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0.24《氓》到《孔雀东南飞》──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
《氓》到《孔雀东南飞》──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
优质代写
qq:2908224148
一、前言
当前,中国提出了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其中文学复兴是重要的内容和途径。从这个背景来看,对古代叙事诗的发展进行研究,就不仅仅具备文学意义,而且还对当前中国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起到积极的启发,并可能为当前文化的进一步繁荣提供有益素材。古代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描述当时社会背景下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加之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运用通俗易懂,因而口口相传,得到民众的认可并引发民众的共鸣。古代叙事诗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并且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与西方古代诗歌的发展进行对比研究不难发现,诗歌的发展要经历“从重叙事到重抒情”的发展脉络。那么,我国古代叙事诗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历程?尽管叙事诗的形成时间不能确定,然而作为反映社会现象想文学作品,必然是基于当时劳动人民的创造实践,这种规律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都是毋庸置疑的。叙事诗基于特定的社会背景而产生,也会因应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为了了解古代叙事诗的发展,本文将选取春秋至东汉的代表作《氓》与《孔雀东南飞》进行研究。
二、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形成历程
从原始社会开始便产生了描述生产生活情况的歌谣。在进入奴隶社会以后,乐曲等更为复杂的文学形式得以产生。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类语言更加成熟,对社会和自然的认知也更加广阔,相应的记录、描述和表达也更加成熟,叙事诗最终得以形成。可见,古代叙事诗的形成大致经历了雏形、萌芽和发展这三个阶段。
(一)中国古代叙事诗的雏形——乐曲 在原始社会,部落或者氏族在劳动的过程中需要喊号子来鼓舞士气并统一节奏,这种号子经过发展逐渐具有一定的韵律。在祭祀活动中,具有一定韵律的号子配上模拟的劳动场景,加之打击乐器(如敲打木头和石头等),便是的祭祀活动具有一定的神圣性。在祭祀活动中的号子被记录下来便是早期的乐曲。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生产规模扩大,部落及部落联盟向更高级、更复杂的形式发展,奴隶制国家得以形成。在奴隶制国家的祭祀活动中,乐曲会在不同的场合填入不同的词,从而可以对不同的祭祀事件进行记录。至此,乐曲具备了叙事的功能,这便是古代叙事诗的雏形,它会随着生产力及社会的发展不断演变。
(二)中国古代叙事诗的萌芽——农业社会的民间诗歌
与原始社会不同,农业社会以更加复杂、更加高级和更加稳定的形态发展。该社会形态下的语言和文字较为成熟,能够对生产、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更好地记录和表达。周朝代替商朝以后,原本禅让制被世袭制替代,社会结构更加稳定,经过近800年的发展,农业生产(农业种植)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流经济形态,在该经济形态下,人们能够对自身及社会的事务进行更多的思考,并能够更好地运用文字、乐曲进行记录。这个阶段是古代叙事诗的萌芽阶段,从后来保存下来的叙事诗的形成时间来看,这个阶段产生了大量描述爱情、战争、生产和英雄的民间诗歌。
(三)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
西周灭亡以后,东周继续扮演着“中央”的角色,然而天子的控制范围逐渐减小,到东周末年,各诸侯国逐渐征伐不断,社会结构的稳定性被动摇,国家与国家之间从各个层面展开竞争。为了在争霸中获得更大的发言权,各个诸侯国对各地的民俗进行了汇集,这些汇集的民俗、歌谣经过后人的编撰,以《诗经》的形式面世。至此,叙事诗已经十分成熟,它对春秋战国及以前的社会生产、人民生活以及战争等事件进行了记录,经过传唱让当时的人们能够认识更加广阔的世界。
三、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
以《诗经》为标志,古代叙事诗成为成熟的文学形式。在此之后,叙事诗并没有停留在春秋战国的水平上保持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历史步伐的前行而不断变化。从西周初年、春秋战国、到秦朝、两汉,叙事诗的形式和内容都越来越丰富。接下来,围绕叙事诗的文化内涵,将对截止东汉的古代叙事诗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一)周朝叙事诗——《氓》的文化内涵 《诗经·风·卫风》搜集了大量周朝时期的民间爱情叙事诗,其中较为代表性的是《氓》。《氓》的成诗年代大约在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卫是古国名,即今河南淇县一带。而西周最早建都镐京,成王时期兴建洛邑,后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周平王即东周第一代君王。洛邑即是今天的河南洛阳,在古代,洛邑与卫国同属中原地区,因此,《氓》同样也能够代表周朝的文化。
《氓》体现出周朝时期民间男女浓厚、淳朴、烂漫而原始爱情味道。尽管周朝被后世推崇为礼乐盛行的时期,然而这并未压制男女之间的情爱。从《氓》的内容可以看出,在表达对意中人的思念时,主人公没有羞于表达,而是“不见复关,涕泣涟涟”。在被男主人公“背叛”后,女主人公的怨恨情绪也是直接而形象的表达出来——“及尔偕老,老使我怨”。这表明,在两周时代,整个社会的文化并不追求繁复,也不需要借助典故来阐述主人公自身的思想、观点和态度。同时也表明,在周朝时期的民间情感没有过多的掩饰、包装和压抑,较为原始和质朴。
(二)东周末年的叙事诗——《楚辞》的文化内涵
