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及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时间:2019-05-13 03:38: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及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及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第一篇:《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及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及策略研究》的

开题报告

南召县南河店镇回族学校课题研究组

组长:贾波

成员:李闯仁

王燕

张毅

安欣欣

曾梅

【摘要】群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在农村小学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研究和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建立图书室,读书室、训练多种阅读方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学会开发阅读教学资源,拓宽群文阅读范围等方式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尝试把群文阅读纳入学校日常教学。探索农村小学 “群文阅读”的基本课型,使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升,特色鲜明。从而为学校打造一支优良的教研队伍,形成以“阅读”为导向的办学特色,提升学校教育内涵与办学品质。辐射带动区域学校群文阅读教学的开展和推广。关键词:农村小学;群文阅读 ;意义;策略;单元整合;教学模式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一)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同时《语文课程标准》还规定:“第一学段(1——2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3——4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1 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5——6年级)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群文阅读的推广,书店里网络上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学生的阅读需求也不断增大,群文阅读教学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应运而生。

世界各地也非常重视儿童的阅读量,美国纽约州规定小学生每年必须读25本书。法国在20世纪70年代就将快速阅读列为独立学科,并列入科研项目。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教师仍然比较重视语文教材中课文阅读的教学。按小学语文12册教材,每册教材平均30篇课文,每篇课文平均500字计算,阅读总量也只有15万字左右,这样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在新课程实施的这几年,阅读的重要性日益被老师所认识和接受。

(二)选题的意义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2011版的课标提出: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当今时代,大众的阅读形态呈现出非线性、互动性、视觉性、浅显性等特征,阅读者的阅读行为也出现了数字化、移动化、碎片化、个性化、社会化等诸多特点融合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的阅读教学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

现在,语文课堂教学通常采取单一的文本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主宰课堂,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教学中重阅读方法的指点,轻阅读兴趣的激发;重课内精读,轻博览群书;重单篇文2 章的阅读,轻整本书和多文本的阅读。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缺乏整合利用,导致阅读教学效率不高,而且很难实现教师、学生和文本的三情共振。概括来说,我们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①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②教学中能够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③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④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心所在,是落实新课程、深化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充分体现学生和谐发展的主阵地。课堂变,则教育变;课堂新,则教育新。研究推行“群文阅读”,就是紧扣课标,实现课外阅读课内化的一个绝佳途径,具有很高的基论研究意义和实践推广价值。

通过课题研究,让“群文阅读”作为“有效教学”研究新的生长点,为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开辟新的视角;为学生从阅读兴趣的激发到阅读习惯的养成再到阅读素养的全面提升提供新的思路;在教学模式的建构中,教师主导性的内隐使学生主体性得以彰显,和谐的主体间性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假设得以成立提供可能;进一步丰富基础教育教学理论,为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的学术讨论提供新颖实例。

通过课题研究,让“群文阅读”为我国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找到新的发力点,将课标精神践行到日常教学现场,为学生扩大阅读面、阅读量,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 读素养提供了可行路径,这不但会降低教育管理成本,而且终将促进课堂教学效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农村小学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是现实的必须:(1)国人令人忧虑的读书现状,农村阅读磁场的丧失使农村小学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成为时代的需求。

近日,一名印度工程师所写的《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红遍网络。他指出,现在的中国人似乎有些不耐烦坐下来安静地读一本书。据媒体报道,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犹太人的64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国人不善读书、不爱读书、懒于读书的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江苏省教育厅的一项抽样数据调查显示:徐州市八年级学生一天中课外阅读的时间,“没有”或“少于1小时”的约占58%;一年阅读课外读物的数量,“没有”或“1至3本”的约占31%。现在中国人普遍不读书,已经让人很忧虑了。通过在学校开展广泛而富有实效的“群文阅读”教育,引领在现实情况下以家庭为群落,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给孩子营造一种家庭的书香气,营造一种全民阅读的读书磁场,吸引孩子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实效阅读,进而熏陶出孩子的书卷气,显得迫在眉睫。

(2)时代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持续增加,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使农村小学开展群文阅读教育显得时不我待。

我们南召县地处伏牛深山,是国家级贫困县,县域经济落后,外出打工是大多数农村青年的唯一出路。我们学校1——5年级共有学生1326人,其中留守儿童就有586名,占学生总数的44%,这些孩子大都是留在农村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一起生活,部分是和其他亲戚住在一起,个别寄宿在别人家里。这些孩子的父母一旦外出以后,他们整日忙于打工,大多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有的即使想关心,限于经济等条件,他们也无法给孩子购置足够的图书,也不4 会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教育支撑,更谈不上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放羊似的自流教育,使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多多,读书和学习成了可有可无的望天收,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了全社会迫切需要关注和加强的对象。

(3)教育的功利性催生的教育短视行为,加速了农村教育文化的流失。

时下的土豪经济,拜金主义在本来就是文化短板的农村,对人们的思想造成了非常严重地冲击,蔓延的读书无用论,使农村贫瘠的文化场日益淡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成了远古的笑谈,“读书改变命运”“知识就是财富”在农村人的眼里,更多的只是一个神话。他们关注的更多是读书的现实效应,而忽视了读书对一个人精神的长远影响。表现在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上思想淡薄,重视不够,一味的重视家庭经济财富的积累,淡化了自身精神财富的积累,对孩子教育的投入缺乏足够的支撑。如果学校教育再跟不上,农村孩子的教育差距将与日俱增。

(4)农村学校阅读材料单一,阅读资源严重匮乏

要进行群文阅读教学,首先就要有足够充足的阅读材料。我县教辅全部由县新华书店统一配置,但关于群文阅读的相关书籍如《语文同步阅读》并不是配置书目,学生手里除了一个课本,阅读教材什么也没有。加之农村的经济条件有限,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低下,认为只要考试分数高,没有必要再多读什么课外书。大多数家长不读书,当然也不给孩子购书,这就导致学生手中除了教科书以外,基本上没有课外书籍。学生们除了了解一些课本知识和从电视里了解到的知识外,就没有其他的知识来源。经过调查,本校小学生一年读一本以上课外书的孩子不到10%。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备课时也会伤透脑筋,5 因为学校图书室里书籍很少且大多陈旧无用,网上查阅资料也不方便,找不到某一主题相应的文章组合。通过在农村学校开展群文阅读教育的探索和开展提升学校图书建设,提高教育质量。

