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POPBL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研究
POPBL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研究
摘要:在对POPBL教学模式应用的基础上,利用KANO满意度模型,对影响满意度的属性要素进行研究,并以电子商务专业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最终确定4项为魅力属性,5项期望属性和3项基本属性,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具体对策。
关键词:教学模式;满意度;POPBL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GH150328);长春工程学院教学改革项目: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
POPBL教学模式是由丹麦奥尔堡大学提出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其主要涵盖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和学习社会性三个方面的内容。POPBL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传承式的教学培养模式,实现了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基础的小组主动学习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作为教练进行方向性引导。为了及时掌握POPBL教学模式的实际教学效果,对教学模式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引导以后教学的方向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采用服务满意度评价方法对POPBL教学模式进行测评。
一、满意度评价指标
1.KANO满意度模型
KANO模型是由日本东京理工大学教授狩野纪昭于1984年提出的。KANO模型将消费者满意度划分为五种,魅力属性、期望属性、基本属性、无差异属性和反向属性。在传统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评价中,对于满意的判断都是单一维度的,采用KANO满意度模型对POPBL教学模式进行评价,是多维度综合性评价,避免了传统单一维度评价方法的不足。
2.教学满意度评价指标
根据POPBL教学模式的实际教学情况和KANO模型理论,确定了POPBL教学模式的教学满意度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由教学项目设计、学生参与程度、教师引导效果、学生能力获取和教学反馈情况5个教学满意度评价指标构成。教学项目设计是指POPBL教学模式的核心项目内容设计情况;学生参与程度是指学生以项目小组成员的形式参与POPBL的教学项目的实际参与情况和个体体会;教师引导效果是指教学作为POPBL的教练员、引导员在引导学生参与和完成教学项目的过程中,起到的引导学生参与、完成项目的效果;学生能力获取是指学生通过参与项目小组,通过完成POPBL教学项目任务所获取的知识和技能情况;教学反馈情况是指教师在POPBL教学模式中能够及时、有效地根据学生参与完成POPBL项目任务的实时情况、学生反应和教学效果进行调整和优化。
二、满意度评价分析
1.问卷设计和发放
根据POPBL教学模式的教学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将学生对每一个问题的回答分为喜欢、理所当然、没感觉、可以接受、不喜欢5项,对应分数分别为5分、4分、3分、2分、1分。采用发放纸质问卷形式,以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在问卷调查中,对不同的属性要素分别从正向和反向获得学生对某一属性要素具备或不具备时候的感受,然后对这些属性要素进行归类。按照属性要素分类表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明确各个属性的占比,以占比最高的属性作为该属性的性质归类。
2.结果分析
(1)魅力属性
本文中魅力属性要素有4项,分别是教学项目前期学习案例的问题情境设置合理,学生在项目小组中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生在项目任务执行过程中能够进行探索性学习和实践,学生在项目任务完成后能够独立完成知识和技能的梳理。因此在项目化课程设计中,应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地考虑到这些方面的设计投入。但是当现实条件无法满足这些属性要素时,可以适当减少这些要素属性的投入,由于其魅力属性的特点,也不会造成学生不满意。
(2)期望属性
期望属性是学生希望从POPBL教学模式中获得的学习满足,这类属性如果能够通过项目化课程得到满足,那么学生将会获得非常好的学习体验。本文中被定义为期望属性的有5项,分别为教学项目与专业知识、技能结合性好,学生乐于参与到教学项目的实际任务执行中,教师在学生完成项目遇到困难时起到协助点拨作用,学生在前期准备中能够利用教师提供的素材自主学习,教师及时通过多种方式掌握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吸收情况。对于POPBL教学模式而言,项目化的教学设计通过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促使学生喜欢参与其中,教师通过适当地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项目任务,并及时对教学情况进行反馈和改进。
(3)基本属性
基本属性是随着属性实现程度的提升,满意度呈线性上升趋势,在教学资源充足的情况下,满足越多效果越好。本文中属于基本属性的属性要素有3项,教学项目的任务清单可操作性强,项目小组分组考虑到学生个性、能力特点,教师在项目的前期准备中给予学生合理量的知识铺垫。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说,需要优先改进基本属性,使学生可以在项目小组内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这些属性对于学生来说是必需的,也是理所应当的,满足时可以提升教学满意度,而欠缺时则会降低学生的满意度。
结论
本文以KANO模型满意度理论为基础,对POPBL教学模式的教学满意度进行了研究,并以电子商务专业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将教学满意度属性要素划分为魅力属性、期望属性和基本属性,并针对不同的属性要素提出了教学的改进建议。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调查研究的对象全部为教学班级的学生,样本数量较少,分析结果对于POPBL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代表全部样本群体。
参考文献:
[1]袁宜英.高职院校质量监控抓手: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调查系统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3):84-87.[2]董志峰.普通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管理:内部环境视角[J].高校教育管理,2013(01):81-85.[3]陈俭,张晶等.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现状与对策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26):90-91.作者简介:
孙悦,长春工程学院,教师。
第二篇:关于学案教学模式研究
关于学案教学模式
一、什么是学案
“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学案的特点:
1、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它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2、知识整理是学案的重点,学案的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3、阅读思考是学案的特色,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阅读思考,也可为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兴趣,设计一系列可读性强,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包括与所教内容密切相关的发展史,著名专家的科研业绩,现代科学的热门话题等.4、巩固练习是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对探索性的题目进行分析解剖,讨论探索,不仅能通过解题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和培养技能,而且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创新能力.二、为什么要进行学案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1、学生学习的需要
