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3 02:41: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范文模版]》。

第一篇: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范文模版]

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

思考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下的中学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新课程强调建立新型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途径以及新型的师生关系,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本文在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阐述陶行知教育思想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 中学英语教学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他提出的“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的教学思想与今天的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不谋而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新课程标准又赋予陶行知生活教育新的内涵。《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应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参与”。“要以真实的生活体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因此,在日常的英语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努力根据教育内容,创设真实的生活背景进行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实现生活化教学。

一、构建语言环境,注重学习与实践的统一

《英语课程标准》提倡“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也就是提倡教学活动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提倡“learn by doing”。在陶行知的生活理论看来,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生活范围之广实于教育,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教育的生活化对英语教育的意义是非常大的。然而现在的英语教学普遍存在一个问题:为学而学,学用分离,脱离语言交际的环境。要改变这一现状,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环境,提供生活化的语言材料,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这样他们才会觉得学得有意义。1 充分利用可用资源,使教学生活化

我们所关注的对象是处于发展初期的中学生,他们往往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或是自己身上的事情特别感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上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课程的资源,尽可能创造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在动态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让生活走进课堂。以往我们追求课堂教学精品化,精致得如同景德镇的瓷器,如同无暇的碧玉,不希望看到有任何的偏差,不允许出现一点点的瑕疵,但这是不可能的,是不切实际的,只是理想化的状态而已。互动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是丰富多彩的课堂,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大胆地暴露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情况,而不是机械、僵化、一成不变地按照预设的方案教学,使教学设计成为束缚学生思维的“牢笼”,成为牵制教师、学生的无形的绳子,让教师与学生围着它团团转。因为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不是教师可以主观决定的,也不是都能预料到的,哪怕你预设再充分,由于学生的不同,教学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也会发生意外的情况,但是只要教师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可能将这个问题变成新的教学的资源,把原先可能成为病点的问题转化成教学的亮点。这在无形中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他们能在互动和创造中表现自己,发展自己。因为生活在今天的信息化社会中的坐在课堂上学习的几十名学生,肯定会有人把不为教师所知的知识带到课堂上来,其能量对传统的教学无疑是一种挑战。引导关注生活,通过生活进行学习

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因为在这样的理念下生活的过程就是受教育的过程,想受什么样的教育就要过什么样的生活。那么如何决定学生过什么样的生活呢?我们教师就要不局限于书本的情境,创造更多更真实更丰富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自然而然掌握语言,并在特定环境中正确使用。《牛津初中英语》特别关注课堂活动与生活的关系,在每个单元中都设计了大量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活动,教材的话题包括了颜色、服装、家庭、学校、学校等一系列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这样一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大量的知识,学会如何关注生活中的英语并在实践中运用,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获得了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从而促进了英语教学的良性发展,真正达到了学习与实践的统一。

二、学做合一——提高教和学的效率,达到“教学做的统一”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学的法子要跟着做的法子,教的法子要跟着学的法子。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英语课程标准》的任务明确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英语教学上,也就是通过英语学习来改变学生的生活,具体得就是通过英语学习来改变学生的生活,具体得就是通过学习英语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用英语与人交流的能力。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起了变化,才算是教育起了变化”。然而,目前我们的英语教学存在这样的现象:在英语学习和生活实际之间造起了一座高墙,学习是学习,生活是生活,造就了教学的低效状态。教育的直接对象是学生,教育的直接目的是生活,因此,教学做是统一的。1 为用而学

作为一门语言,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性,我们不可能脱离生活的实际来学习一门语言,这样只会造就一批哑巴英语学者,严重缺乏运用能力。而今的英语教学这种现象大有存在,通过了大学四六级考试却不能和别人进行正常的交流,甚至不会用英语进行交流。作为英语起步阶段的初中生而言,有用的英语意识,并能进行简单的交际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何走出低效的状态呢?是学生改变学法吗?是教师改变教法吗?都不是,关键在于了解英语的真正目的——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到学的目的,否则学了仍然不知所用。2学了就用

