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三下习作三《我的发现》教案
我的发现
一、课前暖场:
1、课前,我们先做个游戏,名字叫“找不同”。
2、我们每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们用它来发现【板贴:发现】周围的世界。看看今天的课堂,你有怎样的发现?师:老师发现同学们上课时精神饱满,面带笑容,真好!二 拓展思路,丰富素材:
1、春天到了,我们石小的校园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你发现了吗?就让我们跟随同学们去看一看吧!(播放视频)
2、你瞧,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有这么多有趣的发现呢!上周,老师布置同学们去观察周围的生活,并将自己的发现拍下来或者画下来,把你们的发现都拿出来吧!你想知道其他人都有什么发现吗?等会儿我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3、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1)每人轮流用1句话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
2)认真聆听同学发言,评出小组内最有趣,最与众不同的发现。
4、小组代表介绍。(实物投影:照片 学生介绍)
5、我们能不能给他们分分类啊?老师画学习地图。
* 动物
植物
人
„„
6、师总结:你瞧,我们周围的生活多么丰富啊,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可写的东西还真不少呢!
三、把一句话写成一段话 板块一 写具体
1、有一个小朋友发现了这两个小家伙(贴:蚂蚁甲虫的图片)并将他的发现写在了作文本上。
2、读,你觉得他写得具体吗?你有没有问题想问问他?
(根据学生的提问补充脑图板书:哪儿? 什么样? 干什么?)
3、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作者改过后的习作吧!你们刚才的疑问有答案了吗?
4、以后,当我们写不具体的时候,就可以像刚才那样问自己几个问题!谁愿意试一试!(先请学生自己问,然后请同学补充问)师总结:你问题提得越多,观察就越仔细,内容也就越具体。(板书:具体【红】)板块二 写生动
(万一学生在上一个环节就已经说到要写心情,那么就直接问:刚才有同学提到可以写出自己发现时的心情,你看看这篇例文中有么有写到?)
1、再来看这篇习作,有没有你喜欢的词句,给我们读一读。(* 点评:这里写得好,是因为——板书:想象【红】)
2、师补充:我特别喜欢这段话中的“拨开”和“惊喜”,你知道为什么吗?
(* 你瞧,“拨”字左边是一只手,右边是一个“发现”的“发”,只要你动动手就能有让你惊喜的发现。)
3、你在发现的过程中,有没有这样的体验?(能和我们说说你发现时的心情吗?)总结:展开丰富的想象,关注自己的心情,都会让你的习作变得生动!
四、当场写作。
1、现在,就请你回想一下自己发现的过程,用三五句话将自己发现的内容写下来。可以写照片上的内容,如果你想到了更有意思的发现,也可以换个内容写。
2、学生写作。提醒:身体坐直,注意写字姿势。写完读一读,做到文通字顺。
3、谁来读一读自己的发现?
出示要求:读的同学:语速放慢,读出自己发现时的心情。听的同学:想象画面,捕捉让你觉得有意思的句子。
4、师生点评:具体:发现多角度(看、闻、听、摸)
生动:你能感受到他当时的心情吗?(语气词 标点符号)把xx想象成xx,真的很形象。(想象)
5、发现书。俞老师准备了一本书,名字就是“我的发现”,里面收录着老师写的一篇发现,还将收录全班每一位小朋友的发现。回去后,我们可以去读读这本书,如果你喜欢哪位同学的发现,就给他涂上一颗红色的五角星,五角星最多的那位同学可以到俞老师这儿领取一份神秘礼物。
附:
小露珠:像钻石那么闪亮,像水晶那么透明,像珍珠那么圆润。光彩熠熠 装点得格外精神 蒲公英:花托上长出了洁白的绒球
小降落伞随风飘荡
石榴: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花越来越密,越来越盛,不久便挂满枝头。花瓣:像绒布一样,淡淡的清香味呢!
