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情趣作文的探索和尝试

时间:2019-05-13 04:04: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体验式情趣作文的探索和尝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体验式情趣作文的探索和尝试》。

第一篇:体验式情趣作文的探索和尝试

体验式情趣作文的探索和尝试

袁秀玲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作文教学中,我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一写作文就头疼,没的写,不知怎么写,或者写写就写不下去了„„对于学生的这些症状,我不断地思索,难道作文就真的那么难写么?

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和探索,我总结了三大症结:一是角色问题。在传统作文教学中师生关系是对立的、不平等的,学生大都处于要我写的位置,没有思想,没有个性,没有激情,可以说他们的写作欲望和兴趣被传统学习方式禁锢着,有待唤醒。二是情趣问题。学生们在学习上习惯了说教和服从,对生活和学习缺乏普遍的热情,更难说追求的激情,自己极少尝到创作的甘甜,因而对作文没有多少兴趣,而兴趣是成功的先导。三是积累与能力问题。乡镇中学的学生由于家庭、学校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查阅资料比较困难,课外阅读的数量和时间都有限。由于知识积累较少,所以在作文中往往捉襟见肘,很难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

反思了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准了病脉,我便进行了作文教学的探索和尝试。

第一,转换角色,张扬写作的个性。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同时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要做的就是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把自己定位在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创造的主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和独特个性,重视学生和赏识学生,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和可爱,从而产生表达自我和表现生活的热望。

具体操作为:师生共同确立写作话题,学生自主选择写作话题,自由抒发情感体验,师生平等合作评改学生习作或教师“下水文”,教师在审题立意、布局谋篇、语言表达、作文评改等方面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学生对教师的评语给予再评价等。转换角色,使学生作文从“要我写”到“我要写”,实现了“我手写我心”,从而使作文教学发生了质的变化。

这种作文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障显了“我”之个性,凸现以学生为本的人文性,从教育本质上解决了作文的主体问题,在这里,生命个体——学生是写作实践活动的主人,教师则是他们的引路人。

第二,培养情趣,点燃创作的火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兴趣需要发掘和培养。作文写作更需要培养情趣,少情寡趣是万万写不出好作品的。

怎样培养情趣呢? 角色转化,“我手写我心”为培养情趣提供了前提,但是,情趣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体验、积累、升华、历练的过程。

第一步开启情感之门。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现代中学生缺的不是情感,而是缺乏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关心,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教师就有义务和责任引导学生成为一个情感丰富而高尚的人。

情感从何而来?从生活的源头中来,从学生的内心深处而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活”字道出了生活的哲理、学问的玄机。我认为作文的源头“活”水包含三层含义:一是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不竭的源泉,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二是活动。作文不是单纯的文字表达,而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体验生活和生命、表达和展示生活和生命的过程。它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三是活力。在作文活动中要充满着激情和活力,活力往往会爆发写作的灵感。因此每一次的作文我都让它变成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在作文中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可能的空间,让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和抒写生活。生活是源泉,活动是载体,文章是成果。为此我搞了几次大的作文活动,而每一次的作文活动都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活力的认识生活和体验生命的过程。

第二步开启智慧之门。

说实在话,我们现在的学生几乎没有不聪明的,但很少有智慧。

“聪明”和“智慧”不是一个层次,“聪明”属于天赋,是浮在表层能够感知到的;“智慧”属于后天打造,是经过培养和积淀,沉淀于一个人气质内涵里面的。我们的孩子够聪明,但是不明智,缺少睿智,为此,教师就要把孩子培养成智慧的学生。

如何培养?我觉得关键在于培养孩子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这似乎与作文无关,但没有智慧的思维是很难写出有深度和厚度的作品来的。

学习品质主要是指一个人在学习方面表现的学习心态。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具体行为表现。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有机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人学习的态势。

首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做真正的主人,而不是听话的孩子。“我要学”和“要我学”不是一个境界,聪明的孩子能够乐于接受别人的意见,理解别人的意思,能够按时完成作业,这些是好的。但是还不够主动,孔子云:“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我觉得勤学者不如善学者,善于思考,长于出击,能够提出问题并善于反思、总结,才能比别人获得更多的体验、知识和能力。所以,我们做老师的,首先要调整好自己和学生的心态,摆正位置,引领学习,引领成长。

其次,培养学生的自学感悟习惯。聪明的老师是不越俎代庖的,那样孩子就失去了很多体验的机会。学习说穿了还是一种个体的行为,只不过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学得更快些、更好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孩子在自学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获得的经验至关宝贵,老师要做好孩子自学习惯的培养。

有了好的学习心态,再有好的自学感悟习惯,带着这样的一个团队,我们一定无往而不胜。当我们把聪明孩子变成智慧学生时,我们就成功了。

第三步开启快乐之门。

所谓“乐”,就是快乐地写作和写作的快乐。无论是作文还是日记,我并不强迫学生硬写,而要他们随心所欲地写。比如有的学生不想写命题就可自拟题。尤其是写日记,学生享有完全的自主权,写多写少,写什么内容,用什么形式,完全由他们自己决定。有些学生很乐意接受,养成了平时观察、思考、练笔的好习惯。对于那些不愿意记的学生,我拿出自己和同学们的日记给他们示范,并且和他们商量试着坚持写一个星期,学生一般不会拒绝。一个星期下来,我再找他们谈话,谈体会,谈收获,学生一般都有或大或小的收获,然后我再让他们坚持一个星期,久而久之,他们也喜欢上了日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体会到了日记的好处,很多学生由不乐写到乐写,还有的把日记写成了故事连载。

学生们体会的另一种快乐就是写作的快乐。在这方面,我给学生们创造了诸多机会。例如把作文活动优秀作品装订成集,把优秀作文、优秀日记辑录成集,或把作品推荐到校报或校外杂志上,或推荐给全班同学,或让其登台朗诵等等。成功的快乐的情感体验积累多了,学生的兴趣也就大了,写作不再是难事,而是乐事了。

情趣是火种,智慧是柴薪,快乐是风力,当一个学生在写作园地中感到了自在和快乐,教师还愁写不出好作文吗?

