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探索(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03:42: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探索》。

第一篇: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探索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探索

江阴市山观第二中学 许丽君 *** 摘要: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化学课程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与学生在非常轻松的环境中掌握知识,有利于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最终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有利于教师进行辅助教学、优化教学。本文以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课程整合为基本点,主要研究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定义,信息技术和化学教学的目标和意义、基本要求、基本原则、信息技术对化学教学产生的作用及整合出现的一些偏差和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 化学教学 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定义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就是要把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有机的集合起来,运用系统方法,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等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作用联系和互相之间的影响,使整个教学系统保持协调一致,维持整体的过程和结果,产生聚集效应。

二、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基本要求

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和各校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教育信息化对传统的化学教育造成巨大冲击,对化学教育观念、化学课程、化学教学技术、化学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式和方法等方面都将产生全方位的影响。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要求,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化学教育教学活动。教育信息化环境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物资资源基础,它包括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课堂教学网络、校园网和互联网等软硬件设施。这些设施的完善程度,制约着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发展和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的程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每一个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的实施都离不开由这些设施组成的平台。所以建设这个平台,不断完善这个平台和掌握这个平台是实施和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前提。

2.化学课程、化学教与学内容要资源化

化学课程、教与学内容资源化就是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处理,使之成为 教师教的资源,学生的学习资源。它包括三个方面:(1)化学教材的资源化。就是通过课程开发者、教材编写者和广大教师开发和学生创作,把化学课程学习内容转化为信息化的学习资源,并提供给学习者共享。这方面先得化学教学资源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可以把课程内容编制成电子文稿、各种积件、教学资源素材库、网络课程等作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学习资源。现在出现的以任务(问题)驱动法为主线编写的教材为课程教材的资源化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2)充分利用网上国内外可共享的信息资源,作为化学教学的素材资源。信息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足不出户就可以查阅世界各地的你要学习探究的问题的相关资料(包括视频、图像、文本、声音等多媒体资料)。让学习者充分利用网上信息资源,作为掌握知识,探索所学课程的问题,进行意义建构的素材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个重要方面。

(3)充分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自制教学资源。信息加工工具是指文字处理、图象处理、信息集成的数字化工具、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平台等。利用这些工具,对化学课程知识内容、网上获取的素材和实践中取得的数据等进行处理、重组、创造和创作。从而使学生能对所学课程知识进行“意义建构”。

3.化学课程教学模式要任务化、探究化、发现化、研究化。

对教学模式提出这些要求的中心思想是因为学生是学习和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数学模式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无法实现的。教学理念的改变,需要教学模式的改变来实现。事实上,现在许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成果都是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通过改变教学模式取得的。

三.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原则

现代化学是以实验和理论计算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中学化学中则强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学科的基础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因此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应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与学的工具或手段,利用信息技术到位但不能越位。学习环境应该建立友好的人机对话窗口、体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差异性,操作简单,运行可靠。

2.发挥化学实验的长处与克服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边讲边实验的弱点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放大或缩小实验现象、加快或减慢反应时间、模拟危险实验等化学实验现象。在新课学习中不宜用动画代替多数化学实验,当然在复习学习中可以用动画代替很多演示实验。

3.传统传输信息媒体与数据库结合,取长补短原则。随着各校掌握的素材资源的增多,素材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充分利用数据库技术管理素材,才能发挥资源的效益。

4.不断更新观念。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化学课程也在不断更新,学生也在不断变化,因此课程整合要不断将新技术、新的教学理论等应用于课程整合。使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处于动态整合过程中。

5.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经济原则,要充分考虑整合的投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信息技术不只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服务于他们学科教学的得心应手的教学媒体,是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率,更好的进行素质教育的工具。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可以深化化学教学。

四.信息技术对化学教学的作用

1、信息技术与因材施教

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优于任何其他教学媒体的最显著的特点是交互性。有了交互性,就能及时地反馈信息,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个别化的实时指导,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多媒体技术能将抽象问题直观化,静止问题动态化,动态问题过程化,归纳总结对比化,知识查询快速化,解答问题现场化,实验过程模拟化,学习过程游戏化,这样就使学生学得既轻松又扎实。

利用信息技术,既可以构建个别化学习环境,也可以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因而既可以满足不同认知水平和认识风格的学习者,也可以实施协作式学习策略,为学习者提供对相同问题的多种不同观点的比较、分析和思考的条件,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深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计算机多媒体可以实时地综合各种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等多种信息,3 不仅有静态信息的形式;而且还有动态信息的属性,它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完成传统教育所不易或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特别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动画进行模拟实验,为化学实验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创造了新的模式。

2、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计算机多媒体可以实时地综合各种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等多种信息,不仅有静态信息的形式;而且还有动态信息的属性,它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完成传统教育所不易或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特别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动画进行模拟实验,为化学实验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创造了新的模式。

