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诗意的美和喜剧性幽默(精选)
诗意的美和喜剧性幽默
来源:英语专业论文 http://www.xiexiebang.com/
马克·吐温被称为美国现实主义文学之父。在功成名就之后,他在公众的印象中是一位满头银丝、面带和蔼微笑、身穿白西装、口叼黑雪茄,随时能用妙语对付任何灾难的幽默大师。他被称为“喜剧作家”“、幽默家”。美国批评家伯纳德·德沃托说他“首先是一位善于讲笑话的幽默作家,然后才是别的什么。”①他早期的作品记载了边疆地带豪放不羁的乐观主义与幽默,晚期作品则写下了他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忧郁与沮丧。他生活于一个幽默诙谐的时代,本人是一个充满幽默情趣的人,创作也以幽默诙谐为特征。从幽默艺术入手,分析他的创作的发展及特征,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这位伟大作家所走过的创作道路和他的不朽之处。马克·吐温是他那个时代和地区的产物。他在美国“乡土文学”和西部“幽默文学”盛行时期开始文学活动。最初是写一些以描写密西西比河水手生活为主要题材的幽默小品,后来他到了圣弗兰西斯科,结识了当时著名的西部幽默小说家布莱特·哈特和阿特默德·沃德,并受他们的影响开始写幽默小说。这时期的作品与西部“幽默文学”基本相同,都以讲笑话和逗乐为目的,属于一种轻松的喜剧性的幽默,内容上较为肤浅。他直接继承了西部“幽默文学”的手法,大量运用夸张、荒诞等手法,造成喜剧性的滑稽可笑。因为一心想使读者发笑,有时甚至不惜采用闹剧、恶作剧、极度夸张、废话连篇的过火手法。1865年发表的第一个短篇小说《卡拉维拉斯县著名的跳蛙》是个典型的称为“欺骗”的西部幽默故事,当时的西部幽默故事中充斥着描写外行如何哄骗里手、弱者“欺骗”强者而得胜的故事。
《卡拉维拉斯县著名的跳蛙》写一个有赌赛癖好的人,凡事都要与别人打赌“,随便提起哪个碴,他都没有不能打赌的”
赛马要赌,狗打架、猫打架、小鸡打架要赌,牧师太太的病能不能好也要赌。一天他捉到一只青蛙花了三个月时间把这只青蛙训练成了跳蛙,还教会青蛙翻跟斗。他得意地同别人打赌说他这只青蛙是整个卡拉维拉斯县最著名的。
又有一天,他遇到一位过路客人,两人打起赌来。就在他去捉另一只青蛙来与他那只著名的跳蛙比赛时,那位过路客人却在他跳蛙的肚子里灌了两把打鸟的子弹。结果斯迈利输了,四十元钱被赢走。《卡拉维拉斯县著名的跳蛙》是所谓“纯幽默”作品,故事叙述人西蒙·惠勤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一本正经地讲述了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他从来不笑,从来不皱眉,从来不改变声调,„„”
这种一本正经的“、秃了顶”的“胖子”是西部幽默中屡见不鲜的故事叙述人形象。小说叙述语调平淡、带有泥土气而又有些颇为做作的夸张,主要以幽默对象的滑稽可笑构成幽默源。甚至如果他看见一个金龟子开始向哪儿走,他也会跟你打赌要多久它才会走到它要去的地方,如果你答应他了,他会跟着那个金龟子走到墨西哥„„”
可以看出,我们这位初入道的幽默大师正沿着西部幽默的传统在小心翼翼地摸索着自己的文学道路。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并没有企图告诉人们什么“真理”,而是把生活中有趣的人,有趣的事写下来,让人开心、逗人乐。现在看来未免肤浅了些,但这故事原本就是酒店里广为流传的笑话,一经写下来,则成了美国文学里边幽默故事的代表作,并由此确立了马克·吐温的文名。1869年出版的第一部巨著《傻子国外旅行记》是报道作者在欧洲的所见所闻的通讯集。书中以特有的幽默对欧洲贵族、封建宗教的愚昧可笑和那些富有的美国旅行者的庸俗无知都有所讽刺。书中不乏作者的敏锐观察和真知灼见,但总的说来,作品以新鲜、有趣、轻松、幽默取胜,而且不无取悦美国读者之嫌。继《傻子国外旅行记》之后,马克·吐温又出版了一部巨著《艰苦岁月》。这是作者以60年代在西部新开发地区的生活经历和那里的奇闻趣事为题材创作的一部作品,但它算不上是马克·吐温的杰作,却很受欢迎。它的特色是五花八门的戏弄欺哄,而且还是西部幽默的一种典型———“夸张的故事”。这时期马克·吐温的小说创作还只停留在创造笑料的讲故事阶段,比较偏重于粗俗的不谐调的事物和怪诞奇特、荒谬绝伦,引起哄堂大笑的东西。如果马克·吐温仅停留在这一步,则不是我们所知道的马克·吐温了。西部“幽默文学”大多数都随时光的流逝而消失了,马克·吐温却从“讲笑话”起步,逐渐在作品中反映出自己对社会生活的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思想。
