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深化雪深的审美感受

时间:2019-05-13 03:17: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教学要深化雪深的审美感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教学要深化雪深的审美感受》。

第一篇:语文教学要深化雪深的审美感受

语文教学要深化学生的审美感受

美是人类追求的一个永恒话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生需要美,需要美的生活,需要美感,而这一切都需要审美教育。审美教育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教育的重要方式,其中心和目标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存质量,培养和发展人的感性能力,包括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审美想象力和审美创造力等,并且对人性进行塑造和改造,抑制人性中丑恶的因素、发挥光大人性中美善的因素;而审美感受又是审美教育的重要一环。审美感受就是指主体在对客体的审美感知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审美感受,实际上就是由对象的刺激所引起的一种心理感奋状态。

语文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思想品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身体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这样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又有了许多交叉和包容的地方,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努力开拓学生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就给初中语文教学明确了目标和任务。语文教材作为一种载体,不仅承载着语文知识内容和结构,而且蕴含着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并且使这些内容得以保存和发展。语文教学据此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培养,不断深化学生的审美感受,形成审美特质。

审美的对象都是一种客观的存在,都是可以感知的。语文课的内容是最直接的感知材料,学生可以调动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去直接感受作品中的美。例如,我们学习朱自清的《春》,对春回大地时的自然景物,如春花,春雨等,可以亲自体验文字的描述,可以听录音,可以看电视录象。教师调动一切可行方式,能让学生有最直接有效的感觉、知觉,来树立美的意识,激发美的情趣。学习《天净沙•秋思》就可以引导学生先吟诵后作画的形式,在头脑中呈现“枯藤、老树、昏鸦”以及萧条、荒凉的秋景,还有以这些景物、景色为背景的“断肠人在天涯”的整体画面,进行感知体验,从形式到内容,从画面到意境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美,从而感受到蕴含在画面中游子凄苦的心境和沉郁的情绪。只有通过感知,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才能把握审美对象的各种感性状貌,才可以引起美感,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强烈兴趣和求知欲望,为进一步赏析、理解奠定感性基础。平常说的“真情实感”,必须要先有“实感”,才能有“真情”。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就是说通过感受,激发人的情感。感知能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学生需调动所有感官“目视、口诵、耳听、心惟”,进行综合的心理体验,形成立体交叉思维,使其从多方面感知作品。

在审美活动中,想象是不可缺少的。想象在已有的知觉、表象及其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对这些知觉和表象予以重新组合与安排,不仅创造出新的知觉和表象,而且赋予他们以新的形式和意义。在当今的教学实际中,许多教师对课文过实、过细的分析,不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学生只能成为被动的“接受器”,思维被遏制,能力被苑囿。没有想象、联想,对知识的认知就不会扩展和深化,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实际上大量的作品都存在着一个“意义空白”和不确定区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挖掘出可供学生进行丰富联想的语言、情节等因素,让学生插上联想的翅膀,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情境中,对人物、故事情节等进行合乎情理、符合逻辑的想象,与作者形成共鸣。如教《孔乙己》一课,就可以充分利用人物语言的空白,故事情节的空白,调动学生的联想,训练学生感悟语境,准确表述语言的能力。文中是这样写的:“孔乙己最后一次来酒店,低声说道:„跌断、跌,跌……‟”这里是孔乙己想辩而不能辩的情景,可以让学生根据语境补充未说出的内容。又如《最后一课》中:“„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请结合语境,发挥联想,运用准确恰当的语言替韩麦尔表达出所要说的话。经过这样训练,学生运用自己的“内觉体验”去把握,沉浸在作者创设的艺术境界中,感其情、悟其理,发挥联想、想象的优势,将会有一个新的“创造”。

情感是审美心理最为活跃的因素,想象主要是在情感的推动下,依照情感的逻辑进行的。李白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就是有意识地把“蜀道之难”的形象着力加以夸大,从而表达出诗人所感受到的“蜀道之难”的感情。人们在欣赏作品时接受到各种情感的信息,因受感染而动情。教师要在教学中通过自身的情感投入唤起学生进行一种“物我同行”的情感共鸣境界。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美的认识,作出评价和判断,学习《皇帝的新装》,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揣摩作者的感情,分角色表演,进行情感的体验,然后再进行理性的探究。学习《背影》可以让学生听录音,看课本剧,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感氛围中,然后再对课文进行分析。同时可以布置相应的“感实事、悟真情”的同步写作训练,如《沉甸甸的爱》、《我眼中的父亲》、《母亲的那双手》等。这样审美教学,学生既有情绪感染,又有理性分析;既可走进作品中与人物体验悲欢离合,又能走出作品之外进行客观评价;既使情感再次升华,又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蕴含“情趣”、“意趣”、“理趣”等,这些深层次的美,还需要探究和思考,需要“理解”去把握。也就是说,美的感受不只是一种形象的直觉,它同时更是一种思维的深化,要有一个理解和欣赏的过程。美感中的“理解”不是抽象的逻辑思维,而是将理化为情,情又融于理。李商隐的诗再好再美,如果没有“理解”,里边的暗喻和象征搞不懂,就不能充分欣赏到它的美质,那将失去它的深沉的意蕴和美学的真髓。学《梅岭三章》在体会作品表现出来的浩然正气的同时,不能忽视对诗中那真挚而深沉、豪迈而悲壮的语言分析。学《背影》感受父子情深的此刻,更应引导学生学习肖像描写的手法及质朴却饱含深情的语言。

