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探究

时间:2019-05-13 03:53: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化时代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探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化时代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探究》。

第一篇:信息化时代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探究

信息化时代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探究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信息爆炸时期,作为初中学生信息技术教授的执行者,首先应该摒弃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利用新时代提供的一系列有利因素,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充实自己的教学理念,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大胆探究出一套符合中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和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让中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接触新技术,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从而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效果。

一、以兴趣为导向吸引学生,激发学习的欲望

兴趣作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的老师,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就指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现他们的特长,然后进行适时地引导。因此,作为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更是要随时随地发现学生的兴趣特长,并通过适当的引导方式,让他们的身心始终处于一种兴趣被满足的愉悦的状态之下,这样,他们就会更加自觉和自愿地去接受新知识,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比如信息技术教授的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准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课堂互动,让学生在讨论他们喜欢的事物的时候,同时也接触到新的知识,这样,他们就不会本能地对新知识产生排斥的心理。毕竟,“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应用学科”,如果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只是单纯地讲授理论知识,学生就会在思想上产生懈怠,心理上开始排斥[1]。由此可见,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兴趣去开展自己的教学内容,唯有如此,学生才会愿意去学,才会去肯学,才会去乐意学我们所讲授的内容,而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二、因材施教,寻找学生接受新事物的契合点

信息技术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由于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不同,对其的接触也不尽相同。因为,作为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深入学生当中,与学生展开交流沟通,通过交流掌握学生对新媒体的了解和运用水平。然后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教学。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了解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然后根据各个小组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不同的课堂任务让他们去完成。在某个小组完成任务之后,对他们给予一定的鼓励,“让学生在自我成就中获得最大的心理满足[2]。”这样,教师既可以保证自己课程教学中所设立的任务得以完成,又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差异,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个性特长。作为初中的信息技术的教授者,我们要掌握“因材”这个前提,把控好“施教”这个度,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信息和兴趣,提高信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三、提倡合作探究,在参与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探究式的信息技术课程教育方式的开展一定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展开,在营造好合作探究的良好氛围之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周围人的带领下,形成一种“我教人人,人人教我”的合作探究氛围。每个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都可以自作主张,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在与他人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会更深一层,同时,探究中他人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也可以启迪周围的其他人,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都能得到提升。而且,组织有效的合作探究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

四、充分利用新技术,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当中

面对信息技术这个与当前社会大背景息息相关的课程,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不断探索教学的新方法,以提高自己的课程教学效果。比如,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采取‘任务驱动’教学的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操作过程中的困惑,然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问题展开知识的传授,这样,教师不仅帮学生解答了他的困惑,而且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可谓是一举两得。除此之外,在信息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还可以采取类比教学法、作品展示法等各种教学方式的综合应用[3]。

五、以网络为准基,进行互联网大背景下的学科整合

互联网作为一个巨大的资源数据库,可以为各个学科的教学提供信息资料上的支撑。而“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也是基于互联网而展开的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教育[4]。”因此,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资源数据库,与其他学科的老师展开交互性的课程资源整合,可以在备课环节与其他学科教师进行交流,不断充实和优化自己的交叉性知识结构;同时,也可以以多媒体教学学科网站为依托,建立一种大容量、开放性的授课环节的整合等等。这样,在建立学科之间有效联系的前提之下,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共享。同时,将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进行整合,可以降低学生对这门学科的陌生度,从心理上打消学生的胆怯感,很好地拉近学生与这门学科之间的距离。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需要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师耐心地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性操作性教学的训练。在开展自己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激发学生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欲望,同时,要注意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和特长,鼓励他们凭借自己的优势参与到教师的课程教学过程之中,从而享受获得新知识的乐趣;鼓励学生开展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解决问题,最后实现自身素质发展和技能发展的双赢。此外,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不断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合理运用以互联网为大背景下的学科整合教学模式,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得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篇: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作用方式

