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十七届江西小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评比活动)

时间:2019-05-13 03:23: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声声慢(十七届江西小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评比活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声声慢(十七届江西小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评比活动)》。

第一篇:声声慢(十七届江西小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评比活动)

声声慢

萍乡中学 肖海金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个人的生活遭遇与创作的密切关系;

2.了解词作中各意象的特定属性;

3.体会词人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

[教学重点]

1.知人论世,结合词人生平及词作背景理解作品;

2.分析词作如何以意象传“愁”。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比较阅读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由李清照《一剪梅》改编的歌曲《月满西楼》,引出词人的“愁”)

好,歌曲听完了,知道这首歌的词作者是谁吗?对了,是李清照。词作当中,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些句子呢?如“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也就是说,这首词传达的是词人怎样的情感——愁,而且是相思之愁。今天我们要学习她的另外一首词《声声慢》。要品读一首词,首先我们就要了解作者,了解词人的生平,以及词作的创作背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人论世。接下来,请一位同学简单介绍一下他所认识的李清照。

二、知人论世

(学生简单介绍李清照生平,教师相机补充并出示幻灯片)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南渡后: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三、吟咏诗韵

1.学生自由读,酝酿情感;

2.请学生个别朗读(读完请学生点评);

3.听录音读(谈听读感受);

4.学生齐读《声声慢》再一次体会情感。

四、缘景明情

1.古诗词十分重视字句的锤炼,有“诗眼”“词眼”之说。请找出《声声慢》中的“词眼”。(教师引导:“眼”,传神之所。“词眼”,最能体现作者内心情感的字词。)

学生自由回答然后确定——“愁”字

2.找出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

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B.“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问题设置:南宋文学批评家张端义在《贵耳集》中评价李清照的《声声慢》时说:“易安秋词《声声慢》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

结合这段评价,说说《声声慢》中开头七组叠字所包孕的情感内涵,并联系你所学过的古代诗文,说说叠字的修辞作用。

明确: 详析首句:“寻寻觅觅”写词人的神情、动作,反映了她内心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这丢失的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太平生活,也可能是丈夫在世的爱情,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或别的什么。“冷冷清清”写的是环境的“冷清”,更衬托出词人心境的“清冷”。这般的寻觅不仅没找回失去的东西,不但没减轻词人内心的伤痛,反而让她在这冷清的环境中产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的情感来,“凄凄惨惨戚戚”三组叠词反映出了词人内心世界的巨大伤痛。这七组叠字的使用虽后有来者,却绝对是前无古人的。使用叠字,一方面可使词作读来琅琅上口,增加作品的音乐美,另一方面也使词人的悲凄感情进一步增强。所学诗文示例: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 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朱自清《荷塘月色》

3.间接抒情——抓意象分析愁情

综观全词,一字一泪,满是悲愁,但全篇没有一个泪字,只在全词结尾处有一“愁”字,请问词中选取了那些主体意象来抒发作者的愁情的,试简要分析。

(学生找出词中主要意象,师详析一二,余者由学生自行分析,当作业处理)

明确:主要意象——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

A.酒——“愁”的象征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曹操曾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感慨,但这种功业难就的苦痛并不是几杯酒可以消融的,以致于“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也正如“斗酒而出百篇”的“诗仙”李白所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之所以说是淡酒,则更突出了词人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B.雁——象征“离愁”

雁声凄惨,本就容易勾起人的愁绪,成群的归雁更显出词人的形单影只来;此时的大雁向南飞来,而词人当时也正在南方避难,不禁让词人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并且,雁属候鸟,可随季节变化而南来北往,而词人却无法再次北归,这更勾起了她的国破之痛、怀乡之情;在《一剪梅》中,词人写道:“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可见,赵明诚生前,李清照与他经常鸿雁传情,而此时,斯人已逝,这“旧时相识”的大雁反而勾起了词人的丧夫之痛。

C.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花满地。“憔悴损”是指词人自己因忧伤而憔悴,非指菊花枯萎凋谢。古人有九九重阳登高、饮酒、赏菊的习俗,但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以往丈夫在世时的日子多么美好,诗词唱和,整理古籍,欣赏金石拓片。可现在呢?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在受这无边无际的孤独的煎熬了。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渗透着深刻的生命悲哀。花盛 乐景哀情 反衬

凄苦忧愁 花衰 以花喻人 正衬

D.梧桐: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

梧桐叶落,细雨霏霏,细雨落在梧桐上,又点点滴滴洒到地上。这是梧桐在落泪,不也是词人的心头在滴泪吗!这里将凄凉的景色与痛苦的心情交融在一起,情景交融更添愁绪,使词 的意境更为深远。

4.结句分析(情感及作用)

词人用口语的形式,脱口而出:这情形、这光景,又怎么是一个“愁”字包括得了、承担得了、说明得了?

