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传统节日的对联
我国传统节日的对联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下面是我国传统节日的对联,请参考!
我国传统节日的对联
上联:爆竹一声除旧岁
下联:桃符万户换新春
上联:爆竹声声辞旧岁
下联:梅花点点庆新春
上联:爆竹声声辞旧岁
下联:春联户户迎新春
上联:喜鹊登枝盈门喜
下联:春花烂漫大地春
上联:天增岁月人增寿
下联:春满乾坤福满门
上联:发福生财吉祥地
下联:堆金积玉富贵门
上联:春回大地风光好
下联:喜上心头气象新
上联:春回大地风光好
下联:福满人间喜事多
上联:开门迎春春扑面
下联:抬头见喜喜满堂
上联:向阳门第春常在 下联:富贵人家庆有余
上联:向阳庭院花开早
下联:勤劳人家喜事多
上联:春风吹绿门前柳
下联:华灯映红窗上花
上联:全家共饮新春酒
下联:举国同迎富贵年
上联:华夏有天皆丽日
下联:神州无处不春风
上联:欢欢喜喜辞旧岁
下联:高高兴兴过新年
上联:万象更新春光好
下联:一年巨变喜事多
上联:红梅点点风日丽
下联:春意融融人杰灵
上联:玉树暖迎沧海日;珠帘光动锦城春
下联:玉府珠林罗典籍;瑶阶瑞石出芝兰
上联:玉地祥光开泰运;金门旭日耀阳春
下联:玉海金涛千里秀;红楼绿树万家春
上联:玉露滋花盈馥郁;春梅报信吐芬芳
下联:玉龙吐宝庆吉日;金凤含珠贺新年
上联:玉宇祥和春煦煦;华堂吉庆乐融融
下联:古柏青松存晚节;芝兰翠竹展雄姿
上联:古渡桥头铺锦绣;新居院里启仁风
下联:龙飞凤舞升平世;燕语莺歌锦绣春
上联:平安竹长千年碧;富贵花开一品红
下联:节日人同佳日好;今年花胜去年红
上联:东风一过千里绿;南燕双飞万户春
下联:东风已绿南国草;春信才开北岭梅
上联:东风喜报开心事;南燕衔来满眼春
下联:东来紫气西来福;南进祥光北进财
上联:可珍土地忙中乐;有味诗书苦后甜
下联:北海云生龙对舞;丹山日上凤双飞
上联:术业宜从勤学始;韶华不为少年留
上联:四海三江迎新岁;千家万户庆丰年
上联:四海九州皆丽日;三山五岭尽春晖
下联:四海春光随处好;满天雨露应时新
上联:四海春新增百福;九州日丽值千金
下联:四面青山明眼耳;十分春色怡心胸
上联:四面抬头皆见喜;万家祝福共迎春
下联:旧岁又添几个喜;新年更上一层楼
(.)
上联:生涯不老松筠志;造化还添雨露恩
下联:生意如春春意好;财源似水水源长
上联:生意兴隆春意美;财源茂盛水源长
下联: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上联:乍观小院添新色;多谢春风去旧尘
下联:乍观柳岸千重绿;偏爱寒梅一品红
上联:生活美如竹叶翠;家庭荣似牡丹红
下联:鸟语早随阳气发;人心长望暖风吹
上联:鸟语花香歌丽日;民康物阜乐尧天
下联:鸟韵入帘时正午;花香浮动日初长
上联:处处桃花频送暖
下联:年年春色去还来
第二篇:传统节日与对联
传统节日与对联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沉淀,对联正是这一丰厚底蕴的彰显。她的博大精深,她丰富的文化内涵,即使在商品经济大潮汹涌澎湃的今天,仍然像天空中璀璨的群星,熠熠生辉。关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对联是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我们要全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一、春节
春节是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从农历腊月最后一天(除夕)起至正月初五。除夕晚餐最为丰盛,煮猪头猪尾(寓做事有头有尾)、公鸡、鱼(寓年年有余),吃葱(寓聪明)、蒜(有算计)、大杂菜(寓团结和睦),米中掺谷(得“谷子多”的吉利话),以熟食祭天地、灶君、祖宗,举家欢聚,尽情吃喝。晚上,人人将脚洗干净(寓可有好运气),年长者给年幼者“压岁钱”,数角至数十百元不等。年轻人守岁到深夜,零点钟声敲过,竞相燃放烟花爆竹,辞旧迎新。大年初一,早起抢头水,在井边燃香一柱,寓有好兆头。赶早贴春联(或头天贴好),放鞭炮,穿新衣。起床时不催喊,在堂中撒零钱,任由孩子们早起而拾。不动菜刀(认为一年四季可平安),不扫地(认为会把财气扫走),开大门时要念“财门大打开,金银财宝滚进来”。早点吃蒸糕、米花,中饭吃汤圆(俗称圆宵)或饺子,饭后皆出门玩耍。不少村寨耍龙耍狮子、唱花灯。与春节相关的对联 爆竹一声除旧
桃符万户更新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朝晖
昨夜春风才入户
今朝杨柳半垂堤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二、元宵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与元宵节相关的对联 万户春灯报元夜;
一天瑞雪兆丰年。
春夜灯花,几处笙歌腾朗月;良宵美景,万家箫管乐丰年。
春色无边,良宵玉宇初圆月;太平有象,火树银花不夜天。
盛世文明,万丈青云才子路;元宵光彩,一轮皓月众家灯。
月缺月仍圆,佳节每逢都欢喜;花开花易谢,少年相戒莫蹉跎
第三篇:我国传统节日及风俗
我国传统节日及风俗
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春节的风俗习惯
1、挂春联
2、粘福字
3、贴年画
4、祭灶王
5、迎财神
6、逛花市
7、(阴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与“午”互为谐音而通用。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遭谗言被放逐后,目睹楚国政治日益腐败,又不得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无力拯救危亡的祖国,于是自投汩罗江以殉国。此后,人们为了不使鱼虾吃掉逛庙会
8、舞龙舞狮
9、门神
10、放鞭炮春节食俗蒸
年糕,元 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这一
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
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等风俗。我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
吉日。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后来古人把
正月十五称“上元”,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最迟在南北
朝早期,三元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而上元经久不衰。)
1.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2.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
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
在,灯火阑珊处。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
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
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
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
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
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前一天:寒食)(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
