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 文学的 文化的李先虎

时间:2019-05-13 04:53: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字的 文学的 文化的李先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字的 文学的 文化的李先虎》。

第一篇:文字的 文学的 文化的李先虎

文字的 文学的 文化的-----由《说“屏”》谈说明文教学

说明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软肋。究其原因,除了教师对说明文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之外(不少教师把说明文教学看作语文教学中的“鸡肋”)。还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说明文内容多枯燥乏味,勾不起学生的兴趣;第二,说明文就文学性而言,无论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稍逊其他体裁;第三,说明文在情感方面,因其理性色彩偏重,所以很难让学生产生共鸣;第四,说明文的语言不像诗歌、散文那样富有表现力,它以平实、严密、准确见长,即使是颇有点文学色彩的说明文,其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在一篇说明文中并不占主要方面。

那么,如何扭转中学说明文教学这种被动、尴尬的局面呢?下面就以《说“屏”》为例谈谈说明文教学。

一.以语言为“抓手”,突出一个“美”字。

已故的语文教育家吕叔湘说,不抓语言的语文教学是“半身不遂的教学”,说明文更是如此。说明文的语言之美,往往被其科学性与实用性所掩盖,被其他文体的文学之美所淹没,所以,在教学中领会说明文语言之美,往往成为薄弱的环节。根据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生动、通俗、形象,富有情趣的特点,我们可以将说明文语言粗略归纳出九个美学特征:和洽之美、形象之美、通俗之美、典雅之美、明晰之美、简洁之美、智性之美、情趣之美、含蓄之美。用这种美学思想指导教学,与学生一起细细品味说明文语言的美之所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欲。说明文往往要说明人们不易亲见的事物和现象,不易理解的过程事理,这就要求将陌生的对象亲近化、深奥的内容通俗化。

在教《说“屏”》这篇文章,为让学生领略本课语言的“美”字,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学习一篇课文首先要了解一篇文章的美词佳句,在阅读的过程中,把你认为最美的词或者句子推荐给大家?说说为什么要推荐这个词或者句子?

生4:我认为“因地制宜和伧俗”两个词用得比较好。“因地制宜”的意思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伧俗是粗俗、鄙浅的意思。师:值得我们去学习、积累!这是就屏风的安置而言的,屏风的安放不是随随便便的,是一门学问,很有眼光。(智性之美)

生5:我认为“艺术点缀”这个词比较好,让人感受到一种浓浓的艺术氛围。师:你认为是“艺术的点缀”,“点缀”这个词用得挺贴切的,谢谢!(明晰之美)生6:我认为第一段中的“销魂”这个词用得好,因为它表现出了作者在诗的情境中的感受。

师:连魂都离开了,我们的躯体,我们的身体,那个事物是很动人的了!(形象之美)

生7:我认为“微妙”和第五段中的“休憩”用得挺好!

师:休憩,其实和休息是一样的意思,但说起来很好听,很雅致。它是书面的语汇。(典雅之美)

生8:我认为第三段中的“缓冲”这个词好,既给人一种具体可感的印象,又给人一种曲径通幽的曲折之美。

师:这位同学能从审美的感受方面解释词语,很有见地。缓冲,把速度放慢一点。(和洽之美)

生9:我认为第一段中“似隔非隔”用得比较好,给人一种雾里看花的朦胧之美。

师:很微妙的写出了“屏”的作用。(含蓄之美)

生10:我认为第一段中的“神秘”用得比较好,但我一时还不知道好在哪里?(同学大笑)

师:因为太“神秘”的缘故,所以你解释不清楚,就成了“神秘”。哪位同学再来解释一下“神秘”?

生11:“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给人的感觉不是一览无余的直白,而是一种含蓄的、让人浮想联翩的感觉。下文有“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那种感觉只有靠想象,肯定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

师:小小的屏风,真是让人向往、心醉、神迷。(含蓄之美)

生12:刚才同学谈到“微妙”一词,我认为第一段倒数第三行的“微妙”一词用得好,“微妙”就是深奥、玄妙,难以琢磨,“微”是“小”的意思,几乎看不到,摸不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妙”是“妙不可言”的意思。总之,是“妙不可言”的意思。比如说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很微妙。事物的现象很微妙。这个词生活中常常用到。(同学鼓掌)

师:好,解释精辟,“妙不可言”。有些词我们必须认真揣摩,才能品出味道来。我们要积累它,要学习它。(含蓄之美)

生13:我认为第一段中的“不禁地心生向往”用得比较好,因为写出了作者情不自禁的喜欢屏风的感受。师:自己再连起来:心生向往之情。(情趣之美)生14:我认为第一段的最后一个词“齐声称道”比较好。师:“称道”是称赞的意思。(情趣之美)

生15:我认为“流动的空间”比较好,运用比喻,将“屏”形象化,这样写出了屏的“巧”。

师:说明文中经常用这种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说明的事物通俗易懂(通俗之美)

生16:我认为本文第一段中的“巧”字用得好,本文就是围绕这个字来写的。

师:一线串珠(简洁之美)

生17:我认为第四段中的“得体”一词用得好,屏风的摆放必须遵循这个原则。《桥之美》的结尾说:“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苏州园林》中说:“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 幅完美的图画。”我认为这也是“得体”。

师:精辟之至,分析语言就应该“瞻前顾后”。简洁之美、智性之美。生18:我觉得 “帷幕”一词用得好。点明屏风和帷幕的作用是一样的。师:这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很会发现。本文值得我们欣赏的词语很多。还有一个很高雅的词:“韶光”。韶光什么意思呢?“春光”,“光”取得它的比喻意:青春年华。还有一个词“休憩”,也就是“休息”的意思,但是我们在口头上不说“休憩”,在书面上说“休憩”。还有一个很普通的的词“得体”,“得体”,恰当的意思,做什么事,说话、行为、举止要得体,要恰当,要恰如其分。这些书面的语汇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

