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制约我校高中物理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与教研对策
浅谈制约我校高中物理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与教研对策
平江县第三中学(414506)郑拥民
【摘 要】 新形势下制约我校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认真分析这些制约因素,研究相应对策,调整和优化有关教研工作,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我校物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几年来,我校物理教师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过程中运用了各种方法,在分析制约我校高中物理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的基础上,就提高教学质量,针对性地提出教研对策。
【关键词】 我校 教学质量 制约因素 教研对策 师资状况 教师素养 【正 文】
作为我校物理教师,我们特别注重教师之间的听评课活动,相互间座谈、交流一些心得体会。在近几年到外地学习和参与一些物理教研活动及与重点中学的同课异构活动中,深感重点名校与我校物理教学质量的显著差别。这种差别,不仅仅体现在考试成绩上,更突出表现在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上。分析制约我校物理教学质量的因素,研究相应的教研对策,有针对性地做好物理教研工作,努力缩小城乡学生在物理意识、观念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差别,是新形势下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每个物理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一、制约我校高中物理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
1.1师资状况
受城乡生活环境、子女上学便利、工作岗位需要等因素的影响,我校物理教师队伍是不够稳定的。近十年来,从我校教学岗位上调出的优秀物理教师就达8人之多而调入的只有4人。高一第一学期是物理学科最重要的一个学期,这一个学期关系到学生能否跨过高中的门槛,接受高中物理学习的思维方式,也关系到这一届学生学习理科的热情与与兴趣,而我校物理教师在这期的工作量是政史地科目的二倍,而且还担任学生创新作品指导任务,阅读作业、准备实验又占据了老师很多的时间,精心备课、学生座谈与辅导就很难落到实处。师资的不稳定与不足困扰和阻碍了我校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1.2办学条件
近几年来,我校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购买了多个网站的资源,网络资源的利用率越来越高;安装了“班班通”白板和互联网络进教室,教师可以随意使用网络资源进行即时教学,不必用太多的粉笔;每年学校都会安排一部分教师外出学习或培训。但物理实验条件还很不足,实验仪器破损、缺少严重,实验室空间小,教学组织难以进行,教学效果不理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由于受条件或时间的限制,“讲实验”便成了普遍现象。长此以往,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又如何谈起呢?这是制约物理教学质量提高的客观因素。
1.3教学管理
学生理科学科素养的形成与学校教学管理也有一定的关系。从教师搭配、课时安排、活动安排、晚辅安排、坐班查堂等环节上反映一些问题,在我校物理课的课时开设少、自习课少;在活动中,我校虽然看起来很重视科技创新,每年都要求我们物理教师指导学生开发科技创新作品,但大都只有雷声没有雨点,不但制作作品时需要的开支不能得到保障,而且已成的作品不管是获奖还是未获奖都没能及时对学生表扬、鼓励或是肯定,久而久之,可怜的一点点积极性就没有了。在晚辅安排上,物理学科是需要有一定思维训练的学科,没有多少自习课,即使有也安排给了教师守堂,学生不能自由支配,更没有教师指导做物理,所以需要多安排一节晚辅。此外,劳技课、通用技术课的开设、读科普书活动对理科素养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坐班查堂中,我们物理教师准备实验有时需要较长时间,这也得需打招呼或说明,久了,有些教师要么是对查堂不理会,要么就能不做实验的就不做,让讲代替吧!1.4 生源质量
近三年来,由于招生政策的改变,我校生源质量有了一些好转,但优质生源外流,剩下的生源家庭条件差、父母均在外地打工的学生(留守少年)又占了较大的比例。这些学生中的相当部分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想学、不愿学的厌学现象。缺少了父母的监管,失去了学习的方向和动力,再加上本身基础普遍较差、学法不当,到了高中学习物理时,除了开始学习新课时带来的一丝新鲜感外,一经进入实质性的学习或思维上的训练,就慢慢跟不上步伐了,导致最终两极分化。这不能不说是制约我校高中物理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
1.5教师素养
由于我们农村高中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学生能让知识性问题难倒教师的,致使绝大多数物理教师养成了不爱钻研业务的习惯,尤其学校激励机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的时候,更是感到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孬干好一个样,缺乏工作和学习的上进心与积极性;从专业素养上来看,面对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如何高效地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感到束手无策,消极应对,更不必说用心制作课件、精心编制学案、整合与开发教学资源了。再者,物理新课程中很多问题的呈现多样化,尤其是实验课,探究课更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再单一,很多答案也是开放性的,这令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把握起来增大了不少的难度。有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依赖教材、资料和教参的现象,缺乏对教材进行开发创新的能力,忽视利用身边的、生动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难以引导学生去感悟物理新课程潜在的内涵,不能把新教材中的新理念有效地融人教学过程之中。从参与教研活动来看,有些教师作为任务在完成,有些干脆借故不接受。从课堂教学来看,有些教师对课堂教学原则认识不足,对问题无启发,对新知无引入、无过渡,对练习安排无层次,对知识点的安排不能循序渐进,对不同学生不能因材施教。教师素养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此外,有些物理教师,缺少必要的管理经验,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或分组实验中表现得调控不力、措施不当,教学效果较差。
