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加团:高三课堂教学与管理的几点思考(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3 03:25: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赖加团:高三课堂教学与管理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赖加团:高三课堂教学与管理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赖加团:高三课堂教学与管理的几点思考

高三课堂教学与管理的几点思考

安溪县教育局 赖加团 2007年10月26日

高三复习备考的终极目标是夯实基础、提升能力,而实现此目标的核心要素是课堂,因此,聚焦高三课堂,深入研讨复习策略,提高课堂效率,是提升高考质量的必由之路。

目前我县高三教师团队集中了大量的骨干教师,他们有着多年的复习备考的成功经验,对高考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深切的体会,为我县多年来高考取得优异成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从调研的情况分析,当前我县高三课堂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教学内容的设计

有的老师对教材的处理拘泥于教材,未能跳出教材看教材,没有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有效的取舍、组合、拓展、延伸,因此,课堂只停留在旧有知识和教材信息的机械重复和简单再现,知识的呈现缺乏层次性、系统性,教学内容贪多求全,面面俱到,缺乏总结、归纳这一关键环节,没有做到‚基础知识点‛、‚高考热点‛、‚高考难点‛‚三点‛的有机渗透,因此学生固有的知识不能得到及时、适时的活化,未能形成 自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这种模式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教师争抢时间,争抢课时,学生加班加点,疲于奔命。

2、教学方式的选择

中国有一种传统的育儿方式,就是给婴儿打‚蜡烛包‛,用被子裹住婴儿的手脚。把手包住,是担心婴儿抓破脸皮;把脚包住,是认为这样婴儿才会双脚伸直,不至于畸形。在我们闽南,就是不给婴儿打‚蜡烛包‛,也要用红布绸绑住婴儿的两个袖口,意为以后婴儿才会‚规矩‛,不会‚好动‛。其实,我们的高三课堂也存在着给学生打‚蜡烛包‛的现象。很多老师认为,越是高年级的学生,对课堂老师的提问越是淡然,缺乏回答问题的激情,因此,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往往过于注重教师的讲授,动脑程度低的和非个性化的‚全班说‛的课堂活动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缺乏有效的师生互动,课堂留给学生自疑、自悟、自学、自练、自得的时间、空间十分有限。这种课堂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心力消耗、浪费严重。

3、教学目标的达成

有的老师缺乏对学情的准确把握,缺乏对影响课堂效率的变量(环境、动机、情感、方法等)的研究,对高考研究的深度不够,对高考的考试范围、要求、形式以及高考命题的特点、规律、思想了解不够明确,因此课前缺乏‚备学生‛、‚备学案‛这一必要的环节,在课堂中依赖于复习资料,有的老师甚至抱着教师用书,就着书上的提示和答案照本宣科,缺乏对资料的精选与整合,忽视对知识框架的主动构建,缺乏必要的反馈和评价。这种课堂的直接后果是教与学不合拍,教学目标无法很好地达成。

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我认为要提高高三复习课的成效,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1、加大高考研究力度

对高考研究的深度决定课堂教学的高度。只有不断加强高考研究的力度,着力提高研究的深度与效度,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⑴研究教材

研究教材知识板块之间的衔接与串联,研究知识的生成与规律,研究学科的思想、思维的方法,建构知识的系统。要抓住课程改革的契机,深入研究新旧教材知识的衔接,特别是要研究新课程的知识体系,实现与原有教材的对接。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上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必然对高考的命题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新课程的理念必然渗透到高考的命题中。因 此,必须重视、加强对新课程的研究,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复习成效。

⑵研究考纲

要关注学校的教研生态,重视并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加强对考纲、大纲的研究,加大对研究成果的推广,着力提高研究的成效。

⑶研究试题

教师要下水作业,深入研究试题的特点和规律,总结解题的方法和思想,深入探讨学生错误的原因和类型,精选、精编练习,提高练习的质量,屏弃大运动量低思维的训练模式。要研究练习发放的最佳时间,避免不同学科练习的撞车。练习的发放要给学生一个提前量,给学生缓冲的时间和支配的空间,提高学生练习的完成质量。

2、加强学情分析研究

研究学情是开展有针对性教学的基础。研究学情就要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特点,研究学生的情感态度,研究学生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取向,研究学生的学习状态(包括基础、能力和学习的方法等)。而研究学情的有效途径有三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要进行有效的反馈与评价,坚持写教后反思;一是课 后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开展叙事研究;一是作业跟踪,要做好作业批改笔记,运用教学统计对学生的作业错误进行科学的分析。

3、改进课堂教学模式

复习课的目的是温故知新。所谓‚知新‛,就是要通过复习这一平台,促使学生固有知识的更新与活化,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为此,要把握好三个环节:

