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定势对历史教学的影响
浅析定势对历史教学的影响
摘 要:历史是过往的人类社会发展史,历史现象是复杂万变的,仅仅依据个别情况得出的方法、形成的认识,去解决新的条件下新的问题,往往得不出正确的答案,特别是“功能定势”的消极影响,对新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很大的障碍,那么,如何利用定势的有利影响突破定势的消极影响呢?
关键词:历史 定势 影响
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包括知觉定势和思维定势。在环境条件不变时,定势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如运用已掌握的规律和方法解决常规问题,能加速问题的解决。但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需要解决一些新问题时,再使用熟悉的方法就会使问题解决出现困难。
在历史教学中,定势对历史的教与学影响很大。由于历史包罗万象,有时运用我们掌握的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和规律,去解决历史上相似的问题,可很快得到答案。但由于历史事件是在一定条件背景下出现的,历史现象看似相似,实则不同,如果再用固有的知觉定势和思维定势解决新问题,则很难得出正确的答案。定势的消极影响在历史教学中大量存在:历史教材的死板面孔;高考试题答案的标准化、惟一化,缺了鲜活的灵性;历史教师一味服从大纲教材的标准,按多年的经验教学,抱守残缺的教材,固守着清高但漏洞百出的思想,一味把自己的思想强制灌输给学生;学生被教师按自己的模具加工着,变成了等待老师喂食的小鸡、应试的机器,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张,缺失了多元的思维。历史教学中,如何利用定势的有利影响去克服定势的消极影响,对于历史的教与学意义重大。
一、利用定势的有利影响,寻找具有相同本质属性的“变式”
“变式”是事物的变换样式,客观事物带有多种表现样式。历史是过往的人类社会发展史,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舞台上,每时每刻上演的节目都是不同的,是社会各领域鲜活画面的展现,是活生生的人类社会发展史,所表现的个性特征都是不一样的。如中国古代的六个时期体现的特征各不相同,先秦时期体现出中华文明的起源,秦汉体现出统一国家的建立,三国两晋南北朝体现出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隋唐时期体现出封建社会的繁荣和开放,辽宋夏金元时期体现出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明清时期体现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的危机,每个时期都体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表面看来,它们之间毫无关系,但历史是人类文明的演进史,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人类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在前人的基础和周边国家和地区文明的相互影响之下发展的,历史的发展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同的“变式”反映着相同的本质属性,相关的历史现象之间有着共通之处。如古代实现统一的三个王朝:秦、隋、元,虽然实现统一的具体条件不同,但有着共同的因素:经济的发展、民族的融合、人心向背、统一中心的形成、核心人物的具备等。历史上有许多次改革,不管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的改革,改革的实质都是调整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统一国家的建立基本促进了社会各领域的发展。我们可以利用定势的积极影响来很快解决教学中的相似问题。
二、转变教师观念是突破定势消极影响的关键
由于历史现象是复杂万变的,仅仅依据个别情况得出的方法、形成的认识,去解决新的条件下新的问题,往往得不出正确的答案,也背离了历史的真相,使问题的解决出现困难,特别是“功能定势”的消极影响,对新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很大的障碍。针对定势的消极影响,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克服定势的消极影响,更重要的是自己要转变观念,在思想上重视起来,行动上加强学习,努力突破定势在历史教学中的消极影响。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观念的转变是重要的一环,转变教师在教学中自身的角色,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重视学生自身的学、自身的体验,鼓励学生创新,发展学生多元的思维,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努力适应新形势,不断学习,吸收各领域的新知识,不断充实自己,在历史教学中突破墨守成规的一套,突破以前的历史知觉定势和历史思维定势,以适应新形势、新课改。教师是新课改的重要实施者,教师转变观念突破定势的消极影响,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都相当重要。例如:一讲到满清政府、北洋政府、蒋介石国民政府,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告诉学生他们都是专制卖国的政府,都代表反动阶级的利益,很少告诉学生其统治时期有没有一些值得肯定的举措,对他们的评价是否还有另外的说法。一讲到统一就大加赞赏,一说分裂就黑暗不堪,有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呢?一讲到古代中国肯定是引以自豪,某某科技比世界早了多少年。一讲到近代中国的落后的根源就在于列强的入侵,有没有想想自己的不足呢?一讲到都江堰,肯定会强调伟大的水利工程,但伟大在何处?为何存在这么久?却很少给学生讲解是以“无坝引水”的水利工程。历史教师有许多的固有观念,许多的痼疾和惰性,许多的知觉和思维定势。自己就缺少思维的多元化,缺少批判和被批判的勇气,缺少创新的意识和精神,缺少终身学习的意识,把大学里学习的历史知识终身享用。教师在观念上的、历史理论上的定势不能突破将直接影响到新课改的进行,也影响到学生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