事实上,中学语文课本中每一篇说明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说“屏”》作为小品文的代表,值得我们欣赏的语言很多很多。说明文教学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说明文教学的精髓。无论是说明对象的把握,还是事物特点分析;无论是说明顺序的解说,还是说明方法的选择,都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品析与解读。

二.以文学为“底色”,突出一个“情”字

许多人看来,说明文在各种文学体裁中是最“薄情寡义”的。他们认为: 说明文的特征主要是描述的客观性和说明的准确性,说明文的教学应抓住其文体的基本特征,只要抓住10个字(对象、特征、顺序、方法、语言)便可了得。但是,从社会生活的发展和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看,说明文的文学性也应当受到我们的重视。必须承认说明文的文学性。在中学课本中许多说明文不能把他们简单地划分为非文学体裁地范畴。特别是许多文学笔调极强、人文色彩极浓的说明文。我们不妨把这类文章重新定位,把他们定位为小品文或者文化散文也未尝不可。如果是这样,对说明文的文学性探讨将有大文章可做。

在进行《说“屏”》教学时,笔者尽可能地挖掘本课的文学性。从课堂的导入,到问题的设计,到文本的解读,到教师的点拨,到拓展延伸,始终突出一个“情”字,尽可能地在本课的文学性上进行挖掘。这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前面我们学习了《苏州园林》,提起园林,大家自然忘不掉一位老人。他就是------“叶圣陶”(学生齐声回答)。“他不是叶圣陶”(学生笑了,接着一脸地狐疑)------人们常把这位老人当做上个世纪中国园林的代名词。他太爱园林了,这位老先生说:“我常常想起曹操的一句话,曰‘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对我来说,则是‘何以解忧,唯有园林’了。”其情怀如何,可见一斑。有诗为证:“老去江湖兴未阑,园林住处说般般。亭台虽小情无限,别有缠绵水石间。”他沧桑一生,屡遭迫害,倍经磨难,满怀的真知灼见,却悉数蒙尘,无人领会,而他还一直在说,说园、说桥、说屏、说巷、说帘、说影、说茶、说秋思,一辈子都不肯放下对山水泉石的执着,酸甜苦辣咸,个中滋味,旁人岂能尽知!就这样他一直说着,中国人不听,老外听得入了迷。翘起大拇指“好极了,棒极了,真实ok顶呱呱!”

这回该知道他是谁了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陈从周和他的《说“屏”》。这样的开头不光激起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唤起他们的阅读期待,更重要地是让学生感受到浓郁的文学氛围。

在问题的设计上,力求突出 “诗情”,说出“画意”。为此我设计了两个问题:1.《说“屏”》这篇课文,表达出作者对屏喜爱之情的句子有哪些? 生1:作者把“屏”看做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名词,表露了作者对屏风的情有独钟。

生2:作者深受古诗词和古画的感染和影响,作者从小就对屏风产生了喜爱和向往之情。

生3:作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中,对屏风的认识更深,也就“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师:通过同学们的回答,可见作者对屏风的感情逐渐加深,并且添加了理性的成分。我们的先人擅长把屏风的功用和美感结合起来,通过屏风这件物品来表达自己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的。本文是一篇文学性极强的小品文。这种文学性尤其是表现在哪里?小组合作探究仔细体会引用古诗的作用。

这是给同学们提出的第二个问题。

生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出自唐诗人杜牧《秋夕》诗。全诗如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是一首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生活图景的诗。整首诗描绘出寂静凄清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痛苦。

生2:“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游园”一出。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锦屏人”指闺中女郎。“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忒”“太”的意思。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

生3:“抱膝看屏山”

出于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

生4:多处引用古诗词,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这和本文的说明对象──屏风──这种中国传统器具是相称的。

师:刚才同学们,不光从课文中找出诗句,还知道了出处,并且知道诗词表达的情感。这是一种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很好。通过学习,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诗词名句,信手拈来,浑然天成。一开头句营造了一种充满诗意的气氛,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也表达了作者对屏风的喜爱之情。第二处“锦屏人忒看这韶光贱”,引出屏的分类,妥帖自然。第三处,“抱膝看屏山”,曲终送雅,妙不可言,诗意盎然,韵味无穷。

师:你还能从课外搜集一些描写“屏”的诗句吗?(拓展延伸)。查找积累与屏风有关的诗句。

生5:南朝 《闺怨篇》“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生6:李商隐 《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生7:柳 永 《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生8:李 贺 《洛妹真珠》“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 生9:《屏风》“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乌啼楚女眠。

生10:温庭筠《更漏子》:“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生11:秦观:“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拓展环节,学生情趣盎然,讨论热烈,大大丰富了课堂内容,课堂上洋溢着浓郁的文学气息。三.以文化为“标高”,悟出一个“理”字

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说明文,大半是近似散文。《说“屏”》便可以定位为文化散文。小小的屏风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一个载体,一个符号。透过它可以洞察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透过它可以诠释中华民族的审美理想。而屏作为一种文化,一种在古代家家都司空见惯的精美的器具,而今安在哉?作为一个研究中华文化的泰斗——陈从周先生看到自己钟爱的“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他有作何感想呢?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呢?

生1:他一定感到痛心。从第四段可以看出,“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仅仅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说明屏在当今现实中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作者写这篇文章是有感而发的,自然引出下文作者的写作缘由和期待之情。

师:作者的忧虑我想还不仅仅表现在这一点,还通过哪些内容进行了暗示? 提示:作者引用的诗词在情感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2:都是表达一种凄婉的,哀怨的,痛苦的,孤独的,感伤的情感。师:通过这些诗句表达他怎样的情感?