英语作为我们的第二种语言,目的是为了交流,交流最主要是口头交流。因此,英语在听说训练在基础教育阶段就是英语知识、技能目标的主要任务。教师要鼓励学生应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好习惯。在用的过程中发现,对于学习的新内容只要在生活中运用,掌握的效果就好,反之则不然。语言最大的功能是交流应用,没有交流的语言是死的东西,死的东西学生经常记不住。用能解决这一问题,也能大大得提高考试能力。在用中学,在用中复习,远比抄写背默的效果要好得多。“人生两件宝:双手与大脑”。所以,当前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实现教学观念的创新,突破传统的课程观和教师观,形成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机制。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英语教师,如果和学生不能很好得进行交流和沟通,那么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课堂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作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和“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对教师没有好感,也就不想学他教的课。如果教师只对出类拔萃的学生感兴趣,表现出厚爱,而冷落了成绩差的学生,那么就会造成成绩偏好的学生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成绩差的学生灰心丧气,感到自卑,慢慢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一旦学生与教师产生了对立情绪,教师的教学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教学中,教师应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劣、性别、出身等的不同而产生亲疏和偏向。提问题或组织课堂活动,机会要尽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差生有表现的机会,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上课时,教师要环视每个学生,不要只看好学生,而使其他学生感到冷落,或者只看差学生,让他们感到不自在而情绪紧张。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志向要求,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让每个学生觉得自己在教师心中有一席之地。如果每个学生经常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关心和尊重,便会被激发出健康的情感,变得生气勃勃,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综上所述,英语教学应打破课内与课外的壁垒,将生活引入英语课堂,以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的大课堂,使英语融入到每个学生的生活中。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改变课堂教学单

一、封闭和学生被动的局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各方面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焕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建立起学生的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桥梁,让语言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为生活而用。

参考文献 陈琳,王蔷,王晓堂.2002.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沈德鑫,陆敏芙.2001.陶行知教育思想读本,甘肃:甘肃文化出版社

第二篇: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新课改中的现实意义

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新课改中的现实意义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结合实际,办中国人民需要的教育,并且在实践中总结和创立了独有的教育思想,为教育史写下了光辉的一笔。

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生活教育”学说,但内涵非常丰富,涉及到了教育上方方面面的问题。他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行是知之始”、“教学做合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等等论说,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在新一轮课程改革逐步开展的今天,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从教育观念看

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对教育中各个方面都有独到深刻的阐述。在教学观上,他认为“教学合一”、“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去“探知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才能让学生“乐学”,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境界,“然后学生先生都能自得自动,都有机会方法寻找那无价的新理了。”

新课程标准则这样阐释“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实质是交往、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求得新的发现,从而实现相长和共同发展。

陶公除了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做到以上几点外,对教师他还有以下的要求:第一、要有信仰心,必须“认定教育是大有可为的事,而且不是一时的,是永久有益于世的”;第二、要有责任心,不但对自己和课堂中的小孩应当负责任,而且对国家的教育业也应该具有责任心;第三、要有共和精神,“要和学生共甘苦,要和同学表同情”;第四、要有开辟精神,“使中国无地无学生”;第五、要有试验的精神,不能只是照搬,自己试验,方得出真理,方能不落人后。

新课程标准则提出: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新课程特别强调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特别要求教师要注重利用社区资源。陶先生上个世纪创办晓庄学校时,就已经在实践中做到了这点,陶公在乡村办学,不但充分利用了各种资源,也真正做到了学校社会的一体化。从一次凿井之后开会那件事可以看出来。

对照阅读可以发现,两者对教学对教师的看法有惊人的相似。由此我们必须明确:教师必须学而不厌,不断的充实自己,才能诲人不倦,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学习的思路方法教学生学,而不只是教书或教学生,必须有一个联动使动互动的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能学到方法,还能激发起不断学习持续学习终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而这恰恰是时代的发展提出来的要求。

二、从教育内容看

陶先生认为“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就是要用新的学理,新的方法,来改造学生的经验”,“新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养成‘自主’、‘自立’、‘自动’的共和国民。”

这样的观念在今天的中国仍然是中肯和必要的,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关注人,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就是意味着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一句话,关注学生的全面的向上的发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的、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也才能提高国民素质,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使国家走向更加繁荣富强民主的康庄大道。

那么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育要包含哪些内容呢?

