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双主互动
“双主互动,情智内化,五部九环一评价”“552”课堂
教学模式
一、基本内涵
“双主”就是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凡是学生自己能完成的教师要相信学生、引导学生,就是不能代替学生去完成;同时要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展示教师的知识水平,所教知识总体的掌握和每一节课的重难点的掌握,以及教师的问题设置与牵引能力,充分体现教师的业务能力,课堂的组织能力,情境的创设能力,课堂预设与生成的掌控能力,问题牵引,调动学生,点拨提升,有效评价是其主要内容。“互动”是这种双主式课堂的组织形式的基本特点,即每一节课都充满着情感互动,思维互动,生命(思想灵魂)互动(未来社会的价值需求),体现了在教学过程中,围绕着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教与学各个要素之间的和谐律动。
“情智”就是情感与智慧,是教学的成效,师生情感相融是教学成功的基础,相互信任是成功的关键,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智慧。智慧包括:情感、知识、能力、思想与方法,智慧发于情,凝于知,至于志。“内化”就是把“情智”融化在学生的灵魂深处,沉淀成一种基本素质,形成促使一个人健康发展的情感、智慧与思想。二、五个基本原则
1、以学定教,不落一生的原则。
2、双主互动,尊重信任的原则。
3、问题牵引,情感激励的原则。
4、有效评价,规范行为的原则。
5、一型一模,一模多式的原则。三、五部九环一评价
把教学过程化成五个基本部分,再具化成九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有效的创新的评价。
1、五部:导、点、学、启、清。导: 组织教学,检查自学。点:.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学:讲授新课,互动点拨。启:巩固新课,总结检测。清:讲解作业,明确预习。
2、九个环节
(导)环节一:组织课堂,规范行为
注意:
1、课前一分钟检查学生候课(如书本准备)情况,了解一下简单情况。
2、上课铃响后,起立,教师环视学生五秒钟,待师生站姿端正后,师生问好,学生整齐坐下,开始讲课。(教师给与评价)
环节二:复习巩固,导入新课,书写课题
注意:
1、形式简单。
2、内容承上启下。
3、作用激发兴趣。
4、字迹工整清晰。
5、板书内容居中心或突出位置。
(点)环节三:出示目标,略作强调
注意:
1、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准确。
2、重点、难点、盲点清晰。
3、朗读目标,教师略作强调。
环节四:出示提纲,提出问题
注意:
1、预习提纲用提问式出示,问题不超过四个。
2、问题体现重要知识点,及其中关系与关键环节,同时考虑到每个问题所需的智能领域,班级内哪一个类型,哪一个层次,哪一个同学回答。
3、预习提纲所设置问题的顺序应该是引导学生探究与掌握知识的过程。问题探究完毕本节课的内容也基本结束,然后引出新的思考问题或更大的思考空间。
(学)环节五:小组汇报、讨论补充 注意:
1、点到小组学生起立按问题顺序汇报预习提纲的完成情况。
2、要求其它小组注意听讲,随时回答问题。
3、汇报者接受同伴质疑。
4、教师在听汇报中点击提问其它小组和个人,单兵较量,不拖泥带水,注意不同学生的不同智能情况,引导学生用其强项智能与所提问题的联系进行类比,分析,解题。教师并对学生的阐述加以精典(关键、准确、适当、形象、生动、精彩)的引导与点评,但每次不超过三句。
5、教师接受学生质疑,直到在教师的掌控下师生共同扫清学生的所有“尖端”问题为止。
6、根据需要随时记录学生阐述的要点。(师生评价)环节六:教师质疑,小组讨论
注意:
1、教师如何预设问题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教师所预设的问题不能超过三个。
2、问题要有四度:1)要关键(必须讨论的问题即力度)。2)有价值(值得讨论的问题即有信度)。3)有层次(适合讨论的问题即梯度)。4)有兴趣(愿意讨论的问题即美意度)。
3、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巡视、检查、指导、倾听,掌握第一手资料,监控全局。(师生评价)
(启)环节七:小组汇报,教师点评
注意:
1、教师根据巡视时所掌握的情况,进行点击式提问。
2、教师点拨要“浅、简、精、近、普”。(教师评价)
(清)环节八: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注意:
1、看板书小组回顾、总结。教师多媒体跟进。
2、回顾框架、环节、知识点。
3、总结学习方法。
4、检测当堂知识点。(师生评价)
(导)环节九:布置作业,出示箴言
注意:
1、作业要有针对性,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作业。
2、要有“四度”。
3、要有复习作业、探索作业、预习作业。
4、箴言要有针对性和教育意义,解说语言精当,赋予感情。
5、师生全体起立,齐声朗读,余味无穷。“五部九环一评价”也是一个教师授课时的参考框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条件,不同学科,不同内容,不同课型,不同师生,不同时空,进行增减整合,灵活运用。教无定法,但有章可循,可循之章,切记不能死板,不能生搬硬套。
四、两条主线
1、“双主互动”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基本特点。
2、“情智内化”是课堂教学的内容与结果。
五、基本要求
讲好一节好课还应特别注意:
1、课堂容量与节奏掌控
2、信息技术与资源整合
3、语言评价与仪表服饰
4、板书设计与基本功夫
5、四个学会与四个养成
6、教学三法与教育三章
第二篇:双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双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教师: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师生之间的教学方式也从教师主导变成了学生主导,即课堂不再是教师的舞台,而是学生的舞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辅导指引的作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辅导,教师在辅导过程中又要注意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此,这个过程是双向的、互动的。
“双主模式”就是在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的同时也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也就是怎样使在教师主导下的课堂中让学生参与进来共同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同于国内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没有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老师花了很大的精力讲课,但学生学习效果很差;也不同于西方国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学习与教学重点无关的知识,教师功能极其弱化,学习效率也很低下,教师未能起到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双主模式”正是弥补了以上两种方式的不足,吸取了两种方式的长处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
