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疑研导悟”五环立体教学模式探究论文:“读疑研导悟”五环立体教学模式探究

时间:2019-05-13 03:14: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疑研导悟”五环立体教学模式探究论文:“读疑研导悟”五环立体教学模式探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疑研导悟”五环立体教学模式探究论文:“读疑研导悟”五环立体教学模式探究》。

第一篇:“读疑研导悟”五环立体教学模式探究论文:“读疑研导悟”五环立体教学模式探究

“读疑研导悟”五环立体教学模式探究论文:“读疑研导悟”

五环立体教学模式探究

站在“新课程时代”的高速路口,我们有责任和义务面对新社会思考新世纪召唤的新型教育模式。

在实施新课改的三年中,我们有接受新课程新理念洗礼的喜悦,也有探索符合校情的新课程教学模式的艰辛。我们困惑过、徘徊过,我们探索着、反思着,我们把每一次收获都当做一个新的起点,坚持不解地耕耘在新课程的田野里。

一、立足校情、探索研究

2007年,我校全面进入新课程改革。三年来,我校领导以满腔的热情,科学的态度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始终保持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引领全校教师在新课程的征途上艰苦跋涉。我们从学习借鉴到实践探索,从反思总结到改进完善,努力发扬科学求实的精神,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并深化高中新课程改革。

2007年10月,结合我校具体的学情和教情,我校迅速建立了新课程改革组织机构,确立了“校长——主管副校长——教研室主任——教研组长——备题组长——教师个人” 六级管理体系。通过组织机构的健全使学校新课程改革工作层层落实,职责分明,形成一张畅通无阻的新课程改革管理网络。为我校新课程改革系列举措的实施提供了保

障,为实现新课程管理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良好格局创造了必备的条件,从而保证新课程改革工作科学有序、积极有效地展开。

为了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学习和借鉴先进学校的经验,我们定期聘请知名专家、名校名师来我校为教师作新课程专题讲座,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内外各类新课程培训活动,凡外出参加培训、教研、观摩、学习等活动的教师,返校后将学习资料整理后及时向好全体教师汇报,尽可能详细地向教师传递自己在新课程改革方面所获得的感受和经验。

我们到教育发达地区去,到课改前沿城市去,到先进样板学校去。我们要求各学科组长带领本学科教师加强对新教材的学习与研究,紧跟国家课程改革的步伐,用最新的教学观念指导教学,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新教材培训,认真学习新大纲及新的课程标准,积极探索适合我校发展的“新课程时代”的教学模式。

我们一直关注收集全国不同学校关于新课程改革、教育科研的相关信息和最新成果,有选择地引入我们的教学实践,为探索适合我校发展的教学模式做好积极地准备工作。

三年来,我校以“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公开研讨课”为主要平台,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我校新课程教学模式——

“读 疑 研 导 悟”五环立体教学模式,从而打造了具有临潼中学特色的新课程教学模式。

二、分类实验、反思改进

“读 疑 研 导 悟”五环立体教学模式探究过程中,我们采用分学科实验的方式,稳步实施科学推进。

探究之初,语文学科担当重任,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了专题实验与研究。通过说课、授课、评课及师生座谈等等环节的落实,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在“同课异构”的探究中,我们设计了老教师与年轻教师的对比课,在探究中,我们清醒地看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源,就是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一时无法彻底转变,教师总是担心自己讲的少学生就学的少,于是不能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依然做了主体,而这恰恰是新课程要摒弃的,也是新型教学模式面临的最大难题。

在“同案异教”探究中,我们设计了“黑板粉笔”平面课与“电脑鼠标”立体课的比较课,在探究中,我们看到了现代科学技术与学科有机整合带来的鲜活生机,也发现了预设课件限制了学生思考的诸多问题。

在课例研讨中,我们始终把“读 疑 研 导 悟”教学模式与高效课堂的接轨作重点,对于教师来说,建立单纯的教育教学理念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结合日常的具体课堂教学实际才是有效的;只有通过具体的课堂案例做针对性的分析和

引领,才能更好地为教师所接受,才能避免“穿新鞋走老路”的尴尬。

我们把语文学科探索中的一些典型课例、案例,作为探索新课程的“路标”,及时进行公开研讨总结反思与表彰,激励所有学科积极参与到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究中。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相继对“读 疑 研 导 悟”教学模式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究活动,达成共识,进而在我校推广。

三、全面推进、效果显著

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是全新的,完全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强烈呼唤精彩纷呈的创新型的教学模式。“读 疑 研 导 悟”五环立体教学模式应时势而生成而成长。

