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总结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总结
一、参加研修带来的收获
1.在这次专题的学习中,我认真观看视频。并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写出自己的心得。不断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我,在学习中成长自我。
2.这次研修解决了我在教学中的许多困惑。如当专家讲到作文教学时,我口说我见,我手写我心.....我发现学生的写作困难是我所限制了。
3.这次研修提升了我的教学水平。以前,在教学中,我由于教学时间紧张,对课堂中的细点问题总是采用“大概式”的处理方式,通过这次研修,看到名师的经典课例使我认识到处理课堂中的细点问题的重要性。
二、参加研修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1.对于一节“好课”的思考。什么是一节好课呢?通过研修,在我看来,只要有敬业精神的课,只要有提高的课都均可称之为“好课”。
2.对于创新教研方式的思考。教研是教学研究的简称,重“教”轻“研”不称之为教研。反思过去的教学与思想,我要坚持过去的好的优良的传统,一改过去的不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尽力做好以后的教学教育工作。
3.这次研修使我从其他的学员身上学到了很多。他们的好学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们努力研修,认真思考。我对他们非常钦佩,在他们身上我认识到我的不足,我就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弥补自己的不足。4.通过此次研修,我认识到做为一个教师必须终身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更新我的知识和教学理念,我才能胜任教师这一角色。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各级教育专家的专题报告,有小学高级教师的教学展示,通过理论学习,教学观摩,这些天的学习,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带着一颗好奇心和种种疑问,我走进了培训课堂。课堂上,专家们精彩的讲座一次次激起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我的反思。在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对话中,我收获着专家们思想的精髓,理论的精华。听了教授的讲座,我进一步体会到了参与式教学的重要性。知道教师组织活动的能力对于课堂参与式教学的意义,在教学中,多创造互动机会,让学生与学生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教授的“语言学与小学语文教育”强调了教师语言艺术的重要性。语言艺术中的趣味性不容忽视,因为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需要有趣的东西来吸引他们,带有趣味性的语言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就能更好地进行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教师要将自己的课堂语言“说准、说清、说精、说好”。听了教授的讲座“美育与小学语文教育”,让自己一颗困顿的心顿时恍然大悟,激发了我探索语文教育中美育因素的兴趣,同时听教授的讲座,也是在享受一种美。教授主讲的“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为我点亮了儿童文学的起航灯,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儿童文学的趣味性,感受颇深。听了教授的讲座“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有效教学策略”,让我对小学各学段阅读与习作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有效教学策略有了更多的认识,为自己理清了各学段的教学思路。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实用信息技术”的培训,我明白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重要性,学会了制作简单的ppt课件及如何在课件中加入影片、动画等。通过教授的指导,我对新课程小学语文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对备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说课、评课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为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许多困惑寻找到了答案。
在培训中无论是每一次的听课学习,还是听专家的课堂教学展示,都让我感受着新课程理念的和风,沐浴着新课程改革的阳光。我异常珍惜这样的机会,因为他们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教学案例和资源,让我从自身出发寻找差距,反复的琢磨和钻研,不断的反思和总结。对我来说,短短几十天的骨干教师培训,不论从理论还是教学上,都是一个让我锻炼和进步的有效良机。在交流过程中,我也积极参与交流讨论,聆听感言,交流自己的心得。从每一次的观摩学习中,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艺都能有一次革新和飞跃,让我对教学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我很幸运地参加了这次教师国培在线研修学习,观看专家与老师讲座的视频:一个个生动的教学课例,让我更加贴近了课堂;专家们精辟独到的分析又使我知道了教学中应该注意什么,哪些细节需要扬弃,哪些地方需要改正。特别是在语文作业布置、批改上我有更深刻的认识。我认真完成自己的作业,研修日记,阅读了大量的文章,深刻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这次培训,受益良多。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去引导、组织学生,同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他们的主体性;课堂该是鼓舞人心的: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清晰的尊严感,能使学生找到自信。要改变只灌输知识,只注重知识传授、对学生进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把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在评价手段上,要打破原来传统教学的只重分数的终结性评价,要把形成性评价作为平时检查、督促、鼓励和评价学生的主要手段,充分发挥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的激励机制。
