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研究陈述
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研究陈述书
平定县阳胜中学
苏卫卫
一、课题名称及研究目标:
历届学生在考试和作业中都存在大量的因审题不清而丢分的现象,为此我确定了研究课题: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研究,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我制定了如下研究目标:
1、通过给学生讲述以往学生因不审题而造成的遗憾,使学生意识到“审题”的重要性。
2、通过例题教学、习题教学,培养学生读题审题中多角度无遗漏地收集题目有效信息的习惯。
3、通过老师跟踪、学生监督,让学生总结出不同化学题型中要审清的一些关键词。
4、通过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取得优异的化学成绩。
二、研究过程:
根据研究目标我开始了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研究,1、调查研究:我首先和所带73、74班级的学生进行了沟通交流,了解了学生在作业和考试中审题的习惯;其次,我发了一些调查问卷,了解了学生审题过程中的细节问题。
2、明确目标:通过给学生展示以往学生因不审题而造成的遗憾,使学生意识到“审题”的重要性。同时给学生明确要求:在以后做题时要按照我所教的方法一步一步进行审题。
3、审题训练:(1)、用笔尖,读通题。读题,这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通过读题,可以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作准备。根据不同的环境,学生可以选择轻声读、默读,要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为防止出现文字跳跃,可以让学生用笔尖指着逐字逐句的读。审题时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2)、找题眼,作标记。化学题讲究叙述准确,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往往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就包含着一定的信息。因此要特别关注题目中的文字信息,它就相当于“题眼”。为了促使学生在读的同时加强感知,我指导学生在关键的字词(即题眼)下面用铅笔做标记,帮助他们排除一些无关的干扰,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义,为解题扫清障碍。(3)、写反思,常积累。在习题教学中,解题前尽量给学生足够的审题时间和思考空间,让学生自己认真细致阅读题目,培养读题审题中多角度无遗漏地收集题目有效信息的习惯。在作业和考试之后,要及时地引导学生针对审题出现的问题写好反思,同时要引导学生对不同题型的审题经验进行积累总结,为提高学生审题的灵敏性与精确性打下基础(4)、选优劣,以激励。每隔两周的化学自习时间,我会要求每个班的学生拿出自己的书、作业或试卷,以小组为单位评价。组员一起讨论,看看哪位同学近期做题审题认真,进步较大。评选出来的优秀作业、试卷进行班级展览,表扬。对审题不认真的同学进行相应的批评指正,鼓励他们向表现好的同学学习。
在研究期间,虽谈不上硕果累累却也收获甚多,体会颇深。其中最大的收获就是我发现学生的能量是不容忽视的。在开展这个课题研究一段时间后,我翻阅学生的笔记本时当我发现学生们用不同颜色的笔,用不同的图案圈出知识要点中的关键词时,我说不出有多高兴,当时我真的有了一种做老师的成就感。学生们在我的指导下,做笔记时知道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勾划出一些要点,而且标记的很好,这样在做题、审题的过程中就易找到关键信息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
中考临近了,收获的季节到了,我也想检验我的小课题研究进行的怎么样?我在自习课上给每位学生发了一张总结表:同学们,中考临近了,大家在中考中能否将自己的实际水平在考卷上客观反映出,甚至有超水平的发挥呢?除了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解题技巧外,还要掌握一些应考的技巧,其中圈各题的关键词就很重要。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总结中考各题型的关键词。当小组交流时真的是让我出乎意料,从选择题、填空题到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每个题型中需要注意什么,注意哪些关键词,学生们说的头头是道,而且一个小组刚说完,别的小组争先恐后的补充,看着学生们一张张洋溢着成就感的笑脸,我感到很欣慰。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年的研究中我尝到了丰收的喜悦。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养成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和做题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时教会他们方法和练习相结合,必须要坚持不懈,要有耐心、有恒心、有信心更要有爱心,坚持方法指导,反复训练,及时反思,不断总结。我很自豪地说,我所带的73、74两个班的大部分同学的化学课本、化学笔记本、每次做的卷上都会用圆圈、波浪线、心型等圈出一些要点、关键词。我的学生不会再因没有审清楚题而丢很多分,不会因此在考试之后留下遗憾。在一年的研究中我也感到了老师的幸福。自从事教师职业以来,我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传道授业解惑。但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些细节问题从未真正的用心的反思过,更没研究过。这次在县教育局有关领导、校有关领导的指导下我承担了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研究,在研究中和学生一次次的交流、研讨;学生笔记本、考试卷一次次的展示;自我总结中学生的畅所欲言,让我感受到了老师真正的幸福。
三、研究成果:
学校课题组进行“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研究”一年来,主要成果如下:(一)、理论成果:2015年12月,我撰写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在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教育》上发表。
(二)、实践成果:学校方面:
1、成功探索出适合我校的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研究思路:调查研究 —明确目标—审题训练。
2、总结了我校开展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研究的方法:主要以研究法为主,同时采用观察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作为辅助。
3、形成了一批优秀案例分析、优秀论文和反思体验,并打造了一批精品笔记,精品总结等并汇编成册。
教师方面:
1、促进了教师对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重视,提高了教师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实践能力。教育研究是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进行的,教师参与其中有真诚的投入,有不断的成长,有深刻的反省与思考,有深层次的认识和体会,在研究过程中可能生成了教育智慧和教育机智。这是教师最有价值的收获。通过课题研究启发了教师学习教育理论的自觉性,领悟到了教育的真谛,并将外在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内化为自己的教育信念,最终形成自己对教育独特的认识和理解。
2、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了教师课题研究的能力。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教师以专业化的水准提升了自己的职业素质,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爱好,立足于本校的课程资源,立足于自身的专业特长,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的舞台,在这期间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教师除每一次写心得体会以外,还会在每半月一次的自习上和学生相互交流经验与感受,在互帮互学中,教师对小课题的认识由茫然到清晰,小课题的研究让教师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得到了成长,提高了教师课题研究的能力。
