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辛词作风格之比较
见证历史的豪迈
——苏轼辛弃疾词作风格之比较
苏轼辛弃疾,两位伟大的词人,他们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词作风格——豪放派。
虽然我相比较婉约派来说不是很喜欢豪放派,但是不得不说苏辛这二人将词这种文学形式推上了有一个新的高峰。
同为豪放派,但这二人还是有着一定的差异的。二者相同之处在于两人都是至情至性之人。不同之处是苏轼天性忠爱,自如畅达;辛弃疾气势沉雄,豪壮悲愤。苏轼词风旷达,辛弃疾词风豪健。苏轼的豪放是很洒脱的,是个性使然。辛弃疾的豪放是壮志难酬的悲壮之音,沉郁而震撼人心。
苏词有诗化的倾向,使词的审美价值上升到崇高的境界。生动的景物描写生成雄宏壮阔的画面,所能宣泄的激情与义愤,往往以不可遏阻之势表现理想与抱负,以及理想与抱负难以实现的怅惘,也显得那么自然与雄放。放逸旷达的胸襟与超越的时空观所体验的人生,常常表现出哲理式的感悟。这种渗透人生感悟的情愫,从激越的冲动终归于深沉的平静。华丽典雅而又高傲不羁的语言风格,以及其背后所隐藏的佛老思想,使其本来故作矜持的态度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大度。把喧哗与骚动的人生看作一场大梦的喟叹,超重低音的穿越,打破时空的樊篱,与遥远的圣哲一起,在宇宙中共鸣。
辛词有散文化的意境,这种笔法有利于表现散乱的心灵。慷慨纵横是其情绪的主流。以炽热的政治情感与崇高的政治理想来拥抱人生。豪爽的英雄本色常常企图与历史上的众英雄相认同。关注社会现实,往往以时代的歌手自居。执着的爱国热忱与壮志难酬的忧愤悲情相交织,使其内心痛苦不已。“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诘问与感喟,使人产生几多悲凉之感。田园风光所能慰藉的苍凉老境,其温度毕竟还是有限的。典故所能表达的文化底蕴与口语化的鲜活话语所包装的鲜活而又坚持的思想,以及以后意义的坚持,以及以后的再坚持,是其人生最彻底的悲剧。至于意象的奔腾耸峙所呈现的阔大境界,只能看作一种故作深沉的虚张声势罢了。怀揣一块永远也晤不热的石头,永不放弃;如同一个见弃于途中的妇人,而“归正人”所感受到的猜疑与歧视,使其常常自怨自艾,用来剖白的语言,琐屑到婆婆妈妈的程度,往往也能博得普遍意义上的认同。
尽管说了那么多二人的差异,不过整体上来讲二人还是相同的,要不也不会合称为苏辛,共同属于豪放派。二人都为词这种文学形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伟大的词人。
第二篇:《苏辛词说》杂文随笔
顾随先生的《苏辛词说》,篇幅不长,82000字,基本上是用文言文写的,作者学识渊博,每一篇文章看似篇幅不长,但信息量巨大,每一次读都不宜读太多,然后慢慢品读它的意思。
这个过程很慢,但沉浸其中,很是享受。即使有的地方读不懂,但沉浸在那种力图想弄明白的感觉里也是非常享受的。诗词的意境,还有解释诗词的意境,还有我们读书时的感觉,合起来产生了一种综合的意境,悠远,深静,如随意娓娓道来,却又耐人寻味。
这本书读的较慢较认真,把里面几乎所有不懂的词,都通过网络查了它的意思,并且抄在了书上。但是这样也记不住。但是记不住也忍不住去查去抄,简直都有点强迫症。在其他书中再遇到同样的词,再查一两次,也就多少能记住点儿了。
在这本书里,经常看到一些不常用的词汇和成语,如“颊上三毫”、“沦浃肌髓”、“深文周纳”、“椎轮大辂”、“逾闲荡检”、“探骊得珠”等,很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总之,读这本书,内心感到很充实、丰满、满足。读了顾随的《苏辛词说》,再读他的学生周汝昌的《千秋一寸心》,感觉容易多了。不过,同样也是美好的享受。
中国诗词文化,涵养性情,沟通灵魂,意境悠远,博大精深,实在是美的享受。
第三篇:辛词水龙吟
导: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你们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下吗?
