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文教学的指导

时间:2019-05-13 03:21: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作文教学的指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作文教学的指导》。

第一篇:关于作文教学的指导

关于作文教学的指导(转文,并附一节指导课录)上海特级教师贾志敏认为“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是:教师命题→作前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一过程忽视了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他提出“一改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变成:实践(进行某项活动)→讨论(回顾活动过程,各自发表观感)→作文(教师在学生作文过程中进行指导)→指导(批改与讲评)→总结(谈体会、收获或旧题重作)。”贾志敏老师的作文教学思想的独特性表现在作文教学程序上是简单的两个环节:实践和讨论,其实质却是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作文心理过程的转换。这是学生作文成败的症结所在。

作文心理转换理论认为,作文是把思维活动转变为语言表达的心理过程,在这一心理过程中,除了思维和表达两大因素外,还存在着一个极为重要而又常常被人们忽视的因素,即转换。学生之所以“谈文色变”,是因为这种心理转换的复杂性;作文教学之所以难见成效,一是因为忽视心理转换过程,二是因为这种转换是内隐的,使作文教学难以获得及时、准确的反馈,并加以合理的调控。

作文心理转换的复杂性是由于人的思维活动和语言表达在组织结构和运作规律上的差异性造成的。首先,人的思维是立体性的,而非线性的,人的语言表达却必须是线性的。要想用语言把思维表达出来,学生必须把存在于大脑中的立体性的、非线性的的思维一一分解,形成便于表达的线性的结构。其次,思维可以跳跃的,而表达必须具有逻辑性。因此,要想用语言把思维表达出来,学生必须经历一个按逻辑顺序加工整理已有思维的过程。再次,思维可以是残缺不全,也无须顾及他人理解与否,而表达具有交际性,把思维直接反映到作文,极有可能造成语无伦次或不知所云。因此学生必须加以转换。思维与语言的差异是最能说明为何有的学生想清楚却不能写清楚。思维与语言的差异形成了学生作文心理转换过程。

贾志敏老师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发现了这个难点,在作文教学中安排了实践和讨论,使学生思维活动定向、并完成由思维向语言表达的两次转换。

其主要运用以下策略:

一、借助讨论和板书,形成语言点。二级转换理论认为,学生作文的心理过程中存在两次转换。第一次是运用语言点将思维中想要表达的内容挑选并固定下来,然后进行一定的组合排列。第二次是运用语言点扩展语言结构,形成完整的句子。贾志敏老师在学生作文起步阶段,常深入学生思维活动的深处,通过讨论,分步指导学生运用语言点将思维中想要表达的内容挑选并固定下来,再进行一定的组合排列。如:他教学生围绕中心句“今天很冷”说一段话。

1. 要求每个学生想一句话来表达,但说的话中不能出现“冷”字。学生经过讨论,彼此启发,说出了北风呼啸、寒风刺骨、裹紧大衣等内容。他一一写出这些句子。

2. 要求学生将黑板上的句子按照“环境”、“衣着”、“动态”分别归类。

3. 介绍组合这段话的方法:先写“今天很冷”这句总起句;再分别从“环境”、“衣着”、“动态”三组分述句中找出内容依次叙述。90%的学生都写出了一段完整的话。

贾志敏老师将学生思维中要表达的内容写在黑板上,通过分类帮助学生挑选表达的内容,通过规定组合成段的方法,训练学生思维内容的排列组合,形成语言点。这样原本内在的、隐性的学生作文过程的第一次转换轨迹,就显现在课堂里的黑板上了。使无形的、个别化的思维活动,借助讨论和板书变得有型有序。90%的学生完成了写段任务,可见这种基于思维与语言的转换的写作指导的有效性。

二、借助实践活动,寻找语言点。由于学生观察、想象等能力上的差异,使学生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的的能力和主观能动性有着很大的区别。贾志敏老师借助课堂组织实践活动,在学生思维活动定向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寻找自己的语言点,并扩展语言结构完成两次转换。如用课堂素描的方法指导写《一分硬币》、《一个苹果》等状物文章;用小品表演的方法指导写《看图作文》;用游戏的方法指导写活动类文章。如他指导写《一种水果》。

贾志敏老师出示一只橘子,要求观察它的形状,想象一下它像什么?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大大的”“圆圆的”,“像小皮球”。这时,贾志敏随手将橘子扔给一个学生,问:你掂一掂,它有多重?“沉甸甸的,”学生答。贾志敏老师又将橘子抛给另一位学生,请他用鼻子闻一闻,说说香味。学生回答:有淡淡的香味,是一种橘子自身散发出来的果香。接着他剥开橘皮,请一个学生数数橘瓤,看他们像什么?学生回答“像10个胖娃娃围在一起说悄悄话”。最后他把橘子掰开分给学生尝尝,学生兴趣浓厚纷纷说出自己的感受:甜中带酸。8分钟后学生完成了状物文章《一只橘子》。这里学生的两次转换几乎同时进行。