马克·吐温创作的早期也有一些作品不限于单纯取笑逗乐而具有较为深刻的思想内容,但仍以夸张的语言、荒诞的情节而著称。如短篇小说《竞选州长》《、田纳西的新闻界》和长篇小说《镀金时代》。《田纳西的新闻界》里,主笔嫌我的稿子笔调平和,订户们看不下“这种糟糕的文章”,而大肆涂改和增删,把它变成了一篇恶毒谩骂同业的文章,认为这样才“富于刺激性,又中肯”。幽默对象报社主笔善恶颠倒,把客观、中肯的文章说成订户们看不下的糟糕东西,而以为在文章中像泼妇样骂街才算中肯,这样把善当作恶而反不自知,自以为是,自然会引起能辨别善恶的人们的嘲笑,喜剧的效果自然而生。接下去编辑部里的“激烈战斗”,起初有点让人莫名其妙,再读下去就似乎是一场乱哄哄的、涂上了血红色的恶作剧。“人们被枪击、刀刺、砍断肢体、炸得血肉横飞,摔到窗户外面去„„只剩下血淋淋的主笔和我坐在那里„„”
这一段文字代表了这篇小说的典型风格:极度夸张的语言、荒诞的情节。虽然作者着意用幽默的资产阶级新闻界相互攻讦的笔战和真枪实弹的厮杀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但小说在艺术上不免生硬、做作,虽给人印象深刻,却缺乏艺术的美感。相比之下《,竞选州长》要显得成熟得多,它是马克·吐温早期幽默艺术的高峰,在思想内容上相当深刻。它揭示出美国的所谓“民主”的选举制度的黑暗内幕。一个声望还好的独立党的候选人,竟被竞选对手———共和党和民主党———利用自己把持的报纸,给他加上了一系列莫须有的罪名,又受到栽赃陷害、威胁恫吓,搞得焦头烂额,只好偃旗息鼓,退出竞选。
小说在艺术上主要采用夸张和正反颠倒的手法,造成强烈的喜剧性效果。主人公本来声望还好,可因为参加了市长竞选,一下子被加上了“无耻的伪证制造者”“,蒙拿大的小偷”、“盗尸犯”、“酒疯子”、“肮脏的舞弊分子”和“可恶的讹诈者”等六项罪名,可算得上一个超级罪犯了。更精彩的是在一个公开的集会上,九个刚刚学走路的孩子,而且是“各种肤色”、“带着各种穷形怪相”,抱着他的腿喊他爸爸。
夸张可谓到了极至,想象也是极妙。声名狼籍的政治流氓成了控告者,而“声望还好”的候选人反而成了被揭发的对象;主人公可掬的憨态与竞选对手对他的肆意谩骂、侮辱和攻击形成鲜明对比。作品中充满了幽默的语言、令人喷饭的情节和滑稽的场面。虽然作者力图挖掘出美国民主选举的腐败和黑暗,小说在思想内容上相当深刻,却仍具有轻松、诙谐幽默的基调———作者不是硬揭疮疤,而是让读者在前俯后仰之间,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作者对社会问题的看法。这篇小说已经显示出马克·吐温与当时一般幽默作家不同的地方“,以写幽默故事见长的马克·吐温,决不是一个为幽默而幽默,取悦于读者的庸俗作家,他很快就成熟为一个对社会弊病痛下针砭的社会批评家了。”
随着艺术上的日趋成熟和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80年代前后的马克·吐温的作品都具有较为严肃的内容。这一时期的创作具有从早期的轻松、欢乐向后期讽刺、批判过渡的特点:一方面力图保持早期那种欢快的基调,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表达出严肃的思想内容。《汤姆·索耶历险记》是儿童小说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作者写这部作品时,已感到社会现实的可悲,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找不到愉快的题材,因而转向南北战争前的岁月,描写童年时代的生活,它惟妙惟肖地再现了密西西比河上一个小镇的生活。
