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写作理论与实践》复习题(整)
“写作理论与实践”课期末复习题
第一章 观察感受与写作
一、文学创作为什么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
1.观察:(1)观察体验是作者写作活动的出发点。作品是客观世界的反映,社会生活向作者提供了无尽的原料。
(2)作者是在观察过程中获取信息,产生感受的。
(3)对文学创作来说观察尤为重要。不善于观察将失掉很多素材。
2.感受:(1)感受是从事写作的必要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对生活熟悉、了解的过程,丰富的现实生活是作者写作的源泉。
(2)作者是否对生活有感受,以及深浅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品成败。
3.两者:(1)观察和感知都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途径。
(2)观察、感受印发写作冲动。
(3)观察体验有助于作者的思考、记忆与想象。
二、间接感受生活的局限是什么?
间接的观察感受是浅层的,一般没有直接观察那样丰富深刻。
(善于比较观察,举例之一:鲁迅小说《在酒楼上》和散文《雪》中关于雪的不同;举例之二:《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后在汤知县宴席上的举止的前后比较)第二章 多读与多写
一、多读于写作有什么作用?你怎样看待多读与多写?
1.作用:(1)可以在阅读中增加知识。
(2)在多读中借鉴别人观察感受生活。(一个人的感受深度有限)(3)从多读书中借鉴别人的表达方式
{(4)对写作兴趣的培养、感情熏陶、思想影响、生活的启迪、知识传授、语言感染都有益。} 2.看待:(1)读书多而不善读用处也不大,应多读名家名作,兼读各类书籍,为了活用而读。
(2)多读不能代替多写,多写自然能悟出写作之道。
(3)要培养写作兴趣,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切忌急功近利。
二、习作阶段,为什么应尝试多种文学体裁与手法?
习作阶段不宜偏好某种文体,也不宜长期不变采用一种习惯的表达方式写作。多尝试几种,通过实践更容易了解掌握各种文体构成因素和特色。多使用几种手法,这样才能兼收并蓄,触类旁通,是自己拥有活应多方面的写作能力。(关于开卷有益的举例:《诗经》、《红楼梦》、《人间喜剧》;教材第45页所举宋人陈善《扪虱新话》中的读书“出入法”等等。)
第三章 文无定法与创造能力
一、你怎样理解“文无定法”?你认为模仿对写作有益吗?
1.理解:(1)写作有法而无定法。文无定法不是否定写作有法,它的实质是主张活用写作方法和创造性地发展写作方法。
(2)想实现“文无定法”的活用和创新大多经历了由模仿到创新的过程。
2.辩证。(1)对于没有写作经验或经验很少的人来说,模仿是提高写作能力,探索方法的可行途径和有效方法。
(2)模仿只是学习写作的一个过渡阶段,目的是创作自己的作品。要在模仿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写法。
二、什么是创造性思维?你怎样培养自己的写作创造能力?
1.(1)发散思维:即以一个问题为中心,联系原义及相关意义,摆脱经验造成的“心理定势”,从多角度多侧面寻找新答案,从而把握问题的特殊性、多向性、灵活性。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
(2)逆向思维:打破常规常理或某种固定的观点,反其意而思之的一种思维方式。2.(发挥)意识到写作能力是现代社会必须、锻炼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创造性思维与逻辑思维并重。
(明代焦竑《与友人论文书》所谓“写作的借鉴”的文字等等。)第四章 作品的主题
一、主题的涵义
现代概念的主题是指作者在作品中通过反映生活现象和艺术形象自然显示出来的主要思想或情感倾向。
主题是作品的灵魂和统帅,是组织个方面内容使之成为有机整体的核心。
二、主题对于作者构思行文的具体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1.主题是作品的灵魂和统帅,是组织个方面内容使之成为有机整体的核心。2.主题决定着材料的取舍。3.主题制约着作品的结构安排。4.主题支配着语言的应用。
三、分析王蒙的短篇小说《手》,结合社会现实分析作品的主题。
(发挥)告诫各级干部不能够辜负群众,注意关心群众的疾苦需要
(苏轼谈作文的立意时打的一个比方——葛立方《韵语阳秋》——教材第75页; 袁枚《续诗品·崇意》中关于意与语言的关系的比喻。)第五章 写作材料的运用
一、题材、素材的涵义
1.题材:指作者从素材中整理、取舍、加工而成为与作品主题有关的内容。是构成作品的基本内容,题材欠缺文章就会“言之无物”或“言之少物” 2.素材:指作者从客观现实生活和阅读中积累,供写作时选择使用的事实、事理及感受。是未经整理、加工的原始材料。
二、为什么提倡写自己熟悉的生活?
只有熟悉的题材,才了解其形式、内容、性质,并容易产生深刻感受和丰富联想,写熟悉的生活就是优势的发挥,就能充分运用、发挥题材的作用。
三、围绕作品的主题(立意)选材是否有必要?为什么?
有。原因:任何作品的内容都是为体现作者的意图而被写进作品,题材自然肩负着作品立意的使命。围绕主题选材是选材最根本的要求,也是取舍材料的主要依据。游离主题外的材料多了容易分散、削弱、破坏立意。(契科夫关于雕塑比喻写作选材的舍取的关系;《多年父子成兄弟》的细节与新意。)第六章 结构的运用
一、为什么说结构的安排应契合事物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结构:作品内部的组织构造,作者根据自己对作品内容的艺术表达需要,对所写内容进行有机的、和谐的、完整的组合编排。结构是形成作品整体的各个局部及局部与整体间的关系。】
1.结构不是凭空产生,离开作品要表现的实物就无法谋篇布局。
2.事物的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内外都有联系,这些联系本身就体现了事物各种因素的结构形态,事物的演变必然表现为产生、发展至现状的过程,这也是一个结构形态。
3.有了事物发展的“自身结构”,作者在根据表情达意和审美进行调整,作品就会具有更完善、更富表现力的艺术结构。
二、常见的结构方式有哪些,它们各具什么特点?
1.事件发展结构:记叙类文体最基本的一种结构方式。按照事件发展的自然进程安排结构,把事物发展和变化过程作为线索,使作品层次安排顺序总体上和事物发展次序一直。
2.空间变换结构:横向的结构,以空间位置转换来组织作品的有关内容。不体现一定的时序,但更突出的是不同空间内容的组合。常为游记散文采用。
3.时空交错结构:纵横向交错结构。以时间发展的时间推移为结构纵向安排,空间方为转换座位横向安排。使作品容量更大、形式更富于变化。常用长篇小说
4.并列组合结构:将无直接关联的人或事并列组合布局的一种平行结构。常用写人记事的散文。
5.情绪变化结构:情绪结构是以作者的情绪和认识走向为线索组织有关内容。淡化时间与空间框架的痕迹,不需要事件全程的人物景物,侧重附事言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往往随作者意识流动呈现。
三、短篇小说《曾祖母的书》在结构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手法?