教书是为了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教书和育人是一致的。我们所说的育人是包括知识的传授,品德的形成,身心的健康发展,是全面的培养一代新人。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书的过程就是全面育人的过程。教师作为学生的启蒙者和引路人,与学生接触频繁,关系密切,必然造成他们仿效的主要对象。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烙印和影响将在他们身上长期滞留,甚至一辈子都难抹去,这也说明教师的言行决非个人私事,而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力量。这次培训,为我打造了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为我提供了一个提高的机会,一个充实自我的机会。让我感受到学习的路还很长,但我对教育教学充满了信心和希望,虽然培训已经结束,但终身的学习还在继续。这次培训,就像冬日里一抹浓浓的绿意,带给我无限希望。同时让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的收获的非常多,它大大提高了我对于课改的认识。对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必定有很大的帮助。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处处以身示范,积极主动承担各种教学任务,与学校其它教师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第二篇:浅谈小学语文实效性阅读与写作
浅谈小学语文实效性阅读与写作
众所周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内化吸收;写作是运用,是外化的表达;阅读和写作既相互促进,又相辅相成。但在教学实践中,有些学生读了不少文章仍写不好作文,究其原因,一是没有用心去读,没有真正理解;二是没有解决好读与写的关系,这就需要教师在训练写作过程中巧妙的加以引导,以人性化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对读与写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消化吸收,从而达到读与写的有机结合。如何有效地进行阅读和写作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分别从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改善阅读和写作、寻找二者的契合点,使之有机结合,走读写一体化道路的方法。
一、方法得当,游刃有余
在一般阅读课文的教学中,应该力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按照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最后由教师“点拨引导”的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就是让学生先把课文“读一读”,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能发现问题,做到整体感知课文所要表达的一个大概意思是什么;然后让学生“想一想”作者写这些内容的目的是什么;再“议一议”,不仅要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还要“议一议”你对哪些问题或哪个句段、人物、环节感兴趣,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最后教师针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引导,使学生不仅能解决课文中的问题,而且有一个明确的阅读思路,掌握了这种阅读方法,学生对阅读课文的理解会感觉轻松许多。以前那种教师满堂讲、满堂 问的注入式教学方法需要5课时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只需1课时学生就能轻松驾驭。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感到阅读量的不足,因此,他们的阅读内容就会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他们需要从课外读物中获得阅读知识,汲取丰富的阅读营养。
例如,在学习了《七颗钻石》这篇童话故事之后,同学们主动找来许多童话故事进行阅读。《大灰狼》、《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许多童话故事和故事集纷纷在同学们中传阅。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扩大了学生们的阅读量,还大大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更可喜的是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一个大幅度的提高。
二、学读与学写的关系
叶老主张“听说读写宜并重”。在阅读教学中不只教读,也要教写,要克服“跛脚”现象。在学校开设的课程中,多数学科都有教科书,都需要阅读。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其他学科“读”是手段,了解学科知识,培养学科能力是目的,而语文学科以培养阅读能力为己任。
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不仅昭示着写了什么,而且昭示着怎样写。以往阅读教学效率低,不仅表现在学生阅读能力不强上,还表现在读写分离、只管读不管写上。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读中悟写,从读学写,由句到段到篇。这样做,既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又能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如,低年级,在熟悉句子表达形式的基础上仿说、仿写。中年级,熟悉并学习在表达中使用过渡句;学习用“总——分”或“分——总”的段式写一段话,学习按时间顺序,了情发展顺序写短文。高 年级,学习课文中的写法写人、记事、插景、状物,写说明性文章等等。除了写规定的习作,要重视结合阅读教学,进行经常性的练笔。如,写读后的感受,就课文进行续写、扩写、改写。
三、学习途径: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课内学习,时间有限,内容有限,所得有限。而母语学习资源无限,机会无限,发展无限,正所谓“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
新课程提出一个重要的思想:学习语文要两条腿走路,既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要引导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开展课外阅读,是加强课外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课外阅读越早开越好。教师要把课外阅读指导为份内之责,长抓不懈。首先指导学生读绘本,读注音读物,再读纯文字读物。与教科书配套的《同步阅读》,是较好的课外阅读入门书。教师要经常推荐适合的读物,指导阅读方法,特殊是读整本书的方法;指导学生摘录好词佳句,做卡片、写读后感;提倡师生共读、系子阅读;定期组织班级读书会,开展读书评选活动。长期坚持,学生定会感受阅读的乐趣,尝到读书的甜头,进而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一旦读书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无论在阅读能力的提高上,还是在学习潜能释放上,都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广 的自然和多彩社会中学习语文,也是重要的途径。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鼓励学生投身自然、拥抱社会、丰富阅历、增加体验。只有走出校门,才知道学习语文的 3 天地有多么宽广,运用语文的机会多么频繁,并从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读写结合,不限于读什么就写什么,有时可以先说、先写后读。如:四年级下学期提倡学生读课外读物,让学生写读书笔记,当时学生写的各式各样,找不到规律,这时我在课堂上运用情景模式巧妙的导入,引导学生阅读了《读书笔记一则》后,对于如何写读书笔记,学生有了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一时间,茅塞顿开,兴趣倍增。除此之外,结合作文,让学生阅读有利于写作的书籍,也是一种以写促读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中寻找灵感、寻找写作的方法和途径,同样能收到以写促读的良好效果。