2、教学改革的需要(二)教案与学案的区别: 目的:
教案——为教师上好课做准备
学案——为学生自学提供指导
性质:
教案——教师中心,单向性,封闭性
学案——学生中心,互动性,开放性
角色:
教案——教师自导自演,学生是听众
学案——教师组织调节,学生是主角
表达:
教案——界面规整,表述严整周密,多用书面语
学案——界面亲切,表述生动活泼,多用口语
上课设计好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传统的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以“教师为本”, 即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是考虑教师如何把课本知识内容讲得准确无误,精彩完美,并重点突出,难点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是老师自备,自用,是专为教师的“教”而设计.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这样学生在上课前对老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学生上课只能是一种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学案”建立在教案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它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不仅是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而且是整体活动进程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角色.“学案”的作用:它可以指导预习,也可用于课堂教学,并且系统的学案还是一份很好的学习资料.(三)“学案教学”的作用
1、为了帮助学生自学
2、提高现代化教学水平
3、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4、促进教师角色的转换
5、学案教学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6、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师生平等
7、能让学生尝试成功快乐
8、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三、如何编制学案(一)学案设计的原则
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编写的讲义,不是教师教案的浓缩,为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其编写时应注意以下原则:(1)课时化原则
分课时处理学习内容,防止几个小专题的内容只写成一个学案,一般一个小专题为1-2课时.(2)问题化原则
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以问题形式设计成题组),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3)参与化原则
在学案设计中应考虑让学生进行参与性学习.通过学案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激励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4)方法化原则
强化学法指导.通过学案教学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同时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与发展性.(5)层次化原则
在编写学案时应该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每阶层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从而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二)学案编制的要求
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要求,参照各方面信息,制定出一整套学生自学的“学案”.其特点是: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要具有预先性和指导性, 学案设计和编写的一般要求:
(1)理清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对学习的兴趣.(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现掌握知识(学会)与发展能力(会学)的统一,使学案成为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学习方式的载体,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3)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学案的编写应该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使学案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大体上来说,学案的编制主要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基本同步,一个优秀的学案应该起到这些作用:(1)激起动机,激发想象;(2)紧扣大纲,开阔眼界;(3)重视学法,培养能力;(4)面向全体, 层次多样;(5)结构合理,操作容易.(三)学案编制的方法
在编制“学案”时,应依据学习的内容,目标和学习者的情况而变,没有千篇一律,固定不变的格式.但从“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学为本,因学论教”的原理出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学中的“学案”设计一般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1、明确教学目标建立知识结构框架
学案中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通过知识结构分析,建立知识结构框架,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宏观认识.2、把握知识的重、难点找出最佳切入点 “学案”把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给学生一定方法引导和思维启示,让学生自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3、设计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设计恰当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教师要依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依据学生的情况,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4、通过练习及时自查和巩固学习效果
在“学案”的最后还要有一部分,对学生自学探索后的自查巩固.学生层次不同,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差异,自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各个层面的新问题,帮助学生及时从练习中发现这些问题并进行及时的正确的引导,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四)学案编制的内容
学案的编制要以教案为依据,要体现出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它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学习目标
2,知识构成