事件发展结构。以老奶奶活动为明线,赖利活动为暗线,插叙、补叙、伏笔
(时序结构、空间结构(名字解释)等。具体掌握内在结构的纵、横以及纵横结合的样式。及其各自代表性的体裁。)第七章 表达的基本方式
一、叙述有哪些常见的方式?各自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1.顺序:(1)特点:时间线性的叙述方法。
(2)作用:使叙述的事件首尾自然贯通,来龙去脉清楚,便于作者安排作品行文线索和结构层次,便雨读者了解人物事物发展过程
2.倒叙:(1)特点;将事件某一部分提前说出
(2)作用:造成悬念 吸引力
3.插叙:作用:对衔接事件的前因后因、推动事件发展、了解人物或人物关系的背景等有不可缺少作用。
4.补叙:作用:必要的补叙能丰富原来叙述内容,是原来的内容更细致完整。
二、补叙、插叙、细节描写、肖像描写的涵义
1.补叙:叙述过程中,对叙述内容不明确的地方作补充解释或说明,必要的能丰富原来叙述内容,是原来的内容更细致完整。
2.插叙:在顺叙中暂时中断叙述,插进一段与所叙事件有关的内容,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的一种叙述方法。
3.细节描写:对描写对象的细部进行精细的、具体的描写。
4.肖像描写:描写人物的容貌、身材、神态、服饰等外部特征,并通过这种描写把人物性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来。(不一定都写,写突出地方)
三、人物描写可以包括哪些方面的描写?你认为人物描写应重在哪些方面?
1.肖像描写、人物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2.(发挥)
四、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对文学作品的人物有何作用,试举例说明。
1.社会环境:(发挥)+展示不同风俗,加知识
2.自然环境:交代背景,渲染气氛,帮助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人物精神世界,映衬人物命运。(+发挥)+丰富知识和美的陶冶
五、细节描写在文学作品中有什么作用?
1.避免空泛的说教与平铺直叙的表述
2.鲜明、形象地突出人物性格,丰富人物形象 3.生动、有效地链接故事情节,构成人物关系
4.烘托环境气氛,渲染人物情态,增加作品的形象性与生活气息。
六、你怎样理解文学作品的抒情?抒情有哪些基本的方式?
1.抒情是指作者对所叙述描写的事物有所感触而在作品中突出情感抒发的一种表达方式。诗歌和抒情性散文抒情明显,小说看似交单,实际深沉。(+发挥)2.基本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叙事抒情、写景抒情)
七、文学作品的议论方式与普通议论文的议论方式有何不同?
1.论说文论点明确、论据充足、论证严密;而文学~在叙述描写中必要时穿插零碎的看法 2.论说文议论需要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而文学作品则用形象化、抒情性、哲理性的语言议论。
(试分析王蒙的《手》与教材第148页提到的许行的《手》在叙事方式和其他表达方式上的特点;分析一两个“细节”,体会人物或事物在“细节”中的描写的特点。)第八章 诗歌写作
一、你认为诗歌的根本性质是什么?为什么要强调诗的真情?
二、意境、意象、通感的涵义。诗歌能否缺失意象?
三、你认为诗歌的语言有哪些特征?怎样运用诗歌语言?
(以教材第222页所举叶文福《故宫草》一诗为例,说明“意”与“象”以及“意象”的运用与作用。)第九章 散文写作
一、文学散文有哪些基本的特征?
二、散文的真实与小说的真实有哪些区别?
三、为什么说随笔最能体现散文的特点?
(教材第263页所引苏轼《自评文》中的“吾文如万斛源泉,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汨汨,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长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说明的散文的“散”与“不散”。)第十章 小说写作
一、小说在创作上有哪些艺术特征?
二、小说情节的内涵及作用是什么?小说为什么不能离开情节?
三、你怎样理解小说人物性格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小说创作的主要任务是塑造人物,人物的言行举止、外貌内心,活动其间的环境等对人物塑造其作综合作用,试分析一两个“情节”,说明其人物塑造的方法。)(主要题型:名词解释、简要阐述、作文)
第二篇:上海2012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复习题答案
农村区域发展复习题
1、生态承载力——即自然系统的生态平衡维持与调节的能力极限、最大的容载量,一旦超出即系统失去平衡能力、以致摧残或毁灭。(网络答案:即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
2、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策略——进口替代战略:它强调通过本国制造来替代外国进口,以保护民族工业,实现工业化目标。出口替代战略:这一战略同时鼓励劳动密集型制成品、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同时出口,以取代传统初级产品出口。
3、前向效应、后向效应——一个产业的出现可能给其他产业产生不同效应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并把这种产业间关联分成前向效应和后向效应两类。前向效应是指一种产业出现后,其产品可作为其他产业的原料供应者,促使产业的延伸和发展。后向效应是指一种产业出现后,引起对原料相关产业的产品需求,刺激原料产业的萌生和发展。
4、系统分析方法——兰德公司认为,系统分析是一种研究方略,它能在不确定的情况下,确定问题的本质和起因,明确咨询目标,找出各种可行方案,并通过一定标准对这些方案进行比较,帮助决策者在复杂的问题和环境中作出科学抉择。系统分析法的三个基本环节:系统问题的形成、系统分析、系统评价。系统分析中常用的两种思维方法:演绎法—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归纳法—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
5、土地复垦率——土地复垦率=废弃土地复垦利用面积/废弃土地总面*%。
6、长三角区域功能定位——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我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
7、长三角的差别化土地政策——对沪宁杭沿线,采取最严格措施保护优质基本农田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对沿江(长江)、沿湾(杭州湾),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对沿海和宁湖(湖州)杭线及其他沿路发展带,适度安排建设用地;对沿湖(太湖)地区则控制土地开发强度。
8、区域之间资源差异与分工协作理论——从本质上看经济发展是资源合理配置的结果,而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简单的办法是对不同区域之间禀赋差异的资源进行有效组合,使之相互流动、逐步优化。有关区域之间资源差异与分工协作理论主要包括古典经济学派A.Smith 的绝对利益说和D.Ricordo的比较利益说;现代经济学派Wieksell-Ohlin的资源禀赋说、R.Lindahl 的偏好相似说。
9、城市之间、城市与区域间的空间扩散理论——“空间扩散理论”早期研究集中在如何确定扩散影响的空间可达性方面。1931年美国人赖利(W.J.Keilly)提出了“零售引力法则”,即两个城市之间零售市场区的最佳划分与两城市人口规模成正比,与其空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其典型计算公式为1969年科尔与金所提出:p=∑b/d(即i点城镇人口与至中心城距离之比的总和)作为人口潜力或者市场潜力。在经济潜力应用方面借用物理学概念,将经济活动扩散范围称为经济作用的“力场”,扩散影响力的大小称为“场强”。经济发达、城市愈大“场强”强、“力场”空间也大。
10、新型工业化战略——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生产效率高、注重自主创新、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共享工业化成果。
11、长三角区域发展总体布局框架。