陶先生在《新教育》中这样阐释当时的“新课程”:“从社会这面来讲,要问这课程是否合乎世界潮流,是否合乎共和精神。从个性的一面讲来,谁的事谁教,小孩子的事教小孩子,方才能够适合。„„总要从社会全体着想,有否其他有用的东西未列在课程里?或是有用不着的东西还列在课程里呢?照这样取舍才行。”也就是说,陶先生认为,课程的设置和教授的内容必须符合国家的情况,必须因地制宜,因人而宜,不能一刀切。这正是新课标所倡导和要求的。课标只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教材是一次再创造再组织,必须体现当地实际,考虑到本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及特殊需要。

陶先生不管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主张生活即教育,生活的内容也就是教育的内容,“要活的真的动的用的书,”“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作指导”,“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在《育才二十三常能》里,详尽地列举了他觉得应该掌握的技能,都是在生活中非常实用的方面。

但是陶先生并不仅仅主张教育的实用性,他也非常注重创造教育。他认为“我们要能够做,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还主张“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即有行动才能得到知识,有知识才能创造。所以要进行创造教育,先要进行行动教育,而且行动教育必须从小的时候就开始。

三、从教育方法看

陶先生不仅认为教育内容应该根据国家社会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定,同时他要求的教育方法也不是单一机械的,根据“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做”的内容特点及教的规律、学的规律来决定。

陶先生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知识的获得有亲知、闻知、说知,而闻知、说知安根在亲知里,所以必须以生活为中心进行教育,必须做到教学做合一。什么是教学做合一呢,“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必须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必须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当然,做并不是抹杀一切行动,是“劳力上劳心”,必须含有行动、思想、新价值之产生。他特别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解决了长期纠缠于中国教育史的“劳心”和“劳力”的问题。他说:“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劳心,便可得事物之真理。”并由此得出学习方法的论断:运用知识,“用心以制力,就是一件重要想如何可以把这件事做好,如何运用书本,如何运用别人的经验,如何改造用得着的一切工具,使这件事和别事相互影响。”因此既是强调实践,又必须是动头脑的实践,手脑并用,才可能得到长进。

新课程改革也致力于教学方法的改变、学习方式的变革,特别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在课程结构中单列了“综合实践活动”及“绿色证书”教育两部分内容。新课程认为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更是开发与创生,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教学生会学的过程。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人民教育的奠基人,他从社会和政治的高度研究中国的教育,其教育理论的内涵是丰富而博大的,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理论探索、搞好新课程改革实践的理论宝库,学好学透陶公的思想并付诸实践,新课改的开展推行要顺利得多。

第三篇:陶行知思想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与思考论文

【摘要】班级是学生读书学习、修身养性的地方。健康良好的班级文化不仅是无形的教育力量,还对学生的心灵塑造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应该以身作则,认真践行陶行知等一代教育大师的教育理念,不仅教学生学习,还要教学生做人做事。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文化;践行策略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不仅是指挥者,更是师生关系的主导,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导师。因此,班主任的教育理念、表率作用、处事原则、思想方法等都会影响学生终身,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师应该践行陶行知等先辈教育家的优秀教育理念,从“知行统一”“民主平等”“爱心教育”等方面着手,建成和谐民主、真诚包容、富有爱心的班级集体。本人在长期的班级管理工作实践中,对于建设精神文化、物理环境、管理制度、发展平台等方面有以下几点体会,供广大同行专家批评指正。

