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程改革与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课程改革与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新课改的不断普及和深入下,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都发生了重大转变,而我校部分教师很难融入到学习新课改的氛围中,跟不上新课改的步伐,成了新课改的旁观者,主要表现在穿新鞋,走老路。他们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只注重了形式上的学习而忽视了理念上的更新,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所谓创新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只是新课改的一层外衣。我们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前最大的危机是缺乏对课堂教学本质的理解,忽视对课堂教学自身本质力量的确认。按照《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和现代人数学素养的培养要求,为培养和发展他们现代数学素养,为他们终身学习数学奠基,我们提出了《课程改革与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对基础教育而言培养未来人,需要解决人的现代性问题,现代人要具有学习、实践、创新的能力,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学科,是培养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对学生终身学习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必须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出题,学生做”的状况,这种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极大地限制和阻碍了学生主体性的正常发挥。那么小学生究竟应该如何学数学?我们认为,主要不仅仅是听数学、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而更应该让他们“做数学”。“做数学”是当前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强调学生的实践、思考和探索是学生理解数学的根本途径。在课堂教学中,不是单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多给学生创设情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深入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可以丰富和发展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能够为我们创建现代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提供有利的理论支撑。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中教与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所以教学模式是教学思想,教与学理论的集中体现。当代许多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提出了很多先进的观点,比如,布鲁纳的发现教学理论、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这些教学理论都对构建科学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具有指导作用。现代先进的学习理论注重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能力的开发,注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他们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教学参与者。我们在构建科学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时应充分反映这些理论的基本思想。
四、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是各类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层面客观存在、在培养数学素养原离课标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刻认识新课程改革的实质、影响课堂教学实效的因素,从而解决客观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的落差,提高新课程改革的成效。
(一)通过研究,使教师的教学方式从“填鸭式”、“灌输式”转变为“参与式”、“合作式”,规范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引导教师在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丰富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努力形成本校的扎实、朴实、有效的课堂教学风格。
(二)通过研究,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接受”、“模仿”、“记忆”转变为“体验”、“探究”、“感悟”,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获得情感愉悦的体验,经历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在知识的应用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三)通过研究,构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在不同的学段,不同内容,构建出具体的教学操作流程。
(四)通过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健康向上的学习精神。
五、研究方法和步骤
本课题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展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结合调查法、实验法、文献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进行研究。
(一)研究方法
1.教育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观察等方法对小学生能力现状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2.行动研究法:课题研究的价值取向取决于“课程改革与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的研究方案的行动方式、行动力度、行动的有效性和结果。
3.经验总结法:组织课题组人员,不断交流,将先进的理论、观念转化为教育经验技能,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尝试改进,及时总结。
这一课题研究,主要以上述3种研究方法为主,但在研究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它的研究方法作为辅助研究。
(二)具体步骤
前期准备阶段:2010年6月到2010年8月。选择课题查阅文献,组建课题组,认真学习有关理论,统一认识,制定研究实效方案,完成论证报告,并召开课题开题大会。
中期实施阶段:2010年9月到2012年12月。制定课题研究阶段实施方案,组织课题研究,完成课题研究阶段进展报告。
后期总结阶段:2013年1月到2013年4月。总结撰写课题结题报告,整理资料,形成成果,并召开结题会议。
六、研究过程与操作
(一)加强学习,丰富理论。
我们在实验过程中,根据课题的研究的需要,积极动员和组织全体教师广泛学习有关改革的文件、文章及各种材料形成一定的学习制度。学校以教研组和备课组为单位,每周组织教师进行一次学习,同时,还要求每一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订阅一本教育刊物,精读一本课改书籍,摘写一本读书笔记,交流一次学习心得体会。实验班老师除了要求摘抄笔记外,还要求结合学习和教学撰写写教育故事、教学随笔和课后反思。为了提高研究人员的教研水平,我们还重视骨干教师的培训提高工作,选派优秀教师带着课题中的问题,领着任务,走出校门参加培训学习。通过学习、培训、教研,增强了教师课程改革的自觉性,丰富了主体性发展课堂教学机制的先进理论,提高了实验教师的研究水平。
