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课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共5篇)

时间:2019-05-13 03:51: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物理课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物理课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第一篇:在物理课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物理课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 胡春明 摘要:“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研究的心理状态。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新课程标准提出后,更加注重实验的科学探究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想就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学生如何自主发展问题意识两个方面,并结合一些教学实例浅显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问题意识 创新能力 主体意识

新《物理课程标准》中把科学探究列入其内,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的转化。科学探究不仅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和学习方式,而且是物理教学中的教学目标,且贯穿整个中学物理教学。然而,我们跨出科学探究的第一步就是要“提出问题”。再者,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果学生不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其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也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是实施科学探究的起点,也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源头活水。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法国物理学家维纳也曾说过:“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已经前进了一步。”这些也正说明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

当今评价一位好老师不是讲得学生没问题可问,而是启发学生提出深刻的问题;不是简单地授之于鱼,更多地是授之于渔。在教育改革逐步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今天,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然而我们常常感到,要引导学生主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下面我就简单谈谈自己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一些心得体会。

1、多方面呈现图片、视频等情景,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苏科版物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科技画面,特别是每章节前引入性情景图片更是编者的独具匠心。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是通过对一些图片和录像处理后,让学生通过这些情景在视觉、听觉等感官上全方位受到刺激,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启动学生思维。不过在情景呈现前我们应当注意的是,不必急着引导学生去思考什么,等情景呈现结束后再让学生尽谈其所想,以便让学生置身于生活情景后形成问题意识。例如《世界是运动的》一节中在提出动能概念时,书上有风力发电、橡皮艇的漂流两幅画片,我又加上了海啸、泥石流的视频资料,组合在一起加以呈现,学生看后非常激动,也提了许多问题:如“海啸怎么形成的,力量怎么这样厉害?”、“它们那么大的能量怎么产生的?”、“水狂泻而下怎么会如此厉害?这是什么能量?”„„又如在《速度》一节内容中,我把书上的一张猎豹追捕鹿的图片改为了视频,并与不紧不慢的蜗牛爬行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很自然的意识到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由此提出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问题。等等这些都是由学生置身于问题情景中后,有感而发,提出的富有讨论价值的问题。

2、从探究式实验入手,抓住实验的细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我们知道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以往我们做实验的目的仅是对所学概念知识等进行验证,很少对实验本身进行深究,更不用说让学生去考虑实验怎么做,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怎么去解决。新课改后,改变了从前一贯的验证性实验,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探究性实验,这就要求学生始终带着问题去做实验。如果我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仔细留意实验的每一步,着力于一些容易忽视的实验细节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就能够“以小见大”,于“不经意处”发现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冲动。例如我们在学习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课本上安排的就是一个开放的探究实验。书上列出了一些实验器材如一个小方桌、木板、两个砝码、装有沙子的水槽、装有一定水的矿泉水瓶、一块海绵等。带着实验的目的,学生马上就有问题产生了:这个实验怎么设计?需要用到哪些仪器?怎样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探究过程中必须提出和解决的问题。同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后发现这个探究实验借助不同的器材都可以完成,但是我们在做实验时不经意间,大家都注意了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运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再如我们在测定纸片下落速度时,学生在做实验之前头脑中很清楚,原理也很明确,但实际操作就遇到问题了。纸片在下落的过程中总是忽左忽右的飘,下落的路线也不是直的,容易碰到课桌或其它的物体而改变路线。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思考,随后由大家共同讨论想到,通过改变纸片的形状从而解决了这一问题。在实验将结束时,我们知道有些同学习惯对答案,可是他们得到的答案大部分都是不一样的,有的甚至相差很远。这又引起了他们的疑问,在我的提示下他们注意到提出了很多问题:有学生提到是不是在做实验时纸片下落的高度不一样的缘故?是不是由于纸片的形状不同?还有学生提到了纸片下落时速度变不变化的问题,我觉得都很有价值。正是由于我们在实验过程中,注意了实验的细节,多问了一个为什么,使得一个本来很简单的实验富有了创新的意义,学生也从中学到了更多的东西。