⑴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上,要做到‚三统一‛,即课前设计明确‚想教学生什么‛,课堂反馈明确‚学生学到什么‛,课后反思明确‚学生还想、还应学什么‛。

⑵教学内容

在充分、深入研究高考和学情的基础上,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在知识的呈现上具有层次性,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需求。

⑶教学方式

要走出高三复习课可以不提问或少提问的误区,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要贴近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有六条通道,即听、看、尝、嗅、触、做,通道越多,成效越好;通道越少,成效越低。心理学家研究表明: 阅读的内容能掌握10%,听到的内容能掌握15%,但亲身经历的内容能掌握80%。美国一所学校也有这样的标语:我听的,我忘记了;我看的,我记住了;我做的,我理解了。因此,复习课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积极参与,耳、眼、脑并用,要改变老师一味讲授的陋习,给学生动手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间,给学生松绑,把学生的手脚、思维解放出来,这样才能达到启智的功效,才能切实提高复习的质量。

以上是我对高三复习课的点滴体会,敬请批评指正。

高三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发表时间:2010年08月25日

来源:校长室

作者:朱志刚

访问统计:176 次

高三复习备考的终极目标是夯实基础、提升能力,而实现此目标的核心要素是课堂,因此,聚焦高三课堂,深入研讨复习策略,提高课堂效率,是提升高考质量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反思,要理性冷静地观察、思考、分析一下我们的高三教学。

一、一些共同的倾向问题

重视高考而忽略素养;

重视结论而忽略过程;

重视知识而忽略思维(问题);

重视预设而忽略生成;

重视时间而忽略效益。

这样的教学,容易形成对知识和规则,一是一二是二,如果学生没有体会,知道的永远一是一二是二,很难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学生的能力很难提高。

我们提出问题请教师们思考:高三复习阶段的课堂教学需要启发式吗?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吗?需要学生上课时动脑思考吗?需要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吗?如何培养?

1、丢本离纲,轻视基础

备课时依据的标准要求,凭的是个人的经验,凭的是各种复习资料,复习资料代替了教材,教材中许多富有训练价值的练习题视之敝屣,只是作题、对答案和答案的解析,不能把高考复习资料当作战无不胜、威力无比的武器,从而把教材完全抛之九霄云外。

2、忽视主体,缺乏沟通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此高三的老师也非常认同,但在实际的教学行为中,许多老师总是担心时间不够用,不敢也不愿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复习。我们感觉到,越是到了高三年级,满堂灌的倾向,注重知识讲授、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倾向就越严重,课堂学习中只有老师的一种声音,单一思维,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动脑思考获取知识的多元思维、经历的学习体验、学习过程被省略,被抑制,教学中缺少激活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多数复习课大都是老师积极地讲,学生被动地听,课堂气氛沉闷。偶尔有几次提问,也常常是无疑而问,或仅仅是为调节气氛而问。有的课上学生迷盹瞌睡,或两眼无神,目光呆滞,思维处于抑制状态。有时也能看到一两点学生积极思维的火花,但也只是闪亮几下而已,缺乏因势利导,不能形成燎原之势。

3、浪费时间,低效劳动

在与学生的交谈中,我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浪费时间。看来,尽管高三的老师不厌其繁、不辞劳苦、披星戴月地付出,但学生却似乎并不“买帐”,不领情。课堂中了解的情况与同学们的反映是一致的,当老师的劳动成为徒劳无益的事情时,难道还不值得引起深思和反省吗?

例如,不少教师上课,随意性很大,目标不明确,究竟40分钟里要让学生获得哪些知识和能力,达到什么标准和水平,教者心中无数,学的人糊里糊涂,听课人也感到茫然。

又比如,上课复习旧知或讲题,老师自顾自地讲,不管学生听不听,偶尔的提问、讨论成为点缀,课堂上很难看到学生思维的火花,被激起、被点燃,学生对所学习内容缺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缺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出、评价和质疑,学生的思维呈抑制状态。

再比如,课堂教学结构杂乱,事前未作很好的安排与布局,哪个先讲,哪个后讲,哪些可以不讲,哪些地方让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讨论…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方案。

在高三的教学中,教学的有效性,课堂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制约着教学质量提高的大问题。

二、具体建议

1、以学定教,按需而教

把学生的学习基础、需求、愿望、困难和问题放在第一位,并依此进行教学设计并在上课时及时对方案加以调整,以学定教,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地教,有的放矢地教。课堂上一定要加强对话、交流、分享,加强相互间的讨论,加强学生对问题思考分析以及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设计上,要做到“三统一”,即课前设计明确“想教学生什么”,课堂反馈明确“学生学到什么”,课后反思明确“学生还想、还应学什么”。

