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 向科学民主管理要质量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
向科学民主管理要质量
常德市鼎城区灌溪镇中学 杨忠明
灌溪中学是一所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农村初级中学,学校坐落在太阳山脚,渐水河畔,地处常德市西郊,毗邻207国道,交通十分便利。灌溪中学属城郊结合部,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学校现有教职工128人,学生近1000人。近几年来,学校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为重,提升品牌,以人为本,校园和谐”的工作思路,遵循:“尚真求实,笃学健体”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移植洋思经验,打造高效课堂
一是实行集体备课。要实现有效、高效课堂这一目标,教学设计成为关键,需要吸纳集体的智慧,博采众人之长,我们要求每一堂课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实施了“五步备课法”:①由主备教师提前一周备好下周教学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地点以说课形式进行展示;②组内教师针对教材、教法、自学指导、当堂作业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完善内容;③备课组长归纳小结;④主备教师修改,制好教案;⑤备课组长将教案在周五上午交分管领导签字,打印后分发全组教师。经过这一程序的教案,我们称之为“有效教案”。只有持有“有效教案”,教师才能进入课堂,实现了资源共享。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我们又提出了“二次备课”,也就是要求教师依据个人教风、班情和学情对教学设计进行微调,以便更好地适应学生。去年,学校投入40余万元,添置了复印机、一体速印机,建立了电子备课室,同时,成立了16个学科备课组,每名校级领导和二层骨干捆绑一个备课组,定时定点定内容地开展备课活动,派专人进行考勤登记,在月底列会上进行情况通报,并将活动情况纳入教师业务考核栏,作为年底评岗晋级的指标,多管齐下使集体备课活动得到了有效保证。
二是建立保障机制。为确保洋思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实行,从校长到教导主任再到教研组长,每天雷打不动的工作就是听原生态的推门课,不打招呼,不提前通知,主要是看教师是按“有效教案”上课,还是按自己的“老教案”上课,是否体现了课改理念,每一个教师都没有空子可钻,习惯便成了自然。同时,建立了“点课制度”,每周三、四第2或3节课由教务处安排两名教师上示范课,学校领导、教师听评课。学校每月组织一次学生评教活动,对教师的教风、教态、教学效果等进行评议,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汇总后,反馈给教师,教师在教学中加以改进。以“少年宫”为活动主阵地,开展了舞蹈、书法、美术、音乐、棋类、科技制作、经典诵读、球类、田径、古筝、课外阅读等十几项社团活动,把学生从“死读书、读死书”的氛围中解放出来,真正实现学校教育的“启智、健体”目标。
三是践行“三生六环”。“三生六环式”中的“三生”是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体现“生活化、生动化、生态化”。“生活化”就是要求课堂教学要以生活作为切入点,与生活联系、贴近学生的感知世界,达到激趣的作用,将课本知识实践化,回归生活,指导生活;“生动化”要求课堂是学生“乐学”的阵地,知识能在教师、学生间和谐沟通,在情景教学中实现知识的传递、反馈,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生态化”就是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尊重客观规律,教学要求实现不同层次的学生“吃得了、吃得好、吃得饱”,教学环节真切,效果真实,不走形式,师生和谐。
“六环式”由“情景导入→学习目标→自学指导→学生自学→师生探究→当堂训练”六环组成。在组织实施教学前,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好集体备课活动,共同探讨本章节的内容,要求备学情、备考情,做足课前戏,实行“精备课、简教学”。课中在科学设置自学指导的导航下,充分体现以学生个体为主,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形式,教师 2
宏观引导调控为辅的“三生”教学模式。当堂训练的设计要合理、有效,题型要甄选、题量要适中、兼顾全体、课内完成,实现减负高效、整体提升。因此“六环节”要求目标要有指导性、自学指导要有启发性、小组交流要有实效性、师生小结要有归纳性、当堂训练要有可控性,做到精讲精练,当堂检测,杜绝一切重复、机械性演练。
通过近几年的探索,我们在移植“洋思课堂”过程中注重了“变异”,现已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灌溪课堂”,学校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全区的课改现场会在我校召开,先后有20几个兄弟单位的领导、教师到我校观摩学习,灌溪中学已成为鼎城区教学改革的排头兵,也最先尝到课改带来的胜利果实。校长们深入课堂的次数更多了,老师们研究教学的时间多了。全区组织的大型考试,同年级同一学科班平均分之间的差距由10多分缩小到了2分以内。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已跻身于全市初中学校先进行列,数学教研组、物理教研组先后被评为全省优秀教研组。
二、完善管理机制,激发团队潜能
在课堂教学变革中,我们也在积极探索适应教学变革的配套管理机制,让科学民主管理带出课改的活力。
一是绩酬挂钩机制。就是将工作成绩与个人酬劳进行挂钩。我们把这项机制渗透到每一项工作,落实到了每一个人身上,成为了推动工作的原动力。在教学上,学校给每位教师都建立了量化台帐,实行“日督查”、“周登记”、“月量化”、“期总结”,对教师教学过程全程监督,哪节课迟到,迟到几分钟;哪次作业没有按时批改;哪堂课没有按“有效教案”上课,教师工作量化台帐上清晰可见。一期一结账,按照业绩兑现奖励。同时,还制定了中考奖励方案,包括输才奖、巩固率奖、全科合格率奖、单科进步奖、学生包保奖、管理协作奖等奖项。2008年以来,学校每年都要发放各类教学奖金10多万元,重 3
奖工作成绩突出的一线教师。
二是优秀教师培养机制。学校为一批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教师搭建成长平台。每两年组织一次“灵泉杯”教学比武,通过比武来发现人才,选拔人才,激励人才。比武活动成为了学校规格最高的活动,去年16堂课参与比赛,12堂被评为一等奖。在活动中,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长为课堂教学的脊梁,在全区乃至全市形成影响。2011年10月10日,在常德市政治教学风采比赛中,我校刘云老师执教的比武课——《亲子之间》获得了特等奖,并代表常德市参加在张家界举行的省级赛课活动。李爱茗老师参加了全省历史课教学比武,像这样的教师学校还有一大批,如丰杰伟、李小兰、李丽、周立兵等,他们成为了我校课改的先锋,去年有四位优秀教师通过公开竞聘走上了学校二层骨干岗位。
三是校务公开机制。学校的大事一律民主决策,大家做主,不搞暗箱操作。从2006年开始,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学校每月召开一次职代小组会,每期召开一次职工大会,校长公布学校的财务收支情况。重大事件决策充分发挥职代会作用。2010年,在与楚康公司协调商店承包款的问题上,学校职代会组织了谈判小组,三次与公司负责人磋商,争取利益的最大化,为学校增加了近3万元的收入。2014年3月,学校锅炉损坏,又由职代会派代表到市里考察质量、价格,最后仅用3万多元就采购到了物美价廉的锅炉。今年5月在学校多方努力下,阳光工程——学生公寓楼开工建设。这几年,灌溪中学没有一起教师上访、举报的案件,校长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师生之间高度和谐。
三、坚持德育为首,落实素质教育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和核心。为此,我们把德育教育作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开展了异彩纷呈的德育活动。
