩大旁站监理的范围,加强分部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分项工程的监理力度,对已完工程随时检验和验收,杜绝返工现象,确保下道工序顺利实施。
利用好第三方咨询:项目组工程技术人员、工程造价人员严重缺乏时,应委托造价咨询公司进行全过程造价控制。
设计驻场:根据项目需要,应要求设计单位委派设计人员驻场服务,及时处理设计变更及其他有关技术问题。
严控变更:在项目使用部门提出明确的使用要求基础上,应编制阶段性(方案阶段、初步设计阶段)设计任务书,并报使用单位、建设单位会签批准,减少项目实施时的设计变更。
清单计价:工程设计图纸较为完整,具备工程量清单编制条件的,应按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组织招标,在明确风险调整范围的基础上,合同以固定总价为宜。
灵活计价:工程设计图纸相对不完整或后续设计变更量较大、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的,在明确计价基础的条件下,可采取按实结算结合下浮率的合同计价形式。
及时编制预算:对于边出图边施工的项目,应及时编制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图预算。施工图设计全部完成后15个日历天内完成整个工程的施工图预算的编制。适当奖励:在设计、施工、咨询类合同条款中,应明确进度、质量的相关承诺,加大进度、质量内容的违
3.5.9 4 4.1
4.1.1 4.1.2 4.1.3 4.1.4 4.1.5 4.2
约责任;对于关键里程碑节点及竣工验收阶段提前工期保质保量完工的,可以考虑适当的奖励。
及时询价:对于需要三方协商定价的一般和通用设备材料,应在项目组成立后或随施工图纸的提交,选择3家以上供应商,在掌握市场单价,确定项目将使用的一般和通用设备材料。
奖惩
集团基建管理部对于在下列各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依据集团有关规定,视情况分别给予通报表扬、晋职、晋级、带薪假、奖金等奖励形式。
圆满完成项目,在确保质量、进度、安全的前提下,确保项目按期交付正常使用、且总投资额控制在既定投资立项范围之内的。
按期竣工,未发生安全事故、单位工程质量获得国家和省一级工程质量优秀奖的。
总投资额控制在既定投资立项范围之内,提前工期竣工验收的。
妥善处理工程款延期支付达建安投资50%以上、对集团资金流做出突出贡献的。
积极协调政府及地方关系,通过项目顺利实施为集团获得较大声望和荣誉的。
集团基建管理部对于有下列行为之
一、依据集团有关规定,依据集团有关规定和具体情况分别给予项目4.2.1 4.2.2 4.2.3 4.2.4 4.2.5 4.2.6 5 5.1
5.2
组、成员公司负责人以通报批评、警告、严重警告、降级和开除处分。
对于实行项目超常规实施中,因忽略政府程序、政策导向、地方协调等而造成项目推进严重受阻、集团声誉受损的。
工程超期,严重影响集团战略部署、使用单位运营需求的。
工程投资严重失控,严重超出总投资立项,无法达到既定收益目标的。
未能按照设计任务书设计、按照设计图纸施工,达不到使用单位基本使用需求的。
未能达到国家有关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要求而不能一次性通过工程验收的。
在工程施工中出现重大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附则
本指导意见中未涉及的内容,仍按集团其他有关规定执行。
本指导意见由××集团基建管理部负责解释。
第四篇:区域经济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发展(范文)
区域经济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发展
中国电镀网资讯:从表面和短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表现在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的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脱节,影响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效益。但从本质和长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和谁对话? 白永秀,1955年生,陕西清涧人。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西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北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为什么对话? 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西咸新区、长株潭城市群、成渝经济区等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出台,我国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但目前有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总体思路尚未真正摆脱传统模式,有些地区不顾环境资源承载能力,“铺摊子、上项目、要政策”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因此,在新的格局下统筹考虑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共赢,是推进新一轮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需要认真审度的问题。对话人 白永秀西北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采访人 中国环境报记者 冯永强 肖颖 通讯员 肖成 点击一 焦点关注 区域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关键思路 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它们之间不仅是相互制约的,而且是相互促进的 记者: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白永秀:从理论上看,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它们之间不仅是相互制约的,而且是相互促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是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物质条件与保障,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首先,二者是对立关系。非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会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与加剧,环境污染反过来又会制约区域经济发展。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要大一些。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人们认识的滞后性与利益的诱惑性,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急于求成,会采取“以环境换增长的模式”;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欠发达地区用于治理环境的经费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加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经济总量小而增长速度快。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和环境问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突出矛盾。其次,二者是统一关系。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技术与基础设施支持。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但能降低区域经济发展成本,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而且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与组成部分,通过新的产业形态(如生态产业、生态旅游业、环保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不但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物质基础,而且是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重要源泉与内容。从物质基础看,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从源泉与内容看,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改变气候,培育新的质量更高的环境。