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命意识
第三章生命意识
一、生命意识的涵义
生命意识,是上升到哲学层次的一种对生命的思考与领悟,它源于对生命有限性及其价值的深刻体认。
是无休止的好奇心?不知前路的漫漫旅途?层出不穷的意外惊喜?独自面对风浪时的英勇无畏?与美丽的时时约会?是与机遇擦肩而过的失落?凌空的自由翱翔?为了衣食而勤劳奋斗?投入家庭温暖的怀抱?冬季里盼望春天?夏日里回忆寒冷?轻快的跳跃奔跑?是甜蜜的相依相偎?你心中的生命是什么? 生命的长度?------宇宙年龄约有多大?约137亿年
地球的年龄约有多大?约46亿年
人类历史约有多久? 约300万年
人的寿命约有多长?约 80
生命来之不易要珍惜 生命的结构
人生命由三个因素构成,即生物性、心理性(精神)和社会性。生命的特点(1)生命的不可逆性
从胚胎起,生命便一直生长、发育,以迄衰亡。它绝不会“倒行逆施”,养老还童也决非现实。(2)生命的不可再性
生命,对任何人来说都只有一次。世间常说,“人死不得复生”,便道出了这个真理。(3)生命的不可互换性
生命为个体所私有,相互不得交换,彼此不可替代。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第一句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它给人只有一次,生命没有彩排
认识生命,感恩回报
不少人往往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可以舍弃生命,给家庭与社会带来了悲剧与不幸(马家爵)……
自杀已成为15-40岁人群的首位死因。研究发现,在我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因家人或亲友自杀出现长期严重的心理创伤,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负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每年自杀发生率超过10万分之20以上,为高自杀率国家,我国已经成为高自杀率国家。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对该市杨浦区3所普通全日制高校的3000名大一新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1.5%的大学生曾有自杀倾向.其中单亲家庭学生高于双亲家庭学生,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
面对这些如此轻视生命的同龄人,你想说什么?
08年北京残奥会上,9月12日,在男子三级跳远F11级决赛中,李端以13米71的成绩夺冠,9月15日上午,他又以6米61的成绩成功卫冕跳远冠军。李端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失去了光明,灵魂不能坠入黑暗;看不见道路,脚步不能停滞不前”。
生命的真谛是人格尊严;生命教育的真谛是唤起同情、培育仁性。一个懂得保护生命、尊重他人生或死的孩子,将来走上社会,才有可能人性向善,社会才有可能多添一份和谐。所以,生命教育,就先从尊重生命开始吧。
在中国先秦至今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化中,儒家和道家都对“生命”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各自的生命观。儒家认为,宇宙本质是“生生”,“天地”有“好生之德”,即创生万物,亦长养万物。人应该有“生生不息”之精神,珍惜生命,注重人事,修养心性,以配天德。
所以,儒家重视生命,对死亡避而不谈,孔子告诫人们“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
------曾子所作
冯友兰先生说过“道家的出发点就是舍生避害” 即保全生命,排除威胁生命的各种力量。“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足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吕氏春秋·重己》)由此可见,儒道两家都追求精神生命的“不朽”。但儒家主张积极人世,奋发有为的人生态度,即通过建功立业的实际活动来达到“不朽”。而道家却认为人们只能通过“心齐”、“坐忘”,在精神境界上摒弃生死的区分,与大道合一,达到“死而不忘”,从而派生出纯精神养炼不问世事的人生态度。
所以,“生命观教育”,是中国古代的传统人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当今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思想来源。
有生命个体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性条件,而个体只有首先保持有生命的存在,才能在社会中实现生命的价值和体现生命的社会性意义。讨论: 作为一名现代大学生,你认为“个性”和自我意识是一回事儿吗?
文学先是强烈地呼吁社会对个性的尊重,从而发展到对人的心里世界的关注,然后再发展到生命意识的生成
二、文学中的生命意识
1、悲剧意识---悲悯情怀
宦游之悲
(《世说新语》、《乌夜啼》、《八声甘州》)
2、超越意识-独立真率
旷达超然
(《世说新语》、《定**》)
二、文学中的生命意识
3、情爱意识
(《凤凰台上忆吹箫》)
4、自由意识(《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特立独行的猪》)
讨论:
1、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2、你有自己的生命价值观吗?
车祸仅仅是威胁我们生命安全的一个方面。有时候,人类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是那样的不堪一击。2008年5月12日四川地震导致近7万人死亡,1万7千余人失踪。
日常生活中,疾病也是人类的重大杀手。癌症、心血管疾病(心脏病、脑溢血等)、传染病(甲流、非典型性肺炎等)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命。我们应该尊重生命,学会生存,懂得生活。每个人都应该快乐的生活。电视剧里有这样一句台词:
“去爱吧,像不曾受过一次伤一样!
跳舞吧,像没有人欣赏一样!
唱歌吧,像没有任何人聆听一样!
干活吧,像不需要钱一样!
生活吧,像今天是末日一样!”
• 《世说新语》和魏晋风度
• 出于《世说新语》中的成语
• 难兄难弟、拾人牙慧、望梅止渴、绝妙好辞、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一往情深、一见钟情、口若悬河、咄咄逼人、咄咄怪事、登峰造极、鹤立鸡群、东山再起、应接不暇、楚囚相对、东床快婿
• 《世说新语》和魏晋风度 一群可爱的人,一些有趣的事
• 《世说新语》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讲了一群什么样的人?说了一些什么样的事? • 鲁迅称《世说新语》 为 “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世说新语》,笔记小说集。南朝刘义庆撰。全书按内容分类记事,共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族阶层人物的遗闻轶事,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生活。
鲁迅的“志人小说”概念更为准确、科学。“人”是《世说新语》的审视对象。全书涉及人物达1500余人。《世说新语》的着眼点在对人物言行的审视上。具有突出的“以人为中心”的志人特质。总体上描绘魏晋时期士族社会精神风貌。
是“魏晋风度(风流)”的集中体现、是一部“名士教科书”。
所谓“魏晋风度”,是门阀士族知识分子所崇尚、追求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它唱的是追求个人自由、高扬精神自由意志,行的是吃药、喝酒、清谈等精神深度的怪异。这种不同于传统、不同于流俗、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的言谈举止,风度集中体现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集中塑造了他们的社会形象。它不仅是一种政治和文化现象,而且深深影响着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从而构成了这一时代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一、讲究仪容仪表,举止风度不凡
• 美仪容是魏晋时代士人普遍的追求,《仪容》专记士人的容貌、仪表和举止风度。
• 《容止》2:“傅粉何郎” “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
• “人物品藻”之美学 品藻,这里所指的是对人物品性、才能、容止、风度等的评论。品鉴人物在《世说新语》中占有相当比重的篇幅,如《识鉴》《赏誉》《品藻》等。•
1、“清”的审美精神
• 山公举阮咸为吏部郎,目曰:“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赏誉》)
•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 “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容止》)• 萧萧形容举止萧洒脱俗,肃肃形容清静凝定。•
2、关注仪容之美
《容止》7:“群妪齐乱唾之,委顿而返。” •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容止》)• 史上最美的看杀事件《容止》19:“看杀卫玠” “观者如堵墙” • 《晋书·卫玠传》:“京师人士闻其姿容,观者如堵。玠劳疾遂甚,永嘉六年卒,时年二十七,时人谓玠被看杀。”
3、注重人物的内在神韵
• 何晏七岁,明慧若神。(《夙惠》)
• 王戎云: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赏誉》)
• 公孙度目邴原:“所谓云中白鹤,非燕雀之网所能罗也。”(《赏誉》)(像这样可以自由穿梭在云中的白鹤,不是捕捉燕雀的网所能捉住的.)•
王戎说:“ 太尉(王衍)仪态高雅清醇,就像玉树琼林,天生就是超脱世俗的人物 •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仪容之美不仅在外表,更在内在的智慧、才华 和精神气质。•
二、服药之风
• 何晏“首获神效”的“神明开朗”
• 特殊功效:生活的享受、美容。附加价值:身份的符号性象征。• “冷服”和“散步”“宽衣博带”喜穿旧衣 扪虱而谈
五石散,亦称寒食散。其五味主药为白石英、紫石英、石钟乳、赤石脂、石硫黄而言。五石散是一种剧毒药,服用后伴随毒性发作,产生巨大的内热,因此需要一整套极其细微而繁琐的程序,将药中的毒性和热力散发掉,即所谓散发。如果散发得当,体内疾病会随毒热一起发出。如果散发不当,则五毒攻心,后果不堪设想。即使不死,也将终身残废。而散发的重要一点是,必须在服药后多吃冷饭,故称寒食散。
除了吃冷饭之外,还要注意多外出步行运动;称为散动或行散。还要注意多喝热酒、好酒,每天饮数次,使身体薰薰有酒势,即处于微醉状态。如果饮冷酒或劣质酒就可能会送命。•
西晋的裴秀就是因服药后饮用冷酒而致命。另外,服药后还要用冷水浴来将药的毒性和热力散发掉,并不能穿过多过暖的衣服。
