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啊网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2013年上半年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2013年上半年《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
一、单选题
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高度评价了教师的作用,他把教师赞誉为()。答
案
A,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B,心灵的建筑师 C,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D,辛勤的园丁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2 分 C 夸美纽斯将教师赞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是斯大林最初对作家的称谓,后来被教育家加里宁引用到教育界。
对啊网教师资格证考试免费资料中心,教师证考试免费视频 免费题库、幼师证、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小学中学幼儿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6科视频和题库资料完整。
2,对童年期的学生来说,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浅显的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答
案
A,稳定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2 分 B 儿童身心发展的每个阶段均具有不同的发展特征,其面临的主要矛盾也不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尽相同。教学要根据相应的阶段性特征采用对应的教学方法,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3,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答
案
A,体育课
B,课外体育锻炼 C,体育竞赛 D,运动队训练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2 分 A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其本身就是一种生动活泼、充满乐趣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的课程。
4,通常把一个国家各级分类学校的总体称为()。答
案
A,国民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管理体制 D,学校教育结构
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2 分 B 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具有不同性质和任务的学校为主体而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形成的体系,这个体系通过教育行政机构来制定学历与学位相关规范与标准,并且统筹、规划、监督、落实统一的教育政策。简称学制。
5,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答
案
A,决定作用
B,动力作用 C,主导作用 D,基础作用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考
点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2 分 C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教育等,其中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6,1949年美国学者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段论”,形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的课程编制模式,这一模式被称为()。
答
案
A,实践模式
B,过程模式 C,环境模式 D,目标模式
课程理论流派 2 分 D 泰勒原理的实质是以目标为中心的模式,因此又被称为“目标模式”。过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程模式是由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滕豪斯提出的。
7,目前我国普通高中课程设置的主要课程是()。答
案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探究课程
课程理论流派 2 分 A 目前我国小学教育课程结构设置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是以综合课程和分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科课程相结合的模式,高中教育的课程结构设置以分科课程为主。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8,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数学的实地测算、地理的地形测绘、生物的植物栽培和动物的饲养。上述情况属于下列哪一种教学方法?()答
案
A,实验法
B,参观法 C,演示法 D,实习作业法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2 分 D 实习作业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相关指导下,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来进行实地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操作,进而获取相关技能的方法。
9,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理论是()。答
案
A,形式教育论
B,实质教育论 C,传统教育论 D,现代教育论
人格发展理论 2 分 B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是实质教育论,又称“实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质训练”,是欧洲18—19世纪,对立于形式教育而出现的一种教育学说。其思想来源于德国的赫尔巴特和英国的斯宾赛等人。
10,针对我国目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品德要求出现差异甚至对立的现象,应强调贯彻的德育原则是()。
答
案
A,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B,理论联系实际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D,正面启发积极引导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中学德育的原则 2 分 C 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几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的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体现的是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1,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段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答
案
A,实际锻炼法
B,个人修养法 C,情感陶冶法 D,榜样示范法
中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2 分 A 实际锻炼法是指教育者组织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在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12,学生学习《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头脑中呈现诗句所描绘的相关景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答
案
A,无意记忆
B,有意记忆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想象 2 分 C 学生学习《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头脑中呈现诗句所描绘的相关景象,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这种心理活动属于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的表述或非语言的描绘(图样、图解、模型、符号记录等)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的想象;创造想象是一种有意想象,它是根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脑海中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本题考查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的区别。
13,丁力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检查与监控。他所运用的学习策略属于()。答
案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学习策略的分类 2 分 D 元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认识。元认知策略是利用认知过程中获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得的知识,通过确立学习目标与计划,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估学习结果等手段来调节语言行为。所以题于中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检查与监控属于元认知策略。
14,老师问:“一张桌子四个角,锯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张东不假思索地回答:“三个角。”老师又问:“还有其他答案吗?”张东想了想,没有回答出来,这说明张东在解决问题时受到哪种因素的影响?()答
案
A,功能固着
B,原型启发 C,心理定势 D,垂直迁移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2 分 C 心理定势指的是人们接受了一个刺激物或刺激信号以后,立即根据以往的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经验或习惯,用自己固有的思维来思考问题。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15,王老师播放一首交响曲后,学生们便在头脑中产生了相应的视觉想象。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答
案
B,联觉 C,补偿 D,错觉
想象 2 分 B 联觉是指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题中所体现的是视觉和A,对比
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听觉的联合。
16,闭卷考试时,学生在头脑中呈现问答题答案的心理活动属于()。答
案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记忆 2 分 D A,识记
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本题考查再认与回忆的区别。经历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确认叫作再认。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在头脑中呈现叫作回忆。因此呈现问答题答案的心理活动属于回忆。
17,当同学们获悉本班取得学校合唱比赛第一名的成绩时欣喜若狂,他们的情绪状态属于()。
答
案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中学生的情绪特点 A,心境
考
点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2 分 B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难以抑制的情绪状态。如成功之后的欣喜若狂,惨遭失败之后的痛苦绝望等。
18,人们通常认为“北方人开朗、豪放,南方人含蓄、细腻”。根据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上述人格特质属于()。
答
案
A,共同特质
B,首要特质 C,次要特质 D,中心特质
人格发展理论 2 分 A 根据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将人的特质分为三种: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次要特质。首要特质是指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中心特质是指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中心特质;次要特质是指个体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境下才表现出来。
19,学生张亮在课堂上出现怪异行为时,老师和同学都不理睬。他的这种行为便逐渐减少了,这种行为矫正法称为()。
答
案
A,强化法
B,脱敏法 C,消退法 D,惩罚法
人格发展理论 2 分 C 老师对学生的诡异行为不予理睬,学生这种诡异行为逐渐减少属于行为矫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正法中的消退法。消退法是一种减少或消除不良行为发生的方法;强化法是通过奖赏、鼓励等方式促进某种行为的增加,与题干不符;惩罚法是为了减少或消除某些不良行为而给予个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体一个他厌恶的刺激,与题干不符。
20,当学生嘲笑张老师个子矮小时,张老师以一句“浓缩的就是精华’’化解了当时的尴尬,这种情绪调节的方法称为()。
答
案
B,补偿 C,幽默 D,宣泄
情绪理论 2 分 C 题干中老师运用的情绪调节方法是幽默。A,升华
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21,罗森塔尔效应强调哪种因素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答
案
A,教师的知识
B,教师的能力 C,教师的人格 D,教师的期望
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 2 分 D 罗森塔尔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强调的是教师的期望对学生发展的重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要作用。
四、简答题
1,辨析:凡是能影响人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教育的涵义 1 分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本题考查广义教育的概念,题干将广义教育的概念外延扩大了,因此有误。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各类活动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之分,只有起积极影响的活动我们才称之为教育。因此,这句话是片面的。
文字解析
2,辨析:教学的任务就是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
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1 分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本题考查教学的五个任务,而题干中只涉及了其中的 本题考查广义教育的概念。
一个任务。教学的任务之一是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除了这一任务之外,还有以下四个任务: ①发展学生的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②发展学生的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③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文字解析
3,辨析:逆向迁移都是负迁移。