记者: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白永秀:从表面和短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表现在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的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脱节,影响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效益。但从本质和长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平稳较快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的,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资源的多寡、优劣决定着区域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环境保护与环境生态化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就环境保护而言,将环保产业与服务纳入区域产业的体系之内,将环保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来经营,同样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国家和企业带来直接经济利益。就环境生态化而言,环境生态化会直接或间接衍生出一系列产业(绿化、卫生、文化产业),提供许多就业机会。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环境保护的结果必然衍生出一系列相关新型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比如,环保产业、生态产业、循环经济产业等。可以说环境保护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助推器。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本。环境保护使环境良性化,从短期看直接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本,从长期看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循环与运行。环境保护与培育能够吸纳和同化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废物利用,支持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良好的环境保护与培育,可以促进节约经济、循环经济发展,使区域经济实现良性运行。提高生活质量与提升人们的境界。良好的环境,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提高生活质量,可以使人们心情轻松、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人体素质与思想境界,还可以使人们容易形成友好的相互关系,更有效地工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点击二 焦点关注 破解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难题的政策体制 关键思路 树立3个理念,推进3个转变,完善政绩考核体制,体现环境政策的差异性 记者:当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白永秀:首先,理念的短期化现象严重。为了短期经济发展,牺牲环境。缺乏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理念,未能正确处理“好”与“快”的关系。环境法制观念薄弱,未养成普遍遵守执行环保法律法规的习惯,钻空子行为严重。第二,“环境换增长”模式普遍存在。一些生态资源优势地区盲目追求GDP,引进资金,开矿办企业,在资源开发中走“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第三,环境保护机制不完善与不协调。环境管理机制体制落后,评价机制不健全,尤其是干部考评机制。表现在:经济指标是硬的,环境指标是软的;干部任期制的短期行为机制;协调机制不完善,部门之间缺乏通报与协调;合作机制方面,缺乏区域间的环境保护合作机制。第四,政策不健全或落实不到位。在产业的区域布局方面,考虑环境保护的因素不到位或研究不到位。在项目审批和区域产业发展中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不到位,该叫停的项目很难叫停。节能减排力度不够,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第五,发展不平衡。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相适应,环境保护的力度与存在的问题不平衡。农村污染严重,旅游地区,尤其是适合登山的地区污染严重。记者:您认为,应该建立哪些政策体制来确保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白永秀:实行环境立国,是克服发展中环境瓶颈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为此,应该要有3方面的考虑: 一是树立3个理念,推进3个转变。树立主动性环保理念,由被动性环境保护转变为主动性环境培育。发展生态环境产业,延长产业链,以生态环境产业为载体,影响与培育环境,促进环境生态化。树立回归自然界理念,由污染的“天-气-人-物-地”五位一体转变为去掉污染后的“天-人-地”一体化格局。本来世界是由“天-人-地”三者组成的一个和谐的完美体系。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逐渐异化,由“天-人-地”三位一体到天人地相分离的“天-气(废气)-人-物(建筑物与废物)-地”五位一体。现在人类应重视自己的生存环境,去掉上下污染物,回复“天-人-地”一体化格局。树立以人为本的环境理念,由狭义环境保护转变为“人-资-环”一体化广义的环境保护体系。在纵向上,考虑“人-资-环”一体化,从各个环节进行保护;在横向上,既考虑环境保护,又考虑环境培育;在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方面,在资源开发中保护环境,在环境保护与培育中开发资源。二是完善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没有保护环境的政绩观,就不可能产生保护环境的强有力的政治激励和约束。要设计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从地方到中央政府官员的考核体系,将环境保护(包括土地、大气、水、动植物等各类保护)环境的因素纳入其中。三是体现环境政策的区域差异性。中国不同区域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保护环境的政策也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对于东部地区,应执行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对于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则应注意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关系。长期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保持一定的增速对于缩小东西部差距是必要的,环境保护政策可以适当放宽,但环保底线决不能突破。记者:在区域发展中,城市和农村无论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还是在人的素质、环境状况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在环境保护上也同样差别很大。您认为,这些差别表现在哪里?在区域发展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缩小城市和农村的差别? 白永秀:农村和城市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城市人和农村人对待环境保护的态度不同。城市中大部分人已经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而且能主动参与环境保护。农村人中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参与环境保护的人更少。城市与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不同,因此环境保护的难点不同。城市工业和服务业部门是生产要素集中的生产模式,而农村农业部门则生产要素过于分散,增加了在生产过程控制环境污染的难度。城市与农村的生活方式不同,城市是一种集约式的生活方式,农村是一种粗放式的生活方式,因此环境保护的难度更大。城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不同。城市环境保护有“五有”,即有专门组织、有系统制度、有专业队伍、有专门经费、有专用设施,而农村基本处于“五无”状态,即无组织、无制度、无队伍、无经费、无设施。城市与农村环境污染的发展趋势不同。农村环境污染的发展趋势更加严重,一方面,农村自身污染源不断拓宽;另一方面,城市人在双休日不断流向农村,加速农村的污染。城市与农村环保效果不同。由于对城市和农村的环保重视程度不同,采取的环保措施不同,获得的环保效果也就不同。当前农村的污染更加严重,环境保护的任务更加艰巨。尤其是城郊农村的污染。我认为,在区域发展中要缩小城市和农村的差别,应当采取以下三大措施: 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采取“对不适宜生存和发展的农村移民搬迁、对适宜生存但没有发展潜力的农村由市场机制选择、对既适宜生存又有发展潜力的农村重点建设”的三位一体的新农村建设举措。