不明就里者往往认为魏晋名士的穿着很飘逸,称其为魏晋风度。殊不知,晋人着轻裘、缓带、宽衣,是迫不得已———因为他们服食了五石散。服五石散是魏晋上流社会的流行风俗,不过当时的名士服用此药是有极大的代价的,一不小心,它就会要人命的。“„„更因皮肤易破,不能穿新的而宜于穿旧的,衣服便不能常洗。因不洗,便多虱。所以在文章上,虱子的地位很高,“扪虱而谈”,当时竟传为美事。——鲁迅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
三、饮酒之风:存在与虚无
• 酒和诗联系:创作的触媒、高雅游戏的道具。
• 精神上追求超越,肉体上放浪形骸。喝酒理由千千万,戒酒理由却没有一个!• 《任诞》12:阮咸的“人猪共饮”。
• 《任诞》24:王导劝孔群节制饮酒。一次,丞相王导劝他说,你这人为什么老是这样贪恋喝酒呢?你不去看看酒家盖酒坛的布,未经多久就糜烂了,可见酒这东西对于人体的损害,也同样厉害。孔群认为他老人家讲得没有道理,辩护说,假使将肉放在那里,不要几天就腐败了;但倘若将肉糟在酒里,那样才能历久不坏。可知酒对人只有保健的功效。• 《任诞》28:周伯仁的“三日仆射” •
周是一名大酒徒,在西晋时就有酒名,南渡后,在东晋政权建立之初,他任尚书左仆射,终日饮酒,常常醉酒三日不醉,世称“三日仆射”。•
四、清谈之风
• “魏晋时代的贵族和知识分子,以探讨人生、社会、宇宙的哲理为主要内容,以讲究修辞技巧的谈说论辩为基本方式而进行的一种学术社交活动。”唐翼明《魏晋清谈》 • 清谈的内容 “三玄”:《老子》、《庄子》、《周易》。
• “言家口实”:(1)本末有无之辨,(2)才性四本之论,(3)自然名教之辨,•(4)言意之辨,(5)圣人有情无情之辨,(6)名家伦理之学,(7)声无哀乐论 •(8)形神之辨(9)养生论(10)佛经佛理 清谈的程式:主客之分 • 清谈的道具:麈zhǔ尾(王导)•
五、汰侈之风
• 何曾“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
• 石崇和王恺斗富。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于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惘然自失。• 王济“以人乳饮豚”、“金沟”。
武帝尝降王武子家,武子供馔,并用琉璃器。婢子百余人,皆绫罗绔,以手擎饮食。蒸豚肥美,异于常味。帝怪而问之,答曰:“以人乳饮豚。”帝甚不平,食未必,便去。
• 朝廷上下的奢靡之风愈演愈烈,终成不可遏止之势,石崇也终因此罹祸身亡。王君夫用麦芽糖和饭来擦锅,石季伦用蜡烛当柴火做饭。王君夫用紫丝布做步障,衬上绿缕里子,长达四十里;石季伦则用锦缎做成长达五十里的步障来和他抗衡。石季伦用花椒来刷墙,王君夫则用赤石脂来刷墙。
六、艺术之风 • 纯审美的“艺术”从“方术”中独立出来。• 顾恺之的“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博学有才气。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恺之每食甘蔗,恒自梢至根。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顾恺之三绝
• 尤善丹青①,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 尤信小术②,以为求之必得。人尝以一柳叶绐③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恺之喜,引叶自蔽,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 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七、隐逸之风
• 汉末“隐居以求其志”。东晋的隐逸之风与安贫乐道无关,和全身保命无关,而是趋之若鹜的时尚。那些人 竹林七贤 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
“康寓居河内之山阳县,与之游者,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於竹林,号为七贤。” 《三国志·魏志·嵇康传》
因为社会黑暗,动荡不安,从而引发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绝人肠。——曹操《蒿里行》 •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魏晋:人的独立意识彻底觉醒的时期。•
《晋书·阮籍传》说:“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全者。" • 在汉末大**、大杀戮的血腥历史进程中,旧有的社会体系土崩瓦解,旧有的价值体系、人生信仰也摇摇欲坠,苦难的人生环境却恰恰成为了“人的觉醒”的强有力的催化剂。在死亡、颓败、毁灭等等令人恐惧战栗的力量面前,中国人前所未有的感觉到了人在宇宙的面前,是何等的微不足道。
对人应该怎样的活着的思考,催生出了全新的人生观念,塑造着全新的人生形象。•
(一)“任诞”:任达放诞。• 暂住种竹:“何可一日无此君。”
• 入门赏竹:“乃留住,尽欢而去。” 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 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王子猷尝行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极有好竹,主已知子猷当往,乃洒扫施设,在听事坐相待。王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主已失望,犹冀还当通。遂直欲出门,主人大不堪,便令左右闭门,不听出。王更以此赏主人,乃留坐,尽欢而去。• 小结:真实的活出自我。• 王徽之雪夜访戴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王子猷住在浙江绍兴,一天夜里大雪纷飞,他一觉醒来,推开门,命仆人斟上酒。看到四面一片洁白。于是他感到犹豫不决,吟咏起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念起戴逵。当时戴逵在浙江嵊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没进去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乘着兴致而来的,没有了兴致就返回,何必要见戴安道!” 人生在世,自由在心。
二、恣情越礼 越名教而任自然”,是嵇康《释弘论》(《嵇康集》卷六)中的一个著名论点。魏晋名士崇尚老庄自然哲学,主张超越虚伪的礼教而任其自然。
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
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
不拘礼法,内心纯朴。•
(三)纵酒 《容止》13:“悠悠忽忽,土木形骸”。《任诞》6:“脱衣裸形在屋中”。《任诞》3:妻子“捐酒毁器”,刘伶“通过戒酒喝酒”。“无为之化”的对策,“无用”的散木。小结:“大人先生”的宇宙观。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任建威参军期间,有一次刘伶忽然来了兴致,竟然在官邸脱光了衣服一丝不挂地饮酒。有几个客人来访,他也不赶紧把衣服穿上,还继续光着身子喝。客人见他如此不雅,就讥笑他。他却一本正经地反驳说:“天地就是我的房子,房子就是我的衣裤,你们进我的房子就是钻到我裤裆里来了,谁让你们钻进来的?” 我即为我,独立的人格和精神。• 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 魏晋风度的特色
由于残酷的政治清洗和身家性命的毁灭,使魏晋士人的人生慨叹夹杂着无边的忧惧和深重的哀伤。他们无论是顺应环境、保全性命,或者是寻求山水、安息精神,由于藏存着人生的忧恐、惊惧,情感实际是处在一种异常矛盾的状态中。外表尽管装得轻视世事,洒脱不凡,内心却更强烈地执着人生,非常痛苦。这构成了魏晋风度内在的深刻的一面。
这些看似怪诞的行为,其实正是对生命的极度重视和珍爱。视看还有哪个时代的诗人有魏晋诗人这样荒诞而率真的行为?魏晋诗人对生与死的问题的思考和体验都是深刻、独特的。正由于他们独特的生命意识,才形成了独特的魏晋风度,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虽然魏晋以后的诗人对生命的思考、探索从未停止过,但由于社会环境的不同,都没有魏晋时期这样引人注目,也再没有出现过象魏晋诗人这样超脱、狂放的诗人群了。• 魏晋风度于当代的启示
现代中国有点像魏晋转型时代,旧的精神价值观人们不信了,而新东西还没有为我们所接受。这并不值得过分忧虑,但最可忧虑的是对于精神追求的缺失,如果甘于自我堕落而没有魏晋风度的追求精神,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现代中国处于全球化的环境之中,工业化与物质至上的价值观念,再加以官本位的体制,使人们蔑视精神的价值,陷于权势与金钱的压迫下而难以自拔。
魏晋风度的代表人物陶渊明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但今天却很少看到。• 魏晋风度的一点反思
我们在精神趣味与生活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上,还是可以自我调节的。向上向善之中,我们的人生得到充实,我们的心理得到舒缓。我们在自己的生活方式上得到提升。
梁启超在上世纪的20年代指出:“爱美本能,是我们人人都有的。但感觉器官不常用或不会用,久而久之麻木了。一个人麻木,那人便成了没趣的人;一个民族麻木,那民族便成了没趣的民族。”(《美术与生活》)这些话对于我们一代人生是多么富有启发意味呵,我们应当经常想想。
• 玄学人生的渗透 理想人格:
• 无——超脱(自然、率真)——雅量、栖逸、任延、简傲(赏誉、言语、)• 有——执着(热爱生命)——伤逝(拥抱生活)• 问题探讨
1、讨论“魏晋风度”背后是什么样的生命观?
2、魏晋名士中你喜欢谁?说一下理由。
• • • • •
• 王小波
一、生平简介
• 1952年5月出生于北京。1968年去云南插队。• 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工商管理,84年至8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后回国。1988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
• 1992年起,辞去公职,做自由撰稿人。1997年4月因急性心脏病发作去世
• 王小波生前,先后在大陆、香港、台湾出版著作8本,其代表作小说集《时代三部曲》(《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杂文集《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
是唯一一位两次荣获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第13届和第16届)的大陆作家,他与人合作的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奖。
二、创作
• 王小波的小说叙事总是呈现出自由不羁、充满即兴意味的格调,机智而不做作,感性但不沉溺。王小波散文的特色:
• 1.严肃主题: 对人生价值取向和自由选择的思考。
• 2.文章风格: 以幽默笔触写作严肃题材。
三、文本分析
杂文是以议论和批评为主的杂体文学散文。杂文格式笔法丰富多样,短小灵活, 艺术上要求议论和批评的理趣性、抒情性和形象性, 有较鲜明的讽刺和幽默的喜剧色彩。王小波杂文的特色就是以故事的讲述展开讽喻性的比附, 把复杂的说理赋予到有趣的“ 故事”之中,本文就是这一典范。
自由:王小波的很多作品都是以文革为背景。文革在王小波的笔下,往往是一种“极端的精神世界”的象征。在这个世界里,由于政治上的钳制,人的精神处于极度压抑的状态,形成了普遍性的孤独、封闭、愚昧,但是也正是在这样的极端世界中,对环境的反抗,对自由的追求,反而造就了更加动人的力量。