提示:联系作者的生平。满腹经纶,无人领会;刚直不阿,备受摧残;愚氓灭美,令人痛心。为挽救传统文化奔走相告。

生3:他想诉说自己的心愿,无奈,痛心,愚氓灭美的悲剧时时在我们的周围发生,前看看新闻就看到内蒙古一个建筑公司毁掉古长城进行开发的令人痛心的事。

师:这位同学能联系现实谈到传统文化的保护,这是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这也是当代中学生最可宝贵的精神。陈从周先生是一个有责任感,仗义执言的人。有一次一位地方行政官员竭力主张将徐家汇的一幢历史悠久的建筑拆除以保证地铁工程的顺利实施,陈老先生认为开了这样的先例会对以后的古建筑保护造成极大的威胁,因而是不理智的。这位倔强的官老爷也许听惯了漂亮话,显然没把它放在心上。这种没有教养的举止让陈从周难以忍受,他拍案而起,准备将这位地方官数落一番。但是不幸发生了,与会者注意到陈呼吸困难,面色蜡黄,神色黯然,摇摇欲坠,老人中风了!陈老的晚年时凄凉的。事实上,陈老关切的何止是小小的屏风呢?是否也有一些如屏风一样,曾牵动过古人丝丝情怀,但已经在今天这个主流生活中逐渐退却的物品呢?

学生自由回答:可以写扇、丝绸、铜镜、绣、瓷、墨、砚、陶、皮影„„ 师:一种文化的消失比一种物种的消失更令人痛心、揪心。物种的消失只是自然界的优胜劣汰,物竞天择;而文化的消失,却把一个民族代代相因的精神的链条断裂,甚至造成一个种族的消亡。或许正是基于这一点,陈从周先生才有《说“屏”》问世。

结语:“名园不可失周公,处处池塘哭此翁。多少灵峰痛米老,无人再拜玉玲珑。” 这是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在陈从周先生去世后不久写作的悼亡诗《哭从周兄》。据说,由于这首诗是如此煽情,以至于当陈在国外未能参加葬礼的学生们读到此诗时竟禁不住失声痛哭起来。晚年的陈从周谈佛、游园、听曲,一身简朴的、不变的灰黑色中山装,是人们对他最鲜明的印象。老年中风,给他的身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灾难性打击。在最后的岁月里仍然试图挣扎着移动他那双苍白、瘦削的手来写作关于他所热爱的诗词、昆曲、园林和亲友,这种美好的愿望终于在2000年3月16日凌晨划上了令人悲痛的句号。追溯其80多年的人生生涯,就可以了解到一位中国传统文人可爱的执著,他的爱与恨。在我们这一辈人眼中,陈先生所代表的传统文人的价值观念可能过于拘泥,但他们为中国文化的传承所作出的贡献将永载史册,他将与他所热爱的艺术一样与中国人民同在!最后四个问题的设计,紧紧扣住文化因子去引导学生探究。这里既有现实的因子,也有历史的因子,既有个人的因子,也有民族的因子。在结语时,老师的慷慨陈词,眼睛贮满情思,也深深地打动了学生,一些学生甚至眼睛都湿润了。说明文教学教得能够感动学生,教学便成功了。

说明文该如何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只是笔者一孔之见。但不管怎样,要依托文本,吃透文本,品味文本中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接受语言文字的熏陶;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发掘文字背后隐藏着的文学因子,上出点诗味来,上出点感情来;对说明文要进行重新定位,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纷繁的现象中理出文化的脉络,站在文化的角度教说明文。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对中学32篇说明文进行再梳理、再界定(初中26篇,包括《山市》《核舟记》;高中6篇),我们会发现一半以上的说明文具有很强的文学、文化因素。教师应该挖掘文本的文学因子和文化背景,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说明文的过程中,知、情、意、理诸方面得到和谐地发展。

第二篇:李先明“文学与政治”发表会

“文学与政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经验与理论”国际学术

研讨会综述

李先国

开幕式

2011年10月15日,由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主办,苏州大学文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协办的“文学与政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经验与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绍兴文理学院举行,来自日本、美国,以及中国社科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南大学等研究机构与高校的6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了会议。苏州大学刘锋杰教授主持了开幕式。绍兴文理学院副校长王建力教授在欢迎辞中介绍,绍兴具有2500多年的历史,现代的绍兴是中国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因此,今天的绍兴是一个古老与现代并存,宽度与深度并重的城市,绍兴文理学院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发展前景良好的充满活力的地方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作为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学科,举办文艺理论会议可以促使该学科加快发展。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朱国华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与政治的联系日益紧密,文学对政治具有强烈的反作用。77岁的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浙江大学王元骧教授首先指出“文艺与政治是一个永恒的问题”,随后又强调文艺不应该为政治服务、成为政治的附庸,文艺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的自由”,推动社会的发展。王元骧教授精辟的见解为整个会场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气氛。在随后的大会主题发言和小组讨论中,专家们围绕“文学与政治的基本理论关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的基本经验”、“中国学界对西方文论的政治化观照”、“从政治角度重释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等话题进行了深度交流与探讨。大会主题发言

大会主题发言的第一场由浙江大学张节末先生主持,安徽大学吴家荣先生点评。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陈飞龙研究员

从马克思主义与文化创新角度来谈这个问题。他认为创新能力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标志,创新是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由之路,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极需坚持马克思主义,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抓紧培养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人才。

