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脑科学的小学古诗课堂教学实践研究5篇

时间:2019-05-13 03:46: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脑科学的小学古诗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脑科学的小学古诗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第一篇:基于脑科学的小学古诗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脑科学的小学古诗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第一章小学古诗教学的意义及其重要地位

一小学古诗教学的意义

古诗起自先秦,盛于唐朝,是我国古代文化中最为光彩夺目、最为叹为观止 的瑰宝。“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1】实际上,像李白、杜甫、王维、韩愈、苏轼、陆游这样的大诗人广泛来自于社会各个阶层,他们的诗文能再现当时复杂 多样的社会风貌、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展现诗人丰富细腻的思想感情,描绘祖 国美丽的大好河山,因此古诗文当之无愧成为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 材。小学生学古诗,可以从中汲取营养,增进对祖国悠久历史的了解,更能增强 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l、丰富思想,激发爱国情怀。古诗作为一个窗口,能使小学生具体、真切地感受到祖国历史的悠久和传统 文化的灿烂。小学语文教材中选择的古诗都是一些优秀作品,其中不少内容直接 表现了爱国主义情感。陆游《示儿》,作为一篇在弥留之际给所钟爱的儿女留下 的遗嘱,陆游没有言及一点私事,而却以“北定中原’’来表达其生命中的最后意 愿,以“无忘告乃翁”作为对儿女的最后遗嘱。陆游实际上是把国事当作了家事,把国家命运同家庭命运、个人命运紧密结合了起来。学生在诵读的同时油然而生 的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感受到诗人对国家民族的一往情深和至死不渝,并被他 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的爱国激情所感染。王昌龄《从军行》:“不破楼兰终 不还”,《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无不表达了黎民百姓 对加强边防、结束边患的强烈愿望。诗中豪壮的誓言撼人心扉,不能不强烈地拨 动学生的心弦。而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 方》等诗篇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如诗如画的祖国河山,不仅表现了诗人深 沉的爱国情怀,而且渗透了诗人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这些诗文都是自然 美与情感美的和谐统一,激发着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2、担当责任,增强使命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1这是士大夫推崇的行为典范。孔 子为了持守自己的信念,一生颠沛流离,用自己的苦行去维护和传播他所信奉的 真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一生忠于理想、忠于国家,坚贞不屈,虽遭受打击和 迫害,但他念念不忘的依然是自己深爱的祖国。我国古代文人不仅关心国家的命 【l}陈迩冬选注.《韩愈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1月第l版.第118页 [21【清】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古文观止》.【M】西安.三秦}{{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110页 l 运,对民生之苦也极为关切、同情。因此在他们的诗中常表现出一种忧患意识。如林升的《题临安邸》描绘了南宋统治者不思收复失地,政治上腐败无能,生活 上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诗中“几时休”三字严厉斥责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 活何时才能停止。“暖风”两字更是语意双关,既指温暖的春风,也指纸醉金迷 的霏霏之风,从而讽刺警告当朝统治者:长此以往,必将重蹈覆辙,杭州也会像 汴州一样,沦子金人的铁蹄之下。全诗语言平易而忧愤深沉,充分表达了诗人担 忧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思想感情。小学生学习古诗文,能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唤起其社会责任意识,内心产 生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陶冶性情,提高品德修养。古诗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犹如春风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 声”。【l】在古诗中,有不少是直接表现了对崇高品质的赞美。忠:表现为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诚。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 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二句为临别时的嘱托,“冰壶”用以比喻高洁清白的 品格。诗人在这里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传达的是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 持操守的信念。又如李绅《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 粒皆辛苦。”它不只是一首单纯的教育诗,教育、规劝人们爱惜来之不易的粮食,联系《悯农》(其一),它触及了当时社会现实的弊端,强有力的讽刺鞭笞了那些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坐享其成、奢侈浪费、挥霍无度、不劳而获的剥削者。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古诗中较有代 表的是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撷取慈母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这一寻常而又 充满亲情的细节,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慈母形象,尤其是末二句以形象的 言语,抒写了母爱至深至厚,作为人子对慈母的不胜感激,以及不能报答万一的 心情。每一个为人子、为人女的,读来也深有其感。悌:指的是对兄弟姐妹,即同辈人的互相爱护、尊重。如李白的《赠汪伦》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潭水已“深千尺”,那汪伦送李白的的情 谊更有多深呢?耐人寻味。类似这样题材的古诗不胜枚举,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建立 时期,通过感受形象、体味内涵、探寻意境、感悟人生哲理,可以丰富他们的精 l。I诸葛忆兵编著.《唐诗解读》.【M】北京.中周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l版.第176页 2 神世界和人文素养,可以使他们的品德、人格、心灵、情操受到陶冶。

4、尊重生命,实现生命价值。小学古诗中的许多题材教育学生要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抱有一种乐观的态 度,要爱国忧民、承担道义,要胸怀壮志豪情,建功立业,施展抱负。卢纶的《塞 下曲》(其三)雄壮豪放,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慷 慨激昂、正义凛然。报效祖国,是生命尊严的体现。而教材中所涉及的许多文人,他们的生活道路就是不断战胜挫折和磨难、不懈追求的奋斗之路,它同样教育着 学生要珍惜生命,直面逆境。小学教材中的古诗文为生命教育提供了巨大的资源。通过古诗教学,学生可以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在健康成长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生命价值得到最大的体现。