培育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改变农村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培育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提高他们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建立与完善农村环境保护和监督体系,尤其是垃圾处理体系。建立与健全农村垃圾收集与处理组织体系,配备专业人员。投入资金,完善农村垃圾收集与处理设施(垃圾桶、垃圾场)。健全环保监督组织,配备环保专职人员,制定有针对性的农村环保管理办法。点击三 焦点关注 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如何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 关键思路 合理安排功能定位,注重产业转型,将产业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 记者:以陕西省来讲,目前主推的有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这两个区域在发展过程中有没有受到环境问题的制约?未来的发展规划应该把握什么样的方向目标?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白永秀:这两个区域发展受到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制约。第一,环境压力已经很大。这两个区域都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主要依托,关中地区在历史发展中经过长期开发和较为密集的人类活动,环境负荷已极大,人与环境的矛盾凸显。第二,有限的土地资源构成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的限制。第三,这两个区域公民的素质还难以适应环境保护的要求。第四,周围环境压力加大。主要是指秦岭的污染与渭河的沉重负担。这两个区域在对陕西及其西部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同时,将会对陕西及其西部的环境状况产生巨大影响。如果把握得好,将会促进陕西及其西部环境的良性循环。反之,会恶化环境状况。因此,要把握3个大方向: 为两个区域进行合理的功能定位。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定位已经十分明确,即“一高地四基地”。西咸新区的战略地位仍然在讨论中,我认为,应该把西咸新区建设成为人文关怀式的现代都市区、现代高端服务产业集聚区、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区。西咸新区的产业选择应该是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将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的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在资源可承载和环境可负荷的范围内确定产业方向、发展产业。考虑产业整体布局和生态环境容纳能力,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合理发展,避免重走东部地区走过的弯路。在产业规划理念上要重视4个转型:由“生产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重视服务产业;由“购物经济”向“休闲娱乐购物经济”转型(到购物场所休闲与娱乐,随机购物);由“利息经济”向“金融经济”转型。重视金融产业与资本市场的设计,起步就要考虑金融产业链如何延伸的问题,不是发展存贷业务,而是发展金融衍生业务,增加附加值,从而推动的“利息经济”向“金融产业与资本市场”转型;由“门票经济”向“文化旅游经济”转型。把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把思想意识形态的文化与文化景点物质化、产业化,延长产业链,促进“门票经济”向“文化旅游产业”转型,把丰富的文物资源激活,促进旅游目的地品牌价值的充分兑现。如何实现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可持续发展,我认为,主要采取四大措施: 制定一个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的规划。这个规划应该把环境保护及其组织建设纳入经济发展中,把经济发展纳入环境保护中,并从组织机构上保证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的环境保护落到实处。产业结构要有利于环境保护。在发展陕西特色的“富国产业”的基础上(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大力发展“富民产业”与“潜力”产业,这些产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极小,既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又有利于保护环境。对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别实行农业发展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不考核地区的生产总值、工业等指标。抓好两个区域周边的环境保护。关中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发展,抓好“两河与一山”建设,即秦岭的环境保护、渭河与黄河的生态建设。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协调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一、推进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决策 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着眼点,是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建设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运用科学发展观认识“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思想和基本思路的集中体现。十六大以来,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特别是从2004年开始,连续出台的3个中央1号文件和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农村实际的新政策、新举措,主要体现为“五个基本”:一是提出了“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二是明确了“统筹城乡”的基本方略;三是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四是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五是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任务。这些新政策、新举措既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充分体现,又是建设新农村的实现途径和基本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路径是“五个统筹”,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解决城乡协调发展问题。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是必然的选择,通过建设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和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至关重要。
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坚持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中心任务,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促进农民增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促进农民增收关键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要从京郊农村的实际出发,从当前出发,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增收的潜力;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扩大农民增收途径;推进山区建设和发展,增强生态涵养功能。
1、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2、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3、加快推进山区建设与发展
