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双分互动目标教学法
“双分互动”目标教学法
——课堂教学改革新探
商河县殷巷镇土马小学
马学芳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 分组 分层
课堂教学效益是指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而不是简单的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近几年,我们学校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而创新的“双分互动目标教学法”,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根据学生高年级学生自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已初步形成的特点,为扎实有效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体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原则,渗透“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促进班级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我在数学教学中尝试运用“双分互动目标教学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教学对象分层,做到因材施教。
1、关注学生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根据学生不同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要求,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课堂教学,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实施相应的教学目标,布置相应的作业,完成相应的测评,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发展。这种方式有选择而无淘汰,适合每个学生学习与发展,具体讲,就是教师对学生学科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进行综合分析,将学生分为五个层次:A层(学有余力的优等生,)、B1(有较大潜力的中等生)、B2(发展中的中等生)、C1(能进步到中等生行列的学困生)、C2(学困生)。将学生分层的依据是多次的测评成绩和学生的意愿、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对学科的学习兴趣等,掌握了各层学生的特点,在教学和辅导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重点突破。平时应特别重视B1层和 C1层学生,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把B1层转化为A层,把C1层转化为B层。
2、合理安排座位:①、把班级学生划分学习小组,每一小组内各包括一类学生,按学习小组凑近或整排安排座位;②、确定小组长,明确分工。③、座位安排有利于各小组学习竞争。④、让每一个学习小组形成学习共同体,采用“兵教兵”和“一帮一”或“一带三”措施。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形式,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励,为每个学生创造整体发展、螺旋上升的机会。特别是学生间人际互动,利用了学生层次的差异性与合作意识,形成有利于每个成员协调发展的集体力量。
二、课堂教学分层,做到因人而异。
1、教学目标“低、基、高”。在备课时,要依据课标、教材,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设计不同的教法和学法,为每层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即低层次、基准层次、较高层次。这样,照顾到了每个层面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轻松学习,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2、课堂授课做到“四分二合”。在上课时,要保证在同一节课内,既有面向全体的“合”环节,又有兼顾优生、差生的“分”环节。四分:分类自学、分类质疑、分类指导、分类练习;二合:集体讲授、集体归纳。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的要求要有不同的梯度。对低层次的学生着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对高层次的学生侧重于知识的深化和拓展。
3、课堂练习和精选习题分层训练。当堂训练的习题,也要分层设计,并体现在教案上。一般分为“必做题”——基础题,A、B、C类都做;“选做题”——中等题,A、B类做;“思考题”——拔高题,A类学生做。精选作
业同样分层要求。这样,就有效解决了“好学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问题,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加强课后辅导,做到共同提高。
转化学困生的功夫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下到课后。课后辅导一般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学困生就“困”在基础知识上,由于我们地处偏远农村,各校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我有计划有目的“开小灶”进行个别辅导,我发现学生的积极性挺高,在课外时间也进行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大部分学困生的基础有了质的飞跃。
四、分层布置作业,做到面批面改。
1、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分层布置作业。
2、学生上交作业全批全改,其他分层作业分层批改。①A 类学生可在老师指导下互批互改,B类学生老师要笔批,C类学生老师尽量面批,帮助学生分析错题原因,指导改正方法。②小组长和“小老师”对帮扶对象作业的批改,老师一定要抽查和监督。特别要注意批改作业要因人制宜。如教师在批改课外作业时,一是不能只满足于打“√”、打“×”,或给个分,还要因人给予评语。比如,有些学习较差的学生,有的习题未做对,但作业书写工整,且作业准确率比以前大有提高,就在其作业本上写些表扬鼓励性批语,同时,还要客观具体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相信他们会很快改正。使他们能倍感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二是不能只忙于作业的全批全改,关键要做好批改记录和认真发现问题。作业批改记录,主要包括好的典型、错误实例、特殊思路,简练解法、具体姓名等;要通过作业批改记录所收集的素材与资料,去发现各个层次或个别学生存在的一些带普遍性、典型性、趋向
