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论中学物理微格教学的实施和其在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浅论中学物理微格教学的实施和其在实施中注意的问
题
摘 要:物理微格教学课程的教学过程基本上采用微格教学的布朗模式:设计―教学―观摩(评议),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遵循以下几个必要步骤,并注意微格教学实施应的问题。
关键字:中学物理 微格教学
1.微格教学的实施
(1)理论学习。微格教学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对教师教学技能进行模拟训练的实践活动。在实施模拟教学之前应学习微格教学、教学目标、教学技能、教学设计等相关的内容。同时在每一次微格教学之前,指导教师首先向受训者讲清楚本次教学技能的训练的具体目标、要求,以及该教学技能的类型、作用、功能、及典型事例运用的一般原则、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通过理论学习,一方面提高训练的自觉性和规范性,另一方面提高每次训练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提供示范。为了增强受训者对所培训的技能的形象感知,需提供生动、形象和规范的微格教学示范片(带)或教师现场示范。在观摩微格教学片(带)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提示与指导。示范可以是优秀的典型,也可利用反面教材,但应以正面示范为主。如若可能,应配合声像资料提供相应的文字资料,以利于对教学技能有一个理性的把握。要注意培养受训者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能力,吸收、消化他人的教学经验的能力。
为了便于学生对某一教学技能的感知、理解和分析,在观摩示范片(带)或教师的现场示范后,组织受训者进行课堂讨论,分析示范教学的成功之处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假使我来教,该如何应用此教学技能”展开讨论。通过大家相互交流、沟通,集思广益,酝酿在这一课题教学中应用该教学技能的最佳方案,为下一步编写教案作准备。
(3)编制微格教案。当被训练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目标确定之后,受训者就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进行教学设计,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编写详细的教案。教案中首先说明该教学技能应用的构想,还要注明教师的教学行为、时间分配及可能出现的学生学习行为及对策。在动手写教案之前,首先应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①学生学什么?即你想让你的学生在本课中学到什么知识,是事实、概念、技能、道德、观念,还是兼而有之,这些是通过对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的分析而得到明确的。
②目标是什么?即通过教学后,学生能做什么。所确定的目标要明确、具体,学生确实能做到的,并且是可观察和可测量的。同时,还要区分教育目标和教学目标,内隐目标和外显目标。
③教学程序是什么?即根据对教学任务和课题的分析及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明确教学的步骤和顺序。
④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和更好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使用哪些教学技能。
⑤如何评价?即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评价的方法。
微格教案的具体编制方法请参阅本章第三节的内容。
(4)微格教学实践。微格教学实践是微格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受训者训练教学技能的具体教学实践过程。
①组成微型课堂。微型课堂要由扮演的教师角色(师范生)、学生角色(被训练者的同学或真实学生)、教学评价人员(被训练者的同学或指导
教师)和摄录设备操作人员组成。
②角色扮演。在微型课堂上被培训者上一节课中的一部分,练习一两种技能,所用的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在正式上课之前,被培训者要做一
简短的说明,以便明确训练的技能、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的意图。
③准确记录。在进行角色扮演时,一般用录像的方法对教师的行为和学生的行为进行记录,以便能及时准确地进行反馈。记录的方法是否必须用录像,要看具备的条件而定,也可以用录音或文字记录的方式。
同一小组成员在微格课堂上要轮流扮演教师角色、学生角色、评价员角色。
(5)反馈评估。评价反馈是微格教学中最重要的一步。在教学结束后,必须及时组织受训人员重放教学实况录像或进行视频点播,由指导教师和受训者共同观看。先由试讲人进行自我分析,检查实践过程是否达到了自己所设定的目标,是否掌握了所培训的教学技能,指出有待改进的地方,也就是“自我反馈”。然后指导教师和小组成员对其教学过程进行集体评议,找出不足之处,教师还可以对其需改进的问题进行示范,或再次观摩示范录像带(片),以利于受训者进一步改进、提高。
微格教学的评价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根据培训目标和各种教学技能的具体要求制作评价单,明确评价内容和标准,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二是把教师的教学行为范畴化,在角色扮演时把他们的行为按范畴输入计算机,进行课堂教学的师生相互作用分析。
(6)修改教案,重新进行角色扮演。针对反馈意见,修改教案,重复第4步,若角色扮演较为成功,可免此步骤。
上述6个步骤,一般可分为3个阶段:设计准备阶段(1,2,3)、微格训练阶段(4)、反馈评估阶段(5,6)。
2.微格教学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保证微格教学训练的实效性,我们强调以下几点。
(1)物理微格教学强调课堂情境的真实感。缺乏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境是指微格教学实践缺乏师生间的对话、讨论。如果删去师生共同活动的环节,必然导致“满堂灌”,或者把微格教学局限为微格试讲,从而影响对其教学感知技能的培养。物理微格教学既然强调课堂情境的真实感,就要求在进行微格教学实践时要面对真实的课堂教学情景,而不是模拟的课堂教学情景。
(2)物理微格教学的组织形式以班、组相结合。在组织形式上,“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以5~7名同学和一位导师构成一个小组,作为进行微格教学的单位。在学习教学理论时,导师以班的形式进行启发报告,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在进行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讨论和评议时,则以小组为单位。在分组时要考虑到同学的各种特点,可以采用自愿结合的原则。在进行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时,要求同一小组选择同一课题或相近的课题,这样可以保证在讨论和评议时具有“共同的语言”,同时也便于同一小组不同学生之间的比较和相互学习。