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作用方式

1.作为学习对象

2.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

3.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

4.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

5.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

6.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的工具

7.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与知识构建的工具

8.信息技术作为合作工具

9.信息技术作为研发工具

10.信息技术作为评价工具

11.计算机作为教学管理工具

第三篇:浅谈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

浅谈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

摘要:探究式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W质量。所以,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下,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成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简要分析信息技术对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积极作用,指出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方式,以期能够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探究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2-0085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围绕教学内容,自主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掌握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式。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许多初中数学教师主要依靠教材内容,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导致探究范围狭窄、探究资源不足,所以,在实行新课改的形势下,借助信息技术有效整合教学内容,拓宽探究范围,补充探究资源,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信息技术对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积极作用

1.丰富初中数学的探究资源

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拓宽教学空间,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搜集整理有用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数学学习资料,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同时,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借鉴、参考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辅助教学活动,以创建良好的数学学习根据,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拓宽初中数学的探究渠道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给人们的沟通交流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且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建立QQ群、微信群,在群里公布学习任务,探讨数学问题,以拓展教学空间,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校园网络信息平台,发布相关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分享,以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3.借助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

在运用信息技术之前,许多初中数学教师主要依靠教材内容,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使得学生的学习范围狭窄、探究兴趣不高,而借助信息技术的交互性、迅捷性,合理补充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探究空间,可以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同时,在以前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讲解教材内容,不能逐一指导学生,而学生只能依靠教师的讲解和自己的笔记复习教学内容,使得学习效率较低,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利用优盘等工具,复制、记录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在课下进行学习、复习,可以巩固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方式

1.利用信息技术营造探究环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以往,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许多初中数学教师所使用的教学工具有限,难以直观、具体地展现教学内容,使教学效率低下,所以,在信息技术水平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造合适的探究教学环境,让学生通过分析、探究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以节省教学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讲解《和圆相关的位置关系》时,数学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演示圆和点、线的位置关系,让学生仔细观察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探究式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问题的设计,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数学水平,精心设计探究问题,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以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营造探究氛围,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的效率。例如,在讲解三角形、梯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方式时,初中数学计算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利用拼图软件随意拼凑出不同的图形,然后利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

3.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为师生提供了广阔的交流空间,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共同学习数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学习反比例函数时,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反比例函数的图形,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反比例函数的象限、对称轴、最值问题,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4.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初中生处于成长期,具有思维活跃,好奇心较强,而且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一味采用灌输式的模式,传授数学知识,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时,初中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收集一些经典的题目,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讲解一下解题的思路和解题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科学技术水平快速发展的今天,把信息技术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是不可避免的事实,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根据时代的特点,运用信息技术,拓宽教学渠道,丰富教学资源,努力构建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玉凤.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刍探[J].理科考试研究,2015(16).(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市容县杨村第二中学 537500)

第四篇:信息化教学设计探究

第9期教育技术二级培训班作业

作者姓名 题

信息化教学探究 机电工程学院 2014年11月5日

所在单位 日

信息化教学设计探究

机电学院

摘要:本文通过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现状的分析,提出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各个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能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优化起到一定的作用。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强调以学为中心,通过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达到促进学习者综合能力的提高。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核心是问题设计。教学设计中,教师关注的重心应该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这种环境可以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打破地区界限的协作交流、以及有利于培养学习者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学习方式。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设计;学习策略;

引言: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信息化教学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产生的新型教学模式,它的发展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强调以学为中心,通过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达到促进学习者综合能力的提高。通过充分地、恰当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他的特点是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的主线,创设相关有具体意义的情境,将信息技术与完成任务有机整合,促进学生高级智慧能力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基本程序是: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其优点是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其缺陷则是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难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信息化教学则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设计。它不仅能提供充分的交互性,通过及时反馈信息,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而且能创设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使教学直观化、模型化、动态化。信息化教学中,学习过程不再依赖于教师的讲授和课本,而是利用信息资源,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自主、合作、创新的方式来寻找和处理信息。目前,在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方式组织教学,而课件往往是书本内容的电子版,并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强大功能,同时信息技术的其他形式也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最常使用的是讲授法,而研究性学习法、游戏教学法则很少被采用。从学生的反馈信息来看,学生认为信息化教学对课程学习有很大帮助,它培养了自学的习惯和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了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促进了对本课程内容的理解。但他们认为信息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知识迁移等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由此可见,信息化教学做为一种先进有效的教学手段,已经在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但要想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设计水平。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一个综合系统,它需要各种教学因素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通常有三种学习策略:

