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几个主要教学流派看教学发展的四个趋势
从几个主要教学流派看教学发展的四个趋势
国内几个主要的教学流派,总结出了一套独特而有效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效果,在教坛上产生了较大影响,对我们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掌握当代教学的发展趋势,进而概括出优质教学的主要特征。
一、几个主要教学流派的做法
1.邱学华:尝试教学法
教学的一般步骤:①准备练习;②出示尝试题;③自学课本;④尝试练习;⑤学生讨论;⑥教师讲解;⑦第二次尝试练习。
2.李吉林:情境教学法
教学的基本原则:诱发主动性、强化感受性、着眼创造性、渗透教育性、贯穿实践性。
五项操作要义:①以美为突破口;②以情为纽带;③以思为核心;④以儿童活动为途径;⑤以周围世界为源泉。
3.卢仲衡:自学辅导教学法
七条教学基本原则:①班集体与个别化教学相结合;②在教师指导和辅导下以学生自学为主;③启、读、练、知、结相结合;④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强直观性;⑤尽量采用变式复习加深理解和巩固;⑥强动机、浓兴趣;⑦自检与他检相结合。
课堂教学一般模式:启、读、练、知、结。
4.黎世法:异步教学法
六段教学方式:①提出问题;②指示方法;③学生学习(六步学习);④明了学情;⑤研讨学习;⑥强化小结。
学生的六步学习: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
5.张熊飞:诱思探究教学法
教学的基本主张:①探究性学习方式,是情境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与目标性学习的和谐统一体;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
6.顾泠沅:青浦教学法
教学基本策略:尝试指导、效果回授。
教学的主要措施:①激发兴趣,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之下学习;②处理教材,组织好课堂教学层次、序列;③改进方法,在讲授的同时辅以尝试活动;④效果反馈,及时调节教学。
主要教学步骤:诱导―尝试―概括―变式―回授―调节。
四个基本原理:①情意原理,即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②序进原理,即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层次和结构;③活动原理,研究者建议教师采用“尝试指导”的教学模式;④反馈原理,有效的反馈机制是目标达成的必要保障。
7.王敏勤:和谐教学法
课堂教学四个环节:①导入新课,明确目标;②自学指导,整体感知;③检查点拨,探寻规律;④练习达标,拓展提高。
8.崔其升:“三三六”教学法
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三个板块:预习―展示―反馈。
六个环节:①预习交流;②明确目标;③分组合作;④展示提升;⑤穿插巩固;⑥达标测评。
教学法的精髓: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9.蔡林森:洋思教学法
主要做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二、当代教学发展的四个趋势
对上述几个教学流派进行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掌握当代教学发展的四个趋势。
1.唤醒生命意识
尝试教学法、自学辅导教学法、异步教学法、诱思探究教学法、青浦教学法、和谐教学法、“三三六”教学法、洋思教学法,它们不约而同地把自我学习、自我探索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与传统教学的本质区别在于,上述流派的教学活动,他们重新发现了人,把人的发展置于教学活动的中心,他们认为,知识和能力只有促进了人的发展才具有意义。
正如崔其升总结的那样,“三三六”教学法的精髓就是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在这里,学习已经成为学生自我主动的追求和愉快的生命历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和无可奈何地选择。伴随着学习活动中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发展,儿童也深化了对生命价值的积极体认。
生命意识是一个人发展的原始冲动,对人生价值的积极体认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教师十分关注学生生命意识的唤醒和人生价值的确认。他们触动了儿童灵魂深处最隐蔽、最敏感的心弦,因而发现了教育成功的最大的秘密。
2.实现多元对话
传统课堂教学局限于单向的传授,而上述教学流派十分重视多元的深入对话。尝试教学法讲究尝试与讨论,情境教学法将情感作为联系教学主体的纽带,和谐教学法重视反馈机制的建立,“三三六”教学法将展示与反馈作为教学最主要的环节。
对话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自我、人与教材、人与环境等多个主体之间会进行深入交流。交流的过程是一个多层面同时展开的、汹涌澎湃的、激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与能力得到了发展,学习方法得到了改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了升华。
展示和评估成为对话的两种重要方式。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将展示作为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展示活动连接了前面的自学和后面的反馈,更重要的是,它与儿童的心理特征相吻合,满足了儿童的心理需求。在展示中实现对话,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因而对话必然是深入的和有效的。
尝试教学法、自学辅导教学法、异步教学法、青浦教学法、和谐教学法、“三三六”教学法、洋思教学法都把评估、反馈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同伴或师生在评估过程中实现信息的交流,进而对学习过程进行诊断和调整。
3.讲究教学艺术