一是占领课堂主阵地。把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定在课堂,我们编写了《灌溪中学学生德育逐月教育内容》,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主体,让他们自己组织、策划,老师只观摩,先后开展了辩论赛,自编节目汇演等,积极开展“三会”活动,即晨会、班会、校会,制定了翔实的工作计划和班会主题教育方案,由学校下发到各班,由各班主任按学校要求组织实施,学校进行学期考评。积极打造“升旗仪式特色教育品牌”,开展了“三个一”的主题教育,即唱一首红歌,朗诵一次校训,聆听一段国旗下讲话,激活了学生的爱国、爱家、爱校的热情。整个活动庄严肃穆,由校长亲自主持,全体师生参与。
二是从细节入手。融常规训练于主题教育之中,学校编写了《灌溪中学学生德育“四自”读本》、《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十课》等校本教材,从“卫生保洁,集会快静齐,两操动作求规范,上下楼梯靠右行,课间活动讲文明,食堂用餐显修养,爱护公物强意识”等细节方面抓起。充分发挥学生自治功能,设立了“文明礼仪示范岗”,每日早晨迎师生进校,礼仪示范,检查规范学生仪表。课间设立了“巡视岗”,纠正学生不文明行为,对校园卫生进行巡查,发出“表扬单”、“友情提醒单”、“整改单”等。组织开展“学”、“比”、“评”、“查”、“奖”活动,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每年“五四”青年节,学校组织全校学生投票,评选表彰“十佳学子”和“优秀共青团员”充分发挥了榜样的作用。
三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重大节日和纪念日为契机,开展特色鲜明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三五”开展学雷锋讲奉献活动;清明节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活动;“五四”举行“感悟青春、放飞理想”演讲、“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国庆开展参观新农村、工业园,感受祖国大变化体验活动。学校还编写了《崛起的灌溪》乡土教材,列入 5
校本课程计划,成为学校一大特色。同时,我们把林佰渠纪念馆、市新农村建设点富贵村、中联重科起重机分厂、和谐园、敬老院等作为校外德育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近年来,学校德育教育颇具成效。一名学生被评为“省十佳少年”;一名学生被评为“省文明少年”;22名学生获得了省、市、区级“优秀干部”、“三好学生”光荣称号。
四、狠抓初三教学,践行“质量立校”
毕业年级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得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学校的声誉。我校毕业年级教育教学工作在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消化课改的内能,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重过程、抓落实”为关键,齐心协力,教学质量节节攀升,成为鼎城区农村教学的翘楚。
一是加强领导,完善管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现,是毕业年级教书育人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障。在学年初,我校就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灌溪中学毕业年级、毕业学科教书育人领导小组;以分管副校长为首的灌溪中学毕业年级教书育人工作小组。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责,在这一学年里,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了4次毕业年级、毕业学科教师动员鼓劲大会;工作小组先后十多次召开班主任、科任教师学情、教情分析会;组织了六次大型考试并及时总结;召开了十多次不同层面的学生会议。这一年来、领导小组成员、工作小组成员经常深入毕业年级听课评课并随时和任课教师商讨对策,还逐一学科地与老师们进行座谈,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中肯的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所在。学校领导对毕业年级、毕业学科工作极为重视,密切注视着毕业年级、毕业学科工作进展,对老师们的生活、工作及家庭的困难都给予了热情及时的关怀和帮助。学校领导还对毕业年级工作精心设计,科学安排,着眼长远,立足脚下。一年来,学校要求全体毕业年 6
级教师要精诚团结、积极配合、团结协作、以学校为整体、以班级为整体、以学科为整体,我们要的是团队精神,不是一花独放;我们要的是全体同学的整体合格,不是个别学生的格外优秀。做到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老师们解决后顾之忧,充分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确保老师们全身心的投入教育教学工作。
二是加强包保工作,确保巩固率、合格率。几年来,我们严格落实区教育局的相关精神,做好了班级、学生的各种包保工作。具体作法是:首先制定了方案,要求对每一个包保对象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并建立包保档案,力保巩固率、合格率的稳定与合格。其次,建立了学校行政领导、初三所有任课教师全员参与的包保工作链,即:学校校长管统筹、分管校长包年级、行政领导包班级、班主任、科任教师包学生,做到班班有人管、生生有人包保,层层负责,个个落实。第三,包保工作建立工作登记册,对学生的思想、学业成绩、行为养成习惯、理想前途教育等方面展开教育。必须做到逐日登记、逐周反馈、逐月总结,并能及时发现问题,对症下药,全面稳定学生思想,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进一步减少了初三学生因厌学、自卑、前途渺茫等原因而辍学的现象。在实施包保的过程中,学校针对包保档案实行每月一督查,半期一小结,并将检查情况作为业绩考核,与中考的奖励方案结合,极大的推进和落实了包保工作。经过干群配合,2016年中考,我校的合格率达到86.5%,巩固率96.31%,教书育人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是群策群力,努力提升教学质量。近年来,我们狠抓毕业年级的课堂教学工作,全体初三学科教师勤勤恳恳、扎实工作,以课改为动力,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为我校的教书育人工作夯实了基础。具体作法如下:
1、优胜劣汰,大力调整,充实力量:在八年级的教学工作结束 7
后,我们领导班子就坐下来,审视学生的成绩,深刻剖析、发掘问题,未雨绸缪。我们根据学科和教师的情况,调整了教师的配备结构,如:调整各班级的相对薄弱学科的任课教师岗位;调整学科组长坐阵把关毕业教学;各学科配备三名以上经验丰富的初三把关教师等。通过调整,初三会考科目均获全区前五名的好成绩。
2、铆足干劲,各司其职,挑起重任:面对越来越厚重的社会压力,更好地完成初三育人工作,我校行政、全体教师及家长不间断开会,商榷有效方案,及时调整工作思路:①各班主任率先坐阵班级,严格执行“五到堂”;②教研组长稳重把关、夯实业务;加强集体备课和教学研究;各组员努力收集筛选信息,精选习题、精讲精练,针对参差不齐的学生做到分层教学,数、理、化统一学案;学校领导经常深入课堂,听评教师讲课,掌握学生动态,每周达四次。③对全体学生进行全面剖析,摸清状况,形成策略:进入初三,尤其是下学期,学生明显呈现三种状态:一是真正认识到了学习意义,一直都在学习路上努力的学生;二是一直丧失自信、沉沦、混沌的学生,书本不动,非睡即闹;三是中间游走状态,按部就班,需要老师管理的学生,对于这三类学生,把握全局的关键是稳住学生的心态阵脚,监控管理;④对优等生实行教师承包制,辅导到位,切实有效;所有教师都要知道所教学生的薄弱学科,并开展针对性的辅导,课内外要时刻关注自己的教学对象,耐心辅导,对重点学生布置特殊作业,面批面改,即时补漏;对个别偏科生,单独辅导,全力消灭其薄弱环节。教师对月考、周考进行深刻细致分析,对合格率和优秀率严格把关。每次大型考试之后,我们都要召开学科老师、班主任和学校行政会,联合会诊,调整教法,改变学生的不良状况,激励学生,促进提高。