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人由于生理因素、文化差异、生活境遇和人生阅历的不同,从审美对象上所产生的审美趣味就会有质和量的差别,在欣赏同一作品时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对于同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对于中学生文学欣赏的多样性,教师不应遏制,要根据教材的安排,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的教育学生认识作品中的精华,去粗取精,自觉地欣赏作品中的自然美、真实美、高尚美。

审美化教学在情感的陶冶、思想的启迪、智力的开拓、健全人格的塑造、创造力的培养等方面发挥的效应是不可低估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蕴藏着丰富的美学因素,因而要不断深化学生的审美感受,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漯河市中小学语文 优秀教学论文参评

语文教学要深化学生的审美感受

舞阳县保和一中

冯方辉

第二篇:为什么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为什么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本报评论员 沈宝祥

党的十七大鲜明地提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这表明,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坚持改革开放,要把政治体制改革摆在应有的突出地位。

为什么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十七大报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

我国的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同政治体制改革同时起步的。十年“文革”,使僵化的经济体制的弊端充分暴露,也使权力过分集中的政治体制的弊端充分暴露。在有些环节、有些方面,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是密切结合在一起、合二为一的。比如,人民公社就是政社合一。农村家庭承包联产责任制的兴起,促使人民公社解体,这既是经济体制改革,又是政治体制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着重抓了经济体制的改革,同时抓政治体制的改革。在改革的实践进程中,我们越来越发现,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

上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强调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他尖锐地指出,“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他反复讲这个道理,要求改变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状况。

三十年的改革是曲折前进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曲折可能更大些。经过三十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了,现在改革正进入全面深化的阶段。我国人民的民主意识明显增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也不断提高。这些,都迫切要求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目前,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极好的机遇。

政治体制改革有它的复杂性和敏感性,不能盲目行事,不能急于求成,但又要善于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推进。我们讲改革的协调性,首要的是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协调性。

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一样,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只能有重点地推进。党中央把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当前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这是正确的改革决策。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既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

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内容不同,各有特点,但二者又是密切联系的,有共通之处。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政治体制改革可以借鉴。比如,改革要制定目标模式,要有分阶段分步骤实施的要求和方案;改革要渐进式推进、又要将渐进与突进相交替;改革要大胆地试验,又要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改革可选择某些地区进行试验,先行一步,起窗口作用,等等。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首先要解放思想,要以思想的解放为先导。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看,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着力在以下两个问题上解放思想。

一是要破除高度集权、排斥民主的传统观念。我国政治体制的弊端,最主要的是权力过分集中。邓小平早就指出,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同我国历史上封建专制主义的影响有关,也同共产国际时期实行的各国党的工作中领导者个人高度集权的传统有关”。(《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29页)应当看到,我们的政治体制受这两个方面的影响都是很深的。共产国际时期领导者个人高度集权的思想,渗透到制度和机制中,形成为政治生活的习惯,需要结合历史,作深入的剖析。我国的封建专制主义历史很长,在政治上突

出地表现为“官本位”,根深蒂固,对此,我们更要努力清除。

二是要破除把人类政治文明成果一概视为资本主义性质的传统观念。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总结我们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又要善于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经济领域,有些东西,如计划和市场,是手段和方法,本身没有阶级性,也不是区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志。在政治领域,也是这样。民主,法治,自由,人权,平等,博爱,这些东西不是资本主义专有的,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要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次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设秘密写票处这样的细节,都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成果,都体现了思想的解放。过去长时期中,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把人类创造的这些政治文明成果,一概视为资本主义性质的东西而加以排斥。这种“左”的思想,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障碍,仍然是我们推进思想解放的课题。

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邓小平文选》,十七大报告,以及党的其他重要文献,已经提出了不少重要的思想解放课题,有待于我们结合实际去破解。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大胆创新。我们要解放思想,在制度、机制、方法等方面,大胆实践,创造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越走越宽广。(学习时报)

第三篇: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

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

我想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语文教学方法论的基本点,那就是: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

要谋求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老是把思想封闭在四壁合围的教室里,把眼光死盯在篇幅有限的课本上,恐怕很难求得突破性的进展。语文是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频繁运用的重要工具,要教学生掌握好语文工具,我们的思想要向广阔的生活开放,我们的眼光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我们要想一想:人们在生活中是怎样运用语文工具的?我们要看一看:生活对语文怎样要求又怎样制约?文学创作中,最近出现了一种所谓“寻根文学”。我想借用这个“根”字,说语文教学的改革也得寻找它的“根”,这“根”就是实际生活中语文运用的情况。语文教学工作者如果不去悉心研究人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的情况,并由此领悟到过去教学因脱离实际而产生的种种弊端,任何改革设想都难免要落空,即使有时仿佛已经开花,这花也终将因无根而很快枯萎。所以我说,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