思:作者简介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背景介绍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写于淳熙元年(1174年),当时的作者35岁,离举兵起义抗金,率众投奔南宋王朝已经过去十多年,胸怀报国之志的作者却一直没有得到北上抗金的机会,所以,他经常感到郁闷难平。这一年秋天,作者登上建康城(今南京)的赏心亭,面对辽阔山河,听到鸿雁悲鸣,生出无限忧思。自伤抱负世无知已,得不到理解与慰藉;浩叹英雄徒有雄心壮志,却无处施展才华。
思考:分析词的上片
1、上片中词人用了我们常见的表现手法,你们发现了吗?
2、、那么词中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他们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色?
3、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请大家抓住关键词)
思考:分析词的上片
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是直接言志。
1、与词的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词人写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
2、词人对这些历史人物各持什么态度?
评:小结:
这首词,是辛词名作之一。辛弃疾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执著于人生理想的追求,所以他的词时时流露出壮志未酬的沉郁、悲愤和愁苦。
它不仅对辛弃疾生活着的那个时代的矛盾有充分反映,有比较真实的现实内容,而且,作者运用圆熟精到的艺术手法把内容完美地表达出来,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极其强烈的感染力量,使人们百读不厌。
第四篇:王美春:苏、辛两首农村词比较
苏、辛两首农村词比较
王美春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苏 轼《浣溪沙》(“麻叶层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前人论苏轼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这是就其词气象雄浑,风格豪放而言。其实,这两位宋代豪放词的代表,既有“大江东去”、“千古江山”的放歌,又有上录《浣溪沙》、《西江月》这样清新活泼的小唱。
苏轼的这首《浣溪沙》,是他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夏在徐州知州任上,去石潭谢雨(是年徐州春旱,他曾去石潭求雨)途中所作《浣溪沙》5首词中的第三首。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是他于江西上饶带湖闲居时所作。将这两首不同词牌的农村词作一番比较,是颇有意义的。
苏轼曾评赞王维“诗中有画”,现在,我们借用此语来评赞这两首农村词也较为贴切。这两首词都以浅显生动的语言,逼真地摹写了
农村夏景,而且都能抓住景物特征加以描绘,各尽其妙,各具特色。苏词描写的是徐州城东乡村夏日的风光。因而,它写苘麻等农作物,写蚕妇、老叟等农家人,写煮茧缫丝、捋取新麦等农家事,无不扣住了彼时彼地的特点。词中虽未用“夏”字直接点明时令,却借助写苘麻、收麦等间接交代时值夏日。试想,倘若不在夏季,那须发将白的老叟会摘取新麦吗?倘若不在白日,而在黑夜,那“麻叶层层苘叶光”,那老叟扶着拐杖“抬醉眼”的神态,能显得如此清晰吗?辛词描写的是上饶西黄沙岭一带夏夜的景色。因而,它所描写的不可能是苏词中“苘叶”、“煮茧”等彼时彼地的情景,而只能是星月、鹊蝉、稻花、茅店等此时此地的景物。在交代时间上也与苏词有别。对夏这一季节,它通过蝉鸣、蛙声,以及“七八个星”、“两三点雨”等间接点出;对夜这一具体时间,一是于词题中以“夜行”标明,二是于词中以“半夜”与星月等直接、间接地交代清楚。