(1)利用虚拟实验进行实验的预习和复习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不仅是中学化学的基础,也是引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基本途径。如何做好实验的预习和复习,则是一个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计算机多媒体创造了虚拟实验的空间,用于实验的预习和复习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利用虚拟实验演示很快、很慢和危险性较大的实验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可展示传统课堂上无法演示的宏观的、微观的、很快或很慢的化学进程:如硫酸的工业生产流程、合成氨、布郎运动等;各种分子的空间结构、金属的电化腐蚀等。所有这些在常规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时间、空间和实验条件的限制,难以通过实验向学生直观展示,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印象不深。但是,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进行模拟实验,可灵活地放大和缩小,加快和减慢化学情景,从而将这些化学过程形象、生动的展示给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同时又能使学生加深认识,深化理解,提高学习能力。

3.信息技术与教材重、难点的突破

“学习障碍”的存在是教学难点的成因之一。如何解决呢?根据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人体的五个器官中,就记忆百分率而言,视觉要占25% ;听觉占15%。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视、听并用时,记忆效率极高,可达66%。实验证明,参与的感官越多,学习效果越好。按照巴浦洛夫的说法,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手脑并用”,利用多媒体教学正符合这个理论。更重要的是,学生看到现代教 4 学手段的魅力,激发他们学习,使用电脑技术,掌握一项“会学”的手段,将使学生终身受用不尽。这样,学生学习时,抽象思维的障碍、逻辑思维的障碍、语言表达的障碍等在计算机技术的上述功能下被打通了、降解了、消失了,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学习也为其形式之新颖,声画之精彩而耳目一新,从而产生乐学情绪。

4.信息技术与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

根据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领域,能帮助学生具备各方面的基本素质,形成合理的素质结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

(1)运用信息技术,培养思维能力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对一些较复杂的抽象概念和理论,在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反复认识过程中,形象思维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形象思维在理性思维形象化表达的作用,正是这种作用的发挥,才使认识更加深入,全面。

(2)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教学中,教师熟练规范的操作,镇定自若的表情,沉着自信的目光再配以用fiash制作的实验操作练习题,不仅使正确的操作技术和方法形象化,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而且能促使学生自觉地规范自己的操作,并调节,稳定自己实验时的心理状态。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重视并发挥形象思维的独特作用,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如氧气的制取实验,尽管学生在实验室做了该实验,但对其操作要领及步骤仍掌握得不太好,常顾此失彼,于是我们组织学生利用多媒体电脑进行模拟实验,从中不但学会了操作,还通过图文并茂的电脑演示分析,彻底掌握了实验过程中失误的原因及克服方法。

(3)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化学审美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巧妙地塑造出充满激情与活力,具体可感的化学审美形象,把化学美表现出来,可使学生对化学美产生新奇,愉快,向往的审美感受,并在探索化学美的过程中获得进一步的审美体验,创造化学美的冲动,与教师的审美创造发生共振,产生共鸣,从而实现在美的情境中获取知识,技能,发展智能,塑造人格,并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和高尚的审美情趣。5 如《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这是一个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为主要教学目标的课题,而且作为起步阶段的化学学习,尤其要注意创设情境,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殷实的史实,展示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一张张精美的图片,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的并渴望了解化学的美好情感

(4)运用信息技术,培养自学能力

由于电脑的普及和人工智能科学的发展,化学教学的个别化和业余自学化将会得到发展。使用电脑的程序化学课程是一种适合于自学的形式。这种课程是将化学教学内容分成若干个小单元,并按照教材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识过程把它们编成一系列学习程序。学生通过电子计算机呈现学习内容,完成后做自测题,答案正确,即进入下一个单元的学习。如此逐步前进,直到完全达成教学目标。

序化学课程的优点是,教材呈现的步子小,难度低;学生学习可以得到及时反馈,及时强化,因而学习的错误率也低。再则学生各自利用电子计算机学习,自定步调,尖子生可以在短时期内完成学习任务,差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延长学习期限,这样可以克服班级授课“齐步走”、教师“不管两头顾中间”的缺点,提高了效率和学生的自学能力

(5)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在注重发挥化学知识的科学价值的同时,更注重发挥化学知识的教育价值,不仅让学生体验到生命的智能方面的力量,也能体会到生命的情感方面的意义。因此,在传输化学科学知识的同时,始终关注着学生的价值、精神、情感和个性,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获得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

5.信息技术与教学法的优化

随着现代化素质教育的提出,多媒体技术和Internet应用的日益普及,已经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是实施现代化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所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是实施现代化素质教育的关键的一环。如在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诱思探究”的教学模式。

