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五三一”教学模式论文--程晓伟
实施“三五三一”高效教学模式
在高效课堂改革中,“效”很重要。这个“效”,一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高效率,二是指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益,三是指高效课堂改革带动教育改革所生发的高效能。只有在教师指导下的高效率的学生学习取得了高效益的回报,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锻造各方面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丰富的情感,满足终身发展的需要。因此,我校推行“三五三一”教学模式,力图在课堂中取得最高效益。“三五三一”教学模式始终贯穿于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中;“三”指“三次集体备课”,即:主备教师备课、备课组备课、任课教师课前备课。“五”指“五环节”,即:明确目标、自主学习、交流展示、点拔提升、训练反馈(当堂达标)。第二个“三”指“三步巩固完善”即:创新课外作业的形式、拓展渗透、课后反思。“一”指“一灵活”,即:各学科、各年级、各课型在母模式的前提下,可以灵活运用,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也可以创设各种与母模式相适应的子模式。
一、如何构建“三五三一”高效课堂
(一)备课求“实”-----预设、生成,相辅相成。
作为一名教师,在备课前要吃透教材,力求备课准确到位,做好课堂教学预设。而“三五三一”教学模式要求课前三次集体备课:
1、主备教师备课。教研组长同备课组长在开学前确定各章节、单元主备教师和审核人,主备教师必须提前一周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设计学习程序并将初备稿交备课组长审核。
2、备课组备课。组长审核初稿后,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按集体审核意见将初稿审核后交审稿人审查,最后,由备课组长将审核后的备课稿和导学案交分管领导审定,制定成正式文本。
3、任课教师课前备课。任课教师对备课稿和导学案进行阅读理解,结合本班学情,进行补充,并融进教师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充分讨论明确编者意图,明确每节课所学的知识点、知识块在整个单元、整册教材、整个学段所处的地位、作用。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都做到心中有数。当然,教材是专家编的供学生学习的材料,内容单一,片面,所以教师不能完全依赖教材,照本宣科。可以将相关的课外材料引入课堂,使现有的课本与课外的材料相互补充,使我们的课堂更加有血有肉,更加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教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我们在三次备课过程中需要科学重组教学内容,大胆的改造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为生所用”。
课堂教学需要预设,但也不是按部就班,连说开场白、过渡语、结束语都预设好,甚至将语气、手势、表情都事先设计好了,这不是教学而是演戏。同时,过度强调现场生成教学,可能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就到哪里。预设与生成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去完成预设的目标。在三次备课过程中我们应当层层考虑到这一问题,力求做到备课备到实处。
(二)课堂求“活”-------形式、方法,把握有度。只有确保课堂教学高效,才能带来教学质量的高效。这就要求我们在“活”字上做文章。“三五三一”教学模式,在课中阶段要求的“五个环节”及课后要求的“三步巩固完善”都力求做到灵活多样。而最后的“一灵活”更是强调整个模式的运用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结合实际,灵活多变的。
1、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依据学生特征选择教学方法;根据学科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依据教师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依据时间标准选择教学方法。
2、活跃的教学状态。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学和练,学习目标由学生确定,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内容让学生总结,方法让学生归纳。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3、科学的学法指导。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教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善于为学生创设提问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
4、新颖多样的教学反馈方式。
创新课外作业的形式。可以有游戏类作业、设计类作业、创作类作业、探究性作业,如准备性作业、调查、资料搜集、现场考察、参观访问等等不同形式。让学生把身边的数学知识、学习中发现规律和疑问等及时记录分析,定期互相交流、互相评价。当然,课外作业的设计除了以上情形外,还有很多的类型,同时,这些类型的作业也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彼此包含的。
形式和方法层出不穷,开辟了课堂教学的新空间,但要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务实高效,还必须有度。如: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常见的学习形式已被广泛地引入课堂,并成了新课程课堂的标志。有位老师在上《花钟》一课时提问:“花儿开放的样子是一样的吗?开花的时间相同吗?”请分小组讨论。教室顿时热闹起来,那位教师反而显得无所事事。有的小组讨论漫无目的,缺乏有效引导;有的小组只是优等生发言,其余当听众;有的小组只是象征性的说上几句。整个课堂看似活跃,其实是散乱的活跃、假活跃。毋庸置疑,小组合作教学方式
打破了过去师生交流的二维模式,构建了一个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的三维模式,但千篇一律采用一种形式就值得商榷了。其实,讨论问题必须是高质量、有探究价值的,而且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思考基础上,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方式的优点,才能使“活”发挥实效,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
二、构建“三五三一”高效课堂的意义
(一)高效课堂的构建,使原来死气沉沉的传统课堂焕发了勃勃生机。
传统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灌输——接受”,学生处于被动状态;高效课堂采用新理念,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踊跃发言,谈感想、谈收获。新理念让学生在“听中学”、“看中学”、“想中学”、“议中学”、“演中学”。这就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在交流中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学生处于主动状态,教师在课堂上关注的是每一位学生,关注的是学生的一切,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高效课堂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了学生能力。