人处于不能自我把握的生活中而不自知。这不仅是文革特有的状态,也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精神常态。因此,虽然作者叙写的只是一个不满被压制的状态的特立独行的猪,但是我们却可藉由之体味到自由的可贵,从而对自由和追求自由的精神价值给予认同。• 正是在这样的情境下,那只“特立独行的猪”成为傲然于世的“英雄”。它“长得又黑又瘦,两眼炯炯有光”,“像山羊一样敏捷”, “它只对知青好,容许他们走到三米之内,要是别的人,它早就跑了”, “吃饱了以后,它就跳上房顶去晒太阳或者模仿各种声音”。最终它义无反顾地逃出了这种被设置的生活,成了一只野猪。
• 王小波用特立独行为我们刻画了一只“不像猪”的猪,猪应该有猪样,肥胖、慵懒、愚蠢,这是人类为其设置的生长方式,只遵守这种生活方式的猪才是正常的猪,而这位被王小波尊为“猪兄” 的猪,却从形貌到行为完全违背了固有的方式,它的“潇洒”正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状态, 是生命本真形态, 是崇尚个性、体验独立、尊重主体的精神境界。•
四、讨论
1、《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表达了什么主题? •
2、说一下你对“自由”的理解。
主题分析:被他人安排或设置的生活,是不幸的,——那意味着自由被扼杀。
• 有一种力量企图左右我们的生活。为我们设计生活,安排命运、准备前途,决定去取,浑然不觉。要敢于对你的生活的正义的却是粗暴的设置。
• 在崇尚设置人生自由的时代背景下,要突破整齐划一的粗暴设置。
• 形象分析
• 猪的一般形象分析:早被论定的猪的“本质”:胡吃闷睡、少心没肺、任人宰割、供人啖食。王小波笔下之猪:不同于流俗、不囿于成规的“反潮流”者,• 敢于狂奔,终于长出獠牙。潇洒,冷静,警惕。
• 猪的境遇的喻义:象征大多数人的生存处境:有一种力量,时时在企图左右我们的生活,为我们设计生活,安排命运,准备前途,决定去取;而我们浑然不觉,安然处之。• 作品特色 • 写作风格是幽默而严肃,活泼而平实,犀利深刻而具温情与善意。调侃是其突出的特色。行文跳荡活泼,毫不枯燥,批判犀利
• 结合个人经验,又超越个人经验结合个人经验:
• 从“我”经历的一只猪的遭遇和性情谈起;超越个人经验:体现了理性的力量
• 多数篇幅谈猪,临末曲终奏雅,揭出主题。说猪事,实讲人世——以鲜活平庸生活琐事作譬,引出严肃的论题本文说的是猪事,实则讲的全是人事。
• 写作风格是幽默而严肃,活泼而平时,洗礼深刻而具温情与善意。主体与作者的态度是严肃的。行文却是跳踉活泼,批判犀利,一针见血对人群的热切
• 的关爱,人文关照。• 语言风格——深沉的幽默 • 以滑稽突出深刻,严肃主题出之以幽默诙谐之笔,加之反讽的修辞手法,运用口语,平实晓畅。特别是他深沉的幽默,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有些幽默并不使人发笑,而是使人忧伤。观卓别林喜剧,有时是要准备一块揩泪的手帕的:鲁迅先生的幽默,亦时时刺得读者心灵深处隐隐作痛。
• ……大师的幽默,常常点到为止,却是一枚余味无穷的橄榄,常嚼常新。• 思想脉络
• 自由主义的立场/智慧的人生/参差多态的生活 •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相关评论
• “你必需按所想去生活,否则你只能按生活去想。” ——庞晓林:《王小波的“生活禅”》(《博览群书》
•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是可以与《动物庄园》并称为最好的以猪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他的真正意图是呼唤自由、蔑视那些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以及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佚名:《我最喜欢的作家:王小波》
• 王小波的文字充满了幽默的调侃,有些犀利得近于尖刻。结合课文的学习,体会王小波的写作态度和所表达的情感。
• 要点提示:
• 本文所写,你认为是实有其猪呢,还是作者杜撰?它们影响你对文章观点的认同么?答:作者劳力于农村,对乡村生活中人猪之亲密关系自是司空见惯;即便并非实有其猪,以动物作为譬喻之媒,亦是古今中外文章惯技。
• 自己安排或设置自己的生活,有什么问题吗?别人想要设置我们的生活,能够一概无视吗? •
答:自由价值要义,实现起来,问题不少。政府、社会、思想专制、风俗习惯、陈腐观念。关键是体会“特立独行”之意义,由己身开始实现。
• 作者采用这样的写法,你认为“闲篇”太多吗?它是否影响了对论题的充分阐述呢?答:严肃主题不必全是冠冕文章,看似闲笔,却更有助于引人入胜;文章中心意旨在读者的阅读兴奋中深入其心。
•.王小波的文章间于文化随笔和杂文之间。严肃而幽默,平实而活泼,犀利而具温情和善意。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态度是严肃的,但又时时出之以幽默之语;这种文章风格既使人忍俊不禁,又使人深思不已。其批判相当犀利,当得起一针见血,但在这批判锋芒的背后,却是作者对社会、对人性的热切的剖析和关爱。王小波的尖刻并不只针对社会,其中也有对自我的深切剖析,因此,在尖锐的批判中又包含着一种宽容的态度。
李清照
李清照作为一名女性词人,其特有的纤细、敏感、细腻的女性心理在其诗词创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其诗词作品无处不充满着崇高的情爱意识、时间意识、爱国意识和一生颠簸不幸的人生经验,这些构成了她的生命意识。
一、爱的乐章--李清照诗词中的情爱意识
中国传统伦理存在着窒息人性的价值导向,把一切正常的生活欲望看成罪恶,对女性有更多灭绝人性的桎梏,驯良的女性都在三纲五常的禁锢中把自己对生活的渴望、对爱情的追求以及心中的青春激情扼杀掉。而李清照却敢用自己的诗笔抒写心灵痛苦,倾吐对爱情的热烈欲望,把情感剖析给世人看。易安词的成就,历来被人们所看重和推崇,易安词中大多为表现心态的词作,处处着眼于表现词人特定时代、女性特有的心理特质,着眼于塑造真实可感的自我形象,使其词成为她一生心路历程的完整历史。唯其如此,凡读了易安词的人,都难免被清照的真情和深挚所打动。
李清照是一位超凡的女性,有着出众的才华和见识,更有极其深刻而敏锐的人生体验。不管是她远离尘俗,无月无虑的闺阁生活,还是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动荡生活,其词都蕴藏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不懈的人生追求,这同样是她女性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李清照早期的词多反映悠闲闺阁生活,情调清新明朗,富有饱满的生活热情。例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词中,以回首竞渡、误入藕花深处,惊飞一滩鸥鹭等跳动性景色与富有音乐感的明快节奏,勾画出一位天真活泼,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女形象,我们从风雅潇洒、随情自适的盎然情趣中,仿佛体验了词人年轻的、生气勃勃的心境。而《点绛唇》则表现了词人少女时代真挚、清纯的思想感情,她将自己活泼、顽皮而又娇羞的少女形象刻画得呼之欲出,而笔端流露着对自己的自我欣赏。
新婚后的清照也写了不少情调明快、表现生活色彩的词作。如《怨王孙》词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限好”,对生活充溢着切切眷恋,“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词人对暮秋的湖光山色流露出极大的喜悦而迟迟不肯离去。她把这种依依不舍之情,自然地注入于鸥鹭的身上,使欧鹭也动了幽情,似乎在怪怨人之无情,如此美景不细加欣赏反而急于离去。这种新颖独特的痴情专注进一步表现了对生命充满深刻眷恋的女词人鲜明的情爱意识。
即便在国亡家破、漂泊不定的晚年,清照依旧全心感受生活,拥抱生活。其笔下仍有美丽景致:“落日熔金,暮云合壁”(《永遇乐》),“草绿阶前,暮天雁断”(《怨王孙》),“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渔家傲》),比之早期的词的清丽平实,更添一份雄奇的气韵。当然对爱情的专注和真挚,是易安词最优秀的部分,也是她全部心血的凝聚,充满了女性的忧怨与灵气。
李清照、赵明诚的夫妇之爱可以说是封建社会少有的例外,他们志趣相投,互敬互爱,带近代爱情色彩。作为古代知识女性的清照对赵明诚的爱情的真挚和执著,是任何男性词人所不能及的。反映到词作中,就表现为对夫妇之爱的深情歌唱、倾诉和积极给予。词人这种大胆热烈追求爱情的“超前”意识,是她高度体认自我、肯定自我的表现。新婚的清照沉浸在爱的幸福与甜蜜之中。《减字木兰花》中“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活脱脱一位妩媚娇憨、聪颖多情的少妇形象,怎能不叫我们读出他们融洽和谐的美满生活。
不久,丈夫要远去求学、任职,这种暂时的小别仍给痴情的清照带来了哀愁。“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没意思,踏雪没心情。”(《临江仙》)“倚遍栏杆”、“望断归来路”(《点绛唇》)极尽描绘自己的相思之苦和寂寞怀人之情态。读她的闺情词,感觉不是一般男欢女爱的恋曲,而是词人内心若有所思、若有所求、若有所失极复杂的心态。
《醉花阴》中饱受相思之苦的词人自我形象更是一次次令人感动:“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难怪几百年来,众多的读者,特别是女性都醉心于清照这种刻骨的相思之情而坚守真爱,“衣带渐宽终不悔”。易安词中无论是“终日凝眸”的痴情,“人比黄花瘦”的伤怀,“生怕离怀别苦”的凄情,“万千心事难寄”的怅然,“独抱浓愁无好梦”的孤寂,都表达出词人对爱情执着追求而不得的一种孤寂、失落心态。总之,她以女性特有的缠绵婉转、一往情深的语言,把自己埋藏在内心的情感,朴质自然、坦率真诚地表露了出来。李清照深于情,专于情,勇于表露爱情,强烈地要求着爱情,在这种深沉、持久的坚贞之中,我们可以深刻地领略到这位古代才女丰厚而凝重的情爱意识,也感受到了清照那一颗质地纯洁、晶莹温润、似石似玉的爱心。
二、光阴的痕迹--李清照的时间意识
伴随着相思之作,李清照前期的词也不乏惜春悲秋的关于时间流失题材,如《如梦令·昨夜风疏雨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 肥红瘦。”词人对自然界的细微变化,有细入毫芒的体会,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无比怜惜的美好感情。对这首小令,“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可见其影响之大。首起淡笔带出“昨夜”,令人联想到词人当时的情态。风雨之夕,她必有一番心事,以至借酒消愁,到天亮时仍“残酒”未消。那么,她醒后所关心的又是什么呢?作者通过主和仆间的一问一答,巧妙地暗示出女主人公所关心的是风雨后的海棠花。“试问”一句,显出女主人特有的认真、细心和关切,一种恋花惜春、惴惴不安的情态跃然纸上。“却道”句则活画出侍女漫不经心、天真无邪的神态。两相映衬,把素养、心境各异的主仆两人形象展现无余。末两句是女主人对待侍女的回答的反应。叠用“知否”,是加强语气、表示急促和肯定,对侍女的漫不经心略带责备。一个“肥”,把经过几番春雨滋润过的绿叶肥硕、色泽鲜明的形态凸现了出来;而一个“瘦”字,又十分传神地画出了春花几经风雨后日见萎缩和零落的容貌。女词人的心态也就在这一肥一瘦的对比中隐隐约约地透露了山来。那海棠的命运,不正与人生青春易逝、红颜难驻的伤感,有着某种极为相似相通的地方吗?