(3)物理微格教学的时间控制。在进行物理微格教学时,为了针对某一项基本教学技能来研究探讨,可以选择一个比较完整的教学片断作为研究单位。然而所选择的教学片断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这样探讨起来可以深入些、针对性强些。为了使大家养成控制教学时间的习惯,我们要求每一位同学在进行物理微格教学前,对这一教学片断所需的时间作出确切的估计。当进行到最后2分钟时,由控制时间的同伴发出信号,以便及时考虑结束。
第二篇:教学实施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教学实施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在课堂教学中应解决以下问题:
⑴ 在模块背景下,教学内容要以模块为整体,设计模块教学实施方案,教学活动围绕模块主题开展。倡导以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为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⑵ 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探究符合新课程精神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⑶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并合理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的英语教学资源,促进教学和学习方式变革。积极开发多样性的课程资源并加以合理的利用,以保障英语课程的顺利实施。
⑷ 改进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教学。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培养也要寓于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中,建议教师根据《标准》中教学实施要求,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法,提高词汇、语法、阅读的教学效益。⑸ 要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开展课堂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价的研究。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应根据标准中的评价建议要求,努力实现评价主体及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和评价主体互动化,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⑹ 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教学要结合学生的需要,把握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以教材为载体,帮助学生奠定终身发展所需要的英语语言基础。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在不影响教材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替换、调整、补充或者取舍,以提高高中英语新课程实施的效果。
第三篇: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
实施创新教育,教师首先要优化教学目标,应该考虑到学生所要发展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想象和创新个性,把具体的教学任务细化到各个教学目标中去。创新意识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的,只有教师的创新才能更好地带动学生的创新。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始终渗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且要制定适用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层次教学目标,以激发学生的求知和创新欲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师生交往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水平,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的自信心,使其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实验的具体做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实验方法,为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常用的间接测量的实验方法、“控制条件”的实验方法、“以大量小”的实验方法、测量微小量的“叠加法”“替代法”和“比较法”等。通过多种实验方案的设计、讨论和辨析来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从教育教学的全局来考虑,创新能力的渐进培养须经过这样三个阶段:课堂创新教学环境的构建、学校创新教学环境的构建、开放的创新教学大环境的创设。因此,我们还必须注意创设创新教育的大环境。物理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教学体系,教师要注意物理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并把它及时地反映在平时的教学之中,如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重大突破等,这类内容极易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并能转化成为他们创新活动的动力。物理教学要从课内扩展到课外,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将一些关系密切的学科内容加以融会贯通,加强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要采取措施构建创新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自主性、首创性和个性化表现的机会;合理安排课程,为学生创新才能的发挥留有余地;对学生的创新成就进行奖励等;要在校园中形成浓郁的崇尚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氛围等。