(二)目标定位,明确方向。1.认真分析全面把握教材。
对小学数学教材的深刻理解,全面把握是上好课的基础。备课时,老师要明确该教材在整个体系中的作用、地位;明确重点、难点及关键,全面把握,整体了解,寻找和挖掘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情智因素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区、开发点,使自己站在一个战略制高点上认识和把握学生的学生。
2.确立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的总目标应是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地学习,充分感受学习之乐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它应是认识性目标、情感性目标和社会性目标的整合。认知目标应遵循基础性、普及性和阶段性。情感性目标应体现渗透性、趣味性。社会目标体现交往性、参与性和合作性。
(1)合作参与教学的目标: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统一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共同激励、竞争提高的过程,我们首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变专制、权威性的师生关系为伙伴式的师生关系。其次要重视小学数学课堂结构的优化,畅通多向交流的渠道,形成群体学习的“场”效应,实现教师和学生的目标导向激励,学生中个体和群体激励的有机统一,从而让每个学生参与学习,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再次,多种形式的合作学习必须要以扎扎实实的独立学习为基础,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课堂内最大限度的完成认知任务,达到小学数学课堂效益的提高。
(2)分层激励教学的目标。在教学中学生层次往往存在三个差异,即学生基础有差异,接受能力有差异,行为习惯有差异,如果对全体学生按同一目标,同一练习来进行教学,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我们必须实施分层异步激励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学习效率、课堂提问、作业布置、质量检测各方面均要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师要课前分层设计、课中分层教学、课后分层辅导、作业分层完成、测评后分层激励。
(3)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
课堂教学中的主角学生。备课时,应以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教师要设计好学生的学习活动形式、组织形式、反馈形式,教学中尽量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有操作、实验的机会,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程序设计,注重过程。
我们根据认知构建理论、合作教学理论及创造力的人格特征理论,从师生两个层面着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情感、激励、控制过程,设计创新性课堂教学的一般性程序。
1.明确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应当做到明确、具体、适度、留有余地。课堂教学目标可分为必达目标和争达目标。在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更符合实际,更有实效。
2.整体感知。
创造条件,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在整体上,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根据自己“最近发展区”的情况,对本节课的知识、技能、思维、情感、品德、审美等内容有个简约的、大概的了解。
3.深入探微。
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思维状态,对教材内容全面的、深入细微的、纵横联系的学习与探索,使学生弄懂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发展思维,形成技能,陶冶情操。
4.优化发展。
在整体感知、深入探微两步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从知识、技能、思维、情趣、美感等方面扩展、延拓、生发开去,变换角度、方法与形式,从不同层次去分析、理解、思考、记忆。
5.简要概括。
引导学生积极认真地把一堂课的内容以恰当的形式简要地进行概括,形成比较清晰的整体形象,形成知识的网络。
6.模拟创新。
通过练习、谈论、独立钻研,以求真正把所学知识融入学生个体知识体系,并积极启发、鼓励学生思维有新意,对知识有新领悟,逐步学会思维的方法,形成能力。
(四)加强预设,促进生成。
写教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准备工作,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理应包含对教学问题的预设。加强课堂教学预设,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因此我们把研究教学方案、加强课堂预设作为课堂教学机制研究的一个重要载体。其途径是:
1.集体备课。
我们实行“集体研讨——代表撰写——个人调整”的备课流程和“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后反思”的教案模式进行开展备课活动。集体备课,既充分发挥了教师集体和个人的智慧,又体现了同伴互助、资源共创、信息共享的新课程理念,有利于形成校本教研的浓厚氛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教案检查指导。
为了让教案更好地为开放课堂教学服务,体现“以学定教”的原则,我们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的方法抽阅教师的教案。我们在抽阅教案时,重点放在检查教师是否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学习实际,对“共享教案”所做的个性化调整以及课后反思情况上,要求教师依据本班学生和自己的教学特点对教案进行修改,并做到一课一反思,反思必有理论对照,有得失总结,有重教设想。为了检验教师集体备课的效果,我们实行了推门听课制度,教导处人员随时进入班级听课,从教师的常态课中了解教师实施教学方案的能力,从中发展问题,指导教师实现教学个性化,提高他们教学研究与实践能力。
3.个性化教案评比。
为提高教师开放课堂教学独立设计能力,检阅教师个性化教案的成果,我们每学期都举行优秀教案设计评比活动,要求教案包含“教学理念、教学流程、教师自评、课后反思”等内容,通过活动,增强教师追求“好课”的意识,提高教师课堂设计能力。
4.课堂研讨,促进改革。
开展观摩课、研讨课是课堂教学研究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我们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课题研讨课,根据“课堂教学评价表”对教师的公开课进行评课,同时应用问卷调查、课后检测、学生访谈等方法,收集课堂教学信息,分析评价一堂课。通过专家、同伴的评点和执教者的教后反思,让教师们学会评课,从中了解自己和他人的长处和不足,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促进全校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七、研究成果 通过几年的研究,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不断提高。课题研究为学校营造了浓厚的科研氛围,教师从中获得成长和进步,学校的教育科研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多位课题组成员在市级区级优质课、说评课、微课大赛中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全校数学教学有了明显变化。更为可喜的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大大增强,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强。