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非常真实地塑造了一个热爱自由、追求生活乐趣的孩子的形象。作者用出色的幽默夸张的手法、令人发笑的情节设计塑造出了这个天真可爱又调皮捣蛋的孩子汤姆的形象。这是专为孩子们写的充满童年时期恐惧与欢乐的作品,然而它却标志着马克·吐温小说艺术的成熟。在这本小说中,作者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幽默、机智的语言风格。《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也以一个十四岁的少年为主人公,在表面上轻松、浪漫、有惊无险的故事中却反映了许多非常严肃的问题:种族压迫的残酷、拜金主义盛行、人们贪得无厌、杀人越货的强盗恣意横行、江湖骗子到处流窜、乡镇居民们贫困愚味。它已不是一部仅仅为少年写的作品,而成为现代美国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小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叙事手法自然流畅,口语体语言的运用极为纯熟,人物形象的塑造也非常成功。然而作者并没有完全抛开他的幽默天性,小说中“国王”和“公爵”两个骗子的滑稽姿态使我们自然联想起他早期的幽默故事。小说结尾一向被认为是这部经典作品的一个小小的瑕疵,汤姆以浪漫的方式“救出”吉姆显得有点傻乎乎、不伦不类。
然而我认为这一情节既表现了哈克与吉姆的深厚友情,又符合汤姆这个喜欢玩冒险游戏的淘气孩子的性格。如果把《汤姆·索耶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看作姊妹篇的话,这一结尾倒不失为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至于说小说结尾吉姆因主人的遗嘱而获自由冲淡了作品反蓄奴制度的主题,那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在当时的条件下只能如此。至少它还反映出作者对人性美好尚存有理想。
第二篇:2012北京喜剧幽默大赛
本报讯(记者田超)昨晚,“2012北京·国际幽默艺术周”暨北京喜剧幽默大赛在北京电视台BTV大剧院开幕。
开幕式晚会由姜昆、栗坤、李伟建、金小鱼、曹扬、晨阳联袂主持。来自法国的迈克尔·斯赞伊夫的滑稽剧,维多利亚的魔术《百变双侠》,以及中国台湾胡启志的趣味杂技《火空竹》等令现场观众大呼过瘾。内地的演出团体也演出了戏曲《“丑”你最乐》、相声《双节棍》等丰富多彩的节目。
在接下来的一周中,国际幽默大师的“外国幽默艺术专场”、“京味相声名家专场”、“中国铁路文工团相声杂技魔术专场”、“中国广播艺术团相声小品名家专场”等专场演出,以及周末相声俱乐部、嘻哈包袱铺、星夜相声会馆、鸣乐汇、乐丰斋等在内的十余场小剧场演出将乐动京城。
第三篇:喜剧美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音乐鉴赏》 湖南文艺出版社
2、年级:高一
3、课时:1
4、课题:喜剧美
5、执教者:江苏省石榴高级中学
张东东
二、教学目标
1、能跟琴唱出《这一仗打得真漂亮》对唱部分,从中体验喜剧美的韵味和愉悦感。
2、简述音乐喜剧美的基本概念与现实意义。
三、教学思路
1、本课融多种体裁音乐为一体,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得到喜剧美的享受。
2、本课导入部分是从普罗科菲耶夫的童话音乐剧《彼得与狼》的节选部分开始的,先让同学们理解或者感受喜剧效果,进而了解什么是喜剧美。
3、《跳蚤之歌》、《看秧歌》和《这一仗打得真漂亮》是欣赏的重点。通过欣赏作品中的“讽刺、幽默和滑稽”内容,使同学们真正认识喜剧中的“美”。
4、课堂活动主要围绕《这一仗打得真漂亮》来展开。
四、教材分析
1、《跳蚤之歌》是穆索尔斯基在1879年根据德国诗人歌德的诗创作的一首著名讽刺歌曲,作者巧妙地将半朗诵、半歌唱结合在一起,极富表现力,又颇有喜剧性,音乐形象生动鲜明,具有强烈的感染性和艺术效果。全曲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性的音调,描述国王养了一只大跳蚤,召来裁缝给它做件龙袍。第二部分,描写跳蚤在宫中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丑态。第三部分将第一和第二部分的旋律交替呈现,描写跳蚤为非作歹,搅得宫廷里的人上下不安,以捏死跳蚤的人民群众爽朗、痛快的笑声结束。