三、磨难的力量--李清照诗词中的爱国意识
李清照横跨北宋南宋两个朝代,面对政治上的险恶风浪和国家危亡之秋,李清照一扫闺阁之气,写了不少政治讽刺诗。而身为一个亡国之人,在精神上无所寄托的清照是以哀婉的语调来抒发自己的悲愤的痛和难斩的愁的,不管是《添字采桑子》“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还是《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局。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客建安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都能够明显地看出晚年的李清照之作品重点已经不放在别离之苦,而着重在国家的兴亡以及民族的命运身上,词的境界更加开阔,情感也更苍凉浓郁了。
同时李清照后期写的词,除抒发个人身世之悲外,也寄寓了深沉的故国之思,表现了李清照的爱国主义感情。如《蝶恋花》的上阕:“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在这里,长安代指北宋故都汴京。通过梦长安,表现了词人对北方沦陷区的怀念。而李清照的诗,更是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表现。
《乌江》短短二十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本来,李清照的词以轻柔婉丽、曲折缠绵而著称。而她的这首绝句,则是洗净了儿女之气的慷慨之音,是以诗的形式以古喻今、发抒悲愤的政治时事评论。威震一时的楚霸王的功过得失姑置不论,但他生为人杰、死作鬼雄的豪壮气概,是令人感动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精神溢于言表。李清照在诗歌中,锋芒毕露,壮怀激烈,慷慨陈词,爱国情怀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第二篇:浅谈史铁生散文的生命意识
浅谈史铁生散文的生命意识
姓名: 廖晨
学号: 12228135
班级: 122281 专业:工商管理 【摘要】:“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这是史铁生对生命过程的价值的总结,而这过程又必须是“残缺”的,因为苦难成为人生之必要,欲望成为人生之必需,抗争成为人生之必然。惟如此,生命才能由被动而主动,由痛苦而快乐,由磨难而幸福。史铁生的“残缺观”在对人类生命的考察和追问中凸显着生命的演变过程,生命的“残缺”正是生命过程重要性的体现。
【关键词】:史铁生;散文;生命意识;
1.引言
史铁生是当代文坛独具个性的作家之一,发表的主要散文集有《我与地坛》、《自言自语》、《史铁生作品集》等。他的散文境界博大,触及到了人本的困境和人类生存的命脉;其作品既充满着强烈的悲天悯人的苦难意识,又激荡着一股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史铁生那沉湎而又执着的生命理念和生命哲思,给无数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人以温馨的慰藉和积极的勉励。
2.对生命意识的思索
在文化的历史长河中,艺术与哲学的发展过程可说是同步的。法国著名文艺批评家丹纳曾说:“一个艺术家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供玩乐的艺人”。[1]史铁生以其特有的平淡质朴而意蕴深沉的文风,敏感而博大的心胸闪耀出深邃而澄明的智慧之光,以最真诚的语言逼近哲学,成为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他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的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心魂,看这心魂的可能与去向”,[2]这也是对他作品最好的注释。
一、直面生与死“人生来不想死,可是人生来就是在走向死。这意味着恐惧。”[3]这是人所具有的三种根本困境之一。求生避死是所有生物共同的本能,但动物没有死亡意识,惟有人清醒地意识到死亡的意义。但当死亡离我们感觉很遥远时我们可能会淡化它,甚至漠视它。当“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突然残废了双腿,对于21岁的史铁生来说,是跌入了黑暗的地狱,生活将一个不容逃避的“生与死”的问题非常冷酷的摆在了他的面前,死亡向他展开了美丽的诱惑。那一年身体的残疾把他永远的送到了轮椅上。那时的他,正是血气方刚、生机勃勃的年龄,他对一切都充满了渴望与追求,想去创造、去追求他所喜欢的东西。可是命运却给他一个“特殊的安排与照顾”,他在延安清平湾插队的日子里,虽然感到腰腿疼,但并没有在意,仍然起早摸黑地给队里喂牛,精心照顾着老黑牛与红键牛。没想到,腰腿的疼痛竟成了他生命中永远的回忆。他在最爱动的时候,被困在了轮椅上,这是怎样的灾难,又是何等的残酷。在刚开始的日子里,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不相信自己将要在轮椅上度过还命运真正开始的人生。他还存着一丝希望,积极配合治疗,甘愿忍受各种各样的痛苦,“洗、敷、熏、灸”,“最后一回,我的胯部被熏成了烫伤”。然而,无论指明努力,他都难逃厄运的魔爪,当科学的诊断无情的宣布他的一切努力挣扎都是徒劳的,他拼命捶打自己失去知觉的双腿,多么希望这是一场噩梦,但现实依旧是现实,他不得不离开那个游刃有余的世界,呆在一个他原本一无所知的世界中去。在突如其来的厄运的打击之后,人就会丧失思想的能力,他对这“特殊照顾”的回报就是强烈的诅咒,他自卑、伤感,“死”的问题连想都不用想,就自动弹了出来,将他紧紧的抓住。然而,生命是一种责任,生命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目的。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我们必须使生命具有更高的意义,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建立起一些永恒的东西。生命中最好的景致有时并不是用浓妆淡抹彩绘而成的,它也许只是一个淡淡的足迹,但它深藏在我们心灵最柔软的地方,裹在层层的重负之下。史铁生用这种生命意识铸造了属于自己的世界。这就是史铁生对生命意识思索的开始。
3.探索生命的尊严和价值
史铁生对生命的尊严和价值的探索是有一个过程的,是随着思考上网发展而不断深入、不断变化的。最早思考生之意义当然是从致残后跌入命运的低谷时开始的。这在史铁生精神自传性小说《山顶上的传说》中有着详细的描述。作品主人公也是腿有残疾的小伙子,他致残后最受不了的不是肉体的折磨而是心灵的痛楚。世人的歧视、偏见像浓雾一样从四面八方压过来。他遇见的所有的人,所有的好人,在心底都对伤残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和歧视。这让倔强自尊的心灵无法忍受,感到活着不如死了好:为什么一定要活着呢?这么难,这么苦,这么费劲,这么累,干嘛还一定要活着呢?在这静悄悄的深夜,死去,是一件多么轻松、多么惬意的事!他的心灵陷入了深渊,但他终于战胜了死亡的诱惑,走出了心灵的深渊。促使他完成这一转变的是他对与生死意义的领悟。他想,死反正是一件早晚必定会到的事,何必那么着急呢?等你实在熬不下的时候死神自然会来搭救你;但它还没来,说明你还有力气。有力气为何不活下来试试争取欢乐呢?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试白不试,有力不用而让它浪费掉不等于傻瓜吗?在命运的航道上挥起你的双桨吧,这样至少可以在沉重的浆端感到抗争的快乐,比随意受摆布舒服,比闲着忍着多一些骄傲。从抗争中去得些快乐,欢乐不是挺多吗?真的,除去从抗争中得的快乐,活着还有别的事吗?人最终能得到什么呢?只能得到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谁专门会唉声叹气,谁的痛苦就更多些;谁最卖力气,谁就最自由、最骄傲、最多快乐。[2]于是,他找到了自我拯救的道路:活下来同命运作顽强的斗争,在抗争中争得人的尊严、人的骄傲,争取心灵的幸福。这就是那位残疾青年对生命意义的领悟,也是当时的史铁生对生之意义的领悟。战胜了死的诱惑,同时也领悟了生之意义。从渴望死到勇于生,这是史铁生精神上的一次大解放。此后他的作品的调子就再也没有《山顶上的传说》那么沉重、压抑、痛苦,而转向了深沉、宁静和平和。但这只是史铁生精神的初步解放,这次解放使他从自身厄运的阴影中走出来,获得了直面人生的精神力量。随着他对人生思考的深入,他又有了新的发现,从而对生之意义有了新的见解,这使他的精神得到了更大解脱,进入更加恢宏、深远、澄明的境界。这就是他发现了不只是不幸的的自己有自身的局限,而是人人都有自身的局限;不只是自己身处人生困境之中,而是人人都身处各种各样的困境之中。这就是说,局限、困境不是哪个人独有的,而是人类都有的。于是,史铁生由对自身困境的思考转向了对人类共同困境的探讨。一经如思考,史铁生就发现了人的许多与生俱来的根本困境。如,人生来注定只能是他自己,人生来注定活在无数他人中间并且无法与他人彻底沟通,这意味着孤独;人生来就有欲望,人的欲望无穷然而实现欲望的能力却有限,这是一个永恒的距离,这就产生痛苦,人生来不想死,可是人生来就是在走向死亡,这意味着恐惧,宇宙无穷无尽,人类不可能穷尽未知,不可能把矛盾认识完,因而就无法彻底根除灾难和痛苦,无法从根本上掌握自己的命运。困境与生俱来、与生俱存,困境永远困扰着人类,给人的生存带来痛苦,那么人类应该怎样对待困境呢?史铁生认为,困境是上帝,谁也不能把它消除,因而对待困境没有别的办法,唯有从精神上实现超越,从不断的精神超越中实现人的价值,获取人生的意义与人的尊严。
生与死对史铁生来说,仿佛是个既陌生又熟悉的话题。没有人一出生就考虑怕不怕死的问题,可同时又很少有人能在遭遇重大疾病的时候坦然的丝毫不去想或生或死的问题。他用一生的时间对生与死的问题不断地追问和参悟,这其实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思考本身就很沉重,更何况是关乎生死的话题。可他早已不再怨天尤人、自怨自艾,而变得宽容、坦然,变得心如止水、宠辱不惊,《我与地坛》里也常常透着乐天知命的态度。他跨过了最黑暗最生不如死的那段日子,一切便柳暗花明了。史铁生是顽强的,他深知生命存在的意义不是抱怨和顾影自怜,而是尽己所能去发挥他的价值,去维护生命的尊严。那些他在轮椅上完成的文字能给人激励,引人思考,说的都是我们每个人必将面对的问题;那些在疼痛中写下的文字,看不出怨怒和愤懑,却带着对命运的冷静思索、传递着宽广深厚的情怀,给我们真实的慰藉和激励。
4.史铁生的生命哲学及其意义
史铁生痛定思痛之后的思想是睿智的、冷静的、理性的、健全的。他对生命的解读,对宗教精神的阐释,对文学和自然的感悟,构成了真正的哲学。他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振作精神,接受了命运对他的不公,毅然向它发起挑战。正如他说:“上帝给你一条艰难的路,是因为觉得你行。如果注定有人要倒运,那么还是让我来吧,命运谁比我应付的更好了。”史铁生在苦难的生命体验里找到了自我救赎之路,这就是—信心和欲望。
他的生命意识即他的生命哲学。他用精辟、冷静、清晰、富有哲理的言语概括了生活的道理和生命的意义:“生活,正如上帝指给约伯看到的那样,从来就布设了凶险,不因为谁的虔诚就给谁特别的优惠。”[3] “信心,既不需要事先的许诺,自然也就不必有事后的恭维,它的恩惠唯在渡涉苦难时可以领受。” “生命本无意义,是我们使它有意义,是‘我’,使生命获得意义。”这是史铁生顽强生命力的体现,睿智思想的表达,宁静心灵的告白。这是他对生命和命运解读的结晶,他不仅悟出了生命的意义,更获得了新生,也为我们讲明了生活的道理和指明了人生的方向。
5.结论
