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创新策略的尝试(精选)

时间:2019-05-13 03:20: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教学中创新策略的尝试(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教学中创新策略的尝试(精选)》。

第一篇:语文教学中创新策略的尝试(精选)

语文教学中创新策略的尝试 卢龙县饮马河中学

毛景江

当前,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探讨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是教改的热点问题。新课标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的创新”。探索性教学就是在尊重学生思维,选择和尝试的权利前提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下面就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谈谈创新性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转变教育理念,以生为本,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教育的功能,归根结底是训练人的大脑,让人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活动能力。传统语文教学重接受轻探究,重认识轻体验,重结果轻过程的被动、封闭、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已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要解放思想,树立现代教育新观念,即由重教师传授向重学生自主探索转变,由重信息单向传递向重多向交流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把课堂作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向学生尽可能地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这就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即“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过去,在“师道尊严”的影响下,有些教师为维护自己的尊严,在课堂上有意无意地将自己与学生划分了等级,往往会扼杀学生的个性、灵性、思维,熄灭学生的创造之火。教师只有把学生当作朋友或平等的合作伙伴,用心倾听学生的观点、见解,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与学生一起研讨,让学生自由表达观点,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而且,不管结论是否正确或完整,都要及时对学生的探索精神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写枪毙中国人的电影这件事?这件事对鲁迅先生的思想变化起了什么作用?学生反应强烈,小组讨论热烈,通过小组交流,老师点拔,学生理解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也理解了作者当年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弃医从文的原因,感受到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种目标明确的巧妙提问,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但能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更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授人之鱼,不如授人之渔“正是这个道理。

三、开展合作学习,灵活运用,形成互问互助氛围。

新课标倡导“合作”的学习方法,它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是学生在小级或团体内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是一种短时、高效、低耗而又充满愉快的先进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形成多样,如师生间的对话、学生间的合作,学生学习小组间的交流等,让学生互相提问与对话,小组内组织问题讨论和交流。在合作学习中还可引进竞争机制,如学习小组间的比赛,分组互问,即兴表演。如讲授《皇帝的新装》一课,我要求学生学习小组合作改编成课本剧,学生扮演角色,课堂即兴表演,大家共同评议,达到寓教于乐,收效十分明显。显然,开展合作学习,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合作的整体功能,使存在的问题在小组内得到解决,学生在发现问题,讨论问题中拓宽思路,丰富联想,开启思维之源,绽开智慧之花,体验成功愉悦。

实践证明,创新性教学不仅有助于创设民主和谐教学氛围,优化课堂教学,而且能够较好地提高学生参与探究问题的能力。当然,创新性学习方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足,还有待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及时总结,不断完善,积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

第二篇: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创新尝试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创新尝试

摘要:创新,即通过旧的知识,新的组合,得出新的结果的过程。“新”可以是与别人不一样的,也可以是自己新的提高。“新”的结果,可以是一种新的观念、新的思想,也可以是新的构想、新的思维方式等。创新学习,是人们通过以有知识、经验的摄取,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索,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关键词:小?W语文;教学;创新尝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1-0118

中小学课堂创新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精神、创新学习意识、创新学习思维、创新学习技能和方法。而小学语文课堂离不开阅读与写作,教师要善于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中体现创新思维。

现以《草原》一文为例,谈谈如何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草原》是一篇精读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文中绘出了一幅美丽的草原图,记叙了一群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是一篇集自然美和人情美为一体的感人之作,在对这篇课文的赏析教学中,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一、创设新型的教学流程

素质教育要求教学过程是让学生理解、感受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遵循这个教学原则,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1.利用导语,激发学生兴趣。2.通过多媒体整体感知草原。3.进一步熟悉整篇课文。4.具体学习课文,分析优美、清新的语言,领略草原的美以及草原人情美。5.拓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草原的爱。6.课后引申:假如我是草原上的()我会说()。整个流程先品味文章,再引申、拓宽、转化为能力,这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流程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减少了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增强了理论指导的科学性,比起传统教学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拓展。