而后河北师范大学姜文振教授与日本国德岛大学邵迎建教授从个案入手阐述了自己关于文学与政治的见解。

1937年日军攻打上海,文化名人与进步青年纷纷出走,追随国民政府走向武汉、桂林、重庆;亦有人走向延安,走向香港。上海的话剧舞台上,主角们也频频出走,奔向远方。然而,绝大多数的人没有走,走不了,甚至有人逆向而来,如王文显、杨绛、张爱玲。

日本国立德岛大学邵迎建教授

讨论了抗战时期话剧舞台上的两类戏,一类是从上海“出走”的作家的文本,一类是“滞留”上海的文本。无论对作者还是文本,都有固定的衡量标准,该标准是二元的,对立的,其文学传统及在政治上的意义都是不同的。

西南大学代迅教授

从中西美学的异同点来看这个问题。认为中西美学尽管存在巨大差异,但并非泾渭分明,而是呈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复杂状况。西方社会始终有着强大的宗教传统,中国社会的宗教观念却历来淡漠。西方思想传统以追求知识本身为目的,中国思想传统则以知行合一和经世致用为旨归。这些因素的作用给中西美学以深刻影响,和西方美学相同的是,中国美学以关注艺术的社会功利性始,和西方美学相异的是,中国美学以艺术的审美伦理化终。

大会主题发言的第二场由来自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冯毓云先生主持,上海师范大学杨文虎教授点评。先后发言的有深圳大学庄锡华的《激进主义思潮与政治化文论》、上海师范大学陈伟的《中国审美现代性的特殊性》、中国社科院吴子林博士的《文学与政治的双重迷失》,以及绍兴文理学院徐扬尚教授的从比较角度作的《毛泽东的“两结合说”与“西方文论中国化”》。深圳大学庄锡华教授

认为激进主义者思维方式趋向于极端,与传统文化讲节制、不逾矩的一派的观点极相牴牾。激进主义虽与儒家温柔敦厚的文化主旨相矛盾,但在中国的历史上绵延不绝。在战争**的年代,中国知识人的普世情怀往往成为培养激进主义的土壤,现当代文艺理论的建设者便是在激进主义的时代氛围中从事自己的学术活动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吴子林博士

认为:“文革”时期的文学理论是在“两结合”基础上形成的,“样板戏”是“文革”时期文艺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的畸形产物,国家凭借其示范机制培养政治信念以实现政治认同;作为“样板戏”创作方法和创作原则的理论总结,“根本任务”、“主题先行”和“三突出”等负载了极左的政治理念,使文艺成了“形式的意识形态”而丧失自身的力量与尊严。

绍兴文理学院徐扬尚教授

比较毛泽东与高尔基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之说,认为毛泽东移植高尔基“两结合说”,解构其二元体系结构而纳入中国文论传统的三元谱系结构,体现其潜意识的“西方文论中国化”意愿。

各位的发言都得到了点评人的肯定。学科处处长魏小琳教授参与了开幕式并聆听了大会主题发言。

下午,各位代表分别在图书馆报告厅会议室和铁成科教馆一楼会议室分组交流讨论。

第一小组发言

大会分组发言的第一小组的上半场由河北师范大学郭宝亮先生主持,武汉大学冯黎明先生点评。

南通大学杨菊博士

以1920年代革命文学论争过程中革命文学家与鲁迅、茅盾等论争的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这一时期文学政治化的形成及其策略。

上海交通大学施立峻教授 认为,近年来,学术界对文学自律/他律、启蒙/审美现代性等问题的学术史考察一方面显示了文学审美特性的悖论与现实语境意义,另一方面也打开了文学与政治关系的理论思考空间。他的发言在现代语境中探讨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通过审美交往与对话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从而摆脱文学自律/他律的二元结构束缚,在现代公共空间的意义上确立文学与政治交往对话的意义与价值。

新疆大学刘志友教授

认为文艺与政治关系属于政治领袖话语。他之所以这样看这个问题,是鉴于一个事实:文艺与政治关系最偏激的话语形式“文艺从属于政治”并进一步发展为“文艺为政治服务”,其源盖出于后来拥有无上权威的政治领袖毛泽东,真正敢于反对或能够否弃这样圣旨式话语的是邓小平,1980年1月,邓明确地说出了“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

云南曲靖师范学院范永康博士

认为1960年代以来的西方文论大规模地政治化了,成为“文化政治”的一部分。中国学界对这种政治文论进行了批判,一是担心文学或文论再次沦为政治的工具。二是指责政治文论对文学性的排斥。三是指明西方政治文论对中国本土问题的遮蔽。除了对当代西方政治文论进行反思和批判以外,中国学者还初步提出了以下几种超越方案:童庆炳设想的“文化诗学”、赵宪章的“通过形式阐发意义”、胡亚敏的“文化—形式批评”设想、吴炫和曹文轩的“文学性的文化批评”。这些超越方案主要谈的是文学的“文学性”与文学的“文化性”如何融通的问题,而对最关键的“文学性”与“政治性”的兼容问题探讨得并不充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绍兴文理学院朱媛博士

认为鲍德里亚从符号学的角度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的批判理论。他以符号学改造了马克思的生产理论,以符号价值的论述代替了马克思商品理论中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突显了马克思理论中意识形态批判的重要意义,有力地驳斥了庸俗的唯经济论的马克思阐释者们,在马克思理论的基础上,以马克思批判论为中心,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理论。

大会分组发言的第一小组的下半场由新疆大学刘志友先生主持,西南大学代迅先生点评。哈尔滨师范大学冯毓云教授

认为,在后意识形态环境下重提“文学与政治”的话题,虽然与学术界的政治冷漠、消费文化遮蔽政治维度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政治”在当代的表现形态已发生了新的变化,它已以“微观政治”的形态深深嵌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形成一股潜在的潮流,以新的政治手段发挥着微妙的功能。