三、提供丰富的材料,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
历史是一门科学,是客观存在过的社会现象,是具体丰富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是任意打扮的小姑娘,是有一定规律性和必然性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捏造歪曲历史,任何违背历史史实的主观意识,都不能对历史得出正确客观的认识。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更要实事求是,不能凭空得出结论,更不能把自己的主观主张强制灌输给学生,要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教师要有意识地提供大量丰富的材料,通过材料启发诱导学生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对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找出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寻求答案的多样化帮助学生从定势的消极影响中解脱出来,克服学生思维的惰性和一些习惯性倾向的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发散式思维、多元的辩证思维。例如讲维新人士康有为,怎样评价康有为,可出示材料:
否决甲午之败暂时失势愿出银二千元加入强学会的李鸿章的申请。弄得十分器重康有为的翁同酥在日记里说:“康祖诒(康有为字)狂甚。”梁启超也说他老师:“先生最富于自信力之人。其所执主义,无论何人不能动摇之……”
康有为的文学成就主要是诗歌创作。其诗歌想象奇特,辞采瑰丽,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特色。代表诗篇《出都留别诸公》5首,对国家危亡的命运,表现得十分关切,意气豪迈。
康有为对师德颇有研究,十分重视师德修养。他认为儿童正处在发育生长期,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缺乏自理能力,需要有教师的照顾和关怀,这就要求小学教师不仅应具备良好的德行学问,还应有慈母般的情怀。他对选拔教师是极为严格的。
嘲康有为联: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
康有为不仅是叱咤风云的大政治家,而且是一生好为名山游的大旅行家,他既在16年流亡生涯中周游列国,又于晚年钟情于祖国的壮丽山川,足迹遍布黄河两岸,大江南北。毕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愫,足以流芳千古!
通过所学知识和材料可了解康有为:领导戊戌变法、鼓吹君主立宪、提倡尊孔复古、拥戴溥仪复辟、文学师德研究方面颇有造诣、好游的旅行家等,其一生的活动既复杂又矛盾,既多彩又灰暗,这样才能历史地、全面地分析一个历史人物。突破了学生对康有为要么“好人”要么“坏人”的思维定势。
再如鸦片战争的影响,不仅分析对中国的影响,也要分析对英国、对世界的影响。对中国的影响既要分析破坏性又要分析建设性。
定势对历史教学的影响主要是消极影响,如何突破定势的消极影响,历史教师是关键,首先自身要在观念理论上有所突破,再者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启发诱导帮助学生克服定势的消极影响,在当今新课改形势下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章志光.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3]冯一下.要注入新的观念.中史参,2006年.
第二篇:浅谈构建主义理论对历史教学设计的影响
浅谈构建主义理论对历史教学设计的影响
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历史知识的传授是围绕这一基本功能进行的,因而在实践中应注意应用激发兴趣,、营造民主氛围,合作学习,主动建构等教学策略来学习历史。
经过学习,我认为建构主义理论对历史教学设计的影响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1).教学目标设计
即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确定,“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而建构主义理论正是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是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这个中心而展开。因此,教学的目标必须增加新的内容。
(2).学习环境的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3).自主学习设计
自主学习设计是整个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在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和“随机进入教学法”等。根据所选择的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应作不同的设计: ①如果是支架式教学,则围绕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建立一个相关的概念框架。② 如果是抛锚式教学(又称“实例式教学”),则根据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去选定某个典型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抛锚”)。例如,在进行初三关于“联合国”内容的教学时,在了解联合国的基本知识后(章程、主要机构等),迅速选定“实例”,如“在处理当今国际事务中,联合国遇到了哪些问题?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样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转变为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抛锚式教学的最大特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教学是师生双向交流的过程。只有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通过与教师思想和心灵的交流,才能自觉地接受科学的理论。同时它又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强调教师控制着教学的各个环节。事实上,教学环节中教为主导和学为主体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教师只有根据反馈来的信息对教学内容和方式不断地进行调整,教学才能进入下一阶段。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两者功能互补地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好构建主义理论,就能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第三篇:音乐剧历史及对大学生的影响