3、利用矛盾冲突也可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老师在传授物理学中一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时,有时有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感觉。这对这些,我们或许可以利用激化矛盾的方法,让学生在自己的质问中队概念逐步的完善。例如我们在讲授《世界是运动的》这一节时,我们首先给学生播放几个视频,花粉颗粒的布朗运动、烟花爆竹的燃放、神州六号飞船的升空、太阳系中各个行星的运动,使学生得到“我们处在一个运动变化的世界中,从微观粒子到宇宙的天体,都在不停的运动。”的结论,再激起学生的矛盾思维,难道世界都是运动的?有没有静止不动的物体呢?这样的一个疑问犹如在在学生平坦的思维世界里激起了一个巨大的浪花一样。随之而来的学生的质疑就顺利成章了:世界上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时静止的?如何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呢?等等。

以上是教师创设一些问题情景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但是现代教学论更重视学生主体作用,并以学生主体性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都是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时关键还是要让学生勇于提问、学会提问、善于提问。如何做到这些我想还得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肯定学生价值,让学生勇于提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培养学生学习和取得更大成绩的持久而牢固的愿望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创造一种精神振奋的、生气勃勃的情调,具有重大意义。”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有时提出的问题往往出乎我们意料,甚至觉得是很可笑的。但如果此时我们真的去笑话他们,甚至在眼神、神态上表露出这样的意思,那今后就很难再让学生展开思维,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了。我想勇于发言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因此,对于学生课堂提出的问题,教师首先得加以肯定,然后再提出改进意见。课堂讨论应该是一种师生互动的形式,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同等的。在课堂上,教师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助手,学生也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合作伙伴。只有营造这种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让学生消除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学生才敢想、敢说、敢问。

2、强化学生主体,让学生学会提问。

英国教育家鲁巴金说过:“不经过本身的努力,就永远达不到自己的目的,任何外来的帮助也不能代替本身的努力。” 因此教师只有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不断提问,不断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过程中强化他们的主体地位。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点尝试成功的体验;同时通过巧妙设计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这样学生能够始终围绕问题展开思维,或解决问题获得满足感,或产生新的问题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究,从而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

3、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善于提问。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杜威认为,“知识决不是固定的、永恒不变的,它是作为另一个探究过程的一部分,既作为这个过程的结果,同时又是作为另一个探究过程的起点,它始终有待再考察、再检验、再证实,如同人们始终会遇到新的、不明确的、困难的情境一样。” 所以,学生的学习不能迷信课本和权威,只有经过自己认真的观察、分析、思考才能下结论。学生也可以进行大胆的质疑,提出新问题。同时,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小学生由于受年龄、思维水平的限制,在认识能力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学生可以通过讨论、思想碰撞、交流沟通的方式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实践证明,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因此,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开放式课堂教学法研究》,张汉昌、赵菡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

2、《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二篇:数学生本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数学生本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摘 要】

“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是新教材“培养目标”的四个层面。这赋予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成为当前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成为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石。少分析综合多发散批判,强化思维能力训练;少集中讲评多自学思考,留给自主发展空间;少课堂提问多质疑问难,精心营造问题情境;少抽象知识多直观操作,鼓励学生探究实践。这是教师在数学生本课堂上有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

【关键词】数学生本课堂 培养学生 问题意识 【正 文】

新教材的培养目标,由原来的“双基”,扩展为“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层面。赋予学习的主体——学生,以全面的人格化,强化思考和问题解决在学习中的地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成为当前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成为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石。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主体素质的主渠道,下面拟对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探讨。

一、少分析综合多发散批判,强化思维能力训练

一直以来,我们都把数学中的应用题作为数学学科教学的重难点和学生思维训练的基本途径,然而部分应用题材料脱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显得高度抽象化、公式化,学生学得枯燥无味,反而成为学习的障碍。而且一部分问题几乎都具备完整的条件,习题和课题的任务是寻找唯一的答案,这样的学习容易使学生满足于得到正确答案,学生墨守成规,容易按固定模式去找答案,对于解题思路的多样性,问题的内在因素缺乏进一步探讨的动力。教学上教师则多用分析综合的方法加以阐述,来发掘和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度。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单