第三,厚积薄发,提高写作的能力。

没有知识积累,作文是无米之炊。要想提高写作水平必须积累丰富的知识。关键是如何积累知识?学生获取知识有两条途径,一是向书本学习,一是向生活学习。因此我在以下方面指导学生作了积累。

1、坚持做好“三个一”。即:每天读一篇好文章(或名著的章节),做好读书笔记;每天观察和感受生活,写一则好日记;每周拿出一节课作为阅读与写作交流课,做一次好发言。“三个一”能将语文与生活、课内与课外、听说与读写紧密结合起来。

2、听说读写并重,注重学习过程。坚持课前3分钟演讲,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领略掌声。在阅读中贯穿写作,每学完一篇新课文,或学完一个新单元,除作文课外,我布置学生写学习后记或随笔。有时让学生仿写或续写。

3、拓展学习领域,课内外结合。教科书不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我利用学校资源开展课外阅读,举行了朗诵会,演讲比赛;利用自然和社会资源组织了“四季的故事”、“金秋时节话国庆”、“重阳节漫谈”等综合性作文活动;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资源,组织学生欣赏经典电影作品、看电视新闻和有价值的视频资料,写影评和观后感。

4、变革作文讲评,总结作文经验。我改革了以往学生作文教师评改的旧模式,模拟电子公告板留言的方式,让全体学生参与作文评改。作文评改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体验,学生在其中品尝了乐趣和艰辛,从而学会了尊重和得到了历练。

5、注重作文修改,尤其是修改考试作文。作文犹如十月怀胎,写作的过程有着创作的冲动、痛苦和快乐,在文章草成后还要回味和咀嚼,把痛苦和欢乐加以提炼,变成一种认识,变成一种经验,而自己读自己的作文,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这是很好的途径之一。考试作文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是急就章,因此修改考试作文,总结经验和教训意义尤大。我们专门准备了一个考试作文修改本,经修改后的作文95%能达到考试一类作文水平。

作文是一项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是一个知识输入与成果输出的过程,因此必须化知识为能力。知识积累与能力提高是相辅相成的,在这一动态过程中我注意锻炼和提高了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认知与思辩的能力,审美与表现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还有书写能力。

新课改强调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转换角色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培养情趣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累知识与提高能力,为写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和开启源泉的途径;让学生走进写作的源头——生活,提倡自由地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会步入一个新的天地。

第二篇:试论体验式教学的新尝试

内容摘要:

论文 关键词:体验 体验式教学 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有效性 论文摘要:体验式教学就是指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 教育 情景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这种教学活动中的欢乐与愉悦,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在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来合理开发与利用好课堂教学资源。

论文 关键词:体验 体验式教学 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有效性

现在的中学思想 政治 课教材出现了尤为引人注目的一个显著变化,那就是在框架结构和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材力图构建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的课程内容体系,体现“以生活为基础”,而且在具体知识的呈现上也力求充分做到“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把基本观点、原理融人鲜活的生活题材之中,通过大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范例来展示观点。换句话说,新教材把“教本”变成了“学本”,力求使课程教学内容回归学生现实生活的价值取向,鼓励学生对教课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