(5)农村小学学生阅读能力低下,阅读方式单一

在农村小学实践群文阅读教学,一节群文阅读课上完之后,总是出现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的问题。究其根源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低下、阅读方式太单一,很多学生还停留在唱读、指读、出声读的层面,这样必然导致花费很多的时间在读群文材料上,而减少了思考的时间。没有带着问题去浏览文章的习惯,或者说是没有浏览文章的能力。学生没有掌握默读、略读、浏览、跳读等阅读文章的方法,阅读理解归纳文章的能力也很差,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可以系统提升农村学生的阅读能力。

(6)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水平不高

在教育部组织的质量检测中,儿童失分最多的就是阅读这一部分内容。究其原因就是教师教育理念陈旧教学方式单一,学生阅读缺少指导,没有尝试有效、多元、丰富的阅读推广办法。课堂内外阅读脱节,课堂教学与孩子们课外阅读经常是两张皮,没有做到有效的衔接,学生课内所习得的阅读方法,未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运用。而且课内所阅读的课文也是零散的,缺乏整合。群文阅读教学研究是突破之一瓶颈的有效途径。

国内外的实践也证明: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也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阅读力就是学习力。开展“群文阅读”,不仅可以扩充学生阅读量、激发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必然为构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和卓越6 课堂做出成效。但目前农村教育的现状是学生所处的社会、家庭、乃至我们的学校与新时代的教育要求严重脱节,群文阅读教育的开展与普及迫在眉睫。我们早一天行动,孩子的母语教育就会早一点收获,就会为农村孩子的腾飞注入更大的动力,城乡差距就会更近一步。当然,儿童阅读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某个部门、某个家庭的事,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全社会的一件大事,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二、关键词界定

1.群文:所谓“群”,就是相聚成伙的,聚集在一起的。“群文”就是聚集在一起的一组文章。

2.群文阅读:指在一节课里呈现多篇文章,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的阅读。广义的群文阅读是一种阅读形态,是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阅读者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从不同平台载体上,在复杂资源中进行信息的自由提取和有效聚合,从而实现阅读者个体自我或社会意义的构建。狭义的群文阅读是指一种教学方式。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某个议题选择若干篇符合教学需要的一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阅读学习,学生通过对多个文本的体验、思考、讨论来构建意义,实现学生阅读力的提高。在儿童阅读推广事业中“群文阅读”是一种阅读理念,在语文教育领域,她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她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教学形态,在课堂上表现为“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外表现为群文阅读综合实践活动。3.群文阅读教学:即在一节课里,教师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以7 一定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主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进行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的多文本的阅读教学。4.单元整组教学:即以语文教科书的主题单元为载体,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与链接的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盘考虑的教学。

5.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群文阅读课堂教学:以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主题单元课文为载体,结合单元主题,拟定学习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一节课内针对一篇精讲课文自主探究出该单元课文的学习方法,并运用所学方法阅读本单元其他三四篇课文和相关课外读物。

三、本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一)研究目标

关于农村小学群文阅读的方法和策略的研究,关注农村学校群文阅读推行的可行性及实效性,预期达到五个层面的协调:

1、社会层面:充分挖掘群文阅读的社会资源,协调构建以少年宫、图书馆、新华书店、学校阅览室、班级图书角和以家庭为单位的群文阅读资源库,通过学校群文阅读的研究和推行,辐射带动以家庭为核心的群文阅读的社会效应,为农村学生群文阅读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支撑。

2、学生层面:掌握阅读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群文阅读”教育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端正其阅读态度。在通过让学生阅读各类文体的群文中,摸索出不同文体其各自的一种或一些阅读方法,让他们在拓展眼界的同时,掌握不同文体阅读的方法策略,并逐8 步转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做到举一反三,运用到阅读中,进而提高其阅读力,对语文及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到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3、教师层面:探索方法。通过课题组培训及群文教学的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出适合各类文体其自身的阅读方法,交给学生,教会学生,在课题研究中提高教师教学理论素养,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实现教师充分的职业发展,促使教师打破以单篇独进、深探细究为主要特征的精读教学一统天下的状况,通过全面的阅读指导,拓宽孩子的阅读视野,引领孩子的阅读生活;构建以一定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主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的群文阅读,最大限度地解放与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农村小学 “群文阅读”的基本课型,使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升,特色鲜明。从而为学校打造一支优良的教研队伍。辐射带动区域学校群文阅读教学开展和推广。

4、学校层面:在完成教育实验的同时,借助课题研究打造“书香校园”,形成以“阅读”为导向的办学特色,提升学校教育内涵与办学品质。

5、课程层面:将优质多元的阅读教育资源引入课堂,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积累群文素材,研发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师读本和学生读本的校本教研资料库。

(二)研究内容

1.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主要从农村小学群文阅读的方法和策略的研究,关注农村学校群文阅读推行的可行性及实效性,达到五个层面的协调,突出学校群文9 阅读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当下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概况,发现当中存在的问题。问卷调查结合访谈了解学校语文学科阅读教学改革的状况,找到群文阅读在教学层面无法继续深入的症结所在,结合国际经验和国内背景,准确把握群文阅读教学改革的趋势。

2.农村小学群文阅读相关理论探析

探讨群文阅读的相关理论,建构符合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可行性与实效性的相关理论框架与体系。

3.农村小学“群文阅读” 的课程体系和内容,将“群文阅读”引入语文学科教学,研究“群文阅读”在实施语文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归纳总结小学生“群文阅读”四种整合阅读课型及在语文学科中的实践运用。提炼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含教学目标定位、教材选择与组织、策略指导等),让学生阅读力的提高从语文课堂开始。

(三)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由于我们学校属于农村学校,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较低,阅读量较少,阅读面窄,农村教育被边缘化而日渐暮落。“群文阅读”教育有助于全面提高农村学生阅读力水平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教育的公平化和现代化具有示范引领和促进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能从农村学校和学生本身的实际出发,研究内容能结合学生实际;研究方法注重实证,将“群文阅读”引入农村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更能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促进农村学校“群文阅读”教学的研究和推广,改革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模式,全面提升农村小学阅读教学水平。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围绕课题研究目标的五个层面,建立四个研究组:

第一小组进行理论研究。由课题主研人员围绕农村小学生‘群文阅读’开展实效性可行性进行理论研究,研究农村小学生“群文阅读”的现状及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索农村小学生“群文阅读”的教学流程及教学策略。研究农村小学生“群文阅读” 四种整合阅读课型组,主要研究总结“群文阅读”的四种整合阅读课型,形成“群文阅读”理论体系、教学指导方法。

第二小组探索“群文阅读”的校本课程体系和内容,及“群文阅读”的教学取向,为农村小学“群文阅读”实验与开展服务。

第三小组进行实践探索。以我校三至五年级的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小学生“群文阅读”语文课型的实践研究,包括课文整合课型、课文延伸课型、课文同质课型、课文异质课型在语文课中的实践运用。推出群文阅读浏览表、典型阅读课例、阅读活动设计、教师研究成果集、学生阅读成果集等。

第四小组负责整合“群文阅读”教学五个层面的协调,为“群文阅读”教学的开展实施提供环境支撑。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检索和收集与“群文阅读”相关的理论学习资料,了解国内外群文阅读的最新教育观点和动态,加快实验教师的理念更新;

2.调查研究法

根据研究内容,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实地调查、走访、座11 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群文阅读的现状,收集教师、家长、学生对于开展“群文阅读”的建议,形成调查分析报告。

3.行动研究法

在研究过程中,根据实验研究的情况,边实践,边修改,边完善,不断反思,总结,实现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统一;

4.案例研究法

在课题研究中,对个性化教学策略的案例进行汇集、展示、分析、研究和概括,使零碎的资料信息变得系统、清晰以利于进一步的研究;

5.经验总结法

将课题研究内容、过程加以归纳,进行综述,撰写相关的阶段性小结,及时肯定实验成果,修正实验方案,撰写有关论文。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研究过程中的各类分析资料、教学设计、优秀论文、案例等。

2、总结报告。

六、研究的对象

研究的对象:本课题从2015年春期起在我校的三——五年级学生中展开研究,参与的学生有732人。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1.第一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2月)

(1)书写课题开题报告,进行课题研究。

(2)建立课题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领导小组,以课题负责人为组长的研究小组,并确定1名课题资料员,加强课题组的管理。

(3)对目前本校学生群文阅读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小学生“群12 文阅读”的现状,形成调查报告。

(4)收集信息,归纳整理。①召开语文教师开展群文阅读课题研讨会,摸清开展群文阅读的主要问题;②归纳总结,分析找到开展群文阅读的方法。

(5)落实课题研究教师的分工。

阶段成果:《课题申请报告》、《课题开题报告》、《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群文阅读课题研讨会记录》等。

2.研究阶段(2016年1月----2016年3月)

第一时段:

(1)制定方案。制定学校“群文阅读”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确定具体的研究重点。

(2)探索“群文阅读”的校本课程体系和内容,编撰群文阅读校本课程。

(3)研究“群文阅读”在实施语文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归纳总结小学生“群文阅读”四种整合阅读课型及在语文学科中的实践运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题方案,研究其理论的指导意义,结合我校学生的阅读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探究,实施有效的群文阅读指导和教学。

(4)开设阅读课。把群文阅读纳入教学计划,在地方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节群文阅读课,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群文阅读指导。指导学生以一定议题为依托,以略读、浏览、跳读为主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的群文阅读,最大限度地解放与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

(5)开展研究活动。将“群文阅读” 纳入学校教研计划,一学13 期开展2-3次教研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讨活动,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并进行学习反思和困惑交流。研究“群文阅读”在实施语文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探索小学生“群文阅读”的教学流程及教学策略,归纳总结小学生群文阅读“五步教学法”。

(6)组织参研教师参加培训及外出考察活动,学习先进经验,增长研究能力,扎实推进研究工作;

(7)开展课题现场研讨会。邀请专家进行指导,诊断分析问题,研究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思路及方案。

阶段成果:《课题开题报告》﹑《课题实施方案》、《群文阅读课外书目推荐》、《“群文阅读”理论架构探索》、《群文阅读方法指导》、《“阅读力”理论探析》、《“群文阅读”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等。

第二时段(2016年4月----2016年5月)

(1)开展班级读书会。利用课内进行交流,以相同主题的一组文章为阅读和交流对象,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拓宽学习和运用领域,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全体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有机整合中开拓视野、熏陶情感、发展思维,在不增加师生负担的前提下,使学生阅读的数量和阅读的能力得到提升,为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2)开展阅读展示活动。评选“阅读之星”、举行讲故事比赛、经典诵读比赛、演讲比赛,开展读书笔记评比、手抄报评比、浏览表交流等活动,定期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使每位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从而稳定并进一步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3)继续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每年组织一次学校“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比赛,或示范课例大赛,或现场研讨会,或汇报课,或论文大赛,营造良好氛围;开展“群文阅读”语文课型的应用汇报交流活动,探索“群文阅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打造四种“整合阅读”课型模式,形成“群文阅读”理论体系、教学指导方法,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学会阅读。

(4)组织一次大型观摩研讨会,吸纳周边学校参与,形成广泛影响力,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辐射带动效益。

(5)根据各阶段的研究情况及经验,完善已探索的“群文阅读”语文课型设计,完善 “群文阅读”语文课型的实践应用研究。

阶段成果:《群文阅读在农村小学开展的策略报告》、《利用“群文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力的实验研究报告》、《“群文阅读”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等。

3.总结阶段(2016年5月)(1)整理研究资料,提炼研究成果,编写“群文阅读”校本教材,编辑“群文阅读”研究成果集;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工作报告;(3)申请结题,完成结题工作。

预期研究成果

本研究将形成一系列的研究报告和论文:包括课题实施方案、课题中期报告、研究报告和归纳总结农村小学生“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课型、论文、案例、课堂录像、课件等,建开发我校群文阅读校本教材,建立相关的资料库。

八、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保障措施

(一)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杨立清(书记、校长)成员:李闯仁(教务主任)贾波(教务处副主任)2.研究小组 组长:贾波