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学习迁移的分类 1 分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本题考查学习迁移的分类。学习迁移根据不同的划分 本题考查教学的五个任务。
依据可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命题概念混淆。负迁移和逆向迁移是根据不同的划分依据划分出来的两种不同的学习迁移类型。负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产生的消极影响,可以是正向迁移也可以是逆向迁移;逆向迁移指的是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可以是正迁移也可以是负迁移。
文字解析 本题考查学习迁移的分类。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4,辨析:遗传素质决定能力发展水平。
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1 分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本题考查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四个因素以及每个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能力的发展受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人主观能动性等方面的影响,遗传只是为个人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因此,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文字解析 起的不同作用。
5,简述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主要观点。
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课程理论流派 1 分
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主要观点包括:(1)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2)本题考查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四个因素以及每个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所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3)以学科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掌握为目标。(4)知识是课程的核心。(5)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文字解析 本题考查中学课程这一模块的知识,课程理论有三大理论流派,其中之一便是学科中心课程理论流派的基本观点。
6,简述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我国中学教学原则 1 分
(1)含义: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教学原则是指教学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
导,授予学生科学知识,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同时结合知识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的教育。(2)基本要求:第一,教师要确保教学的科学性;第二,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第三,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第四,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素质。
文字解析 本题考查中学教学这一模块的内容,教学有八大原则,其中之一便是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统一教学原则。
7,简述人格的特征。
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人格 1 分
人格有以下特征:(1)人格的整体性。人具有多种心理成分和特质,如能
力、气质、性格、意志、才智、情绪、愿望、价值观和习惯等,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并整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2)人格的稳定性。人格的稳定性是指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跨时间和空间的一致性。(3)人格的独特性。人格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行为是各不相同的。人们在人格上的独特性或差异性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个性”。(4)人格的社会性。人格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是社会人特有的。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对个体有不同的影响,使人格带有明显的社会性。
文字解析
8,简述品德的特征。
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品德概述 1 分
通常来说,品德主要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心 本题考查中学生发展心理模块的内容。
理成分构成。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包括:(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伦理形成时期。伦理是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它是道德关系的概括。①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②自我意识增强;③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④品德结构更为完善。(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①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②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文字解析 本题考查中学德育模块的内容。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五、综合题
【案例1】
张林是一个对上网非常痴迷的孩子,爸爸由于工作需要买了一台电脑在家中上网。起初他同爸爸一起玩,父母也没有表示反对。到后来,他发展到每天一起床,就去上网,连中午、晚上休息时间也不放过。张林俨然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网虫”,沉迷于互联网上紧张、激烈的游戏,精美的图片和无拘无束的网上聊天而无法自拔。
老师了解了这一情况后并没有全盘否定张林的上网行为,而是与他聊了互联网,聊了比尔•盖茨,充分肯定了他通过上网学习电脑技术的积极性,并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了张林上网的内心世界。针对他的情况,老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第一,鼓励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加强与同学的交流,例如:让他担任小组长,每天收发、检查作业,在劳动值日中协调合作,建立互帮互助关系;第二,针对他喜欢电脑的特点,成立了计算机兴趣小组,并让他担任组长,有计划、有落实,定期给其他同学讲解互联网知识;第三,利用各种机会表扬他,与他沟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张林对自已有了信心,在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在班级工作中为老师出谋划策,有活抢着干,任课老师都反映张林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材料中老师的做法体现了以下德育的原则:(1)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2)因材施教原则。(3)导向性原则。
材料中老师的做法体现了以下德育的方法:(1)说服教育法。(2)实践锻炼法。
(3)表扬与批评相结合的方法。
【案例2】在一次讨论课上,老师问学生:“雪融化后变成什么?”张红抢先回答:“雪融化后变为水。”黄阳想了想说:“雪融化后变成泥土。”柳丽慢条斯理地回答:“雪融化后变成了春天。”老师评价道:“张红反应敏捷,回答准确,可以得到满分。黄阳和柳丽真不知你们怎么想的,要是给分,只能得0分。”
材料中这位老师的做法不正确。
(1)忽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以及想象力的培养。
(2)忽视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性,有的学生是沉思型的,有的学生是冲动型的,但认知方式是没有好坏之分的。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3)忽视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打消了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积极性。
(4)忽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世界。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是有经验的主体,是带着经验走进教室的。
启发:
(1)教学过程中应破除知识中心的观念,不能盲目迷信知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2)教学评价要以发展性的评价和激励性的评价为主。
(3)树立新的教师观。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生一起探寻真理等,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4)树立新的学生观,学生是有差异的,有潜能的,要做到相信学生,因材施教。(5)树立新的师生观,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做到尊重学生,讲求民主。(6)应该多注重教学过程而不是教学结果。
第二篇:对啊网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题(2)--解析
一、单选题
1,主张围绕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的课程理论是()。答
案
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 C,要素课程论 D,社会课程论
课程理论流派 2 分 D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又称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它是从进步主义教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育运动中分化出来的,主张围绕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的理论。
对啊网教师资格证考试免费资料中心,教师证考试免费视频 免费题库、幼师证、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小学中学幼儿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6科视频和题库资料完整。
2,下列人物中,认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的是()。
答
案
A,杜威
B,洛克
C,卢梭
D,夸美纽斯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2 分 B 洛克反对天赋观点,提出了“白板说”,认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3,下列关于教育形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答
案 教育
B,根据教育的实施机构不同划分,可将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A,根据教育的形式化程度划分,可将教育划分为形式化教育和非形式化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C,近代社会的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
D,正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指学生在有组织的教育机构中所受到的教育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2 分 C近现代社会教育包括近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其中,现代社会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的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
4,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作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准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的研究方法是()。
答
案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历史研究法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2 分 A 题干叙述的是观察法的概念。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5,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有()。
答
案
A,一定的影响
B,直接的影响 C,较弱的影响
D,间接的影响
教师的角色心理 2 分 B 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有直接影响。参与式领导和监督式领导对课堂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管理有不同的影响。参与式领导鼓励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而监督式领导则待人冷淡,只注重集体讨论的进程。此外,教师的学识、教学能力和人格品质对课堂管理也有一定影响。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6,下列不属于综合课程形式的是()。
答
案
A,融合课程
B,广域课程 C,学科课程 D,核心课程
课程的概念 2 分 C 综合课程又称统整课程,或称广域课程。其形式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广域课程、核心课程,不包括学科课程。
7,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是()。
答
案
A,智力技能
B,知识迁移 C,心理定势 D,思维程序
中学生智力发展的特点 2 分 A 智力技能也称心智技能、认知技能,指经过练习巩固起来的、接近自动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化的智力活动方式。如运算、阅读、作文等等都属于心智技能。
8,“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出教学要贯彻什么原则?()答
案
A,启发性
B,直观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性
教学原则的含义 2 分 C 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文字解析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地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利用。“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出的正是这一原则。
9,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答
案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D,知识的巩固和保持
教学过程的本质 2 分 B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10,“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答
案
A,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法
