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体育小班化教学模式中实效性的探究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体育小班化教学模式中实效性的探究
城东小学 谭杭飞 *** 摘要:本文立足于小班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对小组合作学习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应用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论证了在小班化背景下体育教学推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模式 体育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
前言:小班化教学模式由于时空因素的重组,教育资源的优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的频度大大加强,练习器械可以充分的提供,这些为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但是在实际体育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也有一系列问题,如小组活动重视形式,缺乏实质的合作,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没有很好地完成学习目标。1.当前体育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入新一轮课改以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了合作这一教学策略。但是,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合作学习方式的逐渐推广,新的问题有浮出水面,是不是所有体育课堂中的合作学习都是有效合作呢?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也随之突显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师引导不力,没有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的初衷是想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上,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主获取知识。初衷虽好,但日常教学中往往只是简单的分组学习,而这会使大部分学生面对合作时无所适从,一团混乱,使课堂出现了另类的“放羊课”。例如:在篮球行进间快速运球教学课堂,教师:“同学们,接下去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去感受行进间运球时球击地点在哪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速运球,大家按小组展开讨论并练习。”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后,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练习,结果“哗”的一下整个球场都是学生,有运球的,又投篮的,有自顾玩耍的。没有规则的小组合作学习有点像“自由市场”了。教师没有给以任何有效的指导和监控,学生根本而没有互帮互学、共同解决问题。1.2、生生关系难以调和。
1.2.1课堂上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交流合作的时间不多或者没有。
在教学中我们常发现这样的情况:大多数的教师往往会指定组长,而且长期不变。这样的安排,势必造成组长的“独断专行”,而其他学生的学习活动由组长“控制”,成为“多余人”,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久而久之,小组活动就成了这几个人的学习活动。例如:在在过障碍跑的教学中要求各小组运用小垫子、呼啦圈的器材,通过小组讨论来设置障碍,看哪一组设置的巧妙,具有创造性。说完后,各组成绩好、性格外向、表现欲强的个别扮演小组的主角,他设置的障碍难度很高,而另一些身体素质相对较差学生过障碍的难度很高。这样,从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实际上却总是那几个少数的学生在学练。长此以往,合作学习就成了个别学生表演的舞台了。学生没有掌握合作的技巧。1.2.2学生缺少合作与交流的技能与体验。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有一位教师在体育课上让学生利用呼啦圈进行合作创编游戏,教师把各种颜色的呼啦圈分给学生,让学生两人一组合作创编游戏,比一比哪一组创编游戏比较新颖;个别学生把所有呼啦圈放在自己身边,不让另外一个同学摆,另外一个同学争辩道:“老师让我们俩一起摆。”然后两个人才一起创编。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其中一部分学生的性格自私、独立,这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1.3小组合作学习问题深浅不宜,没有太大的探讨价值。
有些教师为了追求体育课堂气氛的热烈,或为公开课装饰门面,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问题大小、动作难易,盲目地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并把一些没有一定的探讨价值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讨论。由于没有思维含量和常用这种单一的方式,学生会逐渐感到厌倦,失去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学效率低下。如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在立定跳远中起跳时手臂的摆动方向怎么样的?”此类学问题过于简单,没有讨论价值,属于无价值练习任务,根本无须通过合作方式教学。无效问题所进行的小组讨论学习只会拖延课堂进度,减少练习时间。
1.4合作的时空安排不当。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所谓的合作学习环节,往往是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片刻独立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两三分钟就叫“停止”,便草草地收兵。这时,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小组才刚刚开始。结果是讨论如蜻蜓点水似的走过场而已,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1.5合作学习缺乏科学的评价。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的教师往往把评价和奖赏过多地放在学习结果、“领导者”上,例如:在安排学生“通过障碍”接力跑教学中,先让小组进行讨论,并用规定的器材布置障碍,然后教师发令小组进行比赛。同学们奋力拼搏,不怕困难,最先通过终点的小组欢呼雀跃,兴高采烈,得第一名的小组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在比赛中我们发现,有几个同学在碰倒了障碍后又返回摆好障碍,结果落在后面,还有的同学主动跑过去帮忙放置障碍„„ 对这一幕幕情景老师似乎没看见。另外,教师对小组汇报的评价也仅仅还停留在 “你说得真好!”、“你真棒”等简单的鼓励语言上。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全面的评价体系。2.解决上述问题的策略。
2.1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及时指导。