附:作文指导课实录《记一件()事》 执教:上海特级教师 贾之敏 第一课时

一、听话,找中心句

师:我们都知道,一篇作文是由一个个段落组成的,每一个段落是由一个个句子组成的,每一个句子又是由一个个词语组成的。因此,写好作文,就要用好每个词,写好每句话和每段话。下面老师念几段话,大家认真听,仔细想,每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老师念第一段话)生:这段话是围绕“小明是个粗心的孩子”来写的。师:(翘起大拇指)你讲得真好!(老师念第二段话)

(生紧张,在老师启迪下,第5次才说完整:“这段话是围绕„河马的嘴比一般动物的嘴都大‟来写的。”)师:(提高声音,高兴地)真了不起!(走上前)我可以跟你握手吗?(跟这位学生握了手)你一共错了4次,第5次才正确,同学们都没有这种学习经历。学习就是要这样,错了没有关系。(师又说了第三段话,学生很快答出。)

二、指导仔细观察 师:(出示一个大橘子,放在学生容易看见的位置)这是一个橘子。(板书:这个橘子真可爱)谁来读呢?(一生读)

师:读得一般,谁再试一下?(又一生读,“这个”拖调了。)

师:不是念“这——个”,应该念“这个”,语速要快些。你读。(学生读)师:你读得真好!大家一起读。(学生齐读)

师(板书:啊!)在前面加一个“啊”,谁能读好?(学生读得不错)

师:啊,这个橘子真可爱!怎么个“可爱”,要用事实说话,要表达形象,要把话写具体。怎样写具体?要——(板书:观察)。观察,指的是以看为主,对事物进行调查。观察要——(板书:仔细)。如果要写这个橘子,你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观察?(学生说了颜色、形状、大小,教师板书。)

师:小朋友真聪明!还有吗?(见学生不举手,老师走过去,拿起橘子,作了一个“掂”的动作。)生:(脱口而出)重量。

师:(板书:重量)好!再近一点呢?(老师把橘子送到鼻子前,作出嗅的动作。)生:(抢答)味道。

师:(反问)是味道吗,鼻子能知道它的味道吗? 生:(恍然大悟)香味。

师:(板书:香味)再仔细观察(特意展示了橘子带叶的柄)。生:这个橘子上有叶子。

师:一般橘子都没有,这是这只橘子的个性(板书:特征)。现在剥开橘皮,你就看到——(生:橘瓤)一尝就知道——(生:味道)

师:这样观察就仔细了,如果把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也就具体了(板书:写得具体)。

三、指导写具体

师:光写具体还不够,文章还要生动,怎么写才生动呢?那就要展开想像(板书:想像),想像要合理(板书:合理)。把你想像到的写进去,文章不就具体、生动了?(老师手拿橘子,引导学生边看边展开想像。)师:颜色—— 生:黄中带绿。生:黄中透绿。

师:“透”用得好,这说明绿色是慢慢显现的,很淡。形状—— 生:圆溜溜的。生:像一个小南瓜。师:大小呢?

生;有我的拳头那么大。

师:请你掂一掂,它大约有多重? 生:(用手掂了掂 大约有二三两。)师:(把橘子送到一个学生鼻子前)你闻闻。生:清香。(师又送到另一个学生面前)生:一股淡淡的清香。

师:对,不是刺鼻的香,再看特征,橘子上有叶子,像什么? 生:像顶着一个小小的帽子。师:再想开去,它一定是——

生:它一定是刚摘下来,一定很新鲜,一定很好吃。

师(剥开橘皮,请了一名学生)你数一数,一共有多少片橘瓤?(学生数了,共有12瓤。)师:它看着像什么呢?

生:像含苞欲放的花骨朵。

生:好像12个胖娃娃围在一起说悄悄话。

师:(让两位学生摘下两瓤)你们尝一尝,什么味道? 生1:甜滋滋的。生2:甜中带点酸。

四、学生写段,教师评价

师:我们以“啊 这个橘子真可爱啊。”开头写一段话。(具体讲了写的格式要求。学生练笔。)(学生练笔后交流)

生:啊!这个橘子真可爱。

师:你读出了感受,我听了,也觉得这个橘子真可爱。生:它黄中透绿,扁扁的,像个小南瓜。师:写得形象。这么一想像,文章就生动了。生:又像节日里挂着的灯笼。你看!你看!