正是基于这样的现状,广大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尝试体验式的教学。

一、体验式教学及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可见,体验教学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体验既有情感的刻骨铭心,又有知识的深刻烙印,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和思想政治课的三维目标是一致的。所以在教学中,它要求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他们的感受需求,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尽量选择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情景实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也应特意安排一些“留白”,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给学生机会去丰富和生成新的学习内容。这样做就将过去片面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转变成了不仅把教材当作是知识的载体,更重要的是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工具、一种途径、一种方式,即一种最基本的课程资源。这样做不仅使学生能初步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结合社会生活和自身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自主研究,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古代哲人曾说过:我听,我忘记;我看,我记得;我做,我学到;我教,我掌握。东西方哲人又曾说:实践出真知。因此从事新教材的教学,我们不但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理解生活,更要引导学生参与生活、体验生活。参与、体验生活就是为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要积极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有积极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来解决自己、家庭和社会上的各种实际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来锻炼他们的生活参与能力,同时,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认真思考、总结 每个所学的理论究竟可用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积极与同伴、教师交流这方面的成果。生活是自己的,认知过程是自己的。于是,体验向自我开放,通过体验,人类经验和个体经验实现融合,情感和理性直接对话。只有这样,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在学生的心灵与人生中留下有意义的痕迹,才能实现其精神构建和个性形成。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尝试和探索体验式教学,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投入到积极探索知识的活动中,并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发展能力,从而体验创造,体验成功,真正成为思想政治课理论学习的主人。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人,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原则已广为广大教师所接受。但是,在真正的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如何深人贯彻实践这些教学理念并能取得积极良好的教学效果?却值得我们深思熟虑。现实情况是,许多教师把体验式教学变成了观点加大量例证式的教学,稍好一点的是先出现大量的例证,然后由学生通过例证概括归纳出教师想要得出的结论。学生真正的参与体验与激情的投人在这样的过程中被蒸发和抽象掉了。政治课教学再次陷人脱离受教育者的生活体验和生活需要的境地,导致学生在这样的课程面前再次感到无尽的厌倦和疲惫,无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深入开展体验式教学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根据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某教师开设的一节高一思想政治《投资理财应当遵循的原则》的公开课,我们特别应该指出的是该教师设计编排了一个引人人胜的故事一以贯之,运用这样的教学资源吸引了学生,所有的教学内容在这个故事中被巧妙地贯穿了进去,并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参与教学、现身说法,增添了学生对知识的亲切感、缩短了理论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增强了知识的弹性,有力地促进了知识的迁移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中学思想政治课本资源由于种种原因总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要使得课堂教学逐渐实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具备并提升自己选择和运用课堂教学资源的能力、整合并重新开发教材内涵的能力。王老师的这堂教学公开课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深人开展体验式教学上好思想政治课的新思路,针对某些教学内容教师设计一系列故事发展线索,以相关的故事、情景设计串联起知识,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带动教学,充分整合发挥课堂教学资源的作用,并在教学中融人许多贴近学生实际的新的内容来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总之,的这堂课给了我们许多的启示。

启示一: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最根本的落脚点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新课改“注重从实践、体验中获得新知识”、“重视在生活中认识社会”,其理念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在开发和利用课堂教学资源时要追求效率的最大化,即是否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获得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理念等。教师在课堂上“塑造”了一个小白领cici投资并几次反复的故事,在cici几次投资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都参与其中,帮助cici出谋划策设计不同的理财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设计理财方案的冲动,也有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得到首肯的满足,更体验到失败后的懊恼和反思,逐渐体味到投资理财应该遵循的原则并学习到了一定的投资技巧。学生在获取了大量丰富的课堂教学资源的同时,还培养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辩证思维的能力”等。这也正是教学有效性的具体体现。

启示二: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它对知识与技能目标,或者对过程与方法目标,或者对情感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支持课堂教学的资源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选择教学资源时切不可信手拈来。怎样将理论性强又显得极为枯燥的理财基本原则能够用深人浅出又让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学生接受而又不产生反感,这是一个艰巨而又困难的教学任务。在这堂课中,教师可以选择用一个个投资理财成功或失败的案例来分头讲解几个理财的基本原则,但是,学生能够有多大的兴趣耐心听教师把一个个原则讲解清楚?这样做无非就是陷人了观点加例证的教学之中。所以,选择一个个教学资源还是容易的,但用好、用贴切并将它们用一条线索有机地融合起来实现教学的目标是不易的。这需要政治教师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逻辑结构,整合好自己手中的资源,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这一堂课下来,学生饶有兴趣地知道了投资理财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懂得了要综合权衡投资的安全性、流动性、赢利性,并根据自身的特点,树立风险意识,学会投资理财,可以说教师开发运用教学资源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的目标。

第三篇: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尝试

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尝试

[摘要]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情境或再现情境,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体验式阅读,实际上就是“情境阅读”。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要从“重传授,轻探究”向“传授探究结合,探究为主”转变,让学生去体验,去质疑、探究,去观察、发现、感悟、思考、内化。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阅读教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5003202

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情境或再现情境,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通过教学中的交往、对话、理解而达成的“我―你”关系,而不是单纯的“授―受”关系。体验式阅读,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情境阅读”。它容易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热情,并且能进行“语境体察”,学生“心动”之余就能寻找出或浅表、或深层、或醒目、或隐蔽的各种信息,为己所用,并且能进行研究性的实验学习。

这就要求教学过程要从“重传授,轻探究”向“传授探究结合,探究为主”转变。重视探究,就是要改变把学生当成“容器”的灌输,把学生的头脑看成一个充满激情的“火炬”,让学生去体验,去质疑、探究,去观察、发现、感悟、思考、内化。为了实践这一理论,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笔者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七Unit 3 “Under the sea”的Warming up和Prereading?榻萄?素材,探索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一、教学案例

以迪士尼经典动画电影“The Little Mermaid”中的一个片段导入,引出本单元的话题Under the Sea。对于海洋动物来说,生活的天堂自然是海洋,那么在这个广袤的海洋世界里,生活着哪些动物呢?接下来,结合图片,让学生认识海洋中的动物,并顺势引入本节课讨论的第一个重点――虎鲸。学生们对于虎鲸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它的颜色和形状上,对于它的自然属性并不熟悉,于是在这里,我插入了第一次的信息输入,播放关于虎鲸的录音(学生前期录制)。播放由学生录制的听力材料,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了解虎鲸的基本特征,同时这为接下来的第一次输出(简要地介绍虎鲸)作了铺垫。然后给出两张图片与虎鲸进行对比,让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与相同之处,引入本节课的第二个重点――须鲸。这同样是学生比较陌生的一个话题,但与上一环节不同的是,我将输入须鲸信息的部分设计成Quiz的形式。在这一次信息输入的过程中,学生了解了须鲸的基本特征,所以随后的输出环节进行得比较顺利。对前两次信息输出的处理,我采用了同桌讨论与个别学生陈述观点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信息的共享与凝练。认识了虎鲸和须鲸,接下来预测在虎鲸和须鲸的对决中,谁会是胜利者。学生根据在前两个环节获得的信息畅所欲言,对胜利者进行预测。接着,播放虎鲸与座头鲸(须鲸的一种)对决的视频,学生通过观看,验证自己的猜测;同时视频中优美的英文解说与直观的画面为本节课第三个重点也是难点(Picture Talk)作了一个铺垫。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下节课即课文的阅读打基础,但本节课直接让学生看图说话还是有难度的,因此我将这一部分设计成两个环节。首先用选词填空的方式,完成一篇小短文;然后结合此篇小短文,根据关键词和有用的句型,思考、讨论并描述图片,实现知识的升华。最后根据图片,预测文章的内容,结束本课。