作为诗歌汇集作品的《诗经》为诗人提供了良好的阅读和创作范本,然而这并没有促进古代诗歌的发展,相反,诗坛在此后长时间沉寂。直到东周末期,屈原(公元前340-278)将楚辞发扬光大,从而使得古代叙事诗迎来了第二个高峰。当时在楚地(今两湖一带)流行着一种句子长短参差、形式较为自且多用“兮”字的民歌,屈原充分运用了这种民歌形式,创作了以《离骚》为代表的许多优秀诗篇,这种带有浓郁楚国地方色彩的文学体裁,被后人称为楚辞。东周末年的民间诗歌有了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方面在保留叙事色彩的同时具备了更多的抒情功能,另一方面,民间诗歌更多的是由文人创作的,其创作者不再是以“无名氏”为主体,而且这些创作者的贵族身份明显。屈原本人来自于与楚王同姓的贵族家庭,且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因此严格来说屈原算是文人,而他创作的诗作也有别于民间诗歌,是我国最早的文人诗作。在屈原的作品中,有些几乎全是抒情,叙事功能不明显,因而不被后世认为是叙事诗。然而,他的作品仍然有大量的优秀叙事诗,其代表作品有《东皇太一》、《湘君》、《湘夫人》等。
屈原的叙事诗多描写楚地的祭祀场景,通过“神化”的形式刻画了东周末年楚国的社会人文,并带有强烈的抒情氛围。以《湘君》和《湘夫人》为例,这两首诗歌来自《楚辞·九歌》,是为了祭祀楚国水神而创作。湘君和湘夫人是传说中楚地的水神,两首诗歌分别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调去写,描绘出那种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情。《湘君》和《湘夫人》是由一次约会在时间上的误差而引出的两个悲剧,但合起来又是一幕两情相悦、忠贞不渝的喜剧。说它们是悲剧,是因为赴约的双方都错过了相会的时间,彼此都因相思不见而难以自拔,心灵和感情遭受了长时间痛苦的煎熬;说它们是喜剧,是由于男女双方的相恋真诚深挚,尽管稍有挫折,但都没有放弃追求和期盼,所以圆满结局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当他们在耐心平静的相互等待之后终于相见时,这场因先来后到而产生的误会和烦恼必然会在顷刻间烟消云散,迎接他们的将是湘君在幻觉中所感受的那种欢乐和幸福。
可见,到东周末年,叙事诗已经具有了强烈的抒情功能,以《楚辞》为代表的作品表明叙事诗不再是单一的“叙事”,而是朝着更加多元的内容、形式和功能发展。
(三)秦汉时期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的文化内涵
秦朝建立后,政府设置了专门的机构——乐府,来采集民间诗歌,对诗歌进行配乐并进行演奏训练。灭亡秦朝而建立的西汉继承了这一机构的设置,在《汉书·礼乐志》中对此进行过记录:“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以正月上辛用事甘泉圜丘,使童男女七十人俱歌,昏祠至明。”汉乐府再次推动了古代诗歌的发展,并再次对诗歌的作品进行汇总整理。在被编入《乐府》的大量叙事诗中,代表作有《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由于该诗歌的首句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因而被称为《孔雀东南飞》。
秦汉时期的诗歌既有大量的文人诗歌,又有大量的民间诗歌,且这两种诗歌交融发展,因而很难说某一诗歌的具体创作者。经过长期(西周初年到东汉末年)的发展,秦汉时期的诗歌体裁较为独立,能够对某一事件进行完整而深刻的描述。以典型作品《孔雀东南飞》为例,全诗共357 句,1785 字,其代表了汉乐府诗的最高成就,与北朝的《木兰辞》合称为“乐府双壁”。从“孔”诗的内容形式来看,其在延续《诗经》叙事诗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 了“叙事”的内涵,全文概括了一个完整的事件,既有人物刻画,又有语言描写,标志着叙事诗经过从西周初年到东汉末年一千多年的演变,已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诗歌体裁。此外,从诗的内容来看,其叙述了一个发生在民间的爱情悲剧故事,反映出了汉代的民间思想已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即封建思想的形成。
四、结语
叙事诗在长期的阶级社会中产生,是当代人们了解古代社会文化的窗口,同时也是研究历史演变的重要借鉴。中国文学发展至当代,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已趋于变质,各类文学作品良莠不齐,极大程度地影响了中国文学的进一步发展。今天,当我们再次翻开那一篇篇不朽的诗篇,再次领略古代人民的智慧与诗歌作品的艺术魅力,再次探索它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帮助我们更好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苏羽.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失语”——论两汉乐府诗的“叙事情结”[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S1:131-134.[2]熊江梅.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亚叙事”特征[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122-126.[3]郑亮.乐府叙事诗简论[D].新疆大学,2014.[4]毕涛.论中国古代叙事诗之“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01:84-87.[5]杨淑敏,鄢化志,蒋月侠.论中国古代叙事诗体的起源与发展[J].宿州学院学报,2013,01:55-59.[6]李亚锋.中国古代叙事诗研究述评[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3,09:119-124.[7]李小利.汉魏六朝叙事诗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3.[8]谭徐娇.楚辞的叙事策略[D].辽宁师范大学,2013.[9]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10]赵敏.略论中国古代叙事诗不发达的原因[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14,05:119-120.[11]彭功智.浅谈我国古代叙事诗[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30-34+29.[12]高永年.由先秦至唐代:汉语叙事诗之成熟[J].江苏社会科学,2012,01:152-158.[13]任榆杭.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叙事解构与译文构建[D].西南交通大学,2013.