这两首词不仅惟妙惟肖地摹写农村夏景,而且以巧笔写人。或描写其音容笑貌,或勾勒其劳作情景,或反映其生活境遇,或刻画其心理状态。苏词写人,这是一目了然的。上片以一特写镜头写蚕妇,下片也以一特写镜头写老叟。写蚕妇,仅“隔篱”一句,便使蚕妇煮茧缫丝时娇语谈笑的情态跃然纸上。写老叟,既传神地刻画了其老态龙钟、醉眼朦胧的肖像:“垂白杖藜抬醉眼”,也逼真地描写了他贫困的生活境遇及其盼望秋熟的心境:“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辛词也写人。写农民(不言而喻,没有农民的辛勤耕耘,哪来“稻花香”?因此,“稻花”一句可理解为间接地写农民),更主要的是写作者自己。
这与苏词不同,而且写得也不似苏词那样明显,妙在“于无人处见斯人”。看起来,全词似乎无一笔写人,笔笔都在绘景:月光皎洁,惊动了鹊飞离枝头,清风吹拂,蝉儿在深夜还在不停歇地鸣叫,稻花飘香,蛙声一片,仿佛在预言今年的丰收;七八颗星悬挂在天际,两三滴雨洒落在山前……其实,笔笔不离写人。从这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山村夏夜晴雨图中,我们不难感觉到个中夜行人--作者的存在,可以想象到他在黄沙岭上悄然而行,一路留意周围动静的情态,感受到他在这山村夏夜展望丰收年景时的惬意,体察到他因夜行久了,且遇小雨,想找“旧时茅店”休憩可又找不着的焦虑,以及经小桥过溪转弯后,在土地庙树丛旁的“旧时茅店”忽然出现时的欣慰。
这两首词都善于以视觉、听觉、嗅觉等方面的感受来描绘乡村夏景。苏词上片的“麻叶”句,诉诸视觉;“谁家”句,诉诸嗅觉;“隔篱”句,诉诸听觉。下片3句也诉诸视觉、听觉等。这样,便使词中蚕妇、老叟等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具有浮雕感;使苘麻等景物及村民劳作、生活的情景历历在目,逼真可感。辛词中写“明月”,“七八个星天外”,“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等,着眼于视觉;写“鸣蝉”、“蛙声”等,着眼于听觉;写“稻花香”等,着眼于嗅觉;写“清风”、“两三点雨”,则着眼于触觉。如此调动了众多的感觉因素,加之天上景与地上物相映衬,动态的与静态的相结合,夜行者的心境与夜行途中见闻相交融,相吻合,便使这幅山村夏夜晴雨图声色俱全,活了,动了,从而,也极易唤起读者的想象、联想,使之多方面地真切具体地获得艺术美的享受。
这两首词在结构上也不尽相同。苏词上片由屋外的苘麻写到屋内的煮茧缫丝,蚕妇的谈笑风生,构成一幅以村姑劳作为主的画面;下片写老叟“抬醉眼”,“捋青捣麨”,也构成了一幅以田翁劳作为主的画面。这两幅画面又组合成和谐统一的乡村夏日风光图。这是从横的方面着墨的,因而,空间的转换显而易见,而时间的推移则不那么明显。辛词上片写晴景,下片写雨景,两相对照,颇有情致。它是以夜行时间为经,以途中见闻为纬,来编织这样一幅山村夏夜晴雨图的。词从月光皎洁写到星稀雨疏,便极其巧妙地显示出时间的推移,而对蝉鸣、蛙声、稻花、溪桥、茅店等景物的描写,则又十分自然地表现了空间的转换。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这两首农村词在绘景写人及结构等方面,是同中见异,异曲同工的。这两首词尽管词牌不同,但读来都琅琅上口,极有音乐感。其语言质朴清新,字里行间散发着沁人心脾的乡土气息,堪称宋词中吟咏农村风光的代表作。细加品评,对我们今天的诗歌尤其是农村题材的诗歌创作,不无启迪。
(原载《语文园地》1985年第3期)
第五篇:纳兰性德词意象与其风格之关系
从意象看纳兰性德词艺术风格
樊蓝燕(安徽大学 安徽·合肥 230001)
摘要:一个诗人的作品能否流传千古,很重要的原因是其是否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而在诗词中风格很大一部分由意象来体现,因此纳兰词至今是研究界的热点的原因之一也是在于他的意象,及由此意象形成的艺术风格。本文试借助纳兰词意象的研究为切入点,来分析纳兰性德诗词风格形成原因。关键词: 意象艺术风格哀感顽艳
一个诗人有没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建立了自己的意象群。纳兰性德之所以到现在仍然广受欢迎,意象的丰富多样性和独创性是其原因之一。纳兰性德研究无疑是清词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近年来,涌现了很多研究纳兰词的论著和文章,但大多数都从其词的内容、分类、身世等方面入手,从意象角度来研究纳兰性德的文章比较少。本文写作的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想借助读纳兰词意象的研究为切入点,来分析纳兰性德诗词风格形成原因。