3.1 五环立体教学模式的结构。 读——阅读文本 整体感知 明确目标 疑——发现问题 筛选信息 整合归纳 研——探究疑惑 独立思考 互相交流 导——教师引导 循序渐进 培养思维 悟——师生反思 总结规律 举一反三 3.2 五环立体教学模式的宗旨。

五环立体教学模式,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平面结构形式,关注学生接受知识技能的全过程,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在具体的体验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科学的学习思维流程,形成正确的思想,端正的态度,公正的评价

等。

五环立体教学模式,通过“读 疑 研 导 悟”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能充分体现新课程对教师“主导性”的要求,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灌输式”的被动局面,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每个环节的立体过程中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完成对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培养。

3.3 五环立体教学模式的内涵。

读 :课前读+课堂读,学生带着目标读,不是盲目乱读,是有目标方向的阅读,同时对相关信息进行勾画,做出不同标识。

疑: 预设问题+生成问题,课前有预设资源 课堂有再生资源。文本成为探究问题的窗口,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的舞台,学生是主角,教师是编导,好的生成资源可以让课堂变得生动丰富深刻。

研:是五环的中轴,链接整个教学流程。研讨什么?因为学生发现了问题,问题从何而来,从研读文本中产生。学生探究问题,思想共享,资源共享,彼此互相启发,可能解决部分问题,但因知识积累不足,或经验积淀不够,必然需要教师引导指点,而教师的参与,必然使课堂从“研”走向“导”。

导:既要立足本课堂,还要走出本课堂。既要解决眼前问题,扎扎实实教学生知识与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更新思维的意识。

悟 :会学+学会+乐学。这个环节既是终点又是起点,学生在本课堂完成了学习目标,悟出了一定的规律,还应该从这里出发,悟出更多的道理。真正的学过程没有终点,使学生在这样的思维引导中永远积极地感悟所有。

“读 疑 研 导 悟” 五环立体教学模式,在课堂实施中始终以学生为根本,让学生在一种民主和谐的环境里快乐地做主体,使课堂变得生动,鲜活而富有立体感。

可以说,传统教学模式是单方面的,是平面的,一张照片就可以反应一个课堂,而五环立体教学模式是双方面的,是流动的,关注学生学习全过程,而不是结果本身。

“读 疑 研 导 悟” 五环立体教学模式,源于教学,又指导着教学活动,在历届的“青蓝工程”与“公开研讨课”实践中得以实施,获得了广大师生的肯定,也获得了上级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

深化新课程改革,在探索中创新,我们将继续关注收集全国不同学校关于新课程改革、教育科研的相关信息和最新成果,有选择地引入我校教科研行动,在借鉴中推进我校课改速度,不断改进我校新课程教学模式,从而完善属于临潼中学的特色教学模式。

第二篇:理化生组三段五环教学模式探究

理化生组“三段五环”教学模式探究

汤池镇中心学校

理化生组 2011年12月

理化生组“三段五环”教学模式探究

在前一阶段的教学实践中,理化生组全体教师团结协作,通过不断的钻研教材,努力学习教学理论知识,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应该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课程的开发者、意义建构的合作者和促进者、知识的管理者,是学生的学术顾问。教师要从台前退到幕后,要从“演员”转变为“导演”。“导演”就要将要教学的内容编成形散神不散的学习。以活为主线,拓展学生思维,培养自主学习的兴趣,形成较强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建立了适合本组的“三段五环”教学模式。

“三段”是指:课前的自主学习,课上教学环节,课后作业。“五环”是指:自主学习;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生合作、解读教材;当堂反馈;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一、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自学的充分能够使学生学习事半功倍,而“自主学习”部分,教师要精心设计,应依据学习目标和教材来确定,此环节既要突出基础知识,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就能回答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又要避免难题、偏题、怪题的出现。通过本组成员讨论,我们认为这部分学习可由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等多种题型组成。

一是“引导”。设计一些自学问题或学案来引导自学,自学问题或学案设计的科学性,就在于它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学什么”和“怎么学”的内容和方法。按自学问题或学案的引导去学,学生的学习有了极为实用的“导航仪”。有了自学探究的路径。跟着自学问题或学案走,就可以学会学习,走向教材的深处去探究知识。

二是“逼迫”。一指老师少讲,不包办代替,逼学生自学自悟自得;二指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设计对学习效果的检查和检测,逼迫学生认真自学。教师讲得多,学生就只能听知识,教师少将甚至不讲,自然逼得学生自己去学,自己思考研究,形成自己的学习经验和自学能力,而在学案训练的过程中,特别关注着“学法”和习题问题的解法,练题得法,得法再练,使学生进一步丰富了经验,提高了能力。而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和自学的能力,就有兴趣和热情去自学探究,这就是“逼”的意义之一。逼着学生动起来,教师最拿手的法宝是检查和检测。检查学生的教材是否有圈点批注,可看出学生自学的迹象。检测自学的效果,自然暴露学生是