二、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中,对于这种新的阅读教学方式――体验式阅读教学,笔者有如下的思考:

1.创设民主课堂

英语教学并非一种专制性的教学。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居高临下,很可能会束缚学生的情感和个性的发展。体验式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师生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本,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让他们在学习中有自己的独特体验。本节课中,我让学生录制听力材料,利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同学们,同时在设计导入环节的时候,利用色彩明快、节奏欢快的动画,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有不少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用到了如“As far as I’m concerned...”“in length”等句型和词语,学生们精彩的表现同时也激发了教师更大的热情,课堂气氛逐步高涨。

2.提倡多元解读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来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从而实现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提倡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如对本节课的设计,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看图说话创设情境,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内心的体验,从而实现个性化解读。学生对于图片的描述或是从一个方面,或是从全局入手,回答非常生动并极具想象力,有效地推动了教学并且达到了本节课的高潮。

3.精心设计问题

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的提出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联想,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还可以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时代的特点、学生的特点,设计出恰当的、探究性的、令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从而增强学生阅读体验的深刻性。在本节课中,观看了虎鲸围攻座头鲸的视频之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Why can killer whales be the king of the sea? 学生们将自己观看视频的感受与对两种鲸不同点的认知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地体验课堂内容,感悟英语魅力。

4.恰当引导学生

体验式阅读教学告诉我们,教师教学艺术的最高表现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即使学生一时做不到,也绝不能动摇这一原则。事实上,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是可以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解决好问题的。有时我在教学中发现,一个看似很简单的话题,让学生去讨论,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却要么回答句型单

一、表达不清,要么畏首畏尾、不敢表述。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教师的铺垫和引导不够。在思考了这个问题之后,在本课的设计当中,我用递进式的三次输入,通过同桌讨论、关键词辅助,实现了递进式的三次输出,效果良好。

总之,英语教学离不开学生的体验,如果缺乏学生对文本解读的参与,英语的阅读教学也就丧失了本真意义。而英语阅读教学要注重体验,教师就必须首先明确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及意义,然后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这样,体验式阅读教学必将改变学生被动的、依赖于他人的学习状态,让学生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龙卫红.浅谈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J].语文教学研究,2010(2).[2]王水生.体验式阅读浅论[J].语文教学研究,2002(12).(责任编辑周侯辰)

第四篇:尝试“体验式教学”提高课堂实效性

尝试“体验式教学”提高课堂实效性

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理解、体验和感悟。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不太重视儿童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体验。成人的观念,披着“知识”的外衣,以标准化答案的方式排斥着儿童独有的人生体验。如果忽视了儿童在理解基础上的体验,以及在体验基础上的理解,那么除了死记硬背,孩子们还能干些什么?因此,我试图在教学中开展以学生体验为基础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们在体验、理解、感悟中发展。

例如在上“体积与体积单位”一课时,我尝试从始至终让学生在体验中质疑,在操作中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体验中创造,在体验中抽象,在体验中提升。

课的开始,在吃早餐的生活小问题中引入:老师将同样多的牛奶倒入两个相同的杯中后,其中一杯牛奶的液面会高一些。这样,学生的好奇心理会致使他们不约而同的产生疑问:这是怎么回事呀?学生们猜想了很多种可能性,但百思不得其解。这时老师就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来,分别将牛奶喝掉,两位同学都争着要喝液面高一些的那杯牛奶,说这里面一定藏着秘密。

牛奶被一饮而尽,喝牛奶的同学首先发现,“这杯牛奶中有一大块儿冰糖!”孩子们看看他,又看看冰糖,都笑了起来。这时有的学生说,因为冰糖挤占了杯中的一定的“地方”,所以,牛奶液面会上升。还有学生补充说,其实这个“地方”就是空间。于是孩子们自然就产生了各种假设和疑问: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占空间?这个空间看得见吗?占的空间又有什么不同呢?在数学中,我们又管它叫什么呢?能不能算出来?等等。

问题真是五花八门,于是也就有了要继续研究的冲动。

这时老师就为同学们准备了许多的物品,例如石头、杯子、水、沙子、木块儿、面团儿、气球、盒子、苹果、草莓„„请同学们用自己手中的物品来验证自己的假设的正确性。于是,同学们饶有兴趣的分组开始了各自的试验。