第二篇:公开课教案:从《氓》《孔雀东南飞》看中国古代女性地位
从《氓》和《孔雀东南飞》看中国古代女性的地位
教学目标:
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 理解女性婚姻幸福的真正保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几节课中,我们了解了两个催人泪下的故事,也认识了两个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女性,那么,这节课,让我们更深入地通过这两个例子来了解中国古代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并且将她们的不幸遭遇作为前车之鉴,来理解现代社会婚姻幸福的真正保障。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两首古诗的有关内容吧。
二、知识复习:
1、这两首诗的出处以及体裁分别是什么?其体裁有什么特点?诗歌都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明确:《氓》选自《诗经·国风》,是一首四言诗,四言诗的节拍基本是“二/二”式的,读起来节奏整齐,音律和谐。
《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玉台新咏》,是一首乐府民歌,我国最早的长篇叙事诗,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这是一首五言诗,全篇以五字句构成。由于五言诗可以容纳更多的词汇,从而扩展了诗歌的内容,更灵活细致地抒情和叙事,因此,它逐步取代了四言诗的正统地位,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指导学生读课文,体会节奏特点:《氓》全文;《孔雀东南飞》末三段。)比兴的艺术手法。《氓》第三章以传统的比兴的开头,先以葱茏的茂盛的桑树写照自己的青春,继而又以诱人的桑葚比喻令人沉醉的爱情,把恋爱中的少女比作贪食而快乐的小鸟,谆谆告诫之:不能沉溺于爱情。否则,结局悲惨,悔之晚矣。
第四章开头就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树木的枯萎凋零比拟流年带下走了的青春,曾经光彩照人的少女在岁月中蹉跎了美丽的容颜。再加上婚后长期过着贫困的生活,被弃的命运此时却降临到了她的头上。三、四章用起兴的诗句,以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的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兴”的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以孔雀徘徊起兴,有统摄全诗,引起故事的作用;以美禽恋偶比喻夫妻分离,用具体的形象渲染悲剧气氛,奠定全诗哀怨悱恻的感情基调。用以兴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顾恋之情,布置了全篇的气氛。
2、提问:这两首古诗在内容上的共同点是什么?悲剧的根源何在?
明确:这两首诗都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悲剧。
《氓》是一首“弃妇诗”,是女主人公的自诉。造成女子婚姻悲剧的原因表面上看是氓的“罔极”,是女子的遇人不淑,有着很大的“偶然性”。但如果我们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层面去分析,女子的被弃其实是个“社会悲剧”。处在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过渡期,男子是社会及家庭的中心,是“决定因素”。女子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而男子则可以始乱终弃。
《孔雀东南飞》主要通过刘兰芝、焦仲卿爱情悲剧的叙述,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对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对压迫的反抗精神,更加鲜明地反映出劳动人民对被压迫者的同情,以及对美好幸福的爱情生活的追求。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个悲剧的共同原因都是社会因素。(15分钟)
三、拓展阅读:
1、在《诗经》中可视为《氓》的“姊妹篇”的是《邶风·谷风》。《谷风》的女主人公也是一位被遗弃的女子,不同的是她对喜新厌旧、已经另娶新人的男子仍抱以极大的希望。她对亲手操持起来的家怀有深厚的感情,当想到自己在这个家中已无一席之地时,她痛苦万状。她悲戚的哭诉和哀求与《氓》的女主人公相比显然是过于凄怆而柔弱了。自然,无论是怨恨还是希求,对于强横的夫权加在她们身上的重压说来,她们都是永远备受蹂躏的弱者。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首诗经中的作品。《诗经·小雅·谷风》: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习习谷风,维风及(秃贵)tuí 将恐将惧,置予于怀。将安将乐,弃予如遗。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无草不死,无木不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译文:
暖暖东风轻轻吹起,微风飘来点点春雨。那天我又恐又惧,当时只有着我和你。将要享受安乐之时,你竟反将我来抛弃。
暖暖东风轻轻吹起,突然旋风乱吹一气。那天我又恐又惧,是你把我抱在怀里。将要享受安乐之时,丢我如像丢件东西。
暖暖东风四处吹遍,轻轻吹到高山之巅。青草那有不会枯萎,树木哪能没有凋残。你把我的大德忘记,只记小恨将我埋怨。(5分钟)
我们看到,女主人公也曾有过与男子的甜蜜时刻,她陶醉爱海之中,和男子也曾有过海誓山盟,但男子却改变心意,遗弃了她。我们似乎看到了她无助的哀求,但却无济于事,往日的和风细雨,现在却成了凄风苦雨。
当爱情已经消逝,女主人公的命运就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这与《氓》中的情节何其相似。可是,有些悲剧,不是因为爱情的消逝而产生的,我们再看一个与《孔雀东南飞》相似的故事。
2、阅读《上山采蘼芜》:5分钟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全诗主要通过弃妇和故夫的对话,写出故夫怀念旧情,更显出弃妇的无辜,他们离异的原因可能不是由于他们自身,而是由于家庭或社会的逼迫。从故夫对新人和故人比较的标准可以看到,他不只是看在容貌上,而且重在劳动技巧和人品,可见他们的分离是被迫的。虽然没有《孔雀东南飞》的死别,但无奈的生离仍然让人感叹不已。
四、联想迁移:(10分钟)
让我们来做一个设想,《氓》中的女主人公离开后会去哪里?能干什么?刘兰芝为什么会被迫嫁人?
A、自力更生。B、回娘家。C、再嫁人。这三种选择都不是她们自愿的,谁不愿意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呢,但这一切却不由她们决定。尤其是年老色衰的女人,再嫁不太可能,回娘家没有地位,遭人笑话,自力更生也未必有能力能够做到,等待她们的只有悲剧。
补充阅读:李敖《论中国女人》:
在古代,有一件怪事:男人离不开女人,可是男人又看不起女人;更怪的是,不但男人看不起女人,连女人也看不起她们自己。
男孩子生下来的时候,放在床上;女孩子生下来的时候,放在地下。或者放在水里,干脆淹死。这是因为养不起,又没有“安无妊”或“乐普”,只好即时生杀了事。这种风俗叫做“溺女。
男孩子生下来的时候,穿漂亮的衣裳;女孩子生下来的时候,只穿背心式的内衣。
生男孩子叫“弄璋之喜”,璋是好的玉石,使男孩玩玉石,据说可增进他的德行;生女孩子叫“弄瓦之喜”,瓦不是瓦片,是纺车上的零件,使女孩子玩纺车上的零件,据说可使她将来勤于家事。
为了奖励生男孩,汉朝章帝发明了“胎养令”,对生儿子的有优待,生女儿的就不行,除非生杨贵妃,生杨贵妃可以“不重生男重生女”。但举世滔滔,哪有那么多杨贵妃好生?何况万一生不好,生出了黄承彦家的丑丫头,除了嫁给诸葛亮,也没人要。但举世滔滔,哪有那么多的诸葛亮?