学生方面:
1、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关注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变化。通过观察我可喜地发现,课堂上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将所学知识中的要点、易错点标识在书上或笔记本上。在课堂上的交流环节许多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质疑、敢批评、敢申辩,个性得到了释放。学生直接参与了课题的研究实践,使他们领悟到了开展研究所需的严谨态度、合作精神,掌握了收集资料、处理运用信息、撰写反思论文的实际方法,使学生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
2、促进了学生对审题能力培养的重视,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该课题研究中误区警示的总结、中考不同题型中关键词的总结以及知识网络的构建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而且也使他们体验到了课题研究所带来的成就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增强,特别是学生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研究效果:
审题能力是综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一种能力,既需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为依托,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还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因此,审题能力的培养必须落实在每一堂课中。
虽然我做的是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研究,但一年多的实践,学生不仅在化学学习中注重审题,而且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也意识到了审题的重要性,也效仿化学审题训练中的方法记笔记、圈要点,做习题。一年多的尝试,学生不仅在初中阶段接受了审题的方法,而且升入高中之后继续按照我所教的方法做题。2015年9月,我所研究的班级73、74的好多学生步入了高中的大门。11月的一天,一些学生回校看老师,我有幸看到了一名学生的化学考试卷,熟悉的感觉呈现在我面前,卷上每道题都圈出了一些关键词。我不禁问:“苏鑫,你都念高中了,还是按我要求的方法做题啊。”她说:“当然了老师,这方法对我帮助可大了。”当时,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自豪。
抓好审题能力的培养这一环节,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以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会从无到有,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从而提高了化学解题能力。大部分学生确保会做的题目百分之百作对,有疑惑的题目尽百分之百努力。
第二篇: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范文)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是学生认识化学世界,了解化学基本知识,提高化学知识素养的主渠道。但教师除了传授化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江总书记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培养学生发现新问题,获取新知识的本领。“现在一切美好的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那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化学实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最佳环境。序言课是学生初学化学的入门课,重点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利用其对新异的敏感,对真知的追求,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思维。
二、加强实验设计,追求实验过程的创新化。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在实验教学中,鼓励学生设计和探索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1.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目前,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在实验中学生多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如将教材中的某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可将学生带入科学探索的情景中,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探索知识的兴奋状态,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是以大理石或石灰石为原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的,那么为什么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为什么不能用碳酸钠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呢?为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部分知识,可让学生提出多种猜想与假设,并设计出实验方案,教师检查学生的实验设计,适当地对学生的思路加以引导:
实验一: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均匀地放出气泡,速率适中。
实验二:用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很快产生气泡,反应瞬间完成,产生的气体来不及收集。
实验三: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刚开始很快产生气泡,反应一段时间后,由于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不断生成,附着在大理石的表面,使大理石无法接触到稀硫酸,反应就逐渐停止了,气泡不再产生,反应停止。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观察现象并讨论反思,找出最佳的方法。这种探究性实验改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心态,上课积极性增加,能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开拓性和创新性。
2.改进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使大批学生缺乏创新意识,也使教师惰于创造。因此,在教学中从自我做起,潜心挖掘教材,对教材中实验存在的缺憾大胆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生成碳酸。教材中是通过把二氧化碳气体通往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根据石蕊试液变红色来证明。这时学生还没有具备酸的通性知识,于是我改进:取两支试管,各取10ml的蒸馏水,向其中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分别滴几滴石蕊试液,让学生观察颜色的变化,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这样通过现象对比说明二氧化碳通入水中后与水作用变红色,然后把两支试管同时加热,结果发现红色石蕊又恢复紫色,原来的紫色仍为紫色,说明了碳酸的不稳定性。改进后的实验有利于学生对二氧化碳性质的正确掌握,还能为今后学习酸的性质作一铺垫,这不是一劳永逸吗?
