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问题串”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19-05-13 04:11: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分析“问题串”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分析“问题串”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篇:分析“问题串”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分析“问题串”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问题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沟通的主要方式。用问题将课堂中相关的知识和教师的情感巧妙的带给学生,是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数学教师对有效“问题串”的研究分析,精心设计的问题并运用到课堂之中,能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从教师主观的教授,到师生合作的新型教学方式,能行之有效地从情感和求知的方面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关键字:初中数学教学;问题串;分析探究

在新课标实施之际,教育人正在不断寻找新的教学方式,以前的一讲到底,教师一味灌输,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今的教学环境。对于教学中的难点,重点,“提问题”成了一个重要且有效的解决方式,在促进师生教学交流的同时,有效地实现拉动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在教学中,以问题作为整个教学的主线,学生在自我提出和解答的时候,萌生的自我学习欲望和求知的欲望,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思考的习惯。在教学中分析教材,设立问题,是如今教学需要重点探究的。下面笔者就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浅析“问题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设计“问题串”的原则

(一)把握难度和目的

1.难度数量适中。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时候,问题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有效途径,问题的质量不能粗糙,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难,这需要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做出分析,在长期的实践中把握尺度。

2.目的明确。问题必须具有鲜明的目的性,为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提出这样的问题对最终解决问题起什么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目的地设计问题,并准确地加以表述。

(二)具体学生具体实施 “问题”教学方式应该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提出层次分明的问题照顾到全体的学生,教师需要在与学生长期的教学交流中,把握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备课时做到因人而异的设计“问题”。通过不同层次的全面的问题,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情绪,促进课堂整体的学习氛围,更容易吸引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课,有效地将教师需要讲解的内容传授给学生,特别是针对一些难点,重点,部分学生可能一点即通,而部分学生则需要多做思考。这时候就体现出教师分层次提出问题的重要性。

(三)适当地奖励教学

参考国外鼓励教学,诱导教学的方式,在“问题”教学中加入适当的奖励方式,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对回答对问题的学生进行语言或物质上的鼓励及奖励,能够有效的诱导学生养成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但对于新知识的理解,学生难免犯错,教师应该及时地归纳总结,并对正确的加以肯定,使学生有趣味地掌握完整,系统的知识。设计“问题串”的方法

(一)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

数学是一门灵活,抽象的学科,在设计问题时,如若针对性不够,学生很难理解到教师提出问题的实质,很难把握其中的重点。所以设计问题应该有针对性,避免提出浅显,模棱两可的问题。注意抓住教学的重点内容,使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正真地找到解答。

(二)设计问题要有艺术性

全新的教学方式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数学往往让学生感到枯燥,设计问题时,设计一些诙谐幽默,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多留下一些悬念,让学生们去思考。多提出一些答案简单,只需回答“是”“否”的问题,使学生在于思考而不在于组织语言,能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比如九年级《圆》这一章的几个问题的设计: 1.什么是圆?

2.圆的半径,直径和周长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这是以往我们教学中爱提问的方式,那来看看如何提出艺术的贴近生活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如:

1.你知道汽车车轮是什么形状吗? 2.为什么不同类型的车轮子不一样大?

上诉问题,新奇妙且贴近生活,把学生从枯燥的学习模式中,引入到了生活中,引导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旁敲侧击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这就是设计问题的艺术性。(三)设计问题要有创造性

创造性思维是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师应该在所设计的问题串应有一定的创造性和探索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例如:

在利用函数图像求一元二次方程近似解时.对方程 X 2 = X 2+ l的求解,几乎所有学生都是将方程化为 X 2-X 2-1 = 0.然而画出函数 y = x 2-x 2-1的图像。观察它与 X轴的交点,得出方程的近似解。针对这样的普遍现象,可以设计问题:(1)能不能不画出图像就得到结论?