二、教学方法力求新

在执教中,笔者制定了三个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句子含着的意思。2.在草原自然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品味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草原》的教学对象是十岁左右的五年级学生,根据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笔者设计了一种较为宽松的课堂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领悟文中的情感。并且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立体多层面的交流中,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情达意、思考问题、剖析风土人情等能力,这些能力就是素质教育要求的实践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笔者遵循创造学习的教学原则,比如在展示目标时采用情景式,笔者先给学生背一首有关草原的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然后,调动视听手段,用多媒体出示以《美丽的草原 我的家》为主旋律基调的草原画面和课文的朗读,使学生通过视听感受到广阔无边、蓝天碧野的大草原。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笔者采用了讲授、谈话、讨论、观摩演示等教学方法,并采用多媒体这一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电脑以其丰富的信息、储备、快速的运行速度、强烈的感染力成为教师首选的创新辅助手段。声音、形象、颜色、光线变幻多姿的组合效果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激活学生思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之音乐以其优美的旋律、细腻的诠释赢得人们的共鸣,其感染力很强,若加上恰当的画面,不仅可以吸引学生,而且可以激活思维、强化理解、增强记忆。鉴于此,笔者在赏析中每个环节都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课件的封页是一幅草原的美景,推出“草原”的动画字幕,伴随着清新悦耳的轻音乐,目的是在课前让学生由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移,为上课时集中精力打好基础。在导入时,笔者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一诗句,用羌笛伴奏,出示草原苍茫的美景。在范读时借助与课文内容大体吻合的风景片,有轻音乐、类似电视散文。在具体赏析部分,笔者设计以红色的动画字幕板书出重点词句,让学生理解、把握文章重点部分。在学习后面“蒙汉两族一家亲”后,笔者剪辑播放了《爱我中华》,让师生同唱歌曲、同品味后结束全课,达到余音绕梁的效果。

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的课堂语言设计至少要有两个原则: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二要设计有激情的、有感染力的优美的课堂语言,激发学生的思维。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长期以来,学生感到作文难、难作文,一直困扰着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其内在因素主要是学生由于社会环境接触肤浅、生活阅历不深,作文材料缺乏,从而扼制了学生作文创作的过程,一旦打开思维的闸门,放飞想象的翅膀,作文的天地无限广阔,因而作文教学更需要教师闪现创新的思维火花,引导学生善于捕捉作文材料,善于选材成为解决学生作文难的首要条件,据笔者对这一方面的摸索和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创新:

1.用创新教学激发兴趣,激活思维

小孩天黑了还在玩沙堡,老翁天没亮就操起了鱼竿,这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材料的捕捉又何常不是如此?一株小草、一块沙石、一束鲜花、一件感人的事情、一部好看的电影电视,都是写作的好素材,关键是引导、启发、不断激发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语文课上,两只呷呷叫着的小鸭子跟进了教室,学生好奇地看着,注意力集中在鸭子身上,教师走上前去,一手一只,毛绒绒的小鸭子在手里不停地搅动、挣扎,多么可爱的小动物!学生以为教师会放出教室外,可却只见教师把鸭子放到了讲台上,从全身到嘴、眼睛、脚一一向学生展示、介绍、让学生观摩,学生兴趣来了,思维活了,短短几分钟解决了以前一节课的问题并且用词生动、文字得体,课后交流的还是这两只可爱的小鸭子,使学生明白:作文并不难,只要把自已所能想到的,把自已看到的变成文字就是作文,克服了这一心理障碍,问题将迎刃而解。

2.巧设悬念进入角色

悬念,影视剧中吸引人的最关键所在,殊不知,作文教学引导学生选材引入悬念,同样能引起学生写好作文的极大兴趣,增强学生作文的自信,而 悬念的设置首先要求教师精心选材、材料典型、新颖,激发和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

3.讲练结合,不断提高

多年提倡的鼓励性评语正确评价学生的品行,正确对学生做出鉴定,这种模式完全可借鉴到作文批改中,给学生作文的模式化、公式化?u语,远不能适应学生的接受理解及当今教育发展,写评语既是教师批阅作文的环节,更是一次创作过程,好的评语不但可鼓励学生创作,还可给学生进行一次情感的交流,为下次作文材料捕捉奠定基石,一位学生写了对教师说心里话的作文,劝教师工作辛苦要多加休息,看得笔者很感动,饱含深情的评语一挥而就:“谢谢!老师由衷地谢谢你,请放心,教师会好好的保重!”还给了高分并在讲评课上有激情宣读,师生情感得到最好的交流。要有创新的举动,也不是简单的事,这既需要工作经验的积累,也需要教师多读书,提高教师的教育智慧。笔者认为:教师增长自己创新智慧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书。教师不可能搞过多的的社会调查,教师没有时间和机会“周游世界”,教师要善于通过“书”这一载体认识世界,了解形势,获取信息,开拓眼界。教师要有以下认识:

(1)读书是教师最主要的信息源

教师通过读书可以获取更多信息。在今天的信息社会,信息传播渠道异常丰富,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十分广阔。如果教师不读书,不上网,很可能落后于学生。1999年,中国教育报对中小学生读书情况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很多教师的知识面窄于学生,这种状况是造成师生关系不协调的一个重要原因,新课程主张开发教科书以外的课程资源,而且要积极指导学生开发课程资源。这也是一种创新思维,在这种形式下,教师的读书活动更应该加强。

(2)读书是教师提高创新能力的第二发展学校

校本研修理论主张:教师工作的学校是教师修炼的最好课堂,中小学是“教师发展的学校”我们还可以说,读书是教师提高创新技能的“第二发展学校”。

教师很可能一辈子都很“平庸”,但你若能努力追求,就能成为一个优秀教师、教学专家甚至是出色的教育家。成功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难。魏书生初中毕业,但成就了很大的事业,培养魏书生的主要是书籍。魏书生读书,已经达到了融会贯通、左右逢源的境界,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人,肯定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在魏书生成长为名师的历程中,是什么让魏书生这个初中毕业的教师,在专业生涯中不断发生着质的变化?完全是靠他不断地读书,汲取书中精华,丰富知识,扩大视野,提高自己的素养,走上一个又一个成功的彼岸。读书,可以积累精神财富。人类几千年的教育历史中,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财富。阅书经典,与过去的教育家对话,是教师的基本条件,也是教师教育创新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读书,可以提升教师的教育理想和信念。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

爱好读书应该是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习惯。如同军人喜爱武器、孩子喜爱玩具一样,教师的第一至爱应该是书籍,只读教材和教参两本书的教师无论如何都不能称之为优秀教师、创新型教师。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三合荣茂侨心小学 730600)

第三篇: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策略初探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策略初探

淮安市车桥中学 陈学胜 223221 淮安市车桥中学教科室推荐

【摘 要】在新时期,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与国际接轨,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同时,新课标、新课改理念已深入人心,教师承担着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素质教育,培养新时期创新人才的重任。教师更应主动迎接挑战;勇挑重担,大胆探索,不断实践。【关键词】理论素养 氛围 质疑 实践

创新能力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说:“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学习的性质应当由转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新性。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习语言,又学习文化和科技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不仅研究教法,而且要研究学法,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现结合本人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教师要具有前瞻性的理论素养,不断创新的教学理念,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条件

教师创新教育理论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我认为教师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其一:具有前瞻性的理论素养。首先要有全面、系统的理论素养。如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等基本理论,文章学、阅读学等专业理论。这些不仅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提供“肥沃的土壤”,而且还可以为我们打开“崭新的视野”。其次,要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特别是现代高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教育媒体的巨大变化,教育改革引入了新的工具,可以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感知器官,如投影教学、广播录音教学、多媒体教学,教师就应该善于从理论中获取新知,补充能量,并且通过内部消化,运用到创新教育的实践中去。最后,还应不断摸索合乎校情、学情、教情的理论,这样才能做到因校择教、因材施教、因人用教。有了这些理论素养,我们可以明确创新教育的指导方针,可以运用创新教育的教学方式,可以高屋建瓴,居高临下,应用科学原理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知、意,实现学生思维的创新和能力的发展。在创新教育的形势下,我认为,教师应用钻研的精神去掌握理论,用务实的精神去应用理论,用科学的精神去发展、创造理论。

其二:具有不断创新的教学理念。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的讲话中也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的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这一重要论述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指明了今后的任务和方向。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培养创新精神,努力寻求教学过程中一切有创新价值的因素,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上力求新的突破。古希腊哲人普鲁塔戈曾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而教师作为点燃学生头脑这一火把的人,应当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摆正教师、学生在课堂中的位置,给学生以最大的思维空间,积极开发学生的创造个性,引导学生的思维创新,使学生“自奋其力”,达到“自致其知”,使其乐学。

