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堂实施“读―导―练”三段式教学模式之我见

时间:2019-05-13 04:35: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语文课堂实施“读―导―练”三段式教学模式之我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语文课堂实施“读―导―练”三段式教学模式之我见》。

第一篇:在语文课堂实施“读―导―练”三段式教学模式之我见

在语文课堂实施“读―导―练”三段式教学模式之我见

摘 要 新一轮课改全面推进,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转变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学校“读―导―练”三段式教学模式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三段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在时间上可以稍微灵活,在教学环节上可根据学科特点及授课者的个性特点进行创新。

关键词 语文课堂;读―导―练;教学模式;个人见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1-0225-01

当前,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积极推进,和前几次课程改革相比,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理念、结构、内容等各个方面都有重大的突破和创新,这对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和挑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教师提出了许多方面的更高要求。首先,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其次新课程要求教师改变教学策略,即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在对于教师的诸多新要求中,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是至关重要的。社会各个方面对于教师的期望和要求需要教师扮演许多不同的角色,这种角色要求包括:作为文化知识传递者的教员角色、作为学生的朋友角色和父母角色、心理医生角色、研究者角色、人际关系的艺术家角色、模范公民角色以及纪律的执行者角色、替罪羊角色、交通警察角色、法官角色、计时员角色等。

为了适应新一轮课改的要求,转变民中教师的角色,让学生在课堂中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把课堂和时间还给学生。学校切合本校实际形成了特色教学模式:“读―导―练”三段式教学模式。

“读―导―练”三段式教学模式的核心内涵:

(1)结构实质:全过程都让学生参与。

(2)教育理念:尊重主体,面向全体;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会学生学。

(3)大概时间分配:读(5―10分钟);导(20―25分钟);练(约10分钟)。三段教学的时间可以由各学科根据学科的特点灵活安排,不进行死的规定。

学校刚开始要求在课堂上实施三段式教学模式的时候,我有较大的抵触情绪,因为长期使用了传统的以老师的“讲”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已经在我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我总担心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会影响到教学成绩。最后迫于自己当时分管科研工作,须在全校老师中起模范带头作用,才逼不得已在课堂上久不久使用三段式教学模式。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运用后,感觉“读―导―练”三段式教学模式是可以在语文科教学中运用的,并且根据语文科的学科特点,慢慢找到了在语文课中如何更好的、有效地实施三段式教学模式的方法。其实,学科不同,读、导、练的内容和时间均可以不同,就看老师如何驾驭课堂,如何安排教学环节和时间,只要在课堂上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能将时间还给学生,而不是“满堂灌”,就达到学校推行三段式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了。

下面我就自己如何在语文课中实施“读―导―练”三段式教学模式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语文课堂“读”什么

我听过数学、政治、地理、历史、生物等很多科目的三段式课堂教学示范课,大多数科目都是用5―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读、预习课文。但语文科比较特殊,它不能一上课就让学生带问题去阅读课文,它需要先向学生介绍作家、作品等,所以我的语文课堂中,就给学生用5―10分钟时间“读”:学习目标、作家作品、字音、词义,狠抓学生基础知识。

二、语文课怎么“导”

“导”是一节课的重点,老师“导”什么,“导”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更决定学生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里能否学到知识。我听过政治组吴日锋老师上的一节政治示范课,他只导了重点、难点和易混淆的问题,对我的启发很大。这节课告诉我:做为老师,在一节课的构建上,要敢大胆取舍,抓住重点,舍弃繁枝末节。

但是,语文课文有它的特殊性,有的课文篇幅很长,而且一节课一篇课文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太多,有文章的脉络结构,有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有文章的写作手法,有文章重点词、句的赏析,这些内容如果你面面俱到,有时候一节课下来能完成一两样就阿弥陀佛了,所以我在“导”的过程中,实际上将“读和导”结合在了一起。要想做到“读”和“导”的有机结合,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1)要求教师课前一定要备好课,把上面繁多复杂的问题罗列出来,经过删减、重新归纳成五至六个重点的、有梯度的问题。

(2)把精选的问题抛出来给学生,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用8―10分钟时间再读课文,进行思考,进行小组交流、讨论。

(3)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可以采取分组回答问题的方式,每个小组选一个发言人回答,其他成员补充。学生有解决不了的难点,老师才进行点拨、讲解。但是,老师要注意在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学生归纳答题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形成能力,并进行适当的鼓励,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4)教师最后对课文重点内容进行一次统一的归纳和强调,最好采取树状结构图进行归纳,内容简洁,而且一目了然。

三、?Z文课怎么“练”