(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做中学”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表演能力、合作能力;“想中学”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议中学”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答能力,“演中学”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是潜移默化的。
三、构建“三五三一”高效课堂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一)高超的课堂导学能力
高效课堂中的教师更为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会些什么和感受到什么等等。教师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板书也许是学生来写,总结也许是学生来说,但这依然是一堂好课,一堂学生“学”得好的课。
(二)准确地教材把握能力
高效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必定会引发学生形形色色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储备丰富的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不能局限于教材范围的知识,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三)灵活的课堂管理能力
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参与,热闹又是课堂纪律的大敌,如何能让学习在“热闹”中“有序”地进行,取决于教师课堂管理能力。
(四)机智的课堂环节把控能力
环节的设计能力要求教师不能完全按固定的设计环节进行,要富有弹性,以便随学生的表现来灵活调整,这取决于教师的随堂机智。
“三五三一”高效课堂活动,要求容易养成难。课堂让老师少讲,学生多学、多说;老师先不讲,只是告诉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内容,学生要将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索取,学生要动起来,还要在同学面前讲出来。学生要从过去的观众变成演员、当事人,要重建一种新的课堂秩序,要克服人类最大的弱点“惰性”。学生的规范变成习惯,需要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做,需要老师坚持点评,采用合适的评价。让学生发生质的飞跃这一过程需要长期的培训。
“三五三一”高效课堂展示,参与容易精彩难。展示是高效课堂的亮点。为什么要展示?展示什么?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如果任由课堂自由发展,课堂出现了“展示专业户”的问题;如果教师人为分工,扩大参与度,又使得 展示虽然参与广泛但又变得 “泛泛而展”,失去了精彩,难以达到高效率。这是教师教学的困惑,我校实施的“三五三一”高效课堂改革是一个蝴蝶破茧、凤凰涅槃的过程。它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前途是光明的,但过程是曲折的。
第二篇:三五三一论文 胡亚鹏
浅谈教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摘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效课堂给我们解决了内容多、时间少的问题。高效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的改革。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更要做好课前、课中等方面工作的改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关键词】教师;高效课堂;关键作用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超常提高、超常进步。作为教育组织者的教师,是课堂改革的最直接的一环,或者讲是高效课堂实现的关键因素。自从我校推行“353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来,我认真审视自己的教学,积极改进,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打造高效课堂:
一、教师要处理好以下转变
(一)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共享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课堂不再是格式化程序的场所,而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要做到这一方面,教师首先要及时转变观念,真正实现从传统到高效课堂的意识转变。
(二)师生关系的转变。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是师生关系,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每一名教师都应该真心地走进学生,真情地亲近学生,深入地了解学生,平等而理解地对待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融洽、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只有在这种师生关系下,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高效教育。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真心热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是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的前提。只有让学生感到你爱他,学生才能信任你,你讲的话才有感召力,你的愿望才能得以实现。同时学生也会向你敞开心扉,经常向你吐露心思,使你的教育教学工作有针对性,有实效。为此,我认为应注意做到:一要理解和尊重学生,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二要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全体学生。客观地看待全体学生,也有利于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对待学生应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
2.利用课余时间,尽量去了解学生,充分的接触是建立朋友式师生关系的基础。利用课间的休息时间作为了解学生的最佳时机,这样可以向学生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自己的建议。因为学生的自尊心都很强,所以应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向其指出错误或提出好的建议,学生极易接受。
二、高效课堂需要充分的课前准备
(一)紧盯教学内容。“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置性作业。知识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还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另外,在备课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这不在于面面俱到,而是需要有的放矢;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还有,教师还要准备充足的时间在下节课前处理上节课遗留的问题。