知识构成可以分成基本线索和基础知识两部分.线索是对一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基础知识是学案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知识结构框架,基本知识点,教师的点拨和设疑,印证的材料等.上述要素的编排要体现教师的授课意图.对于重点内容要设计思考题.3,学习方法
学案中所介绍的学习方法主要是针对所学内容设计的.一般包括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运用等.4,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是对一节课学习的检验,它有选择题,填空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等.训练题的设计,要体现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既要有基础知识的检验,又要有基本技能的训练.提倡多种题型合理搭配,题目编排由易到难,控制习题数量,按容易题:中等题:高档题为7:2:1的比例来编写,为兼顾程度较高的学生,可适当编拟一些选做题,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提高学习水平.导学案与教案不同,导学案的起始为借鉴东庐中学的讲学稿,然后照搬杜郎口的预习提纲作为路线图的.正如对洋思中学,我们同样应对东庐身怀感激,饮水思源,没有讲学稿就没有高效课堂今天的导学案,但导学案较之讲学稿有本质的超越.导学案重学,讲学稿重讲,导学案服务学生,讲学稿方便教师.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学案编写时要注意:
教师对学案的设计,应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1)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能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尽量一课时一个学案,以便控制学习总量,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2)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的应做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4)应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学生能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一般导学案主要包括: 1.学习目标
2.重点难点
3.使用说明
4.自学指导
5.相应练习
6.当堂检测
编制的学案要求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四个级别:一级为“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必须解决,第二级为“理解级”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第三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第四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编写学案应注意:防习题化,防简单化,防剪贴化,防量大,防题难。主要从以下五个环节来实施学案教学:
(1)学案自学,尝试解决,教师将学案精心编好后,于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明确学习目标,并在学案的指导下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带着学案上的问题看书,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在此期间,老师要有意识的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学生预习的反馈信息,以便使上课的导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质疑导学,释疑点拨
在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有些问题已经自行解决,老师可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答案。对于大部分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究,其形式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小组讨论,在此环节师生互动,可以老师提问学生也可以学生提问老师或者学生互相提问辩论。对于学生普遍的知识障碍点和疑惑点,教师要进行适时适当点拨。教师在讨论中提出的点拨,诱导性问题,要有利于学生正确的思维,设疑要科学,严密,有趣,要让学生经过思考可以解决,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体会成功的乐趣。
(3)反馈精讲,自我矫正
通过自学,讨论,质疑,释疑四个环节,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为了再把握学生的掌握情况,要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然后整理知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并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结构体系,同时要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
(4)达标训练,反思领悟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掌握情况,精心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题,以检测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掌握程度,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重新审视教材,学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领悟,最终达到巩固掌握的目的。
(5)探究创新,拓展思维
提出新问题比解决旧问题更有深远意义。
在学案最后预留的空间,作为学生自学探究,反馈和讨论的记录“自留地”。学生可以记录学习过程遇到的问题,记录典型的解题方法,还可以提出相关的研究性课题,并把自己的发现或设想记录上面,在下一次课堂上提出,供师生交流讨论。比如,在学习完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和后就有学生就在提出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相关问题,正好为学习下一节课作准备。
第三篇: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摘要】:是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探索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学模式创新是实行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文章从原有教学模式和高校现代教学模式的特征作简要比较,讨论了建立现代教学模式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在创新教育的大背景下,现代教学模式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材施教,依景激情,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现代教育手段与传统的“ 黑板 ” 教学的辩证统一。同时从教学阶段、教师行为、教学策略和适用范围及其预期效果等角度进行了探讨,从而对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作出积极思考。【关键词】: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教学策略
一、教学模式的尝试性界定与当代国内外教学模式举隅
(一)教学模式的尝试性界定