答:“长三角”是指上海、江苏、浙江三省中,沿长江下游冲击扇形成的区域,主要由苏州、无锡、常州、扬州、南京、南通、镇江、泰州、杭州、嘉兴、宁波、绍兴、舟山、湖州、台州等15个城市与上海一起组成的都市圈范围之内的区域,面积1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8000万。温州、盐城、连云港、芜湖、马鞍山、合肥、铜陵等7市将被纳入长三角城镇群规划。新的规划在布局上强调“一核六带”,一核就是强化上海这个核心的地位。纲要的内容包含充分发挥上海作为国内外交通枢纽、长三角地区要素资源配置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以及创新源头的作用,整合利用周边地区的资源优势,增强上海集聚和组织引导能力,以促进区域整体优势的发挥和竞争力提升。一是优化提升沪宁、沪杭沿线发展带,目标是建成具有世界发达水平的都市连绵区域。二是重点建设沿江发展带。长江沿线的县市区将充分发挥“黄金水道”的优势,引导装备制造、化工、冶金、物流等产业向沿江地区集聚;建成特色鲜明、规模聚集、布局合理、生态良好的基础产业基地和城镇聚集带,并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长江产业带的核心组成部分。
三是重点建设沿(杭州)湾发展带。沿杭州湾县市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港口条件,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的制造加工业和重化工业。这一发展带的目标是建成功能协调的现代制造业聚集带和城镇聚集带,以带动长三角南翼发展。四是积极开发沿海发展带,即拥有沿海岸线的县市区,依托临海港口,培育和壮大港口物流、大型重化工和能源基地,发展新兴的临港产业、海洋经济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综合经济带。五是积极培育宁湖(湖州)杭发展带,拓展长三角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辐射带动功能。六是引导发展沿湖(太湖)生态服务带,成为全国性重要旅游休闲带和区域性会展研发基地。
1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提出的“四大板块八大经济区”是什么?国家在四大板块的发展中采取了哪些战略?
答:(1)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5)提出的“四大板块八大经济区”方案: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
东部板块划分为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三个综合经济区。北部沿海经济区由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组成;东部沿海经济区由上海、江苏、浙江组成;南部沿海经济区由福建、广东、海南组成。
中部板块划分为黄河中游、长江中游两个综合经济区。黄河中游经济区由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组成;长江中游经济区由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组成。西部板块划分为大西南、大西北两个综合经济区。大西南经济区由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组成;大西北经济区由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组成。
东北板块即东北综合经济区,由黑龙江、吉林、辽宁组成。
(2)国家在四大板块的发展中采取了: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战略
13、试述区域农业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答:(1)区域农业规划的主要内容有:(一)区域农业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分析评价;(二)区域经济社会条件和农业现代化基础的分析评价;(三)对区域农业发展进行发展预测与关联分析;(四)依据上述分析,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方向、战略定位、总体目标、详细指标、产业结构、空间布置;(五)对主要产业部门进行专项规划;(六)对功能分区、农业用地、水利与水工、农田林网与景观、道路与交通组织、农业供电、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市埸建设、基地建设等进行详规;(七)提出重要建设项目方案;(八)提出实施意见与相应对策措施。
(2)区域农业规划的主要意义是:通过编制农业发展规划, 可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具有宏观性、方向性、指导性的决策依据, 可避免盲目性,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朝着健康、稳定、高效和可持续方向发展。
14、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你对这些要求的理解。
“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1)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农业机械化。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规模种养,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清洁环保生产方式,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水利为重点,大幅增加投入,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推进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公路、沼气建设,继续改造农村危房,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
步提高保障标准。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扶贫投入,加快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有序开展移民扶贫,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
(3)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效益,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保护制度,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区布局,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
(4)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认真总结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验,积极探索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途径。
15、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发展的思路和目标任务是什么?
答: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发展的思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到二0二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
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二00八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tuiguang
第三篇: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复习题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复习题
(一)《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复习题
1.教师专业素质包括哪些内容?