音乐剧历史及对大学生的影响
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班级:机设定单11-2班 姓名:王欣 学号:201101040926
摘要:音乐剧,早期译称为歌舞剧,是音乐、歌曲、舞蹈、戏剧、杂要、特技和综艺结合的一种音乐表演。它以幽默、讽刺、感伤、爱情、愤怒等情感引发剧情,再通过演员的语言、音乐、动作以及固定的演绎传达给观众。音乐剧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频密的地方是美国纽约市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因此百老汇音乐剧这个称谓可以指在百老汇地区上演的音乐剧,又往往可是泛指所有近似百老汇风格的音乐剧。而习惯上称呼为音乐剧的戏剧,多是指西方音乐剧。其知识结构多样化,对其他艺术门类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其以强烈的极富现代气息的娱乐性为外表特征,而内集审美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于一体,从而实现在娱乐性的审美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完成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
关键词:音乐剧 大学生 历史
一 音乐剧的历史
音乐剧是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综合舞台艺术,集歌、舞、剧为一体,广泛地采用了高科技的舞美技术,不断追求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的完美结合。同时,西方的音乐剧在百年多的商业表演经验中总结出了一套成功的市场运作手段,并且创作出一系列老少皆宜的优秀剧目,使这一艺术形式突破年龄、阶层等客观因素的局限,广受观众的喜爱。一些著名的音乐剧包括:奥克拉荷马、音乐之声、西区故事、悲惨世界、猫以及歌剧魅影等。
音乐剧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频密的地方是美国纽约市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因此百老汇音乐剧这个称谓可以指在百老汇地区上演的音乐剧,又往往可是泛指所有近似百老汇风格的音乐剧。音乐剧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的轻歌剧(Operetta)、喜剧和黑人剧。
初期的音乐剧并没有固定剧本,甚至包含了杂技、马戏等等元素。自从1927年演艺船(画舫璇宫)开始着重文本之后,音乐剧开始踏入它的黄金岁月。这时期的音乐剧多宣扬乐观思想,并经常以大团圆的喜剧结局。直至1960年代摇滚乐和电视普及之前,音乐剧一直是最受美国人欢迎的娱乐和演艺形式。1980年代以后,英国伦敦西区(West End)的音乐剧演出蓬勃,已经追上百老汇的盛况。后来甚至出现法文的音乐剧,如悲惨世界(后改编为英文版,曾在百老汇演出)、星梦Starmania、钟楼怪人、罗密欧与茱丽叶、小王子等等。
而随着英国和美国的音乐剧经常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音乐剧也开始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香港、新加坡等亚洲地区流行。参见亚洲的音乐剧。
在17世纪~18世纪的欧洲,音乐成了人们用来表达思想和感情的有力工具。在欧洲,各种各样的音乐都得以茂盛发展,出现了清唱剧和歌剧。但华丽或庄严的歌剧或清唱剧并不能完全满足观众,于是出现了被称之为“居于杂耍和歌剧中间”的艺术形式。
历史上第一部“音乐剧”是约翰·凯的《乞丐的歌剧》,首演于1728年伦敦,当时被称为“民间歌剧”,它采用了当时流传甚广的歌曲作为穿插故事情节的主线。1750年,一个巡回演出团在美国北部首次上演了《乞丐的歌剧》,这便是美国人亲身体验音乐剧的开端。1866年,《黑魔鬼》成为美国第一部的音乐剧。德国的喜剧,《穿紧身衣跳舞的女孩》,滑稽的歌曲,以及侏儒和妖精的扮相等等,奇异的场面令人惊异。美国人对音乐剧的兴奋和拥护“就像当年米兰人等待普契尼的新歌剧,或维也纳人等待勃拉姆斯的新作交响曲一般”。
随着中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也出现了多元变化,音乐剧这种新的艺术样式很快以其视听兼备、雅俗共赏的特质吸引了一批固定的并且正在不断扩大的受众人群。
音乐剧的文本由以下几个部份组成:音乐的部份称为乐谱、歌唱的字句称为歌词、对白的 音乐剧字句称为剧本。有时音乐剧也会沿用歌剧里面的称谓,将歌词和剧本统称为曲本。
音乐剧的长度并没有固定标准,但大多数音乐剧的长度都介乎两小时至三小时之间。通常分为两幕,间以中场休息。如果将歌曲的重复和背景音乐计算在内,一出完整的音乐剧通常包含二十至三十首曲。音乐剧普遍比歌剧有更多舞蹈的成份,早期的音乐剧甚至是没有剧本的歌舞表演。虽然著名的歌剧作曲家华格纳在十九世纪中期已经提出总体艺,认为音乐和戏剧应融合为一。但在华格纳的乐剧里面音乐依然是主导,相比之下,音乐剧里戏剧、舞蹈的成份更重要。
音乐剧擅于以音乐和舞蹈表达人物的情感、故事的发展和戏剧的冲突,有时语言无法表达的强烈情感,可以利用音乐和舞蹈表达。在戏剧表达的形式上,音乐剧是属于表现主义的。在一首曲之中,时空可以被压缩或放大,例如男女主角可以在一首歌曲的过程之中由相识变成堕入爱河,这是一般写实主义的戏剧中不容许的。
二 我对音乐剧的认识