„„
古代中国女人,在中国唯一的出路,就是出嫁做妈妈。她们在没出嫁以前,整天关在家里,绝不会出来念书或出来跳舞,或出来做女秘书、女护士,是没有这些的。
她们没有上学的权利
口号是“女子无才便是德”,不会念书反倒是美德!
她们没有职业
蹲在家里,就是她们的职业。
她们没有继承权
财产都分给兄弟们了。
他们没有人格权
人格权已经被爸爸、丈夫、儿子所吸收。
她们没有自由意志
不需要她们有意志,坏事不让做,好事也轮不到她们做。
她们被“圣人”看不起
孔夫子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她们很容易就被丈夫赶走
有七个理由,丈夫可以赶走她,其中一个理由是“不生儿子”。不生儿子不怪丈夫,要怪她!
她们还很容易就被连带杀头
要是她的爸爸、丈夫、儿子犯了大罪,她就跟着倒霉,她自己若想犯个大罪,教别人也倒霉,不行,没机会!
她们很难再婚
不论离婚后或丈夫死后,总之,她们想结第二次婚,很难很难;并且很多人根本也不想,她们宁愿糟蹋了青春。清朝有一个“高节妇”,十七岁起守寡,守到九十六岁,共守了七十九年,是“守寡大王”。
他们几乎什么都没有,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
汉朝开始才有女人私人的名字,有的还是没有,只叫做什么什么“氏”而已。你一看到什么什么“氏”,比如说“陈氏”、“王氏”,你就知道“是个姓陈的女人”、“是个姓王的女人”,这就“够”了!„氏”字是一个表示“是女人”的通用说法,其他同类的字还有“姬”、“姜”等等,都属于这一类。古代有个女人叫“孟姜”,传说中为了找丈夫,曾哭倒长城,后来人们不知道“孟姜”的意思就是“是个姓孟的女人”,以为“姜”是她的名字,于是硬把她叫做“孟姜女”,这是不通的,“姜”就是“女”,这么一叫,孟姜“女”岂不成了“孟女女”了吗?„„
教师总结:如果说,古代女性是由于社会因素而无法保障自己的地位,无法得到幸福,那么,新时代的女性,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才能保证自己的幸福呢?我们来看看现代女性的回答。
1、香港女作家张小娴《我好怕》:
我好怕会飞的蟑螂,可是,要失恋的话,我宁愿同时被三十只会飞的蟑螂袭击。„„„„
我好怕失恋,可是,要失掉尊严的话,我宁愿失去你。
人格与尊严是做人的底线,没有什么可以使我们放弃这些,哪怕是爱情,一个爱你的人不会践踏你的尊严,如果要以丧失人格为代价,那么,宁可不要这种爱情,因为这不是真爱。
人格和尊严是爱情的底线,那么,除了相互尊重以外,怎样才是真正的爱情呢?
2、舒婷《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吹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总结:相爱的两个人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具有共同的价值和尊严。
五、布置作业: 参照《谷风》,将《氓》改编为白话诗歌。例:
男子忠厚又老实,抱布来换我的丝。真意不是来换丝,商量我们的婚事。
送你送过淇水泮,依依难舍到顿丘。非我故意拖延你,你要请位好媒人。
请你不要发脾气,秋天我就嫁给你。
登上墙头向远望,望眼欲穿盼着你。不见你从远处来,眼泪簌簌落下来。终于见到你身影,我又笑来心欢喜。你用占卜定吉日,我们没有不良兆。
你用车子来娶我,我带财物嫁给你。
桑叶未落挂树枝,叶子新鲜又润泽。叹息那些斑鸠鸟,贪吃桑葚损健康。
美丽痴情姑娘们,不要迷恋男子们。男子沉溺爱情里,随随便便能脱身。
女子沉溺爱情里,不能轻易就脱身。
桑树又逢落叶时,叶子黄黄纷纷落。自从我嫁成你妻,多年生活历贫苦。淇水汤汤滚滚流,溅湿我车两幔布。女子本来没差错,男子常常有二心。
爱情没有定标准,感情轻易就变换。
多年作为你的妻,累活苦活无不做。早起晚睡总这样,从来没有懈怠过。
你的心愿已满足,虐待成了你特长。兄弟不知我的苦,讥笑令我愁断肠。静心想想这生活,独自伤心愁断肠。
原想同你过到老,相伴偕老无希望。淇水再宽也有岸,洼地低湿也有畔。
回忆当年孩子时,欢乐说笑难忘怀。
誓言真挚又诚恳,岂料今朝你违言。不念旧情今昔改,我们就此不言再!