教师是小组合作探究的组织者、引导者,同时又是合作者、参与者和亲密伙伴。在小组活动期间,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小组,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当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这时我们就给以具体指导,教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充分调动在课堂中表现优秀的小组力量,说一说他们是怎样做的,从小培养学生与他人友好合作的品质。当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给及时给予表扬。在合作学习小组练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地发现问题,并教授完成练习的技巧,而不是提供一个标准答案。2.2优选内容------给学生合作的时机
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呢?我们认为合作学习内容的选取是最关键的一步。有些教师为了合作而合作,对合作学习的内容不加慎重考虑,这是不足取的。教师必须科学设计适宜合作学习的内容,给学生提供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体会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果所选的内容不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多数成员个体就可以完成的话,那么小组合作学习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例如:在小学跳绳教学中,准备单跳技术的教学内容过易,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尝试练习就可以了,不值得合作讨论。而多人合作跳绳的内容适合运用合作学习。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价值的、个体难以完成的内容,组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意见,为学生提供“合作”的契机。2.3留有充分的小组合作的时间。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时间至关重要,教师要保证学生合作的时间。我们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合作学习,不要受我们自己预设的时间影响,以教师为中心,有的小组合作学习三五分钟还没有成功就草草收场。我们教师应该在合作交流一开始,就要走下讲台,参与到学生的活动当中去,随时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根据实际需要,时间不够的要敢于再放,多余的要及时调控,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机智,相时而动。
2.4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责任明确化。
在合作的过程中,组员之间既是竞争对手,更是合作伙伴。合作学习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他们共同学习,一起发现问题、讨论问题,一起寻求方法解决疑点,从而达到共同进步。首先,配置合理化。合作学习小组以每组以4—6人为宜,男女生人数搭配均衡,性格内向的和性格外向的分到一起。其次,能力全面化。即一个小组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层次比较全面,低、中、高都有,这样有利于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再次,职责明确化。在一个合作阶段里每人都应有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合作的组织人(小组长)、发言人、展示员等,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
2.5善于激励------给学生合作的动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我们的评价对象评不是某一同学,而是某一组同学。所以必须建立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当然,一些在合作中表现较为突出的学生也应受到适当的表扬。这样,不管是能力较强的学生还是能力较弱的学生,都能从教师评价中受到鼓励,使他们更加满意,也更加喜欢参与到今后的合作学习中去。2.5.1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首先:评价应重过程、重学生主体的参与度即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参与交流、对话的程度,看学生是否发挥了主体作用。评价中不完全以活动成果为重点,应挖掘活动环节中内含的因素作为个性教育素材去启发和引导学生。其次:注意个体与整体兼融。为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注重对小组群体的评价,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在注重对小组群体评价的同时,教师也应注意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可根据学生在小组里的表现评出“最佳表现奖”、“合作标兵奖”„„,这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也为“合作学习”步入成功注入了新的催化剂。2.5.2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指对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一系列情感、态度、价值判断的行为。(1)妙用语言,巧激励。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用一种欣赏的眼光来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尽量用科学、规范、赏识、激励性的语言做出评价。充分利用评价语言的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2)巧用小组成长记录,倡合作。在评价小组合作学习过程时,可以采取建立成长记录袋的方式,反映小组成员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历程,帮助他们总结合作学习的方法,体验合作的快乐,激发与他人合作的兴趣。同时也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学,实施因材施教提供了重要依据。3.结语:
合作学习作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形式之一,经过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好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尝试成功的喜悦,能培养团体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我们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使之更加完善,更加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参考文献:
1.奚梅萍.这样的“合作学习”,不要也罢.江苏教育研究.2003.3。2.李京诚、孙伟.合作学习理论与体育合作学习实践.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3.余洁.透视美国小班化教育改革浪潮[ J〗.外国教育研究.2002,(4).4.陈月茹.小班化教学研究述论[ 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2,(1)5.郑立达.试论小班化教育的教学评价方法[ J〗.上海教育科研,2002,(8).
