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研写作经验心得体会
教研写作经验心得体会
谈谈我们的“教研写作”基层学校教科室的工作,以什么为抓手?老师们撰写学科专业论文,职称评定有要求;学校的课题研究,有上级教育科研部门进行开题和结题论证,乃至还有中期检查,学校教科室只需配合。
近十年来,我们学校坚持不懈地把“教研写作”作为教科室工作的主要抓手,取得了一些成绩,尝到了一点甜头。老师们的教育视野日渐开阔,读书氛围逐步浓厚,写作水平不断提高,获奖和发表的文章逐年增多,学校的教育科研课题从一片空白到现有在研三级课题十一项,等等,这一些成绩的取得,“教研写作”功不可没。
那么,何谓“教研写作”?
实际上,我们开展“教研写作”评选活动,也不是一下子想到的,而是有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xx年上学期始,我们开展了“校内教研论文”评选活动;xx年上学期,为促进老师们把学校下发的书籍和有关学习资料消化吸收,我们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了“读书心得体会”评选活动;xx年下学期,学校申报了《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研究》课题,课题组在全校班主任老师中开展了“班主任工作案例”评选活动。
自xx年上学期,我们把“校内教研论文”评选、“读书心得体会”评选、“班主任工作案例”评选整合起来,统称“教研写作”评选。xx年上学期,有老师提出要搞“校本小课题研究”,也将其纳入“教研写作”评选。至此,对“教研写作”的内涵,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面,我们有了如下理解:
1.从功用上来理解
“教研写作”评选活动是一个群众性的、基础性的平台。所谓“群众性”,是指全体教职员工,不仅仅是指专职教师。所谓“基础性”,是强调行动,强调身体力行,要开步走,要迈步行,要由此出发,至于水平、水准如何,并非第一重要。任何高远的目标都有一个出发的基点。教育是一种生活,这是杜威早已经说过的话。朱永新认为——
教育就是生活,但我们更认为它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教育必须确保受教育的个体生命获得充分的成长,必须实现社会对于一个未来公民的希望。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又不是简单的生活,而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生活。这种教育生活,又不能等同于学校教育生活,如在家庭里父母和子女的沟通,在职业生涯中每个人的学习,都可以视为教育的生活。所以,我们理解的教育生活,应该是面向男女老幼、从坟墓到摇篮的全人与全程的。
我们认同朱永新的观点,把教育理解为:面向男女老幼、从坟墓到摇篮的全人与全程的。这样,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将“教研写作”理解为面向全体教职员工的,而不仅仅是面向专职教师的。学校的后勤保障人员、行政科室人员、各级领导,都可以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教育感悟,这些关于教育生活(面向男女老幼、从坟墓到摇篮的全人与全程的)的文章,对他人有启示作用,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借鉴意义,同样可以参与“教研写作”评选活动。当然,用心工作、潜心读书、认真思考是提高文章质量的前提。“教研写作”评选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很好的交流。
通过“教研写作”评选活动的开展,提高教职员工的服务水平是长远目标。而我们现实的考量是:每年或每学期,上级教育科研部门有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评选、教育理论论文评选、职业教育论文评选,还有其它教育行政部门、各级教育学会举办的论文评选,等等,“教研写作”评选活动可以起到“备用库”的作用。
2.从类型(内容、体裁)上来理解
从我们的“教研写作”之名称由来,我们大致可以把“教研写作”的作品类型概括为:
教育教学论文;教学后记、反思,课堂实录;教材解读;读书心得体会;教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案例;教育随笔;校本小课题研究提出的问题和研究成果;教育叙事研究作品;等等。
我们对教研成果的表达方式的理解,既不窄化,也不泛化,更不神化。所谓窄化,是认为教研成果只能是论文而且还必须有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所谓泛化,是把过多的东西装入教研成果这个框,比如语文老师的无关教育的下水作文,教学总结、报告,工作计划,等等;所谓神化,是指把教育科研看得太神秘,认为自己不会写文章(这在年轻老师比较常见)。
此处,我们注意了五点: ①本科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不允许参评。
②在研的课题研究产生的成果,鼓励参评。“教研写作”评选活动支持课题研究工作,为其拓展获奖途径。但已经结题的课题研究成果,不准参评。
③关于校本小课题研究,我们简化了程序,学校的规模不大,无需什么开题、结题论证,但提倡教师之间跨学科跨部门联合,基于本校,立足本校,为了本校,提出好的问题,并扎实地开展研究工作,所产生的成果可以直接参评。
④关于教育叙事研究,提请老师们适当参阅有关资料(如:刘良华教授的《教育叙事——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途径》)。