1、任务驱动学习。采用各种类型的主题任务驱动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真实性的问题情景,将学生置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可以将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自主探究学习。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与协作式相结合的方式自主学习。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

3、研究型学习。研究型课程任务通常用于课后延伸,它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将社会生活中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完成课程目标,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将多个学科的学问性知识与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

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学生的协作学习问题。协作学习是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策略,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探索精神、合作精神非常有效。在协作学习中,教师既要考虑如何传授知识,又要指导协作小组借助于网络对学习问题进行合作、探讨,甚至竟争、辩论等。协作学习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供学习者查阅,教师可以事先将学生可能用到的信息资源放到网络的资源中心。

2.学生的学习能力问题。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经历存在差异,因而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应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差异。在教学之初,需要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在交互式课件中,可设置不同难度的习题;在资料库中应包含与课程相关的基础课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3.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问题。信息化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种选择,使学习过程变得丰富多彩,使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大大提高,同时还营造出一个相对个性化的教学环境,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与教师充分交流,使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在信息时代,各种网络信息已取代教师成为知识的主要源泉,只有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才能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4.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在信息化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参与讨论,自我测评,模拟实验,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为想像力的发挥提供了动力。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有利于调动人的所有感官功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学生在想像力的推动下,思维高度活跃,就容易引发创新的火花。

结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教师更新观念并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而且需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将知识重新进行有效的整合,建立开放的课程系统,此外还需要建立多元化、多角度的考评系统,这样才能全面准确地考核学生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晓,浅谈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方法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6).[2] 杨润强,对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一些看法[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0).

第五篇:信息技术下教学方式探讨

信息技术下教学方式探讨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在教学方式上,不管是作为传教者的教师,还是作为受教者的学生,以及作为载体的教学场所,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传统的那种单纯传授知识技能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足以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国家在信息教育上的大力投入以及新课改的要求,都不断要求我们创新新的教学方式。本文将在信息技术下对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探讨,以期更好的达到教育教学目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学方式 变革

一、教学方式的现状

1、教学方式的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不断结合,传统教学方式的不少弊端日渐凸显: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以及学生缺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亲身体验经历机会。课堂教学过程很多时候成了“满堂灌”、“填鸭式”,学生学习潜能得不到挖掘,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转变这种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虽然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的结合的越来越紧密,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我们仔细的体会下,就会发现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在很多时候还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表面上的。比如,多媒体教学大多数是放图片、音乐或是影片给学生看,或是拿来做PPT教学,还没有充分挖掘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即便是现在开始兴起的网络教学,很多时候也并没有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说是教育方式的一种改变,仍旧是课堂教学模式。不过是改成了如名师主讲、同步(或异步)辅导、答疑解惑等传统教学程式,表达方式改为将课本、教案、习题等复制到网上,除自由度大一些外,似乎还看不到信息技术给教学所带来的优点。

二、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学方式的特点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一些短板,呈现出新的特点。

1、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

传统的课堂教学,离不开课本、黑板、粉笔、语言表达等等,教学环境单一,缺少生动性,不容易吸引学生。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将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创设出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信息技术中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生动仿真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更加生动,更吸引学生。教学多媒体化可以对课本教材提供有效补充,为学生创设和提供生动的、极为丰富的教材资源和工具书。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给传统课堂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使学生的学习情境更加生动。教师还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的素材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制作成适合课堂教学需要的教学课件等资源,方便课堂教学的展开。