B,巴班斯基的最优教学法 C,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 D,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
教学的内涵 2 分 D “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首创,是使学生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处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它从科学上借鉴了现代心理学的暗示、移情、角色学等研究成果。主要通过创设某种与现实生活类似的情境,让学生在思想高度集中但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境下进行学习。
11,张老师在讲课时,用做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的知识的方法是()。答
案
A,参观法
B,练习法 C,演示法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D,实习作业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2 分 C 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现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12,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方式主要是()。答
案
A,自主、合作、探究
B,参与、合作、活动 C,讲授、练习、探究 D,反思、生成、探究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2 分 A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推行自主、合作、探究与主动接受相结合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的教学方式。
13,小明认为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排名,他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答
案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学习动机的分类 2 分 C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儿童希望通过获得好成绩来提高自己在家庭和学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校中地位的学习动机。
14,下列关于认知风格表述正确的是()。
答
案 A,场依存型的人比场独立型的人更多地利用来自身体内部的线索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B,认知风格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C,冲动型和沉思型的唯一区分标准是反应时间
D,发散型认知风格比辐合型认知风格优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2 分 B A项:场独立型的人更多地利用来自身体内部的线索;C项:区分冲动型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和沉思型的标准是反应的时间和准确性;D项:认知风格无优劣性之分。
15,小枫在与小华讨论“健康”的鉴定标准时,各抒己见,下列对此说法最准确的是()。
答
案
A,仅指生理正常
B,仅指心理正常
C,生理、心理都正常
D,生理、心理都正常,并且对社会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的概念 2 分 D l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D项表述最准确。
16,小刚喜欢上网,久而久之网络成瘾,耽误了学业,现在他想戒除网瘾。他本身可使用的治疗方法是()。
答
案
A,行为疗法
B,肯定性训练
C,系统脱敏疗法
D,合理情绪疗法
心理健康的概念 2 分 A 针对网络成瘾,当事人本身可采用行为疗法,通过控制上网时间和次数,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教师对网络成瘾的学生可以采用认知疗法,针对网络成瘾问题本身及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背后的问题,如学业不良、自卑心理、人际交往障碍等,与当事人进行谈话沟通,探讨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以及网络成瘾的危害。另外,由’家庭功能失调造成的网络成瘾,还可以通过调整家庭成员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为矫正网络成瘾提供条件。
17,小强为打开一个三位数组成的密码锁,打算从000、001、002逐一尝试直到998、999,他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是()。
答
案
A,推理式
B,算法式 C,演绎式 D,启发式
问题解决 2 分 B 算法式即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的方案都列举出来,逐一尝试。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18,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区别于其他属性、特征的思维过程是()。
答
案
B,概括 C,抽象
D,比较
思维 2 分 C
抽象是指在人脑中提炼各种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舍弃个A,分类
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别的、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
19,小陈在学习了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虎是哺乳动物之后,得出虎是胎生的这一判断,他这种思维形式是()。
答
案 A,抽象概念
B,关系判断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C,归纳推理 D,演绎推理
思维 2 分 D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或具体的推理过程。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20,方方在学习过程中,为提高学习效果,尽可能地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她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答
案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复述策略
学习策略的概念 2 分 D 学习过程中,利用复述策略,让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能够有效地增强记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忆,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质量。
21,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自己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是()。
答
案
B,意志 C,道德 D,情绪
品德概述 2 分 A 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自己行动时所A,品德
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它是社会道德准则在个人思想与行动中的体现,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四、简答题
1,辨析:心智技能不必通过外部言语表现出来。
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技能的形成 8 分
正确。心智技能具有内隐性和简缩性。心智技能是借助内部言语进行的,不必像操作技能那样把每一个动作实际外显出来,也不必用外部言语将每个动作逐一展现出来。
文字解析
2,辨析: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是知识直观。
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知识的学习8 分
正确。知识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心智技能的特点。的加工,形成对事物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知识的加工过程。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文字解析
3,辨析:目前在我国,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是同一个概念。
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知识的学习8 分
错误。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包括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育;基础教育则包括幼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德育途径。
儿园、小学和普通中学(初中、高中)的教育。
文字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义务教育的概念。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4,辨析: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会妨碍学生的主体地位。
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教师的角色心理 8 分
错误。题干所述没有正确地认识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不能脱离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当好学习的组织者、教学互动的指导者和解决问题的引导者。
文字解析 一的规律。
5,简答:简述班集体形成的条件。
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班级的概念 10 分
(1)确定班级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则和秩序;(4)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5)培养集体舆论和班风。
文字解析
6,简答:思维品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思维 10 分
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
批判性和敏捷性五个方面。
文字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思维的特征。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7,简答:简述德育过程的规律。
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0 分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少年儿童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文字解析
8,简答: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思维 10 分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②给学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①保护好奇心。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④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①发散思维训练。②推测与假设训练。③自我设计训练。④头脑风暴训练。
文字解析
五、综合题
【案例1】对于新教师,一件有趣的事情是我自以为很了解教学。然而只有真正站在课堂上,才会清楚地认识到教学到底有多复杂。我痛苦地认识到教师职业中一个未被充分认识到的艺术之一,就是课堂管理。刚开始教学的时候还算顺利,我和学生一起先分析了课堂上应遵守的规章制度,强调他们要礼貌待师,并且彼此之间要礼貌相待。我清楚地记得10月末的一天,在做完实验后,我要求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来讨论一下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但是,学生们根本不听我的招呼,我连说几次,没有丝毫效果。我就一直催促,仍旧如此。直到我的指导教师走进教室,这种乱糟糟的局面才得以制止。在我随后的教学中,这种情况仍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然照旧。我的指导教师对我说,他会坚定地站在我这一边。接下来的一周,我的指导教师继续观察课堂并给予我帮助。我对班级管理采取了严厉的措施,并讲了班级新规则要求。对于犯错达到两次的学生,罚他们放学后留校15分钟。这样做的结果是我在学生中失去了信任,被彻底孤立起来。此后不久,我的大学老师来听课,也许那天是节日的缘故,我心态比平时放松得多,课也讲得很精彩,并且学生们也很为他们那天在课堂上的一些发现欣喜不已。我突然意识到这种教学方式比管教的方式好得多。
首先,应该明确一个观点:课堂纪律作为一种约束的手段,不是终极目的。通过这种手段帮助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需要发挥它的制约力,但不能成为学习的目的。而发挥它的制约力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管理策略。案例中的新教师把学生不服从管教错误地归因于课堂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进而不断地将管理措施严格化,这是不合理的处理方式。案例中讲到指导教师帮忙制止混乱场面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案例中的教师应该通过反思自我查找原因。
其次,处理突发事件需要三思。案例中多次提到过学生在课上与教师作对,新教师的处理方式一般是硬性对待:案例中讲到学生做完实验后不回座位时,新教师采取的方法是一直催促,而不是观察学生不回座位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的方法。后来对待两次犯错误的学生采取的措施是处罚其留校15分钟,而没有提到在15分钟里是否去与学生沟通,了解情况。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观察,做到因材施教。
【案例2】在某班,甲同学受父母离异的影响,由一个自觉学习的好孩子变得上课容易走神、不按时完成作业。乙同学因教师的公开辱骂而厌恶上课、经常逃学玩游戏。甲、乙两同学的学习成绩都下降了。
(1)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七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审美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能产生高层次的需要。
(2)甲同学是因为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乙同学是因为尊重、安全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建议:①关心爱护学生,加强与家长沟通,满足学生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②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恰当地表扬和批评,满足学生尊重和安全的需要。
第三篇:对啊网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题(5)--解析
一、单选题
1,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不包括()。
答
案
A,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接受学习
新课程中的教学观 2 分 D 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对啊网教师资格证考试免费资料中心,教师证考试免费视频 免费题库、幼师证、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小学中学幼儿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6科视频和题库资料完整。
2,早晨的学习效果一般较好,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受()的干扰。答