第二篇:在小班化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在小班化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摘要:在教学改革中,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势在必行,而小班化教学为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小班化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必须把工作具体化,落实到细微处。
关键词:小班化;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实效
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间的差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体验成功”的契机,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我校实施小班化教学,每班人数在30人左右,由于班里学生人数少,教师可以更快、更好地了解每一位学生,课前能更好地在备课时备好每一个学生,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把教材具体到每一位学生,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课堂内,小班化使学生的活动空间相对增加,并且老师、学生间有充分的时间去讨论交流这样可以大大地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课后,老师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尽可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如何利用好小班化的有利条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最大的发展呢?以下是我在小班化数学教学中,对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的一些看法和尝试,请同行给予指正与意见。
一、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势在必行。
(一)从社会角度来看,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是顺应时代的潮流。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各行各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而团队合作精神在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从教育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来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二)从学生角度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的主体发展有积极地影响。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讨论,直抒己见,认真聆听,提出质疑,共同探索,发现规律,学会解题,这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理解、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也可以更多地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课堂的机会,同学与老师的肯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从课堂教学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对促进数学教学有很强的推动作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亟需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质和业务能力,转变师生间的关系,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合作的学习氛围、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寻求正确的解题方法,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领导力度减弱,学生的参与力度增强。在合作学习中,小组内学生互相帮助,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小组间学生良性竞争,共同进步。
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要具体化,落实到细微之处
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发现,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后,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合作,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小组合作流于形式,没有实质上的合作;(2)小组合作的机会不平等,往往是优生唱独角戏,其他同学没机会发言、表现;(3)小组成员间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各说各的,甚至个别学生趁机说笑或者讨论别的话题;(4)小组汇报展示没默契,其他学生不会对他人的意见和答案进行总结、补充;(5)教师未能及时有效地对小组、个人进行合适的评价和激励。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要把工作落到细微处。
(一)合理、科学地分组。教师要统筹安排,认真分析班里每一位学生的性别、性格、身高、特长、学习成绩、能力倾向等,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编排小组。例如,我所教的四年级现有22人,通过调查、分析,我把班里学生平均分成5组,每组4人。其中第1小组人员的情况如下表:
(二)选定小组长,培训小组长。小组长是小组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协调者。所以教师既要选定一个优秀的小组长,还要对小组长进行培训,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比如,我校四年级小组长的培训内容主要有:(1)明确小组长的作用和职责;(2)学会团结组员,在组内发扬互相帮助的精神;(3)学会组织协调,对老师布置的任务,会根据组员的具体情况很好地分配工作,协调好每项工作的开展。通过教学实践,小组长的确是学生的帮手,老师的得力助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培养小组长的能力,使小组合作学习能更有效的开展。
(三)把握恰当的小组合作学习时机。合作学习只有根据数学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作学习的时机,才能充分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那么什么时候才是恰当的小组合作学习时机呢?(1)题目有一定的挑战性,难度较大,个人完成有困难时;(2)学生的答案多样,意见不统一时;(3)在遇到知识的关键处、思维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时;(4)在学生渴望与人分享交流时,以上的时机都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恰当时机。比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下册《除法的估算》(人教版)的例题124÷3≈()时,有些学生的答案是40,有些学生的答案是41,又有些学生把124估算成整百数100,用100除以3不知道结果是多少。当学生的答案呈现多样性、有讨论的欲望时,我就巧妙的把学生引导到小组合作学习当中。