2、教学过程自主互助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为主,讲究的是传授,所谓“传道授业”。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是知识的拥有者,教师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组织调控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主宰课堂,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不能“以学生发展为本”。传授,让一代代的学生学会了勤学苦练、认真听讲、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而缺乏相互交流和自主探究,缺少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式变得更快捷和简单,学生学习自主化的可能性大大提高。网络教育资源如电子书刊、虚拟图书馆、教育网络、虚拟软件库等,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和导师资源,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特色学习环境,通过收集、鉴别、筛选而获得有用的信息。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完成学习的交互活动,如与同学进行讨论、与教师进行交流,还可以进行小组协作学习。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学生学习的自主化促使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主动去互相交流,扮演的角色从消极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独立自主的创造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广泛意义上的网络学习,更模糊了师生界限,谁都可以在BBS上请教或提出问题,同样,谁都可以在此解答别人的问题,这就无所谓教师还是学生,所有参与者成为一个学习或讨论问题的共同体,学生学习变得更自主和主动。

3、教学沟通平等互动

我们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可以见到这样一个教学情景:一节课上完了,老师问学生:“大家还有不懂的地方吗?有的请举手。”这个时候往往是没有人举手的。但实际上学生们是否确实没有任何疑问了呢?很显然未必。也许有的学生胆小内向,不敢在全班同学面前提出问题,也许有的学生一时之间还没想好要提的问题,也许有的学生要看书复习下才能提出问题。即便大家当时确实没有任何疑问,但也不能保证在课后的作业练习中不会遇到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有效接收到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以及他们的理解程度。学生也不善于和及时地向教师表达自己在学习中的疑惑。由此可以看到,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师居高临下,教师与学生之间并没有起到有效的信息反馈,师生之间的反馈沟通缺乏平等和互动。

在信息时代下,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相应的教学平台出现,为我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互动的网络教学方式让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反馈和沟通变得更平等和有互动性。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的平台进行平等地交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在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交流单向、被动的局限,实现人对信息的主动选择和控制,使人能够对信息进行多通道的获取、存储、组织与合成,从而使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模式发生深刻的变化,使交往和沟通的方式由单向式向交互式转变。

三、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学方式变革的途径

1、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我们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我们可以采用全新的方式来呈现教材和教学内容。

传统教学中,基本的教学内容都是由教师通过课本、黑板、粉笔和语言表达等载体来进行呈现和传递的,学生接受教学内容的方式显得单一和呆板。很多时候,有些教学内容通过传统方式来呈现并不合适,学生接受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此外,教材以外的一些内容也很少能通过这些传统方式让学生接受到。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将改变教科书统一课堂的局面。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以及网络所提供的集成化的教学环境来展现这些教学内容。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学习系统、资料库、演示环境、辅助学习工具、师生交互环境等工具和手段来展现所要教学的内容,以便学生能更直观的接受。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工具和手段来充分展示教学内容,表达教学意图;同样,学生也能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和手段来主动查找、探究学习内容。如学生可以通过下载学习软件、网上查找资料、利用电子邮件或BBS等多种方式研究探索学习内容,补充相关内容,拓展所学知识。

信息技术的运用,还可以使教学内容在呈现方式上实现虚拟化。借助信息技术,我们可以创设虚拟化的学习环境。虚拟的学习环境包括虚拟教室、虚拟校园、虚拟学校、虚拟图书馆等。学习环境虚拟化,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脱离物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可以实现虚拟学习与实在学习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校内学习的内容可以和和校外学习内容相互贯通,大大扩宽学生学习知识的范围,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2、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成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学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可以选择更多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恰当的教学行为,让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效率。

(1)教学设计的变化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内容和手段要比传统教学设计更丰富,同时也对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合理选择信息技术手段,收集、处理、创造相关教学内容,预设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学习。比如备课。现在很多学校都要求教师采用电子备课,制作相关课件或积件等等,以便更好的服务课堂、服务学生。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备课的内容、手段比传统教学的备课要丰富很多,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是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变革,它促进老师们不断学习研究,提高自己。