时事难料,波诡云谲。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上一个“更”字。史铁生不仅仅是属于文学的,也远远不只是一个“身残志坚”的典范,在这个人们经常感到恐慌和无力的年代,内心强大的史铁生带给了我们许多精神的力量。正如那句颁奖词所说,“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我想,不管我们身体健全与否、心智有多成熟,读《我与地坛》,读史铁生,都会从中领悟到深刻的人生哲思,这让我们学着去眺望、去窥视、去似是而非的思考,然后更勇敢地爱身边的人、更从容地活好每一天,等待天荒地老,最后完成生命最华丽的旅程。
6.参考文献:
[1] 《作家》2009年16期
[2]《史铁生作品集》第2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3]《中国当代文学》2006年06期;
第三篇:曹操诗歌的生命意识
曹操的诗歌生命意识
作者:何 倩
谈到建安文学,就不可以不提到曹操,建安文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大纛,它的写实性和特有的文人心态对后世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也是少数几个在后世不受争议,只有赞美的文学时代,曹操作为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对建安文学的建树不言而喻。曹操其本身在政治立场方面饱受后人争议,罗贯中就说其“遗臭流芳本一身”。但他的文学成就却不似他的为人一般惹人争议,曹操的文学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在他诗歌中所呈现的生命意识更是在其文章中熠熠生辉。
曹操流传至今的诗歌总计有24首,和李白杜甫一类的古诗人相比存诗偏少,却题才广泛,涉及游仙、战争、山水、拟古等方面,并且在部分诗歌中隐约表达了曹操对生命的认识和见解,就笔者看来,曹操的《短歌行》、《观沧海》、《精列》、《龟虽寿》、《气出唱》(其一)、《苦寒行》、《蒿里行》、《对酒》这八首诗能很好的展现曹操的生命意识。
一、曹操生命意识在诗歌中的表现
(一)对有限生命的危机意识
曹操对生命有一种特别的危机感,造成这种危机感的原因首先是他清楚的认识到生命终将会有香消玉殒的一天:曹操在诗歌《精列》中写道:厥初生,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终期。他认为每一样事物都不能逃避它最终消亡的命运,“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龟虽寿》)。这也让曹操感受到,要抓紧自己有限的生命,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其次,曹操也充分认识到生命的短促:其《胡秋行》其二说道:“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天与地是亘古不变的,而生命却是如此的短促,一个长久,一个转瞬即逝,这种强烈的对比让曹操明白人的生命有如白驹过隙,因为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他认为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值得珍惜,“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再加上自己的年纪越来越大,每时每刻都显得格外的珍贵。曹操没有消极的应对时间的流逝,“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时间越是流逝,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就更加强烈,一边对逝去的时间哀婉叹息,一边又“壮心不已”而这样的壮心不已更增加了曹操对有限生命的有限时间的危机意识,也让曹操思想的悲剧性不断增强。
既然曹操认为没有什么事物会是永恒存在的,那么曹操的价值观就和倡导永恒不变、长生不老的神仙世界有了强烈的对立,他有了“痛哉世人,见欺神仙”的感叹就不足为奇,那么,本该对神仙世界是很不待见的曹操,却写出了相当数量的游仙诗,这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情,但是从曹操的游仙诗中我们会发现,曹操的游仙立足点不是虚无缥缈的仙境,而是他所站立的现实世界,之所以能够写出这样游仙诗的原因并不是他对神仙世界的向往,而是对生命的执着追求。“曹操到了晚年, 更是感到人已暮年, 生命终有期限, 而统一大业未能完成, 这种矛盾使他不得不经常思考生命的伸展性的问题, 而延长生命是他协调有限生命与理想实现矛盾又一方式, 但是如何延长生命呢? 尽管事实上,曹操本人并不相信神仙!” [6]
历朝历代有数不胜数的游仙诗,例如郭璞、李白的游仙诗,基本上是抒发个体对现世的不满,亦或者是表达人生失意以及对想象中的美好世界的向往,李白的《古风》其十九写道“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对现实世界极尽批判之词。以游仙诗而举世闻名的郭璞《游仙诗》其十写道“登仙抚龙驷,迅驾乘奔雷,鳞裳逐电曜,云盖随风回,手顿羲和辔,足蹈阊阖开。”将神仙世界描述得瑰丽奇妙,他描绘的是自己的愿望和幻想,当现实世界存在着太多和自己不利的因素之时,这种幻想就成了心灵世界逃避愁苦的救命稻草,如果没有这样的想象,作者的正常思维可能都维持不下去。而曹操在游仙诗中丝毫没有避世之情也没有批判之心,或者可以这么说,与其称其为游仙诗,不如说是“求寿诗”。曹操在其《气出唱》其一中写道:“上到天之门,来赐神仙之药,跪受之,敬神齐,当如此,道自来。”曹操并不向往神仙世界,而是声称愿意跪受不死之药,恭敬的对待仙人,这样神仙之道自然来临,这个游仙者虽然偶而也陶醉在自创的意境里,迷失在追寻与迷茫里,但生命理性和价值理性却最终占了上风,指引着他由虚无彼岸回归现实世界。不仅是这样,《气出唱》其二中写道:“多驾合坐,万岁长,宜子孙”、“愿主人增年,与年相守”,在曹操的求仙诗中,没有华丽的语言描述神仙世界,也没有尖锐语言抨击现实社会,只有对时光易逝的感叹,和希望自己能够延长寿命的强烈期待。“正是这种对光阴如逝、人生如寄的清醒认识,使他们体会着个体生命的种种困惑和由此而来的永远无法消释的痛苦,但是这种困惑和痛苦并没有使建安诗人陷入悲观与消沉,他们在对理想 的积极追求中参透了人生,从而使他们具有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时不我待的紧[7](P45)迫感。”曹操的紧迫感让他在珍惜时间的同时,更希望能延长自己的生命时限,“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对曹操来说,求寿,比求仙重要得多。因为神仙世界时虚无缥缈的,而长寿却是可以通过努力得到的。曹操希望能够通过寿命的延长,减轻自己对生命即将失去的危机感,更坦荡的面对现实。
(二)生命无可依傍的悲哀
人生失意的诗人常常会“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像陶渊明的“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每当人生遇到挫折时,就算自己的理想和梦想再坚定再强烈,思想都会发生剧烈震荡,因为摇摆,生命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会发现自己的生命只是个飘忽的个体,在纷纷扰扰的俗世中无所依傍,没有丝毫安全感,为了给心灵找一个可以依靠的天堂,前文所说的李白和郭璞,他们心灵的避难之处就是自己神乎其神的想象力所构筑出来的神仙世界,而大部分的文人他们就会选择用自己最亲近的故乡作为心灵的依傍来抵御一种生命无所依傍的悲哀,故乡总是诗人们逃避现实社会的完美港湾,对曹操来说也是如此,在他的军事和政治生涯中荆棘满地,曹操不是神仙式的军事家政治家,每当遇到挫折时,他会比军中的任何人都痛苦,当遇到背叛和无法征服的客观问题时,他的迷茫与困惑让他只能通过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来排解愁绪,根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袁绍外甥高干,建安十一年春正月(公元206年)曹操从邺城西征据守壶关的高干,围城三月,拔之。《苦寒行》这首诗约作于此次西征途中,“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官渡之战最终曹操以弱胜强重创袁绍势力,曹操统一北方已经是大势所趋,因为高干的缴械投降,曹操本来很乐观的认为在明朗的局势下,消灭袁绍残余势力易如反掌,可是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高干的叛变让他备尝人情冷暖,试想一下,敌军的骨干投奔自己麾下,自己本来兴致勃勃地委之以重任,却被其当头棒喝,任何一个人都会感到悲哀、落寞。又加上这次行军的路程隐藏着千难万险、各种恐怖自然环境,在曹操的诗中没有一丁点的畏惧,虽然对困境有做了详细描写,但充斥在整首诗中的悲凉肃杀之气是曹操真实内心 的写照,当他在心灵受到严重打击时,他想到了逃避,逃避的唯一出路就是找到自己生命起源的故乡,这让他终于有了暂时的目标,生命也有了可以依靠的港湾。
“我相信许多伟大的英雄,或许是最伟大的,他们一直都是充满绝望的人,[8](P73)同时也由于绝望而使得他们完成不朽的功业。”曹操也是这样,因为绝望所以破釜沉舟。这种绝望排除了消极,选择了积极,但人的消极和积极却是不可能被完全排除,曹操就选择了一种方式,让自己的情感无论在哪里有有一个落脚点:将积极给予现实,将消极安置于“故乡”。
因为生命本质的无所依傍,所以将故乡摆在了内心深处相当重要的位置,增加自己的安全感,但这也是曹操最纠结的一种生命观,对诗人来说,这是生命在困境之下的逃避方式;对政治家来说这无疑是一种致命伤,可纵观曹操的一生,并没有项羽一样,有着“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的观念,戎马半生的曹操就算再成功,也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衣锦日行”。对他来说故乡只是自己意识中的乌托邦,没有真正的实名意义,这乌托邦是他心中不愿面对现实的一种逃避。所以说在他的生命意识中,故乡不仅是其不断前进的生命精神的依靠之物也更是逃避方式,对曹操来说生命不仅仅是不可抗拒的前进,更是可以休憩,充满着人性关怀。所以他不止一次的思念着理想中的故乡,“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里余,行止自成行。”征战到别地,只感受到他乡的荒芜,只能扑闪着有力的翅膀,组成一支孤独的军队,“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奈何此征夫,安得去四方。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冉冉老将至,何时反故乡。”因为长年征战,只能离开家乡很久很久,为了成就统一大业,曹操“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可是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年龄不断增长,可是自己的宏图大志的实现还是如此的渺茫,不由得让曹操新生感慨,不能自己,他多么希望自己又一天功成名就,回到自己的家乡,可是这样的日子又在哪里呢?曹操的暂时悲观的生命意识让他不由得发出这样失落的感慨。在这些和思念故乡有关的诗句中,作为读者能感受到的是一种逃避的无奈和壮志难酬的悲哀,这些思乡之句也让我们感受到,对曹操来说,生命的最高境界是衣锦还乡,当感到自己的生命飘忽不定无所依傍时,最好的逃避方式也是能在自己想象的故乡之中休憩。
(三)对每一份生命的尊重