一、呆板,思路狭隘,创新萌芽被扼制,问题意识得不到培养。而开放型的题目本身具有综合性、多向性、新奇性和条件的多余性,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发散、批判思维的训练,且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处于主动参与的地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频频寻根问底,寻找满意答案的强烈愿望,使他们思维飞跃,想象丰富,有助于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的全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加强知识理解,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进而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二、少集中讲评多自学思考,留给自主发展空间

实施生本教育以来,我们教师比较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但多是流于形式,课堂教学本质上没有大的改变,往往在宣布自学以后,真正给学生独立自学的时间极少,很快便转入集中讲评。因为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发展的时空,就很难欣赏到学生那令人激动的独立见解、真知灼见。其实不能以教师的思维结果取代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学生参与的应是获得知识的全过程而不仅仅是在课堂上看书自学或参与几次小组讨论,不是模仿书本或教师提供的现成的结论,而应该让学生主动地把要学的东西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应注重捕捉学生的独立见解,加以鼓励,即使学生的见解是错的,也要肯定其独立思考的精神。当肯定的则充分肯定,当引导的则适当引导。有时虽是对一个学生独立思维过程的评价与指导,但受益的却是全体学生。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实现由传统的“盲从学习”到现代的“独到见解的学习”的跨越。

三、少课堂提问多质疑问难,精心营造问题情境

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教师问学生答,学生跟着教师的提问跑的现象”。有时教师一旦发现学生的疑问超越了教学阶段,马上把学生的思路引回原定的教学思路上,教师往往禁锢于设计好的教程,不能灵活根据学生现有的学习思路进行引导,这样削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质疑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敏于发现,激活学生的思维,只有敢于质疑的学生,其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实践证明,只要精心设计有助于学生质疑的情景和氛围,启发得当,学生是能够抓住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比教师主观设计大大小小的问题更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行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着老师传授知识,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正如叶圣陶所说:“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不徒听教师之讲说”。

四、少抽象知识多直观操作,鼓励学生探究实践

初中生正处在心理和生理发展阶段,有了一定的思维水平,但对事物认识还是多凭直观表象,从简单逐渐到复杂,有个别逐渐到一般,理解问题的水平和程度也有较大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用其自身的认知方法去取代学生的认识过程。教师要善于创设学生动手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上让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生动活泼地学习,积极主动地思考。这种操作性的数学活动既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又符合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发现内在的数学规律,渗透稳定性和可迁移性的数学思想方法。克服说教式、枯燥无味的抽象知识的传授。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克服传统教学观念,以客观形象生动活泼的形式,给学生更多自由操作的机会,激起和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自信心,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

第三篇:浅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浅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喻加燕

摘要:《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就要求学生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长期以来学生都被动学习,不善于提问,教师就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通过创设课堂氛围和问题情境,教会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促进学生把问题和已有知识生活经验相联系,形成思考的习惯,增强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关键词:应用意识

问题意识

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

课堂氛围

观察

思考

鼓励

数学是一门理性的学科,是思维的体操。《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特别重视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就是要求学生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关键。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从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也发现凡是善于提问的学生,数学就会学得很好。可是,多数学生都不爱提问,也不会提问,而是长期以来都习惯于等老师提出问题再思考解答。这样一来,学生学习就比较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也影响学习效率。那么,该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我就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提问。

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刚开始学生还是乐于提问的,老师就要呵护好学生的这一积极性,不要怕学生不会提问。因为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都是从不会到会。教师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使学生能抛掉顾虑,大胆提问。当教师和学生建立了一种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时,学生才能无拘无束的表达出自己的思想,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

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乐于提问。

问题不是“无本之木”,而是存在于具体的情境中的。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和生活经验创设情境,使学生乐于提出问题,直观形象,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当教师呈现出直观形象的问题情境时,就会自然而然地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我在讲比较大小时呈现出主题图,出示了一幅美丽的花园图片:4只蜻蜓,3只蜜蜂,3朵花。这时,有孩子脱口而出“蜻蜓4只,蜜蜂3只”,我鼓励了一句:“你观察得真仔细!还有什么发现?”其他孩子的学习兴趣也高涨,因为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了问题。有孩子说:“蜻蜓多1只。”我引导孩子们:“有问题想问他吗?”有孩子就问:“你怎么知道多1只呢?”孩子抓抓脑袋说:“我看出来的,一个对一个还多了一只。”接着,我用学具来代表蜻蜓和蜜蜂随意的摆放,孩子发现说:“这样摆不好,一个对一个更好看蜻蜓多一只。”于是我让孩子一一对应摆,感受这样摆的好处,进一步使孩子直观感受到数的大小,并初步建立了对应思想。