(四)精心预设明确、具有挑战性的合作任务。在小班化数学教学中,预设小组合作任务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并且,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明确、难度适宜,容量适中,这样既有合作学习的价值,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找规律》第一课时中,我把课本的主题图(如下)精
心设计成为《课前小研究》的第一题,让学生在课前自学、观察、思考并填写出自己发现的规律,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小组内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并补充课前没发现的规律。
(五)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关系。独立思考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学生经过独立的思考,对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但不足以解决问题的时候,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互相讨论交流,彼此产生的智慧的碰撞,学生才能比较深刻地认识事物,同时学生只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才有自己的想法,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不是盲目地跟着别人的思路走。
(六)营造小组讨论的良好氛围。针对小组讨论时往往出现好的学生唱独角戏,其他学生光听不说,或者不会倾听的问题,小组长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必须有明确的分工。比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中,小组讨论交流《课前小研究》第一题(如下表)时,我班其中一个小组长是这样跟组员分工的:“罗志健(学习成绩B)负责我能解决问题,刘丹(学习成绩A-)负责我能举例,郭伟聪(学习成绩A)负责我发现和记录,我(周旭升,学习成绩A+)负责提醒同学们。”这样明确的分工就能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每位学生都认真聆听别人的意见是不是跟自己一样,也很好奇别人的表现会不会比自己好。
(七)加强小组汇报时师生、生生的互动。在小组进行汇报时,其它小组要认真聆听,深入思考,发现跟自己小组意见不一致时,及时提出质疑、补充意见或建议。这样,认识就在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中不断深化。除此以外,教师也要与学生形成互动。当小组汇报不到位时,教师要不断地追问;当学生间的互动还游离于关键点时,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中,让小组汇报四边形的分类时,小组间经过互相质疑、探讨、补充,但还是归纳不完整,于是我就引导地说:“仔细观察这些四边形的角,你们发现了什么?„„如果再观察它四条边的关系,你们又发现什么呢?”这样的师生互动,使小组汇报更有质量,课堂教学效果更佳。
(八)制定有效的小组评价方法。有效的评价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我在班上采用简单易行的激励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奖励红旗。无论是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还是在结果汇报时;无论是小组集体的表现,还是个人的表现,只要是优秀的,有进步的,都可以奖励适当数目的红旗,然后每周末进行小组表彰。
(九)监察学生学习知识和合作技能的发展。有效监察学生的发展,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更加有效。
总之,在小班化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必须把工作具体化,落实到细微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2]王爱玲,《谈小班化教学的优势》; [3] 史锦宝,《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4] 陈双莲,《小组合作学习小组长的培训方案》; [5] 文崇婕,《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时机的恰当把握》; [6]王志刚,《“活动单导学”中小组汇报展示的“五要性”》。
第三篇:1在小班化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在小班化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土门镇中心小学 胡华升
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间的差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体验成功”的契机,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我校实施小班化教学,每班人数在30人左右,由于班里学生人数少,教师可以更快、更好地了解每一位学生,课前能更好地在备课时备好每一个学生,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把教材具体到每一位学生,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课堂内,小班化使学生的活动空间相对增加,并且老师、学生间有充分的时间去讨论交流这样可以大大地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课后,老师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尽可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如何利用好小班化的有利条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最大的发展呢?以下是我在小班化数学教学中,对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的一些看法和尝试,请同行给予指正与意见。
一、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势在必行。
(一)从社会角度来看,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是顺应时代的潮流。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各行各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而团队合作精神在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从教育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来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二)从学生角度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的主体发展有积极地影响。