在这一个学期的对音乐剧近距离的接触,音乐剧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舞台戏剧艺术,如果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它的构成要素几乎囊括了当今世界上现存的绝大多数艺术品种一从文学、戏剧、诗歌、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到幽默艺术、滑稽表演和声光艺术,甚至也包括了电影、杂技、魔术等等。为了将这些林林总总的各具特色和个性的艺术因素综合成一个有强大生命力的令全世界观众都为之发狂的新的舞台戏剧形式,欧美音乐剧艺术家们为此孜孜不倦地探索了近百年,也奋斗了近百年;直到今天,这个探索和奋斗过程还远远没有完结。音乐剧作为一种舞台戏剧艺术,从诞生之初它就带上了一种极其鲜明的特性,这就是娱乐性、通俗性、商业性。不论后来的音乐剧在近百年的发展中产生了多少变化,它的这些基本特征始终贯穿于世界音乐剧历史的全过程。
首先,音乐剧的诞生与娱乐有着不解之缘,似乎音乐剧的百年来的走向就是娱乐、娱乐再娱乐。欣赏过音乐剧的人,都会被它的某一方面所深深吸引,诸如:动人优美的旋律、火爆热烈的舞蹈场面、绚丽的舞台灯光、高科技手段的展现„„你在陶醉于音乐剧本身的独特魅力时,也就被音乐剧的娱乐性所俘虏了。欧美音乐剧之所以崇尚热力四射、大喜大悲、夸张变形、快节奏、多色彩,其目的就是给观众以综合性的强烈视听刺激,全方位地冲击他的整个身心。作为一个成熟的艺术品种,音乐剧不可能不具有一切艺术门类都具有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只不过这些功能往往是通过娱乐功能或者说是附着在娱乐功能身上得以实现的。对于音乐剧来说,如果淡化、削弱了它的娱乐性,那就等于从根本上取消了音乐剧。第二,音乐剧还具有通俗性。所谓通俗性是指音乐剧在艺术语言、舞台呈现风格、戏剧内容及其表达方式上,力求通俗易懂、流畅自然、好听好看、雅俗共赏。人们从这些最受欢迎的音乐剧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人类所关注的系列命题。如人的命运、价值、尊严和道德标准等。正是因为音乐剧作品会及时反映社会的种种现象,表达人们内心的种种感受,或赞美或讽刺或幽默或同情„„其乐观、积极的被人们深深喜爱的通俗性也成就了音乐剧百年的辉煌。
其三,音乐剧还有商业性。作为一种舞台戏剧艺术,音乐剧自诞生之时就用娱乐性和商业性两条腿走路。娱乐性是它吸引大众的招牌,而商业性则是每部作品创作的动机。也就是说,一部戏如何创作都要以其能否换得商业价值为前提。这似乎与中国历来的讲究的传统相悖,我们要做事业不能一味追求金钱,但是,这个“道理”在音乐剧以至大众娱乐业内是不可取的。它不像话剧、歌剧、电影.也许某些创作者只是用它的作品来传达自己的先锋理念,作品可以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得不到票房利益,荣获某某大奖后可以带着荣誉被束之高阁;然而一部音乐剧如果得不到良好的票房收益,奈何是再大牌的创作者和制作人、获得某某奖项,它也不能被认为是成功的作品。没有票房即没有观众.没有观众即作品没有卖点。
音乐剧所具有的三大特性缺一不可。如何让观众心甘情愿地掏出一大把钞票去买那两三个小时的时光和价格不菲的衍生品.恐怕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大众喜欢什么题材、什么形式、时下哪位明星人气最高、哪种音乐风格最流行、什么话题最热门等等,都将成为创作者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他们必须调动一切手段来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和金钱。不过,这也并非是说做音乐剧的都是一味追求金钱的商人,只考虑商业利益而不顾艺术价值的作品也是不可能生存的,失去了吸引大众的艺术价值就意味着失去观众,那么商业利益也将无法实现。正因为音乐剧是一种商业性艺术,因此它就必须是娱乐的、通俗的,这三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
三、音乐剧特有的美
音乐剧的综合成分及综合状态较之一般的综合艺术要丰富得多,也复杂得多。音乐剧正是在整体上综合了话剧、歌剧、舞剧这三种综合性舞台戏剧样式的表现优势而成为一个更高层次的综合艺术的。因此可以说,它是综合的综合,是继第一度综合之后的第二度综合,是对综合艺术的再综合。最一般、最常见的综合形态是歌舞剧型,也即综合运用戏剧、音乐、舞蹈这三种艺术手段来形成自己的艺术表现体系,而歌、舞、剧这三种艺术成分在作品中所呈现的比重、面貌却是各不相同的。
第三种综合形态是在歌、舞、剧的基础上又融进了其他艺术成分,使作品的综合因素更加复杂丰富。在以上这三种综合形态中,不论它的综合因素如何变化,也不论 是何种因素在其中担任主角,何种因素被摒弃于它的综合范围之外,但戏剧和音乐这两大要素对任何一种综合形态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音乐剧可以没有魔术,可以没有电影,甚至可以没有舞蹈,但如果音乐剧离开了戏剧和音乐,它也就不成其为音乐剧了。由此可以看出,音乐剧其实是一门综合形态极为自由的舞台戏剧,我们完全不必要将它活生生的生命形式框定在某一种或某几种僵死的模式里,那种认为音乐剧必须如何如何的想法和做法,无异于作茧自缚。
音乐剧内集的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正是通过娱乐功能得以顺利实现的。将音乐剧纳入大学公共艺术课程,可以在音乐剧的五光声色、动感愉悦中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这是因为“音乐剧作为20世纪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从早期肤浅、庸俗的‘文化快餐’窠臼中跳脱出来,承载着丰富深刻的人文内涵,在最本真的意义上实现了寓教于乐。”“寓教于乐”的教育观念古已有之,延至当代,更加强调教育手段的丰富多样、教育环境的轻松活泼,采用“玩”的形式、创造“乐”的情境来缩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实现对受教育者的培育。音乐剧将戏剧、诗歌、音乐、舞蹈、舞美造型等诸多艺术凝结成一个整体。在这个炫人耳目、色彩斑斓的整体中,学生们可以感受到多种艺术手段叙说故事的独特性,而且,丰富多彩的歌舞表演、快速转换的场景、变幻莫测的舞台装置等等能够满足大学生求新、多变的审美口味。学生在视听上获得多重享受的同时,音乐剧较深的教育潜力随之展现,即触动他们去思考不同题材下的社会内容以及要揭示的哲理、主题。
诸多有关“人”的主题出现在音乐剧中,如人的命运、人的价值、人的生存状态、人的尊严和普遍的人类道德准则等一系列这个时代最为关注的重大命题,在音乐剧中得到了最生动、最感人、最彻底的艺术表现。纵览音乐剧的成功剧目,在嬉笑怒骂的戏剧表演、载歌载舞的舞台声色背后,是对“人”有着深层教育意义的人文精神的生动呈现。