“练”既能检测一节课的学习效果,又能提升学生的能力,同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大多数科目的练可以采取选择题的形式来完成,但是我认为语文科“练”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拓展延伸、小习作、仿写句子、选择题、续写故事结尾等等,均可以提升学生的能力。

以上是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三段式教学模式的一些肤浅的做法。其实,学校虽然规定了固定的教学模式,但在实施的过程当中只要有模式的精髓在,一节课当中有“读”,有“导”,有“练”即可。至于每一个环节需要多少时间,是不是把每一个环节分得那么清楚,则可以根据学科的特点,授课者的教学个性来灵活选择。只要符合当前课改的要求,转变教师的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就行了。

第二篇:“学-导-练”教学模式

“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

一、“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产生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开齐开好课程、开足课时,在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所要求的课时已远远不足,造成“时间紧,任务重”的一种局面。因此学校进一步深入课堂进行调研、分析,同时还发现学生通过这种“赶大集”式的展示,缺少有序性;学生的一些学习习惯太随意,缺少规范性;学生的注意力分散,缺少聚焦性;存在一些作秀的东西,缺少实效性;教师讲的过多学生练得少,缺少高效性。我们组织了课堂检测小组随机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抽测,有的课堂中学生的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让检测领导和授课教师大吃一惊,课堂效率低下。具体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师讲得太多

课堂教学中,满堂灌、一讲到底的落后的教学方式还存在,学生在课堂上更多的还是表现在被动的听,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落实得不好。

(二)学生练得太少

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训练关注不够,学生课堂训练的时间没有得到保证,学生练得太少。一方面说明教师对知识的当堂巩固重视不够,一方面说明部分教师把知识的巩固寄希望于学生在课后完成。

(三)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比较关注自己讲得怎样,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薄弱,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强。

二、“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理念

确立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确立学生学习过程的理念。导学案的编制,突出“一个坚持”,着力“四个关注”,达到“一个目的”,凸显“一个核心”。突出“一个坚持”,就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着力“四个关注”,弘桥中学

2“学-导-练”教学模式的优势

“学-导-练”教学模式,从我校学生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提升了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减轻了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实现学校精细化管理、提升教师教学整体水平。教师在学,导,练的过程中处理好“有效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实现教与学的统一,增强开展有效、高效教学研究活动的主动性、自觉性,构建有效、高效课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学:自学。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独立思考阶段。

“自学”可以改变以往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我们的理念是“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我们先从改变学习状态入手——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从提高学习效益开始——让效果好起来。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动,既要求学生身动,更要求学生心动和神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学-导-练”教学模式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交还给真正的主人——学生。

2、导:指导。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组内(班内)交流讨论,目标形成阶段。

在“导学”过程中,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教与学同步进展。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赞科夫根据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发展分为两个水平,一个是现有发展水平,即学生已经达到的、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个是最近发展区,即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它介于学生潜在发展水平和现有发展水平之间。他认为教学应为学生发展创造“最近发展区”,然后使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他的现有发展水平。同时教师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问题”情景,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心理上存在着追求完美的定势,有利于他们把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结构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小组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当众演示,解决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教师巡视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或讲解点拨,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延伸,引导归纳,提炼方法,总结规律,形成知识结构,完成学习目标。

3、练:巩固、拓展练习

巩固练习:做到当堂训练,当堂反馈,当堂解决问题。拓展练习: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拓展教材内容的不足。学生小结:对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掌握方法要领与重点。

“学-导-练”教学模式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理念,整个过程学生要不停的“学”,教师智慧的“导”,充满知识和能力的训练,让学生成了真正的课堂的主人。同时确保了学生当堂完成作业,从根本上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学-导-练”教学模式,变“跟我学”为“我要学”。疑为思之源,思为智之本;疑乃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第三篇:学导练辅教学模式

朱坑学区“学、导、练、辅”课堂教学模式

一、模式的产生背景

面对当前山区学校的现状,生源日趋减少,学校班容量大部分在20人左右,造成班级的小班化趋势,同时河南永威的“课改”经验又给予我们不少启示,所以开展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不仅是切合时势的教育改革,也是我区进行教育改革的一次磨练,一种机遇。

二、模式的理论依据

1、平遥县“四·三·一”教学体系:

少教多学、先学后教等是理念、要求,也可以形成教学模式,但更应该视它们为教学策略,其核心是以学定教。作为策略,可视情况调整,比如也可以多教,也可以先教,一切应从实际出发,不必过于拘泥。

“目标引领——策略驱动——以学施教——主导跟进”