2、依纲据本,充分备课

真正吃透大纲和教科书,融会贯通,充分备课,不能图现成,不能用复习资料代替了教材。复习中要以教科书的知识体系为主线,并引导学生自己学会对知识进行归纳概括整理。“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只有做到备课过程的充分和有效,才能保证课堂的有效。

3、降低重心,回归基础

对每门学科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要强调的是“回归”,越是基础的越是重要的,而且是朴素的,不能认为基础的东西是“小儿科”,我们要反思,对讲过的基础是否真正过关了? 求快、赶进度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学生的学习是否真如老师臆想的那样:讲过就会了? 第一轮复习基础能力过关。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一定要做好。

4、教学方式

要走出高三复习课可以不提问或少提问的误区,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要贴近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有六条通道,即听、看、尝、嗅、触、做,通道越多,成效越好;通道越少,成效越低。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阅读的内容能掌握10%,听到的内容能掌握15%,但亲身经历的内容能掌握80%。

美国一所学校也有这样的标语:我听的,我忘记了;我看的,我记住了;我做的,我理解了。

因此,复习课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积极参与,耳、眼、脑并用,要改变老师一味讲授的陋习,给学生动手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间,给学生松绑,把学生的手脚、思维解放出来,这样才能达到启智的功效,才能切实提高复习的质量

关于高三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作为一位普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我切实感受到了语文——作为语言工具学科的的微妙处境,也深刻认识到了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难度和语文教师肩上沉甸甸的担子。语文是一门基础性语言学科,说它‚基础性‛,不仅是指它是我们学习、传播我们母语的媒介,是一个人立身、为人之根本,更是指学习语文、掌握语文的长期性和语文知识的包容性。我觉得在有限时间内提高效率,可以尝试‚转变观念,夯实基础,融洽感情,提升信心‛的策略。

首先是观念的转变。学生要明确高三是距离高考最近的阶段,语文在高考中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也要让学生清 楚认识到学习语文对以后自身发展的关键作用

其次是基础知识的渗透。面对学生的起点较低,知识点散乱,基础薄弱的情况,我们应从最基本出入手。我们可以尝试从成语突破,因为成语是高考必考的内容,多数成语是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渊源,经过长期流传而固定下来的文化现象,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对学生了解历史文化、拓展文史知识有着很好的教导作用。经过持久不懈的努力,学生有了一定的成语基础,学生的词汇量相对增多了,文化底蕴相对深厚了,对写作能力的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自信心的树立、兴趣的培养无疑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由点到面,久而久之,我们就可以通过一个知识点而带动语文成绩和语文知识水平的整体上升。为了兼顾各考点,要分阶段调整内容,将散乱繁多的基础知识分解到平时的学习中,潜移默化,不仅夯实了语文基础,更能唤起学生对语文的喜爱。

再次是融洽情感。这里所说的融洽情感,不仅是要融洽老师和学生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融洽学生与语文学科的感情。语文教学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语文教学的过程也就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可以说,学生是在情感交流的过程中获得 了知识。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老师只有和学生建立平等、民主、互信的关系,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学生的共鸣,才能为授课和交流提供感性基础,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除此外,语文教学还应着力于改变学生对语文的情感,教师应积极调动语文学科的知识性、趣味性,唤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美学感悟,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语文学科包罗万象,内容丰富,‘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的特点,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的眼球,拉进学生与语文、与语文老师的距离。语文课应该是最灵活、最有趣、最有吸引力的,语文老师也应该是学生们最喜欢的老师,这样,才能让学生愿意学语文,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成绩。

最后是自信心的树立和提升。自信是变消极为积极的重要因素,自我怀疑和否定历来是失败的重要因素,可是,在学生中间,特别是当学生面对语文时,缺乏自信却是普遍现象。我们要让学生体会到被认可的情感体验,体会底到成功的喜悦,应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提问不同成绩的学生;应注意挖掘学生潜在的优点、长处并及时给予鼓励。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对缺乏信心的学生多给他们机会,多加鼓励,要让他们知道失败并不可怕,可贵的是那尝试和自我表现的勇气!对精力不够的学生应该多注视,并以委婉的方式提醒他们集中注意力;在成绩较差的学生身边应多驻足,满足学生被关注的表现欲,对他们点滴进步进行褒奖。树立学生的信心还应注重榜样的作用,应多在班内树立典型,多给学生读些文章。让学生感受成功者的心得、精神,以同龄人的追求、苦乐、执着、成功来感染震撼学生的心灵。这样,学生的信心便会逐渐萌生。学生对语文学习信心的提升,才是语文教学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

在2011届“二诊”分析会上的讲话要点

一、正确对待“二诊”结果和今年高考报名相关情况

就全局的报名人数看,全省略升(+0.41%),我市大降(-10.1%),我市今年报名参考比去年减少了3164人,是喜是忧?