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为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形成的一套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国内较为有影响的是张武升《关于教学模式的探讨》中的定义:教学模式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设计和组织教学的理论,这种理论以简约化的形式表达出来。另外还有戚建庄、王北生主编《教学艺术新论》中的定义:教学模式是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用于组织和设计教学活动、再现和调节教学功能的教育策略体系。它由教育哲学主题、功能目标、结构程序及操作要领等部分构成。在国外较有影响的是乔以斯(B.Joyce)的定义:“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提供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型或计划。” 因此,教学模式可以理解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主体有意识地将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策略组合起来综合运用,以达到特定教学效果的行为模式。
(二)当代国内外教学模式举隅
从理论流派上看,国际范围内较为有影响的教学模式主要有:
1.美国学者布卢姆和卡罗尔的掌握教学模式。“掌握学习”教学模式,采取班级教学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以班级教学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提供学生所需要的个别帮助和所需额外的学习时间。对学习目标进行结构性分类,强调掌握学习的循序渐进,以新的教学模式需要高素质的科研型教师来实施,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更新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是实现现代创新教学的关键。其主要特征是形成性测验对学生开展评估,及时提供反馈和矫正。
2.美国学者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罗杰斯把他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理论和实践运用于教学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教学模式。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强调转变教师角色,创设接受性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有意义学习行为模式的形成。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是需要建立真诚的人际关系,此外教师只是促进者,只做非指导性应答。
3.前苏联学者阿莫纳什维利的合作教学模式。注重构建真诚合作、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顾问、指导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自觉学习。
3.美国学者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教学模式。美国认知学派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ner)提出来的发现式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利用教师和教材提供的某些材料,去发现应得的结论或规律。以乐观主义的态度相信任何人都是可教之才,认为学生应该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即基本概念、基本原则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强调发现过程,激励内部动机,注意及时反馈。
4.德国学者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强调从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的标准来选择典型的事例和关键问题,通过讲授和探讨,带动学生理解普遍性的理论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一)当前的教育改革背景 1.教育方式的转变
当前的教育改革正由封闭型教育转向为开放型教育,继承型教育转向为创新型教育,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整齐划一的教育转向为个性化教育。在此教育改革的基础上,强调多元化、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的教育思想成为现代教育之主流。在这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要与时俱进,转变教育思想。教学思想的更新是教学模式创新的灵魂。教学模式创新应注意的问题是:不能为创新而创新;不能夸大模式的适应性;要注意传统与创新的结合。同时,当前终身教育和通才教育思潮蓬勃兴起,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不断崛起 ,迫切要求新时期的教师具备一种更新知识结构、补充学术养料、拓展教育视野的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了这种汲取新知的能力,才能立足讲坛,培养出大量的创新人才。
2.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化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创新教育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学生是创新教育实施的主体。然而,现在的许多课堂教学模式过于死板,老师讲课方式墨守陈规,老师一直教,学生一直学,不管接受的效果如何。这种以教师“灌输式教学”和学生“接受式学习”为突出特点的我国传统课堂,其教学模式始终制约和束缚着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阻碍着我国创新教育的开展。创新教学模式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真正而有效的措施。国内外教育家都在不断尝试、探索和实践适合自己的创新教育模式:即在创新教育理念下,通过课堂教学设计创新化、课堂教学气氛生活化、课堂教学方式灵活化,使得学生学习的潜能和自身素质在课堂教学中最大程度激发和全面发展起来。
一个教师,若要使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的科研型教师就必须搞科研,苦练内功,掌握教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及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和知识。教师不能只满足于依照一成不变的教材,一般化地完成教学任务,而要通过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途径,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处于学科的前沿。
大学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主要分支 ,在教学改革中,注重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主流思想相一致,是本科教学深化改革的发展方向。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系统化措施。
(二)教学模式的创新 1.建立课程设计的教学平台