5、积累语言,提高文化修养。古诗不仅体现古代文人对社会事物、人情哲理的深刻认识,更是千百年来劳 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古诗的语言是文化内涵最丰富的语言,是形式最优美的语言,是最具灵性和想象力的语言,是最深刻、最具感染力的语言。小学生日常的说话、作文、交际等,需要很多语言材料。熟练地背诵一些古诗,牢记许多名句,在需 要时就可脱口而出,加之以灵活运用,对增加文采、增强表达效果,起到很好的 作用。杨万里《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这两句诗选景角 度巧妙自然,极富生活情趣。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 绘出蜻蜒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现在可借以用来比喻新人或新的事物。苏轼《饮 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用诗的语言,通过 西湖美景的描绘和比喻等艺术手法来阐明美学的原理--事物各里面貌,各有其 审美价值,使人读来更形象、含蓄,此句也常为后人所引用。中国传统教育的本 质是以人伦教化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是以礼乐诗书、经史典籍为主要内容的人文 教育,通过古诗的诵读、赏析,积累诗意的语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使之温文尔雅、知书达理,成为有文化、有教养的人。古诗文是我国优秀文化的精髓,其文字简洁,形象生动,千锤百炼。现代文 中有些文章经常引用成语典故,有些也恰当运用了古诗文中优秀的、富有表现力 的文言语句。掌握了一定的文言知识,阅读起来就会游刃有余、得心应手。而学 生也可将古诗中经典语句活用迁移到日常作文当中,可将古诗中学到的知识迁移 到现代文学习当中,迁移到其他学科当中,从而提升古诗学习的价值。二小学古诗教学的重要地位 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民族文化,奔流不息,源远流长,而古代诗文就是一座珠 穆朗玛,昂首屹立在人类文明之林。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I】也就是说一个 人如果不学《诗》,那么他在生活中就没有立足之地。这是对《诗经》的高度评 价,对于我们现在来说,也是对所有古诗词的高度赞美。《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中要求:“一至二年级学生能熟读、背诵60首简单的古诗,三至五年级学生能再背诵60首古诗词。”【2】如此大的量,可见古诗词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课标中也提到:“课程内容适度强化文 言诗文的学习,目的是促进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充实文化 底蕴,提升文化品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在学习文言诗文的过程中,吸收语 言精华,提高书面语表达能力。“【3】在2009年5月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语 文》第一册中,首次对古诗的要求从原来的熟读、背诵,调整增加了书写生字这 一板块。由此,我们充分认识到小学古诗教学正向识写结合迈进,识是为写打基 础,而写是为了更好地识记古诗。因为我们现在读到的古诗大都经历了长达千百 年的沉淀,它们都记载着伟大诗人最精华的思想内涵和理念,都是经过时间考验 的经典。而这些古诗无论是字词的推敲或者是句子的编排,几乎都无懈可击,它 所包含的文学内涵则是中华文明千百年智慧的结晶,是汉语水平发展的精华。此 外,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如何让他们了解语文学科的发展历程,又如何让他 们了解文字和文章的起源和变革,没有比古诗更好的载体了。1999年2月20日,江泽民主席在会见“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演创人员时 指出:“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用 朗诵加上音乐诠释的形式表现古典诗文,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有助于人们加深对 古典诗文的了解,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加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41 2009年5月9日下午,在日本访问的我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前往横滨中华山 手学校参观,并观摩了该校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课上,胡锦涛主席还饶有兴致 地走上讲台,给同学们讲解唐诗《静夜思》。此一举动激励着海外侨子学好中文、弘扬中华文化,也让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感N4学古诗教学的重要。【1】雷原著,《中国人的圣经(论语)》,【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第112页 121教育部制订,《上海市中小学语义课程标准》,【M】i:海教育jIj版礼.2004年10YJ第2版.第32页 131教育部制讥《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第2版.第26页 141《江泽民„席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N】《人民闩报》.1999年2月21U第l版 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 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 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f1】“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 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f2】 为了引导学生能够尽快掌握汉语语文这门学科,就必须重视历史久远的古诗 文学习,在日常教学中多积累教养,以达到语文学习的最佳效果。【‘】《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第34页 【2J《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f: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第32页 5 第二章小学古诗教材及教学现状分析 一小学古诗教材分析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材是重要的教育教学因素。在教学实践中,教材是教师 用来教学的材料,也是学生用来学习的材料。在教学前,只有对教材的编写原则、教材的编排、教材中的古诗进行全面的了解,才能在教学中胸有成竹、有的放矢。

1、数量增加。课改前的教材,每学期只编排两首古诗,小学五年的学习,学生积累的古诗 仅20首,数量之少,使学生言语、作文时想引经据典也无处着手。二期课改新 教材每学期选编了16首古诗,五年下来,数量累积可达到160首,是之前教材 的8倍。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l】小学阶段古诗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的懂,有的也许一知半解,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领悟 留在脑海中的那些名旬的深层含义,同时也为进入初中进一步学习古诗、文言文 打下良好的基础。

2、体裁全面。以往的教材,古诗的体裁大都是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很少,乐府诗、歌行体几乎绝迹。新教材在此基础上,适度增加了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乐府诗 的数量。这些诗内容生动、健康向上,易于学生接受。《敕勒歌》是北朝民歌,抒写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乐府诗《游子吟》则歌颂母爱的伟大与无私;骆宾王的《咏鹅》,诗句形象生动,读起来也琅琅上口,这种近似童谣的作品正 是学生诗歌启蒙的好教材。

3、题材广泛。新教材小学古诗选编的题材进一步扩大,材料几乎包括了哲理、言志、田园、边塞、叙事诗等所有的诗歌题材形式。如描写山水田园的诗:陶渊明《种豆南山 下》;叙述登临游览的诗:刘禹锡《望洞庭》;抒写边塞风情的诗:高适《塞上听 吹笛》;抒发离别相思的诗: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当然,其中不少分类 并非那么明显,如写景和写意、咏物和言志通常结合在一起。优秀的哲理诗如苏 轼的《题西林壁》,全诗不仅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的景象进行赞美,而且 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教材所选编的古诗反映了古代广阔的社会生活 以及文人的心灵历程。f‘I蘅塘退十【清】编,李浴华注析.《唐诗三百首》.【M】山两古籍m版社.2003年8月第l版.原序第l页 6

4、篇幅短小。古诗篇幅短小,但却集中地、本质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在语言上,除了形象鲜明、个性突出,富于感情色彩外,和小说、散文比较起来,更加精炼,也易于学生背诵。

5、内容浅显。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新教材中尽可能地选择一些内容浅显、明白如话 的古诗,以利于学生了解,减少背诵的困难。如陈沆的《一字诗》:“一帆一桨一 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全诗共用了十个 “一”字,每个“一“字都具有鲜明的形象,学生读后就能牢记。

6、文字精美。为了让学生学习古诗精炼、优美、富有形象和想象力的语言,新教材特从浩 瀚的诗海中选取精品。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诗人本打算用“到”、“过”、“入”、“满“等字。经过比较,认为都不好,最后确 定用“绿”字,因为“绿”不仅写春风“到”了,而且写出春风“到”后给大地 带来的变化,将抽象的春风转换成了视觉可以感知的一片新绿,形象就鲜明得多,诗意也深沉得多。同时也让后人真正领略了“绿”字的妙处。

7、有代表性。众所周知,唐诗是我国古诗的高峰,而盛唐诗则是这座高峰的顶点。新教材 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所选古诗的时间跨度虽然从晋到清长达一千多年,作家近百 人,但以唐诗为主。其中盛唐诗人李白、杜甫、王维的作品占了显著位置,中唐 诗人白居易、刘禹锡的作品也多有体现。这些百读不厌、流传千古、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名家名篇是经典中的经典。