总之,作为基础教育的物理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物理学科的特点,遵循认知规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创新。让我们用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培育出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为培养更多的创造型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教学实施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学实施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学设计是教学实施的准备阶段,教学实施是教学设计的实施阶段。再好的教学设计如果不能够有效地实施的话,活动的效果必然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活动的有效实施策略应该是课堂活动实现的一种保证,好的实施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设计上的不足。实施过程中有许多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关注常规培养,形成课堂的活动常规。学习规范或者课堂活动规范非常重要,比如说行为规范,就是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所必须的一些习惯。一些组织规范,一些学生间的互动模式,如果这些模式一旦形成了,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就不用重新的组织,重新的解释了,这样会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明确活动的目的、任务。要让学生主动起来,要有最大的教学效果,必须让学生做一个主动的、知情的、清醒的参与者。所以我认为应该告诉学生这堂课的目的和各个活动步骤,应该怎么做?就是说要让学生做一个知情者,他自己才能够主动地去发展。在低年级学生受到语言的限制,可以用汉语让他知道目的,有些老师上公开课的时候,为了做给别人看,全部用英语组织课堂,遇到学生不懂得地方,就用肢体语言表达。这样做并不好,这时候对老师的这种示范能力和演示能力就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课,本来是一个很好的活动,但是因为老师的指令发得不是很明确,甚至老师的演示和学生即将要做的活动不是完全一致的,从而导致活动不能顺利开展。比如说有一个老师,他想让学生做调查,他自己示范时是一个人完成的,调查时我自己问,自己记,我再问,我再记。但是他实际操作的时候是需要四个人来做的,结果到活动的时候,就造成了学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
三、及时耐心的处理生成问题大多数时候教学过程并不是完全按照教学设计一步步走下去,当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老师让学生说某种事情,但是他不想说这个事,想说另外一个更加有意思的事情,但是他不会说,这时候老师要给予相应的指导。所以呢在课堂上实施活动过程中老师不是没事可做,老师也并不是只起一个监督的作用,他要去善于发现课堂上发生的所有的情况。对于不太符合原来设计要求的活动必要的时候可以做纠正或者更正;对于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要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这就是使活动能够有效实施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四、不要过于追求形式化而忽略了教学本身。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去不断的去总结,形成理论性的东西,来引领今后的教学工作。
第五篇:在实施发展党员工作计划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发展党员工作是否能够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不仅在于是否制定了一个计划,更重要的是要看计划实施的情况如何。因此,在做好制定计划工作的同时,还要抓好计划的实施。各级党组织在实施发展党员工作计划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以高度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来实施计划。发展党员工作计划经上级党组织审定后,便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和严肃性。因此,下级党组织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自觉按照计划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要坚决克服把计划束之高阁或随意更改计划的不负责任的态度。对于不执行计划盲目发展党员或随意更改计划的行为,要给予严肃批评,以维护计划的严肃性。(2)发展党员工作计划是指导性的而不是指令性的。在实施计划过程中,要实事求是,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修订计划。计划虽然有权威性、严肃性,但在执行中也有灵活性。尽管制定计划时考虑得比较周密,但也不可能没有一点疏漏。同时,各地情况不尽相同,又在不断发展变化,制定计划时也难以作出完全准确的预测。因此,基层党组织在执行计划时,要从实际出发,不要生搬硬套。既不能机械执行,一个不超过,一个也不少;也不能不顾计划,降低质量,盲目发展。有的入党积极分子虽然早已列入发展计划,若尚未培养成熟,也不要急于发展;有的入党积极分子虽没有列入发展计划,但经过教育和考察,证明确已具备党员条件的,也可以发展。(3)在实施发展党员计划中,要注意发展党员数量与质量的统一。只求数量上实现计划而忽视质量,就违背了制定计划的根本目的。因此,实施发展党员计划,必须以保证质量为前提,数量服从质量,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就要据实减少发展数量,做到宁少勿滥。(4)不能把有计划地发展党员片面地理解为“限制发展”,把发展党员计划中的发展数量错误地当作“指标”、“比例”层层下达。在实施发展党员工作计划中,一些党组织往往把上级的指导性计划当成指令性指标,而硬性规定发展数量和比例,造成一些基层党支部不能从实际出发确定计划发展对象,影响了发展党员工作的正常进行。这样做,违背了制定发展党员计划的本意,必须坚决纠正。(5)要加强对实施工作计划的具体指导。上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经常检查指导,帮助基层落实计划,总结经验。通过检查及时发现计划本身及实施中的偏差,及时修正计划,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还要注意分类指导,认真总结典型经验,用典型推动面上工作的开展。通过抓两头、带中间,促进发展党员工作的全面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