(一)课堂教学模式初步形成。1.“实验—归纳”模式。操作过程:
设境引思
→
引入概念 激发学习兴趣 直观操作验证
→
形成概念 归纳分析
→
应用概念 巧设练习
→
扩展思维 生活例子
教学特点:操作学具,想象验证,独立发现。
2.“操作—概括”模式。操作过程:
激发兴趣
→
操作感知 建立表象 深化探究
→
形成概念 分析抽象
→
内化概念 实践运用
→
总结评价 质疑问难
教学特点:操作感知,抽象概括。
3.“探究—发现”模式。操作过程:
复习旧知
→
设疑激趣 探究新知 明确目标
→
形成表象 丰富感知
→
概括归纳 观察操作
→
扩展思维 练习内化
→
自我评价 联系生活
教学特点:比较分析,活动探究。
4.“操作—发现”模式。操作过程:
复习铺垫
→
分散难点 感知现象 进行游戏
→
初步认识 操作与对照
计算操作 综合联系
→ → →
认识方法 理解算式 掌握算法
学习例题
教学特点:建立概念,引导迁移。
5.“合作—探究”模式。操作过程:
复习旧知
→
孕伏新知 激趣引新 创设情境
→
合作探究 操作实践
→
确定算法 选择评价
→
体验算法 再次实践
→
巩固算法 开放练习
教学特点:创设情境,合作学习。
6.“操作—概括”模式。操作过程:
引入例题
→
孕伏新知 理解结论 直观演示
→
得出结论 回应孕伏题
→
掌握结论 初步应用
→
深化结论 灵活运用
教学特点:理解概括,应用新知。
7.“操作—明理”模式。操作过程:
复习铺垫
→
导入新课 探究算法 操作实践
→
悟出道理 尝试自学
→
比较异同 总结算法
→
掌握算法 巩固练习
教学特点:动手操作,迁移明理。
8.“引导—发现”模式。操作过程: 联提观尝系出 察试生问类计活 题
推
算
→ →
→
→
引讨概发入论括现问交意问题 流 义 题 学特点:自主探究,尝试计算。
9.“演示—转化”模式。操作过程: 复分引直习析导观旧题观演知 意
察
示
→ →
→
→
导列得总入出出结新算结法课 式 论 则 教学特点:直观演示,转化迁移。
迁移类推
→
发现规律 运用法则
→
练习反馈 学生归纳
→
总结算法 法则迁移
→
自学例题
巩
固
强
化
拓
展
思
路
教
巩固练习全课总结
(二)更新了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合作探究本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客观需要。儿童好问便是这方面最有力的佐证。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探究学习,也唯有如此,我们的课题研究才能实现实质性进展。因此我们要求教师教育观念我转变,课堂上教师不再像原来那样泛泛讲解了,应在引导上下功夫,既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又要重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而更多地是给学生提供现实的活动场景和研究的空间,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体现“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水平都有质的提高。学生的课堂语言丰富了,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高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学习效果得到有效增强。学生从怕数学,转到了爱数学实验班爱的学生多了,善于钻研的精神正在形成。
(三)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明显提高
在教学中,合作、交流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对于挑战性的问题,一般先进行合作,在合作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一方面体现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另一方面,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还是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实验初期,学生没有合作意识,缺少合作精神,也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技能。因此,一下子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无法适应。随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的培养及合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认识到了团结协作、互帮互助、与人合作的重要,产生了既要自己学好还要帮助同学的双重责任感。
(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逐渐明晰,成效显著
课题主持人XX,2014年被评为甘州区优秀教师;2014年被聘为甘州区首届青年教师说课评课大赛数学学科评委;2014年在“小学数学教师能力提高研修”中被甘州区教育局聘为授课专家;2015年被聘为甘州区教师“三计划培训项目”主讲教师;2013年在《语数外学习》发表论文《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2014年在《教师》发表论文《浅谈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法》;2014年在《甘肃职业与成人教育》发表论文《如何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参与意识》;2015年获“甘肃省电信杯班班通中小学教师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
八、存在问题
1.如何更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在课堂中教学模式更为清晰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2.如何充分体现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尚有一定的难度。
3.课堂模式呈现后,如何处理好“教学有法”与“教无定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模式本身只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教学活动框架,提示一条思路,并不是可供教师机械模仿或模拟的样板。在选择与运用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发挥创造才能,善于依据不同的教学任务、不同的班级学生和自己的教学特长,大胆地进行改造。构成教学模式的各种教学变量、教学程序在教学过程中的排列、组合以及具体操作方法,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所有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打造简约高效人文的数学课堂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第二篇:浅谈课程改革与小学数学教学
浅谈课程改革与小学数学教学
云阳县龙洞九年制学校曹帮明
(通讯地址:重庆市云阳县龙洞九年制学校,联系电话:***,邮编:404511)[摘要]:课程改革后,新形式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数学课堂应“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好的课堂教学应“能促进有效学习的进行,使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个性化发展成为可能。”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制定教学方案要研究新课标、研究教材、研究课堂数学活动,尊重学生的差异。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创新兴趣能力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决定,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对数学教学的改革提出了许多新思路。教育改革的新思想、新观念,只有真正融入教师的脑海和教学活动中,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通过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才使其生命之树常青。新标准、新教材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但是,再好的理念、再好的教材,如果没有教师的教学观念的改革,那么课堂教学只能是一种外在的、形式的变化,只不过还是“穿新鞋走老路。” 以下是我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创新教学,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1.观察生活,学习新知