师:好!这儿为什么要两次用“你看”呢?可以更好地表达出惊喜的感觉,小孩子就喜欢这样说话。生:放在手上掂一掂,沉甸甸的。放在鼻子前闻一闻,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师:“闻”“有”可以去掉。另外。“放在鼻子前一闻”和“一股淡淡的清香”中间缺了一个字。你再读,读好了,语气出来了,这个字也就出来了。

生:(一连读了好几遍,直到读进去仿佛为清香所陶醉时,“啊”字脱口而出。)放在鼻子前一闻,啊,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剥开橘皮,我一数,一共有12瓤,它们多像12个胖娃娃围在一起说悄悄话。

师:加上“着”和“呢”,再读一下。

生:它们多像12个胖娃娃围在一起说着悄悄话呢。我摘下一瓤,放在嘴里。师:“放”是把东西放在桌子上、阳台上等,嘴是一个腔囊,应该说“放进”。生:我摘一瓤,放进嘴里,咬了一口,甜滋滋的,还有点酸溜溜的感觉。师:是感觉?

生:还带有酸溜溜的味道。真是“吃在嘴里,甜在心里”呢。

师:这位小朋友写“吃”用了12个字,三个动作:“摘下一瓤,放进嘴里,咬上一口。”写得细腻,文句通顺,好!

(第二个学生交流,老师评讲,再下课。)第二课时

一、师生表演

师:上一堂课,我们一起观察了橘子,大家边看边想,通力合作,最后,把这个橘子写得形象、生动了。这一节课,你们先观看一个小品,也请大家边看边想,最后,把这个小品叙述清楚。谁愿意当小演员?(学生纷纷举手,一名男生上台。)

师:(亲切对男生)我们合作,一起演爷孙俩,高兴吗?(学生高兴地表示同意)师: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小品的故事梗概。

一天晚上,一个叫小明的孩子正在家里做作业,到7点了,爸爸妈妈还没有来,小明饿坏了。这时,爷爷来了,还捎来了一个大橘子。这个橘子又大又新鲜。小明好不开心,他剥开皮刚想吃,突然想起平时爷爷那么关心自己,什么都舍不得吃,现在,他也要尽一份孝心,把这个橘子留给爷爷。但是,他又怕爷爷不肯吃。怎么办呢?于是,他故意说这个橘子是酸的。爷爷听说这个橘子是酸的,便抢过橘子不让小明吃。爷爷吃了橘子以后,发现橘子并不酸,还很甜,心里很纳闷。这时,小明见爷爷真的吃了橘子,便高兴地叫道:“爷爷上当了!”

(师生共演小品,表演很成功,台上台下一片笑声。)

二、概括要点,进行练笔

师:你们看了老师和这位同学演的小品,能不能用几句话概括说一下? 学生回答,教师完成以下板书:

①晚上,爷爷回来了,还捎回一个大橘子。②啊,这个橘子真可爱,吃起来一定很甜。

③我想给爷爷吃,又怕他不肯吃,便故意说橘子是酸的。④爷爷抢过橘子吃了,发现橘子很甜。⑤我高兴地说:“爷爷上当了!”

师:(请学生读好这几句话后)这位同学概括得很好。如果一位小朋友真的是这么写的,并把它当作一篇作文交给了老师,你们说,老师会满意吗? 生:不满意,因为他写的内容不够清楚、具体。

师:对,这篇作文缺少具体的内容。作文时要注意用事实说话,要表达清楚,不说空话,不说套话。比如说,“晚上,爷爷捎回一个大橘子”,写“晚上”,不能出现“晚上”这个词,可以从天色、时间等多个角度去写。“我想给爷爷吃,又怕他不肯吃,便故意说桔子是酸的。”想,是心理活动,为什么要把橘子给爷爷吃,怎么估计到爷爷不会吃的?等等。小明的这些心理活动都要写出来。“故意说橘子是酸的”,怎么做动作,怎么装出“故意”的样子?如何把这几个“怎么样”“为什么”写清楚,写明白,这篇作文就具体了。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4句话进行扩写,每个人选择一句展开内容。)

三、当堂评点

(学生写完后,请了5位学生上台交流。)

师: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意思是朗读很重要,文章写得一般,如果读得好,还可以给文章增色不少。

生1:屋外一片漆黑。

师:“屋外”改成“窗外”更好。

生1:窗外一片漆黑。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都飘出了饭菜的香味。唉!都快7点了。师:没有用“晚上”二字,而写的全是晚上。生1:家人怎么还没有回来呢?

师:把“家人”换成“爸爸、妈妈”。

生1:爸爸、妈妈怎么还没有回来呢。我的肚子都快饿瘪了。还好,不一会儿,爷爷回来了,他惦记着我这个小馋猫,变戏法似的从口袋里摸出了一个大橘子。师:表达清楚,语句流畅。好!

生2:啊,这个橘子真可爱。圆溜溜地,像个小南瓜。师:你展开了想像,比喻十分恰当。

生2:它金灿灿、黄澄澄的。我用手掂了掂,大约有二三两重。你瞧,你瞧…… 师:“你瞧,你瞧”表示惊讶,能引起读者注意。

生2:橘子上面还顶着一片绿叶呢?多像戴着一顶绿色的小帽子。我想,它一定是刚从树上摘下来的,一定十分新鲜,吃起来一定十分可口…… 师:推断严密,合乎情理,一连用了三个“一定”,构成排比句式,读起来顺口。

生3:我突然想到,爷爷平时总是把好吃的东西给我,凡是不好吃的,他都抢着吃。这么一个甜橘子,我一定让他也尝尝。

师:“一”可以去掉,更简练。

生3:这么个甜橘子,我一定让他也尝尝。可爷爷一定不会吃的。师:爷爷怎么“不会吃”呢,换成“不肯吃”就准确了。生3:可爷爷一定不肯吃的。这可怎么办呢?