本课堂教学方式,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及解决为主要线索,突出教师“启导”和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合作与互动,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在运用时,有以下两点操作要求:
1.从教师主导看:其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设境、启发、导拨、调控”四个过程之中。要求教师善于把握“启导”环节,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引起认知冲突,激发探求欲望,促使他们主动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在尝试与探索之中取得成功。
对教师来说,我认为关键要把好四个度:
(1)“境要设得新”。所谓“新”,就是有新意、有吸引力。即要求教师在深研教材、熟悉学生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使呈现出的问题情境和矛盾事件,能激起学生对自己原先的态度、目标及知识的挑战,从而引发真正的探究兴趣。
(2)“启要启得巧”。所谓“巧”就是要求教师能运用恰当的言语和态势,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既要“启而有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又要“开而弗达”,不直接提供现成的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3)“导要导得法”。所谓“法”,就是要求教师把握时机。什么时候该导,什么时候不该导?什么学生该用什么导法?等等,都要精心设计。否则,效果就会不好,甚至适得其反。
(4)“控要控得稳”。所谓“稳”,有两个含义,一是调控好学生的探索方向;二是调控好学生的探索进程。因为课堂45分钟,有一个时间和任务的限制,既要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有所得,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率,又要求教师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2.从学生主体看: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质疑、思考、探索、评价”四个学习过程之中。即要求学生以最优化解决问题和提高能力为终极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自己不断地思考、尝试、探索与评价,挖掘创造潜能,培养科学素质,提高创造能力。
第三篇:关于“双主互动”教学模(共)
关于“双主互动”教学模式的几点认识
一、教学中要体现“启”、“放”、“收”的导学策略
此次课改教师应以积极的心态,参加到课改中,教育教学中应贯彻一个思想,“不抛弃每一位学生”,坚持“先学后导、互动生成”的原则,知识、情感在互动中生成,要体现一个“启”、“放”、“收”的导学策略。
启:启发到位是前提。①教师应提供一个以思考问题的自学题纲,为学生开展学习;②教师在合理分组的前提下,在开展学习前,提供合作指导,为开展作学习作铺垫,在合作中学习,“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③教师提出交流见意,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能说。
放:放得真心是关键。学生能动手的,要让他们去操作,学生能发现的,要让他们去探究;学生能体验的,要让他们去经历;学生能实践的,要让他们去践行。
收:收得适时是保障。①收在思维卡壳时;②收在提练、概括时;③收在反思、总结时;,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
二、“巧、妙、善”是如何解决课堂教学中与实际教学中不相符的策略
巧用学生的答,随机应变,相继推进; 妙用学生的错,将错就错,因势推进; 善用学生的问,抓住疑惑,顺势推进。
三、课堂教学要到“五先五后”与“十到位”
五先五后:
(1)先备课后上课;
(2)先学后导(学生先学,教师后导,是判断达标的主要因素)(3)先帮后培(先帮助学困生,后辅导优生)(4)先做后布置(教师先做作业,再来布置作业)(5)先批后评(学生的作业要先批改后,再来评价)十到位:
(1)课堂两到位:①计划安排要到位;②校本研究要到位
(2)课中三到位:①习惯培养到位;②方法指导到位;③课堂管理到位
(3)课后五到位:①督查、反馈到位;②培优帮辅到位;③单元训练到位;④教学反思到位;⑤交心谈心到位
四、“双主互动“教学模式达标的一些要求:
教学中坚持“学为主体,教为辅,疑为主轴”,具体为:先学后教,互动生成。达标的依据(达标是否入格的标准):①教学中要体现“三步到位(自主学习、互动学习、延展学习)”;②教学中坚持“三讲三不讲”的原则;③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困生提出问题、中等生 补充、优等生评价,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均得到发展。④课中教师讲课超过20分钟的,一票否决;下课后拖堂1分钟内的视为正常,1分钟以外视为不合格。⑤不管是否上得如何漂亮、上得多么精彩,不用这个模式(“双主互动“教学模式),也同样视为不合格。
五、关于“双主互动”教学模式各环节的评价要点:(1)“自主学习”评价要点(10-12分钟)
①起立、问好,到创设情景(是否切题,是否自然),是每节课最关键的一步;②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指导学习,让学生有目的性的学习(主要解决学什么);③解决学生是否按照教师的要求,开展学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④培养学生是否敢“说”、敢“讲”,大胆的讲,这是自主学习中最关键的一步;⑤考察教师是否学习教材,是否将预先预置的问题与学生的问题进行整合。当学生的表述与教师预先的表述不一致时,最好采用学生的表述方式。(2)“互动学习”评价要点(18-20分钟)
①分步提出学习要求;
②师生、生生、组组(互动学习),必须与教学内容相吻合、互动必须要考虑与教学内容是否需要;③学生积极主动、敢发言、敢评评价,学习效果明显,是小组汇报,还是个人。同时教师要多到学困生面前,多察看,要洞察整个过程,“是否坚持学困生提出问题、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的原则。
(3)“延展学习”评价要点(12-13分钟)
①主要完成教材上的习题,再到拓展性的;②基础性的延展、思维性的延展;③编拟习题,学生编、教师编,若学生编的可以就用学生的,否则用教师的。所编的主要是用于展示,并不意味着要完全一一的解决,其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是否具有编拟题目的能力;④主要让学生充分的说话,明确所学生内容,教师主要是指出重点;⑤课结束后,一般不留作业(目的在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4)学习效果
①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无“闲人”,都能真正进入学习状态,都能体验到探究和成功的快乐。②学习目标达成度高,不同层次的学生能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基础性练习题和拓展题。(5)教师素质
①教师仪表端庄,态度和蔼,能正确使用普通话,语言富有感染力。②板书板画简洁明了,合理规范,重点突出,有科学性。③教具选用合理,操作规范,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④教师能有效驾驭课堂教学,能有效安排教学时间,能准时上下课。
翠峰中学 2009年11月
第四篇:素质教育中要注重双主互动学习
素质教育中要注重双主互动学习