“贴近生活”,是怎样的意思呢?说起来也是十分浅显明白的,主要是: 第一,根据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的规律来探求语文教学的规律。

现在大家都相信,语文教学应当是有规律可循的。那么这规律是什么呢?从哪里去寻求呢?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它当然要受教和学双方的活动规律、认识规律所支配。这里且不赘述。因为这里要着重探讨的是语文的教学规律,我们的着眼点就不妨落实在“语文”上。我以为,探讨语文教学的规律,首先就要研究在实际生活中人们运用语文工具的规律。换句话说,要懂得怎样“教语文”,似乎就该先懂得在生活中人们怎样“用语文”。

人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进行听说读写活动,总要受到三个方面的制约:

首先是受生理机制、操作方法、实践频率的制约。听说读写活动是人类特有的实践活动。听需要健全的耳,说需要机敏的口,读需要清明的眼,写需要灵活的手,听说读写又都离不开具有一定发展水平的大脑。耳、口、眼、手、脑,这五个方面的生理机制如有缺损,就会直接影响到听说读写的正常进行。因此,练耳、练口、练眼、练手、练脑,应该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在生理机制方面的基础。对于生理机制健全的儿童,为了培养他们听说读写的初步能力,从入学开始,在语文课上就该有意识地进行耳口眼手脑的机能训练。将来待他们要从事某些特殊专业时还得进行专门训练,如电话接线员得专门进行耳听训练,广播员得专门进行口说训练,校对员得专门进行眼视训练,等等。此外,听说读写作为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们各有自己的“操作”方法。听,要集中注意、排除干扰、捕捉信息、概括要点、辨析语意等等;说,要发准语音、控制语调、理顺语脉、借助语态等等;读,要识记文字、调节眼动、循文明义、控制疾徐等等;写,要明辨结体、书写端正、符合格式、相机标点、删改清晰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操作”方法;这些基本“操作”方法掌握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听说读写应有的社会交际功能的正常发挥。还有,任何一种实践能力都必须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形成,才能发展。因此,听说读写的能力必须要受实践频率的制约;只有坚持频繁的、不间断的听说读写实践,人们的听说读写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在语文课上,企图通过教师的“讲授”使学生获得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无异于缘木求鱼,因为它违背了听说读写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其次是受思想、知识、智力的制约。人类的听说读写活动,需要一定的生理机制作为基础;但它们决不是一种纯粹的生理活动,而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任何语文行为,它都包含着形和质两个方面。文字符号、语音语调、行文格式等等,是形;而借文字符号、语音语调、行文格式等等所表达的思想观点、知识内容、思维成果等等,是质。质不能“外化”为形,就不成其为语文行为;形不能“传递”出质,也不成其为有社会意义的语文行为。因此,思想、知识、智力是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和发展的极其重要的三个潜在因素。从实践社会交际功能的目标来说,听说读写都要求做到“准、实、巧”,即达意的准确、内容的充实、表现的灵巧;而思想则能使其“准”,知识则能使其“实”,智力则能使其“巧”。从提高语文行为的实际效果来说,听说读写都要求达到“真、善、美”;而思想则能使其“善”,知识则能使其“真”,智力则能使其“美”。我们不可能设想,一个人思想品德低劣、知识视野狭窄、头脑呆板迟钝,而他的语文能力却孤立地超越他人,竟然达到“准、实、巧”,“真、善、美”的境地。因此,一个人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和发展,除了有赖于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以外,还必须相应地提高思想水平、道德素养,相应地扩展知识的领域和发展机敏的头脑。忽视了后者,把全部力量单纯地倾注在“语文”上,到头来,难免要事与愿违。

此外,还要受目的、对象、场合的制约。人类的听说读写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交际活动。一般地说,这些活动都是根据一定的目的、针对一定的对象、在一定的场合之下进行的。目的不同,对象不同,场合不同,听说读写的要求和方式方法往往也就不同。有人说,以往我们的语文教学总是与社会的实际需要相脱节。这“脱节”的表现之一,我以为就是听说读写训练的无目的、无对象和无场合。这“三无”的训练,可以名之为“不定式”的训练。这种“不定式”的训练,由于没有尊重实际生活中听说读写的规律,所以其效果必然有很大的局限。英国应用语言学家S?皮特?科德指出,传统的语言教学法坚决主张“正确性”,注重语法规则的传授;却很少关心“适合性”,也不考虑语言行为对不同社会环境作出反应的方式。而现代语言教学则不同,“它较多地从社会的角度来对待语言,并且重视语言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交际功能问题”。(参见《应用语言学导论》)这里所说的“社会环境”就包括着目的、对象、场合等诸种因素。这个观点,对我们设计听说读写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以上所说的三个方面的制约关系,可以认为是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进行听说读写的共同规律。而听、说、读、写的本身,它们作为人类吸收和表达的几种不同的行为方式,自身又各有其特殊的规律。应当说,对于这些各不相同的语文行为,前人已经总结了他们的实践经验,我们的教学不能说全是盲目的;但是用现代语言学、现代心理学和现代思维科学来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揭示其内在规律,现在似乎还仅仅是开始。而我们如果不能在这些领域的研究工作中获得突破性的进展,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就很难实现。