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就是在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现实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能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激起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2.转变学习方式,获得新知
新课程大力提倡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促进学生之间能有效地沟通;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对培养未来需要的创新人才
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在教学“平均分”时,我以猴妈妈分桃子的故事引入。故事讲的是:猴妈妈分了一个桃给弟弟;分了五个桃给哥哥。弟弟忙着说:“不公平。”猴妈妈问:“为什么?”。猴弟弟说;“要再分给我两个才公平。”我抓住时机问:“小朋友们知道了什么?拿出你们的桃子平均分给你的同桌(拿出自己准备的学具),好吗?看看谁分得公平,然后和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样分的。”这样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探究新知识,并通过交流互相启发补充。接着老师问:“关于平均分,你还想知道什么?”然后让学生反复练习近平均分东西,并把获得的知识在小组、班级中交流,从而增强学生自主动手的能力,同时让学生真正体会了什么是平均分。
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小组有分工,人人有事做,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收获。这就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即使是学困生,他的自卑感和紧张的压力也会消失;合作学习中组与组有竞争,如:汇报学习成果时,哪个小组先讨论出来,就先回答,小组成员可以积极发表见解,若回答不完整,本组其他成员可以补充,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对其他组的汇报如有不同见解,可以自由提问、辩论,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3.张扬个性,激活学生思维
新课程标准同时提出让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发展,依托于个性的充分发展。要发展学生个性,就是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要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理解知识。如在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时,我让学生根据题中的信息充分提问,每次学生提完都问:“谁还有不一样的?”这样做,让每一位学生都想大胆地举手说。这样就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独立从事探索活动,不排斥学生的错误或失败,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充分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就要求教师吃透教材,努力为学生思维活动提供最大限度的伸展空间,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展示自我。
4.联系生活,体验新知
数学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帮助学生实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练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如果能把练习内容寓于游戏、竞争之中,就能帮助他们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唤起学生兴味盎然
地再一次追求成功的心向。如在教学排列组合时,有一道练习题问“三个人排列有几种排法?”我就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在教室中排,看哪个小组排的方法最多,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学生在游玩中自然地理解了新知。
通过学习新课程,我知道在教学中,只要在课堂教学结构,教学过程,教学体系上以全新的思路进行改革,进行设计,那么提高学生的素质就指日可待。
二、关注数学课堂、研究学生课堂兴趣
1.该怎样体现数学课堂效益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新数学课程突出了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从过去的尖子生教育转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把学生从单纯的解题技巧和证明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学习真正的数学。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将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转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化,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应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实践,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数学课堂应“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
(1)“关注学生的发展”,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体验。让他们了解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可以用数学知识和各种有效的方法探索和解决周围的数学问题,从而体会数学的价值,了解探索数学问题的不同方式。
(2)“关注学生的发展”,还体现在教学模式的转变上。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个鲜活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经验、灵感、兴致和思考,参与数学活动。他们是一支支有待点燃的火把,是未来文明的创造者。只有今天培养他们敢于质疑、敢于批判、善于思考、富于智慧,明天他们才会善于创造、善于超越。所以“教”应从“学”的角度考虑,从“传授知识与技能”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以激励学生为特色,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在一次教学中,我故意问学生:“这道题老师不明白要怎样做,谁能教教我?”我刚问完好多学生都纷纷举起了小手想当我的小老师。通过创设好的问题情景,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处理新的任务,并构建他们自己认可的意义。让学生用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
2.如何营造数学课堂氛围?