构成教师专业素质的主要内容:(1)专业知识(2)专业技能(3)专业情意的水平
A.专业知识:作为一名专业的教师,应该具备普通文化知识,所教学科的知识,教育学科知识。
B.专业技能: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
教学技能与教学能力的完备结合是教学才能。专业技能由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学能力构成。
教学技巧有:导入,强化,变化刺激,分组活动,教学媒体运用,沟通与表达,结束补救教学技巧。
教学能力有: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学业检查评价能力。
C.专业态度: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专业自我(自我意象,尊重,工作动机,工作满意感,任务知觉,未来前景)(意义: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肯定的倾向,这种倾向将显著的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工作效果。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自我形成的过程)
2.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2007年试题)
(1)进入师范教育前的影响因素:父母和老师,价值取向,教师地位待遇等。
(2)师范教育阶段的影响因素:师范生的社会背景,人格特质,学校的教育设施,环境条件等。
(3)任教后的影响因素:教师的生活环境。(学校,社区)
3.结合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现实,在当代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连续性,终身性,一体化必要性。在教师教育终身性,连续性的要求下,我国的教师应迈上一个新的台阶:(1)在教师职前教育阶段,要求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2)随着在职教师培训的不断发展,应逐步完善在职教师培训制度;(3)教师教育内容要科学化,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需要;(4)教师的教育方式和职前教育模式多样化;(5)教师在职培训与职前培训一体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校本培训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潜化优势就是加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联系。
要如下条件保障:学校教师自主,质量保证系统,资金支持。
5.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一方面对教育行政人员,一线教师进行相应培训。面对教师专业知识,技能方面培养,职前强化理论知识传授,强化外语计算机养成,不段“充电”。
6.校本培训专业发展方案:学校整体培训计划,专业指导教师(副校长),专业发展委员会。
培训内容:胜任革新教学能力,教育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学校管理,计算机教育,环境能力等。
方法:每年每学期每周固定时间安排校本培训,有校本培训课程,专题讨论,座谈,与外人交流,专家咨询,个人或团体探究活动等。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复习要点
1.教师专业发展的历史进程:⑴从兼职与专职:教师的产生;⑵从专门到专业:教师专业地位的确定;⑶从数量到质量:教师专业发展运动的兴盛。
2.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进程的三大取向:理智取向、实践——反思取向、生态取向。
3.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从广义的角度说,这两个概念是相通的,均指加强教师专业性的过程。但从狭义的角度说,它们之间还有一定的区别:“教师专业化”更多是从教学角度加以考虑的,主要强调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更多是从教育学维度加以界定的,主要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化提高。
4.现代教师职业是一种要求从业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修养的专业。
5.教师专业素质的内容:⑴教师业知识:普通文化知识、所教学科知识、教育学科知识;⑵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基本功、教学技能、教学技巧、教学能力、教学才能;⑶教师的专业态度: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专业自我。
6.教师的专业自我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将显著地影响到教师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工作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自我形成的过程。
7.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理论的代表理论:“关注”阶段论、教师职业生命周期阶段论、心理发展阶段论、教师社会化发展阶段论、综合阶段论。
8.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进入师范教育前的影响因素、师范教育阶段的影响因素、任教后的影响因素。
9.政府在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建立法律保障体系、提供经济保障、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建立激励机制。
10.保证教师专业化推进的政策:提出教师专业化的基本要求、加强教师教育的质量保证、加强教师在职继续教育。
11.卡基卡报告的意义和作用:在经济与社会产生危机时,该报告认为教育是力挽危机的最佳方法,更是经济成长、机会平等与发展
国家的基础。
12.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内容:教师资格证书的管理制度、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鉴定制度、教师资格证书的发放制度。
13.美国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现已成为世界上最为完善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之一。在这段历史中,美国的师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重数量到重质量,从低要求到高标准、严要求,从各县、州分散独立到全国逐步统一标准的完善过程。
14.我国的教师资格制度起步于1996年。其法律依据源于1993年1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为积极稳妥地做好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的准备工作,从1998年4月至1998年底,教育部在部分地区进行了教师资格认定的试点工作。教育部于2000年9月23日发布了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的操作性规定——《〈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这标志着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的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
15.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可制度,是促进教师专业化的一个重要保障机制,有了良好的教师教育机构认可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教师职前教育的品质并为以后教师入职及在职的专业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16.美国教师教育机构认可制度NCATE的认可标准分成两类:专业教育候选人的学习成效标准、机构办学能力标准。据此设定六个评价范畴: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特性;学生和机构的评价系统;教学实习和临床实践;多样性;教师的资格、表现和专业发展;机构的管理和资源。
17.NCATE的历史作用:方便学生校际间的流动;激励教师教育机构之间的竞争;促进教师教育机构对培养计划的经常性评价,不断改进教师培养计划的质量;与教师资格制度形成一个连贯的教师质量控制体系。
18.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如生源质量、培训方式、师资水平等,其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质量高低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为保证职前教师教育的质量,苏格兰建立了一套严格而完备的ITE计划鉴定制度。
19.苏格兰职前教师教育课程鉴定的实施机构为GTCS
20.苏格兰职前教师教育课程鉴定(ITE)的实施过程:初步讨论、审查、鉴定、苏格兰部长的认可。
21.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达国家教师教育机构职能的转变趋势:教师教育结构的由单一型向统一型转变;教师教育模式和体制的多元化;教师职前教育机构学制年限普遍延长;中小学教师的培养规格逐步提高。
22.长期以来,教师教育的概念仅局限于职前教育,这种“一次性”的教师教育难以适应教师未来的整个教学生涯的发展需要。因此,当前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连续性、终身性和一体化十分必要。
23.校本教师培训可以使教师的课程开发与教学技术等得到发展,并揭示各种教育需求与不足。中小学校要在各种教育资源允许的情况下,让教师能与校内外教师或教育机构进行沟通与交流。
24.中小学校对于新任教职员的就职培训要给予充分的重视。校长、教研组长及高级教师应特别关心、了解学校和教师个体的在职培训需要,并让他们能够利用校内外提供的一切机会进行在职培训。
25.大学与中小学校合作的潜在优势:使广大教师和行政人员一起与大学教师结成伙伴关系改进师范生的教与学。
26.近年来,我国一些教师教育机构与教育研究机构普遍地与中小学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建立一批示范学校或新的实验学校。这些示范学校或实验学校成为目前的新的教育理论与经验的试验基地或宣传窗口。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与美国的专业发展学校有相似之处。它们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27.建立示范学校或实验学校的过程和机制似乎还有待深入探讨和研究。因此,研究和借鉴美国专业发展学校的经验,对于我国基础教育和师范教育改革,特别是对于办好示范学校或实验学校很有启示。
下面三道主观题,书中只提供国外情况,要求结合本国情况分析。◎试根据表9-
1、表9-
2、表9-3提供的资料,分析我国目前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的优势与缺陷,并尝试提供改进方案。P.279~283
◎根据本间第五节提供的资料,比较我国教师教育与美国教师教育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方面的异同,分析两种设置方式的利弊。P.284
◎根据本章第四节提供的资料,结合你所在的学校的具体情况(或你所了解的我国中小学的实际情况),设计一套可行的学校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方案。P.324
第四篇:商业银行理论与实务复习题
《商业银行实务》复习题
考试题型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计15分)
二、判断题(每题1分,计10)
三、单项选择(每题2分,计20分)
四、简答题(4个共25分)
五、论述题:(三选2共30`分
一 名词解释b 信托
表外业务
流动性风险
租赁
中间业务
贷记卡
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 存款保险制度 保证贷款
信用分析 资本充足率 审贷分离
信托:信托是一种以资产为核心、以信任为基础、以委托为方式的财产管理制度。融资性租赁也叫金融租赁或资本性租赁。它是以融通资金为目的的租赁是一种不带维修设备附加条件的租赁。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但能改变当期损益及营运资金、从而提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活动。
流动性风险:是指资产在到期日不能无损失地变现的风险。
租赁:租赁业务是指由财产所有者出租人按照契约规定将财产租让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按照契约按期支付租金给出租人的经济行为。
中间业务: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贷记卡:可以透支的卡。
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在到期日下不完全履行其义务的风险。
商业银行:是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为主要业务的企业法人、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验目标,以货币信用业务和综合金融服务为经营对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求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并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保证贷款:是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以第三人承诺在借款人不能偿 还贷款时按约定承担一般保证责任或者连带责任而发放的贷款。
信用分析是对债务人的道德品格、资本实力、还款能力、担保及环境条件等进行系统分析以确定是否给予贷款。
资本充足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资本是否充足的指标,一般以商业银行的资本净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之比来衡量。
审贷分离:由不同部门分工负责、独立操作、相互制约、从而有利于防范和控制贷款风险。
五、简答题
1、简述商业银行的形成途径?