就参考结构看,文理科考生比例更加合理(我市是38.18:68.82,而全省则是42.45:57.55,),往届生比例更居相对高位(我市应往届生比例是76.96:23.04,高于全省的81.1:18.9,过多的往届生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是喜是忧?

就今年的高校招生计划看,今年的计划虽未下达,但由于去年几无增长,可以肯定地说,今年一定会有所增长,我估计应在3%--5% 之间,放在全省的大盘子里,是喜是忧?

就这次二诊结果看,二诊虽只是一次测试,是摹拟性更强的测试,并不是高考本身,该怎样看待从中反映出的问题,自己心中要有数,“要有自己的打米碗”,喜忧自度,喜忧自量。

就我市与内江的预测划线看,我们两市从去年开始开展联合二诊考试,这不是比高低,是交流合作借鉴,也是比较拓展反观,从考试结果和预测划线看,我们的差距,尤其是第一集团学生的差距还很明显,我们的优生和参考上线情况还存在问题,说明我们的教学质量还有差距,怎喜怎忧?

二、准确把握本地本校高三实情

对一个区域也罢,对一个学校也罢,甚至对一位考生,这次二诊考试既是检测,更是观瞻,我们需要从这样的结果中找问题,找差距,析原因,定对策,添措施,也就是要理性分析,科学研究,备战最后两月,力求更多进步,力求更好效果。具体到考试,不能只看分数,只看预测会上多少人,更应看试卷,看答题情况,看得失分点,得失分率,以此反观教学,反观复习、辅导的有效性,为此,我们要研究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研究全局,对比定位。全局也是相对的,县域要把握全市情况,学校也应对市县情况用掌握,学科间、每位学生都应有相对的全局观念,由此确立自己的位置和努力方向,确定主攻点。二是研究学生,因材施教。每次考试都是一次学习情况和进步变化情况的检阅和反映,我们要善于从中捕捉新的信息,而越临近高考,这样的信息越重要,我们要从考试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复习策略,保证效益的最大化,保证学生进步的最大可能。

三是研究教师,激励提效。当前影响教师的因素很多,高考本就有很大的压力,加上绩效工资未落实,教师的情绪可能更不稳定,我们一定要有有效的应对措施,着重教师劳动,激励教师安心工作,提升质量,当然,各级都应积极主动解决好教师的合理诉求,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四是研究高考,赢得高考。要研究高考政策,研究它的变化调整,如今年实施的网上阅卷,以及一些高再院校的单独提前招生等;要研究考试大纲和说明,研究里面的新要求,义齿指导后期复习。

三、科学选择后期教学与管理策略

总体要求是信心要足,定力要稳,步子要实,工作要细。就是说,要坚定信心,保持昂扬的状态,绝不能将灰心、自卑等情绪传染给教师、考生;要稳定心态,稳定情绪,不骄不躁;要步履扎实,稳扎稳打;要注重细节,精细管理和精心服务。

在教学上,要做到三个精当。即是教学复习内容的选择要当,整体复习和专题复习的关系要把握好;资料运用和测试训练要精当,不得只好试卷搞题海战术,有练必有针对性,指向突出问题和薄弱 环节、重点考点,精选精练,不搞无效劳动;讲评指导要精当,教师一定要强化讲评,侧重从应试方法技巧、解题思维上讲评,从心理调适、应考准备上指导,县域内要组织专家和骨干老师、教研员开展视导会诊,为最后冲刺把好脉。

在管理上,要做到五个落实。即是常规管理要落实,目标管理要落实,学生情绪管理要落实,班主任工作要落实,家校联系沟通要落实。

四、务实开展高中新课改工作

送走今年的高考生,我们这一届的老师大多都会再执教今秋的高一年级,这是我市第二个进入课改的年级,我们一定要早做准备,从心理、手段、知识能力等方面加强准备,尽早熟悉新课改的要求,适应新课改环境下的教学。

(3月24日至25日举行了二诊考试,4月9日,利用周末,召开了全市二诊考试情况分析会,由教科所长综合分析了情况,提出最后60天的备考指导意见,印发了考试的各题再答率供各学校和教师参考,6个单位发了言,交流分享了经验与思考,众参会者中,虽有不少担忧,但总体感觉大家还是信心十足,也希望这样的信心成为现实。会上,即席讲了这样几点意见,多是同志们观点的综合和归纳,唯愿的是各地各想尊重规律,坚定信念,务实工作,以取得今年高 考的理想成绩。)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二日