成员:曾静阁 贾波 王燕 李闯仁 史玉平任华 安欣欣 尹永春 田园 张毅 卫琳琳 曾梅

研究分工

“群文阅读” 相关理论研究: 李闯仁 贾波

“群文阅读”的校本课程体系和内容研究及资源整合:曾静阁 王燕 曾梅

“群文阅读”语文课型设计研究:贾波 王燕 李创仁 史玉平任华

“群文阅读” 语文课型应用研究:李闯仁 安欣欣 尹永春 田园 卫琳琳 张毅。3.指导单位 南召县教研室 4.专家顾问

教研室副主任: 王旭,教研员:陈青松。

(二)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成立学校“群文阅读”课题领导小组,校长杨立清同志亲自担任16 课题组长,教务主任李闯仁同志具体规划部署,教务处副主任贾波同志具体组织实施;学校制定课题研究的表彰奖励制度,以保障课题的顺利研究。

2.师资保障

①课题组教师年富力强,精力充沛;②学历高,能力强,具有科研的水平和能力;③学校对这批教师,除了适当的教学任务和该课题的科研任务,原则上不再安排其它的杂务,保证课题研究对其精力和时间的需要,④不轻易调换课题组教师的岗位;⑤组织参研教师的理论学习、科研培训和外出考察活动,学习先进经验,增长研究能力。

3.学术保障

聘请市县教研室教科所专家、学者做课题研究指导。4.阵地保障

在市县教研室的指导下,为本项课题研究提供教师讨论交流和宣传推广的阵地。

5.经费保障

学校拟以时不我待的担当意识,为我们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探索开展不遗余力,为本项研究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保障。

第二篇:农村初中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初中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阅读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能力,而要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通过学生大量的阅读实践。故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着重指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

著名作家巴金曾经这样说过:“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存在我的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很好地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是怎么回事。” 足见广泛阅读与积累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

“学习母语,主要不是靠传授知识,揭示规律,而是靠尽可能多地接触语言材料,尽可能多地利用语文教育资源,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培养语感,逐渐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的话则更为明晰的揭示了这一语文学习的真谛。

可我们农村初中学生们的阅读状况又如何呢?他们又日日在怎样的一种阅读课堂中学习呢?如果我们还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态度的话,我们一定会用“堪忧”来回答。从文本的选择上看,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教师仍然比较重视语文教材中课文阅读的教学,仍在一如既往的一篇一篇的教课文,而一篇课文常常要花几个课时来进行研读雕琢。所谓课外阅读不过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已,在实际教学中既没有时间保障也没有资源保障更遑论有效指导了。初中语文六册教材、每册教材平均30篇课文、每篇课文平均2000字计算,阅读总量也只有36万字左右,离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不少于260万字的阅读总量还有多远?。从教学过程看,过分关注字词句的落实,强调文道的统一,以致完整的文本时常陷入被切割被肢解的尴尬境地。从阅读方法上看,教师更重视朗读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往往把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作为教学的重点,什么个别读小组读,教读赛读,接力读轮换 读,似乎只要课堂上书声琅琅便是扎实有序的进行语文教学了。至于《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到的其他读书方法:默读、略读、浏览、跳读等,很少予以关注与训练。从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来看,满堂讲,满堂灌的现象固然少了,但取而代之的是老师在不停的问,学生在不停地答,本应是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变成了在老师先入为主的设计中问答的游戏,直接导致学生主体意识缺失,阅读兴趣降低。《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们却根本没去践行。

“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

“我认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任务,就在于使读书成为每个孩子最强烈、精神上不可压抑的欲望。”(苏霍姆林斯基语)

传统的语文阅读课堂恰恰在认真的做着压抑孩子阅读欲望的事,真是让人汗颜。所以,我们认为,唯有突破陈旧教学思想的束缚,创新阅读教学模式,倡导大量阅读,教会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群文阅读把精心选择的课外材料引入课内,让课内大量阅读有了实施可能。因此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无疑是我们革新农村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最佳选择。有鉴于此我们确立了《农村初中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1.群文:所谓“群”,就是相聚成伙的,聚集在一起的。“群文”就是聚集在一起的一组文章。

2.群文阅读:指在一节课里呈现多篇文章,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的阅读。

3.群文阅读教学:即在一节课里,教师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以一定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主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进行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的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4.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相对系统的行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技术;二是这些方法技术的操作;三是操作中的要求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操作程序。在动态的教学活动维度上,它是指教师为提高教学效率而有意识地选择筹划的教学方式方法与灵活处理的过程。既包括教师教的策略,也包括学生学的策略。群文阅读分广义和狭义,本研究所指的群文阅读,是一种狭义的阅读,是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课题研究目标

总目标:通过群文阅读教学的行动研究,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建设语文特色课程,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的进行群文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发展学生阅读能力,以实现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改变、语文课堂教学形态的改变,从而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和学习素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农村学生的终身、自主、可持续发展奠定厚实基础。

具体目标:

1.探索群文阅读议题确立的策略与方法。2.建成优质多元的“群文阅读”学生读本资料库。

3.建构符合本校师资状况、生源现状,基于课内文本的“群文阅读”课堂教学范式。课题研究内容

1.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开展调查,了解本校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概况,发现当中存在的问题。

2.群文阅读相关理论探析

学习群文阅读的相关理论,丰富教师群文阅读理论素养。3.群文阅读议题的确立,学生读本的开发

基于本校现有教学资源,确立合适的议题,选取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学业水平的课外阅读素材。

4.群文阅读语文课堂教学范式的建构

将“群文阅读”引入语文学科教学,基于本校学生阅读能力和教师教学水平提炼群文阅读教学范式(含教学目标定位、议题的确立、教材选择与组织、策略指导等)。课题研究的方法

1.问卷法。课题组小组将设计调查问卷,对我校阅读教学现状,学生阅读心 理的异同,教师对阅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选择的异同等问题进行调查,在对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供研究的问题,确定研究方向。

2.行动研究法。本课题将吸收学校全体语文教师共同参与研究工作。行动研究法渗透在学校教师研究过程当中,把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引导并组织语文教师从日常的教学中发现问题,开展协作式研究,解决问题,寻找规律,从而由浅入深地开展研究。