(2)导入方式的变化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导入环节,显然要比传统的导入方式更有优势,更丰富生动。教学中,可以利用音频视频、网络图片、电脑动画、模拟实验、互动课件、查阅网络资料等多种手段进行导入,创设情境,充分刺激学生感官,抓住学生心理,调动学生积极性,有效快速的把学生引入到课堂中来。如:在小学数学第五册《秒的认识》教学中,教师从网上下载我国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动人场景,进行播放,然后让学生模仿指挥员下达发射口令,从10数到1,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精神振奋,既体会到时间的变化,又很自然进入到新课学习中。

(3)讲授方式的变化

传统教学中,讲授无疑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传统的讲授方式枯燥、呆板,有些抽象复杂的内容很难通过简单的讲授让学生形象直观的接受和理解。信息技术运用与教学,不是摒弃传统讲授,相反,信息技术的出现使会让授方式变得更生动形象、更丰富多彩。比如,在传统教授过程中,结合利用视频、音频等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数字电视、互联网络等进行教学,可同时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把复杂变简单,抽象变直观,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理解得透。而且由于信息量的加大还可以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知识的背景,了解知识生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差异教学的变化

我们追求因材施教或者是个性化教学,力争面向全体学生。但在传统的班级授课教学方式下,教师不可能完全顾及几十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即便人们探索出分层教学,差异教学等教学方式,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的改进,难以对学生做到比较全面的照顾。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我们可以对学生之间的差异实施较大面积的覆盖,从而实现对学生个性化的比较较全面的关照。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可以预设具有较大递进空间的课件,学生能从课件中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教学服务,计算机网络便捷的交互性,可以使学生得到适合的教师指导和同伴交流。这样,因材施教或个性化教学会得以更好地体。

3、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信息技术背景下,师生之间关系与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相符合。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一个互动过程。这交往意味着教学过程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信息技术背景下,传统教学意义下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讲改变过去“传话”和“独白式”的教学方式,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是走向对话和交流,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4、小结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新型教学方式的建立创造了有利条件。它使教学过程不再是简单的教师教学生学,而从本质上成为一种选择的开放过程,使学生不再仅仅依靠教科书、教室、实验室等设施,从以往封闭、孤立的课堂教学和对死板的书本知识的学习中走出来,在开放性的环境中,以开阔的思路、宽阔的视野学习知识,吸纳百家思想,学会批判地吸收。这种教学方式变革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学习的结果上,更体现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上。我们应该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前提下,转变教学观念,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恰当运用信息技术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使其与教学课程有机整合,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优势,促进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师生教学方式的转变,让教学过程变得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黄文静 论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与教学方式的变革 2014年

2、郭淑霞,高敬惠,李玉海,刘国丽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方式研究《教育信息化》 2002 第12期

3、新浪博文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学方式的有效变革研究

下载信息化时代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探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化时代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探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于活动理论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探究(合集5篇)

    基于活动理论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探究 摘 要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用好活动理论,增强教学设计的效果。基于此,针对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活动理论进行简要阐述,提出个......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方式探究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方式探究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改变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完成那些在接受教育之前不能完成的事情。为实现这个教育目的,就要不断地追求教学的有效性,即有效教学。有效......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探究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探究 中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要求信息技术教学在理念、体系、形式和内容等方面作出巨大变革,如果我们还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必将无法跟上课改的浪......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究[全文5篇]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摘 要:当今社会处于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作为一门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操作能力为主的基础课程,在初中阶段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在新课程改革不......

    教育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究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探究 徐雷1 , 张莉2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2;沈阳市金融学校,辽宁 沈阳 110031)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

    信息技术环境下一年级语文教学方式的探究(精)

    信息技术环境下一年级语文教学方式的探究 成都美视国际学校纪岚 *** 【关键词】信息技术;拼音教学;识字教学;随着学校申报的省“十一五”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

    论文:信息化时代

    当今社会已进入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人类所面临的是瞬息万变的以及渗透到生活各个领域的复杂的文化。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在高中阶段,对学生传授的知......

    微课用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探究

    微课用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探究 【摘要】 随着社会的息化的飞速发展,信息处理能力已成为必备的基本技能,也就对信息技术的教育要求更高。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具有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