性的问题,为“对症下药”搞好作业讲评作好准备。
五、分层测试,查漏补缺。
根据分层学生课堂掌握和作业情况,选取易错题和重难点题型分层出卷,有时让A类学生出题,B、C类学生来做,有针对性分层测试。这类测试重在实效,题型要有代表性,测试时间多放在课后和双休日,特别是单独辅导学生时运用。
六、实行多元评价,激发学生潜力。
(一)采取多元的评价机制,不单一以成绩评价学生。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基础水平出发,对每一个学生每一个阶段定下前进目标,对学困生加大平时的鼓励和表扬,只要在某一点有进步就激励表扬,如课堂发言积极、作业书写认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等,制成表格,进步时加星标,记录在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让每个学生有一个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在他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跳一跳,摘到桃”。让每个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以“成功”来激励自己,发挥自己的特长。使每个学生能学有所得,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全面发展。
(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1、精神奖励。①、周考、单元考、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及时总结,对优秀学生、进步学生、达标学生进行表彰鼓励;
②、及时把学生的进步喜讯告知家长;
③、召开家长会总结表彰。
④、找学困生及时谈心、和家长沟通,多鼓励少批评。
2、物质奖励。制定标准,对达标的学生和小组可奖励作业本等学习用品。
当然,在实践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惑,特别是对学生的分层,如何处理才能做到让学生乐于接受而又不伤学生的自尊?在各种形式的考试中,如何做到既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又不违背教学大纲减轻学生负担的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克服困难,争取在数学“双分互动目标教学法”中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之路。
第二篇:“双分管理教学法”心得体会
“双分管理教学法”心得体会
南阳市五十九小学
王世平
“双分管理教学法”心得体会
本期以来,我校为了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学校教导处的组织安排下,精心学习了”双分管理教学法”教学模式。目前,我依然在学习、模仿并努力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多层次、全方位的培养了学生的各种素质及技能。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学习所获,从环节、优点及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主要有三步。第一步是“先学”,就是我们上课时先把自学指导(包括学习内容,学习重点、难点等)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围绕本节课的目标,自己带着问题去看书,去学习,去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开手让学生自学,不要怕他们学不会,也不要怕他们出问题。对照目标也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或联想,这也是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做到的。第二步是“后学”,也就是老师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按照自学指导看例题,找规律,以达到理解应用。第三步是“当堂训练”,就是当堂完成练习,完成作业。我认为这正是”双分管理教学法”中学教学经验的精华。通过先学后教掌握知识,必须要通过训练去强化,通过运用去巩固和提高,这样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形成学生的能力。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放在首位,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和探索,帮助学生在克服困难上下工夫,这种教学要求有效地制约了习惯于“满堂灌”的老师,这对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但也不能忽略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有些属于教师该讲的内容必须讲清楚,讲准确。当然,老师更应该结合检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找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训练题,有重点的对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让学生迅速弥补学习上的缺失和漏洞。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的优势
“先学”的优点: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为通过“先学”,学生至少要将书本上的内容看了一遍,先熟悉,然后才能要求掌握。“后教”的优点:有利于老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有利于老师点拨。“当堂训练”的优点:(1)促使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起来,使学生自学、听课都认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紧张程度。(2)给学生提供了实践操作,动手训练的机会,关键是杜绝了作业的抄袭。
三、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