第二篇: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探索

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校都已将计算机引进课堂教学。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内涵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把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以此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在以计算机技术为信息技术核心的模式下,就信息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作浅显的分析。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实验、幻灯、录像、实物投影、多媒体等信息手段呈现适当内容的形象资料、用一幅幅富有生气、富有规律的图案,结合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利用信息手段同时提供多个问题,让学生边看边思考,极大地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为积极主动学好化学打下一个稳固的基础。

如在学习“空气污染”时,我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演示1:工厂烟囱中排放的大量废气;演示2:燃放烟花爆竹;演示3:2013年1月在京津冀地区出现的雾霾天气导致空气能见度下降,人们出门都戴上了口罩。提出问题1:你认为上述现象对空气质量产生什么污染?2:你所生活的环境还有哪些污染源?有什么危害?3:你认为如何从根本上防止污染。在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们畅所欲言。并在课后尝试撰写有关环境污染的小论文。在老师的影响下,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有的自己上网搜集大气污染的资料,撰写小论文,有的逛书店或到图书馆或到工厂拍照,制作有关空气污染的手抄报,有的自己制作近期保定市PM2.5浓度变化示意图,提示大家在雾霾天气减少外出。通过这样的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让学生关心时事,关注热点。

二、运用多媒体解剖化学难点

利用计算机模拟可以把静态图示转变为动态图示,把微观问题宏观化,把抽象问题形象化,增强学生对事物的理性认识,使“教”与“学”变得易于开展。

如在学习苯酚的性质时,我就让学生观看计算机动态演示的 苯酚分子结构模式,再根据苯酚的结构,讨论苯酚可能有哪些化学性质?学生被苯酚的动态模型所吸引,讨论热烈,他们在讨论中以所学的知识为基础再通过联想和 类比,认为苯酚分子中含有苯基,应具有苯相似的性质,可能发生卤化、磺化、硫化、还可能具有可燃性;又因为苯酚分子中含有羟基,应具有与醇相似的性质,可能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以及与活泼金属(如钠)反应。再提出同学们能否自己设 计实验方案呢?讨论又达高潮,有的学生提出:将金属钠与苯酚直接混合加热,有的学生考虑到固体物质间接触面小,于是想先配成苯酚的水溶液或苯酚的乙醇溶液,有的学生讨论出苯酚溶解在苯或四氯化碳中配成浓溶液,学生讨论热烈,讨论出的内容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最后借助实物投影仪演示实验全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践中也得到一次升华。

三、利用多媒体,可以增加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

通过实验既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态度,又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因此,在基础化学教学中,教师是非常重视化学实验的。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单一的化学实验教学上的弊端,使化学实验教学得到优化。

1、放大实验现象。

目前做化学演示实验所用的仪器多为试管。一个明显的实验现象,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观察清楚。而多媒体能够将实验现象经过投影可以放大几倍,使教室中远离演示台的学生也能清楚地看到。有些实验只有细微的变化或变化现象可见度不高,如果通过投影放大,可以清晰地反映在银幕上。如钠与水的反应,使用实物投影仪“现场直播”,学生就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金属钠在水面上四处游动,熔化成一个光亮的小球,在钠球的后面,画出一道道美丽的红色尾迹的实验现象,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2、可以做反面实验。

在实验课上,有些实验是不能做的,比如有些实验的危险性较大,还有的实验无法实际操作。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模拟实验就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如模拟错误实验造成的后果,给装有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的试管口向上倾斜加热后生成的水倒流回试管,使试管炸裂;制取氧气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管,会出现水倒流回试管使之炸裂的情况;还有错误操做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液体沸腾飞溅;点燃没有检验纯度的氢气导致氢气发生装置的爆炸;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停止加热,后将导管移出水面造成水倒吸试管炸裂等

四、扩大教学容量

运用电脑信息技术辅助化学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其大信息容量,省时省力的优势。有资料表明,我国中小学生负担过重原因之一就是做习题负担太重。教师若在教学中使用事先制作好的课件来辅助教学,不但能增大教学容量,加大训练密度还能减轻师生抄题、擦题等无谓的负担,让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探究发现。在复习课中,展示一个单元乃至一个专题内容的知识网络,更整齐的表格,有利于学生思维清晰的接受知识之间的互相关联。当然,信息量一定要把握好度,课堂容量要适当,不能一味地增加容量而不顾学生实际,要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确定适当的容量。

五、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中应引起重视的问题

1、为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必须按信息技术和其他手段相结合的设计原则,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并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教师要做到对每节课都能认真备课。不是每一节课都适合使用多媒体,不是每一节课都必须使用多媒体才是信息化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信息手段必须服从于学生,服从于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不脱离自己的教学,把信息技术的长处与教师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长处相结合,充分实现教学的完美。