8、排列科学。新教材对古诗的排列,遵循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一、二年级学生基本上还没有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其形象思维也还处于较 为低级的水平,联想在这个时期仍占主导地位。同时,这一阶段的儿童知识容量 有限,是识字和接触浅易的白话文的开始,对古代文学作品则是陌生的。所以,低年级的古诗内容通俗,篇幅短小,语言上琅琅上口,易于诵记。如《画》:“远 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语言非常浅近,接近现代 口语,而且内容很像--贝lJ谜语,形象生动,极易于背诵和记忆。适合一年级的诗 还有李白的《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全诗不仅写出了小孩眼中月亮的形状,还充满了浪漫而神奇的联想,极具儿童情 趣。三、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能力,其理解能力、想象能力也正在发 展,加上又有低年级的经验和基础,‘对古诗词有了初步的接触和认识。因此教材 编辑了杜甫的《绝句》、《绝句四首(其三)》等,很适合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使学生对古诗词形成一个基本的认识,开始初知一些古代汉语词汇,懂得古诗词 的一般特征。高年级学生已有较深厚的学习古诗词的基础,其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创造能力、记忆能力等都有较大提高。所以,此阶段选编的材料篇幅稍加长,如律诗《登金陵凤凰台》;词汇的难度、意境的理解深度都加深,如有托物言志 象征意味的诗歌如龚自珍《己亥杂诗》;还有送别类的古诗《送沈子福归江东》、《送日本国僧敬龙归》、《送崔子还京》„„ 小学古诗由短及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排列科学,也更易于为学生所接 受。二小学古诗教学现状分析

1、小学古诗的教学现状 古代诗文饱含着中华文化5000年的历史,传承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十 分深刻。它虽然篇幅短小,格式严谨,但内容的覆盖面很广,表现力极强。试用 本小学教材中古代诗文作品特别注重古典诗词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尽量让小学生 喜欢读,而且能读得懂。古诗部分的练习题,强调了熟读和背诵,其目的在于进 行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熏陶,这也体现了“诗教“传统的回归。20年来,我国配套教材发生了几轮重大改革,可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却 跟不上改革的步伐,课堂教学不能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究其原因,一 方面在于教师的不适应,常年积累的模式使他们习惯于讲读课的教学,对古诗教 学感到无从下手。其二,本身对中国古代文学史欠了解,离开学堂久了,所学的 知识越来越生疏,虽进行了备课,但对诗歌的分期,每个时期代表作家作品的特 点,以及造成这种现象的政治原因、社会原因、历史原因缺少整体的把握。第三,思想上的不重视,片面地认为精读课要讲细讲透,生怕学生听不懂、记不牢,古 诗在整册教材中占的比例不大,无足轻重。第四,带有任务性。与考试有关的课 文重点讲解,而古诗只要学生会背会默就行,于是出现了有的教师对照教参草草 过场,有的则为了赶进度以读带过,更有甚者让学生回家自行背诵默写。对学生 来讲,古诗学习就是背默,古诗所具有的情趣、理趣、意境、诗情、画意、音乐 美、风格美等不能切实体会。所以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参悟和体悟达不到应有 的效果,阅读古诗的愉悦心情也无从谈起。我曾对自己执教的四年级78位学生做过这样的调查(详见附录2)。从表中可以看出:小学生学习古诗的愿望不强烈,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老 师布置的作业,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得快,遗忘得 也快,加之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不到位,知识掌握不牢固。