一、真诚平等的精神理念

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平等的师生关系的构建,他对此提出三点建议:“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一段教与学的论证让我们看到了陶行知作为一代教育大师的平等民主理念,即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所谓“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就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要知行统一,在培养班级精神文化理念时要把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生活价值观等的“知”运用到“行“中,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精神榜样。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教师可以将理解、平等、真诚、包容等作为核心价值观践行给学生。所谓理解,不单指学业上,也指生活上。如在学业上,教师要理解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叛逆等,小学生还处于调皮好动、充满好奇心的年龄,不希望被过多的作业、死板的教学方式牵绊,教师应该理解学生,采用活泼轻松的教育方式来和学生沟通,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而非动不动就惩罚学生;反之,学生也应该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明白尊师如父的道理,尊重理解教师。在生活上师生之间也要互相理解,班主任要定期做好和家长的沟通工作,若学生遇到生活难题,可以向教师倾诉、寻求帮助。进一步说,在理解包容的背后是师生之间的互相信任,教师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都要自然坦诚地对待学生,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所谓平等真诚,就是教师要民主人性的对待学生,将学生看成具有独立价值观的成年人,鼓励学生树立团队合作的理念,明白自己作为团队的一份子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斗志昂扬、精神饱满的勇往直前,努力学好习、生活好。同时,作为班主任我也会强调我是班级的一份子,应该和同学们一起做些什么贡献。如我在每周班会上,都会有一个主题讨论,比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理解,还有“我是班级小战士”等,在“班级小战士”讨论会上,同学们通过观看战争影片等明白了团队的力量,纷纷发言说为了班级整体自己要帮助同学、打扫卫生、唱歌娱乐大家等,同学们都激情澎湃。总之,无论是理解包容,还是民主平等,教师都应该知行统一,在日常生活中以行动培育学生,让学生从小就文明守纪、诚信知礼、公正廉洁。

二、温馨励志的文化环境

良好温馨的教师环境能够让学生有家的感觉,并在束缚自然地环境下自主奋进的学习,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也让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陶行知曾提出“生活教育”的理念,主张“生活即教育”,师生要做到教学做合一,因此将教师环境布置成家的感觉,会让学生不自觉的将学习和生活融为一体,学以致用。1.会说话的墙壁。班级标语能够体现班级的精神风貌、对学生的行为起激励、训导、告诫等作用。陶行知曾经引述了《墨辩》中关于知识的观点:亲知、闻知、说知。良好的标语能够让学生时刻亲近知识、理解知识。如我在新学期第一次班会上,让同学们根据自己和班级情况想两句箴言警句,然后经全班同学讨论决定,选择了“求真务实、自强不息”作为班级标语写在教室后方的黑板上,时刻提醒学生做人学习都要求真务实,自强不息,在班级集体中诚实待人、不断超越自己。班级墙壁也可以起到类似的功能,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让同学们以漫画的形式在墙壁上开辟出学习墙、休闲墙、故事墙、音乐墙等,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励志名言写在学习墙上,将优美动听的励志音乐写在音乐墙上等等。这样将学习休闲相结合,让学生们在劳逸结合中快乐学习。2.激励个性发展。小学生大都喜欢张扬个性,富有才华。在班级环境建设中我通过手抄报、故事天地、班级家园、美术比赛等活动给学生充分展示才华的空间,学生们大都欢呼雀跃。如我在举办“文明伴我行”活动中,让班里几个擅长画画的同学出谋划策举办这次活动,同学们纷纷奇思妙想,说出很多好的创意,如在教室里挂小气球,上面写着“感恩”、“今天你说谢谢了吗?”等,他们还画出了一幅关于文明用语的故事组图,非常生动有趣。这样,既有效开展了活动,又发挥了同学们的才能,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拓展了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