古往今来,评论纳兰性德词的风格不乏其人,如陈廷焯“情词凄婉,似韦端己手笔”、“一片凄感,笔笔凄艳”、“凄凄切切,不忍卒读”[1],谭献“以成容若之贵,项连生之富,而填词皆幽艳哀断,异曲同工,所谓别有怀抱者也”[2]、谢章铤“纳兰容若深于情者也”[3]、唐圭璋“不假雕琢,似此真不愧大雅矣,古今艳词亦不多见也。[4]”况周颐“容若承平少年,乌衣公子,天分绝高,适承元明词弊,甚欲推尊斯道,一洗雕虫篆刻之讥”、“其所为词,纯任性灵,纤尘不染,甘受和,白受采,进于沉重浑至何难矣。”[5]等等评论不一而足,都一语中的,道出了纳兰词的风格特征。
一个人的作品能否流传千古,很重要的原因是其是否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而在诗词中风格很大一部分由意象来体现。意象在诗歌艺术创作中往往带有艺术家强烈的感情色彩,不同的诗人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通过意象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即“立象以尽意”,还可以创建新颖的艺术形象,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意象属于美学范畴,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十分重要的诗学概念,简单的说,就是象(诗歌中人、景、物)与意(作家情思)的组合。意象具有确定性,如菊花寓意傲霜坚强、隐逸高洁、清高脱俗;杨柳代表惜别之情思亲之意、怀乡之思;
鸿雁象征游子羁旅思乡、恋人孤独怀人等等,这些意象及其涵义说明意象的意义有其确定性,意义也都是确定的,且为社会所公认的,具有社会属性。意象具有多义性,即一个意象会引发很多个引申含义,如“月亮”,本身是团圆之意,然而在团圆之夜却有很多难以团圆的游子、行人,因此它又有思念、怀乡等涵义。意象的多义性使诗歌更含蓄,更有跳跃性,从而给读者留下更多想象、联想的空间。而由意象组合形成的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耐人寻味、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象同时也具有个性化的特征。词人在创作过程中,总会有自己主观的情绪渗入其中,因此好的诗词的意象及其形成的意境总是个性化的,如一说到菊花,大家马上就想到陶渊明,因为陶渊明诗歌中有大量咏菊之句,而诗人本身也种菊,菊花就自认成为他的专属个性意象。再如一提到月亮,也很自然的想到李白,他是古代写月亮最多的诗人,很自然的就把月亮与李白联系起来,这不仅是一种条件反射,更加说明了拥有个性意象的重要性。而纳兰性德也有自己创作的意象,如对“梦”的描写,有近100多处之多,主要有梦凄迷、远梦、魂梦、幽梦、秋梦、残梦、吹梦、春梦、轻梦、断梦等等,可谓是完全具有自己的特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袁行霈说“意象,首先必须呈现为物象,否则很难为人理解。”[6]物象是客观的,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它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中,就会或多或少带有、染上诗人主观的色彩,经过了诗人思想情感、心理状态、文化修养等各方面综合的侵染之后,就成为意象,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很显然经过诗人加工过的意象带有了诗人的个性特色。意象手法在诗中运用的作用之一,是将抽象的主观情思转化为具体的客观物象,使之成为可感可触的的具象,让作者的情思得到具体可感的表达。作用之二,使难抒之情、难言之理,由意象代抒代言,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由于诗的主题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就能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回味余地。