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新课改中的现实意义

时间:2019-05-13 03:12: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新课改中的现实意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新课改中的现实意义》。

第一篇: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新课改中的现实意义

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新课改中的现实意义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结合实际,办中国人民需要的教育,并且在实践中总结和创立了独有的教育思想,为教育史写下了光辉的一笔。

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生活教育”学说,但内涵非常丰富,涉及到了教育上方方面面的问题。他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行是知之始”、“教学做合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等等论说,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在新一轮课程改革逐步开展的今天,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从教育观念看

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对教育中各个方面都有独到深刻的阐述。在教学观上,他认为“教学合一”、“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去“探知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才能让学生“乐学”,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境界,“然后学生先生都能自得自动,都有机会方法寻找那无价的新理了。”

新课程标准则这样阐释“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实质是交往、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求得新的发现,从而实现相长和共同发展。

陶公除了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做到以上几点外,对教师他还有以下的要求:第一、要有信仰心,必须“认定教育是大有可为的事,而且不是一时的,是永久有益于世的”;第二、要有责任心,不但对自己和课堂中的小孩应当负责任,而且对国家的教育业也应该具有责任心;第三、要有共和精神,“要和学生共甘苦,要和同学表同情”;第四、要有开辟精神,“使中国无地无学生”;第五、要有试验的精神,不能只是照搬,自己试验,方得出真理,方能不落人后。

新课程标准则提出: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新课程特别强调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特别要求教师要注重利用社区资源。陶先生上个世纪创办晓庄学校时,就已经在实践中做到了这点,陶公在乡村办学,不但充分利用了各种资源,也真正做到了学校社会的一体化。从一次凿井之后开会那件事可以看出来。

对照阅读可以发现,两者对教学对教师的看法有惊人的相似。由此我们必须明确:教师必须学而不厌,不断的充实自己,才能诲人不倦,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学习的思路方法教学生学,而不只是教书或教学生,必须有一个联动使动互动的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能学到方法,还能激发起不断学习持续学习终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而这恰恰是时代的发展提出来的要求。

二、从教育内容看

陶先生认为“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就是要用新的学理,新的方法,来改造学生的经验”,“新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养成‘自主’、‘自立’、‘自动’的共和国民。”

这样的观念在今天的中国仍然是中肯和必要的,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关注人,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就是意味着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一句话,关注学生的全面的向上的发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的、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也才能提高国民素质,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使国家走向更加繁荣富强民主的康庄大道。

那么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育要包含哪些内容呢?

陶先生在《新教育》中这样阐释当时的“新课程”:“从社会这面来讲,要问这课程是否合乎世界潮流,是否合乎共和精神。从个性的一面讲来,谁的事谁教,小孩子的事教小孩子,方才能够适合。„„总要从社会全体着想,有否其他有用的东西未列在课程里?或是有用不着的东西还列在课程里呢?照这样取舍才行。”也就是说,陶先生认为,课程的设置和教授的内容必须符合国家的情况,必须因地制宜,因人而宜,不能一刀切。这正是新课标所倡导和要求的。课标只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教材是一次再创造再组织,必须体现当地实际,考虑到本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及特殊需要。

陶先生不管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主张生活即教育,生活的内容也就是教育的内容,“要活的真的动的用的书,”“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作指导”,“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在《育才二十三常能》里,详尽地列举了他觉得应该掌握的技能,都是在生活中非常实用的方面。

但是陶先生并不仅仅主张教育的实用性,他也非常注重创造教育。他认为“我们要能够做,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还主张“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即有行动才能得到知识,有知识才能创造。所以要进行创造教育,先要进行行动教育,而且行动教育必须从小的时候就开始。

三、从教育方法看

陶先生不仅认为教育内容应该根据国家社会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定,同时他要求的教育方法也不是单一机械的,根据“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做”的内容特点及教的规律、学的规律来决定。

陶先生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知识的获得有亲知、闻知、说知,而闻知、说知安根在亲知里,所以必须以生活为中心进行教育,必须做到教学做合一。什么是教学做合一呢,“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必须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必须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当然,做并不是抹杀一切行动,是“劳力上劳心”,必须含有行动、思想、新价值之产生。他特别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解决了长期纠缠于中国教育史的“劳心”和“劳力”的问题。他说:“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劳心,便可得事物之真理。”并由此得出学习方法的论断:运用知识,“用心以制力,就是一件重要想如何可以把这件事做好,如何运用书本,如何运用别人的经验,如何改造用得着的一切工具,使这件事和别事相互影响。”因此既是强调实践,又必须是动头脑的实践,手脑并用,才可能得到长进。