各位领导、同仁:以上点滴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纯属一 孔之见,恳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
第二篇:以课堂改革为抓手12
以课堂改革为抓手,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荣新小学
根据省、市、县关于教育综合改革的文件精神,自2013年开始,我校以课堂改革为抓手,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小结于后。
一、基本情况
我校创办于2007年8月,现有教学班35个,学生近2800人;有专任教师101人,其中本科79人,专科21人,中师1人,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49人,教师整体素质较强。自学校创办以来,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基地”、“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工程基地校”,“首届中国当代特色学校”、“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市“小学数学教师培训基地”等各级各类荣誉60余项。于2012年下半年被县教育局确定为课改试点学校。
二、制定了课改实施方案
我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详尽的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学校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副组长的课改领导小组,分析了我校师生教与学的现状,明确了课改目标,提出了“以生为本”的课改理念,创建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模式“6+1”,“6”即导、思、议、展、评、检,“1”:即练。该方案的制定为我校课程改革有条不絮的开展起到了谋篇布局的作用。
三、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努力适应课改要求
为了更新教师观念,实现以师为主的课堂向以生为本的课堂转变,我们狠抓教师的学习,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努力适应课改要求。
1、学习课标。新课标出版后,我校按照县教育局的要求,组织全体教师,采取到县上听专题讲座、请专家到校解析、教师间交流学习和教师自学等四种学习形式,认真学习课标。通过学习,全体教师对课标有了总体把握,参加县上组织的课标考试,全部合格。
2、组织部分教师到先进地区学习成功的课改经验。在县教育局的组织下,2012年12月,余登友校长带领学校四名老师到山东杜郎口中学学习“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2013年10月,副校长杨学明带领四名老师前往河南永威中学学习“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模式;2013年12月,但淑娴到广东华南师大、珠村小学学习生本课堂模式;2014年5月七名教师到重庆谢家湾小学考察学习小学“学科整合”及“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校园主题文化;同年6月,全体班主任、骨干教师到荣中多功能报告厅听重庆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校长作的课改专题报告。
3、分批次前往重庆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学习。我校受县课改领导小组、县人大、县教育局的安排,于2014年12月-2015年4月,先后安排4批教师共计23人前往重庆谢家湾小学学习,每批学习时
间一周。凡是去了的老师感受颇深,收获很大,并对自己教学进行了彻底反思,并试着在教学中实践。
四、以生为本,努力探索课堂教学模式
我校根据先进学校的课堂改革经验,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按照课标的要求,在语文、数学两个学科的部分班级进行试点,参加课改的语、数教师各12名,本着“以生为本”的理念,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模式进行探究,明确提出:在教学方式上实行讨论式教学,学生的学习以小组合作为主,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于不同的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行为习惯和知识储备的不同,对课改年级分段提出不同的要求:低段:培养课改素质,开口说话,敢表达,会表达;中段:以生为主的课堂模式;高段:严格按学校要求的模式进行,与初中接轨。在实施过程中,课前采取集体备课,同科同年级的课改老师认真讨论每一节课的上法、质疑的情境、细节的处理、小组成员任务及时间分配,课堂严格按照课改初制定的方案提出的“6+1”步骤进行,同年级的老师同课异构探究,同科全体课改老师参加听课,课后按照“1+1”的评课要求进行评课(1+1即:一条优点,一条缺点),并提出下一节课修改的建议。通过探究,我们将课堂模式确定为引、探、议、展、点、思、练七个步骤:
(1)“引”即老师引入课堂,明确学习目标;
(2)“探”即学生自主学习文本或相关材料,独立思考,提出问题,或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3)“议”小组讨论,合作探究;(4)“展”小组展示讨论结果;
(5)“点”教师点评小组学习结果,并进行引导、精讲;(6)“思”即总结所学内容,对照学习目标,反思得失,总结目标达成情况。
(7)“练”即练习。
通过近两年的探究,我们觉得,我校的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主要体现在:课改班级的师生地位发生了变化,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引路人,消除了老师一言谈和满堂灌的现象;
课堂气氛活跃,更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教师从重知识的把握转变到更注重学习方法、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已有的教学中老师往往总是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推证拿出来,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其实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本身就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不讲公式的推导就直接让学生去做题,试图通过让学生大量地做题去总结出一些方法,规律。结果却是多数学生不但“悟”不出方法、规律,而且只会
机械地模仿,思维水平较低,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学生们思维能力增强,反应更加敏捷,变得乐于表达,善于表达、语言表达能力比非课改班更强。课改班的课堂上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展示汇报的时间与空间。学生每一次上台,每一次发言,每一点进步,教师都及时给予了鼓励性的肯定与表扬。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能提出一些有价值性的问题并进行思考。在课改课堂中,教师坚持做到两个原则:学生能说出来的,教师不引导;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课堂上把方法交给学生,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学。如二年级的乘、除法计算中,都是先出现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场景,提出数学问题,接着组织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和经验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组织相互间的交流,找到算法。谈出自己的观点,做出自己的解释,教师再进行点拨。这种学习过程,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充满了成就感,有了信心,继续激发他们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