案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单一抑制 D,双重抑制
学习迁移的概念 2 分 A 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倒摄抑制是指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早晨学习效果好,是因为少了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干扰,属于前摄抑制。
3,学生在学习上力争取得好成绩的主观愿望在心理学上称作()。
答
案 A,学习动机
B,学业动机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C,成功期待 D,成就需要
学习迁移的概念 2 分 B
学生在学习上争取得好成绩的主观愿望在心理学上称作学业动机。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4,以下对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答
案
A,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B,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C,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功能
D,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特长和发展个性
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2 分 D 班级授课制不利用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个性。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5,“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答
案
A,创新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教学原则的含义 2 分 C 学而时习之”是说学习完知识之后及时地对它进行复习,体现了巩固性教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学原则。
6,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不包括()。
答
案 A,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B,班集体的设计者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C,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D,班级制度的贯彻者
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2 分 D 班主任是班级制度的制定者,而非贯彻者。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7,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
答
案
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
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的结合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D,使学习的综合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新课程中的教学观 2 分 B 新课改强调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体现为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的结合。
8,在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中,以下哪项属于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的内容?()
答
案
A,学生的家庭类型
B,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
C,学生干部情况
D,课外与校外活动情况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与方法 2 分 D 在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中,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主要包括:(1)了解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和研究学生个人。包括:思想品德状况、集体观念、劳动态度、思维特点、智力水平;体质健康状况、个人卫生习惯;课外与校外活动情况;兴趣、爱好、性格等。(2)了解和研究学生的群体关系。包括:班级风气、舆论倾向、不同层次学生的结构、同学之间的关系、学生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干部情况等。(3)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包括:了解学生的家庭类型、家庭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条件、家长的职业及思想品德和文化修养、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家长对学生的态度等。不包括D项。
9,教师通过记录课外活动中学生的攻击行为来研究攻击和性别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是()。
答
案
A,个案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 2 分 D 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被试者的外部表现去了解其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心理的方法。题干所述教师正是通过自然条件下学生的攻击行为进行研究的,符合“观察法”的定义,故选D项。
10,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哪一种基本特性()。
答
案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知觉 2 分 A 知觉的选择性是个体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和对象。当注意指向某种事物的时候,这种事物便成为知觉的对象,而其他事物便成为知觉的背景。因此,学生阅读时画重点线也是一种知觉的选择,同时也是一种记忆术,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知觉对象,熟记知识。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11,一个较长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干扰?()
答
案
A,消退抑制和干扰抑制
B,倒摄抑制和干扰抑制
C,前摄抑制和消退抑制
D,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思维 2 分 D 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倒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题干中中间遗忘多是由于前摄抑制和倒撮抑制的影响。
12,“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心理属于()。答
案
A,本能活动
B,无条件反射 C,条件反射 D,第二信号系统
思维 2 分 C 条件反射是指动物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适应环境变化,在非条件反射基础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上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它是由信号刺激引起,在大脑皮质的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是脑的一项高级调节功能,能够提高动物和人适应环境的能力。.13,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决定人们行为的最大力量是()。答
案
A,大脑和神经系统
B,潜意识
C,环境
D,知觉和价值观
思维 2 分 考
点 分
值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B 潜意识是指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与意识相对。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决定人们行为的最大力量是潜意识。
14,注视一个红色的正方形一定时间后,再将视线转到白色的背景上,就会看到一个蓝绿色的正方形,这种现象称为()。
答
案
B,适应 C,对比 D,后象
思维 2 分 D 在刺激停止作用之后,感觉印象仍暂留一段时间的现象,叫做后象。后象A,知觉
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的发生,是由于神经兴奋所留下的痕迹作用。
15,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将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是()。
答
案
A,贾德
B,汉斯塞里
C,加涅 D,罗森塔尔
思维 2 分 D 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即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将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是罗森塔尔。
16,被称为“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
答
案 A,赫尔巴特
B,裴斯泰洛齐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C,布卢姆 D,夸美纽斯
教育学的发展 2 分 D 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他于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育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17,沈从文小时候经常逃学,而且长时间对老师的批评、斥责非常抵触,但是他的一位姓毛的小学老师利用校园里的一棵楠树激发了他的进取心,沈从文最终成为了杰出的作家。这个故事主要告诉我们学生具有发展的()。
答
案
A,普遍性
B,现实性
C,可塑性
D,差异性
人的身心发展概述 2 分 C 学生的发展具有可塑性,因为学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也是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他们的品德、人格、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各方面都尚未定型,极容易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教师只要找对方法,就可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从而使得学生不断进步。
18,教师随意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属于侵犯学生()的行为。
答
案
A,隐私权
B,身心健康权 C,人身自由权 D,受教育权
教师的角色心理 2 分 A 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文字解析
隐私权指学生有权要求拥有私人的、不愿或不便让他人获知或干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信息或生活领域。教师不应该随意宣扬学生的缺点和隐私,不应该随意私拆、毁弃或采取强硬态度拆毁学生的信件、日记等。
19,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原理性知识,常常会让学生联系自己实际生活中的相关情境或者设置模拟情境,这主要体现的是教学过程中()的特点。
答
案
A,知情意的统一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
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教学过程的本质 2 分 C 直接经验就是指通过亲自探索、实践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就是指他人的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认识成果。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
20,不属于智力技能特点的一项是()。
答
案
A,动作对象的观念性
B,动作执行的内潜性 C,动作结构的简缩性 D,动作结果的意识性
中学生智力发展的特点 2 分 D 智力技能的特点有: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简缩性。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21,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主要影响着课程内容的()。答
案 A,深度和广度
B,科学性和系统性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C,深度、广度和逻辑结构
D,科学性和逻辑结构
课程内容 2 分 C 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和逻辑结构,不仅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符合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文字解析
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还要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心理特点及其潜力来选择和组织相应的课程内容,而且要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现实与发展的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四、简答题
1,辨析: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是智力,体力和道德的平均发展。
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教育的涵义 8 分
错误。全面发展并非平均发展。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智力和体力 的全面协调发展,此外,也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文字解析
2,辨析:场独立型学生比场依存型学生的问题解决水平高。
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8 分
错误。认知风格或认知方式是个体偏爱的加工信息的方式,无优劣好坏之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分,不能决定学习或问题解决水平的高低。
文字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知风格的分类。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3,辨析:个体心理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人的身心发展概述 8 分
正确。个体心理发展具有定向性与顺序性。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文字解析
4,辨析:课堂练习时,专家型教师要求学生做作业时要安静,并把这看作课堂中最重要的事情。
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教师的角色心理 8 分
错误。专家型教师将课堂练习看作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新手型教师仅仅 考查个体心理发展的相关知识
把它当做必经的步骤。在学生做练习时,新手型教师常常要求学生做作业时要安静,并把这看作课堂中最重要的事情。
文字解析
5,简答:如何针对学生能力的性别差异进行教育?
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教育的涵义 10 分