作用之三,就是借助意象,作委婉的表达,将涵义隐藏于意象中,不做讽喻而讽喻之意毕现。纳兰能成功调遣、构思意象,意象的这些作用在纳兰词中均有体现。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7]王国维认为阅世与作者性情关系密切,阅世多了,经历的多了,个性气质受到客观世界的影响,变得复杂,感情也就不那么纯粹了。而主观诗人则不必多经历社会,因为经历越少,性情越真。纳兰也是完全符合王国维的要求。纳兰生于富贵家庭,身世显赫,是康熙朝权相明珠之子,纳兰也为康熙帝所宠幸,没有国破家亡的杜甫的经历,也没有李白怀才不遇的感慨。这种家庭环境可谓得天独厚,羡煞旁人的。然而陈廷焯却对其评价“一片凄感,笔笔凄艳”、“凄凄切切,不忍卒读”,就连其好友顾贞观也说“容若词一种凄婉处,令人不能卒读。”[8]
纳兰词哀感顽艳的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容若的悼亡之作中。纳兰作词,可谓古往今来最为哀感顽艳,令人柔肠寸断,如:《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任认取双栖碟。”观其通篇无一哀悼之词,哀悼之意,却又句句都在诉说,字字哀痛。《词苑萃评》中,顾梁汾也认为:“容若词,一种凄婉处,令人不能卒读。”正如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余最爱《临江仙》‘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言之有物,几令人感激涕零。容若词义亦以此为压卷之作。”[1]在悼亡词中,纳兰调集了很多意象,共同形成哀感顽艳的风格。如在《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中“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这首词中运用到的意象有 雨、花、魂梦、双鱼、清泪等,弥漫了哀伤、凄婉的心情,而“魂梦”是爱妻逝后作者生活状态的写真,词人在卢氏逝后浑浑噩噩、似梦非梦当中度过了三年,伴随着词人的是凄楚的天气“雨”天,凋零的花朵,想象亡妻亲手写过的信笺,词人辗转反侧,难以成眠,只有流不尽的思念的泪水。再如《沁园春》“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戏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这首词也是词人怀念亡妻之作。词中运用了诸多意象:绣榻、斜阳、春花、秋月、笛声等,绣榻是妻子曾经歇息过的地方,斜阳代表消沉、对生命消逝速度之快,对生命意识的体验,春花象征妻子美好的年华。词人回忆与亡妻生前的点点滴滴琐事,这些在现在看来都是美好的,然而现在只能对着妻子遗容大哭痛哭,对着象征美好青春的春花心情只能“触绪还伤”,而此时从邻居飘来的阵阵笛声更是加重了词人沉重痛哭的情绪。这一系列的意象组合无一不加重了词人愁怨的郁结。
纳兰性德词风格情调低沉、情思凄婉,哀怨缠绵,这是由于其词中大量运用了“残”、“冷”、“寒”等词语,如:残翠、残月、残花、残阳、残雪、残香、残红、残星、残灯、冷香、冷画屏、冷眼、冷烟、冷雨、冷红、梦冷、玉炉寒、嫩寒、寒愁、薄寒、寒窗、新寒、晓寒、寒沙、夜寒等等,这些意象之前若是没有“残”、“冷”、“寒”的修饰,就会呈现事物本来的样子,如翠翘,这是妙龄佳人的饰物;花是美好事物的象征;雪,洁白无瑕。然而这些物象一旦与它们结合,无不渗透了一股衰败、残缺、孤独之感,这些物象与词人情感的结合物充斥着整部《饮水词》,也是导致纳兰词风格哀感顽艳、凄楚伤感的重要原因之一。纳兰故意把时间选择在黄昏、斜阳、落日等时段,选择的天气多为雨、风、霜,且多为深秋季节,意象颜色多为暗淡、萧瑟,如暗钟、黄叶、乍黑、黄茅等,呈现萧瑟、衰败、颓废的画面。不仅如此,纳兰还全面调集味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如“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啼鴂”、“啼莺”、“黄芦苦竹孤舟泊”、“凉云石叶”、“一例冷清清”、“冻云一树垂垂”等,不一而足。