⑤不提倡纯粹的精深的学科专业论文(这样的文章如果投递出去,学科专业刊物采用的几率很大,这也正是我校“教研写作”的基础性之所在)。
3.从字面上来理解
从字面上来理解,“教研写作”是关于“教研”的“写作”。
既然是关于“教研”的“写作”,那么“读书心得体会”所读之书就主要是教育理论书籍,参评的“读书心得体会”应该是阅读某一部(篇)教育理论名著的心得体会,应用某一种具体的教育理论的体会,“教育随笔”应该关注某一个教育热点问题的讨论,对教育理念、观念的锤炼,等等。
4.从关键词、句上来理解
对我校“教研写作”的理解有以下关键词、句:
①源自本人:亲身的实践,自己的思考。②立足本校:对本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有指导、借鉴意义。
③呈现与锤炼:教师对教育世界、事件的呈现,和对教育理念、观念的锤炼。④关注与聚焦:关注教师内心的变化,聚焦教师生命状态的理解和调整。
⑤发展与成长:体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和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个人的成长历程。等等。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坚持公正,先对经过初选的文章编号登记,再将文章上的作者信息用刀片挖去,进行匿名评选。
总之,我们的“教研写作”期待全体教职员工多实践、多读书、多思考、多写作,关注自己内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到最佳——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20nn年12月1日
第二篇:教研写作经验心得体会
教研写作经验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谈谈我们的“教研写作”基层学校教科室的工作,以什么为抓手?老师们撰写学科专业论文,职称评定有要求;学校的课题研究,有上级教育科研部门进行开题和结题论证,乃至还有中期检查,学校教科室只需配合。
近十年来,我们学校坚持不懈地把“教研写作”作为教科室工作的主要抓手,取得了一些成绩,尝到了一点甜头。老师们的教育视野日渐开阔,读书氛围逐步浓厚,写作水平不断提高,获奖和发表的文章逐年增多,学校的教育科研课题从一片空白到现有在研三级课题十一项,等等,这一些成绩的取得,“教研写作”功不可没。
那么,何谓“教研写作”?
实际上,我们开展“教研写作”评选活动,也不是一下子想到的,而是有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xx年上学期始,我们开展了“校内教研论文”评选活动;xx年上学期,为促进老师们把学校下发的书籍和有关学习资料消化吸收,我们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了“读书心得体会”评选活动;xx年下学期,学校申报了《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研究》课题,课题组在全校班主任老师中开展了“班主任工作案例”评选活动。
自xx年上学期,我们把“校内教研论文”评选、“读书心得体会”评选、“班主任工作案例”评选整合起来,统称“教研写作”评选。xx年上学期,有老师提出要搞“校本小课题研究”,也将其纳入“教研写作”评选。
至此,对“教研写作”的内涵,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面,我们有了如下理解:
1.从功用上来理解
“教研写作”评选活动是一个群众性的、基础性的平台。所谓“群众性”,是指全体教职员工,不仅仅是指专职教师。所谓“基础性”,是强调行动,强调身体力行,要开步走,要迈步行,要由此出发,至于水平、水准如何,并非第一重要。任何高远的目标都有一个出发的基点。
教育是一种生活,这是杜威早已经说过的话。朱永新认为——
教育就是生活,但我们更认为它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教育必须确保受教育的个体生命获得充分的成长,必须实现社会对于一个未来公民的希望。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又不是简单的生活,而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生活。这种教育生活,又不能等同于学校教育生活,如在家庭里父母和子女的沟通,在职业生涯中每个人的学习,都可以视为教育的生活。所以,我们理解的教育生活,应该是面向男女老幼、从坟墓到摇篮的全人
与全程的。
我们认同朱永新的观点,把教育理解为:面向男女老幼、从坟墓到摇篮的全人与全程的。这样,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将“教研写作”理解为面向全体教职员工的,而不仅仅是面向专职教师的。学校的后勤保障人员、行政科室人员、各级领导,都可以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教育感悟,这些关于教育生活的文章,对他人有启示作用,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借鉴意义,同样可以参与“教研写作”评选活动。当然,用心工作、潜心读书、认真思考是提高文章质量的前提。“教研写作”评选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很好的交流。
通过“教研写作”评选活动的开展,提高教职员工的服务水平是长远目标。而我们现实的考量是:每年或每学期,上级教育科研部门有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评选、教育理论论文评选、职业教育论文评选,还有其它教育行政部门、各级教育学会举办的论文评选,等等,“教研