新课程改革也致力于教学方法的改变、学习方式的变革,特别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在课程结构中单列了“综合实践活动”及“绿色证书”教育两部分内容。新课程认为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更是开发与创生,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教学生会学的过程。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人民教育的奠基人,他从社会和政治的高度研究中国的教育,其教育理论的内涵是丰富而博大的,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理论探索、搞好新课程改革实践的理论宝库,学好学透陶公的思想并付诸实践,新课改的开展推行要顺利得多。

第二篇: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学校现在对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很重视,通过学习,我作为班主任对陶行知教育思想在 班级管理上面更是有了新的认识。

一、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当学生的好朋友。

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这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保障。教育家陶行知曾明确指出“创 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当然在不民主的环境下创造力也能表现,那仅是限于少数,而 且不能充分发挥其天才,但如果要大量开发人矿中之创造力,只有民主才能办到,只有民主 的目的,民主的方法,才能完成这样的大事。”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是绝对权威,对班 级集体的管理实行“契约式”管卡压。教师与学生无法亲近,更不用说交流。学生对老师也 是“敬而远之”。这样的教育,锁住了学生的心扉,封闭了学生的情感,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凡事都循规蹈矩,不敢奇思妙想,不敢越雷池一步,根本不可能有创新。因此,创新教育要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俗话说: “亲其师,信其道。”师生间建立了亲密 和融洽的关系,才会给学生带来敢于创新的勇气、乐于创新的热情和“我能创新”的自信。

1、热爱关心学生。

陶行知先生说: “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确实,没有真挚的爱,就没有 成功的教育。热爱学生是新世纪教师应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形成民主、平等、和谐 的师生关系的前提。班主任要主动亲近学生,深入到学生之中,在相处中用点头、微笑、拉 拉手等亲切神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喜爱的目光,消除那种“老鼠见了猫”的恐惧心理以及 由此带来的心理压力。积极了解、关心每个学生的愿望、性格、兴趣等,帮助他们形成创新 思想、创新思维,在这种相对宽的支持性成长的班集体中,学生的个人爱好、个性品质得到 很好的发展,他们就会主动去探索、创新。

2、要相信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信任人,才能唤起人的自尊。对人的信任是 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立起一切美好的东西,包括创新的意识、精神及能力。班主 任只有相信班上的每一个学生,才有可能积极地教育学生,鼓励学生,才有可能去发现学生 们的不同才能和兴趣,因人而异地指导他们,并为之创造出进行各种活动的条件。当学生对 某一问题发表不同看法时,班主任应及时给予肯定,相信他的合理性,并对敢于发表不同看 法的精神进行鼓励,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总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应从我们教师做起,我们教师要积极接受现代教育理念,要有热爱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样学生才会热爱教师。只有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两 者才会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进入教学的最佳境界。

二、打开樊笼,提供创新的机会和实践的舞台。

“解放儿童的大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 们能看;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接触自然,接触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能把儿童的功 课表排满。”教育家陶行知的这段话给我们以很深的启迪。因此,我们要打开樊笼,把时间 和空间还给孩子。班主任应在班集体中处理好“一抱、二牵、三导”的关系,从最初的“事 无巨细”样样亲自动手操作,到逐渐放手,以至于最终达到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我给学生提供的创新实践舞台之一就是实行“班干部轮流制”。具体做法是:第一步民 主选举常任班委。选举要经过“自我推荐”“竞选演说”“同学投票”等程序,这是给学生、、提供的第一个实践舞台。在“竞选”活动中,不少同学表现了不凡的才能,提出了许多很有 创见的施政措施。第二步是由常任班委成员轮流主持一段时间班级工作,为大家做个好榜样。第三步是以学号为序,全班每个同学轮流当一天值日班长,常任班委实行值周班长制,帮助 值日班长工作。值日班长根据班级的整体计划,提出一天的任务要求,督促检查全班的生活、学习、纪律、卫生、体育活动等,还要填写班级日志,总结一天的工作,提出下一天工作的 建议,并和第二天的值日班长做好交接工作。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民主参与意识,提高 了遵纪守规的自觉性,更重要的是为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创造了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 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