否自学和自学质量的问题。让学生在黑板上展示并讲述自己的解题思路、办法,在全班师生的注目下,成败事关面子和自尊,也是在逼学生认真去学去练。老师在讲评中比较,在比较中讲评,都在改变着学生的心理。使学生知道要自己学习、要认真学习,这就是“逼”的意义之二。

三是“激励”。是指对学生艰难自学过程的些许进步和独特创意,随时随机给以鼓励和肯定。教师热情鼓励是学生自学探究的动力之源。教师少讲或不讲,学生要独立自学。犹如婴儿断奶,何其痛苦!在学生的痛苦前行中,教师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一分进步,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暖心的话,都会产生神奇的效果。激励教育是教育艺术,也是塑造人的灵魂,弘扬人的个性的最科学的方法。学案导学的课堂永远需要激励喝彩声,为学生喝彩就是为学生加油,有了激励教育的课堂,才会有学生生动活泼,热火朝天的学习。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这一环节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本组通过实践认为课堂导入应具有下列特点:(1)突出主题:彰显本节课主要任务;(2)内容新颖:使学生感到好奇;(3)形式简单:单刀直入,不浪费时间;(4)贴近生活:学生容易接受。

三、师生合作、解读教材。这是一节课的关键环节,也是最难驾驭的部分,此部分设计的问题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探究的问题要通过学习小组的合作交流才能完成,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要深入各小组观察学生的合作学习状态,遇到讨论激烈而无效或缺少参与意识的小组,教师要以一个组员的身份,参与到小组的活动中去,实行“走动式”管理,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为学生的思考提供方向性的引导,让学生的活动不至于走向“偏失”,使讨论更有价值。

选一名得力的组长。组长是老师的小助手和代言人,是一组之魂。实践告诉我们,选一名成绩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至关重要。小组长应具备三种能力:提问能力、激励能力和分辨能力。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具备这些能力的学生,而且应该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这是培养学生领导才能的一个起点。教师要定期集中培训小组长,培训时除了了解反馈信息、作专

门指导外,还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让他们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以利于他们领导的小组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

四、当堂反馈。“当堂反馈”要围绕学生学习目标精选习题,并且习题要有梯度,不能与自学导学和学习研讨题目重复。要让学生当堂即能完成,我们认为此部分设计组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基础知识练习,关注本节课的知识点,变式训练,形成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实际,综合运用解决问题,培养能力。

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的高低,参与课堂展示人次的多少是决定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积极参与课堂展示既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能力。在交流展示环节中,可用以下方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1)树立“参与无错”的思想。学生在课堂中展示往往有很大的顾虑:怕出错,怕同学、老师笑话,不敢参与。针对这种情况,应在班内树立“参与无错”的思想。给学生这样一个印象:只要你敢参与,哪怕是你讲错了,就凭你参与课堂的勇敢精神,其他同学也为你喝彩!通过这种方式让同学们打消顾虑,敢于展示自己的才能。

(2)培养参与积极分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每个学习小组中,教师要先培养一批积极分子,给其他同学一个榜样带动作用。老师通过座谈会的形式,让这些同学组成课堂展示的排头兵,其他同学在榜样的带动下,也不免跃跃欲试。

(3)组织评选“课堂参与积极小组”活动。在此项活动中,给各个小组制定统一的评比标准,根据各组参与人次的多少、参与积极性的高低、参与质量的好坏评选积极小组。此项活动可以用于一节课的学习小组评比,也可以用于一周的学习小组评比。总之,通过树立榜样、表扬积极、鞭策落后、搞好小组评价等多种方式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展示的积极性。

在课堂展示环节中,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为方向。在课堂上应充分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实践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把学生放到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当信任学生、解放学生、调动学生、促进学生,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搭建舞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参与和展示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究和成功的快乐。

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活动,重视对所学知识发现过程的经历与体验。

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通过观察、猜想、实验、论证等活动(1)重视对所学知识发生发现过程的培养。

才能真正形成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是成果展示的前提。

(2)善于利用典型习题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教材中有很多习题都具有典型性和深刻性,它们是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规律的重要教学资源,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习题,挫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给他们展示的舞台,就会得到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

(3)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展示机会,培养学生自信心,成就感。

在课堂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先想方设法让每位学生的嘴巴动起来,更重要的是多给他们创造机会,给他们重复的机会,给他们再次检验纠正的机会,要尽可能地多给他们展示交流的时间。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现自我,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还要注意及时发现学生暴露出的问题做好点评,老师的讲解要少而精,要有针对性,要对学生展示的结果加以提升。正如魏书生所说:“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教师在整个学生的自主、探究、交流、展示中,要让自己时而是一个组织者、时而是一个合作者、时而是一个帮助者、时而是一个评价者、时而是一个聆听者、时而是一个激励者。