2、《看秧歌》全曲旋律热烈、欢快,诙谐活跃,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夸张的动作和表情,表现了人们在节日里扭秧歌、看秧歌的情景。
3、《这一仗打得真漂亮》歌剧《洪湖赤卫队》插曲。以男声表演唱的形式演唱的这首歌曲,表现了赤卫队员们打了胜仗后,在洪湖边上休息时,回忆他们在战斗中活捉白匪兵的情景。歌曲风趣、幽默、欢快、乐观、向上。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提问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我怀着非常高兴的心情来和同学们共同学习这一节课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欣赏和讨论什么是喜剧美,喜剧美有什么具体的实际意义。生:略。
师:播放《彼得与狼》视频片段,提问学生观后感。生:略
(二)、授新课、先请同学们看《跳蚤之歌》歌词,(课本62页)。
这首歌的歌词有什么意义?(讽刺)
老师范唱几句歌词,歌曲中几个“哈哈”用夸张的方法演唱,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欣赏原文《跳蚤之歌》视频。听后学生讨论:
(1)这首歌曲的喻义是什么?
(2)“跳蚤在王宫中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同学们听了是怎样的心情?
2、歌曲可以表现喜剧美,还有其他音乐体裁能表现喜剧美吗?
观看交响曲曲《看秧歌》视频。
提问学生观看《看秧歌》视频的观后感?(欢快的节奏、夸张的舞蹈语汇和面部表情)
学生分组讨论、选代表回答。
3、我们欣赏了用歌曲和交响乐表现的喜剧美,在音乐中还有什么形式可以表现喜剧美?
七、教学总结。
现实意义 ;喜剧在现实中是不可或缺的。喜剧,其实不仅仅是为了让观看的人笑一笑,更重要的是从喜剧或有喜剧美内涵的音乐中发现美,并得到启迪,得以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更积极的面对生活,乐观的面对一些困难的事情,让我们在笑声中感悟生命,了解人生。
第四篇:音乐的喜剧美教案
音乐的喜剧美
教案
教学目的
1、能记住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段《这一仗打得真漂亮》及《跳蚤之歌》的旋律。
2、能了解音色、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在音乐的喜剧美中的作用,并从中体验音乐喜剧美的韵味与愉悦感。
3、能简述音乐喜剧美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教学重、难点
能记住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段《这一仗打得真漂亮》及《跳蚤之歌》的主题音乐、并从中体验音乐喜剧美的韵味和愉悦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道具准备:电脑、多媒体课件、音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在和平年代,快乐无处不在。比如说,我们同学们听到一首好听的歌曲会变得快乐起来,甚至还能笑起来。今天我们就通过音乐的喜剧美让大家笑一笑。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份内容,关于笑的好处。咱们同学一起来看一下。
笑的好处
能够清洁呼吸道;消除神经紧张;
抒发健康的感情;放松肌肉; 散发多余的精力;驱除愁闷; 减轻“社会束缚感”; 有助于克服羞怯情绪; 能乐观对待现实。
既然笑有这么多好处,那下面就让大家笑一笑。
二、欣赏与感受
(一)《憨豆先生的黄金周》片段
1、无声视频
师:这是一部英国的喜剧片《憨豆先生的黄金周》的片段。憨豆的夸张、幽默的肢体表演,引的大家是笑声连连。那这种表演形式是属于戏剧表演的哪种类型?