1、在“先学”阶段,教师要注意三点:
(1)、教师备课时要认真细致,不但要备教材、备学生,还要备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以及怎样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实现因材施教。
(2)、明确提出“先学”要求,使学生带着任务、带着问题去学习、读书;适时指导学生,使学生不仅愿学而且会学,在自学过程中,逐步积累学习方法,这一点在起步时尤为重要。
(3)、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先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进行教学调查的过程,要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迅速把问题分清主次,概括归类,为“后教”作好准备。
2、在“后教”阶段,也要注意三点:(1)、知道教什么——教学生不会的地方。
(2)、讲清规律或道理。学生遇到问题,关键是对道理、原理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因此,要针对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讲清道理和规律,使个别上升为普遍,在揭示规律中让学生举一反三。这时,最能体现教师的水平,尽管教学语言不多,只是三言两语,但要能揭示规律,道破原理,其功夫主要在课前。
(3)、指导如何运用(授之以渔),即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掌握的是活的知识。
3、“当堂训练”阶段,这是课堂教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课堂教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确保课堂教学信息及时得到反馈的重要操作环节。简单地说就是教师要让所有学生当堂完成作业,教师再抽查面批,这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很大的促进。而“当堂训练”的关键就在于课前教师的选题是否有代表性、针对性、强化性。
综上所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的主要内涵就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即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主要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能力培养不到位,就是降低教学要求,也是无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原因所在。只有使能力培养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学生才能学得主动,学得愉快,才能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变“苦学”为“乐学”。我校正在进行的学先进模式,创自己模式的活动,只要我们勤摸索,多总结,一定会有丰硕的收获。
第三篇:互动.体验式教学法
“互动.体验式教学法”解析
一、基本定义
“互动.体验式教学法”是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互动交流和探究体验式教与学,使得学生在互动交流、探究体验的氛围中自主学习、质疑展示,全面而高效地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学习任务。进而实现课程目标,教学相长的教学法。
二、基本理念
以生定学,以学定教;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多练,互动交流;展示质疑,体验成功。
以生定学,以学定教:就是教师必须把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要作为课堂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教学过程中一切教学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情况为基础来采取相应的对策。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就是指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课前和课堂中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本领及技能。千方百计让学生在充分享受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之后获得的感悟和乐趣。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精讲多练,互动交流: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少的进行给予式讲解,1分钟能讲完绝不讲2分钟;学生自学或通过合作研究能明白的,教师绝对不讲。从而把宝贵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与学生一道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感悟体验。
展示质疑,体验成功:就是教师要大胆地让学生表达自己或小组成员的意愿,充分展示才能;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大胆提出疑问,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声,进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师的启发引导、设疑追疑下,学生通过个体或小组合作交流、质疑展示,完成师生共同的教与学目标,为每一名学生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和空间,让更多学生体验到更大成功的喜悦。
三、1—6—2课堂模式的一般步骤和时间分配
1、揭示课题、出示目标、要求提示:教师用简短的语言揭示本节课所学的课题名称或内容。可直接揭示,也可以创设问题情景揭示。不同学科,不同章节、不同内容采用不同方式;教师用简练、精准的语言出示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把握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使学生学有方向。经常使用的词语有:了解、理解、掌握、会用等等;教师要用明确而具体的语言陈述要求与提示,具体步骤:(1)要体现让学生学什么内容,怎么学,用多少时间。(2)要让学生根据要求与提示,带问题进行小组研讨、合作学习。(3)教师要按组巡视指导,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此环节为课堂点睛之笔,是教师对课标及学情掌控程度的体现,时间为5分钟左右。