男女生心理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面对这种差异,要因性施教。因性施教 考查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的区别 的基本策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扬长的策略,二是补短的策略。它们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男女生的心理都得到完善而良好的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心理潜力,并且培养男女生共有的优秀品质。实施因性教育,首先教师要纠正传统消极的性别偏见和性别观念。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根据男女生心理发展的不同特点,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促使他们各自优势的发展和劣势的弥补。再次,教师应了解学生,善于从心理发展的角度客观地分析男女生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因性教育。总之,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措施和方法进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行因性教育,其基本的策略都是扬长补短,最终目的是促使男女生各方面的心理机能和素质在原有的基础上各自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这与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策略是完全一致的。
文字解析
6,简答:人类的思维可以划分为哪些种类?
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思维 10 分
(1)根据思维的内容,可以将思维分为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 考查因性教育的方式方法
维、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可以将思维分为直觉思维、分析思维。(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可以将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发散思维。(4)根据思维的创新成分多少,可以将思维分为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
文字解析
7,简答: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0 分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考查思维的分类
(1)学习动机的培养 ①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 ②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③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④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2)学习动机的激发 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②设置合适的目标,控制作业难度; ③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 ④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 ⑤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文字解析
8,简答: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考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方式方法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考
点 分
值 正确答案 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0 分
(1)帮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2)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3)启发学生边观察边思考;(4)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
文字解析
五、综合题
【案例1】 在某班,甲同学受父母离异的影响,由一个自觉学习的好孩子变得上课容易走神、不按时完成作业。乙同学因教师的公开辱骂而厌恶上课、经常逃学玩游戏。甲乙两同学的学习成绩都下降了。
(1)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七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审美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能产生高层次的需要。
(2)甲同学是因为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乙同学是因为尊重、安全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3)①关心爱护学生,加强与家长沟通,满足学生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②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恰当地表扬和批评,满足学生尊重和安全的需要。
【案例2】(1)“照本宣科”的张老师张老师教高中历史。他上课有一个习惯:就是不断地换眼镜。张老师有两副眼镜,一副是近视镜,一副是老花镜。他读课本的时候,就戴老花镜。他一旦戴上了老花镜,就像黄牛喝水一般只管喝水,不轻易抬头。有时学生不听他上课,吵闹太厉害,他就换上他的近视镜,抬头看着学生,大吼一句:“闭嘴,吵什么吵。”(2)“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魏老师魏老师是学校新来的大学生,也是学校唯一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开学后,全校老师都来听魏老师上课。魏老师的课令老师们大开眼界:他根本不讲课文,不知从哪里选了一篇课文把原来的课文给替换下来。校长支持魏老师的做法,说代表了“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新方向。魏老师也解释,现在不是考教材,而是考课程标准。所以,没有必要拘泥于课本,教师应该开发自己的教材。学校老师们很不服气,按照他们的经验,考试虽然不完全考教材上的知识点,但教材上的知识点总是重要的,怎么会忽然变得与教材没有关系了呢?几个月后,有学生家长来找校长投诉,抱怨魏老师不讲课本,教学太随意了。校长虽然安抚家长说“老师有权利调整教材”,但家长的投诉让校长开始对魏老师的教学方法产生怀疑。期末考试到了,阅卷的结果是:魏老师班上的语文成绩最差。考查培养学生观察力方式方法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课程改革不是单一的教材改革或教学方法改革,而是涉及课程理念乃至整个教育观念更新的系统变革。张老师的“照本宣科”和魏老师的“随意调整”都不符合课程改革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课程:
(1)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综合化,不能“照本宣科”和“随意调整”。
(2)新课程不能是单一的理论化、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而是向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并纳入到学生世界中加以组织。
(3)新课程的内容应是着重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
(4)在选择课程结构进行重建时,强调综合性、加强选择性并确保均衡性。
(5)各科目课程设置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已有经验,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境。
第四篇: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德育
模块七 中学德育 第一章中学生品德心理与发展
一、态度概述
(一)态度的实质: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二)态度的结构:
1、态度的认知成分
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成3、态度的行为成分
二、品德概述
(一)品德的概念★★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少、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是个体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二)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1、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
2、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
3、道德和品德的直接根源不同,但它们的最终根源是相同的,它们都要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三)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1、道德认识:道德认识亦称为道德观念,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
3、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4、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
(四)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
一般认为,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同化三个阶段
1、依从: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射虎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2、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3、内化: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二、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成分明显
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在道德动机中占据相当地位
2、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表现出阶段性,不断增强
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4、品德结构更加完善
(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三、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一)外部因素
1、家庭环境的影响:(1)家庭的气氛(2)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
2、学校教育的影响:(1)校风和班风的影响(2)教师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及自身的楷模作用(3)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的影响
3、社会环境影响:(1)人才选拔标准及用人机制的影响(2)社会文化和媒体的影响(3)社区风气的影响
4、同伴群体:学生的态度与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所归属的同伴群体的行为准则和风气影响
(二)内部因素
1、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2、态度定势: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期与评价,进而影响人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
3、道德认识:态度、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及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
4、智力因素
5、教育程度
6、情绪因素
四、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一)有效的说服: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
(二)树立良好的榜样:给学生呈现榜样时,要考虑到榜样的年龄、性别、社会背景等特点,尽量与学生相似,避免学生产生高不可攀或望尘莫及的感受
(三)利用群体约定
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一旦某成员出现越轨或违反约定的行为,则会受到其他成员的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其改变态度。教师则可以利用集体探讨后做出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 【补】利用群体约定的具体操作:(1)清晰而客观地介绍问题的性质
(2)唤起班集体对问题的意识,使学生明白只有改变态度才能更令人满意(3)清楚而客观地说明要形成的新态度(4)引导集体讨论改变态度的具体方法
(5)使全体学生一致同意把计划付诸实施,每位学生都承担执行计划的任务(6)学生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改变态度
(7)引导大家对改变的态度进行评价,使态度进一步概括化和稳定化
(四)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首先要选择、确定可以得到奖励的道德行为;其次,应选择、给予恰当地奖励物;最后,应强调内部奖励
(五)价值辨析
引导个体发现自己的价值观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
【补】一种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必须经历三个阶段七个子过程
1、选择阶段:①自由选择②从多种可选择范围内选择③充分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之后再进行选择
2、赞赏阶段:①喜爱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②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
3、行动阶段:①按自己的选择行事②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
第二章道德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一)基本观点
皮亚杰通过一些对偶故事的观察实验,揭示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进程,把儿童的道德分为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两种水平,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顾不得人我关系,而是以“自我中心”来考虑问题
2、权威阶段,也称作“他律期”(5—8岁)
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尊重顺从和规则,并且把规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而不考虑主观动机
3、可逆性阶段,也称自律期、自主期(8—10岁)
把规则看作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如果所有人都同意的话规则是可以改变的;不再无条件地服从权威
4、公正阶段(10—12岁)
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公正的奖惩不能是千篇一律的,应根据各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 【补】对偶故事法是皮亚杰研究道德判断时采用的一种方法
(二)教育价值
1、重视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2、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需采取不同的德育方法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一)基本观点
柯尔伯格编制“道德两难故事”作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工具,柯尔伯格在道德判断的发展方面鉴别出了六个阶段。他将这些阶段划分成三种道德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每一水平又包括两个阶段,即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前习俗水平