合肥师范学院赵学存

认为:将文学对政治的关系界定为“想象”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古代将这一关系定位为“载道”,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它被定位为“从属”。“载道”说与“从属”论都是因为时代的某些特殊原因而产生的文学与政治关系的偏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种社会事业部门的完善以及文艺学自身的发展,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将逐渐恢复本来面目。

忻州师范学院刘淮南教授

认为:白居易的文学观念中由于渗入了很多的政治功利,因而与人们对文学的期望存在较大的距离。假如将之作为指导创作的理论,无疑不利于文学的发展。而他的《长恨歌》、《琵琶行》等文学价值很高的篇目恰恰是与其文学观念相背离的。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李自雄博士

认为,根基于中国政治伦理意义上的形而上学传统的意图伦理是一种一以贯之的精神范型,反映在中国的现代文学本质观念中,也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把文学视为政治伦理意义上的“载道”的工具,由此主导、形成了中国的文学本质观念与西方的不同。

嘉兴学院李瑞明教授

分析了“诗史”观念的政治向度。“诗史”观念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士的文学”的脉络系谱,其精神所向是士的身份与志业的自觉。汉儒解《诗》彰显了《诗经》“变风变雅”诗人的典范性意义,诗人要有承担挽救社会秩序的责任,并积极以诗歌创作忧国忧民、参与现实、参与政治。杜甫的“诗史”精神正是这一精神传统的发扬广大与创造性发展,对后世有积极影响,这种影响以白居易、钱谦益、陈衍三人为代表。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何金梅副教授 认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当代文学里的母亲形象的塑造经历了三个比较明显的演变阶段,第一阶段的母亲形象往往是政治理想的寄托,女性特征不明显;第二阶段的母亲形象开始向女性身份回归,母性开始被描绘为一种女性的力量;第三个阶段的母亲形象丰富多样,在传统母亲形象依旧被歌颂的同时,还出现了世俗母亲、无爱之母、精神之母等具有解构性质的母亲形象。母亲形象的演变过程反映了新中国性别文化从单一到多元、从无性别意识到性别意识彰显的过程。

南京晓庄学院徐敏博士

结合学界反应对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所反映出来的其学术方法未能一贯到底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认为洪子诚倾向于从时代的情绪、作家意识取径观察文学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无论是学术立场、文学立场,乃至伦理立场、政治立场都需要与人以及人的“信仰”结合在一起。

闽江学院肖翠云博士

认为新时期文学批评去政治化策略之一就是从“语言转向”来探索文学的形式美学,逐渐摆脱“文革”时期的政治功利和新时期初的社会功利,突破以工具论语言观为基础的语言分析,走向以本体论语言观为基础的语言审美批评,完成了从文学的政治性向文学的语言性的根本转变。

复旦大学张旭曙博士

中国现代美学是中国启蒙现代性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现代美学系统的主干与核心是科学理性精神。美学领域里探讨、弘扬科学精神是中国当前现实迫切需要科学精神的折射。

绍兴文理学院刘毅青教授

认为在香港殖民文化统治下,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能够让殖民地的人民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文化身份,实现民族觉醒,并能够对后殖民的消费主义进行反省。如同叶维廉的观点,在后殖民语境中,中国传统文化由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作为启蒙批判的对象,成为文化启蒙的主体,参与构建后殖民语境下的主体意识。

此外,武汉大学冯黎明教授探讨了艺术自律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问题,安徽农业大学方国武教授探讨了政治批评的文学性价值建构,上海交通大学张蕴艳博士探讨了公民社会与公民写作问题。

同时,在文科楼,美国诗人Jennifer Boyden女士与河洲文学社成员等诗歌爱好者进行了长达三小时的互动交流。第二小组发言

大会分组发言的第二小组的上半场由上海政法学院祁志祥先生主持,福建师范大学王珂先生点评。

浙江大学张节末教授

认为中国国民性话语的谱系背后隐藏着西方殖民主义话语霸权,而启蒙精英们对此一话语霸权缺乏基本的反思意识。启蒙话语将阿Q形象与农民身份捆绑的话语策略非但没有得到中国农民的认同,相反却意外地成为对中国近代革命主力军的诋毁与污蔑。因此,作为一个文学形象,阿Q固然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却不免是一个失败了的中华民族主义形象,无法在中国革命和现代化的真实历史中提供积极的民族认同。温州大学颜翔林教授

认为“可信”与“可爱”为王国维而立之年关涉于形而上学的困惑,这一困惑内在地构成了王国维的美学范畴,蕴涵着值得探究的思想意义。在后现代以消费活动为中心的历史语境,无论是生活世界、艺术世界还是理论领域,对于可信与可爱的求证都是哲学、伦理学和美学值得关切的问题或命题。

合肥学院许徐

认为:阿英为实现革命文学“力之美”的美学追求,确立了“意识形态定性+感觉情绪鉴赏”的“二元结构”批评模型。这一模型隐含着他在文类学意义上对形式的三重认知,即:形式的对应性、形式的阶级性和形式的成长性。

安徽师范大学江守义教授

在发言中认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文艺批评的基础上,形成了批评的“美学标准”和“历史标准”,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主要继承发展了“历史标准”方面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演变成文艺政策。文艺政策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文艺批评之间有联系,但在出发点、批评对象、侧重点和批评效果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苏州大学侯敏教授

认为一部百年中国史,是中国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的历史。古老的中华帝国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陷入了政治和文化秩序的危机。如何通过政治与文化的变革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成为转型时期的时代课题。现代新儒家主要从捍卫儒家思想和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宣扬儒学的复兴和发展,他们走的是一条“返本开新”之路。