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供职的法国教育思想家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说:“今天教育家面临着一件使人着迷的任务,即发现如何在理性训练与感情奔放之间求得和谐平衡。”法国作家福楼拜也说:“越往前进,艺术越将科学化,同时科学也将艺术化,两者在底部分手,在顶部结合。”随着对教学中科学主义的反思越来越深入,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教学中科学理性存在的局限性,认识到感性与理性相交融、情感与认知相结合的重要性。教学艺术化正是顺应了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以李吉林倡导的情境教学法为代表,涌现了像于永正、孙双金、窦桂梅等一大批著名教师,在教学艺术化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在尝试教学法、诱思探究教学法与和谐教学法中,我们也能看到教学艺术化的端倪。
随着研究的发展,人们对教学艺术的内涵、特征、基本形态、创作方法等方面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正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描绘着迷人的前景。
4.追求教学效益
几乎所有的教学流派,进行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就是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他们都把有效性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
但是人们对有效性的理解尚不够全面。有的教学法将有效性局限在知识与能力的维度,中学教学中表现尤甚。如果说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那么只有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实现,才能说教学是有效的和高效的。
三、优质教学的主要特征
教育家们放眼世界的教育视野和扎根实践的教育实践,为我们明辨当代教学的发展趋势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坐标。教育家们有意无意中形成的共识,为我们的教学发展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基于对教学发展趋势的分析,我们可以试着归纳优质教学的几个主要特征,那就是四个关键词:自主、对话、艺术、高效。而自主的课堂、对话的课堂、艺术的课堂和高效的课堂,也就成了优质课堂的几个主要特征。
(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县益林中心小学)
第二篇:从教学设计定义看其流派及观点
从教学设计定义看其流派及观点
引言:课题是教学设计理论的主要流派及观点,本人从国内外多位专家对教学设计的定义出发,得出对教学设计理论流派的分类:系统特征流派、设计本质流派、学科流派及职业流派。所参考的文献均来自“洛阳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网上平台。
正文:
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 System Design , 简称ISD),通常也称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 简称ID),这门学科的发展综合了多种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成果,参与教学系统设计研究与实践的人员由于其背景的不同,他们往往会从不同的视野来界定和理解教学设计的概念,因此人们在教学设计的定义尚未取得完全的统一。
国内外许多专家都对教学设计进行了定义,大部分专家所做的定义是有些共同之处的,但是又有与其他说法与定义不同的地方,根据这些人对教学设计的定义侧重不同,我认为教学设计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流派:系统特征流派、设计本质流派、学科流派及职业流派。第一种系统特征流派,突出教学系统设计的系统特征,如加涅、肯普、乌美娜、何克抗等; 由于这些人所得出的结论八九不离,这里就仅列出中国学者何克抗的观点供大家思考:“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第二种设计本质流派,这类人从设计科学的角度出发,突出了教学设计的设计本质,这一流派代表人物是帕顿;
帕顿在《什么是教学设计》一文中指出:“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大家庭的一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学原理及应用来满足人的需要;因此,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第三种学科流派与第四种相呼应,认为教学设计师一门科学,是众多学科中的一个,这类人侧重的是学习经验与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开发,如:梅里尔、赖格卢特等;
梅里尔等人在新近发表的《教学设计新宣言》一文中对教学设计所作的新界定:“教学是-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这一科学基础上的技术,因而教学设计也可以被认为是科学型的技术。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创设和开发促进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
赖格卢特对教学设计的定义基本上同对教学科学的定义是一致的。因为在他看来,教学设计也可以被称为教学科学。他在《教学设计是什么及为什么如是说》一文中指出:“教学设计是一门涉及理解与改进教学过程的学科。任何设计活动的宗旨都是提出达到预期目的最优途径,因此,教学设计主要是关于提出最优教学方法的处方的一门学科,这些最优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发生预期的变化。”
第四种就比较有趣了,直接说“教学设计是一门职业”,这在《掌握教学设计流程》这本书中可以看到。
(美)威廉·J.罗思韦尔(William J.Rothwell),(美)H.C.卡扎纳斯(H.C.Kazanas)所著的《掌握教学设计流程》中提到的教学设计很有趣,他们认为:教学设计是一种新型的职业。人们可以并且已经在从事教学设计这种职业,他们也可以以此作为终身的职业。寻求教学设计师和相似的职位的招聘广告频繁的出现在媒体和网络上(如由国际绩效改进协会(ISPI)办的招聘网站www.xiexiebang.com,以及由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ASTD)办的招聘网站www.xiexiebang.com)。
这几个人告诉大家许多组织都在聘用教学设计师。但是,与讲师、教学设计项目主管和经理这样的职位相比较,他们的职位和职务处于该类职业发展解题的最底层,但是这一阶梯也存在很大差异。工作职位的称呼也不尽相同。他们有可能被称为绩效专家、绩效顾问、员工绩效改进专员、员工绩效提升专家、教学开发师、教育专员、员工教育家、培训师、员工开发专员、教学专家或教学体系专员。因为在工作职责、入行方式、教育背景和职业途径方面存在着差异,教学设计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新兴职业。