2、生本教育理念:“快乐、素质、成绩”是生本的美好理想。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旨的教育.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生本教育的教学观: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的自主学习。生本的课堂区别于考本、本本、师本的,区别于短期行为的、分数的课堂,是人的发展的课堂。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的多种方式的自主学习。

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这是以生为本的基本原则。以学生为本,注重有效,是“学、导、练、辅”课堂教学模式的根本出发点。

3、小班化教育的基本教育理念

⑴教育均等性原则:对每一个学生实行等距离教育。即教师对各类学生的关怀、教育一视同仁,让每个学生各得其所,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⑵教育主体性原则:以学生的存在为前提,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为归宿。教学过程的重心从“教师主体型”转向“学生主体型”,不仅让学生去适应环境,而且强调使环境去配合学生的发展。

⑶因材施教原则:小班化教育与传统的大班授课制相比,教师的“照顾面”明显扩大,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别化教育,同时也需要教师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差异,在尊重学生主体选择基础上,努力实现全员全程分类教学,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作业批改、教学评价等各环节实施因材施教。当代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只要提供适当的先前和现实的条件,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会一个人在世上所能学会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我们的教学中没有差生,只有存在着差异的学生。小班化教育必须遵循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

三、模式的预期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学习为核心,让学生在紧张学习的气氛中主动学习、创造性地学习、享受学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实现培养良好习惯的目标,应当是小班化教学的最高境界和永远的追求,也是教学的本质回归。

四、模式解读

“学、导、练、辅”,是小班化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四个基本环节。“学”:学生行为——学生的学,即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学生的自学、合作探究、实践操作等不同的学习方式。时间为10——15分钟。

“导”:教师行为——教师的导,即包括导入语、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后的“以学定教”(引导、点拨)、教师的施教。时间为5——10分钟。“练”:学生行为——学习内容的训练,包括学生学习后的分层展示及当堂训练,训练分两个层次,一是基础层次(保底),二是提升发展层次(吃好)。时间为10——15分钟。

“辅”:教师行为——针对训练的辅导,即教师在分层展示和分层训练后对共性问题的辅导和个别辅导,既有对A、B层学生的指导,也要加强C层学生的辅导。时间为0——5分钟。

五、基本流程

(一)辅助环节,为自学铺垫

辅助环节包括:“导课”、“板题”、“示标”、“示导”四个小环节。

1、“导课”,即:导入新课。

1分钟左右,要求教师言简意赅,简洁明了,多采用激趣导入和迁移导入。

2、“板题”,即:板书课题。

快速导课,引出新课,然后把本节课的课题板书在黑板上。板书时字体要工整,不能潦草。从写字可以看出一个教师的工作态度、水平能力,还可以反映出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示标”,即:出示教学目标。

要求教师围绕本节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目标的制定要与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相结合。

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注意五点:

(1)教学目标要具有可测量性,不能是模糊不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则不容易测量,要求教师每堂课只需出示C层学生要达到的基础性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2)要实事求是,如果不实事求是,要求理解的,教师却设定为掌握、运用,要求熟读的,教师却设定为当堂“背诵”,学生当堂达不到,那么,不能达到的教学目标就没有意义,就是搞形式主义。教师出示教学目标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科学,要让学生听得懂,做得到。

(3)教学目标的语言表述要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其实也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科总目标的具体分解。如果完成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最终也就达到了学科总目标

(4)教师出示教学目标的时间不能太短,应让学生读完后还有点思考余地。目标出示之后,教师一般还要用激励的话鼓励学生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5)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实施教学,不能偏离教学目标。一节课,在有限的40分钟时间内,师生要做最有效最有价值的事。有些教师上课随意性大,经常“偏离教学目标”,还认为自己是在创新。创新不等于“随意”。每节课教师都要不断问问自己,本节课的主要目标任务是什么?我有没有偏离教学目标?

4、“示导”,即: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提示是针对学生学的内容的引入语,又是学习方式、方法的指导语,更是对学生落实学习目标的要求语,体现了过程和方法。要体现“五个明确”,即明确: ①时间、②内容、③学习方法、④达到的标准、⑤展示的方法及要求。

能准确体现“五个明确”的就是有效的指导,反之则是无效的指导。自学提示既可以一次出示,又可以多次出示,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型考虑。

以上四个环节大体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

(二)同步自学,主动学习——“学”

1、目的意义:为每一个学生学习创造条件,提供时间和空间,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提升,最终达到学好的目的。

2、操作要领:

同步自学,即:“先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读书开始的自主学习。自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也可以是小组合作探究等。文科一般是读书,理科一般是看书,看例题、公式、基本概念,各学科有各学科的特点。

学生自学,教师用眼睛巡视。教师巡视的目的和任务有两个:

一是要组织教学.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认真读书,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得到“阳光普照”,实现百分百关注。尤其要盯住班内的C层学生,对个别

精力不够集中,没有按教师自学指导要求做的,要给以个别提示。始终要把C层学生装在心里,看在眼里。

二是全面了解学情.教师全面了解学情就是为下一步的 “后教”做准备。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以不干扰学生自学为原则,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聚精会神地学习,不说闲话,不做闲事,不板书,不随便走来走去。

(三)展示反馈,以学定教——“导”

此环节包括“展示反馈”和“后教”两个部分,这两部分不是单独呈现的,而是相互穿插、相互融合的。

1、目的意义:

①展示反馈——即自学检测,是对学生自学结果的掌握了解,是教师“导”的基础,教师的“导”就是根据自学生成而定,可采用汇报、展示、提问、检查检测等方式,提倡多用展示。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就是要针对问题教,要解决问题,教师要及时将学生的问题分类:哪些属于解决的主要矛盾;哪些属于次要矛盾。把“新知方面的”、“主要的”梳理、归类,为下一步的“后教”准备内容,这实际上是修改课前写好的教案,进行第二次备课。

同时教师要根据课堂生成在心中为学生分层,为下一环节进行分层辅导形成了依据。

②以学定教——即教师根据自学检测情况而展开的主导跟进,可运用引导、指导、点拨、施教等方法,对展示反馈出现的问题进行精讲,教师讲的内容都是学生不会的,急需要讲的,凡是学生会的,教师绝不再讲。这个过程实质是帮助学生落实目标的过程,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必须注意要到位。

2、操作要领:

展示反馈,以学定教环节,主要通过交流、讨论,各抒己见,教师善于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就关键问题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即学生与学生互动,采用“兵教兵”的办法,最后教师与学生互动,也就是教师补充、更正,帮助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自主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获得知识和技能。

3、注意事项:

在课堂展示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全体同学,真正让全体学生参与,百分百展示,特别要重视C层学生的展示,通过分层次地提问进行交流,在交流时让A层学生的回答能发挥其潜能,在班内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B层学生能表述自己的观点,努力掌握学习方法;C层学生则回答基本目标性的问题。

(四)分层训练,个别辅导——“练、辅”

这是学生学,教师导后对学生落实目标的训练提高的过程,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又一体现,训练内容要有层次,一层次保底,要求所有学生掌握,二层次提升发展,要求较好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完成,这样既体现分层训练的目的,又保证了较好学生学习时间充分利用。

1、目的意义:①分层训练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先学后教”效果的检验与补充辅导。②帮助C层学生解决基本问题,是“补差”;同时A类学生帮助C层学生纠正错误,教学相长,更加透彻地理解知识,增强能力,养成合作精神,又是“培尖”。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这样能很好地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高学生的思维参与程度,使各类学生都能感受到问题的挑战性和通过自身努力,感受问题解决的快乐,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百分百达标,百分百发展。

2、要求: ①分层训练要求:

训练设计遵循“低起点,高要求,分层次”的原则,尽量做到全体学生都有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力求使每位学生学有难度,学有所得。如要求全班学生掌握的,教师要求他们独立完成,学困生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必须加强个别辅导,使他们通过努力也能完成。

②辅导要求:

a、分层辅导,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化解难点。C层学生往往缺乏自信心,知识欠账多,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要倾注爱心重点辅导,鼓励自信,结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失时机地加以指导,由浅入深地为他们弥补缺陷,扶他们踏上成功之路。

B层学生基本能够掌握所学知识,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是还缺乏钻研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对他们重在开发非智力因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其由B转A。

A层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他们一方面要指导横向拓宽,夯实基础,一方面鼓励创新,纵向加深。

b、个别辅导,既要注意对A层学生的指导,也要加强C层学生的辅导。对于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困难,教师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不让学生带不懂的问题回家,达到“堂堂清”、“日日清”。

3、注意事项:

①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生的训练内容,基础性内容可面向A、B、C三类学生,重在达到基础性目标;有难度的训练应面向A类学生和部分B类学生,重在培养运用与创新能力,达到教学目标的较高要求。

②课堂训练的时候,教师要心中有底,有的放矢的地进行巡视,指导A类学生在学会的同时还有会学;点拨B类学生发挥潜能,努力会学;帮助C类学生完成基础性目标。

③教师对学生的练习,可采用多种批改方式,要有教师即时面批,让学生当场订正;有的练习教师可以批一部分,留一部分由学生自批自改、互批互改或集体讨论批改,再给组长检查,教师抽查。