师:好一个设问!

生3:我踱着步子,左思右想……

师:我这么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思考问题才“踱着步子”呢,你这么个孩子怎么会像个老人了?改一改。(教师作出歪脖子思考的样子)

生3:我歪着脖子,左思右想。突然,一拍脑门,有了!

师:语句轻快,写得好啊!

生3:我摘下一片放进嘴里,左手捂着脸,歪着脖子,叫起来:“爷爷坏,坏爷爷,这橘子真酸,不好吃!”

师:这儿写“我”的心理活动,十分细腻,烘托了“我”尊老、爱老的主题。生4:正做饭的爷爷连忙跑过来,抢过我手中的橘子……

师:“抢”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文明的行为,然而这里用上“抢”字却再恰当不过了,写出了爷爷对“我”的疼爱。

生4:取下一瓤就往嘴里塞,咬了几下,奇怪地问我:“孩子,这橘子不是很甜吗?”

生5:我见爷爷上当了,就捂着嘴巴笑了,爷爷正疑惑不解时,我一蹦三尺高,边鼓掌边大声叫:“爷爷上当了!爷爷上当了!”

师:“爷爷上当了”为什么要说两遍呢?小孩子高兴起来就是这样,写得活灵活现。生:爷爷这才恍然大悟,搂着我,捏着我的小鼻子,说:“真是我的乖孙子!” 师:这几位同学写得都很清楚,很具体,我们向他们表示祝贺!(学生鼓掌)

四、起题目

师:这篇作文很生动,咱们一起来给它起个题目吧!可以从文章中摘录一个词语或短句作为文章的题目。

生:爷爷上当了。

师:好!如果用“我”作题目呢?

生:我骗爷爷吃橘子。师:“骗”要加引号。生:我哄爷爷吃橘子。生:我笑了。

师:多么富有诗意的题目。生:我让爷爷上当了。

师:都不错。语文老师平时出的多是这样的题目。(板书:记一件------事)你们再起题目。(学生说了很多,如:难忘的、高兴的、快乐的、有趣的、有意义的、印象深刻的、值得回忆的等。)

师:如果按地点来起题目呢?

生:发生在家里的一件事。师:按时间呢?

生:发生在晚上的一件事。师:按事情的大小呢? 生:记一件小事。

师:同学们,这些都能作为这篇作文的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能起到揭示文章中心的作用。作文有点像兰州拉面,一个面团,拉长以后,一折二,二折四,四折八……面条越拉越细,最终拉出的面条竟然比机器上轧出的还要细。写作文也是由一句话变成几句话,而后再由几句话变成数十句话、数百句话。

作文,是写出来的;好作文,却是改出来的。改作文,几遍才算好呢?我的体会是,一百遍不多。谁改得多,谁的进步就快。希望同学们多读多改,把文章写得更好。

第二篇:作文教学指导

有方法 无捷径

今天与大家交流的是一些作文指导方面的思考。

鲁迅先生在《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中这样说:——

从前教我们作文的先生,并不传授什么《文章作法》之流,一天到晚,只是读,做,读,做;做得不好,又读,又做。他却决不说坏处在那里,作文要怎样。一条暗胡同,一任你自己去摸索,走得通与否,大家听天由命。但偶然之间,也不知怎么一来,卷子上的文章,居然被涂改的少下去,留下的,而且有密圈的处所多起来了。于是学生满心欢喜,就照这样做下去,年深月久之后,先生就不再删改你的文章了,只在篇末批些“有书有笔,不蔓不枝”之类,到这时候,即可以算作“通”。

在另一篇《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先生这样说:—— “小说作法”之类,我一部都没有看过,看短篇小说却不少,„„做一点小说模样的东西,这就是《狂人日记》,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一百来篇外国作品。

看来鲁迅先生对于文章作法是很反感的。但他说的是小说,而不是小学生作文。

所以我们再来看看梁启超是怎么说的?