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塑造学生的人格为基本特征,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主动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双主”指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互动”指彼此结合,互相促进。“双主互动”指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彼此作用,互相激励,形成在教师适时启发下学生主动学习、在学生积极参与下教师主导教学,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传授知识为目标,一“灌”到底的教学模式,即: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培养,忽视学生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忽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这与培养面向21世纪的适应性强的人才是极不相适的。
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习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主体教育思想的实质是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切教学影响和教学效果只能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实现,没有学生主动性就没有学生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课堂教学中,“以教激学,因学伦教”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双主互动”教学正是从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入手调整教学程序,改进教学方法,开发教学手段,优化教学策略,从而充分调动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提高教学效率。
—“双主互动”教学法的实施原则 1教学策略体现导放结合,以放为主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点拨和引导,创设教学情境与教学氛围,对学生施以影响,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去探究知识、学会学习,进而学会创造。因此教师的教学要体现在“开放”的特点,只有在“开放”的课堂中,学生才能主动地在教师引导下展开学习。教师精讲、学生多练,并在时间分配上尽量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挥求知的主动性。
2要让学生“动”起来,以学为本
学习中,学生是主体。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就应该让他们充分“动”起来,即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只有在“动”中,学生的思维、操作、语言、观察等能力才能得以充分提高。实践中,有的老师在教学中选用具有开发性的设问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大脑充分“动”起来;有的老师运用各种教具、多媒体软件让学生亲自操作、体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有的教师在讲授教学中加入讨论、辩论,以学生活动取代教师注入;有的技能课教师则根据“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的道理让学生充分动手。
3教学手段现代化,激活学生思维 教学手段现代化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切入点。恰当的使用电教手段,特别是使计算机多媒体进入教学领域,能解决原有教学手段没有解决或解决不好的教学难点,能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更加直观有效,即提高兴趣、调动思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4教学氛围充分民主,使学生“亲其师”
课堂上师生关系的和谐与融洽是取得教学成功的保证。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者的那种教师。”教师要充分尊敬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做到课堂教学民主化:—是使学生能直言不讳地提出不同的观点,并展开讨论;二是教师要以温和、商量的语气向学生提出“建议”。在民主教学过程中,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的是“推动力”而不是“压力”。
二“双主互动”教学环节 1巧妙设疑,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中首先使学生明确“为什么学”,产生学习兴趣。为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许多教师进行了积极探索:有的教师在教学一开始选择疑点与学生求知点结合,创设一个向学生提供良好的求知情境,激发其学习性趣,使学生待着强烈的好奇心进入学习并明确学习目标;有的教师在教学开始时选择旧知识的连接与矛盾为切入点,设疑提问,从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目标上,产生学习动机。
2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
只有创设机会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思考、交流、活动,才能充分展示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讲解者,而是指导者与咨询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获取者和受益者;教师在灵活、巧妙的帮助引导学生的思维和活动中学生学会学习,特别是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学会交流。这种教学活动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因此它能体现“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
3教师精讲点拨,解决学习中的重难点
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建立起来,又进一步激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将学生的见解与教材挂钩,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精讲点拨,纠正错误概念和认识,使学生学会学懂。同时,教师还要善于理清学生思考的脉络,把握不同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做到既面向全体学生统一教学,又因材施教分层推进。
4让学生练习、操作,进一步提高能力
根据“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结论,通过练习、操作等 方式去提高其分析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即让学生在已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再思考,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此,教师要提供足够多的练习机会,促进学生独立学习。