“这次第”三字极其有力,一笔收住,总括上述种种情景;“怎一个愁字了得”又放开一步,开拓出一种含蓄的境界,让人想象,发人深思。词人满纸呜咽,笔笔写愁,这里除了悲欢离合、春忧秋愁一类闲愁外,更有时代的、民族的、国家的“公”愁在,真可谓人生大悲哀,社会大悲痛。这结尾,即是收,又是放;即是对前文的概括,又把诗意推进一层,使通篇余音袅袅,言尽而意不尽。从而扩大并深化了主题。痛

天上人间

各半

悲 美满姻缘

难全 伤

半壁江山

沦陷

偏安一隅

用奸 苦

形影相吊

孀晚

漫漫余生

难捱 五.归结鉴赏方法

1.了解作者,了解背景; 2.反复诵读,吟咏诗韵; 3.寻找词眼,感悟主旨;

4.分析意象, 品味语言; 5.联想想象,还原意境;

6.掌握手法,加强积淀。

六、拓展延伸

欣赏FLASH动画,再次体会愁情,找出与原词的出入,并比较情感的表达。

七、诗情画意

练笔:“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是一幅绝美的黄昏雨意图,试把这幅画面用自己带有诗情画意的语言描绘出来。(30--50字)

八、结束:(播放《声声慢》歌曲)

讲离愁,讲孤寂,李清照的《声声慢》当推榜首。一杯残酒,一片落叶,一声雁叫,一滴秋雨,一盏孤灯,李清照都能点石成金,赋予它浓郁的感染力。在这首词中作者营造了一种化不开,驱不散的孤独失落氛围,读着它,我们似乎听见阶前滴雨,长天孤雁,看得见梧桐落叶,黄昏孤灯。无疑这是一种凄厉的美。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再次感受那千古愁情。

第二篇:菜园里(十九届江西小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评比活动)

菜园里

鹰潭市一小

余宁

徐志英

教材分析:

《菜园里》描绘了美丽的菜园,丰收的景象。插图是一幅小学生在菜园里劳动的情景图,其间有身穿绿衣裳的黄瓜,有打灯笼的茄子,有地下捉迷藏的萝卜,有长了尖尖嘴的辣椒,还有越老皮越黄的南瓜。图文对照,不仅让学生对菜园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同时还能帮助学生认识一些蔬菜,还可以让学生生动地了解蔬菜的一些特点。这篇课文是朗朗上口的儿歌,诵读间让我们似乎闻到了泥土的芳香,似乎听到了菜农喜悦的欢笑。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心强。记忆特点是记得快,忘得快。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会认本课的14个生字,会写生字“卜,又,心,风”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认识蔬菜,了解蔬菜的一些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看、说、认、读认识蔬菜,了解蔬菜的一些特点。2.能正确使用“越„„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体验识字的快里,并对蔬菜产生一定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表示蔬菜名称的汉字,了解有关蔬菜的特点。写好“心”“风”是本课难点。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观察图画,认识蔬菜,自主识字。

1.小朋友们,今天一大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参观一个种蔬菜的地方,你们知道是哪里吗?(菜园里)是的,板书“菜园里”。

2.课件出示菜园里插图。你们瞧,菜园里都有些什么蔬菜呢?学生看图说话,自由表达。

3.菜园里都种满了蔬菜宝宝,老师可喜欢蔬菜宝宝了,因为蔬菜营养丰富,你喜欢和蔬菜宝宝成为朋友吗?那我们赶快来认一认他们的名字吧!谁来叫一叫他们的名字?(课件中图片一一闪过,图片的旁边出示相应的词语)

4.生字宝宝们又重新排了队,你还认识他们吗?出示打乱顺序的生字,学生认读。

大家千万别喊错他们的名字啊。学生认读。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纠正读音。让学生自由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5.蔬菜宝宝们现在躲到儿歌里去了,你还认识他们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学生朗读课本95页,把蔬菜宝宝的名字圈出来。认真读一读,想一想:这些蔬菜有什么特点?

二、学习儿歌,了解蔬菜特点。

1.谁能来说说豆角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师:是这样的吗?让我们来看一看图片吧!生活中还有什么细又长?