对“体积”的认识是学生的数学学习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以往的教学更多的是讲授式的,即告诉学生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就叫做体积。但对什么是物体所占的空间并没有体验,因此,学生对空间的大小只具有抽象的模糊概念。这时,我安排了充足的活动时间与空间,使学生在观察、猜测、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学习。在这种亲身的探究与体验的过程中,与同伴交流,向大家阐述自己的观点,体验不同实验的优劣,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真正感受空间及空间的大小,在不知不觉中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孔子说“吾听吾忘,吾见吾记,吾做吾悟!,'学生在试验的过程中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手去做,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在“做”的过程中的这种体验,不仅使学生充分的感知了物体确实占有空间的事实,而且很自然的对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也有了足够的认识。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奇的想法。比如,A组同学们先将正方体形状的积木按进面团中,再将积木拿出来,于是面团凹下去了一块,这就是刚才那块儿积木所占的空间,按下去的积木有大有小,于是证明了空间也有大有小。B组同学是在一个平碗的沙子中“种”入了一个土豆,再将沙土抚平,于是沙土富裕了很多,他们将多出来的沙土倒入另一个碗中,这个碗中的沙土就是土豆所占的空间,只是碗中沙土的形状与土豆的形状不同而已。c组同学将大草莓放入口中,腮帮子就鼓了起来。说明草莓占有一定的空间。同组的同学还说,我多吃了几个草莓胃里会有点胀的感觉,说明草莓占了胃中的一些空间。这时,班中有个同学说:“你再多吃点儿就该饱了”。老师马上问:“饱了说明什么?”学生说:“草莓占胃的空间越来越大”。D组„„同学就是这样通过大量的体验和感知,逐步抽象出体积的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体积。使“体积”概念清晰而深刻。在动手操作的外在表现形式下,学生自主的内在体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他们对三维空间的理解更加自然、顺畅、深刻。

在学习体积单位的时候,通过学生亲自寻找体积单位,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前人发现体积单位的过程,从而巩固学生对立体空间观念的理解,并来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学生学习过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通过迁移可猜测出体积单位的名称,再与体积单位的概念联系起来,脑中就可以自己构想出体积单位的样子。于是上课时老师说:“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很多的物品,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构想,来自己寻找或者创造出体积单位。”老师给学生准备的东西丰富多彩,有豆子、石子、纸片、绳子、各种形状的积木、长短不一的木条等等。学生在自我探索和寻找体积单位的过程中,不仅找到了边长1厘米、1分米的正方体,将它们作为体积单位。有的小组还合作用几根米尺组成了一个边长1米的正方体框架,把它作为一个体积单位。并且说明了为什么选用正方体作为体积单位的原因。有一个组的同学还发言说:“我们也找到了一个体积单位,就是边长不是整厘米数,它的边长是3.3厘米。如果把它作为单位,计算时就不太方便,但我们认为它也可以作为体积单位。”这时,老师充分的肯定了孩子们的创造。老师说“边长3.3厘米的正方体原来也是个体积单位,它以前叫l立方寸,但是由于它不是国际单位,所以已经被淘汰了,你们能发现它,老师还是非常高兴的。你们个个都是小小发明家了,你们发现和寻找体积单位的过程,与我们的前人很类似。不过你们很聪明,你们比他们的发明要快多了。”学生都得意的乐了起来。正是老师给了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体验了研究的历程,学生才会对体积概念本身有进一步的认识,对空间观念有进一步的理解,也才会有这样的成功与快乐的体验。

体验学习不仅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而且它使学习进入了一个生命的状态,因为有了体验,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用大脑思考,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巴去说,用手去做,用身体去经历,用心灵去感悟,这已不仅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生命成长的需要。

第五篇:体验式课堂教学研究与探索

体验式课堂教学研究与探索

王琛芳

生态体验让每个人都会经历生命感动,体会美好人生,在体验着自我成功的过程中逐步树立理想与信念。我校以生态体验课题为切入点,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健全人格,以原生态的课堂为依托,融通三重生态,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努力打造具有生命活力的魅力课堂。我们信守一个诺言:“我负责我的课堂,我研究我的课堂,我创新我的课堂,我享受我的课堂。”

一、专家引领,净化心灵

“只有先感动自己的生命,才可以谈论和实施教育。”感动是教育,也是生命最动人的节拍,是教育得以发生的精神引线。有句教育谚语:“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只有感动生命,教育才有魅力。一个教师,如果没有感动自己生命的体验,何来力量去推动、摇动和唤醒学生,诱发他们的生命感动呢?因此我校多次请来央教科所刘惊铎、姚亚萍两位教授为我们作有关生态体验的报告,在一次又一次的交流互动中让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生态体验的真谛,在一个接一个的亲验活动中,震撼着教师的心灵。

二、理念支撑,焕发活力

在专家的引领下,我们用心诠释着生态体验的内涵,生态体验主张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与反思性对话中,引导体验者(学生)经历生命感动,在体验者自我成功积累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知识的学习和内化。生态体验是实现教育由教授、灌输走向引导、体验、感悟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校教师积极寻找生态体验的核心理念与课堂教学的结合点,从“情境体验,角色体验,主题体验等”多个教学场景中,努力在课堂上实现师生的互动对话和共同发展,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崭新的样态。我校教师经过多次培训,研究、探讨,使我校的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

