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生化学作业评价总结
初中生化学作业评价总结
衡水市桃城区邓庄中学 赵晓红
在2014年11月17日课题组会议上,石校长结合我校学生作业评价的现状、初中生作业评价问卷(教师卷、学生卷)调查分析报告,在征求课题组成员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确立了旨在增进师生情感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等级--评语、评价主体多元化的作业评价方式。首先在课题组范围内开展实施,要求课题组成员根据自己所任学科特点、作业特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恰当的作业评价方式,同时在作业评价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探究新的有效的作业评价方式,最大限度的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最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现将两个月来我在九一班实施化学作业有效评价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措施
1、首次采用新的作业评价方式时,我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了全批全改,采用“优”、“良”、“中”、“差”四个评价等级、评语主要以激励性语言为主,如:“你的作业很认真、继续努力”、“你有了很大进步、继续努力”、“你是一个很聪明、富有创造性的学生”、“继续努力、你定会实现自己的目标”“天才源于勤奋,相信经过不懈的努力,你定会有很大进步”等,结果作业发下去以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几个平时不爱学习、不喜欢写作业、上课从不提问的学生,也居然拿着作业去找我请教问题了。此后的一段时间内,他们的作业情况渐渐有了好转,作业比以前认真了、也能按时完成作业了。
2、评价目标多元化
当然,仅仅盲目使用单一的激励性语言评价学生的作业,并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为使作业的评价更有针对性,我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化学作业进行评价:第一、关注学生作业的正确率。第二、关注学生们的实际水平。第三、关注学生做作业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第四、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例:对于学生由于粗心出错,作业正确率低时,我在评价其作业时会首先要肯定其长处,增强其自信,然后再对其提出殷励希望,使其改正缺点。如:“你的字很漂亮、作业很整洁、若能提高正确率、那就完美了!”、“你的思路很正确、要是再认真写、那就更好了!”“要认真审题、提炼相关信息、任何细节都不要大意”等。这样,一方面不打击其自信,另一方面纠正其不良倾向,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当学生的作业完成的很好,远远超过其实际水平时,我会这样评价其作业:“每次作业都是你学习成果的展示,老师都会以欣赏的眼光去对待的!”、“只有真正独立完成作业,才能真正巩固知识点、才会真正有收获!”,对于学习不积极、作业草草应付的学生,评价其作业时,我的评语是:“态度决定成败,希望你能端正学习态度、勇敢承担起学习的责任,相信风雨过后必是彩虹!”、“学习的态度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希望你能积极进取、不断探索,相信经过不懈的努力,你定会有美好的未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基础,我往往会利用恰当的作业评语指出其不足,帮助其改正不良习惯。如: “你很聪明,思路清晰、解题方法灵活,如果字再写得漂亮一点,就更好了!”、“你思维灵活、解题方法巧妙,如果再配有规范的解题格式,就更完美了!”、“望你能养成站在知识点的高度思考问题的习惯”、“请注意归纳同类问题,形成解决一类问题方法”等,通过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
3、利用作业评语进行方法指导
在实施过程中,我发现一部分学生没有反思错误的习惯,只是被动的等待老师讲评作业。为此,我利用一些导向性的作业评语,指引学生积极反思、及时巩固、消化新知识,如: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分析和判断等方面的错误时,我会在作业评价中,作适当的标注后,再插入适当的提示语,如:“请仔细分析反应物是否过量呢?”、“想一想,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了呢?”、“实际参加反应的粒子是什么呢?”等,这些亲切而自然的评语,实际上是让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自己去思考、改正。根据指导,学生不仅找到了错在哪里,而且知道为什么错、怎么改正。同时,我还利用欣赏式的作业评语,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要敢于标新立异,培养其创新能力。如利用评语 “聪明的你,是否还能想到其它更好的解题方法呢?”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
4、评价主体多元化
为更好的促使学生反思学习过程、系统深化课堂知识,同时减轻自己批改作业的负担,在实施过程中我还采取了学生互批、自批的作业评价方式。(1)学生互批 对于难度较小、基础简单、容量较大、批改耗时、内容繁琐的化学作业适合采用互批的方式。我的做法是:首先给出正确的参考答案,然后同桌之间交换批改,互相指出对方的问题,这样能让作业中的错误更加具体明确、容易纠正。同时,学生之间互批作业,会促使每一位同学以自己的理解去审视其他同学的作业,分析出错的原因,并情不自禁地与自己的作业对比,这本质上也是一次反思的学习过程。(2)学生自批