我会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一定的指导,如制定的目标有偏差或错误时,及时给予指正;当 他们遇到困难时,可以出点子,启发他们慎密思考,激发他们创新新招,使方案设计得更完 美,实施更顺利,效果更明显。

三、辨证地看待学生道德行为上的差异,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 “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 创新思维是人类普遍具有的素质 ,创造力人皆有之,但每个学生创造能力的高低、表现形式、发挥作用的潜能、显露的早晚等各不相同。学生之间的天赋潜能和成长环境总有一定的差异,在一般发展的基础上,必然表现出个性特点来。在学校里,“老实听话”的学生常常受到老 师的欢迎,而淘气顽皮的甚至“无法无天”“犟头倔脑”的学生,则让一些老师无可奈何。、许多研究表明,这些“调皮大王”常常是创造力较强的学生。他们对新事物十分好奇,思维 十分活跃,常常因“奇特”的想法作出“越轨”的行为。由于他们的创造性不易被发现,在 学校统一的要求下,只能机械地适应教学。“发明大王”爱迪生小时候,因各门功课不及格,被老师骂为“不折不扣的糊涂虫”,爱因斯坦这位作出划时代贡献的物理学家在学校里,一 直受老师冷落,也没有发现他的奇才。因此,教师应辨证地看待学生行为上的差异,透过现 象看本质,及时发现学生“潜在”的创造力,精心培养。在班级中注意留给学生个性发展的 空间,坚持因材施教,为创造性人才的成长提供环境。

让我们记住陶行知先生说过的话: “你 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

【因材施教篇】

1.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陶行知

2.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陶行知

【教学方法篇】

1.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陶行知

2.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陶行知

3.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

4.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陶行知

5.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成功教育篇】

1.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陶行知

【创新与实践】

1.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陶行知

2.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陶行知

3.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陶行知

4.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陶行知

【养成性教育】

1.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陶行知

2.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陶行知

3.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

教育名言

1、“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2、“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3、“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4、“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5、“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6、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7、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8、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9、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10、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11.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12、在现状下,尤须进行六大解放,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

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

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

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

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

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取得丰富的学问;

六、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添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13、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14、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15、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16、教育是立国之本。

17、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18、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19、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20、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21、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探寻出路。

22、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23、象屋檐水一样,一点一滴,滴穿阶沿石。点滴的创造固不如整体的创造,但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而不为,呆望着大创造从天而降。

24、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25、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26、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27、教学合一。

第三篇:浅谈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浅谈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摘要:陶行知先生是我国创造教育理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经过他自己发展,使得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成为重要的教育思想资源。本文从陶行知本人对创造教育论述的著作中,总结出其创造教育思想的历史演进线索及其思想体系。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反映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对于我国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改革现行教育制度、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有着启迪和现实指导意义。关键词:陶行知

创造教育

开拓者

现实指导意义

一、陶行知创造教育概念释义

创造教育的研究,对于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起着十分重大的推动作用,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及实践是创造教育研究领域的瑰宝,对它的研究将是人类教育史上一个最具价值的永恒主题。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陶行知在上海大夏大学就发表了以“创造的教育”为专题的演讲,提出“我们在打倒传统的教育,同时要提倡创造的教育”,他认为“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此后,陶行知躬行实践,在20世纪40年代初,亲自制订了“创造年”计划,并在育才学校开展“创造月”活动。为了使育才学校更好地开展此项活动,从而发挥创造精神,鼓励创造生活,陶行知还制订了“育才学校创造奖金办法”,1943年,他又发表了著名的《创造宣言》,号召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他主张实施创造的儿童教育。强调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他宣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号召“创造之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二)、陶行知教育思想具有真理性。陶行知教育思想是科学的、前进的,是陶行知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用实践检验和探求真理的精神对实际生活作用的产物。陶行知教育他的学生要追求真理,把追求真理与做人结合起来,他提出生活教育培养的目标是“追求真理做真人”,即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集真善美于一身的人。他说,教师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要“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二如何科学把握陶行知教育思想?