5适时总结,提高学生水平结合学生做练习获得的反馈信息,教师要进行必要的知识补差,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促进学生的再认识。教师既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创造火花及时加以培育,又要善于通过学生理解与运用知识的程度,检测自己的教学效果,对不足的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实现教与学“互 动”。
三实施“双主互动”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实施“双主互动”的教学法,教师要“功夫在课下”,只有这样,课堂上才能做到“精讲”。课下,教师既要全面的把握,精心地揣摩教材内容,又要了解学生,准确地估计学情。
2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课外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双主互动”教学法要求学生在课下先经过反复思考再参与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预习,精心设计学生作业,拓展学生思维活动的时空,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活动更加有效。3要使学生体会到“考”是为了更好地“学”从而真正实现由“高分”到“高能”的意识转变。只有这样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才能充分发挥。
在教学中,我们要贯彻落实新课改的指导思想,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得到发展,成为创新型人才。
第五篇:中学英语教学中“双主互动”教学模式及其建构
随着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要求,而以建构主义和社会互动理论为基础的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语言学家的关注。
一、“双主互动”英语教学模式及其理论依据“双主互动”英语教学模式是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动脑、动手、动口,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通过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培养学生,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
“双主”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符合建构主义的观点。建构主义认为,所谓“学习”,即学习者从体验与理解实物的由来与反思自己的经验中主动构建知识与培养能力的过程。人总是将自己个人的意义带入认知世界。它强调人个凭借自己的原有经验和现实处境对事物的主动理解。建构主义认为,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创造真实的环境,以及提供条件与机会,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思维模式,运用他们理解的规则构建知识,并鼓励学生在此过程中分析、说明与预测各种信息。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灌输对象。“互动”即“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教学互动是社会互动理论所提倡的。在该理论看来,儿童一出生就进入了人际交往的世界,学习与发展则发生在他们与其他人的交往与互动中。它强调学习过程的认知参与,也强调学习过程的全人参与。社会互动理论强调的是社会环境作用和以言语互动为中介的学习理论,即强调教师、学习者、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之间相互作用和它的动态性。由此看来,英语教学过程应当是一个动态的、双向的语言信息传递与交流的过程,是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的统一。美国著名的外语教学法研究者里弗斯甚至认为,“互动”是外语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二、“双主互动”教学模式的优势
1.能够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系统,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言语和板书为手段,向学生灌输式地传授教材规定的内容,学生只能统一地、单向地、被动地接收教师灌输的知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而“双主互动”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和个性的发展。
2.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协作意识。互动式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课堂上教师的任务是启发、设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大胆提问、大胆发言,对学生提出的正确观点给予分析、引导,增强学生在讨论中的自信心。同时,在讨论中师生之间得以互相启发,形成了良好的交流氛围,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该模式下学生可以采取分组讨论、分组学习,可增加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相互启发,有利于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3.能够优化师生关系,实现教学相长。成功的英语教学要致力于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双边关系,使得教师与学生两个最重要的要素的作用得到和谐而充分的发挥。教师抓住时机善于引导,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教学内容引人入胜;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善于思考、师生双方在追求学业、社会理想、人生目标等方面的相互吸引、期望、共鸣和互补。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通过该教学模式的采用,改变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改变了单向的“师授生受”的教学方式,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创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改善师生关系,使师生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对话、交流与合作,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4.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英语课堂里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活动;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与学生不断运用外语交流信息与思想感情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师生在互动中既要使用正确的语言规律,否则别人无法理解发言者的意义,同时更需要注意何时、与何人以及如何进行互动,并在运用