2、合作交流、展示质疑、体验提升:学生自学后,教师通过生生交流、帮助、质疑、答疑等方式由学生解决疑难问题,针对学情展开教学。(1)学生能自主学会的知识,教师不教。(2)学生能交流学会的知识,教师不教。(3)疑难问题尽量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或质疑创设出来。(4)学生完成不了,教师要及时追疑、引导、启发。(5)学生能代教师讲的,教师不讲,让学生展示。(6)重点、难点、关键之处,教师必须精讲、拓展、归纳。(7)教师根据学生学情分层教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展示,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体验合作的乐趣、成功的快感。(8)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反思小结,关键之处及时点拨。(此环节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穿插在主体教学过程中)
此环节是课堂之主体,课堂是否高效在此一举。时间为30分钟。
3、达标测评:(1)分层次习题(2)创新作业
此环节为课堂巩固与生成阶段,不可忽视。所用时间为10分钟。按教学步骤所用时间比例我们把这种教学模式定义为1—6—2(5分钟、30分钟、10分钟)教学模式。总的讲:一节课没有特殊情况,教师的讲不能超过20分钟,学生的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质疑、展示提升、达标测评)不能少于25分钟。
(四)“三三二”教学模式
按课型、教学方式、和课堂反馈与评价我们把这种学习模式称为“三三二”教学模式。
“三三二”中的第一个三即是三种课型——预习课;展示课;预习展示课。
“三三二”中的第二个三即是三种教学方式——学生课前自主预习,教师课上指导展示;学生课上合作学习,教师课上指导展示;教师课前指导预习,教师课上指导展示。
“三三二”的二即是二种课堂评价准则——一看学生:该听的听了没有,该说的说了没有,该想的想了没有,该做的做了没有。二看教师:脑中是否有纲(标准),胸中是否有本(教材),目中是否有人(学生),心中是否有数(差异),手中是否有法(方法)。
希望全体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积极专研教法,探究学法,以生定学,以学定教,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第四篇:目标教学法
“‘目标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研究报告
如无法通过下载软件进行资源下载,请登录后在资源下载链接上右击,并选择“目标另存为”下载。
从1986年9月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应华东师范大学邀请来华讲学算起,我国的目标教学研究和改革已经走过了十五年历程,范围遍及29个省、市、自治区,并对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产生了广泛影响。可以说,“目标教学法”在我国教学改革中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并向本土化和创新的方向继续迈进。为此,2000年5月我们向学校申报并获准立项承担了“‘目标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的教改课题,2001年9月该课题又被宁德市教育学会确定为宁德市2001年教育科研认定课题。现将课题研究成果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社会背景
1.时代背景
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发展到多媒体阶段和国际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信息时代来临了。信息时代和学习化社会的到来使人类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重要乃至根本性的改变。面对“知识爆炸”的形势,如何高效地获取、整理、加工信息并进行创造和传播,如何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能够适应知识的不断更新和社会对学习者需求的不断提高,这是每一个教育者关注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迫切要求对教育和学习的方式方法进行反思和创造,以开辟新的道路。
2.教育形势
(1)由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教学模式转变的挑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战线全面学习推广凯洛夫的教育学,以他的综合课为代表的课堂教学模式(“讲解—接受”)长期以来成了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和知识总量急剧增长,对教育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即必须在批判传统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形成新的教学常规。这为目标教学的产生提供了契机。
(2)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挑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界掀起一次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热潮。
(3)由非义务教育向义务教育转变、沿海发达地区努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大面积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就成了社会和教育界关注的中心。
目标教学正是在上述背景下,以学习和借鉴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教学理论为契机应运而生的。我们开展的课题研究是对目标教学认识的深化,是进一步“校本化”,同样基于上述大的教育形势。
3.政策依据
1985年8月中共中央在《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政治课教学方法必须改革。