第二篇:课堂教学有效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课堂教学有效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摘 要: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管理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人本化管理、规范化管理和特色化管理,将会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管理;人本;规范;特色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管理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管理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有其区别于其他管理的特点,这种特点可以说是凝聚了一种学校文化。要实现课堂教学管理效能,保证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课堂教学管理须做到人本化、规范化和特色化。

一、实施人本化管理,激发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观能动性

课堂教学管理的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等。课堂教学管理是学校对每个教师课堂教学的管理,而最终落实则必须依靠每个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课堂管理;课堂教学的个体性待点,使课堂教学管理呈现这样一种局面:教师本身既是管理的实施者,又是管理的监督者,因此,要保证教学管理效能,就必须?⒄庖还芾淼幕?础建立在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教师精神的前提下。

1.注重人文关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课堂教学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学校管理层面,必须注重给教师人文关怀,要努力营造一个理解人、尊重人、信任人、爱护人的环境,突出教师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为教师的发展创造条件。让教师体会到学校的信任、关心和温暖,让教师体会到教育的成功、快乐和幸福。只有教师体会到了工作的快乐,才能把这种快乐传递给每一位学生,才会在工作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热情,付出更多的努力。如果教师能热爱自己的工作,发自内心的幸福感又会给他们的工作带来更多的动力与热情。教师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更多注重的是精神上的需求。要注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感情融洽,相互信任,心情舒畅,相互间发生积极的影响,形成良好的风气,让教学在安静、和谐、有秩序的情境下有效开展。

2.关注教师思想,建立强烈的责任意识

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教师的责任心最重要。一位老校长说过一句这样的话:对待学生,就像端着一碗热油一样。从校长层面,他最大的担心是学校、学生的安全。但是,让人感触最深的还是透过这句话背后的强烈的责任心。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回答一些青年教师“怎样才能当一名深受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这一问题时说:“要深受学生喜爱,敬业爱岗是前提。当一名语文教师首先对所从事的语文教育事业要满腔热情满腔爱。”其实,只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就一定会是一个好教师。有了责任心,就会去关心班上的学生,就会对学生的情况有所了解,就会知道班上哪个学生有了什么问题,哪方面还不懂;有了责任心,就会对需要帮助的学生去实施个别辅导,对症下药;有了责任心,就会去琢磨怎样使课上得让孩子们爱听,就会认真地去钻研教材,认真地备课,而不是为了应付检查……一句话,有了责任心,就会用心地去工作。用心地去工作,课堂教学常规这些最基础的东西,一定会做得很好。有了基础性的能力,才能求得更大的发展。当然,能够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节课,让自己的学生都喜欢你,都喜欢你教的这门学科,对你教的学科有兴趣,这也是发展。所以我们要用我们的责任心、我们的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使执行常规教学成为平时工作中的自主行为,形成一种习惯。

二、实施规范化管理,建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制度

“管”,从它的象形意义来说,是一个当官的举着竹子做的鞭子进行鞭策。的确,“管”有其严厉的一面,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在教学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的发挥,需要良好稳定的教学秩序和教学制度。管理必须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从而加强管理的有效性。因此,应不断加强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逐步完善相应的制度和要求。

1.立足课堂,加强基于课堂常规的教学管理

打造有效课堂,常规是基础。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监控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教学常规的过程管理,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常规的执行力。

课堂教学常规应从两个层面来理解:第一个层面是《中小学教学常规要求》里面所要求做到的,概括起来就是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的教学“五认真”。分析有些课堂教学低效的因素,主要是教师教材解读不深刻、学生把握不到位、目标定位不准确等,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究其原因,最重要的是备课准备不充分。我们容易出的问题是对备课中的重要环节,如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分析重点难点、根据学情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等研究不够,对教学目标的理解缺乏深层思考,对重难点缺乏分析和有效的达成策略,有照搬教案的现象,教案有前详后略或者备课简单的现象,说明有些教师在工作一多、事情一忙的情况下,没有做到教学常规中所要求的“教师要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掌握学生学习现状的基础上,认真备课。”这种现象反映在课堂上,就表现为对教学重难点把握不住,对教材内容把握不准,教学时间的分配不合理,制约了教学的有效性。青年教师在这一方面尤其要提高常态下的备课能力。提高备课能力,我们可以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广泛阅读参考资料,学习名家的备课;第二步,独立备课后再参考名家的设计;第三步,无任何资料进行独立备课。

另一个层面是各学科的教学规范。如语文学科,低、中、高段的特点不一样,单就朗读来说,就需要了解各学段对朗读的要求,教学中才不会把对低、中年级朗读的要求拔高到高年级,才能做到符合教学的规范;了解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才不会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等等。各学科都有各自的教学规范,丝毫也不能马虎,作为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教学的规范性要求,做到自觉深读课标、研读教材、了解体系。