1、营造生命律动的体验课堂

没有生命感动的课堂教学是缺乏动力支持,很难入脑入心。因此,我们努力打造有生命律动的体验课堂。我们在生态体验教育的课堂教学探索中发现,科学知识的教学也可以成为让师生“怦然心动”的过程,日常教学也可以充满精神魅力,焕发生命的活力。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实践着我们的课题探索,学生在课后这样写道:“您的声音虽轻,却有一种韧性。您丰富的表情加深了我们对课文的感悟,您充满活力的语言使我们身临其境、如醉如痴。”学生在这种情景和氛围中,熏陶日久,学生便会渐渐地用心灵回应着教师的真情感动,师生之间会出现高频度的心灵对话,生命的音符在不停地跳动。

2、创设情感互动的人文课堂

真心地走进我们的学生,和他们一起选择诗意的栖居,他们洋溢的热情和全部的信任,真的能将人融化。在课堂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力求充分发掘教师内在的道德潜能,在教学中我们以平等、尊重、公正的价值为引导,以身示范,以情动情、以情传情,师生共同体验,学生情动于心,以此促进学生对教师及学科的情感认同,只要我们相信学生,相信在他们的心里,潜藏着人性的光辉;只要我们多一些褒扬,少一些否定,多一些唤醒,少一些压抑我们的课堂定会充满人文精神的温馨,定会生成五彩缤纷的精彩世界。进而使课堂教学与学科教育焕发出生命与人性的光彩。

3、构建师生共赢的个性课堂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应该是师生生命成长的最佳生态园地。在这个生态园地里,教师不断的挖掘自身的潜力,吸取丰富的知识,以自己的思想、情感、语言、技巧给学生有效的指导,同时也使自己的生命逐渐成熟,绽放绚丽的花朵;学生在教师智慧的引领下,在优秀作品的滋养下,在积极主动的体验探究下,生命之树日益长高、茂盛。这样的课堂才会拥有最灿烂的阳光,最清新的空气,最甘甜的泉水,这样的课堂才会成为适合教师创新发展、学生个性飞扬的生命成长园地。

4、挖掘生成资源的智慧课堂

课堂是一个多变、复杂的动态场,教师要具有足够的创造性教学智慧,随机应变、敏锐捕捉,用细致人微的心去发现每一个新的课堂生成点,运用教学机智、以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智慧驾驭课堂,顺学而导,在教师的捕捉、点拨、引导下,使学生受益终身。这样的课堂生成虽然也许只是昙花一现,但那似流星闪现的光彩却有可能成为永恒„„

三、付诸实践,异彩纷呈

再多的理论,最终还是要付诸于实践,我校教师努力在实践中丰富着生态体验的内涵:

1、生态课堂铸就人格培养的体验场

所谓体验,就是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自己去感悟,去提升生命智慧,唤起生命的感动,让生态体验以它最纯朴,最自然的形态达到心灵与心灵的对话,生命与生命的感动,在充满体验的生态课堂里,我校教师千方百计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各种有效的情境,创造和渲染气氛,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在融通自我、自然、他人的三重生态中感悟生命,蜕变重生。

生态体验讲究的自然生态是人生命的物质滋养,类生态是人生命的社会依托,内生态是人生命安顿的心灵居所,三重生态圆融互摄,对生命健康发展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1)亲近自然,回归本位,打造自然生态课堂

教学的“自然生态”强调的是真实、自然,追求的是和谐。我校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处理了“知”与“智”的关系。智育是教学“原生态”的根,忽略它,教学中就会出现让人看到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那只能称作在完成教学任务。如果在教学中保持了“智”的开发,智慧就能让学生从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从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教学“原生态”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发现石头里的风景、沙子中的灵魂,去开创有意义的教育活动,体现教学的文明。

我校科学教师在执教《认识大树》一课时,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在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抱一抱之中感受生命的力量,让学生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同时了解大树,热爱生活。有的学生索性躺在了大树底下,仰视那树冠,那参天的大树顽强的生命力给学生以震撼,在感悟人类渺小的同时,了解了自然的伟大,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感悟,爱的萌生。

在日常生活中,道路旁、大树下,小河边„„不起眼的卵石到处可见,张旭老师组织学生经过挑选,再把捡回的卵石洗干净后,根据卵石的形状进行造型游戏。本节课,老师把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作为丰富学生体验的媒介,遵循审美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同时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鼓励学生在自然与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

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还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流个不歇。”现实的生活情境是小学生感受生活的一个朴实而开放的大课堂。张惠玲老师在作文课上让学生写自己,把观察、表达融为一体,学生在这种宽松的氛围里诉说着自己真实地感受,把眼中的老师描写得栩栩如生,刻画得淋漓尽致。张老师关注学生的生命轨迹,紧扣学生的生命发展,切实把学生放在习作教学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由地、自主地、自发地写,用自己的心灵抒写人生,让作文展示他们的生命活动,表现原生态的自我。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无拘无束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在欢声笑语中,学习作文,学会做人。我想,这样的作文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作文教学。

在朴实的课堂上,也许没有热热闹闹的场面,也许没有令人拍案叫绝的设计,然而却流淌着行云流水般的自然美,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朴实往往是在我们自然、随意的教学细节中不经意流露出来的。在朴实的课堂教学中,没有豪华的课件,老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人格的养成。

我校刘洋老师在教学《统计》一课时,通过对校园里树木的统计,不仅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还产生了爱校、爱树的情感。课后,通过统计塑料袋个数的活动,不仅加深了对不同统计量意义的理解,还在活动中感受到了丢弃塑料袋的行为对大自然的影响,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而这些内容的体现又丝毫没有刻意安排的痕迹,而是自然的、和谐的流露,可以说是不经意间见真谛。