外语中学习与理解它的社会功能。美国著名的外语教学法研究者里弗斯指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所涉及的不仅是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且也包括理解别人的思想。而理解与表达意义正是使用外语进行交际时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三、“双主互动”教学模式的建构
1.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教师,作为新课标的实施者,要积极学习新课标的教育理念,转变角色,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容器,也不是一台只知贮存的电脑,而是一把把需要点燃的火把,一扇扇急需开启的大门。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但并不是要教师把教学的舞台全部让给学生,而是要求教师不再以信息的传播者为主,其主要职能已从“教”转为“导”,即指导、教导和引导。英语学科的人文性特点更是要求学生课堂上的参与和互动,作为语言教学,英语教学不能以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知识为唯一目的,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到的目的语语言进行交流和思考,进行内省和反思,从而提高其英语语用能力。2.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是课堂中师生活动的背景,也是课堂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首先要实现课堂管理的人本化。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不断拓展课堂心里环境的空间。其次,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地参与教学,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与学生彼此分享各自的生活经验,分享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情感、观念和价值观。分享意味着教师更多地展示,而不是灌输,是引领而不是强制,是平等地给予而不是居高临下地施舍。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平等地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再者,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注重于学生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使学生愿意主动接近教师,敢于参与课堂互动。
3.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只有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才能给英语课堂带来持续的活力。在创新教学内容方面,我们要力求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话题、练习与活动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他们从身边了解的内容开始,逐渐扩展到他需要学习但不熟悉或抽象的方面练习语言。此外,整堂课要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机构,即在课的导入、进行与结束等大的教学阶段与环节上以开放式问答为主,使大部分学生能够参与教学。教学内容、方法与教师提问都必须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与英语水平,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才能得到学生的回应。在创新教学形式方面,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多媒体融声、像、动画于一体,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的特点,不仅能够创设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提供大量的练习和语言材料,而且能够有意识地创造文化信息差,迫使学生必须通过交流和互动的方式,才能去完成这种模式的信息交换任务。同时,多媒体直观的语言氛围能够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刺激学生的思维,使教材和媒体之间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教学质量。4.改变教学评价标准。在传统的课堂上,往往只有目标评价而无过程评价,这种评价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始终逃避不了失败的厄运,反复失败使他们产生消极的情绪,以差生自居,在学习上自暴自弃,不愿意参与课堂互动。英语新课程特别强调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要求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及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要学会在课堂上有效地、恰如其分地实施和运用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以激励为主,让学生从教师的言词中真切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和自己的进步。即使学生做得不够好,只要学生能主动参与活动,教师都应给予充分肯定,让每个学生都保持一份自信和积极参与的热情。教师要特别注意避免学生出现怕说错而不愿参与的心理。这样,学生就能在一种融洽民主的气氛中互动,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也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参考文献
[1] Rivers,W.M.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2] William,M & R.Burden.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3] 陈小兰.英语课堂教学的构思设计.基础教育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4] 关天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施.北京:首都师大出版社,2003.[5] 吕红兰.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中国成人教育,2005(5).[6] 王立非.现代外语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7] 钟启泉.学科教学论基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左焕琪.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发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