通过对这些定义的分析与比较,我认为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地教育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教学系统设计十一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的特殊的设计活动,既具有设计学科的一般性质,又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当然这个结论的得出有很大程度是从“教学”这个角度考虑了,不能说第四中说法是错误的,相反我倒觉得这部分人的想法很独特到位,有自己的见解,只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教学设计,大部分指的是以促进学习者学习、提高其学习效率为目的出发的一种设计活动。单纯的把它说成是一种职业,有点不太完全,不过话又说回来,正是这些思考角度各异、想法独特的观点,才丰富了教学设计的理论宝库,促进了教学设计的进步与发展。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教育改革和教师继续教育与培训的问题日益紧迫的提到我们面前。这两方面问题的彻底解决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有赖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正确方针和教育战线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对于教育技术领域来说,根据我们的经验,在各级各类学校教师中(尤其是中小学教师中)大力普及有关“教学设计”的理论知识,尽快提高他们在教学设计方面的能力素质,对于以上两方面问题的解决将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实上,近二三十年来,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教学设计理论研究已有了很大的进展,而这些进展就是在信息时代对教育改革和教师培训强烈需求的推动下取得的。
由此可见,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前景还是很不错的,当人们发现教师离不开教学设计的时候,当人们感觉到学过教学设计的老师课堂合理、学生效率提高的时候,教育技术的春天就真正到了。
附录参考文献:
·教学设计理论/张学斌,朱琼瑶编著.-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教学设计原理/(美)R.M.加涅(R.M.Gagne)等著;皮连生,庞维国等译-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9 ·教学设计案例集/ 钟志贤著-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5.12 ·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
促进学习者发展(美)Peggy A.Ertmer,James Quinn著;汪琼译-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06.04 ·教学系统设计/ 何克抗等编著-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2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 郭平编-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 2006 ·网络教学设计/ 张从明,马京成主编-西安市: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 2004.08 ·多媒体设计/ 韦艳丽编著-北京市: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06 ·掌握教学设计流程/(美)威廉·J.罗思韦尔(William J.Rothwell),(美)H.C.卡扎纳斯(H.C.Kazanas)著;李洁,李元明译-丛书名:《人力资源开发实务译从》-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7
第三篇:教学流派
斯霞,女,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县斯宅乡,取名碧霄;8岁时,进族里办的“斯民小学”读书,改为斯霞。1922年考上浙江省杭州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毕业后到绍兴第五中学附属小学任教,1929年转浙江省嘉兴县集贤小学工作。次年经人介绍到肖山湘湖师范学校工作。婚后转到南京东区实验小学教书,不久又转入中央大学实验学校小学部工作。1947年,又回到南京中央大学实验小学(1952年学校改名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工作。1956年被评为南京市先进工作者,小学一级教师,同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并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教群英会。1963年,《江苏教育》、《人民日报》先后刊登《育苗人》、《斯霞和孩子》的报道,着重宣传介绍斯霞和学生的关系。1973年,江苏省教育厅调她到省教材编写组,编写小学语文教材。1977年底,她回到南师附小,担任一年级班主任,次年,被评为小学特级教师,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劳动英雄,全国“三八”红旗手,南京市人民政府任命她为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197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80年辞去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职务,次年因病住院,不得不离开了心爱的讲台。主要著作有:《斯霞教育经验选编》、《我的教学生涯》。
霍懋征,女,汉族。中共党员。1921年9月出生。194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任北京第二试验小学教师、副校长,至今从教60年。是我国50年代就蜚声全国教育战线,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全国首批特级教师,荣获北京市教育工作者一等奖。多次荣获北京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她光荣地被评为中国现代百名教育家之一。霍懋征老师一家三代八人选择了教师这一光荣职业,1991年这个教师之家当选“全国优秀教育世家”。