1994年8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学校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要重点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为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原国家教委于1995年12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改进教学方法是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方面,要求教师“注意联系国内外形势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选择切实有效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教学。”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在此基础上,2001年教育部推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上述中央的政策与精神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极大地推动了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深入发展。
1999年8月,我校提出“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研究课题,为我们开展“‘目标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提供了直接的动力。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
1.“掌握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卢姆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掌握学习”就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基础知识和能力倾向各有差异的学生组成的学习集体(班级授课制)为前提,要求教师对教学目标进行精选和结构化,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进行适时形成性评价(反馈),为不同的学生设计“矫正学习”或“深化学习”,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掌握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尤其是教学方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目标教学法就是建立在这一理论与模式基础之上的一种新的教学法。
2.认知心理学理论。认知学派(建构主义者)对学习有以下几点共识。(1)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主动性的发挥。(2)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运用原有的经验超越所提供的信息,另一方面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所以学习并不单单是信息的量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3)学习既是个性化行为,又是社会性活动,学习需要对话与合作。(4)强调学习的情境性。传统的“讲解—接受”教学模式与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或新行为主义有着密切联系,创建新的教学模式必须寻求新的心理学理论的支持。
3.素质教育的有关理论。“目标教学法”是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只有遵循素质教育的有关理论,才能使这一教学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本课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确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体系。分三个年级,以框题(或课时)为基本单元,以知识目标为主,涵盖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觉悟目标三个方面。(2)初步形成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体系。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
评价和终结性评价。(3)确立高中思想政治课目标教学的一般模式、基本原则等。
2.本课题的研究以校本研究为主要策略,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目标教学法”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在教学中能够大面积地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这已被专家和广大教师的教育改革实践和理论所证明。我们所做的是把这一探索引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来,并针对学校的实际进行校本化。这一教改思路决定了要以行动研究为主,具有比较强的“实用主义”色彩和校本化特性。也由于本人所从事的教学工作无法胜任严格意义上的教学实验和理论研究,因此,我们选择了行动研究的方法。
考虑到上述思路,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并不严格按照“掌握学习”的有关理论,也不照搬各地总结的目标教学的做法和经验,而是注重对目标教学理论精髓的把握,从而在实践中融进了自己的理解和创造。
此外,我们还采用了文献法、比较法、经验总结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与体会
1.“目标教学法”教改的过程和阶段。本课题研究原计划历时四年左右,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00年5月至7月),思想上准备,学习必要理论知识,确定选题;第二阶段(2000年7月至2002年7月),初步完成课题研究内容的(1)、(2)项,即确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第三阶段(2002年8月至2003年底),完成课题研究内容的(3)项,即形成高中思想政治课目标教学的一般模式,并对(1)、(2)项内容在扩大实验对象的基础上,加以修正;第四阶段(2004年),全面总结。
鉴于本人教学工作的变动和该课题被确立为2001年宁德市教育科研认定课题(要求2002年10月结题)等实际情况,我们对计划略作了调整。两年来(2000年5月至今),我们的教改过程可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0年5月至7月),确立选题;