2、同一知识内容,经过讨论、板书、实验、录像和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更替出现,可以促进记忆。但要注意,不同手段展示同一内容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层次,否则易产生厌烦情绪,影响思维的积极性。另外,要根据不同角度,不同思维要求实施分层 教学。把知识的传授过程设计成一个斜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顺竿爬”。随着教学手段的丰富,还要考虑各手段应用空间的分配问题。怎样把学生从兴趣引入思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不要让学生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让他们怎样深入研究下去是教师应时刻注意的。

3、模拟实验不能取代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的一大优点,就在于能够模拟,可以这样说,中学化学几乎所有的演示实验计算机都能较好模拟出来。正因为如此,许多课件在开发时,就将演示实验百分之百的模拟化,表面上其效果是即节省大量教学时间,又让学生在音乐、动画中轻松记住了,这些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方式,但忽略了学生实 3 验无异抹杀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因此,在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仍要加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传统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疑惑与问题。只要教师敢于利用信息技术,同时紧紧结合现代学习理论的发展,以学习者为中心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为中心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就必能大幅度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

【2】龚从荣、何浪

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思考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3】郭绍青 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电化教育研究 》

【4】钱扬义等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研究 《课程 教材 教法》 【5】余敬忠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用CAI时的几点思考 《中学化学教与学》

第三篇: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推荐)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

常德市西湖管理区第一中学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现代信息技术已经逐步进入了课堂。信息技术不只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服务于他们学科教学的得心应手的教学媒体,是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率,更好的进行素质教育的工具。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可以深化学科教学。对于生活在21世纪信息时代的人们来说,如果不会使用多媒体电脑,就不会应用电脑快速地获取、处理、检索信息,就不会使用Internet与外界通信,就无法充分地利用信息资源,也就无法在信息社会中谋求发展。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也对未来教育作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

在化学教学中,由于微观粒子及其结合、运动和排列的不可感知性,多数学生对物质微观结构的相关知识都感到比较抽象、难于理解。比如在“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一节中有关“电子云”问题,虽然我们可以通过课本上的照片来解释,也可以用相关模型进行直观教学,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前者由于缺乏动感而使学生误以为电子的运动有一定的规律,后者则会让学生认为原子是一些实心的几何体。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许多重点、难点,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出、突破;一些演示实验的现象不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观察到;化工生产、工艺流程等内容的教学往往变得枯燥乏味;教学反馈不够及时和全面。而通过多媒体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及优势

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优于任何其他教学媒体的最显著的特点是交互性。有了交互性,就能及时地反馈信息,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个别化的实时指导,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多媒体技术能将抽象问题直观化,静止问题动态化,动态问题过程化,归纳总结对比化,知识查询快速化,解答问题现场化,实验过程模拟化,学习过程游戏化,这样就使学生学得既轻松又扎实。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计算机多媒体可以实时地综合各种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等多种信息,不仅有静态信息的形式;而且还有动态信息的属性,它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完成传统教育所不易或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特别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动画进行模拟实验,为化学实验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创造了新的模式。

利用多媒体展示物质的微观结构,如氯化钠、氯化铯。金刚石和石墨等的晶体结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可用动画制作成球棍模型空间旋转,立体直观;化学键的断裂、旋转和新键的形成,也可制作成动画。这些使得学生可以从动画中深刻体会到微观世界的奥妙,形象地构建起自己对微观世界的认知结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用动画模拟出一些教师无法演示的实验,如把水注入浓硫酸后硫酸飞溅;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后通入氢气引起爆炸,组合装置中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从溶液中撤导气管引起倒吸等一些错误操作引起的后果,通过声音、图像的结合,给学生留下生动、深刻的印象。对那些有较大危险性的实验、污染较严重的实验和对身体有害的实验,也可用动画模拟,既达到教学目标又安全无害。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调查表明,课堂教学中教师四十五分钟理论说教的效率远不及一个五分钟实验展示。但是课堂的实验教学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部分实验的现象不明显、效果不显著;还有一些实验的可重复性差、耗时长,课堂上难以做到随时调用;另外还有一些实验的污染大,无法在教室中完成等。实验课件的广泛应用则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克服教学中的诸多问题,提高实验的效率。例如在“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教学中,改变压强对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之间的转化影响并不显著,运用课本实验,学生通常能注意到加压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而往往不能发现其后的颜色略变浅。因为根据人的视觉特点由浅变深的现象易于识别,而由深到浅的现象则不易感知。