(二)坚持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切入点,加强村镇建设和环境整治
1、加大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力度
2、加大农村环境建设与整治力度
3、加大其它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三)坚持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培养塑造新型农民,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医疗、养老、最低生活保障和困难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建立长效、稳定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教学条件。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杂费和书本费,选派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发展适合农民需求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专业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农民转移就业能力,从根本上实现农民生产方式的转变。规划建设好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善农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改善农村卫生服务和救助条件。初步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基本覆盖农村人口,鼓励医院对口支援农村。继续实施基层文化体育建设示范工程。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读书益民工程和文化对口支援活动;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事业。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四)坚持以制度创新为发展动力,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建设新农村要进一步加大改革放活的力度,增强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
1、推进以税费改革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
开展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调研和试点工作,提高乡镇服务能力,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探索化解村级债务的办法和途径,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研究落实村级公益事业专项补助资金,根据实际需要逐步加大补贴力度。研究专项补助资金的管理办法,加大审计监察力度,确保补助直接到村。
2、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积极探索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创新农业经营方式。进一步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研究建立“实物补偿”、“留地安置”制度。研究制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办法和农民宅基地置换办法,加快制定旧村改造节约土地和废弃地整理土地的使用和指标置换办法。
3、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
近郊区要在总结经验、完善政策的基础上全面推进,远郊区县要在抓好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开。要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搞好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群众更多地了解、支持、参与改革。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政策,健全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机制,加快推进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
4、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规划。鼓励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村法律、会计、咨询等中介服务组织,给农民的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力争到2010年,在优势农产品产地普遍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入组织的农户占全市从事一产农户的60%以上;70%以上的主要农产品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生产、加工和销售服务;农民通过参与专业合作组织,经营收入有明显提高。
(五)坚持以构建和谐村镇为目标,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使先进性教育成为群众“满意工程”。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不断提高和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管理能力、教育引导能力和服务协调能力,组织带领群众共同建设新农村。深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和谐村镇建设,保持农村的稳定。进一步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广泛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
三、逐步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的保障机制
机制创新既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支撑,又是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健康稳步推进的重要保障。结合北京实际,重点要建立和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机制、推进机制、管理机制、参与机制和治理机制。
(一)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投入机制
统筹城乡发展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结合北京实际,统筹城乡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应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进一步树立“反哺”意识,努力构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公共产品分配的均等化,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市级财政要建立健全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增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对农民自主投资投劳建设的项目,对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产业等鼓励推广的项目,应采取以奖代补、项目补助、购买服务等办法给予财政支持。同时应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放宽市场准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二)坚持和完善部门联动、政策集成的推进机制
推进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农业和农村工作主管部门的职责,也是全市各职能部门共同的重要责任。各部门都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好职能作用,在工作指导、资金安排、政策支持等方面向农村倾斜,为新农村建设出实招、使实劲、办实事。建立完善部门联动、政策集成的推进机制,整合政策、资金、技术等各类资源,统筹村镇规划,联合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举措,确保工程项目建设一个、成功一个、群众受益一个。市级资金与区县新农村建设资金要统筹联动,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率。坚持政府投资与人力资本联动,实现“资金随着人才走、资金随着机制走、资金随着管理走”。
(三)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管理机制