王国维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人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7]纳兰出身贵族之家,没有染上汉人作诗雕琢的习气,因此他的创作特色是以清淡朴素的语言书写真情,他的词作天然去雕饰,清淡朴素,情感真挚自然。如《望海潮·宝珠洞》“汉陵风雨,寒烟衰草,江山满目兴亡。白日空山,夜深清呗,算来别是凄凉。往事最堪伤,想铜驼巷陌,金谷风光。几处离宫,至今童子牧牛羊。荒沙一片茫茫,有桑乾一线,雪冷雕翔。一道炊烟,三分梦雨,忍看林表斜阳。归雁两三行,见乱云低水,铁骑荒冈。僧饭黄昏,松门凉月拂衣裳”。白日、空山、童子牧牛、一片荒沙、一线桑乾、一道炊烟、三分梦雨、斜阳、两三行归雁等等意象均是极目所见,纳兰完全写自己看到的景物,毫无雕饰,只是白描,故能真切自然。又如《江南好》“江南好,何
处异京华。香散翠帘多在水,绿残红叶胜于花。无事避风沙。”这首词跟之前的悼亡词格调完全不同,也是纳兰词中少有之作。通篇清丽自然,一扫凄婉、哀怨的阴霾,取而代之的是对江南美好风光的赞赏。江南有翠帘、水、绿叶、红花,没有塞北的风沙,没有闺阁的缠绵哀怨,地理条件优越,环境宜人,清新自然的轻快都是通过一个个江南美景传达的。而词人此时又与江南才女沈婉交好,怎能不生出如此清新明快之作呢?
在常人眼里,风、月、梧桐、芭蕉、柳、塞草、落日等意象可能是一种无情无性、没有任何情思意味的自然现象,但当它进入到词人的世界里,就带上了浓重的感情色彩和情绪意味,具有了某种生命情调和哲理意味。如《古北口》“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客中谁与换春衣?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信回刚道别多时。”杨柳本身只是树木,且是美好的春天的代表,无任何情思可言,然而杨柳的枝条在风的吹拂下如同一条条手臂,似乎在说“别走,别走”,代表送别、留恋、伤感等意绪,词人来到岸边送别友朋,表达了对友朋的依依惜别之情。又如《浣溪沙》“欲寄愁心朔雁边,西风浊酒惨离筵。黄花时节碧云天。古戍烽烟迷斥堠,夕阳村落解鞍鞯。不知征战几人还。”词人远在塞外,看到大雁南飞,希望鸿雁给亲人传达思乡之情。在这里鸿雁象征游子羁旅思乡。当这些物象与词人的伤感情绪结合之后,自然而然也就具有了诸多涵义,成为一种情感的代表与寄托,也就具有了某种生命情调与意味。
意象的运用和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诗人的艺术风格,在诗歌艺术创作中往往带有艺术家强烈的感情色彩。纳兰性德的意象具有丰富性、多样性、独创性,这些经过词人加工过的意象带有诗人情感、个性特色,形成了哀感顽艳、清新自然、毫不雕饰的艺术特色,是纳兰词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参考资料:
[1]陈廷焯,《白雨斋诗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谭献,《复堂词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3]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4]唐圭璋,《纳兰容若评传》[J],《中国学报》, 1994年第1期
[5]况周颐,《蕙风词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6]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7]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8]冯金伯,《词苑萃编》[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樊蓝燕(1987—)女,安徽合肥,安徽大学文学院 硕士研究生 元明清
详细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安徽大学龙河校区305#404室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