五、“总结反思,巩固升华”

主要是对照学习目标,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自由评价,教师可以在学生既有的知识能力上做些提升题,使学生从题目中感受到挑战和激励,适度作业是课后作业的布置,通过作业我们主要是想让学生对于新学的知识既能熟练应用。

巩固提升是在学生经过“预习、检测”、“自主学习”、“交流展示”等环节后,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的一个环节。当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提升“的习题后,小组长要赶快检查并记分,组长要把本组的得分填入黑板上各组的记分处。组长检查出组员的问题时,组员要马上纠正,教师可抽每组中、差学生到黑板前完成。若有共性问题,组长要带领小组成员进行讨论总结,直至得出正确答案为止。若小组也解决不了的话,可以求教老师或其他小组帮忙完成,从而使“巩固提升”完成得实实在在。

“适度作业”是课后作业的布置。通过作业我们主要是想想让学生对于新学的知识、技能熟练运用。

至于教材中的作业,主要应该在课前的预习时间,通过学生自主学习

教材内容,初步探索教材中的作业。教师对作业进行分类,没有安排到学案中的,要求学生完成;难度大的习题,可以放在课堂交流展示环节中完成。

对于“三段五环”的教学模式,我们还在不断的探索和改进,在注重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的前提下,我们还将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让学生真正得到实惠。

在前一段的实施过程中,主要遇到的问题是课前的工作比较多。学生的预习达不到预定的效果,在上课后还要给予一定的时间,这就容易导致中间过程时间很紧。他们没有形成认真预习的习惯,大部分还存在着应付了事,马马虎虎看一下书,了事,甚至不看,急于做课后的作业。在很多人的观念中,还是觉得课后的是作业,课前的不算是作业,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导致预习的程度也不同,很难规定他们做多少。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固定模式,应该是一种变式,需要每个教师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特点,去探索,去体验,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使教学真正做到:教是具有创造性的、启发式的教;学是积极的、主动式的学;过程是心灵相通、情景交融、师生互长、平等和谐的交流式的过程;发展是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整体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被教材和教师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局面,才能在提升学生知识总量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培养出高素质人材。

第三篇:语文“预、导、疑、悟、练、结”六步教学法模式

“预、导、疑、悟、练、结”六步教学法模式

北山路小学语文组

成功有效的教学是教师在语文教学课堂上设计出恰到好处的“读、设、讲、练”,有效运用语文的工具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时效性。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要树立 “生本”意识,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交给学生。努力做到: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教师不代替;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讲的,教师不暗示。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中提出: 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是以激扬生命为宗旨而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在生本教育中,教育教学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上。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课堂。具体表现形态为——“四突出”、“三转变”和“四个基本流序”。“四突出”即突出学生;突出学习; 突出合作;突出探究。“三转变” 即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 变“听懂了”为“学懂了”、“会学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变“他律”为“自律”,使学生获得自信、自尊,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四个基本流序”即 学生先学; 小组合作学习;班级交流;总结和巩固。

在郭思乐教授的生本理念指导下,结合我校中段学生语文学习实际情况,我们小学语文中段课堂教学中构建“预、导、疑、悟、练、结”即“预习——导入——质疑——感悟——练习——自结”六步教学法,并将进行初步的实践与研究。具体做法:

一、预(即预习)

为了收到好的预习效果,我们教给学生预习课文的常规性方法步骤,即四步预习法:“读——查——学——赏”

(一)读

1、读课题,通过课题揣摩课文大体内容,可针对课题提问。

2、第一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想一想课题和课文内容的联系。

3、第二遍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内容,思考:课文告诉我什么?读了课文,我知道了(懂得了、明白了)什么?

4、第三遍读课文,给课文加批注,把课文中的“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修辞句”及含义深刻的句子勾出,把自己有所体会的地方适当加上批注。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带到学校跟老师同学交流。

(二)查

查资料,了解背景及相关知识

(三)学

自学生字新词

1、查阅字典、词典,读准生字字音,口头组词、扩词。

2、用各种方法记住生字字形。

3、理解要掌握词语,口头说说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选一些词语口头造句。

(四)赏

反复朗读,品味文章精彩的句子或段落。

值得提出的是,我们要加强对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加强课堂预习的检查力度。同时,逐渐探索当堂预习的好方法。

二、导(即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教学新课成功的导入,要富有魅力,要一下予就扣动学生的心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教学实践及三、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导入新课的方法:故事导入法、表演导入法、问题导入法、猜谜激趣法、咏诗诵词法、悬念导入法。当然,导入新课的方法,还不止这些。我们将在教学中认真总结,精心设计出更多更好的方法。