新农村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新农村建设项目面广、量大、单体规模较小,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要研究制定符合新农村建设发展需要的项目申报审批程序,确保新农村建设项目及时实施。完善新农村建设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机制。各区县要做好基础工作,完善新农村建设项目储备库。
(四)建立全社会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凝聚各方面智慧、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建立新农村建设信息平台,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规划、计划和项目信息。探索奖励机制和办法,广泛发动群众,充分发挥好首都信息、技术、人才和区位等方面的特有优势,鼓励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知名人士、志愿者与乡村结对帮扶。加强舆论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氛围。
(五)健全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治理机制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围绕经济工作,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积极开展“三级联创”工作,激发农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示范引领、帮扶带动、凝聚群众。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通过开展道德、普法教育,引导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矛盾,为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认真研究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与时俱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
从京郊“三农”发展的实际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把握关键点。
1、产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目标,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要求。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要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广辟农民增收渠道,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这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根本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为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调动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难点
新农村建设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广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能否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要正确处理政府扶持与农民自力更生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提高农民素质,塑造新型农民。要围绕农民需求谋划新农村建设,根据农民意愿推进新农村建设,主要依靠农民力量搞好新农村建设,做到要民主商议而不强迫命令,引导扶持而不包办代替。新农村建设没有固定模式,没有统一标准,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针对农村特点,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合理确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一切”从主观出发。也就是,衡量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与否的标准是农民的满意度;衡量各级干部领导新农村建设水平高低的标准是农民的参与度。
3、创新体制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点
建设新农村,必须通过改革创新破除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各种体制性障碍。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农村发展的活力,使农民成为创造财富、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主体。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进一步加大“放活”的力度,加快建立改变城乡二元体制的发展机制。要进一步改革农村土地征用制度,规范土地流转;要加大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力度,充分保障农民的权益;要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城乡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均衡发展;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培训、就业、保障联动的服务机制,为城乡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条件;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
(二)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问题
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为广大农民所办的一件好事、实事。各级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农村建设的客观规律,把握好三个问题,更好地发挥政府服务职能,切实解决农民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为新农村建设创造条件。
1、社会力量参与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如何发挥首都优势,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形成“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是确保新农村建设长期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特别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推进,针对首都的资源优势、区域优势,如何按照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本依法共建新农村,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
2、提高政府部门办事效率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项目一般具有多、小、特色各异等特点,如何适应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特点,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直接影响项目进展和效果。新农村项目,必须符合规划,并经村民同意,经镇乡审核后,上报区各有关部门。对需要审批的项目,区级主管部门应按照简化审批手续的原则尽快给予审批,需要市级主管部门审批的要积极协助镇村做好审批工作。区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协助镇村做好建设项目的编制工作,按照市主管部门的项目申报要求,需要打捆包装的项目由区主管部门负责完成。
3、完善工作思路与方案的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推进方式和方法各异,各区县、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20字”方针,遵循农村发展规律,处理好尊重客观实际与适应超前的关系,做到统筹规划,逐项建设;长远规划,分步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建设;注重质量,优质建设;总结经验,稳步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案,避免走弯路,造成大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