音乐剧对大学生修养的提高有很大作用。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之所以要进行修养,就是为了把自己培养成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人,就是为了能担负起重任。孔子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大学》)孔子把自身的修养同齐家、治国、平天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孟轲也是这样,他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当代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优化自身形象,做到宠辱不惊,不卑不亢,不要太计较得失,待人接物大方得体,流言止于智者,不要传播小道消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才能在激烈的战争中夺取一席之地。因此,我们可以把音乐剧当做提升我们自身修养的老师去学习与认识。
第四篇:个人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个人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09020802班 郝成龙 2008302218
经过了一段时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后,我认识到要分析个人对历史发展的作用,首先要全面认识什么是个人。个人的概念是相对于人民群众而言的,个人不仅包括杰出个人,还包括普通个人。个人又可分为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我们的许多教科书中的个人只包括杰出个人,把普通个人抹杀了,这是不全面的。
个人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人们一直讨论的问题,至今仍没有统一的答案。个人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相对于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作用而言的。唯心史观把历史的发展看作是由少数英雄人物和帝王将相的意志、品格、才能决定的,认为人民群众只不过是消极、被动的“惰性物质”,是少数英雄人物的盲目追随者。也就是说杰出个人对历史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群众的作用是零,这就是英雄史观。梁启超是英雄史观的代表,他说:“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在他看来,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英雄史观承认了人的作用,这无疑有进步意义,但过分夸大了个人对历史发展的作用,认为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这是不正确的,是与马克思主义相违背的。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着,对历史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而个人对历史发展起次要作用。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荀子把人民群众比作水,把君主比作舟,以说明君主要借助人民群众的力量才能巩固统治,这是比较客观的。人民群众决定历史发展的一般方向,一般进程;个人,任何个人都不可能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一般方向和一般进程,只能是决定他所参与的历史事件的个别面貌和个别特点。唯物史观把个人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比作是长河中的一朵浪花,虽改变了个别事件,但改变不了历史的大体走势,这是非常恰当的。
其实个人虽然不能决定历史的发展方向,但个人对历史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历史是由有意识、有目的的个人活动构成的。不同个人的意志、目的互相作用,汇成一种“合力”,这种“合力”所发展的方向,正是客观规律的反映。在这种意义上讲,个人对历史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个人对历史发展的作用具有差别性。杰出个人对历史发展的作用较大或较显著,在史册中留下了姓名;普通个人对历史发展的作用不大或不显著,因而未能在史册中留下姓名。正面人物的意志和愿望符合客观规律,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反面人物不符合或违背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阻止或延缓的作用。
普通个人占个人中的大多数,他与杰出个人对历史发展的作用只是量的区别,在本质上却是一样的。因此,普通个人与杰出个人是相对的。普通个人相对杰出个人对历史发展的作用不大或不显著,但普通个人也可以做出伟大的事情。在历史上,由平庸转为杰出人物是常见的现象。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这句话是对的。在汶川大地震中,一位母亲用最后的生命给三个月大的孩子最后一次哺乳,挽救了孩子,自己却献出了生命,这位母亲虽然平凡但又很伟大。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条件下,普通个人有可能对历史发展发生“超常性影响”。如一些技工和知识分子,虽说是普通个人,但他们对历史的发展的作用却很大。但普通个人中也有反面人物,他们对历史发展的影响虽小,但也起到了一定的阻碍或延缓的作用。如犯罪分子,偷窃、抢劫、杀人、放火等等,制造社会混乱,阻碍了历史向前发展。
杰出个人相对于普通个人来说,对历史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杰出个人不仅包括有重要影响的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也包括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在今天,还包括在经济社会生活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企业家、管理人才、科技精英等等。杰出个人包括杰出的正面人物和杰出的反面人物。杰出的正面人物可以推动或加速历史的发展,而杰出的反面人物却阻碍或延缓历史的发展。