2、对教学现状的分析 从小学古诗的教学现状及调查情况来看,古诗教学的方法较为单一,传统的 背默占主导地位,机械地学习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兴趣而言。课堂教学常以教师 讲解为主,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高低,碰撞不出思维的火花,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另外,学生可以参加的社会文化活动较少,不能在古诗学习中主动拓展学习空间,不能把古诗的学习同其他学科乃至社会的知识广泛地联系起来,使古诗的学习生 活化。学生也不注意在生活实践中积累古诗文知识,有意识地提高语文素养。此外,造成古诗学习现状的原因也不能完全归咎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古诗的 时代背景,所反映的内容、思想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存在着较大距离,学生不能 完全理解古诗中所表达的那种意境。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显示:小学生 的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抽象的内容要比形象的、无意义材料要比意义材料容 易遗忘。美国布鲁姆的心理学研究:儿童时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的智力有 很大的潜力。小学生的脑重量七岁时约1280克,九岁时达1350克,12岁时便 接近成人约1400克。美国知名学者奥图博士说:“人脑好像一个沉睡的巨人,我 们平均只用了不到1%的脑力。”【1】研究证实小学生的学习并不需要完全成熟的神 经系统和大脑。相反,神经系统和大脑正是在活动和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和成熟 起来的。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是古代文人思想与智慧的结晶,现代心 理学、教育学已把它视为唤醒沉睡中大脑潜能的导航图。而且,建构主义学说告诉人们: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 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 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简 【lJ徐崇文主编.《学习理论与学习潜能开发》.【M1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7月第l舨.第129页 9 而言之,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并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也由教师为主转向学 生为主。关注学生,就要关注生命的发展,提升生命的质量。生命是教育的前提和 基础,教育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活动。“生命”不仅是教学的内容,也是教育的形式。古诗中的一草一木有生命,边疆也有生命,对诗人生命的关注,对自己生命的关注,构建生命化的语文教学模式,才能实现生命教育与小学古诗 教学的融合,才能实现师生生命质量的全面提升。因此,按照科学的规律、按照学生认知和发展的规律,开展适应小学生脑生 理特点的古诗课堂教学研究十分必要。lO 第三章国内外脑科学的发展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一什么是脑科学 脑科学是研究脑和心智现象及规律的科学,是一个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哲学 意义的科学领域。脑是自然界最复杂的系统,是调控机体各种功能的中枢,是开放的巨系统。脑具有学习、记忆、意识、思维、语言、情绪等功能。脑的创造性思维更是复杂 的运动形式。脑科学研究的问题包括探测脑、认识脑、保护脑、开发脑和仿造脑 等方面。二国内外脑科学的发展 在古希腊,人们及学者已经有了一些对脑结构和功能的认识。这种认识,有 些来自于迷信和一般学术影响下的猜测,也有些来自于实际病例。因此,有人已 模模糊糊地认为神智与脑有关,其代表就是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经历了中世纪的黑暗、迷信与愚昧之后,欧洲迎来了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使 脑的结构、功能与神智无可辩驳地联结在一起。维萨里完全把脑的解剖学建立起 来,他所描写的脑的解剖与今天我们所了解的已大体相同。威利斯则在维萨里脑 解剖学的基础上,综合当时的科学技术知识以及临床病例,论述了许多脑功能,确定了许多脑结构的名称,限于当时认识水平,他还不可能提出准确的脑功能的 论述。20世纪初,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用条件反射实验法研究大脑皮质的机能,创立了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于1938年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 学说,该学说到50年代末在美国用于教学实践。从此以后,随着教学实践以及 脑科学和教学论的发展,人们愈来愈清楚地认识到,了解和掌握脑科学越正确、越深刻,把脑科学的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运用于教学论研究的自觉性越强,教 学效果和质量就会越高,教学论的研究就会越科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的神经生理学家、心理学家们,在前人研 究成果基础上,对人的大脑和神经生理机制进行丰富而又卓有成效的研究,形成 了一系列脑科学理论和假说,为现代教学论的创新和重构奠定了基础。20世纪70年代,美国神经生理学家斯佩里教授的“裂脑实验”提出大脑两 半球高度专门化,每一部分控制不同的功能,并以不同的方式处理信息。大脑两 部分由胼胝体联结起来,对大脑两半球进行协同活动。分工说研究认为左脑主要 功能是言语的、分析的、逻辑的、数字的、线性的、抽象思维的功能。右半球具 有非言语的、综合的、直觉的、音乐的、色彩的几何图形识别以及想象等形象思 维。但这种一侧化理论又被“模块论”提出的观点所修正。新的观点认为:脑是 由在神经系统的各个水平上进行活动的子系统以模块的形式组织在一起的。人脑 虽然是由解剖学上截然不同的区域组成的,但这些区域并不是自主的微型脑,更 确切地说,他们组成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体化的系统,这是随着研究手段的发 展进步而研究的新成果。【I】具有特殊意味的提出新观点的恰恰是参与“裂脑实验” 的主要研究者加扎尼加。大脑发展的关键期概念是由英国学者戴维・ 休伯尔等人于20世纪60年代根 据视觉剥夺实验的结果而提出来的。他们的研究发现,将出生不久的小猫或猴子 用外科手术缝上眼皮,数月后打开,这些动物就无法获得视觉信息,尽管它们眼 睛的生理机制是正常的。而且这些早期剥夺了视觉经验的动物在视皮层上的结构 也有异于正常的动物。休伯尔等人由此提出了一个视觉机能发展的关键期概念。近年来,数以百计的脑科学专家对脑发育“关键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 了很大的进展,形成了较为一致的结论:脑的不同功能的发展有不同的关键期,某些能力在大脑发展的某一敏感时期最容易获得,如人的视觉功能发展的关键期 大约在幼年期;对语言学习来说,音韵学习的关键期在幼年,而语法学习的关键 期则大约在16岁以前。此时相应的神经系统可塑性大,发展速度特别快,过了 这段关键期,则可塑性与发展速度都要受到很大的影响。此外,对不同的人来说,脑的不同功能发展的关键期也并不完全一致,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在脑的不 同发展上有着不平衡性。【2】大脑发育的关键期说给现代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问 题,即教师有必要了解大脑发育关键期的起始时间、持续时间、表现形式、所需 学习经验的性质和作用,在教学中抓住关键期,让诸如视觉、听觉、语言等能力 都适时打开“机会之窗”,使脑的不同功能得到及时的发展。如果我们的教学工 作在适时的关键期给予学生适当的学习机会,则不仅能使他们学得快,还可以促 进其生理发展,从而促进相应能力的发展。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于1983年在其《心智结构》(Framesof 111徐崇文主编.《学>--j理论与学习潜能开发中小学教师读本》.【M】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7月第l版.第 108页.第108页 f2】徐崇义主编.《学习理论与学习潜能开发中小学教师读本》.【M】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7月第l版.第 108页.第120页 mind,1993)一书中指出,每个人的大脑至少由八种智力构成,且每一种智力或 能力都在大脑中有相应的位置,存在着脑功能的不同定位。这八种智力是:语言 智力、音乐智力、逻辑数理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智力、内省智 力、自然智力。在加德纳看来,以前大多数智商测试都集中在语言智力和逻辑数 理能力上,全世界很多学校的教学也片面集中在这两种能力上,致使我们对大脑 学习潜力产生一种不正常的、有局限的看法。多元智力结构说拓宽了人们对智力 的认识,既向传统的智商测试提出了挑战,又为教学策略的研究提供了脑科学依 据。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以在课堂上讲解课文、板书、提问为主,而在注重多 元智能的课堂中,教师应变以讲解为主为多种方式并用。教师除适当地讲解外,还可利用图示、录像、音乐等形式进行教学,或让学生离开座位进行活动,以加 深对抽象内容的理解,并通过学生之间的同桌、小组、大组活动等人际交往方式 和自学、讨论等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美国纽约大学神经科学中心的脑科学专家勒杜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情绪的 神经通路在新皮质之外,专司情绪事物的杏仁核在大脑整体结构中作为情感中枢 起关键作用。作为情绪前哨,杏仁核占据着优势,有能力造成大脑神经中枢“短 路”。它对脑的功能,包括思维有着重要作用。美国哈佛大学另一位行为与脑科 学专家戈尔曼教授也做了同样的研究,并于1995年、1996年相继推出两部力作 《情感智力》和《《情绪脑》。他认为人具有两个大脑、两个中枢、两种不同的智 力形式:理性的或情感的。人生成功与否,取决于这二者,不仅仅是智商(IQ),还有情感智商(EQ)与之并驾齐驱。在人类的精神生活中,大脑边缘系统、新皮 质、杏仁核及前额叶既相对独立,又彼此互补,其协调合作的优劣,既决定了智 力,也决定了情感智力的高下。【11。神经科学家高德伯提出了左右脑组织理论。他认为右半脑的使命是生存。当 面临新挑战时,它要快速处理大脑以前未曾碰到过的情境。当我们学习时,左脑 和右脑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处理功能的切换。当我们学习新技术时,右半脑主要 负责信息处理,而当我们已渐渐精通这些技术时,信息处理则越来越多地转移到 左半脑。右半脑以快速的但不一定是最佳的方法应对新情境,而左半脑会选择最 恰当的反应,并设计策略和机制来应对未来将出现的类似情境。不久,他又提出 了一种被称作全脑学习方式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大脑的每一部分都参与了大脑 【II徐崇文主编.《学习理论与学习潜能开发中小学教师读本》.[M】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7月第1版.第

第二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主来开展训练,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重视技能传授、忽视综合发展等问题,再加上小学生身体还没有完成发育容易出现伤病,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对如何培养小学生进行了探讨,以期获得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师将学生培养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人,而体育教育在这其中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它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完整的人格。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深感责任重大,我在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点经验,来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一、更新教学观念,适应时代要求

在以往的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过于注重身体的训练和成绩的达标,忽视培养学生的品德,致使学生的容易形成孤独的性格。在此背景下,广大体育教师要进行深入思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融合起来,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以适应时代要求,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品德。小学生具有模仿性强、对新事物好奇的特点,其价值观和世界观尚未成熟,也不具有独立性和拼搏精神。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育人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于教学之中,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他们形成独立、健康的人格。

如,在课堂训练开始前,笔者会讲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过程和教学难点及注意事项,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进行有目的地训练;在队列训练中,笔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和严守纪律的精神面貌,提高他们身体的协调能力,使其在队列行进中达到动作准确的标准;在场地器材摆放的过程中,笔者会讲述这些器材的使用原理,有意识的组织学生养护教学器材和场地,从而培养他们热爱集体财产、爱护公物的意识。通过以上几种方式,笔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实际教学中,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他们在长大后能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

二、进行趣味训练,提高身体素质

新课改后,小学体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中心,很少顾及他们的动作是否标准,导致传统教学中的技能训练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这就会使其很容易出现伤病,最终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师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应当依据强度适宜、难度适中的原则开展科学训练,改造一些训练方法和模式,帮助学生拓展运动技能,培养他们形成拼搏、顽强的运动作风,使其在面对困难的环境时能够战胜困难,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学生在体育训练中要积极地配合体育教师,努力把技术动作做的标准,避免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不必要的伤病,提高身体的敏捷性和协调性,养成科学锻炼的习惯。