(2)相互交流,沟通你我,创造类生态环境

所谓类生态是指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我校教师十分重视在课堂中为学生营造一个与他人交往的类生态环境。走进我校的课堂,感受到的是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充满爱的旋律,教师已作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他们和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讨论中学习,在学生每一次发言后,教师都为学生的精彩发言而喝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在信息传递中达到情感互动。教师就是学生最亲密的朋友,教室就是学生最快乐的学园。

胡艳老师注意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中渗透人文教育,她提出小组合作中的几要素,关键词为:学会交流、学会协作、学会赞赏、学会感激、学会倾听、学会低声讲话。这些关键词学生都记在了数学书第一页,学生张口就可以说出来,学生对这些要求已经烂熟于心,这不正是良好的育人教育吗!黄老师的写字课上不仅教学生写字,还注意学生的写字习惯,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在书法作品的互评过程中让学生展示自己,欣赏他人。

(3)启迪心灵,产生共鸣,诱发内生态感动

内生态是指人生命安顿的心灵之地,它包括人与其身心的关系,情感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关注情感上的学习才能描绘出人类认知的性能和局限。”而音乐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教育,其本质在于“以美引真”、“以美导善”、“以美化情”。我校音乐教师在教学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的过程中,先给孩子们介绍这个动人故事的发生背景,之后再让他们欣赏音乐。在学生有了深刻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田老师进一步启发:“为什么这个音乐可以带来忧伤的感觉?同一种旋律经过节奏变化,会产生不同的音乐感觉吗?”等等,利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体会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表达方式,使他们逐渐养成“欣赏音乐作品——情感体验——延伸思考”的思维方式,慢慢拥有“日渐丰富的情感体验”。当音乐融入情感,心灵产生震撼,你能感觉到学生的真情随音乐涌动——很多孩子在听这首歌曲的时候,小脸蛋上挂满了晶莹的泪珠。这种人性的感动,将会以稳定的状态定格于学生内心,并伴随他们终身。

语文课上,张荣老师动情地朗诵,优美的解说,顷刻间赢得了学生的敬佩,接下来在指导学生朗诵《美丽的集邮册》时,张老师使学生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进入审美的境界,体验语言文字的灿烂,悟出言中之意,文中之情,在深悟美读中享受着语文。

《成吉思汗和鹰》是“面对错误”主题单元的第二篇主体文章,讲了成吉思汗一怒杀鹰又后悔的故事,从文本的语言来看,描写通俗生动,易于理解;从文本包含的人文教育来看,贴近生活,符合现实。陈莉娜老师在教学中始终把体验阅读作为重要的学习手段,通过教师的引导,加强学生自我感悟。对于课文主题的处理,陈老师并没有仅仅定位于“不要在盛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而是将主题进一步深化,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切身感受的环节,使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让文章所揭示的道理深入学生的心灵。

2、个性飞扬打造师生发展的动态场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新课堂应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是激励、赏识、尊重学生的课堂,是师生共同发展的动态场。

如果说让学生得到尊重、得到关爱是学校需要营造的基本生态,那么,满足学生生命涌动的需要,则是在另一种境界上给与学生生活的高质量。教师的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师生共同的创造过程。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作另类回答;学生智慧的激活,会反作用于教师和其他学生,使其能在更高层次上积极思维,从而在师生、生生间积极的思维互动中,不断闪耀出智慧光芒和个性色彩的绚丽。师生可以从中尽情地去体验教学创造美的特殊乐趣,并可获得教案预设目标外的丰富收获。自主、创造和潜能的释放是满足学生生命涌动的基本音符;心灵的自由驰骋、智慧灵光的不断闪现和生命色彩的斑斓是学生生命灿烂的共同旋律。

(1)和谐发展、构建学习共同体

在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构筑有关学习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是基于差异的共同体。如教师让学生共读一本书,各人按自己不同的理解,各抒己见,每一个同学发出声音犹如交响乐团在和谐地演奏,音色、音阶都不同的乐器发挥其差异性,和谐地发出音。

构建和谐的学习共同体,教师要激励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共同合作,协同努力,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优势。在学习共同体中,要让每一个学生学会欣赏,欣赏别人的优点,宽容别人的不足,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学会接纳,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会接纳不同的人,与不同的人相处、交流。学会承担,不仅对自己负责,而且要对“共同体”其他成员负责,协同努力,为“共同体’,目标的实现而竭尽全力。学会交往,在参与共同体学习过程中,学会交往、沟通的技能。

在数学课堂上老师们营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浓厚氛围,启迪学生主动发现,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感悟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引领学生进入忘我的数学探究世界,打造魅力课堂,铸造了师生共鸣的思维场。在语文课堂上教师注意了学生个体感悟的差异性,给学生创设了发展自我的空间,把提问题的权利给了学生,充分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我们想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会有发展。

王先梅老师的《乘法计算》一课,创建恰当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等方式交流、探索,然后对比、评价,由学生自己探索出乘法竖式的计算方法,教师只是在旁边予以组织、引导和画龙点睛的评价。教学语言简练、准确,逻辑性强,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参与比较有效。在听课时,我们也主要观察了学生的表现,重点观察了学生对教师组织的活动参与是否积极,参与是否有效,思维含量有多高,是流于表面还是深入实质,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老师的教学具有很大的开放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上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收获,都在发展。