具体做法是: 学生作业完成后,我首先给出正确答案,让学生自己先行批改,打上等级和评语,并对错误处用符号注明。我批阅时,只需浏览一下,重点放在学生出错原因的分析上。这不仅减轻了教师的作业负担,更有利于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整理与反思。
首次实施互批时,我要求同桌之间进行互评,打出等级和评语。结果我发现学生们并不知道如何对同桌的作业进行评价,只写了等级和简单的几个字的评语。第二次互批时,我对学生们的批语提出了如下要求:
1、从作业书写是否认真、作业态度是否积极、作业正确率等方面进行评价。
2、批语中要明确指出其不足(包括哪部分内容有欠缺、哪个知识点还没有掌握)
3、要有恰当的激励性语言。
4、字数不得少于20个。结果,我发现学生互批作业的态度认真多了,在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了,批语的针对性也强了。在实施自批作业时,我也对学生们提出了如此要求,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自批、互批的水平有了提高,自我反思能力增强了,大部分学生作业有了进步。
二、下阶段计划
1、继续加强理论学习,用先进的理念指导自己用最恰当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
2、积极尝试改变单一形式的作业设计模式,发掘多样化的作业形式,使得化学作业不仅仅局限于书面作业,更多的体现科学方法的形成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3、探索不同类型作业的评价方式,如:探究型作业、合作型作业、实践型作业等。
4、继续采用等级--评语、评价主体多元化的作业评价方式,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使其更趋人文化。
第二篇:有效初中数学作业评价设计
有效初中数学作业评价设计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创新的意识已深入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数学作业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也是知识落实的重要途径和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
实际上出现这些情况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教师布置作业的随意性。不少老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意图,缺乏必要的思考,而只是把搜集到的一批习题册都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课上到哪,练习做到哪,有时对作业的具体内容,教师自己也不太清楚。有的作业已反复做了几遍,但教师仍然不放心,反复训练,导致学生出现厌倦感。这种随意的、盲目的、重复性、一刀切的作业多半是没有效果的,这种题海战术不但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而且不能很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更甚至让学生厌恶和反感,从而失去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合理的作业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而非千篇一律的重复.科学的设计作业及合理的布置作业是提高学生作业效率的主要途径。不论在作业的形式、内容、数量、难度方面,还是在作业的时间安排方面,都应采取科学的教学和管理措施。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多角度、多纬度、科学地设计作业,同时又该如何合理的设计作业的布置情况,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作业的设计要源于生活,展现作业的趣味性
学生对作业是否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的内容是否新鲜、有趣,他们对形式单调、内容枯燥的作业感到乏味,而更喜欢贴近生活、形式新颖的作业.因此,我们可以给一些枯燥的作业创设一定的情境和活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完成作业.
例1度、分、秒的换算.
作业设计:出示中央电视台星期六的部分节目表:
7:00东方时空19:38焦点访谈9:05少儿节目
10:06东西南北中18:05文化长廊19:00 新闻联播
然后设计问题:
小明吃早饭时,他爸爸刚开始看“东方时空”,小明吃早饭大约几时?这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几度?你能把这个度数化成几分几秒?
8:20小明开始做作业,他想看“少儿节目”,他还能做多少分钟作业?这期间时针转了多少度?分针转了多少度?你能把它们化成几分几秒?
请你编一张星期六的活动表.
评析:传统的度、分、秒的换算作业是一种机械的模仿练习,呆板枯燥的知识仿效,学生容易生厌.本设计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切入,设问编题,巧妙地激发了学生做作业的兴趣.
二、作业的设计要百家争鸣,倡导作业的多样性
传统教学中布置的作业均为笔答解题作业,单调的作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使部分学生厌恶作业,因此必须对单一的形式作改进,实现作业多样化,现列举如下.