运用多媒体CAI课件,不是削弱这一环节,而是应当更加强化。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直接观察到实验的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气体、沉淀的产生、放热或吸热、爆炸、燃烧等;要让学生闻气味:刺激性气味、果香气味、臭鸡蛋气味、特殊气味或无气味等。有些实验在讲台上演示时,可以达到预期效果,即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观察到。有时可以找学生代表来观察,如闻气味及感受反应后热量的变化。但大多数现象坐在后面的学生就看不到了。要想让每个人都观察清楚,教师往往要绕场一周,耽误课堂有限的时间,还未必有理想的效果。这时实物投影仪就可以大显神通了。将这些实验在实物投影仪下做,演示在大屏幕上,就可以收到较好的预期效果。

在化工生产的教学中,如合成氨工业,肥皂的制取,接触法制硫酸等,教师普遍感到学生提不起兴趣、对于工业流程。生产设备等,学生摸不着头脑,只能死记硬背,效果当然不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如能带学生去实地参观,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才是理想的、但往往受时间。场地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制约,想做到这一点不容易。而如果将有关内容摄制成录像或从一些资料库中摘取相关内容,穿插在课件当中,就可以最大可能地给予学生强烈的感性认识,使枯燥无味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如同现场参观一样,也让学生更加体会到科技是为生产服务,我们所学的理论是如何转化为生产力,它是多么有价值,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利用Internet来搜集信息,可大大扩展信息的来源,且快速方便。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及时的搜集高考信息和进行强化训练是必须的,但购买的成套习题集,往往又存在着题型偏旧、信息过时的缺点,用起来有时是事倍功半。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充分利用了Internet这一信息资源,从网上下载最新试卷然后进行精选。这些试题题型新颖、信息准确,给学生作为试题和平时练习,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大学生的阅读量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二.信息技术与教材重、难点的突破

“学习障碍”的存在是教学难点的成因之一。如何解决呢?根据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人体的五个感觉器官中,就记忆百分率而言,视觉要占25%;听觉占15%。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视、听并用时,记忆效率极高,可达66%。实验证明,参与的感官越多,学习效果越好。按照巴浦洛夫的说法,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手脑并用”,利用多媒体教学正符合这个理论。更重要的是,学生看到现代教学手段的魅力,激发他们学习、使用电脑技术,掌握一项“会学”的手段,将使学生终身受用不尽。这样,学生学习时,抽象思维的障碍、逻辑思维的障碍、语言表达的障碍等在计算机技术的上述功能下被打通了、降解了、消失了,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学生也为其形式之新颖,声画之精彩而耳目一新,从而产生乐学情绪。比如,化学平衡原理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有一个平衡理论体系,它包括“溶解平衡”、“化学平衡”以及后面涉及到的“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等。化学平衡是这一理论体系的核心。通过本节学习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溶解平衡和硫酸、硝酸工业生产的化学原理的理解,又为以后学习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等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教材是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但由于它比较抽象,学生较难接受,所以它又是教学的难点。特别是对化学平衡是一动态平衡这一概念,基础差的学生更是难于理解。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同学们联系初中所学的溶解平衡,再到化学平衡,最后总结出化学平衡具有“动、等、定、变”的四大特征,以及平衡移动图像。上述几个问题的工作过程均用动画的形式显示出来,道理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直观,图文声并茂。

硫酸在工农业生产、科学实验和国防建设上都有广泛的用途,教材以接触法制硫酸的基本化学原理和生产流程、典型设备等,第一次向学生介绍了有关化工生产知识,使学生学习化学理论跟化工生产实际联系起来。传统的教学方法,尽管采取了实物、标本、模型或图表措施,学生还是觉得比较空洞。我们采用的计算机教学软件,以优美动听的音乐和形象逼真的画面,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它设计动感强,易引起学生注意,讲解步骤清楚,层次分明,板面清晰,提示、过程、结论完整;图象形象、生动、直观。哇!沸腾炉真的沸腾起来了,生成的二氧化硫经过热交换器,直奔接触室,摇身一变,变为三氧化硫,三氧化硫进入吸收室洗了一个浓浓的“硫酸浴”,出来一缸热气腾腾的发烟硫酸。与此同时,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题和典型的练习,更是画龙点睛,错对一目了然。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了解掌握了工业制硫酸的全过程。

有机化学中烷烃的同分异构体及其命名的教学,因学生初学,概念生疏头绪多,又缺乏空间结构意识和空间想象力,黑板上的平面板书无论如何也难以唤起学生的共鸣,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利用CAI从容不迫地把一种烷的结构进行多种不同的展示;比例模型、球棍模型、变换角度旋转、对比与复原、关键部位放大、正误对照剖析„„逼真的主体画面、清晰的比较鉴别、精炼的规律归纳,牢牢地吸引住学生,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三.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困惑及思考