新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课程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应坚决摈弃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坚决反对重纪律、轻情感、重知识、轻思维的现象。
“知识与技能”既是目标,也是载体;“过程与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学习环节;“情感与态度”是核心的部分。如果学生厌学,其他自然免谈。“情感与态度”的问题是考试考不出来的,“人的可持续发展”也不是仅通过考试就可以评估和衡量的。如果没有长远的眼光,课程改革就会流于形式。由于考试的压力,课程改革步履艰难,课堂教学“穿新鞋走老路”,学生的情感态度得不到应有的关注,这些问题应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学生的情感态度体现在课堂学习的全过程。“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审美教育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好方法。科学史也表明,人的美感可以转化为激励人们前进的动力。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充分地展示数学美,并运用数学去诱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学生就会很愿意去学数学。
3.合理的评价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教几年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
(1)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以全面了解他们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他们更好的发展为评价的最终目标。既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既关注学习水平,更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个性倾向。
(2)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将检测、实践活动、知识小结、自我评价、提问以及观察思考、学生成长记录袋等各种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3)评价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展现出的数学思维过程。
(4)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评价结果:注重个体的发展与进步。包括课堂评价、作业评价、阶段评价、学期评价、学年评价、学段评价等。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为:成绩(等级)+评语(激励性语言)+成长记录袋。
总之,评价应是注重过程的、客观的、公正的。
4.教学准备
(1)备好课。首先应认真研究新课标,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其次要备教学过程、备教学方法、备学生;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儿童喜欢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学习,情绪状态越好,学习效果就越佳。学生的心理因素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的提高,教师如果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不针对这些特点创设问题情景,不能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涨的心理状态,就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这些都是备课时应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由于不同年龄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知识发展水平不同,教材只可能提供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按适合各地区一般学生的情况来编写,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每一部分内容都能提供丰富的情境素材,即使提供了一定的情境素材,也不一定就适合每一个班的学生。所以,对教材的处理,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深入钻研新课标,把握教材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认真研究课堂活动。这堂课有哪些数学活动可以安排?怎样组织教学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怎样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怎样与学生互动?活动中怎样进行评价和调控?哪些活动可以通过课件展示?哪些活动要借助其他教学手段进行?另外,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的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哪些?可以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如何引导和评价?这些问题也应在备课时认真研究和思考。
总之“教无定法”,在日常教学中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我们每一位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真正的面对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去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让学生学会自己去解决数学问题。那么就能更好地推动新课程改革,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我们坚信只要不懈地努力,课程改革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教学法》(小学卷上册)主编张行涛、周卫勇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校本课程开发》(上)《校本课程开发》编委会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学科部分
(二)主编 徐巧英新华出版社
第三篇:小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学科教学思想创新研究
“小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学科教学思想创新研究”
阶段性工作总结