阶段1: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
阶段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儿童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2、习俗水平——大多数青少年和成人的道德认识处于习俗水平
阶段3: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阶段4: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
3、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能达到
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看重法律的效力,法律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
阶段6: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以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
(二)教育价值
1、提倡民主化的道德教育
2、遵循学生的道德发展规律
3、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4、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
第三章德育及其主要内容
一、德育的含义★★
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指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部分构成
二、德育的意义
(一)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二)德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必要条件
(三)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四)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三、我国目前的中学德育内容★★
1、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2、理想和传统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纪律和法制教育
6、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四、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
(一)生命教育
1、生命教育的意义
(1)开展生命教育是整体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2)开展生命教育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3)开展生命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4)开展生命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5)开展生命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2、生命教育的基本途径
(1)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2)专题教育中融合生命教育(3)课外活动中实践生命教育-(4)教师培训是生命教育的关键(5)家庭、社会教育一是生命教育的扩展空间
(二)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体系的主体和核心
1、生活教育的意义
(1)生活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开展生活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3)开展生活教育对个体发展有重要意义
2、学校生活教育的途径和方式
(1)探究型活动方式(2)交往型活动方式(3)体验型活动方式(4)创造型活动方式
(三)生存教育
1、生存教育的教育意义
(1)生存教育是适应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2)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存观念(3)有助于学生提高生存能力
2、生存教育的基本途径:生存教育要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主干,社会教育为保障
(四)安全教育
1、安全教育的意义
(1)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
(2)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是向全社会普及安全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3)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可以培养社会及专业的后备安全防范队伍
2、安全教育的基本途径
(1)切实提高对中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3)突出重点、注意提高教育实效(4)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5)争取相关部门协作,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优化育人环境
(五)升学就业指导教育
1、就业指导就内容而言包括就业意识指导、就业准备指导和就业具体指导三个方面
2、升学就业指导的意义
(1)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使学生对自己有全面、理性的认识
(2)帮助学生完成学业,了解社会分工的要求,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方向(3)激励学生以新的姿态继续学习,走向成功
第四章中学德育过程
一、中学德育过程的内涵
(一)概念:中学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中学德育目标对学生在品德发展上所提出的要求,借助于相应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对其政治意识、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面施加影响,并引导其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过程。中学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补】德育过程即品德形成过程。
1、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双边活动过程
2、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德育过程中学生主要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
3、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结果看,品德形成可能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4、德育过程的结果,学生形成的思想品德则与社会要求相一致
(二)构成要素
1、教育者: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
2、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当他们为德育对象时,是德育的客体;当他们接受德育影响,进行自我品德教育和对其他德育对象产生影响时,又成为德育主体
3、德育内容
4、德育方法
二、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1、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1)知即道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2)情即道德情感,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
(3)意即道德意志,是调节道德行为的精神力量(4)行即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
2、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
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必须全面关心和培养学生品德的知、情、意、行,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以促进学生品德的健康发展
(二)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现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其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
1、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必须依赖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
2、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
3、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1、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第五章中学生的德育原则、途径与方法
一、中学德育的原则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一)导向性原则★★
1、含义: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是社会主义学校德育区别于剥削阶级学校德育的根本标志
2、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二)疏导原则★★
1、基本含义: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2、贯彻疏导原则的墓木要求是:
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1、基本含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2、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②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③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四)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1、基本含义: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2、贯彻要求
①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②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德育网络 ③处理好衔接工作,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制度化、连续性、系统性
(五)因材施教原则★★★
1、基本含义: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2、贯彻要求
①深人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六)知行统一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1、基本涵义: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2、贯彻要求
①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②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内容 ③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④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七)依输(发扬)积极因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
1、基本涵义: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
2、要求
①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②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③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八)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涵义: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2、要求
①坚持正面教育原则②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③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且严格管理,认真执行
二、中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中学德育的途径★★★
1、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校外活动
4、共青团组织的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
6、班主任工作
(二)常用的德育方法★★★★★
1、说服教育法
(1)含义:就是通过摆事实、讲真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2)基本要求:①说服教育要有针对性②说服教育要有感染性③说服教育要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
2、榜样示范法
(1)含义:就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2)注意:①选好学习的榜样是学习榜样的前提②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③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3、陶冶教育法
(1)含义:陶冶教育法又称情感陶冶法,它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2)注意:①创设良好的情境②与启发说服相结合③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4、实践锻炼法
(1)含义:让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思想和行为习惯(2)注意:①坚持严格要求②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③注意检查和坚持
5、品德修养指导法(个人修养法)
(1)含义: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
6、品德评价法
(1)含义:品德评价法又称奖惩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三)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①德育目标②德育内容③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第五篇: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问题总结
教育知识与能力问题总结
一、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目的的确定
2、生产力水平制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3、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
5、生产力的发展制约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二、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权利
4、政治经理制度影响部分教育内容
三、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四、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差异对人的人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具有可塑性