如,在上课前,笔者会带领先到场地的学生打扫和检查训练场地,排除里面的安全隐患,使他们树立安全观念,同时会向其灌输安全第一的意识,指导他们学会急救方法、了解一般运动损伤的处理流程。在“30米跑”的教学中,笔者还会设计一些跟生活紧密相连的活动来代替枯燥无味的训练,像采取变换跑的方式,让学生采用各种姿势的起跑、折返跑、障碍跑、S线跑等方式,这显著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其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玩耍、在训练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同时,笔者还会纠正学生在训练中容易出现伤病的错误姿势,减少他们出现伤病的概率。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既树立了安全意识,又学会了如何避免伤病,还能体会到体育运动的乐趣。

三、开展团体活动,提高协同意识

现代的孩子们大多都是家庭独生子女,缺乏和同龄人的互相交流。升入小学后,家长比较重视学习成绩、忽视培养学生的性格,导致一部分学生缺乏集体意识。目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团队活动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这一方面符合新课改的改革精神,另一方面也能促进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一项研究数据表明,经常参加团体活动的学生,其性格都较为开朗、活泼,具有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拥有很强的社会成员意识。而体育活动在培养小学生团队意识方面,拥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体育活动是培养其协同意识的主战场。

如,笔者在体育课上设计了“托起明天”的这一趣味活动:大球两个、一组5名学生按身高分别托住大球。笔者发令后,学生托住大球迅速向前奔跑,中途球不得落地,以最后一人最先通过终点者为胜。还有就是“推动火箭”这一活动,每个小组有12人,协商分工,有的扶住“火箭”,有的推动滑板,有的准备在循环往返地搬运轨道开路和铺路,以火箭尾部最先到达终点为准。同时,学生们在上体育课前也会亲手编制一些趣味项目——“跳圈接力”“巧射足球”等,共同创建体育游戏,将趣味性、游戏性和运动性结合在一起,动作易于学习,还能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笔者以团队合作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其身体协调能力,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而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发展。

四、开展人文教育,灌输体育精神

体育课程在培养学生身体的同时,还具有塑造他们完整人格的作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进行有目的地训练,在促进学生身体发育的同时还应当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能够起到心理“减压阀”的作用。根据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小学生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能够排解内心的焦虑、抑郁,精力充沛,有利于成长为一名心智健全的人。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穿插讲述一些伟大体育运动员的故事,使其在困难时能够靠自己的意志来克服,进而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如,在小学运动会中,有的学生参加中长跑比赛会因为体力不支而跌跌撞撞跑到终点,有的学生会因为很难坚持下来想放弃,这时候,笔者和班级的其他同学会在赛道旁鼓励他们坚持下去,克服掉自己内心的气馁的想法,发扬拼搏精神,越过身体的“极点”,达到最终的目的地。同时,笔者还会为小学生讲述一些奥运故事:在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中,中国女排在先输一局的情况下,奋力苦战、连扳三局,最终以3:1获得女排奥运会冠军,重回世界之巅。那一刻,不管是现场的女排队员还是国内的老百姓,所有人的心都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通过人文教育的方式,学生们可以养成遇到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进而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五、提高自身素质,加强队伍建设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深深影响着未成年的小学生,其自身素质的高低也关乎学生能否健康成长。目前,一部分小学体育教师虽然具有较强的体育教学技能,但是缺乏高水平的人文素质,这就容易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忽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学校应当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新其教学思路,使他们积极地创新训练方法,掌握必要的技能知识和创新能力,从而全面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学校要及时了解体育教师的心理动态,尽可能掌握每位教师的详细情况,从细节入手感化他们,使其能够静下心来踏实工作,留住优秀的教师。一位优秀的体育教师应当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因此,广大教师也应当从自身找原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积极与同行教师开展交流丰富自己的眼界,查找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不足、锐意进取,提高自身素质。学校可以以技能比武大赛和公开课为契机,邀请其他单位的教师来开展交流合作,以促进教师水平的提高,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打造一支专业能力强,有责任心和事业感的教师队伍,切实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水平。

总之,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发育不仅关系着个人的健康,更关乎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在农垦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研究课题的引导下,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又要培养他们的体育精神,使其能够成长为一名拥有健康体魄和健全人格的人。

参考文献:

[1].吕时珍.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途径[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03)

[2].陈敏.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3(13)

[3].吕小标.论体育精神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4(26)

第三篇:小学古诗实践活动研究探索

小学古诗实践活动研究探索

江苏省沭阳县东关实验小学李彩香

古诗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很多卓有成就的学者,在回忆自己成长历程时,都感慨得益于早年的启蒙教育,尤其是古诗文诵读。厚博的文学功底、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修身与治学。因为在人生成长的早春,在记忆的黄金时期,所学的知识往往记忆深刻,受益终身。因此,我校将古诗文诵读作为语文综合实践的特色活动,意在通过此举使学生吸收祖国语言的精髓,丰厚他们的文化底蕴,为孩子们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几年来,我们在诸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并将古诗与其它学科进行有机整合,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精挑细选,编制教材

我国文化渊源流长,古诗就像这条文化长河中的粒粒贝壳,丰富多彩,赏心悦目。我们有意识地把儿童引入其中去尽情捡拾贝壳,必将丰富他们的视野.于是我们在《语文课程标准》推荐70篇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博览群诗,从我国古典诗词的精美篇章中挑出适宜小学生诵读的篇目,共200首,编印成册人手一本,作为阅读教材供孩子们诵读。并根据不同年级规定相应的篇目,采取滚动式积累。如一至六年级分别诵读1-30、1-60、1-90、1-120、1-160、1-200首,每年级的数目又分为上下两个学期完成。同时我们又按年级组织学生将古诗配乐朗诵,制成磁带发放到每个班级,还将古诗制成具有动感的PowerPint放在校园网上供师生浏览,从视听角度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学生对古诗的感受力。

二、措施得力,促进落实

为了保证古诗诵读活动的正常进行,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全校师生积极开展古诗诵读活动。

1、设臵为地方课时:我们在教材落实的基础上对诵读的时间作了统一设臵,将地方课时中拿出一节作为古诗诵读课,进行统一学习。

2、营造古诗氛围:我们要求每个教室的黑板一角辟出‚每周一诗‛专栏,让古诗占有一席之地,便于学生熟读成诵、理解记忆。特别是高年级的专栏,1

都是学生自行设计、抄写,不但书写美观,还配上插图,不失为一道亮丽风景。另外,学校板报、橱窗、走廊等地方都展示着各年级学生的硬笔、毛笔书法作品以及诗配画、手抄报等,这些作品色彩鲜艳、造型生动、墨香阵阵,使校园散发出浓郁的书香气息。