(2)能不能把它看成 y = x 0 和 y = x

+ 1两个函数图像交点的横坐标呢?如果可以,那么思考这两个图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可以这么看待?(3)你还能想到其他的方法吗? 通过这样一系列问题串的设计,就能在学习过程当中引导学生从全新的角度和途径去寻找解决这些抽象问题的方法,这就能有效地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由此可见,问题的设计具有创造性的重要,在考虑学生认知的情况下,提出不同角度的分析方法,让学习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思维。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笔者根据多年在问题教学中的收获,发现学生对回答问题的意识的培养,首先需要教师设计正确有效的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多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并掌握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找准设计问题的关键点,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得学生感到有问题需要解答。

在教学中提出有明确目的的问题,根据每一次的教学内容,提出精心设计的问题,使问题提出克服以往课堂教学的简单性,随意性,紧紧围绕着本次教学的目的提问,提问内容具有针对性、艺术性、创造性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参考文献:

[1] 张合远.精心设计问题串提高教学有效性[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0,(7):38-42.[2] 徐骏.初中数学课堂“问题串”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0,(15):12-14.[3] 刘智建.问题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0,(24):83-84.

第二篇: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新鲜的学习素材,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也能给学生构建起自主探究的学习的平台,有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有助于突破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利用信息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此外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扩大课堂空间,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有效课堂

随着社会信息进程的日益加快,人类面临一个新的教育命题: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的数学活动中去。”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前苏联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

数学课是一门枯燥、空洞、无味、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难以提高的课程,有了信息技术我们可以通过声、形、画来激发学生的器官,使学生对新学的内容充分注意,激发兴趣。改变了以往课堂上学生只能看黑板、听老师讲的单调的模式,使讲解更直观、更清晰、更具吸引力,不仅使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和轻松,还加深了理解。

例如,学习《二次函数图象》这一节课时,对于y=ax y=ax+k y=a(x-h)+k的三者图象关系,如果一个个逐个作出图象,需要时间多,效率又低;采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师生就可从图形的动态中,分析它的发生和变化过程,能在短时间内由学生有目的的选择较多的函数图象演变的规律,发现归纳出它的有关性质,还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又如,在《因式分解》教学中,传统做法只是进行式子运算,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学生思路,我运用计算机的FLASH,设计一些互动类的题目,先让学生进行操作。学生做对了,电脑会给出答案并显示一些鼓励的话;做错了,会提示是否重做或查看答案的选择;然后,教师再次使用电脑演示刚才的计算过程,在

2演示过程中,着重闪烁其中的关键点,使学生清楚地感受到因分式解的变化过程;最后让学生互相讨论,就这样让学生在开放自由的环境下解决问题,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再如,在《平移》一课中,利用多媒体出示电梯、风车、窗户移动、旋转门等动态过程,让学生观察哪些运动现象是平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为下一步的探究创设合适的情景。从而自然而然的把学生引入到学习中,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师,应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他们自己探索,自己动手参与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学习数学的规律,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弦切角定理”时,我让学生利用计算机的几何画板软件,作△ABD内接于圆O,再作圆O的切线AC,并测算出∠BAC, ∠BDA的大小,甚至把∠ABD,∠DAB的大小也测量出来。这些数据随着点B在圆O上的移动,各种情况都动态地展现在屏幕上,如图1和图2所示。学生据此观察猜想得出初步推断,并能利用计算机得到验证。这一系列过程,学生都是自己动手操作而获得的直接经验,这既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的精神和创造能力。

(图1)(图2)

∠ABD=36°∠DAB=85° ∠ABD=36° ∠DAB=40° ∠BAC=59°∠BAD=59° ∠BAC=104°∠BAD=104°

又如,在小组进行探究活动时,利用多媒体让小组代表展示他们的结论或作品等。再如,在《统计与概率》的学习中,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课件,如抛硬币、掷骰子等。这样不仅节省课堂时间,而且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三、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现式学习

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

例如教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以“五一假期旅游“为活动背景。让学生分组研究”五一假期旅游"旅游行程。首先,让学生分小组登录互联网,查阅各旅游区和各大旅行社信息,了解相关的费用、时间及行程等。其次,将搜集到的资料汇集到一起,制成统计表。然后,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根据自己的家庭经济承受能力、旅游行程及时间,选择最佳的旅游路线,决定乘坐何种交通工具去,并且说明理由。最后,由小组组长汇报,师生评议,评选出最佳统计表和最佳旅游线路,并在全班发布。把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同时让学生在“做”中学习学科知识,学习信息技术,学习做事,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由此可见丰富的信息资源,开拓了视野,激活了思维,增强了想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四、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这是人类认识过程要遵循的一般规律。但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一般都是在前人的实践中长期积累的间接经验,它不再是感性的,在教学过程中,解决这种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实际与理论间的矛盾,利用信息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