第二阶段(2000年7月2001年7月),在学习各地目标教学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在所任教的高三(1)班进行教学改革实践。这一阶段更多的是模仿、嫁接别人的做法,基本形成了高三年级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形成了全年的教改教案。教学效果比较明显,得到学生认可,并在当年高考中该学科(文科综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第三阶段(2001年8月到2002年5月),在上一阶段模仿的基础上,开始了自己的教学创新过程。实验班级达到6个,学生的反映仍然较好。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新问题并引发了我的思考和反省,最终导致我的教学改革的重心发生转移。我们发现,虽然教学法包括教法和学法,但原有的目标教学侧重于教法研究和实践,而对学生的学法重视不够;因此,师生在教与学的方法上的沟通显得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相较之下,学生的学法更加重要,更具根本意义。因而,在目标教学的模式下,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成了我们优先关注的问题。
第四阶段(2002年5月到7月),意识到需要把目标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到思想政治课教学
上来,为目标教学找到新的生长点,以迎接新的挑战。这以5月底参加“福建省中学骨干教师教育信息化与学科课程整合高级研修班”为标志。通过培训,我们意识到,目标教学不能无视教育技术和教育媒体的发展,不能不融入现代信息技术,以实现新的跨越。
2.“目标教学法”教改的感想和体会
(1)不改革就只有死路一条。教改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学校超常规的发展的有效途径。对学校而言,不改革,学校就没有后劲就没有希望;对教师而言,不改革,教学方法就难以适应社会和学生的变化从而受学生欢迎,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就难以提高。
(2)要坚持学习理论,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展教改实验。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教改亦如是。教改有两种,一种是前人所没有尝试过的原创性的;一种是在他人从事过并取得一定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探索的。无论是哪种,都需要理论的指导,否则就容易陷入经验的层次,甚至陷入误区,走进死胡同。
(3)要着眼于新的教学实践和时代特征,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改革、发展教学理论。目标教学开展十五年来,经历了介绍引进、学习借鉴、发展创新、理论构建等阶段。如果只是照搬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的一套做法,目标教学就没有生命力,就不会深入到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必须着眼于信息时代和学习化社会的背景,必须从不同学校、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实际出发,探索适应不同学校、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目标教学模式和做法,把目标教学校本化、学科化。
3.“目标教学法”教改的其它相关问题和未来走向。
(1)提倡“目标教学法”,并不是排斥其他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法,必须同其他教学法一起灵活使用,不是只要“目标教学法”就可以了。
(2)“目标教学法”和其他教学法一样,包括教法和学法。以往的教学实践比较强调教师的教法,少关注或忽视了学生的学法。其实,没有学生对学法的掌握,就不可能有目标教学的成功。因此,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努力让学生明白目标教学的要求,把目标教学模式下学习方式和方法的变革作为一个必须认真研究和对待的课题提出来。
(3)必须实现“目标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的整合、实现目标教学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实现目标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和媒体的整合。
(4)现在人们已经超越了对“目标教学”的认识,提出了“目标教育”的思想,这的确为目标教学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但这一认识仍然偏重于“教”,而没有给“学”应有的考量。同时,必须超越对“目标学习”的认识,超越仅仅把“目标教学”作为一种学习方法来看待,而应该把“目标教学”上升到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学习观念的更新上来。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与结论
1.理论研究成果
在学习“掌握学习”理论和各地目标教学的做法的基础上,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研究。(1)教学法和目标教学法学习研究。在学习研究的基础上,写成了《略论教学法》、《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目标教学法简介》、《略论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对暑假补课期间教学反馈调查的分析》、《高中思想政治课目标教学模式下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思考》、《方法与效率》等文章。
(2)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体系研究。初步形成了以框题或课时为基本单元、以知识目标为主的高
三、高二及高考总复习、会考总复习的目标体系。
(3)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检测体系研究。初步形成了以单元目标检测、期中期末目标检测为主的评价体系,包括高
一、高
二、高三的所有内容。
2.实践研究成果