(二)紧盯教学对象。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必须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须修改,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经过观看-思考-分析的过程,使学生从生活中得出了结论,又带着结论返回了生活,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借助多媒体教学媒介,把课堂知识学习与生活情景联系起来,改变过去呆板僵化、单调老套的说教形式,克服思想政治课内容多,教学时间少的困难,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率,增强了政治课的吸引力、诱惑力,又使高中学生充满了兴趣。
(三)高效课堂需要活跃的课堂状态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和主题精神。
1.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首先,课堂语言要充满活力和感染力,要抑扬顿挫,要风趣幽默。这需要教师自己的感情投入,要进入角色,眼睛有神,动作有力。其次,课堂要像相声演员那样设计些“包袱”,让学生在张弛有度的环境下学习。如果仅用某一种教学方法,容易造成学生听觉、视觉上的疲劳,从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课堂效率。
2.课堂节奏要随着学生学习节奏变化而变化。合理地讲练,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或生成度。另外,作业的布置要科学、有层次,要有大局意识,这样就比较有弹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3.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此,我们还应该端正一种认识――培优补差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值得我们重视。补差,首先是“治懒”,“懒”包括思维上的懒和练习中的懒。思维上的懒常常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练习中懒的表现为练习速度慢,作业完成不及时或是抄袭作业等。针对以上情况,分别要施之有效的措施,在课堂中加强“快速提问”,增加提问的密度,把一些略简单的问题让程度较差的学生回答,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自信心;同时,尽量给他们板演的机会,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还有,课堂作业要堂堂清,教师要严格监督,不给他们拖拉的机会;再者,还不能让他们有抄袭作业的机会,一经发现及时进行批评,并严格处理。
三、教师课堂结构、知识结构的重新构建
(一)高效课堂需要科学的学法指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应该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统的教学重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的讲授不易打动学生,导致教学的实效性差。生生互动式学习,由于经历、知识、生活范围上相近,因此学生更容易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讨论中接受教育。所以,应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而这些学习方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二)课堂教学要坚持“三为主”:即:以学为主,以练为主,以赛为主。
1.以学为主:就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都是教学的主导,以点拨启发为主,通过合适的形式使学生完全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去体味学习带来的乐趣,最终让这种主动的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2.以练为主:课堂上学生的练习是主线,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仅起主持人的作用,环节的导入、时间的控制、争议的评价等都可能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途径。这个环节教师应当视具体情况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以练习去强化课堂的互动,并通过这种练习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以便更好地把握学生对本课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
3.以赛为主:单位时间内要给学生以积极参与的动力与适当的压力,生生之间(组组之间)可以引入恰当的竞争机制,以调动学生快速高效的学习情绪。
此外,高效课堂当然离不开学生的有效合作。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按照不同的层次(好、中、差)搭配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结成学习对子“一帮一”、“一促一”,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总之,高效课堂无论是学习还是借鉴,都在于领会先行学校的精神,而不在于形式。高效课堂虽然不是一种具体的模式,但它的目标是明确的,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虽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目的有一致的地方,但它的具体要求已经远跃传统,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第三篇:“三五三一”教学模式论文王桂玲
“三五三一”教学模式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额敏一中
王桂玲
摘要:文科是各学科的基础学科,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勇于探索,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课堂上,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变“苦学”为“乐学”,把好语文科这一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全面提高语文成绩。
关键词: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竟争的形式,激发学习兴趣。跟据我校的新的教学模式,“三五三一”教学模式,我们也在不断探索更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模式。
三即三次备课,第一次由主备人充分备课,然后再由组内人员集体备课,组内人员充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再由主备人总结归纳,得出一份适合与上课的详细教案。经过三次备课,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知识的重难点以及教学的方式方法都有了统一认识。