2.学习黄瓜特点。谁也会读这句?我们也来看看图片吧!黄瓜是绿色的,就像我们小朋友们身上穿的——绿衣裳。说的可真好玩,黄瓜也像我们人一样穿了衣服呀!3.依次学习其他蔬菜的特点。

4.练习说话,理解句意。南瓜越老皮越黄,读了这句,你知道了什么?你也能用“越„„越„„”说说话吗?

5.有一个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喜欢这些蔬菜宝宝,听听他是怎么说的。(播放童声录音朗读)多好听的儿歌呀,你们也想这样说吗?自己读一读。6.检查读,评读。三、四、五、再读课文,加深印象。

画画连连,让学生再次加深印象,了解蔬菜特点。

指导书写,重在激励。出示汉字,引导观察。教师根据学生书写情况示范指导,学生练习书写。

第三篇:《荷叶圆圆》教学设计(十九届江西小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评比活动)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14《荷叶圆圆》教学设计方案

南昌市育新学校

叶静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巩固生字词,学写两个字。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像能力,表演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 的朗读感受荷叶的可爱,夏日的乐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 初步感受夏天和大自然的美好,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巩固生字词,学写两个字,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说中训练语言。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难点:

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教学思路:

基础教育改革随着社会不断的变革,新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并进一步深化。它倡导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教师以传统的“经验型”向“学者型”、“研究型”角色转化,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改变教科书是教学唯一资源的观念,鼓励教师将学生感兴趣的音像资料、图片资料,甚至是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资源整合到教学过程中。利用这些“他山之石”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使教学效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语文学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参与教学已成为时代的呼唤,教改的需要。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感受,使多媒体技术完美恰当地融合到课程中,这才能真正有效的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这堂课的教学,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主线,没有强制灌输,更没有机械操练。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积极主动,轻松愉快的读、品、悟、说。使阅读成为学生快乐的享受,成为学生表现的舞台,最大限度地激活了学生的欲望,课堂上到处活跃着想像的音符,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教学内容:

1、复习巩固生字,会写“朵和机”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方法:

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用不着老师引导学生去逐句讲解分析。这节课我主

要采用“自主读书、自己感悟”的教学方法。教师以一个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说中训练语言。利用多媒体课件创造一种形、色、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

1、水珠 蜻蜓 青蛙 小鱼图片

2、词语卡片

3、多媒体课件

A: 认一认。两个谜语,四个词语和三个句子。(其中有一张停机坪的图片,便于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B:读一读。课文分段以文字的形式,并配有柔美的音乐,可随时点击。C: 背一背。课文分段以动画的形式,动画演示(小水珠躺在荷叶上就像躺在小摇篮里,非常的舒服。可爱的小水珠眨着大眼睛。一只小蜻蜓飞累了,在荷叶上停下来。小青蛙在荷叶上呱呱地歌唱。小鱼儿在荷叶上游来游去,嬉戏玩闹“捉迷藏”。)

D:说一说。一道拓展题。

E: 写一写。两个生字的动画展示。F:游戏。

G: 欣赏。一个视频文件,八张图片并配乐。H:练习。

教学步骤:

一、美读课题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4课,请小朋友伸出手和我一块儿来写课题。(师板书,生书空)

2、谁愿意来读读课题?(非常棒,我仿佛真的看见了圆圆的荷叶了。)我想听全班小朋友一齐美美地把课题读一遍。(嗯,这片荷叶真圆呀!)

二、巩固生字

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生字,初读了课文。现在我想出两个字谜来考考小朋友生字记住了没有,仔细想。

课件出示: A三个太阳(晶)B有一个人在小亭边休息(停)(小朋友你们以后可以通过编字谜的方法来记生字。)

2、课件出示词语:亮晶晶 停机坪 蹲下来 笑嘻嘻

瞧,词语朋友来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请全班小朋友带我读一读吧。

点击“停机坪”,随即出示停机坪的图片,让学生联系实物理解词语。

1、还有几个词语朋友怎么没来呢?

课件出示句子:

A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 B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

C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

原来他们藏到句子里去了,你们能把这个句子读好吗?男女生赛读。

4、游戏:摘荷叶

男女同学读得真棒,叶老师奖励大家来做个游戏。课件出示12片荷叶,随机点击可出现生字。这里有12片荷叶,在每片荷叶的后面都藏了一个生字,你能把生字的名字喊出来吗?开火车。

(设计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本节课是第二课时,教师开课伊始,在学生已有的识字基础上,通过课件出谜语、情境中识字、游戏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

巩固生字。一下子就吸引了小朋友的注意力,激发了孩子的乐学心理。)