导入新课后,便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疑(即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通过预习,在“质疑”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收获与感受,及时地了解学生对基础目标的掌握情况、对文本的兴趣点和不理解的地方。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马上进行梳理归纳,粗浅简单的问题及时解决,有价值的、有一定难度的重点问题则板书到黑板上,在教学中学生未提及到而又是语文重点的问题,教师可提出来,一并放到“感悟”一环中去理解。这一环节体现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兴趣点、疑点展开自主探究性,以达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目的。所以,这是关乎整节课成败的重要一环,教师备课时要做到心中有数。

四、悟(即感悟)

问题提出后,学生围绕问题自读自悟,读议批画,找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课外资料,生活实际,自己解决问题,并将自读所得在书上作批注,同时记下自己还未懂的问题。学生自读自悟不能解决问题在学习小组上提出,由组内解决,通过寻找合作伙伴进行合作学习,解决疑难。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待汇报阶段提出来,全班讨论解决。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主要问题,以“读”的方式感悟品评、释疑解惑、内化吸收。

通过学生的自学、小组学、全班学这样的信息交流过程为师生、生生的思维碰撞,使创新教育的火花在具体学习互动中闪现,这一环节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集中体现。

五、练(即练习)

有效教学基本要求中提出:“课堂练习是保证和检测学生知识获取率的有效途径。每节课学生即时训练时间不得少于10分钟。练习可以采取口头或书面形式。”我们的语文课也应象数学课那样改掉“课课动口不动手”这一教学习惯。因此,我们每节课都要留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根据不同课型,不同的教学重难点,练习形式多样化,大致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练习生字新词。对课文中出现的基础字词通过听写、形近字组词等形式进行巩固训练,当堂检测。将问题及时在课堂上予以解决,避免课后再出现错误,让学生将当堂所学重难点落到实处,达到当堂巩固的效果。

2、写体会。当课堂上学生分小组讨论只成为一种形式时或一些同学思想已开小差时,可以发挥写的作用,让每个同学将自己心中的答案写在纸上,这样可以使那些游离课堂之外的同学重新回到课堂;使那些问题考虑不成熟的同学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答案;使那些胆怯的同学的答案得到老师的肯定重燃自信;使那些回答有困难的同学及时引起老师的注意,适时地进行指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写的训练真正地解决问题得到提高,从而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

3、摘抄。小学课本中的课文,许多都是文情并茂的名家之作,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和精彩句段,积累学生的语言,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大有益处。

4、仿写。文中重点句子、段落篇章的仿写,或是续写等。要求仿照作者的写法,让学生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

总之,一堂有效的语文课,肯定要有语言实践,也就一定要有语言的积累,一节课中,学生该记住的东西就要让他记住,会认的字,会写的字词,要求背诵的篇章都尽量在课堂内完成,让学生在课堂内就感受到成功感。不能把这些任务留到课外,使语文教学走到高耗低效的老路上来。力求把课外的时间用在广泛阅读课外书上,让学生在博览群书中提高语文能力。

六、结(即自结)

下课前,每个学生在自己座位上口头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主要收获等,再在不同类型的学生中选一两名单独总结,使学生接受的信息得到及时反馈。

课堂教学是多姿多彩的智力活动,俗话说“教无定法”,对不同的学生和教材在不同的情况下,教学方法应是灵活多样的有针对性的,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一成不变的。对于中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还较差,需要我们逐步培养、逐步展开。为此我们依据学生认识事物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各环节的具体操作内容和方式,还可根据具体课文的教学目的进行调节、变通,设计并提出适应具体授课情境的方法。我们将在教学实践中坚持“教中研、研中教”,不断探索完善教学模式,最终把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时效性。

第四篇:“导学探究、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初探

“导学探究、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初探

杨海岚 河北省邯郸市第十一中学 056002

我国的物理教学历来拥有重视基础教育知识、基本方法、基本能力,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优良传统,但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创造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重视却不够,而这正是本世纪具有竞争力人才的关键素质所在。应该看到,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地发现、探索、解决物理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并且有所感悟、有所创造,不仅有必要,而且有可能。它反映了物理教学中强调学生主体参与,强调在实践中完成学生自身知识构建的发展趋势。笔者从教学实践中感到,“导学探索、自主解决”作为一个由教师指导、学生高度自主参与的学物理、用物理的过程,是完成上述目的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导学探究、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特点

1.开放式。这种教学模式体现了探索发现法、问题学习法、开放性学习法等诸多教学模式的共同优点。实现教学过程“两主”作用的有机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创设好的问题环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对问题的探索、发现、解决的深度和方法上,由学生自主控制和完成。