三、注重实践,展现学生的创新能力。
1.开发家庭小实验
新教材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化学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及开发智力起到一定的作用。如课本实验“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由于实验所需时间较长(大约一周),不能课堂演示,老师事先做好,可能降低了实验的可信度。于是,我们就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效果很理想。又如在学习碳酸盐的性质后,可让学生用醋来除去烧水壶中的污垢;用PH试纸来检测家中花园土壤的酸碱度等实验。
2.设计贴近生活的小实验
在学习《化学与能源》后,给学生布置设计家庭小实验“水果电池”,让学生参考课本原电池装置,用锌片和铜片作电极,铜丝、小灯泡等连成电路,实验化学能转化成电能,要求学生画出原理图,写好实验报告,并记录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对优秀方案加以肯定和鼓励,使学生体会到创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这种家庭小实验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身边,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堂密切联系实际
在学习化学时,许多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如冬天冰雪覆盖时可在道路上撒盐,遇到火灾时的自救方法,防止菜刀生锈的措施,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进入枯老井先做灯火实验,小孩放鞭炮时不能在下水井盖上放置等,让学生化学在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教学过程充满活力,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4.开展社会调查
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很好方式,结合教学实际,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学习《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时,可调查了解“你家附近的河水清澈吗?并问问父母或邻居,在他们学生时代这条河是不是像现在一样?什么原因造成的?有没有办法能改善这种状况?”。
四、习题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习题教学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化学课本有着丰富的习题素材,教师要跳出“题海战术”的误区,充分利用好课本上的习题进行创新教学。要能使学生尽量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解决同一问题,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等形式使学生从单一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这样学生再见到新类型的问题时,就能以发散思维或集中思维等自己的创新方式来解答问题。化学教师要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加强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创新的成就感。
总之,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任重而道远,需要教师长期不懈的努力,教师应使学生感受到因创新带来欢乐和情趣,使学生渴望学习,乐于学习,为终生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最终成长为创造性人才。
第三篇: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葫芦岛市南票区金星中学 黄丽娜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作为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在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学习获得新知识,还能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一、加强实验教学,激发探究欲望
1、做好演示实验,创设学习情境
初三伊始,学生刚刚接触化学这门课程,对她是即渴望又害怕。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是一门有趣而又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科学,克服畏惧心理,是化学教师上好第一节课的关键所在。因此,在绪言课的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几个趣味实验:“烧不坏的手帕”、“魔棒点灯”、“水火相容”等,一个个新奇的实验现象看得学生目瞪口呆,在引发学生思考的同时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他们感受到学习化学的乐趣所在,从而也消除了畏惧的心理。在其后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开启学生思维,让学生从实验结论中去学习化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不再认为那只是一堆枯燥无味的文字,激发学生探讨化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实验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科学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创设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例如,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课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分析氧气的制取装置,得出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一般思路,然后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由学生自主设计并动手装配一套最满意的装置,组装完毕后召开“装置展示会”,并由各组代表介绍其装置的优点,再由全班学生作出评价,最后选出一套最合理的实验装置并完成实验。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经受挫折和磨炼,体验探究的乐趣和喜悦。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要经常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和创造兴趣的问题,尽量给学生多一些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活动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二、合理安排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真谛
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探究活动和实验层面上。家庭小实验、调查与研究、查阅收集资料、讨论、制作设计、数据处理、小组学习竞赛等都是不同内容与形式的探究活动。因此,课堂、家庭、社会都可以成为探究活动的场所。而在处理教材的相关栏目时,我们也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要求。例如:在“家庭小实验”中,鸡蛋壳与食醋的反应、清洗餐具、自制汽水、塑料保鲜膜对水分蒸发的影响等,必须完成;对“调查与研究”中的内容,我们重点放在“我们周围的水资源的现状”及“当地使用化肥的情况”。学生通过调查与研究,写出了“是谁在让女儿河哭泣;千万别再让农药污染我们的水源等调查报告,增进了对家乡的情感。
报告一:是谁在让女儿河哭泣?