3.文献法。通过学习吴敏而《多文本阅读的教学》、邹姗姗《中小学生经典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卞国湘《群文阅读的实践和研究》帮助参研教师了解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丰富其理论素养,建立科学的群文阅读教学理念,为实践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4.经验总结法。参研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把搜集到的教案、课堂实录、教学随笔、学生成绩等进行分析归类,提炼总结,筛选好的经验与做法,探索教育规律,总结出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并为后期结成文集准备素材。课题组织机构

1.课题领导小组

顾问:邵华(县教研室副主任,语文教研员)吴占宪(郭店乡中心校业务主任)张文杰(郭店一中校长)组长:陈义军

成员:杨范昌 崔玉东 何金芝 2.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及分工

顾问:邵华(县教研室副主任,语文教研员)吴占宪(郭店乡中心校业务主任)组长:崔玉东

全面主持课题申报、实验、总结起草工作。成员: 吴娜

课题成员的管理协调工作,收集整理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资料,八年级实践研究。何金芝

调查问卷的设计、教学反思、听评课记录的收集整理,九年级实践研究。杨侠 陈春丽 陈大猜

有关群文阅读资料的寻找下载汇编、活动(会议)记录打印汇编、参演教师理论学习笔记整理;议题的确立、教学视频录制;七年级实践研究。课题具体实施步骤

本课题拟定研究周期为2年(2015年5月——2017年5月),具体如下: 1.课题准备阶段(2015年5月——2015年7月): 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填写课题申报书,申报课题;

做好研究前的理论准备工作,认真学习有关理论方面的书籍及文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形成对本实验课题的共识;

选择实验班、对照班进行实验前测:包括学生课外阅读量、语文成绩跟踪、非智力因素的调查;

做好实验前期的数据整理分析工作及其他准备; 搜集整理实验老师的学习笔记。

阶段成果:《课题申请书》、《本校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现状分析》、《课题开题报告》

2.课题实施阶段(2015年8月——2017年2月):

继续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有关课题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和培训,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落实人员分工;

课题组成员根据本人工作实际和研究专长确定重点研究专题并开展有关研究;

制定本阶段课题组工作计划,课题组做好活动记录;

在校内常规教研活动中安排实验经验交流,进行示范公开课的研讨,积极推广典型经验;组织本阶段实验论文、案例评选活动及优秀成果展示等;

提炼并打造比较成熟的群文阅读课堂教学范式。

阶段成果:《“群文阅读”理论学习笔记》、《群文阅读教学议题的确立策略》、《“群文阅读”语文课堂教学范式建构》

3.课题总结阶段(2017年3月——2017年5月): 召开结题预备会;

对实验班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进行后期的调研测试、分析研究;

整理课题组成员的课例、论文、经验总结等原始材料,编辑成册; 课题组完善课题实验报告、课题组实验记录册、课题组实验大事记等; 形成最终成果——基于课内文本的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报告。经费预算

1.书籍、资料购置费 500元 2.外出观摩学习费用 500元 3.专家指导和会议费用 300元 4.资料打印费 200元 预期成果及成果形式

1.主材料为《<农村初中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研究报告》; 2.通过检测显示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阅读兴趣更加浓厚; 3.教师的学习、实验、研讨情况记录、典型案例、影像资料、经验论文。

第三篇: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课题

梁山县徐集镇教办课题组

2012年9月 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课题

开 题 报 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镇《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课题,是济宁市科研课题。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向全体,尊重差异,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倍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实现教育平等和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难点在农村,要想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跨越,就离不开农村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而小学教育肩负着全面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担。“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应尽的职责,实现整体优化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愿。另外,我镇是有名的“建筑之乡”、全国闻名的“挂车之乡”,基于从事建筑和挂车行业人员比较多,留守儿童也比较多,再加之受思想认识、周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困生”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学生的发展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虽然我镇已经意识到学困生对提高全镇教育教学质量产生的不利影响,并且全国各地已有不少著名专家、学 者有针对学困生的转化提出不少的方法策略和理论研究,但是从中我们并未找到一条真实贴近我镇实际情况的学困生转化有效途径,所以如何转困、脱困,去探索一条符合我镇实际的学困生转化规律,已成为广大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鉴于上述背景,我们将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更新教育观念,突破常规的教育教学策略,探索、实验、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决定开展《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的课题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1、本课题限定在我镇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的研究上。

2、对学困生定义的界定。学困生,即学习困难学生,指的是智商在正常水平,由于非智力因素学习成绩不合格而影响或无法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的学生。

3、对非智力型学困生定义的界定。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主要为非智力型学困生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但因社会、家庭、学校、心理障碍等非智力因素造成学习成绩低于智力潜能的期望水平、远未到教学目标要求的学生。

4、本课题预定研究小学语文、数学两学科的学困生,找出成因,实践转化对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学困生问题是基础教育的一个大问题,如果能成功找到转化学困生的转化策略,成功地实现学困生的转化,既针对目前我们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又将日常工作和科研工作相结合。在研究实践中寻找一种新的、有价值的、有实效的、可操作性强的转化学困生模式,既满足于当前新课程的需要,又能丰富基础教育的教学理论。

四、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主要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和学困生转化的策略,大面积地转化农村小学各年级各学科的学困生。具体目标有如下几个方面:

1、学困生的类型、成因及分析,主要研究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内部因素(非智力、身心素质等)、外部因素(社会、学校、家庭、班级文化等)。

2、学校教育方式如何适应学困生的健康成长,研究学校教育中的学困生转化策略。

3、课堂教学如何转变学困生,研究课堂教学中的转化策略。

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教育学理论: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这种活动的最高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成员,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从个性养成开始,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入一个自主的、积极的、充满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充分调动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他们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2、心理学观点:认识过程是指人们获得知识的过程,这是 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在“需要、诱因与动机”的关系中,需要是人对某种客观要求的反映,这种要求可以来自有机体的内部(内环境),也可以来自个体周围的环境;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有机体的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这表明教师在课堂上调动“学困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得到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是可行的。

3、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虽然并非每一个方面都能达到最高水平,但有一方面是最佳的,并且每个人的最佳智能单元是平等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人的智力是一种潜能,每个人都具备多元的潜能,都具有可挖掘的创造潜力。