④教师的辅导,不仅仅指到学生消化和吸收知识,还要按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甚至包括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意志等。教法与学法形成和谐互动。

“练”、“辅”这两个环节,既可相对独立进行操作,又需要融为一体式体现。如一层次训练中,学困生可能需要直接进入辅导过程,所以不能绝对独立,练中有辅,辅中有练。

(五)回应目标,进行总结

本环节旨在让学生围绕目标进行总结,可以自我评价,也可以同伴评价或教师评价,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能学有所得。

“学、导、练、辅”四个基本环节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不是单独呈现、相互割裂的,而是互相穿插于课堂教学之中。特别是“学、导”两个环节,既可以“先学后导”,也可以“先导后学”。但因学情不一样,科目不同,课型不同,年级不同等等,教师必须灵活运用,作出相应改动,不要生搬硬套,模式化。不过要掌握一个原则,就是全过程都要为实现“四个百分百”(百分百关注,百分百展示,百分百达标,百分百发展)核心目标服务。

第四篇:三段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施反思

对“学案引领自学、教师点拨释疑、训练提升”三段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施的总结

兰西县北安中学

吕战友

近几年来,随着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各级各类学校都在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受其影响,对我校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剖析与诊断,使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课堂中尚有一些不符合课改要求、违背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影响学生积极性的作法。带着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想法,组织广大教师对影响比较大的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进行反复的学习,结合我校教学实际,并不断进行探索实验,经过不断的总结、论证与完善,确立了符合我校教学实际的“学案引领自学、教师点拨释疑、训练提升”三段式教学模式,并正式立项,被批准为市级重点教学科研课题,现已走进课堂,开始研究与实施。

“三段式”教学模式是:通过先学后教,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着力解决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关系。落实“学习最终是孩子自己的事,所有的‘教’都是为了学生的‘学’,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才是最好的教学”的教学观。课堂上,突出学生地位,给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信与从容;鼓励学生的个性,给学生充分的质疑的机会,培养学生发散性、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坚守公平教育原则,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实现人人得到发展的结果,也就是公平对待所有的学生,树立“每个学生都很重要”的理念,使每个孩子都能在老师的关 爱的阳光里,展示自我,体现自身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与尊严感。

由于学生基础薄弱,课堂教学遵守“低起点、小步子、多实践、快反馈”的原则,在教材的使用上可以用一句广告语形容“我的地盘我做主”。教师遵循课标,依据教学重点和学生实际去合理“剪裁”。还要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科学合理地对教材进行整合。

“三段式”教学模式,在我校历经了一年多的实践,得到了一线教师的充分肯定,已全面应用到课堂。走进教室,人们能感觉到传统课堂秩序被打破后的震撼,整个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课堂教学的氛围全变了,学生前所未有的活跃与紧张,教学由以“教”为主线转变为以“学”为主线,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保证。一学期结束后,学校组织对教学效果进行了验收,就从学生学科成绩看,并没有明显的提升,个别学科的成绩还出现了下滑的趋势。“三段式”教学模式既然深受广大教师的普遍推崇,广大学生的欢迎,那么是什么问题而导致课堂的低效呢?我们试图做一些思考与研究。

通过我们进一步学习研究与思考,使我们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教学是一条长长的路,需要一代代人用脚步去丈量。在这漫长的旅途中,要经历艰辛的学习、内化,吸收和再创造。而我们的研究只是刚刚开始,可以说是教学改革正处于初级阶段,教师的科研水平、科研的方法,对“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解还不深刻,没有真正把握其精髓。

一、教师“恪守”着陈旧的教学观。在今天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教师对自己的定位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助手。“教师即开发”,开发学生的潜力,开发学生的生命力,开发小组合作的合力。而我们的一部分教师没有走出知识本位的“窠臼”,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局限于书本,突出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而忽视了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没有机会去质疑,自己的思想和想法得不到表达,思维受到坚固,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得不到提升,制约了学生的超越与创新,学生缺乏自信和从容的态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不能整体实施。

二、教师课前功夫不到,学案设计脱离学生实际。“三段式”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从教师层面而言,一个明显的差别就是,“三段式”教学模式,教师的功夫在课前,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的功夫是在课上。一些教师正是忽略了这一点。这样的课堂模式需要教师课前要进行充分准备,正是“课上一分钟,课下一年功。”因为再多的预设,都无法满足放手以后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因为把课堂还给了学生,留给教师的时间极其有限,没有对教学内容的深入透彻理解和把握,没有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和掌握,根本无法找到最有效的信息和方法。课前研究的不细,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法、学法与辅助资源的准备,环节流程,结构的安排,没有进行反复的论证,特别是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在课堂上只是体现出“三段式”教学模式的骨架,没有“三段式”教学模式所要达到的宗旨“立意”,缺少“灵魂”,这样的课堂只是形式变化而已,教学要素,课堂结构没有得到优化,打造高效课堂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三、自主学习“悬在空中”,没有落实到实处。“三段式”教学模式,特别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课上或课前都有学生自学或预习的过程。这一理念与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喜欢自主学习。抽样调查,结果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喜欢自主学习,原因在于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往往有些老师不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方法、习惯,结果在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是流于形式,没有效果。