我们学校所处的金星镇位于女儿河畔、乌金塘水库的下游。作为葫芦岛市部分居民饮用水源的乌金塘水库,位于市区东北35公里,建于1971年,位于山地峡谷之中,拦蓄女儿河,水面面积12万平方公里,景色优美,有“塞外小洞庭”之称。然而,现在的乌金塘水库已风光不再,接连的干旱和污染使水库水位下降,水质不达标,生物锐减。目前环保部门已经向葫芦岛市政府提出建议,将乌金塘水库由饮用水改为工业用水。是谁在让他们哭泣?对此我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是钼矿弄胀饮用水源!据环保部门分析,水库的水中金属钼含量超过国家标准13.7倍。水库中的钼是从哪来的呢?据了解,乌金塘水库上游十多公里处,是全国著名的钼生产基地---兰家沟钼矿,而流入乌金塘水库的最大河流---女儿河的支流流经这些钼矿。据环保部门分析,乌金塘水库里的钼,大多数来自钼选场。„„
报告二:千万别再让农药污染我们的水源地!
连山区金星镇地处女儿河下游冲积平原,以种植业为主,是连山区乃至葫芦岛市无公害蔬菜的主要产区之一。由政府出资30多万元进行绿色无公害基地建设和环境检测。目前,全镇绿色无公害基地已经发展到了3万多亩,其中棚菜面积达5000亩。„„
所谓的无公害无污染绿色蔬菜是指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农药、肥料完全符合国家规定的无公害达标标准。使用的肥料主要是各种生物有机肥和农家肥等:农药主要选用多菌灵、白菌清等药效高、污染小的品种。不仅使人们吃上放心的蔬菜,也使对环境的影响达到了最低限度。蔬菜大棚协会成立以来,对今后棚菜发展的方向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依靠科技致富,全力打造绿色品牌。我们知道,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化肥使用不当将会对水造成严重污染。如果没有“使对环境的影响达到最低限度”的意识,金星的农业生产会不会也成为我们的污染源呢?
三、对“活动与探究”的进行处理,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我们金星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学校提供的实验仪器及药品,不足以保证每一组探究活动都能让学生亲自实验。我们选择了能较系统地体现探究过程的实验,作为学生实验,如“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变化”、“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镁、锌、铁、铜与酸的反应”。同时,又选择了一些与农村学生近距离的实验,如“自制指示剂并用它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自制叶脉书签”、“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等;对其他的实验,则以教师演示与学生参与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对简单的试管中可以进行的性质实验,如“酸、碱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溶液酸碱性对头发的影响” 等,我们采取微型化的实验,让学生收集药片的包装材料,作为点滴板,实验现象非常明显。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给学生带来欢乐的同时也使学生收获了知识和探究能力。总之,新课程给教师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多的去思考,让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去体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学习实践中逐渐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第四篇: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贵州省盘县乐民镇第二中学
祝永坤
【摘要】当今中学化学教育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更要重视对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研究解决科学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的训练,这一模式必须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中心环节,只有把化学教学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结合起来,才能培养有创造能力和科学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完成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最终转变。【关键词】观察
实验
思维
创新
能力培养
初中化学是一门到九年级才开设的新课程,内容浅显而且较少,是学生化学知识的基点,因此,初中化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应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在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育需要探究的重要课题,目前不少学校仍以应试教育为主,为了抓学生的升学率和合格率,不断扩大加深知识,增加难度,打“题海战术”,忽略了对学生素质、能力及方法的教育,使不少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抓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各项能力,培养真正的化学人才,而不是一部“应考的机器”。下面将从四个方面来谈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能力。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是人们有效探索、认识事物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手段,是人们顺利掌握知识、完成某种活动的基本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可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1、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任何一个实验都有它的目的性,观察前教师应注意强调该实验应重点观察的地方,由于初中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观察方法,有时候往往只被某一方面的现象所吸引,而忽略了对其它方面的观察,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应正确引导学生全面仔细观察现象,从而达到用实验结果分析解决化学原理的目的。如做白磷自燃的实验时,引导学生观察固态白磷产生白烟、熔化、自燃、发光、放出浓厚的白烟的变化过程,学生往往只注重观察白烟而忽略了白磷的熔化和发光,因此实验前应向学生强调、引导、培养全面的观察能力。