二、努力创设轻松和谐环境,营造一种探究氛围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广泛的兴趣是一个人求知欲旺盛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发挥学生主体的重要环节。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产生发展起来的,要在课堂上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的气氛,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环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语言材料设计一些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训练学生的思维,或让学生就同一材料、信息进行讨论,探究不同答案,这就需要一个良好的探究氛围。自由、宽松、安全的课堂氛围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青少年正处于长智力、长身体的特殊时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够有效的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那么,用什么样的手段才能激发他们天性中的好奇心呢?我的经验是:在没有进入正课时,利用一些小故事或小幽默营造快乐的气氛,使教和学在愉快、宽松的氛围中开始,从而为创新思维准备好思想的开端。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创新思维 陶行知先生曾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才有探索和创新,“学贵有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重要”,的确,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瓦特发明蒸汽机都源于“疑”。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但学生能够质疑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它要求学生的思维一定要处于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在读书的过程中,脑子要转起来,思维要活起来,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不安于现状,不唯师,不唯书,大胆设想,大胆疑问。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质疑中,结合资料和众人的思考给出答案,从而促进其创新意识的形成,借问题促探索,借探索促发现,借发现促创新,四、重视实践,启发想象,丰富学生的创新源泉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在实践中培养。所以,我们要把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创造条件,把行之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进行尝试实践,迁移运用,探究创新。如:《哈姆莱特》这篇戏剧可让学生自导自演;说明性质的文章可以让学生读读、画画、议议。学生在学中画、画中学、学中创。这样,不仅使学生加强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也发展了创造思维。

面对未来社会空前激烈的竞争,培养一代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刻不容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发挥学科优势,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去接触生活,参加社会实践,运用在中学学到的知识,发现、探求新知识,获得不竭的创新源泉。如: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进行课外阅读,办手抄报。到学校阅览室看科普杂志,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动学生参加班级管理、社会公益劳动,品尝生活甘苦。开展“今天我值班”、“学当推销员”等活动,在活动中让他们体会班干部、班主任的艰辛;以推销员的身份去“说商品”,大家来“比一比”,看谁说得好、卖得快。然后,把自己的亲身经历、真实感受写出来,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奥秘,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想象力是人类所独有的思维能力,它能够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而发散正是创新的基础,也是一切发现和发明的基石。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机会,精心选择一些发散点,培养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诗时,启发学生想象诗人询问苍天的场面时,你会发现学生们运用已有生活经验,充分展开想象。不同的学生对作者当时的神态、动作的设计都有所不同„„学生种种表现,不正是创新的表现吗?求新、求异,就是创新精神的所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不正是他们一个自我超越、自我创新的过程吗?只要有这样的土壤,孩子们的创新之花必定灿烂绽放。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其实就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想象能力是衡量一个人创造能力的重要标志。如果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仅是给学生串讲课文内容,那只是灌输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运用巧妙的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目前,科技迅速发展,教学设施逐步得到改善。多媒体技术可以把声音、图像、文字数据等进行综合处理,既可以节约大量的教学时间,又可以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有效强化重要的教学信息,提高学生的信息接受能力。它还能扩大教学密度,加强教学的反馈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多媒体生动形象、直观性强,能创设新颖和谐的教学情境,既便于学生储存记忆,又能开辟多向立体的思维通道,有利于学生展开联想。

在新时期,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与国际接轨,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同时,新课标、新课改理念已深入人心,教师承担着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素质教育,培养新时期创新人才的重任。教师更应主动迎接挑战;勇挑重担,大胆探索,不断实践。过去是“不进则退”现在是“慢进则退”。我们要时刻按照当代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是新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与时俱进,让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专业知识,业务能力适应时代发展。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新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1]周绍森,陈东有.试论教育创新的基本特征[J].中国高等教育,2003(1).[2]姚燕平.创新教育呼唤教育创新[J].教育研究,2002(3).[3]陈儒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M].银川: 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4]赵传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M].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第四篇:小学语文创新习作教学中的几点策略

小学语文创新习作教学中的几点策略 新市镇平宁基点校(QQ:1083731671)