“三段式”教学模式改革实验是通过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要求等方式,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供方法上的指导,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在这样的指导下,学生愿意学,有了学的动力;也知道怎样学,掌握了学的方法;通过当堂检测、反馈,学生还知道自己学得怎么样。而我们有些教师忽略这些环节,使得目标不具体,方法、策略不科学,特别是小组合作、探究只是一种形式而已,达不到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教师缺乏学习与研究,没有真正把握“三段式”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实施“三段式”教学模式,最关键的是必须抓住它的核心要素:一是“先学后教”。这是“三段式”教学模式的主线,是教学改革实验所证明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二是小组合作、兵教兵。这是特别符合大班额尤其是薄弱学校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有限的前提下,如何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活动,并在课堂上展现自己,除了小组合作之外,我们还没有找到更 好的教学组织形式;三是,明确教学目标、当堂反馈学习结果。这是保证教学效率,提高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重要保证。

以上三个要素是我们在应用“三段式”教学模式的课堂中必须体现和保证的要素,也是我们取得教学成功的基础性环节,我们的教师恰恰是忽视了这些环节,在课堂上没有得到突出的体现是,即使是得到重视,但在实践中究竟怎么操作,一些教师还缺乏技术层面的方法,于是出现了很多标签式、形式化的教学现象。而“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以其极强的操作性和清晰的教学流程,将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实实在在地体现在教学的深层结构之中,而不是一种游离在外的表面形式。

总之,我们的“三段式”教学模式,正处于课题研究的初级阶段,它只是解决了“教”和“学”的关系问题,至于怎么“教”和怎么“学”的问题正在深入开展,还没有得出确切结论。比如:在自觉过程中,如何交流各自的思维过程。总的来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思维过程及特点的研究,缺乏对每个学生的关注,这一模式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探索和完善的空间。

第五篇:构建小学数学“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

第十届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

构建小学数学“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

闫仁川

电话:*** 重庆市铜梁县永嘉镇小学

论文类别:学科教学类 学段:小学 学科:数学

摘要:传统的讲授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随着新课标的推行,针对讲授法的缺点,“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主张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教师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彻底转变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组织者。本论文通过对比分析,依据新课标理念,结合实践从模式理念、集体备课、教案编写、组建学习小组和模式环节五个方面阐释了“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结合实施现状分析了“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内容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三个问题,灵活运用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先学后教;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习;当堂训练

近年来,全县各级学校在教委的领导下掀起了第八次课程改革,要求各学校必须将课改工作落到实处,真正改出实效来。在此大背景下,学校定位“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在各学科中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在传统的讲授法课堂中,教师为了把教学内容讲深讲透,几乎占用了课堂内的全部时间,这样做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过去我们认为教师讲得越细,学生学得就越容易,课堂教学效率会更高。但是我们没有想到,这样做会养成许多学生不动脑筋的习惯,只是被动地听课,不愿主动地学习。其实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够解决,老师的讲反而更耽误时间。随着新课标的推行,针对“讲授法”的缺点,“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一、理论依据

(一)哲学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只起引导作用,而学生的自发学习才是最持久、最有效的个体行为。“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重知识的获取过程,重探究体验,重合作交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引发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

(二)教育心理学基础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学习是个体构建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着,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三)新课标的理念

新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了全新的定位,每一门课程都提出要对三维目标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有机整合,它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本规律,体现了学生各种素质在学科课程培养中的有机联系,体现了时代对基础性学习能力、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整体要求。根据共同基础和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教学原则

(一)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为主体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在教学中是组织者和实施者,起主导作用;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起主体作用。因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为学生服务。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在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前提下才能增强。

(二)整体性原则

课堂教学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的过程,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自学,都能肯学,都能学好。课堂上,教师要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参加教学活动的机会,尤其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后进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课堂教学要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

(三)以学定教原则

“先学后导,当堂训练”是“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随着学生自学习惯的形成,自学能力会不断提高。学生通过自学,对大部分知识能理解和掌握。教师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讲关键点,讲易混点,讲难点。三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学得会的不讲,教师讲不懂的不讲。

(四)及时反馈原则

每堂课要及时进行检测反馈,教学才会有针对性。因此,教师要把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自学、思考、练习。教师要彻底转变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

三、实施策略

(一)明确理念 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

(二)集体备课

“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应集中研究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

2.共同研究下一周各课时的教学方案。

3.确定学生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自学要求。4.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疑难问题?