主要是选择合适的教学用具,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地软硬件环境。过去,学生课程设计的多数课题为软件设计型 ,在本机上实现算法设计、分析误差、校正 „„,很少有一个实际的系统去测试;受现有实验设备或科研设备的局限,少数硬件课题只能在现有设备上做设计好的实验,很难让学生真正参与、改变它。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在课程设计教学中仍无法得到真正地解决。现在随着科技 的发展,大型科技教学设备相继出来,为学生进行反复性、实践性、参与性的课程设计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比如现在实验室有很便利性的大型实验设备供同学们使用,这就增加了实验数据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权威性。同时,这种软硬件教学平台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逐步地完成由学习者到实践者的转化,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2.创立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模式的内涵特征就是实验教学的开放性,即:实验教学的目标是开放的、实验教学的主体是开放的、实验教学的方式是开放的、实验教学的内容是开放的、实验教学的资源是开放的。这种开放性的特征是基于实验教学过程和能力培养过程的复杂性、培养模式以及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人才的个性化和发展目标的多元化等因素。学生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的机会不是很多,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身实践,参与其中,这样获得知识的方式更加自由化,学生记忆的时间也会加长,不会出现知识到耳边这边进那边出的情况。学生获得知识及记忆知识过程中会具有较强的选择性,目的性。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提供了这种探究的、自主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环境。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选择或提出实验项目、设计实验方案、组织实验仪器等观察现象、分析数据、获得结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得到的训练是多方面的: 比如要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这一过程增强了学生自我汲取知识的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要选择仪器和方法。这一过程就必须经过分析、比较、总结、归纳等积极的思维活动;要对安装调试、实验和操作,这一过程训练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可以通过讨论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辩能力;可以通过观察分析现象、排除实验故障、处理实验数据,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开放式实验教学对于学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激发灵感、提高综合素质具有特殊作用。
3.教学组织形式中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调整
适合创新教育要求的现代教学模式,应当是整合以往教学模式的优点,弘扬创新精神,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新型教学模式。一方面,现代化的课堂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要自主性学习,教师成为学生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具有更大的独立性、自主性、探索性,更能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从“封闭的束缚态”转变为“开放的自由态”,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大程度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另一方面,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是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或者“满屏灌”由于课堂纪律的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很受拘束,课堂气氛缺乏活力,学生不能自由大胆地、随时表达自己的不同想法与见解。这样的课堂无疑将学生的求异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扼杀在摇篮中。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发挥,学校实际培养出大量的在教师和家长看来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孩子”和“乖孩子”。
在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关系方面,教师是绝对的权威,神圣不可侵犯,学生畏惧教师,害怕在教师面前犯错误,很难实现平等和友好。至于培养目标,我国的教育是将学生都当成科学家来培养,层层选拔式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绝大多数学生无疑都成了 “陪读者”、“失败者”或称“牺牲品”。由于大多数学生在学校没有受到良好的通识教育,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表现出社会生存技能缺乏和素质能力偏低,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难以在社会上立足。但是这并不等于对传统课堂的全盘否定。统课堂也有自己的优势。
4.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善于借鉴成功的教学模式 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应该有自己的继承性。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都有相对的稳定性,即使有些方面发生了变革,,也并不是对传统的完全否定,而是表现为批判的继承和更高层次的综合等多种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包括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些国际一流大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师生关系与角色扮演及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和方法对我国当前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在借鉴别国经验时,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权衡。借鉴国外课堂教学模式的时候一方面要保持“取其精华,去其糟柏”的态度和做法,因地制宜的进行具体分析,确定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那种生搬硬套,将他国教学经验囫固吞枣地直接应用于我国课堂的观点是不可取的。
三、教学模式创新案例及启示
例如在英语课堂上,很多老师采用“小组互动竞争型”教学模式,一个unit中的关键词(key words)和语法要点(grammar focus)老师不再一一讲解,只把重要用法简单介绍一下,之后给15分钟时间准备,分组鼓励学生把所有key words一一串起来,语法要点要运用到其中,组成一个小文章,题材范式不限,只要学生敢于说出来,敢于想象,发散思维,用口语表达出来,就会取得不错的效果。学生用这样方法记忆单词会更深刻,容易些。相比较,老师整堂灌的效果就不太理想,学生只是简单的记忆或者说是超短时记忆,离开了黑板马上就会忘记。“小组互动竞争型”的英语教学模式的优点很多:
(一)课堂气氛更活跃有趣 虽然在竞争的过程中,学生常常会有压力和紧张感,但这种气氛同样也是对学生的一种积极刺激,每个人都想赢得比赛,每个组都在抓紧时间、争分夺秒的思考讨论正确答案,使得每个人都行动起来,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不仅仅是做老师讲课的听众,更像是课堂上的主人,而他们也都很享受这种通过竞争主动学习的方式,这样就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此外,在这个过程中,因为脱离了老师为主循规蹈矩的教学方式,会发生很多有趣的场景,如像学生偶尔在讨论的过程中联想到的笑话和结束后学生之间轻松地聊天,还有惩罚环节学生的表演,都让英语课堂变得更生动有趣,而这些恰恰也从某种程度上很好地缓解了学生的尴尬紧张情绪。
(二)更高效地学习和记忆知识
很多学生都认为运用此种教学模式可以帮助自己更快更好地记住所学单词和语法知识。因为在竞争的过程中,常常会反复出现某个知识点;也因为竞争比赛的这种形式使得学生在较有压力的情况下记忆知识,会更有效果。据调查报告显示,百分之九十二点三的学生都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更有效快速的复习旧知识或学习新知识。而且往往比老师直接教或者是自己独立思考有更深的印象,因而记忆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因为竞争是一种激发人胜负欲和表现欲的形式,且实践证明竞争的紧张压力和结果的影响会让学生对英语课堂变得更重视。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他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检验自己,增加信心,是对学习效果的肯定和鼓励。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对于因为对输赢的在意和不想因