3、明确考核目标:学校还定期组织个人和集体朗诵读竞赛,在单元过关和期中期末卷上也必有古诗内容。练习形式多种多样,如古诗填空、配画、对诗之类的拓展练习,同时对全体教师也有背诵要求,期末纳入工作考评,这样形成了全校背古诗的浓厚氛围。

4、进行等级认证:为了鼓励学生诵读古诗,我们还进行了等级认证活动。即根据年级高低,设臵六个等级,每一等级又根据学习程度不同分为甲、乙、丙三个级别。只要会背诵该年级规定的数量就可以获得丙级证书,相当于合格等级。在此基础上再鼓励学生根据诗的内容配画,或者将古诗改写成记叙文等,分别可获得乙级和甲级证书,通过此举,促进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内化吸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5、成立研究小组:根据兴趣爱好,每个年级挑选爱好古诗的老师成立古诗研究课题小组,定期开展古诗教学经验交流和古诗教学成果展示,如研究课、讲座等,加强了交流,提高了古诗教学的质量。如蔡娜老师写道:‚古诗或叙事,或抒情,或咏物,或写景,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诗人的情感。为了让学生的情感同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我通过让学生角色表演,进入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如教《静夜思》这首诗时,可让学生体验语言的情感性:你站在窗前,在悠扬的古筝音乐伴奏下,扮作诗人,在静静的夜里,思念故乡,想到这轮明月正照着自己,也正照着故乡,照着故乡的山山水水,不由得想起了(),想起了(),想起了(),此时你会说些什么?由此让学生体验语言的情感性。‛

三、开展活动,内化古诗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家陶行知也认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学与乐不可分。为了增加学习的乐趣,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力求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生动的形式兴致勃勃地学习古诗。

1、古诗京剧:

我校是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京剧教学研究成果已饮誉省内外。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京剧教学资源,进行京剧与古诗文的整合研究。请京剧老师为古诗谱 2

上京曲让学生演唱。京腔古韵,朗朗上口,全校师生都喜欢上了它。每学期学校按计划教四首古诗京剧,学生学得兴趣盎然。瞧,有的学生学唱时还跟着老师边唱边表演,一举手、一投足,有板有眼的,真像回事。有的同学很自然地敲着桌子打着节拍,还摇头晃脑地,很陶醉的样子,叫人忍俊不禁。目前,全体学生会唱十多首古诗京歌,有《春晓》、《山行》、《娥眉山月歌》、《风桥夜泊》、《绝句》等。每学期学校都要组织两次京剧古诗演唱比赛,特别是几千人同唱京歌的场面煞是醉人:铿锵的旋律、优美的诗文闪烁着中华瑰宝的熠熠光辉,孩子们如沐春风、如浴春雨……

2、古诗诵对:

为了增加交流,我们定期组织各年级学生到操场上进行会诗,有擂台赛、男女应对、班级或年级赛等,还特别邀请家长来检阅,让家长当场点背。同学们在家长面前更是士气高涨,激情飞扬,你呼我应,一浪高过一浪。另外,我们还开展‚古诗进课堂‛活动,将古诗学习渗透在平时的每节课中。即每节语文课前老师和学生都要进行对诗后再开始学习。这样见缝插针,点滴渗透,日积月累,相信聚沙终会成塔。

3、古诗表演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我校各年级都成立了‚诵诗会‛,吸收了一大批伶牙俐齿、善于表演的学生参加。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将古诗改编成各种各样的情景剧搬上舞台表演,再配以音乐、画面、服装、道具等,通过舞蹈、歌咏、情节等形式表现古诗内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例如,京剧班学生穿着古典戏装,走着京剧圆场,还翻着跟头演唱古诗京歌《山行》,五年级的一个男生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在‚独钓寒江雪‛呢。同学们的表演诠释古诗的内涵,再现了古诗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4、古诗游戏:根据低年级学生爱唱好动的特点,老师让孩子把古诗配上欢快的节奏来吟诵,很活泼,深受孩子们喜爱,如有拍手吟唱的《少年郎》,有蹦跳吟唱的《绝句》,有跳绳、跳皮筋唱的《登鹳鹊楼》,甚至有男孩子边打溜溜球边说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等。就这样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真是‚学玩相长‛,趣味多多呀。

5、古诗书画

书画教学是我校的又一大特色。我校经常围绕古诗开展书法和配画比赛,比赛时学生在专用书画纸上进行创作,经过评比获奖的作品就被装裱成精美的 3

条幅或镶在玻璃框里悬挂在学校的走廊、活动室、展览室等,让古韵充盈着校园,墨香浸润着孩子。另外,平时的考试卷上也经常让学生给古诗配画,于是就出现了彩色试卷,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老师们批阅试卷时也多了许多趣味。

6、古诗改写

古诗内涵隽永,意味深长,潜入古诗,与作者对话,挖掘其深层思想,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及相关故事,这是学生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于是,我们还要求中高年级的学生根据古诗内容将其改写成散文、记叙文等,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如五(3)班赵云霄同学改写的《游园不值》中写道:‚他走上前去,轻轻地敲了敲门,可是,好久没有人来开,‘哎。真扫兴!’诗人失望地说。他正要转头离去,无意中发现墙边有一枝开得正旺的红杏已探出头来,这枝杏花可真漂亮!她低着头,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红着脸。于是,诗人眼前一亮,便即兴写成了脍炙人口的诗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7、古诗活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古诗诵读,让孩子们获得了语言积累,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的还调皮地活学活用,如‚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夜来巴掌声,不知死多少‛;

‚日照门前烤鸭店,烤得鸭子香又甜。口水流下三千尺,一掏口袋没有钱。‛ 当学到《台湾的蝴蝶谷》一文时,有的学生随口感叹道:‚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见‛。有一孩子晚上看书,妈妈催他赶紧睡觉,他灵机一动,脱口道:‚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说得妈妈既心疼又高兴。还有一孩子请求爸爸为他买东西,爸爸老说今天没时间,明天再买,经常这样搪塞孩子,孩子不由发出感叹:‚唉,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呀‛!说得爸爸都不好意思了。邻居一学生去亲戚家玩,见亲戚家堂兄弟为一只皮球撕打起来,这孩子急忙上前把他们拉开:‚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呀!‛让旁观的大人笑得合不拢觜。……

中华古诗博大精深,也许学生对所背古诗一时还不能真正理解其含义,但人的顿悟需有一个过程。正如诺贝尔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所说:对诗的内涵理解幼年时感受一个样,成年时感受一个样,老年时感受又一个样……,这就是古诗文的魅力。

“腹有诗书气自华”。我校开展的一系列古诗诵读实践活动定会使孩子们受益终身。因为这些名篇佳作必将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学生人生阅历的增加而漫漫释放出浓淳的芬芳,滋养学生的心灵,提升孩子们的人生质量和品位。4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实施方案