答:1.旧的高利贷性质的银行逐渐适应新的条件,转变为资本主义性质的商业银行。例如,17世纪中叶以前的银行主要的贷款对象是政府,以解决政府财政支出的需要,同时也贷款给个人,以满足个人消费需要,但是利率很高。在漫长的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这种旧银行逐渐适应新的生产方式,演变为资本主义性质的商业银行。2.按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要求的股份制形式组建的银行。最早的商业银行制度是1964在英国伦敦创办的英格兰银行。英格兰银行的成立,标志着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建立。我国的商业银行出现较晚,知道1845年才出现第一家由英国人开设的现代商业银行,如丽如银行,又叫东方银行。我国开办的最早的现代商业银行是1897年在上海设立的中国通商银行。
2、简述商业银行的职能?
答:信用中介功能、支付中介功能、信用创造功能、金融服务功能
3、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有哪些特点?
答:资产业务:现金资产、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消费贷款——商业银行的新兴业务。负债业务:吸收存款、发行债券。中间业务:支付结算等9类。
4、简述商业银行的三大经营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答:三大原则: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
相互关系:
1、统一协调关系。盈利性是核心,安全性是基础,流动性是象征。2.矛盾与制约的关系。一般地说,盈利性与安全性、流动性是对立的。
5、简述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
答:商业贷款理论、可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
8、影响商业银行资本需要量的因素 答:资本金来源有保障是指银行筹集资本的各个渠道应尽力保持畅通和稳定。银行的资本金来源分为外部和内部两部分。外部筹资是指通过发行股票以及资本性债券和票据方式募集资金,内部筹资是指银行通过增加盈利和节制分红方式留存盈余资金。外部筹资既依赖于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又取决于银行的经营效益,内部筹资也主要依靠较好的经营带来的利润的增加,因此银行在努力提高经营效益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筹措外部资金,在兼顾股东分红要求的前提下合理地留存部分盈余资金,确保资本金来源渠道畅通。
10、商业银行贷款的规范化程序是什么
答:贷款调查、贷款审查、贷款审批、贷款发放、贷后管理
11、贷款定价的基本方法都有哪些?
答:成本相加贷款定价模型、价格领导的贷款定价模型、风险补偿的计算、最高利率的贷款定价模型、成本——收益贷款定价模型 12、中间业务对商业银行的积极作用都有哪些
答:1.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2.有效地防范和转移风险3.增加资金的流动性4.创造信用,增加资金的来源渠道
13、我国商业银行贷款的种类有哪些
答:按用途分:流动性贷款、固定资产贷款。按来源分:国内贷款、国外贷款。按偿还期限分:短期贷款、中期贷款、长期贷款。按保障程度分:信用贷款、担保贷款、票据贴现。按质量(风险程度)分: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按贷款对象的部门分:工业贷款、农业贷款、商业贷款。按占用形态分:正常贷款、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按偿还方式分:一次性偿还贷款、分期偿还贷款。
14、商业银行资产的作用。
答:1.资产是商业银行获得收入的主要来源2.资产的规模是衡量一家商业银行实力和地位的重要标志3.资产质量是银行前景预测的重要指标4.资产管理不善是导致银行倒闭、破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六、论述题:500字以上
1、论述我国银行风险种类及对信用风险的防范措施。
2、试述商业银行营销管理的内容
3、什么是商业银行贷款五级分类?为什么要实行贷款五级分类方法
4、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并提出化解不良贷款的方法。
5、什么是利率敏感性?怎样进行利率敏感性缺口的管理?
6、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成因 与 经营风险的防范有哪些?
8、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有有哪些?为什么要开展中间业务?
第五篇: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复习题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复习题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一、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泛指国际间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它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
2.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另一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
3.贸易差额: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出口额与进口额的相差数。4.贸易平衡:出口额与进口额相等。
5.贸易顺差(surplus):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6.贸易逆差(deficit): 出口额小于进口额。
对外贸易额(value of foreign trade):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出口贸易额与进口贸易额之和。
7.国际贸易额(value of international trade):专指世界各国出口贸易额的总和。8.对外贸易量(volume of foreign trade):用进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数量、重量等)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反映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后的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9.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又称为国际商品交换比率, 指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通俗地表现为,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它是用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来计算的,公式为: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 ╳ 100。
10.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一国对外贸易额的地区分布和国别分布的状况,即指该国的出口商品流向和进口商品来自哪些国家(地区)。
11.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世界贸易额的国别分布或洲别分布状况,这一指标反映了各国(地区)或各洲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12.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各类进出口商品在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13.贸易依存度(rate of dependence on foreign trade):一国对贸易的依赖程度,一般用对外贸易额在国民收入(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来表示。14.出口贸易(export trade):又称输出贸易,指一国把自己生产的商品和加工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
15.进口贸易(import trade):又称输入贸易,指一国从国外市场购进用以生产或消费的商品。
16.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某种商品从甲国经乙国向丙国输送销售,对乙国来说,就是过境贸易。
17.总贸易(general trade system):以国境作为划分进出口的标准。18.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 system):把关境作为划分进出口的标准。19.有形贸易:指那些有形的、可以看得见的物质性商品的进出口贸易活动。
20.无形贸易:指一切不具备物质自然属性的商品或称无形商品的国际贸易活动。21.直接贸易: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直接买卖商品的行为。
22.间接贸易:商品生产国通过第三国同商品消费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
23.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或carrying trade):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贸易,对第三国来说,就是转口贸易。
24.国际分工:指生产的国际专业化,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5.水平型分工:生产力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之间的部门内的国际分工,即产品、零部件生产和工艺的专业化。
26.垂直型分工:生产力水平差距较大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补性国际分工,即前者主要从事高资金、高技术含量的制造业生产,后者主要从事农矿及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
27.绝对利益(absolute advantage):亚当·斯密(Adam Smith)创立的古典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一个国家所消耗的劳动成本绝对地与自己的贸易伙伴国,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各国都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继而进行自由交换,则彼此都会获得绝对利益的好处。
28.比较利益(comparative advantage):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创立的古典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出口有最大比较利益的产品、进口其最小比较利益产品,则该国就能在贸易中获利。即使一国在生产任何产品时生产率都处于绝对不利地位,仍有与他国发生贸易的可能,而且可以通过贸易获得好处。