为自己而影响全组成绩的意识会让他们比一般情况下更积极应对挑战,而且在竞争进行的各个阶段精神都高度集中,哪怕是老师在讲解规则和说明复习内容的时 候也不例外。所以整节课都能感受到学生们非常强烈的学习欲望和积极学习的态度。
四、结束语
创新教育背景下需要创新型的教学模式,现代各种有效的教学模式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能够获取课内外的知识,还可以获得高度求知的自觉性和独立性,得到创新意识的培养,学会分析批判地学习,学会发现问题、捕捉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要师生努力,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并不断丰富、改进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那么我们所期待的培养具有“知识面宽、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有应变能力,富于创新的人才将会越来越多,也为以后教学模式创新提供更多经典素材。
参考文献:
[1] 韦宝平.创新教育视角下的研究型教学 [J].江苏高教,2003,(4): 85125.[3] 桑新民.探索信息时代高校课程与教学的新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5,(6): 38-41.[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5] 叶澜.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 闫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模式[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7] 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8] 吴立岗.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M].南宁: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9] 王义堂,田保军.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M].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10] 杨启亮.方法: 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基础性问题[J].教学探索,2003(1).[11 ] 李岚清副总理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4,(4):123.[12 ] 张一云,曾远文,林理彬.开设“学术研究”课的认识与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4):38240.[13 ] 王凤仙.谈 《自动控制原理》 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8).[14] 杨小微.现代教学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15] [美]理查德·I.阿兰兹.学会教学(第六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6] 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第四篇:基于不同分销渠道模式的中间商满意度管理研究
基于不同分销渠道模式的中间商满意度管理研究
-------------------------
编辑:麻醉qianghttp:///文章来源:新浪
摘 要:目前,企业的产品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渠道稳定性却比较低。渠道成为了企业关注的重心。提高中间商满意度有益于企业分销渠道稳定性的提高。因此应制定相对合理的策略来提高中间商的满意度。
第五篇:幼儿园教学模式和教学案例研究
1.简述蒙台梭利关于儿童的发展观与学习观。
答: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一种强烈的、天赋的内在潜力,这是一种本能自发冲动的生命力,促进着儿童不断发展。蒙台梭利关于儿童的发展观和学习观表现在:
1、儿童发展具有“胚胎期”。心理胚胎期是人类所特有的,是出生之后形成的最初心理萌芽期,是儿童通过无意识地吸收外界刺激而形成各种心理活动能力的时期;
2、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蒙台梭利是以发展观点看待儿童的,儿童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这种发展呈现出阶段性。儿童心理的发展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各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一阶段(0--6岁)是儿童各种心理功能的形成期 第二阶段(6--12岁)是儿童心理相对平稳发展的时期,是儿童有意识地学习,增长学识和才艺的阶段。第三阶段(12--18岁)是儿童身心经历巨大变化并走向成熟的时期;
3、儿童发展具有敏感期。儿童在某个年龄期间会对某种特定技能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及学习能力,蒙台梭利将这段时期称为“敏感期”;
4、儿童发展和学习是在“工作”中实现的。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最主要的活动不是福禄贝尔所推崇的游戏,“工作”才是儿童最主要和最喜爱的活动,而且只有工作才能培养儿童多方面的能力,并促进儿童心理的全面发展。
4、儿童发展和学习是在“工作”中实现的:蒙台梭利指出,活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儿童最主要的活动不是福禄贝尔所推崇的游戏,“工作”才是儿童最主要和最喜爱的活动,而且只有工作才能培养儿童多方面的能力,并促进儿童心理的全面发展。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工作与成人工作不同,儿童工作是内在本能的驱使,遵循自然的法则,儿童工作以自我实现为内在工作目标和动力,没有外在目标;儿童工作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性和建构性的工作,儿童工作是他自己独立完成的、无人可以替代的工作,儿童工作是适应环境、以环境为媒介来充实自我、形成自我并塑造自我的过程,蒙台梭利关于儿童的教学观表现为:
1、以儿童为中心。提倡以儿童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的新三中心论。
2、不教的教育。让儿童自发性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实行自我教育。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零至六岁幼儿会出现特定的喜好倾向,若顺着敏感期掌握最佳的学习时期,即可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4、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
教师的工作是观察儿童内心的需要,为他们设计环境,示范教具,做学习的准备工作。
5、完全人格的培养。透过环境的设计、教具的操作,使儿童一步步建构完善的人格,为完美一生奠定品格和智慧的基础。
6、尊重儿童的成长步调。如果儿童专心的时刻被打断,就会养成虎头蛇尾的草率习性,如果尊重儿童的需要,允许他延长工作时间,则能自然地培养儿童的专注力和持久性。
7、混龄教学。不同年龄儿童能大教小,小学大,彼此会相互模仿、学习,可养成儿童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行为。
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蒙台梭利教具种类繁多,这些教具并非是教师用来教学的工具,而是儿童工作的材料,丰实的教材就是蒙氏教具,也可以说教具是对教材的补充,儿童透过由浅入深操作教材,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2.如何理解蒙台梭利教学内容的要点和联系?