团结协作,培养了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很难想象一个不会与人相处的人在当今的社会将如何生存。”美国商界某知名人士的这一感叹,无疑给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题:必须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会交往的人。我们的课改课堂里处处有分工、有协作的合作练习,不仅增长了学生的技能,提高了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在潜意识里教会学生如
何与人相处,促进了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开展合作学习,让他们并肩作战,一起完成任务,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对方的重要性,体会到集体智慧的力量,从而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好品德,让他们乐于与人交往,善于与人交往。
在讨论、评价中引导学生学习彼此的长处。在课改班的课堂上“欣赏·评述”成了学习的重要领域,欣赏可以是组织学生看展览,也可以是同学的优秀作业的相互观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欣赏同学的优秀作业更有价值。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模仿同学更胜于模仿老师。这是因为他们的水平接近,更易于模仿。我们在课堂中巧妙地安排一些欣赏,让他们一起讨论、评价,取长补短,这样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种欣赏有的是课前的,也有课后的。我们更多的是在课堂中间组织学生观摩,因为这样可以学习到别人的技巧,利于学生及时地对自己的实践进行调整,从而取百家之长,酿自家特酿。
面向全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课改班级管理中,我们实行小组合作制,组与组之间,生与生之间,既相互合作,又互相竞争,他们内心有着想展示自我的渴望与冲动,因而我们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展示平台,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来汇报小组和个人的成果,以便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都能从合作探究中获得收益。善于表演的同学,可将文中的精彩片断改编成小品;心思细腻,不善言辞的同学可写成日记,利用课前几分钟朗读展示;大胆泼辣的同学让他们在讲台上背诵或演讲,以展示思想。这样每个学生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但在探究过程也遇到了很多困惑,最为突出的是班额太大所带来的问题,如课堂的掌控、教师的巡视指导、小组展示的机会等等,这些问题在以后的探究中再进一步的解决。
五、认真探索其他领域的配套改革
(一)开展社团活动的探究
我校于今年上半年在小学一、二年级开展了社团活动,每周每个年级一个下午,共两节课,主要项目有中国象棋、围棋、国际象棋、五子棋、田径、乒乓球、儿童画、电脑绘画、电脑美术、儿童舞蹈、合唱、衍纸艺术、贴画、烹饪等。本学期我们将社团课延续到了二、三年级,一步进入了中段,探究中段社团活动的开展;同时在本学期的教师开校工作会上向老师宣传了社团活动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要求人人就要掌握一门社团活动的技能,以便适应来学年在1-6年级开设社团活动的要求。学校准备在每学期的适当时侯进行才艺展示比赛,促进学生认真上好社团课,期末在素质报告单中设置社团活动成绩栏,进行书面评价。
(二)大力开展读书活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为了适应新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我校本学期按照“学校搭台,全员参与,家校互托,同建书香,共铸梦想”的总体思路,在学生中大力开展读书活动:制定了实施方案,为读书活动的实施认真布局;每个班开设了一节阅读课,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坚持每天下午课前20分钟的经典诵读活动:前10分钟由老师领读、讲解校本教材的经典古诗词,后10分钟各班开展诵记活动,要求能听到郞郞读书声,每周每个学生至少记一首古诗、优美散文或其它类型的文章,以拓展知识、积累词汇、提高记忆能力;学校图书室对学生开放;将阅读延伸到家庭,进而延伸到社会,提出了不仅学校要创建书香校园,家庭也要创建书香家庭,使家校互托,相互影响,互为补充,指导学生广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家校共携双手,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准备在期末素质报告单中增设阅读栏,将学生阅读情况评定等级,书面通知学生家长。相信通过该活动,我校学生阅读能力将大大提高,读书将将尉然成风。
(三)打造浓厚的校园文化
我校根据“浸润书香,感悟人文”的办学之魂,以书香校园为主题,打造浓郁的校园文化。2014年上半年我校投资五万余元,建立了校园电视台;将学生的书画作品悬挂在墙上,既美化了校园,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同一学期,学校投入八万余元,制作学生笑脸墙、打造荣誉栏等。本学期为了将我校建成市级校园文化示范校,在抓好
读书活动的同时,以书香校园为主题,进行了详细规划,分三批实施,届时我校将以崭新的面貌展示在师生及家长面前。
(四)以朝会为突破口,创新德育实现途径
我校德育工作以朝会课为突破口,努力创新形式:朝会课由原来的以工作总结和安排为主的形式,改成了由值周班级根据学校安排的主题进行才艺展示,学校制定考核方案,对值周班级的才艺展示进行打分。这一形式更加适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朝会的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兴趣更加浓厚,教育蕴含的道理更易内化为学生的行为。
对学生的评价采取多元化,期末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学校给予学习之星、绘画之星、书法之星、演讲之星、文艺之星、劳动之星、文明之星、发明之星等表彰,让孩子们有个性的发展。总之,我们在开动脑筋,大胆改革,努力创新,让孩子们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诚然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还有很多不足,离上级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以后的工作在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做好改革,努力取得更大更好的成绩,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
2017年9月
第三篇: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1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推动教学质量稳步大提升
——新余二中七届三次教代会学校工作报告
(2011年12月23日)
李且根
各位代表:
在学校党、政、工及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新余二中七届三次教代会今天开幕了,在此,我代表学校党政向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校教职工表示诚挚的慰问!