2.突出重点,开展以解决教学问题为主的教学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教学研究不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还是教师享受教学之乐的必由之路。有效管理的重点需要落实在课堂研究上。我们看到,课堂教学低效运作的关键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起点和知识起点了解不够,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关注,特别是对中下水平学生的关注不够,教学中教师不能在预设和生成之间求得平衡,等等。针对教学问题的解决,开展经常性的教研活动,是对常规教学的重要补充。围绕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细节开展教学研究,钻研教材备好课,讲究教法上好课,把握细节求效果,通过研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训练的精简和教学手段的预设等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重视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做到每个成员熟悉教材,共同分析教材,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交流突破重点、解决难点的思路与方法,用集体的智慧,提高教师把握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同年级、同学科形成互相听课、听“常态课”的学习风气,特别是青年教师,经常性地听同年级、同学科的课,在听课中交流、对照、学习和提高。

三、实施特色化管理,形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独特风格

1.提供发展平台,运用提高式管理

转变观念,形成侧重于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教学管理。以往的教学管理侧重于对教师教学计划制订、备课、作业批改的检查和课堂的评价,是一种对教师工作数和量的考核式的管理,从一定意义上说更多的是一种形式和任务。学校要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有效教学活动,搭建能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个人发展的平台和机制;针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等不同层次和水平的教师,完善建立导师制度,启动名师工程,加强个性化指导,以提高促管理,让老师们在成长与发展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2.提供展示平台,运用展评式管理

展示评比激励,促进教师常规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学校可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与展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展示、教学设计评比等,在展示评比中,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无为而治,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有效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教学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有效教学。可以说,能促进有效教学的教学管理才是有效的教学管理,才是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管理,才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湖南省新邵县严塘镇岩门学校)

第三篇:高一课堂教学总结与思考

2010-2011学年上学期高一物理课堂教学总结及思考

五指山中学吉柳青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高一物理难学,这是人们的共识。高一物理难,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才能教好高一物理,使学生较顺利的完成高一物理学习任务高一物理教学方法有许多,我在教学过程中着重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一、重视教材与教法研究

学生对知识的接受,需要增加思维加工的梯度时,就会形成教学难点。所以要求教师对教材理解深刻,对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思维水平了解清楚,在会形成教学难点之处,把信息传递过程延长,中间要增设驿站,使学生分步达到目标;并在中途经过思维加工,使部分新知识先与原有知识结合,变为再接受另一部分新知识的旧知识,从而使难点得以缓解。”

所以,高一物理教师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一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二.注重物理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

培养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能力是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衔接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对每一个概念要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来龙去脉。讲授物理规律要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力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通过联系、对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建立鲜明的物理情景,引导学生经过自己充分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从直观的感知进入到抽象的深层理解,把它们准确、鲜明、深刻地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尽量避免似懂非懂“烧夹生饭”。

三.重视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的训练

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讨论规

律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例如:平行四边形法则、牛顿第一定律建立都是如此。建立物理模型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对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过程的讲解,使学生领会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通过规律的应用培养学生建立和应用物理模型的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训练的重要途径是讲解物理习题。讲解习题要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有计划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讲解习题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并把物理过程图景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物理习题做示意图是将抽象变形象、抽象变具体,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从高一开始就应训练学生作示意图的能力,如:运动学习题要求学生画运动过程示意图,动力学习题要求学生画物体受力与运动过程示意图,等等,并且要求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养成习惯。

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解题时的难点是不能把物理过程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再回到物理问题中来,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中要帮助学生闯过这一难关。如在运动学中,应注意矢量正、负号的意义以及正确应用;讲解相遇或追击问题时,注意引导学生将物理现象用数学式表达出来;讲运动学图象时,结合运动过程示意图讲解,搞清图象的意义,进而学会用图象分析过程、解决问题。四.要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独立思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学习物理要重在理解,只是教师讲解,而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不可能很好地消化所学知识,不可能真正想清其中的道理掌握它,独立思考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在高一阶段首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独立钻研教材,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多的给予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分析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逐步学会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指导阅读教材入手,使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心,能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阅读物理教材不能一扫而过,而应潜心研读,边读边思考,挖掘提炼、对重要内容反复推敲,对重要概念和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养成遇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以及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有关书籍和资料的习惯。为了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与效果,教师可以根据教材重点设计思考题,使学生有目的地带着问题去读书,还应设计些对重点的、关键性的内容能激起思维矛盾的思考题,引起学生的思维兴趣和思维活动。

总之,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顺应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方能顺利的完成高一物理教学任务。

第四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认识与思考

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认识与思考

林东一中 马国春

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目前,教育仍然主要以班级授课制教育为主,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至关重要。新的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化学活动,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以及学好化学的愿望。经过自己教学的实践,我觉得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几点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