5.设计怎样的习题才能最大限度的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问题。6.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解决这些问题?

(三)编写教案

根据集体备课研究的方案编写教案,基本内容有:课题和教学内容、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自学指导、合作探究内容、课堂检测题的设计。学习目标,数量不能太多,三个左右比较合适;学习重难点要准确;自学指导是学生能否顺利完成自学任务、学会知识、完成练习的关键,设计时要从学生思维角度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指导学生的策略要具体实用,避免抽象空洞。合作探究要有针对性,抓住重难点知识,明确目的任务,要切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水平,保证学生通过讨论能解决问题。课堂检测题必须紧紧围绕自学的目标出题,可以是类似题,切忌离题万里,注意跨度和难度不要太大,主要是掌握和运用好方法,解决问题就行。作业要有针对性、代表性和典型性,要有层次,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提高,有必做题、选做题,但并不是将学生人为地划分层次,选择的权利在学生。

(四)组建学习小组

“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方式学习知识、解决问题,就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科学组建学习小组至关重要。

1.划分原则及依据

教师要对学生的分组进行认真研究设计,小组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由4~6人组成。分组时不仅要求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而且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在性别、个性特征、才能倾向、学习水平、家庭背景、社会背景等方面存在合理差异,以便学习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每个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交往,合作学习,公平竞争创造条件。

2.小组成员分工 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成员都从中有所收获。如果不作任何安排,任由几个小组成员自由发挥,那么他们便会七嘴八舌,谁也不理会谁,整个合作过程如同一盘散沙,学生从合作中得不到任何的提高,成立小组后便给小组成员分好工显得尤为重要。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有分工:选择组内成绩优秀、组织能力强、有号召力的同学做组长,负责组内的任务分配和协调工作。一名操作员,负责具体的操作;一名记录员,负责整理本组讨论或合作的成果;还有一名汇报员,负责将小组合作的情况在全班作出汇报。各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周期后(一周或两周),组长负责调换本组内组员的任务,这次担任操作员的下次去搞记录,记录员担任汇报员,让每个学生对小组中的每个角色所担任的工作都了解,都会做,并明白这几项工作都是缺一不可的。教师应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3.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

4.培养小组成员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

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需要每个成员具有足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即: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经常进行有效地沟通;成员们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要互相帮助和支持,形成强烈的集体责任感,并妥善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建设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培养小组成员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主要包括: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意识和技能;主动表达自己见解的意识和技能;学会小组讨论的意识和技能;尊重别人发言的意识和技能;以友好方式对待争议的意识和技能。

5.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发挥每个成员的最大潜力,实现共同目标和个人目标的辩证统一,应该建立一种促进学生作出个人努力并且小组内成员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约机制。这种良性制约机制主要是合理的评价机制。合理的评价机制能够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对小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并更加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

(五)构建过程 1.介绍学习目标

上课一开始就告知学生,主要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简明扼要,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教师不做任何说明和讲解。

2.自学指导

通过多媒体告知学生:(1)明确自学内容,具体到几页几行,什么内容和范围;(2)明确自学方法,告知学生怎么自学,引导学生抓住新知向旧知转换的环节,学生重点思考关键环节,把主要精力放在新知向旧知转换的环节上。各学科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符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科实际,就采用什么方法。(3)明确自学要求,也就是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3.学生自学

这个环节很重要,期间老师要特别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自学状况,确保每个学生都紧张、高效地实施自学,学生自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用各种方法去引导纠正。

4.学生练习

自学后,利用练习题检测学生自学的效果,练习题必须精心设计。(1)检测的对象主要是中差生,可以采取板演或抽问的形式。(2)在学生练习期间,老师应注意收集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为后教和小组合作找准切入点。

5.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

要注意三个明确:明确教什么,明确怎么教,明确教以后达到什么要求。(1)教什么,教的内容必须是学生存在的问题,凡是学生会了的问题坚决不再教,这里要注意一个原则,让学生回答问题后,评判的权利还给学生,教的过程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要明确判断有无错误,有错误错在那里,为什么错,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一直到学生找完问题、更正完问题,找完方法,学会了解题的思维方法为止,教师不轻易把问题和方法主动讲出来,都是学生在主动地思考,这样能够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找问题、找方法的过程,就是运用的过程;(2)怎么教,“兵教兵”是一个很好的教的方法,注意只要有学生会,就要让会的学生教,会的学生可能教的不完善,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教师可以加以补充归纳,这个环节既是培尖,又是补差。