29.赫-俄模型:又称要素禀赋理论,一种由赫克歇尔(E·Heckscher)和俄林(B·Ohlin)创立的贸易理论。该理论把相同产品的国际价格差异作为出发点,指出各国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及商品生产中利用各种要素的强度差异才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基础和原因。
30.要素价格均等化(赫-俄-萨定理)(Factor Price Equalization Theory):即H-O-S定理。按照赫-俄模型,国际贸易将导致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趋于均等化, 萨缪尔逊发展了这一理论,认为要素价格均等化不仅是一种趋势,而且是一种必然,国际贸易将使不同国家间同质生产要素的相对和绝对收益必然相等,故被称为H-O-S定理。
31.三要素论:劳动、土地和资本是一切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要素,商品价值是有三要素共同创造的,赫-俄模型便是建立在三要素论基础之上的。
32.列昂惕夫反论:列昂惕夫针对要素禀赋论所提出的一种质疑,基于实证分析,认为美国作为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其参与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的,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的。
33.人力资本说:由凯能(Kennen)等人提出的一种解释列昂惕夫之谜的理论,认为:高劳动生产率是人力投资的结果,即对劳动力的投资,可以大大提高劳动力素质,推动生产率提高,进而对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产生作用和影响。
34.研究开发说:格鲁伯(Gruber)、麦赫塔(Mehta)、弗农(Vernon)等人提出的贸易理论,其核心思想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R&D的多寡可以改变一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R&D活动是影响工业品对外贸易格局与对外竞争能力的决定性因素。35.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农(Vernon)提出的一种将市场学的产品生命周期同国际贸易理论相结合、对比较利益进行动态分析的理论。其核心是解释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贸易流向的变化,并进一步揭示贸易、投资(FDI)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
36.技术差距贸易理论: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Posner)提出的一种贸易理论。它
以不同国家之间技术差距的存在,作为对贸易发生的解释原因。认为,技术也是国家的一种资源,在一定阶段,国家之间会出现技术差距,在技术上处于领先的国家在出口技术密集型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37.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一国即出口又进口某种产业产品的贸易现象。具体主要指的是同一产业部门内部的差异化产品的交换和中间产品的交流。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至少前三位数相同的产品既出现在一国的进口项目中、又出现在该国的出口项目中。
38.国际产品同质性:又称相同产品,产品间不能完全替代,要素投入具有相似性。分为水平差异产品、技术差异产品和垂直差异产品。大多数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属于该类产品。
39.国际产品异质性:又称差异产品,产品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即商品需求的交叉弹性极高,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消费偏好完全一样。
41.雷布津斯基定理 在要素和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增加而另一种要素的数量保持不变,其结果是密集地使用前者进行生产的产品数量将增加,而密集使用后者进行生产的产品数量将绝对减少。(这一定理的意义在于说明,如果两种要素同比率增加,则要素增长的结果是“中性”的,因为要素增长后,一国的比较优势并未因此而发生改变;若增加的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是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此时的比较优势比原有的优势更大,这种要素变化是有利于贸易的;反之, 增加的要素所生产的产品不是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则不利于贸易。)42.贫困化增长 贫困化增长是某些特定发展中国家发生的情况,它的含义为:当一国由于某种原因(一般总是单一要素供给的极大增长)使传统出口商品的出口规模极大增长,其结果是不仅导致该国贸易条件的严重恶化,而且还导致该国国民福利水平绝对下降。
43.自由贸易政策:国家取消对进出口商品和服务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的各种特权和优惠,使其在国内外市场上进行自由竞争。
44.保护贸易政策:国家广泛利用各种法规与措施、限制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保护本国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给予本国出口的商品和服务以优惠或补贴,以鼓励出口。
45.侵略性保护贸易政策:是保护国内高度发展或出现衰退的垄断工业,保护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并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向国外市场实施进攻性的扩张。
46.贸易保护论:在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贸易保护使本国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47.生产力论: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主要并不是向萨伊所相信的那样决定于它所积蓄的财富的多少,而是决定于它的生产力的发展程度。
48.幼稚(新生)产业:指相对落后的国家,某种产业由于技术经验不足,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成本高于世界市场价格,因而无法与国外企业竞争,这样的产业就是幼稚产业。
50.巴斯塔布尔标准:巴斯塔布尔在确定幼稚产业时,引进了经济分析的现值概念,他认为,保护、扶植幼稚产业所需的社会成本不能超过该产业将来利润的现值,如果某一产业符合这一标准即可认为是幼稚产业。
51.肯普标准:肯普所确定的幼稚产业标准,除了包含穆勒—巴斯塔布尔标准的全部内容外,又加进了产业在保护期间所获得的学习成果应具有外部经济效应的标准。
52.进口替代:是以国内产品来代替主要的进口品,有意识地努力促进国内工业的成长与扩大。
53.出口替代:是以非传统的出口商品代替传统初级产品的出口。54.初级外向:是通过扩大初级产品的出口促进经济的发展。55.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海关代表国家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赋税。56.海关:是设在关境上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它的任务是监管货物、查禁走私等。57.关境:海关征收关税的领域。58.财政关税:以征收本国财政收入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
59.保护关税:以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和国内市场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
60.进口税:是一个国家的海关在国外商品输入时,对本国进口商征收的一种正常税。61.出口税:是指一国海关在本国商品输往国外时对出口商征收的关税。
62.普惠制:它是发达国家对于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商品,尤其是制成品和半制 成品,普遍给予优惠关税待遇的一种制度。
63.从量税:按进口商品的重量、数量、容量、长度和面积等计量单位为标准计征的关税。
64.从价税:按进口商品的价格征收一定比例的关税,其税率表现为货物价格的百分率。
65.海关税则:是一国对进出口商品征收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商品系统分类的一览表,又称关税税则。
66.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
67.进口配额制:又称进口限额,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里,对于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的限制。
68.进口许可证制:指商品进口必须事先领取许可证,否则一律不准进口。进口许可证必须注明有效期与进口商品名称、来源、数量及金额等。
69.外汇管制:指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进行管制,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和本国货币汇率稳定的一种制度。
70.出口信贷:指发达国家政府为了鼓励商品出口,通过银行对本国出口商、外国进口厂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优惠贷款。
71.外汇倾销:是垄断组织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向外倾销商品和争夺市场的一种特殊手段。
72.自由港:又称自由口岸。在自由港的港区内输出输入商品可以免征关税,或者只对少数商品征收关税。一般准予在港区内自由进行改装、加工、装卸买卖和长期储存,但必须遵守港口所在国的法律规章。
73.保税区:又称保税仓库,它是海关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的特定地区和仓库。国外商品存入这些区内,可以暂时不交纳进口税,如果再出口,不交纳出口税。
74.自由贸易区:是一个国家特别划定的准许国外商品进出的区域。进入自由贸易区的货物可以自由存储,重新分类、分级、加工、包装和装配、制造,然后免税再出口,但从自由贸易区运入所在国海关管制区时,则需交纳关税。
75.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一项规范关税与贸易准则的多边国际协定,也是一个非正式的国际组织。其目的是通过实施多边最惠国待遇、削减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与歧视,提高各国生活水平,扩大就业,使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发展商品生产与交换。76. 世界贸易组织(WTO): 77.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了促进国际货币金融稳定和国际贸易均衡发展而建立的国际 性金融机构。