受政治身份的影响,曹操的生命意识中一直有一种“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的博大情怀,所以他的生命意识不仅局限于自身的生命体验,而是包容着这个世界的每一份珍贵的生命。诗歌《蒿里行》原是古乐府的悼诗“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每一份生命在死亡面前都是公平的,只要死神降临,人生命的消亡一刻也不容耽误,这首诗的原作者在古战场表达了对失去生命的伤悼。曹操改变了这首诗的叙述手法,却表达了和原诗相类似的思想情感,曹操用史诗般的描绘手法展现了建安时期广阔的历史画卷,在这首诗的前半段,曹操着力于写实和对众诸侯“军合力不齐”的感叹,主要聚焦的还是对局势的悲叹,在诗歌的后半段,则主要侧重的是对生命逝去的哀叹,但这两段并不是毫无关联的,正是因为众诸侯的群龙无首和游移不定,导致整个局势向不利于同盟军的方向发展,局势的紧张引发战乱频仍,民不聊生,钟嵘在《诗品》评价曹操的诗曰“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9](P56)曹操没有什么华丽的语言来渲染自己对人民的关怀,只是用“生灵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两句简单的诗句一笔带过,却质朴得触动人心,曹操在诗歌中抒发的并不是一己之私,他诗中的情感惠及到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生命,他像乐府民歌《蒿里行》一样哀悼逝去的生命,形式虽然有所不同,但并没有偏离原来的主题,他为民众不能选择自己的生命感到无限的悲哀,对诸侯为争夺一己私利而祸害无辜的罪行表示了深深的无奈,所以一想到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就有了一种肝肠寸断的凄苦。
如果说一名政治家对每一份生命都格外重视,那可能会遭到太多人的怀疑,曹操更是如此,为了不暴露身份屠杀吕伯奢一家,为了给父亲报仇,攻克徐州大辟三日,曹操的这些罪行在史书上历历在目。但曹操被愤怒冲昏头脑的过激行为并不能证明曹操对人民生命的轻视,而且不论曹操在奋斗的过程是多么的不堪,他的最终目的却是能建立一种大同社会,而在这之前,曹操认为先要按照自己的方法来改造这个世界,先创造一个统一、安定、和平的社会,再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改革。关于游仙诗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曹操颁布《军法令》,其中云:“旧土人民,死丧略尽。国中终日行,不见所识,使吾凄怆伤怀。”据此可知,曹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原始儒学所倡导的仁民爱物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他所采取的许多政治措施和统一大业都基于拯世济民的基础之上。在诗歌《对酒》中充分体现了其惠及万物的生命观,在这首诗中,曹操极尽想象描述了一个自己心目中 的大同社会,是一切人所向往的美好世界,和《大同篇》不一样的是,曹操在诗歌的最后一句点睛到:“恩德广及草木昆虫。”曹操的心是包罗万象的,他的生命观不局限于平民百姓,还有很多的草木虫鱼,都是他希望能够惠及的对象。所以说曹操的生命观不仅狭隘的局限于自己的生命,也不局限于自己所统治的民众,而是将世界上所有有生命意识的生物都涵盖在自己生命观所惠及的范围内,重视并尊重每一份生命,并通过对他们的尊重来实现自己实现大同社会的理想。
二、曹操诗歌特定生命意识产生的原因。
(一)曹操的出生对其生命意识的关系
关于曹操出生的描绘在史料记载中是非常有趣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说曹操是“汉相国参之后”之后,可是这样“牵强附会”的“祖先”得到了像易中天一类学者的质疑,因为曹操的生父是宦官曹腾的养子,三国志中又称其父曹嵩“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也就是说曹嵩的宗室是史学家都无法考证的,而作为宦竖之子的曹操出生是绝对谈不上不高贵。并且很有可能受到出生高贵、自命清高的名流之后所不齿,在陈琳最出名的文章《为袁绍檄豫州》一文中就用“赘阉遗丑”这样很不堪的词语来辱骂曹操出生之卑微,曹操在俘获陈琳的时候最挂怀的也是陈琳对他的抨击“上及父祖”。
正是因为家室并不显赫,所以曹操有着起起伏伏的人生经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和同一时代的诗人相比也会更丰富一些,同为建安时期的诗人孔融自小出生贵族世家,受到儒家文化的高强度熏陶,又是孔子的后人,可以说是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儒家之人善养浩然之气,“孔融之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气盛”(p9建安七子集校注 吴云主编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5 1(1))所以对孔融来说,思想没有小我,只有大我,为苍生为百姓为朝廷的思想占据了他内心所有的空间,其诗歌与时政紧密相连,如他的六言诗三首,所遇所怀皆浑然一体,并没有对自己小我的生命有多余的感触。
(二)曹操政治家身份对其诗歌生命意识的影响
“文学和政治之间的关系大致有三种形式:一用文字来为现实的政治服务,„„二用文学来对抗现实政治,三用文字来逃避现实政治,进入逍遥境界。”
[1](P16)曹操首先是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其后才是一个文学巨匠,所以毫无疑问当文学家的个人喜恶和政治家的博大胸怀发生强烈撞击时,个人喜恶只能退居曹操文学作品主题思想中的二线,让自己政治家的品质占领心灵世界和文学世界的制高点。曹操诗歌的最大特点就是尚通脱,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说明曹操诗歌之所以通脱的原因:“„„自然与当时的风气有莫大的关系。因为在党锢之祸以前,凡党中人都自命清流,不过讲清太过,变成固执,所以在汉末,清流的举动有时便非常可笑了„„所以曹操深知反对这种习气。力倡通脱,通脱即随便之意,此种提倡影响到文坛,使产生多量想说什么便说什么的文章。”[2](P126)曹操的确让自己的文章极尽通脱,以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但是他的真情实感即将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时,他的社会性又抑制住了其情感的正常抒发,所以曹操的的很多诗歌总会给人这种感觉:就是在一切的情景都陷入悲凉肃杀后,总会笔锋一转走向乐观或者让悲凉成为自己胸怀中最可以容纳的一种情感,以此来展现自己的博大胸襟,其中最具代表的便是他《短歌行》这首四言长诗,《短歌行》的前八句是曹操对生命观念的代表。在曹操的观念中生命就像早上的露水一样短暂、稍纵即逝,逝去的日子总是太多太多,所以更要抓住有限的时间来享受生命中每次快乐的时光,而人生的短暂,快乐时光的迅速流逝这都可以导致我们的忧伤和悲凉,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只能通过酒精的暂时麻痹,才能暂时忘却人生苦短、功业未建的痛苦。所以“对酒当歌”的时候,便是曹操最快乐的时间段。
可是曹操的享乐是有限的,王锺陵在《中国中古诗歌史》中说道“生与死的界限明确了,人们对现世的关心才能更加专注;彼岸世界的幻影褪色了,现实世界的感受方才更加切实。死后的悬念减少了,生前的执着便加强了” [3](P87)但这种理论更适合于失意文人的诗歌情况,像由汉末文人编写的《古诗十九首》:“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之四)对于曹操来说,生与死的界限是非常明确的,但他对此岸世界的专注并非由于彼岸幻影的褪色,而正是由于他充分意识到死后世界的未知和恐惧,却扼杀了这种恐惧。“„„诗歌的开头却有着人生苦短、时光易逝的哀歌,表现出对于命限的一种焦虑与惶恐,试想,若无对思想生命的珍视,又何来如此苍凉的对生命存在的悲歌和感伤„„”[4](P66)是的,在这首诗中,体现在曹操的内心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特性糅杂在一起,一是人生苦短的强烈意识,二是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按道理,拥有人生苦短意识的人更容易陷入及时行乐的泥淖,认为这个人生是有限的人生,不论贫穷富贵,也不论你的人生有多么的精彩,最终都会死去,而死去的世界是未知的,这种未知带来的恐惧会让人消极避世,用酒精或者其他一些足以让人感受到快乐的事物来麻痹自己。可是曹操这两种生命意识并行不悖,归咎其原因就是他身处高位,而作为领导如果不积极乐观,他的下属也必将一蹶不振,他的社会使命让他不得不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对于这中对生命的终极关怀所引申的悲凉,曹操只能选择转变或者包容。“但从整首诗来看 ,人生苦短又成为诗人积极用事的一个原因 ,生于乱世而又想有所作为的人 ,决不会因为人生苦短、人死的必然性与社会现实的残酷性泯灭激情。他人为,正是因为人生苦短,更要在有限的人生中成就无限的功业” [5](P166),“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就是将自己体会到的悲哀嫁接到可能和他有强烈共鸣的人才身上,劝谏那些有才之士不要浪费自己的青春和满腹才华,因为生命的有限,更要早日找到依傍,拥有用武之地。
在诗歌的最后一段,“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所以,曹操的政治家的特性让他的生命意识更加包容更加乐观,曹操压抑了自己对时间短暂的焦虑,用政治家包罗万象的胸襟让悲凉、焦虑和雄心壮志一起在自己的思维世界中沸腾,就像他《观沧海》中所写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综上所述,曹操的生命观收到其政治身份的影响,变得包罗万象,但是同时作为诗人的曹操,又有着和其他诗人同样的气质,也会有悲伤迷茫的时候,对生命有限,而功业未建的悲哀可能在“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时候超越了一切,也天真的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延长自己的生命来降低这种危机意识。但对于曹操来说,生命意识一定是向着积极的方向坚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明君著《汉魏文学与政治》[M].商务印书馆,2004,(4):16 [2]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纂.鲁迅全集: 第 3卷 [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7,5(3):12-15.[3]王锺陵.中国中古诗歌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87.[4]黄伟伦《魏晋文学自觉论题新探》[M].台湾学生书局.2006,66.[5]宋雪玲《被追逐着的生命意识——论魏晋悼挽伤逝文学》[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28(1):8-10.[6] 顾农.曹操游仙诗新论 [ J].山东师大学报, 1993 ,(3)68-70.[7] 刘亚男《从神仙迷雾中走出的理性觉醒——浅谈曹操游仙诗的思想价值》[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3):81-83.[8] [西班牙]乌纳穆诺.生命的悲剧意识[M].哈尔滨 北方文艺出版社 1987,73 [9] [南朝]钟嵘.诗品注[M].陈延杰注.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56.