由读到写是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升华。这里说的写,并不是说写写生字、写写课文,而是从大语文教学观来考虑。从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写句子,到中年级的写片段,再到高年级的把人物、动物、活动、事件等写具体,这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语文教师耐心地、持之以恒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他们养成勤于动手,勤于练笔的习惯,逐渐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因此,兴趣的激发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以教材为突破口,找准聚集点,捕捉契机,依据学生特点,灵活变换角度,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并把学生引入情景,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萌发求知欲,吸引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延伸。
例如,我在指教《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针对第四自然段的写 作特点,让学生学习用“总——分”的段式写一段话。于是我便根据学情,决定在课堂上现场写作。先让学生现场滑活力板,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亲身体验或感受写一段话。在课堂的小练笔中,学生的作品让人耳目一新。现摘录一篇,一养读者
再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之前,老师先布置学生观察家乡的景物,使学生明确了作者按四季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小兴安岭的喜爱赞美之情。借此让学生用文中学到的方法,按一定顺序写一处家乡的景物。所写的有家乡的小河、家乡的柳树、家乡的果园等,他们不仅写出了景物特点,而且写作顺序也很明确,表达了自己的真挚感情。
三、读与写的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学习一种方法,往往不是一次练习就能掌握好的,只有读读写写,写写读读,在反复交替的训练过程中,逐渐强化和内化,才能掌握一时难以掌握的东西,最终转化为能力。一是注重摘抄与积累,把书中的好词、好句拿来为我所用,让学生把课文中或课外书中学到的优美词语、句段整理并背诵积累,加以运用。二是仿写训练,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仿写是化别人的内容为自己所用,需要指出的是,仿写绝不是抄袭,也不是照抄照搬,而是认清其超越自己的佳处,领会其精神和风格的基础上有选择的“拿来”。
总之,阅读与写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同鸟之双翼、车之双轮,要同等视之,不可偏指,方能使小学生读写能力稳步提高。【参考文献】
赵振民;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协同关系 [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年07期
余敏;试论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关系 [J];卫生职业教育;2003年03期
蔡银;在阅读中学会积累 [J];阅读;2005年04期
林海英;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共性与个性的和谐发展 [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年03期;26-28
第三篇: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方法探讨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方法探讨
摘要:阅读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即书面表达,也就是“写”。“写”是要求学生用学习的知识,对自己平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通过书面形式表达出来。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读,还要教给学生作文。可见读写这2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教学只有读写结合,促进阅读,阅读和写作的结合,才能使读写相得益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在新课程背景下,由学生从阅读中领悟写作,通过阅读与写作,充分发挥阅读和借鉴的仿效作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以下尝试:
关键词:阅读;写作;结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045-02
1.善读课文,以读带写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而“写作”始终是语文教学的关键。从低年级写句子,写单词,到中年级的写片断,以至高年级写篇章,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写作是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反映,但是写什么,怎么写,这是每个老师和学生都必须面临的一个困难的话题。
我们知道,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是输入和输出。阅读是一种吸收的过程,在很多方面,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从阅读到吸收营养。读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思维的辩证思维方法,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审美素养;读能帮助学生见到各种因素造成的难以亲自看到和听到的东西,使学生拓宽视野和积累知识,提高文化素质;读可以让学生接触许许多多的文章风格和品种,为写作提供参考。更何况有的文章就是在传授写作的原理和方法,告诉读者写的规则和方法,把这些巨人的肩臂,作为向更高目标攀登的阶梯,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会得到改善。所以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应注重以阅读与带写作。