二、提高我校物理教学质量的教研对策
我校高中生源质量、办学条件及师资队伍建设是我们教研组难以左右的。我们所能够做到的,是通过多种途径和教研活动转变我们自身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为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成绩作出努力,也通过我们的努力工作引起领导者对物理学科的重视和对物理教学的重视。
2.1精心组织学校布置的各项活动
及时、精心组织学校布置的各项活动,力促我校物理教师转变观念、提高素质,同时也力争物理学科的必要地位。活动主要包含比武课、汇报课、上级教学督导、外出学习经验交流、与一中的同课异构活动、读书活动、科技节和指导研究性学习等内容。近几年来,我们在各项活动中表现逐渐成熟,比如,在一年一度的青年教师教学比武中,我们一般是先备课组内研讨出教案、学案、试讲,再由教研组集体听课、评课,确定出教学的基本思路和每一个重要细节,然后,再根据确定的做法演示几节课(一般同年级的课都可由参与主讲的老师上),经过反复实践,最后备课组研讨出最终方案。在读书活动中,虽然看似是语文教学活动,但我们也不失时机,在图书目录中找一些科普方面的书目给学生,学生看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很大的帮助。在外出学习活动中,只要是物理教师外出,回来都必须交流心得体会,有时还需书面材料进行交流。
通过各类活动教师在教学观念上得到了跨越,业务素质上得到了提高,在同行中合作探究的意识得到了重视,更重要的是教师能从活动中知道自身的不足和不断学习的必要性,当然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也会得到同行们的认可。
2.2认真组织好组内公开课的说、听、评课活动
公开课后的说课、评课是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一般先安排上课教师说课,再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教学能手来进行详评,最后进行互动式的提问、他评。评课的要点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的安排、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是否科学、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符合课改要求进行。围绕物理教学的特色问题进行,以体现公开课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2.3认真组织好专题讨论
讨论的专题要根据听课、各自的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来确定,如如何上好实验探究课、如何处理习题、怎样进行物理课的复习等。专题确定之后,就要紧紧围绕相关内容确定恰当的上课人选,安排具备这方面经验的老师提供交流材料。在安排上课人选的时候,要同时兼顾新进、新分的教师,既为青年物理教师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也让他们看到有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究竟存在哪些差别,促使他们加强学习、及时总结,这也是对他们的一种激励和肯定。经验交流后形成教研组较为统一的做法,比如:我校物理学考复习就基本形成一种较为固定模式。当然,我们还有很多值得讨论的课题还没有真正深入。
2.4认真组织每一次教学常规的督查、讲评与讨论
每月一次教师常规的大检查,是我校教学教研活动的一大亮点。每月月底规定一个时间将所有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情况、业务学习笔记、听评课记录本统一交到大会议室规定的地方。我们物理教研组充分利用这一时间,认真检查、对照,并且记录好各位教师的优点与不足。以便在教研组集中办公时加以表扬、鼓励和鞭策。然后,根据他们做得好的地方提出讨论,是否可作为常规做法。这样,既是对有创新意识的教师的一种鼓励,也是对做得不足的教师的一种鞭策;既可以提高教师教改的积极性,又可以优化常规。使教学更有效甚至高效。在多次讲评、讨论后,我校物理教师的教学常规呈现良好的态势。
2.5整合教学资源,建立资源库
我校来实施课改多年,也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年,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建立资源库,一直是我校物理教师努力的方向。这样既有利于学科教学资源有序储存和教师有效利用,也有利于节约无效劳动的时间和减轻教师的压力。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一名物理教研组长,我深感责任大,如何发挥教研组的组织学习功能,提高教师的课改意识?如何发挥教研组培训教师的功能,提高教学技能?如何抓好常规教学,以挥教研组指导激励功能?如何发挥教研组教学研究功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我认为,教研活动说到底是一项改革的事业,必须紧紧 抓住学校改革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和重点问题来做研究方向、课题,将实用的教育教学改革尝试和严格的教育科研方法结合起来,走求善型的研究道路,把学校的教育教改落到实处,以提高教师的素质,为推行全面素质教育服务。
第二篇:制约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
制约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 ——石梁乡中小学教育教学现状的分析
王应文(贵州省松桃县石梁乡中学)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中小学所处的地理位置较偏僻、交通不发达、社会经济和生活环境相对较差,造成基础教育中存在的老大难问题没有得到切实可行的解决,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本人通过对本乡中小学教育现状的调查和了解,认为农村中小学的教育令人担忧,其发展前景存在着重大隐患。现对本乡中小学教育现状作简要分析,以点带面,抛砖引玉。