写作”评选活动可以起到“备用库”的作用。
教研写作培训心得体会1
初中思品 涂春晓
在上周末,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教研写作培训。作为一个青年教师,这是我参加的第一次系统性的教研写作培训,时间虽然,却让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首先,这次培训让我认识到了教研写作的重要性。
在这次培训前,我一直片面的认为,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教,教好书就是一个好教师。然而这次培训中,李代文老师的“表达,是普通老师与优秀教师的分水岭”却改变了我这一想法。表达分为言语表达和书面表达。教,只是言语表达的一种;写,才是更为重要的书面表达。只有“写”这个书面表达做好了,才可能实现普通教师到优秀教师的飞跃。其次,这次培训让我认识到了教研写作的普遍性。
以前,我把教研写作看作一种“高大上”的行为,以为非优秀教师、高级教师不能教研写作。现在我才发现,我以前的观点是多么的幼稚。这次培训,几位专家教师都讲到,教研写作的方式有很多,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学案例分析、写课题研究报告、写教育教学论文、写著作等。也就是说,凡是教育、教学、教研中的思、做、事、人、问题等都可以写。
另外,这次培训还让我认识到教研写作的知识性。
教研写作的形式虽然是多样的,但是想要写好一篇教研论文却也不简单,需要我们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包括原理知识、案例知识以及策略知识。如何获得这些知识呢?朱福荣老师告诉我们:教研写作从教研做起,教研则从学习开始,学习离不开读书,所以读书是起点——这是原理知识的获取途径。至于案例知识和策略知识的获得,王海洋校长告诉我们,准备一个笔记本,随时
记录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法、教学反思等,积少成多,经验和策略就形成了。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我收获不小,克服了对教研写作的畏惧感,初步建立了对教研写作的兴趣。虽然现在我还没有什么成果,但我相信日积月累,我一定能在教研写作中走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教研写作培训心得体会2
初中思品 涂春晓
这次为期2天的教研写作培训拉下了帷幕,但是我的思考还没有结束。在思考中,我突然发现,这几位老师所讲之处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告诉我们,在教研写作中要做到:多看、多思、多做、多写和多问。
1.多看: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教研写作也是一样,没有必要的知识准备,在遇到某个教育教学问题时候就会缺乏学术敏感性。多看,首先要看的是学科专
业类书籍,充实自己的学科专业素养;其次还要看管理类书籍,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在看书中,不仅要看别人写得好的地方,还要看别人写得不好的地方,及时进行反思。
2.多思:
在教育教学中,如有遭遇问题或者不理解的现象,要及时将问题、现象和自己的储备知识相结合进行思考。如果思考后,还发现自己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或者无法理解这个现象,那就要查找相关资料或文献进行研究。
3.多做:
当问题经过思考找到解决方法后,就要将解决方法应用于实践中进行摸索尝试。通过“自己的做”与“别人的做”相比较,通过对“做”中出现的问题的思考,通过对问题的逐一突破,可以积累自己案例知识和策略知识,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
4.多写:
尽管讲授如何写作的文章很多,尽
管累积的案例知识和策略知识很多,可是还是有些老师仍然不会教研写作,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坚持写作。坚持多写多练,虽然一开始会感觉下笔无言,但累积到后面,经过思维的磨砺,教研写作水平就会有所提升。
5.多问: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可能是由于思维定势,或者因为知识有限、眼界不够等原因,在论文写作完后,很多问题是自身所不能发现的。这就需要虚心向各位老师请教,换个角度,老师可以帮你看出很多问题,指出努力方向。
虽然我反思了这么多,但是我真正做到的还很少。在教研写作这条路上,我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条路或许不轻松,但坚持走下去就一定会成功。
名师教研心得体会
2014年12月7日,我有幸聆听了由黄爱华、强震球、罗鸣亮等老师的6节名师示范课和郑毓信教授的专题报告《数学教师的三项基本功》,黄爱华老师 的报告《课堂上的深度对话》;亲眼目睹了各位名师的教学风采,他们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育魅力,充分展示了新课标的教育理念,给我们指明的教育追求的方向。聆听睿智大气的名师课堂是一种享受,名师们以扎实的教学功底,精美的教学设计,灵动的教学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亲历中发现,在发现中提升,在提升中感悟,演绎出了别样的精彩,让我回味无穷!