三、读中感悟

1、看来小朋友真的把生字朋友深深的记在脑子里了。生字回家了,请小朋友再读课文,听清楚要求:边读边思考,都有谁喜欢荷叶呀?他们把荷叶当作什么啦?你们可以用笔在课文中划一划。

2、都有谁喜欢荷叶呀?引导学生用“有,有,有,还有”或者“有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的句式练习说话。

板贴:水珠 蜻蜓 青蛙 小鱼

3、他们把荷叶当作什么啦?引导学生用“„„把„„当作„„”进行说话训练。

板贴:摇篮 停机坪 歌台 凉伞

4、指导朗读小青蛙段落。

A叶老师最喜欢这只小青蛙了,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它吗?(课件出示插图)瞧!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表现自己的唱歌才艺,多神气呀!我真想读读小青蛙的那段,你们想听吗?(课件出示该段文字,师配乐朗读。)

B听了叶老师读你有什么感受?(我觉得叶老师读得很有感情,我觉得叶老师很喜欢这只小青蛙„„)

C还有谁也喜欢这只小青蛙的?请你读一读好吗?还有谁愿意来试一试?

D师描述:荷叶圆圆的,就像圆圆的歌台;荷叶绿绿的,就像歌台上铺着绿绿的地毯。小青蛙在荷叶上兴高采烈地跳来跳去,小青蛙说———学生接着读,配上柔美的音乐。

(设计理念: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在朗读感悟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课文中的图片再配以合适的音乐,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在指导朗读小青蛙段落过程中,我先告诉学生,叶老师最喜欢这只小青蛙了,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它吗?随即,课件出示该段落插图,师描述,瞧!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表现自己的唱歌才艺,多神气呀!我真想读读小青蛙的那段,你们想听吗?此时,播放音乐,师配乐朗读。老师精彩的朗读与多媒体图片音乐的完美结合, 给学生丰富多彩的视觉感受,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小湖边,亲眼目睹了那只可爱的青蛙一样,学生迫不及待地想通过自己的朗读来表达对青蛙的喜爱。师顺势声情并茂地描述:荷叶圆圆的,就像圆圆的歌台;荷叶绿绿的,就像歌台上铺着绿绿的地毯。小青蛙在荷叶上兴高采烈地跳来跳去,小青蛙说———学生配乐朗读。不知不觉中,学生的朗读能力得以训练。)

5、小水珠、小蜻蜓、小鱼儿这三个小伙伴,你喜欢谁就读哪一段,先自己自己读一读,练好了之后读给同桌的小朋友听,要把自己的喜欢读出来,而且还要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6、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

小水珠:指名朗读,说说为什么喜欢。启发学生想像:小水珠躺在荷叶上,微风一吹,小水珠荡来荡去,就像睡在摇篮里一样,真舒服!它还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呢,多可爱呀!想读的小朋友一起来。

小蜻蜓、小鱼儿同上。

注:在读小鱼儿的段落时,要引导学生理解“一朵朵”和“一朵”的区别,读出许多水花的感觉。

7、(出示:立、躺、蹲、游)那这四个表示动作的词应该贴在哪?谁能来?这四个词能不能调换顺序呀?为什么?引导学生做做这四个动作,体会不同的姿势得用不同的动词来表示。

8、这篇课文用词准确,而且写得特别的美,电视台的叔叔把它拍成了动画片,现在正在寻找配音演员呢!叶老师想去试试,你们能给我点掌声鼓励一下吗?(课件展示动画,教师边看课件边背诵)

9、小朋友,你们想当配音演员吗?你喜欢谁就给哪段配音,要想配好音先得把那一段背熟了,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练习背诵,可以想像画面背,还可以看板书背,最好能加上动作。

10、指名背。(学生想给谁配音,就点击哪一段的动画)全班齐背。(设计理念:多媒体计算机能提供丰富的动画演示,这在创造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育情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了突破引导学生背诵课文,积累语言这一重难点。在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朗读课文,对课文很熟悉之后。让学生观看课文动画,试背课文。看着鲜活的动画展示,学生很有兴趣的,充满成就感的轻松把课文背下来,将文章优美的语言文字积累在脑海中,以便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能够运用。)