2.以学为主。现代学习理论特别强调“教会学生学习”。课堂的主体活动不是教师的讲授,而是学生自主的自学、探究、解决问题。教师的“导”体现在为学生创设一个好的问题环境,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最终由学生“自主解决”面临的问题,并使获取的知识成为继续发现问题、获取新知识的起点和手段,形成新的问题环境和学习过程的循环。教师在课堂上应扮演下列角色:模特——他不仅演示正确的开始,也表现失误的开端和“拨乱反正”的思维技能;参谋——提一些求解的建议、提供信息,但并不代替学生做出决断;询问者——故作不知,问原因、找漏洞,督促学生弄清楚、说明白,完成进度;仲裁者和鉴赏者——评判学生学习成果的价值、意义、优劣,鼓励学生有创造性的想法和做法,在教学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过程中体现“学法”,把教与学融为一体。

3.由他律向自律方向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精神、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正是把教师的外部控制转变为学生的自我控制过程,是由他律向自律转变的过程。“导学”是为学生提供一种学习的“模本”,是学生完成自学的体验和准备。学生只有自己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过程和方法,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这才是“导学”的最终目标。

二、“导学探究、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1.设置问题或构建问题环境。根据教学内容可采用以下方式设置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发现、提出问题;根据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设置问题;根据学生在学习、讨论、研究中的发现引出问题;教师也可让学生根据学习任务或待研究的微型课题,自己设计相应的问题。

2.通过探究实验或者探究讨论,形成猜想或者分解成有目标的小任务。对设置的问题可通过类比、实验、观察、归纳,形成抽象的问题,或者形成引入探究、有希望成立的猜想,或者分解成更小、更具体、更可操作、更熟悉、更清晰地表现出递进层次的问题。如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教学中,如何减少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可分解为绳子对小车的拉力不等于砂和砂桶的重力、小车受摩擦力作用等因素。

3.激发学生自主地尝试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自己解决问题,特别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各自为战”、“分组分群”、“实验检验”、“集体辩论”。对学生不要马上给方向,而是给“指南针”,让学生试着定向;对“走错”的学生,也不要马上否定,而是尽可能肯定学生思维的合理成分,争取给学生参与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体验。

4.引导评价,总结巩固成果。要引导学生对探究发现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总结。如:探究发现是否充分?问题解决是否有效、彻底、简洁?得到的方法和结果有何意义?又有何应用价值?要让学生说得更多些,教师不要把事做“满”。对学生的评价和小结,教师可让学生作评价的评价,也可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让学生设计一些练习来巩固学习成果。

5.求异探新,把问题的探究和发现解决的过程延续到课外和后续课程

三、“导学探究、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问题环境设计

1.结合课堂教学,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去延展、开拓问题链。在问题环境的设计中,教师不能自己总当“导游”,而应该把“导游路线”设计的“天机”有意识地泄露给学生,使他们能体验出“导游”是怎么回事,从而自己也尽早成为“导游”。要注意鼓励学生发展、验证他们自己的猜想和结论。

2.利用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疑惑和问题,引导学生相互解疑。教师应立足于学生问题的分析,解决对问题过程的理解,而不以正确的解答为满足。教师应注意做好每个问题解决过程的记录,把学生成功的经验和自己在挫折中得到的教训介绍给其他同学。

3.重视并利用物理实验和物理学史的思想。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追溯物理学家思考的源头,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而现在的学生实验,其实验目的、内容、步骤在课本或实验册中都有详尽的设计和安排,学生长期地按课本或实验册的安排被动地实验,思维显得呆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和课外小实验的作用,改部分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设计实验,并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引导学生从对观察的直接兴趣转入操作兴趣;进而通过研究实验和分析实验的意外及异常现象,体会物理学的逻辑兴趣。兴趣层次的升迁,可促使学生从被动观察者的状态变为主动实验的设计者和研究者。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第五篇:“立体互动学堂六步教学法”教学模式探究

“立体互动学堂六步教学法”教学模式探究

[摘 要] “立体互动学堂六步教学法”教学模式源于大连本土教育家冷冉的“情知教学”思想。它以“六步教学”为模式,以学案为载体,以小组合作为策略。“立体互动学堂”教学模式激发了教师无限的潜力,更重要的是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形成了师生教学相长的和谐课堂、和谐校园。

[关键词] 立体互动;情知教学;六步教学法;高效课堂

一、模式内涵

“立体互动学堂”教学模式源于大连本土教育家冷冉的“情知教学”思想,研究的出发点就是“以学定教”,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提高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主旨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创建融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于一体,主动、互动、能动的立体化学堂;其突出特点是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让学生的学习充满兴趣和自信。