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讨论,直抒己见,认真聆听,提出质疑,共同探索,发现规律,学会解题,这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理解、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也可以更多地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课堂的机会,同学与老师的肯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从课堂教学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对促进数学教学有很强的推动作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亟需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质和业务能力,转变师生间的关系,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合作的学习氛围、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寻求正确的解题方法,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领导力度减弱,学生的参与力度增强。在合作学习中,小组内学生互相帮助,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小组间学生良性竞争,共同进步。
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要具体化,落实到细微之处
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发现,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后,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合作,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小组合作流于形式,没有实质上的合作;(2)小组合作的机会不平等,往往是优生唱独角戏,其他同学没机会发言、表现;(3)小组成员间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各说各的,甚至个别学生趁机说笑或者讨论别的话题;(4)小组汇报展示没默契,其他学生不会对他人的意见和答案进行总结、补充;(5)教师未能及时有效地对小组、个人进行合适的评价和激励。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要把工作落到细微处。
(二)选定小组长,培训小组长。小组长是小组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协调者。所以教师既要选定一个优秀的小组长,还要对小组长进行培训,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比如,我校301班小组长的培训内容主要有:(1)明确小组长的作用和职责;(2)学会团结组员,在组内发扬互相帮助的精神;(3)学会组织协调,对老师布置的任务,会根据组员的具体情况很好地分配工作,协调好每项工作的开展。通过教学实践,小组长的确是学生的帮手,老师的得力助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培养小组长的能力,使小组合作学习能更有效的开展。
(三)把握恰当的小组合作学习时机。合作学习只有根据数学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作学习的时机,才能充分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那么什么时候才是恰当的小组合作学习时机呢? 让学生在课前自学、观察、思考并填写出自己发现的规律,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小组内交流,及时发现问题
并补充课前没发现的规律。
(五)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关系。独立思考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学生经过独立的思考,对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但不足以解决问题的时候,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互相讨论交流,彼此产生的智慧的碰撞,学生才能比较深刻地认识事物,同时学生只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才有自己的想法,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不是盲目地跟着别人的思路走。
(六)营造小组讨论的良好氛围。针对小组讨论时往往出现好的学生唱独角戏,其他学生光听不说,或者不会倾听的问题,小组长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必须有明确的分工。比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中,小组讨论交流《课前小研究》第一题(如下表)时,我班其中一个小组长是这样跟组员分工的:“罗志健(学习成绩B)负责我能解决问题,刘丹(学习成绩A-)负责我能举例,郭伟聪(学习成绩A)负责我发现和记录,我(周旭升,学习成绩A+)负责提醒同学们。”这样明确的分工就能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每位学生都认真聆听别人的意见是不是跟自己一样,也很好奇别人的表现会不会比自己好。
(七)加强小组汇报时师生、生生的互动。在小组进行汇报时,其它小组要认真聆听,深入思考,发现跟自己小组意见不一致时,及时提出质疑、补充意见或建议。这样,认识就在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中不断深化。除此以外,教师也要与学生形成互动。当小组汇报不到位时,教师要不断地追问;当学生间的互动还游离于关键点时,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中,让小组汇报四边形的分类时,小组间经过互相质疑、探讨、补充,但还是归纳不完整,于是我就引导地说:“仔细观察这些四边形的角,你们发现了什么?„„如果再观察它四条边的关系,你们又发现什么呢?”这样的师生互动,使小组汇报更有质量,课堂教学效果更佳。
(八)制定有效的小组评价方法。有效的评价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我在班上采用简单易行的激励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奖励
红旗。无论是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还是在结果汇报时;无论是小组集体的表现,还是个人的表现,只要是优秀的,有进步的,都可以奖励适当数目的红旗,然后每周末进行小组表彰。
(九)监察学生学习知识和合作技能的发展。有效监察学生的发展,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更加有效。
总之,在小班化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必须把工作具体化,落实到细微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
第四篇: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摘要】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尝试,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充分发挥教师作用:营造一个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正确评价学习小组、重视培养学生的交往技能、恰当选择合作内容,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关键词】小组合作 实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有力地挑战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发展了学生的交往和审美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尝试,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认识。