例如关于读和写的规律。“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人们历来这样说,这话当然是不错的。但这只是从读和写的目的和作用上着眼所作的判断,其实从读和写的心智活动过程来细加分析,情况就决不是这么简单的了。

先说阅读。如果阅读过程仅仅是信息的吸收过程,那么人的大脑也就等于电子计算机中接收信息输入的装置,外界输入什么信息它就容受什么信息;甚至可以说,大脑就像人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任何容器,作用就在于盛放各种物件而已。人们的阅读过程,却是经历着一系列紧张而复杂的心智活动的过程,其间,信息的输入和信息的处理是几乎同步地进行着的。换句话说,从阅读中的心智活动过程来说,吸收和倾吐是相互联系、交互为用的;在阅读中,为了更好的吸收,同时就必须有一定的量和一定的质的倾吐;而这一定量和质的倾吐,正是有效的吸收的必要前提。这正像人们的饮食。人们食用任何有益的食物,目的和作用都在于吸收;但为了有效的吸收,人们同时必须有所倾吐,吐出唾液、胃液、胆汁等等各种消化液,把摄进的食物细细地加以消化,经过这样一个加工、处理过程,食物中的营养料才可能被人们真正吸收。阅读和饮食,在这一点上道理是相通的。

要倾吐,当然需要有蓄积。有一定量和一定质的蓄积,才可能有一定量和一定质的倾吐。而在事实上,蓄积的量和质决定着倾吐的量和质;倾吐的量和质又直接影响着吸收的量和质,这是可以用大量阅读经验来加以证实的一条规律。为什么读同一篇文章或同一部书,认字率尽管相差无几,可是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和学有专长的学者读后所得却往往有“天壤之别”?原因就在这不同层次的人们在阅读过程中倾吐的量和质大不相同。为什么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读同一篇文章或同一部书,理解程度也会有变化?原因就在这个人随着阅历的增长,蓄积丰富了,读的时候倾吐的量和质有了变化,于是吸收也大异于前了。深谙读书之道的人,大都重视所谓语感的培养。叶圣陶说:“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这个“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倾吐自己的蓄积,也就是吸收和倾吐交互为用的结果。

阅读过程中吐和纳的辩证法,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一条阅读规律。只有明白了这条规律,才能懂得阅读教学中增加信息量的必要,才能懂得广泛开拓阅读领域的必要,才能懂得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必要,也才能真正让学生锻炼出阅读技巧来。

写作也同样如此,写作决不纯粹是倾吐,它的倾吐是要以吸收和蓄积为基础的,没有必要的吸收和蓄积,也就不可能有充畅的倾吐。在1983年,我曾写过一篇短文,提出“要重视作文的全程训练”。(参见《中学语文教学》1983年第10期)我的意思是:一个人要写出一篇像样的东西来,首先必须在认识和经验上有必要的、足够的准备,这就是所谓写作前的蕴蓄。没有这种蕴蓄,或者虽有某些蕴蓄而还不足以构成文章充实的内容,就根本谈不到提笔写文章。而过去我们的作文教学,在“认识和经验”这件事上,着力很不够,总是抓了“流”而忘了“源”,作文课常常是“临渴而掘井”。学生因此叫苦不迭。我主张的“全程训练”,就包括了提笔写作之前的吸收和蓄积的训练。

总之,只要我们用现代语言学、现代心理学和现代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密切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就不难逐步摸清听、说、读、写本身特有的规律。而这,正是我们切实把握语文教学规律的基础。

第二,根据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的众多场合来开拓语文教学的空间领域。

要摆脱语文教学“封闭式”的桎梏,还必须把眼光投向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的众多场合。语文是个“公器”(叶圣陶语),它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里被广泛地运用着。不要认为学生只是在语文课上才学语文、用语文。恰恰相反,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大量机会,倒不是在语文课内,而是在语文课外。语文课上,只是让学生懂得怎样学语文、怎样用语文的某些法则、原理,主要作用在于“知”(当然语文课上也有把“知”转化为“能”的练习);真正要让这种“知”转化为“能”,就得靠学生在语文课外运用这些法则、原理于实践。而在事实上,学生在课外的这种实践机会是很多、很广泛的。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形成一种开放式的格局,就要努力“贴近生活”,把施教的视角延伸到课外的广阔天地里去。