2、在实际观察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在观察方面也存在个别差异,教师应针对学生观察的个人特点,给予不同的训练,要引导学生由近及远、由大到小、由外表到本质、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由静到动地进行观察。
3、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从大量现象的观察中归纳同类事物的特征,总结有关事物表象的简单规律。因此,在观察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有计划按顺序地做好观察记录,同时要对结果进行分析,作出总结,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汇报观察成果,这样才可以巩固观察的效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创新能力
化学课的讲授主要目的是在教会学生掌握基本要领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制法和用途;通过一些定性的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通过化学计算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定量地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我们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方法,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上,而不能放在单纯为解题而解题的训练上。要做到这一点,化学教学就应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化学现象出发,深入到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再经过解释、练习,使学生对新知识学得实在,理解深刻,初步形成进一步学习的能力。特别是新教材比旧教材在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方面适当降低,而在元素化合物知识方面适当拓宽,化学计算难度和数量上大幅度的降低,化学实验略有加强。这种变动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创新要求。
三、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习的过程亦是思维活动的过程,思维是智力活动的核心,学习中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再回到感性的解决问题阶段,靠的就是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久而久之,良好的思维能力的形成就会促进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应从以下方面下手。
1、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某一学科有了兴趣,才能认真学好它。初中化学是学生化学知识的基础和前提,学生以前从未接触过,因此,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就应从第一节课开始,在第一课上,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化学实验,如“鸡蛋跳舞”,“清水写红字”,“纸花变色”等都是一些很好的实验题材,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提出思考性的问题,创造良好的思维气氛和环境,让学生积极思考。学源于疑,疑则思,思则明,明则进,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教师在化学课堂中适时、合理地运用设疑,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开拓学生思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1]如在讲《CO2的性质和用途》一节时,先提出这样一组问题:“①在电影和电视里,你常常看到一些云雾缭绕的幻境,它们是怎样拍摄出来的?②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为什么要做灯火实验?③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为什么会出现浑浊现象?”
总之,化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提高学生能力,鼓励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创新,这是作为老师应该努力的方向,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老师改变观念,给于学生一个创新的空间,尽力充实知识基础,联系生活,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人尽其才,发挥专长,从而为培养人才贡献我们自己一分力量。
第五篇:小学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培养的研究问卷调查
《小学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培养的研究》问卷调查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我是承担“小学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培养的研究”的老师,现在想了解一下你们做题时的审题现状。下面有几个问题,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请注意哦,你的选择没有好与坏,只要是你的真实情况,老师都是比较喜欢的。
一、调查对象:
二年级全体学生
二、调查内容:
1.你认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认真审题”重要吗?()
A、非常重要B、比较重要C、不重要
2.你有过因为没有认真审题而出现错误的时候吗?()
A、从没有过B、偶尔有C、经常有
3.每次因为不认真审题而出现错误之后,你反思过自己吗?()
A、经常反思B、有时候反思C、改完题后从没反思过
4.看到题目后,你平时是怎样审题的?()
A、逐字阅读,圈重点词,认真分析题意B、大概读一遍题C、凭感觉做题
5.你认为“认真审题”可以怎样做?()
A、逐字阅读,圈重点词,认真分析题意B、大概读一遍题C、凭感觉做题
6.下面请你做一个测试,好吗?
(1)填空:七千零八写作:6000克=()千克
(2)口算:2000+1500=6000+4000=3200-200=
(3)停车场上有87辆车,先开走20辆,又开走15辆,现在停车场上还有多少辆车?
方法一:
方法二:
(4)老师买了30支红色圆珠笔和6支黄色圆珠笔,每个小朋友分4支,可以分给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