想象型作业
如图是小丽骑自行车回家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你能想象出她回家路上的情景吗?请写一个简单的故事来描述小丽在这段时间内的活动情况,在你的故事中,小丽在不同的时间里都做了什么事情.
评析:新课程理念要求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培养想象力是一种很好的途径.本例把数学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在新课程教学内容中经常体现,对于这个
作业,不同生活经历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描述,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2.实验型作业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
班级:姓名:评价:
实验目的:能够利用三角形全等解决生活中测量距离的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实验器材:测角仪、卷尺.
问题一:如图,一池塘的边缘有a,b两点,试设计两种方案测量a,b两点间的距离.
实验步骤及说明 图形
方案一:
方案二:
问题二:请设计方案测量一棵树的高度.
实验步骤及说明 图形
方案一:
方案二:
评析:新课程理念提倡学生要减少课外书面作业,学生课后动起来.因此尽可能把教材中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的应用作为课外实验型作业,或将教材中一些作业改为实验型作业,让学生尽量动起手来,它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作业过程中还能培养学生战胜困难,耐受挫折的良好思维品质及体会成功的喜悦.设计时,一般实验作业的器材要易取,操作不复杂,实验易成功,这样的实验效果就会是其他题型难以达到的.
观察型作业
例4走进用瓷砖铺地的房间时,你注意到这些瓷砖的形状了吗?有的是等边三角形,有的是长方形或正方形.那么是不是任意形状的多边形瓷砖都能把地面拼得没有缝隙呢?把地面拼得没有缝隙的图形有什么特征?
评析:数学学习离不开观察,观察是认识事物、获得新知识的源泉.经常性、有计划的布置一些观察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养成注意观察的好习惯,学会观察的方法,培养他们仔细观察的品质,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这个例子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场景,长期有计划的布置这样的作业,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是看得到、摸得着、有用的.
阅读型作业
有目的、有计划的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有关的科普知识或科学著作,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领略创造的方法,还能使学生从阅读中感悟科学家创造知识的人格魅力,体会到数学名人的成就来之不易,必须经过自身的努力才能达到.布置阅读作业也可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相关的书籍,也可网上查阅相关内容,还可让学生相互之间交流,增加学生的学习途径. 合作型作业
数学问题的解决往往可以有不同的方案,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都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又可以与别人共同讨论
不同方案的优缺点,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同时,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了沟通、互助、分享,这种合作的意识和品质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学生从多种作业的完成过程中体会到数学是生动活泼的学科,不仅有趣,而且用之有效,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再比如可以设计一些口头表达作业、指导学生自办数学小报、参加社会调查和参观活动等,使他们由被动的“要我做”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做”,从而引起他们做作业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实践证明,多样性的作业能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去独立完成作业,而且学生们相互提建议,使他们充分参与到问题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使厌学学生尝试去完成作业.
三、作业的设计要能思维提升,体现作业的开放性
数学开放题是相对于条件完备,结论确定的封闭题而言的,是指那些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的数学问题.“新课程”指出:数学学习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作业设计要刻意减少指令性的成分,增加作业的开放性,以使学生的思路更广阔、更灵活.解题时需调用学生多种思维方法,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探索,获得多种结论,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时空和途径.
例5 教学内容:截一个几何体.
作业设计:一个正方体,剪掉一个角,剩余部分还有几个角?
评析:这是一个结论开放题,寥寥几个字看似简单,其实题目本身却折射出不同层次的思维水平.不同的学生可以通过截面不同的位置得出不同的答案,而学生在思考、动手、探索、交流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例6 教学内容:生活中的图形.
作业设计:下图是用线段、角、三角形、圆等几种基本图形设计成的表示客观事物的图画.请同学们展开联想,用你学过的几何基本图形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附解说词.小组比一比,看看谁的作品更有创意.
两盏电灯迎风傲立
评注:让学生凭自己的想象和经验来画图,用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抽象设计生活中的客观事物从而领悟数学建模思想,感受数学美.
开放性的作业一般是没有现成的算法和确定的答案,要求解题者去假设、猜想、验证,并要善于联想、敢于创新,具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能使思维辐射到问题相关的一些知识点上.因此开放性的作业更富有挑战意味,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所以,它的设计既要适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又要能让不同水平、不同个性的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其根本目的是要为学生思维发展服务,促进学生从模仿走向创新.