在批判旧的课程理论基础上,陶行知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生活力”为目的的生活课程论,其主要思想是:

1、生活课程提出了编写教科书的根本要求。陶行知在《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一文中,曾明确地表述过,生活教育理论对教科书的根本态度。他说:“生活教育指示我们说:过什么生活用什么书。教学做合一指示我们说:做什么事用什么书。这两句话只是一句话的两样说法。我们对于书的根本态度是:书是一种工具,——种生活的工具,一种‘做’的工具。工具是给入用的;书也是给人用的。我们对一本书的见面问是:您有什么用处(当然是广义的用处)?”陶行知认为,凡是对人们健康生活有帮助的书,都可以说是有用的书。这里的“用”与生活中的“用”是有区别的。生活中的用主要是指直接使用某种工具或物件去做具体某件事,用就是做。而用书的用是广义的用,包括思想上的用和行动上的用两个方面。看了一本书,能帮助我们把某件事做得更好是用,能使我们的生活过得丰富多彩也是用。总之,为了用的目的去看书、读书、讲书、听书都可以说是“用书”。因此,陶行知说:“我们用书,有时要读,有时要讲,有时要听,有时要看;但是读、讲、听、看都有—贯的目的,这目的便是它们对于‘用’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陆家骏.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和实践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00(4).[2]刘娟.浅析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及启示[J].考试周刊,2013.[3]钟启泉,张华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4]王祥.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5,(7).[6]鲁印服.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初探[J].邢台学院学报, 2005,(2).[7] 黄伟先.真善美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规律[J].学术论坛,2011(8).[8]邰宜娟.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第四篇:44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他作为中国近代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倾其一生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其中陶行知最著名的教育思想即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总结,并且在现代教育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还有他的“创造教育”思想更是为教育开辟了新的道路。在现代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应该增加孩子们对生活的理解,开拓孩子的思维,让语文教育真正的与现实社会相结合。本文结合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及实际生活提出其在现代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字:生活教育;创造教育;终身教育;实践

正文:

谈及语文,大家并不陌生,而语文的学习,实际就是读和写的学习过程,读,就是阅读、理解;写,也就是写字和作文。究其深层来源即是现实生活。生活中处处都能体现语文的所在。例如我们每天的对话交流,阅读文章等。现代语文教育与以往呆板、生硬、无趣的语文教育已经截然不同了。陶行知在教育思想中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是现在教育的指向标。

所谓生活教育,也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教导学生做自己的主人,不断提升自己。生活教育分为3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新课程改革中运用了许多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思想。除此之外,“创造教育”也是陶行知的重要教育理念,这一教育理念要求在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也是现代教育中亟待渗透的教育理念。

本人结合自身多年语文教学经验,以及对陶行知教育理念的认识,谈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现实教学中的应用,以及本人粗浅的体会。

一、运用“生活教育”理论,将语文融入现实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视不变,及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由此可见,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教育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传统教育在语文教育中,并不能让学生们理解其真正的现实意义,导致教学呆板、无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将课堂与现实生活联系到一起,才是语文教育的成功。

1、回归本真,还原语文教育的真谛

语文来源于生活,我们对生活的感知,也都是语文的一种特殊的形式。根据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语文应该与社会结合,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在大千世界中让学生感悟语文的真谛,若是仅仅将语文教育停留在课本、教堂之中是难以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陶行知曾说过,坚决反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陶行知所说的生活教育不仅仅是人类社会,还包括整个自然界。在语文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生活经验的培养。例如在课文《钓鱼的启示》中,描写一个十一岁的小男孩,在陪父亲钓鱼中得到的启示。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可以先让孩子们谈谈自己跟着父母钓鱼的事情,并说说钓鱼之后自身的收获,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然后可以分成小组讨论,各自钓鱼的经历,最后由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来谈谈通过自身钓鱼,以及这篇文章的学习,所得到的心得体会。这样一种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来学习课文的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并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融入社会,发现生活避免教育与社会脱节

生活处处皆学问,生活中包含语文,语文中体现生活,二者相互关联,不可分割。我们生活在社会中,语文的教育更不能离开生活,培养学生的素质,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教育中,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自然,在亲身体验中发现生活中的魅力所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可以将课堂搬出教室,让学生去亲近自然,用手、用眼、用鼻子等亲身去感触食物,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去参与社会调查,社会体现生活等活动。都是生活教育思想的最好呈现。例如在一篇“我是小小推销员”习作中就可以让学生亲自去体验一把,真正的帮助孩子融入社会,学会生活的真谛。这样的教育方式有效的防止了教育与社会的脱节,与父母的脱节。