本次大会是在我校“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取得新成绩的大好形势下召开的一次总结大会,也是我校谋求明年工作新发展、寻求课堂教学改革新出路召开的一次重要大会,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推动教学质量稳步大提升。
现在,我代表学校领导班子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过去一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校上下,继续以“加强初中促发展、巩固高中抓特色”为办学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苦干实干,在强化学校内部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校园办学特色上有了新的突破,取得了新的成绩:学校的校园环境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校园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科技创新办学特色更加彰显,为学校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学校”、“江西省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学校”、“江西省十佳创新学校”、“新余市文明单位”、“新余市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学校”、“新余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新余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新余市劳动关系和谐单位”、“新余市五星级职代会单位”、“新余市优秀基层党总支”、“新余市家庭教育先进单位”、“新余市教育系统党内报表先进单位”、“新余市校园网站评比先进学校”、“新余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1、中考高考取得新辉煌 中考、高考成绩是反映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关注我校发展的一个重要标杆。为有效指导教师和学生复习迎考,再创中考、高考新辉煌,学校特成立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科学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和工作内容,督促中考和高考有关制度落实,切实提高中考和高考的复习效果;在初中,在强化集体备课和“磨尖治拐”基础上,加强理化实验操作模拟练习和体育达标模拟测试,有针对性地集中强化训练;在高中,对特长生在高考专业过关后开设文化课补习班,加强特长高考生文化课的考前强化辅导,以促进特长生“文化”和“专业”双上线。
今年我校中考高考取得新成绩,2011届初三231名学生参加中考,700分以上我校有2人,600分以上有68人,可录取到重点中学比例达46.32%,从数字足以说明我校中考成绩又有了新的进步,迈向了一个新台阶;今年高考继续保持普通中学领先优势,取得了新的辉煌。全校有25人被二本以上本科院校录取,还有许多同学被其它各类院校如三本、专科等高等院校录取,高中音体美特色教学继续在普通中学保持领先优势。
2、师生竞赛取得新突破 在教师参赛中,廖春维老师荣获全国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竞赛国家二等奖;蔡晖老师获全市语文说课比赛一等奖,李林妹教师获全市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并代表新余市参加省级比赛荣获省一等奖;教师论文评比中,有1篇获国家级一等奖,5篇获国家级二等奖,4篇获省一等奖,13篇获省二等奖,2篇获省三等奖,7篇获市一等奖,5篇获市二等奖。课件制作评比中,有2件获市一等奖,4件获市二等奖。
学生参赛获奖成绩更是喜人。初中化学竞赛和英语竞赛取得重大突破,初中化学竞赛首次荣获全国奥赛三等奖;初中英语竞赛首次荣获省一等奖;初中数学竞赛获省级一等奖1人次,市级一、二等奖3人;初中英语应用能力竞赛有4人次获市一等奖,4人次获市二等奖;初中物理竞赛有2人次获市一等奖;中学生作文竞赛有8人获市一等奖,9人获市二等奖;在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中,有5人获省二、三等奖,3人获市一、二等奖;全市英语听力竞赛中有5人获市一等奖,3人获市二等奖;科技创新大赛方面,成绩突出,获江西省优秀组织奖,这是我校连续第六次获省优秀组织奖、第八次获市优秀组织奖,单项比赛中有2个项目获国家奖,4个项目省一等奖,3个项目获省三等奖,6个项目获市一、二等奖。
3、科技创新取得新成绩。质量是生命,特色也是生命。学校全力打造科技创新特色,加大师生创技创新活动经费投入,建立了通用技术实验室,举办了“新余二中第二届科技节”,展示学生自己的小制作、小发明、绘画等作品,并邀请新余科协在学校举行科普展览,推进学校科技创新活动的普及与推广,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在系列科技创新大赛上取得更优异成绩,进一步唱响科技创新发展品牌。
今年在第26届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再次取得优异成绩,学校再次荣获“江西省十佳创新学校”,再次代表江西省参加第2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评决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4、校园管理出现新变化。
加强学校管理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的关键环节。今年上半年,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扎实有效,我校被市综治委评为“新余市平安校园”,并作为新余市代表,参加“江西省平安校园示范学校”评选和创建;学校消防工作卓有成效,学校消防工作作为我市学校代表接受中央消防工作领导小组检查并获得好考评。
今年下半年,学校进一步强化校园内部管理,政教、保卫、团委密切配合,年级主任、班主任、学生干部共同参与,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加大检查评比督导力度,充分发挥学生会干部的监督作用,进一步发挥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校园卫生得到明显改观,学生进出校门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学生迟到、早退等不良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学风、班风开始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整个校园开始呈现一些新气象,有些年级、班级出现了一些可喜变化。
5、校园文化呈现新气象。学校积极开展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为丰富师生课余生活,陶冶师生生活情趣,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积极构建各种平台。
学校今年以开展“尚礼崇德”主题教育为载体,开展演讲、征文、读书等文化活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品行养成教育,促进了学生健康发展;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学校开展了“学党史、颂党恩、永远跟党走”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运动会与趣味运动会、校园吉尼斯比赛、高中年级篮球联赛、高中年级合唱比赛等文体活动;根据年级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如跳绳、踢毽子、拔河等体育活动。今年11月份我校根据校园面积特点,开展了“新余二中第二届综合体育运动会”,开设了一些特殊运动项目,深受师生好评。
为促进学生艺术特长发展,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我校在自己操场搭建露天舞台,成功举办了第十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同时举办了“新余二中首届科技节”,展示学生自己的小制作、小发明、绘画等作品,并邀请新余科协在学校举行科普展览,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些活动都在新余电视台进行了播放。
6、课堂改革迈出新步伐。
过去的一年,我校优化了办学模式,在教学、科研、管理、育人、校园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学校教学质量需要大力提高,学校特色不够明显,教师工作纪律需要大力加强,学校管理需要进一步规范等,今后我们要进一步认清形势,解放思想,增强改革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