四、作业的设计要加强实践,体现作业的应用性
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新课程”指出: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为此,倡导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盘点知识,通过实践应用使之再学习、再提高.
例7教学内容:代数式.
作业设计:小敏家将要迁新居,家里的住房结构如图,现打算把客厅和卧室铺上地板,请你帮小敏算一算,至少需要购买多少平方米的地板()
a.12xyb.10xy
c.8xyd.6xy
评析:用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来作为作业题的背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例8 教学内容:求平均数.
作业设计:八年级某班有50名学生,请在班级里开展调查,记录5位同学一周内用于买零食的费用(单位:元).
请你估计一周内该班全体同学买零食的费用;
假如该年级有10个班级,平均每班50人,估计一学期内(按20周计算)该年级用于吃零食的费用;
对以上计算结果你有何感想?
评析:用平均数来反映自己购买零食的费用,既让学生有兴趣参与调查,激发学生内在的智力潜力和数学兴趣,又引发学生思考,把思想教育融于其中.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学生设计有兴趣的生活化作业、丰富的调查作业、生动的操作性实践作业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做作业的兴趣和认知水平.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引向生活,让学生正切地感受到所学知识是有价值的.
五、作业布置要崇尚自主,凸显作业的多层性
“分层教学”是一种对传统教学的改造.它通过改变教学策略来提高教学的内在本质,使教学既能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又能促进学生共同提高,而作业的布置要要进行分层。传统的作业一般以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为目的,无视学生差异,统一要求,以书面作业统贯始终,机械模仿,造成优等生对大量的重复要求的作业又厌又烦,体会不到作业带来的创新感和成功感;而基础较差的学生由于长期完不成作业,达不到作业的要求,久而久之就造成惧怕作业的心理。长此以往,不管是优等生或后进生,都会以一种应付差事的被动态度来对待作业和学习,产生厌学情绪,常常出现拖欠、抄袭、不交作业的现象。种种现状迫使作业的布置必须要分层, 而作业分层,是切实考虑到各层次学生的可接受性,遵循“量力而行,共同提高”的原则.因此,数学作业的布置应考虑各种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尊重差异,尽可能地设计及布置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训练,深层次地唤起学生的兴趣,使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得到自主发展.
分层布置作业包括两方面:一是作业量进行分层,二是作业难度进行分层。分层布置作业时, 应该设计多层次的作业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题型应由易到难成阶梯形。也可设置必做题和选做题以供学生选择,其中必做题要求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要完成,选做题允许学生不全部完成,或几个同学一起研究共同完成。如可将作业根据难度由低到高分为a、b、c类, a类为基本题,紧扣当天所学的内容,主要目的是用来巩固新知; b类为基础题,这是针对一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布置的,浅显易懂,有利于他们获得成功的欢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c类是发展题,这种题目有一定的难度,主要针对基础好的学生设计的,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类型,也可以各种类型自由搭配,做到因人而异,各取所需.这样的作业布置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作业的数量与难度,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例9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a档题:写出这个几何体的名称;
b档题:根据所示数据计算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
c档题:如果一只蚂蚁要从这个几何体中的点b出发,沿表面爬到ac的中点d,请你求出这个线路的最短路程.评析:这是一道“档次”明显的题目,将十字框层层深入、比较、探究的过程中,让具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基础和能力上各得其所,这样的设计既保证了尖子生的培养,也可避免学习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看到压轴题就撒手不理的现象.当然,作业的设计是一项充满艺术性、创造性的行为,需要教师有扎实的功底和深厚的沉淀,并不断进行自我提升,正确树立新型的数学作业观,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加强作业的改革,在平时设计作业时避免“题海战”,防止“熟而生厌”,提倡探索创新、自主选择,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
第三篇:初中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方案1
紫华中学第一届初中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方案