一、基本情况
石梁乡是我国西南贵州省松桃县西部的一个小乡。地处黔、渝两省市的松桃、印江、秀山三县交界处,政府所在地距离县城98公里,属松桃县境内的高寒边远乡之一。全乡总面积83.1平方千米,总人口13839人,共有初级中学1所,乡级完小1所,村级完小6所,教学点3个;有中小学教师103人,学生1692人,教学班65个。
二、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
(一)学校管理不到位
1、管理者水平差距大,教学常规管理不规范
在全乡所属的8所中小学校校长中,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的只有3人,其余均为民转公后函授中专毕业,占校长总人数62.5%。由于多数领导都是“民转公”非师范专业学校毕业,管理技能不完善(加之多数管理者没有上进心,表现在对电脑完全不熟悉)。再加上长期生活在偏远的农村,对外交流学习的机会较少,信息渠道较少,使得知识面普遍较窄,知识相对陈旧,综合适应能力差,因此缺乏管理艺术,对自己的学校没有明确的办学方向和规划目标,管理缺乏个性,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不够健全。表现为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民主,不细致;自以为是,刚愎自用;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干群关系不和谐等。在教学常规管理方面,制度不配套,督促检查不力,指导性不强;有部分学校的常规检查流于形式,只检查,无评价,无反馈,甚至有的学校教学常规工作一学期未检查一次;有少数学校由于领导很少听课,对学校教师的教学情况不了解,从而使教学管理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有的学校不重视档案建设,教师业务档案不全,管理混乱,个别学校连一些基本的教学文件和教学管理资料都找不到。由于多数校长是担任十多年的老领导,因而在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开会时认为开会领导所说的是老生常谈,不记笔记,返校后不及时、全面传达会议精神,有的甚至未传达。如此种种,既不利于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学校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
2、学校领导队伍结构不合理
在农村中小学,存在领导人员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一些只有400人左右的学校,却配置了正、副校长,正、副教务主任,正、副政教主任,后勤主任,党、团支部书记,工会主席等行政人员,这些行政人员的工作量,只是普通教师工作量的一半或三分之二,部分行政人员只享受权利、待遇,不履行义务、职责,整天显得无所事事,使得普通教师课业负担超荷,经常报怨,从而导致校领导班子和普通教职员工之间存在矛盾,滞后学校发展,更为严重的是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
(二)师资配置不合理,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
1、教师编制不合理,学科结构失衡
⑴农村中小学的师资配备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在农村,特别是地处偏远的村级小学和教学点,存在学生总数少、学校年级多的现象。如我乡两岔河、百鸟、红梯、简家4所村级小学学生人数分别是71、114、106、97,但教学班都是6个,按省“两基”验收、复查时师生比例测算,小学的师生比是1:26,每校只需要教师4人,但从课程计划方案考虑每校最少需要12人。
⑵学科结构不均衡。在农村绝大部分小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以及信息技术等课程专业教师严重缺乏(我乡村级小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以及信息技术等课程专业教师纯
粹没有),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教育受到严重阻碍,这就制约着整个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2、教师年龄结构老年化
教师结构老龄化,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这种现象农村中小学表现尤为突出。我乡大多数教师年龄集中在35-55岁这一年龄段。在我乡的103名教师中,40岁以上的有50人,占全乡中小学教师总数的48.5%。又如我乡的红石完小,共有7个教学班,11名专任教师平均年龄为 49.7 岁。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老龄化,致使其体力、精力不济,工作创新不够,主动性不强,他们对义务教育新课程显得力不从心,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不高,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缺乏生机和动力。
3、教师素质偏低,教学理念落后
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福利待遇相对较差,导致教师数量不够,整体实力不强。如在我乡的76名小学教师中,有36 人是“民转公”过来的(含民教班毕业),占全乡小学教师总数的48.6%。这些转正的民办教师虽然学历都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但终因他们是通过函授、进修、自考后取得的第二学历,大部分是在职学习,其实第一学历普遍处在初中或高中之间。由于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获得系统培训不够,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研究能力等难于适应新的要求,相当多的教师不论文化知识或是教学业务方面,与一个正规的师范毕业的教师相比,相差甚远。再加上一个教师要担任好几门课程,大家把大量的精力花在了备课和批改作业上,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教材、教法,使教师对教育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缺乏,对从事教学研究所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教学活动中观念保守,思想落后,知识老化,教育教学技能方法单一,上课敷衍了事,板书随心所欲,教案抄写应付检查等。这一切,严重影响了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教师教学负担过重,教研活动开展困难