学生的实际生活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各科学习生活。中学生学习的许多主要课程,都有各自的教科书,这些教科书就是他们需要研读的文字材料;各门课程都要完成一些作业题,无论是运算题还是问答题,都是他们运用语言文字或其他符号进行解答的书面表达训练或口头表达训练。因此,各科学习中都包含着学语文、用语文的因素。二是学校课余生活。中学生的课余生活包括团队的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以及科技小组活动等等,开展这些活动有时需要写文字材料,有时需要翻阅大量资料,有时需要作口头的报告或讨论,其中也包含着大量的学语文、用语文的因素。三是校外组织生活。中学生还经常有组织地到校外开展一些活动,如调查、参观、游览、扫祭等等。在这些活动中也往往包含着学语文、用语文的因素。四是家庭日常生活。中学生作为家庭的一个成员,也经常有运用语文工具的机会,例如与亲友通信,给他人辅导,为邻里代笔等等。如果这样“全方位”地把学生各方面的生活都有机的联系起来,有意识地以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扩展,就将使语文教学形成这样一个“辐射型”的整体网络结构: 形成这样的整体网络结构,当然不是意味着语文教师的工作“无限膨胀”,不是意味着语文教师要对学生课内外一切语文实践活动都实行“承包”,它只是要求语文教师更加自觉地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使他们不仅在语文课上而且在生活的一切领域都能严格地按照运用语文工具的规范化要求办事,利用各种机会来提高自己的语文实践能力。吕叔湘同志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我们所谓“开拓语文教学的空间领域”,其用意就在于引导学生懂得“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的道理。另一方面,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又是同生活的不断充实、知识的不断积累有关,语文教学同其他生活领域建立起横向联系,就使学生的听说读写,在内容上不断获得“源头活水”,而不致流于空疏。

第三,根据现代生活的发展前景来规划语文教学的未来。

教育的本身,从实质上讲,总是面向未来,服务于未来的。因此,语文教学无论是教材、教法,还是教学手段,都不能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它们都需要随着现实生活的发展而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都习惯于用“文道统一”来解释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其中的“道”,被规定为“政治思想教育”,应该说,这样的解释,原则上是正确的。但从现代生活中语文工具实际所发挥的作用来看,它已经不仅是交流政治思想的工具和传播政治信息的工具。因此,“文道统一”中的“道”,也不仅仅是指政治思想教育,它的内涵应该更广泛,应该包括伦理道德教育、人生哲理教育、科学思维教育、审美情感教育、治学精神教育、人际关系教育等等。为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设想今后的语文教材,在选文标准上应该是多项的而不是单项的。

现代社会的一个越来越显著的特点是生活节奏的加快,过去我们的阅读教学,大半专注于锻炼“咬文嚼字”“字斟句酌”的功夫,读书不求快而求精,这方面的功夫,当然是需要重视的;但今后必须引起我们注意的新课题将是“快速阅读”,现代生活中,要求人们必须培养起一种特殊的习惯和本领,那就是利用尽可能少的时间来阅读尽可能多的资料,吸收尽可能多的信息,以适应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因此,如何使阅读范围的扩大与阅读速度的加快很好的统一起来,将是未来语文教学需要着力研究的问题。

在作文教学方面,为了“贴近生活”,我们得认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20世纪80年代的青少年,他们是四化建设的后备军,他们今后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究竟应该学会写一些什么样的文章才合乎时代发展的需要呢?这里,国外的一些教改动向值得我们注意。在日本,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写作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从现代社会的实际出发,从生产和科研需要出发,注重培养学生写研究报告、调查报告这类综合性说明文的能力。在法国,语文教材中也选进了相当数量的科技说明文,为的是要让学生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这类文章的特点和写法,以适应将来从事理科、工科研究工作的需要。类似这样的情形,在欧美各国相当普遍,可以说是一种共同的趋向。现在,只要稍稍留意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就可以发现:诸如读书报告、实验报告、考察报告、市场信息评析、情报资料综述、科技说明文和科技议论文这一类文章的应用频率已日益增高,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对这一类文章如果再不给以应有的位置,那就势必由于脱离现代生活的需要而使教学失去生机。

再从写作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考察,过去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着力在铺陈、敷演、渲染、描绘、形容等方面的训练。自魏晋以来,赋体盛行,一把扇子、一阵清风,能转七绕八地写出一大篇文字来,尽管内容贫乏,也还得标榜他是文章“高手”,这种遗风,竟一直或隐或显地影响着我们目前的作文教学。而在现代社会,一切都要讲究速度和效率,人们没有多少余裕时间来读不得要领的长文章,而要求用最经济的时间和精力来获取最新的、最精要的信息。因此,在作文教学中,缩写训练、概括训练、摘要训练、综述训练以及所谓跳跃式表达训练等等,将成为人们所重视的新课题。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在文章中能按照实际需要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以求得最佳的表达效果,因此,文字中配以必要的表格和插图,也应当出现在中学生的习作之中,使这些习作呈现“图文并茂”的特色。

随着现代生活中社会交际的日益频繁和“人机对话”的日益普遍,整个社会对人们口头表达能力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培养学生“善于辞令”,学会“在需要的时候说恰当的话”,将是语文教学不可推诿的责任。

现代科学研究已经得出这样的结论:利用幻灯、电影、电视和其他视听手段来辅助教学,必将显著地提高教学效率。过去从事语文教学,习惯于传统方式,手段十分落后;而为了要有效地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速率,这落后的教学手段就日益暴露出它的弱点,因为它只适合于“潜移默化”却无法适应“快速反应”。

语文教学必须“贴近生活”,这个命题的内涵十分丰富。这篇短文只是画出一个粗略的框架,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必将提供更多的例证,使这个命题的科学内涵不断充实。我坚信这一点。