一、竞赛目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既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为了考察学生的的动脑动手能力,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技巧和良好的实验习惯,推动初三化学第二课堂更加合理有效的进行,提高初三学生探究能力,及提高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特举办紫华中学第一届初中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
二、竞赛内容
内容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及其性质研究,主要考察学生正确规范使用仪器,取得正确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处理数据和表达实验结果,时间为30分钟。
三、竞赛方式
现场实验操作竞赛(必要时增加复赛)
四、奖项设置
竞赛设:团体第一名、团体第二名
个人一等奖名额: 报名人数×10%
个人二等奖名额: 报名人数×15%
个人三等奖名额: 报名人数×20%
五、时间安排
2013年11月18日前完成报名,竞赛具体时间另行通知。紫华中学理化生组2013年11月12日
第四篇:初中生化学学习困难的成因及对策初探
初中生化学学习困难的成因及对策初探
初中生中普遍存在学习困难生(简称学困生),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但学习困难、厌学,难以达到义务教育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生,通过近几年教育教学的了解、调查对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心理特征、家庭情况、学习态度等进行分析。探讨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寻找教育的方法,减少学困生。
关键词:学困生 特点 成因 对策
引言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具体体现在: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形成一些化学学困生的原因
1、主观和客观原因
学生升入初三后,往往在暑假补课时,就开始接触一门新的学科——化学,由于是补课形式,并且是两节课或三节课连上,学生思想重视不够,若再加上教师准备不充分(备课和实验),一些化学实验和分组实验各探究实验无条件或无时间去做。学习化学就没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新鲜感随之消失,给今后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虽然学生接受教学的能力并不弱,但对学习化学已经不感兴趣,怕苦畏难,缺乏远大理想和进取心,放任自流,形成了化学学习低下,行为习惯落后。从而形成一批学困生。
2、社会和家庭原因
社会和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一些学生在耳闻目睹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之后,沾染上了不良习气和不良的行为,不思学习,贪图享乐,厌学逃学,也有一些学生由于
家庭有缺陷,父母离异或有一方或双方亡故;父母管教失当,或娇生惯养,或期望值过高;家庭学习环境恶劣或经济困难;部分先富起来的家庭物质超前消费,追求享受、孩子无心向学,家有田地的农户或有摊点的个体户, 农忙时不少学生被拉回田地中做辅助劳力或帮工,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
3、现实原因
我在网上看见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一位老教师到农贸市场去买菜,遇到当年他教的一名做小生意发了财的学生,正在卖鸡蛋的学生热情的邀请老师去吃饭,老师说:“卖鸡蛋这样的工作你不觉得难为情吗?”学生说:“这和当年您教育我的情形相比,算不了什么……”。
学校教育的失败是学困生的直接成因。有些学校的学生一年都做没做过一次化学实验, 没进过化学实验室,各种仪器、药品、实验通知单都是为了应对上面的检查。教育观念陈旧,长期以来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巨大压力。使学校形成了一套违反学习规律的教学体系,导致了少数人升学,大多数人沦为学困生、成为失败者;学校环境差、校风不正、校纪不严、教风、学风差;管理水平低下;教学方法不当等。这些是形成学困生的主要原因,但又是化学老师无能为力的。
4、学科原因
化学学习与其它科有所不同,要记忆的知识更多,有的需要死记,如:元素符号、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等化学用语;有的需要理解记忆,如:概念和定义、化学方程式、元素周期律等。没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会给今后的学习造成障碍。而一部分学生往往在上课时,机械听课,只听不记忆,不思考,甚至打瞌睡,做小动作;复习时,只看书,不动笔去做,思想不集中,有时半天也没有复习完一页课本的内容;练习时,懒于动脑,抄袭作业。这种刻板僵化,完成任务式的,不愿下真功夫的不恰当学习方法,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
二、转化化学学困生的对策、情感渗透、激发学习兴趣是基础