例如教《勾股定理》一课时,首先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初步感知直角三角形斜边直角边的联系,再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用“割补法”推导直角三角形斜边、直角边关系的公式即勾股定理的过程,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演变过程,让学生在观察从等腰直角三角形至一般直角三角形的转化过程中,理解“两直角边的长的平方和与斜边的长的平方相等”,最后要求学生仿照图的方法剪一剪,拼一拼,整个过程中演示与讲解、观察、操作融为一体,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最大的特点是有助于突破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只要鼠标一点,就可以进行便捷的演示,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尤其是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缺乏直观感、主题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对问题的解决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点、线、面”三者关系时,利用动画,展现“点动成线”(人在沙滩上行走留下的脚印等),“线动成面”(汽车两刷摆动,油漆工刷墙),“面动成体”(三角形旋转得到一个圆锥)。又如线线相交得到点、面面相交得到线等,都可以通过演示,将形成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很快建立了空间概念,使重点、难点迎刃而解。

又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怎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个难点,我运用几何画板程序作了一个图形,然后折叠这个图形进行动态演示,让学生反复观察和比较位置变化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同异之处。然后再问学生发现了什么?让学生通过动画演示体会到轴对称图形形状、大小的关系,认识到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使得这节课的重、难点轻易得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六、利用信息技术增加问题情景设计

灵活结合教材与教学实际设计课件,激起课堂高潮。我对《函数的概念》设计采用了三个问题情景:首先是向学生提出函数的表达方式在生活中有哪几种?等学生回答后,我从计算机中调出函数的图象式、图表式、表格式等几种,让学生集中精神观看后,情绪高涨,思路开阔;在对两个函数的判别中,设计插入一个函数图象,使学生豁然醒悟;在对一堂课的归纳、小结时,采用网络技巧及特写处理,把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思想和解题技巧以特写方式归于一张幻灯片中,并配上轻松的背景音乐,使同学能掌握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的优势是常规教学无法比拟的。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极大地丰富了数学课堂教学的表现手法和方式,创造了理想的教学情境,构建新型的课堂模式,增强了课堂的容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解教学难点,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2] 《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整合》

第三篇:问题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课改论文

姓名:李春花

性别:女

单位:尖草坪区镇城中心校邮编:030041

“问题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打破传统教学“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和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的科学引领作用,使课堂教学处于精讲、善导、巧评,学生乐学、会学、优学,氛围活跃、和谐、愉悦的状态之中,逐步形成快乐课堂、激情课堂、魅力课堂、高效课堂。我校积极探索创建了“问题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传统教学方式是以讲授法为主,以教师为主体完成教学活动,问题教学法则要求学生能动性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教学中,首先要明确发问的目的,并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问题。

一、什么是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设置疑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分析问题症结所在,寻找假设,进行检验,以求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从其心理机制看,这既是探究性的教学方法,又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去分析思考,达到既掌握知识、又培养能力的目的。

二、问题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宋代朱禀提出:“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我们人类有今天的辉煌就是起源于先人对“疑问”的追寻探索和实践创新。在教学中,让学生“起于思”、“起于疑”,是为了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与热情,使之成为自主探究学习的动力。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由此可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勇敢的提出问题,直面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引导他们积极探究,主动学习,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三、问题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实施主要包括五个步骤:

1、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明确发问目的。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平铺直叙的讲解一般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根据数学教材特点,通过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揭示矛盾,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的知识水平、思维的进程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提问要有启发性,避免“是什么”,多一些“怎么办” “为什么”等形式的发散性提问。

2、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敢于问“问题”。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关键是消除自卑与紧张心理。针对这些情况,我在班上采取分组的方法,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由于学生年纪小,有时候提出的问题十分幼稚或不切主题,我就让他们在小组内先评议一下:哪些问题比较简单,就在组内解决;大家觉得需要讨论一下的,整理后再提出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又能逐渐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使学生做到非“疑”不质,是“难”才问,养成良好的提问习惯。同时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考虑,尤其是关心中下生,鼓励中下生质疑,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