我校课题:“小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学科教学思想创新研究”研讨活动已经一年了,一年来,我校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突出重点,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现就一年来的课题研究工作做以小结。同时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和工作的不足之处。
一、取得的成绩。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成立课题研讨小组。组 长:潘小军 执行组长:李新妮 组 员:全体教师
2、制定方案:学校由教导处组织引领实施,对学校教师课堂现状做出调查研究报告,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开题报告。
3、动员培训:
①组织教师学习了方案,领会课题的精神,明确自己的地位、任务。③运用各种途径、形式对社会、家长进行课题研讨的宣传和动员,营造社会理解、支持的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
我们学校的课题大体分三步走,即:以体验培训走进研讨;以观课议课促进研讨;以互动交流小结研讨。
1、以体验培训走进课题研讨,培训就是学校对教师进行课题研讨培训。近一年来,我校进行了三次体验式培训:参加中心校的公开课示范课;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开展课堂改革模式探讨;形成经典课堂,以点促面。
2、参加中心校的公开课与示范课,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校教师吴小辉、吴秋婷、张琼在街办的研讨课中,展示了我校在课堂模式的改革中探索的经验。其中吴小辉老师的《去年的树》很好地调动和评价学生,比较合理把握和落实各教学环节,充分展示学生个性,接受全体师生的检阅,虚心听取同行意见,总结经验。为我校的课题研究进行了一次很好的展示。上课观课议课活动,我校的每位教师都能够找出自己课堂的不足,寻求了解决办法,使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整体推进了一步。
3、以上课观课议课促进课题研讨,就是在自己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的反思总结经验,不断的改进自己的课堂模式。
4、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老师在课堂模式的改革与学科思想创新研究方面所形成的风格。我校通过对学生调查问卷,来了解教师在课题研讨后在课堂上的变化与研讨的程度与效果。
第三阶段:阶段性评估阶段与小结。
1、学校进行课题研讨阶段性小结,撰写阶段性总结报告
2、各位老师撰写课题研讨报告、小结自己的经典案例、形成论文、随笔等并交流经验。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师参加课题研讨的积极性不高。
2、课题的研讨还不够深入,尤其是在我们这样的农村小学校,面临着班额少小、人数少,实施起来受气氛等因素制约。
2011年5月
第四篇:《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摘 要: 《产品设计》这门课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主要课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该课程主要讲述的是产品的外观设计,即产品的形象设计。产品的形象作为一种媒介,不仅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与购买,而且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也与消费者密不可分,尤其是具有个性化外观设计的产品,可能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喜好。所以对工业设计专业学生而言,只有将好的设计思路及方法运用到产品外观设计之中,才能成为一个好的设计师,设计出更受欢迎的产品。本文通过对《产品设计》课程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讨论分析,提出一种新的教学引导模式,提高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创造思维,为产品的设计提供审美模式。
关键词: 《产品设计》;外观设计;教学模式;引导模式 产品设计的重要性
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让?鲍德里亚曾说过:“现如今最需要的产品不是原材料,也不是机器,而是个性化的设计”。纵观市场,越来越多具有个性化设计的产品得到了人们的认可,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个性化的产品设计能够符合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二是当产品的功能相同时,外观个性化的产品更容易被消费者选择。设计的目标应是使人的身心获得健康发展,造就高洁完美的人性。[1]
《产品设计》课程的现有教学模式
每年从高校有大量的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生走向社会。然而,大部分毕业生往往从事的是非工业设计专业的工作。比如:平面设计、室内设计、环艺设计等。有部分学生甚至从事的工作是与设计专业无关的其他领域。为什么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找不到本专业工作?为什么相关企业招不到可用的人才?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其中,教学体系、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占有很大部分原因。譬如,在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一般高校都将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但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却不是很明确。同时,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有些落后,不能适应于现代社会制造设计的需求。此外,授课方式也存在问题,传统的授课方式多是老师填鸭式的讲授,导致学生的接受水平有限,实际操作的机会少,不能得到预想的效果。在国外,像工业设计专业的教育方式是理论学时只占教学计划的四分之一,其他时间则是学生的具体实践,这与我国的教学模式正好相反。
目前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大多把《产品设计》这门课程放在第六或第七学期。学习这门课程,需要学习掌握一些基础课程,如《工业设计史》、《工业设计概论》、《材料加工工业》等,在此基础上才能学习《产品设计》这门课程。通过《产品设计》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一些主要的设计技能,如对造型的整体感知、产品设计的过程、方法、形式与功能的分析能力,以及对消费者审美需求的分析能力等。传统的教学模式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老师先讲授理论部分,再给学生观看一些好的设计作品,最后给学生拟定一个主题要求学生自己创作设计,通过手绘或者计算机软件的辅助,最终完成设计作业。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从好的设计作品之中得到一些借鉴,运用到自己的产品设计中,兼具功能的同时设计出更符合大众消费者审美需求的产品。然而从结果来看,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在做设计时要么只注重外观设计而忽视了功能的实现,要么过分强调功能的实现而忽视外观的设计。很有必要对《产品设计》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导作用。新模式的提出