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我在教学认识分数时,讲了猴妈妈分桃的故事。妈妈只有一个桃,要分给两只小猴,孩子们听到此,个个都说:“一人一半。”我随手分了一个大半和一个小半,孩子就不同意了说:“老师,你没分平!”我就让他说说该怎样分,从而孩子提出了“为什么要平均分”这一问题,初步理解了分数度意义。分好后我让孩子们用数来表示,孩子就犯愁了“用什么数呀?”,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该怎样表示,而是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示。孩子们在这样的提问和讨论中认识了分数。

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孩子自主探究学习后,互相交流,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有不明白的向同学提出来。这样,孩子有自己不同的观点,有交流的素材,交流时就有话可说,有问可问,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留足思考的时间,使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留给观察思考的时间。当出示了问题情境时,不要马上让学生提问,而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组织好自己的思路后再表达。这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例如:在教学探索规律时,我出示信息东东和爸爸妈妈去旅游,从宜宾出发,去大约300千米远的成都。多媒体出示路线图,动画演示出行的过程,已行路程100千米,剩下路程200千米。我让孩子观察思考,能从中发现哪些问题。这时,孩子们都有了一些发现,我让他们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探讨。有了时间思考,孩子们交流规律时,都发现了很多问题,如:已行路程和剩下路程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说明了总路程、已行路程和剩下路程有什么关系?在这样的学习中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会学生思考,使学生会提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让学生不着边际的提问,而应该教会学生根据学习的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会有条理的分析问题,能结合提问深入理解所学知识,这才是让学生提问的意义所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对于数学中的问题要从三个方面分析。

第一,从旧知到新知的迁移中发现问题。数学是环环相扣的,新知识和旧知识或学生已有经验总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学生在认知新知时,教师引导其从已有知识开始思考,能从中发现什么新的问题。例如,学生在学习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通过计算20×30就想到:是不是只要两个末尾有0的因数相乘,都先不看末尾的0相乘,最后在积的末尾添上没看的几个0。当学生这样思考时,对这一计算规律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第二,从新旧知识的联系上发现问题。当学习了新知识后,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进行对比来提出问题。如,学生学习长方形面积时,引导其思考:长方形的面积和前面学习的长方形周长有什么不同?计算面积也和长方形的长宽会有关系吗?学生有了这样的思考,就会找到探究新知的方向,积极主动投入学习。

第三,从自己不明白的内容提出问题。在学生尝试学习时,要求学生把不懂的和不清楚的内容作上记号,并提出来。这对于多数学生是很容易办到的,当学生知道自己哪儿不懂时,他会思考也会认真倾听同学或老师的讲解,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四、及时鼓励,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学生都喜欢听老师表扬,那么,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多么简单,教师都首先要肯定其进行了思考,再对问题进行相关的处理。如果学生自己能解决的,让学生自行解答或请别的孩子帮助解答;如果有难度的,就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进行解答。总之,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呵护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成功。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仅是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而是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解决问题的开放性活动,将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建立丰富的联系,在“做中学”,体验数学,感悟数学。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是一个由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由数学模型到进一步应用的学生学习“数学化”的过程。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乐于思考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发现的快乐,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主要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陈和主编:《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

第四篇:浅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浅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堂好课,课堂中学生的问题意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问题是启发思考的源泉,问题是组织教学的纽带与归宿,问题意识是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石。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教师自己必须有问题意识。现实中,不少教师自己就缺乏问题意识,不能或不善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教学活动中,他们人书一体,成了教材的化身,成了教学参考资料的代言人。教师没有了质疑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成了奢谈。所以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师须先行一步,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质疑能力,做一个“有问题”的人,有思想的人。