3、提出对话设计和认识性作业,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问题”。教师围绕学生的问题设计不同的对话设计和认识性作业,用以引导学生开展动手活动,感知某些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而概括出科学知识和生活知识,达到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目的。

(1)对于多数学生有兴趣且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以全班共同讨论的方式进行。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群体心理沟通和信息共享,也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2)对于部分学生有兴趣且有一定讨论价值的问题,以分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讨论题目,讨论完毕后派一名代表发言。每个小组分别讨论不同的问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3)有些问题是有一定难度的,或是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所不包含的内容,这时就需要教师来亲自解答了。

(4)对于有些学生认识上比较偏激或极端的问题,一般采用个别解答的方式,这样的问题并不多。

4、提示规律,启发学生解决问题。

提问只是手段,解决问题才是目的。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提出的疑问,我要么根据所提问题的特点,运用以旧带新、比较讨论、观察发现、启发诱导等教学方法进行释疑;要么根据问题的类型,分别运用发散求异、逆向求异、对比求异的方法解决相同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思维的严密性和灵活性。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在解题时,学会运用转化的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做好练习反馈、归纳小结,考核学生的领悟与吸收的情况。

当问题基本解决时,教师可结合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分层次进行练习,这样不仅巩固了新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同时,教师及时地进行归纳或小结,并注意纠正学生一些不正确或易错的认识,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了解。教师的小结应点到为止,不给学生过多的结论性的东西,不限制学生的算法。

四、问题教学法教学效果

在我的课堂上,同学们都能做到积极开口提问题,并逐渐能提出思考性的问题。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同学间能做到自觉合作、讨论,能找出最佳解决方案。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达成了同学间的互助合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要满足于让学生在课堂解决自己所发现的问题,还要加强引导,让学生不断挖掘问题。为此,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把问题的探索和发现延续到课尾,让学生再提问题,以便课后进一步地去探究、去解决,从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第四篇: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建模初探专题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建模研究与案例评析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建模研究:

数学课堂教学建模是联系数学与实际问题的桥梁。建立数学模型是把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简化,抽象为合理的数学结构的过程。要通过调查收集数据资料,观察和研究对象固有特征和内在规律,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建立起反映实际问题的数学关系,然后利用数学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1.由于我们教育教学对象是初中生,总体上看数学知识还很肤浅,数学能力还较低,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领学生开展数学建模活动,明确学生是建模活动的主体,教师起组织引领作用。

2.教材中体现了数学建模思想,我们必须深入挖掘教材,充分利用好教材,要灵活处理教材,特别要注意引入问题的选择,尊重教材但不照搬教材。教材中知识内容是开展建模的载体,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是教学活动目标。

3.课堂教学中的数学建模,不能等同于科学研究意义上的数学建模,它主要受限于教学主体——初中生,他们的数学知识还很少,能力较差,思维水平尚缺少严谨性。初中课堂教学中的数学建模过程,实质上是模仿科学研究意义上数学建模过程,为今后应用数学奠定思想和方法基础。

(二)建立模型环节:本阶段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在构建数学模型时,运用数学建模课程指导思想:以实验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组织教学。这个阶段 要调动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寻求面对实际问题的数学解决策略。(1)从课本出发,注重一题多变。(2)从实际中的数学问题出发,增强建模意识。(3)从人们关注的问题出发讲解建模方法。(4)通过游戏中的数学,从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应用能力。实施策略的教学程序为:(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2)逐步概括,建立数学模型。(3)分析模型,猜想数学知识。(4)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感受数学知识。(5)归纳总结,升华数学知识。

(三)初中常见数学教学建模案例:

在初中阶段,常见的数学应用题模型有下面几个:建立方程(组)模型、建立不等式(组)模型、建立直角坐标系、建立函数模型、统计型问题、建立三角模型、建立几何模型。教师在平时的新课教学特别是初三复初中学生的数学知识有限,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应以教材为载体,以改革教学方法为突破口,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科学加工、处理和再创造达到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用数学意识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结合多年来的教学体会粗略的谈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1)建立方程模型。数学中不少问题,用常规方法不可解,但是适当构造方程或方程组,并利用方程知识却能顺利地求解

例1 某商场销售一种服装,平均每天可售出20 件, 每件赢利40 元.经市场调查发现: 如果每件服装降价1 元,平均每天能多售出2 件.在国庆节期间, 商场决定采取降价促销的措施, 以达到减少库存、扩大销售量的目的.如果销售这种服装每天赢利1200 元, 那么每件 服装应降价多少元?