3、转换角色,达成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是他的教学方法论,在语文教学中,教和学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做,陶行知反对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育方法,而“教学做”则不仅仅是以教为中心,学习并且去做也是关键所在,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在教学中试着和学生对调位置,让学生体会教的过程,更好的吸收教学内容,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能力。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的目的。

二、做好引导,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

创造性教育是陶行知又一大教育思想。这种教育思想鼓励学生手脑联动,首脑双全,培育学生全方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动力并且养成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个民族的发展不能离开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髓。当今社会提倡人才教育,不仅仅需要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有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手脑结合才是创造教育所希望达到的目的。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现代语文教学中,要时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鼓励学生多方面发展,有创新思维,可以从一个词、一句话、一篇文章、一个手工作品去挖掘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多给学生提问题,拓展他们的思维,培养学生们的创造力。

三、结论

语文来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之中。陶行知所提出的生活教育、创造性教育理论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有深刻的借鉴及影响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将语文融入到生活、社会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从而真正的达到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方明.陶行知全集【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 陈志祥.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语文教学时效性—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2(8):51 【3】 薛法跟.小学语文教学.山西:山西太远出版社,2005 【4】 章志光.小学教育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第五篇:初探陶行知教育思想在课外阅读教学中的实践1

初探陶行知教育思想在课外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陶行知)

一、拓宽课外阅读教材的意义

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内容的载体,是构成语文课程的基本要素之一。凡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供课程教学之需的材料都可以称为教材。“编制课程的人,必须明了社会的种种需要,将他们分析起来,设为目标。再根据儿童个人心理之时期,能力之高下,分别编成最能活用之课程,使社会需要不致偏废,儿童能力不致虚耗。”陶行知这段话,提出了课程必须符合时代要求,合乎社会和个人能力发展之需要,这是陶行知先生对于课程目标的高度概括和正确定位。国内外母语教育的实践证明,阅读教育是母语教育的核心环节。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语言大师吕叔湘和张志公说过,他们的语文能力30%得益于课内,70%得益于课外。而这充满着灵动的课外读物将是孩子爱上阅读的第一本书,是70%的领路之书。由此,适当地拓宽课外阅读教材,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都是有好处的。

二、关注课外阅读教材的优化

课本必须教好学好,但也不能死守课堂只读课本,课堂之外有万水千山,课本之外有万紫千红。诚如歌德所说:“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的”为此,我们特别关注课外阅读教材的经典型和可读性。低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相对低下,再加上贪玩好动,要让他们喜欢课外阅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然而当我接触了绘本,了解了绘本后,我知道自己找到了让孩子快乐阅读的钥匙。在低年级一般会优选《古诗70首》、《新歌100首》、《语文新天地》以及绘本。而绘本优选《木偶奇遇记》、《精灵鼠小弟》、《笨狼的故事》、《小猪唏哩呼噜》等。绘本借助图画和文字的互动与融合,它能够表现众多文字书所无法表现的形象,而由于其形象、简单的特点,它又特别容易被孩子所接受。其实即使对成年人来说,图画的吸引力都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对低年级学生来说,绘本可以称得上是天生的最佳读本。会选既要让孩子感到快乐有趣,又要让大人觉得有意味的绘本。如杨红樱的亲子绘本故事系列,书中的主人公是孩子熟知的动物,构思非常巧妙,情节的推进又非常自然。但是,在这简单的形式之下传达出的是深刻而结实的“内核”。《一片树叶,两只蚂蚁》表达的是“沟通”的主题,《小红船,摇呀摇》表达的是“爱”与“同情”的主题,《巧克力饼屋》表达的是“信任”的主题,《小迷糊兔》表达的是“自信”的主题,《寻找快活林》表达的是“幸福”与“善良”的主题。我们并不需要将主题提炼出来讲给孩子,而是希望让孩子在阅读(听读)的过程中,慢慢浸染,慢慢感悟。故事讲的仍然是道德层面和价值观问题,但表达得却一点不生硬。阅读这些故事,1