答: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团体教育活动内容,二是区域教育活动内容。团体教育活动又称为线上活动,主要是教师和儿童一起在线上围成圆圈进行的综合主题活动。团体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主要是走线,走线的目的是让儿童身心放松,调整注意力,自我控制的协调和生理、心理的协调,达到平衡稳定而进入学习状态。团体教育活动还可以根据儿童发展的情况、儿童周围环境变化的情况特别是自然界变化的情况和社会变化的情况进行多种安排;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可以通过语言活动、身体活动来进行,可以通过艺术创造来进行,或者外出参观访问来进行。
区域教育活动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感觉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自然科学教育、历史地理教育和艺术教育等,儿童在不同的活动区域自由选择、操作不同的教具。教师提前为儿童准备好活动环境,儿童通过自发活动提升自我。区域教育活动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将所有区域或教育活动的内容都物化为符合儿童特点的幼儿操作的活动材料。教师精心准备的“环境”和“活动材料”来实现促进儿童的发展。教育内容由五个方面组成:
一、日常生活教育:教室常规;生活礼仪及社交行为;对环境的关心;对自己的照顾;大肌肉的运动;动作协调。实际日常生活练习是蒙台梭利基本课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其他课程的基础。
二、感觉教育:从出生之日开始,儿童就处于刺激丰富的环境中。儿童用感官无意识地接收各种经验,并纳入心灵中。根据蒙台梭利的观点,儿童两岁以后,就可以借助一些为他们精心准备好的具体材料,能进行分类。感官经验能改进并迅速增强儿童的感知觉,为进一步的智力发展奠定基础。
三、语言教育:语言是智慧的工具,也是智慧的途径。语文教育的目的,可帮助儿童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善于表达的人,不仅能更快吸收新的信息,而且能尽快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语言是促使人类进步最有力的工具,是影响儿童未来发展的最大动力,儿童的语言不是双亲传给的,是出生后从环境中学来的。语文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儿童的认读能力、书写能力、听、说能力、欣赏文学能力,重点在于帮助幼儿早期阅读并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四、数学教育:数学思考能力起源于许多在学习数学之前就经历过、看起来与数学毫不相干的活动。蒙台梭利认为,秩序、精确和顺序感来源于生活。而感觉材料为她所说的“数学头脑”奠定了基础。数学上的顺序开始于对熟悉的感觉经验的扩展。
五、科学文化教育(包括美术、音乐、地理、历史、动植物等知识和能力):科学文化教育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景象,由能量、空气、岩石、水、生命、大人、幼儿等等组成。这种宇宙观遍及蒙台梭利的所有工作中,包括她的想法和教育方式……这种宇宙观应该属于整个蒙台梭利教育活动:它给了我们开启工作中共享方向和一致目标的钥匙。
五个方面是各有侧重点又是相互联系的。
3.谈谈如何应用蒙台梭利的教学材料、教具。
答:教学材料的发明和教具的使用,是蒙台梭利教学模式中最为显著的特色。蒙台梭利的教学材料通常是由简单到复杂,随着儿童新经验的逐步获得增加活动难度。这使儿童在过渡到需要更多步骤和判断的活动之前,获得对技能、材料或概念的控制感。蒙台梭利课程是儿童驱动而非教师驱动的,因此学习材料本身不能预示儿童的发展。向儿童呈现活动材料时,必须根据儿童的兴趣和已有的活动技能,其目的是让儿童获得成功和独立性,而不只是完成事先设计好的课程。蒙台梭利认为,神经、肌肉和身体运动、认知发展之间有关系。在蒙台梭利教室里,儿童主动参与操纵学习环境时要做的事情,包括抬东西、搬运、维持平衡、堆东西、倒水、打扫、装配、度量各种物体。
蒙台梭利的教学材料通常是由简单到复杂,随着儿童新经验的逐步获得增加活动难度。这使儿童在过渡到需要更多步骤和判断的活动之前,获得对技能、材料或概念的控制感。蒙台梭利课程是儿童驱动而非教师驱动的,因此学习材料本身不能预示儿童的发展。向儿童呈现活动材料时,必须根据儿童的兴趣和已有的活动技能,其目的是让儿童获得成功和独立性,而不只是完成事先设计好的课程。除了从简单过渡到复杂以外,蒙台梭利材料为儿童以后的学习提供支持或间接的准备。例如,度量粉红塔或红柱子等在大小上相互关联的材料,可为儿童以后理解10以内的数字提供间接准备,因为度量这些材料需要运用10个要素。用三个手指抓旋钮圆柱体,有助于将来学习书写。将一个大容器中的水分别倒在三个大小相等的小容器中,可以为学习分数和除法提供间接准备。还有应用的教具要具有代表性的:如:一是衣饰框架,主要是让儿童练习扣,系动作包括内外衣、鞋子、皮带、扣带;二是小地毯,儿童铺卷地毯的动作练习,与其他教具配合运用。
4.根据蒙氏教学模式找出对本园实验教学启发的要点。