霍懋征老师是一位成功的人民教师,她在半个多世纪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为我们的基础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教改实践,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经验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
袁瑢(1923-)江苏南通人。女。交通大学肄业。建国后,历任上海实验小学教师、副校长校长,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妇联执委会常委。特级教师。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1983年两次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60年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于漪,1929年生,浙江人,1951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教育系。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历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上海市杨浦中学语文教师、上海第二师范学校校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语言学会理事,上海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等职。著有《于漪文集》、《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珠》、《教你学作文》、《语文教学谈艺录》等,音像教学辅导材料有《于漪语文教学课堂结构精析》、《妙笔生辉》等数十盒。
李吉林,女,1938年5月生,1956年8月毕业于江苏省南通女子师范,毕业后在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任教。1978年被评为江苏首批特级教师,现任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李吉林老师长期坚持教学改革,创立了情境教育理论体系及操作体系,得到教育部领导及专家的高度评价。出版《训练语言与发展智力》《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李吉林情境教学详案精选》等6本专著,发表近二百多篇论文,计300多万字。这些科研成果先后荣获国家教委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新闻出版暑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等。她主讲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电视讲座21集,由中国教育电视台通过卫星向华语地区播放,1999年获全国电化教材师范最高奖。她应邀外出讲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受到教育界普遍的欢迎与尊重,是基础教育界卓有影响的小学教育专家。
支玉恒,1939年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1959年于河北体育学校毕业后在小学上体育课,后由于种种原因,1977年,近40岁时改教语文课。当时他连汉语拼音都认不全,于是虚心地向低年级老教师求教。踢球多年的脚很灵活,而用手写字却很费劲,于是苦练三年,无论写教案、改作业、批作文、写总结等,均用小楷毛笔书写。语文教学起步较晚,然而他以勤补缺,刻苦钻研,终于天道酬勤。他走出了张家口,走出了河北省,成为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
贾志敏,上海市人,汉族人,1939年出生。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民进市委普教委员会副主任,民进浦东区委委员。小学高级教师。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已有46个春秋。由于他创造性的劳动,出色的工作而多次受到政府嘉奖。1994年,获上海市特级教师称号。1999年“五一”前夕,获“浦东新区开发建设特殊奖”。2000年获“浦东名师”称号。现任上海金苹果学校小学部校长,浦东新区首届政协委员。贾志敏同志一生坎坷,几经磨难。文革期间,贾志敏教师在政治上受迫害,身心上受摧残,但是他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矢志不渝。42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他的课堂形成“以学生为主,以训练为主,以激励为主”的风格。在作文教学中形成了“高、趣、真、活、实”的特色。提任校长以后,他大胆试验,积极探索,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取得了经验获得了成效。1992年,上海电视台录制的电视系列片《贾老师教作文》,1994年上海教育台录制的作文教学系列片《锦上添花》相继在许多省市播出,获得良好的社会效果。1999年中国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又录制了《贾老师教小学生作文》的光盘并面世,引起了海内外的关注。前年暑假,贾老师应邀赴新加坡为当地华文老师传授语文教学经验,并获得极好的反映。
于永正,男,中共党员。1962年从徐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就一直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现任鼓楼区教研室主任。1985年,于永正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95年,他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于永正同志勇于革新,敢为人先,以语文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为小学素质教育工作带来了一缕清新的风。他把如何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天赋作为主要研究课题,形成了“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的教学特色。在小学作文教学上,他实践了“言语交际表达训练”,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中国教育电视台、山西教育电视制作中心、吉林教育电视台将有关教学实况拍成电视片向全国发行,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于永正老师多次应邀赴外省、市讲学,他的课和报告受到专家、老师们的赞誉。1992年12月14日—16日,国家教育部在南京专门召开了“于永正语文教学研讨会”,推广于老师的“五重”教学法。于永正同志曾出版《教海漫记》、《于永正课堂教学与经验》等专著,并在全国、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