原来听课时,我只关注精美的教学设计,而今年让我深刻感受到在教学设计背后,名师们对新课程的理解和把握。如朱老师课上特别注重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思考;他还特别关注学生的起点,学生会怎么想,会遇到什么问题。课上没有华丽的外衣,但步步为营,促使学生深层次思考。吴老师的课既有数学的“本质美”,也有思维的“流动美”,还有对话的“人性美”、结构的“简约美”。
至始至终,黄老师都关注学生的发
展,围绕一个问题,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妥之处,黄老师引导学生感悟,即时生成新的知识体系,还课堂给学生,还主体给学生,还差异给学生。
让学生走上讲台,使课堂充满情趣。
“大空间”不知是学生有了获得研究问题的时空,还包括它可能拥有讲台,获得自主表达、对话的机会。圆的认识一课概念多,而这些概念的学习更多地可以通过学习的自学来获得。黄老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圆的特征,有意识地安排了让学生自学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梳理这几个重要概念的核心词,获得对数学概念本质的理解。而表述这些概念的核心词过程中,让学生上台来讲述,这种通过“小老师”的方式,使课堂充满着自主学习与发展的情趣,让学生在动脑思考,动口参加讨论,用耳去辨析同学的答案的过程中提升概念的习得,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些概念的学习从模糊到清晰,学习效果
好。
课后,是我们最最敬爱的黄老师讲座,他新改编的《心太软》让在座各位都笑了,但笑脸后面的思考让所有人沉默了,沉默中响起黄老师激情洋溢的演讲,他超人的创新能力,他就如一块高能海绵,不断吸收一切可能的营养,身边人不经心的一句,因为他的不断琢磨,可能被他演绎成一个课题,佩服啊!讲座结束后,老师们还沉浸在黄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思考中,我相信,黄老师点燃的火把,会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大问题---大空间”的教学会在这片热土上传播开来!
初中化学研活动心得体会
旬阳县庙坪九年制张晓波
这次教研活动,首先是抽签决定上课次序,然后是教师精彩的上课、说课、评课。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这次教研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体会颇深。
一、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通过这
次活动,我觉得我们还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对于我来说,我觉得我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加强。如提高口算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二、不断完善课堂教学。应该说每一次教研活动,我们都会从中汲取很多好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说,很多老师在平日繁重的教学过程中,都在不断地的学习,琢磨,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从而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虽然我们的课本不变,但是我们的教学不是一层不变的。我们需要不断地改变、完善。精心设计课堂活动,注重实效。在教学中我们都追求一个目标——让学生学会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感受学习化学的乐趣,不能只搞花样,而没有实效。
三、重视评价,关注学生的情感
本次教研活动意义重大,既交流了经验共同进步,又增进了教师们的感情,同时体现了化学这门学科的特色。借着
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化学与我们生活的融合的重要性。此次活动为我在今后教学中指明了方向。
校本教研的心得体会
朱各庄第一小学 刘卓琳
十一位语文教师关于课题研究方面的发言,使我明白了“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成长就是成果”的科研理念,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要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树立“我的问题我面对”的意识,立足教学实践,选择真实而具体的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认真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完善,有效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使小课题研究成为促进“构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研究活动的重要辅助措施,从而逐步形成“课题从课堂教学中去选,研究到课堂教学中去做,答案到课堂教学中去找,成果到课堂教学中去用”,用小课题研究的成果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长期以来,教师闭目塞听,缺乏话语权和专业支持,教师独学无友、默默无闻,凭个体经验学习和工作。集体备课,校本教研后,这种状况会大为改善。越来越多的教师会利用教师研讨的途径,畅谈个人的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精选和积累自己最为需要的信息资源,改变着教师传承性个体性劳动方式下形成的学习和工作习惯。教师凭借先进技术建立起来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吸纳、扩充、整理和完善自己的知识,进行高效率学习。同时,在充分展示自我、参与交流过程中,能够促进我们学习反思能力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形成。
第三篇:教研写作经验心得体会
谈谈我们的“教研写作”基层学校教科室的工作,以什么为抓手?老师们撰写学科专业论文,职称评定有要求;学校的课题研究,有上级教育科研部门进行开题和结题论证,乃至还有中期检查,学校教科室只需配合。
近十年来,我们学校坚持不懈地把“教研写作”作为教科室工作的主要抓手,取得了一些成绩,尝到了一点甜头。老师们的教育视野日渐开阔,读书氛围逐步浓厚,写作水平不断提高,获奖和发表的文章逐年增多,学校的教育科研课题从一片空白到现有在研三级课题十一项,等等,这一些成绩的取得,“教研写作”功不可没。
那么,何谓“教研写作”?