根据对现有教学模式的观察与讨论,现提出一套新的教学模式,重点强调对学生的引导过程,具体方法如下:
3.1 增加实践环节
老师在讲述理论环节的过程中,可以减少一些理论内容,增加一些实践,让学生们成为主导,自行分析并总结特点。例如国外新开展的一项实践活动,老师为学生们准备一些不同人物肖像图片,让学生们猜测每个人的个性。虽然我们很难从一个人的形象来推断他的性格。但是,形象会影响我们对人的个性的推断。[2]研究表明,我们从人的形象方面可以系统性地推断出他的个性。由此可以将此项评估运用在设计过程中来推断感知消费者的个性更青睐于什么样的产品外观。接下来向学生提供20种不同的个性,这些个性都是心理学家们所提供的人类主要个性,要求学生自己匹配出人物肖像与其相对应的个性。在这些练习的过程中,学生会花大量时间去调查统计,了解每个人物个性,了解其生活需求及他们的喜好。最后学生们通过收集大量资料做出总结。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分析能力,还加强了学生对市场需求的了解。
3.2 提高学生的视觉分析能力的方法
设计师的视觉分析能力显的尤为重要。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应该具备较高的视觉素养、正确的简述和分析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
视觉分析能力包括假设、分散与评估三个方面。在假设阶段,让学生观察图片并猜测视觉个性灵感的由来;在分散阶段,让学生单独画出视觉出现的每一种结果;而最后一个步骤就是评估根据所画的材料与个性在视觉上保持一致性。重复这三个步骤直到取得一个可信赖的结果,这样,学生们才能确保获得了独一无二而且可利用的结果。
其中,假设阶段是一个概念性过程,怎样将视觉审美特征,如简单、和谐、平衡、完整、动态、时尚和新奇等与产品个性相联系,这依赖于学生们本身的能力。分散阶段要通过画画和说明性写作来完成,学生的每一种发现都要单独画出来,并且要自己判断能表达出所期望的个性到什么程度,学生要尽可能地把这些要素分散出来,如果结果不尽如人意,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设计个性时对正确的视觉因素的错误认识,二是没有结合图片上展示的其他视觉元素。这就可以通过采取不同的方式确定检测模式的效率。在评估阶段,学生可以自己给视觉模式的效率打分,因为他比其他任何人都要了解。此外,让学生集体在课堂上来做一次图片的调查问卷,也是提高学生视觉分析能力的方法。
通过这种新的引导模式,希望学生们通过实践与草图,通过假设、分散和评估三个阶段的训练,可以得出一些有效可信的规则与模式。因此,本设计程序的基础是一项普通的科学研究,并试图利用最合适的工具与方法把定性数据转化为定量数据。
3.3 可靠性与有效性
每一项研究要求具备两个要素:可靠性和有效性。这两个要素就可确定结果是否精确无误。该模式的可靠性在于,在同等条件下,对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可以在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中重复该设计过程。有效性在于在传播共同的个性方面,利用相同的审美结果设计不同的产品几乎是以类似的方式进行的。结论
产品的个性发挥着产品形象的作用,它能够引发顾客对产品的喜好。所以,应当利用产品的整体视觉作用来设计出更好的产品。要提高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能力,就要通过对原有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来实现。本文所建议的方法主要在于引出视觉模式,但是并没有介绍一种完整的设计过程,因为在产品个性设计的前期及下期阶段不必要利用一种特定的方法,而是利用不同的方法。不可否认的是,在前期及下期阶段一种方法可适应于更多的情况,这是有可能实现的,这也将成为未来研究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朱孝岳.设计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 Shahab Pourtalebi.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51[M].2012:527-532.
第五篇:室内装饰施工与材料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室内装饰施工与材料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室内装饰材料、构造、施工工艺课程教学的整合,研究多种教学方法与提高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能力的关系,希望建立相对合理的课程结构关系,使学生能够完成从理论学习到了解构造实景,最终完成设计实物的教学过程,体验到学习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实践性。
关键词 室内装饰施工教学 教学方法 学习目标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4.045
室内装饰材料、室内装饰构造与室内装饰施工是室内设计及相关专业的主要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之上,通过实践环节的训练,掌握在室内设计的实施过程中的装饰材料、装饰构造以及装饰施工的相关知识。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这三门课程往往是由不同的老师在不同的学期进行教学,而实际上,这三门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相互之间却是有着紧密联系的。分别的讲授造成了教学的很多障碍与弊端。
本文试图通过对课程的教学改革,根据室内设计行业中助理设计师与室内装饰技术施工人员的相关工作岗位能力,对课程的内容进行重构,希望将这三门课程进行整合,以工作过程为向导,以岗位的职责为评价标准,消除教学的障碍与弊端,提升教学的质量,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材料、构造与施工的相关内容,为能胜任室内设计相关岗位的职责打下扎实的基础。
1教学中的问题
1.1 课程之间相互重复
装饰构造、材料与施工这三个知识群相互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在进行其中一个知识群的教学的时候,如果不涉及其他两个知识群,那么知识就会变得很孤立。比如在讲构造的时候,如果不讲材料,构造就很难讲的清,讲施工同样离不开构造与材料,所以在分开进行室内装饰材料、室内装饰构造与室内装饰施工教学时,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课程的重复,教学的体系就会出现矛盾,造成课程知识点的碎片化,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不能从完整的知识体系出发,全面了解课程的知识点。另外,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同的课程有大量的知识点重复,也会影响备课的效率,从而造成课程资源的浪费。