靳家彦,男,1944年12月生,毕业于天津教育学院中文系。从教38年,现任天津南开小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荣获天津市模范教师、天津市劳动模范、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被国家授予“人民教师”奖章,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学专家。创立“小学语文导读法”,应邀赴30个省、市及大专院校讲学,做示范教学,受到广泛赞扬。出版《小学语文导读法》等专著17部,发表《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教小学语文》等论文200余篇,多篇获全国及省市奖。《中国教育报》开辟专栏介绍“靳家彦教育教学艺术”。参加多种教材编写,培养徒弟20余名,均取得优异成绩。
张化万,男,江苏扬州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杭州市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浙江省特级教师协会副会长,全国小学作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现代小学语文>编委会主编,杭州市小语会副理事长.曾荣获全国曾宪梓先进教师二等奖、浙江省优秀教研员、浙江省十佳校长、区劳动模范、杭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1994年,倡议并参与组织实施了“杭州市上城区跨世纪园丁工程”;5次代表浙江省在全国小学语文阅读与作文教学的观摩会上执教示范课;先后带出了浙江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曹晓红、王莺,培养了全国首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省教坛新秀虞大明等一批省内外有相当知名度的优秀教师.曾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上示范课,作学术讲座;有60余篇论文发表或获奖;主编或撰写<写好作文的金钥匙><猪八戒学作文><小学作文教学心理学><小学教育研究入门><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基础><小学语文典型课示例>等;出版专著<现代小学写话与习作教学>;出版<张化万阅读教学><张化万作文教学><中国名师张化万>等课堂教学录像资料;主编<浙江省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11、12册)<现代小学语文><小学语文国情教育补充教材>等教材12本.王崧舟,男,1966年10月出生,浙江上虞人。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王崧舟校长醉心于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追求。他主张以发展学生的语感素养为核心,从生命成长的高度观照和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他的语文课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师讲坛》栏目播出,《语感教学法》入选教育部《中国名师》音像专著工程。他认为“语文素养”就是“人”的素养,“人文精神”就是“人”的精神,“母语教育”就是“人”的教育。他认为母语应该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绿洲、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风景、成为学生心灵世界中的一股甘泉。他主张语文教学应在继承传统的“双基”教学的前提下,着力加强学生的“语文基础积累”和“语文基本习惯”的培养;他认为一堂好的阅读课应该“关爱生命、着眼发展、依学定教、发扬民主、以读为本、以情感人、强化语感、鼓励创见、引导质疑、敏于点拨”,并独创“自读感悟——开放引导”教学模式。
窦桂梅,女,1967年4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从教于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副校长),现任清华附小副校长。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研究生课程班毕业。国家九五重点课题语文教材编写组的编委及编写人员。国家“十五”课题“现代教学艺术研究”课题组专家组成员。海淀中心学区课程改革领导组副组长。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全国反馈教学研究会理事,吉林省教育学会理事,吉林省青年教师研究会副理事长。从1994年开始搞“语文教学民族化与现代化研究”。具体目标是“继承工具性,打牢语文基础;注重人文性,弘扬主体精神;体现民族性,遵循汉语学习规律。”
孙建锋,男,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骨干教师培训对象。曾获江苏乍小学语文说课比赛一等奖,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比赛一等奖;近年来,他应邀到山东,河南,浙江,江西,内蒙古等地上课,课堂教学扎实,灵活,富有创意,深受一线教师的喜爱。在《小学语文教师》《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河北教育》等刊物发表文章60余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吉春亚,全国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中文本科学历。1964年生于美丽的太湖南岸,那“千山千水千秀才”的江浙人文沃土孕育的了她的聪慧灵气,再加上她博采众长、开拓进取,使她教学自成一派——带有浓浓“语文味”的且不乏诗情画意的“言语学习型”的教学风格。吉老师有很强的科研能力,曾主持和参与“语文思维训练”和“小学学科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等6项省级课题,其成果获得全国小语会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并由国家出版社出版。北京小学,是北京市最好的一所小学。吉春亚老师就是这所学校的唯一特级教师。