由于所演示的课件是一段编好的程序,它的灵活性和交互性都比较差,它也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如果盲目应用,必然会走进误区。如有的教师完全抛弃了黑板和粉笔,叙述也被大段的文字课件代替,整屏整屏地展示课堂内容,让学生目不暇接,无法消化吸收,更谈不上思考。一节课基本上变成了操作计算机,教师只是操作事先设置好的计算机程序,课堂上没有活泼生动的气氛,更没有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因此,用现代教育技术完全取代传统教育手段并不是可取的好方法,应当根据教育内容的实际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若是把教师生动的课堂活动(语言、动作、演示等)都变成课件上冷冰冰的文字,就显得苍白无力,起不到现代教育技术应有的作用,甚至适得其反。还有的教师把一些不需要用多媒体CAI演示的内容也搬上了电子屏幕,把一些像硫酸根。离子。氯离子。铁离子的检验这样简单易做。现象明显的实验也做成课件来代替课堂演示,这将妨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反而起了相反的作用。

要恰当地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我认为要把握以下两点: 1.多媒体的作用是辅教、辅学

在课堂上,教师是组织教学的中心,起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而课件是辅助教和学的一种工具,它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帮助教师的教学,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行高效率的训练。但它却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作用,因为我们所强调的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如果没有教师的辅导是不可能实现的。教师更不能成为一个计算机的操作者,因为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是任何一台机器不能够代替的。

2.多媒体的运用要适用、适时、适度

课件要有适用性,应当是课件内容和教材内容的有机融合,而不是生硬地掺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不能为了用课件而用课件,盲目地随大流。在使用方法和技巧上,适时和适度地穿插课件于课堂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定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课件不在多,更不能滥,不必节节用课件,而是要精、要巧、要美、要恰到好处。

总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学习过程,促进素质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目标,而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举措,要实现这一举措,必须把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技术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把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教学过程紧密地结合起来,让信息技术融合在各科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多媒体展示的集成性;超文本链接的选取性;大容量存储的丰富性;高速传输的便捷性;人机交互的操作性;超时空交流的共享性。其突出功能表现为动态模拟展示、资料查询、模拟操作、反馈练习、多媒体情景创设以及游戏等。不注重发挥这些功能与优势,将计算机只作为演示的工具,这是资源的极大浪费。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是要把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有机的集合起来,运用系统方法,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等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作用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使整个教学系统保持协调一致,维持整体的过程和结果,产生聚集效应。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可以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

第四篇: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的整合

摘要:

本文主要叙述了在“四段六步”教学模式下,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整合起来。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因此在“四段六步”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反馈检测”四段中,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情景中适度借用信息技术,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益。

关键词:信息技术 化学教学 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它们整合,不仅仅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该环境能够支持真实的情景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也就是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我校结合西部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四段六步”的教学模式,四段是指: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检测反馈阶段;六个步骤为:预习引导,明确目标;自主预习,组内交流;分配任务,合作探究;展示质疑,拓展提升;穿插练习,全面巩固;;达标检测,反馈校正。当然我校的化学学科也在“四段六步”的框架下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能够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学案为载体,借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体现新课程理念,下面谈一下在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进行整合的几 点体会。

一、编写出科学的、高效的、针对学生实际的学案

学案是供学生学习的方案,它是针对一节课或某一知识点而编写。它是化学组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果,智慧的结晶。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的桥梁。它充分体现“四段六步”的教学模式,在每一段中都具体指明了学生最好怎样学,学什么,达到什么效果,要用多少时间等等。但是现在的教材编写简洁,每一段文字、每一个表格、每一幅图片都包含了许多信息,这需要学生去挖掘,但是我们农村的学生占有的资源相对较少,化学实验器材相对不够充分,学生的个体发展不够平衡,怎么办呢?我们想出的办法是在适当的时间、空间借助信息技术,来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二、信息技术在“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目前,教师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普遍做法是,想尽一切办法将一节课内容尽可能变成多媒体。这样做的课堂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因为多媒体包含的信息量太大,变换时间太快,很多信息在学生头脑中还没有留下印象,又开始了新的信息,导致一节课课堂上学生看热闹,课后什么都不知道。我们的做法是,利用多媒体给学生补充一些对自主学习有帮助的信息,比如知识链接、概念的理解,化学家的故事等等,同时还将对自主学习效果的检测题目制成PPT,待学生通过看书、看多媒体呈现出来的信息后,完成了检测题目,先随机抽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其它同学质疑后,再利用PPT将教师的参考答案展现出来与同学们的思维进行碰撞,这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信息技术在“合作学习”中的应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离开了实践谈理论有些时候要犯错误的。因此化学学科强调了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同时新课程标准也强调了要大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在“合作学习”这一步要注意实验的设计,在学案上体现了这方面的意 2 图,但是需要构造情景,怎样构造呢?可以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来构造情景,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探究的过程。然后小组派代表面向全班展示设计的实验以及操作流程,进行班上的交流,这样做效果肯定是可以的。但是在教师演示实验时,由于有的效果不是很明显的,离教师较远的同学可能看不清楚,此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让每个同学都能看见。例如:演示CO还原Fe2O3实验时,为了看清楚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尾气处理,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来播放。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受条件的限制,班级多,实验室只有一间,有很多实验是无法在实验室里完成的。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很多常识性知识都没有切身体会,而且要使“真实的情境”实实在在的进入课堂并非总是十分方便和可行的,例如:CO2与H2O的实验,这个试验在初中化学中比较重要,如果学好了它,就能帮助学生理解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道理,但由于演示效果较差,那怎么办呢?此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视频来完成,它能产生使学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利于学生更多、更好地获取客观事物规律与内在联系的知识。这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四、信息技术在“反馈检测”中的应用