杰出的正面人物往往有优秀的个人素质和人格品格,他们一般站得高些,望得远些,能透过现象看事物的本质,适应和把握历史发展的方向,因此,可以引领时代的前进;他们往往有坚定的意志和果敢的品格,能够在错综复杂的历史关头做出正确的选择,并坚定地贯彻自己的历史抉择;他们往往有特殊的人格魅力,具有广泛的号召力、影响力和凝聚力,能够团结不同的力量,形成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合力”。杰出的正面人物,不仅是一定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又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又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直接参与者、策划者和指挥者,能够决定某一具体历史事件的发展进程。杰出的正面人物一定是适应历史发展的。毛泽东在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解放过程中,发挥了突出的历史作用,在民族危机的历史时刻,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历史的方向和前途。毛泽东作为一位伟人,适应了中国人民人心向背和历史的发展,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时势造英雄”。
杰出的反面人物,无疑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反面人物越杰出,对历史发展的阻碍作用越大。杰出的反面人物看不到事物的本质,为所欲为,阻碍历史的发展,违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注定是失败的。袁世凯是一个杰出人物,但是反面的杰出人物。袁世凯称帝,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违背的,袁世凯也在人民群众的痛骂中忧郁而死。汪精卫也是一个杰出的反面人物,他活跃在中华民国的政坛上,却做了汉奸,与中国人民的愿望相违背,阻碍了历史的发展。当然,反动人物也有正面的一面,所以对历史人物一定要一分为二进行评价。
研究个人对历史发展的作用的根本目的,就是使每个个人的作用都能得到充分地发挥,避免走向反面。每个个人都要充分认识自己的社会价值,提高个人素质,最大限度地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第五篇:毛泽东革命诗对历史的影响
汉语言102班 吴波 学号10011223
毛泽东诗词与中国革命
毛泽东,20世纪中国革命史上一颗闪耀的红星,他点亮着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也缔造着革命的燎原之势。集政治家、思想家、革命家、军事家与诗人词家多种身份于一身的毛泽东,既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又有具体革命斗争的实践和体验;既有史林文苑的深厚修养,又有政治生活领域和两军对垒中的现实较量;既有深邃的思辨,又有豪迈奔放的奇思。他不仅为中国革命和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我们留下了光辉的不朽的诗篇。有人说,不了解毛泽东,就不可能了解二十世纪的中国革命。上次作业主要结合《历史选择了毛泽东》这本书谈了一些自己的感受,今天,带着对文学的追思和对历史进一步了解的心情,结合文学结合历史想通过毛泽东的这些诗词,来了解一下毛泽东其人同时也感受一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艰难曲折和波澜壮阔。
他的诗词恢宏浩瀚,博大精深,不仅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历史的纵深感,而且堪称中国革命的伟大史诗。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魅力。
(一)远大理想和抱负
毛泽东于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纵观中国的近代史,旧中国似在风雨中飘摇着的一叶扁舟。虽然有林则徐之流勇于率领国人抵御外强凌辱的义举;亦有梁启超、康有为等仁人志士扛起了“变法”的大旗,还有孙中山等为首的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活动,但是,他们都没有能力将中国这艘航船驶向理想的彼岸。而毛泽东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这为中国的革命也增添了新的活力。
他小的时候曾经改诗立志,发出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宏愿。我们看他13岁时写的《井赞》,“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
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永远长不长。”
这首诗表现了他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理想和抱负。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不断的改变自己的理想。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时代的召唤激起了毛泽东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驱动着他去主宰历史的命运,去拯救多灾多难的民族。
(二)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919-1927年是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要时期。五四运动宣告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革命的中心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其突出特点是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共同推动国民大革命的进行。这一时期,毛泽东参加过中共“一大”、“三大”和国民党“一大”,并先后担任一些重要的职务;在国民大革命中,已经开始关注农民运动,被称为“农民运动的王”。这一时期毛泽东的诗词主要有四首,分别是《虞美人·枕上》《贺新郎·别友》《沁园春·长沙》《菩萨蛮·黄鹤楼》等。就其中《沁园春·长沙》《菩萨蛮·黄鹤楼》简单谈一下认识
《菩萨蛮·黄鹤楼》
读他的《菩萨蛮.黄鹤楼》,我们会感受到,作者所身处的那个苍凉无奈的社会。茫茫、沉沉、莽苍苍、锁,几个字眼勾勒了一副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画面,令人压抑的笔调,表达了一种苍凉的心情。联系1927年春大革命的形势,作者的心情为什么如此沉重?