对孩子而言,既是一次阅读,又是一次心灵的“盛宴”。

在中高段,我们则提倡整本书的阅读。中年级主要优选《长袜子皮皮》、《吹小号的天鹅》、《爱的教育》、《鼹鼠的月亮河》、《嘭嘭嘭》、《我要做好孩子》、《乌丢丢的奇遇》、《我的妈妈是精灵》等;高年级则以《夏洛的网》《帅狗杜明尼克》、《小王子》、《屋顶上的小孩》《城南旧事》、《青铜葵花》、《草房子》等为优选对象。

三、活用课外阅读教材的策略

“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是陶行知先生对于“教学做合一”的具体说明。“做中学,做中教”则说明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陶先生课程方法观的生动写照。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我们在学校每周开设了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以优选的课外阅读教材为切入点,带领学生潜心阅读精典美文,领略名著课程,吟咏古今诗文,指导日积月累,在大量阅读实践中,养成阅读习惯。

(一)整本书的阅读

1、教师大声读给孩子听。

老师通过大声读文本,将自己的情感和文本的情感融于一体,直接传达给孩子,当老师和孩子共同沉浸在文字营造的那份美好情感中,那种美妙不是我们苦口婆心地说教所能代替的。如《爱心树》中的一幅画画有一棵大树和一只小男孩的脚丫,旁边的文字是“它喜欢上一个男孩儿”。看着这个小脚丫,孩子们就能想象这个小男孩是怎么向大树过来呢?有的想“这是一个淘气的小男孩,他一蹦一跳地向大树跑来。”也有的想“一个活泼调皮地小男孩,像小兔子一样从远远的地方窜过来。”这样的阅读,不正是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时所追求的目标吗?同时习惯了阅读图画故事书的孩子,不但想像力能够得到培养,审美情趣也能慢慢地提升。

在为孩子们读完了黄蓓佳著的《我要做好孩子》一书以后的一段时间里,班级里就掀起好孩子热,师生共同撰写了读后感。我也喜欢孙奶奶。她以前是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是她使金铃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我在班里的数学成绩还算好,没金铃那么糟。可我想更上一层楼。我很喜欢这本书的另一个原因,是它告诉了我一个真理:好孩子的内涵太丰富了,所有的光圈不全是由一百分组成的。这句话是这本书的作者黄蓓佳阿姨说的。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好孩子不一定是十全十美的。只要你身上有优点,你就是好孩子。其实,每个孩子都想做好孩子,也都是好孩子。

大声读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走近作者的情感与思想,并引导学生将文本中的生活描写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浮想联翩、跃跃欲试进行续编(改编、创编)有趣的故事,记录曾经的生活。

例如:走进大声读课堂:《黄昏海的故事—来自大海的电话》

《来自大海的电话》讲述一个音乐学校的学生松原拿着才买来的吉他来到海

边,稍稍睡了一个午觉,醒来之后吉他已经坏了,六根弦全断了,四周没有人,这是谁干的呢?几天后一个用白纸包着的小包寄到了松原家里,小包反面写着怪里怪气的字:“螃蟹寄”。松原吃了一惊,打开一看,从里头滚出来一个手掌大小的白色海螺。原来海螺就是电话机。吉他是一群螃蟹们弄断了弦又修好了弦,感动之下松原把吉他寄存在螃蟹那里了。从此松原把这只海螺当成宝贝。

教师就是从读课题猜故事开始,以松原收到白色海螺为引子预测故事前后内容,在大声读的同时不忘学习积累优美的句子,让学生自读、自悟那份意境并且仿说句子。这样在倾听的过程中语言获得了直接的磨合。当然,大声读完后,要求当个小作家,进行续写,注意要求,语言风格可以模仿原著,也可以复述故事

2、小组读书会——同伴互读互听

新课程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提倡学生参与、体验、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把语文课程性质定位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体现了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理念上。让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这正是对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

儿童文学作品在内容、语言、思想情感等方面有其独特性,教师的大声读已轻松打开学生读的愿望和表达的思路,因此同伴互读互听已水到渠成。每次读书会前,给各小组分配阅读任务,轮流读里面的内容,及时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及对此书独到的理解,捕捉书中闪现的写作素材。阅读过程中几个小组在教室的不同方向,声音都是轻轻的,互相一点干扰也没有。因为小组读书会相对自由,教师必须对读书情况加以调控和指导。同时教师应轮流参加各小组的读书会,以合作者的身份,引领孩子多读书,读好书。这样的读书会更适合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小组读书会的阅读作业一般比较简单,以免给原本快乐的阅读带来负面影响。