“文章做得好不好,属于巧拙问题;巧拙关乎天才,不是可以教得来的。如何才能做成一篇文章,这是规矩范围内的事;规矩是可以教可以学的。我不敢说,懂了规矩之后便会巧;然而敢说懂了规矩之后,便有巧的可能性。”

梁启超的这段话,让我们明白什么是可教,什么是不可教的。文章的基本规矩是可教的,天才是不可教的。真正好的文章是不可教的,陶渊明的诗肯定不是教出来的。方法永远敌不过实践和天赋。

对于小学生作文,还是需要指导的。

芦田惠之助说,没有指导的作文如放置不管的植物,会生长,但不会结果。

我们的学生要写什么样的作文才算合格?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课令学生练习作文,唯求其能将所知之事物,所思之意念,以书面语言写出之,确切明白,无误无赘。此是毕生所需用,非学好不可。至于吟诗作歌,撰写小说戏剧,学生苟有兴为之,教师亦予以鼓励,然非语文课之学习标的也。”

叶老对于学生作文,要求只有八个字,确切明白,无误无赘。新课标对五六年级作文的要求是,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也是八个字,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但我们在实际操作中,要求往往是拔高了的。

作文达到优秀的标准,需在 40 分钟以内能写出500字以上的习作,内容真实新颖,想像大胆新奇,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详略得当,感情真实、健康、有趣味,语句通顺,段落,主次,句子之间条理清楚,书写工整,无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这是我们小学生应试作文的标准,同时也就限定了我们小学生写作的思路和我们语文教师的教学思路。这里有一个时间的要求,即40分钟,也有一个字数的要求,500字以上。我想要是让司马相如来考试肯定比不上扬雄,因为司马相如是慢工出细活,而扬雄的写作速度更占优势,但是两个人都写得很好。我们的教育选拔的是像扬雄一样落笔成章的人,而司马相如却很可能落榜。

高考作文,九十秒钟决定生死。阅卷老师在试卷上停留的时间不会超过两分钟。所以一般的高考作文,不求满分,但求不扣分。

下面我想谈一下关于作文的几对矛盾,如能很好地解决这些矛盾,那么对我们或许会有所帮助。

1、作文的长与短

作文到底是写得长好还是写得短好?

鲁迅说,要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这当然会让文章显得简练。也符合叶圣陶说的无误无赘。或者鲁

迅的老师说的,不蔓不枝。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作文有个字数的规定。所以我的想法是,先让学生努力写长,尽可能地写长些,然后再考虑怎么把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把那些费话去掉,最后达到可长可短,详略得当。

2、作文量的多与少

写好作文当然要多写多练。但是,学生是否需要每天都写日记,这个量是否太多了?没有一定的量无法保证质的提高。但是如果是大量低劣的作文,反而会破坏学生对作文的感觉和态度。吕叔湘先生说:“那么这个‘多’,多到什么程度?这也是值得研究的。有人主张‘一日一文’,就是每天写一篇,这值得考虑。每天在作文上花这么多时间,他还有别的功课呢,别的老师是不是会有意见?”

3、应试作文与性情文章

有些学生平时在写日记时,那种小孩子的活泼可爱,都能写出来,算是好作文。但是当我们以一篇考试作文的要求来看时,它却得不了高分。或许因为它的字数不足,或许因为它的立意一般。但是这种文章真的很合适他们写,他们也喜欢写。我把它称之为应试作文与性情文章的冲突。性情文章是一些随地疯长的草,但是让应该作文一框,它就不知道怎么长了。应试作文写不好,我们就剥夺了孩子当下的发展机会。他考不了好大学。但是如果一个小孩子只会写应试作文,从来不会“我手写我心”,从来不会梳理自己的思想,甚至发泄自己的情感,那么他的思维品质与人格力量就不会真正地成长。那等于是牺牲了孩子一生的写作能力。

4、真实与虚构

作文要真实还是要虚构?

清朝黄宗羲说:“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所以学生写作有一个真实与虚构的问题。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在作文中第一次学会说谎。我们说要写出真情实感,是对的,而且要努力追求真实的写作,但这并不排斥虚构。虚构不是胡编乱造。虚构是合理合情和设身处地地想象。“情之所至,化无为有”。

5、阅读与写作

阅读与写作肯定有密切的联系。喜欢阅读的不一定会写作,但是作文真正写得好的学生,必定是喜爱阅读的。余华说:“没有一位作家的写作史长过他的阅读史。就像没有一种阅历长过人生一样。”作文选要看,但是说实话,作文选中真正好的作文也不多。6、发散与限定

对于难的题目,我们要对话题进行发散。一个话题就是一个引子。它有点像百度搜索中的关键词。当一个话题出来时,它会让人在大脑中进行关键词搜索。相关的人与事,或情与理。这首先需要人的脑中有一定的储备。对于简单的题目,我们要更多地进行限定,即禁止,这类不能写,那类也不准写,这样迫使学生进行更远的思考。写出新鲜一些的题材来。

7、标新与立异

作文要写得不落俗套,人云亦云,这是难的。能将作文写得与众不同,那已经是入门了,不是门外汉了。但又不要跑偏了题目,跑偏了题,那说明还没有入室,登堂入室,只有登堂没有入室。普通学生要注意不落俗套,优秀学生要注意立意太险太偏。