四、拓展延伸

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件出示拓展题:荷叶还能给谁带来欢乐?荷叶是()的()。

师评价:你不仅很有想像力,而且把句子说得很完整,真棒。荷叶能给这么多的伙伴带来欢乐,我们要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让荷叶长得更绿更圆。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人的创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假设想象,想象力是智力活动的羽翼,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前提条件,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学习的凭借,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它不是唯一的。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因此,我及时地给已经在阅读课文中得到许多启示的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引发学生想像:“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都带来了快乐,荷叶也一定给小朋友带来快乐。请小朋友用荷叶是()的()句式来说话。课堂上,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答出了一些连我都没想到的答案。如:荷叶是小朋友的帽子,荷叶是荷花的沙发,荷叶是莲蓬的帐篷,荷叶是蚂蚁的游乐场等。教师及时的评价更加激励了孩子大胆的想像,尽情地表达。知识的无穷魅力在课堂上展现出来,想像的无穷乐趣又让小朋友说得乐而忘返。这样的话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在教学中我还渗透了环保教育,使学生在感受夏天和大自然的美好的同时,树立了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五、指导写字(机、朵)

1、最后老师想和小朋友一块儿写两个字。小蜻蜓把荷叶当作了什么呀?齐读:机。小鱼儿捧起一朵朵水花。齐读:朵。

2、引导学生观察,谁能说说写这两个字要注意什么?有哪里特别像吗?(朵的上面是横折弯,机的右边是横折弯钩;木字做偏旁的时候捺要改成点。)

3、课件展示两个字的书写过程。

4、请小朋友拿起铅笔,摆正姿势,先描红,再写两个。

5、展示学生的字,点评:哪里写得特别好,或是有什么见意?(设计理念:这一环节凸显了低年段语文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中教师巧妙的引出本节课要写的两个生字,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明白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地方,体现了教师的指导性。)

六、小结

我们班的同学不仅课文朗读得美,而且字也写得漂亮,请小朋友回家再画一画美丽的夏荷图,让我们把圆圆的,绿绿的荷叶留住。(课件出示八张荷叶图并配有音乐。)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再次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并达到了与其它学科的整合。)

第四篇:浅谈多媒体技术优化美术教学(十九届江西小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评比活动)

论文

浅 谈 多 媒 体 技 术 优 化 美 术 教 学

姓名:李佩

工作单位:新余市蓓蕾幼儿园

邮编:338000

浅谈多媒体技术优化美术教学

论文摘要:

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受来感受周围的事物。在美术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多角度、多方位地组织活动,从而提高“教”的趣味性和“学”的主动性。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将美术活动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从而,促进了幼儿积极参与美术活动,使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和表现美的能力得到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多媒体课件是帮助幼儿系统地建构知识及幼儿主动探索学习的桥梁与工具。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幼儿园 美术教学 正文:

当电脑慢慢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也渐渐地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多媒体技术犹如教育的一股新鲜血液,赋予了教育新的生命、新的活力。乌申斯基曾说过:“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受来感受周围的事物。”而多媒体教学课件以特有的直观、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特点,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有效的提高幼儿在五大领域方面的认知、技能、情感、理解能力。

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又是视觉艺术,美术教学中有大量的教学内容需要通过直观的图片资料来进行,它能产生生动活泼的效果,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当多媒体技术与美术教学完美地碰撞,我们不难发现,多媒体教学技术将声音、图形、影像等多媒体进行结合,以巧妙的构思、精美的画面、广泛的内容和灵活的手段,不但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陶冶幼儿情操,还能培养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多媒体教学方式完全使美术教学从“教师为主,幼儿为辅”的教学结构,转变成“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大大优化了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

一、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优势

(一)多媒体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幼儿兴趣。多媒体能帮助教师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幼儿投入到自主积极的学习当中去。尤其是对于美术教学来说,正确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对幼儿来说,枯燥的形式缺少审美的感知,缺少创作的灵感,幼儿的作品往往千篇一律,依样画葫芦。当幼儿对学习的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认识到学习任务的意义时,他会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活动。如美术活动《放烟花》,教师在活动前期结合教学内容,上网搜集形态奇特、颜色各异、线条百态的烟花视频在活动中展现出来,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激发了幼儿观察生活和感受生活的兴趣和积极性,为幼儿的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多媒体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美术教育,是创造力培养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传导给幼儿丰富多彩的图象信息,立体的、平面的、硬的、软的,甚至声光色结合,多材质、多形态、多感触全方位的形象思维基本语言,这大大丰富了幼儿头脑的形象信息的储存。而大量的形象信息与严谨的逻辑思维交互作用,往往能激发思维的飞跃,产生新思想。这对于启迪思维形成创造力是有积极作用的。如在制作美术活动《动物园里真热闹》的多媒体课件时,根据教学需要制作出图文并茂、声画合一的教学软件,它更符合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年龄特征。教学中变抽象的说教为形象的演示,孩子们以惊异的眸子注视着显示屏幕上动物,有的聚精会神、有的窃窃私语,幼儿的兴奋中心一下子集中了,情绪高涨。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更主要的是激发了他们审美想象的兴趣和创造的欲望。幼儿的创造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想象的源泉才不会枯竭和泯灭。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幼儿和电脑之间人机的交流,全方位启迪幼儿思维,从而为其潜能的转化挖掘提供契机。