一、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注意学生的差异,灵活分组。科学、合理的安排学习小组是成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和保证。为了小组之间公平地进行各种评比与竞争,各合作学习小组间的力量要尽可能均衡,因此要求教师对全班学生的情况要认真分析和研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知识水平和男女生比例,还要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每组最好都安排有较为活跃、善于关心和鼓励
他人的学生,这样有利于调动小组的学习气氛,增强组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在小组人数上,人数太少、太多都不利于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考虑到上述因素,学生的学习小组划分原则遵循每组4人,个别小组6人,一般来说,前后位四名学生即为一个学习小组,这样既便于教师管理,也便于学生活动。当课堂上需要开展合作时,只要前桌的两位同学向后一转,即可进行。当然,分组的方法灵活多样。如随机组合法,对于同一个问题,同学们可能会各执己见,这时就可以让学生随机分成观点不同的两个小组,再组内交流后辩论。由于观点一致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为了驳倒另一组,他们便进行了积极的合作。
(一)分工明确职责到人
在划定学习小组后,合作学习就变成了一种集体行为,这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要明确各组员的职责及分工,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承担特定的职责;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中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组长要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确认每个成员所完成的学习任务;安排发言顺序和控制发言的时间;要选出代表代表本组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这样,小组每个人都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有了分工,合作活动就能有组织地进行,而且使每个成员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重视组长的选拔和培养
小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影响
小组讨论的进程。所以,选一个学习能力强、组织能力强、责任心强的组长是每个语文老师的首要任务。组长选好后,对小组长进行有效的培训,以确保有效学习活动的开展。首先要制定出小组长工作职责,让小组长明白自己不但要积极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更要能协助老师落实小组学习任务,调动组员的学习积极性,领导和协调组员活动,综合意见,与教师或外组联系等;其次要教给小组长一些管理方法,促进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
最后,请每个小组给自己取个响亮的名字,增强组员的主人翁意识和小组的凝聚力。
二、充分发挥教师作用
合作学习中教师角色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与倡导者。合作学习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但也必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应是一个抛砖引玉者。
(一)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
积极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师生双方思维活跃,灵感迸发;双方在课堂交往中配合默契,最大限度的实现教学目标。而消极对抗的课堂气氛,使师生态度消极,关系疏远或对抗,情绪低落,思维反应迟钝,注意力转移,甚至会出现学生制造混乱的行为,会导致课堂交往中的师生冲突,严重制约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正常的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因此,教师要善于为小组合作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促使教学高效有序进行。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
课堂中小组合作是否有效与学生是否愿意积极参与有很大关系。只有学生兴趣高涨,积极主动的参与,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他才会思维活跃,善于思考,并且愿意与小组的成员积极配合,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在小组活动之前,教师一定要提出明确的活动目标,增强活动的目的性。也可以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积极开展组内和小组之间的合作与竞争,让学生在竞争中自觉完善自己。在竞争时,教师应当随时做好记录,对学生及时进行鼓励表扬,增强他们的信心。在课堂中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特别是鼓励“学困生”积极地参与小组合作交流。同时教师也应对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进行鼓励、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三)教师要正确评价学习小组
如果一个老师只成功地确定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合理地划分了合作小组,并让学生进行了合作学习,而没有及时地做出评价,那很可能使学生对合作学习丧失兴趣,不再有积极性。因此,合理运用多维评价,是提高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效运用不可缺少的一环。
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我目前采用的方式:一是小组加分(包括课堂回答问题加分、作业完成质量加分、作业上交及时加分、书写好的加分),二是扣分(课堂纪律不好的、不完成作业的),三是奖励。以一种很实际的冲击视觉的贴画的形式来奖励学生,给表现优秀的学生加分,对表现好的小组有相应的奖励措施,给学生一些新鲜感,可以让学生在感受小组合作的好处的同时保持合作的动力。
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合作情况。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该给予及时的表扬;对小组的任务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对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可以给予小范围的重申;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正确完成了任务,如果是真正完成了任务,可帮助其他组完成;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点拨,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小组合作以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让学生反馈合作学习的信息,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有效指导。教师应能以宽容的情怀作积极的启发引导,促使学生的思维发生高度碰撞。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交往技能