实际上,我们开展“教研写作”评选活动,也不是一下子想到的,而是有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XX年上学期始,我们开展了“校内教研论文”评选活动;XX年上学期,为促进老师们把学校下发的书籍和有关学习资料消化吸收,我们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了“读书心得体会”评选活动;XX年下学期,学校申报了《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研究》课题,课题组在全校班主任老师中开展了“班主任工作案例”评选活动。
自XX年上学期,我们把“校内教研论文”评选、“读书心得体会”评选、“班主任工作案例”评选整合起来,统称“教研写作”评选。XX年上学期,有老师提出要搞“校本小课题研究”,也将其纳入“教研写作”评选。
至此,对“教研写作”的内涵,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面,我们有了如下理解:
1.从功用上来理解
“教研写作”评选活动是一个群众性的、基础性的平台。所谓“群众性”,是指全体教职员工,不仅仅是指专职教师。所谓“基础性”,是强调行动,强调身体力行,要开步走,要迈步行,要由此出发,至于水平、水准如何,并非第一重要。任何高远的目标都有一个出发的基点。
教育是一种生活,这是杜威早已经说过的话。朱永新认为——
教育就是生活,但我们更认为它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教育必须确保受教育的个体生命获得充分的成长,必须实现社会对于一个未来公民的希望。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又不是简单的生活,而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生活。这种教育生活,又不能等同于学校教育生活,如在家庭里父母和子女的沟通,在职业生涯中每个人的学习,都可以视为教育的生活。所以,我们理解的教育生活,应该是面向男女老幼、从坟墓到摇篮的全人与全程的。
我们认同朱永新的观点,把教育理解为:面向男女老幼、从坟墓到摇篮的全人与全程的。这样,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将“教研写作”理解为面向全体教职员工的,而不仅仅是面向专职教师的。学校的后勤保障人员、行政科室人员、各级领导,都可以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教育感悟,这些关于教育生活(面向男女老幼、从坟墓到摇篮的全人与全程的)的文章,对他人有启示作用,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借鉴意义,同样可以参与“教研写作”评选活动。当然,用心工作、潜心读书、认真思考是提高文章质量的前提。“教研写作”评选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很好的交流。
通过“教研写作”评选活动的开展,提高教职员工的服务水平是长远目标。而我们现实的考量是:每年或每学期,上级教育科研部门有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评选、教育理论论文评选、职业教育论文评选,还有其它教育行政部门、各级教育学会举办的论文评选,等等,“教研写作”评选活动可以起到“备用库”的作用。
第四篇:写作经验
高考作文预测 人文关怀话题受关注 http://.cn2011年06月06日 10:23长春《城市晚报》
考作文分数(60分)在高考(微博)总分中所占40%的比重,比例份额较大。本报开通“高考作文预测热线”以来,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很多老师、大学生和市民,都积极地参与高考作文预测,说出了自己心中高考作文的考试方向。
倾向对成败的思辨
“我认为今年高考作文会趋向理智与激情、信心和冷静。考察考生对成败的思辨,考察考生积极向上的思想和选择正确方向的能力。要求考生能站在民族和国家的高度,看待周围的生活和人事。考题的形式可能会和以往一样趋向于材料作文。”市民高女士说。
高女士建议考生,作文一旦选好体裁,就要规范,千万不要弄成“四不像”。同时也可以引用一些名言名句等,增加自己文章的底蕴。
多关注人文关怀类作文
在出版社工作的吴先生认为,“从近几年的高考题目看,很多都是有关人文内涵的主题,今年有可能继续保持对人文的关怀,因此考生准备今年高考作文时,建议考生多关注文化素养、人文关怀方面的文章。”
吴先生建议,考生可以把自己以前写过的作文中优秀的篇目或段落梳理总结一下,也可以关注历年来的高考范文,学习人家的思路。(记者 郭美佳 实习生 贺珊珊)
第五篇:校本教研经验
初中数学校本教研感悟 回龙镇中----杨拥均
校本研究是提高教师教育科学理论素质的必不可少的经常性工作,也是更新教师教育观念的捷径。更是教师获取教育信息的重要渠道。在新形势下,学校的内涵发展,始终要靠拥有一支科研意识强、业务娴熟的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队伍。课题研究将在学习、思考、实践、总结、理论这些环节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它可以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教师创造更多学习机会,让教师在实践过程中脱颖而出。