(三)多媒体教学方式有利于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以教师为主导,以幼儿为主体“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即在课程的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幼儿则是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在活动《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活动中,我们先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喜好,在家让父母帮助上网寻找各种交通工具资料,然后再让孩子在活动中进行相关经验的交流,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产生了浓厚的积极性,而且也提供了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增加了获取信息的数量,延长了知识的保持时间,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孩子们你说给我听,我说给你听,就像小博士一样,滔滔不绝。听者也津津有味,在不知不觉中,在说说笑笑的轻松快活的互动氛围中,扩大了视野,吸收了知识,主体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四)多媒体教学方式有利于降低学习的难度。

根据情境教育的原理,创设充满美感和智慧的学习氛围,使幼儿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激起相应的情趣和求知欲,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降低学习的难度。在美术活动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的情境,促使幼儿主动接受教学内容的辐射,为学习新知识降低难度。如在大班命题画《蝌蚪变青蛙》活动中,我和孩子们共同观看动画《小蝌蚪找妈妈》,电脑展示的画面十分丰富,有动画效果,有故事情节,有优美的音乐,这样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将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使美术课真正做到寓教于美,美中育人。在活动中给幼儿提供了有关资料的幻灯片,引导观察后,孩子们对蝌蚪变青蛙异常的感兴趣。由于孩子们已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我就运用启发式的提问进行导入:“你认为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青蛙又是什么样子的?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假如要你来画一只蝌蚪会是什么样子的?请你们用笔画下来。”结果,孩子们运用已有的记忆和想象,大胆地运用线条的疏密、曲直、交叉等表现自己所设计的蝌蚪,并津津乐道地向同伴、老师、家长讲述呢!活动的难点在优化的情境中迎刃而解了,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二、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一)多媒体技术优化美术欣赏

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艺术来源于生活,大自然赋予了我们那么多美好的事物,如果不去欣赏,不去看的话,那岂不是太可惜了。只有不断的充实孩子的感官,让孩子多欣赏、多观察,才能使孩子在欣赏中不断的内化为自己的审美观。孩子拥有了丰富的内心世界,才能通过绘画手工等美术活动释放出来,绘画是一个从感觉到艺术思维发展的过程,既内、外作用的完整过程,因此,幼儿的绘画手工作品的表现,鲜明的反映了他们的内心世界,那么这样的作品会更加富有生命力,拥有更多的内涵。当然,我们会尽可能的让孩子到大自然、大社会中亲自体验一下,接受直接的感知,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也有许多是不能让孩子直接去感知的,电脑、电视、投影以及新颖的电脑课件的出现,为孩子们带来了崭新的世界,为多种技术融合的绘画教育手段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如:国庆节就要到了,孩子们画天安门,画我们的首都,让孩子们亲自去北京看一看,有点儿不实际,借用电脑、电视是最好的办法。老师给孩子们播放了一张关于天安门的光盘,孩子们通过电视大屏幕真实的欣赏到天安门的全貌及具体的建筑结构、色彩等,仿佛身临其境,美丽的画面、宏伟的建筑,激发了孩子的爱国热情,激发了孩子的创作热情。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开拓了幼儿的思路,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提高了形象感受能力,优化了教育过程。

(二)多媒体技术优化美术创作 1.美术创作之示范画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习惯在白纸上提前画好平面示范画,然后用展示在展板上与幼儿进行互动交流。常规的示范画,幼儿的视觉效果较差,不能让幼儿从中直接的吸收和消化。然而信息技术以其操作方便、直观形象生动、色彩斑斓、易于修改等特点,大大优化了美术教育活动的效率。上课前老师借助动态情境的变化,为幼儿创造一个融声、像、形为一体的“真实”画面,将逼真的画面呈现在幼儿眼前,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使幼儿进一步了解那些难以直接接触和观察到的画面。如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会跳舞的小人》时,首先指导幼儿按顺序认真观察,在出示“会跳舞的小人”的外形时,采用“定格”的办法,把最能显示小人样子的镜头定下来,按从整体到部分,从头到尾的顺序进行一步一步地观察、示范。放映时关掉配乐和旁白,老师一边提示一边让幼儿观察思考,指导过程中,强调绘画的顺序,如画幼儿的头部时,要先画眼睛,再画嘴巴,最后画耳朵。各个部分仔细观察后,再配上音乐和旁白,重新把录象放一次,从整体上加深示范画的印象,最后再指导幼儿作画。