薛法根,男,1968年生,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校长、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从教以来,潜心研究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致力于小学语文组块教学研究,提出了“走向智慧、走向生活、走向综合、走向运用”的教学新理念。曾先后在《人民教育》等报刊杂志发表教学论文100多篇,著有《智慧教学》一书。1995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998年荣获江苏省“红杉树”园丁奖金奖,1999年被评为江苏省名教师,2001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2002年获第五届全国“十杰教师”提名。
孙双金,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现任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曾荣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江苏省小学语文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事迹收入《江苏教育名人录》、《中国当代教育名人录》和《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精品录》。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200多篇文章,出版了《孙双金语文教学艺术》和中华名师丛书《美丽课堂》等专著。
盛新凤,女,1970年生。著名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中学高级教师,任教于浙江省湖州市湖师附小,大学本科毕业,中共党员,湖州市第四届政协委员。她潜心研究,硕果累累,先后独立进行了多项国家、省市级课题的研究。30多项研究成果和论文公开发表,80多次在省内外公开示范教学,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城市。事迹曾多次被《语文教学通讯》、《小学教学设计》、《浙江教工》、《湖州日报》、湖州电视台“奉献”、“关注”栏目等报刊杂志、新闻媒体作专题报导。出版个人教学专著《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
虞大明,男,1972年4月出生,中学高级教师,省教坛新秀。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副校长。1995年5月获浙江省首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一等奖,同年10月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首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荣获一等奖;1999年获浙江省首届学科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2004年荣获浙江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才艺大赛金奖;2004年被评为上城区首届特级教师。工作10余年来,一直以开拓、创新、勤奋的态度实践着“用心成长,享受课堂”的理想与追求。应邀拍摄“名师讲坛”、“中国名师”专辑,出版发行。应邀赴全国各地讲学百余次,获广泛好评。2003年出版个人第一本著作《走过10年——我的语文教学求索之路》,参与主编《新班级教育的实践探索》。10余年来共有30余篇论文发表或获奖。追问
谢谢您的回答,最好是这样的:李吉林——情境教育
方便记忆,呵呵
第四篇:教学设计的四个趋势
国际教学设计的四个发展趋势
任友群
自古以来人类就尝试着对学与教活动进行筹划与安排。如果从1962年格拉泽明确地提出“教学系统”概念以及对教学系统进行设计算起,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教学设计”已经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大约20年前,该学科被引进我国。我国许多学者为该学科的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近年来,不少人士指出应进行基于本土的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创新,这无疑是有识之见。但是,究竟怎样才能进行创新,并由此催生具有我国特色的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呢?我们认为,多重视角审视作为泊来品的“教学设计”的研究历程,揭示教学设计研究的定位,并进一步展望该研究领域可能的发展前景,以支撑本土相关研究的高起点、大视野以及战略性思考——这应当是在相关领域中开创本土创新研究不可回避的议题。这既是我们翻译《教学设计的国际观》的初衷,也是我们策划“教学设计理论与模型的国际前沿研究”译丛的意图。
1990年以来,国际教学设计领域有两个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其一是认识论、学习心理学和教学设计的整合;其二是由于所有类型信息的数字化、凭借互联网的远程指导以及计算机运算速度的提高和存储容量的增加使得技术有可能以新的方法应用于教育。教学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经发展到今天,已经和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理论的最新进展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教学设计的发展也体现在世界各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各个方面。
《教学设计的国际观》(第一、二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的由国际教学设计领域的著名学者合作而成的力作。该书从哲学、理论、研究、模型、应用五个范畴对教学设计进行分科探究,为教学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建立了国际基础,并昭示了如下趋势:
趋势之一,教学设计越来越注重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应用。教育学的研究越来越出现跨学科的趋势,教学设计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地需要在一个更大的知识共同体中进行。目前的关注点可能在于,当代的学习理论本体论和认识论基础完全不同于传统教学设计的客观主义基础。在对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的研究中,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基于问题的、基于项目的、探究式的和开放的学习环境,还有认知学徒方式、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基于目标的情境、抛锚教学等等。
另外,教学设计的研究和应用不是教育领域的专利。教学设计是一种有效设计和制造学习环境的方法。为了加强学习环境的形成,教学设计应该运用当代学习、测量、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理论来改进学习状况。教学设计从一开始就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军事、政府部门、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以及商业课件开发。这种持续发展是教学设计领域内外一系列推动和发展的结果。
趋势之二,教学设计越来越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的整合。教学设计的一个主要变化来自于技术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影响。但没有一定程度的教学设计,技术不会在本质上自动改进教育。一些最有魅力的技术应用拓展了可以呈现的问题的本质和可以被评估的知识和认知进程。通过利用多媒体、交互性和对刺激呈现的控制而丰富任务环境,进而对认知能力的很大范围进行研究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切实可行。技术提供的新能力包括了直接跟踪和支撑问题解决技能、把学习者解决难题的行动过程可视化、建模和模拟复杂推理任务等。技术也使得对概念组织和学生知识结构的其他方面进行数据收集,以及他们参与讨论和小组项目的表征成为可能。
趋势之三,教学设计越来越注重各种因素整合下的学习环境的建构。学习不是传输的过程,也不是接受的过程。学习是需要意志的、有意图的、积极的、自觉的、建构的实践,该实践包括互动的意图-行动-反思活动。知识和技能通常是在个体运用知识和技能的“境脉(context)”中获得的,这是一个与环境有关的问题。环境的发展是与个体作为组织中的成员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人类在特定群体中所能支配的知识和技能的总量是如此之大,以至于通常不可能在使用专业技术的特殊环境中进行个体到个体的传授。而且可以使用知识和技能的环境可能很复杂、很遥远或是很危险,以至于必须创设一个为学习而设的特殊环境来代替“真实”的情况。
趋势之四,教学设计越来越注重新的评估理念和方法。教学设计越来越呈现出把课程、教学、实施和评估进行总体规划的趋势。需求分析、信息和方法的结构分析、个体差异的分析、社会文化差异的分析成为评估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成为评估的主要工具。认知、观察和解释,这三个元素必须清晰地联系在一起并被设计成一个相关的整体。评估需要超越对局部技能和离散的知识点的关注,而要把推动学生进步的更复杂的方面包含进来,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元认知的评估、对实践和反馈的评估、对境脉与迁移的评估、对社会文化大环境的评估。
《教学设计的国际观》的翻译使我国的广大研究者有可能浸润在一个超越时空的、内容丰富并不断更新、充实的世界中。有助于我们从原有的知识出发,瞄准教与学研究的各种新成果、新动向,更好地捕捉学习理论研究领域的最新国际动向与不断涌现出来的原创观点。
(本文作者任友群博士为《教学设计的国际观》(第一、二册)主译)《教学设计的国际观》(第一、二册)[美]罗伯特·D·坦尼森等主编任友群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第五篇:从四个案例看行政许可
从四个案例看行政许可
尚小萍 徐金广
字体:正常放大
《行政许可法》实施在即。这篇文章设计了四个案例,通过分析和说明,帮助大家了解究竟谁有权准予行政许可,谁在什么情况下可行使申请行政许可的权利,行政许可之后的责任以及行政许可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批准征地与听证申请
例一:
某市开发区征用集体土地 1000亩,其中有基本农田 200亩。在开发区征地过程中,不断有村民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说征地单位没有就此次征地行为予以公告和组织听证,违反了《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要求上级部门查处。上级部门调查后发现,征地单位的确在征地前没有公告和听证。那么,征地过程中的听证是否适用《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呢?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征用土地方案经依
法批准后,由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并将批准征地机关,批准文号,征用土地的用途、范围、面积以及征地补偿标准、农业人员安置办法和办理征地补偿的期限等,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经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听取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这就是“两公告一登记”制度。对此在《征用土地公告办法》(国土资源部第 10号令)中有更具体的规定。由此可见,本案中征地单位在征地过程中未公告的行为违反了《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征用土地公告办法》中的有关规定。
征用土地审批属于在上下级政府之间进行的审批,没有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因而不属于行政许可法规定的行政许可事项,也就不适用《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但可以适用自 2004年 5月 1日起施行的《国土资源听证规定》(国土资源部第 22号令)的有关规定。《国土资源听证规定》第十九条规定,拟定拟征地项目的补偿标准和安置方案的,主管部门在报批之前,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如果当事人申请听证而主管部门未予听证,则违反了《行政许可法》的规定。
行政许可主体与相对人
例二:
一企业未经批准,占用耕地 2000平方米建厂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发现时,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作出限期自行拆除违法建筑的行政处罚,该企业置之不理。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但申请发出近3个月,法院迟迟未采取行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强制执行申请是否属于申请行政许可的范畴?
依《行政许可法》第二条规定,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从行政许可的概念可以看出,行政许可的申请人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而被申请人是行政机关,也即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是行政机关。
在本案中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申请强制执行的行为,申请人是行政机关,即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被申请人是司法机关,即人民法院,不符合行政许可的构成要件。因此说,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强制执行申请不属于申请行政许可,法院作出的强制执行决定也不是行政许可行为,而是一种司法行为。
行政许可与行政效率
例三:
某国有企业新上一项目,计划用地 100亩。项目获上级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该企业向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用地申请。半年后,企业的用地申请仍没有通过。原因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每次都会要求该企业提交新的用地申请材料。后来,该企业诉至法院。法院认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违反了《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判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败诉。那么,本案中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有何违法之处呢?
《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认为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本案中,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多次要求该企业提交新的用地申请材料,而不是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该行为违反了《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同时,也违反了《行政许可法》的便民原则,即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便民的原则,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这是行政许可追求的目标之
一。对于此类行为,应依《行政许可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行政许可与过错责任
例四:
某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村民王某报上的材料,在未进行实地勘测的情况下,为其办理了集体土地使用证。不久,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接到举报,称王某占用耕地建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现场调查后,发现举报属实,拟对王某作出拆除房屋并复垦的行政处罚。王某认为用地四至都已经在上报的材料中写明,现在的问题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办理集体土地使用证中工作失职所致,如果要拆除房屋,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必须承担办证中的过错责任,赔偿其损失。
在本案中,宅基地审批是否属于行政许可范畴?如果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承担什么责任?王某在申请过程中没有说明用地性质,如果他事先知道所用土地为耕地,其行为是否有骗取行政许可的嫌疑?
判断宅基地审批是否属于行政许可范畴,首先要明确行政许可的概念,再分析宅基地审批的性质,以此来判断是否属于行政许可。依《行政许可法》第二条规定,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第三款规定,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由此可以看出,宅基地审批,是先由农村村民提出申请,再由行政机关即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审查后予以批准的行为,符合行政许可的构成要件,应属于行政许可范畴。依照《土地登记规则》规定,土地登记依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土地登记申请;
(二)地籍调查;
(三)权属审核;
(四)注册登记;
(五)颁发或者更换土地证书。而本案中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未经过地
籍调查即直接颁发证书,属明显违反法定程序的行为。依《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规定,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销行政许可,如果撤销行政许可,使被许可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赔偿。
然而,在本案中,王某实为占用耕地建房,但在申请宅基地时并未说明这一点,其行为有骗取行政许可的嫌疑。依《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以欺骗手段取得行政许可后又撤销行政许可的,被许可人基于行政许可取得的利益不受保护。由此看来,在这一行政许可实施过程中,行政机关和申请人都有过错,应共同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