广东五邑大学凤群教授

注意到晚年的巴金以写散文为主,当时杨朔、刘白羽、秦牧三大散文家的作品因为与政治走得太近受到诟病,此时巴金的《随想录》却表现出对现实政治的极大热忱。但巴金与三大散文家有本质的不同:第一次让当代散文闪烁政治批判的锋芒,复活了五四知识分子丢失已久的灵魂,对被政治扭曲的“自我”的无情地批判。

大会分组发言的第二小组的下半场由苏州大学侯敏先生主持,温州大学颜翔林先生点评。

苏州大学刘锋杰教授

在发言中集中描述1990年代末以来的文学再政治化的基本类型及其生成策略,展现“为文艺再正名”的理论面貌与基本内涵。第一种类型由陶东风、赖大仁、李建军等一批中青年学者所构成。第二种类型以陆贵山、王元骧等人为代表。“重建文学的政治维度”的策略一是里应外合,一者从反本质主义出发,另一者从本质主义出发,合力解构审美论。二是寻找政治的合法性成为迫压文学表现政治的基本手段。这对于一些论者来说,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就是无意识的流露。三是从文学所处身的外在环境的角度看文学。刘锋杰教授认为,从“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可以推导出“文学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接着再推导就出现了“文学的性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不能简单地说文学只拥有审美本质,因为文学的性质既然与社会关系总和相关联,那么,文学的性质就是多重的、系统的而非单一的、排他的。从“人对社会关系总和的选择”可以推导出“文学是对社会关系总和的选择”,接着再推导就出现了“文学的性质是对社会关系总和的选择”。因此,关于文学性质的定位,其实应当由这两个原理来支撑,既考察它对社会关系总和的表现,也考察它对社会关系总和的选择,并且正是选择创造了文学的特有性质,使文学成为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有事物,成为“文学个体”(区别于伦理个体、宗教个体等),并进而成为“文学主体”(区别于伦理主体、宗教主体等)。

安徽大学吴家荣教授

认为鲁迅对“左”倾文艺思想的批判以30年代初为界,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鲁迅重在对创造社、太阳社一些同志极左思潮的匡正。后一阶段鲁迅对极左文艺思潮的斗争,除了在“左联”早期纠正“唯物辩证”创作方法的偏颇外,主要是对后期左联宗派主义,关门主义的批判以及对托派的斗争。

上海政法学院祁志祥教授

对蔡元培进行了形象解读。身处急遽变化的中国近现代转型时期,蔡元培一身兼具多重社会角色。他不仅是出色的社会活动家,而且是现代知识分子和杰出的学者。作为社会活动家,他扮演的是民主革命家、现代教育家的角色;作为现代知识分子和学者,他以启蒙思想家、美学美育家著名于世。

福建师范大学王珂教授

认为改革开放30年,政治思潮及政治生态影响了新诗诗潮及新诗生态,新诗一直承担着介入中国社会生活的政治责任,政治性是30年新诗的重要特征。

牡丹江师范学院尹传兰博士

认为:20世纪60年代初文艺界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对“大跃进”的激进文艺路线实施退却的“调整”政策。新桥会议、广州会议、大连会议三次文化调整会议使政治对文学的重压在某种程度上开始松动。通过译介外国文论、反“题材决定论”、反对文学与政治的简单依附和从属,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文学的“特质”,避免了政治对文学的过度干涉,肯定了创作者的主体性。

浙江传媒学院赵思运教授

认为延安整风成为延安时期乃至20世纪中国历史非常重要的分水岭,此前此后的鲁迅艺术学院的精神风貌迥然不同。由于20世纪30年代的延安社会是典型的现代兵法社会兼战时军事共产主义模态,鲁迅艺术学院等院校的性质是政治规约高于文化传承,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具有独立精神的学术人才,而是培养更好地服务于战争的工具,审美观念崇尚朴素、自然,不事雕琢。

浙江万里学院周兴华教授

认为1959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青春之歌》大讨论可谓文学批评上的奇观。参与者持有相同的理念、采用相同的评论语式,但面对同一部作品却产生了观点上的强烈冲突。冲突的根由表面上看是双方对文学有不同的理解,但参与者悬殊的身份地位又使这种观点冲突变得不再单纯。批评活动折射出了工人与知识分子在那个特定年代的地位、心态与相互关系,从中既可以看到特定年代政治与文学间的特殊关系,也可以看到超越于批评本身的心理内涵,对现实颇具启示意义。

南京晓庄学院赵国乾教授

认为,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语境中,文学同“审美”以及“意识形态”的关系是理解文学本体问题的关键。探讨文学同“意识形态”以及“审美”的关系,其最基本的理论参照应为马克思文艺意识形态学说。在当前的文学理论建设中,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文艺意识形态学说对于我们理解文学同审美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大会提交的论文还有:

温州大学马大康教授

对文学理论的重新政治化持审慎态度。在提交的论文中,他认为自己并非反对文学理论的文化政治转向,相反地以为这个转向很有意义,只不过强调这一转向要慎重,它需要一个前提:即独立的立场和自己的脑袋。

扬州市邗江区宣传部高磊博士

认为《讲话》是毛泽东为强调适应“全新中国”的政治构想所推出的“全新文学”的构想。作为一个政治性的文本,《讲话》的最终指向是通过创造“全新文学”培养“全新的人”来建立“全新中国”,它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的乌托邦意识。

上海理工大学薛雯教授

在提交的论文中梳理了“文学主体论”论争中对于文学与政治关系的不同认识,认为“文学主体论”进一步扩大了文学与政治相区别的层级,即文学具有充分的主体性,使得文学能够并应该独立于政治之外,形成了对于政治的新的超越关系。