五即五个环节:明确目标,自主学习,交流展示,点拨提升,训练反馈。这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式,完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了将权力完全下放给学生,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权利,教师在课上上给于学生点拨,在学后通过训练得到反馈,更加明确了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所学知识的程度。一灵活任课教师可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教学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我是如下贯穿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在新生字词的学习上,要求学生按照课下的标注,自己查字典读出并熟记生字生词。在课堂中充当引导者,指引着,监督者。为学生引导和谐的课堂
教学环境。让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自由交谈,发表自己的观念,学生充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在阅读课上采用设疑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给于学生设立学习的目标,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
在阅读的训练上,做到先明确问题,带着问题去读文章,而不是盲目读。在分析问题的训练与掌握中,注重小组学习与合作。见学生分成每四人小组,全班分成12大组,注重小组之间成员的分配,做好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穿插,练习时根据小组之间的竞争,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性。在训练过后分组表演,选择几组进行评比表演。对表现好的小组提出表扬。每一堂课上都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布置预习任务。以使学生对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内容探究性学习是把教学活动看成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过程,教师只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学生才是探究的主体。教师任务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自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
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许多语文教师没有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没有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手段,没有找准启发探究的切入点,更可能所提的问题太难等等。受应试教育下填鸭式教学的影响,学生总是被动地坐等知识,重知识记忆而轻问题思考,习惯于听老师讲解,习
惯于背诵书本知识,忽略了语文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求知过程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就要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呢?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以下几点经验:
1、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心理学家表明,学生的认知活动是受情绪因素的宽松活跃,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催化剂。所以教师就要努力地营造宽松、活跃、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改变教师那种“至尊无上”的地位,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引路人,如有的学生把问题答错了,我不仅没责怪他们,还常带着微笑,表扬了他们敢于大胆回答问题,再说一些相应的鼓励他们的话,这样学生就不会对教师产生畏惧感,他们就会更大胆积极地回答问题了,从而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竟争的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够使学生产生好好学习的强烈愿望。”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们“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的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好胜心,所以我在课堂上常常注意创造一个竞争的学习环境,这样可以很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课
堂中我常以小组为单位,在以积分的形式让学生展开比赛。比赛项目有:朗读、抢答、书写,还有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等等。
3、用导入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十分钟的课间活动中,进入课堂,因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又较贪玩常常不能马上稳定自己的情绪,他们的兴趣,还停留在教室外,好的导入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稳住学习情绪,推动求知欲望。如:教学《向往奥运》这一课,我是采用联系实际,导入新课的方法,先让学生说说关于北京申办,筹备奥运会,你知道什么?你的心情怎样?再请他们用“我从——知道了——,我对此感到——”句式说一说。这样联系实联导入,让学生感到有话说,同时激起了他们学习本课的兴趣,让他们很快地旱灾入课堂状态。
4、注重激发情感
情感的激发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必须善于激发学生情感,寻找拨动学生心弦的动情处,以引起强烈的共鸣,从而使学生能随着主人公的命运共欢喜、共悲伤,实现以情激趣
语文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传承社会文化的载体。语文中有无穷的魅力等着我们去挖掘。我认为要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必须先抓住语文课堂教学,关键是从教材、学生、教师这课堂的三要素入手,来“激活”语文课堂教学。
1.要激活语文课堂教学,首先“激活教材”
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各种感官以最活跃状态,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能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能使学生在繁重的学习过程中,抑制疲劳,产生愉悦的体验。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有兴趣才会入迷;入迷,才能钻得进去,学习才会有成效。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