生:喜剧
师:我们通过憨豆的这种表演,能够发现喜剧具有什么特点? 生:夸张、幽默的特点。
师:那下面再请同学们欣赏一下这一片段,这一次你又发现了什么?
2、加上音乐,再次欣赏《憨豆先生的黄金周》片短 师: 这一次,你又发现了什么呀? 生:有音乐了
师:是的,加进了背景音乐,那这带音乐的和不带音乐两个片段哪一个更好的表现出喜剧的特点来?
生:带音乐的
师:那也就是说,音乐增强了喜剧效果。夸张、幽默的喜剧特点,通
过音乐是不是更好的表现出来了。
那下面,我们就通过几首音乐作品的欣赏,一起来感受一下音乐的喜剧美。
这是一首宣扬正气的、诙谐歌曲。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做《这一仗打得真漂亮》
(二)《这一仗打的真漂亮》
1、作品简介
《这一仗打的真漂亮》是歌剧《洪湖赤卫队》第三场中赤卫队员们演唱的一个唱段。描述了赤卫队员神出鬼没、奇袭白匪军的情景。
那下面,我们同学们就带着两个问题来欣赏一下这一唱段。设问(1)歌曲体现出音乐喜剧美的什么样的特点?(2)歌曲中洋溢着赤卫队员们一种怎样的精神?
2、放视频
师:这首歌曲我们已经欣赏完了。咱们先说一下,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旋律轻松、欢快。
师:恩,说的非常对,而且还有说唱音乐的风格特点。
师:那下面谁来说一下第1个问题:歌曲体现出音乐喜剧美的什么特点?
生:很幽默、很可笑、很风趣。
师:说得非常好,我们可以把“可笑、风趣”用一个词语来概括,那就是诙谐。第2个问题:歌曲中洋溢着赤卫队员们一种怎样的精神?
生甲:顽强抗争的一种精神。
生乙:机智、勇敢、乐观 生丙:乐观、开朗、豪放
师:好,我们同学们说的非常好,那我们知道,这赤卫队员们,他们生活、斗争的环境是非常艰苦的,但是面对着这些困难,他们没有低头,而是用乐观的态度来面对着这一切。那么体现了他们一种革命的什么样的精神?
生: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师:那这一首轻松、风趣、幽默、欢快,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的歌曲,我们就欣赏完了。通过这首歌曲的欣赏,我们认识到了音乐喜剧美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生:诙谐、幽默
师:那下面,我们再欣赏一首歌曲,看它又体现出音乐喜剧美的什么样的特点?
(三)《跳蚤之歌》
1、欣赏意大利语演唱的《跳蚤之歌》
师:这首歌曲和我们平常所听到的歌曲感觉不太一样吧。找同学说说,为什么感觉不太一样?原因是什么?
生:里面带着一种笑
师:里面有一种哈哈的笑声,那你知道他在笑什么吗?
师:好,那下面,我来告诉你。先看一下这首歌曲的名字——《跳蚤之歌》。
这题目就足以让人发笑了。我们见过一些作曲家描写天鹅、狮子这些动物,这位作曲家竟然会去写一只跳蚤。那这位作曲家是谁呢?(穆索
尔斯基)
2、作品简介
著名的讽刺歌曲《跳蚤之歌》是由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所创作的。他是借用德国著名诗人歌德的诗剧《浮士德》中的《跳蚤》一歌中的诗句而写成的。
师:歌德写跳蚤是由黄帝驯养跳蚤来讽刺当时德国诸侯豢养宠臣,那穆索尔斯基写跳蚤,他讽刺的对象是谁呢?想一想,俄国的?