徐州师范大学李金梅博士

提交的论文通过详细分析张艺谋电影,力求从客观的角度探讨张艺谋电影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前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疏离、中期的靠拢以及后期的颂扬;并进一步深入分析影响张艺谋电影意识形态变化的社会文化及其心理原因。闭幕式

15日下午5:30,在绍兴文理学院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举行了本次会议的闭幕式,由绍兴文理学院的刘毅青教授担任主持。来自武汉大学的冯黎明教授、来自福建师范大学的王珂教授分别代表小组作交流汇报。

经历了文学是否工具的论争、文学主体性的论争、文学“向内转”的论争与文学语言批评与文体研究的提出及实践四个阶段的发展后,1980年代的文论界形成了以审美、形式、语言、向内转、纯文学、非功利、文学自身等构成的主导话语体系,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不再受到追捧与热议,文学去政治化成为主导话语。从1980年代末起到今天,随着外在文化语境的转变,文学去政治化的主导话语逐渐被文学再政治化的主导话语所取代,其间又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1980年代末到1990年初的第一阶段主要由反对去政治化的单一声音构成,1990年代中到1990年代末的第二阶段主要由引进西方的文化理论及反思去政治化的声音构成;2000年初到今天的第三阶段主要由如何重建文学政治维度构成。比较来看,去政治化是对文学审美性质的全面肯定,而再政治化也就显然是对这种审美性的反思甚或反拨。在再政治化的整体思路的支持下,文学与政治关系研究跃上了新台阶,也产生了新成果。

南京大学汪正龙教授在闭幕式最后总结陈词中指出,本次会议研讨会内容丰富,各位代表交换了不同意见,共同探讨了许多学术问题,也激发了更多的对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的重新思考。

第三篇:文学文化常识

文学文化常识 江苏

邱升

整理

一、文学文化常识。

1、《鼎湖山听泉》作者是谢大光,当代散文家。

2、《林中小溪》选自《林中水滴》,作者普里什文,苏联作家。

3、《飞江滴翠记黄山》是一篇解说词,是为电视旅游风光片《话说长江》中黄山部分而写的。作者柯蓝,当代散文家、小说家。

4、《画山绣水》作者杨朔,现代散文家,原名杨毓晋,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北黑线》和中篇小说《三千里江山》等。

5、《山泉水暖》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是碧野,当代作家。

6、《看云识天气》体裁是说明文,作者朱泳焱,著名语文特级教师。

7、《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说明文。

8、《塞下六首(其一)》(五月天山雪)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因其诗风轻灵、飘逸,被后人称为“诗仙”。

9、《凉州词》作者是王之涣,唐代诗人,字季淩。其诗善写边塞风光,意境雄浑。“凉州词”是唐代乐府《凉州歌》的歌词,属乐府歌,多以边塞生活为题材。

10、卢纶,唐代诗人,字允言,“大历十才子”之一,诗风雄壮,多为送别酬酢、军旅生活。《塞下曲》(月黑雁飞高)是他代表作品。

11、《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作者是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文学八大家之一”。

12、《故乡》体裁是短篇小说,选自《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3、《我的叔叔于勒》是短篇小说,作者莫泊桑,法国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长篇小说《俊友》等。

14、《在烈日和暴雨下》节选自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等,剧本《茶馆》、《龙须沟》等。

15、《多收了三五斗》是一篇短篇小说,作者叶圣陶,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原名叶绍钧。主要作品有童话集《稻草人》,短篇小说集《隔膜》,散文集《脚步集》,长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等。

16、《关雎》、《蒹葭》都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五百多年间产生的诗歌作品305篇,又称“诗三百”。《诗经》按体制分为风、雅、颂三类,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17、《成功》选自《流行哲理小品•中国卷》,作者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士、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

18、《创造学思想录》作者是罗吉尔•冯•奥赫,美国思维科学学者。

19、《学问和智慧》选自《理趣小品》,作者罗家伦,现代学者、教育家、思想家。20、《论美》选自《培根论人生》,作者弗兰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英国唯物主义和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

2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一书是孟子以其弟子万章等著,是儒家经典之一。

22、散文《白鹭》,作者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号尚武,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文学有、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等。主要作品有诗集《女神》、话剧《屈原》等。

23、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现代著名作家,《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是他为当代女作家茹志鹃的短篇小说《百合花》所作的文学评论。

24、《宁静而深沉的意境》是当代诗人曾卓为鲁藜的现代诗《一个深夜的记忆》所作的诗歌评论。鲁藜,现代诗人。

25、《乡愁》选自《白玉苦瓜》,作者是台湾著名教授诗人余光中。

26、《陈涉世家》选自《史记•陈涉世家》,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书,全书共130篇,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和茂密3000年间的历史。

27、《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大诗人。

28、《与朱元思书》是一篇骈文,选自《六朝文絜译注》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骈文,是一种文体,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声律、藻饰。

29、《捕蛇者说》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时写的,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文学八大家”之一,著有《柳河东集》。30、《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初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著有《范文正公集》。

31、《醉翁亭记》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文学八大家”之一。

32、《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是李煜降宋后囚居汴京时作。李煜,五代时南唐国主,字重光,世称李后主。相见欢,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鸟夜啼”。

33、《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作者为晏殊,字同叔,北宋词人,著有《珠玉词》。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34、《绿》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温州的踪迹》,作者朱自清,字佩弦,现代作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35、《囚绿记》选自陆蠡的散文集《囚绿记》。陆蠡,原名圣泉,现代散文家、翻译家。