首先,用语文的自身魅力,吸引学生“品”语文。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自古至今,一篇篇名诗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常读常新,就是因为笔墨中饱蘸着作者的思想情感,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我们要紧抓课本中的佳作美文,让学生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要紧抓课文中每一个真、善、美的要素和亮点,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赏。要根据作品中的具体形象,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丰富和补充作品中的形象,真正把作者寄寓的情思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充分调动了语文的自身魅力,文章对学生有了吸引力,文中所描绘的景和物,人和事,所倾注的情和意,所阐发的道理,就会轻易叩击学生心灵,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从而,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和感染,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与提升,使学生的兴趣得到诱导和培养。
其次,用多媒体技术,变抽象语文为生活语文。
心理学研究证明,越是鲜明、具体、活泼、新颖的形象,就越能缩短感知的时间,激发人们认知的兴趣,从而提高效率。对于包罗万象的语文学科来说,多媒体是不可多得的辅助教学手段。它可以显示优美的动态画面,可以播放动听的音乐、纯正的朗诵,可以方便地调
用图表、文字,把课本上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形象的艺术片,帮助学生理解,提高教学效果。我们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模拟各种生活情景,创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氛围,使学生在一种虚拟而又真实的生活空间中,得到最深切的情感体验,使他们能全面正确地把握课堂教学内容,并促进心智的和谐发展。当然,多媒体的运用也要注意适度、适时、得体、实用,不可滥用,反之,则适得其反。
此外,切实将教材做为范例,教材才能教活,教师才有心情听取和肯定学生的不同意见和见解;才有时间、有耐心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训练学生、教育学生;才不至于始终牵挂着教学任务教学进度而赶急图快不敢放手。
2、要“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核心是“激活学生” 首先,把课堂的“舞台”还给学生。
新课改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知识的激活和内化,离不开主体的实践。唯有在主体积极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其素质才能得到迅速而全面的发展。魏书生说他很“懒”,这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懒”,这正是为了把更为广阔的课堂空间让给学生,正是为了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只有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才能促进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推动他们自觉地努力探索。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使学生由不学转为愿学,由愿学转为乐学。课堂上,教师应积极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不断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勤于思考、勇于质疑的好习惯,给学生一个展现才
能的舞台。这样才有利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才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扩展学生的能力。
其次,在课堂上要贯彻激励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舍得给学生用褒扬的词语,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成功,享受到尊重。语文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很多情况下,有思考就有答案,且往往答案并非唯一,即就答案唯一,那也可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因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励学生相信自已,勇于发言。更何况“说”的过程,本身就是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的训练过程。学生的意见,老师要真诚地尊重并尽可能地予以采纳,对于回答出了错的学生,即使出了“不可思议”的错,也不能训斥,因为这正是他最需要你激励和帮助的时候。
激励更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让语文课堂成为全体同学的乐园,成为所有学生梦想成真的天堂。
再次,以新颖的教法刺激学生旺盛的求知欲。
中学生具有好奇好胜的特点,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究活动,如果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更新与变化,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求活动,保持与发展旺盛的求知欲。如果总是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压抑。为此,教师设计各种体裁课文的教学,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学习课文的愿望和现有语文能力的情况出发,采用多种方法组织教学,从多个角度创新突破,使每个单元、每篇课文的学习有新意,有新鲜感。
3.要“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激活”教师是关键。首先,教师应以满腔的激情投入课堂教学。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些教师上课不注意感情投入,精神萎靡不振,表情呆若木鸡,语言枯燥乏味,……试想,这样的课堂,学生哪里有兴趣,哪里有激情!怎能体会到学习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呢?文学是人学,是以情铸就的,教师讲课若情注其中,文字就不再是无生命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能给人以启示、鼓舞和力量的东西了。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用情渲染课堂气氛,营造一种与文章内容相一致的情境,使学生置身其中,仿佛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景……带着浓烈的感情去教了,那么学生的心田必定得到滋润,主动学语文的劲头就会自然增强。
其次,教师应运用语言的魅力为课堂导航。
热情洋溢的语言,让人听了如坐春风;抑扬顿挫的语言,让人听了得到美的享受;铿锵有力的语言,让人听了激情昂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语言特有的感染力,动之以情,授之以趣。朗读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它能够感染学生的情绪,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认识,从而引导学生走进语文天地。走得进,方能悟得多,才能思得透。当然,这需要研究教师怎么读,学生以什么方式读。如果大家都读出美感来,学生的兴趣难道不会大大地提高吗?