同学们通过一节课的自主、合作学习后,效果怎么样呢?肯定要通过一定的检测来完成。学案上编有一些典型题目供同学们完成,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进行随机抽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但是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必然造成部分学生要么觉得内容太简单了,要么觉得内容太难了。对于优秀学生而言,内容过于简单的话,存在着“吃不饱”而造成时间浪费的现象。而对于能力水平较低的学生而言,内容过难的话,则也存在着“吃不进去”而造成时间浪费的现象。这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同层次检测 3 内容,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五、多媒体课件与教具的关系

我们知道,多媒体课件和教具都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它们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教具、多媒体课件制作演示得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如果教师把课件做得非常完美,色彩比较亮丽,这往往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对学生的观察产生干扰,不利于看清问题的本质。为了克服这些毛病,课件色彩不能做得过分亮丽,同时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利用自制教具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从而使学生对化学感到更亲切,更有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多媒体课件无法取代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要合理、适度、科学地将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有效整合起来,才能在“四段六步式”下,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益。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和化学课程整合是一个新兴事物,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探索、磨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的去发掘,将信息技术具有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也就是最大限度地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学科教学当中。对于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整合的研究,是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艰巨的过程,我们确信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整合在化学教学中能够发挥对化学学习的变革性的推动作用,最终达到改善化学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张家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改善[J].北京:教育研究,2001,(10).【3】黄荣怀、曾兰芳、余冠仕.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简析„M].北京:中国 电化教育,2002, 【9】

【4】李谨.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教授专访「J].北京:教育技术通讯,2002 4

第五篇:浅谈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

我国正在加速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中小学实现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基础教育领域鼓励在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学科的学习中。化学是联系实际,考察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推理能力的重要自然学科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和新软件的出现,为我们开展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提供了机会。

结合我校化学教学的改革、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化学教学进行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整合

兴趣是学习上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学习就变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学生就会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其好奇心是十分重要的。

信息技术的运用,能使许多抽象的化学概念、化学规律,复杂的化学反应环境由静态变动态,无声变有声,抽象变具体,不仅能大大增强表现力而且易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有着极高的价值,从而促使学生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入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例如:在讲到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的概念时,可以制作一个简单而又直观的电脑动画,使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的概念“一目了然”,这样学生学的轻松,教师教的轻松,整个教学过程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制作化学课件时可以根据教学要求,设置形式多样的板书,如设置多样的字体、字号,对重点语句进行字体变形、变色,配置背景音乐、设置文字出现形式等。可见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节省单调乏味的老师板书、板画时间,增强课堂教学的信息量,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信息技术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整合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生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为他们提供了自由探索、尝试和创造的条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如在讲授空气污染时,为了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并寻求解决的方法,可通过因特网获取有关国内外空气污染研究的最新资料。学生通过互联网查询各种信息,调用网上的资源来自学,同时通过电子邮件等形式参加有关问题的讨论或请示教师的指导。从而,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培养他们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还可以通过网上聊天室、BBS论坛、e-mail 邮箱、班级校友录论坛等等,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开展研究性学习,同时可以把网上学到的知识输入电脑,与全班同学共享等。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学习有了动力,发挥了创造精神,实现了学习的自我反馈。在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使课堂教学能充分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关心、增进友爱,既学会知识,又学会做人,也使教师在课堂上成为学生学习合作的伙伴、讨论的对手和知心的朋友。

三、信息技术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整合

新课程改革高度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而创新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启迪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创新教育的实质和核心。化学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以达到启迪创新思维的目的。运用信息技术,能使课本中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生动地、直观地演示出来,便于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使思维得到适时地启迪。

例如:在讲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时,用电脑动画把水分间隔发生变化的情况及水分子被破坏变成氢、氧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这样原本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启迪,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渠道是多层次、多方面、多类别的,各种各样的信息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和飞速发展,电化教学设施是学生收信处理信息的工具等。这样学生可以多方位、多层面的接触科学研究的前沿,从而破除对科研的神秘感,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更重要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信息技术促进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渗透的整合