一、课堂情景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接触到的各类知识还比较局限,因此教师创设的情景力求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在自然和谐的学习情境中主动参与,积极实践、探索,体会化学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化学的价值。在化学教学中,现在特别强调从生活中的化学汲取知识,课本内容的设计也更多地结合了生产、生活的知识,就是体现这一理念的很好证明。教师在传授这些知识的时候,有利于学生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课堂教学的设计要引发学生的内心思考

学习情景的创设不但要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习兴趣,但更要能体现有效激发学生的化学思考,引导学生将思维聚集于情境所内隐的化学知识、化学方法上。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在传授盐类的水解的时候,都会提出这个问题:纯碱为什么称之为碱,它到底有没有碱性?下面的问题顺理成章,用pH试纸检验一下,就可以得到结论;为什么会有碱性,又会引发学生去进一步探索Na2CO3在溶液中存在的变化,从而得到盐类水解的实质。一个简单的情境,就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思维,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进一步的积极探索。

三、课堂教学的主题要结合学习的目标。

学习情景是服务并服从于内容主题和学习目标的。教师所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应有指向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能够在学习活动与学习内容之间搭建平台,同时本身又融入活动和内容之中,成为学生与新知识之间的桥梁。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教师更好的传授知识服务的,这一点不能有任何的偏 离。在一堂课中情景的创设并不是多多益善,而应该保持一个度,如果为创设情景而冲淡了教学要达成的目标,那又是得不偿失的。情景的创设只要为新知识的引入和疑难问题的解决服务就可以了,并不是每一个知识点都去创设情景,这样既保持动态生成性,又要保持静态稳定性。

四、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种思路:

1、通过实验来创设情景:化学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知识大多来自实验,知识点多又较复杂繁琐,不易记忆。作为一门实验学科,应该重视实验,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知识。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化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化学实验这一有效教学手段来创设情景,既能达到对疑难问题的解决,也符合现在探究性学习的要求,还可以通过实验的教学去体会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如果是实验课,全体学生都可以参与进去,这样的话对实验的操作、观察的整个过程实际上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喜爱除了来自于实验千变万化的现象,还有学生对于未知世界强烈的好奇心。在实验中学生亲自操作,受外来约束、压力比较小,那种学习的主动性是其他任何时候无法比拟的。如果是演示实验,可以通过教师和同学之间对所学知识的相互探讨,验证原理,发现实验中的新问题,然后对物质的反应和操作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科学素养、求实的探索精神。并能利用好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假如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能够利用这一特点,在课堂学习中利用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除了化学知识的学习外,我们还能给他们许多我们书本上无法给出的问题。

2、通过生活来激发兴趣

生活是学生化学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学生化学知识的最大应用场所。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生动具体的事实或问题来呈现学习情景。其中包括日常生活中与所学内容有关的物品、现象、事件和经验,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工农业生产问题以及能体现化学与社会、经验、人类文明发展有关的事实和材料,还有重要的化学史实、发明发现的故事等等。现在不管是新教材的要求,还是高考中的考点,社会、生活和化学都是热点话题。引导学生用化学视角、化学方法去观察、思考日常、生活、生产、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典型问题,学生认识化学在科技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接受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

3、.通过联想来引发思考

高中化学学习学会知识仅是一方面,还应总结归纳、经常联想,找出知识之间的 相互联系及规律。也就是说,化学学习,除掌握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之外,还要重视掌握基本规律。在掌握基本规律的过程中,通过联想来创设情景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模拟情景不仅与真实事物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且可融入丰富的情感,它比真实的事物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充分联想,学生在角色效应的影响下自觉地融入到学习情景中。卡通图片、流程图示、模型等,都可用于创设这样的学习情景。有人说,化学难学,要记的东西太多了,这话不全对。实际上,关键在于怎样记。例如对无机化学来说,我们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学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同时我们还可以抓住学习对象的主要特征,运用拟人化的手段模拟出特定的情景来进行对知识的理解。

4、通过问题来培养思维

化学课堂教学过程应该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要精心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思维上的活跃,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设精神、创新能力,这也是化学教学的关键.利用的问题可以是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也可以是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这些问题及时拿出来和全班同学一起思考分析并加以解决是一种很好的情景创设,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巩固。

总之,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准确掌握课堂教学的魅力,努力挖掘学习内容所蕴涵的创造性因素,把握学生个方面的素质和水平,创造富有变化,能激发新异感的课堂,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营造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良好学习氛围。

第五篇:课堂教学设计与管理

以数学为例,数学知识逻辑性强,联系紧密,由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既可以复习巩固知识,又可把新知识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次到高层次地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从而有利于用知识联系来启发思维,促进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利用旧知识来讲解新知识,使新旧知识相互呼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5以情境导入新课