幼儿在观察和讨论中更充实的掌握了画面的内容和绘画技巧,在动态的信息传递中,幼儿不是在对某一知识进行了解,而是更富有充实感地全面的去把握它。促使他们去主动探索,主动创造,激发了幼儿美术创作的兴趣。

2.美术创作之练习画

美术教学中,幼儿常常对各种颜色表现出很大兴趣,他们能够使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创作,但在没有对比的情况下,作品色彩搭配比较单调,可在孩子们眼中那就是最“美”风景。而多媒体技术运用,可以拓宽幼儿的视野,弥补色彩搭配不协调的缺陷。在教育活动中可以先打开多幅画面,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画面,然后进行图色。在自由图色时,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对比画面的颜色,让孩子通过对比,亲身感受到哪种颜色搭配在一起是美观、协调的,并有针对性的提供几种搭配方法。最后通过自我评价、自由讨论、再进行修改。如教幼儿装扮美丽的大公鸡时,有的幼儿把公鸡的冠子图成大红色,羽毛图图成粉红色,周围的花有大红的、有橘红的、有桃红的„„乍一看,整个画面红彤彤的。而有的幼儿把公鸡的冠子图成红色,却把羽毛图成五颜六色,周围的草地为绿色,花有红的、有黄的、有紫的,整个画面颜色鲜亮,对比强烈,于是老师可以将两副画展示给幼儿看,让幼儿通过对比自由讨论,哪副画色彩搭配的最漂亮。然后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不同颜色的搭配,让幼儿明白,有的颜色单独看起来非常的漂亮,但是将几种颜色搭配在一起就不怎么漂亮了,如红色与橘红色、灰色与蓝色,而黑色与红色,淡黄色与淡绿色搭配最协调。另外将幼儿自己选择的色彩搭配比较协调的作品打印出来,让幼儿欣赏,从而调动幼儿参加绘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美术创作之创造画

幼儿的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把幼儿很难用形象去感知的内容充分展示出来,时时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并进行创造。如大班绘画课《森林里的运动会》,首先利用信息技术,结合优美的音乐,让幼儿欣赏美丽的大森林和小动物的叫声,很快幼儿被具有动感、形象声音的录像片吸引了,有了具体的感知,启发了联想能力,激起十分活跃的绘画情绪。这时组织幼儿画森林里的运动会,让他们自己设计动物形象和运动项目,幼儿凭借自己的联想,为小动物设计出最理想的运动瞬间„„由此可见,通过电脑画面,幼儿可以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形成高尚的审美观,在自己观察中去发现美的作品,并从中得到启示,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随之为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

(三)多媒体技术优化美术评价

美术教学中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美术作品的评价。教师须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评价中得到发展。同时,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幼儿的作品拍成照片,放入在班级网站的栏目里。只要轻轻地点击一下鼠标,就可以欣赏到班级小朋友的大作啦!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的时候,他们的那份激动真是不言而喻。不知不觉,孩子们树立了美术创作的信心,更会期待着下一次画画的时间早日到来。同时,孩子们还欣赏到了其他小朋友的作品,幼儿的绘画作品是充满个性化的,从中认识到别人的优长,了解到自己的不足,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向别人学习的机会,激发了幼儿后续的创作潜能。

作为一名幼儿园的美术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把美术教学以直观而形象地方式传送给每一位幼儿,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和谐的创作氛围,和幼儿一起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当多媒体技术为美术教学插上腾飞地翅膀,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小小艺术家将不是孩子们遥不可及的梦想!

参考文献:

1.《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美术教学中电教媒体的运用》朱瑞娟

3.《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五篇:巧用电教,创设别样数学课堂(十九届江西小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评比活动)

巧用电教,创设别样数学课堂

婺源县镇头中心小学 齐爱兰

【内容摘要】电化教学可以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特有的声像效果又能极好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从而帮助学生透彻理解知识,促使学生在“知其然”的基础上“知其所以然”,创设别样的数学课堂,必将有力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巧用 电教,创设 别样 数学课堂 学习兴趣 思维能力 理解透彻 生动有趣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合理运用各种数学资源。那么,电化教学作为21世纪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是数学教学中最形象、具体、直观的一种教学资源,它可以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是学生在愉悦、自由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它能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特有的声像效果这一形象思维的载体能把简洁的文字变成丰富的画面,极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它能充分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过程,促使学生在“知其然”的基础上“知其所以然”,创设别样的数学课堂,必将有力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首先,巧用电教,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此说来,最好的老师就是善于培养学生兴趣的老师。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