在学校校园改造完成后,学校硬件建设得到完善和发展,现在关键在于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而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陈地,课堂效益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1、加强团结
2、加强协作
3、加强总结
第四篇:向教研要质量、以教研求发展
向教研要质量、以教研求发展
2012-2013学年教学教研方向
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实现目标化、科学化、精细化、严谨化管理为保证,以构建“标、学、讲、练”课堂教学模式为手段,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支撑,逐步形成“先学后教,培养自学,当堂训练,精讲多练,分层学习,问题教学”为目标的课堂教学。充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乐学、会学、学会,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技术达到“三新”为主的新课程教学。
目标预设:
1.学校目标:立足课堂,反思探究,以学定教,三新课程,打造有效课堂。
2.教师目标:以精讲多练,培养学生自学为主,构建“标、学、讲、练”课堂教学模式和备课模式。
3.学生目标:有效预习,学会学习,学会上课,有效练习,当堂完成。
4.成绩目标:“三新”课堂,“三清”教学。学生会学,教师善教。
工作重点:
1.学科:统考科目为重点
2.教师:中青年教师为重点
3.课堂:以出示合格目标、培养学生自学、精讲多练、优质学习为重点。
4.评价:以校本研修,反思改进为重点。
课堂模式要求:
1.课堂结构六环节:认定目标-自主学习-组内互助-教师点拨-巩固强化-检测提高。
2.新模式要求:“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教师讲解释疑时间一般掌握在15分钟以内。
3.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并适时对学生进行点拨、解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操作要求:
1.落实“三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
2.倡导“三自”——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交流
3.鼓励“三动”——动脑、动口、动手
4.发展“三维”——认知、技能、情感
5.创设“三新”——理念新、思路新、手段新
6.达到“三清”——堂堂清、日日清、单元清
7.实现“三会”——会学、学会、会用
评价要求:
1.变评价教师为主为评价学生为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纠偏、点评、总结、释难。
2.变评价教师的讲解精彩度为主为评价学生的参与度为主。
3.变评价教学环节的完备性为主为以评价教学结构的合理性为主。
4.变评价课堂活跃度为主为评价每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为主。
5.变师生交流互动(主要是问答)为主为评价交流展示为主。
6.变评价教师的板书设计为主为评价学生的作业、笔记等练习为主。
7.变评价教师的基本功为主为评价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主。
第五篇:以学科亮点为抓手,构建高效课堂
以学科亮点为抓手,构建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其实就是高效课堂教学的简称。《新语词大词典》对高效的解释是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对课堂教学的解释是:又称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规定人数的教学班,教师根据规定的课程、教学进度和时间表,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所以,高效课堂教学是指班级授课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从课程改革的角度讲,是指在班级授课中实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实的整体最优化。高效课堂通俗的解释就是学生主动投入、积极思考、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满激情、心情愉悦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收获巨大的课堂。
我们认为,探索高效课堂、深化教学改革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 工作,寻求高效教学模式是整体提高课堂效益的有效途径,但没有一种模式能全面提高所有学科的课堂效益。伤九指,不如断一指,我校在“构建高效课堂,深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结合学校实际,分学科进行高效课堂的探究,着重以学科亮点的打造为抓手,做细做实草根研究,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以亮点为支点,翘起高效课堂。
以故事演讲为抓手,实施课程整合,构建高效课堂
学校坚持草根研究,追求本真课堂,做语文想要做的事,做语文该做的事,我们以故事为抓手,大胆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全面的创新,精心设计丰富多彩、别开生面的活动,让我们的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让孩子们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创设高效语文课堂。具体做法如下:
一、依托校园环境,营造故事氛围
学校既是教育的场所,更是文化的阵地。教育与文化有着天然紧密的关系,教育活动本身就是文化活动,文化本身也具备教育功能。“任何人总是生存于一定文化氛围中,而文化本身是一种无时无刻不在发挥作用的强大的教育力量。犹如阳光、空气作用于植物,文化对于人的熏陶教育作用也极其重要。我们将讲故事作为一种文化融进我们的校园,让人处处感受到故事文化的氛围,时时洋溢着故事的文化韵味。使学生在赏心悦目的故事文化中身心得到陶冶,创建校园文化是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我们在每一楼层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故事,做好展牌悬挂于廊道间,《小红帽》、《哪吒闹海》、《猴子捞月》孩子爱看的童话、神话故事;《悬梁刺股》、《程门立雪》教育孩子刻苦学习的成语故事;《孔子的谦虚故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展现名人高尚品质的故事;《武松打虎》《七擒孟获》《猴王拜师学艺》等经久不衰的名著故事;还有对孩子健康成长大有裨益的情商故事《拿破仑与士兵》《矿井中代表的工人》《勇敢者勋章属于谁》……我们要让孩子既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也接受道德品质的熏陶。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学生在学校呆的时间最长的地方,是师生共同拥有的一个“大家”,我们专门设臵“班级之星”一栏,张贴班上每月涌现的小小故事员,调动学生讲故事的积极性。
二、着眼语文课堂,培养故事演讲能力
故事说的好,首先要具备较高的朗读水平,这也是我们学校将故事作为特色的缘由。所以朗读指导是前提,《大纲》指出:“朗读,首先要做到正确的读,要用普通话,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字句。在正确读的基础上,做到流利地读,有感情的读。”教师要利用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掌握朗读的方法、技巧,培养学生朗读的习惯,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我们将教师从滔滔不觉的讲说、条分缕析的樊篱中解放出来,紧紧抓住课文复述、课本剧表演这些实践性强的活动,指导和训练学生故事演讲。在上学期我们举行的“我爱读书”故事演讲比赛中,《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大禹治水》《狼和小羊》《小稻秧历险记》这些生动的课本故事被同学们表现得淋漓尽致;《公仪休拒收礼物》《负荆请罪》这些剧本在课堂上也被教师编排的栩栩如生。对《九寨沟》《黄果树瀑布》这类写景的课文,教师也别出心裁,以旅游的形式,让全班学生当旅游团成员,请一位同学当导游。教师给“导游”戴上一顶旅游帽,一个无线扩音话筒和一面三角小红旗,并要“导游”把课文改变成导游词,向全班同学作介绍。同学们可以旅游团成员的身份向“导游”提问题,由“导游”解答。这样的课堂充分体现学生对交际言语的学习和运用。
我们不但要求学生讲好故事,还指导他们创编故事。指导他们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大胆合理想象,详略有致、突出中心地进行删增、修改。让学生在最能体现人物性格、最能突出故事中心、最能营造故事氛围的地方进行修饰、完善,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想法,这也较好地将故事与作文教学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