(2)凸显智慧、塑造魅力教师群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做“主体”。还要把他们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这样才会不把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回答看做是一种对教师的配合,而是看做对教的过程的积极参与和教学过程创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教学情境的“创设者”、对话的“组织引导者”、学业的“评价者”,还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出新信息的“重组者”、动态生成的“推进者”。教师不仅要善于倾听,并且要教会学生学会倾听。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学生的问题和观点。只有向课堂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的怀抱,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对话教学的课堂才能散发出浓浓的充满人情韵味的温馨;才能听到发自学生内心最深处、最真实的语言。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让课堂的每一分钟成为师生共享的生命历程。”已经成为我校教师的座右铭。因此,在很多课上你都会看到老师们独到精巧的设计环节,都能体味到教师们的良苦用心。安学文老师的体育课既有规范的训练内容,又融入一年级孩子喜爱的游戏活动,扔纸飞机看似游戏,实际又包含了投掷技巧的训练。黄丽芳老师的《马到成功》以“马”字在中国文字历史中的演变为开端,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又渗透了中国古老文明发展史,最后以自己制作精美的书签为提升,练习的过程中配之以舒缓的古筝乐曲,调养情趣,相得益彰。秦莹作为一名工作不足三年的教师在自己的刻苦努力下,取得了很大进步,她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为电脑课注入了兴奋剂。张颖老师的《小数性质》一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超市价签引入,题材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具,让学生去猜想、验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发言面广泛,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在教学中注意给学生适度的自己阅读理解的时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在学生发言后注意发动学生对其发言给予评价,使学生在互相评价的过程中进行了自我教育。曹东梅老师《一夜的工作》注重从内到外多维拓展,在引导学生体会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意境中,适时适当地引入一些背景资料,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疑难,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韩续辉老师以春天的图片引入新课《春天的手》,将学生带入春天的情景中,从而引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杜军芹以猜谜语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李梅老师在指导学识字中,抓住学生喜欢游戏、喜欢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放鞭炮”、“击鼓传花”的游戏中快乐识字。儿童时期的想象力表现最活跃,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从创新的想象开始的。温静老师巧妙地挖掘了教材的空白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和老树爷爷一起讲故事,让课文更加丰满,课堂更加丰实。崔颖老师的《理想的翅膀》从图片和音乐的适时地引入,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与文本对话多向感悟,引导学生想象,把文本中简约的语言变为生动,变为丰满。许多老师在讲《方向》一课时都把学生关在教室里纸上谈兵,而李辉老师打破已有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带到了操场上,在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同时认识了方向,在同学们排队上楼的过程中,老师在每一个转弯处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再次辨认自己前进的方向,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领悟方向的变化。

正是这一个个充满睿智的课堂,验证了我们教师的成长。

“生态体验,一路如歌”就让我们在生态体验课堂中,相生相惜,共生共荣,同创和谐美善人生境界。在体验中珍惜各自的生命感动,在体验课堂的平台上诉说、对话沟通和互动分享,在人生交往中打开友情之门,在合作探索中相扶前行。让我们在这片谐美的生态体验课堂绿洲、心灵绿洲里,不断陶养自己的心性,一同拥有更加健康的人格、靓丽的生命样态。以上就是我校在生态体验下课堂教学的初步探索,我们把点点滴滴的思考梳理成章,与大家交流,也真诚地希望能得到各位领导的批评指正。

课堂文化是一种聚合化文化,丰富多彩是其重要特征,我们深知教育的功能不仅是传递知识,而在于启迪人的智慧,在于使学生成为追求知识的智者和思想者。因此,我们的教育观念必须由知识文化观向智慧文化观转变,让教育回归智慧、回归生活。而“生态和谐”是一个已取得全球化共识的人类主题,它所针对的主要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和两者的统一性,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谐是事物的最佳状态,和谐创造美,美在和谐中。为此我校将这一理念移植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去,追求师与生、讲与练、导与放、思与悟、人与文、情与理、预设与生成等方面的平衡、统一、亲合、融洽,营造一种自然、开放、和谐的课堂文化。

下载体验式情趣作文的探索和尝试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体验式情趣作文的探索和尝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体验式教学的初步探索

    体验式教学初探 南康市唐西片中心小学 王诚文 《新课程标准》中的“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特色,它要求:数学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一种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

    “生活处处有情趣”体验式教学设计(五篇范文)

    “生活处处有情趣”体验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生命的思想品质。从而使学生能够融入生活,陶冶高雅的生活情趣。 能力:通过......

    情趣教学法在小学英语中的尝试

    情趣教学法在小学英语中的尝试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语言学习本身是较为单调枯燥的,而一味以教......

    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探索

    中学政治: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探索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外界事物、情境所引起的"我"的内心感受、体味或亲身经历,称之为"体验"。与此相联系,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

    情趣冬天作文(最终定稿)

    情趣冬天作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

    体验式作文

    体验式作文:“爱的回忆”教学设计 无棣县佘家巷乡中学张文春 一、设计思想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人文思想的培养。”......

    第3课-尝试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学画中国画

    第三课尝试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学画中国画 学生对于中国画已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对中国画的欣赏和分析有了一定 的感悟能力,但对于难度较大的一些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和画理......

    尝试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人教版《绘画》第三课

    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课程名称】:美术 【课题】:尝试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用笔用墨 【课型】:示范课 【教学时间】:45分钟 【授课年级】:高中一年级 【授课时间】:2017年9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