通过以阅读带写作,尤其是善阅读,重心是摹写。拿《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来说。首先我们应该熟读这篇文章,对语言文字的感知。通过读可以和文中的句子、段落与文字接触。然后,就会对文章的思想内容有所认识。作者写故乡的杨梅是为了抒发他眷恋家乡,对家乡一草一木深深热爱的感情。
其次,我们看作者是如何表达怀乡之情的。为了表达怀乡之情,作者选材很巧妙,结构是非常清楚的。选材上,作者以小见大,用杨梅来寄托自己的感情。结构方面,作者围绕“爱”一字做文章。开头就饱含深情地道出:“我爱故乡的杨梅”,总领全文。然后从2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描述。一是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了杨梅树,来表达“爱”之情。二是写杨梅的果实。写杨梅果时又通过两种方式。先总述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都讨人喜爱,表达喜爱的情感。后分述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作者在这里不仅把杨梅让人喜欢的理由写得很清楚,而且采用了一系列色彩饱满的形容词。如:“细腻、新鲜、柔软、红嫩、酸、甜、香”等,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爱”。通过对这2个过程的阅读,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达到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最终达到善读。
读书只有达到善读的地步,才能对学生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具有指导意义。如果学生做到了善读,那么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阅读中学到的方法,学习写一处景物。要把握情景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展开丰富的想象,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达到以读带写这一教学的目的。
2.加强课外阅读,进行阅读与写作训练
让学生更多的读生活,写更多关于生活的题材。课外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的训练,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够捕捉到更多的信息,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例如: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一定要坚持一边读书,一边做笔记;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日常生活,并坚持日记、周记。这样的培训也能达到阅读和写作的目的。古人把阅读比作根,把作文比作叶子,根深才能叶茂。这一形象隐喻表明,阅读是学生写作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而阅读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作者的意图和表现方法的能力。引导学生认真审视身边的人、事、看社会、看家庭,让学生把这些当作写作的材料,从课外阅读中学习了同样令人振奋的语句或技巧。对学生来说,把自己的东西放在表达的练习中是很容易的。将所读的书与生活中所感受到的获取的材料结合起来,学生们就不再害怕写作文,作文能力也就得到提高了。
3.加强阅读和写作结合,鼓励缩写、仿写、随笔写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读和写是一种好的方法来鼓励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缩写、仿写作文。缩写是让学生根据课文的中心思想,让学生以自己的语言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浓缩,用简短的篇幅来表达作者的主旨。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仿写就是让学生模仿范文的风格,结构,表达等,以相同或相似的主题写。仿写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例如,在《庐山的云雾》这课中描写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时,从上到下的视图描述,从山头到山腰再到山谷,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展现芦山的云雾的形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观察顺序和修辞手法,学习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作的方法来进行仿写训练。随笔写作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要抛的一个主题或题材,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练习写作。随笔练习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以《黄果树瀑布》一文为例,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在认真学习课文时,即兴以自己的家乡美景为题作文,通过这样的随笔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只局限于一种教学方法,不能把读和写分离,以学生为基础的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用最适合学生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总的说来,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阅读和写作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读有利于写作,写作也需要阅读。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阅读、生活中所涉取营养,通过借助学到的手段和技巧,运用到作文中去,反过来,才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要把“读”和“写”的有机结合,不仅有利于阅读,而且也有利于写作,阅读和写作能力便会相辅相成、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何万祥.关于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反思[J].内蒙古教育,2013(22).[2]徐蓉蓉.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浅见[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4(18).[3]许佳燕.对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02).