4、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教学观是对传统教学观的批判和发展,认为学习不仅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更主要地是受学习者本身的认知方式、学习动机、情感、价值观等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却往往被传统教学观忽略。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建构主义认为教师的作用是:(1)主导作用、导向作用、组织者。教师应当发挥“导向”的重要作用,发挥教学组织者的作用,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2)发现者。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错误的诊断与纠 正,并抱有正确的态度。(3)中介者。教师是学生与教育方针及知识的桥梁。既要把最新的方法知识提供给学生,还要注意他们的全面素质提高。

六、实验内容及基本操作方法

1、实验对象:我镇小学学困生。

2、子课题的设计

(1)语文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2)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

通过观察、问卷、访谈、文献、以往经验对各学科学困生进行归类,根据不同学科特点采取不同的转化策略。

3、具体实验内容

(1)学困生的认知特点及规律,寻求有效的教育教学对策。(2)造成农村小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包括社会文化对学困生的影响、学校教育对学困生的影响、家庭教育氛围与家庭结构对学困生的影响等。

(3)怎样在语文、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转化学困生。(4)对学困生进行个案辅导的有效途径和方法。(5)如何通过密切家校联系转化学困生。

4、基本操作方法

本实验综合采用调查法、比较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既注重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又侧重个案的研究,建立学困生档案,从外到内,全面深 入研究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转化策略。

七、实验方法和步骤

1、实验对象:徐集镇中心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 对比对象:徐集镇前杨楼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 徐集镇潘庄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多种渠道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此类研究状况及成果,搜集相关理论依据与资料,最大限度地为课题提供理论支持,把握研究方向。

(2)行动研究法:在学困生课题的实施中,通过“实践—总结—再实践”的科学认识理论来指导本课题的研究,采用“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的方法来展开具体而有针对性的研究。

(3)实验研究法:根据以往的教学和心理学、教育学的有关理论,精心考虑,提出学困生转化的策略,对某些策略进行检验或试验,取得相关数据,找出该策略与学困生转化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达到验证该策略是否有效的目的。

(4)问卷、访谈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通过设计有效的调查问卷,找出学困生的成因,进行及时地反馈,积累资料,积极做出调整。

(5)个案研究:对具有典型特征的学困生,进行调查、跟踪,从个性到共性揭示一般规律。

3、实验步骤(即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 2012.6—2012.9准备阶段 申报课题,立项、学习有关理论。

第二阶段 2012.10—2012.12调查分析形成方案阶段。调查了解现状,形成方案。

第三阶段 2013.1—2014.2实施调整阶段。

全面实施课题方案,不断学习在实践中及时调整补充完善总结经验,并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第四阶段 2014.3—2014.5总结、结题鉴定阶段。对课题研究情况和阶段取得的成果,进行全面总结,完成研究报告,进行结题鉴定。

八、课题实验的组织管理

1、课题领导小组 组 长:张士方 副组长:高 峰

成 员:盛庆喜 杨庆昌

2、课题组成成员及分工

组 长:杨庆昌 领导组织课题研究与实施

副组长: 杨东孔 组织小学数学实验

仇念章

组织小学语文实验

成员: 吴金凤 组织实验、收集整理材料

张宪勇 小学数学实验 刘春梅 小学语文实验 薛香菊 小学语文实验 李玉荣 小学数学实验

3、指导专家

李升 许鑫 乔卫华 孙霞

4、协作研究成员

黄凤娥 冯恒雨 郭恒亮 杨作海

九、经费预算

第一阶段 2012.6—2012.9准备阶段

申报课题,立项、学习有关理论,经费预算约800元。第二阶段 2012.10—2012.12调查分析形成方案阶段。调查了解现状,形成方案,经费预算约1000元。第三阶段 2013.1—2014.2实施调整阶段。

全面实施课题方案,不断学习在实践中及时调整补充完善总结经验,并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经费预算约3000元。

第四阶段 2014.3—2014.5总结、结题鉴定阶段。对课题研究情况和阶段取得的成果,进行全面总结,完成研究报告,进行结题鉴定,经费预算约1000元。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本课题研究得到了教办领导和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和经费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信心、有决心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以上是课题的具体实施计划,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提出修改意见,我们将尽力完善、完备课题实施计划。

谢谢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莅临指导!

徐集教办课题组主持人 杨庆昌

2012年9月26日

第四篇:教师有效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教师有效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学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从产生至今,有效教学就一直是教学研究的焦点之一,但有效教学研究的历史表明,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内涵一直随着教学价值观、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教学研究的变化而不断扩展、变化。所以,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是教育科研一直永恒的主题。

当前有效教学大体有四种取向:一是科学主义(以加涅的“设计教学思想”为代表);二是建构主义(以杜威的“参与者知识观”为代表);三是多元智能(以“加德纳的理论”为代表)。四是最优化理论(以巴班斯基的理论为代表)。这四个理论就是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实施新课程以来,基础教育教学领域又一次开始关注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现有效教学的研究。从近几年的新课程教师培训和教学指导中发现,很多新课程教师在有效备课、有效教学、有效评价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为此,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给处在迷茫中的新课程教师提供一种有效课堂教学的行动方案和有效指导,探索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教学方法,通过研究建构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有效课堂教学理论与方法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力促进新课程改革进程。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研究有效教学策略,建构有效教学课堂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

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用热情和兴趣点燃智慧,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实行师生互动的探究式改革,学会并自觉地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

3、建构有效教学评价指标和管理体系。掌握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而且能够灵活地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调整评价标准,科学地将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工作实绩。

4、推进学科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使多数教师自觉地变奉献型为效益型、职业型为事业型、“教书匠”为教育家,力求成长为一批优秀教师和省市级学科带头人。

三、课题的界定(对关键词和题目的说明)

1、有效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方法是指通过实施一定的教学方法后,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了预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了教学目标和促进了学生内在的发展与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与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2、有效教学策略:有效教学也是一种策略。即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按照有效教学目标管理的教学流程,有效教学策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教学的准备策略、教学的实施策略和教学的评价策略。

四、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从国内外文献研究来看,有效教学的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二:一是国外研究成果固然有其科学性、先进性,由于文化、教育背景差异,难以有效地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如何接受、借鉴、创新是我们应该着重研究的问题;二是国内研究成果大凡是文献研究和建议性理论研究,缺乏扎实的实证研究,缺少实践基础,在指导性和普遍意义上看,缺乏推广价值。