解析: 本题的主要数量关系是: 每件服装的赢利×每天销售的服装件数= 1 200 元

设每件服装降价x 元, 则每件服装的赢利为(40-x)元, 每天销售的服装为(20+2x)件, 问题转化为求方程的解:(40-x)(20+2x)=1200.解得x1=10(舍去),x2=20.故每件服装应降价20 元

例2 某商场将进货价为30元的台灯以40元售出,平均每月能售出600个.调查表明: 这种台灯的售价每上涨1元,其销售量就将减少10个,为了实现平均每月10000元的销售利润,这种台灯的售价应定为多少?这时应进台灯多少个?简析 本题的主要等量关系是: 每个台灯的销售利润×平均每月销售台灯的数量= 10000元.设每个台灯涨价x元,那么每个台灯定价是(40 + x)元,每个台灯的销售利润为(40 +x-30)元,平均每月销售台灯的数量为(600-10x)个,问题转化为求方程的解:

(40 +x-30)(600-10x)= 10000.解得:x = 10或40.(2)构造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模型

例3某地的气象资料表明, 山脚下的平均气温为22 ℃, 从山脚下起, 每升高1000m, 气温就下降6℃.如果要在山上种植一种适宜生长在平均气温为18℃--20 ℃的植物, 那么把这种植物种植在高于山脚的什么地方较合适?

解析: 从山脚下起, 每升高1000m, 气温就下降6 ℃.那么每升高1m, 气温就下降6/1000℃.设这种植物适宜种植在高于山脚xm 的 地方.根据题意, 得22—6/1000x≥18 与 22—6/1000x≤20

解得1000/3≤x≤2000/3 例4南充火车货运站现有甲种货物1530吨,乙种货物1150吨,安排用一列货车将这批货物运往某市。这列货车可挂A、B两种不同规格的货厢共50节。已知用一节A型货厢的运费是0.5万元,用一节B型货厢的运费是0.8万元。

(1)如果甲种货物35吨和乙种货物15吨可装满一节A型货厢,甲种货物25吨和乙种货物35吨可装满一节B型货厢。按此要求安排A、B两种货厢的节数,有哪几种运输方案?请你设计出来。(2)在这些方案中,哪种方案总运费最少?最少运费是多少万元? 解:(1)设用A型货的节数为x(节),则B型货厢的节数为(50—x)节,由题意得,35x+25×(50-x)≥1530 且 15x+35×(50-x)≥1150 解得28≤x≤30 所以方案有:

1.A 28节 B 22节 2.A 29节 B 21节 3.A 30节 B 20节

(2)设运输这批货物的总运费为y(万元),用A型货的节数为x(节),则由题意得,y=0.5x+0.8×(50-x)=40-0.3x(0≤x≤50)化简,得y=40-0.3x,由一次函数的性质,当k=-0.3时,y 随 x的增大而减小,因此方案三最省钱。

(3)建立函数模型。有些数学问题可以从中找到作为自变量的因数或函数,这一数学问题是可以表示一变量的函数,这时可构造函数模型,通过对函数性质与关系的研究,使问题得到解决。

例5在学习不等式的应用时,我发现学生对手机收费比较感兴趣,于是设计如下问题:小周购买了一部手机想入网,朋友小王介绍他加入中国联通130网,收费标准是:月租费15元,每月来电显示费6元,本地电话费每分钟0.2元,朋友小李向他推荐中国电信的“神州行”储值卡,收费标准是:本地电话每分钟0.4元,月租费和来电显示费全免了,小周的亲戚朋友都在本地,他也想拥有来电显示服务,请问该选择哪一家更为省钱?