第二篇:苏教版三下《习作6》优秀教案
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例文,初步感知作者是怎样运用有力的事实和数据,把自己的观点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的。
(2)通过引导学生对周围的事件发表个人的看法,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的良好品质。
(3)能根据需要,有目的地搜集和处理有关材料,写成一篇观点清楚,说服力强的短文。
教学重点:
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写成一篇观点清楚、说服力强的短文。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的良好品质。(2)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学用具:
小黑板、文字投影片、教学挂图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1)展示青蛙捉害虫的图片谁能用一两句话说说图中谁在干什么?看谁说的准确、生动。
(2)指导学生根据图片内容说话。
(1)交流:图中谁在干什么?
(2)说话练习。
(二)情境启思,例文引路
(1)(出示图片:有几个小朋友在捕捉蜻蜓,蜻蜓在小朋友的网兜里扑扇着翅膀挣扎)小朋友,快看,灾难忽然就降临在忙碌的小蜻蜓身上了,瞧,那被捉住的蜻蜓现在怎么样了?
(2)我们再来听听,他们会说些什么?提供提示语:
有的绝望地说()
有的愤怒地说()
有的不解地说()
有的痛苦地说()
(3)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们有什么想法呢?(板书:保护蜻蜓 人人有责)
说给小组同学听。
在班上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交流后板书:保护蜻蜓 人人有责
(4)引导读例文,再交流:
自由读例文。
指名读例文。
师生交流:夏志成同学发表了怎样的看法,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你还想在他的基础上补充或修改什么?
(1)观察图画,根据图画内容展开想象,思考。
(2)根据教师提供的提示语练习说话。
(3)发表自己的看法。
说给小组同学听。
在班上发表自己的看法。
看老师板书
(4)自由读例文,个别读例文,交流:夏志成同学发表了怎样的看法,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你还想在他的基础上补充或修改什么?
(三)指导看图,表达自己的看法
(1)看课本插图:一个老头叫卖青蛙。
(2)请学生就这幅图谈谈自己的看法。(给学生时间,让他们构思,形成观点并指导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个人看法)
(3)将话题拓展:除了例文和图上这两件事,在我们的身边,你还想对什么现象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呢?
(4)过度:如果把你们刚才谈的看法整理一下写出来,就是一篇你的小评论文了。大家试试吧,争取让你的看法被大家接受,为社会新风作一份努力。
(5)引导学生再次整理思路,准备成文。
(1)仔细观察图画。
(2)就这幅图谈谈自己的看法。
(3)根据话题发表看法。
(4)听教师过度。
(5)再次整理思路,准备成文。
(四)交流作品,修改誊写
(1)指导学生完成初稿,巡视,个别指导。
(2)指名读自己的习作,集体评议:(板书:有观点有根据)
观点是否鲜明、正确。
把自己的见解说清楚没有,友没有凭据。
有没有独到的见解。
(3)组织学生根据评议修改自己的初稿:好朋友之间互改;自己修改。
(4)评讲习作初稿,结合学生习作,提出共性问题。
(5)要求学生自己修改习作,定稿。
(6)指导完成习作。
(1)完成初稿。
(2)个别读习作,互相评议。
(3)修改自己的作品。
(4)听教师评讲。
(5)修改习作。
(6)誊写习作。
第三篇:习作教学:《我的发现》
习作教学:《我的发现》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提示
本次习作的教学目标为:
1、读懂例文,了解小作者是怎样用自己的眼睛发现小动物的,又是如何细致地写出它们的活动的。
2、通过例文,激发学生发现和探究的兴趣,鼓励学生用自己的一切感官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力求有新的发现。
3、按要求完成习作,把自己的发现认真细致地写出来。
二、教学流程
第一板块:激趣导入
1、(老师镜头)欢迎同学们走进我们今天的快乐作文。今天我们学习
(课件镜头)习作3《我的发现》。
(老师镜头)有一次我到一个班上课发现同学们坐得非常端正,姿态优美,大家桌子上的学习用具摆放得特别整齐,同学们的每一张笑脸都那么漂亮、可爱。
生活中有许多时候,比如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坐在课堂里,和小伙伴们嬉戏玩耍,只要你用心去仔细观察,都会可能跟昨天有不同的体验和发现。
上一次老师布置你们用一周的时间到生活中去观察、去发现,并且要把发现的东西记在本子上。下面请把你发现的东西说给同学们听听,比一比,谁发现的东西最多。
第二板块:学习例文
1、(老师镜头)刘常宁同学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春天他在小河边玩耍,发现了跟平常不一样的地方,他很惊讶、惊喜,他看到什么了呢?