8、文笔与题材。

文笔好,写什么都好。文笔是一个人对于语言的感悟力和驾驭力。同样一句话,这个人说出来比较好听,另一个说出来不好听。这是跟人的思维习惯,性格特征,个人阅历都密切相关。所以在短期内想要改变一个人的文笔是困难的,就像改变一个的生活习惯或者思维习惯一样困难。但是文笔不好的,可以用题材来弥补,选择一个好的题材,即使文笔差一点,至少是完整而集中的叙事。

9、命题作文与自由练笔。

张志公先生认为:“传统的命题作文,如果运用得当,对于锻炼学生的构思和想象能力有一些作用。如果运用得不当,里边就有很坏的东西:使写作神秘化,让学生视写作为畏途;又把写作庸俗化,形成学生一种无对象、无目的,为写作而写作,视写作为文字游戏的态

度。„„” 叶圣陶也倡导,“减少命题作文,指导自由练笔,以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以日记,以笔记取代命题作文”。10、教师批改与学生自改

叶圣陶先生说:“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 吕叔湘先生也这样认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最头疼的问题。家长、校长乃至社会舆论,都要求教师‘精批细改’,教师也努力‘精批细改’,可是作文本子多,时间不够,尽管天天开夜车,仍然是不够‘精’,不够‘细’。在学生方面,作文本发下来之后,认真琢磨批改的道理的毕竟是少数,多数是只看看总批和分数,批改的地方越多越懒得看,这样,教师的辛勤劳动也就收不到应有的效果了。”叶老认为应该“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张志公说,“把学生写得好的和写得不好的一两篇作文拿到堂上作示范批改,能对全班学生有启发作用,间或用一用这个办法,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三篇:作文教学指导意见

西平县小学作文教学指导意见

(西平县教研室 2014.12)

一、现状:

目前全县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师的指导方法单一,学生的练写方法单一,学生的写作水平不高,学生不会收集、整理、加工信息(素材)等。老师怕改作文,烦改作文,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评改学生的作文,但是学生在习作时依然无话可写,瞎编乱造,千篇一律,千人一面。2014年六年级毕业素质测试语文试卷抽样分析统计数据显示:作文30分,抽样100人,共3000分,实得2120分,失880分,失分将近三分之一,学生普遍语言贫乏,叙事过程简单,缺乏真情实感。

二、依据: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1、第二学段(3~4年级)对阅读的要求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2、第二学段(3~4年级)对习作的要求

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3、第三学段(5~6年级)对阅读的要求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4、第三学段(5~6年级)对习作的要求

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5、对习作的评价建议

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

三、建议:

每学期8篇课内习作训练不变;取消8篇周记,改为“读写训练”。

四、做法:

原则——依据课标,凭借教材。语文,就是一个童心未泯的大孩子带着一群天真烂漫的小孩子爱读乐写。学好语文就是要做好两件事:读和写。阅读——大量的、高品味的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不二法门。

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字、阅读、语言、文学),突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交流与表达)、实践性(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语言和文字能力)、综合性(情感与审美)。1、8篇课内习作训练

按照教参、教材要求,认真指导;全批全改,精批细改;根据习作内容、班额大小,可以指导学生自评、同桌或小组互评;评价形式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要注重对学生习作整体情况的总结、反馈和优秀作品的展示。

2、读写训练(结合全县开展的“书香家庭亲子共读”活动)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从读学写,以读促写。习作源于积累,只要积累得多,沉淀得厚,写作就会文思如涌,笔下生花,一挥而就。

①、课内摘抄——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一样需要积累,包括课文中好的词语、优美的句子、精彩的片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②、课内练笔——课文中优美句式、段落的仿写;续写;读后感等。

③、课外摘抄——摘抄课外阅读读物中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段、篇;摘抄名言警句、小趣闻、小常识、小故事等。

④、课外练笔——指导学生找准课内外结合点、读写结合点,进行单元、系列性练笔;结合学校、班级举行的活动和重大节日、纪念日,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练笔(日记、片段等)。

3、要求

低年级——进行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句、段口语表达和习作训练,重在培养学生的读写兴趣和习惯。

建议:每周2——5次练笔。

中年级——进行组句成段、组段成文的段、篇习作训练,重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乐于表达的信心和习惯。

建议:每周3——5次练笔。

高年级——进行布局谋篇、读写结合的训练,重在培养学生练写各种文体(记实、想像、读书笔记、应用文等)的能力。

建议:每周2——4次练笔。

总体要求:各年级段的读写训练,教师必须有简单的“指导教案”,即每周的总体设计——①、读的内容;②、写的形式;③、指导的方法。

第四篇:作文专题指导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作文专题指导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教学生如何在考试中学会写作,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教学重点:教会学生学会审题的基础上如何快速的写出自己想出表达情感的文章。

教学难点:应试中突破审题,确定文章中心,选好材料,写好作文。富有情感。

教学方法:情感交流法、举例法、观察法、情景教学法、比较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写作六步:一审题来而命题,四选材料三立意。