三、倡导自主和谐的管理制度

《规定》中明确指出:班主任要“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班主任要想创建优秀和谐的班集体,让学生互相之间友好相处、努力学习,一个民主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是必须的。陶行知在《行是知之始》一文中观点鲜明地提出:“小孩子起初必定是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过糖才知道糖是甜的,碰过石头才知道石头是硬的……”,他认为亲知是亲身经验体会来的,即从“行”中得来的。新课标提倡“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学习等,也是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后获取知识,并会学以致用。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也应该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管理的难处和团队中个人的角色塑造,从各个方面为良好的班级管理做贡献。1.培养高素质的班干部队伍。一个优秀的班干部队伍对于辅佐教师管理班级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班干部选拔工作中,应该顾虑到每个学生的想法、尊重每个学生的意愿和选择。如在选择班干部时,我采用学生自愿报名、公开竞选投票、召开任职大会等程序确保竞选的公平、公正、公开,尤其在任职大会上,新班委在制班方案、学习计划、班级管理等要谈谈自己的观点看法,充分体现民主公开。此外,还要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鼓励指导,帮助他们树立在班级的权威和公信力,做好班干部换届选举工作,争取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体会班级管理的难处和复杂,让他们感到在班级的主人翁地位和责任意识。2.建立民主科学的管理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该建立一套民主、科学、健全的管理制度,以身作则,让学生养成按规矩办事的良好习惯。但在严格有序的管理制度之下,应该体现爱的教育,班主任应该以爱、民主为理念来管理班级,爱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切实从学生立场出发来管理班级。陶行知一生提倡“爱满天下”,认为教师应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真教育是师生之间从内心发出来的、心心相印的活动,唯有真心和爱才能从内心深处打动学生。因此我在建立班规时,充分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让学生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并根据班级具体情况,自己讨论制定班规,经过大家的热烈讨论和真诚参与后,一致同意将学习、卫生、班风、纪律作为四大标准,详细规定了包括基本礼仪、学习纪律、卫生执勤、奖惩措施、行为规范等班级公约。这样制定的班规,不仅提现了民主公平,也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征,更让同学们在民主讨论中增强彼此的关爱和尊重。

总之,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该时刻谨记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以身作则践行真诚民主、包容理解等教育理念,从内心出发,以大爱之心来关怀学生,才能与学生形成心灵契合。并通过建设和谐温馨的班级环境、制定班规班干部等措施教会学生按规章办事,遵纪守法,正如陶行知所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唯有以爱的教育、民主教育、生活教育等理念来管理班级,才能让学生懂得人生之道。

第四篇:初探陶行知教育思想在课外阅读教学中的实践1

初探陶行知教育思想在课外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陶行知)

一、拓宽课外阅读教材的意义

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内容的载体,是构成语文课程的基本要素之一。凡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供课程教学之需的材料都可以称为教材。“编制课程的人,必须明了社会的种种需要,将他们分析起来,设为目标。再根据儿童个人心理之时期,能力之高下,分别编成最能活用之课程,使社会需要不致偏废,儿童能力不致虚耗。”陶行知这段话,提出了课程必须符合时代要求,合乎社会和个人能力发展之需要,这是陶行知先生对于课程目标的高度概括和正确定位。国内外母语教育的实践证明,阅读教育是母语教育的核心环节。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语言大师吕叔湘和张志公说过,他们的语文能力30%得益于课内,70%得益于课外。而这充满着灵动的课外读物将是孩子爱上阅读的第一本书,是70%的领路之书。由此,适当地拓宽课外阅读教材,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都是有好处的。