农村学校,由于教师教学负担过重,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整天疲于奔命,穷于应付,再加上学习和工作地域小,学校经费不足,在村级小学,校长、主任都承担过重的教学任务,多数都是包班,造成教师精力分散,致使一些学校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活动少,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开展教研和培训活动。这就造成教师对教研、科研的基本要求、基本程序、基本方法不清楚,新的教学理念难以接受。对新课程改革难以适应,驾驭新教材困难,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很多行为违背了教育规律,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制约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留守学生数量多,家庭教育残缺不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产生了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如在我乡的1692名中小学生中,就有970名留守学生,占全乡学生总数的57.3%。这些留守学生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他们多由祖辈或亲戚照顾。无论是隔代亲人还是亲戚,对他们大多局限于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在监护内容及责任上存在着很大的盲区,难以尽到对他们的教育责任。同时,留守学生得不到足够亲情关爱,普遍缺乏必要的家教氛围,所以他们性格孤僻,生活自理能力非常差,明辨是非能力欠缺,必要的个人卫生常识和习惯缺乏,表现出自由散漫的特征。再由于祖孙之间的文化背景和认知结构相差悬殊,因此他们对很多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出入很大,相互之间容易产生意识摩擦和人格冲突,导致部分学生不愿意回家或上学,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心、自觉性不强,作业应付了事,甚至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成绩普遍较差。由于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往往处于事倍功半的尴尬境地。久而久之,问题越积越多,留守学生成绩越来越差,对人生失去了信心,对前途失去了追求,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也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几点建议
影响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学校情况也各不相同。要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学校管理者要坚持以人为本,搞好校本教研。大量成功的事实表明,开展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发教师自身业务潜能的有效途径。校长应牢固树立科研为先、科研强校的意识,把学校教育科研、校本教研工作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学校管理者要通过协调好教师之间、教师和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使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关系
和谐。对学生,要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严格要求自己,应赋予高度的责任心。在工作中,要不断的学习新的、好的教育教学理念,获取更多、更新的先进知识体系。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好的指引学生。
3、对留守学生强化教育管理工作,体现人文关怀。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结合实际开办各种形式的“家长学校”、“监管人学校”,与家长、监管人面对面交谈,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和联系卡,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
4、适当调整农村中小学教师的配置。要减轻农村学校教师过重的工作负担,尽可能提高农村教师的政治待遇和社会待遇,以调动全体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和教研教改工作中,提高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为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培养大批符合要求的合格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国农村的教育起点较低,起步较晚,体系不完善。随着社会主义社会化进程的推进,教学质量问题日益凸显。我们应采取较好的完整的教学体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情况,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原则,总结出适合农村教育发展的一套可行性措施,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作者电话:***;信箱:1452367319@qq.com)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2010年9期,http://)
第三篇:制约我校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及对策(北师大版综和专题教学总结)
制约小学课堂高效的因素及对策(北师大版综和专题教学总结)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制约我校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及对策(北师大版综和专题教学总结)2009-10-14