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2004年我县采用<<初中化学>>(上海教育出版社)新教材,新教材加强了探究性实验,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教学理念,因此,在化学教学中适当采用电化教学手段,利用各种教学挂图、表格,尽可能把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绪言课一开始向学生介绍,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并将事先填充的氢气球放飞到教室上空。氢气球下系一标语上书:同学们好。此时,学生精神抖擞,课堂上充满欢乐愉快的气氛。老师问:“氢气球为什么能飞?”“如果改用口吹的气球,它能不能飞呢?”。对于这些疑问,老师可不作答,既而还可以再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天热时食品为什么会腐烂?铁为什么会生锈?煤气为什么会致人死亡?人胃里的胃酸过多可以用什么药治疗?火药为什么可以爆炸?等等。恰当的设置“问题”,在学生面前不断地提出他们暂时还解决不了的问题,让学生在无尽的问题中产生求知的浓厚兴趣,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使其永不满足。再如:讲到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氢气的有关知识时可以和地球的“温室效应”、“酸雨”和刚刚发射成功的“神舟五号”飞船结合起来,引导他们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让他们体会化学知识的无所不在和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在讲完硬水及其软化的方法之后,提问学生热水瓶胆内的水垢是怎样形成的,应怎样清洗?学生讨论热烈,最后发给每个学生10ml醋酸拿回家清洗有水垢的热水瓶,第二天回校后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做法,所看到的现象,及化学原理。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首先要了解这些学生落后的原因。比如对一个长期不完成作业且屡教不改的后进生,就不可能一下子将他变得按时认真完成作业。因为他毕竟是个孩子,并且初三学生学习负担太重,不能一下子就可以转变的。所以每当碰到这种情况时,我总是先要求他们完成作业,只要做完,我就表扬肯定,别的如质量、准确率先避而不谈。渐渐地,对下一次的作业,就要以要求稍好一点,接着再稍好一点,最后要求他认真完成作业,逐步培养其学习毅力。久而久之,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他就会逐步形成作业
及时认真的习惯。每个学生都具有了强烈的求知求成的欲望,在这种逐步肯定的过程中,他也会产生全身心的愉悦,从而激发更高的成功意念。
2.改进教学方法是关键
(1).面向全体学生,采取分层教学
不同层次的学生理解掌握同一知识的能力总是有一定的差别。教学中如果用同种教学方法或向学生提出同一要求,将会出现“尖子吃不饱,慢生吃不了”的现象。鉴于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实际,采用分层教学解决这一矛盾。特别是上海版《初中化学》,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材采用了人性化的设计,强调了化学实验在教学中重要地位。新编初中化学教材有元素符号、化学式、原于构成、化合物、化合价、溶解度问题、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反应规律等知识分化点。教学实践证明,每一个学困生,都可以追溯到是从某一个知识转化点,尤其是分化点开始的。一个分化点末解决,又加上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分化点,这些知识分化点的累积,就造成学习化学成绩差.这第一个知识分化点是一个最可怕的开端,它不仅联系到有联系的后继课程,更严重的是能够挫伤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自尊心。当然,知识分化点的处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综合的教学问题,需诸多的因素合理组合,特别是初三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学课。知识分化点有比较陡的坡度,因此,在分化点的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的接收状态,要善于为他们爬坡增设阶梯;另一方面,对分化点的教学,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精心安排,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程度和密度上,都要比教其他部分下更大的功夫。如可采用形象演示,分析对比,分散难点,放慢速度,尽可能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使学生即做到了深刻理解,又会灵活应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辅导方法,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配合县教研室的新课程改革,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既促进优生能力的发展,又能调动下层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作业的深度,考试试题的档次,课堂提问题目的难度等都因层次而定,每一层次的教学内容和这一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吻合,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接受。由于采用的方法针
对性强,符合学生实际,各类学生围绕教学目标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经过努力,都能解决提出的问题,随着问题的解决,学生们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大大地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因为现实告诉我们:学生不可能人人都是“将军”。能做一名“优秀的士兵”也是学生的成功。
(2).跟踪反馈,巩固提高