78.世界银行:又称国际复兴银行。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间金融机构之一,为生产性投资提供长期贷款,协助会员国复兴经济和开发资源,鼓励国际投资,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和国际收支平衡。
79.最惠国待遇:指缔约方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优惠和豁免,也给予缔约方对方。
80.国民待遇:指缔约国相互保证给予对方自然人、法人和商船在本国境内享有与本国自然人、法人和商船同等的待遇。
81.反倾销:被倾销的国家和企业因利益受损害而采取报复性的抵制或反击行为。82.反补贴:由于补贴对另一缔约国国内生产造成重大损害或产生重大威胁时,该国采取的报复性抵制或反击行为。
83.乌拉圭回合: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主持的第八次多边贸易谈判。1986年9月在乌拉圭埃斯特角开始,故名乌拉圭回合。该谈判历时7年之久,参加谈判的成员广泛、议题内容多样,谈判的成果显著,在原有国际货物贸易问题上,制定新规则、规范和贸易有关的新问题,如知识产权保护、服务贸易和投资措施;确定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原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二、思考题:(答题要点)
1、简述李嘉图比较利益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局限性 答: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旨在说明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利益,而不是绝对利益。其核心思想是:国际分工中若两国生产力不等,甲国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都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中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两国间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为两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一样,这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商品,而应集中生产在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商品,相应地,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要集中力量生产那些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间的自由交换,在资本和劳动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生产总量,提高生产率,节约参与交换的国家的社会劳动,增加产品消费。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李嘉图的上述思想可简单概括为:两利取其重,两害取其轻。比较利益学说的局限性在于:(1)研究问题的出发点认为这个世界是一个静态均衡的世界,因而其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简单、苛刻的假设前提基础上的,把复杂、多变的经济抽象为静态、凝固的状态;(2)该理论只提出国际分工的一个依据,未能全面揭示出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3)未能揭示出国际商品交换所依据的规律,即国际价值规律的国际内容。
2、什么是比较利益理论的现代说明?
答:比较利益理论的现代说明,是以边际分析、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等分析工具的一般均衡分析,以此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发生及利益。以上述经济学工具对比较利益学说进行图解,把语言表述变为几何图形,使理论表述更为形象、精炼和直观。这种均衡分析方法和工具,对于其他国际贸易理论和社会经济问题的分析也同样适用。
3.赫-俄模型的主要理论含义: 答:该理论把相同产品的国际价格差异作为出发点,提出要素禀赋的差异也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其主要观点是:(1)各个地区生产要素赋予不同,是地区间或国家间开展贸易的前提;各个地区生产要素赋予不同,决定了各个地区要素价格的不同;要素价格的不同,导致各地生产成本的不同;生产成本所决定的商品价格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2)国家间商品交换的结果,会使各国要素报酬(如工资、地租和利息)的国际差异缩小,出现要素价格均等化趋势。(3)萨缪尔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素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均等理论,认为要素价格均等化不仅是一种趋势,国际贸易将使不同国家间同质生产要素的相对和绝对收益必然相等,故被称为H-O-S定理。
4.何谓列昂惕夫反论?如何理解其理论意义? 答: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惕夫在对美国的国际贸易模式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美国的贸易模式赫-俄模型相悖,美国参与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的,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的,故被称为列昂惕夫之谜。
解释列昂惕夫之谜成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契机。在“解谜“过程中,出现了国际贸易的新要素学说,诸如:基辛(Keesing)的熟练劳动说,凯能(Kennen)的人力资本说,格鲁伯(Gruber)、麦赫塔(Mehta)、弗农(Vernon)的R&D说。
列昂惕夫将经济理论、数学方法和经验统计相结合,运用定量分析工具进行国际经济学研究的做法,给后人提供了研究国际贸易问题方法论的指导。同时也表明,在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下,基于多种假设的简单抽象的赫-俄模型难以全面揭示多样化的国际贸易现象。
5.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由弗农(Vernon)提出的该理论,运用市场学的产品生命周期概念,解释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贸易流向的变化,揭示产品从国内生产到出口、从出口转向投资(FDI)的过程、动因和条件。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等四阶段,国家间比较利益的变化如下:在第一阶段,美国等产品创新国拥有垄断优势,新产品在满足国内消费的同时,出口到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在第二阶段,外国开始仿制,产品创新国出口竞争力逐步下降;在第三阶段,外国厂商开始出口该产品,并在第三国市场逐步取代创新国,经由直接投资创新国进行生产线外移;在第四阶段,产品创新国由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国,同时发展中国家开始逐步具备该产品的生产能力。产品生命周期说是一种动态经济理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不同发展水平国家间的梯度分工格局。
6.产业内贸易如何量度? 答:可以用巴拉萨指数和格鲁拜尔和劳埃德指数来量度产业内贸易。迄今为止使用最多的衡量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方法,是格鲁拜尔和劳埃德产业内贸易指数,公式为:
Bj=1-|Xj-Mj|/Xj+Mj
其中X和M分别表示对一种特定产业和某一类商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式子上的两条竖线表示对x和M的差取绝对值。通过这个公式得到的指标在0到1之间变动。当一个国家只有进口或只有出口(即不存在产业内贸易)时,Bj=0,当对某一商品的进口等于出口时(即产业内贸易达到最大),Bj= 1。例题:
某国2001年纺织服装出口100亿美元,同时进口纺织服装40亿美元,试测算该国本该国本纺织服装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
解: Bj=1-|Xj-Mj|/Xj+Mj =1-ⅼ100-40ⅼ /100+40 =1-60/140 =0.57
7.如何评价产业内贸易理论? 答:(1)该理论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批判,其假设更符合实际。它不以完全竞争为前提,而是基于不完全竞争的现实背景,从供给(即存在规模经济利益)和从需求(即存在需求偏好重叠)两个方面来揭示产业内贸易的诱因;(2)它是对比较利益学说的补充;(3)仍属于静态分析。
8、按照贸易壁垒撤除的程度划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及其内容是什么? 答:
1.优惠贸易安排(Preferential Trade Arrangement),是经济一体化较低级和松散的一种形式,是指在实行优惠贸易安排的成员国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全部商品或部分商品规定特别的优惠关税。2.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通常指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之间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各成员国的商品可在区域内自由流动,但每个成员国仍保持自己对非成员国的贸易壁垒。
3.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之间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贸易壁垒,并对非同盟国实行统一的关税税率而结成的同盟。
4.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是指关税同盟国家之间完全取消关税与数量限制,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税率,并实现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力)在域内自由流动。
5.经济同盟(Economic Union),实行经济同盟的国家不仅实现商品、生产要素在域内的自由流动,建立共同的对外关税,并且制定和执行统一对外的某些共同的经济和社会政策,逐步消除在经济贸易政策方面的差异,使一体化的范围从商品交换扩大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
6.完全经济一体化(Complete Economic Integration),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在此阶段,域内各国在经济、财政、金融、贸易等方面的政策都完全统一。
9、贸易条件的含义、意义是什么,怎样应用?