第四篇: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的结合探讨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是古人在阅读与写作上的经验之谈,形象的描述出了预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即阅读是用来吸收,写作是用来表达。总所周知,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同时也是巩固掌握字词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还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而写作则是将阅读过程中所获得的语言、词汇、知识调动出来,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由此可见阅读与写作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这二者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本文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相结合等方面进行论述。1 增加小学生的阅读范围,拓宽阅读层面,提高阅读质量。写作的完成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的劳动,需要借助大量的阅读老灵活大脑,发展思维的逻辑性、形象性和创造性。在小学学习期间,小学生们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尽管通过这些年的改革发展,小学的阅读教学已经有了更整体性与系统性的改变,但是毕竟在整个阅读的内容量和质量上还是有狭窄的方面。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与发挥[1]。当今社会的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责任就不单单是抓好课内的阅读教学,同时要注重课外阅读的训练,尽可能的拓宽小学生的阅读量。第一,选择从已有的教学材料入手,将每单元教学中设计到的作家,作品介绍给同学们,可以作为一些课外作业,将其布置给学生,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通过这样的方法将课堂上涉及到的阅读延伸到课堂外,从而降低课堂教学上的局限性,并且还能加深学生对单元教学中的文章进一步理解,真正的一举两得。第二, 选择一些国内外的名著和优秀的文学作品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教材。名著无论在影响力还是在内容和思想上都有着其丰富而深刻的力量[2]。作品中无处不蕴含着作者的独到见解与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学生们通过阅读世界名著能够快速的成长自身的写作能力,同时其对同学也起到了很好的熏陶作用。第三,选择鼓励同学们订阅和借读一些国内高质量的文学刊物,加大对报章杂志的欣赏,这也是提高小学生阅读水平的一种有效的途径。这些正在发行中的刊物不同于读物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读物往往具有很强烈的时代气息,语言的表达充满了生命力,反映的是当代学生、当代社会的特点。2 科学的指导小学生的使用有效的阅读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当今社会许多学校的教育还停留在应试教育上,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已经很大了
第五篇:儿童写作心理与小学语文教学
《儿童写作心理与小学语文教学》课程中,解除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作文
所谓在情境中作文,就是把 情境引入作文训练全程,由“情境”到“作文”,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体验、表达、修改,进而以“情境”促“作文”。
(二)读与写结合,启发学生从读中悟写与学写
将读与写紧密结合,指导学生从阅读中悟写、学写,这是促使学生爱写、会写、能写的又一重要举措和途径,也是我国宝贵的传统作文教学经验。
(三)先放后收、缓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作文并享受成功
“放”,就是让学生不受束缚,放胆作文;就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经验,自拟题目,自选题材,自定形式,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完全随着性情发挥;就是对作文的时间和场合,都可以不作整齐划一限定。“收”,就是遵循写作的一般规律和方法,从斟词酌句到布局谋篇,绳之以规矩,加之以约束,认真推敲琢磨,精益求精。
我现在担任三年级语文教学。我在教学实践中 , 大胆尝试“以真实生活为情境,指导学生观察、作文”
如,我抓住班上中队干部和班干部改选的机会,教学生办黑板报,以便让全体学生都知晓此事;接着,将班上欲竞聘班级和中队学生干部的海报张贴出来,发动学生积极竞聘,并在家长的指导下撰写自荐书;举办就职演讲活动前,鼓励并指导学生写好演讲稿„„这样,通过创设一个个真实生动、自然连贯的情境,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心态中主动领悟写作要领,在跃跃欲试的氛围中进行愉快练笔,在主动求助指点、企盼获取成功的心境中反复修改作文。于是,学生既愉快、高质量地完成了作文任务,敢想、敢说、敢为、敢闯的个性品格同时得到了培养和张扬。可以说,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便会得到很好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