二、关注课外阅读教材的优化

课本必须教好学好,但也不能死守课堂只读课本,课堂之外有万水千山,课本之外有万紫千红。诚如歌德所说:“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的”为此,我们特别关注课外阅读教材的经典型和可读性。低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相对低下,再加上贪玩好动,要让他们喜欢课外阅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然而当我接触了绘本,了解了绘本后,我知道自己找到了让孩子快乐阅读的钥匙。在低年级一般会优选《古诗70首》、《新歌100首》、《语文新天地》以及绘本。而绘本优选《木偶奇遇记》、《精灵鼠小弟》、《笨狼的故事》、《小猪唏哩呼噜》等。绘本借助图画和文字的互动与融合,它能够表现众多文字书所无法表现的形象,而由于其形象、简单的特点,它又特别容易被孩子所接受。其实即使对成年人来说,图画的吸引力都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对低年级学生来说,绘本可以称得上是天生的最佳读本。会选既要让孩子感到快乐有趣,又要让大人觉得有意味的绘本。如杨红樱的亲子绘本故事系列,书中的主人公是孩子熟知的动物,构思非常巧妙,情节的推进又非常自然。但是,在这简单的形式之下传达出的是深刻而结实的“内核”。《一片树叶,两只蚂蚁》表达的是“沟通”的主题,《小红船,摇呀摇》表达的是“爱”与“同情”的主题,《巧克力饼屋》表达的是“信任”的主题,《小迷糊兔》表达的是“自信”的主题,《寻找快活林》表达的是“幸福”与“善良”的主题。我们并不需要将主题提炼出来讲给孩子,而是希望让孩子在阅读(听读)的过程中,慢慢浸染,慢慢感悟。故事讲的仍然是道德层面和价值观问题,但表达得却一点不生硬。阅读这些故事,1

对孩子而言,既是一次阅读,又是一次心灵的“盛宴”。

在中高段,我们则提倡整本书的阅读。中年级主要优选《长袜子皮皮》、《吹小号的天鹅》、《爱的教育》、《鼹鼠的月亮河》、《嘭嘭嘭》、《我要做好孩子》、《乌丢丢的奇遇》、《我的妈妈是精灵》等;高年级则以《夏洛的网》《帅狗杜明尼克》、《小王子》、《屋顶上的小孩》《城南旧事》、《青铜葵花》、《草房子》等为优选对象。

三、活用课外阅读教材的策略

“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是陶行知先生对于“教学做合一”的具体说明。“做中学,做中教”则说明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陶先生课程方法观的生动写照。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我们在学校每周开设了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以优选的课外阅读教材为切入点,带领学生潜心阅读精典美文,领略名著课程,吟咏古今诗文,指导日积月累,在大量阅读实践中,养成阅读习惯。

(一)整本书的阅读

1、教师大声读给孩子听。

老师通过大声读文本,将自己的情感和文本的情感融于一体,直接传达给孩子,当老师和孩子共同沉浸在文字营造的那份美好情感中,那种美妙不是我们苦口婆心地说教所能代替的。如《爱心树》中的一幅画画有一棵大树和一只小男孩的脚丫,旁边的文字是“它喜欢上一个男孩儿”。看着这个小脚丫,孩子们就能想象这个小男孩是怎么向大树过来呢?有的想“这是一个淘气的小男孩,他一蹦一跳地向大树跑来。”也有的想“一个活泼调皮地小男孩,像小兔子一样从远远的地方窜过来。”这样的阅读,不正是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时所追求的目标吗?同时习惯了阅读图画故事书的孩子,不但想像力能够得到培养,审美情趣也能慢慢地提升。

在为孩子们读完了黄蓓佳著的《我要做好孩子》一书以后的一段时间里,班级里就掀起好孩子热,师生共同撰写了读后感。我也喜欢孙奶奶。她以前是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是她使金铃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我在班里的数学成绩还算好,没金铃那么糟。可我想更上一层楼。我很喜欢这本书的另一个原因,是它告诉了我一个真理:好孩子的内涵太丰富了,所有的光圈不全是由一百分组成的。这句话是这本书的作者黄蓓佳阿姨说的。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好孩子不一定是十全十美的。只要你身上有优点,你就是好孩子。其实,每个孩子都想做好孩子,也都是好孩子。

大声读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走近作者的情感与思想,并引导学生将文本中的生活描写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浮想联翩、跃跃欲试进行续编(改编、创编)有趣的故事,记录曾经的生活。