例如在讲到《论语》六则课文时,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了整体的感知后,我启发道:孔子作为古代伟大的教育家,首创了一整套教育理论,并身体力行,取得了硕果,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本文属于教育类专篇。它通过别开生面的“师生恳谈会”反映了当时私人学园的风貌,可以当作孔门弟子各言其志,孔老夫子精要点评的一段轶事。请你结合本篇课文谈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问题提出后,有些学生低头沉思,有些学生从文中寻找答案。几分钟之后,班内个别学生举手回答。同学甲:“孔子向他的弟子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并希望他们发扬光大。”同学乙:“孔子教育弟子时不直说,而是通过表情来传达。”同学丙:“孔子喜欢比较谦虚的学生”。学生的回答与问题相差甚远。当他们的回答没有得到老师的肯定后,教室里一片沉寂。针对眼前出现的沉闷现象,我很快将这一问题作了调整后问道:“你和老师、同学在一起聊过理想、志向的话题吗?问题一出,学生马上抬起头,一脸的兴奋,纷纷回答说:“有”。我接着问:“你们认为这类话题应在什么样的氛围中进行最好呢?为什么?”学生沉思片刻后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同学甲:“我认为应像朋友聊天一样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毫无顾忌。”同学乙:“如果老师就象我们的知心姐姐一样和我们交流,给我们以指导,那样我们说话就会没有压力,很轻松。”同学丙立刻站起来反对:“不行,如果是毫无压力,无所顾忌的随口说说而已,那么你的理想和志向就不可能实现。因为你在心理上不重视它。”话音刚落,同学丁又站起来说:“错了,压力太大,心理负担太重,理想同样可能实现不了。”课堂上形成了激烈的争论,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语言表达也很流利。这时,我又不失时机的问道:“那么有谁能谈谈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什么?”学生踊跃发言,同学甲:“孔子对他的弟子们所谈的志向表示了三种不同的态度,并根据他对弟子的了解一一作出了评价。可见他能够因材施教。”同学乙:“孔子与他的弟子坐在一起相互交流各自的志向,互相学习。”同学丙:“孔子用温和谦虚的话打消了学生的顾虑,说明师生之间平等、和谐。”同学丁:“孔子刚开始没有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很尊重他们。”听了学生的回答,我总结说:“同学们的回答十分精彩,说明大家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也很透彻。非常好,我们就要有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问题解决了,老师和学生都感到很轻松,很愉悦。

一个问题的设置不同,竟然使一堂课产生了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可见,课堂中问题的设置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由易到难。老师恰当的启发和引导,会打开学生智慧的大门,而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样可以在老师精心设计的形式中激发出来。

其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要纠正对学生问题意识理解的偏差。在部分教师的观念中,认为课堂上多提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启发式教学。其结果是课堂发问的泛化,不少问题根本不需要思考,有的甚至“照本宣科”就能应答自如。看起来课堂上热热闹闹,而学生的思维效率极低,这实质上仍然是填鸭式,满堂灌,毫无意义。只有科学地创设问题情景,适时、适量、适度地处理好问题材料,使学生进入适宜的学习状态,才能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同时还要注意,不是单纯依靠教师去问学生,更要培养学生独立设计问题的能力和态度。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提问题呢?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学生不愿意提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因此,要让学生敢问爱问,必须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生的问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

第一、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习者。教师要在鼓励学生有问题意识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其发问水平。此外,教师还应当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励学生关注教材,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自己共同探讨。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看,认真地听,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第二、要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要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和氛围,增进教学民主,清除学生的紧张感、压抑感、焦虑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培育起探索求知的信念和意志的品质,释放出自己的潜能。

问题促使学生思考,思考带给学生幸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培养学生进取的人生态度,就是教给学生创造美好未来的本领。学生如果能够积极地、科学地、创新地提出问题,那就表明学生已经在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世界,他就成为了学习、创新、发展的人。

★作者单位:宁夏灵武市第二中学。

第五篇:浅谈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浅谈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摘要:物理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要实现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就需要树立合理的教学目标。随着教学改革的实施,教学目标开始逐渐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转变。想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需要在进行教学内容的制定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实践性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在生活中运用物理知识的来解决实际问题。本文主要探讨怎样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教学的基础。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布置过程中,要以学生的科学观念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为主,这也是当前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了解学生学情,并根据学生整体素质水平来制定课堂教学。因而教师要有一个敢于创新的精神,这样才能够做好教学内容的制定和完善。随着教学改革的实施,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学重点,课程教学也要围绕这一重点展开。