第三篇:《氓》《离骚》《孔雀东南飞》的教学反思
《氓》《离骚》《孔雀东南飞》的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有三首诗歌
:《氓》、《离骚
》和《孔雀东南飞》。每一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无论女子或男子,都经历过人生的大悲痛,面对现实,他们理智地作出最终的选择。
比如氓的妻子回顾当年热恋时,自诉“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与心上人难舍难分;回忆盼嫁时,“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用情之深,用情之专,有多少苦恼,就有多少甜蜜!然而,曾是生命中最爱的人儿,竟然不仅“二三其德”,还在“既遂于心”后,“至于暴矣”!这是多么巨大的打击!假设发生脆弱的人身上,怎么活下去呢?从弃妇对氓的称呼:用敬语“子”回忆两人热恋时的他,到语含轻蔑地用“尔”讥讽氓的占卜并不诚心,再到直接用男子通称的“士”直斥氓虚伪的本质,可见她对氓的认识被弃后反而越来越深刻。于是,一句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足以流传千古的教训,将昔日恩爱化作了一缕烟云;提及“总角之言,言笑晏晏”时残存的一点伤感,也被“反是不思,是以焉哉”绝决从眼角拭去!两千多年前,一位弃妇,在容华逝去,遭遇背叛后,为什么没有走上绝路?
比如屈原——当年楚怀王最信任、最倚重的人,因为小人“谣诼谓余以善淫”,以至“朝谇而夕替”,突然坠入人生之深渊。朝廷之上,楚王不能识别忠奸,小人“背绳墨”“竞周容”,楚国政治陷于混乱,楚国命运令人堪忧!他能不忧愤吗?满腹才华,一腔热血,一个无中生有的非议,竟让有志之士陷入窘困!他能不悲痛吗?一向洁身自好,不屑同流合污的翩翩君子,竟然要忍受无端的指责与侮辱!屈原一任胸中不平之气渲泄,他甚至几次提到,要以死表明清白与忠诚!然而,他为什么没有在被贬斥后最痛苦的时候死去,而是在犹豫、思虑之后,决定回到原路,整理最初的理想,坚守正道?
还有刘兰芝,老天竟然如此垂青于一个女子——让她集美貌、智慧、多情于一身!以至被驱遣回娘家的刘兰芝竟成了当地一个“香饽饽”,上门提亲的人趋之若鹜,且不是县令即是太守!当初怎么就让焦仲聊这个无名小吏娶到手呢?!刘兰芝的美绝不仅仅是停留在她“指若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的外表上,还有她“举世精无双”的纤纤细步中,那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气质,再加上洁白的绸制腰带和闪烁的珍珠耳坠,更衬托出典雅之气。更可贵的是她从十三岁起,即“织素”、“裁衣 ”、“弹琴”、“诵诗”,可谓“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若非天质聪颖,启慧甚早,怎会如此多才多艺!难怪刘兰芝主动提出回娘家时,焦仲聊急忙/ 6 央求母亲留下妻子;央求不得,又返身安慰妻子,一再发誓早日接她回家;听闻妻子被迫改嫁,又急又气,专门向府里请假,跑去讥讽她变心,攀高枝。无非是爱之极深,要不怎会为她而死?以上种种集于一身的人已是世上少有,要攀哪个高枝攀不上!然而,当刘兰芝被迫出走,对着小姑落泪时;回到娘家后,对母亲的哀告要固守爱情时;被逼再嫁无望重回焦家后,独坐房内长泣不已时——这位绝世奇女子的不求富贵,但守心中真爱更是令人动容!她思虑一天后“揽裙”“脱履”“举身赴清池”的干脆,冷静与决绝,简直令人震惊——以死捍卫爱的尊严——这是俗人庸士们绝没意料的。
《氓》中的弃妇意识到爱已逝去,负心汉不值得留恋,为其而死当然是没有价值的。有价值的是自己在投入一段感情时,一定不能再沉溺其中丧失理智。她坚强的活,就留下了继续爱的希望。
虽然屈原与刘兰芝都选择主动结束生命,但他们的死并非感情用事,而是当时最理性的选择。对于以楚国的强盛作为生命价值的屈原,对于以享有真爱与尊严作为生存意义的刘兰芝,当他们的信仰被推毁,并绝无可能重新追求的情况下,除了死,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呢?他们正是清醒地看到理想与世俗的决裂,再无缝合的希望,又不愿随之沦陷,于是,死,就成了他们最后一次无望的抗争。
生命对于每一次人生体验无不带有伤痕。青春少年处在人生的花季,也处在人生的雨季。在成长过程中,他们也有烦恼;在学习和生活中,他们也有困惑,因而感到迷惘,甚至迷失方向。伤痕累累的先人,从这些散发着沧桑感的作品中走出来,告诉他们,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从生命的体验中走出自我来吧。无论是活着的,还是死了的,这一个个古老而鲜活的人物都是当代青年们生命的参照。生命的价值无不体现在对生命体验的反思中。唯有不断地思索生存是否是有价值,并据此不断地作出理性的选择,每一个生命才不是被简单地复制,才是独一无二的呈现。
从漠视生命到珍视生命,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充分利用这样充满人文关怀、具有生命意识的课文,对学生进行思考生命和感悟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教育,在学生的心灵烙上生命是可贵的、生命值得珍惜的印记,才能让学生的生命之花勃然绽放。/ 6 / 6 / 6 / 6 / 6
第四篇:论中国古代监狱的发展特点
论中国古代监狱的发展特点
内容摘要: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根据地下文物发掘考证,至少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已经形成了以夏为代表的相对统一的国家形态,继而也揭开了中国监狱发展史的帷幕。监狱作为国家的暴力机器,在中国从夏朝建国进入奴隶社会以来,历代统治者无不利用其巩固自己的统治,维护其阶级统治秩序。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地理环境和专制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监狱的发展表现出了有别于世界其他国家的独具的规律和特色,至今仍有许多可资借鉴的内容。
关键词:古代 监狱发展 特征
本学期选修了监狱法这门课程,加深了对监狱这一国家暴力机器的了解,再联想到看过的讲述不同时期事件的电视剧中所出现的形形色色的监狱——从《封神演义》中的“画地为牢”到封建社会的“天牢”“地牢”,再到《越狱》中现代化的福克斯监狱,于是产生了去了解一下中国历代监狱的想法,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产生了这篇文章。
由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地理环境和专制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监狱的发展表现出了有别于世界其他国家的独具的规律和特色。