答:贸易条件又称为国际商品交换比率,指单位出口量所换回的进口量的交换比价。它的意义在于说明,在一定时期内,若一国的一定量商品出口所能换得的进口商品数量增加,即出口价格相对上升,该国的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反之,则恶化。实际应用中,往往用出口价格指数去比进口价格指数,其结果表明净贸易条件。其计算方法是: N=(Px / Pm)·100 式中: N——净贸易条件;Px——(当年)出口价格指数;Pm——(当年)进口价格指数;100——基期年的价格指数 应用举例
假定某国净贸易条件以1995年为基期是100, 2000年时出口价格指数下降4%,为96;进口价格指数上升8%,为108, 那么, 这个国家2000年的净贸易条件为: N=(96 /108)× 100 =88.88 这表明该国从1995年到2000年间, 净贸易条件从1995年的100下降到2000年的88.88, 2000年与1995年相比, 贸易条件恶化了11.12。
10、.国际市场价格的决定因素以及影响国际市场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 国际市场价格是由国际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影响国际市场价格变化即供求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有:(1)垄断 垄断组织为了获得最大限度利润,采取各种办法控制世界市场价格。(2)经济周期 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商品的市场价格和利润率会有所不同。(3)各国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对世界市场的价格有很大影响。(4)商品的质量与包装(5)商品销售中的各种因素
(6)自然灾害、政治**、战争以及突发重大事件等。
11、论述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及其政策意义。答: 1)、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一国的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有增加国民收入的作用;一国的进口则与国内储蓄一样,有减少国民收入的作用。当商品服务出口时,从国外得到的货币收入,会使出口产业部门收入增加,消费也增加。它必然引起其他产业部门生产增加,就业增多,收入增加„„。如此反复下去,收入增加量将为出口增加量的若干倍。当商品服务进口时,必然向国外支付货币,于是收入减少,消费随之下降,与储蓄一样,成为国民收入中的漏洞。因此,得出结论:只有当贸易为出超或国际收支为顺差时,对外贸易才能增加一国就业量,提高国民的收入。此时,国民收入的增加量将为贸易顺差的若干倍。这就是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涵义。
2)、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政策意义
首先,一国应积极努力扩大出口,扩大出口除了有乘数效应推动经济发展的好处外,扩大出口取得贸易顺差,可以为一国带来所需的外汇,扩大支付手段,压低利息率,刺激物价上升,有利于投资增长,从而进一步有益于增长和发展。其次,扩大出口所增加的国民收入中,应有较大部分用于购买本国产品,努力实现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国产化,防止有效需求转移到其他国家去。再次,扩大出口所增加的收入只有在能引起投资、提高生产能力和增加供给的情况下,才能促使经济增长,否则出口的扩大意味着需求增长,在供给变化很小时,其结果只能是推动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进而导致通货膨胀。最后,实现扩大出口推动本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外部条件是世界贸易额应平稳增加,否则一国只能降价以求扩大销路,这时出口数量的扩大对于国民收入增长的刺激作用将被大大降低。因此,那种认为靠廉价劳动力优势就可以扩大出口,带动本国经济起飞的观点是有片面性的。
12、关税种类、关税征收方法和标准以及海关的相关作用。
答:关税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进口税、出口说、过境税、进口附加税、差价税、特惠税、普遍优惠税。(需进一步解释)
关税征收方法和标准:从量税、从价税、选择税、混合税。(需进一步解释)
海关的相关作用:海关的任务是根据本国有关的进出口政策、法令和规章,对进出口商品、货币、金银、邮件、行李、运输工具等进行监督管理,征收关税,查禁走私物品,临时保管通关货物和统计进出口商品等。海关有权对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进出口货物不予放行、罚款、没收或销售。(需进一步说明)
13、非关税壁垒措施的种类与内容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答:非关税壁垒的主要措施有:进口配额制、“自动”出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外汇管制、进口押金制、进口和出口的国家垄断、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征收各种国内税、最低限价和禁止进口、采取苛刻繁多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规定以及商品包装和标签规定。(需进一步解释)
14、世界各国鼓励出口的主要措施与内容。
答:鼓励出口方面的主要措施:出口补贴、出口信贷、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商品倾销、外汇倾销、促进出口的组织措施、出口管制方面的措施、经济特区措施。
15、WTO的产生、与GATT的主要区别。答: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存在着局限性,各缔约方普遍认为有必要在其基础上建立一个正式的国际经济贸易组织来协调、监督、执行乌拉圭回合的成果。1993年11月,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前,各方原则上形成了《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并获得通过,经参加方政府代表签署,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它不是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简单扩大,相反它完全代替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具有完全不同的特征。
世界贸易组织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区别:
1)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正式生效的国际组织,而不是临时实施的国际协定。
2)世界贸易组织第一次将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与投资措施纳入多边贸易体制之中,比 GATT仅涉及商品贸易的管辖范围更广泛。3)世界贸易组织管辖着统一的一揽子协议,所有成员必须遵守,不能提出保留。而GATT的许多重要协议仅对该协议的签字国生效,只对少数成员有约束力。
4)世界贸易组织明确和强化了原GATT在货物贸易方面的规则。
16、WTO的宗旨。
答: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一样,都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保障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大幅度稳定增长,同时使世界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
在此基础上,世界贸易组织又增加了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世界贸易组织要作出积极努力,以保证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当的份额,同时,通过互惠互利安排,实质性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的歧视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