(二)单篇文章的阅读

教师职业不是简单的劳作,不是录音机,老唱片,而是一种极富创造性的职业。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千差万别,教师面临的教育情景千变万化,教师的教学手段不断更新,他没有一套固定的教育模式可以照搬,没有具体的方法可以套用。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过程中创生出新成果,受过这种好教育的儿童能够将老师抛在后面”。

一般到了六年级,我们除了阅读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外,还会增添《语文新天地》、《千字散文》等作为教材,教师会优选其中的几篇进行课堂阅读教学。例如作家刘桂莉的《空谷佳人》,写的是兰花的“幽”和“香”,以季节为序,介绍兰花的品种,以历史为序讲述兰花的美好品性,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熟知兰花品味兰花高雅的品格。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要让学生能在玩中学,学中乐,教师备课时就要通过创设和营造真实有意义的英语文化环境和语言环境,采用听、做、说、唱、玩、演的方式,以活动为核心组织教学,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英语,并用英语进行交流。教学生自己备课,写教案,写完之后,老师进行检查、修改、完

善。这样的创造性教学也是自得其乐的。例如刘瑜同学在《千字散文》中选了一篇《你就是一道风景》作为教材,在班级里为同学们上课,有意思的是在教案中写上执教者和协教者的姓名,当然协教者是老师了。她在课始开篇说道:“生于世界上,存于宇宙间,你不比别人多,也不必别人少。只要你勇于展示自己的才华、个性及风采,那么,你就是一道风景!”更值得琢磨的是在朗读教学中,当一个同学朗读完了,接着她这样讲到:你的朗读像一杯白开水,谁能让它变成一杯浓郁的咖啡。在理解文中又重点积累了“炎炎烈日”、“皎皎月辉”、“巍巍山峦“、“苍苍林莽”。又如贝妮同学在执教《芳草青青》一课的结尾时说道:“同学们,我们一般写踏青之类的文章,都会写些什么?而作者采用的又是什么手法呢?接着,作者由红玫瑰触发联想,却不咏玫瑰而是咏烈士一样的“青青芳草”呢?要是你看到红玫瑰,又会想到什么呢?课文学到这里,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吗?”如此教与学,做老师的在一旁听着能不暗自叫好吗?后来我还征集编写了一本同学们的教案集。后来陆续在每周留出一节语文课为学生所用,执教过的文章主要有《西湖梦》、《昙花的启示》、《论美》、《家园落日》、《芳草青青》„„从这些“教材”的题目中可以窥见一斑,不要小看学生的创造能力,他们一边在模仿老师的课堂教学,一边在创造新的学习方法,锻炼自己的能力。我们寄望学生能创造教育领域里的奇迹。

参考文献:

[1] 张颖:《<夏洛的网>作为儿童文学的审美功能 》,东北师范大学

[2]熊开明:《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3]王尚文等:《新语文读本小学卷》,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

下载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新课改中的现实意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新课改中的现实意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体育教学中的运1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教学生看清事实;解放头脑,使学生学会思考;解放双手,加强动手能力;解放嘴巴,使学生享受言论自......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在中国教育史上,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独树一帜,为中国的现代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联系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和创造教......

    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大新镇李花园小学 高伟 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大新镇李花园小学 高 伟 【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在......

    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范文大全

    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单位:屯溪区奕棋镇中心小学 姓 名:吴 龙 娣 电子邮箱:617328470@qq.com 电话号码:*** 董必武有诗曰:‚敬爱陶夫子,当今一圣人......

    浅谈陶行知美育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浅谈陶行知美育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陶行知先生作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现代教育的改革先行者,为改革旧教育、探寻中国教育的新路,做了毕生的努力,他的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

    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班主任论文

    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文/庄洪海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因此,我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应......

    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启示-德育

    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启示陶行知是一位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他的崇高人格、渊博学识、关心学生、平易近人的品质,实为当代班主任的楷模。他曾说过......

    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地理教学上的实践

    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地理教学上的实践 陶行知先生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教学做合一”强调以“做”为中心,所谓“做”,陶先生则强调“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