* 原载《教学与研究》(南通教育学院)1988年第1期,后收入北京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语文教学方法论》一书。略有改动。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推进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主题。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落脚点,强调课堂教学要联系生活,强调学生要充分运用经验潜力进行建构性学习。因此,新教材要求课堂教学生活化。

现行的课堂“去生活化”的倾向比较明显,生活事实不是没有出现在教材、课堂或作业中,遗憾的是这种生活事实仅仅是以例证的角色出现。当教师为了说明某个观点、证明某种结论、巩固某一记忆时,生活事实才临时被拉进了课堂。而此时的生活事实,已经不是那种能给人热情、冲动、直觉、遐想的事实,它是被人制作、化妆过的一个道具或角色,导致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个性压抑,学习效率低下,学生的学习潜力难以得到发挥,课堂教学失去了生活的活力。新课程力争反映现代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使课程具有时代精神,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注重与学生的经验合在一起,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的现实生活基础上。课程内容切实反映学生生活经验,努力体现时代特点,将会有效地改变学生学习生活和现实世界脱节的状况,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我们确定《课堂教学生活化》实验研究课题,把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努力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以期能克服当前小学课堂教学工作中存在的诸多弊端,积极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课题界定

“生活化”是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实在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新时期提出的一个理念,是促进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促进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和取向。传统的教育只是过于注重知识传授为主的“书本世界”,对于人的生活价值与意义有所遗忘和忽视。“课堂教学生活化”不仅把传递知识作为自己的使命,还应该注重人格培养和心灵的唤醒,使学生用内心去体验和感悟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课堂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感悟,满足学生的审美生活和精神生活,其实质是生成思维,要求教学过程从“知识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不把教学过程作为“事实”来看待,而要作为价值来实现,它与传统的教学相比,“生成性”是其认识活动的基础。

建构“课堂教学生活化”意在纠正传统教学中脱离学生生活,教学过程中无学生,为知识而进行知识教学的倾向,特别是纠正为应该而进行的知识教学、知识训练的问题,树立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尤其为学生的今后可能生活提供运用知识技能的舞台。在建构“课堂教学生活化”中,要正确处理好知识教学和生活的关系,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要凸显学生的发展性,发展教学过程中的生长性,努力克服应试教学的弊端。

三、理论依据

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更是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可以大大增加。”这与我们解决当前教学中教学内容的过时陈旧、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不切合学生思想认识、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将来生活服务的现象是很有启发的。教育源于生活,适应生活的需要,因而教学更不能脱离生活,脱离生活的教学就推动儿童主动学习的心理基础。

2.活动建构的理论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儿童被动地接受成人的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老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

3.《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

文中指出“要谋求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老是把思想封闭在四壁合围的教室里,把眼光死盯在篇幅有限的课本上,恐怕很难求得突破性的发展。语文是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频繁运用的重要工具,要教学生掌握好语文工具,我们的思想要向和广阔和生活审视。”同时强调“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是贴近生活,这是„根‟”。这番话为我们指明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4.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使学生认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了解数学和认识数学,在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数学探索强调的是认识数学的过程,引导学生利用现实的情境“做数学”,实际上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各学科在新课程标准中都强调了在实践中学习掌握知识的重要,生活课堂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必由之路。

四、实验目标

1.探究“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建构和科学知识传授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规律。

2.建构“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教育教学一般模式,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追求理想的教学效果。

3.解放教师的教学思想,改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积极引导学生把学习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在学习中与人合作交流、动手实践,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实验原则

1.建构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创造特性的集中表现,是学习者内化知识经验,实现主体发展的必然途径。

2.开放性原则 教学设计应体现弹性和灵活性。鼓励师生在教学的互动过程中即兴发挥和创造,即预先目标不是静态的、封闭的,而是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活动的依托是教材,老师和每个学生的解读方式不同,获得的体验和感悟就不同。

3.互动性原则

重建师生关系,改变教学方式。互动是教学中两个主体间的相互联系与能动反映,在互动性原则下,教学的课堂必然是“交往”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在教学情境中相互交流、讨论、沟通、理解、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是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4.自主性原则

自主意味着独立、互动、独特和重视个性的情感体验。因此,在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应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情境,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并使教学过程向课外延伸。

5、趣味性原则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年龄特点,趣化教材,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情境,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6.实践性原则

从学生现有生活经验出发,结合教学内容,使新知呈现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贯彻“教学做合一”的思想,通过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沟通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生活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实验内容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4.小学品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5.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6.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7.小学地方课程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七、实验方法

1.行动研究法

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环节中,同个案分析和作品分析等,对个性的发展精心跟踪调查,及时改进研究措施。

2.经验总结法

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实践能力的方法。

3.文献检索法

对国内外有关教学生活化、课内外结合等文献的收集和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有提高和突破。

4.调查检测法

在实施课题阶段,对被实施此课题的学生采用问卷、测试等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调查结果及时调整相应的做法。

八、实验操作

1.优化课题管理,加强理论学习。

实验伊始,学校成立以张国勤 王桂荣为负责人的课题领导小组,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管理,保证课题实验的顺利开展。把深入学习理论作为实验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坚持始终。组织课题组成员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中,把握各学科新的教学理念,组织学习讨论陶行之生活即教育理论、建构主义思想、活动教学等理论,用以指导课题研究实践。同时,及时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发展动态和信息,不断调整本课题实验的研究工作。