尽管我校近几年的数学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但我们要再接再厉,使数学教学质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特此,对制约我校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今后工作的方向及对策。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
1、教师队伍老龄化,难以适应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校教师队伍跟不上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一是老龄化。全校18名数学教师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二是多数教师患有胃病、高血压、忧郁等病症。无法胜任工作或继续跟班进行教学,特别到了高段,纷纷向领导要求调换工作。有部分教师实际已接近退休年龄,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学方法单调,接受新思想迟缓,不认真学习新教材,难于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甚至在小学数学知识上存有盲点。
2、教学设施设备日趋老化,很难跟上教育发展的需求。
我校只有一间多媒体教室,而且无投影仪,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教具得不到更新补充,不能及时维修,和新教材配套的教材几乎为零。根本不能适应日常教学的需要。
3、学生家庭环境不好,学前教育不够,增加数学教学的难度。
我校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四分之一的是外来务工子女,学前没有进过公办幼儿园甚至没有进行过学前教育,家长文化程度较低;无法对子女进行最基本的学习辅导,家长为生活而奔波,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状况。严重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减负增效”和“现实教学”的矛盾,再次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校每个数学教师的教学时间改为每周只有5~6个课时,而教学内容没有进行删减,原来要用两节课的时间,现在只能用一节课来完成,出现为完成教学内容,教师越来越被动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回答提问的次数大幅度减少,独立思考的时间越来越少。
5、部分教师自觉教书育人的觉悟不高、奉献精神不足。
上世纪八十年代教师被提为国家干部,劳动报酬和机关单位人员等同,还有教师津贴,确定了教师的节日,后来,国家干部改为公务员,把教师落下了,尽管有教师法之规定和政府要员之讲话,但迟迟得不到落实。加之每年晋级的名额有限,晋级无望,有些教师产生了一些不良的思想情绪。
二、今后工作的方向及对策
1、积极构建健康向上、和谐、舒适的育人环境。
良好的校园卫生、校园文化、团结的教师关系、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学生关系、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使学校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
2、突出“一个加强”,搞好“一个研究”,强化“三个注重”,落实“五项常规”。
加强对教学工作的全面管理,搞好校本教研,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思维能力、学习习惯。落实 “潜心备课”、“精心上课”、“细心批改”、“耐心辅导”、“静心反思”。
3、用“活”教材、用好教材。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使教学活动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数学教学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 ,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
4、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
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习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切实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如实际操作、直观感知、抽象概括、演绎推理、迁移类推、系统整理知识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掌握,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5、借新课改东风,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校要借新课改东风, 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大力实施有效教学和创新教学。要积极倡导启发式、合作式、探究式的教学, 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提倡讲求实效的创新学习。课堂上要追求学生高质量的参与度, 鼓励教师精心设计有较高价值的问题, 追求学生思维的质量、思维的密度, 讲求实际效果。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设置情境, 激发情趣, 启发思维。要精讲精析, 注重迁移;要精心设计训练, 减轻学生负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意识, 使学生逐步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课堂教学的评价要突出教学的主体性, 重视教学的基础性, 坚持教学的发展性, 体现教学的创造性, 注重教学的开放性。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才能处理好“减负增效”和“现实教学”之间的矛盾,6、认真制定奖惩措施, 公平竞争。
多劳多得,多方考虑教师所任班级的基础,制定对教师科学的评价方案,一、四年级一定要做到重新分班,尽量缩短班与班之间的差距。让接手的教师感到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对付出辛勤劳动且有明显效果的教师,在奖金、进级、评优等方面都要考虑,少一点人为因数。从而调动教师积极性, 增强广大教职工的责任感、危机感, 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7、用好、管好现有教具、学具。