初中化学教材内容与其他各学科有着许多的联系,如分子、原子、物质的导电性、物质的一些单位等与物理知识有关;酸雨、光化学烟雾的形成等与地理知识有联系;光合作用、环境污染与生物知识有联系。

此外,现阶段对学生的评价测试,除了强调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还注重考查学生学科间的综合能力。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①各学科内容的渗透、交叉与综合;②理论和实际结合,学以致用;③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④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必然打破单一学科知识的结构,对学科知识进行新的整合,并且,现代信息技术提供高速、大容量的信息汇聚,也为跨学科的渗透和综合学习提供了可能。如在初三化学专题复习中,可以将与其他学科联系较为紧密的专题内容设计成一个主题,在服务器上开设一个公共的讨论区,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并与教师交流见解,提出问题并获得解答。这样,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学习能力,大大地提高复习效率。

五、现代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应避免几种不良的倾向

1、应避免在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片面追求手段和信息技术而忽视师生互动作用的倾向

多媒体化学课件的画面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声音悦耳动听,对学生的感官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很多教师在上课时重用多媒体,而忽视了自己还有粉笔和一张嘴,同时也忽视教师自身拥有的资源。教师的自身作用隐蔽了,教学过程不再是由教师引导,而为机器所主宰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变得少了,直观的刺激变多了,大量使用多媒体课件,对学生来讲是大量的重复感受,原本教学过程中的优势随着多媒体过多使用而逐渐丧失,多媒体本身的刺激也变得麻木,学习效果自然而然要大打折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认为: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多媒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能起一种辅助作用,它的存在是为了加强师生互动,而不是要削弱或代替教师的作用,让学生一味地接受。

2、应避免在化学课件制作和网络教学中存在单纯追求形象直观、动感和色彩而忽视学科内容特点的倾向

化学课件和网络化教学的直观、生动是其优点,但很多教师在制作化学课件和建设化学网站的过程中,片面追求课件的形象性、生动性,而很少思考这个形象性、生动性会对化学课堂教学起什么样的作用。实际上片面追求形象性、生动性,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从课堂中心转移到画面的生动形象、声音的变化多端等方面,从而弱化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课堂教学目的,更谈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制作的课件,色彩艳丽,动感十足,确实能够吸引学生,但易喧宾夺主,化学课程本身的教学目的、知识体系和规律得不到充分体现,化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和能力也没有体现出来,学生从中不能体会化学思维的乐趣和感受化学情感的熏陶。所以,任何脱离教学实际,片面追求课件的生动性、形象性的做法都亟须纠正。

3、应避免在运用信息技术和化学教学整合的过程中向学生收集罗列知识过多而忽视信息质量反馈的倾向

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正是这种传递知识的快捷性,促使个别化学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时,存在盲目加大知识容量,教学过程中既不考虑学生的理解程度,也不考虑学生能力的培养情况,结果学生接受信息过多,造成“死机”,另外许多教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时,只是把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相关网页资源粘贴给学生,将大量素材资源罗列在一起,而缺乏对无关信息的过滤工作和必要的剪切,对于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分类工作也没有进行编辑,大部分在因特网上学习获得的都是无层次、针对性差的素材资源。对大量的垃圾信息和知识缺乏筛选。只能让学生坠入十里云雾之中。这样的教学,既无法达到学科教学目的,也不符合现代教育的新理念。因此,盲目追求大容量的知识和形式,让学生的“自学”是弊大于利的,应该尽量避免。

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作为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核心,必将引起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关注,作为一名中学化学的任课教师,积极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的发展也是一个促进,它必将为我们的化学教育教学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下载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探索(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探索(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初探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初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初探_2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初探 内容提要: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有效整合,可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的学习观,改变教学环境、手段和方法,变革教学模式;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发展个性,......

    基础化学教学实践与探索(一)

    基础化学教学实践与探索(一) 一、教学现状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强调“以能力为本”,重在培养操作型和应用型人才。这一办学宗旨无疑适合我国的国情。但由于学科体系及传统教学理......

    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探索与实践

    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探索与实践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知识、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分为若干层次或小组,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在课堂教......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探索与创新(合集5篇)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探索与创新 陈彦文 摘要: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学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关键,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其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以及教学......

    探索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整合

    探索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整合 沾益县菱角乡第二中学:王永梅 联系电话:*** 摘要: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已经成为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

    信息技术与药理学教学整合的探索

    信息技术与药理学教学整合的探索 白建平于肯明张慧芝闫艳燕 (大同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大同 037009)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大势所趋。运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九年级化学教学整合的浅谈

    信息技术与九年级化学教学整合的浅谈 四川省 金堂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 李悠美 摘要:新的教学改革是信息化教学的实现,而信息化教学的重点就是与具体课程教学的整合,本文探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