2.学校加大投入,为实验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证。

我校已初步具有了各种现代化教育媒体,具有多媒体教室、微机室、校园宽带网络系统,这些都为课题的研究和展开提供了有力的硬件保障。3.深入做好现状分析工作。

通过各种途径调查了解现行教材、教学基本方法和手段、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兴趣等诸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加以认真详细的分析,制订工作策略。

4.加强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构建课堂教学模式。

(1)联系生活实际重组教材。

(2)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3)创造实践时空,注重实践活动。

5.教学内容安排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特点。

6.建立评价机制。

九、实验措施

1.实施分层管理,形成二级管理体制。一是校长室、教科室抓好子课题组长的课题管理和研讨活动;二是子课题组长组织好研究活动。

2.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活动制度。一是建构科研例会,二是明确课题组成员职责。

3.夯实理论基础,走教科研一体化之路。

十、实验步骤

本课题研究3年,拟三个阶段完成:

酝酿准备阶段(2010.9——2011.8)

任务是构思、规划、制订本课题研究的总体方案及各阶段的实施要点,组建课题实验组织机构,建立课题管理制度。

具体实施阶段(2011.9——2012.8)

任务是全面实施课题研究,组织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加强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深入研究课题的路径和方法,探索案例编写的原则、结构、内容,寻找符合课题研究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办法,并进行阶段分析和归纳总结。

课题总结阶段(2012.9—4—2013.8)任务是搜集整理归纳资料,完善研究,全面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形成物化成果。

第四篇:语文教学要生活化

语文教学要生活化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进一步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生活世界。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应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体,不是分开”。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语文离不开生活。

一、在课堂教学中自觉联系社会生活

语文教学的生活化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自觉地密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这种联系必须恰当新颖,能够吸引和调动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尤其要密切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了解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课堂教学联系社会生活,可以由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导入课文学习,也可以从教材分析入手,将学生的视角导向实际社会,让学生切实认识到学语文是生活的需要,扎实的语文能力是必备的生存本领,从而增强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力。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钻出教材的深刻内涵来,善于发掘出关键词句的隐含信息来,同时又要吃准学生,贴近学生敏感的心灵,切准其跳动的思想脉搏。语文鲜明的思想性特点, 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责任。语文教学的生活化还要求语文教学着眼于训练和培养学生对现实社会与未来社会的适应力,积极创设小课堂大社会的宽松教学环境。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将语文小课堂模拟还原为生活大舞台,为学生提供表现与增进才干的机会,也可以将学生带出课堂,深入社会,开展系列语文活动。这样,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化成了学生内在的生存需求,因而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只要教师真正善于从教材实际出发,将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引进课堂,善于融语文学习于各种语文活动中,就完全能够让学生提高语文素质,增强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力。

二、学生的写作情感源于生活

学生写作情感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得越充分、越细腻,感悟得就会越到位、越深刻。教学中,我经常安排实践活动与行为训练,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如在写《生活中的一件事》一文时,为了让学生能从真实的事件中获得切身体验,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到社会中去观察:可以到自己生活的村庄,了解一下在家庭生活中都需要什么,都是哪些人来给我们解决的;可以了解在平常生活中都有哪些助人为乐的事。由于贴近自己的生活,学生争先恐后地去做,一个星期后他们都如期交上了自己的作文。当学生把自己的作文在班上宣读时,我发现他们的注意力比上课时要高出许多,他们都在全神贯注地聆听发生在自己身边但平常并不太注意的事,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的生活原来需要那么多人的关爱,自己的生活中也有那么多感人的故事。

三、让学习语文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语文是一种积淀,学习语文可以使我们感悟生活、感悟美,而这种感悟本身又不可能脱离生活,从而成为我们语文生活的一部分。而语文学习一旦成为一种自觉,学生就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一个主动的参与者,以至拥有丰富多彩的语文生活.1.语文积累生活化.学生的生活很大程度上就是学习生活,一个有着良好习惯的学生,会每天积累适当的语文知识,逐渐丰富自己的语文素材库,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将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语文积累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只要坚持每天积累一个词语、一句佳句、一条消息、一句格言诗等,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会水乳交融起来。2.语文活动生活化.新课程改革十分注重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通过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口语交际、辩论演讲、实地探究、探访古迹等综合性活动既能丰富学生的生活,又能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可以说,语文活动丰富了语文教学内容,延伸了课堂教学,给语文学习带来了活力,也丰富了学生的日常生活。3.语文课堂生活化.要让语文学习生活化,还要注意使语文学习摆脱神圣和威严,走向亲切和自然,贴近生活。如果课堂教学毫无乐趣可言,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就会排斥语文。因此,营造语文课堂气氛相当重要,除了教师本人的亲切魅力外,语文教学设计应该呈现出生活化倾向,使每一节课都成为学生成长中的一种生存状态。