简析:设小周每月通话时间x分钟,每月话费为y元。则y1=15+6+0.2x=21+0.2x,y2=0.4x,所以:0.2x+21=0.4x,x=105分

当x=105分钟时,y1=y2;可选择任何一家

当x>105分钟时,y1 < y2 应该选择中国联通130网; 当x<105分钟时,y1 > y2 应选择中国电信的“神州行”储值

(四)认识数学教学建模的重要意义:

现代教育家认为,数学教学的任务是提高公民的数学素养,形成和发展那些具有数学思维特点的智力活动结构,并且促进数学发现与 应用;同时又把数学教学看做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建模就是这样一种既能创设情境来完成教学任务又能促进数学发现与应用的特别活跃的数学活动。因此数学建模是现代数学教育研究中不可缺少的课题,数学建模教育具有特殊的教育性质与功能。

数学建模不仅是学生走向能力卓越光辉之路,而且是启迪学生数学心灵的必然之路!

第五篇:多媒体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多媒体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多媒体教学技术凭借着其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和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的优势,在初中教学中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与支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信息技术应用范围不断的扩大,因此学校作为人才孕育的重要摇篮,新技术的引进与使用也是其重要的职责。数学课作为初中三大主干课程之一,其教学效率的提高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应用的重要性,进而分析多媒体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 重要性 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156-02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成为了其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引入使得课堂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就使得传统的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的具有趣味性,因此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正确运用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在应该认识到自身在课堂教学中所肩负的重要责任,进而通过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1.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应用的必要性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性格和情绪都不是非常的稳定,因此十分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实际的学习和实践中主要是通过兴趣爱好来进行行为的支配。兴趣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指引下能够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教学枯燥无味,整个课堂都是教师对于公理、公式等的“填鸭式”讲述,而学生则是处于被动的几首状态,这就使得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数学知识与图像、声音等进行有机的整合,进而使得课堂氛围活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克服数学课堂教学难点与重点。由于数学教学内容抽象性强,进而一般数学教师课堂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但是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加入使得数学教学更加具有直观性,让数学教学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进而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增高。

2.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的应用分析

2.1通过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的营造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多是枯燥而单调的,进而使得教师在课堂学习中多是借助口述、板书或者是练习题测试等相对单一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枯燥的讲解,进而使得学生感觉教学内容枯燥无味,进而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多媒体技术的进入,使得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的变化,此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营造了一个更加轻松、和谐而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例如,数学教学内容联系性比较强,因此教师在课件制作时首先可以在进入新课程之前,将之前学过的与此次课内容有关的内容列举出来,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进而引入新课,借助图片、视频等相对直观的材料来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2通过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教学缺乏活力,进而使得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缺乏主动性和思考性,限制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主要是通过学生自身学习体验的增加以及学习探究活动的锻炼来实现的,因此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十分的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借助多媒体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的自主性学习,基于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参与到自主探究活动和小组性学习之中,进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索精神,促使学生能够对于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性的学习,进而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立体几何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三维的立体图形,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而不是仅仅依靠抽象的想象来进行,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学习,通过小组的讨论来对解题方式进行融合,最终选择最容易理解的、最简单的解题方式,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课堂教学方式凭借着其在实践上的巨大优势和教学上的巨大便利,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但是多媒体教学方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需要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结合才能够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进而实现学生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因此,教师需要认识到自身在教学过程中所占的引导地位,进而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应用来实现灵活的数学课堂教学,改变传统数学教学枯燥难懂的现状,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也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在教学之中的主体地位,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进而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芳.新课改下多媒体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2).

下载分析“问题串”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分析“问题串”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目前有很多的教师把“微课”引入课堂,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生动、活泼。“微课”学习,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已逐渐......

    多媒体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大全五篇)

    多媒体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作者:卢平华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191 更新时间:2007-10-9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问题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5.4

    问题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6.5.4 现代数学教学论认为,好的数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浅谈在初中数学中函数课堂教学设计范文合集

    浅谈在初中数学中函数课堂教学设计 在初中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函数教学是比较难的章节,我们该如何设计我们的教学过程呢?下面我来谈谈我的一些很浅的看法:首先函数是刻画和研究现......

    浅谈多媒体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多媒体在现代物理课堂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抓住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

    问题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作为现代科研教学中学习方法的重大创新,问题教学法能积极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

    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摘 要:初中数学为我国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对今后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转变教学模式提高数学的......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本站推荐)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自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创新教学模式成为多年来研究的重点,初中数学作为基础课程之一,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为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