例如:走进大声读课堂:《黄昏海的故事—来自大海的电话》

《来自大海的电话》讲述一个音乐学校的学生松原拿着才买来的吉他来到海

边,稍稍睡了一个午觉,醒来之后吉他已经坏了,六根弦全断了,四周没有人,这是谁干的呢?几天后一个用白纸包着的小包寄到了松原家里,小包反面写着怪里怪气的字:“螃蟹寄”。松原吃了一惊,打开一看,从里头滚出来一个手掌大小的白色海螺。原来海螺就是电话机。吉他是一群螃蟹们弄断了弦又修好了弦,感动之下松原把吉他寄存在螃蟹那里了。从此松原把这只海螺当成宝贝。

教师就是从读课题猜故事开始,以松原收到白色海螺为引子预测故事前后内容,在大声读的同时不忘学习积累优美的句子,让学生自读、自悟那份意境并且仿说句子。这样在倾听的过程中语言获得了直接的磨合。当然,大声读完后,要求当个小作家,进行续写,注意要求,语言风格可以模仿原著,也可以复述故事

2、小组读书会——同伴互读互听

新课程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提倡学生参与、体验、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把语文课程性质定位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体现了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理念上。让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这正是对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

儿童文学作品在内容、语言、思想情感等方面有其独特性,教师的大声读已轻松打开学生读的愿望和表达的思路,因此同伴互读互听已水到渠成。每次读书会前,给各小组分配阅读任务,轮流读里面的内容,及时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及对此书独到的理解,捕捉书中闪现的写作素材。阅读过程中几个小组在教室的不同方向,声音都是轻轻的,互相一点干扰也没有。因为小组读书会相对自由,教师必须对读书情况加以调控和指导。同时教师应轮流参加各小组的读书会,以合作者的身份,引领孩子多读书,读好书。这样的读书会更适合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小组读书会的阅读作业一般比较简单,以免给原本快乐的阅读带来负面影响。

(二)单篇文章的阅读

教师职业不是简单的劳作,不是录音机,老唱片,而是一种极富创造性的职业。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千差万别,教师面临的教育情景千变万化,教师的教学手段不断更新,他没有一套固定的教育模式可以照搬,没有具体的方法可以套用。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过程中创生出新成果,受过这种好教育的儿童能够将老师抛在后面”。

一般到了六年级,我们除了阅读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外,还会增添《语文新天地》、《千字散文》等作为教材,教师会优选其中的几篇进行课堂阅读教学。例如作家刘桂莉的《空谷佳人》,写的是兰花的“幽”和“香”,以季节为序,介绍兰花的品种,以历史为序讲述兰花的美好品性,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熟知兰花品味兰花高雅的品格。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要让学生能在玩中学,学中乐,教师备课时就要通过创设和营造真实有意义的英语文化环境和语言环境,采用听、做、说、唱、玩、演的方式,以活动为核心组织教学,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英语,并用英语进行交流。教学生自己备课,写教案,写完之后,老师进行检查、修改、完

善。这样的创造性教学也是自得其乐的。例如刘瑜同学在《千字散文》中选了一篇《你就是一道风景》作为教材,在班级里为同学们上课,有意思的是在教案中写上执教者和协教者的姓名,当然协教者是老师了。她在课始开篇说道:“生于世界上,存于宇宙间,你不比别人多,也不必别人少。只要你勇于展示自己的才华、个性及风采,那么,你就是一道风景!”更值得琢磨的是在朗读教学中,当一个同学朗读完了,接着她这样讲到:你的朗读像一杯白开水,谁能让它变成一杯浓郁的咖啡。在理解文中又重点积累了“炎炎烈日”、“皎皎月辉”、“巍巍山峦“、“苍苍林莽”。又如贝妮同学在执教《芳草青青》一课的结尾时说道:“同学们,我们一般写踏青之类的文章,都会写些什么?而作者采用的又是什么手法呢?接着,作者由红玫瑰触发联想,却不咏玫瑰而是咏烈士一样的“青青芳草”呢?要是你看到红玫瑰,又会想到什么呢?课文学到这里,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吗?”如此教与学,做老师的在一旁听着能不暗自叫好吗?后来我还征集编写了一本同学们的教案集。后来陆续在每周留出一节语文课为学生所用,执教过的文章主要有《西湖梦》、《昙花的启示》、《论美》、《家园落日》、《芳草青青》„„从这些“教材”的题目中可以窥见一斑,不要小看学生的创造能力,他们一边在模仿老师的课堂教学,一边在创造新的学习方法,锻炼自己的能力。我们寄望学生能创造教育领域里的奇迹。