中学生处于十五、六岁左右的年龄阶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形成期间,他们既想自立而又不能完全离开教师的引导,否则就会出偏差。有些学困生的心智水平与生理发展没有同步,自控能力差,意志薄弱,情绪不稳定,对他们稍微放松,学习就会掉队。因此,平时作业错题严格要求订正,一遍不对二遍,甚至三遍,直到正确掌握,磨炼其意志,抓反复,反复抓, 逐步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可以采取下列措施:(1)重视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既要重视教材规定的演示实验、实验习题和学生分组实验,又要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增做一些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演示实验,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原理。(2)开放实验室,实验室是学生感到“神秘”的地方。只要学生提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就让他们进实验室,差生可优先,教师作现场指导。以此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增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向心力”。(3)经常进行“无差错”作业训练和“满分测试”。学生作业做错了,不急于打“×”,而是帮助他们检查原因,弄懂了当面纠正,做对了再打“___”;考卷上有差错让学生修改,再错再改,直至全对打上100分。这样就消除了学生害怕考试的心理,达到了自我检查自我提高的目的。
对大部分学困生来说,要想一、二个月或辅导三、五次就能使成绩有很大的提高是困难的,不能立竿见影,而要春风化雨。因此,需要教师经常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及时督促和鼓励他们,肯定他们在学习中取得的成绩,寻找亮点,增强信心,保持激情和兴趣,稳步前进。
转化学困生,教师应该有一颗恒心,要经常深入学生,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对有异常表现
应及时开导和鼓励,使他们学习步入正常轨道,但由于学习困难的“慢”生毕竟对知识理解及运用能力比其他同学偏低,学习成绩常出现波动性的变化,很容易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还需要经常另开“小炉灶”,加强对他们的辅导,适当增加适合学生实际的试题或辅导资料,强化训练,弥补知识上的缺陷,促使他们进入成功的起点和终点,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良性循环。
(3)。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教师和家长作为共同为学生成长付出心血的朋友,应经常保持密切联系,共商教子育生大事;父母应互敬互助,对孩子的教育要保持一致,要理解和尊重孩子;爱要理智,要坚持严格要求、正面教育与具体帮助相结合,千万不要体罚孩子。学校应有计划地请专家给家长讲授子女成才的规律,请教育子女有方的家长讲述自己的切身体会和成功经验,召开家长教子座谈会,向家长推荐有关家庭教育的科学书籍。鼓励他们平时在家里多动手做一些练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养成认真仔细严谨镇定的习惯,兴趣也就慢慢培养起来了。
以上所述的成因和肤浅的对策,是我校化学组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学生的现状分析及采取的一些做法,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我们去探索和研究.如认知因素:知识障碍、方法障碍、智能障碍等。在此仅仅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我县的新课程改革和转变我县部分学生学习化学困难的局面,提出一些观点和对策!
第五篇:评价作业
《评价理论与方法》案例分析报告
1、小组成员:郝得全 王建
2、案例文献名称:学校效能评价:一种评估中小学工作绩效的工具
文献来源:教育研究
3、案例内容简介:学校效能评价是对学校进行的一种宏观水平的综合评价,目的是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学校经过努力所取得的“实际进步程度”。引入学校效能概念来评价学校工作绩效是国际上兴起的一种评价探索。我国中小学学校效能评价,主要从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三个取向上综合考虑影响学校教育发展的因素,运用相关评价方法,形成评价结果。建立符合我国当前中小学工作绩效发展实际和社会需要的学校评价模型,其中学校效能评价的主要指标包括:教育目标达成、教育输入与输出以及关键人群满意度等。
4、案例分析:
1评价方案名称:学校效能评价模型在我国中小学绩效评估中的借鉴与运用
2总指标:目标效能、成本效能、关键人群满意度
3评价目的:直接目的:了解中小学工作绩效
间接目的:满足学校所面对的公众的合理要求、符合国家的教育质与量方面的目标与要求
终极目的: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高校内组织状 况的质量和人员素质及
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4评价目标:准确地衡量学校办学实际效果,真实检测学校的运行情况和社会对学校的满
意情况。
5评价对象:中小学工作绩效对社会、家长、学生的满足程度。6评价主体:作出评价的相关人员 7价值主体:社会、家长、学生 8价值客体:中小学工作绩效 9 评价指标体系:10评价模型:评价标准:中小学学生的学业成就及其它方面的发展、学校组织的发展程度、学校人员的发展、学校工作的发展和学校事业的发展
12评价实施:
13评价结果的使用:将区域内各学校经过评估所获得的学校的效能值进行比较,就可以明确各学校一定时期内学校效能的高低,工作绩效的大小。根据评价的目的与原则,进行最后的数据分析,形成报告。
5、整体评价结论:
二三级指标过多,非常繁复,执行性不强,而且有些指标的具体作用没有表达很清楚,实用性差,实际意义也不是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