合作学习的过程更是学生的交往过程。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交往,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质疑,学会做人。第一,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而集体的力量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为了避免学生合作意识的淡泊,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经常评比优秀小组、进步小组或者每节课各组推出最棒发言人等。在诸如此类的激励中,学生会认识到自己与小组同学是休戚相关的,自己的成功依赖于整个小组获得
成功,若小组失败了,自己也就失败了,因此小组内每个成员都应该努力去完成任务。
第二,教师要教给学生必需的合作技能。如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有不同见解,要等对方说完,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对对方的精彩见解和独特观点,要通过表扬、鼓励等形式,达到相互支持;碰到困难和分歧较大之处,要心平气和,不要无休止地争吵,培养学生学会表达,合作学习要求每个学生敢说、想说、善说,通过语言把自己的思想传递给学习伙伴,学会建设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不随意打断或插话的良好习惯。同时每个组员也要关注他人,经常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只有这样,每个人的创造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在小组互动学习中乐于与他人合作,愿意与他人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当然这种合作意识是不可能一朝一夕形成的,要有意识的长期培养,潜移默化。
第三,培养学生学会质疑。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挑战权威,对事情要有自己的观点,对老师,同学们发言持不同意见时,要敢于提出来,并与老师同学争辩,如果有疑问,要主动质疑,如果听不懂,要请求对方进一步的解释。
第四,要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作为基础,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替代的。只有在学生思考到达一定的程度时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的效果,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究之前,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学习思考的时间。切不可学习一开始,就小组交流讨论。
(五)恰当选择合作内容
首先要考虑合作的必要性。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的,只有当学生遇到困难时,需要他人帮助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通过合作学习提高个人能力,使学生逐步体验到大家友好相处、合作的威力;其次要考虑合作的可能性。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并与他们的智力、经验、知识水平相当的。具体到教学实践中,主要确定以下任务有效地组织合作学习。
第一,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综合性实践活动,只有通过学生分工合作,观察社会,参与社会才会有所感悟。这样的知识仅凭个人的才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挖掘集体智慧,才能集思广益,达成目标。例如在做关于“如何与家庭成员沟通”,学生们在讨论“与父亲争吵后如何化解”问题时,畅所欲言,气氛热烈。有个小组6名组员在组长的组织讨论中共写出十种方法:“等爸爸气消了再跟他讲清楚事情的真相”“请妈妈帮忙”“请爷爷帮忙”“在爸爸的书桌上留张字条,写自己的真实想法”„„然后他们又对这十种方法进行分析,最后认为“留字条沟通法”是最有效可行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及保全了双方的面子,避免正面冲突,又能说出彼此的真实想法,有效地进行沟通。
第二,方法不确定、答案不唯一的开放性内容
一些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答案多样化,很少学生能以一个人的思维进行多角度的思考。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再进行充分的合作交流,达到了改善学习效果的目的。例如学生对外出旅行非常感兴趣,他们也一定很乐意描述一下自己的旅行
计划,可是如果让每一位同学在课堂上都有机会表达,那会花费很多时间,所以教师可以分小组合作。让小组内的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表达,其他的同学认真听并且帮他修改。然后每组选出一位最好的同学在班上描述一下自己的未来。这样使每一位同学都得到了锻炼,并且能激发他们的小组合作精神。
第三,一些操作性强,需要同伴的合作才能完成的活动内容。如对课文内容分角色表演,就需要小组成员间合作。再如在教学《西门豹治邺》,我布置给学生表演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这一节,各个小组立刻行动起来,制道具、排对话,课堂上把一个精心准备的课本剧展示在我的面前。这样的合作既增长了知识,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第四,作文中可以运用。
例如,在讨论写作范围和内容的时候,可以让小组先讨论一下,这样在写作时,学生才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第五,背诵默写等复习中提高效率
知识的记忆是理解和运用的前提,而背诵默写则是应试的基石。学生背书和默写的枯燥和孤独使他们非常抵触背书,学习的积极性较低,效果不佳。小组构成学习团体,教师把背诵默写的任务交给小组,然后展开竞赛。完成好的小组,小组及小组长的名字写在黑板上,以示鼓励,往往没多长时间,小组成员就能完成任务。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正在探讨和尝试的教学模式,因此,我们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适应变化,结合教学实际,努力探索出适
合自己的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和高效性,让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有效,高效。参考文献: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百度文汇
第五篇: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赵 敏
(辽宁省建平县第三小学,辽宁
建平
122400)
【摘 要】立足新课程改革,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会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关键词】合作学习
实效
教学