2、环境: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3、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4、学校教育:在人的人心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原因有:学校教育是有目的、计划、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他规定人的发展方向;通过专门训练的老师来进行,效果好点;有效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给人影响比较全面和深刻。
五、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他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的知道。
六、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决定全面发展教育的整体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的基本组成部分
七、中学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
1、观察法: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进行系统、连续的观察,并作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研究方法。可分为:自然情境中的观察和实验室中的观察;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2、调查法: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去的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揭示实物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有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预测调查;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调查表发
3、历史法:通过考察实物发生和发展的历史事实,从而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4、实验室法: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控制或者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的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验证 性实验;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
八、课程的类型
1、从课程组织方式来划分: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
2、从对学生学习要求角度来分:必修课、选修课
3、从课程设计、开发管理主体来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4、从课程的呈现方式来划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九、课程内容
1、课程计划主要包括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2、课程标准
3、教材
十、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验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十一、对课程类型的调整
1、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2、初中结算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课程
3、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4、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十二、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十三、教师观
1、从教师与学生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的促进者
2、教师应该是教育的研究者
3、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十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十五、教学特点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十六、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传授系统只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势
2、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
3、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一教学为主
十七、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事教学的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十八、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
3、认识的教育性
4、认识的引导性
5、认识的简捷性
十九、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想同意的规律(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两者的关系: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并间接的去体验;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发展性规律)。两者关系: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双边性规律)。两者关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处理组织者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简历合作、有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育性规律)。两者关系: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为他们积极学习知识奠定基础;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
二十、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形成科学概念)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二十一、备课的要求
1、做好单方面的工作,即三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2、写好三个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二十二、上课是教学工作诸多环节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体验,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上好一节课的基本标准: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表达清晰
5、组织严密
6、气氛热烈
7、板书有序
8、态度从容
二十三、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基本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
2、作业分量要释放、难易要适度
3、布置作业要想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二
十四、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
1、观察法
2、测验法:主要以笔试进行,是考核评定学生成绩的最基本方法。测验的质量标准有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
3、调查法
4、自我评价法
二十五、学生学业评价的要求
1、客观公正,必须严格遵循评定标准
2、方向明确,要向学生之处学习上的优缺点和努力方向,这事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目的
3、鼓励学生创新
二十六、教师教学工作的五个环节
1、备课
2、上课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二
十七、中学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
形式的而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的掌握知识。有实物直观、摸象直观、言语直观。
要求: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重视运用言语直观
2、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
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活活泼的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扬教学民主
3、巩固性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长 久的保持在记忆中,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的呈现出来。
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重视组织各种复习;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循序渐进原则:教师要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 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寄出知识和技能技巧,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要求:按照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的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
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方式的进行教育额,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活的最佳发展。要求: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要求:书本知识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处理知识教育鳄鱼技能训练的关系;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7、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事要结合知识,技能中的 内在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的教育。要求:确保教学的科学性;深入发掘教材和教学情境中蕴藏的教育性因素;要把这些教育性因素贯穿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思想品德
8、量力性原则: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
要求:重视学生的年龄特征;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恰当的把握教学难度
二十八、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发、3、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
4、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法、情境教学法
5、以探究为主的教育方法:发现法
二十九:讲授法定义:教师运用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讲解、讲述、讲读、讲演。要求:讲授内容要求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注意启发;讲究语言艺术;组织学生听讲
三
十、谈话法定义: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势来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
要求: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提出问题要明确、具体;善于启发诱导;做好归纳、小结
三
十一、讨论法定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 要求:做好充分准备;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讨论结束做好总结
三
十二、读书指导发定义: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培养学生自我能力的一种方法。
要求: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加强评价和辅导;释放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三
十三、演示法定义: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只管教具或者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只是的教育方法。
要求:使学生明确演示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的投入观察与思考;注意持续性和引导性;通过演示,使学生能清楚的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进行分析;尽量排除次要因素或者减少次要因素的影响
三
十四、班级授课(我国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优越性
1、有利于经有效的大面积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4、有利于学生多方面发展
三
十五、教学评价(具有诊断、激励、调节作用)的种类
1、根据事实功能: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2、根据运用的标准:相对性评价(常模参照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3、根据评价主体:外部评价、内部评价
三
十六、交往和互动的教学观
教学中的师生交往属性:师生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交往论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平等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和强弱。
三
十七、新课程背景下学科与学生的关系,提倡一种学生本位论
1、关注每一位学生
2、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和情感体验
3、关注学生的道德与人格培养
三
十八、教学评价多元化主要体现
1、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2、实现教学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的多样化
三
十九、感受性与感受阈限
1、绝对感受性指刚能察觉出最小刺激的能力,绝对阈限指刚能引起感受的最小刺激量
2、差别感受性指刚能察觉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差别阈限指刚能引起差别感受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别量
四
十、感觉的特性
1、感觉适应
2、感觉对比
3、感觉后像
4、感觉的相互补偿
5、联觉
四
十一、知觉
1、真知知觉
2、似动现象: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运动后效
四
十二、注意分为: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1、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没有预定目标、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的对一定实物发生注意
2、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预定目标,必要时需要意志力努力,主动对一定实物多发生的注意。