一、中国监狱的发展历史悠久。监狱的产生同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一样,经历了一个缓慢孕育的过程。中国广为流传的皋陶造狱的传说,其时间就可追溯到尧舜时期。相传皋陶是舜时期掌管刑法的长官,曾被禹推举为继承人,但他先于禹去世。他善于料理狱讼,遇到难案“令神兽獬豸以角触着直者,以知人善恶,明辨是非”1。当时也出现了像对待野兽般的原始的关押拘禁方式和设施,如古文献记载的○“系之徽墨 于丛棘”2.可见在原始社会末期就有了刑罚和监狱的雏形。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犯罪、刑罚和监狱也就应运而生了。禹传位给儿子启,正式确立了世袭制度,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局面。作为国家“附属物”的监狱必然然在夏朝产生,已成为不争之事实。国家与法律密切相关,夏统治者为了进一步加强镇压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正式制定了《禹刑》,“夏有乱政,而作禹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奴隶制法典,说明夏朝有了犯罪和刑罚,而处罚犯罪就必然有拘押和执行刑罚之场所,由此也可推断夏朝有监狱的存在。在中国的历史文献中也可以找到诸多关于夏朝监狱的记载,如《史记.夏本纪》:“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夏台又名“钧台”,在今河南省禹州境内,是夏桀设狱囚禁商族首领汤的地方,是一种特定的监狱形式,不是夏朝监狱的通称。“三王始有狱”指的是夏、商、周三代开始有了监狱。迄今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监狱制度以及其中所蕴涵的丰富的思想文化内容,始终居于世界监狱发展的前列。中国监狱的历史不仅悠久,而且从未间过,由此辗转相承、沿革清晰、内容丰富、特点鲜明、自成体系,体现了中华民族走向监狱文明所具有的特殊规律性,形成了内容极其丰富的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古国的传统特色。
二、中国传统“礼法结合”对狱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礼与法的互相渗透结合,是中华法系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法制文明特有的现象。礼的主要作用在于“别贵贱”、“序尊卑”,从而确定“尊尊、亲亲、长长、男女有别”的宗法等级秩序,具有“经国家,定社稷”的功能。自汉代儒家思想在我国“定于一尊”,礼法结合逐渐成为此后各王朝的治国思想和立法原则。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引法入律”到隋唐礼法的完全融合,使法律道德化,法由止恶而兼劝善,“以礼为主导,以法为准绳;以礼为内涵,以法为外貌”3说明礼法结合可以有效地推动国家机器运转,维护○1薛梅卿.中国监狱史[M].第二页.北京:群众出版社 1986 ○2薛梅卿.中国监狱史[M].第四页.北京:群众出版社 1986 ○3张晋藩.中国法制史[M].第六页.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
社会的安定和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因而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正是由于礼法结合的特殊作用,才使礼法结合成为贯穿中国古代狱制指导思想和治狱实践的一条主线。
三、“诸法合体”下的监狱立法与监狱体制。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特点是“诸法合体,以刑为主”,涵盖了民事、经济、行政、司法等各个部门法,也决定了监狱立法的特征,从监狱产生起直到明清的三千多年历史中,没有产生一部独立的监狱法典,这种特性也是世界所少有的。战国时期李悝《法经》中的“囚法”一篇,是有关监狱管理的,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早期的监狱法,后代各朝法律中的《断狱》、《狱官令》等篇目,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关于监狱制度的法规,特别是清人赵舒翘的《提牢备考》一书,系统收集了清王朝建政以来有关监狱管理方面的条例、章程和制度,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关监狱学的专著。《唐律疏议》是现存比较完备的封建法典,共12篇502条,其中名例、卫禁、职制、断狱、捕亡等篇目中都有关于监狱拘押罪犯和刑罚等方面的条文;此后的《大明律》、《大清律例》中也有类似的条款。其他令、格、式等法律形式中也有关于狱制的规定,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监狱管理制度在内容上是充实和完备的,在形式上是分散和多样化的这一特点。这种局面持续到鸦片战争以后,在清统治者内部,一些以洋务自诩的官僚地主阶级集团,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改良思想,使传统的“诸法合体”逐渐走向了“分门别类”。在“诸法合体”下的中国古代监狱管理体制特点极为鲜明,表现为狱政、行政、司法的合而为一。自秦统一以后,建立了皇帝制度,使皇权日益神秘化、制度化、法律化,皇帝握有国家的最高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同时皇帝“口含天宪”,任意改法废法。随着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高度发展和日益强化,决定了皇帝是最高的立法者和司法者的地位。监狱不是独立机关,而是从属于皇帝控制下的行政机关,司法权受行政权的干预和支配,更谈不上司法独立。中央常设监狱如刑部狱、御史台狱等,都由中央司法机关具体负责管理,监狱的管理权同样受同级司法官署的控制。地方监狱直接由各级行政长官管辖,各级行政长官集行政、审判和治狱于一身。因此,中国古代监狱,不是行使监狱管理权限的专门机关,而是兼具行政、司法和狱政等多种权力的一般管理机关,从而形成狱政、司法行政机关在组织上的一体化特征。
四、自成体系的监狱管理制度
中国历代统治者在不断总结前朝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并不断发展完备了一套监狱管理制度,并自成体系,代代承袭,其特点十分鲜明,表现在:第一,中国古代各王朝在监狱管理中,崇尚的是威吓、惩罚和报复主义,把监狱的镇压作用放在首位,建立了系囚制度,这是拘押、械系和看守囚犯的总称。包括门卫、桎梏、点视、分类拘禁、对脱狱反狱劫狱的惩罚等制度,其目的“务要内情不得外出,外情不得入内,使人知幽闭困苦之状,以顿挫其顽心”4。○这是监狱发挥镇压作的前提。历代统治者为强化监狱的专政职能,都十分重视这一制度,并在立法上将系囚的各项制度具体化。第二,秦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使历代统治者认识到,单纯的刑罚镇压不仅不能压服人民的反抗斗争,反而会导致亡国灭种的严重后果。因此,为了笼络人心,标榜其“仁政”,建立了悯囚制度,这是关于保障狱囚基本生活待遇的制度。其内容包括衿老怜幼、宽缓狱具、提供囚粮囚衣医药、纵囚归家、法外行仁等措施。这是统治者为防止狱吏任意凌虐囚犯,防止阶级矛盾的激化而采取的措施,是从儒家的“德治”“仁政”思想出发,阐发在监狱管理中的感化教育。当然它决不仅仅是什么“圣王仁及囹圄”的悲天悯人,其真实目的还是为了有效地控制人民和巩固专制统治。第三,在中国强制狱囚服劳役,早在商朝就有了,到西周形成固定制度,秦汉时期则广泛使用,隋唐时期发展形成完整的居作制度。这是强制被判处徒刑、流刑的罪犯服役的制度,是一种既禁其人又役其身的自由刑与劳役刑相结合的刑罚制度。《唐书刑法志》载:“用刑有五,其三曰徒,徒者奴也,盖奴辱之。