一、创新意识培养的基础,学生兴趣

对一个普通高中学生而言,高中物理内容多,知识系统复杂,联系紧密,而高中生对生活感性认知薄弱,物理学习过程中困难重重,找不到学好物理的成就感,逐渐失去对物理学习的兴趣,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教学引导,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物理的课堂学习和探索中。教师需在围绕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

比如在《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这节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陌生的安培力产生兴趣,可以让密封在透明玻璃盒中的金属薄片放在U形磁铁磁场中,通以电流会发现金属薄片“突起”或者“凹陷”让学生感受到金属薄片受到一种未知的动力。?φ庵至Σ?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追究这种力的来源,探究它的大小和方向。这样的课堂引入新颖别致,让学生产生事物探究的兴趣,会主动进行问题的探索。

二、创新意识培养的关键,观察能力

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创新思维形成的关键。首先需要的是信息的输入问题,学生通过观察来进行思维模式的构建,实现教学探究,物理知识涵盖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留心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和事物,就能够从中悟出物理概念和解题思路。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现有的教学器材通过课堂演示实验来提高学生观察兴趣。

高中物理鲁科版的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形变与弹力》教学,学生对于弹簧弹力的产生,发现弹簧发生明显的拉伸或压缩的弹性形变,学生有感性的认知,但有些材料的杨氏模量较大,施加压力同时物体也产生了弹力却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形变,对弹力产生条件之一必须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疑惑。教师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借助实验器材,如图用横截面为椭圆形的墨水瓶、激光通过微小形变放大演示实验。这种科学而又直观的方法,会引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兴趣观察,消除心中疑惑,找到弹力产生共性。

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观察。首先教师可以制定出一个问题,通过物理设备来进行实验,将整个场景模拟出来,让学生进行有兴趣观察,观察前要为学生制定观察目标和观察任务(在观察中发现了什么)同时,教师要做好教学指导,让学生了解观察方法。观察完成后,要组织学生对发现的现象进行分析总结。

三、是创新意识培养的必备条件,想象力

想象力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切入口,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力。为了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物理学科对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不管是新课教学还是习题课的教学,教师都要有意识培养学生想象力。

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创新能力的必备条件,将学生从传统的古板思维中解脱出来,更好地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这是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意义,教师要制定教学引导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进行学习。

四、总结

教学的开展要充分地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其课堂的主人地位,同时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思维特点,对教学内容的制定要围绕着学生来进行,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发表意见和观点的机会。物理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教学设备来进行物理实验,物理实验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观察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技巧,实现操作能力提升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养成长为一个有着科学依据想法的创新人。

参考文献:

[1]刘永志.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数理化学习,2016(07):24-25.[2]冯蕊娟.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与能力[J].好家长,2017(56):80.[3]管生.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4):139.作者简介:

刘荣锋,福建省福安市,福建省福安一中。

下载在物理课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物理课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物理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浅谈物理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摘 要 创造源于问题,问题意识是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基础,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造教育的起点。高度肯定和重视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中外教育......

    关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的问题

    题目:关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的问题(论文)姓名:职务:教师 关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的问题 【摘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不懂得竞争就意味着将要被社会淘汰。而未来的世界肯定充......

    浅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浅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摘要:物理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发掘和培养,这样更有利于物理概念的领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

    初中物理思想品德课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五篇]

    初中思想品德课后学习活动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武进区马杭初级中学刘玉敏 深化教学改革,转变课程实施方式,提高课程实施水平,重点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但又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

    在小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小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宿迁市沭阳县华冲实验小学荣利 内容摘要: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从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和发展学......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美术课始终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依样画瓢。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本身就缺乏问题意识。这是导致学生没......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的源泉。初中物理教学立足于学生认知的主动建构,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而善于发现问......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点思考 太和县税镇中心学校 郭军磊 摘要: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物理教学讲究一个探究的过程,首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