综合分析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教学策略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发现,虽然有一定的经验和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但针对普通中学,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外来务工子女占多数的普通中学的特点进行课堂学科教学策略研究的成果还不多见,而新课改背景下普通中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更是很少。如何让有效教学的理念“本土化”、“实践化”,将教师教学行为合理分解,渗透到学科课程中去,在微观层面做群体性、持久性研究,从根本上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该课题研究的主要要解决的问题。

五、课题的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将依据新课程教学理念、借鉴国内外先进有效教学研究的实践经验,探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适应我校特色课堂教学环境的有效教学理论、方法以及行动策略。研究中充分体现行动研究理念,以质性研究方法为主,以量化研究方法为辅;实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过程研究与形成研究相结合;个体研究与综合研究相结合。

六、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可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经验反思法等。

文献研究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行动研究法:结合课题方案定期开展专题研究、课题论坛、撰写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等。

个案研究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形成有鲜明个性的有效教学个人案例。针对某一课例或某一教学片断的教学有效性进行个案研究,提炼出共性的结论来。

经验反思法:通过阅读有关教学刊物、观摩名师名课,有目的地整理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现象,分析研究师生课堂教学行为,提炼优质教学的规律。

七、研究步骤及进度

(一)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成立“新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组,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召开全员参与的动员大会。

2、第一阶段:组织课题组的全体成员进行理论学习,文献研究。对学生学习状况、教师授课情况进行调查,找出低效、甚至无效负效的原因,各教研组在调查的基础上完成课题开题报告,完善课题计划,做好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准备工作。硧定教师研究的子课题。

3、第二阶段:教师积极开展有效教学的课堂实践活动:撰写有效教学设计,有效教学案例分析,上研究课,集体观摩,集体评价、讨论,经常进行课后反思,各学科之间相互交流切磋,部分教师把课堂实践的经验逐步上升提炼为有效教学论文。

4、第三阶段:理论与实踐的有效结合研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成果。教师撰写论文。

5、第四阶段:对研究资料进行系统整理、统计、研究分析,征集论文,课例。反思,影像,撰写结题报告,迎接结题验收,做好推广工作。

(二)目前进度

课题组为了搞好本课题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认真学习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购买了相关的教学资料、资源;查阅有关国内高中课堂教学研究现状的文章;观摩了大量的优质课,课题参研人员相互听评课,充分讨论了课题的可行性。

八、研究成果的形式及适用范围:

(一)课题成果形式:

1、课题报告,阶段性的研究论文

2、教育教学的典型个案

3、教学实践中的公开课、教案及课件

4、师生的心得体会

5、课堂教学活动所获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

(二)适用范围: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教学

九、本课题组成员

1、课题领导小组

2、课题研究小组

第五篇:小学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群文阅读作为一种阅读教学的新模式广泛应用,弥补了传统阅读教学的不足。借助时下兴起的群文阅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激情、拓展阅读空间、提高思维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本文对小学群文阅读的实际意义进行分析,最终得出小学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7-0271-02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多篇文章阅读、单篇文章阅读以及整书文章阅读是最常见的阅读方式。在现代化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为了使小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有所提高,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大力推广群文阅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对当前群文阅读的探索形式和具体实践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建议和意见对于阅读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群文阅读的内涵界定

尽管学界对不同角度诠释的群文阅读的含义有所不同,但是其发展的历程及基本含义已经明确。群文阅读科学界定为师生针对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相关文章进行阅读并达成共识。群文阅读是阅读内容有单一本向多文本有机转变,增加了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和可议论性,学习的形式由单项输入转变为群体参与,实现了师生真正的学习集体构建,实现对知识认识的多元化,进而对知识的认可达成共识。

二、群文阅读价值体现

(一)阅读数量增加,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靠多读书来完成知识内容的积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新课标的课程目标中,对一、二、三学段学生的课外读物总量分别提出了不少于5万、40万、100万的具体要求。当前小学语文教材中只有15万字左右的课文阅读总量,这样的阅读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而利用群文阅读教学使有效阅读量的增加,学生的阅读面得到扩展,为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提供了保障。

(二)快速阅读,提升学生阅读效率

社会的信息化发展,促进了新知识的产生。快速阅读是获得更多信息的最佳手段。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保持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的课外读物阅读速度。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传统单一阅读模式的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缓慢。在每节课中增加阅读的篇幅,就是对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一种锻炼,不仅使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得到提高,并且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敏感性得到了锻炼。

(三)阅读主体突出,激发学生学习乐趣

通常来说,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才是阅读的主体,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语文实践来完成,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每当学生对一篇课文阅读完后,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就是老师不停地讲解提问,学生处于被动听讲、被动回答问题的环境里,没有主体意识,学生参与阅读的情趣不高。而群文阅读教学中,丰富的阅读内容,满足了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渴求心理,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自主进行看、思、述、听等系列活动,享有阅读学习的主动权。

(四)阅读方式多样化,强化学生阅读理解

语文新课标指出,强化培养学生深读、浅读,重视默读、朗读等多种阅读方式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传统教学过程中,通常花费大量时间对课文进行富有感情的朗读,并且注重朗读与精读的方法进行指导。对于课文内容的重点和细节,有时候需要慢阅读去品味,有时需要快阅读对课文整体进行把握。群文阅读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不仅使学生的阅读数量增加了,难能可贵的是不同体裁、不同内容、不同作家的文章可以为学生提供归纳比较、综合分析、深入思考的机会和条件,充分运用默读与略读的方法,使学生阅读方式多样化,奠定了终身阅读的发展基础。

三、小学群文阅读课堂教学实际应用

(一)单元整组,充分发挥教材功能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以主题组合单元为主,通常一个主题选编二到四篇文章,选编文章的数量随年级的增长而不断增加,为群文阅读提供便利条件。

(二)拓展略读空间,优化略读课文教学

在现今的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选编了一到两篇课文实施略读,并且新课标对略读课文的再三要求对课文的理解略知大意即可,课文略读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理解课文,学会运用在精读课文过程中收获的方法和知识,使略读课文的编写意图得以体现。