1927年春,诗人和夫人来到黄鹤楼,时值烟雨茫茫,瞭望辽阔的大地。不禁感慨万千。因为,当时的革命正处在那样一个危险的时代,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革命党人士,武汉的汪精卫也在酝酿着事变。毛泽东敏锐的觉察出危机正在日渐逼近,可是党的总书记陈独秀还有苏联顾问鲍罗延,对此并无察觉,还一直主张对蒋介石妥协。从“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来看,诗人此时的迷茫不知如何是好。可是,“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将全词笔锋一转,表现出那种豁达的情怀。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词人依旧可以对酒当歌,依然对未来充满信心,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与反动派斗争到底!并且抒发了诗人对江盟誓,以身许国的强烈感情。
《沁园春·长沙》
词中“忆往昔”的内容,是作者回忆在长沙一师求学期间,与同学们一块畅游湘江、针砭时政的情景。而词中的“怅”则引出了作者的困惑:“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联系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形势,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困惑? 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主要讨论国共合作问题,但关于合作后的领导权问题,这次大会并没有明确规定。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但从合作开始,共产党就一直受到国民党右派的排挤。这首词写作的背景就是1925年,因受国民党右派的排挤,作者回乡一面“养病”,一面组织农民运动,其间遭到当局捕拿而潜入长沙,故地重游情景。作者的担忧很快变成了现实。一首《菩萨蛮·黄鹤楼》体现了大革命失败前夕作者凄凉的心情。
(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27—1937年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艰难地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并从幼稚走向成熟。同时,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局势也逐渐由内战走向抗日。
这时期也是革命最艰难的时期,革命道路的坎坷,个人命运的沉浮,战争环境的艰难,战斗场面的惨烈,给了诗人更多的灵感,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也应运而生。存在决定意识,此时毛泽东的诗词,既有对革命斗争写实般的记载,如《西江月·秋收起义》《西江月·井冈山》《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七律·长征》等,又有因个人命运的沉浮而引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如《十六字令三首》《清平乐·六盘山》等,又有对人物的讴歌赞美,如《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临江仙·给丁玲同志》等。因此这一时期也是毛泽东创作诗的高峰期。我们主要来看五首,分别是:《西江月·秋收起义》《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沁园春·雪》。
《西江月·秋收起义》
这次起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公开地打出了自己的旗号——工农革命军;由于敌人力量强大,起义军损失严重,毛泽东开始带领军队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创建了中国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井冈山,毛泽东领导军民,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终于使井冈山上的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使国民党大为恐慌。1930—1933年,国民党先后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五次“围剿”。国民党与红军之间展开了一场“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毛泽东对次也作了史诗般的记载。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这首词写得痛快淋漓。词中提到“七百里驱十五日”,反映了红军作战的主要方式是以运动战为主。在共产党领导的五次“反围剿”的斗争中,前三次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胜利。第四次“反围剿”时毛泽东已经被剥夺了中央苏区军队的领导权,“左”倾错误在中央苏区占据着统治地位。但周恩来、朱德抵制了王明等人的错误指令,仍然执行毛泽东的军事路线,第四次“反围剿”也取得了胜利。而第五次“反围剿”是在博古、李德的领导下,执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结果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这也是红军长征的原因。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但一曲《忆秦娥·娄山关》则又如柳暗花明,作者心情豁然开朗。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晨月、凄鸣的寒雁,哽咽的军号,细碎的马蹄声,把人引入悲壮萧杀的境地。而“从头越”三字则显露了作者瘦虎雄心之威,死地后生之勇。何为如铁雄关,今也要从头越过。想一想:作者的心情为什么如此豪迈?在正确与错误的对比中,历史重又选择了毛泽东。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领导。所以毛泽东的心情是豪迈的,遵义会议也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之后,毛泽东指挥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渡过金沙江,冲破敌人的包围圈;又继续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穿过大草地,进入甘肃、陕西。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身后的脚印,已化作了留给大地的诗行,如此惊心动魄的征程,总该给后人留下点什么?对毛泽东来说,最好的表达方式依然是写诗。于是,我们又听见了诗人的吟哦。
《七律·长征》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红军长征的路线。长征是什么?在作家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在美国作家素尔兹·伯里笔下,长征是“前所未有”的事;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在毛泽东笔下,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一完结,新局面也开始了”。1936年2月,毛泽东率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队东征,到达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黄河时,适逢大雪。皑皑白雪把个西北高原盖得严严实实,这又激起了素爱白雪的毛泽东的无限诗兴。一首千古绝唱《沁园春·雪》便在陕北小小的窑洞里诞生了。