当然,教师授课的语言也同样重要。不同类型、体裁的课文需要不同的语言艺术去演绎,例如,趣闻逸事可以以活泼欢快的形式,让学生参与;抒情的散文可以以诗情画意的描述,让学生沉醉;哲理性的小品文可以以简洁隽永的分析,让学生领悟;人物传记可以以教师慷慨激昂的姿态,引学生感受;写景状物的说明文可以以清晰的线索,让学生沿着线索去想象……语言艺术是催化剂,是语文教师的制胜法宝,火候到家,便可事半功倍。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材、学生、教师这三个要素是三位一体、共生互动的,只有使三者都“活”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演绎成学生人生旅途中最亮丽的风景,才能让我们课程改革真正呈现勃勃生机,才能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教学中,无论是什么方式的探究学习,都必须以学生扎扎实实的独立学习为基础,探究学习不是以尖子生为主,中下学生做听众的学习方式,而是每个学生积极参与,人人既是老师,又是学生。另外教学中,合作学习可以是同桌议论,也可以是四人小组讨论,还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合作对象,三四个、七八个都行,只要有利于合作学习,应当有多种选择:内容简单的题目,可以同桌合作;难度大的问题,可以四人小组讨论,学习的内容不一样,应当选择相同学习内容的伙伴合作。
第四篇:程佳伟
敬爱的荷兰红日基金会的叔叔、阿姨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借这个机会,代表我的全家,向你们说一声:谢谢!谢谢你们的爱心,谢谢您们的善良!谢谢您们的心有他人!
我的命运是不幸的,我的爸爸妈妈因为感情不合而离婚,妈妈迫于生计,在外地打工,现在跟随外公外婆,再加上我身体欠佳,长期服药。就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是您,爱心大使,伸出了无私的双手,是您的关爱让我多了一份生活的保障,是您的高尚给我莫大的感动,鼓励我更好地学习和生活。我一定不辜负您热情的期望,更加努力,克服暂时的困难,努力成才,回报社会。
祝福您好人一生平安!
玉壶镇小二(4)班:程佳伟
2013.3.15
第五篇:尹晓伟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禄丰县金山小学2014年秋季学期音乐教学总结
尹晓伟
转眼间,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现已结束。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三、五年级的音乐教学工作。本学期我顺利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音乐教学任务,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有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革命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启迪智慧,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我在教学工作中做出大量努力,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课堂教学注重激发、培养兴趣:
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
1、课堂教学注重激发、培养兴趣。
在教学中我尽量采取新颖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其音乐兴趣,例如: 在歌曲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标记,如:反复记号、升降记号、上滑音、下滑音、休止符、倚音等,它们的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深,我常用漂亮的小卡片写上符号与同学交朋友,以形象的富有童趣的语言来表达符号的用法,学生学起来就简单多了。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乐曲,说说听后的感受,你最喜欢哪一个乐句?找出相同 的乐句。在此基础上进行试唱、视唱、哼唱,以及歌曲的教学,在教学时有针对性,学生学习的难度降低了,效率提高了,兴趣更浓厚了。
2、在教学中添加一些游戏表演、增加趣味性。
音乐教学中,在比较枯燥的欣赏和乐理课上,学生的兴趣比较低落,教学比较难开展。本人就大胆的在这些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表演,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四分音符(学生用“走”来感知);八分音符(学生用“跑”来感知)。
二、课堂管理: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本学期孩们在音乐课堂上的表现总的非常好。但是也有个别调皮捣蛋的,在以后的课堂上还要多些耐心,多些爱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活动:
为了使自己在教学水平及业务水平都有所提高,本学期,我们音乐组成员每周都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本学期还开展了小组听课评课活动,以及新课标学习讨论。通过学习、交流、讨论、收获不小。另外本学期我们利用音乐课的时间进行大课间团体操的排练,并全满完成此次排练任务。为了团体操的训练,我们历时三个月,克服了种种困难,努力争取排练时间,最终达到了一个令人满意的效果。
四、考试:
为了检测本学期孩子们在音乐课堂上的综合表现,我在本学期给
孩子们进行了音乐测试。在测试中为了不流于老套、死板,使学生能更自然地表现音乐,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也为了让我对每位学生有个基本的了解,这学期的音乐考试我采用了: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表演方式来参加考试,还进行了个别考、小组考、齐考等多种形式的测试方法。
总的说来,本学期的音乐工作总体还不错,但也有不足之处,我想在今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我会不断努力、找出不足、认真改进、努力提高,争取努力把音乐工作做的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