第四篇:余华《活着》的生命意识浅析
浅析余华《活着》的生命意识
摘 要:余华的《活着》为我们上演了一幕幕死亡与苦难的悲情剧,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没有太过的悲悯情愫,却如泣如诉地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公子哥如何由浪荡子民到下层贫民的坎坷人生。接踵而至的亲人的死亡无疑带给主人公福贵极大的失落,痛楚和遗恨,但主人公最后仍能安适地活着。是什么让一个普通甚至平凡的的中国农民在经历了大风大浪后仍能平淡地去面对?是怎样的生命意识让他如此平静地对待生死?又是什么激发着他对生的希望呢?通过作品,我们看到人与命运的不可抗争性,死亡重击的考验让生命更为丰厚,坚韧,亲情的救赎与感化,以及中国农民身上所特有的忍耐力,让福贵复杂多变的人生单纯到只是为“活着而活着”,或许人生的旅途有太多的不公,但福贵用自己独特的语言阐释了生命的真谛,不管尊贵或者卑贱,不管舒适或者痛苦,只要活着就是最大幸福。
关键词 :余华 ;《活着》;人生观 ;生命意识
八十年代中期,余华作为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作家崛起于文坛,1992年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成为他创作成熟期的一部力作,也是其创作风格的一个分水岭。作品中的“我”是一个搜集民歌的年轻人,听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讲述自己一生的经历,主人公徐福贵曾是地主家的浪荡少爷,因好赌输光了家产,气死了固执的父亲,母亲重病,福贵进城请医,被国民党抓了壮丁,两年后,他回家时母亲早已病死,医生为了救县长的女人,抽死了儿子有庆,女儿凤霞聋哑,好不容易风光出嫁,一年后却死于难产,妻子家珍亡故于困扰她多年的软骨病,女婿二喜死于搬运时的一次意外事故,外孙苦根又在吃豆子时撑死,直到后来,福贵只得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面对一次接一次的变故与死亡,作品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呐喊与彷徨,也没有太多的埋怨与控诉,只是用平淡的笔墨让人们在死亡的伴随下完成了一次生命意识的哲学追问。所谓的生命意识是人在各种社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本能的生存、死亡意识。对生命个体而言,生命的最大的威胁是来自死亡,但由于“死亡本身的不可经验性,人类对死亡的全部知识,都建立在对他人死亡的现象感知上”①。因此,死亡恐惧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他人死亡现象的感知上,是某种程度上的一种自我恐怖性想象。在这种情况下,生命意识对大多数人而言意味着如何对待现实生命本身,如何看待生命本身的价值。在这部作品中主人公徐福贵用“死也要活着”的生命理念来面对一个又一个致命的打击,在这里作品剥夺了生命的表象,以一种生命存在的意义和精神展示出作者对生命意义的叩问。主人公福贵面对种种不幸,仍然表现出坚韧和乐观的生命态度,使读者对于生命生出由衷的敬意,他并不是一个伟人,福贵年轻时吃喝嫖赌,气死了父亲,上学时辱骂私塾先生,不思进取,战场上不想当逃兵,不思报效国家社稷,他没有崇高的理想,也没有高尚的情操,但他直面现实和人生的勇气使他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他只是凭着人的“本心”真实地活着,这一切让人禁不住想去探究福贵到底是凭借什么样的力量来抚平心灵上的创伤,并浑然安适地活着。
一、超越于生死之上的人生观
如同在沼泽地中前行,你永远不知道下刻会经历怎样的风险,福贵的一生就是行走在沼泽地中,充满着无限的艰辛和挑战。
作为一个纨绔子弟年轻时的福贵曾在女人的胸脯上寻找快乐,在她们的肩上招摇过市,风光无限,在赌场上体味生命的刺激和冒险,然而当这一切都如海市蜃楼般轰然倒塌之后,他终于明白自己为所欲为的沉重代价。当得知赌场的黑暗后,他没有怨天尤人,当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后,他也没有任何埋怨,当大革命中,龙二被枪毙时,他也只是侥幸自己的祖坟埋对了地方。当然,福贵曾经也想光宗耀祖,想救亲朋好友于危难,想给亲人一个舒适安稳的家,但那只是一个梦,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
福贵是一只漂泊在海上的船,命运的风吹动着决定他航向的帆,安排了他的 旅程。他无从抉择,只能以哭的方式笑,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福贵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地过了两年,他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可谓九死一生,对于死亡,福贵见多了。可真正的让福贵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是老全,可以说老全是福贵的启蒙老师,因为老全说“死也要活着”“只要想着自己不死,那就死不了”,可是死神还是带走了老全,在“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战场中让福贵看到没有人是能和命运抗争的。
接下来龙二的死给福贵上了关于生死的第二课,毙掉龙二后,福贵是这样想的:“我在战场上捡了条命回来,到了龙二这里又成了我的替死鬼,我家祖坟埋对地方了,我对自己说:‘这下可要好好的活了’。”福贵没有幸灾乐祸,也没有那种报仇雪恨后的痛快,只是在潜意识里安慰自己,告诉自己该如何去对待自己的生命,接下来如何走自己的路。在经历了由富贵到贫穷,由少爷到贫民的转变后,他感受命运,承受苦难,开始懂得“好死不如赖活着”,在目睹和耳闻众多死亡后,死亡对他来说不再多么悲壮,似乎人生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在福贵一家八口中,死了七口。这一长串的死亡,给福贵上了人生的第三课,对于亲人的死,刚开始或许有些伤痛,到家珍,他只是来了句“家珍死的很好”。直到后来他的“眼睛里流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伤还是欣慰。”对于死亡福贵麻木了,也淡定了,当自己的亲人一个接一个离开他后,他没有太过的悲痛,只是遵从命运的安排,和那头老牛一样继续着生命的本质,人的生命的唯一要求就是活着,在这种人生的感受中,他只能接受,因为这就是命运。在命运面前,任何愤怒和反抗都显得异常苍白,所以福贵学会了遵从,遵从命运的安排。他明白生命的真谛只是为“活着而活着”。
不管是老全还是龙二,亦或是家人的死亡,让我们看到,活着甚至比死更要艰难,福贵能够直面神秘的死亡,是他对死的那种淡定。“我的一双儿女都是在生孩子上死的,有庆死在别人生孩子,凤霞死在自己生孩子。”对亲人的这一“生”,一“死”我们看到福贵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惧怕与恐怖,并能用如此平淡的语调面对永别,是对生的遵从和死的淡定的人生观驾驭了他的思维,也是他活下去的第一把钥匙。一把感悟人生,开启生命之舟的钥匙。人与命运的斗争包括两方面一个是制定规则并在规则中生活,尽量减轻命运中的不确定性,另一个是涵养自己的性情,追逐尽可能好的命运。福贵经历了太多的死亡,使他对活着有了最纯粹最本质的理解,那就是淡定地对待死亡,他不可能改变命运,只能去接受命运的安排。
“家里人全是我葬送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死亡是每个人必经的,就看如何面对了。富贵的一生经历了解放战争,土地革命,大跃进,文革与后来的改革。从硝烟弥漫的战场捡条命已属不易,由富贵到贫穷,由年少到年老的磨砺,他淡定了。他知道苦难是无时不在的,也是无法消除的。你不可逾越那些悲伤和疼痛,要学会用坦然的心态对待生命。面对死亡,生命就是一种进攻,不管是曾经的敌人,友人还是自己挚爱的亲人,都一个接一个地陆续离开了这个世界,要接受这些进攻,才能让自己更好的活着,死亡不可能减弱,那么只有自己去学会适应,适应这种死亡后的淡定。
连余华自己也认为“福贵是承受了太多的苦难之后,与苦难已经不可分离了,所以他不需要其他诸如反抗之类的想法,他仅仅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他是我见到的这个世界上对生命最尊重的一个人,他拥有着比别人多很多死去的理由,可是他活着。”当这种遵从成为一种习性,你便会懂得如何去面对生活,如何去接受命运的挑战,直到后来老人用如此平淡的语言为“我”叙述他让人无法理解和接受,甚至近乎荒谬的人生时,才让人认识到正是他对命运的遵从,对生的遵从,让他变得如此淡定,让他体会到为命运而“活着”,不管是龙二不能接受失败地活着,还是春生不能忍受折磨的活着,但在福贵只要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在他的意识理念中“做牛耕田,做狗看家,做和尚化缘,做鸡报晓,做女人织布,哪头牛不耕田?这可是自古就有的道理。”似乎活着已经是一种程序,每个人都在完成这道程序所赋予的任务。他—福贵活着,也必然要接受和经历这道程序,他的这道程序就是接受命运的安排,乐天安命便是最好的遵从。“疾风知劲草”,名为福贵,却无福无贵的一个下层贫民,在狂风暴雨中继续着生命的意义,他这颗小草,低微却不卑微,矮小却不渺小,瘦弱却不薄弱,他懂得随风摇曳,是他活着的最大筹码。
我们可以看到,福贵正是在经历了一次次死亡的过程中历练了他那种超越于生死之上的人生观。对于死亡的淡定就是一种对一切事物理解后的超然,他不可能因为你的伤痛而消失或不复存在,用最淡然的心态去面对生命,正是这种豁达的人生观造就了福贵后来“皇帝招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的一种心灵的自我疗养的生活方式,这或许是他最好的命运归宿,因为我们要“为活着而活着”。
二、苦难的减压阀:忍耐
如果说在荒漠中行走需要足够的耐力,那么福贵的一生就是在荒漠中艰难的前行,每迈进一步,都需要足够的耐力与勇气。
“龙二和春生,他们也只是风光了一阵子,到头来命都没有了”,“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活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一个的死去,我还活着。”虽然有点类似阿Q——以惊人的忍受力忍耐目前的生活状况,并且在精神的自慰中自我陶醉,但正是这种自足自乐的减压方式成为福贵活着的第二把钥匙。那把给灵魂减压的钥匙。这把钥匙让他经受苦难,却仍浑然安适地活着。
福贵式心里秉承着中华民族隐忍求生的精神命脉,不管是阿Q还是单四嫂子,或者闰土,他们这种乐天顺命,知足自乐的生存状态是中国农民几千年形成的精神与性格积淀,是几千年的苦难与贫困磨合出的对命运的消极对抗,面对苦难,知识分子首先想到的是抗争是战斗,而底层民众考虑的则是忍受,是“活着”。在苦难面前,选择消解的轻,拒绝受难的重,这与中国文化的精神根底相连。中国文化推崇“天人合一”,强调人必须与“天”相统一,协调,一致,和睦。但这个“天”在中国的思想传统中显得非常空洞,并没有哪个神圣实在与之相对应,最终“天人合一”就合到“人”那里了。“天”实际上是缺席的。所以李泽厚说中国文化“缺乏足够的冲突,惨厉与崇高,一切都被消解在静观平宁的超越之中。”他还将中国文化命名为“乐感文化”。在“乐感文化”的熏陶下,作为社会最底层的农民福贵,不得不以消解和遗忘来战胜苦难,即忍耐。他没有反抗的筹码,面对苦难,他们只有去容忍,去忍耐命运的折磨,以及它所带来的创伤,农民式的思想意识让他们安于现状地忍耐着。
《活着》也为我们讲述了中国人这几千年是如何熬过来地,活着尽管艰难,福贵他们依然艰难地活着,当他赌输欠债时,父亲在将他痛斥一顿后毅然挺身而出,变卖家产为儿子还债;母亲病重,他带上家里仅有的两块银元进城寻医;为了聪明的儿子上学,他狠下心送走女儿;当面对间接害死其子的春生时,他选择了原谅;为了残疾的女儿能够出嫁,他到处求人。他一次次埋葬了自己的亲人,面对这些沉痛的灾难,余华成功地为福贵找到了一条缓解苦难的有效途径——忍耐,没有血泪的控诉,没有撕心裂肺地尖叫,甚至都没有愤怒,有的只是福贵在生活中磨练出的无边无尽的忍耐包容这一切,以致再大的苦难来临,福贵也能消解于自己的忍耐中,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苦难,他却始终坚信,即使生活是最为悲惨的,即使命运是最为残酷的,自己也是应该鼓足勇气和拼足力量熬过去,直到生命的终结。事实上,余华的最大愿望是想通过《活着》写出类似于美国老黑奴的底层人物,并以此来展示“眼泪的宽广和丰富”,强调“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传达“活着是生命本质的要求”在余华看来人类作为一种生命本质的要求,最简单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活着”的要求,活着原本就是中国人的一种最朴素的生活愿望,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要求,人的理想,抱负,或者金钱,地位等等和生命本身是没有关系的,他仅仅是人的欲望或者理智扩张时的要求而已。人的生命本身是不会有这样的要求的,人的生命的唯一要求就是“活着”,用余华自己的一句话,“‘活着’就是忍耐:面对所有逆境,包括最残酷的。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高兴地,愉快地去尝试克服,度过它。”