五写提纲六修改,写作顺序莫忘记。

二、授新课。

1、题目。

我会表达

一说起父母亲,都会让我们有说不完的话,你的父母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那就拿起笔来写一写你的父亲或母亲吧。请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进行习作。

题目一:《啊,我的_》(提示:从“啊”看出你对父母的赞美)题目二:《哈,我的_》(提示:从“哈”看出你父母的幽默有趣)题目三:《咳,我的_》(提示:从“咳”看出你对父母某些方面的不满)要求:

(1)内容具体,情感真实,语句通顺,书写整洁。(2)字数400字以上。

2、审“好”题目

审要求,明确写作的内容  考试作文类型:半命题作文。 写作体裁:写人的记叙文。

 写作对象:写父亲或者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不能同时写父母亲他们是怎样的人。

要求:

(1)内容具体,情感真实,语句通顺,书写整洁。(2)字数400字以上。

3、命题“定眼” 三个题目任选一个 题目一:《啊,我的_》 题目二:《哈,我的_》 题目三:《咳,我的_》

4、学生定题,相互讨论

5、立意明中心

(1)三个题目的特点及要求,中心不一样。作文一:《啊,我的_》

(提示:从“啊”看出你对父母的赞美)作文二:《哈,我的_》

(提示:从“哈”看出你父母的幽默有趣)作文三:《咳,我的_》

(提示:从“咳”看出你对父母某些方面的不满)

6、选材真实,情感真挚

(1)通过一两个真实的、比较典型的事例来体现你对父母的情感。(2)表现父母特点的内容(包括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甚至容貌等方面的描写)要写具体、生动、形象。

7、列 提 纲(草稿或者腹稿) 文章开头:开门见山,亮明观点(第一自然段)

 文章正文:主题鲜明、详略得当(尽量控制一到三个自然段) 文章结尾:点明中心,前后照应(最后一个自然段)

8、初稿 写作过程

(1)书写整洁、规范,速度适中。(2)语句通顺、层次分明。(3)思路清晰、富有条理。

9、修改作文

 通读作文,找出错字、错句、错标点,搭配不当的 词句等细节问题。

 表现父母特点的部分是否具体,中心是否明确,作文是否完整。 掌握用修改符号修改。

三、巩固知识、练习

1、讲评学生作文(1)较好学生作文(2)较差学生作文

2、分析优秀作文

四、总结

1、应试作文方法

2、应试作文注意事项

五、作业布置

11学年冬六年级期末考试作文

板书设计:

写作六步

一审题来而命题,四选材料三立意。五写提纲六修改,写作顺序莫忘记。

第五篇:作文指导教学设计

《快乐语文》教学设计

清河县油坊中心校区 王树礼

习作要求:

1、训练学生通过一两件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来;学习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突出人物特点的方法。

2、作文指导过程中,渗透人的高尚品格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习作怎样写出人物特点。教学准备:小黑板上写好有关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

一、审文题明确要求

1、今天这节作文指导课,我们上《写人文章的写作入门辅导》。出示小黑板:通过一两件事写一个你熟悉的人,要注意写出人物的特点。要求学生默读文题,想想这次作文的要求是什么?

2、这次作文要我们写什么?(写人)写什么人?(写熟悉的人)写几个熟悉的人?(写一个熟悉的人)(师板书习作题)要我们特别注意写出这个人的什么?(写出人物的特点)

二、明白人物特点、拓宽学生思路

1、写出人物的特点是这节课的训练重点。什么是人物的特点呢?特点就是一个人与众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请说说你熟悉的人有什么特点。生自由说,师注意生说的是哪方面的特点。

2、师:现在你能说说你知道人还有哪些方面的特点吗?(生说)一个人的特点有不少,有„„大家要选最突出的特点来写。品质:助人为乐、大公无私、热爱劳动、工作负责„„ 性格:倔强、爱发脾气、好强、爱说爱笑„„兴趣爱好:爱唱歌、爱集邮、爱踢球、爱种花„„生齐读。

三、扣例文借鉴写法

1、师:找准了一个人的特点,怎样写出他(她)的特点呢?《少年闰土》是个很好的范例。(板书:少年闰土)用小黑板出三个问题,逐一讨论,师随机板书。

(1)他有什么特点?(板书:特点聪明能干活泼可爱机智勇敢知识丰富)

(2)通过哪几件事反映他的特点?(板:事件)(板书:捕鸟捡贝壳瓜田刺猹看跳鱼儿)

(3)通过什么描写写出他的特点?(板书:外貌行动语言神态)生在文中找出描写的句子,评析后得出方法:作者写闰土的外貌并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抓住了紫色圆脸,项带银圈的特征,把一个绍兴农村少年的特点写出来了。(板书:抓特征)