句容市文化馆的陈永生老师是我们学校长期聘请的故事指导老师,“陈老师进课堂”的教学活动我们即将开设,让学生的故事演讲在陈老师的指导下,尽快得到大的发展。
三、课外延伸活动,培养故事阅读能力
为了让大量的故事丰富学生生活,我们要求学生加大课外阅读量我们有《语文课内外阅读的衔接》镇江市级课题,我们让所有的语文老师立足于课内故事,放眼于课外,在课外寻求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因为有效的阅读是故事演讲的基础,故事演讲是阅读有效的释放。我们布臵与课文有关的书目,如学完《装满昆虫的衣袋》,我们建议阅读《昆虫记》;学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我们建议阅读青少年版的《史记故事》;学完《三顾茅庐》,我们建议阅读《三国演义》……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我们要求教师开设各种类型的语文活动课。
低年级的片段表演课。表演,是促进学生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表演,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这提高的不仅仅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而且是整体的语文素质。《谁的本领大》《蚂蚁和蝈蝈》《小动物过冬》等这些课文形象而生动;天真活泼好动的孩子具有很强的想象力和表现欲,他们非常喜爱表演课文的活动。
中年级阅读交流课。当全班绝大部分学生认真阅读了推荐的课外读物或文章时,老师便要适时地开展一次课外阅读汇报交流课。交流课上,学生可以交流阅读心得,也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效果,对学生今后的阅读方法也会作出相应的指导。这种方法对那些平时阅读兴趣不高的学生非常有效。这类学生往往就在自己那种不情不愿中,化压力为动力,化被动为主动,课外阅读的兴趣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阅读汇报交流课上,还可以让同学们互相介绍、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本和剪报之类的阅读成果。那些摘抄工整,内容丰富,图案精美的笔记本就成了同学们学习的范本。这样,通过展示读书成果可以让学生取长补短,由对优秀学生的羡慕慢慢地转化成一种向上的内动力,“阅读”便会成为“悦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人文素养都得到了提升。读书也便成了一种习惯。
高年级的故事辩论赛。小学生辩论是一种灵活、生动、富有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不光能锻炼学生的口才,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而且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用事实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引导成长的正确方向。它也是学生课外故事阅读的延伸。《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一文学完后,我们组织了辩论,“爱因斯坦是不是伟大的人?”学生搜集了很多爱因斯坦的故事,他们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表达观点,驳斥对方。课本剧表演也是高年级语文教学与故事演讲相结合的一种形式,在教学《公仪休拒收礼物》、《负荆请罪》等剧本式文章时,学生在表演中,读透教材,深入人物内心世界,细细揣摩人物心理,表演欲望强烈,教学效果甚好。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翘起地球。”我们将故事演讲作为支点,希望能翘起学生海量阅读的“地球”,从大计着眼,小计着手,构建高效课堂。
数学篇 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促进有效的反思同时教师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进行纠错和指导。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面要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另一面要加强过程教学,增加学生对新知的探究时间,这样做将大大缩短课堂练习的时间,减少练习的量。因此在传统的“练习观”受到极大挑战的同时,有必要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传统的“练习观”进行反思,确立效率意识,提倡有效练习。我校在构建数学高效课堂中,以作业设计为抓手,寻找根治重复低效的数学课堂练习的方法,力争使课堂练习有效、高效。
我们紧紧抓住两大点:基础性作业和拓展性作业。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练习已经不单是学生巩固新知的手段,不单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所必要的过程,它更是发展学生思维的一项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知识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能力,感受数学文化,思考人生价值。教师的角色也由习题的研究者、考试的指导者转变为教材的开发者,练习的设计者。因此,教师要运用全新的理念开发、改造、设计作业。
一、基础性作业设计
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重、难点也不同,根据不同的内容,从班级现状出发,抓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对重点内容可采用集中性练习。对难点,既要抓住关键,又要适当分散。此阶段可以有几下几种练习形式:
1.专项性练习。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很难理解的关键之处要花大力气安排专项练习。如在教方程的时侯,首先要理解等式的意义,所以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对等式两边同时加、减、乘、除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可以进行专项练习。口算教学的时候,也可以安排。但是练习后,必须有强化性的检测,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2.验证性练习。在新授课的时候让学生先通过猜想,再进行验证,在学生自主的验证练习中掌握知识,从而突破了重点与难点。如:在教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先让学生猜测,然后再让学生用画一画、想一想、算一算的方法进行验证练习,从而得出结论。
3.反思性练习。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易错、会错的题型,有针对性的设计练习进行训练,会提高练习的效率。
二.拓展延伸型习题设计 拓展型练习是以某一类知识为起点,把与其有联系的相关知识也纳入进来而设计的目的明确,层次清楚,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系统练习,其目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某一类知识全面、深入地了解,来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探索、创新精神。这样的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此阶段可设计以下几种练习形式:
1.“可变式”练习。通过一题多变的练习,让学生在变中思变,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既巩固了知识,又拓宽了解题思路。
2.开放性练习。设计一些条件多余或不足,答案不唯一的练习,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培养,更利于学生从模仿走向创新。
3.生活中的数学练习。如“购物”问题、平面图形表面积的计算、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等,可以把书本知识融入我们的生活,让学生对“数学源于生活”有更深刻的体会,从而逐渐对数学产生兴趣。更多的练习形式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逐渐发现和完善。
三.探索“多样化”的练习设计 课堂练习要讲究“花样”,按部就班地练是低效的,练习必须有针对性,安排不同的练习形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那些易混淆的内容,要引导学生加以辨析。此时可设计以下几种练习:
1.发现式练习。如在整数除法的估算时,我们可以通过一组计算让学生去发现估算方法。
2.对比性练习。如在教学用分数解决问题中的单位“1”已知与单位未知“1”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此种练习。