2、(课件镜头)(例文)请你们去读一读,用笔画出刘常宁发现的东西。
3、(老师镜头)刘常宁同学先发现了什么?跟平常有什么不一样呢?请同学们讨论讨论看。
(课件镜头)(画出红线)那刘常宁怎么知道蚂蚁是造新家呢? 原来他发现洞口有一堆新土,那土一粒一粒的像细细的沙。你看他善于发现,观察得多仔细呀。
接着他又发现什么了呢?(师读)你看他抓住周围的信息善于想象。
4、(老师镜头)下面请同学们把例文连起来读一读,看看刘常宁同学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这些新的东西的?
(课件镜头)春天,因为是春天,所以他想到蚂蚁是在造新家,因为是春天,所以他看到甲虫的两根须在不停地动着,想到它是在接受春天的信息。
(老师镜头)在生活中我们就要像刘常宁同学这样,用心观察,用心发现,用心去思考,那你就会经常有新的发现。
第三板块:自由习作
1、(老师镜头)对比刘常宁同学的介绍,你发现你刚才的介绍存在什么问题了吗?
现在请你选择你其中的一个发现再次向同学介绍一下,(课件镜头)注意要说清楚你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的,这个发现新在哪里。可以请同学对你的介绍提提建议。
2、现在请你们像刘常宁同学这样,把你的发现选择一个认真细致地写出来,如果你感兴趣,也可以为你的习作配插图。相信你的发现是最棒的。
(课件镜头)你选择一个发现认真细致地写下来,注意展开想象。如果你感兴趣也可以为你的习作配插图。第四板块:习作欣赏
(课件镜头)这是一个同学写的习作,大家认真去读一读,看看 他的发现新在哪里?他是怎么发现的?
春天的发现
星期天,我和姐姐一起去家门前的一条小河边玩游戏。
我和姐姐玩得可高兴了,一会跳绳,一会捉迷藏,一会爬树,姐姐爬得可高了,可我呢,十分钟都爬不上去。姐姐拉了我一把,我才爬上去。等我爬上树树时,发现这是一棵柳树,我看见柳条上长着嫩绿的柳芽,可爱极了!那柳芽宛如一朵盛开的绿花,多美呀!
我和姐姐玩了好久,觉得很累,就坐在草地上休息一会儿。突然我在草地上发现了一个怪模怪样的虫子。它长着一身弯弯曲曲的外壳,一碰它,外壳就圈成了一团。我觉得很奇怪,就去问姐姐那个怪虫子是什么,姐姐说是西瓜虫。“西瓜虫?”我惊奇地说,“哪有这种怪名字,不过,它圈起来还真有一点像西瓜。”我半信半疑。直到查了资料才相信。
啊,春天的新闻真多呀!
这位同学发现了(画线),还发现了(画线),这是她以前从没发现的东西,所以她觉得春天的新闻真多呀!
(老师镜头)课后请同学们认真修改你的习作,然后誊写在作文本上.
第四篇:三年级习作《我的发现》
三年级第一周习作《我的发现》
借例文《小草中的发现》这篇习作例文进行示范引路,引导学生学会用一颗充满好奇的心去仔细观察,在观察中学会思考,这样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学到很多知识;同时引导学生学会用简洁而朴实的语言细致地描绘生活中的发现。
一、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了解小作者是怎样用自己的眼睛发现小动物的,又是如何细致地写出它们的活动的。
2、学会用一颗充满好奇的心去细心观察,认识事物,学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3、按要求完成习作,把自己的发现认真细致地描写出来,做到文通、句顺。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例文引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新事物或新现象。
2、在观察的基础上,把自己的发现认真细致地描写出来,做到文通句顺。
教学难点:如何把自己的发现认真细致地描述出来,做到文通句顺。这是三年级最起始年级的习作教学的一大难点。
三、课前准备
1、在黑板报上专辟一个角,为“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每天写下自己的发现,做到每日更新。
2、除例文外,教师下水习作一篇。
三、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师说“发现”
1、谈话。小朋友,春天来了,你们有没有新发现呢?你们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2、师说“发现”。
最近几天,老师也在留心我们的生活,我也发现了许多新情况。我发现柳条在发芽、长叶了,嫩绿的柳条在微风中,轻轻飘呀飘,真像小姑娘的长发;我发现一场绵绵的春雨过后,小草长得更快了,花儿开得更欢了;我还发现春天来了,阳光更暖和了,我们小朋友穿的衣服越来越少了,人呢,越来越精神了。
●从学生的生活切入教学,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在其基础上,教师抛砖引玉,示范引路,一是给学生提供发现信息;二是初知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新变化,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范文引路,学会“发现”
1、导入:老师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例文中的小朋友也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他在小河边玩耍,发现了许多让他喜欢的东西,你们想知道吗?