收集每年级的学具3套以上,学具当教具用,节约开支,多方筹集资金,更新教具,落实管理。
8、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教师群体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要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和教育教学管理, 把好教师调动关,每年一度的教师调动讲课,学校要认真考核,要教育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而勤奋工作的思想。要更多地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真正落实“ 因材施教”;要下决心解决一些教师课堂教学不负责任, 课后热衷于庸俗的娱乐活动,要加强教师培训, 特别是把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培训放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突出的位置,鼓励他们争先进位, 勇于创新;在强化校本培训的同时要实施名师带动战略, 可以请各类专家、名师传经送宝, 加快教师成长;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 引导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学习效果和课堂效率。
学生的未来在于培养, 家长的希望在于孩子, 学校的声誉在于质量, 国家的发展在于人才, 所有这一切的关键在于高质量的教育教学, 我们要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归根到底,学校一定要积极为师生创设有力条件,健康向上、和谐、舒适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安心读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评价教师,让教师觉得有搞头,待遇、奖惩、晋级、评优等关乎教师切身利益公公平平落实到位,让教师觉得有奔头。才会提高学习效果和课堂效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才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第四篇:谈制约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
谈制约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
与教学对策
洪梅镇中心小学
莫冠球
摘要:新形势下制约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认真分析制约影响教学学质量提高的因素,研究相应的教学对策,调整和优化有关教学工作,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科学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在调查研究制约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因素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几点教学对策.关键词:小学科学
制约
因素
对策
建议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特别注重到城区小学听课、评课,与当地教师座谈、交流.本人深感到城区小学与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有着显著差别,特别表现在学生的科学观念和科学综合素质上.分析制约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因素,研究相应的教学对策,有针对性地做好科学教学工作,努力缩小城乡学生在科学意识、观念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差别,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一、制约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
1、师资力量弱
据调查,现代小学科学课的教师大部分并不是科学专业毕业生,而是各类年纪比较大的教师临时培训出来的,还有一小部分是懂点科学的其它学科教师,他们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几乎为零.这些临时培训的科学教师,他们的专业基本功一点也不扎实,是难以胜任科学教学工作的.他们的科学水平及实验操作能力远未达到合格的小学科学的教师的水平.由于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水平有问题,教学时纠正起来就更加困难,甚至形成了“负迁移”.人力资源的不合理分配直接阻碍了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提高.2教学设备不足
现在许多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还比较差,办学经费严重不足.虽然有的学校有一些电教设备,但远远满足不了新课标下小学科学教学的需求.不少科学教师根本就没有到外地参加学习或培训的机会,这些都是制约农村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实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相当部分的学校科学实验仪器破损、缺少严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由于受条件或时间的限制,“讲实验”便成了普遍现象.长此以往,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又如何谈起呢?这是制约科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客观因素.3对开设科学课程认识不足
学校管理层对小学科学开设不重视,因为科学不用考试,把科学课看作副科中的副科,课时安排少.教导处在安排课程表时,不是把科学排在上午的最后一节,就是排在下午的最后一节;还经常给语数英老师把科学课拿去上课,应试教育的情况存在不少.对教师量化考评时,同样是一节课,科学科是语数英等学科工作量权重的一半也没有,甚至更低……此外,由于多数学校的科学教师仅有1~2人,这也给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的开展带来了诸多不便,在学校组织的公开课、听课研讨及教案评比等活动中也缺少学科内的指导与交流.4、教师素养不够