语文学习并非是从学校开始,也不会以走出学校而结束。语文学习广泛而长期地存在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之中。生活时时处处在用语文,因而也时时处处充满着学习语文的机会。因此,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舞台,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将学校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努力将教学活动延伸到学生生活的整个空间中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使语文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第五篇:浅谈深化农村改革要多点突破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把“深化农村改革,增添发展活力”作为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过去30年的农村改革取得了极大成功,农村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但也必须看到,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结构加快转型、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农村改革发展在不少深层次矛盾尚待解决的背景下,又面临着一系列必须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新情

况新问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

农村发展面临四大深层矛盾

深层矛盾一: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压力增大。

农业资源与环境约束增强。近10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1.25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38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耕地减少、水资源匮乏的趋势难以逆转。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物质技术装备相对落后。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

农业物质投入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农民种粮比较收益明显下降,远低于种植经济作物和外出打工的收益。

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

随着我国农业与国际市场联系的日趋加深,农业面对的国际竞争压力全面加大。国际价格传导机制的作用明显增强,国内市场价格受到冲击的压力日益加大。

深层矛盾二: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协调工农、城乡利益关系任重道远。

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低。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15万多个,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户成员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3.8%。迄今为止,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挥的作用还不够,普遍存在规模不大、管理制度不健全、改组解体过于频繁等问题。

农民土地权益缺乏有效保障。侵犯农民土地权益的现象还大量存在。根据对全国2749个村庄的调查表明,村民上访反映最集中的问题是土地问题,因承包地流转问题引发的上访占26%,因土地征收、征用问题上访的占40%,合计为66%。在现行征地制度下,土地收益分配明显是向城市、向非农部门倾斜,农民得到的太少。对分布在四个省市1000多个被征地农户的调查显示,征地补偿费一般只够维持被征地农民6~7年的基本生活。

农业支持和保护水平低,与财力增长状况不相匹配。统计数据显示,财政支农资金占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六五”时期为8.69%,“七五”时期为9.38%,“八五”为9.75%,“九五”为9.29%,“十五”期间约为7.4%,2006年为7.85%,总体上处于波动和下降状态。

从最近几年财政支农资金的支出结构来看,对农田水利的投入总体呈下滑趋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对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服务的投入很低,农业科技支撑不足,农业科技成果到户困难;动植物防疫体系不健全,基层防疫力量相当薄弱,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还处于探索阶段。

财政支农资金呈现被层层分割,“天女散花”局面,资金使用分散现象比较严重,直接影响了投入效率。

农村金融改革明显滞后。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表现为农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骨干和支柱,在为农服务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够;农业发展银行功能单一,农村政策金融功能不健全,农业中长期政策性信贷投入严重不足;农村信用社发展不平衡,法人治理有效性不足、内部控制和风险防控能力薄弱等问题仍然突出,一些信用社脱农倾向明显;邮政储蓄功能单一,吸收的存款极少用于支持农村等。

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不适合农村特点。现有的各类小额信贷机构资金来源有限,可持续性差;大量缺乏抵押品又难以找到担保方的小型、微型企业和农户的资金需求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有限。农村行路难、饮水不安全、供水难、环境污染难治理等问题仍然突出。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大,基本医疗服务城乡差距过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以及失地农民社保、农民工社保等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健全。

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尚未形成。城乡劳动者同工不同酬,农民工工资长期偏低。农民工超时间劳动比较普遍,户籍制度成为农民工谋求机会公平、待遇平等、权益保障和融入城市社会的最大障碍。

深层矛盾三:农民持续增收困难,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前景堪忧。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不仅成为“三农”问题的主要症结,而且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制约,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要实现比2008年翻一番的目标,今后12年年均增长速度必须保持在5.95%以上。从过去30年农民收入增长的经验看,这是一个需要付出较大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如果今后国民经济出现较大波动,农民增收出现徘徊甚至滑坡,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就有可能落空。

深层矛盾四:农

下载语文教学要深化雪深的审美感受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教学要深化雪深的审美感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深化国企改革要避免误入歧途

    深化国企改革要避免误入歧途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4日 13:03 来源:《红旗文稿》作者:易涤非 我要评论 字号:【 大 中 小】【打印】经过长期不懈奋斗和改革,中国的国有企业取得了......

    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语文课堂要重视朗读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语文教学要简约高效

    语文教学要简约高效 顺义一中 杨凤全 一、语文教学简约高效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在教学理念、教学资源、教 学手段和方法等诸多方面,语文教......

    语文教学要找准切入点

    语文教学要找准切入点 面对一篇完整的文章,应如何讲解,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构思教学,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备课时要考虑的首要问题。目前,有不少老师在处理教材时简单化、模式化,按照“......

    作文教学中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五篇材料]

    浅谈作文教学中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 宣恩县椒园中学黄小娟 作文是语言表达能力和思想认识能力统一的综合训练,一篇作文既反映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反映了学生的......

    三转的认识要再深化

    “三转”的认识要再深化 “三转”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根据党章规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任务与时俱进提出的工作要求。刚刚闭幕的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省纪委......

    为什么要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尊敬的党组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改革的内容涉及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生......

    语文备课要写好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是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对本节课的自我评价,对这一环节,应与备课、上课一样,一丝不苟,认真回忆该节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有可能发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