2、学生自读。思考:他发现了哪些令他喜欢的东西?这些东西是怎样的?
3、讨论交流。重点讨论发现了什么?这个东西是什么样的?他是怎么会发现的?
4、教师小结:小作者不仅看到蚂蚁和甲虫,还发现蚂蚁洞口是一堆“新土”,“那土一粒一粒的”,甲虫头上有“长长的须不停地动着”。你看,小作者多么会发现,他不仅发现了“什么”,还发现了这个东西是“什么样”的。小作者真是生活的有心人,你们也想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吗?
●三年级是习作的起始阶段。因此在每次习作时,都必须重视例文的作用,不仅引导学生读懂例文,还要重视学生领悟方法。在此习作教学中,更多地让学生领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要观察时,不仅要观察到什么,还要观察这样东西是怎样的。提前一周学习例文,给足时间让学生尝试学会观察,记录观察,交流观察,这样相对降低了习作的难度。
(三)各抒己见,细说“发现”
1、两人互相说说自己曾经的发现。要求:力求把自己的发现说清楚(什么时候发现的;什么地方发现的;发现了什么;发现的东西是什么样的?)。
2、先指名一名学生交流,教师相对进行评价。再指另一学生交流,师生共同评价。●从说到写,先说历来被视为习作教学的重要途径。安排这一环节,通过两个回合的说话交流,在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评价互动中,一方面引导学生明白怎样把自己的发现清楚明白地说出来,另一方面使学生互相开阔思路,丰富题材,为下笔成文打下基础。
(四)、起草成段,描写“发现”
1、学生练习写稿,教师来回巡视,指导帮助习作有困难的同学。
2、学生写完后,先自己读习作,看看是否写明白。
(五)、师生评价,修改“发现”
1、欣赏习作。
(1)、教师展示自己的下水作文,让学生进行评价。(2)、指名学生朗读一篇优秀习作,说说好在哪里?
2、修改习作。
(1)、挑选一篇没有写清楚发现的习作,师生共同修改。
(修改时着重落实在如何把自己的发现叙述清楚,做到文通句顺。)
(2)、学生自己修改习作。
●先欣赏佳作,再修改习作,在共同修改的基础上,学生各自修改。这样通过示范引路,学生就能渐渐如何把自己的发现叙述清楚的,使修改习作落实到实处。
【有时间做以下环节】
(六)、誊写“发现”,配画插图
1、学生誊写习作,要求誊写规范,书写端正。
2、自由选择作业,可以在习作旁配画插图。
●鼓励学生在誊写好习作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特长,给习作配画,习作与图画相得益彰,有利于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树立自信心。
附1:例文
小草中的发现
春天,我去小河边玩耍,河边长满了嫩绿的青草。
我拨开小草,惊喜地发现一群蚂蚁正在造新家,洞口有一堆新土。那土一粒一粒的,像细细的沙。啊,离蚂蚁洞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只不知名的甲虫!它是深褐色的,头上顶着两根长长的须,像电视机上的天线。它不停地抖动着,大概是接受春天的信息吧!
附2:教师下水作文
小河边的发现
星期天,我来到小河边。河岸上长满了小草,开满了小花,引来了一只只小蜜蜂。小蜜蜂“嗡嗡嗡”唱着歌,一会儿飞到这儿,一会儿飞到那儿,十分开心。看,小蜜蜂头上有二对触角,很像电视机上的天线。小蜜蜂的身子是有条纹的,看起来很漂亮。瞧,它又落在这朵小花上,我想,它可能与花儿还没说完悄悄话呢!再看地上,勤劳的小蚂蚁们,它们手拉着手,排着长长的队伍正急急忙忙地望前爬呢!我顺着它们的前进望去,原来它们正扛着一块骨头望回赶呢!望着这些小蚂蚁,我想:它们也知道团结友爱呢!