由于农村小学的科学教师普遍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教师,加之缺少同学科教师间的竞争,致使个别科学教师养成了懒散的习惯,缺乏工作和学习的上进心与积极性;从专业素养上来看,面对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感到束手无策,更不必说制作课件、整合与开发教学资源了.再者,新课程呈现的科学问题已经是多样化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不再单一呆板的,答案已经是开放性的,这使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把握中,增大了不少的难度.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还存在着依赖教材和教参的现象,照本宣科,缺乏对教材进行开发创新的能力,忽视利用身边的、生动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难以引导学生去感悟新课程中科学潜在的内涵,难以把教材中的新理念有效地融人课堂教学过程当中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对策与建议
1、重视小学科学课程开设的重要性
科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科学素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是学校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阶段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所以,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思想认识.要通过各种宣传小学开设科学课程的政策精神和目的意义,让全社会明白小学开设科学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鉴于农村小学科学教师整体素质偏低、非专业教师占主体力量问题,做好农村小学科学教师的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把小学科学教师的培训当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去抓.及时、精心组织一些专题研讨活动,力促农村小学科学教师转变观念、提高素质.可以的话,可请专家做专题报告,还可以安排科学老师进行一些说课,讲课,评课的活动,最后进行互动式的提问、互评.为更多的农村科学教师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也让他们看到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究竟存在哪些问题,能够及时纠正.给他们挑担子,不仅可以促使他们加强学习、还能使他们得到更多的教学经验.3、采用“任务驱动”方法,改进课堂教学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观念.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观念,转充为以探究为核心,以提出并解决问题、产生并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观念.在这种教学观念中,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习科学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清清的水》中,以学生最熟悉的水为研究对象,从水的外观性状入手,收领学生生形成目的明确,渐进发展的学习任务:如使学生感受和认识到水没有固定形状、可以流动且“能溶解一些物质”;接着利用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这一性质,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寻找加快溶解的方法;再通过“使浊水变清”的任务,驱动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过滤是分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的知识,并学习过滤的操作技能,从隔逐步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任务驱动”尤其适合农村小学的使用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它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欣赏和鼓励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秘诀.科学、完善、系统的评价体系的建立,使学生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在低年级段,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情况,在每个单元独立设计一个单元评价表,设计出2-3个必须评价的活动,还可以根据教学情况再增加.要使学生、教师及家长都参与到这个评价当中.不同的活动领域当中,评价要有侧重,每个单元力求做到都有评价.中高年级段,随着探究活动的深入,教材中的评价也要随探究活动中同时进行.如三年级上册中《探访生物王国》,研究生物的各种特点为主线设计了探究活动.学习开始,设计了前测活动,使教师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如学生原来读过哪些关于动植物的书,关于动植物的知识和问题有哪些,有多少学生对动物感兴趣,有多少学生对植物感兴趣、通过前测还要了解学生的已有的表达、绘图等技能.开展学生
饲养动物或种植植物的活动,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进行仔细观察研究,一些嵌入式的评价使教师随时掌握学生在观察、记录、表达、问题意识等方面的进步情况;分析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对一个学期有关动植物多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回顾原来自己对动植物的问题,了解对哪些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饲养动物或种植植物过程中,自己有什么发现、有哪些困难得到了解决、又产生了哪些问题等等.这样与教学紧密结合的教学评价,保证了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较大的收获,还使学生带着更多、更有趣的问题结束这学期的学习.在创新科学评价方法及其操作过程中,我们充分注意评价标准的全面性,评价方法的多样性.真正把评价过程变成学生学习、展示、反思的过程,使评价结果达到树立每个学生的自信心,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最大潜能.参考文献:
[1]《
国内外小学科学教材中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
张军霞
人民教育出版社综合理科室
[2]《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黄海旺
课程.教材.教法
2009年10月[3]《科学教师教学用书》
刘颂豪
第五篇:影响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及对策
影响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之调查
学校教育,备受各界人士的关注,学校教育质量确实令人堪忧,作为工作在教育教学一线的学校管理人员,对教育现状感受颇多,就目前影响学校教育质量问题的因素我做了一些调查,现谈一点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及困难
1、留守儿童问题
目前,占很大比例的学生家长常年外出打工,把孩子托给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在我校150余名学生中留守儿童占64%。这些孩子大部分缺少亲情,缺少父母的严格督促,造成一些不良的习惯的形成,如有的乱买吃的,有的迷恋网络,有的逃学旷课等,造成了一些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这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影响越来越大。
2、生源问题
由于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加之县城城区学校与乡、镇、办等学校在办学条件上相比有明显的差距,有的学生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比较优秀,就急于将孩子转入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就读。这就造成了一批优秀学生的外流。我学区每年至少10至20名优秀学生转入实小,另外,由于学校考虑“人头经费”问题,在接受转学、插班学生方面是敞着大门,也严重影响了生源质量。
3、家庭教育的配合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家长赚钱的脚步走得更快了,无暇顾及孩子们的成长,他们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就放心了。孩子要钱给钱,需要什么就买什么,他们对孩子缺少督促,而孩子们的自觉性往往较差,这就造成孩子懒散习气的形成。有的家长对孩子也缺少耐心,动辄打骂,更谈不上什么激励了。因此说,家庭教育的缺失,这已成为我们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绊脚石了。
4、教师的整体素质问题(1)教师待遇不高
教师普遍认为待遇过低,与公务员相差较大,甚至城区学校也有明显差异。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一些教师出现敬业精神谈化,工作责任心退化,教育行为简单化,师生关系庸俗化等不良倾向。
(2)创新意识、质量意识不强
知识信息更新日新月异的发生变化,一些教师参与进修培训、接受再教育的积极性不高,造成思维不上形势,这样都有妨碍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目前教师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快,有些年龄偏大的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吸收不够,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质量意识没有改观,教育教学质量就难以真正地提高。
5、教育科研意识不强
教师对教育科研工作普遍存在以下片面认识:一是教育科研高不可攀。在许多教师的眼中,教育科研非常神秘,非常深奥,只有那些专门从事教育研究高级专家才能搞出成绩,而自己的理论知识薄弱,水平低,方法生疏,接触面窄,缺乏研究的能力,不知从何入手。二是教育科研与己无关。不少教师认为,教是自己份内的事,不干不行,研是专门教研机构和专家的事,可干可不干。似乎教师的惟一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搞科研与己不相干。加上平时的教学任务比较重,压力大,工作忙,无暇顾及搞科研。三是教育科研恐惧症。许多教师担心搞科研会耽误时间,分散精力,影响教学质量和升学率,从而把科研和教学对立起来,认为两者不可兼得。四是教育科研急功近利。不少学校开展教育科研时,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搞课题只是为了在等级示范学校评估中捞取份额,一些人搞科研只是为了应付评职称,晋级加薪或者是发表几篇文章,获取名利。应该说,认识和实践上存在的误区是束缚教师投身教育科研的主要障碍。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及实践
1、切实关心留守儿童
针以留守儿童的特点,努力营造一个温馨家园式的学校,让学生吃得饱、睡得香、玩得好、学得实,要让学生感受到每位老师都像父母一样关心他们。
2、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有效合作
成立家长学校,定期培训或定期向家长赠送一些教育材料,以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认识或提供方法上了帮助。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互通信息,以共同教育好孩子。还应设立家长接待日,听取家长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并及时解决客观存在的问题。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师德修养,转变教育观念,强化每一们教师的质量意识、创新意识。通过创立相关的制度,鼓励教师参与进修培训,使他们更新观念,增长才干。形成终生学习、自觉提高的良好氛围,建设一支德高尚、业务过硬的新型教师队伍。
4、坚定不移地走科研兴校之路
把“科研兴校”定为治校方略,并坚定不移地走“科研兴校”之路。在现有科研的基础上,努力加强课题和管理与研究工作,让更多的教师参与研究,积极创建“有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