说起写作文,学生怕写,老师难教。这真实地反映了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有的学生抓破头皮,就是写不出来,我想这主要是与学生缺乏习作兴趣、习作的素材,缺乏表达的语言,缺乏写作的基本方法等息息相关的。然而学生的习作过程是学生个性学习和创造活动的过程,是极具个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健康的个性,尊重作文的本质特征,采取个性化习作训练的教学策略,是作文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由之路。因此,我在平时的习作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发写作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源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就是要想方设法创设不同的交际环境,让学生有机会、有舞台,向交际的对象陈述自己的想法。因此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对于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至关重要。在实际教学中,我认为可从两方面入手:

1、在阅读教学中挖掘学生的创作激情。

叶圣陶认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教学是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文章内容,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领会文章美妙的意境,1

从而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和作文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文章的精华部分,引导学生去欣赏,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荷花》一课时,就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边读边体会,然后启发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并且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花。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创作热情被激发了。纷纷畅所欲言,用自己简单质朴的语言描绘自己喜欢的花。实践证明,只有在学生对作文感兴趣的前提下,他们才能有创作的欲望和灵感。

2、在仔细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

我认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自然界中,天地万物、山川树木、飞禽走兽、生活中的人和事都是写作的题材。如果对这些漫不经心,一写作文就感到无话可说,那就更谈不上创新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作文的时间放在平时,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分析、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让学生有了感触及时地记录下来。作文课上,教师再指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素材进行加工、整理、润色和提炼,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我经常布置学生课余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积累写作素材。到了上写作指导课时,学生兴趣浓厚,纷纷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告诉我:其中有观察人物的、有观察景色的。。其实只要我们善于引导调动,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不可估量的。

二、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点燃学生创新火花。

1、给学生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善于表现自己是学生的天性。我们应给他

们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有一种成功的体验。而这种成功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一是将优秀的作文在班级黑板报中展示;二是编写班级优秀作文选,把有创新意识的学生作文编入发给学生做留念;三是选出最优秀的学生习作向各类报刊杂志投稿。这样,学生有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心里充满了成功的喜悦。在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赞扬声中得到前进的力量,就会激起一股强大的创作动力,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的作文能力参差不齐,同一事物,他们的认识也不一样,因此,表达的方式和技巧也有差异。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把学生框死,要让学生有自己独立的作文思路和表达方式,一旦发现学生习作有新意就要加以肯定和鼓励。对于那些作文能力较低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启发引导,尤其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样才能开发思维能力,激发创作积极性。

三、加强创新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学生作文为什么会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呢?这与学生作文时的思维定势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教给学生作文格式和技巧本来是非常有益的,但学生作文往往因此容易形成一种定型思维,缺乏新颖性和独创性。作文教学中教师如果不注重打破这种作文心理定势,久而久之,学生的创作思维就会严重停滞。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习作时,要引导学生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把作文训练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同一题目多角度选材。

如写《我的妈妈》,大多数学生只是写妈妈怎样爱自己、关心自己的事,往往千篇一律。因此,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妈妈的性格、脾气、品德、才能、爱好、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选材。力求把人物的形象充分地表现出来。

2、同一材料多种立意。

在使用同一材料时,要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有新的感受、新的认识和独特的见解。就拿《桂林山水》来说吧,从古到今的文人墨客写了无数文章来赞美它的美丽、感叹它的奇景,就连外国人也为它写诗作文。然而我们课本中的《桂林山水》却从事物的特点出发,写出了新的感受,讴歌了祖国美丽的河山。无一处言美,但美又无处不在。在这种诗情画意之中,渗透着作者新的体会和新的认识。在写《我的家乡》这篇作文时,学生既可以写家乡的美丽风光,丰富的物产,也可以歌颂家乡人民的勤劳勇敢,热情好客。

3、同一内容可选择多种体裁。

例如:在写《我们的校园》时,可以记叙和抒情,可以写成说明文,可以议论校园设置得好不好,还可以假想未来的校园是什么样子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换角度”思考,让学生获得与众不同的思维方法。、三、注重作文的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老师的建议》中指出:“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学习的欲望。”教师的评价

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这样学生品尝到作文成功的喜悦,他就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也会产生对下一次成功的期待。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因人施教。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出发,从点滴细微之处入手,把功夫用在实处,充分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和创作动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一句话,只有尽可能地使学生想写、要写,他们才有可能把作文写好、写新,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

第五篇: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论文

摘要: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在日常教学中,摸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创新能力 探究性 合作学习主体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走出单纯死记硬背语文知识的误区。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尝试。