这个环节还不是教师完全教,要尽可能让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6.当堂完成作业

当堂必须完成,分层次地完成。当堂完成的好处:一是可以直接反馈信息;二是可以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负担;三是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从事活动课的内容。

四、注意事项

构建“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教学实践去完善和修正模式,用理论去研究和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在实际的课堂中,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年龄特征

“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不能忽略学生的年龄特征:1.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一次性集中的时间在10至20分钟以内,超过这个时间,孩子会感觉到累,容易走神;自我监控能力弱;注意指向分散,意识紧张度不足,易被周围其他事物所吸引;思维容易分散,注意稳定性低;针对这些特点,在课堂上要注意控制好自学时间,不宜过长,自学任务不宜过多;控制好小组合作的时间,讨论内容要明确具体,难度不宜过大。检测题设计注意形式多样化和趣味性。2.三至六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大大提高,自控能力有所提升,由于他们有一定的独立能力,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时应注意加强合作意识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

小学的数学知识可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四大版块。1.“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对数与代数、实践与综合运用这两个版块的知识比较适应,学生的自学效果好,大多数都能学会,作业准确率高,但教师应注意提高学生对算理的理解能力,检测题的设计应注意层次性,难度适中,防止中差生不能完成而优生又无事可做。2.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这两个版块的知识与“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有些不适应,主要表现在:教材内容抽象,信息单一,学生自学资源少,缺发实践经验,完成自学任务难度大,容易造成教师多讲。因此针对这部分知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注意向学生提供形象具体的自学资源,合理开发教材;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发现规律、总结知识、理解概念及公式;检测题的设计注意形式多样化,主要采取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形式,增设操作题、与代数知识相关联的题目。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学导练”教学模式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教师没有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师没有介入各小组的合作学习,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只是等待观望;小组合作学习时间不足;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没有评价,只追求结果而忽视过程。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当个人无法完成时,学生个人思考、探索有困难,需要互相启发时,答案多样性时,问题涉及面大,学生回答不全面时,学生意见不一样需交流时,宜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在“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环节时,对于只有部分学生能解答的问题,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先让学生讨论交流,再由教师补充、更正、点评。要求学生敢于质疑、争论和各抒己见,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机;对于没有学生能够解答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告知现成答案,可在典型启发下进行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2.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同时,教师也应平等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进行鼓励、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

3.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除此之外,教师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

“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体现出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特征,整个过程学生在不停的“学”,教师在不停的“导”,充满了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同时确保了学生当堂完成作业,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下载在语文课堂实施“读―导―练”三段式教学模式之我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语文课堂实施“读―导―练”三段式教学模式之我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语文课堂“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初探

    初中语文课堂“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初探 丹阳市实验学校 毛丽娟 我们的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素质和技能为主,形成一定的语文能力,然而目前,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老师讲,学生听的......

    学导练”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云竹中学“学导练”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根本,而课堂教学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生命线。传统的课堂大多注重单一知识的传授,教师讲的多,学生动......

    导、探、练教学模式解读

    溪河中心校“导、探、练”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溪河中心校“导、探、练”课堂教学模式是以“还学生以自主,展学生以精彩”为理念,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我尝试、自我评价目的,调......

    英语中“导-展-练-评”教学模式的实施

    英语中“导-展-练-评”教学模式的实施 我县利用“导-展-练-评”的 教学模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以来,在我校经过校长和教师的不断探索和反复实践,学生的自学习惯已经形成,自主学......

    “333”导学练教学模式及课堂思考

    “333”导学练教学模式及课堂思考 [摘要]新课程改革理念深入人心,促使教育不断地改革。教育的改革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上,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追求高效课堂,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教......

    “学导练”教学模式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转变教学理念,争做与时俱进的合格“师者” ——“学导练”教学模式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攀枝花十八中小 刘晓莉 6月份的昌乐二中之行给处于教学瓶颈期的我带来了一股巨大的视觉......

    “学导练”教学模式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转变教学理念,争做与时俱进的合格“师者” ——“学导练”教学模式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攀枝花十八中小 刘晓莉 6月份的昌乐二中之行给处于教学瓶颈期的我带来了一股巨大的视觉......

    “学导练”教学模式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转变教学理念,争做与时俱进的合格“师者” ——“学导练”教学模式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攀枝花十八中小 刘晓莉 6月份的昌乐二中之行给处于教学瓶颈期的我带来了一股巨大的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