生:沙皇
师:俄国沙皇的那种黑暗专制的统治。歌德和穆索尔斯基都是将他们各自时代的宠臣比作是跳蚤,来与他们那些专制统治进行顽强的斗争。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首歌曲的中文版的演唱,来感受其中的讽刺的力量。
3、再次欣赏中文版演唱的《跳蚤之歌》
师:这首歌曲用一种半朗诵、半歌唱的曲调,来描述了国王养了只跳蚤作宠物的这种可笑的事情。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首歌曲的歌词。
4、展示《跳蚤之歌》的歌词
师:这首歌曲中的笑声很多,它像我们日常生活中什么样含义的笑呢? 生:嘲笑
师:那最后一个笑声大家注意了吗?它是一种什么样的笑? 生:发自内心的、痛快的笑
师:那这种笑声是谁发出来的呢?从字面上来看,请同学说一下。生:捏死这只跳蚤的人
师:恩,从字面上来看的话,是我们。那我们是属于什么样的阶层呢?是被统治阶级还是统治阶级呢?
生:被统治阶级
师:是被统治阶级和劳苦大众阶层。这首歌曲的最后,就是以捏死跳蚤的这些劳苦大众们发出的这些爽朗的、痛快的笑声而结束的。
这首歌曲中还有一个词出现的次数也挺多的,就是跳蚤这个词,跳蚤的多次出现,每次出现情态各异,加强了歌曲的喜剧性。将傲慢张狂的跳蚤、昏庸愚昧的国王、还有劳苦大众们不同的性格特征刻画的淋漓尽致。
师:那在这首歌曲中又体现出音乐喜剧美的什么特点? 生:讽刺
师:音乐的喜剧美,它的特点不仅仅是我们刚才认识到的这几个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音乐的喜剧美。
三、巩固总结出音乐的喜剧美的概念及特点。(通过巩固总结进一步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音乐的喜剧美是人类乐观主义精神的生动表现。它是在对美的肯定的基础上,对旧事物的鞭挞,对丑恶的否定。
具有讽刺、幽默、谐谑、诙谐、滑稽、夸张、拟人等特点。喜剧引起的审美效果就是——笑。
音乐喜剧美的魅力是无处不在的,不仅仅表现在我们刚才欣赏的这几首歌曲中,而且它还渗透于西洋歌剧中。比如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对贵族的讽刺,也渗透于咱们中国的民族器乐曲中。比如说唢呐独奏曲《山村来了售货员》和咱们河北吹歌《小放驴》。
四、拓展欣赏:
下面,我们就分别来欣赏一下这2首乐曲,看看它体现出音乐喜剧美的什么特点?放视频《山村来了售货员》
师:它体现出音乐喜剧美的哪些特点? 生:诙谐、幽默
师:恩,说的很对。这首唢呐独奏曲《山村来了售货员》共分为:赶路、吆喝、山谷回声、山村活跃、选购、告别、继续前进七个乐段。乐曲以东北民歌音调为基础,音乐欢快、诙谐,描写了乐观风趣的售货员挑担上山,热情为山村民众服务的情景。
接下来,放视频《小放驴》
师:它体现出音乐喜剧美的哪些特点?
生:诙谐、幽默
师:恩、很对。这首河北吹歌《小放驴》又名《跑驴》,乐曲以欢快、诙谐的曲调,表现了北方农村在节日中表演民间舞蹈“跑驴”时的欢快幽默的场面。音调质朴、富有情趣。
五、课堂小结
音乐的喜剧美是音乐美中一个独具特色的范畴。列宁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音乐的喜剧美是人类乐观主义精神的生动表现。它是在对美的肯定的基础上,对旧事物的鞭挞,对丑恶的否定。
喜剧引起的审美效果就是——笑。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希望我们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微笑。用笑来面对人生中遇到的种种困难、用乐观的心情度过每一天。最后,祝大家笑口常开、眉开眼笑、笑容一生绽放!谢谢大家!