36、《一双手》原是报告文学《乌马的传说》中的一个部分,后经作者精心修改成为一篇精美散文。作者姜孟子,当代作家。

37、《龟虽寿》是曹操所作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四章。曹操,即魏武帝,字孟德,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3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时,为送别同僚武判官而作。岑参,唐代诗人,著有《岑嘉州诗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世博会专题

亚运会专题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相关资料

第四篇:学生会工作总结----李山虎

艺体系学生会工作总结

————主席团 李山虎

至此,2010——2011学年上学期已近尾声,学生会工作也已暂停,同学们全面转入复习;此时此刻,作为艺体系学生会主席,大局客观的回顾学期内学生会所开展工作,明辨得失,总结经验教训,使以后的工作少走弯路,迫切而必要。

可以说,在这学期期间,学生会上下一心,在主管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大量扎实有效、极具建设性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总结如下:

第一、完善各项制度,从体制入手,打下坚实基础。开学伊始,在杨老师的指导、关心下,我们本届学生会针对以往届学生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客观分析研究后,根据各部门具体工作职责,制定了各种工作细则,从而在制度上确保了工作的向心性、组织性,保证了学生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以大局观为主导,做好日常工作。学生会的日常工作(下放活动、自主性活动、四查工作)中,以四查工作最为和广大同学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四查为:查课、查卫生、查寝、查早操,在事关学生利益面前,我学生会检查人员都能以大局为重,公平、客观的去执行同学们所赋予的权利。除此之外,我们学生会利用同学们的课余时间,开展了“新科学院2010冬季越野赛”等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为院整体学生工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第三、积极发挥学生会职能,搞好与基层同学的鱼水关系,切实服务于广大同学。在每次开会时,我都会提及这个话题,我要求我们学生会每个学生干部都要有一定的学生基础,这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前提,没有基础,人心不稳,办事没有说服力,工作自然得不到广大同学的肯定,那么做再多工作也会失去意义。第四、坚持自身学习,与时俱进,提高广大学生干部素质修养。学生干部的自身精神素质可以说决定着学生工作的成败,一个好的工作态度,能事半功倍,即使工作方法有不完善,那么结果也往往不会很差,对此我们深信不疑。在开展好日常工作的同时,不断深入探讨、学习各种先进理论,武装头脑。反思:路一直在探索着,学生会是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对于遇到的各种问题,我们也不能回避,视而不见;比如还存在一些学生干部对自身定位不准,素质修养有待提高,办事积极性不强,总是趋于被动等等,对此我们在前进中不断完善各种机制,比如对于学生干部的任职,我们丢去以往死板的教条,实行能者上、庸者让、差着下等机动灵活的干部任用办法,争取一举解决这个困惑发展的大问题。

总之,为广大同学们服务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工作重心、目的,一切工作皆围绕此开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艺体系学生会 主席:李山虎

2010年12月21日

第五篇:2017年先进个人材料李虎成

李虎成,男,汉族,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现为乌审旗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中学物理教研员。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工作16年以来,曾先后获得市级教学能手、市级实验教学先进个人、市级优秀班主任、旗级优秀党员、旗级教学能手、旗级优秀班主任、旗级骨干教师、国家级学生竞赛指导奖、市级优秀科技制作辅导员等荣誉称号。撰写的论文多次被评为国家级、省级、旗级佳奖,其中2011年撰写的论文《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现代教育技术成果一等奖;2014年7月撰写的论文《设计趣味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荣获国家二级,山西省一级优秀论文一等奖,并发表在《新课程》杂志中;2016年12月撰写的论文《运用计算机媒体网络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荣获国家级优秀论文一等奖,并发表在《中华少年》杂志中。本人时刻以人民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真诚的工作热情,十足的工作干劲投身教育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中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新时期优秀教师的风采。

下载文字的 文学的 文化的李先虎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字的 文学的 文化的李先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李虎述职报告书[五篇]

    李虎述职报告 本年度本人任四河学习小学部教导主任,并担任三(1)班数学教学。教导处的工作任务很多,事情琐碎繁杂,但我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恪尽职守,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

    李争虎专业技术总结

    个人专业技术 工 作 总 结 总结人:李争虎 工作单位:国网柏乡县供电公司 2017年03月20日 目录 1. 基本情况…………………………………………………………………………………......

    党性分析材料 李先

    党性分析材料 迁西二中 李 先 本人1974年出生,于1998年8月参加工作,2006年5月入党,其间先后在金厂峪镇中、韩庄中学教过书,如今在迁西县第二中学教学。正值迁西县教育改革,建党89......

    李峰先创业

    [创业就业]山高我为峰:一名医学生的创业梦 李峰先,我校2005级临本8班学生,现广西南宁讯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经理,这名身为优秀的医学生却心怀IT梦想的年轻创业者在短短时间内开辟了......

    先唐文学模拟试卷

    先唐文学模拟试卷A 一填空(每题1分,共20分) 1.有关女娲的神话应产生于____社会。 2.《诗经》中的“风”包括了周南、召南、邶风、等____国风。 3.“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是《邶......

    李虎自主识字教案2012.03

    一年级“自主识字”课教学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校小学部 李虎 教材说明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低年级“自主识字同步读写”实 验研究》实验教材,海天......

    开学第一课(李虎亲)[五篇材料]

    《开学第一课》一、自我介绍:姓名、毕业学校、学历、工作、性格特点,课上是老师,课下是朋友、家长。 二、联系生活实际,自然地引入化学知识 提问:你们早餐煮的青菜,到了中午时会怎......

    (汇总)大学语文文学文化常识

    2010《大学语文》期末考试文化知识总汇 1. 《易经》,据说是由伏羲的言论加以总结与修改概括而来的,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从本质上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