3.变式性练习。如在教学学生春游“乘船”、“乘车”“搭帐篷”的问题的时候,可以穿插一些“做衣服”、“装车轮”的问题。让学生明白问题的本质,使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得以发展。
4.反馈性练习。把学生在练习中的错题拿出来,让大家找一找,说一说错在哪里(重在说),这样的练习针对性强,效率高。
四.设计“开放性”练习,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 开放性是相对封闭性练习来讲的,一般是指条件不完备、问题不完备、答案不唯
一、解题方法不统一的练习,它具有发散性、探究性、发展性和创新性。开放型练习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和方法,更能通过数学材料使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解决问题的策略性和创造性都有所发展。因此,练习设计要从学生熟悉的情况和已有知识出发,恰当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情境与问题,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加工,把封闭的练习改良成具有挑战性的开放性练习,赋予练习以新的活力。
1.条件的开放性。这类开放题往往给出了结论,要求从不同角度寻找这个结论成立的条件。
2.策略的开放性。这类开放题一般都给出了条件和结论,而怎样由条件去推断结论,或怎样根据条件去判断结论是否成立的策略未知。
3.结论的开放性。有的问题的答案是不唯一的,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必须将认知结构进行组合、重建。
4.综合性开放题。如果一个数学开放题,只给出一定的情景,其条件、解题策略和结论都需要解题者自行设定和寻找,这类问题称为综合性开放题。
教师在重视开放型练习设计的同时,还要加强开放型练习的指导,充分挖掘开放题的价值,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从各个角度去思考,去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能力;真正使学生的数学练习从模仿走向运用,走向创新,使数学练习事半而功倍。
数学作业的设计,是一件具有创造性的工作。苏霍姆林斯基说:“确定以理解和思考教材为目的的那种作业的性质。提出为此目的服务的独立作业的课题,是具有高度教学艺术的事情。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数学课程需要数学的作业设计及策略。我们教育者要“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做“敢探未发明的新理”的“第一流的教育家”。
英语篇
每一个教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怎样才使课上得有趣呢?苏霍姆林斯基说:“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英语兴趣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产生的、对英语学习起推动作用的兴趣。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才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才能够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校在英语教学中,以英语小报制作为突破口,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期提高课堂效益。
1.努力使教学方法多样化。
不应囿于教参,应开动脑筋,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如竞赛、猜谜、表演等游戏,刺激孩子的表现欲,满足他们成功的欲望,保持他们高涨的热情,以更有利于第二语言的学习与掌握。中低年级的小学生不怕难为情,而且好动,这些是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所决定的,和中学生的教育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在不能确保他们每节课每分钟都注意力的情况下,就要穿插一些活动。针对这一特点,笔者采用表演的方式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气氛,如:在学习“Let's go, let's go home”。等句子时,教师边念英语边做 “走、回家”的示范动作,然后再请两个同学模仿教师的声音、动作进行表演。通过课堂表演这一方式,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记忆,提高其说的能力。
2.多表扬鼓励,让学生成功乐学。
在教学中表扬鼓励为主,鼓励学生大胆开口,允许学生出错,使用非评判性语言,用复述学生话语的方式纠正学生的错误,对学生一点一滴进步更要及时表扬。对于平时表现好的学生和有进步的学生可以采取适当的奖励方式,例如在上新授课的时候,对于表现好的或者有进步的学生,可以制作一张 bookmark,上面用简笔画画有本单元要掌握的单词,送与礼物的时候在全班同学面前真诚的说:“This bookmark is for you”。一方面可以培养一种英语的语境,另一方面书签上的图案上是四会单词,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再一次接触了这个单词,同时也肯定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以及学习的成就感。
3.课外延伸活动作业新颖有趣。
课堂教学应向课外体验延伸,利用课外课程资源,布臵新颖有趣的课外活动作业,充实课程内容。如,在学习一些学生生活中和学习中常见的单词的时候设计粘贴标签类作业,加强写的训练。如:为家庭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贴上标签。如,三年级的一些文具用品:pen,pencil,bag 等。听磁带、收看少儿英语节目,如:收看电视或光盘中喜闻乐见的英语动画片、英语教学节目。
4.营造英语环境,激发学生兴趣。
组织学生用英语图片和文字恰当地布臵教室空间,尽量让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布臵充满英语文化气息。其次,利用直观教具、电化教学手段、体态语言等创设英语语言情景,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各个班级的黑板报上留了一个 English corner,这个英语角随时都在更新,里面的内容也很随性,可以是平时上课时学的新的单词,也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话题。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年级可以每月出一期校报,把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展现在报纸上,各尽其才。创刊号共四版,第一版为“校园动态”,主要内容有:温馨提示、标题新闻及校长寄语。第二版为“小荷初露”,主要内容有:学习方法介绍,优秀学生事迹介绍,发表学生的英语小作文。第三版为“金色童年”,主要发表学生英语作文,记录学生的童年趣事、校园生活、真情体验等。第四版为“书海扬帆”,读书笔记展示、读书小故事、读后感、好书推荐等等。英语小报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英语爱好者,它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色彩斑斓。英语小报不仅能愉悦学生的身心,而且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许多小报制作者在制作小报的过程中享受到了极大的乐趣。当一张张精美的小报变成文字时,孩子们都会感受到收获的成就感。
在“英语小报制作”项目计划学习过程中,学生运用多种媒体、借助一些可以利用的资源,完成一定主题的英语小报的制作,他们的语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自我反省智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种项目计划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为根本,改变了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通过该项目学习,学生得到了“如何去获得和运用知识”的成功体验,这种成功体验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无疑是有帮助的。英语校报的诞生,将为提升河滨路小学的文化品位开辟渠道,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添光彩,为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翘起地球。”我校在语文、数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分别以故事演讲、作业设计、英语小报制作为抓手,也想以此为支点,翘起高效课堂的一片晴空。
句容市河滨路小学 2011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