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了介之推。介之推于是携老母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晋文
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介之推坚持
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晋文公于是规定每年这一天禁止人们起火烧饭,以寒食表示悼念。后来便形成了在寒食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
4.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其尸体,纷纷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种形状的饼子投入江心,这便成为后来端午节吃粽子、炸糕的来源。这风俗已传到了国外。)悬艾叶菖蒲端午食粽赛龙舟喝雄黄酒《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我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后有妇女于此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所谓乞巧,即在月光下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农谚上说“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这又是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吃巧果投针验巧穿针乞巧(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中秋节还要吃月饼。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暴动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终于在这一天烘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此后,中秋赏月、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苏轼:水调歌头(阴历九月初九。我国古代以九为阳,九月九日正是阴月阳日,故名“重阳”。相传东汉时汝南人桓影,听到费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汝南将有大灾难,赶快叫家里人缝制小代,插茱萸,缚在臂上,登上高山,饮菊花酒,借以避难。桓景这一天全家登山,晚上回家,果然家里的鸡、狗、羊全部死掉。从此,民间就有在重阳节做茱萸代、饮菊花酒、举行庙会、登高等风俗。因“高”与“糕”音同,所以重阳节又有吃“重阳糕”的习俗。唐代诗人王维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记载了当时的风俗习惯。由于该诗感情真挚,至今脍炙人口。)1.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第四篇:我国传统节日 重阳节
我国传统节日 重阳节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结晶。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浓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雅俗共赏。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生活的精彩画面。
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阳数,象征着吉祥、幸福、光明。农历九月初九,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 阳。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从此就过重阳节。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今。
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和高度文明的民族,祖先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有益、有趣的节日。九九重阳是阳气极致之日,两九相重,日月并阳,阴阳之气交接,为了避免邪气之侵袭,遂有登高、饮菊花酒、插茱萸,以避祸求福的风俗。
民间在古代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重阳节,正是菊花盛开最旺盛的时节,因此自古以来就形成了:重阳节赏菊的传统习俗,所以这天又称菊花节。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茱萸,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制作材料:糯米,玉米,红豆,南瓜,白糖,少许橄榄油。
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在1989年时,中国政府把这一天定为老人节。
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心明天的自己。重阳节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登高、赏菊、吃重阳糕,而是一种信息,老年人更需要关爱,需要快乐和健康,孝敬长辈,尊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我们要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
第五篇:传统节日对联
传统节日对联
传统节日对联的有哪些?哪些传统节日的对联能展示传统文化的精神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提供一些传统节日对联,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传统节日对联
爆竹一声除旧
桃符万户更新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朝晖
昨夜春风才入户
今朝杨柳半垂堤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与元宵节相关的对联
万户春灯报元夜;一天瑞雪兆丰年。
春夜灯花,几处笙歌腾朗月;良宵美景,万家箫管乐丰年。
春色无边,良宵玉宇初圆月;太平有象,火树银花不夜天。
盛世文明,万丈青云才子路;元宵光彩,一轮皓月众家灯。
月缺月仍圆,佳节每逢都欢喜;花开花易谢,少年相戒莫蹉跎
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
人逢盛世
岁值华年
人民万岁
祖国永昌
行臻康泰
志展宏图
江山秀丽
人物风流
欢天喜地
吐气扬眉
喜辞旧岁
笑迎新春
岁将更始
时乃日新
励精图治
振兴中华
忆曹娥兮江上;
吊屈子乎湘潭。
五月端阳春穗黄;
八月中秋月儿圆。
艾人驱瘴千门福;
碧水竞舟十里欢。
艾叶如旗招百福;
菖蒲似剑斩千妖。
生子兴宗王镇恶;
良辰竞渡屈灵均。
冰盘错出仙人掌;
珠履频窥处士星。
青粽嘉旬称益智;
赤符灵术善驱邪。
端午池莲花解语;
夏晨岸柳鸟能言。
榴花彩绚朱明节;
蒲叶香浮绿醑樽。
榴裙萱黛增颜色;
艾酒蒲浆记岁华。
尘中人自老;
天际月常明。
尘中人自老;
天际月常圆。
冰壶含雪魄;
银汉漾金辉。
冰壶含雪魄;
银汉漾金波。
亭空千霜月;
水续万古流。
春秋多佳日;
山水有清音。
绿窗明月在;
青史古人无。
薄帷鉴明月;
高情属云天。
杏村沽酒;
柳苑飞花。
桐花吐艳;
榆火分新。
桃花作粥;
荠菜悬灯。
芳名垂青史;
勋业昭国光。
春风重拂地;
佳节倍思亲。
淘井黄州俗;
分烟汉殿春。
烟景催槐叶;
风期数楝花。