第五篇:浅谈喜剧小品中的语言幽默
浅谈喜剧小品中的语言幽默艺术
--机械工程 王海霞 201302071221 什么是幽默?幽默是英文humor的音译。在英文中是“会心的微笑”,“谑而不虐”,“非低级趣味的诙谐”等意义。在口才艺术中,幽默则是运用意味深长的语言再现现实生活中喜剧性的特征和现象来传递某种特殊信息的一种表达技巧。喜剧小品和其他戏剧样式一样,是一种借助语言来塑造描写人物的艺术,喜剧小品更是一门舞台幽默表演艺术。小品这个从戏剧母体中分娩出的新生儿,之所以能成为风靡当代中国艺坛,成为最受老百姓欢迎的艺术形式,得益于语言、表演等幽默形式的美的表现。所以,不得不说幽默是喜剧小品的生命,没有幽默就没有喜剧小品。喜剧小品能否达到高境界,幽默技巧是关键性条件,而构成幽默的主要元素是语言。
关键词:发展 特点 策略
一、喜剧小品的发展
如果从80年代初王景愚、游本昌的雅居小品和陈佩斯、朱时茂的喜剧小品算起,中国新时期的喜剧小品已经走完了30多年的风雨历程。在这不算太短的时间里,喜剧小品从戏剧学院的课堂走进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大舞台,完成了由形体变化向语言幽默方向的转化。1983年中央电视台首次春节晚会上,王景愚表演了哑剧《吃鸡》,第一次把小品这个陌生的名词带给了全国观众。1984年春节晚会的《吃面条》—第一个有情节、有矛盾冲突、有主题的,完整意义上的小品。1989年,黄宏携自创小品《招牌》闯进央视一炮走红,之后赵本山于1990年凭借《相亲》第一次登上央视春晚,后来《拜年》、《昨天 今天 明天》等等,使其成为艺术节中的大腕演员。当然,也诞生了赵丽蓉、宋丹丹、郭达、蔡明、潘长江、郭冬临等一系列优秀的喜剧明星,倍受观众青睐。
二、喜剧小品的语言幽默特点
幽默是喜剧小品的生命,幽默语言是其最独特、最本质、最深层的魅力。喜剧小品的语言与其喜剧精神是相一致的,其话语表现应处处显示出幽默的品格,而其幽默品格又有着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平民式的幽默
喜剧小品的语言幽默是一种名副其实的“下里巴人”的平民式的幽默。从本质上看,它是以民间意识为内核,以方言为外壳的文化,具有开放、活泼、变化快等特征,是下层人民的礼俗文化。但是“俗”斌不是“庸俗”、“低俗”,而是俗中有雅。
2.1.1言语形式的民间化
在语音上,选用大量富有表现力的方言土音,有些方言本身就具备一种不协调的韵律,从而增强了喜剧性。在用语方面,喜剧小品选用富有生活情趣和地方特色的方言词、歇后语(俏皮话)、惯用语等等,表现浓浓的生命气息。
2.1.2语言内容的生活化
喜剧小品总是从平民百姓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激发灵感从而创造出令人开怀的喜剧冲突和喜剧人物。喜剧小品的语言不等于生活语言它虽然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是生活语言的艺术再现。
2.2讽刺式的幽默
它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以多棱镜的视角,切入形形色色的透视点,聚焦林林总总的众生相,委婉曲折又痛快淋漓地揭露和鞭挞社会的痼疾、人性的不足,使人们在笑声中反思和修正自我。喜剧小品的讽刺幽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2.2.1趣讽
采用俏皮话,双关语等机制风趣的语言造成讽刺,例如《卖拐》中的一段话:
大忽悠妻:哎呀,你咋知道他是厨师?
大忽悠: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伙夫!是不?是厨师不?
2.2.2苦讽
以一种反讽的技巧,嘲弄或取笑的态度,来表达尖酸、苦涩的感情。较多运用“错位”的表现手法,常常以乐写哀,以喜写悲。
2.2.3讥讽
它往往赋予被讽刺者可笑的色彩,以引起别人对其冷笑、嘲弄。喜剧小品中讥笑虚荣与虚伪,常常不对它们过分同情,而只使攻击对象显得愚蠢、可笑,使其恢复本来面目。
在1996年春晚上,由黄宏和侯耀文演出的《打扑克》:
采购员:十张名片,九个经理,还有一个经理助理。(出牌)一个副经理!记者:经理!