覃小英

一、课题的由来。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市场迅速发展,新技术、新知识飞速更新,人们对数学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原有的一些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素质的培养及实践能力的提高已重重阻碍,这就给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方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所以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项的观念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数学发展的动力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考量,更要从数学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去寻找。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来自生活又运用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了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

综上所述,我校确立的小学数学课堂数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必将有其深远的研究意义。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

(一)理论依据

1、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1)陶行知的大教育观“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应把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密切结合。

(2)陶行知的实践教学法,即“教、学、做”三者合一。在教学方式上主张以“做”为中心,把教与学统一起来,改变传统教学重教不重学,重知不重行的状况。

3、弗赖登塔尔(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的数学教育理论。弗赖登塔尔主张“现实的数学”,主张“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

(二)实践意义

1、改革教学内容,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传统的数学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我们开展本课题的研究首先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使我们的数学内容是充满生活气息的,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相关性。

2、改革教学活动,解决“怎样教”的具体操作问题。传统的教学过程枯燥、机械。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要使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吸收现成结论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活体验的活动过程,是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

3、改革教学评价,解决“为什么教”的目标导向问题。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构建数学学科教学模式。

(1)创情导入,提出问题。检查复习→情景模拟→导入板题

(2)自主尝试,探究问题出示例题→提出要求→学生试做

(3)合作引导,解决问题。产生问题→解决问题→达成共识

(4)拓展应用,延伸问题。问题开放→汇报交流→课后实践

2、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1)找到数学概念在生活中的原型。

(2)找到数学规律在生活中的实例。

(3)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

3、解决生活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有意识的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的环境。

(2)增强策略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

(3)创设大课堂情境。鼓励学生到日常生活中去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使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紧密结合。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

(1)从生活实例中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

(2)根据生活素材构建“数学模型”。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

一年级(43名学生)

二年级(49名学生)

三年级(53名学生)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

2、将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数学化,抽象成数学模型。

3、通过对数学模型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4、形成一系列解决问题基本的、常用的数学策略。

5、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6、知识与技能

(1)领会课标,尊重教材,尊重编者意图。

(2)吃透教材,深挖教材,教师资源与教材资源有机结合。抓住重点,分散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让学生在课内学好数学知识,在课外用好数学研究。

7、过程与方法

(1)摆正教师角色定位,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支持者、合作者。

(2)教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引导学生由“苦学”向“乐学”的转变,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8、情感、态度、价值观

(1)指导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科、热爱生活的兴趣。

(3)发展学生弹性思维,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

2、对比实验法;

3、问卷调查法;

4、反思总结法。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6年3月~2006年8月)

1、建立、健全科研组织机构。

2、完善本校的科研管理制度和指导制度。

3、建立课题组,确定首批实验教师。

4、广泛学习,收集资料,酝酿并初步制定研究方案。

5、对研究方案组织论证、申报、完善,进行开题。

(二)实施阶段(2006年9月~2008年7月)

1、重点研究第一环节创情导入,提出问题(2006年9月~2006年12月)

2、重点研究第二、三环节,自主尝试,建立模型;合作引导,解决问题(2007年3月~2007年8月)

3、重点研究第四环节,拓展应用,感悟知识(2007年9月~2008年7月)

(注:每个环节的研究同时兼顾其他三个环节的研究,在突出研究重点环节的同时,与其他环节融会贯通。构成模式。

(三)总结、推广阶段(2008年8月~2009年7月)

1、完成学生后测工作,并进行分析、比较。

2、对阶段成果进行整合,撰写结题报告。

3、进行成果展示,邀请专家、领导进行结题鉴定。

4、结题时间:2009年8月~2010年3月

八、课题研究成果的形式与表达。

1、实验教师每月一篇教学反思,每学期一篇教学叙事案例,每年撰写两篇有关课题方面的研究性论文。

2、《我身边的数学》学生论文集。(每年每个实验班推荐10篇)

3、编辑校本教科研通讯(每两月一期)。

4、撰写结题报告。

5、设计“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展示板。

九、课题的研究组成参研单位:抚松县东岗小学

课题组成员:

组长:管清华

副 组 长:隋晓平、祝庆昌

组员:崔维臣、辛晓明、宋文志、姜玉芝

实验教师:张道荣、陈艳、梁中华

十、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组织机构的保证。

我校有强有力的教科研组织机构,校长亲自参研,确定本项工作为“一把手”工程。

2、组织制度的保证。

学校建立健全了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和指导制度。

3、经费的保证。

学校确保经费落实,确保专款专用。

4、学习的保证。

研究成员需不断地学习充电,理论指导实践。学校多为实验教师创造外出学习的机会,并采取走出去,带进来的做法,提高研究效果。

第五篇:小学古诗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古诗教学策略研究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文经典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更蕴涵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它是中华民族精神得以生发的深厚土壤,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形成起着巨大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小学是一个人奠基、成长的关键时期,是打好人生底本的重要阶段。正如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所以,古诗文教学是学生品德形成、智力发展、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有效载体。是古文教育在当今学术界和教育界也已经被引起重视。《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并在附录中列出《优秀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总体而言,小学古诗词选文尊重了儿童的性格特点、自然天性。但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窄,生活阅历浅,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因而古诗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基于此,深化对古诗词教学的研究对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现实的迫切需要。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意义

1.古诗词教学可以弘扬民族文化。古诗词经历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岁月洗礼,至今,是我们中华民族华夏文明的精髓,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古诗词的意境深邃,生动形象地描述事物的形象,以精炼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内涵。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正是让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加强学生古诗词的诵读,重视古诗词的教学对小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古诗词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古诗词的特点在于意境优美,平仄押韵,寓意深刻,具有特殊的审美功能。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首首的佳篇词句,诗中意境的描写仿佛画一般,情理在书中,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古诗词中往往寓含着诗人的意志和感情,正所谓“诗以明志”,教师可以通过对古诗文的讲评,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

3.古诗词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古诗文篇幅短小、简洁,却意蕴丰富,学生要了解古诗词中的意境和作者的弦外之音,就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古诗文教学给了学生想象和思维创造的空间,学生将诗词中的意境描绘在大脑中储存再造,可以应用到他们的写作中,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当前小学古诗词教学的问题所在

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进行经典古诗词的教学,是学生品德形成和智力发展的载体。然而古诗歌教学一直得不到重视,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后,教学的情况也还不容乐观。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前诗歌教学的一些弊端:

(一)重知识,轻人文

古诗词教学中,许多教师过分强调实用知识的学习,以考试内容作为教学内容,注重文字防疫,段落划分,语法讲解,文体介绍,名句名篇背诵等。古诗文教学变成单纯强调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工具课,而忽视了古诗文所具有的文学因素、整体的美感教育和文学欣赏。结果,学生学起来味同嚼蜡,除了记住几个实际写作无多大用处的字、词以外,根本产生不了愉悦的审美体验,更不能切实体会古诗词的妙处。这样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没有足够的重视,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结果造成大批学生发展后劲不足,导致大部分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文化知之甚少,经典常识文化严重不足。