第五篇:三下语文 《我的课余生活》习作公开课教案
《我的课余生活》教学设计
熊丽霞
教学内容:习作《我的课余生活》
教材分析:本次是记一项活动的习作训练,属于叙事一类。从题目看,限定写“课余“的某种生活。“习作提示”中说:我们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下棋、打乒乓球、集邮、唱歌等都是课余生活。本次习作有三点突出的要求:第一要选好事例,选择自已最喜爱的活动,再选印象最深的一两次写。第二耍围绕中心,内容应该是积极的、健康向上。
教学目标:
1.了解课余生活,从而熟悉写作范畴。
2.虽然不能千篇一律,但要教会学生基本的写作方法。
3.针对学生不同情况,促使学生较好完成习作。
教学理念:
让习作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挖掘写作素材,抒发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白板、课前整理的课余生活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指点迷津: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句中描写了那种活动?哪句话看出是课余生活?哪句话说出了活动时间?从这首诗中我们会知道些这次作文该怎么写。
二、师生互动,讨论可以写的内容。
1.我的课余生活可丰富了,经常参加的活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课余,还发生了许多事情,给我印象最深的事情是___________,那一次,我感到特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审题,可以写什么?
①内涵理解:生活:学习生活、课余生活、课外学习、课外活动和课外爱好
②习作之间:我的课余生活和记一次活动(游戏)这两类文章的关系应是“子题”和“母题”的关系。写题材范围大的作文可使用大中见小的开头,小中见大结尾方法,从而紧紧把握习作要求。
③自由拟题:
三、出示范文谈写法。
1.欣赏范文《学舞蹈》,出示优秀片段,学生欣赏,说说什么地方写得好?
(1)作者通过抓住人物的哪些方面进行描写?(语言、动作、神态、内心等)
注:学生说到哪个方面,教师随机在黑板上用粉笔进行标识,必要时还可以让学生读一读。
(2)作者抓住游戏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内心等进行描写,有什么好处呢?
(3)出示课件,请同学们仔细看图,选取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人,观察他的表情、动作,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指名说,教师指导、纠正)你能根据他的表情、动作,想象一下此时他内心会有什么想法?会说些什么呢?
(4)那么,我们在做游戏时,也有很多同学表现得很有趣,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仿照作者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方法,来说一说吗?
注:教师要多点几个孩子说,及时予以指导、纠正。把学生运用得比较好的词语随机板书到黑板上,供学生借鉴。
(4)总结写作方法:抓住你最感兴趣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来写。(点明写作手法“详写)
2.游戏中有很多人,是不是每个人都花大量的文字来介绍呢?(可以简单的进行描写,这叫“略写”)这样,写文章时“有详有略”,就让别人越读越爱读。
3.我们在游戏时,一定有自己的想法,游戏结束后也一定会有感受。能把你当时的想法用几句话表达出来吗?(让学生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4.课余生活中发生的事很多,抓住其中印象最深的一次写。
5.内容多,要按一定顺序写。
懂得使用些关联词,如“可是„„”“于是„„”“甚
至”“才”“一„„就„„”让你的文章更有文理。
懂得使用些表示空间方位和时间先后顺序的词,如“首先„„然后„„接着„„”“之后”“这时”“当„„的时候”“前面”“顺江而上”让你的文章更有条理。
6.写活动首先要叙述完整。可简要交代活动时间、地点、人物及活动内容。其次要突出重点,把过程写具体。
7.写题材范围大的作文可使用大中见小的开头,小中见大结尾方法,重在写小。写时域广阔的作文应注重以一当十,以十当一的叙事方法,重在写一。从而紧紧把握习作要求。
8.写好自己,写出感受,能让人分享快乐。
四、学生开始写作,教师巡视指导。(格式、分段、详略方面)
五、学生优秀作品点评。
六、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