参考文献:

[1] 张颖:《<夏洛的网>作为儿童文学的审美功能 》,东北师范大学

[2]熊开明:《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3]王尚文等:《新语文读本小学卷》,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

第五篇: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地理教学上的实践

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地理教学上的实践

陶行知先生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学做合一”强调以“做”为中心,所谓“做”,陶先生则强调“注重实践”。地理课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地理教育更应当充分体现出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为中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地理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地理,其教学内容需要生活化,要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

那么高中地理教学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做到的,应是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应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选择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及时捕捉各种媒介提供的信息,有机地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从而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生活是学生的终身课堂,源于生活的知识更容易引起学生共鸣进而理解和掌握。给学生布置一些特殊的作业---要求学生留心观察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和现象,课前把观察到的与当节课有关的内容介绍给大家,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展示的方式也可以多样的,在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开始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地理了,地理知识也学得更灵活了。

二、合作学习,“小先生”为中心

由于每个班级学生差异性,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探索出适合本学科教学的方法。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最好的先生”,学生也可以做老师,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知识信息的交流,课堂教学中我以 “小先生”为依托,扩展课堂空间,丰富其内容,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每个小组确定一位同学为“小先生”,而对于作为“小先生”的学生,因为要做好对同学的辅导,自己必然加倍努力学习,掌握必要的知识点和技能。而且,学生的“教”也是进一步学习的过程,通过“教”的实践,能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贫乏,促使自己不断扩展所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对于被辅导的学生,通过“学”的实践,一方面会发现自己学习方面的差距和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小先生”是具有相同地位的同学,他们之间的学习活动是直接交往,是处于耐心、宽容、和谐的气氛之中的,作为被辅导的学生,往往能很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也能畅所欲言、积极思考,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做”为中心

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有异曲同工之妙。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先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可以理解,任何教育活动都是“教学做合一”的统一过程。地理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

为此,对于每节课的教学过程都应该精心设计,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在实践中思维,在思维中实践,提高创新能力。所以每堂课的教学我通常只安排较短的时间来演示和讲解,之后便提出任务要求,而任务选择尽量多样化,对任务完成评价时,也特别注重个性化。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这就要求我们专业课教师必须站在时代前沿,不断接受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aslnd;c adsjadsh

下载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学校现在对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很重视,通过学习,我作为班主任对陶行知教育思想在 班级管理上面更是有了新的认识。一、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当......

    44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他作为中国近代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倾其一生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其中陶行......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体育教学中的运1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教学生看清事实;解放头脑,使学生学会思考;解放双手,加强动手能力;解放嘴巴,使学生享受言论自......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在中国教育史上,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独树一帜,为中国的现代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联系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和创造教......

    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大新镇李花园小学 高伟 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大新镇李花园小学 高 伟 【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在......

    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范文大全

    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单位:屯溪区奕棋镇中心小学 姓 名:吴 龙 娣 电子邮箱:617328470@qq.com 电话号码:*** 董必武有诗曰:‚敬爱陶夫子,当今一圣人......

    浅谈陶行知美育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浅谈陶行知美育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陶行知先生作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现代教育的改革先行者,为改革旧教育、探寻中国教育的新路,做了毕生的努力,他的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

    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班主任论文

    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文/庄洪海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因此,我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