1.2 教学的逻辑性混乱
教学是一个科学的过程,需要合理安排课程的教学计划,要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课程的逻辑结构来进行教学安排,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室内装饰材料、室内装饰构造与室内装饰施工这三门课程如果分开教学,那么通常是由不同的老师来组织教学的,而不同的教师会以自己的学科背景和知识结构,对课程有不同的安排,甚至有矛盾的地方,那么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时候就会无所适从,或者因为课程安排在不同的学期,造成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前后知识点无法衔接,造成教学逻辑的混乱。
1.3 理论性教学过多
室内装饰施工与材料类的课程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课程的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仅仅靠课堂的理论讲解是无法真正掌握知识点的,而现有的教学往往受教学条件和教学方法的限制,造成理论性教学过多的情况,使得教学效果不尽理想,如在讲授顶面装饰构造时,如果大量的教学时间被用于讲授吊顶的分类方法、吊顶的建筑结构,而不具体地结合材料、施工工艺去学习,在具体的吊顶结构面前去认知,从具体的施工程序上学习,那么学生就会迷失在理论的大海里,无法获得具有实践作用的知识。
2课程改革的设计思路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邀请室内设计行业的专家进行指导,同时通过对室内装饰行业的人才需求的调查,将装饰构造、材料与施工这三个知识群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优化课程的内容与结构,降低了理论部分的比重,增加了大量的案例内容的比重。在讲授理论知识时,穿插实际案例的讲解。在课堂建立虚拟的案例的场景,把学生带入虚拟的场景中,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使原本枯燥的理论教学变得生动起来,通过学生兴趣的建立,使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的模式,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积极的学的模式。
确定的课程内容,是选择以施工现场为背景,以相关职业人员的直接需要为依据。根据照施工部位,以装饰施工任务或项目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并以之为导向进行教学设计;同时,以实训为手段,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出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内容。
3课程学习目标
3.1 知识目标
(1)掌握室内装饰施工施工程序;(2)掌握室内装饰材料的特性;(3)掌握室内装饰工程构造;
3.2 能力目标
(1)能正确识图,绘图(主要是大样图、结构详图)。(2)具有装饰材料、施工设备与机具选择鉴别能力。(3)具备装饰施工中各项目的施工操作和技术指导能力。(4)具备装饰施工中各项目的质量检查、验收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施工项目的综合管理能力。
3.3 素质目标
(1)通过建立理论、实践一体化学习课堂,让学生拥有较强的职业意识。(2)通过分组练习,让学生拥有团队合作的意识。(3)通过教学实践过程中创新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4课程整体设计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析,按照课程的设计思路,我们将课程分为四个模块,如表1所示,第一模块是课程的导入,解决本课程的一些基本问题。第二模块是对于材料的认知,第三模块通过对地面、顶面以及墙面构造的学习和调研完成对室内装饰三大面的结构认知,最后第四模块,通过具体的装饰实例来深化对课程知识的理解。
5课程改革的教学方法
5.1 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以任务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法,在授课过程中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在讲授地面装饰构造时,就设计出教学楼地面装饰构造与材料调研、地面装饰材料调研等任务,通过具体的任务,使学生从身边的案例开始,培养学习的兴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提高。
5.2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就是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手段模拟营造实际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的教学方法。由于图片、视频、动画等教学手段各有优缺点(见表2)。因此,我们根据它们的特点,并结合课程内容有选择性地加以运用。
5.3 实践型教学方法
创造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到装饰企业、装饰材料市场去调研、实习,以便进一步消化和吸收课堂及实验课所学知识,在实践教学是,通过具体的课程任务书,布置具体的实践任务,将在现场遇到的问题反馈给老师,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掌握解决的方法,提高实践技能。
6课程改革的评价体系
课程的考核方法采用过程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本课程满分为100分,过程考核占50%,综合考核占50%。其中过程考核是依据学生上课的考勤情况、课程任务的完成情况、学生课堂互动表现、学习态度等方面由教师综合评定成绩,主要是考核的是学生职业素质方面的能力。综合考核是依据学生项目实践的完成情况、作品的展示效果及过程是否具有规范性,由教师综合评定成绩,主要考核的是学生专业方面的能力。
7总结
在所有的设计课程中,装饰构造与施工是为数不多的偏重理工类知识的课程,授课方法一般也沿用工科讲授为多。材料课程、施工工艺课程与构造课程没有科学合理地整合起来,造成课程资源浪费,与其他设计课程群脱节。本门课程通过多材料、构造、施工工艺的整合,希望建立相对合理的结构关系,希望学生能够完成从理论学习到了解构造实景,最终完成设计实物的过程,体验到学习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实践性。
“室内装饰材料、构造与施工”是室内设计与相关专业的教学主干课程,是从事室内装饰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经过整合,使得学生能够将天马行空的创意空间设计落实到具体的材料、构造与施工技术上,希望通过这样的整合与改革,能够积极地推动室内设计的教学改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教师能够更有效率地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学校能够更有效地组织教学,装饰企业能够得到更有行业针对性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