3、有意后注意,事先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四
十三、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四
十四、思维的种类
1、根据发展水平不同: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划分:直觉思维、分析思维
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划分: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4、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划分:再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5、根据思维过程的一句划分:经验思维、理论思
四
十五、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四
十六、知识直观主要包括:实物直观、摸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概括的措施有几个方面:充分运用变式、进行科学的比较、适当运用正例和反例
四
十七、技能的形成阶段
1、操作定向
2、操作模仿
3、操作整合4、操作熟练
四
十八、学习动机的构成
1、学习需要与内驱
2、学习期待与诱因 四
十九、学习动机的技能
1、激发功能
2、指向功能
3、维特功能
五
十、学习动机的分类
1、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2、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3、远景性动机与近景性动机
4、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五
十一、成败归因理论:人们对自己活着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做的解释和评价。维纳认为六个因素可归纳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不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因素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
五
十二、自我效能感指个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的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管判断。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四种、自我成败经验、对他人的观察、言语劝说、情绪和胜利状态。
五
十三、学习动机的培养
1、了解和满足学生,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
五
十四、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4、充分利用给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五
十五、学习迁移的分类
1、根据迁移结果:正迁移、负迁移
2、根据迁移方向:顺向迁移、逆向迁移
3、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一般迁移、具体迁移
4、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5、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要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迁移分为同化性、顺应性、重组性
五
十六、学习策略的特征
1、操作性和监控性的有机统一
2、外显性和内隐性的有机统一
3、主动性和迁移性的有机统一
五
十七、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帮助有效从记忆中提取信息,主要有: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1、复述策略: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者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2、精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信息一一的深层加工策略。(位置记忆法、缩减和编歌决、谐音连想法、关键词法、视觉联想)
3、组织策略是整个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表格)五
十八、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1、过渡性: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既有儿童期的特点,又有成熟期的特点,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
2、闭锁性: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内隐的特点,他是相对于人的外部行为表现与内部心里一致性而言
3、社会性:
4、动荡性:中学生思想比较敏感
五
十九、对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的变化
1、加强教育、理解性生理和性心里的变化
2、更新理念,认识异性交往的意义
3、指导行为,让学生能够正确的处理性冲动,恰当的与异性交往
六
十、中学生注意品质的全面发展
1、注意稳定性提高,但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2、注意广度接近成人
3、注意分配能力还不够成熟
4、注意转移能力缓慢增长
六
十一、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1、记忆的容量日益增大、短时记忆广度接近成人
2、对直观形象的材料记忆要优于抽象材料,对图像记忆要优于词语
3、中学生能主动选色记忆方法、有意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
4、随着年龄增长,理解记忆逐渐成为主要的记忆手段
5、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较快,逐渐占主导地位
六
十二、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青少年的思维能力迅速得到发展,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处于优势
2、在整个中学阶段,形式逻辑占据主导地位
3、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六
十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认识命题之间的关系;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具有抽象逻辑思维;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灵活性
六
十四、情绪的基本分类
1、快乐
2、愤怒
3、恐惧
4、悲哀
六
十五、情绪状态的分类
1、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
2、激情;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3、应激;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机情况引起的情绪状
六
十六、中学生情绪特点,青春期是疾风怒涛时期,是人生第二个断奶期,特点如下:
1、爆发性和冲动型
2、不稳定性和两极性
3、外露性和内隐性啊
4、心境化和持久性
六
十七、中学生良好情绪的标准
1、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正确反映一定的环境的影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2、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引起情绪的刺激作出适当强度的反应
3、有良好清楚的学生应该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
4、良好情绪应符合学生年龄的特点
六
十八、中学生良好情绪培养的方法
1、敏锐觉察情绪
2、平和接纳情绪状态
3、正确调整情绪
4、有效表达情绪
5、保持和创造快乐的情绪
六
十九、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
1、双趋冲突
2、趋势冲突
3、多重趋势冲突
七
十、中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
1、才去决定的主动性和计划性不断提高,执行决定的毅力明显增长
2、意志行动由易受暗示性向自觉性发展
3、意志行动由草率向果断性发展
4、意识行动的持续时间逐步增长,坚持性品质逐步形成
5、意志行动对行为的调节能力增强,自制力逐渐成熟
七
十一、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因素:权威型教养方式;放纵型教养方式、民主型教养方式
4、学校因素
5、个人主观因素
七
十二、中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
1、激发中学生自我教育的意义
2、进行人格素质的整合教育
3、实施以提高文化素质为基本内容的综合素质教育
4、强化情感陶冶与行为训练
5、优化育人环境,协调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形成人格培养的正和力
6、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
7、简历健全良好人格培养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七
十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正常
2、情绪适中
3、意志品质健全
4、人格稳定协调
5、自我意识正确
6、人际关系和谐
7、社会适应性良好
8、心里特点符合年龄特点
七
十四、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品德心里自我意识成分明显
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在道德动集中占据相当地位 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要经理一个长期的结算,表现出阶段性 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品德结构更加完成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度
初中结算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高中结算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七
十五、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1、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
2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识
七
十六、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1、有效说服
2、树立良好榜样
3、利用群体约
4、给予恰当的奖励和惩罚
5、价值辨析
七
十七、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2、德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必要条件
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事先教育目的的重要保障
七
十八、中学教育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
七
十九、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具有多种开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里因素构成(知是道德认识,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情是道德情感,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意是道德意识,是调节道德行为的精神力量;行是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准)
德育过程是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
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必须依赖学生个体的心里活动
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实际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 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教育郭晨个,实际上是他们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提高的过程
八
十、中学生德育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严格要求和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4、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知行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依靠积极因素与客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
8、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八
十一、中学教育的途径
1、思想政治与其他学科教学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校外活动
4、共青团组织的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
6、班主任工作
八
十二、中学德育方法
1、说明教育法
2、榜样示范法
3、陶冶教育法
4、实践锻炼法
5、品德修养指导法
八
十三、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共同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
2、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3、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
4、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5、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八
十四、班集体的建设策略
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2、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3、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
4、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八
十五、课堂纪律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
2、集体促成的纪律
3、任务促成的纪律
4、自我促成的纪律
八
十六、课外活动的特点
1、参与的自愿性、自主性
2、内容的灵活性、综合性
3、过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八
十七、课外活动的意义
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社会化
2、促使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个性化
3、课外活动给学习生活增添了乐趣
4、课外活动在发挥学生特长方面也有重要作
八
十八、教师的角色构成
1、家长代理人的角色
2、学生楷模的角色
3、知识传授者的角色
4、严格管理者的角色
5、心里调节或者心里医生的角色
6、学生朋友和知己的角色
八
十九、教师成长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
1、关注生存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是新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
2、关注情境阶段,当老师感到自己完全适应时,便把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成绩,3、关注学生阶段
九
十、教师实践训练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