量其罪之轻重,有年数而舍之。”可见徒刑是剥夺自由、强制服劳役并奴役羞辱兼而有之的刑罚。各封建王朝为了保障居作制度的顺利进行,都规定了严惩违制的条款。由于居作制度的普遍实4杨殿升.监狱法学[M].第一百八十六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施,促使了劳役监的发展,古代被判处劳役刑的罪犯往往要同时施加肉刑,这是古代刑罚的一个特点,反映了中国古代盛行的野蛮残酷的惩罚主义和报复主义思想。而劳役刑与肉刑相结合,也方便了劳役监的管理,因此这一制度为历代王朝所沿袭。第四,录囚制度则是有关皇帝或各级官吏定期或不定期地巡视监狱,对狱情进行审查和监督的制度。这一制度始于西汉,盛行于东汉,完备于唐代,明清时期的会审制度则是录囚制度的发展。这是中国古代狱制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平反冤狱,疏决淹狱,减少非法庾死狱囚具有一定作用。有利于缓和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有利于维护封建法律秩序和社会安定,进而保障统治阶级根本和长远利益。但封建社会本身固有的腐朽、黑暗的狱制以及不断激化的阶级矛盾,使这一制度具有很大的相对性与局限性。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代的各项监狱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完善,这些监狱管理制度之间关系密切,相辅相成,互相配合,具有内在联系,共同为封建国家机器发挥着巨大作用,这也是统治阶级的统治经验不断积累的结果。这些监狱制度和法规条文中所蕴含的丰富中华古文明的特质,对于后世乃至周边国家监狱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今天我们研究中国监狱史绝不仅仅是为了简单地展示或炫耀已有的辉煌,而是为了批判地继承我国历史上丰富的文化遗产,如狱政思想中“明德慎罚”的感化主义、惩罚与教育思想,监管中的分类监禁、分管分押等,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增强我们维护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自觉性。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深入研究人类历史上监狱制度的产生、发展,监狱的本质特征,狱政思想、监狱立法、监狱管理制度的内容等,观“前世之迹”,明“治乱之道”,把历史当作一面镜子。更好地为现实服务。
参考文献:【1】薛梅卿.中国监狱史[M].北京:群众出版社
【2】张晋藩.中国法制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3】杨殿升.监狱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4】左传[M].昭公六年.【5】周密.中国刑法史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五篇: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指朝廷允许普通人士和官员自愿向官府报名,然后经过分科考试,依照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和授给官职的一种制度。
科举制度是唐朝开始正式实行的,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一直紧紧伴随着中华文明史,结束于清朝光绪二十七年最后一科进士考试。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经历着几个时期:
隋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隋朝统一全国之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就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度代替以前的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
唐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完备时期。
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的主要科目有明经、进士。
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大体有两种:
一种是朝廷所设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以及各地的州、县学馆的学生,当时称为生徒。他们在学校内考试合格之后便可以参加朝廷于尚书省举行的科举考试,也称为省试。
二是不在学馆的普通读书人,可以向所在的州、县官府报考。地方州、县逐级对他们进行考试,合格的人被送到京城长安参加尚书省的省试。这样的人叫做乡贡。凡是被举送参加省试的考生,可称举人。省试被录取称及第。第一名称状元或状头。
科举考试及第者只是取得做官的资格,尚不能直接得到官职,还须经过吏部的考试,才能被授予官职。
吏部的考试是在每年十月以后,次年的夏天来临之前,吏部便要按照“三注三唱”的程序公布考试人员所得到的官职,并经尚书、门下两省和皇帝批准之后,以皇帝的名义发给委任文书“告身”【古代授官的文凭】。
宋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
宋朝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阶层逐渐扩大,想任职官吏的人在经济实力日益雄厚的同时,迫切地要求通过科举走上政治舞台。因此宋朝的科举制度与唐朝相比,有着显著的发展:
第一,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任用的范围。唐代录取进士及第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
则几人、十几人。宋朝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及第,二等称赐进士出身,三等称同进士出身,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唐代录取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实际授予官职还须通过吏部考试一关。而宋朝一经录用便可任官,排名在前的即可得到高官。宋朝还不限制应试者的出身,甚至僧道之人也可以参加科举。
第二,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由皇帝亲自殿试考选,考生一律成为天子的门生,避免考生与主考官之间以师生为名结成同党。
第三,从宋代开始,科举正式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糊名就是
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封密起来,誊录就是将考生的考卷另行抄一遍。这样
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都无从辨认,做到绝对的公平竞争。这些方法都被后来明清所继承。