2、让学生找出“雪地捕鸟”段表示闰土动作的词。请学生简洁地把一系列动作说出来。

师:作者写了闰土的一系列动作,刻画得多细致啊!我们眼前似乎浮现了闰土正在雪地里捕鸟的情景。大家注意,写人物的行动,一定要细致。(板书:要细致)

师:你从语言中能看出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

师:从语言描写中,我们知道闰土心中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作者知道吗?(不知道)而闰土作为生长在海滨的农村孩子,这正是他所熟悉的事,因此,他说起来滔滔不绝。这些语言的描写是多么地恰如其分,符合闰土的身份啊!我们作文时要注意,写人物的语言要恰当。(板书:要恰当)

3、师:我们通过研究《少年闰土》这篇课文,知道《少年闰土》是通过外貌、行动、语言来进行描写的,描写时,注意了这些方面。除了这些,还可以进行什么描写?(神态、心理描写。板书:神态、心理)注意神态心理描写必须真实。(板书:要真实)

四、列提纲即兴练说 出示小黑板:

1、你准备写谁?他有什么特点?(指一行同学说)

2、请一学生上来按照小黑板上规定的题目、特点、事件、着重描写的方面等项写提纲,其它同学在下面列提纲。

3、请演板学生说提纲,评议是否能写出人物特点;请写各方面人物特点的同学说提纲,评议是否能写出了人物特点。

五、总结

1、复习一下写作方法,看黑板,跟老师说:外貌抓特征,行动要细致,语言要恰当,神态、心理要真实,具体事例一两件,人物如同站眼前。

2、学生自己读一遍。

3、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一两件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的作文方法,只是起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后写人的作文大家还可以多运用,多实践。下节课请大家完成这篇习作。

六、阅读导引

好友多多

多多是我最要好的朋友。他的脑袋圆圆的,浓眉毛没,大眼睛,像卡通人物蜡笔小新。(简练,抓住了特点)

多多喜欢打乒乓球,我们都叫他“旋球王”。“旋球王”的旋球那可是真“旋”!只要球一出手,就象长眼睛似的,“刷刷”地直向你冲过来,可只要一落到桌面上就会立刻改变了方向。你明明看着往左,它却往右飞了。等你一接球,才发现扑了个空。这样你就输定了。每次他赢了球,他都会张开他的大嘴,大叫一声。(有声有色,真是写作高手)

我真羡慕他。(简洁,自然)

【评语:】小作者写了好朋友的样子,爱好,特别突出了人物的特点,个性非常鲜明。所以,话虽不多,却很吸引人。

1、学习运用

⑴用波浪线画出“一„„就„„”的句子,体味人物的动作变化。并说上一两句话,用上“一„„就„„”。

⑵看点评,学写开头和结尾。

⑶多多有什么特点?你熟悉的人有些什么特点?如:爱学习、爱劳动、爱帮助人、爱看书、爱清洁、有礼貌,做事认真,幽默,粗心、开朗、大方„„

2、写法索引 ①抓住人物特点:一人一事,不要面面俱到

②选择典型事例:重点部分要详写,注意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内心写细致写具体。

③按一定顺序写:“总分结构”开头概括品质,可结合肖像描写。重点部分贯穿人物活动。

下载关于作文教学的指导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作文教学的指导.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作文教学指导艺术初探

    作文教学指导艺术初探 ——林王平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传统的“教师出题——学生作文——教师批改”作文教学模式导致......

    作文指导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教学反思“烦死了,又要写作文了!”“我不知道要写什么。”“要是语文课不要写作文,那该有多好啊!”每当我听到学生发出这样的感叹时,心里总是很着急,压力很大。小学......

    作文指导教学反思(汇编)

    作文指导教学反思 张 聪 “烦死了,又要写作文了!”“我不知道要写什么。”“要是语文课不要写作文,那该有多好啊!”每当我听到学生发出这样的感叹时,心里总是很着急,压力很大......

    作文指导教学设计

    漂亮的开头是怎样炼成的 ——凤头篇 一、导引名言,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进行中考作文系列训练。临近中考,我们在初一初二常规作文练习的基础上,还要注意打造亮点,赢得高分。怎样......

    作文教学指导5篇

    作文教学指导至少具有下面三重价值: 1.方法价值。它可以指导学生掌握写作的一般规律,让学生的写作入题、入体、入格;可以指导模仿、举一反三。这种指导不是告诉学生不能怎么做,应......

    如何指导一年级作文教学

    如何指导低年级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 在学校精心组织的作文指导汇报课中,我有幸聆听了十几位老师精彩的作文指导课,可谓受益匪浅,感慨良多。我也从中吸取了不少经验......

    教学指导

    教学指导:教师组织复习的技巧(《中考作文技法》) 初中语文总复习的全部时间不能超过两个月。在短短的八周时间中要对中考作文进行扎实深入的复习,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从内......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指导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指导 【摘 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我们每位语文老师都会感到力不从心的难题。本文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中谈谈指导学生作文的体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