当忍耐成为了一种性格,他便理所当然地将苦难作为“活着”的一部分去接受,并因此反而和平乐观起来了。最终也使经历磨难的生命变得无比坚韧,至于这样坚韧地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活着,只是为了活着。就如作者在《活着》的序言中说:“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⑤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福贵用在生活中磨练出的无边无际的忍耐包容一切,以至于再大的苦难来临也将它消解于自己的忍耐之中。
其实只要底层农民不处在一种实在无路可走的境地,“想做奴隶而不可得的境地”,他是不会铤而走险的因为他们不愿也不敢冒着生命丧失的连活着都成为奢望的危险去斗争,这才是长期被政治话语掩盖的民间真实,因为底层民众如此到的精神面貌,才无法去抗争苦难,否定苦难,只能承受苦难。浓重的孤独感和绵绵的回忆总让人难于承受,但正是这种忍耐和承受显示了生命的内在韧性力量。福贵,一个朴素,淳厚的民间生命用自己的生存方式表明:生命的路途中,无论遇到什么,退出是不行的,还得照样认真地活着,在承受与忍耐中才能拥有生命和希望,活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圣经》说“爱是恒久的忍耐”,在福贵这里,恒久的忍耐都化作了爱,苦难加上忍耐,塑造了他宽广,坚韧,温婉的性格,他的生存,甚至不像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结尾那样说的“在苦熬”,对福贵而言,苦难已消失于无形,他的内心有的只是道禅思想中那样面对生活时的超然和平静。
三、生命之望的支撑:亲情
如果说福贵的一生经历了沼泽与荒漠,那么亲情于他就是沼泽中的手杖,荒漠中的驼铃。在恶劣与贫瘠的环境中伴着他。
余华是20世纪90年代异军突起的先锋派小说家之一。他的早期作品以暴力血腥和死亡虚无为显著特征,用以凸现世界的荒诞和人性的丑恶,探索人类生存的某种真实,如《现实一种》;人与人之间难以沟通,相互仇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界缺少亲情,友情,爱情,人生活在恐惧与不安中如《古典爱情》„„九十年代以后,余华对死亡,孤独和苦难这些人类永恒的生存困境依然进行着不倦探索,但他笔下的世界已经不再是那么残醋阴郁,也没有了那么多的愤怒和焦虑,而流露出关爱悲悯的情怀。在《活着》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开始在黑暗中寻找一点生命的灵光和温暖。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作为一个有着独立思想和良知的作家,余华曾说:“我开始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这应当是这个浮躁的个人化时代人们普遍缺乏的一种目光,余华就是用这种目光看周围的世界,开始了他文学生涯中重要的转型,为我们敞开了一个新的视野。这也就是他在《活着》为何展示出对人物命运的悲恋慈爱之情。
当祖辈建立的那座华丽的大厦因他的无为而倒塌时,娘只是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家珍当时哭了,她一边替“我”捶背一边说:“只要你以后不赌就好了”;女儿在得知爹生气后,跑来告诉“我”,“爹,你快躲起来,爷爷要来揍你了。”固执的父亲终而只是挺直腰板,变卖家产替“我”这个荡子还债。我们看到,福贵没有因为他的玩世不恭和浪荡不羁被亲人厌恶与埋怨,娘亲把责任转嫁在爹身上,家珍也只是劝“我”回头,可爱的女儿 也维护着她这个不争气的爹。这一切没有理由让福贵放弃与沉沦下去,反而正是这种谅解与宽容成就了活下去的勇气,也让福贵看到自己不该再一味的索取,他应该为爱他的亲人做些什么,而此刻他能做的仅是回头。“浪子回头金不换”,福贵彻底的醒悟了,明白了自己的方向。
⑥ 福贵找到了自己的路,或许前面满布陷阱,或许前方荆棘丛生,也或许平坦宽阔„„不管世事如何,他继续着自己的步子。我们看到福贵的一生确实坎坷不平,骇风巨浪,但在富贵面对与苦难的挑战中,亲人没有遗弃他,更没有抛弃他,他们给了他别样的爱——亲情,让他在那份浓浓的情中自我醒悟,去面对苦难,面对生活的挑战。
母亲在安慰福贵时常说:“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从战场上回来后,家珍对福贵说:“我也不想要什么福分,只求每年都能给你做一双新鞋。”,年老明理的双亲没有放弃他,温婉贤惠的妻子没有嫌弃他,更不用说母亲临死还一直都说着“福贵不会赌钱的。”这种信赖何等让人动容。这些理解与关爱使福贵变了,使他从一个浪子变成一个自食其力,独立自尊的人,也使他成为一个懂得享受爱与奉献爱的人。面对自己至亲的人如此的宽容与谅解,福贵没有理由不醒悟,在温情中他站了起来,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二喜因买不起蚊帐,总是去把蚊子喂饱后才让凤霞睡觉,有几次凤霞进去看他,他就焦急,一把将她抱出去,看他被蚊子咬得到处是红点,“我”也心疼,说“你别这样”,二喜说“我一个人蚊子多咬几口捡不到什么便宜,凤霞可是两个人啊!”质朴而简短的语言表现在苦难面前支撑人们“活着”的是不动声色的情感,夫妻情,父女情,姐弟情等。年轻时福贵富裕但却空虚地生不如死,吃喝嫖赌是他生活的全部,感情世界苍白无色,而战场的福贵九死一生,却为了再见他的娘妻和一双儿女坚强地活着,极度贫困饱受命运打击的福贵,为了他的家,他的亲人的需要而顽强拼搏,那点点滴滴的情感汇成他生命的源泉支撑着福贵在面对苦难时承受并超越死亡的威胁。即便是家人一个个先后去世,那种情感仍根植于福贵记忆深处,生活仍是苦难,但福贵并没有情感的孤寂,情感支撑着他坚强的生存下去,成为他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仅是顺从命运,承受苦难,人生也难免堕入空洞和虚无。个体生命孤 独感永远让人难以承受,好在福贵有他的幸运,他的亲人在世时给予他最深厚的关爱,那份天地间最诚挚,最恒久的爱——亲情。可以说这是上天赐予他最珍贵的一份礼物,也是他为活着而活着的第三把钥匙,这把钥匙是他生命得以继续的终极意义之所在,因为他不仅为自己而活,还有他可亲可爱的亲人们。他活着,便是他们生命的延续。温情可以塑造人,也可以感化人,也只有温情可以使人永不寂寞,因为人总需要一个心灵的归属。福贵是不寂寞的,他有过慈爱的母亲,对他不离不弃的妻子,美丽聪明的女儿,有情有义的女婿,倔强可爱的有庆,还有虽然夭折了却和他相依为命的外孙苦根。福贵和亲人相濡以沫的点点滴滴汇成了永不枯竭的生命源泉,这些让他孤单的生命在温暖的回忆中有所寄托。其实整部作品对死别痛苦的描写笔墨并不多,最主要的就是福贵对昔日的艰难而温馨的生活的深情追忆,我们读到家珍死时显得很安心,她一遍又一遍地说“这辈子也快完了,你对我这么好,我也心满意足了,我为你生了一双儿女,也算报答你了,下辈子我们还要在一起过,”这席话饱含着让人欣慰的情感,虽然福贵曾经在她怀孕期间对她踢打,曾在妓院浪荡,但她对他没有任何怨言,有的只是宽容与包容,所有这些亲情间的温暖不断激发着福贵对生的希望。面对一个个亲人的死亡,那凄惨哀绝的命运已令读者不忍卒读,但他却能开脱自己,从未放弃对生存的希望和对生命的热爱.
个人在历史的长河中犹如沧海一粟,每个人都处于历史的边缘,都必须面对生与死的问题。福贵在经历了太多的不幸与死亡后,并没有绝望于活着的不幸,反而铸就了他的乐天知命,看破生死的人生态度。依旧满怀热情地耕种脚下的土地,他明白人是为生命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而活,在命运面前,任何愤怒和抗争都是苍白无力的,所以福贵学会了包容,学会了接受,学会了忍耐,懂得了生命的真谛之所在,懂得了追求生命,创造生命,实践生命,也懂得去追寻苦难中的希望之光。小说中,把对生活和人生的深切体验,和他对于生死何生命的顽强与亲切领会,以及把辛酸的温情给予那些挣扎在生活底层的人们。作者通过福贵的一生,溢出一种对生命的达观态度,从中感悟生命的韧性和亲情的感召力。小说主人公福贵所特有的面对苦难人生而活着的态度绝不仅仅是一个农民的个人生存体验,它表达的是人类普遍性的面对悲剧的态度,它教人如何承受生命中的苦难,如何在困境中理解生命的意义。《活着》的意义不仅仅是想透过小说来显示现实的苦难,它的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揭示苦难的恒久存在,不管是个人,民族还是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都是一个充满苦难的历程。对人的生存现状的关注,对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探究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之一,福贵的一生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民的典型代表,他用那把超越于生死之上的人生观所铸就的钥匙开启了生命之船的远航,那份恒久的耐力铸就了他历经骇风巨浪时的勇气之匙,无上圣洁的亲情则开启了他学会去爱的心门,这三把钥匙开启了福贵承受苦难,接受苦难,克服苦难,但生活任然是艰难的,但这三把钥匙并成就了他最后面对生活时的淡定心态。
参考文献:
[1]陆扬.死亡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3.[2][4][5][6]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M].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第219页,第224页,第146页,第145页.[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第五篇:珍爱生命,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春风拂地,万物复苏,生命在春天里尽情绽放。生命,是每一位母亲用血肉与灵魂孕育的瑰宝;是每一位艺术家用感情和肢体塑造的奇迹;是每一位智者用心智和时间探讨的奥秘„„
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的主题是:珍爱生命,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当生命的阳光照向你时,你便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因为你拥有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生命。当有人“哇哇”地哭着降临到这个美丽缤纷的世界,就意味着这个世界又多了一个生灵,世界变得更加亮丽;当有人躺在病榻上,和亲人难舍难分时,世间瞬间又少了一种独特的声音。人的一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来去之间,我们应该把握生命,珍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活得更精彩。
安全,是珍爱生命的前提。如果我们不注重安全意识,视安全隐患而不顾,对安全问题措施不力,防范不严,把生命当儿戏,那么造成的后果则不堪设想:交通事故猛如虎狼;火灾频频,吞噬了多少生命财产;食品中毒;游泳溺水;玩耍坠楼等事件时有发生。据统计,全国每年有近1.6万中学生非正常死亡。因交通事故,食物中毒,溺水等死亡的平均每天就有40多人。一桩桩血腥的报道令人胆战心惊,一幕幕惨剧目不忍睹。只因为忽视了安全问题,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有如鲜花在瞬间凋零,带给社会、家庭、亲人的是悲痛欲绝的身心和难以抹去的伤口。当你穿梭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是否意识到红绿灯的作用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当你在校园拥挤的楼道上行走飞奔时,你是否学会了让一让,做到了上下楼梯靠右行?当你在球场上打球时,你是否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当你幸福地沉醉在新春烟花的爆竹中时,你是否了解燃放烟花爆竹的危险,把自身安全摆在第一位?对于我们中学生而言,多一份自律,就多了一份安全的筹码;多一份警醒,就拥有了一张通往安全的绿卡。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安全都是如此的重要:它是通往你成功彼岸的独木桥,只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你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去感受成功的喜悦;它又是培育幸福的乐土,只有在安全这片沃土的培育下,幸福之花才能随时绽放在你的生命旅程。拥有了安全,虽然不可能拥有一切,但没有安全就一定没有一切。在人类的旅程中,健康是前提,物质是基础,精神是源泉,而安全,则是堡垒。一个让我们生命的状态时刻保持安全与平衡,让我们生存的环境时刻充满宁静与和谐的堡垒。没有了安全,再健康的躯体也在劫难逃,再丰厚的物质也会变得一文不值,再丰沛的精神源泉也如无本之木。
安全是一个社会和谐的乐章,她让生命之歌如此美妙。让我们珍爱生命,关注安全,共建和谐校园,让安全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让生命之花开的更加绚丽多彩!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的聆听!
高一(2)班
郑星瑶
2013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