《沁园春·雪》
平生爱雪,正好置身于雪的世界,凭着雄奇的构思,给我们描绘了半个中国的雪色:内外茫茫的长城,顿失滔滔的大河,如银蛇逶迤的山群,似蜡像驱驰的高原;忽而又想到了红日照耀雪国的妖娆壮美。长征中牺牲的许多战士的身影一一浮现出来了,一种荡气回肠的壮烈情怀化为意欲超出历代有为政治家的具体图像。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但真正让世人领略到毛泽东风骚独步的事发生在1945年的重庆。是啊,没有经历过艰难险阻,没有博古通今的文化积淀,怎能写出如此大气的诗篇?词中提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首词写于中央红军长征结束后,表达了作者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壮志。1958年,毛泽东在自注中提到,“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是啊,在毛泽东眼里,只有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革命,方才造出真正的风流人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史证明了这一点。我们来看第三篇“民族阵线,救国良方”。
(四)民族阵线,救国良方
1937年7月-1945年8月是全民族抗战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斗争中得以巩固和扩大,直至战争完全胜利。除了《四言·祭黄陵》和《五律·挽戴安澜将军》外,毛泽东很少写诗。但在这个时期,他理论方面的著作却很多,如《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写成的,这些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理论基础。我们来看第四篇《天翻地覆慷而慨》。
(五)天翻地覆慷而慨
1945年8月—1949年10月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这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艰难地指挥着全国的解放战争,先后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取得了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胜利,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这时期毛泽东的诗主要有三首:《五律·张冠道中》《五律·喜闻捷报》《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前两首描述的是作者离开延安后转战陕北时战斗的场面或战后的感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写于渡江战役后。诗中提到“不可沽名学霸王”,“霸王”指的是项羽。项羽先胜后败的严重教训,使得这位政治家诗人能够遇喜不亢,临胜不骄,不去怜悯毒蛇一样的恶人,而择取彻底消灭顽敌,一统中国的历史必由之路。
(六)一唱雄鸡天下白(1949—1956年)
1949—1956年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彻底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并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这时期毛泽东的诗词主要有《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浪淘沙·北戴河》《七律·和周世钊同志》《五律·看山》《七律·莫干山》《七绝·五云山》《水调歌头·游泳》。
我们主要来看《水调歌头·游泳》这首词。一阕《水调歌头·游泳》,道出了无限的乐趣和无穷的奥秘。毛泽东说这首词是赞美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词中提到“一桥飞架南北”中的“一桥”指的是武汉长江大桥,它是万里长江上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1955年9月开始修建,1957年10月建成通车。词中“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指的是三峡工程。经过几十年的论证,1994年三峡工程正式开工,2006年三峡大坝全线建成。由当时正成为现实的“一桥飞架南北”,而憧憬“高峡出平湖”,不正是毛泽东勃勃雄心的诗化吗?正如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所预言的“我们将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历史虽然经历了曲折,但历史最终证明了这一点。
可以说,毛泽东一生奋斗,一生有诗。正是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造就了政治家毛泽东;正是革命战争严酷悲壮,造就了军事家毛泽东;正是战争生涯的惊涛骇浪,造就了诗人毛泽东。毛泽东的诗词不仅是他个人的心理实录,也见证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艰难历程。希望大家能喜欢毛泽东的诗词,更加深对中国革命的理解。
总之,毛泽东诗词,毛泽东的诗词是一部融思想性、艺术性于一炉的革命史诗。首先他,引经据典,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其次,具有乐观的革命精神,浪漫的创作手法;再次,诗词中的“山”“水”独具特色;最后,毛泽东的诗词是一部以“诗言志”的革命史诗。艺术上,运用革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思想上,表现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风格上,独具匠心,其神韵以傲骨取胜,豪迈奔放,激越昂杨,气象恢宏,无论是“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刘邦,还是“力拔山河兮气盖世”的项羽,无论是“秋风起兮白云飞”的刘彻,还是“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的朱元璋都是望尘莫及的。柳亚子曾评价毛泽东诗词:“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间”“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此人共折腰”。毛泽东诗词的境界与气魄,绝对是千古一人,既前无古人,也肯定是后无来者!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或是以后的人们,诵读这些诗词,都可以从中感受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作者满腔的热情,豪放的气概,深远的意境。从而心灵为之震颤,视野为之拓展。
我想通过这些诗词的研读,我们能提高的不仅仅是文学修养文学创作,更大的意义在于透过这些壮丽的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革命背后的艰难与辉煌,而通过这些我们建立更有效更坚强的精神火炬并将其传递促进个人也促进社会的进一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