第四,在考试的内容上,改变了唐代只考诗赋的做法,进士科增加了经义等内容,还设有“明
法”科,“试律令,《刑统》大义、断案,”考中者任司法官员。
明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
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超过了以往历代。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
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大体有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
明代的科举制度在程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中乡试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解元(jiè-): 唐宋科举时乡试(州府举行的考试)的第一名。宋元以后用作对读书人的尊称,如明代唐伯虎,人称唐解元。】。中会试者参加由皇帝主持的殿试。殿试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通过逐级考试,统治者可以从中挑选最有用的人才。
明代科举考试内容的重要变化即八股取士制度的确立。明太祖朱元璋采取刘基【刘基(1311-1375): 明初大臣。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末进士。曾任元朝官吏,后弃官隐居,著《郁离子》,揭露元末暴政。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至应天(今江苏南京)劝朱元璋脱离韩林儿独树一帜,并参预机要,筹划用兵。明初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1371年被胡惟庸诬陷而遭免职,忧愤而死。善文章,与宋濂齐名,有《诚意伯文集》。】的意见,规定各级考试专用四书五经命题,作者只能按照宋代程、朱等几家的经义解释来回答,绝不允许抒发自己的见解。明宪宗时,更创立了“八股”的格式,要求文章在形式上逐段对偶。堆砌雕琢,完全脱离社会现实。所以比唐宋诗文取士,更禁锢人们的思想,使科举制度完全服务于皇帝专制的需要,同时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
清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灭亡时期。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科举只是为汉官铺设的一条参加政权的阶梯。科举考试的内容,仍然采取明时的八股文,用以禁锢士大夫的思想。之后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
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严厉,但由于科举制度本身的弊端,舞弊越演越烈,成为历史进步的障碍,所以最终只有走上被消灭这条道路。
总体来说,科举制度的实行在古代是积极多于消极的。
从个人角度来说:
它的积极性体现,一个出生普通家庭的人想要进入朝廷,高榜题名,然后升官晋爵,光宗耀祖,飞黄腾达,全家富贵,一切的一切,都是依靠科举考试。
它的消极性体现,假使一个普通人士极度看重他的名望或是某些其他原因一心要成为官吏,便投住一生的心血埋头苦读,本可以开始其他路途发展的机会,但全都不去考虑,有些人还是到死的那天都不能高中,不能够成全他毕生的愿望,含恨而终。所以有的时候也不能一味地将科举视为殊死搏斗的政治战场,白白虚度大好光阴,渐渐加速社会的腐败。从社会角度来说:
它的积极性体现,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让他们明白考科举可以是一条很好的出路。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提高社会的行政效率。改变了封建社会前
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科举制度成为了选拔官吏唯一公正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考试和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和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更加促进了文学的繁荣昌盛。
它的消极性体现,作为一项文官选拔制度,科举的直接结果是选拔了十万名以上的进士,及近百万名以上的举人。这庞大的群落,当然也会滋养不少贪官污吏或卑鄙的害群之马,做官位却不做其事,皇帝赋予父母官的政策等得不到实施。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得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他们原本活跃的思想,对学术文化的发展没有推动作用,反而败坏了良好的社会风气,直至最终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古代的科举制度这样一路走来,经历了不断的改革,不断的进步,至此古代的科举考试演变成现在的高考。其实现在的高考也有一些当时的科举制度历史存在,两者有着相似性,像当时采用糊名的方法来批阅试卷,现在的高考制度也是需要糊名的,这样可以杜绝徇私舞弊现象。像科举考试是选拔全国各地最好的人士,高考也是全国性的,这样有利于更多的精英荟萃,一山还有一山高的汇总。像当时都是选举考试第一名的,任职的官位就越高。现在的高考也是选取分数最高的就读最好的大学,以分数高低决定前途。其次现在的高考制度比古代的科举制度具有先进性,古代的科举制度要在学堂住上三天三夜,直到考试圆满结束。而现在的高考不必这样,只是需要两天时间分科考完四门课程。古代的科举制度只允许男子考,做官的更是堂堂男子汉,而现在的高考男女皆可考,废除了性别歧视制度。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为封建社会不同等级成员间的相互转变创造了条件,通过考试决定做官的机会,高中之后唯一的出路就是做官。而现在的高考是通过考试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感兴趣的专业就读,将来朝着自己的理想发展和最终获得求职的机会。古代的科举得了第一名之后就是状元,没有再高的学位,而现在的高考制度之后就是本科生,甚至继续考研究生,博士,博士后,步步高升。古代的科举制度在满清曾经出现舞弊案兴大狱,江南科场狱等混乱局面,手段阴险毒辣,令社会人士都人心惶惶。而现在的高考中也存在舞弊事件,但随着科技手段的运用以及惩罚手段的严厉性,所以概论已少之又少。
因此,科举制度与现在的高考有其关联对应性,国家正在一步步完善各项不足,一项制度的实行必定有利有弊,怎样做到尽善尽美正是中国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国家输送和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还是付诸于现在高考的制度,必须做到公平原则,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综合素质,这是振兴中国的必然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