采购员:总经理!
记者:董事长!
采购员:管上,秘书,这是女秘书!
„ „
记者:药厂厂长!
采购员:假药厂厂长!
„ „
期间语言犀利,鞭挞丑陋事件。
三、喜剧小品语言的幽默策略
3.1语音的运用
小品的语言是变异的语言,其语言幽默主要利用语言系统内各要素和言语交际中各种手段之间的联系性和矛盾性而形成的。
3.1.1押韵
通过恰当好处地运用打油诗、顺口溜等富有节奏和韵味的语言形式,是喜剧小品增强艺术感染力的常用手段。例如赵丽蓉老师《打工奇遇》中“报菜价”(就是一盘大萝卜,就是那个二锅头兑的那个白开水)让人听得过瘾,观得新奇。
3.1.2谐音
利用语言变异主要根据汉语的同音字、近音字、多义字和语气语速等音义结合的复杂性和灵活性来实现幽默的效果。
《送水工》中那个送水老汉将洋博士儿子说的“研究古尸”错解为“研究古诗”,将“木乃伊”理解为“姨”等。
3.1.3飞白
将错就错地故意实录或效仿对方的错读或错解。较为典型的《昨天今天明天》中的自我介绍:“我叫白云”“我叫黑土”“我七十一”“我七十五”“我属鸡”“我属虎”“这是我老公”“这是我老母”。
3.2词汇手段
3.2.1别解
有意对词语意义作歪曲的解释,或者临时赋予一个词语以原来不曾有的新意的辞格。
3.2.2易色
喜剧小品为了制造特有的幽默效果,有意违反常规,是语言与语境相悖,在看似荒诞离奇中制造语言表达上的不和谐,虽乍听怪异滑稽,新奇突兀,然而若稍加品味,则觉其间语妙睿智,透出法人深思的凝重
3.2.3超常搭配
语言搭配的错位,使话语表达一改常规套路,因幽默新奇而大放异彩。而超常搭配的词语仿佛成了语言的花边,有锦上添花的效果
3.2.4巧用缩略词
缩略词的构造及其意义往往是约定俗称的,不可生造或随意解释。可喜剧小品往往突破常规,根据需要出奇不意的生造、使用语言的缩略形式。
3.3句法手段
3.3.1序换
利用语序变化,来制造幽默,也是喜剧小品常用的一种方法。
冯巩和朱军搭档表演的《笑谈人生》时:
朱军:见了这么多热情的观众,你最想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不许说“想死
你们了”。
冯巩:你们让我想死了。朱军:你怎么每年都这句话丫? 冯巩:是,每年都是这句,但每次都有新涵义。
3.3.2整散句式的组合在独白中,使用长短搭配、整散结合的句式,是话语表达既有节奏的美感又有变化的美感,既具日常生活话语的“俗白”,有不失艺术语言的灵动。
3.4语篇手段
3.4.1巧设突转
突转能造成观众的情境顿跌。情境顿跌的设置不仅使观赏者在一次又一次的心理落差中体会到出乎意料的惊喜,而且使剧本的故事一波三折,起落有致,推进情节的发展。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警察与小偷》,一开场就把小偷陈小二的形象推到台前,并进入故事情节。,而在戏吃差不多完了,小品此时却以大手笔起死回生,来了一个逆转,给观众在笑声中留下无限回味。
3.4.2巧设误会
没有误会就没有喜剧小品。小品情节的展开,高潮的迭起,幽默情景的创设,无不与误会有关。而常常大胆的想象,荒诞的组合,巨大的反差,营造出强烈的喜剧笑剧效果。
3.5预设手段
喜剧小品常以预设为陷阱,是说话人按常规思路预测、理解并得出结论,然后说话人揭开谜底,听话人得到的是一个完全相反的结果。幽默便在意料之外的语言行为冲突中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