通过校本研究本人有如下感悟: 一.建立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课题研究正是从关注教师在教学常态形式下关键性教学问题入手,结合教师发展的阶段需要和新课改的特点,不断传承原有教研优点。以年级为单位的主题设计(就像本次活动一样),既能保障和促进全体数学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又能促进教师在反思中提升自我,在互助中发展自我,在专业引领中完善自我。还能注重教师在参与中的行为跟进,发挥校本教研的作用,实现以教研活动为载体的教师与学生、学校共同良性发展。
我希望以主题性数学教研活动为起点,强化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整个过程的意识,更好地审视数学教研组原有教研活动的优势与不足,吸收先进的教研理念,达到对数学教师良好培训的要求,以形成组内良性教师的培养与全程运行机制,为教师的可持续专业发展创造条件。
二:关意教师的真实需求。
通过平时的交流了解,教师有如下两大需求:
1(1)有能力提高的需求如:强化和反馈教学信息;实施教学策略;了解和分析学生;驾驭教材;设计教学方案的能力。
(2)也有课堂教学能力不足的需求如:处理偶发事件;制作和演示教学课件(这一点以前特别突出);组织调控教学过程;运用教学语言的能力。通常除自身的素质和水平外,还有就是新课程理念的冲击和影响,教师本身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再者就是要了解教师更确切的需求,包括教师需求的内容和开展的形式(如讲座、讨论、课堂观摩与评析、撰写读书笔记以及开展教学研究等)。三.在教学中注意解决常见困惑
1.如何合理制定“三维目标”,尤其是“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时只注重了过程而忽略了方法。
2.如何提高教学情境的创设的有效性; 3.怎样更好地把握例题的教学与展开;
4.对于学生的“合作学习”,怎样操作才更有效; 5.如何提高练习设计与学生训练的有效性; 6.课堂提问怎样设计才更合理; 7.如何准确把握概念教学。四:合理对教材与资源进行综合运用
有时对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不准,若讲深了,超范围;讲浅了,又怕变化多端的习题学生不会做。学生都喜欢新教材,但大多数对插图感兴趣,只有少数的学生对文字感兴趣。同时其它硬件条件达不到要求教材中的主题图、配套 光盘等教学资源,只能作为一种“摆设”。这些结果使我认识到要解决教学低效的问题必须从研究教材的使用开始做起。五:关注课堂教学对比,提升学生综合学力
课堂教学是课题研究的基地,在备课中探究,在上课中研究,在反思中深究。第 一 : 备课时,从网上找到人教版全套电子教材,把它与其它教材进行比较,吸取两套教材之所长,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课后及时记录课堂上出现的有价值的案例并进行反思,积累实践经验。
第二:在听课时,时刻关注教师对教材的使用情况,课后把自认为不合理的地方提出来,有针对的进行教学反思和听课记录,这是最丰富翔实的研究资料,这样做能够把教学心得与感悟记录下来,丰富我的研究材料
第三:课后还做一些对比工作。如:
1.截取自己或他人一个课堂教学的横断面,即教学流程中的细节对比,如:导入、结课、课堂评价、问题设计等。
2.思考如何更好把握学生心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展开新知教学;注重学科渗透以及知识的关联性、整体性、和开放性的设计等。
3.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应用性问题的设计;关注数学抽象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的教学情境设计等。
六.提高课堂合作交流效率的探究
1.组建合理的二人或四人小组,创设有效的数学交流条件
四人小组的按前后四人,二人小组按同桌,这种组内,组间的原则进行分组。
2.重视引导方法,提高学生的交流水平(1)分派学习任务和要求,(2)合作学习以检验成效。3.提出进行高效“合作交流”的几点策略:
(1)关注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2)关注开放、探究的学习内容进行合作交流。
(3)选择活动性较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学习内容进行合作交流。(4)关注课后练习,选取综合性较强的习题进行变式练习。(5)关注能构建多向、动态的交流形式的学习内容。
总之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不断反思,大胆探索。因为校本教研带给我的除了一些显性的研究成果外,更重要的是带来了研究观念上的转变。原以为科研是游离于教学以外的负担,经过这个课题的研究我感受到科研是为教学服务的,研究自己困惑的并且感兴趣的问题就像解一道数学题,越是不会越想研究,经过不懈努力找到了题目的解题方向或方法时,那种喜悦真是无以言表。其实备课、上课、反思是我们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何不通过一个课题研究把这些工作整合为一体,边工作边思考呢?我觉得自己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的引领,已经有了初步的科研意识,但我要继续努力把校本教研搞好,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