答:蒙台梭利教学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蒙台梭利教学法本质上是一种个别化的教育。这一点,对于我国传统的集体教学是一个不小的冲击。集体教学的最大优势,可表现为:一是可以造成非常好的信息传递和集体共享。这里的信息传递将不仅仅是单向、双向或多向的流动,而且具有生成性,因为每一个人在共享环境中都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者;其次,就信息本身而言,它不仅包括了知识,也包括了态度、观念等等动机的和评价的因素;最后,它有助于形成一个具有稳定性的、彼此心照不宣的班级文化传统。因此,集体教学确实具有个别化教学所不能代替的优点,如果二者能够真正联合起来,可以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蒙台梭利教学法有五个法则:
第一个法则是秩序法则,要求物品的摆放要规范,有秩序,满足儿童对秩序的追求,促进儿童秩序的完善;
第二个是独立法则,因为幼儿出生就追求独立,独立是自由的先决条件,儿童获得独立越早,就越早迈向自由;
第三个法则是自由法则,蒙台梭利把自由看成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权利,应让儿童自由选择工作,自由选择可以增加自信心,可以导致自我控制;
第四个法则是专心法则。由于儿童选择了自己喜爱的工作,所以就导致了专心和自控;第五个法则是重复练习法则。因为幼儿是自由选择的,在兴趣的驱使下很认真去做,反复去做,在不断的重复工作中得到发展。
这五个法则在我们的班级管理,幼儿发展过程中也是很需要的。我们现在在集体教学活动外,也要加强区域活动,角色游戏的开展,我们应不断的把蒙式的教学法则和教学方法使用到我们教育工作中:如:
1、以儿童为主;
2、不教的教育。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
4、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
5、完全人格的培养。
6、尊重儿童的成长步调
7、混龄教学。
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
5.设计一个蒙台梭利教学活动,并对案例分析找出其优点和不足。
中班美术活动:装扮新年的教室
活动目标:
1、幼儿运用各种工具、材料,大胆装扮美丽的教室。
2、积累使用剪刀的经验。
3、幼儿在活动中愉快地进行创造、表演。
活动准备:
1、铅画纸、各色皱纹纸、蜡光纸、卡纸、即时贴。
2、水粉颜料、各色油画棒、牙刷、杯托、纸杯、擦手的湿毛巾、剪刀、糨糊、双面胶、透明胶、小箩筐(人手一份)。
3、音乐磁带、各种花盆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热闹的新年即将来临了,今天幼儿园里来了许多客人老师,要和我们一起来装扮新年的教室,把你们的本领表现给他们看,好吗?让客人老师们看一看,哪位小朋友的手儿最灵巧,最能干。
二、介绍材料及用法
这儿有一些材料,大家看一下,你们都认识吗?是什么材料?怎么使用它?可以怎样来打扮教室?
三、装扮新年教室
1、装饰背景
我们的教室虽然又大又漂亮,可是就没有新年的热闹气氛,老师想借用一下你们灵巧的双手,把它装扮成一个热闹,漂亮的大教室,好吗?
师生一起用各种材料装扮我们的教室。
2、剪贴操作
小朋友们真能干,把教室装扮得真热闹,我们一起再来做些漂亮的花,让教室变得更美些,好吗?
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材料,请小朋友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继续装扮美丽而热闹的大教室,好吗?
师生一起用各种材料再次装扮教室。
四、活动评价
教室装扮好了,请小朋友看一看,你觉得教室的哪里最漂亮?为什么?哪里还需要改进一下?(自评、互评,师评)
五、游戏:新年晚会(播放音乐)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庆祝新年的到来吧!把这美好的一刻拍下来,好吗?(小朋友自由表演节目,与客人老师合影留念。)
活动评析:
这是个典型的蒙氏教学活动,非常自然而有序。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借助“装扮新年教室”这一新颖的题材,我设计并开展了此活动。
优点: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让幼儿自由选择各种工具、材料,积极、大胆、主动地进行操作、创造,共同装扮美丽,热闹的教室,通过这次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也提高了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进而表现美的能力,最后在愉快、轻松的新年晚会表演中结束活动,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不足:让幼儿交流讨论的机会还不是很多,比如在第二次装扮教室(剪贴操作时,可以让幼儿集体讨论或分小组商议一下,相互讲讲自己的想法及如何使用各种材料,让教室变得更美更热闹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