(1)促进了教师的理论学习,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为推进教学改革,必须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教改知识,使教师的专业知识得到更新和发展。在理论学习和改革实践中,教育民主化观念、人才多样化观念、教育平等观念、主体教育观念、目标教学观念、新的学生观、质量观、评价观等在不同程度上都内化为自己的素质,使自己的教育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变化。最重要的是,通过教改,本人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2)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在2001年高考中,所教班级的学生该科(文科综合)平均分达615.5分,比全市第二名高出25分;所带班级上本科二线的学生达43人、上省专线的学生达63人,创校始记录。在2001-2002学年高二政治教学中,期中期末考试的成绩也都高于非实验班级,2002年高二政治会考优秀率高出非实验班级约10%。
(3)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目标教学理论相信绝大多数学生(95%以上)都能学好都能成才,面向全体学生,以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符合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从而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我国目标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张志勇、徐明祥,《教育研究》1997年第10期。
2.《目标教学实验的回顾和展望》,王文廷,《课程?教材?教法》,1993年第4期。
3.《目标教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报告》,“目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教育研究》2001年第10期。
第五篇:目标教学法
目标教学法(陶总)
一、弄清楚公立学校的教学和培训业的教学有何不同?
公立学校的教学是“满分教学法”,而培训业的教学是“目标教学法”。
满分教学法也叫“任务教学法”,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考纲为标高、以教材为蓝本,毫无遗漏地传授给学生,教学大纲、考纲所要求教授的内容均为重点。
目标教学法就是根据学生“最近知识发展区”制定出学生切实可行的阶段性目标,通过对学生学习目标的分析和分解,找到学生的“增分点”,在 “增分点”上加以突破,完成学习目标。
二、切实真正贯彻“目标教学法”是关键
1、寻找学生的“增分点”
“目标教学法”也叫“舍得教学法”。老师要明白知识教学和训练的“舍”什么,“得”什么,分解学生目标,找到 “增分点”,教学内容围绕“增分点”进行。
2、突破学生的“增分点”
⑴“增分点”的突破重在“方法、技巧、规律、感悟”的传授
在知识的传授中注重“方法、技巧、规律”的传授,以及对该知识的感悟传授。⑵“过手训练”是关键
“增分点”的突破不是教师讲得好就能突破,必须现场、及时、反复的“过手训练”,才能真正突破“增分点”。⑶情感的注入是基础
教师备课不仅仅是“备知识”,更重要的是“备学生”。教师备课到底怎么做才是“备学生”呢? ①备形象
学生一旦接受你这个人,就会接受你的教学。②备情感
备学生以及家长的情感:与学生情感的沟通,让学生喜欢你,喜欢所学的科目。与家长交流,利用家长的力量实施教学的课外监督。
A、备课时有意识注意利用课堂教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学习品质,灌输目标意识、危机意识、奋斗意识、提高意识、生存意识以及人生哲理。
B、备课时有意识准备贴近学生、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现实的语言组织教学语言,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C、备课时有意识思考该次课完成后要与哪个或者哪几个学生交流,用什么样的态度交流,交流什么内容,用什么样的方式交流,希望通过交流获得什么成果。
D、备课时有意识准备该次课完成后是否与学生家长交流,如要交流,交流什么内容,使用什么样的语言交流,用什么样的方式交流,用什么样的态度交流,希望通过交流获得什么样的成果。
“备情感”需要注意的事项:
(A)热情
教师应对自己的工作应注入满腔热情,把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作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从内心真正喜欢学生。
(B)尊重
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人格、个性、行为。(C)沟通
教师和学生相处是否和谐,取决于教师和学生的有效沟通。
a、沟通目的: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危机意识、奋斗意识、提高意识和
生存意识;b、沟通情感:让学生明白教师的思想、行为、个性,降低教师的身份,与学
生成为知心朋友;c、沟通方法:让学生获得生存的方法、共处的方法、学习的方法,培养
学生在你的教育教学主导下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品质;(D)关注
我们老师在课堂内外不能忽视任何一个学生,一定要用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思想、行为、身心、知识的学习等;(E)激励
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精神,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和潜在的优秀品质,从而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状态。
总之,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务必做到: a、勤于学 b、善于思: 反思得失,思考教学中的速度(效率)、深度(知识目标的达成)、温度(情感);思考技巧和方法
c、敏于事: 教学中要注意一纲聚本,回归教材
d、得于法:规避低效甚至无效的课堂教学。
现代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a、吃得苦: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为了学生的未来,力争把自己的工作细化到每一个学生。
b、受得气:老师要端正心态,以理解的方式迎接来自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不理解。
c、会夸张:充分发现学生的优点,放大学生的优点,夸大学生的优点,以激励的方式大张旗鼓地表扬。
举例:
如高三全日制艺考生,我们首先要明白学生的最终目标是350-380分,我们开始分解:语文90-95分,数学60-65分,英语60-65分,理综(理、化、生)、文综(政史地)140-155分,然后告诉任课老师你要达成的分数,科任老师就知道自己的教学目标,然后根据目标去找自己在高考中学生在哪些题型上完成多少分才可以达成目标,然后从题型上去找增分点,就会舍弃不论化多少时间也无法提分的教学内容和题型,而明白自己要达成目标的增分点,然后通过知识选择、过手训练、技巧和方法的传授去达成学生的目标。再如同步周末班教学,老师也要明白自己的教学目标,然后确定“舍”什么,“得”什么,如:某同学现在是57分的成绩,目标是80分,首先我们老师先明白我们要达成的目标,然后分解目标,细化到每个题型,找到能让学生达成80分的增分点,然后在知识讲授上确定“舍”什么,“得”什么,再加上技巧和方法的传授,以及不断的过手训练,就可以达成80分,教学不要急于求成,要明白:成功是成功之母,先让孩子和家长看到成功,然后才会有信心继续走下去,否则满堂灌,只能把学生灌成“厌学者”,一般老师的整个教学时间要有三个“三分之一”的理念,第一个“三分之一”是选择传授的知识和知识传授,第二个“三分之一”是大量的过手训练,只有过了手的知识学生才能真正掌握,不易忘记,不是老师讲的好就学的好,第三个“三分之一”,是和学生良好的沟通,在课堂中,老师要学会和孩子谈时事,谈时尚,谈感情,谈生活,谈未来,谈现实,谈规划,谈成功,谈人生等等,在这三个“三分之一”中:前两个是要求我们老师成为一个实效性很强的“战斗员”,后一个“三分之一”是要求我们老师能成为“政委”,国民党为什么会败给共产党,关键在于共产党有个一职位叫“政委”,政委的职能是什么,是做思想工作,是给战士打“鸡血”的人,如果只有“战斗员”,战士 2 没有士气,再好的战略战术都不可能成功打败敌人,如果只有“政委”,战士没有好的作战略战术,也不可能胜利,“战斗员”和“政委”要紧密配合,才可能战无不胜,所以,我们老师不仅仅是“战斗员”,还必须是“政委”,这样也只有这样,才可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师”。
三、了解需要
除了了解学生对情感的需要,还有了解:
⑴学生应付考试在知识、技能的需要,有化繁为简的能力。⑵考试出题者的出题方向和可能设置的陷阱。⑶阅卷者对考生的给分要求。
如高考英语写作,由于学生的基础很弱,老师如果简单用要求的方式让学生写,几乎没有可能让学生能写,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老师首先没了解学生要完成写作需要具备的能力,没有去化繁为简,其次没有了解出题者对学生写作设置了什么陷进,再次就是没分析阅卷者对参加考试的学生的给分要求。我的一般做法是:①首先弄明白学生要完成写作必须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可参加高考的学生考纲要求的词汇量是3000多个,可学生目前由于基础薄弱,词汇量可能不足300个,而且时间很短,如果要他们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完成3000个词汇量,几乎没可能,我就将最近10年的高考写作范文的词汇罗列出来,发现只有900多个,我如果让学生强行通过滚动式记忆(就是将900多个词汇分解到每一天记多少个,如果每天记忆10个,那么我在第一次坚持词汇记忆时,一定要求这个10个词必须记得住、写得起,然后第二次检查第二个10个词汇时,我先检查第一次10个词汇中学生可能忘记的词汇再检查第二次的10个,依次类推,我如果在第30次检查第30个10个需要记忆的单词前,我先梳理第一次到第29次的词汇中,学生可能遗忘的词汇进行检查,然后再检查第30次的10个词汇。这就是滚动式记忆法)让学生必须记得住、写得起。但我发现在考试中,可能会出现超过我所罗列的900个词汇,怎么办?我就教给学生“词汇替代法”,就是学生在写作中出现写不起的单词不能使用汉字和拼音,但可以使用同义词或者近义词替代,如:小学“primary school”,实在写不起,可以用“small school”等同义词或者近义词替代,这样词汇问题就解决了。②高考写作有了单词就能写出文章?不,还需要语法,而针对基础弱的学生,语法那么多,要弄懂,几乎没可能,怎么办?我通过对高考写作的分析,其实高考写作语法主要只设计“句子结构中简单句的构成”,“时态中只涉及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一般过去时”,这些语法是最简单的语法,我发现两个星期就可以让学生运用自如。③解决了词汇,解决了语法,学生就能写出文章了?即使写出来,要点也不一定全面,也不能获得期望的分数,怎么办?我发现高考写作莫过于两类,一类是看图说话,第二类是材料作文,其实这类文章的写作在小学语文教学就开始在训练,我就训练学生先在草稿纸上用汉语先写出来,然后用简单句,用已掌握的词汇和解决词汇的方法及语法逐句翻译到试卷上。这样可以保证成绩再弱的学生,坚持这种方法的训练,35分的写作,一般考生最低可能获得17分左右。
所以,不管什么学科,不管什么题型,我们老师只要能做到认真分析学生的现状,能化繁为简,能解析出出题者设置的陷进,能明白阅卷者的要求,都可以使学生获得大幅增分的可能。
四、教学语言的运用
1、激情:打动学生,控制学生的思维。
2、幽默:利用幽默的语言阐释,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学牢知识。
3、逻辑性强、流畅性好、一部到位:老师在备课时要做到对所讲的每一个知识充分组织语言,切忌不准备直接在课堂中临时组织语言。
比如:讲解一个题①先弄清出题者的思路,即弄清出题者这样命题想考察学生什么样的知识以及哪方面的能力,在该题中设置了什么样的陷阱。②思考要讲清出题者的思路分几步讲,第一步讲什么?第二步讲什么等等,考虑每一步所讲的内容和后一步所讲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③扩展延伸,老师在讲解时注意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进行扩展和延伸,甚至不仅对出题者的考察内容要加以一定的扩展延伸,还要从题干等内容中去找到学生的易错点、易考点加以讲析。④归纳、总结,每一个知识点讲完,或者每一个题讲完每一个片段讲完老师都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形成“面”的概念,不然就会让学生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感觉。
4、商业化语言:让学生崇拜自己,在教学中用语言充分展示自己的亮点,让学生对老师你产生信任、对老师产生好感,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5、灵活运用见“假互动、假提问”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将重要的、需要提醒的内容自己提问,然后自己回答,通过“假互动、假提问”,层层递进,增强教学的逻辑性、节奏感,牢牢控制住学生的思维。
比如:讲一个题,通过对提干的分析后,提问:好了,我们看一看这个题考察的是什么知识呢?不等学生回答,老师自己回答:这个题考察的是定语从句关系词的运用;然后紧接着提问:那么怎么才能准确地找出正确的关系词呢?不等学生回答,老师自己回答:要找出正确的关系词。
如果你能将以上内容认真贯穿于你的教学行为的始终,出神入化地运用上述技巧,你一定会成为培训业界顶尖的教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