一、建立探究性学习方式,给学生营造创新的空间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发展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因此,要改变条分缕析的教学方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地方,教师都应该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究中形成自己的语文学习策略。小学阶段,教材向学生提供了许多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成为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主要素材,探究性学习,不仅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而且能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掌握许多生活必备的经验。如教学《穷人》一课,可以利用课文结尾的一句话“桑娜拉开了帐子”,这句话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也给学生提高了尽显个性的探索机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全文,根据渔夫和桑娜的思想变化过程,选择自己的认知情感,推测想象“拉开帐子”后会发生什么事情。教师利用教材留下的自由探究空间,开启学生的认知情感,课文体现的夫妻情、邻里情,尽显其美!学生学会了自主感悟,学会了合作交流,这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合作学习,在合作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个性。发散性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在展开思维活动时,围绕某个中心问题,最大限度地开拓思路,从而导致一系列发展的一种思维品质。创造个性,则包括独立性、自信心、好奇心、冒险精神、敏感性等。在教学实践中,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是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激发创造个性的有效途径,即建立以学习小组为主要形式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由于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思维类型、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的差异,对于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这些理解就好像是围绕着一个中心问题面向四面八方产生的辐射,可以对每个学生的认知产生影响,作为学习主体的个体,可以通过与别人交流,产生思维的撞击,从中能够广泛地搜集与这一中学问题相关的各种感性材料、思想和观点,从而不断地开拓自己的思路。同时又可以通过自身的分析、判断去处理相关的信息,并形成独特的发现或见解。每个学生在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的同时,就是从事自我学习的创造活动,而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就像是一座立交桥,通过动态的活动为学生的创造性注入活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个性。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敢于创新

在语文教学中,每个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阅读能力、生活经验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文本的认识。每一位学生都会有不同的学习重点和各自注重的焦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给学生充分表达、创新的机会。如教学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一诗,诗人写出了老年辞官返乡对人生易老、世态沧桑的感慨。“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诗人写出了离家闯荡、建功立业的少年,也写出了鬓毛疏落、老态龙钟的自画像。对诗人的此句诗,学生会产生各自不同的心理现象,如果让学生说出心目中贺知章的“鬓毛衰”,则精彩纷呈。学生写道:“一位老态龙钟的老人,步履蹒跚地走进了小村庄,他的脸像又干又瘪的苹果,又深又密的皱纹,写满了人世间的沧桑。”“我仿佛看到了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他弯着腰,拄着拐杖,边走边咳嗽,连胡子都跟着颤动。”“我想象中的诗人,虽然老态龙钟,但精神矍铄,深陷眼窝中的两眼依然明亮,雪白的长胡须飘洒胸前,仙风道骨的神态显示着诗人的气质和风范。”学生在个性化的思维与想象中发展了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时机与素材无处不在,无处不有,需要我们广大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一切着眼于学生的未来需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下载语文教学中创新策略的尝试(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教学中创新策略的尝试(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 摘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对学生个人进步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在小学教育这一特殊阶段,应当肩负起这一职责,为学......

    语文教学对话的创新策略

    语文教学对话的创新策略 余国良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 广东 汕头 515041) 摘 要:教师只有科学而艺术地运用语文教学对话的创新策略,在课堂提问对话中增加等待时间,在合作探究......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尝试教学法案例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尝试教学法案例 1~2年级的学生旧知识的迁移能力也很弱,所以在开始这个环节与尝试教学法本质不同是由教师引导尝试兴趣,而非学生自己应用旧知识迁移能力进行尝......

    对语文教学中寓教于乐的尝试(范文大全)

    对语文教学中寓教于乐的尝试 一、巧设开场白,让每节课都有新意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学习受很多因素影响,除外部动机外,学生自身的内部动机——兴趣,对推动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分层教学尝试中

    分层教学尝试中 在小班化教学的全面实施下,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使每一类学生都得到进步或发展,但由于学生的个性和智力的差异,在课堂教学中,......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学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新课程不断深入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创新也在不断加强同时时代也呼唤创新精神‘创新人才呼唤创新教育作为语文教师面对这种事......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策略初探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策略初探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创新人才。****同志指出:“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而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以......

    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尝试有感

    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尝试有感 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应该有意识的给学生创设创新情景,让学生学会质疑、充分参与、勇于实践、形成感悟,最终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方法。经过一年的课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