(三)综合性学习倡导下的群文阅读,充实阅读资源

为了联系语文课程诸多内部因素,加强语文课程与日常生活及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发展,语文新课标规定综合性学习的方法。现在的语文教材中,每册都安插有“综合学习”的单元内容,并且编选的阅读材料极为丰富。针对这些阅读材料并不是像教课文一样进行每篇详细讲解,可以发挥群阅读的作用,比如诗歌单元部分,可以让学生对多首诗歌进行比较阅读,对诗歌的描写内容进行理解,了解现代诗歌与古诗词不同的表达方式以及不同诗人各具特色的表达风格,使诗歌的魅力充分体现出来,打开学生对诗歌主体的确定、诗歌的搜集、内容的整理以及诗集的编写等实践活动的思路。

(四)课外阅读教学基础上的群文阅读,提高课外阅读指导的成效

随着全民阅读的进一步推广,丰富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选择读什么书好,采用何种阅读方式是学生、教师与家长们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群文阅读不失为提高课外阅读质量的好办法。比如有对于小学教主题单元教学相配套的《同步阅读》、有多篇小章组合而成的《中外神话故事》等,既可以开展群文阅读,又可以实施指导群文阅读。在有些语文教材中的一些单元就向学生们推荐或要求阅读与单元主题内容相关的作家的作品。

四、小学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可行性策略

(一)正确选择主题关联,萃取群读文章

群文阅读开展的关键点就是文章的选择,围绕一个主题选择多篇与之相关联的文章,进而增加文章阅读的有序性。文章选择的标准以师生的实际为根本,从教学目标预设、文章的基本要素、作者的具体情况等方面进行考虑,注重层次分明、整体效果显著的特点,确保文章选择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合理性,实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素养和超强的阅读能力的目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每个单元的主题内容,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群文阅读的形式有多种,可以是课外阅读或者略读。在主题选择时,教师可从写作背景、文章内容、写作手法、文章体裁等多个方面入手,然后围绕选好的主题进行筛选可供群读的对象。比如在围绕《英雄》这一主题教学时,可将教学主题设为价值和用法两个中心点。第一个中心点可完善学生对英雄概念的认识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英雄观。第二个中心通过阅读理解,了解不同写作手法下的英雄展现形式,便于学生掌握有关人物描写的手法。《英雄》这一主题下的文章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相同的主题、不同的写作背景、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和文章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这样的阅读方式能够让学生对英雄有着全面认识,了解描写英雄、展现英雄的不同手法。

(二)策略渗透,综合群文功效

群文阅读的量的增加,教学目的不再单一化,而是对教学目标的优化整合,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增加群文阅读的分量,充分体现群文阅读的功效。在对群文阅读进行整合优化的过程中,保底目标的设定和目标点的集中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大目标的设定来体现群文阅读“上不封顶、下设保底”的人性化教学理念,有意识地将整合信息的阅读策略实施渗透,对学生比较阅读能力、综合阅读能力、概况阅读能力以及归纳阅读能力的培育非常有利。群文阅读教学中,还可通过不同文章阅读中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不断进行深化,达到概念圈的渗透、对照表的渗透等等。

(三)文章结构呈现,有机组合群文

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每个文章个体都需要进行有机组合,形成一定的结构整体,才能完全体现群文阅读应有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文章的特点和主题,通过对群文阅读的教学结构进行合理选择、反复阅读、举一反

三、分组递进的形式将文章有效呈现。比如《小壁虎借尾巴》,可以首先让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了解小壁虎借尾巴的整个过程,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勾画出文章的内容情节。然后再进行相关文章的阅读理解,并对每个故事的情节内容进行勾画,通过对比让学生对不同文章的不同写作手法进行了解、学习甚至运用,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这种靠一篇带动多篇的阅读方法,也大大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四)整体设计问题,实现横向联合

提问不仅是促进学生思维的手段,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而群文阅读的基础模式就是先让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群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带着老师设计好的问题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思考、寻找答案。以单篇文章做阅读基础,引导学生在群文阅读中提取信息并进行信息整合是教学的重点。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阅读看作一个整体,通过多种问题的设计,横向联合每篇文章,以培养学生信息伸展、信息重整、信息评价创意等高层次的阅读能力。针对比较性问题的设计,是群文阅读教学重要的方法,一般有横向与纵向、形式与内容、相同点与不同点、精细与粗略等方面的比较。

五、结束语

群文阅读是传统阅读基础上的升级发展,是对课堂教学的短板补充。群文阅读高效教学活动的开展,使教学内容得到了创新、教学空间得到了拓展,更是成为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有力保障,这也是当前新课题的主旨所在。科学设计、合理开展群文阅读,为学生营造生态、健康、开放的阅读环境,使群文阅读的优越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淋漓发挥是值得教育部门深入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陈淑娟.小学群文阅读教学需关注的三个问题[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5,(07).[2]蒋军晶.群文阅读:阅读教学的跨越式变革[J].小学语文学,2014,(10).[3]宋春晓.群文阅读教学策略面面观[J].语文学刊,2014,(24).

下载《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及策略研究》开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及策略研究》开题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小学后进生的转化策略的研究 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第一、社会背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使社会贫富差距加大,造成贫困家庭在物资、经济、精神等方面与社会的差距加剧,给这些家庭的孩子在......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的技能......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共识策略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共识策略实践研究》 工作报告 东方红小学群文阅读课题组 《构建群文阅读教学共识策略实践研究》课题于2014年7月提出,2014年12月被四川省教育科所普......

    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行为养成教育策略研究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2011年度留守儿童专项规划课题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行为养成教育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行为养成教育策略研究 课题负......

    群文阅读策略

    群文阅读策略 熊社昕 “群文阅读”是今年青教会学习的一个主题。任何主题都只是教学方法中的一种,绝对不是唯一。那么,哪些课文适合于群文阅读方法?“群文阅读”可以以什么为“......

    浅议小学群文阅读教学方法(精选多篇)

    浅议小学群文阅读教学方法 泸州市古蔺县古蔺镇第二小学校 吴国梅 摘要:让群文阅读走进课堂,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打破以单篇独进,深探细究的精读教学模......

    探微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方法

    探微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方法 小学生正处于语文阅读积累时期,语文群文阅读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阅读多篇文章,进行群文阅读,能够有效地改善教师实施阅读教学......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 开题报告 执笔人:佟莉 一、本课题的申报及立项 2012年4月,在亳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大力支持下,由亳州九中历史组长佟莉老师牵头, 亳州九中何彦冰、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