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电教手段教学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演示力,巧用电化教学,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具有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的作用,使教学内容更形象,更生动。

例如:在上《轴对称图形》时,要弄清“轴对称”这个概念,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一只会动的蝴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同学根据蝴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很快理解“轴对称”的定义,并受此现象的启发举出不少轴对称的其它实例。这时再在屏幕上显示出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并利用几何画板的动画和隐藏功能,时而,让两个轴对称的三角形动起来,使之出现不同情况的轴对称图形;时而隐去或显示一些线段及延长线。在这种形象化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们一点不觉得枯燥,始终兴趣盎然地认真观察、主动思考,并逐一找出对称点与对称轴之间、对称线段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就很自然地发现轴对称的基本特征,从而实现了对所学知识的主动构建。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如果教师干巴巴地讲解,学生就没有兴趣,因此,教师如果注意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最佳情景,就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吸引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它以鲜艳的色彩、优美的图案、动听的音乐和喜闻乐见的动画形象直观形象地再现了客观事物,充分地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长期吸引学生注意力,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其次,巧用电教,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思维能力是学生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着力点和闪光点。巧用电化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认知的感性材料,能呈现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使教学中空间、抽象、费解的概念与法则变得具体、直观、易理解。从而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感知、探究、培养数学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主动发现新的规律。

例如“圆的认识”一课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牢固掌握圆的特征,教师先提问:“大家回忆一下,我们见到的各种各样的车轮都是什么形状的?”在学生回答后,运用电教媒体显示自行车、摩托车的模型,然后再问:“如果将圆形的车轮换成椭圆形的,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随着多媒体的演示,学生很快得出结论:椭圆形的车轮,在行使过程中无法保持稳定。接着再运用多媒体将车轮依次换成长方形、正方形、进一步验证上面的结论。这样借助多媒体不断的变换,把它们与圆形进行鲜明、生动的比较,在对比的情境中,学生对圆的特征有了深刻的表象认识。

这样通过直观演示,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生动、逼真地展现出来,既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强化了形象思维,揭示了数学的本质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三,巧用电教,帮助学生理解透彻。

数学概念、定义等知识都比较抽象,给小学生理解、掌握带来一定的难度。传统的教学手段,遇到的最大难题莫过于一些课本的知

识远离学生的生活,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师牵强附会的讲解这些知识点,结果学生还是没有真正理解。这时,电教手段成了最好的帮手。

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光靠老师讲解,或用传统的教具教学,都会感到非常枯燥,让学生难以理解。我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原来非常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动化,增强了学生的直观认识。首先,多媒体展示了一个钟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钟面上有十二个数字、指针和格子。紧接着,通过图像的闪烁及声响效果,让学生了解到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大格,每个大格又被分成5个小格。然后,再通过动态演示和色彩的变化,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周的过程,让学生得出1时等于60分钟,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最后对练习题目第1题4幅图,通过多媒体动画创设了一个小学生一天作息时间的生活情景,来巩固新知,贴近学生生活,体现“生活数学”的新理念。这样,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了,复杂的内容调理化了,形象具体了,难点突破了,帮助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第四,巧用电教,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数学这门学科,其知识内容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等显著特点,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学生学习数学感到枯燥乏味,索然无趣,学而生厌,无论教师费尽多少心思和汗水,课堂依然乱作一团,课堂效率不尽人意。这时,巧用电教,让枯燥的数学在生动美丽的画面、美妙的声音中出现,教学课件形象、直观的演示,数学课堂一下子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始终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高涨的学习热情,学习效果非常理想。

如:在教学“角的大小”一课时,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先在平面内左边画出一个角,使其两条边较短,命名为∠1;然后在同一平面的右边画出另一个与其同等大小的角,使其两边较长,命名为∠2。对于没有知识经验的学生,从视觉上很容易误认为∠2大于∠1。这时,为了证实学生的猜测,多媒体动态演示:将∠2移到∠1上去,结果发现两条边刚好重合,学生惊讶发现其中的道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我想,这样的课堂会让孩子们永生难忘,这样的数学知识会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接受,这样的课堂,自然就生动有趣。

巧用电教,能将教材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受到美的熏陶,更好地理解、感悟、欣赏数学的魅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多种数学能力,创设出生动、鲜活的别样数学课堂,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数学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

下载声声慢(十七届江西小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评比活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声声慢(十七届江西小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评比活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