杜威曾经说过:“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要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情境导入就是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一种导入方法。在新课导入时,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问题刺激和思维碰撞条件,可以引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 在导入中应借助多种手段创设与新课内容相关的情境气氛,“面山则情满于山,面海则意溢于海”,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问题意识,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导入新课的方式多种多样,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导入,教师都要善于运用各种手段创设课堂教学的情境,激发学生尽快进入课堂。

(三)导入新课的注意事项

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可以因人、因课而异。但无论怎样导入新课,都要达到同一目的,即尽快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思维力,使他们一开始上课就进入最佳心理状态。为此,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3导入要尽量少占时间,一般不超过两三分钟,以免喧宾夺主。

导入新课是一种教学艺术,融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巧妙地使用好开课几分钟,无论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还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都是大有益处的,往往能明显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新课的讲授

讲授新课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一环。教师要注意抓好两点:第一是说明本节课主要内容及学好本节课的意义;第二是用科学方法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使学生掌握并能运用。讲授新课必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另外,要上好课,在课堂上教师自己必须充满激情才能调动学生的情绪,让他们精力集中、兴趣盎然地听课,使他们跟着教师的思路思考问题。

(一)讲授新课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1注意语言表达技巧

课堂语言,也称为教学语言,是教师用以传授知识最常用最基本的工具,属于言语交际中的一种专门性的工作语言。课堂语言是口语表达的高级形式,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门扉的钥匙。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应该在语言表达上下功夫;教师讲课的语言应清楚流畅、精炼朴实、通俗易懂、幽默风趣,这样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讲课的语速要适中,如语速太快,学生反应不及,难以消化,语速太慢、抑制学生的积极思维,产生消极的影响。总之,教师语速要与学生的思维始终协调合拍。为了增加讲课时的亲和力,应尽量用口语化、通俗化语言讲解,等学生已经理解后再回头来用书面和专业的语言表达重要概念和理论。这样就相当于给学生进行了一次归纳和总结,既让学生抓住了要点,又让学生明白如何简洁、精确地表达概念;此外,教师要适当地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课,效果更佳。风趣幽默的语言既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加强理解记忆知识要点。

2讲授新课的板书工整,结构要合理

板书是教师上好课的有力辅助手段,一般课程的讲解离不开书写,要根据授课的内容认真设计,保持与讲授内容大体一致。对中学生不必将某些概念、定理等原封不动地抄写在黑板上,应突出重点,提纲挈领,书写主要内容。教师的板书分为主体板书和辅助板书两部分。主体板书在黑板右边,约占黑板的3分之2,主要把标题、重点、难点、内容要点和结论书写出来,包括公式、性质、例题一、二、三„„循序出现。辅助板书约占黑板的1/3,主要说明疑点,凡是讲新课带有旧知识或疑难字、解释字都写在黑板左边,可以随时擦去。

3讲授新课应注意理论与举例相结合

理论与举例相结合,既是讲清讲透知识的有力手段,也是激发学生听课兴趣的一剂兴奋剂。

下载赖加团:高三课堂教学与管理的几点思考(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赖加团:高三课堂教学与管理的几点思考(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课堂教学调查与思考(5篇)

    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调查与思考 南川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陈建华电话:*** 邮编:408409 ncsjkswl@163.com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江西省宁师中学 赖春发 新教材融进了近、现代数学内容,精简整合了传统高中数学内容。与以往教材相比,教学内容增多,教材明显变厚,教材的难度有......

    体育课堂教学的误区与思考

    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与思考 福州市象园小学张以丽 摘要: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广大体育教师积极投身改革,探索、开拓进取,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体育课堂教学改革......

    关于加强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思考

    关于加强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思考 【摘要】大企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地方纳税大户,大企业的生产管理体系中纳税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大企业的纳税管理不单......

    关于加强团雾及雾天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思考与对策(5篇模版)

    关于加强团雾及雾天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思考与对策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路网不断加密,互通性不断增强,交通流量迅速增长。截止目......

    课堂教学与管理讲稿03

    一、课堂教学的基本因素(最关键、重要、基本) 学生、教师、教材 教学目的、教学目标的区别 目的回答为什么教,表达教学的价值观,总的方向感。 目标是回答叫什么和怎么教,是确定将......

    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心得体会1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科学,要使学生对数学愿学、乐学、会学,较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并培养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关......

    语文课堂教学与管理5则范文

    巧妙组织课堂教学 ——《课堂管理,会者不难》心得体会 培正学校 叶璐 我们老师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在课堂上,任你老师讲得东南西北,唾沫乱飞,可偏偏就有学生要么看小说,要么东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