“立体”即指立体结构课堂模式,它强调一个人思考,牵动大家参与思考,一人有问题,调动大家一起进行探讨,当得出结论之后,全体同时反思;“互动”是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人机互动”的课堂交流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学堂”强调的是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就是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小组合作学习是“立体互动学堂”所采用的学习方式之一,是在充分利用教室与人力资源,在互相关注、互相关照、互相倾听、有亲和力的气氛中,为完成共同任务的互助性学习,它以思考――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流程。

在建模的过程中,我校借鉴已有的经验,通过不断实践,逐步形成了“预习新知――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点拨提升――达标检测――自主作业”六步教学法。

二、模式解读

(一)预习新知

预习是高效课堂学习的核心基础,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够充分引导学生“先学”,提高学习效率。学生预习的环节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多少、难易设计在课前、课中的某一环节之前均可。教师在课前或课中给出学生自学的内容,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并给予一定的方法指导。学生在教师或学案引导下,将易知易懂的基本知识点有选择地列为必读内容,通过圈点勾画等形式,初步知道学习目标、新知识的重点与难点,完成不同的学习内容。

(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针对预习自学和自主探究所存在的问题及展示内容,小组内展开高效的交流讨论。这是学生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有效方式。在这个环节中,不仅是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最重要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提出不同的观点,交流思想,碰撞智慧。教师全面掌控讨论过程,让每个学生明确讨论的内容、要求和分层目标。在探究过程中提升能力,享受快乐,实现价值,增强合作意识。

(三)展示交流

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之后,教师根据预设的重难点和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生成的问题,让各个小组的学生分别展示,学生相互点评。这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小组活动成功与否的最好手段,它不仅是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也是与大家交流分享、碰撞质疑的重要环节,是一个生生、师生、组组互动合作的过程。展示环节,不仅是把时间还给学生,也是把个性和尊严还给学生,展示的问题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每一个学生敢于展示,勇于点评,不怕说错。通过这个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自信,体会成功喜悦。

(四)点拨提升

此环节突出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教师恰当的引导和点拨,才能和学生有效探究相得益彰。教师在学生展示时,要认真聆听每句话,关注每个细节,根据学生讨论交流、展示过程中反馈的信息进行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点拨。抓住知识的易错点、重点、难点、考点、疑惑点进行点拨,既要点到为止,又要以点带面、画龙点睛讲出知识的精华;积极发现问题,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点评思路,总结规律;要注意适时反馈,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方法。

(五)达标检测

当堂达标检测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检测可以是多种形式,可以是教师口头检查,也可以是书面检测。但检测题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重点体现本节课学习目标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题型要小、巧,题量要适中,既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时间为5~10分钟。

在学生做完检测题后,教师要做适当点评,查漏补缺,给不过关的学生第二次学习机会。另外,根据本课时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可设计少量的巩固拓展题。拓展学生的思路,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最大程度的收获,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

(六)自主作业

作业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但传统的作业布置,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同一的内容,期望达成同一的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为此,我们提出了自主作业的概念,要求作业的分层布置,对作业量、作业难度和作业方式做了适当调整,同时让学生自主选择,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进而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模式构建

(一)科学部署,计划先行

根据大连市、区教育局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制定《大连市四十四中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并通过各种会议从各个层面解读方案,让教师明确学校的工作重点,统一思想,统一部署。

(二)制度建设,保障研究

建立完善校长领导下的“立体互动学堂研究”的课堂教学管理工作机制,实行教学工作责任制,并制定课堂转型奖励方案,设置了课堂转型实施、过程、成果三个层面的奖项,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堂转型研究。

(三)立体培训,转变理念

学校从多层面、多方位对教师进行培训,尤其是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名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他们作为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对他们进行培训,能够进一步明确他们的角色定位,进一步梳理他们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有利于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同时,分层次对教师进行了相关培训,如情知教学理论、课堂转型相关理论、学案导学模式等方面的培训,力求使一线教师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运用到课堂实践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实现课堂转型。

(四)教学活动,异彩纷呈

为稳步推进“立体互动学堂”研究,我校以丰富多彩的课为载体开展一系列活动。

1.完善合作教研课活动

备课组就某一种课型的学案教学进行深入研讨的磨课。备课组结合实际,确定一个典型课例,集体备课后分头准备、逐个上课、跟踪听课、课后研讨,力求通过磨课打造优质常态课。

2.开展“立体互动学堂”模式课堂研讨活动

区名师、能手,每人在教研组内上一节研讨展示课,关注“学案导学”“小组合作”“立体互动”“六步教学”,课后,引导教师从这些方面进行研讨交流,教师在研讨中对模式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模式的认可度有了大幅的提升。在骨干带动、典型引路的基础上,将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展开,开展课堂教学拉练活动。