(二)重应试,轻积累

多年以来,由于受“应试”思想的影响,在课堂上往往靠单纯的讲解、背诵进行“灌输式”教学。教学策略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扼杀了学生积累古诗词的兴趣,且由于很多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古诗词没有用,而且学起来既枯燥无趣又难学,认为只要学一些考试要用的文章就行了。而当今语文试题中,一方面默写所占的分数比例偏低,默写的内容也往往局限在考察名言警句上,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平时的读背状况;另一方面,一般语文考试总是笔试,对学生的诵读水平难以评估,即使有所反映也只能对停顿、重音等问题进行机械的书面解答,不能反映实际水平和综合水平。这就使得学生读得少,背的少,积累得少,缺乏对民族文化的积累和认识,认识不到民族精神的丰富博大。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古诗词阅读的目的不在于理解内容的深度,而在于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提高文学修养。

(三)重理论,轻实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母语,主要的不是靠传授知识,接受系统的训练,而是在大量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靠感悟,靠习得来获得。古诗词教学中,由于教师缺乏开拓民族文化资源的意识,不注重古诗词的实践活动,对小学生赏读古诗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有效的指导学生背诵,学生边读边忘或只会背,不会运用。还有许多教师往往把教材上的古诗从诗句意思到诗人所表现的情感,通过细致入微的讲解分析,把书本上的知识嚼碎嚼烂,让学生背的滚瓜烂熟,倒背如流,却舍不得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在鲜活的、灵动的时间活动中积累更多的经典文化。这只会抑制学生的想象力,窒息学生的创造力,弱化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三、解决小学古诗词教学问题的策略

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们如何诵读,如何体会诗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古诗文教学的目的不在于理解内容的深度,而在于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提高文学素养。所以,我们教学的重点不必要求每篇都字字疏通,句句领会。在教学时,我们要开发创设各种情境,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古今联系,使古诗文的教学呈现一方新天地。

策略一:重视朗读,在多元诵读中抒情。

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要通过诵读能将自己的体会、情感表达出来,通过读,在课堂上营造教师、学生、作者彼此间心灵相融、情感相通、协调合拍的良好共鸣体,从而提高学生知识、能力、人格、审美、文化等综合素养。且古诗词“麻雀虽小,五脏惧全。”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时要注意诗的节奏、韵脚及合适的音调,从而恰当地表现诗中的思想感情。

重视朗读首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读出不同的感悟,同时教师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让学生渐入佳境,读出层次:在教学陆游的《示儿》时,按照这样的教学流程进行朗读指导。

1、初读诗文,介绍背景,了解诗人的“悲愁”心事。

2、精读诗文,了解遗憾,弄清诗人的“悲怆”心境。

3、研读诗文,理解信念,感受诗人的“悲壮”心愿。在初读的基础上,确定悲凉的朗读基调,精读诗文引领学生用深沉的语气表达出对祖国前途的忧虑;研读诗文时引领学生用坚定的激情表现出诗人一生为多难的祖国呐喊的爱国精神,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得到鼓舞。

策略二:灵活运用多媒体。

古诗教学中采用多媒体并合理地运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如古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字用得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而多媒体恰当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先提问:“生”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多媒体,画面上:草木葱笼,苍翠欲滴,危峰兀立,山峦叠障,而香炉峰此时正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多媒体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美享受。学生学习兴趣极为浓厚,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从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的动态画面中领悟到“生”字的妙处:“升”字仅仅只能看到烟雾升起,不一会就散去;而“生”字还含有“产生”的意思,这说明香炉峰始终处于云雾缭绕之中。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使他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及感情色彩。策略三:资源整合,在把握基点中生情。

1、整合同主题的作品: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就拿“送别”主题来说,有李白的《赠汪伦》,写汪伦以歌声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友人对已感情之深;有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写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长江之水喻友人之间感情绵绵不绝;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维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改变传统“逐首教学”“逐环教学”的模式,资源整合,主题凝聚,学生就能在把握基点中生情。在教学《赠汪伦》时,先播放名曲《送别》,然后引导学生回忆读过或学过的几首送别诗,让学生大致了解异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送别”的主旋律如同一汪清泉流淌在孩子的心间,激荡着他们的情感。

2、把握同题材的作品:以题材为桥梁,可以带动同题材不同主题的诗歌的学习,比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柳宗元的《江雪》后,出示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提出自学要求:这首诗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希望你运用上一首诗学到的办法,自己来学懂这首诗。学生在比较中很容易就发现这两首诗的地点相同、人物相同、事件也相同,但心情不一样,一个是苦闷的,一个是怡然自得的。前一首诗有一种“傲气”,后一首诗有一种“霸气”。此时,穿插一些背景材料,《江雪》是在柳宗元流放永州官场失意时写的,而王士祯仕途得意,当时任刑部尚书,这样,让学生比较阅读,学生“调动了原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比较阅读中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让学生学会了比较,更加深入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策略四:注重学法,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者在渗透学法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是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如一位教师采取“读(初读)、查(查不理解字词)、调(根据情况调换字词)、补(想象补充)、说(说诗意)、演(感情读演)”六字自学法让学生自学古诗,教师扶放结合,可先带领学生学第一句话,传授方法,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学,学生可合作、可探究,并逐渐掌握一套古诗词学习的方法。

总之,古诗词是我国伟大的历史文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优秀的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古诗词的优美词句、丰富的内涵、高远的意境,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古诗词的教学,要严格的要求自己,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从而正确地把握诗词的内涵和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传统文化,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感悟到古诗文的意境之美。

下载基于脑科学的小学古诗课堂教学实践研究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脑科学的小学古诗课堂教学实践研究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

    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 摘 要:课堂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受到了越来越多教学工作者的关注。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以教学设计的基础理论为指导,对现代化教......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研究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研究 ——学习心得 白建平6月6日,上午8:00全旗中小学音乐教师在伊旗三完校聚集,听了付宝环教授的一节精彩的音乐课和讲座,虽然只是短短一天时间,但我觉得实充......

    小学语文有序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5篇)

    小学语文“有序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的师生共同进行的教与学双边活动。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参与程度高、专注度高、知识迁移能力强,......

    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实践研究

    (题目)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实践研究 (摘要)随着“教学改进”的深入推进,为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很多教育人士不断提出“优化课堂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解放学习生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实践与研究 关键词:融趣激励乐学 内容摘要:“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课堂中的趣味性就是......

    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范文合集

    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的。随......

    小学古诗教学的研究

    小学古诗教学的研究 摘 要: 古典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优秀古诗词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优美的诗词,流传的佳句,精湛的语言,是我们取之不尽......

    古诗课堂教学体会

    古诗课堂教学体会 安达市长征小学 李冬梅 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大多是历经千年的不朽名篇,学习古代诗歌对于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丰富文化底蕴、提高学习祖国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