提高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28—2462(2010)04—0064—01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因此,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教师所采用。它的生命就是互助性和发展性,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能够生动、主动、活泼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个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的有效基础。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有意识的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组,一般情况下,前后桌4人组成一个小组,4人相邻合作学习,对空间场地的变化要求比较容易实现。组织学生民主选举1名组长,1名记录员,负责组织讨论,进行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民主推荐1名学生向全班同学或老师汇报合作学习情况,本组其他同学补充或纠正,这样组内每人都有角色,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师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轮流担任角色,人人都有表现和锻炼的机会。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通过团队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教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因此,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很重要。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提出合作学习目标,合作交流方式,教会学生合作学习技巧,当小组合作学习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可以参与到小组中去,和学生一起研讨,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应是在和学生处于平等位置的前提下进行合作交流的。这样,师生之间的情感更加愉悦、亲切,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人人参与合作学习,要在学生个
体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参加小组合作学习。因此,小组讨论交流时要采用轮流发言的方式,即小组群体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展开讨论,不要只听少数人发言,要让组内每一个成员都有发言的机会,共享小组合作学习的收获与快乐。例如,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去体会革命先烈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让学生自学课文,找出值得深入体会的句子——描写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的句子进行合作学习,发表自己的见解,互相讨论、交流。从而加深领会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收到理想的合作学习效果。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踊跃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那些不善于言谈的学生说出对所讨论的内容的见解,要把焦点引向弱势群体,使弱势群体彰显团队精神。
四、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
合作学习要求教师要精心选择和重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所选择的内容不能太难,也不能过于简单。内容太难,容易使弱势群体产生依赖性,不利于合作交流。如果内容过于简单,容易使学生轻视合作交流,降低合作学习效果。所以,合作学习的内容确定,要由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背景,学习水平,性格特征等进行选择。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化的重组和运用,使学生产生合作交流的心理需要,达到合作学习的预期效果。
五、给学生充分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
目前,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深受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已被广大教师所采用。但我们也发现,有些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停留于形式,有的教师为了确保四十分钟的教学内容的完成,合作学习的时间少,甚至小组成员不能人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就草草收场。因此,我认为教师不要吝啬小组合作讨论的时间,要给予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交流时间充足了,才能使学生把想说的说出来,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我在教学《匆匆》一课时,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很充分。首先,让学生精读课文体会优美语句,感受“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优美的语句,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加深理解“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深刻体会这篇散文的作者用这些优美句子写出燕子还会再来,杨柳还会再青,桃花还会再开,描绘出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六、让学生学会关注
让学生学会关注,是扎实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一是让学生关注别人的发言,学会倾听。组内每一个同学的发言,都有其自己的见解,意见和观点。因此,要让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同时也是对发言者的尊重,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共鸣,促进小组合作交流,从中受益。达到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共同提高的目的。二是让学生关注别人的成果,学会共享,学会创新。小组合作学习,要求人人发言,畅所欲言,很多同学发表的个人见解,提出的不同问题,包括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等都是创新的成果。所以,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抓住问题中的中心点,给予学生极大的热情和充分的肯定,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大胆创新,以满足学生的成功感,促进合作学习,提高合作学习效益。
为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序性、有效性,教师应采用积极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教会学生合作的技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