3.开展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

每学期都开展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旨在激励青年教师研究教学教法的兴趣,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推动学校课堂转型全面进行。

4.搭建读书交流平台,营造浓厚的学习文化

学校为教师买书,要求教师做好读书笔记,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推出《高效课堂二十二条》《高效课堂教学“九大教学范式”》《导学案设计》等书目。通过读书交流,切实增强他们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他们解决学案式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困惑,从而推进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

(五)教学研究,促进成长

实行“教学科研化,科研日常化”的管理思路,把科研课题下放到备课组,让科研和教学切实结合起来。一是各教研组围绕“立体互动学堂”,根据学科特点,开展互相听课、评课、疑难问题探讨等小型多样的活动,引导参与者在体验中反思自己的经验与观念,在交流和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二是各组针对学科特点、学生情况,将学校课题细化分解,一个备课组申报一个校本课题,将教师小课题研究与教师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指导教师按照“课题牵动下的学习→设计→实践→反思→提炼”的程序开展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六)提炼经验,提升自我

1.总结经验

学校为每位教师制定了课堂转型研究手册,学期初,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自己在课堂转型研究中的优势、劣势,然后制定本学期研究计划,在整个学期的研究中,教师及时记录自己的教学案例,期末以“三个一”活动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同时,各组在学习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本组在课堂转型活动中的成功经验,期末学校以展示课、研讨交流、名师培训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广大教师学习借鉴,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带头作用,促进全体教师共同提高。

2.深入研究

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学校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及时梳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深入开展研究,特别在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细节问题上加强研究,把实验引向深入,以取得更大的成绩。

3.奖励先进

通过总结会,对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先进教研组、备课组、先进教师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四、模式成果

(一)学生进步

实施“立体互动学堂”研究后学生的变化和进步是明显的。立体互动学堂把课堂、时间还给了学生,真正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真正学会了学习;让学生充分的合作、探究、评价,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师成长

“立体互动学堂”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表现为教师的观念变了,“以学定教”这一理念通过学习和培训、实践和反思,已被广大教师所认同和接纳,促使教师不断反思、总结、积累和提升;教师的角色变了,他们积极投身研究,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互助的教研之风正在形成,他们已然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三)课堂高效

学生成了主人,教室成了学生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学生激情投入,积极参与,在自主学习中学会了思考,在合作探究中学会了尊重与合作,在课堂展示中尽情挥洒才智,在质疑对抗中历练了综合素质,让我们的课堂真正实现了“情知”的统一,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高。

总之,教育不仅需要理想,更需要一种躬身实践的探索精神。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每一位教师加倍的努力和长期的实践探索。

(责任编辑:符 洁)

下载“读疑研导悟”五环立体教学模式探究论文:“读疑研导悟”五环立体教学模式探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疑研导悟”五环立体教学模式探究论文:“读疑研导悟”五环立体教学模式探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学习体会

    《“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学习体会苏家屯区特殊教育学校叶洪久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素质和能力、开发智力的主要途径。传统的教学方法的......

    学案导学,合作探究的地理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合作探究的地理教学模式 ------王爷府初中曹建义 一、基本设想 所谓“学案导学――合作探究”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

    “活动单导学”模式中读文悟情式活动设计

    “活动单导学”模式中读文悟情式活动设计 [摘 要“]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读文悟情式活动设计,即用一个能统领课文主要内容的问题,引导学生扣住关键词语,自主阅读课文,通过朗读相......

    三维互动 学案导学 五环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三位互动 学案导学 五环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郧县第一中学 李先有 摘要: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也是人民群众对教育是否满意的根本标准。教学......

    “导学达标,减负高效”四段七环教学模式探究

    “导学达标,减负高效”四段七环教学模式探究 历史已经进入崭新的二十一世纪,新的时代要求我们培养出素质更高,知识更全面,更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人才,因此,我们的教育也应紧跟时代......

    【高中化学特色教学】“问题式导学”课堂探究教学模式

    “问题式导学”课堂探究教学模式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一、“问题式导学”课堂探究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 2011年我校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在认真借鉴永威学校“先学后教,当......

    “三模七环”导学探究教学模式(共五则范文)

    “三模七环”导学探究教学模式 当代社会正处在高速发展和不断变化之中,这种日新月异的变化当然离不开教育。良好的教育培养出了优秀的人才,而人才又推动社会不断向前进步。随......

    “先学后研,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中问题创设之思

    “先学后研,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中问题创设之思 摘 要:“先学后研,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是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在卓越教师倡导下,以“问题”为引导,在传统预习基础上创新的一种在高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